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岁,20岁和30岁(论文文献综述)
王姝婷,何华丽,刘少颖,樊继彩,任韧[1](2021)在《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杭州地区市售草莓中农药残留风险》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市售草莓中农药的污染状况,为杭州市草莓的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2月—3月采集57份草莓样品检测36种农药残留,采用食品安全指数和农药残留风险系数法评估杭州地区市售草莓中农药残留风险。结果 53份样品检出农药残留,样品检出率为93.0%,无超标样品。所监测的36种农药中检出14种农药残留,杀虫剂和杀菌剂中检出率最高的农药种类分别为啶虫脒(38.6%)和腐霉利(70.2%)。所检出的农药残留的安全指数值均远<1,说明这些农药残留量对杭州地区市售草莓产品的安全没有影响;风险系数均<1.5,为低度风险。结论杭州地区市售草莓中普遍存在农药残留污染,但污染程度较轻,草莓的安全状态均为可以接受。
樊莎莎,徐柯[2](2021)在《4683例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来源及其分布情况,为临床预防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德国Allergy-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定量免疫印迹法检测4 683例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物质,统计其不同月份的发病情况及主要过敏原物质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分布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荨麻疹患者的发病及IgE阳性分布以夏秋季节为主,随着过敏原物质阳性数量的增加,荨麻疹患者比例逐渐下降。所有患者中阳性率位列前3位的过敏原物质为尘螨(25.65%)、点青霉(7.79%)、牛奶(5.51%),且分布的群体主要为1岁~40岁的婴幼儿和中青年人群。结论荨麻疹患者以夏秋发病为主,主要过敏原物质为尘螨、点青霉和牛奶,主要敏感人群为婴幼儿和中青年人群。
米宏伟,韩志富[3](2021)在《乐易网球俱乐部的运营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网球俱乐部的形成对于推动群众网球运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以乐易网球俱乐部的教练员和学员为调查对象,对乐易网球俱乐部的运营和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真实了解乐易网球俱乐部的发展情况,挖掘网球俱乐部当前存在的不足问题,从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乐易网球俱乐部的更好发展。
黄丽,原琛利,迟肴栓,解雁茹,李康,冯美娟,张重辉[4](2021)在《山西某市2011—2020年梅毒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文中指出为了解《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1]实施后山西某市梅毒流行情况,本文对该市2011—2020年梅毒流行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为优化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病例资料和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选择2011—2020年现住址为临汾市的梅毒确诊病例。
李梅,党双锁,高宁,刘晨瑞,邓慧玲,李亚萍[5](2021)在《西安地区某三甲医院221名健康人群肠道病毒71型隐性感染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西安地区某三甲医院221名健康体检人群肠道病毒71型(EV71)隐性感染情况,为EV71感染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3月至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共7个年龄组221名,其中0~5岁37人,6~10岁26人,11~20岁38人,21~30岁30人,31~40岁30人,41~50岁30人,51~60岁30人。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EV71-IgM。结果 221名健康体检者EV71-IgM隐性感染率8.14%(18/221),其中男性EV71-IgM隐性感染率为8.15%(11/135),与女性的8.14%(7/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98);各年龄段隐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641,P=0.095)。0~5岁隐性感染率为8.11%(3/37),11~20岁隐性感染率最高,为21.05%(8/38),21~50岁隐性感染率稳定在6.67%(2/30)。结论 221名健康体检人群存在中等水平的EV71隐性感染,这可能成为EV71流行的重要传染源,建议针对3岁以下易感人群按时接种EV71灭活疫苗,更好地预防EV71流行。
孙英华,任金亭,王莉,于永杰,苑广科,焦兆德,方军,李建民[6](2021)在《年龄相关胫骨平台后倾角变化规律及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年龄相关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 PTS)变化规律及其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1 431例膝正侧位X线片按标准纳入,每10岁间隔分组,共分0~<10岁到≥80岁9组,测量各组PTS值,并根据年龄、性别、侧别及ACL损伤情况分别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曲线拟合等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PTS值在0~<10岁、30~<40岁组男性大于女性,而在40~<50岁、60~<70岁、70~<80岁、≥80岁组男性小于女性;在0~<10岁、10~<20岁、50~<60岁、60~<70岁、≥80岁组左侧大于右侧;拟合曲线呈现随年龄增长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曲线波谷在40~60岁年龄段;在20~<30岁、30~<40岁、40~<50岁组ACL损伤膝大于无损伤膝,而在50~<60岁组ACL损伤膝与无损伤膝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S值随年龄增长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运动活跃年龄段PTS值增加会增加非接触性ACL损伤的风险,但随年龄增长风险逐渐降低。
王星[7](2021)在《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影像学、Micro-CT和有限元分析等对颈椎钩椎关节的形态学、内部显微结构进行观测,以发现钩椎关节及钩突显微结构随年龄、椎序增长的发育规律和变化特点。通过研究钩突骨小梁结构以及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钩椎关节的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为临床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利用CT扫描脊柱颈段后通过三维重建手段测量颈椎钩突和钩突与椎动脉位置关系的相关结构参数;2.利用Micro-CT对颈椎骨标本进行完整扫描,以观测钩突内部骨小梁的排布规律及形态特点;3.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颅底、颈椎、间盘及韧带等进行三维建模,从正常颈椎到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观测钩椎关节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结果:1.钩突长、高、宽等随椎序递增呈渐增趋势,随年龄增长也呈递增趋势,在侧别和性别间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双侧钩突间距、钩突前脚间距、钩突后脚间距和钩突-横突孔间距随椎序递增呈渐增趋势,但随年龄增长其变化不明显,总体呈波浪状,侧别和性别间仅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钩突夹角约130°,其随椎序、年龄的递增变化不明显;钩突矢状角约15°,其随椎序、年龄的递增呈波浪状;神经管前后径、椎间孔面积随椎序递增和年龄增长总体变化不显着,椎间孔面积男性大于女性;椎间隙前高、椎间隙后高随椎序递增呈缓递增趋势,而随年龄增长则缓慢递减。2.钩突尖与椎动脉间距随椎序增加总体呈“V”型,而随年龄增长则呈缓递增;椎弓根最大横倾角随椎序增加总体变化不大,随年龄增长则呈缓递减;椎弓根最小横倾角随椎序增加总体呈递减趋势,随年龄增长则不显着;椎弓根横倾角范围随椎序增加总体呈缓递增趋势;椎弓根宽总体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随年龄增长呈缓递增。3.钩突骨小梁的排布规律与椎体内相一致,冠状面多呈纵行走形,其骨小梁直接与椎体内相延续,三维重建后见钩突内骨小梁纵横交错,与椎体内排布相一致;钩突骨小梁相关参数TV、BV、BS、BS/BV、BV/TV、BS/TV、Tb.Th、Tb.N、Tb.Sp、Eu.N、Conn、DA 和 SMI 除个别外大多在侧别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颈椎钩突骨小梁各形态计量学参数不同椎序间比较,仅在TV、BV、BS、BV/TV、BS/TV、Eu.N、Conn和SMI的个别椎序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尤其是C5,其余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正常颈椎、左侧切除钩突50%、100%和双侧切除钩突100%后颈椎4组模型组相关结构受力特点中,钩突应力和位移值无论在何种运动工况下,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均位于C5;正常组应力值仅在左、右侧屈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位移值则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间有差异(P<0.05);模型组1的应力值仅在C5前屈、后伸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左、右侧屈中各椎侧别间均有差异(P<0.05),模型组2的应力值在所有工况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3的应力值各椎在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工况中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位移值在后三种模型组中无论何种工况下均无差异(P>0.05);椎序组间比较C5与C3、C4、C6、C7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1、2和3间在某些工况下有差异(P<0.05)。关节突的应力和位移值在4组模型中无论在何种工况下随椎序增加均呈尖峰状,峰值正常组位于C6、而模型1~3组则位于C5,4组各椎仅在左右侧屈中有差异(P<0.05),余均无差异(P>0.05),椎序组间比较应力值在后伸、左右旋转下,C5与C1-C4及C6-T1各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前屈工况下正常组与模型1~3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椎间盘前后缘在4组模型中的应力和位移值随椎序增加均呈递增趋势,且在六种工况下其峰值均位于C5/6,随后呈递减趋势,整体呈“尖峰状”,前后缘值在前屈、后伸和侧屈工况下有显着差异(P<0.05),左右缘的变化与前后缘一致,在前屈、左右侧屈和旋转工况下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前后缘和左右缘应力值在椎序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也仅表现在部分工况下正常与模型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整体应力值变化不明显。结论:1.钩椎关节中钩突的长、高、宽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呈缓慢递增趋势,符合脊柱重力发育规律;双侧钩突、钩突前脚、后脚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增龄情况该三者间距变化不很显着;钩突-横突孔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增龄变化不显着;神经管前后径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变化较小;钩突夹角、钩突矢状角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呈波浪状,钩突夹角约130°与颈椎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钩突矢状角平均15°,有限制颈椎过度旋转作用;椎间孔面积总体男大于女,随椎序增加整体变化不明显,椎间孔面积总体随增龄变化较小,但钩突宽与椎间孔面积密切相关,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椎间隙前、后高随椎序增加呈缓慢递增,随增龄而呈下降趋势,这与脊柱生长发育规律相符,随年龄增长、脊柱过度运动等因素致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椎间隙高度降低,从而引起相应颈椎病症状。2.钩突与椎动脉之间的毗邻关系密切且复杂,钩突与椎动脉间距是评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评价指标,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可作为临床椎弓根置钉角度参考值,椎弓根宽是确保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椎弓根的保证。上述指标在侧别间比较无差异,且性别间比较总体上差异性不明显;钩突与椎动脉间距随椎序增加变化不规律,随年龄增长呈缓慢递增趋势;椎弓根最大横倾角、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三者在椎序间的比较中多数与C7间存在差异,其中随椎序增加椎弓根最大横倾角变化不明显,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则呈缓慢递减趋势,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呈递增趋势;随年龄增长中椎弓根最大横倾角呈缓慢递减趋势,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则变化不明显,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则呈递增趋势;椎弓根宽随椎序增加和年龄增长均呈递增趋势。3.Micro-CT可清晰地观测颈椎钩突内骨小梁分布特征、计量和形态学参数,钩突内骨小梁在侧别间、椎序间差异不显着,为骨质疏松及颈椎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诊疗等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4.钩突应力和位移值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值位于远离重力线的C5,随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切除范围越大越影响颈椎稳定性;钩椎关节中的关节突应力和位移值在正常颈椎中其应力集中区位于C6,但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其应力和位移值则集中于C5;颈椎间盘应力和位移值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均集中于C5/6,其受力不因钩突的切除而受影响。
陈钰晓[8](2021)在《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住房资产是我国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将总资产的70%配置在了住房资产上。因此,房价成为我国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房地产价格剧烈变化不仅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更会引起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的波动。1998年中央政府确定了城镇住房的货币化、市场化、商品化改革方向之后,我国新的住房制度逐步构建起来,房地产市场自此开始走向蓬勃发展。自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住房价格节节攀升,从1998年的1854元涨到了2019年的9287元,20年间房价上涨超过4倍。房价的过快上涨一方面造成居民买房难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探究房价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并针对性地出台调控政策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现有研究从土地财政、货币超发、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等视角切入,解释房价变动的原因。但是这些因素在解释房价长期变动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住房销售价格与销售面积变动步调十分一致,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的需求是影响房价的关键,人口因素会对住房价格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来看,第三次“婴儿潮”成年以及老年群体代际转移行为共同作用,导致房价进入上升通道。但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持续恶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数据显示,0-14岁少儿比例从1953年的36.3%下降到2018年的16.9%;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则从4.4%上升到11.9%,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效果如何、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微观机理以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未来房价可能产生何种变动趋势等问题,是当前经济学领域十分重要的议题。围绕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全文通过逐层递进的三个部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论文首先从理论溯源、现实描述和实证研究三个层面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体来讲,在理论分析层面,构建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老年群体自身住房需求降低,导致房价下跌,但从代际转移理论出发,老年群体的代际转移行为则会推动房价上涨,因此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依赖于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在现实描述层面,基于全国、省份、城市维度的历年数据,描述我国房地产价格、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婴儿潮”成年是推动房价在2003年之后结构性上涨的重要因素,少儿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实证研究层面,第一步,基于中国199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二步,基于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省份层面和城市层面相应年份数据,实证检验各个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三步,通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数据,结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未来走势的影响。无论是从省份还是城市一级宏观数据都得到一致结论,即少儿抚养比下降推动房价上涨,老年抚养比增加推动房价上涨但推动力量在减弱。第二部分从微观个体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从不同年龄群体住房需求决策出发,基于微观视角探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这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房地产价格运行规律。论文分别使用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M-W模型计算出年龄与住房需求之间呈现稳定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修正“群组效应”的基础上,提供老年人口代际转移行为变化的证据。结果发现,老年人口自身住房需求下降,但会通过代际转移行为推动房价上涨,同时代际转移的力量正在逐步减弱。伴随着代际转移力量的消减,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弱,未来将会呈现何种趋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必要汲取OECD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一方面,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正在与OECD国家趋同;另一方面,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相对成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时序长,使得研究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有优势。因此,论文利用1970-2018年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为本研究提供更多证据。实证结果显示,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住房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抚养比对住房价格指数的负向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综合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老年抚养比增加将会从推动房价上涨转向抑制房价上涨。第三部分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未来房价趋势。由上两部分的论述可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而且未来会呈现出新趋势。那么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内在规律,我国房价未来将会如何变动?这是政府、居民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论文首先选取人口—发展—环境分析(Population-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alysis)模型,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其次,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来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住房总需求将在未来遭遇拐点,在低/中等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0-2035年之间;在高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5-2040年之间。由于城市人口和跨区域流动人口变动的一些特征趋势,会导致不同层级城市出现拐点的时间存在差异。一二线城市房价更稳定且拐点更靠后,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风险更大且拐点更靠前。最后,通过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人口年龄结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优化人口结构、强化住房居住功能、坚持“因城施策”、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加强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包括:第一,通过生命周期理论与代际转移理论的统一,国内经验与国际经验的统一,最终得出老年人口占比与我国房价之间将呈现“倒U型”关系的结论。仅仅依靠生命周期理论很难解释我国人口老龄化推动房价上涨这一现象,因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会下降。为了解释这一悖论十分有必要引入代际转移理论,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经历了房地产市场改革,获得了房改红利,加之我国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社会养老制度并不健全、房屋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老年人口具有较强的代际转移能力和意愿。因此,老龄化反而推动房价上涨,但这种代际转移行为难以持续。伴随储蓄释放过程的逐步减弱、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的日益丰富、养老制度的逐步健全,代际转移的力量也将削弱,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进一步,结合国际经验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对房价的抑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综上,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先推动房价上涨,之后推动力量变得不显着,最终人口老龄化将抑制房价。第二,通过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结合的方式,有机整合国家、地区层面以及微观个体层面的数据,全方位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及其机理。从宏观视角出发,选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5个大中城市的人口与房价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论文进一步选取1970-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展开分析。国家、省份、城市层面的房价数据,各有其优缺点,能够在不同维度上更好度量我国房价变化的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特征。从微观视角出发,选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345个地区的2585481个样本)、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907238个样本)以及2011、2013、2015、2017年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剖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机理提供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和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可以更好地度量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住房资产变动情况。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建立对应的计量模型,本文相对更加准确、全面的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房价的关系。第三,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更精准地预测了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当前,预测房价变动趋势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直接将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分布平移至未来,结合各年龄段对应的住房需求,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第二种,基于线性模型,将房价影响因素的预测值代入模型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三种,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根据房价历史变动趋势特征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一种直接平移人口分布预测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动态演变的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后两种方法则适用于预测短期房价变动,在预测房价长期变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引入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同时,考虑城镇化率、人口跨区域流动等因素,对房价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罗凡[9](2021)在《513例浅部真菌病及其致病菌种的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病种分布特征及其致病菌构成和流行情况,统计分析病种及致病菌种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和季节的分布情况,从而为浅部真菌病的临床诊疗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取患处毛屑、指(趾)甲屑、分泌物、皮屑等标本行真菌镜检及真菌培养,镜检及培养均阳性者纳入研究,记录检出菌种的鉴定结果。对病种及致病菌种的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并按性别、年龄及发病季节分别进行整理,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鉴定的513例菌种中,酵母菌属占首位,共385株(75.05%),皮肤癣菌属124株(24.17%),其他条件致病菌4株(0.78%)。分别位于前三位的致病菌是光滑念珠菌216株(42.11%),克柔念珠菌98株(19.10%),红色毛癣菌33株(6.43%)。513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中,足癣224例(43.66%)居首位,其次为甲真菌病125例(24.36%)和体癣87例(16.95%)。其余病种分布的情况:手癣32例(6.23%),股癣30例(5.84%),头癣11例(2.14%),皮肤黏膜念珠菌病4例(0.77%)。足癣主要分离出光滑念珠菌115株(51.33%),克柔念珠菌47株(20.98%),红色毛癣菌28株(9.82%)。甲真菌病主要分离出光滑念珠菌49株(39.20%),克柔念珠菌37株(29.60%),白念珠菌14株(11.20%)。体癣主要分离出石膏样小孢子菌20株(22.98%),光滑念珠菌20株(22.98%),须癣毛癣菌10株(11.49%)。手癣主要分离出光滑念珠菌12株(37.5%),克柔念珠菌8株(25.00%),须癣毛癣菌3株(9.37%)。股癣主要分离出光滑念珠菌18株(60.00%),红色毛癣菌4株(13.33%)。头癣主要分离出须癣毛癣菌2株(18.18%),石膏样小孢子菌2株(18.18%),紫色毛癣菌2株(18.1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浅部真菌病和病原菌分布特征不同。足癣、甲真菌病、股癣、头癣、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在男女性别上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不同年龄段之间甲真菌病、足癣、体癣、头癣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癣、股癣及甲真菌病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结论:1、本院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足癣、甲真菌病、体癣。2、致病菌主要为酵母菌属,其中光滑念珠菌居首位,其次为克柔念珠菌。3、浅部真菌病及致病菌的分布受性别、年龄、季节的影响,表现为:(1)女性甲真菌病、足癣的患病率高于男性,股癣男性患病率多于女性,而体癣及手癣在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2)21-50岁年龄段为易患人群,头癣易患人群为≤10岁年龄段,足癣、甲真菌病及股癣多见于21-40岁年龄段。(3)春夏季为易患季节,所有病种及病原菌皆在夏季达到高峰。4、本院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病种的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相近似,而病原菌的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有差异。
钟毅[10](2021)在《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建构论》文中指出网络科幻小说与玄幻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模糊了彼此之间的界限,因此这两个概念已经无法准确指代这两类小说。由于网络科幻小说与玄幻小说存在诸多共性,且往往相互交融,因此可以用“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这一概念统摄这两类小说。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并不具备成熟的稳定的形态,而是呈现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时空话语。时空话语主要由三种时空组成,即故事时空、叙述时空和言语时空,三种时空之间相互联系,分别指向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内涵与外延。第一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空。故事时空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故事时间和故事空间。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间由网络科幻小说的故事时间和玄幻小说的故事时间组成,表现为现实时间的可能时间和现实时间的象征时间。故事空间则包括了现实空间的可能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象征空间。于是,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空是作为现实时空的可能时空或象征时空而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异界。第二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空。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间包括了网络科幻小说和玄幻小说的叙述时间,主要体现在时长、时序、时距、频率、结尾这五个方面。总体来看,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间表现为:作为一个较长的时间长度;以顺序为主;以概要和场景为主;有较多的重复性叙述;有开放的叙述结尾。而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空间包括了网络科幻小说的和玄幻小说的叙述空间,主要表现为一种通俗的、“临境式”、公共化的叙述空间。第三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空。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间体现为立足于当下的现实时间,偶尔朝其它时间方向延伸,具有流行性。而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空间的特征为:大众的、青年的、开放的。言语时空建构在现实时空的言语材料之上,伴随着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系统的言语时空。第四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及其含义。三种时空不仅确定了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而且也指明了该概念的含义。由于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是在科学化、消费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该概念具有极强的时代内涵。另外,由于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中存在着两种时空话语,且两种时空话语各有差异,因此在该概念的内部,存在着一组矛盾,即“科玄之争”。它与百年前的“科玄之争”存在某种历史联系,却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
二、10岁,20岁和30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岁,20岁和30岁(论文提纲范文)
(1)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杭州地区市售草莓中农药残留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检测方法 |
1.2.2 安全性评价方法 |
1.2.3 食品安全指数 |
1.2.4 危害物风险系数 |
2 结果 |
2.1 草莓中农药残留情况 |
2.2 草莓中农药残留的食品安全指数 |
2.3 草莓农药残留的风险系数 |
3 讨论 |
(2)4683例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荨麻疹患者不同月份发病例数及IgE阳性率分布情况 |
2.2 不同月份发病的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个数分布情况 |
2.3 主要过敏原物质在不同年龄段荨麻疹患者的物质分布情况 |
3 讨论 |
(3)乐易网球俱乐部的运营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乐易网球俱乐部基本情况 |
3.1.1 乐易网球俱乐部场地规模情况调查 |
3.1.2 乐易网球俱乐部训练时间情况调查 |
3.2 乐易网球俱乐部教练员情况调查 |
3.2.1 乐易网球俱乐部教练员的性别、年龄情况 |
3.2.2 乐易网球俱乐部教练员的运动年限 |
3.2.3 乐易网球俱乐部教练员的参赛情况 |
3.2.4 乐易网球俱乐部教练员工作性质情况 |
3.2.5 乐易网球俱乐部教练员培训情况 |
3.3 乐易网球俱乐部培训学员情况调查 |
3.3.1 乐易网球俱乐部培训学员的年龄情况 |
3.3.2 乐易网球俱乐部培训学员的性别情况 |
3.3.3 乐易网球俱乐部培训学员的职业情况 |
3.3.4 乐易网球俱乐部学员的培训动机情况 |
3.3.5 乐易网球俱乐部培训学员的态度情况 |
3.4 乐易网球俱乐部发展策略研究 |
3.4.1 构建完善的经营和管理模式 |
3.4.2 扩大网球俱乐部的宣传方式 |
3.4.3 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和服务质量 |
3.4.4 不断完善俱乐部的训练计划 |
3.4.5 不断増加培训内容的种类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山西某市2011—2020年梅毒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流行趋势 |
2.2 梅毒分期 |
2.2.1 各期梅毒报病数及构成比变化趋势: |
2.2.2 各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 |
2.3 人群分布特征 |
2.3.1 性别分布: |
2.3.2 年龄分布: |
2.3.3 职业分布: |
2.3.4地区分布: |
3 讨论 |
(5)西安地区某三甲医院221名健康人群肠道病毒71型隐性感染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年龄相关胫骨平台后倾角变化规律及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PTS测量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各年龄组不同性别、侧别间PTS值比较 |
2.2 男性、女性9个年龄组PTS值比较 |
2.3 PTS值年龄相关变化趋势 |
2.4 PTS值与非接触性ACL损伤的关系 |
3 讨 论 |
(7)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颈椎钩椎关节与颈椎病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
1 “钩椎关节”概念的提出 |
2 钩椎关节的解剖毗邻 |
3 钩椎关节的发育学说 |
4 钩椎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 |
5 钩椎关节与颈椎病的关系 |
6 钩椎关节病变的诊断依据 |
7 钩椎关节病变的治疗 |
8 展望 |
9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颈椎钩突的增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颈椎钩突与椎动脉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Micro-CT在颈椎钩突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钩椎关节及相关结构的有限元对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
1.2.2 人口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及价格的影响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房地产市场 |
1.3.2 人口年龄结构 |
1.4 研究路线、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 |
2.1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相关理论 |
2.1.1 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 |
2.1.2 人口转变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代际转移理论 |
2.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分析 |
2.2.1 理论分析框架 |
2.2.2 世代交叠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 |
3.1 房价变动情况 |
3.1.1 房价变动趋势 |
3.1.2 房价变动特征 |
3.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 |
3.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
3.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征 |
3.2.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
3.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1 婴儿潮与房价的相关性 |
3.3.2 老龄化与房价的相关性 |
3.3.3 人口抚养比与房价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宏观视角 |
4.2.1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
4.2.2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 |
4.2.3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未来房价增速的影响 |
4.3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微观视角 |
4.3.1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人口普查数据 |
4.3.2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5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与经验启示 |
5.1 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与人口年龄结构的情况 |
5.1.1 房地产市场情况 |
5.1.2 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
5.1.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5.2.3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
5.3 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启示 |
5.3.1 人口转变的内在规律 |
5.3.2 婴儿潮对房价的影响 |
5.3.3 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 |
5.3.4 不同层级城市房价的变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
6.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
6.1.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模型选择 |
6.1.2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参数设定 |
6.1.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结果 |
6.2 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1 不同生育率方案下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2 考虑城镇化率的房价趋势预测 |
6.2.3 考虑跨区域流动人口的房价趋势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促进房价平稳运行 |
7.2.2 强化住房居住功能,防范楼市投机行为 |
7.2.3 坚持“因城施策”,实现差异化引导 |
7.2.4 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满足流动人口住房需求 |
7.2.5 加强房地产调控,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513例浅部真菌病及其致病菌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浅部真菌病病原菌构成分析 |
2.影响因素分析 |
3.病种分析 |
结论 |
研究价值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常见浅部真菌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浅部真菌病病例资料调查表 |
致谢 |
(10)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建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发展概述 |
1.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研究现状 |
1.3 时空话语的内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空 |
2.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间 |
2.1.1 网络科幻小说的故事时间 |
2.1.2 玄幻小说的故事时间 |
2.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空间 |
2.2.1 网络科幻小说的故事空间 |
2.2.2 玄幻小说的故事空间与 |
2.3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世界 |
2.3.1 现实世界的可能世界 |
2.3.2 现实世界的象征世界 |
3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空 |
3.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间 |
3.1.1 网络科幻小说的叙述时间 |
3.1.2 玄幻小说的叙述时间 |
3.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空间 |
3.2.1 网络科幻小说的叙述空间 |
3.2.2 玄幻小说的叙述空间 |
4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空 |
4.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间 |
4.1.1 网络科幻小说的言语时间 |
4.1.2 玄幻小说的言语时间 |
4.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空间 |
4.2.1 网络科幻小说的言语空间 |
4.2.2 玄幻小说的言语空间 |
5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及其含义 |
5.1 两种时空话语及其联系 |
5.2 第二次“科玄之争”与结果 |
5.3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代性内涵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参考的网络小说 |
致谢 |
四、10岁,20岁和30岁(论文参考文献)
- [1]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杭州地区市售草莓中农药残留风险[J]. 王姝婷,何华丽,刘少颖,樊继彩,任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23)
- [2]4683例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 樊莎莎,徐柯.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23)
- [3]乐易网球俱乐部的运营与发展[J]. 米宏伟,韩志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0)
- [4]山西某市2011—2020年梅毒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J]. 黄丽,原琛利,迟肴栓,解雁茹,李康,冯美娟,张重辉. 山西医药杂志, 2021(17)
- [5]西安地区某三甲医院221名健康人群肠道病毒71型隐性感染状况调查[J]. 李梅,党双锁,高宁,刘晨瑞,邓慧玲,李亚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21)
- [6]年龄相关胫骨平台后倾角变化规律及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系[J]. 孙英华,任金亭,王莉,于永杰,苑广科,焦兆德,方军,李建民.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1(03)
- [7]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 王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8]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陈钰晓. 四川大学, 2021(12)
- [9]513例浅部真菌病及其致病菌种的分析[D]. 罗凡. 大理大学, 2021(09)
- [10]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建构论[D]. 钟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