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状黑色染料及水性笔用黑色墨水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锴[1](2021)在《中国新钢笔画的探素与创作实践》文中认为
李双萍[2](2021)在《色谱—质谱串联分析技术在墨迹定性分析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
梁适[3](2018)在《RTI在笔迹三维特征检验中的应用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迹鉴定学发展至今,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笔迹识别书写者,这个目的实现的途径是准确把握被检验笔迹的笔迹特征,通过这些特征传递的信息认定书写者。目前传统的鉴定方式主要将笔迹鉴定停留在笔迹二维平面特征的把握,然而笔迹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仅通过静态、平面的笔迹痕迹,必然会流失笔迹承载的许多信息。反射变换成像技术的主要功能是清晰反映物体表面的三维纹理,本学术论文旨在尝试运用反射变换成像技术检验笔迹的可行性,通过反射变换成像得到笔迹的三维信息法线图,从而获取笔迹三维特征信息,拓宽认识笔迹的渠道。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与论述,达到如下价值目标:理论上,希望通过对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原理及特点的概述,让更多鉴定人了解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对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做出前瞻性、实验性探讨。通过对笔迹三维特征的提出,扩大笔迹特征的范畴,丰富笔迹检验内容。实践上,利用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实现笔迹检验,将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引入笔迹鉴定领域甚至整个司法鉴定领域,能为鉴定提供新的检验手段,使笔迹三维特征为笔迹鉴定实务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学术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对反射变换成像这种科学技术进行概述,包括反射变换成像的基本原理,诞生及发展,特点及优势等内容进行系统介绍,从原理方面分析了将该技术应用于笔迹痕迹检验的的条件和基础,提供认识笔迹的新技术和新途径。第二章主要对笔迹三维特征进行论述,包括笔迹三维特征的概念、形成机制、特点,采集笔迹三维特征的主要手段、仪器和反射变换成像视角下的笔迹三维特征。本章主要建立笔迹三维特征的检验视角,提供认识笔迹的新思路。第三章笔者从实验的角度出发,检验将反射变换技术应用于笔迹鉴定中的可行性。实验主要对笔迹检验中涉及的添加、变造文件中不同笔种的辨认,笔画顺序的判断,打印文件中签名笔迹与打印字迹的形成先后检验,朱墨时序四个方面进行反射变换成像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反射变换成像在这四种笔迹检验中的运用是否可行,是否存在缺陷,与现在笔迹鉴定中常用的高倍显微镜检验相比有何优劣。部分实验在利用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后,仍有讨论和提升的空间。第四章笔者从检案实证角度出发,搜集部分典型案例,并分为笔痕检验,笔画顺序检验和笔迹添加篡改检验三个部分对具体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反射变换成像在这三种典型案例中的运用情形,从而判断反射变换成像在检案实证领域运用可行性。最后笔者总结前述四章中各小节所得出的基本理论,对反射变换成像在笔迹三维特征检验中的运用进行总结,说明反射变换成像在笔迹检验领域是一种可行的科学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进行笔迹检验。第五章笔者主要介绍了反射变换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未来展望,包括反射变换成像设备的更新换代、笔迹三维特征的量化研究以及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在司法鉴定其他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以及检案实证研究后得出的基本观点是: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在笔迹检验中能得到较好的运用,如根据笔迹三维特征判断笔种类型、笔顺特征,检验打印文件中的签名时序等。将反射变换成像技术运用到笔迹鉴定领域将拓宽笔迹检验的渠道,也为笔迹鉴定意见的准确性提供了多一重的保障。诚然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在美国文物检验方面已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于鉴定领域,但对于我国来说,反射变换成像仍属于较为新兴的技术,初步引用鉴定领域难免会存在争议。目前,笔者对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在司法鉴定检验中的角色定位是辅助手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推广,笔者相信反射变换成像技术会在鉴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俊礼[4](2017)在《酸性染料增溶研究》文中提出一般湿处理牢度较好的酸性染料在室温下的溶解度较低,染料在商品化过程加入大量元明粉等电解质,导致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降低。随着染色自动化及喷墨印花的发展对染料浓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选用溶解度低、湿牢度较好的酸性蓝和酸性红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不同酸及碱对酸性蓝溶液吸光度的影响,助剂加入后染料经真空泵抽滤所需要的时间、滤纸风干后的增重量、染料在助剂中的溶解度,表面活性剂加入后对染液稳定性、染色K/S值等参数。筛选出使染料溶液保持稳定的助剂,将筛选的酸碱配制成缓冲溶液与助溶剂、表面活性剂组成酸性染料溶液体系。结果表明:酸碱试剂中三乙醇胺和醋酸对染料溶液的吸光度影响小。当加入量为0.5%,室温储存90天,三乙醇胺染料溶液吸光度为1.2073、醋酸吸光度为1.1944与原染料吸光度1.2256接近。醋酸和三乙醇胺组成的缓冲溶液在质量分数为5%时便有较好的缓冲能力,经高温放置后PH变化仅有0.3。酸性蓝中加入助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己内酰胺,染料溶解度能提升至50g/L左右。酸性红中加入50%乙二醇单丁醚,染料溶解度可以提高到300g/L。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中,Tween80加入染料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作用,对酸性红染料溶液的低温和室温储藏稳定性和K/S值影响较小,对染色后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及皂洗牢度无明显影响。因此,Tween80适合作为酸性蓝和酸性红染料溶液的表面活性剂。利用三乙醇胺和醋酸的缓冲溶液、助溶剂、吐温80三者对染料溶解度的协同效应,可将溶解度提升至100g/L且室温储存稳定,酸性红染料溶液中的部分助剂挥发后仍能保持稳定。
姜东[5](2015)在《中性墨水用炭黑色浆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性墨水是指墨水的表观粘度介于油性墨水(1000-2000mPa·s)与水性墨水(≤20mPa·s)之间,墨水既有油性墨水的润滑性又有水性墨水的书写舒畅性,同时与传统的染料性墨水相比,具有优异的耐光、耐水、耐温和化学稳定性,墨迹收敛坚牢,可做永久保存,满足档案记录要求。我国作为中性笔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生产量占全世界的80%以上;炭黑作为墨水的着色剂,其在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是决定墨水性能的重要因素。而色素炭黑由于其结构具有原生粒径小、比表面积大、颗粒之间有着极强的作用力,在水中不能自行分散,且研磨过程极易产生凝胶,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极为不稳定。目前,国内外许多公司开发的水性炭黑色浆,很少有适用于中性墨水。即便通用色浆也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稳定性好,但粘度大,且颗粒粒径达不到中性墨水的要求;其二,粒径较小的色浆,固含量低;其三,色浆相容性差,后续墨水配制过程稳定体系容易被破坏。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为了改善炭黑在水中的分散性,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包括分散剂分散、炭黑表面接枝分散、炭黑表面氧化改性,得出炭黑表面接枝分散和炭黑表面氧化改性因从颜料表面对其分散性进行改性能得到稳定性优异的产品,但因其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不适合用作中性墨水色浆。而分散剂分散的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产品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次从炭黑颜料的理化性能、分散剂结构、研磨分散工艺等几个方面出发,制备得到了粒径分布(D50)为100~120nm,颜料含量为30%,粘度为350mpa.s的中性墨水用炭黑色浆,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FW200、Printex U、MA-100三种不同理化性能的炭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润湿性能以及对色浆的粘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得出炭黑MA-100为最适合制备中性墨水用色浆的颜料。2)从分散剂的结构出发,选择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分散剂(小分子阴离子型NNO、聚合物非离子型PVP、聚合物阴离子型SMA-NH4),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炭黑MA-100的ζ电势、沉降速率和流变性能,探究分散剂结构对炭黑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在pH=8时,SMA-NH4用量为4%时得到性能最优异的色浆。3)从色浆的研磨方式出发,选择不同的研磨方式(蓝式研磨、高压均质机、棒销式研磨机)及工艺参数,探讨制备中性墨水用炭黑色浆的最佳制备工艺,得出以高速分散高压均质机棒销式研磨的组合工艺,销式研磨机的工艺参数为锆珠的尺寸为0.5mm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珠,砂磨机的转速为1500rpm,填充料为70%,研磨时间为1h时能得到粒径分布(D50)为100~120nm的色浆。最后把制备的色浆配制成中性墨水,灌装入笔,将中性笔分别放入常温、高温、低温条件下保存2个月,并定期对其书写性能进行测试,得出以SMA-NH4为分散剂制备的色浆配制的中性墨水,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和触变性能,保存2个月后,书写性能依然合格。
顾雷亮[6](2014)在《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合成及在墨水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醚高分子染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已广泛应用于树脂、纤维、纺织品、化妆品、洗涤剂及墨水等领域中,目前在墨水(尤其是水性墨水)中的研究最为活跃。开发具有高分子结构的聚醚染料墨水,对于国内水性墨水的研发具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选择N,N-二羟基乙基苯胺、N,N-二羟基乙基间甲苯胺为原料,与环氧乙烷反应,合成用于制备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六种聚醚中间体,分别为15EO、20EO和25EO的三种聚氧乙烯醚苯胺和三种聚氧乙烯醚间甲苯胺,分别记为AR-15、AR-20、AR-25、ARC-15、ARC-20和ARC-25,利用IR、1H NMR和ESI-MS手段,对合成的聚醚中间体进行鉴定。再以ARC-15、ARC-20和ARC-25为中间体,与H酸单钠盐的重氮盐反应,制备三种品红色(M-15、M-20、M-25)聚氧乙烯醚偶氮染料;以AR-15、AR-20和AR-25为中间体,分别与苯胺重氮盐和2,4-二磺酸钠苯甲醛反应,制备三种黄色(Y-15、Y-20、Y-25)和三种青色(C-15、C-20、C-25)聚氧乙烯醚高分子染料。利用IR和ESI-MS手段,对合成的9种染料进行鉴定。本论文对染料合成的各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品红色聚醚高分子染料重氮温度0-10℃,偶合温度5-10℃以及pH=5-6。黄色聚醚高分子染料重氮温度0-10℃,偶合温度0-10℃以及pH=4-6。青色聚醚高分子染料缩合反应温度100℃,缩合时间3h;氧化过程中,以高铁酸钾作为绿色氧化剂,氧化温度110℃,氧化时间3h。聚醚高分子染料收率可达85%以上。通过聚醚染料溶液的失水量来研究聚醚染料保湿性能,以ZL-2自动界面张力仪来研究聚醚染料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染料含量的关系,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聚醚染料结构与光谱性能的关系,其结果表明:(1)染料分子中含大量亲水基-羟基,使染料分子具有较好的保湿性。随着亲水链-乙氧基的增长,分子链就会将羟基包裹,与水分子结合的羟基就会大大减小,保湿性就会下降。含20EO左右的染料,保湿性较优,含有磺酸基的青色C和品红色M的保湿性要优于不含磺酸基的黄色Y染料。(2)随着乙氧链的增长,聚醚染料溶液的表面张力依次增大。随着聚醚染料含量增加,染料溶液的表面张力先快速下降,再慢慢降低,最终趋于平衡。带有磺酸基的青色C和品红色M染料溶液的表面张力要高于不含磺酸基的黄色Y染料溶液的表面张力。(3)聚醚高分子染料随着乙氧链的改变,最大吸收波长基本不变,随着乙氧链的增长,其摩尔消光系数降低。Y、M、C三色染料的发色结构不同,其最大吸收波长依次红移。选用性能较优的C-20、Y-20和M-20三色染料,复配颜色鲜艳的红、蓝、绿、黑四色水性墨水和市场需求广泛的黑色水性湿擦墨水。本文探讨了水性圆珠笔用墨水的保湿性、书写性、制备工艺、耐沾污性和开帽性能,以及黑色水性湿擦墨水的制备工艺和湿擦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染料所制备水性圆珠笔墨水具有优良保湿性能,书写流畅,耐沾污性好,极易于从皮肤和衣物上洗去;湿擦墨水具有优越的湿擦性能。
赵鹏程[7](2009)在《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鉴定字迹形成时间的研究》文中指出文件形成时间的鉴定一直是国内外法庭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书写字迹形成时间鉴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对钢笔墨水字迹的研究。1937年圆珠笔问世以后,法庭科学家们就开展了大量关于油墨种类及形成时间的研究工作。通过球珠的滚动带出书写介质的书写工具,统称为滚珠笔。按照书写介质的粘度由大到小,可分为圆珠笔、中性笔和水性笔,其中后两种又称为签字笔,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型书写工具。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的科学家一直在坚持不懈的探索,利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方法,对圆珠笔油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干扰因素较多,字迹形成时间的鉴定一直是困扰国内外法庭科学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在各类经济案件中,作案人或当事人常常于事后,通过伪造或篡改文件时间来达到犯罪目的,如何对书写字迹的形成时间进行准确鉴定,就成为判定这类案件的关键依据。本文主要通过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圆珠笔油墨和签字笔墨水字迹中的溶剂和色料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它们随字迹书写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加热、光照等因素对字迹老化规律的影响。建立了气相色谱法鉴别圆珠笔和签字笔字迹油墨(水)分析方法,对圆珠笔字迹油墨中苯甲醇(苯氧基乙醇)溶剂与三芳甲烷染料的相对含量随字迹自然老化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圆珠笔字迹在纸张上形成之后,油墨中溶剂含量在20天内的递减最快,随着油墨树脂的固化成膜,油墨内的溶剂含量变化逐渐变缓,100天以后老化曲线的斜率趋近于零,字迹油墨中的溶剂成分很难再挥发出来。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签字笔墨水中的溶剂成分主要乙二醇、二甘醇和甘油等多元醇,研究了利用二次溶剂提取字迹墨水,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所得的提取率对书写时间作图,绘制签字笔字迹的老化曲线,同时对不同签字笔墨水中相同的溶剂成分的老化规律进行了统计研究。通过分析加热前后,圆珠笔字迹油墨中溶剂相对含量和签字笔字迹墨水中溶剂成分提取率的变化阈值,来推断无比对样本字迹的形成时间。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圆珠笔字迹油墨的分析方法,确定了蓝色圆珠笔油墨中的染料主要包括结晶紫5BN、碱性艳蓝B及它们的同系物,并根据所含染料种类和相对含量对蓝色圆珠笔进行分类。圆珠笔油墨中的染料成分变化相对缓慢,书写时间在6个月至1年的字迹油墨中的染料会发生脱甲基反应,染料同系物相对含量发生变化。通过优化电泳条件,建立了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析黑色水性笔字迹墨水的方法,对不同种类黑色水性笔字迹墨水提取液进行了分类研究。利用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可见波长下黑色水性墨水中不同染料相对含量的变化关系,研究了字迹染料成分的老化,得出较好的变化规律,可以分析至少600天以内的黑色水性笔墨水字迹的相对形成时间。光照可以加速圆珠笔油墨和水性笔墨水中染料的分解。中性笔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书写工具,其墨水多采用颜料作为色料成分,很难用水和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故无法利用分析圆珠笔油墨和水性笔墨水所采用的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检验。目前在法庭科学领域内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分析中性笔字迹的书写墨水。采用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蓝色中性笔字迹的书写墨水,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和保留时间将收集的65种样品分成3大类,其中大部分样品属于具有铜酞菁颜料主要色谱峰的第二大类。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重现性好且稳定。在此基础上,对蓝色中性笔墨迹随书写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了老化曲线。
刁红亮[8](2008)在《颜料型中性墨水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中性圆珠笔生产大国,其产量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用于制造中性圆珠笔的核心材料一中性墨水(Gel ink)至今仍主要依赖进口。这一局面直接制约了我国制笔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中性墨水的国产化势在必行。本论文首先对中性墨水的定义、特点和所涉及的技术背景进行了综述,指出中性墨水技术研发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即颜料在水性体系中的稳定分散、中性墨水触变性体系的建立、墨水对笔头的润滑性能以及相应生产工艺的确定。鉴于长期以来中性墨水稳定性的检测主要采用自然放置的方法,检测特定配方墨水稳定性所需周期长,无法及时指导研发工作,作者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关联首次借助高速离心和加热实验,实现了中性墨水体系中颜料分散稳定性的快速表征。由于中性墨水体系复杂,对颜料的分散稳定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阴离子分散剂对炭黑粒子的双电层效应与炭黑粒子吸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而形成空间位阻效应,从分散剂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两方面入手,希望二者产生协同效应,对市场上主要的分散剂和高分子商品进行了筛选,制备出可以满足中性墨水稳定性要求的中性墨水前躯体一色浆。中性墨水的触变体系建立,关系其装配与书写性能。作者详细考查了三种不同触变机理所形成的触变性的特点,包括其触变指数和对色浆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以分散剂和增稠剂复配的方式实现体系触变性建立的模式,实现体系触变性和稳定性的兼容,并对这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针对中性墨水对圆珠笔头润滑性的问题,本文综合考查了体系黏度、触变值和不同的润滑剂对笔头润滑性的影响,优化了配方技术和制备工艺,实现了中性墨水对笔头的良好润滑。依据所形成的中性墨水研究配方与技术,建立了相应的生产工艺流程,并确定了各单位操作的生产工艺条件。总之,本论文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解决了中性墨水制备过程中的几个技术难题,并确定了规模化生产的工艺条件,具备了产业化前景。基于本研究的“中性墨水生产新技术”于2006年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潘明初[9](2007)在《墨水用黑色染料技术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国内对墨水行业的要求,墨水用染料技术性能及制造工艺;综述了墨水用黑色染料的技术进展,给出了一些最新开发的墨水用黑色染料的结构式。
聂婷婷[10](2006)在《黑色签字笔墨水多种检验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黑色签字笔墨水的多种检验方法。选取市售较为常见的签字笔作为样品,定期对样品进行采集,通过使用数理统计中的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实验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导数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红外光谱图像检验法、扫描电镜法等方法,进行不同条件的研究测试。通过实验,进行了样品溶解性能的研究,最后选取了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薄层色谱法、紫外导数光谱法以及红外光谱法可以鉴别可溶性黑色签字笔墨水的种类;扫描电镜法以及红外光谱图像检验法对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的样品均可进行区分,而且使用扫描电镜的方法来区分样品的种类效果更为明显。 在薄层色谱法中,经实验结果比较,得出丙酮—乙醇—水体系组分以8:19:6的体积比,∑ΔRf值最大,此组试剂体积比为最佳。紫外导数光谱法中将可溶性样品分为两大类;红外光谱法中将随机选取的8种可溶性样品分为三大类;用电镜扫描法可将样品分为:乳状、金属(Ⅰ)状、金属(Ⅱ)状、非金属状四类;最后,认为将IR、UV-VIS、SEM三种技术联合使用是迄今比较好比较准确的综合鉴别手段。并且设计了多种样品的区分方案,从而达到鉴别不同品牌同一种属、同一品牌不同型号样品的目的。以上是破坏检材的实验方法。在研究中采用Sportlight 300红外图像系统对54种黑色签字笔进行无损检验的分类,并且对它们进行了六大类别的区分,该种检验方法在以往黑色签字笔检验的文献中未见报道,并为黑色签字笔字迹色痕书写的年代检验奠定了基础。
二、液状黑色染料及水性笔用黑色墨水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状黑色染料及水性笔用黑色墨水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3)RTI在笔迹三维特征检验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反射变换成像概述 |
第一节 反射变换成像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反射变换成像的诞生及发展 |
第三节 反射变换成像的特点及优势 |
一、设备简单、成本低廉 |
二、多种模式影像重构 |
三、无损检验方法,直观比对 |
第二章 笔迹三维特征概述 |
第一节 笔迹三维特征的概念 |
一、笔迹三维特征的概念 |
二、笔迹三维特征的形成机制 |
第二节 笔迹三维特征的特点 |
一、稳定性 |
二、反映性 |
三、特殊性 |
四、隐蔽性 |
五、可测性 |
第三节 RTI视角下的笔迹三维特征归纳 |
一、RTI视角下的笔痕形态 |
二、RTI视角下的笔痕深浅 |
第三章 反射变换成像在笔迹三维特征中的应用实验 |
第一节 反射变换成像在辨别不同笔种中的应用实验 |
第二节 反射变换成像在笔顺特征的应用实验 |
第三节 反射变换成像在辨别打印文件中签名时序的应用实验 |
第四节 反射变换成像在判断朱墨时序中的应用实验 |
第四章 反射变换成像在笔迹三维特征中的检案研究 |
第一节 典型笔迹同一性检验实证分析 |
典型案例一:笔画顺序检验 |
典型案例二:笔压痕迹检验 |
第二节 添加篡改笔迹实证分析 |
典型案例:添加笔迹 |
第五章 反射变换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未来展望 |
第一节 RTI技术的操作分析 |
一、影响法向量数据准确性的因素 |
二、系列照片拍摄基本要求 |
三、软件操作基本要求 |
四、RTI设备的不断改进 |
第二节 量化笔迹三维特征的尝试 |
第三节 RTI技术在司法鉴定领域的适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酸性染料增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的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液状染料配制及检测方法综述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课题意义 |
2. 高浓度酸性染料溶液的制备原理及性能测试 |
2.1 液状酸性染料制备原理 |
2.1.1 助溶剂的助溶原理 |
2.1.2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原理 |
2.1.3 表面活性剂的缓染及匀染原理 |
2.1.4 助剂间协同作用原理 |
2.1.5 染料的聚集原理 |
2.1.6 尼龙染色原理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3 液状酸性染料制备方法 |
2.4 测试方法 |
2.4.1 染料溶解度的测试 |
2.4.2 助溶剂助溶效果的测试 |
2.4.3 中和曲线的测定 |
2.4.4 PH调节剂的筛选方法 |
2.4.5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方法 |
2.4.6 液状酸性染料的染色及印花 |
2.4.7 色牢度的测定 |
2.4.8 染料溶液稳定性测试方法 |
3 酸性蓝结果与分析 |
3.1 染料溶解度的测定 |
3.2 助溶剂的筛选 |
3.2.1 助溶剂对抽滤时间及滤纸增重量的影响 |
3.2.2 染料在不同浓度助剂中的溶解度 |
3.2.3 小结 |
3.2.4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
3.3 中和曲线的测定 |
3.4 PH调节剂的筛选 |
3.4.1 酸类 |
3.4.2 碱类 |
3.4.3 缓冲能力测试 |
3.4.4 PH调节剂小结 |
3.5 PH调节剂对染料电导率、硬度和PH的影响 |
3.5.1 酸对染料溶液电导率、硬度和PH值的影响 |
3.5.2 碱对染料溶液电导率、硬度和PH值的影响 |
3.5.3 小结 |
3.6 酸性蓝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3.7 助剂与表面活性剂组合实验 |
3.7.1 N甲基吡咯烷酮与吐温80的拼混实验 |
3.7.2 己内酰胺与吐温80的组合实验 |
3.8 酸性蓝染色实验 |
3.9 酸性蓝印花实验 |
3.10 液状酸性蓝粘度稳定性 |
3.11 酸性蓝小结 |
4.酸性红结果与分析 |
4.1 酸性红缓冲溶液用量的确定 |
4.1.1 酸性红中和曲线 |
4.1.2 缓冲溶液对酸性红的缓冲能力 |
4.2 酸性红助溶剂的筛选 |
4.2.1 助溶剂对染料溶解度的影响 |
4.2.2 助溶剂筛选小结 |
4.3 酸性红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4.4 液状酸性红稀释稳定性测试 |
4.4.1 抗水稀释稳定性 |
4.4.2 抗醇稀释稳定性 |
4.5 液状酸性红储存稳定性 |
4.5.1 低温储存稳定性 |
4.5.2 常温储存稳定性 |
4.6 液状酸性染料的印花及染色 |
4.6.1 印花后织物得色量及色牢度 |
4.6.2 液状酸性粘度稳定性 |
4.6.3 液状酸性染料在常温和低温下的表面张力 |
4.7 液状酸性红小结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性墨水用炭黑色浆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性墨水的起源和优势 |
1.2 中性墨水色浆 |
1.2.1 中性墨水色浆用颜料 |
1.2.2 炭黑 |
1.2.3 颜料的分散方法 |
1.2.4 国内外色浆的性能指标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1.3.2 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3.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炭黑的理化性能对色浆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 |
2.3.1 实验原理 |
2.3.2 炭黑预处理 |
2.3.3 色浆的制备 |
2.3.4 主要分析测试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对润湿性能的影响 |
2.4.2 对色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2.4.3 对色浆粒径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分散体系对色浆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 |
3.3.1 实验原理 |
3.3.2 炭黑预处理 |
3.3.3 色浆的制备 |
3.3.4 主要分析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结构分散剂对炭黑颗粒ζ电位的影响 |
3.4.2 不同结构分散剂对色浆稳定性能的影响 |
3.4.3 不同结构分散剂对色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色浆制备工艺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 实验 |
4.3.1 炭黑预处理 |
4.3.2 色浆的制备 |
4.3.3 主要分析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研磨方式对色浆的粒径分布的影响 |
4.4.2 工艺参数对色浆的粒径分布的影响 |
4.4.3 组合研磨工艺的选择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性墨水的制备及性能评测 |
5.1 前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1 试剂 |
5.2.2 仪器 |
5.3 实验 |
5.3.1 中性墨水的配制 |
5.3.2 主要分析测试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色浆对墨水理化性能的影响 |
5.4.2 不同色浆对中性墨水触变性能的影响 |
5.4.3 不同保存条件下的书写性能 |
5.5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合成及在墨水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醚高分子染料研究进展 |
1.2.1 聚醚中间体结构 |
1.2.2 聚醚中间体合成 |
1.2.3 聚醚中间体应用 |
1.2.4 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分类 |
1.2.5 偶氮类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合成 |
1.2.6 三芳甲烷类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合成 |
1.3 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应用 |
1.3.1 墨水 |
1.3.2 树脂 |
1.3.3 纤维 |
1.3.4 纺织品 |
1.3.5 其他方面 |
1.4 水性圆珠笔墨水的研究进展 |
1.4.1 水性圆珠笔墨水的组成 |
1.4.2 水性圆珠笔墨水的物理性能 |
1.4.3 水性圆珠笔墨水现状 |
1.4.4 展望 |
1.5 可擦墨水的研究进展 |
1.5.1 可擦墨水构成 |
1.5.2 可擦墨水的分类 |
1.5.3 可擦墨水的应用 |
1.5.4 展望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醚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聚醚芳香胺合成条件研究 |
2.2.1 反应条件讨论 |
2.2.2 聚醚芳香胺合成条件优化 |
2.3 聚氧乙烯醚苯胺的合成 |
2.3.1 聚氧乙烯醚苯胺(15EO)AR-15 的合成 |
2.3.2 聚氧乙烯醚苯胺(20EO)AR-20 的合成 |
2.3.3 聚氧乙烯醚苯胺(25EO)AR-25 的合成 |
2.4 聚氧乙烯醚间甲苯胺的合成 |
2.4.1 聚氧乙烯醚间甲苯胺(15EO) ARC-15 的合成 |
2.4.2 聚氧乙烯醚间甲苯胺(20EO) ARC-20 的合成 |
2.4.3 聚氧乙烯醚间甲苯胺(25EO) ARC-25 的合成 |
2.5 聚醚中间体结构表征 |
2.5.1 聚氧乙烯醚(EO)n 苯胺中间体结构表征 |
2.5.2 聚氧乙烯醚(EO)n 间甲苯胺中间体结构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合成研究 |
3.1 引言 |
3.2 偶氮类聚醚高分子染料合成 |
3.2.1 品红色(M-15、M-20、M-25)聚醚高分子偶氮染料合成 |
3.2.2 黄色(Y-15、Y-20、Y-25) 聚醚高分子偶氮染料合成 |
3.3 三芳甲烷类聚醚高分子染料合成 |
3.3.1 青色(C-15、C-20、C-25)聚醚高分子三苯基甲烷染料合成 |
3.3.2 青色染料(C-15、C-20、C-25)结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3.4.1 品红色(M)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3.4.2 黄色(Y) 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3.4.3 青色(C) 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四章 染料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染料的保湿性能 |
4.3 染料的表面性能 |
4.4 染料的光谱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4.5.1 染料的保湿性能 |
4.5.2 染料的表面性能 |
4.5.3 染料的光谱性能 |
第五章 聚醚高分子染料在墨水中的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水性圆珠笔墨水 |
5.2.1 水性圆珠笔墨水保湿性 |
5.2.2 水性圆珠笔墨水书写性能 |
5.2.3 水性墨水制备工艺 |
5.2.4 水性墨水的耐沾污性 |
5.2.5 水性墨水开帽性能 |
5.3 湿擦水性墨水 |
5.3.1 湿擦水性墨水制备工艺 |
5.3.2 湿擦水性墨水的可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5.4.1 水性圆珠笔墨水 |
5.4.2 湿擦水性墨水 |
第六章 实验部分 |
6.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6.1.1 主要仪器 |
6.1.2 主要试剂 |
6.2 聚醚中间体合成 |
6.2.1 芳香胺聚醚中间体的合成研究实验 |
6.2.2 聚醚中间体 AR-15、AR-20 和 AR-25 的合成 |
6.2.3 聚醚中间体 ARC-15、ARC-20 和 ARC-25 的合成 |
6.2.4 羟值测定 |
6.3 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合成 |
6.3.1 品红色染料(M-15、M -20、M-25)的合成 |
6.3.2 黄色(Y-15、Y-20、Y-25)聚醚高分子偶氮染料合成 |
6.3.3 青色(C-15、C-20、C-25)聚醚高分子三苯基甲烷染料合成 |
6.4 染料性能 |
6.4.1 染料的保湿性测试 |
6.4.2 染料的表面性能测试 |
6.4.3 染料水溶液光谱数据测试 |
6.4.4 CIE Lab 测定 |
6.5 染料的在墨水中的应用 |
6.5.1 水性圆珠笔墨水的保湿性 |
6.5.2 水性圆珠笔墨水书写性能 |
6.5.3 水性墨水的耐沾污性 |
6.5.4 水性墨水的制备方法 |
6.5.5 水性墨水开帽性能 |
6.5.6 磺化的酚醛缩合树脂 SPF 的合成 |
6.5.7 墨水组分对可擦性影响 |
6.5.8 书写性试验 |
6.5.9 干擦性试验 |
6.5.10 湿擦性试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鉴定字迹形成时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圆珠笔书写时间鉴定问题的研究进展 |
1.1.1 概述 |
1.1.2 圆珠笔油墨的成分 |
1.1.3 圆珠笔字迹油墨书写时间的研究进展 |
1.2 签字笔书写时间鉴定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1 概述 |
1.2.2 签字笔墨水的组成 |
1.2.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圆珠笔字迹油墨溶剂成分分析及老化规律的研究 |
2.1 实验与条件 |
2.1.1 实验仪器及条件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样品 |
2.1.4 样品分析 |
2.1.5 热老化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提取条件的选择 |
2.2.2 内基准物的选择 |
2.2.3 色谱分析内标物的选择 |
2.2.4 圆珠笔字迹油墨中溶剂成分分类 |
2.2.5 圆珠笔字迹油墨溶剂成分相对含量的确定 |
2.2.6 温度对圆珠笔字迹油墨中溶剂成分的影响 |
2.2.7 圆珠笔字迹油墨形成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
2.2.8 圆珠笔字迹油墨热老化变化规律的研究 |
2.3 结论 |
第3章 圆珠笔字迹油墨染料成分分析及其老化规律研究 |
3.1 仪器、试剂及样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圆珠笔字迹油墨的提取 |
3.2.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3.2.3 人工老化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圆珠笔油墨染料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条件的建立 |
3.3.2 圆珠笔字迹油墨中染料成分种类分析 |
3.3.3 圆珠笔字迹油墨中染料成分自然老化规律的研究 |
3.3.4 圆珠笔油墨染料成分人工加速老化规律的研究 |
3.3.5 圆珠笔字迹油墨人工加速老化规律的研究 |
3.4 结论 |
第4章 签字笔墨水溶剂成分分析及其老化规律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条件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条件 |
4.2 实验样品及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制备 |
4.3.2 提取剂选择实验 |
4.3.3 提取条件优化实验 |
4.3.4 双溶剂提取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GC 法分析签字笔字迹墨水的条件选择 |
4.4.2 GC 法分析签字笔字迹墨水中挥发成分的种类 |
4.4.3 GC 法分析签字笔字迹墨水书写时间变化规律 |
4.5 结论 |
第5章 签字笔墨水染料成分分析及老化规律研究 |
5.1 仪器与实验 |
5.1.1 仪器及条件 |
5.1.2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样品 |
5.3 样品制备 |
5.3.1 样品制备及提取 |
5.3.2 老化样品的制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ZE 法分析黑色签字笔字迹墨水的条件选择 |
5.4.2 水性笔字迹墨水提取液的CZE 分析 |
5.4.3 黑色签字笔墨水字迹相对形成时间的研究 |
5.4.4 重现性实验 |
5.4.5 黑色签字笔墨水字迹光老化研究 |
5.5 结论 |
第6章 中性签字笔墨水颜料成分分析 |
6.1 仪器与实验条件 |
6.2 实验样品 |
6.3 样品制备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裂解气相色谱分析中性笔字迹墨水 |
6.4.2 纸张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6.4.3 色谱峰的重现性 |
6.4.4 蓝色中性笔字迹墨水裂解色谱峰分析 |
6.4.5 蓝色中性笔墨水的分类 |
6.4.6 蓝色中性笔字迹书写时间规律的研究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颜料型中性墨水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依据 |
1.1 前言 |
1.1.1 中性墨水的定义 |
1.1.2 中性墨水、中性笔市场现状 |
1.1.3 国内外中性墨水研发现状 |
1.1.4 中性墨水的制备及技术难点 |
1.2 本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本课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
1.2.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 本论文涉及到的主要技术背景 |
1.3.1 颜料在水性体系中的稳定分散 |
1.3.2 触变性体系的建立 |
1.3.3 中性墨水对笔头的润滑性能及调配 |
第二章 中性墨水稳定性快速表征方法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高速离心实验 |
2.2.2 加热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速离心实验 |
2.3.2 加热实验 |
2.3.3 快速评价方法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分散剂对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分散剂对颜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3.3.2 复配分散剂制备的颜料分散液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对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对色浆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4.3.2 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对色浆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
4.3.3 PVP-K15/K30复配制备色浆的稳定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性墨水触变体系的形成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R-430形成的触变性及其对色浆稳定性的影响 |
5.3.2 黄原胶T-80形成的触变性及其对色浆稳定性的影响 |
5.3.3 纳米二氧化硅A200形成的触变性及其对色浆稳定性的影响 |
5.3.4 复配体系对墨水触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性墨水对笔头润滑性能的建立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体系粘度对墨水润滑性的影响 |
6.3.2 体系触变指数对墨水润滑性的影响 |
6.3.3 不同润滑助剂对墨水润滑性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颜料型中性墨水生产工艺的确定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颜料分散过程 |
7.3.2 墨水调制过程 |
7.3.3 辅助过程 |
7.3.4 中性墨水生产工艺流程 |
7.4 小结 |
第八章 论文总结与创新点 |
8.1 论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9)墨水用黑色染料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墨水级染料的提纯工艺 |
2 墨水用黑色染料技术进展 |
2.1 直接黑及其改进 |
2.2 C.I.食品黑2及类似结构染料的改进 |
2.2.1 引入羧酸基 |
2.2.2 引入磷酸基 |
2.2.3 引入-SO2-NH-基、醚基 |
2.3 其他结构的黑色染料 |
3 结语 |
(10)黑色签字笔墨水多种检验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章:综述 |
1.1 签字笔墨水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 签字笔墨水的主要成分 |
1.2.1 溶剂 |
1.2.2 着色剂 |
1.3 签字笔墨水分析现状 |
1.3.1 化学法 |
1.3.2 光谱法 |
1.3.2.1 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法 |
1.3.2.2 显微分光光度法 |
1.3.2.3 紫外—可见导数光谱法 |
1.3.2.4 拉曼光谱法 |
1.3.3 色谱法 |
1.3.3.1 薄层色谱法 |
1.3.3.2 GC/MS法 |
1.3.3.3 毛细管电泳法 |
1.3.4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
1.3.5 综合检验方法 |
1.4 国内对签字笔墨水的鉴定已经采用的方法 |
1.5 黑色签字笔墨水检验展望 |
1.5.1 书写时间检验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1.5.2 书写时间检验方法展望 |
1.6 小结 |
第二章:基于数理统计的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方法 |
2.1 均匀设计法U_(?)(t″) |
2.2 正交设计法L_(?)(A″) |
2.3 小结 |
第三章:薄层层析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提取剂的选择 |
3.2.2 展开剂组分的选择 |
3.2.3 展开剂组分配比的选择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溶解 |
3.3.2 均匀设计法 |
3.3.3 展开 |
3.4 小结 |
第四章:紫外导数光谱法 |
4.1 实验材料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原理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提取 |
4.2.2 重现性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红外光谱法 |
5.1 实验材料 |
5.1.1 试剂与仪器 |
5.2 实验原理 |
5.3 实验方法 |
5.4 重现性实验 |
5.5 结果与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扫描电镜法 |
6.1 实验材料 |
6.1.1 样品与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红外光谱图像检验法 |
7.1 实验材料 |
7.1.1 实验样品 |
7.1.2 实验仪器及条件 |
7.2 实验方法 |
7.2.1 制样 |
7.2.2 显微红外测定 |
7.3 重现性试验 |
7.4 结果与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UV-Vis、IR和SEM综合检验方法 |
8.1 实验材料 |
8.2 实验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4 小结 |
结论 |
英文摘要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表一 |
附表二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四、液状黑色染料及水性笔用黑色墨水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钢笔画的探素与创作实践[D]. 杨锴. 西北大学, 2021
- [2]色谱—质谱串联分析技术在墨迹定性分析中的实验研究[D]. 李双萍.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RTI在笔迹三维特征检验中的应用初探[D]. 梁适.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4]酸性染料增溶研究[D]. 李俊礼. 中原工学院, 2017(07)
- [5]中性墨水用炭黑色浆的制备与研究[D]. 姜东. 东华大学, 2015(07)
- [6]聚醚高分子染料的合成及在墨水中的性能研究[D]. 顾雷亮. 温州大学, 2014(03)
- [7]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鉴定字迹形成时间的研究[D]. 赵鹏程.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8]颜料型中性墨水制备工艺研究[D]. 刁红亮.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9]墨水用黑色染料技术进展[J]. 潘明初. 染料与染色, 2007(04)
- [10]黑色签字笔墨水多种检验方法的研究[D]. 聂婷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