一、我国酒类后处理已进入21世纪高科技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1](2021)在《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烧结技术(laser sintering,LS)是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研究领域里的一项主流技术分支,对当今社会的生产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LS技术不断多元化、普及化的发展中,解决传统加工耗材难成型、可用耗材种类少、性价比低等问题仍是LS技术的研究热点。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AM技术近年兴起,丝线PLA熔融沉积成型(FDM)这项AM技术分支趋于成熟化,已进入市场。然而,粉状PLA基复合材料LS技术还面临着诸多难题:多数PLA难于或无法LS成型;一些实验室合成的聚乳酸工艺复杂、稳性定差、成本高且产量少;国内外缺少对新PLA基复合材料LS技术的完整研究,导致难以推广应用。针对上述发展现状与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低成本的、可完全降解的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的新型生物质LS耗材,采用理论分析、宏微观多尺度的数值计算与模拟分析以及实验测试方法对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以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为核心理论,从材料设计与制备、LS工艺、制件退火处理等多个环节突破PLA基复合材料激光烧结的一些技术难题。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进行纤维素/聚乳酸的材料设计与制备。从材料物化特性的表征与分析着手研究,结合多层LS试验测试多种PLA的加工性,筛选出具备一定可行性的PLA材料。以纤维素为填料制备多配比的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减少PLA基体材料LS过程的收缩形变,达到提高PLA基材综合成型性能的目的。(2)研究组分配比对纤维素/聚乳酸LS工艺及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纤维素添加量对纤维素/聚乳酸相容性和LS过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从分子层面探明宏观组分配比对材料LS成型性能的影响。通过LS实验和性能测试验证了组分配比对纤维素/聚乳酸材料物化特性、LS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材料综合性能良好的组分配比。(3)探究纤维素/聚乳酸LS过程激光能量传递过程、作用机制及影响规律。宏观层面借用MATLAB数值模拟和ANSYS有限元方法分析激光能量密度和LS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微观层面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热作用对纤维素/聚乳酸体系分子运动行为、分子结构、界面结合作用的影响规律,在微观尺度上揭示纤维素/聚乳酸LS过程的热影响机制和宏观的液相烧结成型机理。(4)以提高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为目的,探究工艺参数、打印方向、退火处理工艺对制件密度、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微观形貌、结晶性能等的影响。通过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工艺参数对LS制件力学性能的显着性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获得力学性能最佳的工艺参数。
李志[2](2020)在《S证券济南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逐渐成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证券公司,则是促进证券行业发展的主要推手,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随着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外资券商的冲击越来越强等风险与挑战的出现,中国证券公司的生存与竞争环境与之前相比恶化了不少。这种情况下,为对环境变化做出正确的回应,提升生存与发展能力,证券行业以及证券公司营业部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S证券济南营业部在过去七年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与经济效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多数同类公司一样,其发展能力正在逐渐减弱、面临的发展阻力越来越大,亟需通过变革来改变局面。因此如何对发展战略进行革新、实现转型发展是目前S证券济南营业部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本文从S证券济南营业部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的相关观点,通过PEST宏观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IE矩阵分析、SWOT分析以及QSPM矩阵分析等战略识别、制定、实施与管理方法,确定S证券济南营业部实现转型发展的具体战略,并对战略实和保障制定具体措施。本文通过对S证券济南营业部所处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内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以及竞争环境分析,得出并确立了济南营业部目前应采取扩张型战略的研究结论;而且,扩张型战略又由产品战略、营销及宣传战略以及人员战略组成,简单来说,产品战略可简要描述为丰富业务内容、转变业务重心并且注重品牌的建立与维护,营销及宣传战略的主要内容为拓展营销渠道、提升营销水平,人员战略主要包括人才招聘与引进、培养与培训、薪酬与激励三部分;最后,为保证新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研究还从合规风险控制、组织制度与结构、资源支持与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S证券济南营业部战略实施的控制与保障措施。
钟子辰[3](2020)在《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激励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我国企业逐渐从成本驱动型转向技术驱动型,力图以科学技术带动企业和经济整体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是研发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医药行业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一度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2019年医药行业整体的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成为我国经济稳速发展的中流砥柱。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老龄化程度加剧,向医药行业及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化进程中的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比如,贸易战、COVID-19疫情等,给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医药行业在发展中出现了低质产品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而未来二十年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增加医药行业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含量,鼓励创新势在必行。为了激励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国家制定了许多财税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优惠手段,其起到的研发激励效应究竟如何,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论文在综合分析外部性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揭示了医药行业具有的正外部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市场失灵,需要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另外,论文对国内外的研发激励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对比,分析了我国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不足。在实证研究部分,论文用描述性统计说明了我国医药行业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数量与研发强度,尽管在研究期间有所波动,但整体仍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我国151家医药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匹配,探讨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发现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医药企业的研发通常有显着的激励效应,尽管这种激励效应在某些年份并不特别显着;此外还发现该激励效应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存在一定差别,对民营企业的激励效应大于非民营企业。在PSM实证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美、英、德、日有关经验,论文提出了四条政策建议:第一,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扩大受惠企业规模。第二,丰富税收优惠方式,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第三,注重培养科技人员,强化税收激励政策。第四,明确政策实施细则,推进研发效果评价。
张美星[4](2020)在《中国地区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效应研究 ——基于中、微观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马歇尔(Marshall(1890))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投资在人身上的资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卢卡斯(Lucas Jr(1988))和罗默(Romer(1986))将人力资本引入新增长理论之中,指出人力资本的存量差异可能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率。而对于拥有相同人力资本数量的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效应由于异质性的存在,常常会有不同的表现。人力资本地区间的异质性,则与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差异具有较高相关性。以往大量研究在估计人力资本存量时均运用了Mincer(1974)的思想,即以学校教育回报率的估计值为基础,直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将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存量的代表指标,而Caselli(2005)通过对过往文献总结分析指出,单纯采用受教育年限衡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间人均产出差距的解释力有限。因而本文基于Caselli的方法,在人力资本数量估计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相关人力资本投资指标,创新性地加入了教育及培训质量,用以反映人力资本质量,最终更加准确地估计各地区异质性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政府、企业或劳动力个体在劳动市场上需要负担的投资形式,主要是投入于教育和培训、迁移以及寻找新工作等方面。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获得通识知识,培养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技能;而培训则是更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体劳动力的技能,使其符合特定工作职位的技术要求。因而本文希望依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充分考虑教育和培训在人力资本积累中的重要作用,不局限于受教育水平单一指标来估计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将培训因素纳入到人力资本的衡量体系中,较全面地研究人力资本的经济发展效益。同时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数量产生影响相对较为缓慢,而对人力资本质量的升级优化效果更加明显。按照由小及大,由数量到质量,由微观至中观的研究思路,从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发展状况影响研究入手,探究拥有异质性人力资本的企业是否具有更好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状况。假定在短期内,企业人力资本数量可能变化相对较小,员工获得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反映在企业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中,因此微观企业可以作为良好的样本,探究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开展技术培训的企业生产利润率及人均销售额均高于未对员工培训的企业,且在不同特征的企业中,异质性人力资本的经济效益也有所不同。进而在前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上升到中观层面,考虑各地区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差距导致的教育及培训质量差异,并在衡量人力资本存量时加入质量因素,从而得到更全面的各省人力资本存量估计,在省级层面上研究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由水平效应进阶到空间效应,讨论异质性人力资本由于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培训资源外溢效应等因素产生的地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异质性的人力资本存量不仅对本省经济有着显着积极的影响,对周边省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溢出效应。最后根据前文理论梳理及实证结果分析,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地位在经济长期发展中应受到政策制定部门的重视,通过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推出相应的增加教育及培训投入、发放培训补贴等引导政策,调整劳动力市场技能结构,优化生产工作效率,刺激更高水平的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提高整体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保证了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唐叶[5](2020)在《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中国制造业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逐步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束缚中国经济转型和实体经济增长的主要桎梏,而产能过剩便是其中之一。为了抑制产能过剩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对过剩产能进行消化、整合或淘汰,并且更加重视推动过剩产能的国际转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种路径将过剩的优势产品和优势产能转移到其他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然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体制背景下,我国是否可以照搬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能否真正有效地化解我国的产能过剩?如果能够化解产能过剩,那么为什么多年来的外向型经济并未缓解我国的产能过剩程度呢?首先,论述了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演变历程与发展现状。第一,按照时间轴总结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发展历程,文章认为自90年代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轮规模较大的产能过剩,分别是1995—2001年的第一轮产能过剩、2003—2006年的第二轮产能过剩以及2007年至今的第三轮产能过剩;第二,采用比较分析法总结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表现特征的变化,文章指出当前的第三轮产能过剩不同于以往的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过剩,更多地呈现出持续性、全面性、体制性特征,并且渐由内需型产能过剩向外需型产能过剩拓展;第三,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外部需求、技术水平、外资比重、市场集中度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均有影响;第四,以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动态松弛变量模型(DSBM)对我国2007—2016年间的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估计,结果显示:2007—2016年间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现“W”型变化轨迹,整体保持波浪式上升趋势,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9%。分行业看,不少重工业仍然面临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去产能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分规模看,相较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分地区看,除东部地区外,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所有制看,民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最高,而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最低,产能过剩最为严重。其次,从三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现实基础与可能风险:一是从宏观视角分析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时代背景,文章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亟待解决,结构转型迫在眉睫,这一方面使产能国际转移成为中国拓展国际市场,打破经济增长困局,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的的适时选择,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过剩产能的国际转移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二是采用现实数据和案例,从政治环境、工业经济实力、产业技术水平、金融支持力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企业竞争力这六个方面分析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基础优势;三是从宏观层面、行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分析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所面临的风险。再次,在系统梳理经典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产能国际转移思想以及对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可行路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展开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实证分析:第一,分析了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并以2008-2016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PSM-DID)研究了出口贸易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时间持续性,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我国企业的出口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产能利用率,但持续性有限。进一步的分样本考察表明,出口贸易的“产能利用率效应”在不同行业间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与非产能过剩行业相比,产能过剩行业的出口贸易对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更为突出。在改变样本匹配方法的情形下,这一结论仍然是稳健的。第二,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发展现状,并采用2008-2015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基于PSM-DID估计方法所得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经历一年的时滞后,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有递增的趋势,这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和递增性。进一步的分样本考察表明,与非产能过剩行业相比,产能过剩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更为明显,但产能过剩程度越深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可能更低。然后,总结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着重突出对我国转移过剩产能的有益启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能过剩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曾通过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两种路径促进产能国际转移,并借此主导全球价值链分工,推动技术创新,从而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产能过剩。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基础与实证检验,并综合考虑我国的体制机制与产能转移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徐芳[6](2020)在《新媒体时代舆论对连云港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消极影响的治理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连云港中法核循环项目危机,是连云港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极具典型意义的由公众舆论触发并助推的公共安全危机。其由一条普通的行业自媒体发布的信息为导火索,经过自媒体的解读、歪曲、再加工,通过社交媒体的疯狂转发、猜测、评论,最终让汹涌的民众情绪在线下落地,酿成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公共安全危机。本文运用传播学、危机管理学的有关知识以及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试图寻找公众舆论触发或助推公共安全危机酝酿、爆发的机制和影响路径,从而发现通过探测舆情变化规律、捕捉危机因子、厘清公共舆论场对公共安全危机的作用机制,提高新媒体时代公共安全危机处置的效率和精准度的方法,摸索出一条高效的社会治理路径。本文从公共安全危机的见证者、亲历者、影响波及者的角度出发,通过不同侧重点、层面、过程的环节分析了连云港各级政府在处置2016-2018年由公众舆论触发或助推的公共安全危机时的疏失、成功经验和困惑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就如何加强对公共舆论场运动规律的分析研判,建立健全法律、机制保障和预警网络技术体系,运用民间力量参与公共舆论场的引导治理、重塑社会情感和道德认知等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设想。这对政府深刻认识新媒体时代民众通过公众舆论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公共舆论场对公共安全危机的作用机制、巧妙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公共安全危机的处置效率、扩大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俞雪钰[7](2020)在《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先进制造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作为工匠的摇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地方需进一步探索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的培养,助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本研究以中职机电类学生为例,始终围绕中职机电类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工匠精神”及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展开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查阅了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技能人才培育、“工匠精神”培养的相关文献,总结目前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现状,归纳国内学者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及培育路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研究较为笼统,缺乏系统性的分析,且均为广泛性的内涵,并无针对特定行业,面向先进制造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学者们提出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则比较空大,难以落地,缺乏系统可行的方式,更缺少培育“工匠精神”的具体课程模式研究。其次,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几位先进制造业相关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职学校带竞赛的教师及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访谈,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两份面向中职机电类学生及中职机电专业教师的问卷,以调研其对中职机电类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的看法及“工匠精神”相关培育策略、培育现状研究。再次,在文献调研、访谈及问卷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中职机电类学生应该具备的“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并提出相关培育路径。面向先进制造业的“工匠精神”内涵应分为技能及思想两个层面,其中技能上需要达到一定的熟练度、精确度并具备一定的创造力,能够满足先进制造业产业、设备、技术上的要求;在思想上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具备一定的态度及价值观,能够实现先进制造业不断向高精尖发展的需求。培育路径则分为国家、企业、学校、个人这四个层面。此外,针对“工匠精神”内涵并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具体模式,包括训练期、提升期、反思期、创造期、合作期五个培育阶段,设置了各阶段不同的培育目标及实施路径。最后,根据该培育模式,以3D打印课程这一新兴制造课程为例,进行分阶段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出相应教案。通过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为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先进制造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其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侯晓蕾[8](2019)在《亚克力材料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逐渐进化与发展的人类历程中,衣食住行中的‘衣’作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倾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服装材料的种类从最初的天然织物材料扩展到运用化学合成的纺织纤维材料。而当服装已经远远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后,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开始凸显出来,为了迎合当代消费者的前卫审美,设计师们集思广益,运用独具一格的创新视角,将一些原本与服装毫无关联的材料运用在服装设计当中,使服装的构成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因此非服用材料在服装领域得以应运而生。本课题主要针对非服用材料中的亚克力材料在现代服装中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首先深入的了解亚克力以及这一类非服用材料,在服装领域的兴起与发展,总结并归纳非服用材料的突出特点与其在服装领域的主要表达风格及手段,然后对亚克力材料的产生以及应用领域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研究,通过对其物理及化学性能的掌握,了解到此种材料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能、加工性能等等,从而依据这些理论基础开始将亚克力材料作为服装的主要应用材料进行设计构思,在服装的制作上通过采用激光切割、热加工等科学技术手段对亚克力材料进行多种可行性的实验,从而设计制作出创新独特的面料表现形式。通过对亚克力材料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能够让我们不断发掘出非服用材料的创作优势,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展非服用材料在现代服装中的设计与应用,通过对新材料的不断探索与创新,能够打破传统设计的固有思路,改善服装产业日益加剧的趋同化现象,从而满足当代消费者追求个性的消费需求,不断拓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道路。
甘露茜[9](2019)在《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核电是当今人类社会对核能进行和平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发展核能是我国选择的应对当前急迫的能源需求、落实环境保护以及改善能源结构等问题的战略方向。因而核能行业是目前我国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我国的核能工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相关探索,自此之后不断发展。尤其是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军转民”的相关方针使得核能行业的发展重点由国防建设转向为社会经济建设。其后以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商业性核电站先后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使得我国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一套核能行业体系。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现有整个核能行业链条中,除核设施建设、运营、研究设计、建筑安装、设备制造、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之外,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和处置也是核能行业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更是体现核能行业发展真正水平的试金石。在我国核能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应的一系列的核能应用过程中已经产生并且将进一步逐渐累积起来更多的放射性废物。这些放射性废物以固态、液态乃至气态的形式存在,对我国的环境存在着较大的潜在危险。如何对放射性废物进行科学、合理且高效的监督与管理,这其中包括处理、运输、贮存和处置等各个环节以确保它们的安全,不仅对于核能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更是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所必须确保的要求。针对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基本法律以及我国国务院各个部委所颁布的部门规章、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导则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同时,国家核安全局、环境保护部下属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及各地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等相关机构也对放射性废物的安全进行着持续的监督与管理。为了对核能行业所产生之放射性废物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当前国际社会层面已经在一些基本的准则上达成共识,即由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颁布的于2001年起生效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截止2017年7月,该公约已有42个国家签署加入。在此公约基础之上,跟随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所发布的一系列与安全标准,构成了目前全球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此外,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也对于辐射剂量防护等事宜发布了一系列体系原则性文件作为指导。目前各个拥有核能行业的国家也在结合IAEA、ICRP等国际组织有关公约、导则或建议后,根据各个国家其自身实际的政治结构、经济状况及社会发展的情况,去详细的制定符合国情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所相应的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政策、管理法制以及标准体系、处置体系等系统。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借鉴参考意义的各国实践可作为我国的参考案例。本论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核能国家中放射性废物的法律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借此对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文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部分:引入本文研究内容的绪论、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各主要组成部分之研究、我国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目前之现状审视与不足之处,以及对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完整构建的具体建议。目前全球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仍然较多的从物理学、工程学、地质学、环境学乃至项目管理等角度加以研究,而对于相关的战略以及政策,到具体的各项法律制度,其仍然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相信随着核能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不断增强,相关的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也必将越来越完善。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国内外相关信息之收集与总结,再结合目前我国相关制度的现状,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以最终实现对如何促进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提出意见与建议。文章的研究思路,则是首先对于相关法律制度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作深入探讨,再对相应的系列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核能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在对所探讨的主体做了学术研究准备及理论分析准备后,本文开始了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法律制度的各个构成部分通过单独的章节进行了单独的讨论。每个相应章节中包含了对域外数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在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战略与政策依据及相关法律制度本身主要构成的各个制度进行的比较分析与研究,并且对于这些域外国家之相关战略与政策依据与具体管理法律制度之发展趋势与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同时,在每个章节中对我国相关制度所对应的具体情况也做了介绍,并进一步的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相关制度做深入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对比与参考的资料。最后,再基于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专门聚焦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改善路径。整体来讲,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国际法学理论、环境法学理论,以目前现有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等为理论依据,以文献研究为主,大量搜集、阅读文献报刊资料,同时借助媒体网络,广泛收集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有关的资料。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辨和实证相互运用,重在实证研究,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及实践操作形成更为合理的指导与改善。在研究内容方面,文章研究的内容是针对人类社会较为新兴的行业与面临的较为新颖的问题所开展的,文中专门针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之安全管理进行归纳、分析与归纳。研究角度方面,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的相关管理与监督活动进行总结,并从其安全管理制度之法律渊源、法律运行、法律监督等角度通过对现有相关各国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及国际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比较与借鉴。研究方法方面,则是分别应用了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为充分的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文章专门设立了章节就相关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在对基础概念进行厘定后,可以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来源于核能行业(“Nuclear Power Industry”)的放射性废物,根据组成核能行业的各环节,其中包括对核燃料的地质勘探开采、核燃料的提炼精制、核燃料元件的制造、核燃料循环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以及核设施退役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等。与此同时,在综合各种对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定义及概念后,本文认为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是指:为实现核能行业中上述各种活动相关放射性废物的安全,依据相关的法律战略与政策依据,通过相关许可制度、应急制度等途径,由相应管理主体所执行的,针对这些放射性废物的一系列监督管理活动。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正当性来说,其本身还应当具有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正当性是其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特质。如果说正当性是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前提,那么理论基础则是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基石。针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权理论以及风险控制理论作为对其开展研究之理论基础。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基础。通过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一系列理论分析之后,可以确定本文所讨论的核能行业放射性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正是从实证的角度,主要是指基于相关的战略、政策,通过具体的立法框架,对来源于核能行业中的放射性废物之安全进行监督与管理所相关各领域之法律规范、措施与方法的总称。通过上文中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内涵之专门的解析,再结合目前实践的可以看到该制度主要由相应的主体法律制度、许可法律制度、退役法律制度、应急法律制度以及信息交流与磋商制度所构成。此外,在相关法律制度的内涵与主要构成之外,相关法律制度的价值与功能及构建原则等也应当被纳入相应研究的范畴。针对核能行业所产生之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相关国家都会根据自身情况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战略、政策与策略以作为整个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基石与出发点。一个国家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是由该国相应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战略、原则、政策所支撑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技术路线、选址准则、决策程序、资金模式等。目前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相关战略与政策理据在技术方面与国外并明显差异,主要不同存在于决策过程透明化程度、资金保障机制等。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除基本的国家战略政策以外。还必须针对此相关的法律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的立法体系。由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特殊性质,使得对其的安全管理不仅要从一国国内加以严格要求,并且也必须要从国际社会的尺度进行合作落实。因此如何妥善的处理相关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之间的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国际法体系,本身就是不断从领先国家的核能行业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总结归纳而成。并且在相关国际法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必须由相应的国内法律提供支撑与协调,从而有效的对这些国际性的法律文件加以实施。同时,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之国内法律而言,相关国际法律或规范性文件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相关的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引导。基于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对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各种构成部分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主体法律制度、许可法律制度、退役法律制度、应急法律制度以及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中外比较,可以总结出目前域外各代表性国家所拥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各主要构成部分的特点。亦可以在结合我国核能行业反射性废物法律制度现状后,看到目前相关法律制度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即:相关立法框架存在缺失、相关管理主体职能设定分散不清、相关管理机制缺乏保障、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相关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发展。借鉴域外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中的有益经验,可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作出相应的建议。首先,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框架加以完善。我国目前我国的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原子能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基本而又迫切需要的法律,构建相对独立的原子能法律是核能安全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急需出台。我国在不断完善核燃料循环、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准入和执业资格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强“三废”处置经费筹措和使用的管理,制定核设施退役管理办法,研究并制定废旧放射源和核技术利用废物处理处置相关管理办法等。其次,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制度加以完善。要完善此方面,需要进一步清晰划分各参与主体之具体职能并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主体之权威性与独立性。再次,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运行制度加以完善,实现对放射性废物产生及处置活动中的全过程管理并保障相关管理活动之资金需求。之后,还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准备、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加以完善。本文认为:对核能行业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科学和完善的管理法律制度,是保障核能行业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石。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归纳与演绎互相融合的研究方式。在分析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一般概念、定义基础上,对目前国际中核能行业发展的几个代表国家有关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同时也对我国核能行业的相关国际管理制度、公约等国际法环境进行了归纳和借鉴。通过对于各国之间以及中外之间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之比较,以及对于相关国际性规定与公约的分析,从中提取出对我国相关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具有价值的启示。最后再结合对我国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之历史沿革、现实状态以及未来展望之分析,对我国目前相关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出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刘锦前[10](2019)在《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环喜马拉雅区域所处位置战略地位特殊,自19世纪以来长期成为包括麦金德在内的陆权论学者热议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前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也关乎中国边疆稳定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程度。而从地区整合的长远角度讲,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为亚洲繁荣做出更大贡献,还将为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有序推进,当地居民能否安居乐业,不仅对域内国家来讲显得极其重要,更是对当前“逆全球化”现象抬头之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跨地区经济合作来实现社会稳定并优化经济结构的一个考验。本文主要就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态势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可行路径、合作模式与机制建设以及外溢效应等重要问题展开分析论证。论文在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梳理思考的基础上,在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相关问题考察研究的同时,结合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与研判地区发展的新合作模式、可行方案等,以期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剖析论证,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研判建言。本文写作宗旨在于,通过围绕上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论证,希冀在理论层面能在总结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实践上把握好中国对外战略特别是针对周边跨区域合作推进方向,为我国周边战略特别是南亚战略制定与调整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决策参考。在为中国陆疆安全建设提供思路的同时,尝试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区层面的实践路径,以及探求如何通过功能性合作来带动高政治领域问题的解决,期望最终能够给国际社会不同国家间就战略互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妥善解决提供一种思路借鉴。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绪论部分在阐述本文研究选题的由来背景、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及重要概念说明之后,主要就这一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交待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等。正文部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重点就研究的相关理论、概念等进行阐释,特别对区域经济学的增长三角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进行梳理与分析界定,为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论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本文研究的方向和探讨的空间。第二章,展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问题的考察分析。主要从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情况、各国与中国经贸合作等角度分析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态势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竞合关系、经济权力空间等交互因素,并就贸易保护主义问题,腐败问题等进行解析。第三章,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与发展态势进行归纳探讨。从发展态势看,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跨界经贸联系加强是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正在呈现出的重要特点之一,而贸易的不平衡性日渐加剧、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等缺陷也需要引起关注。值得强调的是,域内大国之间特别是中印围绕经济权力博弈力度加大。本章认为,中长期时空环境下域内国家应积极通过完善与构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来对冲外来力量活动对该区域带来的冲击。第四章,研究可能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如中国与印度战略上互信不足,脆弱的印巴关系,域内国家间长期存在的零和博弈思维与负面情绪等。此外,本章还就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立场、观点等进行概述分析,研判当前相关国际与地区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等主要作用角色,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如环保组织、人权组织等在此问题上的最新立场与作为。本章还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情感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着力分析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本章重点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可行性方案,主要从合作空间布局、合作主导力量、合作具体领域等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作为本章重点部分,论证孟中印缅、中尼印、中巴阿、中斯巴马四线成片的区域经济合作空间布局。在此前后还对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以及香客之路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联动进行评述。第六章,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进行建言。主要基于价值链视角提出跨国次区域产业项目合作模式,并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价值效应;针对域内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环境,提出强化感情纽带建设和重视共情环境构建思路;在对区域合作既有机制作用进行归类分析基础上,探讨功能性新合作平台的建设,强调中印战略对话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的关键意义。第七章,作为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情况展开论述,并对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的各类难题进行深度剖析。该地区水资源争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与国间关系,甚至成为当前地区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当前,域内国家在水环境治理合作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该地区特殊的“历史记忆”导致彼此间命运共生理念认同难度大,“战略互信”的缺失又制约着国家层面友好关系的拓展。笔者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内各方应以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为契机,推动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向地区利益整合的方向发展,保护域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给域内其它领域合作提供经验。第八章作为本文论述的理论落脚点和现实意义所在,重点聚焦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研判。具体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深度开展进程中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安全合作进展和低频度军备竞赛问题等进行评估。研判功能性经济合作基础上的新规范形成及其反作用,并探高政治领域合作可能的进展方向等。论文最后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重要观点进行概述提炼,并指出论文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二、我国酒类后处理已进入21世纪高科技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酒类后处理已进入21世纪高科技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来源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激光烧结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1 激光烧结技术的产业现状 |
1.2.2 激光烧结技术的发展前景 |
1.3 生物质激光烧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激光烧结技术耗材的种类及特性要求 |
1.3.2 常见的生物质激光烧结耗材 |
1.3.3 聚乳酸基激光烧结耗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1.4 激光烧结成型过程的数值计算及模拟分析研究 |
1.4.1 激光烧结工艺优化的研究方法及现状 |
1.4.2 激光烧结热作用过程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的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纤维素/聚乳酸的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纤维素/聚乳酸的组分选取 |
2.2.1 聚乳酸粉末的化学结构分析与组分选取 |
2.2.2 纤维素粉末的化学结构分析与组分选取 |
2.3 纤维素/聚乳酸理化性质的表征 |
2.3.1 纤维素/聚乳酸理化性质的检测仪器 |
2.3.2 纤维素/聚乳酸理化性质的测试 |
2.4 纤维素/聚乳酸理化性质的分析 |
2.4.1 纤维素/聚乳酸组分的粒径分布 |
2.4.2 纤维素/聚乳酸的粉床密度 |
2.4.3 纤维素/聚乳酸的微观形貌 |
2.4.4 纤维素/聚乳酸的热性能 |
2.4.5 纤维素/聚乳酸的结晶性分析 |
2.4.6 纤维素/聚乳酸的流变性能 |
2.5 纤维素/聚乳酸的制备与激光烧结可行性分析 |
2.5.1 纤维素/聚乳酸的制备工艺 |
2.5.2 聚乳酸基共混物的激光烧结可行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分子建模及动力学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2 纤维素/聚乳酸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3.2.1 分子动力学的运算过程及算法 |
3.2.2 力场的选取 |
3.2.3 系统势能的计算方法 |
3.2.4 平衡系综的选取 |
3.3 纤维素/聚乳酸分子模型的建立与结构优化 |
3.3.1 PLA 3001D分子模型的建立 |
3.3.2 α-纤维素分子模型的建立 |
3.3.3 建立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及其界面的分子模型 |
3.4 组分配比对纤维素/聚乳酸相容性的影响 |
3.4.1 Flo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法 |
3.4.2 径向分布函数g(r)法 |
3.4.3 分子间相互作用能(ΔE)法 |
3.5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过程的分子热运动模拟分析 |
3.5.1 热作用对纤维素/聚乳酸体系的分子运动的影响 |
3.5.2 温度对纤维素/聚乳酸体系相容性的影响 |
3.5.3 纤维素/聚乳酸组分界面分子运动的热影响模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及温度场的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分析 |
4.2.1 激光能量密度及热源模型的计算分析 |
4.2.2 激光烧结成型热作用机理分析 |
4.2.3 激光烧结熔池的形成及动力学分析 |
4.2.4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液相烧结的演变过程 |
4.3 激光烧结成型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4.3.1 激光烧结粉床的热传导方程 |
4.3.2 纤维素/聚乳酸材料热性能的数学模型 |
4.4 激光烧结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构建 |
4.4.1 建立激光烧结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流程及初始条件 |
4.4.2 建立激光烧结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 |
4.5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温度场的模拟与分析 |
4.5.1 激光作用时长对瞬态温度场的影响 |
4.5.2 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实验及制件成型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组分配比对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 |
5.2.1 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表征 |
5.2.2 组分配比实验结果分析 |
5.3 工艺参数对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 |
5.3.1 基于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的实验分析 |
5.3.2 工艺参数对激光烧结制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
5.3.3 工艺参数对激光烧结制件微观结构的影响 |
5.3.4 工艺参数对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的影响机制 |
5.4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研究 |
5.4.1 激光烧结制件的打印方向的选定 |
5.4.2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密度的影响 |
5.4.3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
5.4.4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5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微观组织的影响 |
5.5 退火处理工艺对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 |
5.5.1 退火处理对激光烧结制件的密度和尺寸精度的影响 |
5.5.2 退火处理对激光烧结制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3 退火处理对激光烧结制件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
5.5.4 退火处理对激光烧结制件的结晶性能的影响 |
5.5.5 三种优化工艺方法的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S证券济南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战略管理方法 |
2.2.1 波特五力模型 |
2.2.2 IE矩阵分析 |
2.2.3 SWOT分析 |
2.2.4 PEST分析 |
第三章 S证券济南营业部发展与战略现状 |
3.1 S证券公司简介 |
3.2 S证券济南营业部发展现状 |
3.3 S证券济南营业部现有战略 |
3.4 S证券济南营业部现有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S证券济南营业部经营现状调查 |
3.4.2 经纪业务问题 |
3.4.3 业务类型单一 |
3.4.4 专业化人才缺失 |
第四章 S证券济南营业部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S证券济南营业部外部环境分析 |
4.1.1 PEST宏观环境分析 |
4.1.2 证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4.1.3 证券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
4.1.4 外部环境评价(EFE矩阵) |
4.2 S证券济南营业部内部环境分析 |
4.2.1 资源配置分析 |
4.2.2 管理能力分析 |
4.2.3 核心竞争力分析 |
4.2.4 内部环境评价(IFE矩阵) |
4.3 IE矩阵分析 |
第五章 S证券济南营业部发展战略规划 |
5.1 S证券济南营业部发展战略 |
5.2 S证券济南营业部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制定方向 |
5.3 S证券济南营业部定量战略计划(QSPM)矩阵优化 |
5.4 S证券济南营业部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
5.4.1 产品战略 |
5.4.2 营销及宣传战略 |
5.4.3 人员战略 |
5.5 S证券济南营业部发展战略的实施、控制与保障 |
5.5.1 战略实施 |
5.5.2 战略实施控制 |
5.5.3 战略实施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激励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 |
2.1 政府干预企业研发活动的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1.3 税收激励理论 |
2.2 税收优惠激励企业研发的作用机理 |
2.2.1 税收优惠能够减轻企业筹集资金的压力 |
2.2.2 税收优惠能够降低企业研发创新的风险 |
2.2.3 税收优惠能够激励企业及科研人员积极性 |
第3章 我国医药企业与研发投入概述 |
3.1 医药企业的定义 |
3.2 研发投入的定义 |
3.3 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3.4 我国医药企业研发现状及不足 |
3.4.1 研发强度低,产品多为仿制药 |
3.4.2 行业分布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 |
3.4.3 企业水平参差不齐,规模效应不明显 |
第4章 国内外激励研发的税收政策对比 |
4.1 国内激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
4.2 国外激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
4.2.1 美国 |
4.2.2 英国 |
4.2.3 德国 |
4.2.4 日本 |
4.3 我国现行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特点与不足 |
4.3.1 尚未形成体系,政策导向不明确 |
4.3.2 以事后优惠为主,事前激励较弱 |
4.3.3 适用门槛较高,普惠性较弱 |
第5章 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变量的统计特征 |
5.3.2 条件独立性与共同支撑范围 |
5.3.3 企业研发激励效应估计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政策建议与结论 |
6.1 政策建议 |
6.1.1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扩大受惠企业规模 |
6.1.2 丰富税收优惠方式,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
6.1.3 注重培养科技人员,强化税收激励政策 |
6.1.4 明确政策实施细则,推进研发效果评价 |
6.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地区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效应研究 ——基于中、微观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目的 |
1.3 研究框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经济趋同与地区增长差距 |
2.1.2 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 |
2.1.3 职业培训投资影响研究 |
2.1.4 人力资本外部性的研究 |
2.1.5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 |
2.1.6 人力资本质量的研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3 信号理论 |
2.2.4 培训种类与决策 |
2.2.5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理论 |
3.异质性人力资本的企业经济效应研究 |
3.1 引言及研究背景 |
3.2 模型解释 |
3.2.1 处理效应与选择偏误 |
3.2.2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3.2.3 协变量的选取 |
3.2.4 匹配方法 |
3.3 数据来源与指标描述 |
3.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2 变量解释 |
3.4 实证结果 |
3.4.1 基准模型 |
3.4.2 匹配效果 |
3.4.3 估计平均处理效应 |
3.5 稳健性分析 |
3.5.1 采用其他匹配方法 |
3.5.2 采用probit方法估计 |
3.6 异质性分析 |
3.6.1 不同成立时长的企业的异质性表现 |
3.6.2 研发与非研发企业的异质性表现 |
3.7 结论 |
4.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理论模型 |
4.3 我国职业培训开展情况分析 |
4.3.1 职业培训就业中心配置情况 |
4.3.2 参加培训人员情况分析 |
4.4 模型设定 |
4.5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4.6 实证结果 |
4.6.1 仅考虑培训时长的培训人力资本实证分析 |
4.6.2 内生性问题 |
4.6.3 考虑培训质量的人力资本及影响机制研究 |
4.7 结论 |
5.异质性人力资本的空间溢出经济效应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理论模型 |
5.2.1 考虑教育质量的人力资本的估算 |
5.2.2 模型设定 |
5.3 数据来源及方法 |
5.3.1 各省及直辖市物质资本存量估算 |
5.3.2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 |
5.3.3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5.4 人力资本与GDP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1 各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水平关联度 |
5.4.2 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回归结果 |
5.5.1 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回归结果 |
5.5.2 考虑空间相关的回归结果 |
5.6 结论 |
6.总结与政策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政府在职培训补贴,引导企业提供培训 |
6.2.2 重视职业培训,完善技能评价 |
6.2.3 重视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性 |
6.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5)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能过剩问题: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产能过剩内涵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研究 |
一、从市场角度对产能过剩形成原因的研究 |
二、从非市场角度对产能过剩形成原因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产能过剩测度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我国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研究 |
一、出口贸易与产能过剩 |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产能过剩 |
第五节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演变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演变历程 |
一、第一轮产能过剩 |
二、第二轮产能过剩 |
三、第三轮产能过剩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变化特征 |
一、由阶段性向持续性发展 |
二、由结构性向全面性蔓延 |
三、由周期性向体制性转变 |
四、由内需型向外需型拓展 |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需求 |
二、外资比重 |
三、技术水平 |
四、市场集中度 |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 |
一、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 |
二、模型设定、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三、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
四、绝对σ收敛性检验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背景、基础与风险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时代背景 |
一、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产业格局加速调整 |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现实基础 |
一、政治环境持续稳定 |
二、工业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
三、产业技术水平有效提高 |
四、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深化 |
五、金融支持体系逐渐完善 |
六、企业竞争力日渐提升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可能风险 |
一、宏观环境层面 |
二、行业环境层面 |
三、企业内部层面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理论基础与可行路径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国际贸易理论 |
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三、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二节 可行路径 |
一、出口贸易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分析 |
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出口贸易与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波动 |
一、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
二、模型设定 |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四、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波动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
二、模型设定 |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四、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六章 主要发达国家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能国际转移经验 |
一、美国产能国际转移经验 |
二、日本产能转移经验 |
三、德国产能转移经验 |
第二节 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媒体时代舆论对连云港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消极影响的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和公共安全危机的辩证关系 |
2.1 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 |
2.2 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信息传播模式的5W理论分析 |
2.3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安全危机 |
2.4 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和公共安全危机的辩证关系 |
3 连云港市舆论传播对政府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消极影响 |
3.1 连云港市政府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舆论环境发生变化 |
3.2 连云港市公众舆论传播的作用路径更加丰富 |
3.3 公众舆论传播影响公共安全危机演进的两种效果实现互动 |
3.4 公众舆论结构失衡直观反映危机管理环境 |
3.5 其他舆论因素对政府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消极影响 |
4 连云港市处置涉公共安全的热点舆情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4.1 治理手段失效的问题 |
4.2 危机协同治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
4.3 涉公共安全问题的舆论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 |
5 新媒体时代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舆论引导策略建议 |
5.1 常态化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工作 |
5.2 建立完备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机制 |
5.3 构建协同治理网络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各国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
1.1.2 制造业技能人才匮乏 |
1.1.3 “工匠精神”是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基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先进制造业 |
1.3.2 “工匠精神”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
1.4.2 国内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现状 |
1.4.4 研究文献总体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职学校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查 |
2.1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问卷调研 |
2.1.1 调研方案设计 |
2.1.2 调研结果分析 |
2.2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 |
2.2.1 受社会观念制约 |
2.2.2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
2.2.3 缺少优秀的“工匠型”教师 |
2.2.4 缺乏具体可行的课程教学模式 |
2.3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国家政府层面因素分析 |
2.3.2 社会发展层面因素分析 |
2.3.3 校企层面因素分析 |
2.3.4 学生个人特质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内涵分析 |
3.1 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论模型 |
3.2 “工匠精神”内涵的基本要素和具体表现 |
3.2.1 技能提高-“工匠精神”内涵之根 |
3.2.2 思想提升-“工匠精神”内涵之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研究 |
4.1 面向先进制造业培育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
4.1.1 中职学生是“工匠精神”最基础的承载者 |
4.1.2 “工匠精神”是促进未来制造业工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
4.1.3 “工匠精神”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
4.2 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目标 |
4.2.1 创新课程,完善中职“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教学 |
4.2.2 培育人才,满足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
4.2.3 以生促师,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 |
4.3 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规划 |
4.3.1 完善外部环境,国家保障“工匠精神”培育 |
4.3.2 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助力“工匠精神”培育 |
4.3.3 提升自我能力,努力养成“工匠精神” |
4.4 基于课程的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模式 |
4.4.1 理论基础 |
4.4.2 培育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模式的3D打印课程教学设计 |
5.1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模式的3D打印课程设计框架 |
5.2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模式的3D打印课程教学目标 |
5.2.1 课程总目标 |
5.2.2 课程分目标 |
5.3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模式的3D打印课程教学案例 |
5.3.1 案例一:笔筒的制作 |
5.3.2 案例二:机械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亚克力材料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课题的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1.6 课题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亚克力及非服用材料领域探究 |
2.1 非服用材料在服装领域的兴起 |
2.1.1 非服用材料的定义 |
2.1.2 亚克力与非服用材料的关系 |
2.2 非服用材料的分类及案例分析 |
2.2.1 天然材料 |
2.2.1.1 柔性材料 |
2.2.1.2 硬性材料 |
2.2.2 化学合成材料 |
2.2.2.1 柔性材料 |
2.2.2.2 硬性材料 |
2.3 非服用材料的服装设计风格表现探究 |
2.3.1 自然仿生设计风格 |
2.3.2 工业建筑设计风格 |
2.3.3 未来主义设计风格 |
2.3.4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
第三章 亚克力的物质特性及应用领域概述 |
3.1 亚克力材料的理论概述 |
3.1.1 亚克力材料的定义 |
3.1.2 亚克力材料的发展历史 |
3.2 亚克力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能 |
3.2.1 亚克力材料的生成原理 |
3.2.2 亚克力材料的基本性能 |
3.2.3 亚克力材料的力学性能 |
3.2.4 亚克力材料的热塑性能 |
3.2.5 亚克力材料的热分解性能 |
3.3 亚克力材料的应用领域 |
3.3.1 工业建筑方面 |
3.3.2 广告照明方面 |
3.3.3 医学方面 |
3.3.4 服饰品方面 |
第四章 亚克力在现代服装中的表达类型及生产加工方式 |
4.1 亚克力材料在现代服装中的表达类型探究 |
4.1.1 造型辅助方面 |
4.1.2 面料肌理方面 |
4.2 服装用亚克力材料的生产加工方式 |
4.2.1 亚克力单体的生产技术 |
4.2.2 亚克力板材的成型方式 |
4.3 服装用亚克力材料的加工处理技术 |
4.3.1 热加工处理技术 |
4.3.2 激光切割技术 |
4.3.3 3D打印技术 |
4.4 服装用亚克力材料的发展现状 |
4.4.1 亚克力材料的优势 |
4.4.2 亚克力材料市场的不足 |
第五章 亚克力在现代服装中的设计与应用探索 |
5.1 设计方案 |
5.1.1 自然仿生主题构思 |
5.1.2 工业建筑主题构思 |
5.1.3 科技未来主题构思 |
5.2 设计与制作 |
5.2.1 设计图及设计思路 |
5.2.2 设计说明及制作过程 |
5.3 亚克力装饰的工艺处理及方法总结 |
5.3.1 激光切割技术探索与研究 |
5.3.2 热加工与成型技术探究 |
5.3.3 亚克力成型材料的固定方法与后处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6.2 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课题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理论分析 |
2.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厘定 |
2.1.1 放射性废物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界分 |
2.1.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含义厘析 |
2.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正当性 |
2.2.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合理性 |
2.2.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2.2.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
2.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环境权理论 |
2.3.3 风险控制理论 |
2.4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内涵与构成 |
2.4.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 |
2.4.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构成 |
2.5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
2.5.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价值 |
2.5.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功能 |
2.6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与模式 |
2.6.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 |
2.6.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模式 |
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战略与政策理据之一般分析 |
3.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战略与政策理据的特点与趋势 |
3.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
3.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战略与政策理据之比较 |
3.4.1 技术路线之比较 |
3.4.2 选址准则之比较 |
3.4.3 决策过程之比较 |
3.4.4 资金模式之比较 |
4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立法分析 |
4.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立法之一般分析 |
4.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国际立法 |
4.2.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国际立法之宏观背景 |
4.2.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国际法律渊源 |
4.2.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国际立法中的参与主体 |
4.2.4 国际立法对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之现实意义 |
4.3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3.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4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
4.4.1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 |
4.4.2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行政法规 |
4.4.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规章 |
4.4.4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标准及技术文件 |
4.4.5 国际法渊源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之关系 |
4.5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相关立法之比较 |
4.5.1 立法框架之比较 |
4.5.2 法律渊源之比较 |
5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5.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5.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
5.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之比较 |
5.4.1 主体设置之比较 |
5.4.2 主体职能划分之比较 |
6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6.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6.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
6.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之比较 |
6.4.1 许可种类划分之比较 |
6.4.2 许可审批流程之比较 |
7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7.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役法律制度 |
7.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7.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
7.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之比较 |
7.4.1 退役计划模式之比较 |
7.4.2 退役保障机制之比较 |
8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8.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8.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
8.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之比较 |
8.4.1 应急管理框架设定之比较 |
8.4.2 应急管理主导机构之比较 |
9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
9.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
9.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
9.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之比较 |
9.4.1 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之比较 |
9.4.2 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之比较 |
10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审视与完善 |
10.1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审视 |
10.1.1 相关立法框架存在缺失 |
10.1.2 相关管理主体职能设定分散不清 |
10.1.3 相关管理机制缺乏保障 |
10.1.4 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
10.1.5 相关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发展 |
10.2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完善 |
10.2.1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框架之完善 |
10.2.2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制度之完善 |
10.2.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运行制度之完善 |
10.2.4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之完善 |
10.2.5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之完善 |
11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主要概念的说明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
二、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实施模式及机制相关研究 |
三、环喜马拉雅区域资源、科技、金融等合作领域研究 |
四、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局限 |
一、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本论文研究的局限之处 |
第一章 地缘功能主义与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增长三角”理论与“生长轴”理论 |
二、相互依存理论 |
三、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地缘功能主义合作的逻辑缘起与学理分析 |
一、重新认识地缘政治 |
二、地缘功能主义:演进脉络、概念及内涵 |
三、地缘功能主义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 |
第三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从历史到现实 |
一、共通的文化渊源与相互依存的地理空间 |
二、全球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地区整合 |
三、基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国家间安全诉求 |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必要性 |
一、产业升级与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 |
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应对需要 |
三、顺应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实施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 |
第一节 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状况 |
一、经济强劲发展的印度 |
二、内陆国家尼泊尔和不丹 |
三、发展潜力巨大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
四、长期受政局不稳困扰的阿富汗和缅甸 |
五、海洋资源丰富的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 |
第二节 域内经济发展整体概况及其与中国经贸关系 |
一、跨国经济合作的各类项目日渐增多 |
二、域内经贸往来与彼此互动频度提升 |
三、域内各国与中国人文合作密度增强 |
第三节 域内各方竞合博弈下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一、中印围绕地区经济影响力竞争加速 |
二、域内各方急需经贸合作打开局面 |
三、保护主义无法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
四、竞合博弈下派系利益与反腐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与态势走向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 |
一、产业同构性与商品同质化并存 |
二、贸易不平衡特征明显 |
三、新科技领域竞争加强 |
四、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 |
第二节 域内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格局演化 |
一、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扩展格局测算:指标与公式 |
二、竞争态势下中印经济权力的互动和反馈 |
三、中印经济权力博弈及其扩展效应 |
第三节 域内各方经济合作前景 |
一、友好交往的历史传承 |
二、当前战略机遇期判断 |
三、技术进步推动国家间互融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深度合作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中的大国博弈 |
一、世界经济通缩预期下行为体博弈逻辑 |
二、域内各方不同利益诉求带来的难题 |
三、域外大国战略竞争的冲击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效应 |
二、南盟框架下地区发展挑战 |
三、目标各异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
第三节 地区秩序构建进程中的情感因素 |
一、情感因素对地区政治发展的影响 |
二、中印关系中情感意识与历史记忆 |
三、传统政治遗产下的印度大国情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 |
第一节 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 |
一、亚洲内部联动性持续增强 |
二、经济轴心东移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 |
三、经济轴心东移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布局 |
一、中尼通道建设及与印的对接 |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
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
四、中斯巴马海上通道建设 |
第三节 香客之路与文化产业发展 |
一、香客之路的宗教文化内涵 |
二、香客经济带动域内文化产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 |
第一节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项目合作模式 |
一、保持经济增长须投资“下一代价值链” |
二、“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内涵 |
三、“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产业园区项目合作开展基础上的共情环境构建 |
一、尊重彼此文化的传承 |
二、脱贫援助与文遗保护 |
三、重视感情纽带的打造 |
第三节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言 |
一、现有主要经济合作机制的改进和功能提升 |
二、新经济合作机制构建主要思路和努力方向 |
三、机制深化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印战略对话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困局及其化解路径 |
第一节 域内水环境治理困境及其原由 |
一、治理合作困难重重 |
二、历史记忆的负资产 |
三、治理细则难达共识 |
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与域内经济合作关系 |
一、水资源纷争冲击域内国家间关系 |
二、推进水环境治理有助于“共有观念”的形成 |
三、避免被外力博弈利用 |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环境治理思路 |
一、通过对话消弭域内国家战略疑虑 |
二、实现水环境综合整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收益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 |
一、区域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平 |
二、网络空间“实质安全”与“名义自由” |
三、跨境支付系统的升级与电商改变生活 |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安全环境的改善 |
一、域内传统安全的治理与成就 |
二、域内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进展 |
三、低频度军备竞赛与地区和平 |
第三节 功能性平台建设与“扩大的邻国关系”理念 |
一、民族主义情结变化与“邻国优先”政策 |
二、尊重彼此关切与管控分歧 |
三、更加重视差别化合作方式 |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一、规范重构的区域性特点和时代价值 |
二、建构新规范塑造地区行为 |
三、结伴而不结盟与相向而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我国酒类后处理已进入21世纪高科技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及实验研究[D]. 张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S证券济南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D]. 李志.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3]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激励效应研究[D]. 钟子辰. 上海海关学院, 2020(07)
- [4]中国地区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效应研究 ——基于中、微观视角的分析[D]. 张美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5]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唐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新媒体时代舆论对连云港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消极影响的治理研究[D]. 徐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中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 俞雪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8]亚克力材料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与研究[D]. 侯晓蕾.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9]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 甘露茜. 重庆大学, 2019(01)
- [10]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D]. 刘锦前.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