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台县农产品市场流通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文[1](2021)在《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其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与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更高质量阶段,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后一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能够为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高效的服务,在解决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老龄化、兼业化等问题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差异大、不均衡,传统或半传统半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广泛存在,生产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因此,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适合甘肃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提振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高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线有以下几点:一是归纳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与发展问题,并利用熵值法评价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总体和分项服务水平,按照服务属性将农业社会化服务进行分项并进行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正在稳步提升,其中带动作用最大的是产中的技术推广应用和机械化等服务。二是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分项发展水平得分与农业生产效率评价得分之间做灰色关联排序。分析了甘肃省农业社会化分项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影响,得出产中技术指导与机械化服务和金融保险服务对农业生产率的关系度最强,产后加工、运输、销售服务和组织化与社会公共服务次之,产前农业生产生资提供服务最弱的分析结论。三是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研究,通过对谷丰源公司与甘州区水肥托管项目在实践层面的归纳总结,得出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重视不同主体间的协作配合的发展经验。根据实证与案例分析结论,提出加大政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投资力度,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建立更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等政策建议。
梁俊山[2](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姜馥蓉[3](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米文彬[4](2020)在《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即十三个“一号文件”,旨在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我国农业当前正处在深度变革期,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意义非常重大,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是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保证。全面解放农村生产力、持续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国家制定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其最终目标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妥善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机装备能力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近年来,甘肃省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党中央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将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给永昌县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善、制度缺陷、财政投入不足等,本文通过对永昌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问题和取得成效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出了问题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优化政策的意见建议,旨在推动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规范高效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永昌县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叙述了农机补贴政策的相关概念;其次简要介绍了政策发展演变历程,叙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永昌县的实施现状,并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再次着重分析永昌县农机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评价政策的综合实施效果。最后通过分析研究后,指出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缺陷,并结合永昌县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农机补贴政策的对策与建议:1.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机补贴资金投入;2.简化农机补贴审核程序,及时兑付补贴资金;3.各县区制定差异化农机补贴政策;4.提高购置农机的财政资金补贴比例;5.加大农机补贴工作经费投入;6.加强对农机生产厂家及经销机构的监督;7.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戴光亚[5](2019)在《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立国之本为农业。长久以来,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关注,是国家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了金融的重要性,还提出要通过普惠金融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从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同年,中央指出要加大对三农支农资金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农村金融、加强激励约束;2018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中指出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要使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必须提高农业创新力、农业竞争力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文件还要求我们在2035年基本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在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使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由上可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依然是政府关注的焦点。甘肃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大省,故研究甘肃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找到影响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进一步促进甘肃经济的更好发展。因此,探讨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的背景和意义,接着整理思路、构建研究框架、阐述研究的基本内容,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拟解决的问题和不足。第二部分: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主要介绍与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相关的理论,阐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做理论准备。第三部分: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通过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需求三个方面分析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通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三个指标分析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并指出甘肃省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实证研究。构建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确定指标,然后选取数据,接着以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动态和静态实证分析与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第五部分:对策建议。在结合现状和实证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有利的若干建议。例如完善金融发展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及对农村金融的监管等。
招俊良[6](2018)在《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运行效果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文中认为食用农产品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相对于预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的内在质量难以通过表观来体现。南海区食用农产品流通交易市场活跃,对政府的有效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法律法规的缺陷、组织机构的交叉、监管方式的单一和检测技术的滞后等原因,产生一系列市场失灵问题和乱象,食用农产品流通市场存在较大的监管真空。传统的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检测以每季度定点检测为主,难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建立了联动检测模式,适应了食用农产品快速消费特性,缓解了食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矛盾,提升了市场净化效率和监管覆盖度,取得了一定的监管成效。现行的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建立在传统的定点检测模式之上,虽结合联动检测模式的施行作出了调整,但仍未完全适应联动检测模式,在调整过程中出现了监管广度与准度失衡、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后处理机制障碍凸显、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监管大数据统筹和溯源体系尚未形成等新问题和新矛盾,亟待建立适应联动检测模式的监管机制,提升市场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研究情况,以南海区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传统和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总结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运行特点。利用成本与效益分析工具,通过分析联动检测模式下监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评价监管机制运行效果,为优化监管机制运行效果提供思路。在得出联动检测模式在监管中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分析联动检测模式对监管机制存在的缺陷和成因,明确结果应用方式和下一阶段研究方向,并从优化成本投入、突破解决运行缺陷、发挥联动效应等角度提出监管机制优化建议,以达到提升监管机制运行效果的目的。在介绍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运行模式基础上,第三章主要分析评价监管机制运行效果。首先,整理分析成本投入情况与效益产出,可知联动检测下食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在风险监测合格率、市场自检覆盖度和法检质效提升,运行效果良好。通过监管成本与效益关系分析,得出了耗材投入、第三方采购服务投入、总成本与风险监测合格率存在显着正相关性,其线性回归方程通过检验,在很大程度上,可适当增加相关成本的投入以换取更大的监管效益。通过分析联动检测实施以来,相关监管成本投入与监管效益产出的变化,得出耗材投入、第三方采购服务投入、总成本投入的增加与风险监测合格率的提高不具有必然性。根据廉价政府理论,政府在保障检测耗材、第三方采购服务和总成本的充分投入的基础上,应当结合消费特点、专项行动等因素,注重成本投入后续效应和监管效益的持续性,合理控制监管成本,使监管效益最大化。联动检测模式在实行过程中取得一定监管效益,具有现实推广意义。本文第四章通过对比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聚焦实际总结出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的运行缺陷。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监管体制、监管机制和检测体系角度出发,在体制建设、工作机制、法律法规制度、文化动力机制、运行保障机制、经济动力机制等方面综合分析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运行过程中存量缺陷的成因。本文第五章结合国内外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经验,为联动检测模式的优化提出可行性、科学性对策建议,突破解决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中的制约联动检测模式长效运行的一系列问题。一是完善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体制;二是优化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运行保障机制;三是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化监管机制;四是营造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全面提升监管机制运行效果。
刘晗[7](2017)在《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时值我国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特殊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入探讨农业分工尤其是农户生产分工的一般规律,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本文以种植业为例对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着重解答以下科学问题:农户生产分工表现出什么样的差别特征?经营效益及其他因素对农户分工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如何?这些因素影响下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形成的内在规律是什么?旨在通过对农户生产环节分工差别化的探索,揭示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的一般规律,进而为促进农户生产分工,增进农业经营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1)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揭示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影响的一般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农户生产分工影响理论分析框架。主要任务是在理论借鉴和文献综述基础上,建立经营效益视角下农户生产分工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引导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对农户生产分工核心概念内涵进行界定,通过一般均衡分析法,分别分析经营效益影响农户生产分工的实现路径以及农户生产分工影响经营效益的作用途径,分别分析交易费用、交易风险、生产迂回和要素资源等因素影响农户生产分工的作用路径,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2)农户生产分工演进趋势与发展现状。主要任务是在理论分析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影响的基础上,刻画农户生产分工发展变化趋势,调查反映农户生产分工现状特征。回顾农户分工发展历程及不同时期生产分工取得的成就,进而定量分析农户生产分工演进的趋势变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农户生产分工现状调查,对农户生产分工进行量化与测度,进而分析农户整体生产分工水平和细分环节分工程度上的特征表现。(3)农户生产分工差别特征描述和比较。主要任务是在对农户生产分工发展现状调查基础上,通过微观运行数据来观察农户生产分工的区别及特征,进一步比较不同经营效益农户分工差别。对农户生产分工差别进行总体描述,分别分析整体生产分工水平和细分环节分工程度差别的特征表现。在此基础上,按照农户经营效益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经营效益条件下农户生产分工差别,进而分析整体生产分工水平和细分环节分工程度随经营效益水平变化的特征。(4)农户生产分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主要任务是在通过微观截面数据识别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特征基础上,运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测度分析农户生产分工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基于种植业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农户生产分工影响的实证分析模型,对实证分析方法以及使用指标数据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进而分别实证估计经营效益及其他因素对整体生产分工水平和细分环节分工程度的影响效应,并对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5)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影响机理解析。主要任务是实证分析经营效益及其他因素对农户生产分工影响效应基础上,深入分析这些影响效应对农户生产分工的作用机理,进而揭示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形成的内在规律。先围绕经营效益对农户生产分工累积影响机理展开分析,进而分别分析交易费用、交易风险、生产迂回和要素资源对农户生产分工影响的作用机理,以及这些影响在经营效益作用下的效应反馈与强化,探讨多重因素影响下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形成过程,解析分工差别化过程中调节作用机制。(2)本文按照“科学问题识别——理论分析推演——实证分析验证——规范分析归纳”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研究结论表明:(1)分工发展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现阶段农户会在多个环节上进行分工。农户生产分工发展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经历一个快速推进到稳步发展的过程,分工指数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对545个种植业农户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户生产分工环节数量的平均值为5.05,标准差为2.58,农户不是独立完成整个种植生产流程,而是会把大部分工序环节交由其他个人或组织来代为完成,从而使整体生产分工达到一定水平。不过,调查中还发现,当前农户细分环节分工程度普遍不高,不同工序环节分工程度具有一定差距,只有耕整、收获和储运等3个环节的分工程度均值高于2.5,说明尽管农户会选择多个工序环节进行分工生产,但是在每个工序环节上的分工并不完全,该环节上只有部分工作是由生产性服务组织或个人来协助完成,仍然还有大部分工作是由农户自己亲自操作。(2)不同农户整体生产分工水平和细分环节分工程度都有明显差别。在调查的545个种植业样本农户中,不同分工环节数量农户的比重相差不大,在4个环节上进行分工生产的农户比例最高,也只达到17.06%,没有出现在某个特定环节数量选项上的大面积集中,说明不同农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把一定数量的生产环节进行分工生产,农户进行分工生产的环节数量具有明显差别。农户细分环节分工程度也表现出差别化特征,不同环节差别程度略有不同,耕整、播栽、储运环节分工程度差别较为显着,育种、施肥、灌溉、植保、除草和收获环节分工程度略不明显。此外,不同经营效益农户整体生产分工水平和细分环节分工程度均有一定差别。农户经营效益水平越高,分工生产环节数量越多,育种、播栽、灌溉、植保、除草、储运环节分工程度越高,收获环节分工程度越低。而耕整和施肥环节分工程度在不同经营效益水平上也具有一定差别。(3)经营效益对农户生产分工产生累积影响效应,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影响。联立方程组实证估计结果显示,经营效益水平在1%显着性水平下对农户整体生产分工水平的影响效应程度达到2.747,说明农户在种植生产经营中获取收益的大小会影响其分工生产的环节数量,同时,这种影响效应具有反馈作用,农户整体生产分工对经营效益水平的影响系数达到0.088,且通过1%显着性水平检验,表明分工环节数量增加可以带来经营效益水平的有效提升。综合来看,经营效益促进分工环节数量提高和环节分工程度提升,分工水平提高获取生产经营收益,经营效益增进进一步推动分工发展,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影响关系。此外,经营效益水平还对育种、灌溉、植保、除草等环节分工程度具有促进作用,影响效应分别达到0.371、0.324、0.395和0.480,且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4)多种因素会对农户生产分工产生不同影响效应。交易费用、交易风险、生产迂回、要素资源等是影响农户生产分工的主要因素,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具有一定差异。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则会对农户生产分工产生消极影响,比如,监督难度和生产专用性等指标对农户整体分工水平的影响系数分别是-0.257和-0.143,同时,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还会对农户细分环节分工程度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生产迂回与要素资源对农户生产分工具有积极影响,例如,分工可获取性对整体生产分工水平产生0.205的影响效应,且在5%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对其他细分环节分工程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影响效应介于0.142到0.317之间,且都能通过显着性检验;要素禀赋和资源条件则是通过对经营效益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如土壤肥力对经营效益水平影响系数达到0.092,进而通过经营效益与生产分工互动影响作用来间接促进农户生产分工。(5)多重影响效应不断积累造成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基于经营效益对农户生产分工的累积影响效应,生产分工与经营效益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内生作用系统,交易费用及交易风险的抑制作用和生产迂回与要素资源的促动作用传递到生产分工,进而反馈作用于经营效益,再次强化响应作用于生产分工,在传递、反馈、强化作用机理共同影响下,农户生产分工分化生成,经过长时期不断的效应传递与响应强化,最终形成农户生产分工的差别化。分工差别大小取决于农户初始的促进条件与抑制条件效应之和p,以及生产分工反馈作用于经营效益与经营效益再次强化作用于生产分工的效应之积为q,当参数q(27)1时,农户生产分工差别会收敛于(7)(8)p(1(10)q)1-q,q数值越大,农户生产分工差别越明显;当参数q?1时,农户生产分工差别会在初始的促进条件与抑制条件效应之和p的作用方向基础上无限增大,呈发散状态。(6)分工调节机制作用下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得以维持相对稳态。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经营效益、交易费用、交易风险、生产迂回、要素禀赋和资源条件等影响因素在不同分工水平上对农户生产分工的效应程度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农户生产分工产生一种内在调节作用机制。在这种分工调节机制作用下,农户生产分工差别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分工差别不会无限扩大。一方面,经营效益激励调节作用避免农户生产分工两极分化,把差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参数q值随着分工水平向高、低两极分化而逐渐减小,农户生产分工总体影响效应得以收敛;另一方面,交易费用及交易风险的抑制调节作用和生产迂回与要素资源的促进调节作用使得不同分工水平上的抑制和促进效应基本均衡,参数p值在不同分工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可以把农户生产分工差别维持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3)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是:(1)从经营效益这个较新的切入点出发研究农户生产分工行为。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进行一些突破,尝试通过经营效益切入研究农户生产分工问题,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新意。现有关于农户生产分工研究成果大多是围绕交易费用、不确定性、要素禀赋等展开,尽管这些都是影响农户生产分工的重要因素,但是它们却可能都只是分工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换言之,上述条件改善确有利于农户生产分工发展,但不一定是触发农户生产分工的动因。以经营效益为切入点来看待农户生产分工,特别是考虑经营效益与生产分工具有的互动影响关系,能够观察出与以往分析略有不同的农户生产分工状况。因此,本文透过经营效益来分析农户生产分工行为,可以发现一些分工现象背后的新规律。(2)提出农户分工差别会在调节机制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的较新观点。本文聚焦已有研究较少涉及的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问题,认为农户分工差别会在内部调节机制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在观点上有所创新。本文揭示农户生产差别化形成一般机理,在实证农户生产分工与经营效益具有互动影响基础上,发现诸如交易费用、交易风险、生产迂回、要素禀赋、资源条件等因素对农户生产分工产生的影响会通过上述两者之间互动影响实现效应反馈与响应,从而加剧不同农户生产分工分化,经过长期作用累积最终形成分工差别化,进一步发现由于经营效益及其他因素对不同分工水平农户生产分工影响程度具有差异,因而农户生产分工不会呈现极端的两极分化,会在这种内在调节作用下形成一种自我稳定机制,使分工差别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3)在研究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问题中尝试运用新方法。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把主成份分析、核密度估计、联立方程组估计、分位数回归等定量研究方法引入分析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问题的研究中,在方法上可能具有一定新意。具体而言:一是实证分析农户生产分工影响因素效应过程中建立联立方程组进行回归估计,实证经营效益与农户生产分工之间的互动影响效应,比以往研究有所新意。二是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影响因素对不同分工水平农户生产分工影响效应差异,进而发现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过程中差别能够维持稳态的较新观点。三是通过主成份分析法,建立多维度指标评价体系,量化经营效益水平,在指标量化上略有创新。
朱群惠[8](2013)在《民族地区资源型镇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花垣县龙潭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龙潭镇在经济发展上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是花垣县的资源重镇,也是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同时,作为资源富裕镇,矿产开采、浮选等资源类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此外,矿产资源的高溢价导致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失衡。综上所述,本论文将综合考虑民族地区和资源镇的特殊性,并对龙潭镇镇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尝试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一条能使龙潭镇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道路。找出解决发展过程中如资源依存度过高、村庄间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国民收入占经济比重过低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路。为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产业规划提供参考,进而为花垣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拉动镇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起到实际作用。本论文以民族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为基本指导理论,从回顾镇域经济的发展历史入手,找出镇域经济发展的先天困难和优势。结合镇域经济的现状,得出镇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在此过程中的发展障碍及改进措施。联系龙潭镇镇域经济发展的中遇到的主要矛盾和具体问题,对龙潭镇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以及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以解决龙潭镇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资源富裕镇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多层次复杂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具体论证龙潭镇镇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最后,在研究典型性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出了发展镇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途径。
周鹏[9](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举措。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于全面总结我国生态移民历史经验,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牧区、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口迁移定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理论、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基础,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生态移民研究已有成果及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区位条件和现实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移民模式的探索来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移民理论,为后续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生态移民可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移民过程及后续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马楠楠[10](2012)在《牧区农业化过程中的牧民再社会化问题研究 ——以肃南县明花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和贫困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两大问题,也是制约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通常表现为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实施生态移民已成为一些国家消除区域性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重要战略行动。生态移民是指为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把位于生态脆弱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其他地区转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肃南县的生态移民在地理空间上又属于牧民定居,移民定居后从事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农牧民开始了漫长的再社会化过程。本文从社会学学科的视角出发,运用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明花乡牧民的再社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为裕固族农牧民正在进行的再社会化过程提供建议,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选题背景、理论与调查方法;第二章是牧民再社会化的背景,包括裕固族的历史变迁、明花乡移民搬迁现状;第三章是牧民再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从牧民到农民的角色转变、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机会、社会交往的再社会化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基层组织的再社会化;第四章是牧民再社会化的途径,包括牧民自身和政府两方面;第五章是小结和思考。
二、高台县农产品市场流通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台县农产品市场流通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 |
3.2 关于生产效率的研究 |
3.3 文献评述 |
4 研究内容、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农业生产 |
1.2 生产性服务 |
1.3 农业生产效率 |
1.4 农业社会化服务 |
2 相关理论 |
2.1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2 服务产业理论 |
2.3 农业产业链理论 |
第三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逻辑分析 |
1 农业分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
2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演进历程 |
3 分工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4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理 |
4.1 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服务主体的纵向分工 |
4.2 政策制度变迁实现利益的再次分配 |
5 小结 |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评价分析 |
1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 |
1.1 农业发展基础 |
1.2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
1.3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优劣势分析 |
2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评价 |
2.1 模型构建 |
2.2 指标选取 |
2.3 数据处理 |
2.4 实证分析 |
3 小结 |
第五章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分析 |
1 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 |
1.1 测度方法的选择-DEA |
1.2 模型构建 |
1.3 结果分析 |
2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析 |
2.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2 指标选取 |
2.3 数据来源 |
2.4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灰色关联分析 |
3 小结 |
第六章 典型案例 |
1 甘肃省谷丰源农工场模式 |
1.1 基本情况 |
1.2 运营模式 |
1.3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途径与成果 |
2 甘肃省甘州区水肥技术托管服务项目 |
2.1 基本情况 |
2.2 甘州区施肥存在的问题 |
2.3 化肥减量增效的途径与成果 |
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1 研究结论 |
1.1 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
1.2 甘肃省内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
1.3 农业的专业化分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1.4 分项服务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联度存在差距 |
2 政策建议 |
2.1 加大政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投资力度 |
2.2 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 |
2.3 建立更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2.4 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田野点选取 |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一)河西走廊 |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
(三)文化涵化 |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
(五)阶序理论 |
(六)民间信仰 |
(七)社会融入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理论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
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三)理论分析框架 |
三、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 |
(一)农机补贴政策发展演变 |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三)永昌县农业产业发展及农机使用概况 |
(四)永昌县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配置情况 |
(五)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发放程序 |
四、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引起间接效果变化 |
(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评述 |
五、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问题分析 |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制度设计问题分析 |
(二)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适应性分析 |
(三)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操作问题分析 |
六、国内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经验借鉴 |
(一)国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 |
(二)国内典型农机补贴政策 |
(三)国内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分析 |
(四)永昌县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可借鉴的经验 |
七、优化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
(一)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机补贴资金投入 |
(二)简化农机补贴审核程序,及时兑付补贴资金 |
(三)各县区制定差异化农机补贴政策 |
(四)提高购置农机的财政资金补贴比例 |
(五)加大农机补贴工作经费投入 |
(六)加强对农机生产厂家及经销机构的监督 |
(七)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
八、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c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2 农村金融发展及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2.1 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 |
2.1.1 金融结构理论 |
2.1.2 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 |
2.1.3 普惠金融理论 |
2.2 农业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依据 |
3 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3.1 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3.1.1 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分析 |
3.1.2 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分析 |
3.1.3 甘肃省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3.1.4 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甘肃省农业经济现状 |
3.2.1 甘肃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分析 |
3.2.2 甘肃省农业总产值分析 |
3.2.3 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析 |
4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模型构建 |
4.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1 变量选择 |
4.2.2 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动态分析 |
4.3.2 静态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
5.2.2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
5.2.3 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 |
5.2.4 解决法律监管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村贷款余额 |
附录B 农村存款余额 |
附录C 第一产业增加值 |
附录D 农村人口 |
(6)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运行效果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 |
1.2.1 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 |
1.2.2 运行效果 |
1.2.3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
1.2.4 监管成本 |
1.2.5 监管效益 |
1.3 研究综述 |
1.3.1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
1.3.2 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 |
1.3.3 市场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模式 |
1.4 佛山市南海区监管概况 |
1.4.1 发展状况 |
1.4.2 机制构成 |
1.4.3 机制对比 |
1.5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 廉价政府理论 |
第三章 监管机制运行效果 |
3.1 监管成本 |
3.2 监管效益 |
3.2.1 风险监测合格率稳定 |
3.2.2 市场自检体系完善 |
3.2.3 法检质效提升 |
3.2.4 监管效益综合分析 |
3.3 监管成本与效益分析 |
3.3.1 监管成本与效益相关性分析 |
3.3.2 监管成本与效益回归分析 |
3.4 监管成本与效益的变化 |
第四章 监管机制运行缺陷 |
4.1 缺陷类别 |
4.1.1 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广度与准度失衡 |
4.1.2 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后处理机制障碍凸显 |
4.1.3 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测技术相对落后 |
4.1.4 监管大数据统筹和溯源体系尚未形成 |
4.2 缺陷成因 |
4.2.1 体制建设存在缺漏 |
4.2.2 工作机制统筹力度不足 |
4.2.3 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
4.2.4 文化动力机制缺位 |
4.2.5 运行保障机制缺乏 |
4.2.6 经济动力机制缺失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5.1 国外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经验 |
5.1.1 国外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做法 |
5.1.2 国外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做法借鉴意义 |
5.2 国内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经验 |
5.2.1 国内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做法 |
5.2.2 国内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做法借鉴意义 |
5.3 监管机制运行效果优化建议 |
5.3.1 完善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体制 |
5.3.2 优化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运行保障机制 |
5.3.3 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化监管机制 |
5.3.4 营造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回顾及述评 |
2.1.1 关于农业分工作用效果的研究 |
2.1.2 关于农业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3 关于促进农业分工发展的研究 |
2.1.4 简要述评 |
2.2 理论借鉴 |
2.2.1 分工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第3章 农户生产分工影响理论分析框架 |
3.1 核心概念解析与辨识 |
3.1.1 农户生产分工概念内涵 |
3.1.2 农户生产分工的特殊性 |
3.2 农户生产分工与经营效益互动影响 |
3.2.1 经营效益影响分工实现途径 |
3.2.2 分工影响经营效益实现途径 |
3.3 农户生产分工主要影响因素作用路径 |
3.3.1 交易费用影响路径 |
3.3.2 交易风险影响路径 |
3.3.3 生产迂回影响路径 |
3.3.4 要素资源影响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生产分工演进趋势与发展现状 |
4.1 农户生产分工演进趋势 |
4.1.1 发展历程回顾 |
4.1.2 演进轨迹特征 |
4.1.3 趋势变化评析 |
4.2 农户生产分工现状调查 |
4.2.1 调查实施概述 |
4.2.2 样本信息统计 |
4.3 农户生产分工总体描述 |
4.3.1 分工测度与量化 |
4.3.2 整体生产分工水平 |
4.3.3 细分环节分工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生产分工差别特征描述和比较 |
5.1 农户生产分工差别特征描述 |
5.1.1 整体分工特征表现 |
5.1.2 细分环节差别特征 |
5.2 农户经营效益综合测算与分析 |
5.2.1 指标选取及测算过程 |
5.2.2 经营效益描述性分析 |
5.3 不同经营效益农户分工差别比较 |
5.3.1 分组农户分工差别对比 |
5.3.2 核密度估计的差别观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生产分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农户生产分工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设计 |
6.1.1 模型构建及方法说明 |
6.1.2 指标设定与描述统计 |
6.2 农户生产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估计及检验 |
6.2.1 整体分工水平的估计与检验 |
6.2.2 环节分工程度的估计与检验 |
6.3 农户生产分工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分析 |
6.3.1 经营效益对农户分工的影响效应 |
6.3.2 交易费用和风险对分工的影响效应 |
6.3.3 生产迂回对农户分工的影响效应 |
6.3.4 要素资源及控制变量影响效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影响机理解析 |
7.1 经营效益对农户生产分工累积影响机理 |
7.1.1 经营效益激励作用 |
7.1.2 生产分工反馈响应 |
7.1.3 经营效益影响强化 |
7.2 其他主要因素对农户生产分工影响机理 |
7.2.1 交易费用及交易风险的抑制作用 |
7.2.2 生产迂回和要素资源的促进作用 |
7.2.3 经营效益作用下影响反馈与强化 |
7.3 多重因素影响下农户分工差别化形成机理 |
7.3.1 分工差别化形成过程 |
7.3.2 分工调节与差别稳态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8)民族地区资源型镇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花垣县龙潭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资源型镇域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镇域经济其它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镇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实践 |
第一节 镇域经济的内涵、地位及特征 |
第二节 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第三节 国内镇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 |
第四节 资源型镇域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三章 龙潭镇经济发展的现状考察 |
第一节 龙潭镇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龙潭镇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龙潭镇镇域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四章 龙潭镇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 |
第一节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标准 |
第二节 龙潭镇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建立 |
第三节 龙潭镇现有主要产业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主导产业对龙潭镇镇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五章 龙潭镇镇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及其优化 |
第一节 资源型镇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龙潭镇镇域经济空间布局框架 |
第三节 主导产业空间布局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
2. 研究相关动态 |
3. 主要内容 |
4. 主要研究方法 |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1.1 生态移民 |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人口迁移定律 |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3 公平理论 |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
1.2.6 外部性理论 |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
3.1.1 改善生态环境 |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
3.1.3 消除贫困 |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
3.2.1 生态效益 |
3.2.2 经济效益 |
3.2.3 社会效益 |
3.2.4 文化效益 |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
3.3.1 政策因素 |
3.3.2 自然因素 |
3.3.3 社会因素 |
3.3.4 民族文化因素 |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
3.4.5 移民就业困难 |
3.4.6 土地资源有限 |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
3.4.9 法律介入不足 |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牧区农业化过程中的牧民再社会化问题研究 ——以肃南县明花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概念界定:再社会化 |
1.5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二章 牧区农业化过程农民再社会化的背景 |
2.1 肃南县明花乡裕固族的历史变迁 |
2.2 明花乡基本概况 |
2.3 移民搬迁和牧民定居现状 |
第三章 牧区农业化工程中牧民再社会化的内容 |
3.1 从牧民到农民的角色转变(从牧业到农业) |
3.2 获得信息方面 |
3.3 社会交往的再社会化 |
3.4 传统文化的发展 |
3.5 基层组织职能的进一步强化 |
第四章 牧区农业化进程中再社会化的途径 |
4.1 牧民自身内化及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
4.2 政府需搭建再社会化的制度平台 |
第五章 思考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高台县农产品市场流通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研究[D]. 孙文文.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2]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3]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4]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D]. 米文彬. 兰州大学, 2020(01)
- [5]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戴光亚.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6]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运行效果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D]. 招俊良.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影响研究[D]. 刘晗. 西南大学, 2017(10)
- [8]民族地区资源型镇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花垣县龙潭镇为例[D]. 朱群惠. 吉首大学, 2013(03)
- [9]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10]牧区农业化过程中的牧民再社会化问题研究 ——以肃南县明花乡为例[D]. 马楠楠. 西北民族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