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载下石英微观形变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炳新[1](2021)在《酸雨-高温交替作用下灰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沈文峰[2](2021)在《单宁酸改性再生细骨料表征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后再生利用,既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依赖,又能缓解建筑废弃物的填埋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由于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硬化水泥砂浆,因此具有孔隙率高、微裂纹多、品质差等缺点。为了提高再生骨料质量,研究人员提出去除或加强附着的硬化水泥砂浆等方法,然而都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提出一种使用天然化合物—单宁酸(Tannic acid,TA)改性再生细骨料(Recycled fine aggregate,RFA)的方法,二者发生化学反应,在再生骨料表面生成纳米颗粒,提高再生骨料与水泥界面过渡区粘结性能,从而提升RFA水泥砂浆的力学强度和耐久性。使用XRD、FTIR、SEM,研究RFA在TA溶液表面改性作用下的微观形貌和产物,通过等温量热仪、TGA、MIP等仪器分析探究改性后RFA对水泥水化速率、水化程度以及微孔隙分布的影响,测量RFA砂浆的毛细吸水和电通量,研究RFA砂浆的耐久性。结果表明:TA的改性作用可以去除RFA表面松散的水泥砂浆,而且TA与RFA中的氢氧化钙、方解石发生反应,原位生成纳米颗粒填充孔隙,降低孔隙率,提高RFA品质,促进RFA与水泥砂浆间水泥水化,提高再生砂浆力学强度和耐久性。与未改性的RFA砂浆相比,抗压强度在28d提高25.92%,毛细吸水和电通量分别降低了 54.16%、17.77%。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对RFA砂浆开展不同冲击气压下动态压缩试验,获得RFA砂浆动态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研究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能量耗散、动态抗压强度增长、极限韧性和破碎形态的应变率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气压提高,试件破碎块度平均粒径逐渐减小,动态抗压强度和极限韧性随着应变率增大先增大后趋与稳定,呈现指数型增长。三种气压加载下,动态抗压强度分别提高 131.83%、150.07%、109.77%,极限韧性分别提高 106.30%、164.37%、210.32%,吸收能分别提高45.66%、32.71%、57.80%。与天然砂组相比,动态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0.40%、23.37%、33.57%,极限韧性分别提高26.19%、10.52%、20.33%,吸收能分别提高 17.82%、-1.57%、39.31%。通过对TA改性RFA砂浆的动态、静态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试验,表明TA可以显着改善RFA的品质,对提高RFA砂浆的力学强度和耐久性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节约天然骨料和建筑资源循环利用。图[39]表[9]参[116]
王倩倩[3](2021)在《基于不同循环静载的损伤砂岩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当前社会对地下煤矿资源的需求量在稳步提升,导致针对开采作用下深部岩石体的各项响应研究已成为了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为了研究地下深部砂岩在动态受力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本文首先通过对砂浆试件进行不同循环上限应力下的循环加卸载试验来得到不同损伤程度的砂岩试件,从力学参数、能量耗散和超声波速这三个角度出发来建立三种不同的砂岩损伤定义方法,进而分析砂岩试件在不同上限应力下的损伤程度差异。之后采用SHPB装置对不同损伤程度砂岩试件进行动态冲击试验,同时为了研究其应变率效应表现情况,将冲击气压分别设置为0.3 MPa、0.4 MPa、0.5 MPa、0.6 MPa,对损伤砂岩在动态冲击载荷下的力学特性及能量耗散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对砂岩试件在循环加卸载试验中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分析均表明试件内部损伤随上限应力的提升在不断发展,其上升速率在上限应力处于24 MPa~36 MPa时达到峰值点。(2)砂岩试件的弹性能占比和耗散能占比的速率突变点代表了整体压碎破坏和承载能力的丧失,随着上限应力的提升,弹性变形能减少,吸收能向耗散能转化,损伤稳定累积。(3)三种损伤定义方法均能体现砂岩在循环加卸载下的损伤演化规律,损伤变量与上限应力呈正相关,其中声波波速定义的损伤变量能较理想地反应砂岩整体损伤度的变化情况。(4)在冲击试验中,动态峰值应力和动态峰值应变均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同时随着损伤程度的提升,应力—应变率拟合直线的斜率下降,应变—应变率拟合直线的斜率上升,上限应力达到峰值强度的60%后应力的应变率效应出现衰退。(5)入射能、反射能、透射能和耗散能与应变率呈正相关,其中入射能只与应变率相关,并不随损伤程度的改变而改变,同时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剧,反射能占比上升,透射能占比下降,耗散能占比在后期小幅上升,损伤因子在达到0.635时即达到临界损伤值,当损伤因子超过0.635时,反射能占比最高;当损伤因子低于0.635时,透射能占比最高,而耗散能始终最低。图[45]表[16]参[115]
仲云浩[4](2021)在《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合金化负极膨胀效应实时检测》文中研究指明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智能化可穿戴设备中的广泛应用,促使人们寻找比现有石墨负极具有更优异储锂性能的负极材料。合金化负极材料,如Si,Sn,Sb等,因其具有相对较高的理论质量比容量和理论电荷密度,相较于锂金属负极也不存在因枝晶生长产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门。然而,相对大的体积变化造成的材料粉化脱落和SEI层反复形成,限制了合金化负极材料实际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原位(in situ)、实时(real-time)检测技术用于合金化材料体积变化和电极应力演化的在线表征,如激光束位置探测器,多光束阵列应力传感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原位TEM和原位拉曼光谱等。但这些技术大多需要复杂的大型仪器和光学设备,样品池需要特制的透明窗口,测量过程需要严格隔绝水和氧气,导致样品制备过程较繁琐,检测成本较为高昂。以上这些缺点让现有的原位技术难以应用于实际锂离子电池的合金化负极材料的检测,因此开发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灵敏度较高且可用于实际环境的原位检测技术对合金化负极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制了一种基于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锂离子电池合金化负极材料实时检测系统,对Si和Sb两种合金化负极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进行了实时检测,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锂离子电池实时检测系统的构建设计并制作了适用于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电化学检测装置,并探索了一套检测装置的组装和检测流程。根据合金化负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膨胀率和电极涂层厚度,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信号值进行了估算,并以此为依据,以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ADS1256模数转换器、Arduino开发板和PC机端检测程序,自主构建了可以原位监测电极体积变化的检测平台,使该传感器理论上可检测速度低至8×10-3 m/s的电极形变。(2)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电池实时检测系统对硅负极材料体积变化的检测研究使用该自主构建的检测平台,对硅负极材料进行了实时检测。根据传感器信号曲线和电池电压-时间曲线,讨论了电流密度和电池容量衰减对传感器信号的影响,以及单个充/放电循环中的信号曲线积分与电池的充/放电容量的近似线性关系。对循环前后的硅负极材料进行了非原位SEM、XPS和IR表征,间接证明了传感器信号随电流密度和电池容量衰减的变化情况的合理性。(3)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电池实时检测系统对金属锑负极材料体积变化的检测研究使用该自主构建的检测平台,对金属锑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循环过程进行了实时检测,讨论了电流密度和电池容量衰减对传感器信号的影响,和单个充/放电循环中的信号曲线积分与电池的充/放电容量的近似线性关系。对循环前后的金属锑负极材料进行了非原位SEM、XPS和IR表征,间接证明了传感器信号随电流密度和电池容量衰减的变化情况的合理性。
肖永刚[5](2021)在《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西部高海拔寒区,反复的冻融循环造成岩体物理力学性能不断劣化,严重影响岩体工程的稳定性,随着高寒地区工程建设的进行,冻融灾害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开展高寒地区露天矿岩质边坡岩体损伤劣化及时效致灾机理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探测、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集备战铁矿东边坡凝灰岩岩样,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岩石力学试验和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了高寒边坡凝灰岩在循环加卸载、稳轴压卸围压以及常规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冻融循环和不同应力路径对岩石损伤破裂的结构劣化及灾变机理。(2)对凝灰岩岩样进行0、20、40、60和80次冻融处理后,通过SHPB试验系统进行了三种不同冲击气压作用下频繁冲击动力扰动试验,获得了冻融凝灰岩试样频繁冲击下的动力学特性,通过超高速照相机以及试验后CT扫描,揭示了冻融凝灰岩在频繁冲击荷载下的宏细观破坏机制。(3)采用NUBOX-6016型智能振动监测仪对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进行振动监测,通过萨道夫斯基公式拟合出了边坡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建立了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挂帮矿边坡在露天爆破振动下的应力、应变和振动速度等动力响应特征,揭示了露天爆破对挂帮矿边坡的影响规律。(4)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研究了东帮矿山边坡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空间形态和分布规律;通过考虑冻融劣化效应修正了岩体广义霍克-布朗强度准则中的参数,建立了霍克-布朗冻融损伤强度破坏准则,实现了岩体强度参数随冻融循环次数劣化的时效过程,将修正模型导入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分析软件;考虑水冰相变,基于能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和应力平衡方程建立岩石THM耦合模型,建立了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了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的采动响应及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时效破坏过程。
周昱程[6](2021)在《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文中指出人类使用的80%以上物质均源自矿业,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经过数百年的开采,地球表面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理论上,地球的成矿空间分布从地表至地下10,000 m,因此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但是,深部地层“高应力、高渗透压、高地温和强腐蚀”的环境特点对工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矿井安全的咽喉,井壁混凝土的选择是地下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围绕中国东部滨海正在建设的纱岭金矿,根据现实地下环境设计并研发一种由石英砂、微丝纤维和纳米硅灰等组成的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材料(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 HSTCC),探明不同种类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特征,明确典型种类混凝土受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能量特征和损伤程度,揭示相应硬化净浆受温度—复合盐耦合影响下的物相变化和破坏机理,通过探测受环境影响后的硬化净浆中C-(A)-S-H的结构形态以及纳米尺度力学性能反演宏观性能特征。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混凝土具有与岩石一样,能够积蓄变形能并产生冲击破坏的性质,称为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对不同强度等级、掺量和种类纤维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能量指数、冲击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和脆性指数测定。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冲击倾向性越强。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HSTCC的相关冲击倾向性参数均最为优异,钢丝端钩型钢纤维混凝土次之。(2)采用单轴伺服压力机、声发射(AE)装置、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超声检测分析仪研究C70普通高强混凝土(NHSC)、C70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HSTCC三种典型种类井壁混凝土在静载和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能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静载条件下,NHSC中多条裂纹的汇合形成一个贯通裂纹,而在动载作用下,破坏时释放的弹性能会造成巨大的损伤。SFRC中纤维的存在使单个裂缝分割成多个扩展方向,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是一种有效的耗能方式。HSTCC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它可以通过自身的结构特征储存裂纹,耗散能量,并保证其完整性。(3)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定量方法研究了硬化净浆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孔结构特征,并计算了水化程度(DoH)和火山灰反应程度(DoPR),以表征SFRC和HSTCC在滨海超深井环境中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高强度、高韧性硬化净浆(HSTHP)相比较于高性能硬化净浆(HPHP),其早期的DoH和DoPR很低,而受深部高地温影响后DoH和DoPR上升极为明显,这有利于HSTCC的抗渗性和耐久性。SFRC的失效原因复杂,其可能主要是由于水化氯铝酸盐(Friedel盐)的结晶压力诱发的,而导致最终的强度退化。(4)采用29Si和27Al固体核磁共振(NMR),SEM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硬化净浆中C-(A)-S-H的分子结构特征,元素变化和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STHP受60℃和复合盐环境影响后C-(A)-S-H平均主链长达7.19,Ca/Si大幅降低及高密度和超高密度凝胶含量上升,其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宏观性能进一步提升。通过综上试验,HSTCC纱岭金矿进风井标高-1,120m的马头门处得以应用。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保障深部地下工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赵森[7](2021)在《大佛寺矿软底综放采场矿压显现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
王要武[8](2021)在《爆破振动作用对隧道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今国内的山岭隧道掘进开挖多采用钻爆法,该方法开挖隧道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但开挖过程中附带的爆破振动效应会影响隧道结构及其围岩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围岩性质较差的隧道。隧道初支混凝土喷层作为紧邻掌子面的支护结构,受爆破振动的影响最大,据此研究分析爆破振动对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影响是亟需且必要的。本文依托于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沈家坝1号隧道,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了爆破振动作用下隧道初支混凝土喷层的振动响应,以及初支混凝土喷层的振速和应力分布规律;并在初支混凝土喷层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爆破振动作用下短龄期(6h、12h、24h、48h、72h)初支混凝土损伤规律,据此规律对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与掌子面之间的安全步距,以及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安全振速阈值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沈家坝1号隧道的工程概况、地质水文条件和钻爆施工方案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内容设计爆破振动监测方案,对钻爆施工时初支混凝土喷层的振动响应进行监控量测。使用小波变换方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得到了爆破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并依据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对试验的振速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沈家坝1号隧道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并拟合出爆破动载作用下初支混凝土喷层振速与药量、爆心距之间的关系曲线,用于指导隧道的钻爆施工。(2)建立了沈家坝1号隧道的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隧道钻爆施工时初支混凝土喷层的振动响应情况。通过对比分析隧道初支混凝土喷层的拱脚、拱腰、拱顶的振速和应力分布状况,得到了初支混凝土喷层在爆破作用下的振速和应力分布规律;并将初支混凝土喷层的数值振速结果与经验公式拟合振速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设计爆破振动对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影响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时,以现场爆破开挖作为试验振源,将试验制作的短龄期初支混凝土试块,放置在距爆心不同距离的测点位置接受爆破动载作用。研究分析爆破作用下初支混凝土试块的纵波波速变化、抗压强度折减与爆心距、混凝土龄期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初支混凝土爆破损伤规律分析得到初支混凝土喷层的爆破振速安全阈值。(4)通过对初支混凝土材料模型参数进行修改,得到6h、12h、24h、48h、72h这5个不同短龄期的初支混凝土喷层模型。模拟分析爆破动载作用下不同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的损伤范围,进而得到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和掌子面之间安全步距以及不同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安全振速阈值。并将数值模拟得到的初支混凝土喷层安全振速和试验得到的初支混凝土的安全振速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得到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安全振速建议值。
王浩[9](2021)在《大红山铜矿深埋变质灰岩动态响应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深部围岩所处应力状态复杂,不仅有来自上覆岩体的自重力,而且还受到周边岩体所带来的侧向压力,给巷道爆破开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因此亟需掌握深部围岩在动态荷载下的响应规律,为井下巷道掘进爆破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为研究深部围岩的动态力学特性,本文结合大红山铜矿《巷道掘进爆破残药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项目,选取370水平巷道围岩中变质灰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单轴冲击试验和三维动静组合加载冲击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加载应变率、轴向静压、围压对深部围岩动态强度、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态以及能量耗散规律等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常规单轴冲击试验中,变质灰岩的破碎程度随加载应变率的增加而明显加剧。岩石破碎形态受加载应变率影响,当加载应变率为17s-1时,岩石破碎程度较低或不发生破坏,当加载应变率为26s-1~56s-1时,破碎体主要呈柱状劈裂结构及锥形体结构,破坏模式为典型张拉破坏,当加载应变率为增加至68s-1时,锥形破碎体与小粒径破碎体数量明显增加,表明岩石试样逐渐由张拉破坏向剪切破坏过渡;(2)常规单轴冲击试验中,加载应变率影响岩石试样破碎块度的分形特征,当加载应变率为28s-1、34s-1、56s-1、68s-1时,其分形维数分别为1.73、1.82、2.24与2.31;加载应变率与分形维数呈正相关,但分形维数随加载应变率增加的速率逐渐放缓,二者符合函数关系 Df=-1.536e-4ε2+0.028ε+1.062;(3)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了岩石试样在常规单轴冲击条件下破坏的原因,能量密度越大,岩石破坏程度越严重;岩石的能量密度具备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变质灰岩的能量密度随应变率呈线性增长趋势;(4)在三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中,在围压一定的情况下,轴向静压在22.49~40.2Mpa范围内,变质灰岩的弹性模量、组合抗压强度随轴向静压的增大呈现出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轴向静压为34.4Mpa、围压为8Mpa时达到最大弹性模量68.68Gpa与最大组合抗压强度177.36Mpa;在固定轴向静压的情况下,岩石的弹性模量、组合抗压强度与围压呈正相关趋势;(5)在三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中,变质灰岩表现出吸收能量与释放能量两种状态。随着轴向静压的增加,围压为2Mpa、4Mpa、6Mpa与8Mpa时,岩石的能量密度范围分别为1.81~-0.72J/cm3、2.24~-0.41 J/cm3、2.52~-0.14J/cm3 与 2.68~0.19J/cm3,呈减小趋势,反映试样逐渐由吸能状态过渡至释放能量状态;(6)在原有HJC模型参数的基础上计算得出适合本文的HJC参数,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变质灰岩常规单轴冲击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形象的展示了不同时间节点下岩石的内部应力状态与破坏过程;通过微裂纹密度法定量表征子弹冲击速度为3.68m/s、7.42m/s、9.26m/s、12.78 m/s 与 14.98m/s 时变质灰岩石的损伤值 d 分别为 0.02、0.14、0.35、0.53 与 0.64。
夏志远[10](2021)在《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自然崩落采矿法作为一种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地下采矿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深地矿产资源大规模高效开采的首选方法,受到了国际采矿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自然崩落法矿山的底部结构承担着采场出矿任务,所有矿石都需经底部结构运出采场,保障底部结构安全稳定是自然崩落法成功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自然崩落法开采的特殊性,底部结构服务年限长且处于复杂变化的高应力环境,导致底部结构维护难度大,失稳破坏风险高。因此,揭示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发生和演变机理,并提出失稳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以国内典型自然崩落法矿山铜矿峪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数值仿真模拟和力学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了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三种常见失稳类型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并针对失稳机理的不同分别提出了防治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铜矿峪矿现场底部结构失稳特征调研与失稳时空演化过程分析,揭示了铜矿峪矿530中段底部结构失稳发生和演变的普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底部结构失稳区域有相当大的比例发生在拉底推进线前方20~30m范围内;随着拉底推进,一些底部结构失稳区域修复后会呈现反复失稳;副层地压显现受主层开采影响严重,尤其是位于拉底推进线前方的底部结构易出现失稳;拉底过程中,在桃型矿柱尖部上方易形成残留矿柱,表现为局部出矿穿脉顶板地压显现强烈,附近聚矿沟呈现“少矿无矿”的现象。2)基于压力拱理论、薄板理论和散体应力拱理论对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受力过程进行力学解析,通过建立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受力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底部结构从巷道掘进开始到出矿结束的全生命周期应力和位移演化规律,揭示了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失稳机理,主要结论如下: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受采场空间围岩压力拱作用易产生压应力集中,随着拉底面积增加,压应力集中程度逐渐增强,当达到底部结构岩体剪切破坏条件时,就会产生地压破坏现象;随着拉底推进,推进线前方的底部结构逐渐转移到拉底空间下方,此时底部结构压应力集中得到释放,但在高水平构造应力和垂直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底部结构发生向上的挠曲变形,出矿穿脉侧帮和桃型矿柱尖部逐渐呈现拉应力集中,随着拉底面积增加,拉应力集中程度逐渐增强,当超过底部结构抗拉强度时,再次产生地压破坏现象,所以底部结构会呈现反复失稳的地压现象;拉底后尽快促使上覆矿岩崩落,有助于释放拉底推进线前方出矿巷道集中的压应力,以及拉底空间下方桃型矿柱尖部和出矿巷道两帮的拉应力,从而降低底部结构失稳发生概率。3)构建了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受力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应力和位移演化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副层底部结构失稳机理,主要结论如下:主层拉底推进和上覆矿岩崩落加剧了副层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压应力集中,使其更易达到岩体剪切破坏条件,从而增大了副层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失稳发生概率;主层拉底推进和上覆矿岩崩落降低了副层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竖直向上挠曲变形和拉应力集中,使其不易超过岩体抗拉强度,降低了副层底部结构反复失稳概率。4)构建了拉底不良底部结构受力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应力和位移演化特征和规律,揭示了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机理,结果表明:残留矿柱下方桃型矿柱产生较高压应力集中,随着拉底面积增加桃型矿柱尖部压应力持续升高,如果达到岩体剪切破坏条件就会造成桃型矿柱失稳;残留矿柱下方出矿水平地压破坏易发生在出矿穿脉顶板,而正常拉底区域地压破坏易发生在出矿穿脉侧帮;随着拉底推进,残留矿柱下方底部结构呈现“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的应力分布状态;残留矿柱附近的上覆矿岩处于拉应力释放区域,不利于上覆矿岩的崩落,造成聚矿沟无破碎矿石出现。5)研究了铜矿峪矿微震监测系统布设方案,确定了 410中段和530中段的传感器位置坐标,经过定位精度的模拟分析,满足定位误差和系统灵敏度要求,可实现底部结构失稳监测预警任务。6)分别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底部结构失稳的发生和演化机理,开展了防治措施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提出了出矿巷道锚网索喷与底板混凝土反拱的联合支护新形式,有效地控制了出矿巷道围岩的松动变形,提高了底部结构的整体强度,增加了底部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主层后拉底与副层预拉底相结合的拉底方式,不但可保证主层快速投产,而且改善了副层底部结构应力状态;提出了适当增加桃型矿柱尖部上方拉底高度,将桃型矿柱两侧拉底巷道中间的拉底区域作为一个爆破单元同时爆破的措施,从而减小爆破夹制作用,避免残留矿柱的形成。
二、动载下石英微观形变研究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载下石英微观形变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单宁酸改性再生细骨料表征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骨料提质方法 |
1.2.2 再生混凝土增强方法 |
1.2.3 单宁酸性质 |
1.3 研究内容 |
2 TA改性再生细骨料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原材料 |
2.3 再生细骨料改性与表征 |
2.4 配合比与试件制备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TA改性RFA水泥砂浆的流动度 |
2.5.2 水化热和热重(TGA)测量 |
2.5.3 压汞(MIP)分析 |
2.5.4 抗压强度 |
2.5.5 界面过渡区(ITZ)微观形貌 |
2.6 本章小结 |
3 TA改性再生细骨料水泥砂浆的耐久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原材料 |
3.3 配合比与试件制备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毛细吸水测试 |
3.4.2 电通量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TA改性再生细骨料水泥砂浆的动态抗压强度 |
4.1 前言 |
4.2 试验原材料 |
4.3 配合比与试件制备 |
4.4 SHPB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试件破碎形态与破碎分形 |
4.5.2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4.5.3 应变率和动态抗压强度、极限韧性相关性 |
4.5.4 SHPB能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不同循环静载的损伤砂岩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循环加卸载下的砂岩体损伤 |
1.2.2 损伤砂岩动力学研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深部岩体损伤研究现状 |
1.3.2 岩石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现状 |
1.3.3 岩石SHPB试验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1.5 本章小结 |
2 静动态试验装置和步骤 |
2.1 试件制备 |
2.2 动力学试验装置及其原理 |
2.2.1 霍普金斯压杆装置 |
2.2.2 霍普金斯压杆试验原理 |
2.3 试验方案与步骤 |
2.3.1 静态试验 |
2.3.2 循环加卸载试验 |
2.3.3 超声波速测量 |
2.3.4 SHPB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循环加卸载下砂岩力学特性和能量耗散试验分析 |
3.1 不同应力幅值下力学特性变化 |
3.1.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3.1.2 弹性模量变化特性 |
3.2 不同应力幅值下能量分布特性变化 |
3.2.1 能量理论 |
3.2.2 能量演化分析 |
3.3 不同应力幅值下的损伤演化规律 |
3.3.1 基于力学常量的损伤演变分析 |
3.3.2 基于能量耗散的损伤演变分析 |
3.4 超声波检测结果分析 |
3.4.1 基于波速定义的损伤因子 |
3.4.2 损伤因子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损伤程度下砂岩SHPB试验结果分析 |
4.1 不同损伤程度下动态力学特性分析 |
4.1.1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4.1.2 应变率效应分析 |
4.2 不同损伤程度下能量耗散特性分析 |
4.2.1 关于能量参数的应变率效应分析 |
4.2.2 能量分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合金化负极膨胀效应实时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概况 |
1.1.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
1.1.3 锂离子电池内部应力的检测意义 |
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原位检测方法 |
1.2.1 激光束位置探测器 |
1.2.2 多光束阵列应力传感器 |
1.2.3 电化学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 |
1.2.4 其他检测方法 |
1.3 PVDF压电传感器研究概况 |
1.3.1 PVDF压电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1.3.2 PVDF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锂离子电池实时检测系统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仪器和元件 |
2.2.2 传感器信号变化值的有限元分析 |
2.2.3 信号采集模块和计算机程序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传感器密封装置的设计 |
2.3.2 传感器密封装置模型和组装步骤 |
2.3.3 密封胶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电池实时检测系统对硅负极材料体积变化的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和元件 |
3.2.3 样品制备 |
3.2.4 电池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流密度对传感器信号曲线的影响 |
3.3.2 电池容量对传感器信号曲线的影响 |
3.3.3 单个充/放电循环中信号曲线积分与充/放电容量的关系 |
3.3.4 充放电循环前后硅负极的形貌表征 |
3.3.5 充放电循环前后硅负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3.3.6 充放电循环前后硅负极的红外光谱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电池实时检测系统对金属锑负极材料体积变化的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样品制备 |
4.2.4 电池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电流密度对传感器信号曲线的影响 |
4.3.2 电池容量对传感器信号曲线的影响 |
4.3.3 单个充/放电循环中信号曲线积分与充/放电容量的关系 |
4.3.4 充放电循环前后金属锑负极的形貌表征 |
4.3.5 充放电循环前后金属锑负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4.3.6 充放电循环前后金属锑负极的红外光谱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高海拔寒区岩体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现状 |
2.1.1 静态试验研究 |
2.1.2 动态试验研究 |
2.2 边坡物理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2.3 高海拔寒区岩体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2.4 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原位监测研究现状 |
2.4.1 声发射(AE)监测 |
2.4.2 遥感监测技术 |
2.4.3 其他原位监测试验 |
2.5 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
2.5.1 结构面劣化机理 |
2.5.2 岩体结构变异机理 |
2.5.3 稳定性评价方法 |
2.6 问题的提出 |
2.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7.1 主要研究内容 |
2.7.2 主要研究方法 |
2.7.3 技术路线 |
3 备战铁矿工程地质概况与岩体赋存特征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区域地质 |
3.2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构造 |
3.2.3 水文地质 |
3.3 岩石力学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 冻融循环条件下凝灰岩静态力学特性研究 |
4.1 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单轴压缩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岩石的冻融损伤特性 |
4.1.3 单轴压缩岩石力学特性 |
4.1.4 凝灰岩声发射特性 |
4.1.5 凝灰岩的损伤本构关系 |
4.2 常规三轴加载试验 |
4.2.1 试验方案 |
4.2.2 应力应变规律分析 |
4.2.3 岩石变形规律分析 |
4.2.4 岩石破裂特征分析 |
4.3 轴向应力恒定的匀速卸围压试验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轴向压力恒定的匀速卸载围压试验 |
4.3.3 卸荷路径下的岩石破裂特征分析 |
4.4 多级循环荷载试验 |
4.4.1 试验方案 |
4.4.2 应力应变响应机制分析 |
4.4.3 变形及破坏特征分析 |
4.5 不同应力路径下破坏规律及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频繁冲击荷载下冻融凝灰岩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样制备 |
5.1.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5.2 力学特性结果分析 |
5.2.1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
5.2.2 峰值应力特征 |
5.2.3 峰值应变特征 |
5.2.4 动态弹性模量特征 |
5.3 变形与破坏特征分析 |
5.3.1 平均应变率特征 |
5.3.2 频繁冲击后的破坏模式 |
5.4 冻融循环与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挂帮矿边坡在露天爆破振动下的响应研究 |
6.1 高寒边坡爆破振动波实测 |
6.1.1 工程概况 |
6.1.2 爆破测振 |
6.2 边坡爆破振动稳定性数值模拟 |
6.2.1 建立模型 |
6.2.2 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岩体冻融损伤劣化模型 |
7.1 挂帮矿边坡结构面智能识别 |
7.1.1 获取点云数据 |
7.1.2 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 |
7.1.3 获取结构面信息 |
7.1.4 结构面信息统计 |
7.2 考虑冻融劣化的霍克-布朗修正模型 |
7.2.1 霍克-布朗准则方程 |
7.2.2 适用于高寒岩体的霍克-布朗强度准则 |
7.3 本章小结 |
8 高寒边坡多场耦合时效致灾演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8.1 岩体温度-渗流-应力耦合方程的建立 |
8.1.1 温度场控制方程 |
8.1.2 渗流场控制方程 |
8.1.3 应力场控制方程 |
8.1.4 考虑相变问题 |
8.2 备战铁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
8.2.1 建立多场耦合数值模型 |
8.2.2 多场耦合作用下挂帮矿开采的结果与分析 |
8.2.3 冻融循环对挂帮矿边坡的影响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匹配深地属性的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设计与研发 |
1.2.2 深部环境影响下混凝土的破坏行为 |
1.2.3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物相变化特征以及劣化机理 |
1.2.4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微结构特征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深地高应力环境下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3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3.1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2.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4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与强度等级间相关关系 |
2.4.1 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
2.4.2 混凝土的弹性能量指数 |
2.4.3 混凝土的冲击能量指数 |
2.4.4 混凝土的动态破坏时间 |
2.4.5 混凝土的脆性指数 |
2.4.6 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表征方式 |
2.4.7 高强混凝土声发射特征 |
2.5 钢纤维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1 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2 纤维种类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6 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STCC)的设计 |
2.6.1 功能型混凝土材料设计思路 |
2.6.2 现阶段深部矿井混凝土的不适用性 |
2.6.3 新井壁材料的设计方法 |
2.6.4 HSTCC相关力学性能 |
2.7 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破坏特征及能量演化机制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3 井壁混凝土受荷载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3.1 单轴加卸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3.2 混凝土在静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演化 |
3.4 井壁混凝土在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4.1 动力荷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4.2 混凝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 |
3.4.3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应力和应变特征 |
3.4.4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能量与损伤特征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演变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3 混凝土宏观性能演变规律 |
4.3.1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 |
4.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演变规律 |
4.4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含量演变规律 |
4.4.1 硬化净浆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 |
4.4.2 结合XRD-Rietveld分析硬化净浆中的主要晶体物相 |
4.4.3 结合TG分析硬化晶体中的主要非晶体物相 |
4.5 硬化净浆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 |
4.5.1 结合SEM-EDS分析硬化净浆表面微观形貌 |
4.5.2 结合MIP分析硬化净浆的孔结构特征 |
4.6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6.1 化学滴定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方法 |
4.6.2 不同种类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7 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C-(A)-S-H结构演化历程及其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3 硬化净浆中C-(A)-S-H结构特征 |
5.3.1 NMR测试及分析C-(A)-S-H结构方法 |
5.3.2 干拌胶凝材料(原材料)中主要物相的结构特征 |
5.3.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含Si物相结构特征 |
5.3.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的含Al物相结构特征 |
5.4 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分布规律 |
5.4.1 SEM协同EDS的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的试验方法 |
5.4.2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单种类化学元素分布特性 |
5.4.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复合化学图像 |
5.4.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C-(A)-S-H凝胶的Ca/Si变化特征 |
5.5 硬化净浆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5.1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 |
5.5.2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 |
5.5.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能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爆破振动作用对隧道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发展 |
1.2.2 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的研究 |
1.2.3 爆破振动对隧道结构影响的研究 |
1.2.4 隧道爆破振动安全判据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爆破振动理论及其影响分析 |
2.1 岩石爆破及爆破应力波的产生 |
2.1.1 岩石爆破破碎理论 |
2.1.2 爆破应力波及其传播理论 |
2.2 爆破应力波对初支混凝土喷层影响理论 |
2.2.1 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力学作用 |
2.2.2 爆破应力波对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影响 |
2.3 爆破应力波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沈家坝1 号隧道爆破振动监测试验与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地质条件 |
3.1.2 水文条件 |
3.2 沈家坝1 号隧道钻爆施工方案 |
3.3 爆破振动试验监测方案 |
3.3.1 爆破振动监测仪器及简介 |
3.3.2 试验方法及测点布置 |
3.4 爆破振动信号时-频分析及降噪处理 |
3.5 振动试验数据回归分析 |
3.5.1 数据回归分析方法 |
3.5.2 初支混凝土喷层爆破振动衰减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爆破引起初支混凝土喷层振动响应数值模拟 |
4.1 ANSYS/LS-DYNA数值软件 |
4.2 隧道钻爆施工数值模型分析 |
4.2.1 单元类型选择 |
4.2.2 材料模型 |
4.2.3 时间步长控制 |
4.2.4 无反射边界条件 |
4.2.5 算法选择 |
4.3 模型建立及材料参数选取 |
4.4 钻爆施工对初支混凝土喷层影响结果分析 |
4.4.1 初支混凝土喷层振速分析 |
4.4.2 数值法与经验公式法对比 |
4.4.3 初支混凝土喷层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爆破对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影响试验研究 |
5.1 爆破振动对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影响机理 |
5.2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原理 |
5.3 短龄期初支混凝土爆破振动试验方案 |
5.3.1 试验方案设计 |
5.3.2 测点布置 |
5.3.3 试件的制备 |
5.3.4 试件超声测损 |
5.4 初支混凝土损伤检测与结果分析 |
5.4.1 结合爆破振动试验试件损伤规律分析 |
5.4.2 试件抗压强度测试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爆破对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影响数值分析 |
6.1 模型和材料参数 |
6.1.1 模型修改 |
6.1.2 材料参数修改 |
6.2 爆破动载对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影响数值结果分析 |
6.2.1 爆破应力波对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影响 |
6.2.2 短龄期初支混凝土喷层质点安全振速阈值分析 |
6.3 预防钻爆施工导致隧道初支混凝土喷层破坏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大红山铜矿深埋变质灰岩动态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动态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现状 |
1.2.2 岩石能量耗散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岩石动态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SHPB试验技术与岩石试样制备 |
2.1 SHPB试验技术 |
2.1.1 概述 |
2.1.2 试验原理 |
2.1.3 试验原则 |
2.1.4 SHPB试验装置 |
2.1.5 试验步骤 |
2.2 试样制备与基本力学参数 |
2.2.1 试样制备 |
2.2.2 基本力学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轴冲击荷载下变质灰岩动态响应特征 |
3.1 试验设计 |
3.2 加载条件及原始波形图分析 |
3.2.1 原始波形图 |
3.2.2 应力平衡检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单轴冲击荷载下变质灰岩试验结果 |
3.3.2 平均应变率、入射幅值与冲击速度的关系 |
3.4 变质灰岩动态响应特征分析 |
3.4.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3.4.2 动态断裂破坏形态分析 |
3.4.3 破碎体块度分析 |
3.4.4 动态力学特性及能量吸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动静组合条件下变质灰岩动态响应特征 |
4.1 三维动静组合加载装置与试验方案 |
4.1.1 基于SHPB的三维动静组合加载装置 |
4.1.2 三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方案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三维动静组合下岩石的弹性模量与动态抗压强度分析 |
4.2.2 三维动静组合下岩石的应变率分析 |
4.2.3 三维动静组合下能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石单轴冲击响应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
5.1 常见的岩石材料模型 |
5.2 变质灰岩本构模型参数 |
5.2.1 HJC模型简介 |
5.2.2 变质灰岩模型HJC参数确定 |
5.3 变质灰岩本构模型参数的应用 |
5.3.1 SHPB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5.3.2 波形整形技术与荷载施加方式 |
5.3.3 接触方式与罚函数因子 |
5.3.4 失效准则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模拟有效性验证 |
5.4.2 试样内部应力均匀化过程 |
5.4.3 破坏过程分析 |
5.4.4 不同加载速度下的破坏形态 |
5.4.5 损伤演化结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自然崩落采矿法应用现状 |
1.2.2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地压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矿区工程背景及底部结构失稳发生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铜矿峪矿工程背景 |
2.2.1 矿区地层 |
2.2.2 地质构造 |
2.2.3 矿体特征 |
2.2.4 采矿方法 |
2.3 矿区地应力场测试 |
2.4 岩体力学参数确定 |
2.4.1 岩石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
2.4.2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力学参数计算 |
2.5 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失稳发生规律研究 |
2.5.1 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失稳特征 |
2.5.2 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失稳发生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3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地压演化特征与失稳机理 |
3.1 引言 |
3.2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受力过程力学解析 |
3.2.1 基于压力拱理论的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受力解析 |
3.2.2 基于薄板理论的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等效模型受力解析 |
3.2.3 基于散体平衡拱理论的采场矿石对底部结构作用力解析 |
3.2.4 小结 |
3.3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值模型构建 |
3.3.1 模型的构建方法 |
3.3.2 模型结构参数 |
3.3.3 强度准则 |
3.3.4 边界条件与地应力施加 |
3.3.5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值模拟步骤 |
3.4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力学效应 |
3.4.1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应力演化特征 |
3.4.2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位移演化特征 |
3.5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失稳机理分析 |
3.5.1 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3.5.2 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3.5.3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反复失稳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自然崩落法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4.1 引言 |
4.2 主副层联合开采数值模型构建 |
4.2.1 模型结构参数 |
4.2.2 主副层联合开采数值模拟步骤 |
4.3 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力学效应 |
4.3.1 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应力演化特征 |
4.3.2 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位移演化特征 |
4.4 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4.4.1 副层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地压显现加剧机理 |
4.4.2 副层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地压演化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自然崩落法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5.1 引言 |
5.2 拉底不良采场数值模型构建 |
5.2.1 模型结构参数 |
5.2.2 数值模拟步骤 |
5.3 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力学效应 |
5.3.1 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应力演化特征 |
5.3.2 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位移演化特征 |
5.4 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5.4.1 残留矿柱下方桃型矿柱失稳机理 |
5.4.2 残留矿柱下方出矿水平失稳机理 |
5.4.3 残留矿柱下方底部结构整体失稳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微震监测系统的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技术研究 |
6.2.1 微震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
6.2.2 铜矿峪矿微震监测系统作用 |
6.2.3 铜矿峪矿微震监测区域与传感器的布设 |
6.2.4 铜矿峪矿微震传感器网络定位精度检验 |
6.2.5 铜矿峪矿微震监测系统方案的确定 |
6.3 底部结构支护与加固措施研究 |
6.3.1 支护与加固措施的提出 |
6.3.2 支护与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
6.3.3 支护与加固现场应用效果检验 |
6.4 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研究 |
6.4.1 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提出 |
6.4.2 副层预拉底方式底部结构稳定性分析 |
6.5 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动载下石英微观形变研究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酸雨-高温交替作用下灰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D]. 梁炳新.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单宁酸改性再生细骨料表征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 沈文峰.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不同循环静载的损伤砂岩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 王倩倩.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合金化负极膨胀效应实时检测[D]. 仲云浩. 扬州大学, 2021(08)
- [5]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研究[D]. 肖永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D]. 周昱程.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7]大佛寺矿软底综放采场矿压显现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赵森.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爆破振动作用对隧道初支混凝土喷层的影响研究[D]. 王要武.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9]大红山铜矿深埋变质灰岩动态响应特征研究[D]. 王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10]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 夏志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