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同步方式电力机车防撞测距报警器(论文文献综述)
林俊亭[1](2018)在《轨道交通列车碰撞防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义上,铁路信号系统是集中指挥、分散控制的综合性闭环控制系统,其各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构成了以安全设备为基础,兼具行车指挥、列车运行控制、集中监测等功能的复杂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车安全间隔控制的核心保障系统,而安全间隔控制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列车发生碰撞事故。随着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下一代智能轨道交通系统必然是集成先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移动装备、固定设施和服务需求状态的全息化感知、诊断、辨识和决策的系统。预防列车碰撞安全事故仍然是研究新一代智能轨道交通系统的主线,列车碰撞防护技术和措施也在不断的改进完善之中。首先,列车与列车之间采用间接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运行姿态感知从而实现列车碰撞防护的方法是当前最为常用的方法,但由于此种方式主要依赖地面控制中心,使得轨道交通列车间隔控制的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当前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列车与地面双向无线信道的电波传播机制以及碰撞防护系统架构上,对于车车间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车载设备业务接入和资源复用模型等研究还不够完善。另外,目前列车碰撞防护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列车碰撞列车、列车碰撞异物方面,尽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逐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体系建设,对于列车碰撞轨旁作业人员的防护技术还比较欠缺。为此,在分析当前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列车碰撞防护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利用车车直接通信技术、多频段收发技术、微波雷达多目标探测等现代技术,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列车车车碰撞防护和车人碰撞防护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首先,在分析目前由于车-地通信网络或地面控制中心功能劣化造成列车间“盲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车车直接通信的碰撞防护系统叠加既有列控系统的方法,利用车车直接通信技术实现列车间直接交互信息并感知运行姿态,从而实现列车间碰撞防护。其次,在研究列车碰撞防护中需要进行信息交互的设备和新一代轨道智能运输系统对铁路信号设备机器类通信业务需求显着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信号设备机器类通信业务预测模型分类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调制泊松过程的业务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机器类通信业务与铁路现场信号设备业务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实现复杂度与高准确度的良好平衡。另外,基于微波雷达的全天候、高灵敏性等特点,结合当前现场作业安全防护中存在的恶劣天气影响了望距离、现场安全员渎职无法及时预警及基于GPS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构造复杂等问题,将雷达多目标侦测技术引入到车人碰撞防护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探测列车并预警的车人避碰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将雷达与机器视觉侦测技术结合,弥补了雷达探测误警率高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列车碰撞防护的车人避碰策略。最后,仿真设计了车车避碰多频段直接通信系统,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满足车车避碰的性能需求。设计和实现了车人避碰系统的原型装置,并在现场进行了相关试验,表明该车人避碰系统地形环境适应性强。
梁春苗[2](2007)在《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智能控制与碰撞接触传感器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移动机器人成员逐步走入社会的各个领域。移动机器人所具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作为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方向之一的控制技术也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一机共生环境交互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安全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以上两个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1)分析了三轮移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及设计参数,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并对航位进行推算;完成了基于PMAC2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编制、调试和参数调整,完成了部分硬件的设计、装配、调试;利用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检测技术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二次闭环算法进行仿真和实验,反复的试验和应用证明此控制算法可行且运行可靠。(2)研制了一种开关量的碰撞接触传感器,此开关量传感器是以压电电缆为主要感应元件,能快速、准确的感知AGV是否受到外界的碰撞;并在开关量碰撞接触传感器的基础上研制出组合型的开关量碰撞接触传感器,组合型开关量碰撞接触传感器不但能识别AGV是否受到碰撞,还能准确感知碰撞位置,撞击点的实测误差在±5cm内,使得感应碰撞的功能更加完善。文中介绍了开关量感知传感器从材料、结构、电路设计到实验的全过程。(3)完成了模拟量碰撞接触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实验的全过程,并利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此模拟量碰撞接触传感器系统不但能感知碰撞的确定位置,而且还能准确感知平均冲力值和最大冲力值的大小。由于本文的研究是在研究所提供的强大资源优势背景下完成的,对于其中提出的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及时的实践、检验并加以改进,所以,本文中的一些方法和相关结论均来源于实际的开发过程,因而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和开发以及碰撞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任晓奎,李国金,于宝山[3](2004)在《非同步方式电力机车防撞测距报警器》文中指出为了改变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运输环节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现状,开发了非同步方式电力机车防撞测距报警器,该系统利用超声波测距原理,结合单片计算机的控制和运算功能,采用独特的算法,实现了机动车车辆的识别、相对速度的动态显示和报警的功能。将现代化的技术转化为保障行车安全的措施。
唐方润[4](2001)在《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及高速数传模块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指挥监控通信系统的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化通信手段的提高和全球定位技术(NAVSTAR/GPS)的日益成熟,已使建立一个能够及时接警、快速处警、提供数字化显示、实时跟踪多目标、备有各种数据库、调度管理灵活的多目标指挥监控通信系统成为可能。 本文介绍了作者参加的两部分工作,其一是某省公安厅指挥监控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该系统是为满足省公安厅的日常和在紧急情况下的通信指挥调度的需求而建设的。整个系统由通信平台、计算机网络、视像设备、指挥控制台、通信指挥车等组成。系统中GPS定位数据的高速率连续输出算法、话音数据集群(VDT)、新的GPS车辆系统结构和全新的通信交互手段等先进技术的采用,人人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覆盖面积,实现了在现有移动通信信道上数话兼容、高动态定位的需求,使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其二是参与了GPS接收机的研制,完成了高速数传模块的电路原理设计,印制板电路制作以及部分调试工作,其实现增加了指挥监控通信系统的容量,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
二、非同步方式电力机车防撞测距报警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同步方式电力机车防撞测距报警器(论文提纲范文)
(1)轨道交通列车碰撞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整体结构 |
2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及碰撞防护 |
2.1 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
2.1.1 列车运行的开环与闭环控制方法 |
2.1.2 列车防碰的并行与编队控制方法 |
2.2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控制方法 |
2.2.1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
2.2.2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运行控制总体需求 |
2.2.3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运行控制关键技术 |
2.2.4 基于直接信息交互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3 列车碰撞防护方法 |
2.3.1 列车碰撞防护的理论基础 |
2.3.2 两车碰撞防护微分对策方法 |
2.4 小结 |
3 列车碰撞防护的车车避碰方法 |
3.1 车车碰撞防护技术概述 |
3.1.1 航空领域碰撞防护技术 |
3.1.2 海事领域碰撞防护技术 |
3.1.3 道路交通碰撞防护技术 |
3.2 车车碰撞防护预警系统设计 |
3.2.1 基于GPS定位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 |
3.2.2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碰撞防护系统 |
3.3 车车碰撞防护系统架构设计与分析 |
3.3.1 城市轨道交通车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分析 |
3.3.2 国铁CTCS叠加车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分析 |
3.4 小结 |
4 列车碰撞防护的车车通信技术 |
4.1 车车间直接通信链路模型 |
4.1.1 车车间超短波直接通信链路多普勒特性分析 |
4.1.2 车车间直接通信多径衰落分析 |
4.1.3 车车间直接通信的业务接入模型 |
4.2 车车直接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
4.2.1 车车直接通信资源复用车地通信模型 |
4.2.2 车车直接通信复用车地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
4.2.3 车车直接通信资源分配算法仿真与分析 |
4.3 小结 |
5 列车碰撞防护的车人避碰方法 |
5.1 车人避碰技术概述 |
5.1.1 基于GPS和GSM-R的车人避碰系统设计 |
5.1.2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系统及其改进方法 |
5.2 多普勒频移与距离-多普勒耦合算法 |
5.2.1 距离与多普勒分辨率 |
5.2.2 距离与多普勒耦合 |
5.3 多动目标检测及有效目标甄别算法 |
5.3.1 目标检测跟踪器设计 |
5.3.2 目标预测甄别算法 |
5.4 车人避碰系统分析 |
5.4.1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数据分析 |
5.4.2 基于视觉的车人避碰改进方法 |
5.5 小结 |
6 列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分析 |
6.1 车车避碰多频段直接通信系统设计与分析 |
6.1.1 车车直接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选择及通信距离分析 |
6.1.2 车车直接通信系统的接收机和发射机设计 |
6.1.3 车车直接通信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6.2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系统实现与分析 |
6.2.1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系统设计与实现 |
6.2.2 基于雷达的车人避碰系统功能测试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智能控制与碰撞接触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动导航小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1 自动导航小车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2 自动导航小车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3 AGV的特点及其应用 |
1.3 碰撞接触式传感器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智能控制及检测技术 |
2.1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与航位推算 |
2.1.1 轮移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及设计参数 |
2.1.2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 |
2.1.3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航位推算 |
2.2 基于PMAC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 |
2.2.1 计算机控制系统 |
2.2.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 |
2.3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检测技术 |
2.3.1 引言 |
2.3.2 超声波传感器 |
2.3.3 陀螺仪 |
2.4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及二次闭环 |
2.4.1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算法 |
2.4.2 基于二次闭环的轨迹跟踪 |
2.5 本章小结 |
3 开关量碰撞接触传感器系统 |
3.1 碰撞接触传感器系统 |
3.1.1 碰撞接触传感器的应用 |
3.1.2 碰撞接触传感器的压电体 |
3.2 碰撞接触传感器系统中开关量的碰撞接触传感器的设计 |
3.2.1 碰撞接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工艺 |
3.2.2 碰撞接触传感器的检测系统设计 |
3.2.3 试验结果 |
3.3 组合型碰撞接触传感器设计 |
3.3.1 组合型碰撞接触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
3.3.2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分析 |
3.3.3 测试及灵敏度标定 |
3.3.4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模拟量碰撞接触传感器系统 |
4.1 冲击及冲击测量 |
4.1.1 冲击的定义及特点 |
4.1.2 冲击物理量描述和评价指标 |
4.1.3 冲击信号的捕捉 |
4.2 模拟量碰撞接触传感器系统的标定原理 |
4.3 冲击测试系统中数据的采集及计算 |
4.3.1 冲击测试系统中硬件的选取 |
4.3.2 测试系统中力锤的电压与力的函数关系 |
4.3.3 测试系统的数据的截取及冲击信号捕捉 |
4.3.4 数据的计算 |
4.3.5 碰撞接触传感器的标定 |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 |
4.4.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4.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和结构 |
4.4.3 BP神经网络的建立及函数选择 |
4.4.4 BP神经网络的训练结果分析 |
4.5 实验结果 |
4.6 碰撞位置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及高速数传模块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指挥监控通信系统的发展 |
§1.2 本课题的目的 |
第二章 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 |
§2.1 任务要求 |
§2.2 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指标要求及分析 |
§2.3 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 |
第三章 系统中定位原理及处理技术 |
§3.1 DGPS定位原理 |
§3.2 动态定位数据处理技术 |
§3.3 GPS接收机的坐标系统变换技术 |
§3.4 GPS与航位推算系统的组合定位技术 |
§3.5 一种高速率GPS定位数据连续输出算法 |
§3.6 控制中心对移动车辆管理系统结构和交互管理手段技术 |
第四章 指挥监控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
§4.1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 |
§4.2 定位系统中的通信技术 |
§4.3 基于集群的集中差分GPS/AVL系统分析 |
§4.4 基于集群的集中差分GPS/AVL系统容量分析 |
§4.5 控制中心与指挥通信车的卫星通信技术 |
第五章 高速数传模块实现 |
§5.1 差分GPS接收机(DGPS)组成及设计要求 |
§5.2 高速数传模块研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表 |
四、非同步方式电力机车防撞测距报警器(论文参考文献)
- [1]轨道交通列车碰撞防护技术研究[D]. 林俊亭. 兰州交通大学, 2018
- [2]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智能控制与碰撞接触传感器的研究[D]. 梁春苗. 西安理工大学, 2007(S1)
- [3]非同步方式电力机车防撞测距报警器[J]. 任晓奎,李国金,于宝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4(S1)
- [4]指挥监控通信系统设计及高速数传模块实现[D]. 唐方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