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一样 所患疾病并不一样(论文文献综述)
郑粉善[1](2021)在《基于马斯洛理论的乳腺癌患者需求工具开发及干预效果评价 ——一项混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需求的满足与否影响着乳腺癌患者整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研究旨在基于乳腺癌患者不同阶段需求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开发能够反映乳腺癌患者真实需求的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对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为今后乳腺癌及其他癌症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混合性研究设计法中“质+量+量”的顺序探究型设计,分为三部分,具体如下:1.乳腺癌患者需求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七步分析法,结合Nvivo10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探究乳腺癌患者需求类别、需求主题以及核心需求内容,形成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条目池。2.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的编制及量表适用性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对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条目池进行修订,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聘请15位相关专家,参与对量表进行精简,形成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2)进行两次大样本调查。收集313份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进行修订;随后收集419份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量表因素结构稳定性,完善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数据采用Excel、SPSS 26.0、AMOS26.0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乳腺癌患者需求在一般人口学上的差异,为后续需求干预相关内容奠定基础。3.乳腺癌患者需求干预效果评价根据质性研究结果及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制定干预方案,应用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对7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以检验乳腺癌患者需求干预效果。研究共纳入77例研究对象,分别为干预组38例、对照组39例。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阶段性需求特征,予以个性化需求干预措施,干预结束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指标、需求情况、疾病感知、自我管理效能和生命质量进行效果评价。数据采用Excel、SPSS 26.0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交叉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乳腺癌患者需求质性研究结果通过对20例乳腺癌患者访谈资料转录编码、概念提炼、主题摘录,归纳出以下3个需求类别,6个需求主题,53个亚主题:(1)疾病信息需求(24):①治疗信息(14)、②康复信息(10);(2)心理需求(15):③情感需求(8)、④认知需求(7);(3)社会需求(14):⑤寻求希望(9)、⑥自我实现(5)。即为研究的条目池。2.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编制及适用性评价(1)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和0.905,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76和0.419。形成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2)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各条目适宜性良好,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123%,量表与中文版癌症患者未满足需求简明量表(SF-SUNS-C)效标关联效度良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59,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9~0.897,重测信度为0.937,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43~0.890;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量表因素结构稳定,各项模型适配指标均在理想标准范围内,χ2/df<3,RMSEA值小于0.1,GFI、CFI、NFI、IFI值均大于0.9,量表各条目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2~0.87,维度间相关系数为0.31~0.50,量表内部结构效度良好。修订后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4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28~0.93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治疗阶段、转移与否在乳腺癌患者需求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腺癌患者需求干预效果评价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健康结局差值比较分析中,除临床指标术侧肢体淋巴结水肿外,其他各项指标包括:临床指标(肩关节活动度、恶心呕吐、睡眠质量、疼痛程度)、疾病感知、自我管理效能、生命质量、需求程度,干预组干预前后差值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乳腺癌患者疾病不同阶段对疾病信息、心理、社会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2)开发的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被认为是可靠和有效的,可以用来测量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的需求情况。(3)通过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及时准确评估患者需求,提供针对乳腺癌患者需求的个性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的健康结局有促进作用,提示我们将疾病不同阶段需求干预纳入常规护理的重要性。
肖丽荣[2](2021)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贵阳市A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慢性病发病率在老年群体中不断提升。慢性病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同时也给家庭与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地提出,对于慢性病治疗主要倡导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而个人健康素养提升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进老年慢性病防治最经济的手段。现有关于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干预研究较少,但是健康素养提升对老年人的慢性病防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去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进行干预研究。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贵阳市A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对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人口学资料分析影响其健康素养的因素;以知信行理论为依据探索小组工作是否能够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首先,通过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与学者蒋静欣编制的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调查表对该社区9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现状与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到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学习慢性病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与进行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需求。最后,通过之前的调查结果,选取健康素养水平得分较低并愿意参与活动的16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8)与对照组(N=8),实验组在知信行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每周一次共六次的小组活动,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健康素养水平总体均值得分为112.03分(标准误12.44);受教育程度、以往职业、就业状况、家庭常住人口数等因素会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小组工作有助于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服务对象的健康素养得分在干预前后对比有所提升。根据此次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结合社区健康教育巩固改变效果;注重老年慢性病患者信念性健康素养与功能性健康素养的提升;增强社区医生健康素养意识,加强社区医生健康素养干预培训;注重家庭照顾者的支持力量,培训家庭照顾者学习慢性病防治知识,正确看待疾病,在生活中培养与监督老年慢性病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陈佳婕[3](2021)在《自动化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合检测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疾病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脲原体是女性下生殖道常见的一类寄生物或共生物,是引起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脲原体感染的妇女除了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外,还有极大的可能会将病原体传染给性伴侣。脲原体感染也是引起不育、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怀孕妇女若感染脲原体,还可能导致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产后感染等不良妊娠后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已知与人类致病有关的脲原体分为2个生物群,14个血清型。其中生物Ⅰ群即为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包括基因组较大的10个血清型:分别是2、4、5、7、8、9、10、11、12和13;生物Ⅱ群即为微小脲原体(Ureaplasma parvum,Up),包括基因组较小的4个血清型:1、3、6和14。但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检测试剂盒无法区分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国际上对于两种生物种群致病性的强弱差异研究匮乏,且微小脲原体与生殖系统感染的疾病相关性研究报道也较少。本研究采用由凯杰公司提供的最新研发的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的联检试剂盒,与配套的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分析仪,对临床已确定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两种病原体的分群/联合检测。研究中建立了核酸自动化提取与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的标准化流程,相比于一直沿用的“金标准”培养方法,新方法不仅缩短了检测周期,同时能有效避免污染和假阴性。进一步采用标准化流程分析了 321例生殖系统感染的患者样本,包括男性样本48例,标本种类为尿道拭子;女性样本273例,标本种类为宫颈拭子。同时以5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样本,其为女性宫颈拭子样本。针对联检试剂盒检测获得的结果,以患者与正常人、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所患的疾病种类为基线,分析了这两种不同病原体与这些基线之间的统计学关系。统计结果表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解脲脲原体Uu和微小脲原体Up的p值均小于0.05,且男性感染Uu相对较多(26/48,54.17%),而女性则以Up感染为主(230/273,84.25%),但这两种病原体的感染与男性和/或女性之间的不同年龄段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男性所患疾病的统计分析中,两种病原体Uu和Up的p值均小于0.05,这说明在本次研究所收集的男性患者样本中,涉及炎症、不育及其他三大类疾病,病原体的感染均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而在女性患者样本所涉及的疾病分类中,Uu的感染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p的p值则小于0.05,则说明在女性的某一类或某几类疾病中,Up是其特定的感染病原体。随后利用了不同性别及所患的不同疾病建立了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微小脲原体与男性不育以及女性不孕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关系(p<0.05)。细菌性阴道炎(BV)是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常见疾病,研究中我们同时分析了这两种病原体与女性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性。在273例女性检测样本中,共有224例完成了细菌性阴道炎的检测,而BV和Uu/Up相关性统计分析中p值均大于0.05,说明无论是Uu还是Up,均与BV的感染不具有相关性。以上这些结果的获得,为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为临床进行这两类病原体检测的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赵敉亚[4](2021)在《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疾病自先秦时期即进入文学创作,此后一直是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作为南宋诗坛最杰出的诗人,陆游现存的9000余首诗歌中,有1203首有关疾病书写,约占他现存诗歌总量的13%。对于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这一问题一直很少有人关注,本文基于此对陆游诗歌中的疾病书写进行研究,考察陆游的疾病与自我治疗途径,分析疾病与陆游诗歌的关系,试图揭示陆游面对疾病与死亡的心理历程与情感态度,体会陆游对自身生命状态的审视及其中蕴含的浓重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同时,学界对于陆游罹患病种在现代医学上的落实方面较为欠缺,这对于客观全面认识陆游又是一重要问题,因此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补前人研究些许不足。本文将分成四章对陆游诗歌中的疾病书写进行探讨。第一章分析陆游的身体状况和自我治疗途径。首先将陆游所患主要疾病进行具体病种考索,将所患疾病落实到现代医学的病症上。然后通过分析陆游的养生和学医两方面的思想和实践来考察其对疾病的自我治疗途径。第二章分析蕴藏于陆游诗歌中的病与痛。首先考察陆游疾病书写诗歌的创作概况。梳理入蜀前、入蜀后和退居山阴三个时期陆游的身体疾病状况,分析每一时期疾病书写诗歌创作的特点与原因。其次探究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方式以及疾病书写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内涵,从整体上把握陆游诗歌中的疾病表达。最后考察陆游疾病书写诗歌中体现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感受陆游对疾病与生死的豁达态度。第三章探讨疾病与陆游诗歌创作的关系。首先分析疾病对陆游诗歌创作数量、题材和风格方面的影响。其次分析诗歌创作对陆游疾病的反向治疗功能。疾病与诗歌创作之间相互作用,紧密相关。第四章分析陆游诗歌中的疾病之殇与疾病接纳。首先分析疾病之殇,即疾病给陆游的生活带来的不便,主要表现在疾病与饮酒、出游的矛盾碰撞上。其次分析疾病接纳,即陆游在佛道思想影响下与疾病的和解。儒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与儒家人格是陆游疾病成殇以及在诗歌中大量书写疾病的根源,但陆游又从道教、佛教思想中寻得精神抚慰,最终实现了与疾病的和解与共处。
何广益[5](2021)在《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佛教是极为重视生命健康的宗教,贡献了相当丰富的医学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医学内容与中医相互交流融合,僧人们借医弘法,使得佛教医学的价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学者对佛教医学进行研究,但对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观的研究尚未成型,首先未见关于病因内容的大范围检索,多局限于部分佛经中的说法,缺乏完整性;其次,未见佛教医学病因相关概念的解释,病因理论多沦为其他诊疗内容的附属品;除此之外,对于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类别的研究逻辑性上也有所欠缺。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拟从佛教经藏医学文献入手,对佛教医学病因学相关的古今文献进行检索、整理,以期完整了解佛教医学中病因相关的内容,初步掌握佛教医学病因所涉及的方向。其次,对所检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得出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探讨的几大方面如“四大致病”、“烦恼致病”、“虫风致病”、“业因致病”等,对这几个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研究病因观的定义、特点、价值提供依据。根据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内容,总结其定义,厘清其中思路,将各大方面的内容进行逻辑串联,从而使具有完整结构框架的病因观得以呈现。最后,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于中医的影响、在中医典籍中的体现,研究病因观对于佛教医学研究的学术意义,阐述其文献历史价值,为身心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研究内容与结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来探究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第一部分梳理了佛教医学的起源,明确古印度吠陀医学与佛教医学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其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明了佛教医学并非古印度医学的复刻,而是具有独创性的宗教医学,理解其存在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探讨了佛教医学的定义、佛教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佛教医学中病的定义与分类,并确定本文将选择佛教经藏医学中的内容来分析其病因观。借助于佛医文献软件电子版《大正新修大藏经》并与文字版校对,对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相关内容进行了通读筛检,去除宗教教义内容后,整理得出135部佛经中含有佛教医学病因相关论述,对病因的各种分类法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结合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具体内容。病因观主要包括“四大致病”、“烦恼致病”、“虫风致病”、“业因致病”和“其他因素致病”五个大方面的内容:①地、水、火、风四大分内外并各具坚、湿、暖、性的总体特征,为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之间互相制化,任一大的增损导致四大平衡失调、生克失衡,进而导致不同的病相表现;②佛教医学认为人受到根本烦恼、随烦恼等诸烦恼的侵扰,进而致病。三毒是烦恼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影响精神作用最多的根本烦恼,不同程度的三毒会导致不同的症状表现和病理行为;五盖是三毒的发挥,其分别所致的心理疾病更加清晰,与现代医学的诸多精神疾病可以对应;③八十虫致病和八十风致病是佛教经藏医学中最为独特的一套病因理论,八十虫的致病机理与现代微生物学颇为相似,而八十风的机制也与人体免疫系统有所关联;④业因致病是最具宗教特色的病因,先世业因与现世业因均可造成疾病的产生,先世业因通过业风进入胞胎完成两世的衔接、导致现世疾病的发生,恶业可导致五脏五根病的发生;⑤佛教经藏医学中还可见饮食不节、睡眠不节、饮酒无度、时令气候、坐禅不节、魔鬼致病及毒虫外伤等病因的内容。第三部分以“佛”、“四大”、“三毒”、“贪欲”、“贪瞋”、“业”等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医典籍中与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相关的内容,整理分析文献,得出其对中医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大致病、贪瞋致病和业障致病三个方面。“四大”之说被诸多医家采用,并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也有医家以四大解释药性并指导治疗,四大致病也被部分医家认可并用于他们的着作中;贪瞋致病多出现于中医养生着作中,被诸多医家认为是养心之关键;业障致病之说也被许多医家接受并强调通过消解业障来防病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总结了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详细内容,通过与其他医学病因之比较,梳理出佛教医学致病因素的结构,明确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的定义。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所呈现的立体化的整体观念,包括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三世统一;分析病因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因与因之间或互为中介或制约的关系;阐明佛教医学独特的病因探究方式,包括审症求因、观察知因和内观体悟求因。最后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特色与价值,点明其与现代医学的关联、展现佛教医学的超前性,揭示了佛教医学病因观对身心医学探究的优势之处以及对道德约束、行为规范的启示作用。
李国权[6](2021)在《自我与他者:残障患者医疗场域内的身体实践与体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残障的医学模式和社会模式造成了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对立,身体社会学和差异女权主义的兴起促使日常生活中的身体逐渐得到关注并形成了空间中的身体、疾痛叙事、活生生的身体、惯习身体等研究范式。然而这些研究或是关注特定场域中残障患者的主体体验,或是关注结构层次的制约与建构,忽视了关系层次上“重要他人”在场对主体产生的持续性流动影响。本研究根据“主体-关系-结构”的疾病社会学分析框架,以残障患者为主体,尝试提出“自我与他者”的残障身体分析框架。“他者”在关系层次上指与残障患者产生互动关系的“重要他人”,在结构层次上指建构残疾人身体实践与体验的文化、制度、规则等。“自我与他者”的残障身体分析框架在强调“主体”、“结构”的同时,重视关系层次上“自我”与在场“他人”的互动分析。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法,以疾病发展的时间、身体转换的空间为线索,研究G康复医院内残障患者在诊疗、康复、病房生活三大场域内的身体实践与体验。研究发现,在以症状、门诊、检查、治疗等身体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诊疗场域”内,症状认知、医疗责任规避、技术造成的身体隔离、早会和查房等制度化活动的意外后果,促使残障患者产生了焦虑与期待并存的身体体验;在以护理、训练等身体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康复场域”内,训练时肉体的疼痛、训练效果的边际效应、护士、康复师的倾听与鼓励、身体主体性的重新凸显,促使残障患者经历了从完全康复的希望到最终绝望的身体体验;在以沟通、交往等身体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病房“生活场域”内,身体麻烦、延展性身体的培育、病友和亲属的劝导与鼓励,文化污名与保险制度的建构,促使残障患者不得不适应和接受残障后的“新常态”生活。从身体维度出发对医患关系这一现实问题进行重新解读是本文的另一重要贡献。文末试从“医疗场域”与日常生活中身体显现的特征差异、生活中的身体与医学身体在“医院场域”内的有效性与权威性差异两个层面讨论这一问题。
李琪琪[7](2021)在《论曹禺戏剧中的疾病书写》文中研究指明生而为人,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无法规避生老病死,疾病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恒久的经验之一。在文学与疾病的关系中,文学属于人文学科,叩问人的心灵;医学属于自然学科,救治人的身体,灵与肉统一于人的身心,文学与医学交汇于人学。疾病书写是文学创作隐秘而特殊的表现方式,表征隐喻的疾病可以击破现实的幻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在现代作家曹禺的剧作中,疾病超越了具体的生理病象与医学意义,国民的身体与精神共同构成了一个“疾病中国”的文化图景。本文在曹禺戏剧文本的基础上,以曹禺戏剧中的疾病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曹禺戏剧中的疾病意象,分析疾病书写的深层动因,挖掘疾病病后的隐喻意义,理清疾病书写的发展脉络,并考察其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疾病书写谱系中的特殊价值。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疾病书写的脉络进行简要的梳理,概述曹禺戏剧研究的现状以及曹禺戏剧疾病书写的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论文第一章探究曹禺戏剧中的疾病表征,从疾病书写的表征现象切入,围绕戏剧中的疾病类型及其疾病书写成因展开讨论。第一节总结归纳曹禺戏剧中所涵盖的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两大类,梳理这两类疾病的呈现内容。第二节从独特的童年经验、近现代文学的疾病书写语境、西方戏剧的汲取三个方面分析曹禺疾病书写的成因。第二章探索曹禺戏剧中的疾病隐喻,以疾病隐喻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曹禺戏剧中的“疾病”如何经由“隐喻”这种修辞手法映射出非医学领域的内涵。概括出疾病的三大隐喻内涵,一是病与家:“狭之笼”的文化痼疾,二是病与启蒙: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化,三是病与女性:他者的身体,力图挖掘疾病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第三章探讨曹禺戏剧中的疾病疗救。本章从健康人物形象的演变过程和前期疾病书写到后期祛疾病书写的转变,分析作为隐喻的疾病所代表的社会思想意识的转变。第一节对曹禺戏剧中健康的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将其归纳为“蛮性遗留”的引路人、立国立人理想的实践者、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人三类生命形态。第二节从疾病的疗救方面来分析病人和医生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隐藏在其行为与结果背后的文化逻辑。结语部分思考曹禺疾病书写的现实指向性,理解曹禺在时代语境中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刘元喆[8](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疾病辅助诊断和药品推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大量的电子病历数据,智慧医疗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结合现有医疗数据辅助医生进行诊疗。本文通过深度学习方法结合电子病历数据构建深度学习模型,从而帮助医生对患者完成疾病诊断以及后续的药品推荐,进而提高医生的治疗效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构建了1D-DLSTM疾病诊断模型。首先,通过结合ICD-10构建了医学领域的专业词库,并使用Jieba分词法联合医学词库对病历进行分词。其次,利用Skipgram模型联合BERT模型训练医学词向量,使得词向量涵盖大量病历特征。最后,提出1D-DLSTM疾病诊断模型,以病历文本中症状描述的词向量矩阵作为输入端,以确诊疾病为模型输出端,利用卷积层扫描词向量,并进一步利用LSTM内核提取词向量特征,经过反传播的参数调节以及对结果的归一化输出,最终训练完成疾病诊断模型。通过输入病患的症状,可诊断病患所患疾病。实验表明,1D-DLSTM疾病诊断模型,诊断的最终准确率达90%,相比CNN提升3%。(2)基于医疗知识图谱推荐药品。利用Request法对医疗网站进行爬取,获取疾病的描述及相应属性。将爬取到的实体根据ICD-10中的医学术语规范确立医学实体,并根据网站中的描述,确立实体的本体及其属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中文语法原则,将主谓宾映射到实体与关系中,构成医疗知识三元组,将医疗知识三元组存储于Neo4j中,并且基于Neo4j使用Cypher检索疾病相应药品,完成药品推荐。(3)构建BP-ADRP模型筛选药品。首先利用滑窗遍历法抽取电子病历中的体检数据,将药前体检作为特征数据,药后体检作为标签数据,基于深度学习中的BP神经网络,构建了BP-ADRP模型,使用BP-ADRP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预测。本文将临床检验的特征数据为模型输入端,标签数据为模型输出。模型可通过输入病患使用药前的体检数据,输出药品不良反应预测结果。BP-ADRP药品不良反应模型最终预测的准确率达88%,与同类LSTM算法相比高出12%,与CNN算法相比高出14%,机器学习算法SVM相比,准确率提高7%,可准确地预测临床方面的药品不良反应。检索知识图谱所获取的药品,筛选病人会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为最终推荐的药品,有效的辅助医生对病患的用药。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9](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指出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果[10](202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患病后心理感受的探索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如何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率仍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课题。既往研究发现,患者的疾病感知和患病后的心理感受会影响患者的就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并最终影响疾病康复。然而目前国内尚无可以测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感知的评估工具,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感受的研究也缺乏纵贯的调查,各种心理感受之间的联系也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对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Revised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IPQ-R)进行汉化及适当修改,探讨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适用性,并进行信效度评价与应用,为未来精神分裂症治疗、预后、及康复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二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的心理感受,提取其心理感受的主题,尝试建构理论模型,提出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稳定的、积极的心理感受的心理干预措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研究方法:中文版IPQ-R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信效度评价的研究:在经过原作者授权同意后,对IPQ-R进行翻译、回译,采用德尔菲法邀请10名专家对问卷进行反复论证及修改使其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语言调适及小范围测试检验内容的有效性及表述的清晰性,最终形成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文版IPQ-R。在门诊选取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经入组及排除标准筛选,共计223人进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自编的一般信息调查表、中文版IPQ-R、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Morisky服用依从性量表(MMAS-8)的评估。预约35名患者在2周后进行重测。使用Epi 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和AMO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用平均数与标准差进行描述。计算有效问卷回收率评价专家的积极程度,计算条目重要性的均数、变异系数和同意率评价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计算Kendall’s W系数评价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信度分析方面,计算Cronbach’α系数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中文版IPQ-R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以及重测信度。效度分析方面,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问卷的构想效度、会聚效度与预测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质性研究中以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在门诊选取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入组与排标准筛选后,对患者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收集受访者在患病后的心理感受。在资料呈现出饱和状态时,共收集了16名受访者的资料,整理了129746字的文字稿。采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 11整理和分析资料,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的心理感受,提取相关主题,建立理论模型,提出未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感受方面的研究方面,以及可能的心理干预模式。结果:研究中所有被试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程为4~163个月,中位数为22个月。共发放问卷223份,收回有效问卷216份,有效率96.9%。预约35名患者在2周后进行重测,最终填写问卷32份,有效问卷32份,有效率100%。两轮德尔菲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和0.96,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387和0.484,P<0.0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了89个条目的中文版IPQ-R。中文版IPQ-R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9~0.86之间,重测信度在0.68~0.90之间(P<0.001)。周期性与病程;后果与症状识别;病程和周期性;治疗控制和个人控制;情感陈述与症状识别、病程、周期性、后果和疾病一致性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5~0.63之间(P<0.01)。个人控制和疾病一致性;情感陈述和治疗控制之间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和0.20(P<0.01)。中文版IPQ-R与PANSS、HADS、ITAQ、MASS-8间有意义的相关系数在-0.28~0.64之间(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37%。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拟合指数X2/df=2.714、RMSEA=0.072,RMR=0.038,GFI=0.915、AGFI=0.901、CFI=0.884、TLI=0.854。患者最常见的三个症状分别为:担忧(176人,占81%)、记忆力下降(172人,占80%)、缺乏动力(167人,占77%)。患者将大多数症状归因为目前的精神健康问题导致(占69%),少数将其归因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占21%)和其他因素导致(占10%)。最被患者认可的导致目前精神健康问题的原因为:“压力或烦恼”、“在生活中受到不良刺激”、“家庭问题、或过度烦恼所致”和“我的心态问题”。患者普遍认为他们目前存在的精神健康问题是慢性的,并有周期性的变化,认为患病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认为自己对疾病有一定的控制权,对治疗抱有积极的期望,对疾病有一个连贯的看法,但整体上对目前的精神健康问题有较多的负面情绪反应。在质性研究中,从1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访谈资料中提取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心理感受的四个主题:与认同相关的感受(负面的自我认知、差别对待、尊严);与归属相关的感受(成为局外人、孤独、与他人共处、联结);与信任相关的感受(冲突对抗、信赖);与希望相关的感受(消极无望、有希望)。患者在认同、归属、信任、希望四方面的感受是波动性的,会随疾病与治疗的进程以及生活中的经历不断变化,严重的或多次反复的经历会使患者的感受趋于常化。同时,四个主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相互间的影响是同向的。结论:中文版IPQ-R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种可靠、有效的评估工具。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心理感受包括四个方面:与认同相关的感受、与归属相关的感受、与信任相关的感受、与希望相关的感受。四个方面的感受存在两两之间的互相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同向的。精神分裂患者的精神康复需要多种干预形式的整合,并需要建立有效的预警体系,除了药物治疗外,有针对性地整合团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技能训练、在诊疗过程中予以解释性、支持性的干预,将有助于患者获得更稳定、更积极的心理感受,促进精神康复。
二、临床表现一样 所患疾病并不一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表现一样 所患疾病并不一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马斯洛理论的乳腺癌患者需求工具开发及干预效果评价 ——一项混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需求(Needs) |
1.1.2 健康结局(Health Outcomes) |
1.2 乳腺癌患者需求研究现状 |
1.2.1 乳腺癌患者需求测量工具 |
1.2.2 乳腺癌患者需求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1.3.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1.3.2 King达标理论 |
1.3.3 健康结局模型 |
1.3.4 研究框架 |
1.3.5 研究内容 |
1.4 总体研究方案 |
1.4.1 研究设计 |
1.4.2 总体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乳腺癌患者需求体验的质性研究 |
2.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1 研究设计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研究工具 |
2.1.4 资料收集 |
2.1.5 统计分析 |
2.1.6 伦理问题 |
2.1.7 技术路线 |
2.2 结果 |
2.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2.2.2 质性访谈结果 |
2.3 讨论 |
2.3.1 探讨乳腺癌患者需求全貌 |
2.3.2 对构建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的启示 |
第三章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编制及适用性评价 |
3.1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编制 |
3.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2 结果 |
3.2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适用性评价 |
3.2.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2.2 结果 |
3.3 讨论 |
3.3.1 量表的可行性 |
3.3.2 量表的特点 |
3.3.3 量表的临床意义 |
3.3.4 乳腺癌患者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 |
第四章 乳腺癌患者需求干预效果评价 |
4.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4.1.1 研究设计 |
4.1.2 研究对象 |
4.1.3 研究工具 |
4.1.4 干预策略 |
4.1.5 资料收集 |
4.1.6 统计分析 |
4.1.7 伦理问题 |
4.1.8 质量控制 |
4.1.9 技术路线 |
4.2 结果 |
4.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4.2.2 干预前研究对象同质性检验 |
4.2.3 干预效果评价 |
4.3 讨论 |
4.3.1 研究对象的群体特征 |
4.3.2 需求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 |
4.3.3 乳腺癌患者需求满足提升策略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2 创新点 |
5.3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 C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录 D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 |
附录 E 《中文版癌症患者未满足需求简明量表》 |
附录 F 《乳腺癌患者健康相关调查问卷》 |
附录 G 综述 乳腺癌患者需求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贵阳市A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回顾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老年慢性病健康素养工具研究 |
2.2.2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现状研究 |
2.2.3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
2.2.4 健康素养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的影响 |
2.2.5 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提升策略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A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
3.1 贵阳市A社区的概况 |
3.2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2.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3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状况分析 |
3.3.1 知识性健康素养现状 |
3.3.2 信念性健康素养现状 |
3.3.3 功能性健康素养现状 |
3.3.4 行为性健康素养现状 |
3.4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受教育程度 |
3.4.2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以往职业 |
3.4.3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目前的就业状况 |
3.4.4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家庭常住人口 |
第4章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提升小组工作实务介入 |
4.1 小组成员需求分析 |
4.1.1 学习慢性病健康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
4.1.2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的需求 |
4.1.3 社会交往的需求 |
4.2 小组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
4.2.1 契合服务对象的需求 |
4.2.2 拥有专业的方法与理论 |
4.2.3 存在开展活动的丰富资源 |
4.3 小组介入方案设计 |
4.3.1 小组组员的选择 |
4.3.2 两组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同质性检验 |
4.3.3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在健康素养得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同质性比较 |
4.4 小组活动计划 |
4.4.1 小组服务理念 |
4.4.2 小组服务目标 |
4.4.3 小组介入计划 |
4.5 小组实施的过程 |
4.5.1 第一次活动:建立关系 |
4.5.2 第二次活动:学习慢性病健康知识 |
4.5.3 第三次活动:正确认识疾病,转变健康观念 |
4.5.4 第四次活动:释放情绪,感受支持 |
4.5.5 第五次活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
4.5.6 第六次活动:回顾与总结 |
第5章 小组活动介入评估 |
5.1 小组活动的评估工具 |
5.2 小组活动的过程评估 |
5.2.1 小组成员表现变化 |
5.2.2 组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变化 |
5.3 小组活动介入的成效评估 |
5.3.1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在健康素养得分组间比较 |
5.3.2 小组组员满意度评估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6.2.1 样本选取的代表性 |
6.2.2 老年人的特殊性需求 |
6.2.3 社会工作者活动安排的合理性 |
6.2.4 服务对象的随访与跟进 |
6.2.5 小组工作推广的条件与困难 |
6.3 建议 |
6.3.1 与社区健康教育相结合 |
6.3.2 注重对信念性健康素养与功能性健康素养的提升 |
6.3.3 研究应兼顾农村与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 |
6.3.4 发挥社区医生与家庭照顾者力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自动化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合检测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疾病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解脲脲原体的发现与发展 |
1.1.1 支原体简介 |
1.1.2 解脲脲原体的发现与命名 |
1.1.3 解脲脲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
1.1.4 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与危害 |
1.1.5 流行病学分析 |
1.1.6 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分型 |
1.2 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 |
1.2.1 如何区分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 |
1.2.2 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的感染差异 |
1.2.3 解脲脲原体亚型的致病性 |
1.3 检测方法 |
1.3.1 实验室检测方法 |
1.3.2 PCR方法检测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盒的研发 |
2.1.1 引物设计 |
2.1.2 试剂盒组分 |
2.2 试剂盒储存、运输条件及有效期 |
2.3 实验配套检测仪器 |
2.4 试剂盒检测原理 |
2.5 检验方法 |
2.5.1 样本处理(样本处理区) |
2.5.2 扩增试剂准备(PCR前准备区) |
2.5.3 分液和加样(样本制备区;此步骤由QIAsymphony AS完成) |
2.5.4 PCR扩增(检测区) |
2.5.5 仪器检测通道选择 |
2.5.6 样本设定 |
2.6 临床样本的收集 |
2.6.1 样本采集、存放及运输要求 |
2.7 实验室各区域内的必备物品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试剂盒性能验证检测及检测结果判断 |
3.1.1 最低检测线验证 |
3.1.2 重复性验证 |
3.1.3 符合率验证 |
3.1.4 干扰物质及治疗药物影响 |
3.1.4.1 干扰反应研究用样本选择及制备 |
3.1.4.2 实验方法 |
3.1.5 阳性判断值和参考区间 |
3.1.6 检测结果的判读 |
3.1.7 检测方法应用的局限性 |
3.2 临床样本的分类统计 |
3.2.1 按患者/正常人检测结果分类统计 |
3.2.2 临床样本按性别分类统计检测结果 |
3.2.3 临床样本按年龄分类统计检测结果 |
3.2.4 临床样本按疾病分类统计检测结果 |
3.3 临床样本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
3.3.1 患者/正常人结果统计分析 |
3.3.2 患者按性别联检结果统计分析 |
3.3.3 男性患者按年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
3.3.4 女性患者按年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
3.3.5 患者(不分男/女)按年龄分类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
3.3.6 男性患者按所患疾病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
3.3.7 女性患者按所患疾病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
3.3.8 回归统计分析 |
3.4 女性Uu/UP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讨论 |
4.1 检测技术平台特点和试验注意点 |
4.2 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检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
4.3 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检的社会意义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卷内备考表 |
(4)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陆游的身体状况与自我治疗 |
第一节 陆游罹患病种考索 |
一、疟疾、消渴与肺病 |
二、眼疾、风眩与头风 |
三、足疾、腰臂病与风湿 |
第二节 陆游疾病的自我治疗途径 |
一、养生以防病:疾恙天教学养生 |
二、学医以治病:放翁原本亦药翁 |
第二章 蕴藏于陆游诗歌中的病与痛 |
第一节 陆游疾病书写诗歌创作概况 |
一、入蜀前:衰态转眼足 |
二、入蜀后:晚途衰病要人扶 |
三、退居山阴:羸疾止还作 |
第二节 陆游诗歌中的疾病表达 |
一、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方式 |
二、陆游疾病书写诗歌情感内涵 |
第三节 陆游疾病书写诗歌思想意蕴 |
一、病中的时间意识与时间体验 |
二、病中的生命意识与生死观念 |
第三章 疾病与陆游诗歌创作之关系 |
第一节 疾病对诗歌数量的影响 |
一、诗因病废:还病久废诗 |
二、诗因病多:诗句杂吟呻 |
第二节 疾病对诗歌题材风格的影响 |
一、以病入诗的题材扩展 |
二、疾病影响下的诗风形塑 |
第三节 诗歌对疾病的反向治疗功能 |
一、以诗赋愁与病情宣泄 |
二、病中自嘲与自我开解 |
第四章 陆游诗歌中的疾病之殇与疾病接纳 |
第一节 病与酒:病思羁怀惟付酒 |
一、因病止酒的无奈 |
二、酒对疾病的逆向治愈 |
第二节 病与游:闲游且散怀 |
一、因病废游的遗憾 |
二、出游对病中情绪的消解 |
第三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与疾病的和解 |
一、疾病之殇的形成根源 |
二、道教思想的精神抚慰 |
三、佛教思想的心灵慰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研究现状 |
2.1 关于佛教医学的研究现状 |
2.2 佛教医学病因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2.3 选题理由 |
3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佛教医学概略 |
第一节 佛教医学与印度医学 |
1 古印度阿育吠陀的发展 |
2 阿育吠陀医学的内容与传播 |
3 佛教医学的起源 |
第二节 佛教医学定义 |
第三节 佛教医学典籍 |
第四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健康 |
1 佛教对健康的认知 |
2 佛教中健康的标准 |
第五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病 |
1 病的定义 |
2 病的分类 |
第六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病因 |
1 佛经中病因相关文献检索 |
2 佛经中病因内容的分类 |
3 略谈病因文献梳理 |
第二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具体内容 |
第一节 四大致病 |
1 四大学说略述 |
2 四大成身过程 |
3 四大与人体 |
4 四大致病 |
第二节 烦恼致病 |
1 烦恼致病概说 |
2 三毒致病 |
3 五盖致病 |
4 随烦恼 |
第三节 虫风致病 |
1 八十虫致病 |
2 八十风致病 |
第四节 业因致病 |
1 业与业报 |
2 先世业报病与现世业报病 |
3 恶业致病 |
4 业入胞胎 |
5 业因说之转变 |
第五节 其他因素致病 |
1 饮食不节致病 |
2 睡眠不节致病 |
3 饮酒无度致病 |
4 时令气候致病 |
5 坐禅不节致病 |
6 魔鬼致病 |
7 毒虫及其他外伤致病 |
第三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中医学的影响 |
第一节 简述佛教医学对中医的影响 |
第二节 四大致病与中医 |
1 “四大”说法的流行 |
2 四大与中医学的理论结合 |
3 四大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影响 |
4 四大致病内容的引入 |
第三节 贪瞋致病与中医 |
第四节 业障致病与中医 |
第五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中医影响的讨论 |
第四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探究 |
第一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定义 |
1 定义 |
2 内容 |
第二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整体观 |
1 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 |
2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
3 三世统一 |
第三节 多因交缠 |
1 病因之间互相影响 |
2 病因观中的因果联系 |
第四节 病因探究方式 |
1 审症求因 |
2 观察知因 |
3 内观体悟求因 |
4 病因探究方式小结 |
第五节 病因观的特色与价值 |
1 虫风致病与微生物学 |
2 病因观对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的启示 |
3 烦恼致病与心理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自我与他者:残障患者医疗场域内的身体实践与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理论旨趣 |
(二)问题意识 |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身体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
(二)有关残障身体研究的三种学术传统 |
(三)弥合二元论的研究范式与“结构-关系-主体”的疾病框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自我与他者”:残障身体分析框架 |
二、本文的研究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一)参与式观察法 |
(二)半结构式访谈法 |
第三章 焦虑与期待:诊疗场域内残障患者的身体实践与体验 |
一、症状身体:疾病、门诊与病历 |
(一)疾病初显:“不担心”、“不害怕”的自我认知 |
(二)门诊:在场医生的实践策略与责任规避 |
(三)病历:揭示医患关系的文本档案 |
二、病情恶化:主体的消失与客体的呈现 |
(一)主体的消失:身体功能丧失引发的焦虑 |
(二)客体的显现:医学技术对“活生生身体”感官经验的排斥 |
(三)合法化身体:影像和管理的完美结合 |
三、期待与信任:早会和查房过程中的意外后果 |
(一)早会传递专业信任 |
(二)查房制造患者期待 |
第四章 希望与绝望:康复场域内残障患者的身体实践与体验 |
一、受管理的身体 |
(一)残障身体的日常护理 |
(二)残障身体的康复训练 |
二、完全康复的希望与绝望 |
(一)身体症状的减轻与部分功能的恢复 |
(二)训练效果的弱化与训练信心的丧失 |
三、与他者沟通过程中的身体呈现 |
(一)当前疾病的认知与自我建构 |
(二)倾听、鼓励与身体症状的阐释 |
(三)残障身体的隐喻与沟通冲突 |
第五章 适应与接受:生活场域内残障患者的身体实践与体验 |
一、病房生活中的身体表现 |
(一)日常生活中的身体麻烦 |
(二)培育延展性身体 |
(三)社会关系的破坏与重构 |
二、残障后果的适应与接受 |
(一)病房就是生活的中心 |
(二)主动的身心调试策略 |
(三)病友、亲属的劝导与鼓励 |
三、文化与医保制度建构患者体验 |
(一)以“疾病为名”的污名化 |
(二)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与自费治疗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一、医疗场域内残障患者的身体实践与体验 |
二、医患关系分析的身体维度 |
(一)医院场域内与日常生活中身体显现的特征差异 |
(二)医学身体与生活中身体的有效性与权威性差异 |
三、对方法与方法论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论曹禺戏剧中的疾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国现代文学疾病书写研究综述 |
二、曹禺戏剧研究综述 |
三、曹禺戏剧疾病书写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曹禺戏剧中的疾病表征 |
第一节 曹禺戏剧中的疾病类型 |
一、生理疾病 |
二、心理疾病 |
第二节 曹禺疾病书写的成因 |
一、独特的童年经验 |
二、近现代文学的疾病书写语境 |
三、西方戏剧的汲取 |
第二章 曹禺戏剧中的疾病隐喻 |
第一节 病与家:“狭之笼”的文化痼疾 |
一、衰亡:精神家园的掌权者 |
二、困守:精神瘫痪的“多余人” |
三、逃离:冲出“围城”的出走者 |
第二节 病与启蒙:知识分子的身份转换 |
一、从医生到病人:启蒙形象的颠覆 |
二、从启蒙者到被改造者: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
第三节 病与女性:他者的身体 |
一、蘩漪:疯癫与规训 |
二、陈白露:失眠与焦虑 |
第三章 曹禺戏剧中的疾病疗救 |
第一节 疗救的最终指向:健康的人 |
一、“蛮性遗留”的引路人 |
二、立国立人理想的实践者 |
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人 |
第二节 疾病的疗救 |
一、医生与药方 |
二、死亡的救赎 |
三、疾病的“失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曹禺戏剧疾病书写一览表 |
(8)基于深度学习的疾病辅助诊断和药品推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现状 |
1.4.1 疾病诊断研究现状 |
1.4.2 医疗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
1.4.3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构建疾病诊断模型 |
1.5.2 构建与检索医疗知识图谱 |
1.5.3 构建药品不良反应预测模型 |
第2章 基于1D-DLSTM的疾病诊断模型 |
2.1 医学词库的构建 |
2.2 基于BERT医学词向量训练 |
2.3 1D-DLSTM模型的构建 |
2.4 实验及分析 |
2.4.1 词概率调参实验 |
2.4.2 疾病诊断模型对比实验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医疗知识图谱的药品推荐 |
3.1 医疗数据的获取 |
3.1.1 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数据爬取 |
3.1.2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数据获取 |
3.2 医疗知识图谱的构建 |
3.3 医疗知识图谱的存储 |
3.4 基于医疗知识图谱推荐药品 |
第4章 基于BP-ADRP的药品筛选 |
4.1 基于滑窗遍历法的数据抽取 |
4.2 药品筛选方法 |
4.2.1 BP-ADRP药品不良反应预测模型的构建 |
4.2.2 基于不良反应的药品筛选 |
4.3 药品筛选实验 |
4.3.1 药品不良反应数据集抽取 |
4.3.2 药品不良反应数据集构建 |
4.3.3 BP-ADRP模型实验参数 |
4.3.4 BP-ADRP交叉实验 |
4.3.5 预测模型对比实验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
(一)史前医学时期 |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
一、心脏主题展 |
二、大脑主题展 |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与致谢 |
附件 |
(10)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患病后心理感受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疾病感知问卷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信效度评价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1.2 样本量计算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2.2.2 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 |
2.2.3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
2.2.4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2.2.5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
2.2.6 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中文版问卷的形成 |
2.3.2 施测方法与流程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伦理问题 |
3 结果 |
3.1 德尔菲函询结果 |
3.1.1 专家基本情况 |
3.1.2 专家的积极程度 |
3.1.3 专家的权威程度 |
3.1.4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
3.1.5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3.1.6 专家意见的整理 |
3.2 人口学资料与疾病相关信息的描述性统计 |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 信度分析 |
3.4.1 内部一致性 |
3.4.2 重测信度 |
3.4.3 中文版IPQ-R各维度间的相关性 |
3.5 效度分析 |
3.5.1 构想效度 |
3.5.2 会聚效度 |
3.5.3 预测效度 |
3.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 中文版IPQ-R各分量表的描述性统计 |
3.6.1 症状识别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
3.6.2 第二部分中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
3.6.3 病因维度的描述统计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2 抽样方法 |
2.1.3 样本量 |
2.2 研究方法 |
2.2.1 质性研究 |
2.2.2 扎根理论 |
2.3 研究工具 |
2.3.1 录音笔 |
2.3.2 电脑及相关软件 |
2.3.3 研究者本人 |
2.3.4 访谈提纲 |
2.3.5 访谈备注 |
2.3.6 检核表 |
2.4 资料收集过程 |
2.5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2.5.1 资料的整理 |
2.5.2 资料的分析 |
2.6 研究伦理 |
2.6.1 知情同意 |
2.6.2 隐私与保密 |
2.6.3 避免潜在的伤害和风险 |
2.6.4 提供转介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3.2 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病后的心理感受 |
3.2.1 与认同相关的感受 |
3.2.2 与归属相关的感受 |
3.2.3 与信任相关的感受 |
3.2.4 与希望相关的感受 |
3.2.5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录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自我概念与心理理论机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临床表现一样 所患疾病并不一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马斯洛理论的乳腺癌患者需求工具开发及干预效果评价 ——一项混合方法研究[D]. 郑粉善. 延边大学, 2021(02)
- [2]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贵阳市A社区为例[D]. 肖丽荣.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自动化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合检测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疾病的应用研究[D]. 陈佳婕.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研究[D]. 赵敉亚.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D]. 何广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自我与他者:残障患者医疗场域内的身体实践与体验[D]. 李国权. 兰州大学, 2021(12)
- [7]论曹禺戏剧中的疾病书写[D]. 李琪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8]基于深度学习的疾病辅助诊断和药品推荐[D]. 刘元喆.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10]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患病后心理感受的探索研究[D]. 刘果.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