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屯玉系列玉米新品种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宋缓缓[1](2020)在《跨国公司对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为了在中国获得丰厚的利润和种质资源,巨头跨国种子公司如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利马格兰等积极寻求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跨国种子公司通过设立中国销售业务代表处、独资、合资及品种授权等方式快速进入中国种子市场。跨国种子公司借助中国本土龙头玉米种子企业的品牌形象及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渠道销售自己的优势玉米品种。跨国种子公司优势玉米品种的高销量和高毛利为其合资母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改善了母公司的经营状况。但随着跨国种子公司品种优势衰减,合资子公司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给母公司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跨国公司对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有助于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合理利用外资,提高自身的经营绩效。本文通过2004-2018年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年度报告统计数据,基于最新改进的平衡计分卡模型,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潜力四个维度分析跨国公司对其参与的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跨国公司会提高其所参与的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当年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经营绩效,被参与企业当年偿债能力有所减弱。在未来几年,随着合资子公司稳健经营和合资公司优势玉米品种的良好表现,被其参与的中国玉米种子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经营绩效均稳步提升。长周期内,跨国公司对其参与的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类似于玉米种子商品的生命周期,随着跨国公司优势玉米品种进入衰退期,跨国公司对其参与的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减弱,甚至对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产生负向的影响。跨国公司对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也需结合企业自身经营能力、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具体分析。
张小娟[2](2019)在《山西高寒区青贮玉米的品种比较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用近几年在本地区常用的且种植面积较大的20个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进行青贮鲜重及籽粒产量、品质分析、抗性鉴定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研究,并确定出玉米最佳的收获时间,筛选出适合山西高寒冷凉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20个参试品种中鲜重比对照永玉3号增加的有6个品种,且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其中有3个品种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籽粒产量比对照永玉3号增加的有2个品种,均达到了显着水平。进一步做品质分析,干物质含量小于对照永玉3号的有9个品种,粗蛋白含量大于对照永玉3号的有1个品种,淀粉含量大于对照永玉3号的有7个品种,中性洗涤纤维小于对照永玉3号的有7个品种,酸性洗涤纤维小于对照永玉3号的有8个品种,木质素含量小于对照永玉3号的有10个品种,有15个品种的总可消化养分量比对照永玉3号高1.5%~7.6%。综合分析各因素,故建议当全株干物质含量为30.0%~35.0%,籽粒乳线百分比达到40.0%~50.0%为最佳刈割期。并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筛选出了山西高寒冷凉区适宜推广的品种为豫青贮23、锦润911、先玉508和晋单65。其中先玉508可作为粮饲兼用品种推广应用,而豫青贮23因其生育期较大,建议在有效积温大于2700℃地区种植。
胡凯[3](2019)在《韩城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值在各大粮食作物中占比最高。在我国玉米与小麦、水稻一起被称为三大主粮作物,其种植面积及总产均位居第一。玉米也是陕西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省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升级,坚持运用工业化的思路来发展农业产业、用市场化模式来经营农业,加快了玉米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韩城市作为陕西玉米产业重点产区,玉米产业体系不断向粮、经、饲多元化方向发展。本研究以韩城玉米生产现状为出发点,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品种表现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多项围绕韩城市玉米生产的问题的研究,旨在明确韩城市玉米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结果如下:1.玉米生产现状:(1)玉米种植面积较稳定,商品率较高。目前韩城市玉米种植面积为8500 hm2左右,最近几年全市玉米年总产量在3.99万t左右,玉米商品率在90%以上。(2)玉米分布广泛,以夏玉米为主。韩城市从南到北,8个镇(办)均有玉米种植;春播玉米占到全市玉米面积的9.7%,夏玉米占到全市玉米面积的90.0%。(3)品种多样化向高产优质集中。目前韩城市玉米主栽品种有豫玉22号、中科4号、浚单20、陕单8806、蠡玉16、郑单958等品种,其中浚单20、豫玉22号播种面积最大。2.韩城市玉米生产上存在以下问题:新品种引进推广缓慢;良种良法不配套;机械化程度较低;田间管理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较为落后;种植成本较高。3.韩城市玉米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推广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强宣传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技术骨干;促进畜牧业发展,带动玉米产业发展;建立“互联网+”黄金产业平台。综上所述,韩城市玉米产业潜力巨大,在利用好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若能重点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广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强良种良法宣传培训等环节,同时克服新品种引进推广缓慢、良种良法不配套、机械化水平低、田间管理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等问题,才能实现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使韩城市玉米产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邢川平[4](2018)在《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玉米品种鉴别系统研建》文中提出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作为玉米种植和消费大国,对玉米品种的鉴别需求在不断增长。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准确、无损特点对玉米品种进行鉴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手段。为实现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玉米品种鉴别系统,本文主要在玉米品种鉴别方法与系统实现上做了相应的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以KS方法为样本集划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采用平滑+中心化+归一化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以消除光谱数据中的噪声信息;对光谱数据信息的特征提取采取DPLS+LDA的处理方式;SVM为模型的分类器。利用上述方法构建的玉米种子单天数据鉴别模型正确识别率达到了 93.75%。构建的玉米种子多天数据鉴别模型正确识别率达到了 89%,而PCA+SVM方法只有85.25%,SIMCA方法为87.5%。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一种能够较好识别玉米品种的方法。以MFC应用框架为系统的开发平台,利用OpenCV与TeeChart插件结合数据库,实现对光谱数据矩阵的高速运算处理与光谱数据二维图表显示的功能。经测试系统功能完善,鉴别结果准确,能够满足对玉米品种的鉴别需求。
彭玮[5](2012)在《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始终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优良品种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农业科研体制僵化、品种创新能力薄弱、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种子市场监管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困扰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粮食“八连增”的光环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种业目前基本上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在种业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国种业公司近年来大举进入中国种业市场,致使我国部分种业公司面临被挤出种业市场、市场份额被蚕食、自主品种被外国种子代替等困境,危及我国粮食安全。保证国家对种业的控制力和主导力,做大做强中国的民族种业,牢牢掌控中国粮食的“命脉”,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分为七个章节,主要是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有关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对中国种业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种子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研发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先进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是导致竞争力偏弱的主要因素;同时对世界种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通过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管理机构、生产基地、农户的800余份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对湖北省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科研体制进行实证分析,对湖北省种子企业的规模、研发投入、人才结构、销售收入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农户用种行为及市场监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问题所在;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在前六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加快国内资源整合、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推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提出湖北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供相关职能部门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种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中国种业取得了显着成效,品种选育水平逐步提升、良种供应能力逐步提高、种子企业实力逐步增强、种子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种子技术实现了高新化、科研成果实现了产权化、种子生产实现了区域化、种子经营实现了市场化;通过对我国种子生产与品种研发的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种子生产基地模式与种子经营模式。我国近三十年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尚未达到成功的标准,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企业科研实力薄弱,尚未成为农业科研主体,必须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2、从美国种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与中国种业发展相似,也是有政府管理到过渡阶段、垄断阶段、市场化竞争阶段,说明种业发展的规律应该走向市场化;种子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是种业发展巨大推动力,同时重视品牌的建设与保护,以法治种,保证质量也是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应借鉴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政府引导,合理分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技术推广,同时注重立法保障。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该明确各级科研机构和单位的分工,合理解决人员分流,探索更为有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科研体系。3、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湖北省种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全国农业大省、用种大省的身份严重不符。全省21家科研机构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体制约束导致科研工作困难重重;全省106家种子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湖北省的种子企业规模小,基本上属于经营型企业,无力进行种子科研活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全省672户种子种植户的调查问卷显示,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地变化,妇女、老人、儿童比例的提高对保障种业生产提出了挑战。农户对种子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通过经销商的渠道进行购买种子,同时农户对种子品牌还没有建立一定的忠诚度,种子企业的品牌建设急需加强。大部分农户认为种子价格偏高,市场上品种多、乱、杂,种子经营主体经营行为混乱,市场监管急需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四大因素,即科技创新能不强、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种业发展环境不佳。4、建立了湖北省种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四个方面,量化未来湖北省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为保障目标实现的具体内容,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种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形成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根据湖北种业资源禀赋条件和未来十年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需要,结合湖北种业优势和特色,按品种对湖北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业区域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最后根据重点内容和区域布局设计重点项目,更加具体的规划出湖北省种业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种业发展要有一个宏观发展规划和一条清晰的路线图。一是加快国内种业资源整合,快速提升国内种子企业国际竞争力;二是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三是要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从产权和种业的机制活力等关键环节上突破;四是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五是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六是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张华波[6](2011)在《隆平高科资产重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是资本市场的永恒主题,是资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上市公司获得最佳规模、增强竞争实力、提升公司价值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对隆平高科的资产重组案例进行研究,以期给国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提供参考。第一章对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章的框架进行论述,在对国内外关于资产重组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并提出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隆平高科的现状与发展历程进行论述,将隆平高科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筹备立业期、上市业务拓展期、多元化规模扩张期、聚焦主业期四个阶段进行简单介绍与评述;第三章将隆平高科资产重组分为股权转让、资产剥离、收购兼并三种类型,结合三种类型下具体案例进行介绍,并进行简要分析;第四章从财务价值、战略价值、资本市场三个层面对案例涉及的资产重组进行评价,隆平高科重组的整体效果良好。同时对隆平高科资产重组的启示进行分析。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隆平高科的资产重组为我国上市公司再创辉煌提供了一条清晰的道路。隆平高科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重组是其以种业为主导产业战略的完整体现。通过资产重组,隆平高科剥离了非主业资产,形成清晰的主导产业板块,有利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产业整合,其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其价值也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杨虎[7](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韩柏岳[8](2011)在《山西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世界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为我国解决温饱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和饲料安全?发展国民经济以及缓解能源危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杂交玉米新品种的不断选育和大面积推广,玉米制种业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基础产业,中国的玉米种业市场也成为世界种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及指导意义。农业生产发展的核心在于种子质量的提高和种子品种的创新。随着社会对农业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目光投向了种子的培育和推广。其中,杂交玉米种子由于低投入高产出和资金回笼快的特点,尤其受到企业家的欢迎,逐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玉米种子产业,被誉为新兴的“黄金产业”。在我国,玉米是三大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秋粮作物之首。因此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趋势。而山西的玉米制种面积最大时曾达到70多万亩,占当时全国玉米制种面积的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玉米种子生产大省。因此,对山西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玉米的基本知识、产区分布、直接影响玉米行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分析了国内外玉米行业的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调查采访,研究分析了目前山西省玉米种子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分析认为,山西省玉米种业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制种面积下降明显、企业盈利能力低、种子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科研体制改革缓慢等诸多问题;结合国内外玉米种业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结合山西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及优势,作者提出了加速山西省玉米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山西省玉米种业要想在国内、国外双重竞争条件下求得发展,就必须做好“种质、技术、体系”的3个创新,抓好“确立选育目标,加强品种保护,采取多法选育,注重品种延续性,采用先进育种技术,加快优质专用品种选育”等6条措施,完成“品种由传统高产型向高产、优质、专用抗逆的高效型转变;种子生产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向优质高效的集约化生产转变;种子经营由小而散的区域自给性经营向专业化、集团化的全方位市场竞争转变;由研、产、销脱节向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转变”等4个转变,以促进山西玉米种子科研、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协调联动、有机结合、有序发展,助山西玉米种业行业走出困境。
本刊信息部[9](2008)在《种业连线》文中认为政策法规回良玉: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在考察了第七届长春农博会后,回良玉指出,200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生产发展,夏粮首
吕凤金[10](2006)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是由1984年的《专利法》,1999年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2000年的《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构成的。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种子产业有哪些影响,如何具体地影响种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如何影响农民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如何影响社会的其他方面?这是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为知识产权制度支付了必要的成本之后必须了解的问题。 本文在简要回顾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历史的基础上,对有关国际公约中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欧盟、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并指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中一些新的动向。 本文以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理论、效用理论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作为指导,逐一考察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企业、农民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影响,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我国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仅7年时间,已经有效地构建了相关的法律环境,对与植物育种有关的技术提供专利保护,对62个种属提供品种权保护。截至2003年底,我国转基因的专利申请达888件,转基冈植物的专利申请304件。截至2004年底,共受理了2996件品种权申请,授予了698件品种权。说明目前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符合我国种业发展的要求。 2.在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后,种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所之间品种权的纠纷增加。我国2002、2003、2004年收到的案件分别为32、100和172件,一审诉讼标的分别达809.43、1373.1和2491.63万元;二审诉讼标的分别达115、228和1058.5万元。少数案件诉讼时间长,涉及面广。说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司法成本是巨人的。 3。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直接增加了种子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成本,提高的成本为每公斤0.27元。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种子销售的差异化,间接地提高了种子成本。每公斤玉米种子的综合成本由1999年的2.84元上升至2004年的5.52元,每公斤的零售价由1999年的5元上升至2005年的10.6元。同时生产商和零售商各环节的利润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分别由26.8%和8.7%上升至37.7%和28.6%。 4.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后,企业在育种上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在2004年的研发投入平均达到销售收入的4.10%,玉米上即达到1.64亿元。在水稻上企业独立育成或院企合作育成的品种以及相对比例逐年增加,至2004年已超过25%;在玉米上,企业参与育种的积极性最高,2004年企业独立育成或院企合作育成的品种达29个,占当年审定品种的63%,实际上我国的玉米育种已经以企业为主。 5.实施品种保护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单产增长的幅度小于保护之前。只有油菜和棉花的单产增长幅度大于保护之前。但油菜单产与年际之间的拟合度很低,不能准确地反映产量与年际之间的关系。棉花的表现趋势与油菜相似,拟合度较低,而且,棉花自2005年才开始实施保护,其产量的变化与品种保护无必然联系。上述现象表明,品种保护未能提高作物的增产幅度。
二、屯玉系列玉米新品种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屯玉系列玉米新品种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跨国公司对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企业经营绩效相关研究 |
1.2.2 跨国公司对企业的影响相关研究 |
1.2.3 跨国公司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相关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2 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特征及经营绩效分析 |
2.1 样本公司选取及简介 |
2.1.1 样本公司选取 |
2.1.2 样本公司简介 |
2.2 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特征分析 |
2.2.1 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基本特点 |
2.2.2 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营收状况分析 |
2.3 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
2.3.1 盈利能力分析 |
2.3.2 偿债能力分析 |
2.3.3 营运能力分析 |
2.3.4 发展潜力分析 |
2.4 小结 |
3 跨国公司影响中国上市玉米种企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3.1 跨国公司影响中国上市玉米种企经营绩效路径分析 |
3.1.1 溢出效应分析 |
3.1.2 挤出效应分析 |
3.2 跨国公司对中国上市玉米种企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3.2.1 即期影响分析 |
3.2.2 短期影响分析 |
3.2.3 长期影响分析 |
3.3 小结 |
4 跨国公司影响中国上市玉米种企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取及玉米种企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1.2 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3 经营绩效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经营绩效影响分析 |
4.2.1 盈利能力影响分析 |
4.2.2 偿债能力影响分析 |
4.2.3 营运能力影响分析 |
4.2.4 发展潜力影响分析 |
4.3 综合经营绩效影响分析 |
4.4 小结 |
5 案例分析-以敦煌种业和隆平高科为例 |
5.1 案例介绍 |
5.2 案例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山西高寒区青贮玉米的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玉米产业“粮改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2 青贮玉米生产意义 |
1.3 国内外青贮玉米的发展概况 |
1.3.1 国外青贮玉米的发展概况 |
1.3.2 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之路 |
1.3.3 我国青贮玉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4 国家农业结构政策调整及山西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专项”的提出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情况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3 调查、测定内容及方法 |
2.3.1 生育时期的调查 |
2.3.2 成熟时期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 |
2.3.3 鲜重及籽粒产量的测定 |
2.3.4 收获时干物质及部分营养成分测定 |
2.3.5 各品种田间抗性调查 |
2.3.6 鲜重产量及籽粒产量比较 |
2.4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品种生育时期比较 |
3.2 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
3.3 各品种鲜重及籽粒产量的比较分析 |
3.4 各品种干物质及部分营养成分比较 |
3.5 青贮玉米鲜重产量与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5.1 鲜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5.2 鲜重产量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6 各品种田间抗性鉴定分析 |
3.7 变异性比较分析 |
3.8 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最佳收获期的确定 |
4.1.2 青贮品质的指标分析 |
4.1.3 品种筛选方法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 |
致谢 |
(3)韩城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玉米生产及产业发展概况 |
1.3.1 国外玉米生产及产业发展概况 |
1.3.2 国内玉米生产及产业发展概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韩城市玉米生产现状 |
2.1 韩城市玉米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
2.2 韩城市玉米种植区域分布情况 |
2.3 韩城市玉米种植品种 |
2.4 韩城市玉米播种技术 |
2.5 韩城市玉米品种推广情况 |
2.6 韩城市玉米产量调查情况 |
2.7 韩城市玉米生产效益 |
第三章 韩城市玉米生产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韩城市玉米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1 新品种引进推广缓慢 |
3.1.2 良种良法不配套 |
3.1.3 机械化程度较低 |
3.1.4 田间管理粗放 |
3.1.5 生产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
3.1.6 种植成本较高 |
3.2 韩城市玉米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农业结构调整后效影响 |
3.2.2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
3.2.3 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错位的制约 |
3.2.4 生产经营体系不完善 |
第四章 韩城市玉米产业发展对策 |
4.1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
4.2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4.3 推进“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 |
4.4 推广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
4.5 加强宣传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技术骨干 |
4.6 促进畜牧业发展,带动玉米业发展 |
4.7 建立“互联网+”黄金产业平台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合理规划玉米产业布局 |
5.1.2 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注重精深产品发展 |
5.1.3 建设大型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 |
5.1.4 建立一体化的玉米产业服务体系 |
5.1.5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玉米品种鉴别系统研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目标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文的工作与组织结构 |
1.7.1 本文的工作 |
1.7.2 本文组织结构 |
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简介 |
2.1 KS方法划分样本集 |
2.2 近红外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简介 |
2.3 近红外光谱数据特征提取方法简介 |
2.4 分类器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3 玉米品种鉴别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
3.1.1 开发平台简介 |
3.1.2 数据处理插件 |
3.1.3 图形显示插件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3 可行性分析 |
3.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3.3.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4 功能分析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E-R图 |
3.5.2 数据表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实现与性能分析 |
4.1 采集玉米种子近红外光谱数据 |
4.2 光谱管理 |
4.3 模型管理 |
4.3.1 样本集划分 |
4.3.2 光谱数据预处理 |
4.3.3 特征提取 |
4.3.4 定性分析模型建立 |
4.3.5 模型适应性分析 |
4.4 定性鉴别 |
4.5 帮助 |
4.6 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
4.6.1 功能测试 |
4.6.2 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5)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种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 |
1.4.2 种业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 |
1.4.3 种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 |
1.4.4 中国种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
1.4.5 农业科研体制问题研究 |
1.4.6 中国种业发展路径研究 |
2 种子供给与需求弹性分析 |
2.1 种子需求及弹性理论 |
2.1.1 种子用户的需求特征 |
2.1.2 种子市场的需求弹性分析 |
2.2 种子市场供给理论 |
2.2.1 种子市场供给主体的特征与类型 |
2.2.2 种子供给特征及供给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
3.1 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我国种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
3.1.2 我国种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 |
3.2 种子生产基地与生产体系管理——以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
3.2.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模式 |
3.2.2 企业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管理 |
3.3 我国种子企业的经营模式 |
3.3.1 登海模式 |
3.3.2 屯玉模式 |
3.3.3 奥瑞金模式 |
3.3.4 德农模式 |
3.4 我国农业科研现状分析 |
3.4.1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历程 |
3.4.2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4.1 世界种业的形成和发展 |
4.2 国际农作物种业发展趋势 |
4.2.1 种业战略地位明确 |
4.2.2 市场发展迅速 |
4.2.3 市场集中度提高 |
4.2.4 生物技术迅猛发展 |
4.2.5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日益增强 |
4.3 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趋势 |
4.3.1 种子产业是朝阳产业 |
4.3.2 种子行业的高新技术壁垒形成 |
4.3.3 种子的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 |
4.3.4 种子经营由分散、小规模区域计划经营向专业化、集团化和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转变 |
4.3.5 由推广高产型品种向推广高效型品种转变 |
4.4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4.4.1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经验借鉴 |
4.4.2 对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5.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 |
5.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5.2 湖北省种子科研机构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
5.2.1 科研水平分析 |
5.2.2 科研体制分析 |
5.3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
5.3.1 湖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5.3.2 湖北省种子企业销售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 |
5.3.3 湖北省种子企业聚类分析 |
5.4 湖北省农民用种行为的实证研究 |
5.4.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
5.4.2 农民用种情况分析 |
5.4.3 市场监管情况 |
5.4.4 其他 |
5.5 制约湖北省种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5.5.1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5.5.2 供种保障能力面临威胁 |
5.5.3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
5.6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
6.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
6.1.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目标分解 |
6.2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
6.2.1 强化机制创新,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
6.2.2 强化规划布局,加快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
6.2.3 强化品种创新,加快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
6.2.4 强化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
6.3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
6.3.1 粮食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
6.3.2 经济作物种业区域布局 |
6.4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重点项目设计 |
6.4.1 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项目 |
6.4.2 农作物商业化育种项目 |
6.4.3 规模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6.4.4 种子管理能力提升项目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资源重组,打造现代化种业航母 |
7.2.2 构建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 |
7.2.3 构建种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
7.2.4 利用竞合优势,加大种业科技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 |
7.2.5 提高供种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7.2.6 健全管理机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
7.3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7.3.1 可能创新之处 |
7.3.2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科研机构调查问卷 |
附表2 湖北省农作物种子企业发展情况调查表 |
附表3 湖北省种子行政管理机构调查问卷表 |
附表4 种子生产基地调查问卷表 |
附表5 农户使用种子情况调查问卷 |
附表6 项目库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隆平高科资产重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产重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1.2.2 资产重组对公司股价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隆平高科现状与发展历程 |
2.1 隆平高科现状 |
2.2 隆平高的发展历程 |
2.2.1 1997-1999 筹备立业期 |
2.2.2 2000-2003 上市业务拓展期 |
2.2.3 2004-2006 多元化规模扩张期 |
2.2.4 2007 至今聚焦主业期 |
第3章 隆平高科资产重组方案 |
3.1 隆平高科重组的战略背景 |
3.2 新大新入主隆平高科 |
3.2.1 新大新情况介绍 |
3.2.2 收购交易情况 |
3.2.3 双赢的股权转让 |
3.3 剥离非主业资产 |
3.3.1 出售长沙融城置业股权 |
3.3.2 出售湖南隆平九华科技博览园有限公司股权 |
3.3.3 聚焦主业的必然选择 |
3.4 专业化战略主导并购 |
3.4.1 策略性投资 |
3.4.2 主业外延扩张-收购亚华控股种子业务的股权 |
3.4.3 内力强化-收购湖南西城杂交水稻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股权 |
3.4.4 核心竞争力提高-收购湖南隆平超级杂交稻工程研究中心股权 |
3.4.5 产业整合-收购四川隆平部分股权 |
3.4.6 相关专业化扩张-收购与出售北京屯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4.7 专业化战略下的扩张 |
3.5 股权挪腾—大股东股权结构变更 |
3.5.1 香港 Vilmorin Hongkong Limited 入股长沙新大新集团 |
3.5.2 香港 Vilmorin Hongkong Limited 退出长沙新大新威迈公司 |
3.5.3 精心策划的股权变更 |
第4章 隆平高科资产重组整体评价与启示 |
4.1 资产重组财务价值评价 |
4.2 资产重组战略价值评价 |
4.2.1 重组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
4.2.2 指明方向,形成清晰的主导产业板块 |
4.2.3 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实现聚焦主业 |
4.3 资本市场评价 |
4.3.1 主业清晰,成长性公司易于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
4.3.2 二级市场股价走势证明隆平高科资产重组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
4.4 隆平高科资产重组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山西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国内外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 世界种业发展现状 |
1.1.1 杂交玉米种子是企业利润主要来源 |
1.1.2 采用多种方式管理企业 |
1.1.3 投入更多资金研发新品种 |
1.1.4 应用先进生产技术确保种子质量 |
1.1.5 注重品牌保护和种质资源的搜集 |
1.1.6 关注品牌形象和本土化经营 |
1.1.7 以法治种、质量至上 |
1.2 世界种业发展趋势 |
1.2.1 企业经营日益集中,规模不断扩大 |
1.2.2 未来种业间的竞争表现为高新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
1.2.3 种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
1.3 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3.1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 |
1.3.2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分布 |
1.3.3 我国玉米种子生产现状 |
1.4 我国种业发展机遇 |
1.4.1 2011 年玉米种子市场形势分析 |
1.4.2 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
第二章 山西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
2.1 山西省玉米生产概况 |
2.2 山西省玉米种子生产概况 |
2.3 山西省种子企业现状 |
2.3.1 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着成效 |
2.3.2 改制后山西种子企业情况 |
2.4 山西省玉米种子生产优势分析 |
2.4.1 区域优势 |
2.4.2 科研育种优势 |
2.4.3 生产技术优势 |
2.4.4 企业发展优势 |
2.4.5 行政管理优势 |
2.4.6 政府重视 |
第三章 山西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玉米种子制种面积下降明显 |
3.1.1 比较效益低 |
3.1.2 自有产权品种较少 |
3.1.3 特殊气候影响 |
3.1.4 非法套购现象严重 |
3.1.5 市场无序竞争 |
3.1.6 种粮补贴力度加大 |
3.2 种子企业盈利能力较差 |
3.2.1 科研资金投入少 |
3.2.2 优势品种销售难突出 |
3.2.3 企业知名度低 |
3.2.4 企业宣传力度小 |
3.2.5 风险意识薄弱 |
3.2.6 销售季节缩短 |
3.3 种子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
3.3.1 人员经费难以保证 |
3.3.2 种子质量检验能力欠缺 |
3.3.3 跨区域纠纷处理机制不顺 |
3.3.4 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 |
3.4 科研和市场结合度不足 |
3.4.1 科研体制改革缓慢 |
3.4.2 种子企业投入较少 |
第四章 山西省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
4.1 指导思想 |
4.2 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
4.2.1 发展目标 |
4.2.2 发展方向 |
4.3 发展措施 |
4.3.1 建立良种创新与推广体系 |
4.3.2 走品牌发展之路 |
4.3.3 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 |
4.3.4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
4.3.5 创新种子管理体系 |
4.3.6 走规模化经营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种业连线(论文提纲范文)
政策法规 |
回良玉: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
农发行:贷款将向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企业倾斜 |
企业短信 |
杜邦先锋种业:研发出玉米大豆辅助选种新技术 |
中种集团:航天水稻平均产量13 305kg/hm2 |
孟山都:与中种集团携手发展玉米种子 |
甘肃敦煌种业:多种优势 |
山西屯玉种业:“两个导入”绘新图 |
湖北种子集团: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
山东登海先锋:先玉335助推业绩 |
北大荒种业集团:北垦分公司又创佳绩 |
(10)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 |
1.2.1 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理论 |
1.2.2 知识产权的效用理论 |
1.2.3 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1.3 论文结构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结构框架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应用理论和研究方法 |
1.4.1 应用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与管理 |
2.1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 |
2.1.1 知识产权的内容与范畴 |
2.1.2 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念的诞生及演变 |
2.2 涉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公约 |
2.2.1 UPOV公约 |
2.2.2 TRIPs框架下的植物新品种保护 |
2.2.3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
2.2.4 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国际公约(ITPGRFA) |
2.3 各国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
2.3.1 欧洲 |
2.3.2 美国 |
2.3.3 日本 |
2.3.4 印度 |
2.4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产业集中度的影响 |
2.4.1 知识产权保护刺激了种子部门的私人投资 |
2.4.2 知识产权保护刺激了种子产业的并购 |
2.4.3 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种子产业的集中度 |
2.5 知识产权霸权 |
2.5.1 保护边界的扩大 |
2.5.2 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海盗行为 |
2.6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异化行为(利用新技术进行的自我保护) |
2.6.1 V-GURTs技术 |
2.6.2 T-GURTs技术 |
2.6.3 对遗传利用限制技术的担忧 |
2.6.4 对国际公约制定的影响及对国际组织的胁迫 |
第三章 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现状 |
3.1 历史回顾 |
3.1.1 计划经济时代的种子生产与供给(1949-1978) |
3.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种子生产与供给(1978-2000) |
3.1.3 种子产业的形成(2000年以后) |
3.2 现状 |
3.2.1 市场规模 |
3.2.3 作物和品种分布 |
3.2.3 企业分布 |
3.2.3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 |
3.2.4 冀岱棉种科技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
第四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和管理 |
4.1 法律环境 |
4.1.1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其配套法规 |
4.1.2 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 |
4.1.3 专利法及其配套法规 |
4.1.4 其他规定 |
4.2 植物新品种保护 |
4.2.1 保护范围 |
4.2.2 数量及其分布 |
4.2.3 吉林省农科院品种权保护 |
4.3 植物新品种有关的专利权 |
4.3.1 植物新品种专利权增加的原因 |
4.3.2 与植物新品种相关的专利分布 |
4.4 作物遗传资源保护 |
4.4.1 我国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
4.4.2 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
第五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种子企业的影响 |
5.1 企业对品种权的积极申请 |
5.1.1 企业对品种权申请的数量变化 |
5.1.2 保护品种面积的变化 |
5.2 企业对育种的投入加大 |
5.2.1 资金投入 |
5.2.2 育种成果 |
5.3 品种权转让 |
5.3.1 品种权转让价格 |
5.3.2 转让品种的作物分布 |
5.3.3 转让人和受让人的分布 |
5.3.4 郑单958 |
5.4 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之间的诉讼案件大量增加 |
5.4.1 纠纷的数量及其分布 |
5.4.2 纠纷的类型 |
5.4.3 临奥1号品种权纠纷诉讼案 |
5.5 对企业竞争力和并购的影响 |
5.5.1 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5.5.2 豫玉22 |
5.5.3 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
第六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对农民的影响 |
6.1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6.1.1 植物新品种保护前我国作物产量变化 |
6.1.2 植物新品种保护后我国作物产量变化 |
6.2 对种子价格的影响 |
6.2.1 种子价格的构成 |
6.2.2 我国种子价格的历史变化 |
6.2.3 实施品种保护后种子价格的变化 |
6.2.4 实施品种保护后种子价格上涨的原因 |
6.3.可供选择的品种增多 |
6.3.1 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增多 |
6.3.2 育成的新品种数量逐年增加 |
第七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社会效应 |
7.1 对社会资本的吸引 |
7.1.1 对国内资本的吸引 |
7.1.2 对国外资本的吸引 |
7.1.3 育种家的价值得到提升 |
7.1.4 新的技术类育种公司不断诞生 |
7.2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成本 |
7.2.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直接成本 |
7.2.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间接成本 |
第八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和趋势预测 |
8.1 存在的问题 |
8.1.1 政策性知识产权的存在 |
8.1.2 创新不足 |
8.1.3 种子企业缺乏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创新 |
8.1.4 政府行为对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创新的影响 |
8.2 趋势预测 |
8.2.1 专利法对新品种的保护将在短时间内得到加强 |
8.2.2 企业、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将会复杂化 |
8.2.3 品种权交易价格会进一步走高 |
8.2.4 企业在知识产权上的投资会进一步上升 |
8.2.5 种子价格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下进一步走高 |
8.2.6 种子企业之间会出现分工,纯技术类公司诞生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基本结论 |
9.1.1 我国目前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符合我国种业发展的要求 |
9.1.2 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后,种子企业、大专院所之间诉讼数量增加 |
9.1.3 植物新品种保护提高了种子的成本,种子销售价格和企业的利润率均有明显上升 |
9.1.4 植物新品种保护促进了种子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大幅增加 |
9.1.5 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后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增产幅度没有提高 |
9.1.6 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后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种子价格出现明显上升 |
9.1.7 专利制度在我国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
9.2 政策建议 |
9.2.1 建立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数据库,便于公众查询 |
9.2.2 完善转基因技术领域的立法 |
9.2.3 公益性的研究机构应逐步退出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等作物育种 |
9.2.4 政府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避免给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创新发出错误信号 |
9.2.5 将品种审定和品种保护的DUS测试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屯玉系列玉米新品种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国公司对中国上市玉米种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 宋缓缓. 浙江大学, 2020(02)
- [2]山西高寒区青贮玉米的品种比较试验研究[D]. 张小娟.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3]韩城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D]. 胡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4]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玉米品种鉴别系统研建[D]. 邢川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研究[D]. 彭玮.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6]隆平高科资产重组案例研究[D]. 张华波. 湖南大学, 2011(03)
- [7]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8]山西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 韩柏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9]种业连线[J]. 本刊信息部. 种子世界, 2008(10)
- [10]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D]. 吕凤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