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处理生物滤池挂膜的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1](2020)在《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区域内部分生活污水、地表径流和大量的外源污染物未经充分处理进入河流,污染物负荷严重超过河流的最大环境容量,由此造成河流的生态系统受损,河流呈现出黑臭污染状态。城市河流污染与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形成强烈反差,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城市水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城市黑臭水体在无降雨时段有机物和氨氮污染持续、降雨时段颗粒物污染凸显的特征,开发具备高效生物转化和颗粒物截留双重功能、且能灵活切换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接触絮凝过滤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原理,研发了用于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以南方H市的QJ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填充滤料、曝气生物滤池挂膜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实际运行效果。研究结论表明:(1)分别填充沸石、火山岩和沸石与火山岩组合滤料的三组曝气生物滤池,挂膜成功的时间分别为15d、17d和12d,组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挂膜时间最短。(2)在稳定运行期间,火山岩、沸石和沸石与火山岩组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5%、87.4%、93.9%;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9%、49.4%、61.7%。对比研究显示,组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最优。(3)沸石、火山岩和沸石与火山岩组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跟滤料填充高度成正相关,跟水力停留时间成负相关;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增加,三组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对COD的去除率先升高后下降。(4)采用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H市黑臭水体的现场试验结果证明该组合工艺对氨氮、COD、浊度、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5.0%、54.9%、90.0%、54.6%。该组合工艺在降雨时段快速去除颗粒污染物提高水体透明度,非降雨时段能够稳定高效地去除城市黑臭水体的氨氮。(5)现场运行实践证明,该组合工艺具有抵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设备制作成本较低、占地面积较小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具有工程推广前景。
吴大冰[2](2020)在《富铁填料/锰砂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文中提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产泥量低、能耗低、工艺简单,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对污染物处理效果有限,需要与好氧处理单元配套使用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厌氧氨氧化是一种清洁的低能耗脱氮工艺,不需要曝气和有机碳源,但在运行过程中受有机物浓度影响较大。因此,可将厌氧生物滤池作为预处理,结合微曝气生物滤池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形成组合工艺。本试验研究组合工艺中的厌氧部分,在厌氧生物滤池内填装富铁填料或锰砂和陶粒的复合填料体系,研究其对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效能的影响;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作为深度处理,以聚氨酯多孔材料作为主要微生物载体,研究其挂膜启动过程,并分析有机物浓度和锰离子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最后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厌氧生物滤池采用富铁填料和陶粒体积比为1:6的复合填料体系挂膜效果较好,挂膜启动耗时45天,挂膜启动完成时的COD去除率在55%左右。在稳定运行期间,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体积比为1:6的反应器对COD、NH4+-N、TN、TP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55.99%、2.26%、3.39%、24.17%和89.06%,与无富铁填料的对照组相比,COD和TP的去除率提高了3.78%和10.13%;富铁填料使厌氧生物滤池出水的可生化性和p H值也有所提高;从铁细菌测定结果来看,富铁填料使厌氧生物滤池内铁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水力负荷为0.1 m3/(m2·h)的厌氧生物滤池对COD、NH4+-N、TN、TP、SS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49.46%、0.51%、1.18%、21.45%、85.42%和57.78%,其中对COD、TP、SS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比水力负荷为0.3 m3/(m2·h)的厌氧生物滤池提高了18.21%、5.38%、9.43%和23.00%。厌氧生物滤池采用锰砂和陶粒体积比为1:6的复合填料体系挂膜效果较好,挂膜启动耗时35天,挂膜启动完成时的COD去除率在60%左右。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对COD、NH4+-N、TN、TP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62.81%、1.65%、2.16%、10.85%和86.23%,与无锰砂的对照组相比,COD的去除率提高了8.73%,NH4+-N、TN、TP和SS的去除率无明显差异;在锰砂的影响下,试验组的出水可生化性高于对照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挂膜启动耗时120d,对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50%、99.12%和81.39%。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历经外加有机物浓度为0、30.31、60.64和90.18 mg/L四个阶段,其中有机物浓度为60.64 mg/L时脱氮效果最佳,反应器对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7.69%、99.93%和95.13%,与不加有机物时相比,TN去除率和进出水pH差值分别提高了11.03%和0.22;COD浓度为90.18 mg/L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受到抑制。反应器在外加有机物浓度为76.32 mg/L,Mn2+投加浓度为3.0 mg/L时,对NH4+-N、NO2--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57%、95.68%和88.00%,与Mn2+投加浓度为0 mg/L时相比分别提高了8.84%、6.61%和7.26%;并且Mn2+投加浓度为3.0 mg/L时反应器对NO2--N的去除量与NH4+-N的去除量的比值为1.34,更接近理论值1.32。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绿曲挠菌门、浮霉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各样本在门水平下的优势菌群。在60 mg/L的有机物影响下,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分别上升了8.32%和5.77%,绿曲挠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分别降低了10.61%和4.84%;从反应器底部到聚氨酯多孔载体(距离反应器底部16cm),浮霉菌门、绿曲挠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分别提高了2.37%、0.59%和2.84%,变形菌门和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的丰度分别降低了4.64%和0.65%;各样本均检测出属于厌氧氨氧化菌的两个属,分别是Candidatus Brocaia属和Candidatus Jettenia属;在60 mg/L的较低浓度有机物的影响下,Candidatus Brocadia属的丰度提高了8.20%,Denitratisoma属、陶厄氏菌属、丛毛单胞菌属和Polyangium菌属等一些具有反硝化功能的菌属的丰度有所提高,且在反应器底部处的丰度高于聚氨酯载体底部处的丰度。
郝松泽[3](2020)在《微污染原水生物滤池/超滤耦合处理工艺优化及膜污染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工厂排污的增加和农田化肥的大量使用,地表水源水中氨氮和有机物浓度显着提高,居民若长期饮用不经处理的高氨氮地表水,可导致人体器官癌变。实践证明,城市水厂采用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对水中的氨氮无明显去除效果,饮用水中氨氮浓度依然存在超标风险。研究发现,采用生物滤池+超滤组合工艺可有效降解氨氮和有机污染物,但该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会导致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的升高,同时还伴随着严重的膜污染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采用生物过滤+超滤耦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通过优化滤料种类的组合,制备新型滤料等方式,旨在提高微污染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三氮”的去除效果,调控超滤膜污染。论文首先考察了常规生物滤池+超滤工艺以及组合滤料的优化对微污染原水中“三氮”的处理效果和对膜污染的影响;其次,通过实验制备出可高效降解“三氮”污染物的新型双金属催化剂,探究其催化降解机理;最后,将该新型催化剂应用到生物滤池工艺中,提出双金属催化滤料生物滤池工艺(BC-Biofilter),通过与超滤工艺耦合处理微污染原水,并分析其作为超滤预处理工艺对膜污染的减缓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当采用常规生物滤池+超滤组合工艺时,常规生物滤池对氨氮和T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和79%。然而,出水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分别提高了130%和65%,超滤膜产生了严重的膜污染问题。通过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图、红外光谱以及凝胶色谱分析手段可知,水体中的芳香蛋白质类和富里酸等有机物是引起超滤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为有效降解生物滤池中因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实验对生物滤池中的滤料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活性炭-颗粒硅藻土滤料较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沸石滤料这三种组合滤料均对硝酸氮和亚硝酸氮无明显去除效果。然而研究发现活性炭-颗粒硅藻土滤料在减缓超滤膜污染方面显着优于其他两种组合滤料。3、研究发现,将钯-锡金属和Fe0负载到γ-Al2O3-硅藻土载体滤料上制备出的新型双金属催化剂可将硝酸盐氮氮还原成氮气,去除效率可达到78%以上。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达到0.42 mg/(L?g?min),催化还原反应符合L-H一阶动力学方程,其再生恢复率高达到99.9%。4、在优化生物滤池中组合滤料时发现,将该双金属催化剂替代常规石英砂滤料,形成的双金属催化滤料生物滤池工艺可有效提高硝酸盐氮的去除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滤池对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和90%以上,出水浓度分别降低到0.13mg/L和0.009mg/L以下。5、双金属催化滤料生物滤池/超滤耦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具有显着的处理效果。不仅实现水中“三氮”污染物、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超滤膜污染速率也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滤池内生化系统可去除水中的芳香蛋白质和富里酸等有机物,有效的防止了有机物对超滤膜造成污染;催化还原反应提高了滤池出水Zeta电位的电负性,胶体颗粒和絮体在静电斥力的作用下不易在膜表面沉积。6、双金属催化滤料生物滤池内形成的微絮凝,可去除水体中粒径在200-350nm的胶体颗粒,有效的防止超滤膜过滤孔径的堵塞,同时微絮凝可有效降低胶体颗粒与超滤膜之间的范德华作用力,改变双电层作用力的方向,从而可保证絮体在膜表面形成高孔隙率滤饼层。双金属催化生物滤池内发生的生物降解、催化还原和微絮凝的协同作用,不仅解决了微污染饮用水中的“三氮”问题,同时可有效减缓超滤膜污染。
李晓波[4](2020)在《北方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预处理去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水源水稀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氨氮就是水源水污染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而且氨氮对水源水的污染还存在着季节性加剧的问题,这就使得季节性污染较明显的北方地区的氨氮污染情况更加显着。仅依靠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给水处理工艺对氨氮的去除非常有限,只能去除氨氮污染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难以满足存在季节性氨氮污染的北方地区的净化需求。所以在北方地区解决水源水中氨氮污染问题就更加的迫在眉睫和意义重大。为了解决北方地区的氨氮污染问题,本文拟通过建立一个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开展评价资料梳理和实施评价过程这三个环节对十一五和十二五“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的BAF(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强化混凝技术,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季节性污染水源常规工艺强化处理技术,水源水高氨氮和冬季湿地对氨氮强化去除技术这四个已经成熟的水源水氨氮处理技术进行科学评价,评价出最适于北方地区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最终各技术的得分依次为BAF预处理-强化混凝技术93.129分,曝气生物滤池技术95.975分,季节性污染水源常规工艺强化处理技术86.211分,水源水高氨氮和冬季湿地对氨氮强化去除技术89.135分。其中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评价结果最好,得分95.975分。所以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理论层面最适合作为北方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然后对评价出的曝气生物滤池技术进行单级变双极的结构上调整与改进,并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气水比,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运行单级和双级曝气生物滤池,得到两者的最佳运行参数均为温度26-30℃,pH 7.1-8.0,气水比1.0:1.0,水力负荷4m3/m2·h。反冲洗后16h和24h分别对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恢复到反冲洗前水平。并根据两者的运行效果比较,确立反应器的最终形式为双极曝气生物滤池。最后分别在低温、常温和温度过渡期下以双级和最佳参数运行反应器,考察反应器运行效能。常温下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都比较稳定,分别保持在80%和30%以上。下层滤料对去除率的贡献更大。在低温期,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处效果则减退明显。且下层滤料对去除率的贡献有所下降。在温度过渡期反应器对氨氮的净化效果现实随温度降低,然后当微生物适应低温后,开始有所回升。
方志杰[5](2020)在《生物滤池-氧化塘组合技术处理农村污水的试验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许多未经处理的污水就近直接排入水体中,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构造了“生物滤池-氧化塘”组合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开展生物-生态组合型工艺运行研究。通过滤料优选试验确定了天然沸石与火山岩两种组合型滤料,经过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各污染性指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同时,氧化塘系统中移植了几种湿地植物,污水中氮磷指标在不断降解的同时,实现资源化的利用。以气温作为主要因素,通过2019年7月-2019年12月对生物滤池与氧化塘的连续进出水水质监测,研究了组合系统对各污染性指标的去除效果。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滤料优选试验可知,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另外两种滤料(火山岩、麦饭石),三种滤料对于磷的吸附效果均不是太理想,需要与生物除磷方法相结合以强化去除效果;组合型滤料对氨氮和磷的吸附性能要好于单一型滤料。2、通过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试验可知,调节滤速,设定一定梯度的进水流量进行挂膜启动,经过28d后挂膜成功,微生物种类与生物膜浓度不断增加,CODMn、NH4+-N、TN三者的去除率均稳步提升。3、生物滤池系统运行期间,CODMn的去除效果受温度的影响不大,NH4+-N、TN的去除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大,TP的去除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小。4、氧化塘系统运行期间,塘1、塘2、塘3中CODMn出水浓度分别在10.23-19.86mg/L、12.75-24.53mg/L、10.56-21.02mg/L范围内变化,夏冬季节CODMn的出水浓度值变化较小;塘1、塘2、塘3中NH4+-N出水浓度分别在1.31-3.91mg/L、1.45-4.23mg/L、1.92-5.18mg/L范围内变化,NH4+-N出水效果受气温的影响较大;塘1、塘2、塘3中TN出水浓度分别在4.42-9.83mg/L、4.58-9.94mg/L、5.97-12.03mg/L范围内变化,TN出水效果受气温的影响亦较大;塘1、塘2、塘3中TP出水浓度分别在0.31-0.52mg/L、0.32-0.54mg/L、0.30-0.52mg/L范围内变化,除了12月份偶有几次出水达不到一级A标的排放标准外,其余时间段均能达到。论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计生物-生态组合型污水处理系统,CODMn、NH4+-N、TN、TP的去除效果均较好,是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
靳宇辉[6](2020)在《生物强化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北部绝大多数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32%。但其人口数量却不到全国的8%,同时我国西北地区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到七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提高,农村污水的水质也产生了多样化,氮磷含量较高,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分散式生活污水逐渐成为了环境中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研究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种主流,为响应对西部地区生态物种及环境保护的号召,农村生活污水和青藏铁路沿线站台及沿路的便利店等服务设施所排出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因此研究设计一种经济、高效的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生物海绵铁技术为基础,以西北农村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设计了一套集塔式生物循环滤池和土地处理系统等工艺于一体的生物强化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装备。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塔式生物循环滤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挂膜与自然挂膜相结合,对反应器内的载体进行挂膜,考察塔式生物循环滤池对生活污水中COD、NH4+-N、TN、TP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出有以下结论:以铁+聚氨酯泡沫为填料的反应器,第16天后,该反应器COD、NH4+-N、TN、TP去除率稳定在85.53%、74.29%、39.55%、40.71%左右。将两个滤柱中的载体取出对表面进行观察,发现载体表面生成一层褐色的黏糊状生物膜,随着反应天数的增加,载体表面的生物膜慢慢增多,颜色也从褐色变为棕色,最后变成暗黑色,此时载体表面生物膜的颜色形态不再发生变化,这说明反应器中填料已成功挂膜。(2)反应器在稳定运行过程中,通过对比反应器在不同水力负荷、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温度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得出塔式循环生物滤池的最佳工况点,即水力负荷为1.433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10h、有机负荷为500mg/L、温度为夏季高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最高,其出水浓度平均COD为48.65mg/L、NH4+-N为14.37mg/L、TN为26.88、TP为3.62mg/L,COD和NH4+-N在最佳条件下满足污水一级b排放标准,TN和TP在最佳条件下均无法满足二级排放标准。对比不同填料方式载体1、载体2、载体3的反应器在各种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得出以载体2为填料的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最好。(3)通过对污染物在被反应器去除的过程分析,污染物随着时间的增加先被快速降解到最低值,过了一段时间又有缓慢增加的现象,对其反应过程分析得出污水中NH4+-N在被去除过程中,载体表面附着的硝化菌和亚硝化细菌较多,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亚硝化反应,加上亚硝酸盐逐渐被氧化成硝酸盐的硝化反应使得氨氮被大量去除,亚硝氮先逐渐增高又降低,但明显加入海绵铁的反应器反硝化反应要优于另外一个,其总氮去除率平均要高8%左右,说明反应过程中存在反硝化反应,从而验证了生物海绵铁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4)反应器在稳定运行过程中,通过比较在不同条件下聚氨酯泡沫+海绵铁滤柱与聚氨酯泡沫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实验得出:聚氨酯泡沫+海绵铁滤柱反应器的去除效果要明显高于聚氨酯泡沫反应器,验证了生物海绵铁体系的强氧化性,以及其在脱氮除磷的优势,并通过测定两种塑料小球中生物膜的活性污泥指标,发现前者微生物总量明显要比后者高。(5)为更加明晰污染物在被塔式循环生物滤池的降解过程,本实验将对降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对反应过程过程进行拟合时,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度最高(R2>0.94),表面负荷为1.911m3/(m2*h)的R2=0.94,拟合程度最高,半衰期为3.04h,零级反应动力学和二级反应动力学较低;(6)本章以土地处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塔式生物循环滤池作为工艺的预处理系统,其出水作为土地处理系统的进水以期对生活污水进行后续处理,研究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得到如下结论:(1)土地处理系统在不同填料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是不同的,土地处理中的土壤本来就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就具有一定的优势,编号为SFCW-1#的反应器里面加入了一定量的海绵铁,大大加强了对污染物的的降解能力。三个反应器中SFCW-1#的平均去除率最高,COD和NH4+-N出水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2.54mg/L和12.07mg/L,达到了污水一级b排放标准,发现SFCW-1#和SFCW-2#中聚氨酯泡沫填料更利于发挥它固定化生物的作用,延长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增加与污染物的反应时间。(2)由于SFCW-1#反应器中海绵铁的介入,其强氧化性加快了反应过程中硝化与反硝化的作用,三个廊道中TN、TP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降解,三个反应器中SFCW-1#的平均去除率最高,出水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8.24mg/L和2.85mg/L,TN达到了污水一级b排放标准,TP达到了污水二级排放标准,从而验证了生物海绵铁具有脱氮除磷的作用。
王朋[7](2020)在《地表水厂应对微污染水的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净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中,水源水的有机污染是导致工艺运行质量下降和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山东省高密市重要饮用水源的城北水库,其上游水源为峡山水库水和黄河水,水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问题。两种水源水交替或混合进入城北水库,水质波动和不稳定性显着,增加了水质处理的难度。常规工艺水厂难以保证水质达标,需进行工艺优化和升级。本文以山东省高密市孚日水厂为依托,以城北水库水源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开展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生产现场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现有常规工艺进行强化试验,并通过生物预处理试验探讨工艺升级改造的可行性。试验通过对不同的单体工艺及其组合进行效果验证和评价,对工艺参数进行了测试优化,形成研究结论如下:(1)强化混凝可有效提高常规处理工艺对原水中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本试验通过投加PAC絮凝剂和PAM助凝剂,结合高锰酸钾预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达到强化混凝的效果。通过对PAC单独投加和PAM助凝剂投加试验,确定PAC和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70mg/L和0.05mg/L;“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在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分别为0.6mg/L和15mg/L的条件下,对浊度、色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38%、47.83%、53.12%和18.26%。(2)试验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BAF)预处理微污染水效果显着,1500mm滤料对浊度、色度、CODMn、UV254、藻类和氨氮的日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0.81%、48.11%、20.83%、7.13%、51.28%和31.13%;“BAF-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对浊度、色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7.00%、89.72%、55.45%和35.59%,比“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工艺分别提高了9.62%、41.89%、2.33%和17.33%。(3)BAF实验中采用火山岩填料,发现1500mm滤层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明显高于800mm滤层;为保证处理效果,COD负荷不宜超过5 kg/(m3·d),水力负荷不宜超过8 m3/(m2·h);另外,当水温低于10℃时,CODMn去除率下降明显;原水的溶解氧浓度高于6mg/L,停止曝气未对CODMn去除效果产生影响。(4)试验表明颗粒活性炭(GAC)-石英砂双层滤料过滤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砂滤池。炭砂过滤(GSF)对浊度、色度、CODMn、UV254和氨氮的日均去除率达到了75.32%、57.88%、27.27%、25.01%和28.54%,分别比普通砂滤高出5.50%、10.13%、14.63%、14.03%和8.03%。生物降解作用抵消了部分因吸附碘值下降引起的有机物去除率下降趋势,pH与溶解氧的变化量可以作为生物降解作用的参考依据。(5)试验表明炭砂双层滤料滤池反洗周期比单层砂滤池更长。通过滤层水头损失与滤后水浊度测定确定当前反洗周期为48h;通过反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的测试,确定水洗强度为12L/(s·m2);通过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分析,结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确定了炭砂过滤进水CODMn的限值为4mg/L;综合考虑活性炭运行寿命、成本及滤池结构情况,探讨了单层砂滤池改造为炭砂滤池的可行性。(6)试验表明BAF作为预处理工艺可以显着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原水污染严重时可以采用BAF-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同时可以用炭砂双层滤料进行强化过滤以提高CODMn去除率,为水厂优化改造提供了思路;在当前不具备预处理设施建设条件的前提下,对强化混凝可以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或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水厂仍应进行深度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确保水质满足国标要求。
崔斌华[8](2020)在《反硝化生物滤池-水生植物塘复合工艺净化低污染水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湖泊、河流等水体水质要求也逐渐提高。而低污染水的处理是提升河流、湖泊水质的重要一环。现有的低污染水处理技术各有优劣,如何经济有效的去除低污染水中的氮、磷是现阶段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低污染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和水生植物塘工艺处理低污染水试验研究。在DNBF试验研究中,探究了新型天然碳源作为反硝化碳源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不同滤料和运行条件对DNBF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DNBF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在水生植物塘研究中,通过分析动态条件下沉水植物对污染物吸收贡献率和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贡献率,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探究了水生植物对低污染水去除机理。研究了DNBF和水生植物塘复合工艺对低污染水处理效果,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三种工艺出水中污染物浓度。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以玉米芯、杨树枝、木屑和稻草秸秆为反硝化碳源,探究了其作为反硝化碳源的可行性。以陶粒、石英砂、聚丙烯塑料为滤池滤料,考察了不同滤料对DNBF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玉米芯的反硝化潜能最高,为143.07 mg NOx--N/(g·材料)。在静态反硝化试验中,以碱处理玉米芯为反硝化碳源时,TN的去除率为69.70%。碱处理玉米芯的释碳能力和反硝化潜能较天然玉米芯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在碱处理玉米芯投加量为20 g,HRT=2 h时,以陶粒为滤料的DNBF脱氮效果最好,TN出水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水标准。反硝化菌属在以陶粒为滤料的DNBF上层、中层、下层中相对丰度分别为23.13%、8.45%、19.46%,其中Thauera(陶厄氏菌属)相对丰度分别占比19.78%、4.29%、13.25%,远高于其他两种滤料的DNBF。在三种不同滤料DNBF中,下层生物膜反硝化菌属所占相对丰度均为最高,说明在上向流DNBF中,反硝化菌属在下层富集。采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沉水植物(苦草、黑藻和马来眼子菜)处理低污染水,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和有机物。对三种植物根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藻对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2.83%和82.66%。在3种不同水力停留时间(4天、6天和8天)的条件下,三种水生植物塘中TN和TP的最高去除率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苦草、黑藻、马来眼子菜三种植物对TN的吸收贡献率分别为16.22%、20.38%和16.97%,对TP的吸收贡献率分别为19.16%、18.88%和21.06%。植物根际中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9.70%(马来眼子菜)、88.57%(苦草)和68.57%(黑藻)。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在三种沉水植物脱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种植物根际中红杆菌(Rhodobacter)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74%(马来眼子菜)、3.19%(苦草)和13.87%(黑藻),其在反硝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DNBF除磷效果较差,出水中TP浓度较高,因此开展了反硝化生物滤池-水生植物塘复合工艺对低污染水去除效果的研究。经此复合工艺处理的低污染水,COD、NH4+-N、TN、TP出水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V类水标准。同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上述三种工艺处理低污染水时各污染物出水浓度。分别使用准牛顿BP算法(trainbfg)、量化共轭梯度算法(trainscg)和L-M优化算法(trainlm)建立了上述三种工艺处理低污染水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结果表明,L-M优化算法(trainlm)训练精度最高。采用L-M优化算法(trainlm)对三种工艺出水污染物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中TN、TP的均方误差(MSE)均小于1.00,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预测三种工艺出水污染物浓度。
江宇勤[9](2020)在《合流制溢流污水高效生物净化技术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被排入地表水中,水环境的污染已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由于雨污混合水溢流入河流湖泊所形成的合流制溢流污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有的污染水处理技术,虽然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仍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所以针对我国合流制溢流污水现状,改良或设计一种新的处理技术和工艺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设计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高效硝化池工艺,证实了其在合流制溢流污水处理中的可行性,并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高效硝化池工艺各单元单独运行和串联运行时的处理效果及最佳运行参数。(1)通过对在不同条件下运行的反应器进行水力行为分析,发现:随着HRT和反应器格数的增加,反应器的有效容积明显增加,而随着填料投加量增加,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则逐渐减少,但有效容积仍为84~92%;在清水条件下运行的反应器,其容积利用率高于稳定运行条件下的反应器。反应器的结构性能优良,1/Pe始终都小于0.2,N值是实际格数的2~3倍。(2)通过对不同填料的理化特性及生物膜生长情况进行RDA分析,发现:填料的Zeta电位影响生物量的生长情况,空隙率影响脱氢酶活性的生长情况,随着Zeta电位的增加与空隙率的降低,生物膜生长情况更具优势。结合填料对氨氮、COD去除负荷影响试验可知,火山岩对氨氮的去除负荷最大,为34.20 g/m3d,陶粒对COD的去除负荷最大,为120.75 g/m3d。(3)通过进行不同C/N、HRT、反冲洗条件对BAF性能影响的研究,发现:C/N对COD去除性能影响不大,当进水C/N为20时,COD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HRT对COD去除性能有明显影响,当进水HRT从2 h缩短至0.5 h时,COD去除率从99%降至87.67%;反冲洗方式采用水冲洗10 min,此时SS去除率最好,且能耗较少。(4)通过进行不同C/N、HRT、碱度条件对高效硝化池性能影响的研究,发现:进水C/N从2增加至8时,氨氮去除率从95%降至82%;进水HRT从2 h缩短至0.5 h时,氨氮去除率从95%降至75%;而碱度只对系统出水亚硝氮、硝氮浓度有影响,系统中进水脱氮所需碱度从25%升至150%时,出水亚硝氮浓度增加、硝氮浓度则减少。(5)将曝气生物滤池和高效硝化池串联运行,得到了良好的COD和氨氮的去除效能。在不同HRT的影响下,反应器的出水COD浓度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而出水氨氮浓度则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基本达到了本工艺的设计要求。
焦恒恒[10](2019)在《接触氧化旁路处理工艺净化重度污染河水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河道黑臭问题严重。无论民生环境需求,还是国家计划政策的要求,黑臭河道的治理和消除已非常紧迫。旁路处理技术具有见效快、建设周期短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染河流治理。相比于超磁分离、BAF、MBR等旁路处理技术,混凝沉淀与接触氧化旁路处理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运营管理操作简单等优势。本课题选择混凝沉淀-接触氧化组合工艺,针对深圳市某重度污染实际河水,以主要污染物(COD、NH3-N、SS等)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为目标进行小试实验;在小试实验基础上,开展工程建设并进行跟踪研究,考察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效能;针对实际运行中污泥处置和药剂成本高的问题,进行技术改进。混凝沉淀-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小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重度污染河水净化效果较好,在PAC投加量为50 mg/L,气水比为7:1,HRT为2 h最佳运行条件下,出水COD、NH3-N、SS等主要污染物可满足一级A标准。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生产性试验表明该工艺对重度污染河水处理效果稳定,出水COD、NH3-N、SS等均可达一级A标准。最佳运行条件为:PAC投加量在3060 mg/L,接触氧化生物滤池气水比为10:1,HRT为2.5 h,一级接触氧化生物滤池反冲洗周期为4 d,二级接触氧化生物滤池反冲洗时间为7 d。运行成本分析显示,实际工程吨水成本为0.965元,药剂费及污泥处置费占比较高,各占约1/3,其中碱度投加成本占总药剂费的76.92%。针对生产性试验中药剂和污泥处置费用高的问题,提出前置反硝化-接触氧化组合工艺改进方案。小试实验表明,改进工艺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可节省处理成本。在回流比为150%、水力停留时间4 h、气水比5:1的条件下,系统运行效果最佳,出水COD、NH3-N、SS等均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根据处理规模为3000 m3/d的实际工程设计方案,与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相比,前置反硝化-接触氧化工艺吨水主要投成本增加了0.08元,吨水运行成本节省了约0.5元,处理吨水总成本节省了0.42元。
二、预处理生物滤池挂膜的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处理生物滤池挂膜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黑臭水体概述 |
1.2.1 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 |
1.2.2 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化学机理 |
1.2.3 城市黑臭水体的常规治理方法 |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用水 |
2.2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2.1 试验试剂 |
2.2.2 试验仪器 |
2.3 滤料的选择 |
2.4 试验方法 |
2.4.1 小试试验 |
2.4.2 中试试验 |
2.4.3 水质分析方法 |
3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研究 |
3.1 曝气生物滤池挂膜试验 |
3.1.1 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方式 |
3.1.2 挂膜启动期间BAF的处理效果 |
3.2 稳定期间BAF的处理效果 |
3.2.1 氨氮去除效果 |
3.2.2 COD去除效果 |
3.2.3 总磷去除效果 |
3.3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机理分析 |
3.3.1 氨氮去除机理的分析 |
3.3.2 有机物去除机理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滤料填充高度影响曝气生物滤池性能的研究 |
4.1.1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氨氮效果分析 |
4.1.2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COD效果分析 |
4.2 氨氮浓度影响曝气生物滤池性能的研究 |
4.2.1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氨氮效果分析 |
4.2.2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COD效果分析 |
4.3 水力停留时间影响曝气生物滤池性能的研究 |
4.3.1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氨氮效果分析 |
4.3.2 不同小试试验装置去除COD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中试试验研究 |
5.1 中试场地基本概况 |
5.1.1 试验河流概况 |
5.1.2 河道污染现状 |
5.2 中试试验设计 |
5.2.1 试验区域水质情况 |
5.2.2 中试试验基础 |
5.2.3 中试试验概况 |
5.3 中试试验运行效果 |
5.3.1 中试试验去除氨氮的效果 |
5.3.2 中试试验去除总氮的效果 |
5.3.3 中试试验去除COD的效果 |
5.3.4 中试试验去除总磷的效果 |
5.3.5 中试试验去除浊度的效果 |
5.4 中试试验设备的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富铁填料/锰砂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村镇水污染及治理状况 |
1.2 村镇污水处理适用技术 |
1.3 厌氧生物滤池概况 |
1.3.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原理 |
1.3.2 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技术特点 |
1.3.3 厌氧生物滤池研究现状 |
1.4 厌氧氨氧化处理技术概况 |
1.4.1 厌氧氨氧化原理 |
1.4.2 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 |
1.4.3 金属离子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 |
1.5 富铁填料和锰砂及其溶出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1 富铁填料的特性及应用 |
1.5.2 锰砂的特性及应用 |
1.6 课题研究思路与对象 |
2 试验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
2.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2.1.1 课题来源 |
2.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3 课题研究内容 |
2.1.4 研究技术路线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用水及污泥 |
2.2.2 厌氧生物滤池试验流程 |
2.2.3 厌氧氨氧化试验流程 |
2.2.4 试验装置 |
2.2.5 填料或载体选择 |
2.3 分析指标与方法 |
2.3.1 水质分析指标和方法 |
2.3.2 微生物分析方法 |
3 厌氧生物滤池试验研究 |
3.1 不同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厌氧反应器生化效果影响 |
3.1.1 不同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下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
3.1.2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COD效果的影响 |
3.1.3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NH_4~+-N效果的影响 |
3.1.4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TN效果的影响 |
3.1.5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TP效果的影响 |
3.1.6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SS效果的影响 |
3.1.7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对反应器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3.1.8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对反应器出水pH的影响 |
3.1.9 运行期内富铁填料对反应器内铁细菌的影响 |
3.2 不同水力负荷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 |
3.2.1 不同水力负荷下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
3.2.2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COD效果的影响 |
3.2.3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氮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4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TP效果的影响 |
3.2.5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去除SS效果的影响 |
3.2.6 运行期内水力负荷对反应器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3.3 不同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厌氧反应器生化效果影响 |
3.3.1 不同锰砂和陶粒配比下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
3.3.2 运行期内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COD效果的影响 |
3.3.3 运行期内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氮磷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3.4 运行期内锰砂和陶粒配比对反应器去除SS效果的影响 |
3.3.5 运行期内锰砂对反应器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3.3.6 运行期内锰砂对反应器内反硝化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厌氧氨氧化试验研究 |
4.1 装置挂膜启动 |
4.1.1 启动方式 |
4.1.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挂膜过程中NH_4~+-N的去除效果 |
4.1.3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挂膜过程中NO_(2.).N的去除效果 |
4.1.4 富集阶段反应器的脱氮效果 |
4.1.5 富集阶段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性能 |
4.1.6 厌氧氨氧化菌培养成熟后颜色变化 |
4.2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4.2.1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去除NH_4~+-N效果的影响 |
4.2.2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去除NO_(2.).N效果的影响 |
4.2.3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NO_(3.).N积累量的影响 |
4.2.4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去除TN效果的影响 |
4.2.5 有机物浓度对反应器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 |
4.2.6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系统pH的影响 |
4.2.7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反硝化菌的影响 |
4.3 锰离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4.3.1 锰离子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 |
4.3.2 锰离子对反应器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 |
4.3.3 锰离子影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的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5.1 原始测序数据质控 |
5.1.1 样本DNA质检 |
5.1.2 样本PCR扩增 |
5.1.3 数据质控 |
5.2 细菌的OTU划分以及分类地位鉴定 |
5.2.1 样本OUT划分及分类学鉴定 |
5.2.2 样本共有OUT分析 |
5.3 Alpha多样性分析 |
5.3.1 Rarefaction稀疏曲线 |
5.3.2 样本的丰度等级 |
5.3.3 Alpha多样性指数 |
5.4 微生物分类学组成分析 |
5.4.1 微生物分类学组成分析 |
5.4.2 样本多级物种Sunburst图 |
5.4.3 属分类水平下的热图分析 |
5.5 样本物种差异分析 |
5.6 微生物代谢功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微污染原水生物滤池/超滤耦合处理工艺优化及膜污染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饮用水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1. 我国水资源状况 |
1.1.2. 饮用水源突出存在的问题 |
1.2. 微污染饮用水的现状及危害 |
1.3. 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
1.3.1. 膜分离技术 |
1.3.2. 超滤膜技术 |
1.3.3. 膜过滤预处理工艺 |
1.4. 混凝预处理工艺 |
1.4.1. 混凝工艺介绍 |
1.4.2. 混凝预处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1.5. 生物滤池预处理技术 |
1.5.1. 生物滤池工艺介绍 |
1.5.2. 常规生物滤池滤料的国内外研究 |
1.5.3. 常规生物滤池工艺处理饮用水的不足之处 |
1.6. 改性滤料的研究和应用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水源和主要分析手段 |
2.1. 实验水源 |
2.2. 实验装置介绍 |
2.3. 主要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 |
2.3.1. 常规水质分析方法 |
2.3.2. 实验室检测方法 |
第三章 常规滤料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饮用水以及超滤污染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混凝剂投加量的优化 |
3.2.1. 混凝剂投加量对污染物的去除 |
3.2.2. 混凝预处理对超滤过滤性能的影响 |
3.3. 常规滤料生物滤池前期特征研究 |
3.3.1. 生物滤料挂膜 |
3.3.2. 生物滤料挂膜期间三氮的去除规律 |
3.4. 常规生物滤池预处理 |
3.5. 组合预处理超滤工艺污染物特征分析 |
3.5.1.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EEM) |
3.5.2. 电镜分析 |
3.5.3. 红外光谱分析 |
3.5.4. 分子量分析 |
3.6. 超滤膜污染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滤料的生物滤池预处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 |
4.3. 三种生物滤池污染物处理效果 |
4.3.1. 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4.3.2. 三种滤池沿程污染物浓度分析 |
4.4. 不同滤料生物滤池预处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4.4.1. 超滤膜过滤性能分析 |
4.4.2. 污染物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硝态氮/亚硝态氮催化还原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介绍 |
5.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5.3.1. 还原性铁粉Fe~0投加量 |
5.3.2. 溶液p H值 |
5.4. 动力学研究 |
5.4.1. 动力学模型 |
5.4.2. 动力学拟合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多孔复合催化剂滤料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复合催化剂滤料制备方法 |
6.3. 不同活性组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6.3.1. 不同活性组分催化剂催化性能 |
6.3.2. 不同活性组分催化剂的硝态氮还原反应动力学分析 |
6.4. 复合催化剂及载体的选择 |
6.4.1. 滤料复合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6.4.2. 复合载体催化性能差异原因分析 |
6.5. 复合催化剂滤料的再生和再使用 |
6.6. 小结 |
第七章 改性双金属催化滤料生物滤池/超滤组合工艺高效去除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介绍 |
7.3. BC-Biofilter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7.3.1. 改性滤料对三氮的去除效果 |
7.3.2. 改性滤料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7.4. 组合工艺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7.5. BC-Biofilter对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及污染分析 |
7.5.1. 预处理工艺对比分析 |
7.5.2. 超滤膜过滤性能对比 |
7.5.3. BC-Biofilter预处理污染物分析 |
7.6. BC-Biofilter对超滤膜污染形态的影响分析 |
7.6.1. 膜表面污染对比分析 |
7.6.2. pH对滤饼层微絮体形态的影响 |
7.6.3. Zeta对滤饼层孔隙率的影响 |
7.6.4. 微絮凝对超滤膜孔堵塞的影响分析 |
7.6.5. 不同预处理工艺污染物与超滤膜界面相互作用能分析 |
7.7.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北方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预处理去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水源水中的氨氮污染 |
1.2.1 水源水中氨氮的来源与存在形式 |
1.2.2 水源水中氨氮污染状况与危害 |
1.3 水源水氨氮预处理现状及分析 |
1.3.1 化学氧化法预处理氨氮研究现状 |
1.3.2 物理法预处理氨氮研究现状 |
1.3.3 生物法预处理氨氮研究现状 |
1.3.4 物化法-生物法联用预处理氨氮研究现状 |
1.4 BAF工艺原理与在水源水氨氮预处理中的应用 |
1.4.1 BAF工艺的原理与典型的工艺形式 |
1.4.2 BAF工艺的特性 |
1.4.3 BAF工艺在水源水氨氮预处理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2 氨氮和COD(cr)测定等实验方法 |
2.2.1 氨氮的测定 |
2.2.2 温度和溶解氧等水质指标的测定 |
2.2.3 COD(cr)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
2.2.4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
2.2.5 层次分析法 |
2.3 实验中的实验水质和实验装置 |
2.3.1 氨氮等指标在实验水质中的浓度 |
2.3.2 氨氮预处理实验的实验装置 |
第3章 技术评价与筛选 |
3.1 引言 |
3.2 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 |
3.2.1 评价指标 |
3.2.2 评价步骤 |
3.3 技术评价资料的梳理与调研 |
3.3.1 梳理与调研的内容 |
3.3.1.1 综合调研 |
3.3.1.2 专项调查 |
3.3.1.3 单项解析 |
3.3.2 梳理与调研的步骤 |
3.4 技术评价工作的开展 |
3.4.1 专家权重赋值 |
3.4.2 BAF预处理-强化混凝技术的评价结果 |
3.4.3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评价结果 |
3.4.4 季节性污染水源常规工艺强化处理技术的评价结果 |
3.4.5 水源水高氨氮和冬季湿地对氨氮强化去除技术的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结构BAF的影响因素和效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单级和双极BAF的启动 |
4.2.1 BAF启动方式的选择 |
4.2.2 BAF启动过程的分析与研究 |
4.3 温度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3.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2 对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3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pH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4.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2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5 溶解氧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5.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5.2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6 水力负荷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6.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6.2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6.3 对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7 反冲洗对单级和双极BAF效果的影响 |
4.7.1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7.2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级BAF运行效能 |
5.1 引言 |
5.2 双极BAF在常温下运行的去除效果 |
5.2.1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5.2.2 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 |
5.3 双极BAF在低温下运行的去除效果 |
5.3.1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5.3.2 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 |
5.4 双级BAF在温度过渡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生物滤池-氧化塘组合技术处理农村污水的试验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水资源概况 |
1.1.2 我国城市水体现状及污染特征 |
1.1.3 我国农村水体现状及污染特征 |
1.2 国内外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外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农村“厕所革命”与污水处理 |
1.3.1 “厕所革命”的概念 |
1.3.2 “厕所革命”的方式 |
1.3.3 “厕所革命”与污水处理的关系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意义、技术路线及项目来源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1.4.4 技术路线 |
1.4.5 项目来源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装置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滤料 |
2.1.2 试验植物 |
2.1.3 试验试剂及水质参数检测方法 |
2.1.4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2 试验装置与用水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用水 |
2.3 试验方法 |
2.3.1 生物滤池滤料优选试验 |
2.3.2 生物滤池的运行效果分析 |
2.3.3 氧化塘的运行效果分析 |
2.3.4 组合系统各单元对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
第三章 生物滤池滤料优选与挂膜启动 |
3.1 概述 |
3.1.1 试验流程 |
3.1.2 采样方法 |
3.2 试验滤料的特性 |
3.2.1 天然沸石的特性 |
3.2.2 火山岩的特性 |
3.2.3 麦饭石的特性 |
3.3 单一滤料吸附效果的试验研究 |
3.3.1 单一滤料对氨氮的吸附能力 |
3.3.2 单一滤料对总磷的吸附能力 |
3.4 组合滤料吸附效果的试验研究 |
3.4.1 组合滤料对氨氮的吸附能力 |
3.4.2 组合滤料对磷的吸附能力 |
3.5 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 |
3.5.1 生物滤池的启动 |
3.5.2 挂膜阶段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组合系统的运行管理与效果分析 |
4.1 概述 |
4.1.1 试验流程 |
4.1.2 氧化塘的启动 |
4.2 温度对生物滤池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
4.2.1 试验运行条件 |
4.2.2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
4.2.3 低温运行条件下可采取的适宜措施 |
4.3 温度对氧化塘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
4.3.1 试验运行条件 |
4.3.2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
4.3.3 低温运行条件下可采取的适宜措施 |
4.4 组合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
4.4.1 对COD_(Mn)的去除率 |
4.4.2 对氨氮的去除率 |
4.4.3 对TN的去除率 |
4.4.4 对TP的去除率 |
4.4.5 可能产生的环境效益 |
4.5 组合系统的运行及日常管理 |
4.5.1 生物滤池的整体运行及日常管理 |
4.5.2 氧化塘的整体运行及日常管理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生物强化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农村生活污水污水特点及污染现状 |
1.3 国内外分散式生活污水现状及治理技术 |
1.4 污水处理一体化的研究进展 |
1.4.1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简介 |
1.4.2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研究进展 |
1.5 塔式生物循环滤池处理技术 |
1.5.1 塔式生物滤池的简述 |
1.5.2 塔式生物滤池的应用 |
1.6 土地处理技术 |
1.6.1 土地处理技术概述 |
1.6.2 土地处理技术的净化机理 |
1.6.3 土地处理系统工艺类型 |
1.6.4 土地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课题来源 |
1.7.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2 生物强化型一体化装备设计 |
2.1 生物强化型一体化装备设计 |
2.1.1 研发思路 |
2.1.2 工艺设备的确定与填料的选择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用水 |
2.2.2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3 塔式循环生物滤池设备的膜启动 |
3.1 实验装置 |
3.2 生物挂膜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塔式循环生物滤池设备的运行效能优化研究 |
4.1 不同填充方式下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
4.1.1 不同停留时间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2 有机负荷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3 水力负荷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4 温度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 不同填充方式下反应器对各污染物去除过程分析 |
4.2.1 水力负荷在对各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影响研究 |
4.2.2 有机负荷在对各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影响研究 |
4.2.3 温度在对各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影响研究 |
4.3 载体生物膜性能指标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塔式循环生物滤池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5.1 动力学简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塔式生物滤池对CODcr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5.2.2 塔式生物滤池对TN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5.2.3 塔式生物滤池对TP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塔式循环生物滤池—土地处理系统组合工艺的运行效果 |
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2 实验水质及分析方法 |
6.3 实验装置及反应器的启动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地表水厂应对微污染水的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地表水微污染状况 |
1.1.2 水源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 |
1.1.3 孚日水厂水源水现状 |
1.2 孚日水厂工艺及运行现状 |
1.2.1 孚日水厂工艺流程 |
1.2.2 主要处理构筑物、设施及设计运行参数 |
1.2.3 水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3 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处理现状 |
1.3.1 传统工艺强化处理技术 |
1.3.2 预处理技术 |
1.3.3 深度处理技术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用原水水质 |
2.2 实验分析项目及仪器 |
2.3 实验药品 |
2.4 主要实验材料 |
2.4.1 粉末活性炭 |
2.4.2 火山岩 |
2.4.3 颗粒活性炭 |
2.5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强化混凝试验研究 |
3.1.1 铁盐混凝剂混凝试验 |
3.1.2 PAC投加量试验 |
3.1.3 PAM助凝试验 |
3.1.4 KMnO4+PAC+PAM试验 |
3.1.5 粉末活性炭+PAC+PAM试验 |
3.1.6 KMnO4-粉末活性炭联用试验 |
3.1.7 小结 |
3.2 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试验研究 |
3.2.1 BAF参数选择与挂膜启动 |
3.2.2 BAF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2.3 影响BAF运行效果的因素 |
3.2.4 BAF对后续处理工段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炭砂双层滤料强化过滤试验研究 |
3.3.1 试验期间滤前水水质情况 |
3.3.2 炭砂过滤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3.3 炭砂过滤对pH与溶解氧的影响 |
3.3.4 炭砂过滤反洗周期与参数的确定 |
3.3.5 存在问题及改造可行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强化混凝对有机物去除的效果差异和影响 |
4.2 BAF对氨氮的去除影响因素 |
4.3 工艺试验合理性及存在不足 |
4.3.1 试验数据 |
4.3.2 存在不足 |
4.4 展望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反硝化生物滤池-水生植物塘复合工艺净化低污染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低污染水概述及低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低污染水概述 |
1.3.1 反硝化生物滤池发展历程与特点 |
1.3.2 反硝化生物滤池影响因素 |
1.3.3 反硝化生物滤池在处理低污染水中的应用 |
1.4 水生植物塘处理低污染水概述 |
1.4.1 水生植物塘发展历程 |
1.4.2 水生植物塘分类及其特点 |
1.4.3 水生植物塘在处理低污染水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缓释碳源材料碳源释放性能比较及选择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缓释碳源释放性能分析 |
2.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碳源优选 |
2.3.3 优选碳源三维荧光光谱结果与讨论 |
2.3.4 优选碳源反硝化潜能分析 |
2.3.5 优选碳源静态反硝化效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碱处理玉米芯为缓释碳源的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水质 |
3.2.3 反硝化速率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硝化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 |
3.3.2 碱处理玉米芯投加量对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效果影响分析 |
3.3.3 水力停留时间变化对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效果影响分析 |
3.3.4 NO_3~--N、NO_2~--N沿程变化情况 |
3.3.5 反硝化生物滤池内反硝化速率分析 |
3.3.6 沿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3.7 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8 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种沉水植物净化低污染水机理及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取样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黑藻对污染物去除效果 |
4.3.2 苦草对污染物去除效果 |
4.3.3 马来眼子菜对污染物去除效果 |
4.3.4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比 |
4.3.5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硝化生物滤池-水生植物塘复合工艺处理低污染水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试验材料及水质 |
5.2.2 取样及分析方法 |
5.2.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硝化生物滤池-水生植物塘复合工艺对低污染水处理效果 |
5.3.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 |
5.3.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水生植物塘工艺 |
5.3.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复合工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合流制溢流污水高效生物净化技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合流制溢流污水现状 |
1.2.1 合流制溢流污水概况 |
1.2.2 传统合流制溢流污水治理技术及弊端 |
1.3 曝气生物滤池 |
1.3.1 曝气生物滤池原理 |
1.3.2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现状 |
1.3.3 曝气生物滤池现存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BAF反应器水力行为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反应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HRT |
2.3.2 不同格数 |
2.3.3 不同填料量 |
2.4 小结 |
第3章 BAF反应器的填料比选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多孔填料 |
3.2.2 测试方法 |
3.2.3 反应器启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填料的物化特性 |
3.3.2 填料的生物膜性能 |
3.3.4 生物膜生长情况冗余分析 |
3.3.5 污染物去除性能 |
3.4 小结 |
第4章 BAF反应器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反应器 |
4.2.2 反应器启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能 |
4.3.2 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因素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快速脱氮反应器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反应器 |
5.2.2 反应器启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高效硝化池的处理效能 |
5.3.2 高效硝化池的影响因素研究 |
5.4 小结 |
第6章 合流制溢流污水快速净化工艺的处理效能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能 |
6.3.2 高效硝化池的处理效能 |
6.3.3 HRT对组合工艺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接触氧化旁路处理工艺净化重度污染河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旁路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旁路处理技术 |
1.2.2 旁路处理工艺 |
1.3 接触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小试实验装置 |
2.1.2 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生产性试验实验装置 |
2.1.3 前置反硝化-接触氧化工艺小试实验装置 |
2.2 实验材料 |
2.2.1 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小试实验材料 |
2.2.2 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生产性试验实验材料 |
2.2.3 前置反硝化-接触氧化工艺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小试实验方法 |
2.3.2 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生产性试验实验方法 |
2.3.3 前置反硝化-接触氧化工艺小试实验方法 |
2.4 检测方法 |
第3章 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小试实验研究 |
3.1 预处理混凝沉淀实验研究 |
3.1.1 混凝剂投加范围的确定 |
3.1.2 混凝沉淀对COD的去除效果 |
3.1.3 混凝沉淀对SS的去除效果 |
3.2 填料比选研究 |
3.2.1 闷曝挂膜阶段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2.2 连续运行阶段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3 影响因素研究 |
3.3.1 气水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2 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3 生化系统耐污染物浓度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生产性试验研究 |
4.1 预处理混凝沉淀系统的研究 |
4.1.1 预处理混凝沉淀系统对SS的去除效果 |
4.1.2 预处理混凝沉淀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 |
4.2 接触氧化系统的挂膜启动 |
4.2.1 一级接触氧化生物滤池挂膜启动 |
4.2.2 二级接触氧化生物滤池挂膜启动 |
4.3 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 |
4.3.1 气水比的优化 |
4.3.2 水力停留时间的优化 |
4.3.3 反冲洗时间的优化 |
4.4 生产性试验项目运行成本分析 |
4.4.1 电费 |
4.4.2 药剂费 |
4.4.3 污泥处置费 |
4.4.4 人员工资费 |
4.4.5 生产型试验项目运行吨水成本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前置反硝化-接触氧化工艺小试实验研究 |
5.1 反硝化系统挂膜启动 |
5.1.1 挂膜启动阶段COD的去除效果 |
5.1.2 挂膜启动阶段NO_3~--N的去除效果 |
5.2 影响因素研究 |
5.2.1 回流比对系统去除效能的影响 |
5.2.2 水力停留时间对生化系统去除效能的影响 |
5.2.3 气水比对硝化系统去除效能的影响 |
5.3 稳定期系统的运行特性 |
5.3.1 稳定期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 |
5.3.2 稳定期系统对NH_3-N的去除效果 |
5.3.3 稳定期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 |
5.3.4 生化系统对SS的去除效果 |
5.3.5 稳定期系统碱度的变化 |
5.4 与混凝沉淀-接触氧化小试工艺对比 |
5.4.1 运行效果比较分析 |
5.4.2 运行成本比较分析 |
5.5 前置反硝化-接触氧化工艺技术与经济性评估 |
5.5.1 两种工艺技术方案设计 |
5.5.2 技术经济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预处理生物滤池挂膜的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级过滤-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研究[D]. 陈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富铁填料/锰砂对厌氧反应器的生化效果影响[D]. 吴大冰.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微污染原水生物滤池/超滤耦合处理工艺优化及膜污染调控研究[D]. 郝松泽.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4]北方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预处理去除技术研究[D]. 李晓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生物滤池-氧化塘组合技术处理农村污水的试验与研究[D]. 方志杰.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生物强化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研究[D]. 靳宇辉.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地表水厂应对微污染水的工艺优化研究[D]. 王朋.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8]反硝化生物滤池-水生植物塘复合工艺净化低污染水试验研究[D]. 崔斌华.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合流制溢流污水高效生物净化技术开发[D]. 江宇勤.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10]接触氧化旁路处理工艺净化重度污染河水的研究[D]. 焦恒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生物滤池论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论文; 厌氧生物处理论文; 组合填料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