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5—007桃及其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丁宇晖[1](2021)在《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幼果发育的影响机理》文中提出高温高湿是设施番茄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至今高温胁迫下不同湿度对设施番茄幼果发育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为此,设计试验系统研究了设施番茄光合、蒸腾、花粉活力、果实横纵径、果实指数、内源激素的变化,试验以番茄品种“金粉5号(Jin Fen5)”为研究试材,设计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持续时间三因素试验,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设置为:3 2℃/2 2℃、3 5℃/2 5℃、3 8℃/2 8℃、4 1℃/3 1℃4个水平,空气相对湿度设置为:30~40%、50%~60%、70%~80%三个水平,持续时间设置为:4、8、12天,分别在番茄开花期和幼果期进行试验处理,并以日最高气温25℃、空气湿度为50%的番茄幼苗作为对照(CK)。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一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净光合速率(Pn)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降低,随着湿度的不断增加,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光响应模型对于不同高温高湿处理有不同的适应性,不同光响应参数模拟效果因不同模型而异,综合来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分别是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模型。随着温度的升高,初始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效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总体逐渐降低;随着湿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α、Pnmax和Rd总体逐渐升高,32℃、38℃和41℃处理的LSP先降低后升高,35℃逐渐降低,LCP表现规律不一。(2)随着高温胁迫程度的加深,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地下部分的干鲜重和干鲜重根冠比(R/S)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水势(Ψw)、根系活力(Rv)和地上部分的鲜重逐渐降低,干重变化不显着;在高温条件下,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Ψw、Gs和Tr不断增加,R/S和Rv逐渐降低,干鲜重变化不显着。(3)随着高温胁迫的增强,植株的开花率逐渐降低,但落花率相反。随湿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32℃-38℃处理的开花率先升高后降低,落花率则逐渐增加,41℃处理的开花率逐渐降低,落花率先升高后降低。高温胁迫对设施番茄花粉活力的影响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高温胁迫程度的加深,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率和伸长度都呈现降低的趋势,41℃高温使番茄花粉几近失活。高温条件下,70%-80%的高湿度能够增强花粉活力、提高花粉管萌发率和伸长度。(4)果实横纵径呈S型增长,且随高温胁迫程度的加深,果实横纵径逐渐减小,表现为41℃<38℃<35℃<32℃<CK,当温度高于35℃后,果径减小幅度变大;高温条件下,进行湿度处理,表现为RH50%8d<RH30%4d<RH80%12d<CK;果形指数随温度、湿度和处理时间的变化影响不显着,但随着坐果后时间的增加不断减小。高温胁迫对设施番茄幼果内源激素相关指标有显着影响,随着高温胁迫程度的加深,生长素(IAA)、玉米素(ZT)逐渐降低,脱落酸(ABA)逐渐升高,赤霉素(GA3)先升高后降低。高温条件下,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IAA、ZT和GA3逐渐降低,ABA逐渐升高。GA3以35℃处理最高;ABA以41℃处理最高;ZT和IAA都以CK处理最高。在幼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T、GA3、ABA水平会逐渐积累增加。
曲乘民[2](2021)在《不同种源蒙古莸形态学与抗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来自8个种源地的蒙古莸为试材,对不同种源蒙古莸进行了生长物候的观测,形态特征和抗寒生理特性以及寒冷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旨在探讨不同种源苗木生长形态特征差异,研究蒙古莸抗寒机理,评价不同种源苗木抗寒能力,找出蒙古莸抗寒性强的个体的形态特征,为蒙古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为日后品质优化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蒙古莸开花物候的始花期最多相差19d,可分为早花型与晚花型,XS、MHS、DQS、EL种源为早花型,BLG、SA、LJD、JB种源为晚花型,蒙古莸落叶期相对一致。2、可从形态特征上将本次实验选用的8个种源的蒙古莸分为3类:XS、EL两种源蒙古莸可分为一类,这一类叶片短粗、地上生物量小。LJD、JB两种源蒙古莸可分为一类,这一类叶片面积小、叶片短而粗、种子细长。MHS、SA、BLG、DQS四种源可分为一类,这一类种子较宽、叶片细而长、地上部分生物量大、株高较高。3、蒙古莸主要通过降低电子传递速率(ETR)并降低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的方式降低光能捕捉效率,减少过剩光能的积累,并以此减弱光抑制带来的伤害。4、相同光强度下随着温度的降低,蒙古莸光合作用PSⅡ反应中心功能下降,更易失活。5、实验选取的8种源蒙古莸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BLG、DQS、SA、MHS、XS、EL、LJD、JB。6、抗寒性强的蒙古莸个体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叶片细长、种子较宽。7、蒙古莸在3℃条件下,胁迫63d超过其所能承受的最大胁迫程度。
李婷婷[3](2021)在《中国玉米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贡献份额研究》文中指出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饲料安全和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玉米生产的迅速发展,玉米生产面临着环境压力、资源约束等一系列新问题,对玉米生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央一号文件”曾指出,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因此,对玉米生产布局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法对1978—2018年玉米生产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进行研究,揭示玉米生产的时序变化特征、空间格局特征和比较优势情况,总结玉米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其次对玉米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究,并运用域值法和埃塔平方法对驱动因素贡献份额进行测算,对比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探讨不同驱动因素对玉米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程度;最后对未来玉米空间格局演变的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优化我国玉米空间格局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时序变化特征看,1978年以来,我国玉米生产总体上呈波动增长态势,且有先缓慢增长后快速增长的趋势。从空间格局特征看,玉米生产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且有先向东北后向黄淮海地区集中,最后高度集中于两地区的演变趋势。玉米主产区的空间集聚情况基本保持不变,始终以东北、华北地区为核心。(2)从区域比较优势看,1978—2018年,玉米生产在东北、华北地区具有较强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具有较强效率比较优势。就三大产区而言,北方春玉米和黄淮海夏玉米区一直具有规模比较优势,而西南玉米区从1990年开始基本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3)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玉米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始终较为显着。在全时段中,技术进步、生产投入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玉米生产有较为显着的影响;在分时段中,社会经济、技术进步因素对玉米生产的驱动作用始终较大;在不同区域中玉米生产受驱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要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玉米生产。(4)未来的玉米生产中,要把握玉米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提高玉米生产投入和技术水平,提升其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自然要素禀赋优势,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玉米稳产增产。
刘畅[4](2021)在《移栽密度和氮肥对ERF2不同表达水平水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稻产量主要由每穗颖花数、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因素构成,而施氮量和移栽密度是影响这些因素的两个重要栽培措施,如何通过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合理密植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研究热点。在研究高产栽培技术的同时,研究与穗型相关基因的调控对于进一步激发生产潜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大穗型品种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氮吸收能力、各时期生物积累量大等特点,是有利于产量提高的理想品种。挖掘水稻的优良基因来改良穗型和株型可为再次提高当前水稻产量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以获得不同穗型材料,有助于研究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穗型构成及营养元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以粳稻品种日本晴作为野生型和以日本晴为受体构建了OsERF2基因的两个过表达系为供试材料,通过研究移栽密度、施氮量、ERF2表达水平三因素互作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以期了解ERF2表达水平对于水稻穗型的调控机制和寻求最优栽培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穗型方面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野生型和过表达材料的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均有所提高;随着ERF2表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着增加野生型的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颖花数及二次枝梗颖花数。2.物质生产方面施用氮肥和提高ERF2表达水平可以增加叶面积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野生型的粒叶比会呈现下降的趋势,而ERF2表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着增加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施用氮肥和增加ERF2表达水平均能显着提高水稻成熟期和抽穗期地上部各个组织的生物积累量;增加移栽密度会显着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的生物积累量。3.产量及构成因素方面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增加,产量与施氮量呈现开口朝下的抛物线关系;增加移栽密度会显着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水稻产量;ERF2表达水平提高显着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其中过表达材料增产幅度小,尤其在高密度处理下呈现产量下降,主要原因可能与其结实率偏低有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结实率呈现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千粒重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对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及结实率的影响较大,每穗颖花数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移栽密度增加,过表达材料每穗颖花数略有降低,野生型略有增加;随着ERF2表达水平的提高,每穗颖花数也显着增加。4.氮素吸收利用方面水稻抽穗期各组织的吸氮量基本上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各组织对氮肥的响应程度表现为叶>茎>穗;密度对水稻抽穗期叶及地上部的吸氮量的影响也达到了显着水平,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提高叶片的氮素积累量;提高ERF2表达水平则有利于促进抽穗期水稻茎秆对氮肥的吸收,从而增加氮素积累量。氮肥对于水稻成熟期各组织的吸氮量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随着施氮量提高,各组织吸氮量也不断提高;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提高成熟期水稻各组织的吸氮量;提高ERF2表达水平有利于提高水稻各组织的吸氮量,尤其在OX1材料中的增加趋势更为显着。施氮量显着影响了水稻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逐渐下降;过表达材料的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在多个氮肥处理下大于野生型;ERF2表达水平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水稻氮素稻谷生产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都有所下降;增加移栽密度,过表达材料的氮素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均大于野生型;低密度处理下,过表达材料的农学利用率低于野生型。5.磷、钾、钙、镁、硫素吸收利用方面施用氮肥和增加移栽密度均会显着提高水稻茎、穗、叶及地上部的吸磷量;移栽密度的增加也显着提高了水稻对磷素的吸收量;ERF2表达水平提高则有利于增加水稻成熟期不同部位的吸磷量,尤其是茎、穗吸磷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茎、鞘、叶的磷素转运量和穗部磷素增加量均呈现先增再降的趋势;在两个密度处理下,过表达材料的茎、鞘、叶磷素转运量和穗部磷元素增加量均大于野生型。施氮量的增加会降低水稻茎的吸钾量,但是会提高穗和叶的吸钾量;ERF2表达水平对叶吸钾量的影响受到密度的调控;过表达材料的茎、穗及地上部吸钾量均大于野生型。施用氮肥会降低部分处理的茎、鞘、叶钾素转运量,提高穗部钾素增加量、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密度对茎、鞘、叶钾素转运量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ERF2表达水平提高有利于增加水稻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钾素稻谷生产效率。移栽密度和ERF2表达水平的改变会引起水稻各部位中磷、钾、钙、镁、硫元素的占比变化。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野生型和过表达材料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茎部的含氮率与含磷率的相关性均有所下降,两个密度处理下的叶部含氮率和含镁率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成熟期野生型的各部位的含氮率和含钙率相关关系都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当移栽密度增加后,相关性都不显着,ERF2表达水平的增加会导致其相关性显着降低。由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三份材料的含氮率与含钙率的相关性有着显着的变化,ERF2对于抽穗期到成熟期这一段时间的钙元素的吸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黄欣[5](2020)在《基于咖啡渣基料的生防菌剂发酵及其在连作障碍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咖啡渣是速溶咖啡生产的主要废弃物,由于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纤维和脂质等成分,因而具有良好的资源利用价值。连作障碍是目前我国设施栽培面临的严重问题,障碍土壤生物修复剂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我国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咖啡渣作为主料,开展了哈茨木霉、绿色木霉、白僵菌等3种生防菌固体发酵配方优化研究,利用上述3种菌组合形成的复合生防菌剂对连作障碍土壤进行了改良试验,分析了复合生防菌剂与秸秆组合施用对连作障碍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氮代谢基因丰度及有益真菌丰度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生防菌固体发酵常规的麦麸培养基配方,以不同比例的咖啡渣替代麦麸形成不同配方开展发酵试验,测定发酵产物孢子含量指标。结果表明:与常规的麦麸发酵配方相比,以咖啡渣为主料的优化配方可明显提高发酵产品孢子含量,哈茨木霉、绿色木霉以及白僵菌发酵产物孢子含量分别提高35.1%、110.9%及68.5%以上。(2)研究了秸秆+复合生防菌剂、秸秆+秸秆快腐剂和纯秸秆施用对三种含盐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其对青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复合生防菌剂组合施用92d后可有效减少中、高盐土硝态氮含量,每千克土壤施用20g秸秆、4g哈茨木霉菌剂、2g绿色木霉菌剂和2g白僵菌菌剂,土壤硝态氮减少幅度为282.70~361.91mg,同时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铵态氮含量,降低盐分含量,提高青菜出苗率和产量,并且相对秸秆+秸秆快腐剂和纯秸秆处理作用更为明显。(3)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菌剂组合处理土壤norB、AOB基因以及木霉丰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秸秆+复合生防菌剂能降低中、高盐土norB和AOB基因的相对丰度,但其效果和秸秆+秸秆快腐剂及纯秸秆无显着差异,同时还能显着提高中、高盐土木霉相对丰度及细菌和真菌丰度以及其比值,并且优于其他两种配方,但对中盐土的改良效果不如高盐土显着。(4)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不同处理土壤细菌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复合生防菌剂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且与秸秆处理及秸秆+快腐菌剂处理存在明显的分异,同时还促进了中、高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趋同。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的提高以及硝态氮含量的下降,是秸秆+复合生防菌剂处理驱动连作障碍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利用FAPROTAX对细菌群落结构功能预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秸秆+复合生防菌剂能显着提高连作障碍土壤的化能异养型细菌和碳氢化合物降解功能团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光能自养型细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功能团、硝化以及硝酸还原功能团的相对丰度。同时,相比于秸秆+秸秆快腐剂和秸秆,秸秆+复合生防菌剂在中盐条件下的作用比高盐条件下更为明显。利用咖啡渣发酵生防菌能够明显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施用秸秆+复合生防菌剂能够明显改善连作障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且效果优于秸秆+秸秆快腐剂和秸秆。
韩敏琪[6](2019)在《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生理生化及黄酮含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以稀有药用植物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为试验材料,主要目的是研究光质和光照时间对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在蓝光(B)、紫光(P)、UV-A、UV-B和UV-C五种短波光质以及不同时间的处理下,测定其生长特性、生理生化指标、黄酮合成酶活性和总黄酮含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各处理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含量。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苗高及大小近似的三叶青30盆,随机分为3组,移入实验室内由不透光黑布完全覆盖的三组置物架中,分别配置40 W的白光、紫光和蓝光三种LED灯,照射时间为每天7:00~19:00;然后于第7天、15天、30天、45天和60天取样,以白光作对照。再另取三叶青30盆,分为3组移入实验室内由不透光黑布完全覆盖的3个置物架中,3个置物架中分别配置40W的UV-A、UV-B和UV-C三种LED灯管;给予紫外照射+黑暗处理,即紫外照射15 min、30min、1 h、2 h、3 h和5 h后,直接暗处理至24 h,取样,以未处理过的三叶青作为对照。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白光处理下植物生长无显着变化,蓝光可促进植物生长,紫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光和蓝光均可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紫光对光合色素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紫外处理中,UV-A、UV-B和UV-C组的光合色素含量均有所增加,UV-A和UV-B组的含量峰值集中在1~3 h,UV-C整体无显着规律。(2)各处理组三叶青块根中的渗透调节物质高于叶片。可见光中:三组整体抑制了三叶青的氨基酸含量;显着增加了块根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白光和蓝光提高了可溶性糖的含量,紫光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紫外处理中:UV-A组的渗透调节物质整体处于较低水平,UV-C的可溶性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UV-B的可溶性糖的含量最高。(3)经白光、蓝光、紫光和UV-C四组光照射后,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着提高,UV-A和UV-B的CAT活性变化较为平稳。POD(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中,蓝光和白光促使酶活性升高,紫光抑制了活性;UV-A和UV-B以1~2 h时间段的活性变化最为显着,UV-C组整体提升幅度不大。测定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时,蓝光的活性显着提高;UV-C组的活性整体远高于对照、UV-A和UV-B。MDA(丙二醛)含量测定时,可见光的MDA含量在30 d~45 d时间段最低,之后快速上升,以紫光的含量最高;UV-B和UV-C的MDA含量远低于UV-A组。(4)除了蓝光和UV-A两组抑制酶活性,其余组均可提高PAL(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CHS(查尔酮合成酶)活性测定中,蓝光、UV-B和UV-C处理下的活性明显大幅度增加,其余处理组升高幅度不明显。CHI(查尔酮异构酶)活性变化以紫光、UV-C和UV-B三组处理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UV-A组整体活性被抑制。(5)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中:当研究对象为叶片,蓝光、白光、UV-C和UVB组促进黄酮含量的积累,紫光抑制黄酮类物质的积累,UV-A处理效果不明显;当研究对象为块根,白光、蓝光、紫光、UV-C和UV-B组促进其黄酮含量的积累,UV-A组效果不显着。(6)黄酮代谢组测定中,各处理组叶片中的化学成分含量高于块根;紫外组的含量高于可见光。其中,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荭草素、牡荆素、紫云英苷、异槲皮苷和忍冬甙这7种化学成分含量较高;以牡荆素和异槲皮苷提高幅度最大;另外,山奈酚在所有叶片中未检测到,却在块根中有较高的含量。综上所述,蓝光和UV-B两种光质处理后,植物的生理生化及代谢组中各项指标表现较好,尤其是在蓝光处理的30 d~45 d和UV-B组的1~3 h。
李冬秀[7](2019)在《水稻种子耐淹成苗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文中指出在直播稻生产中,种子在萌发和成苗期常会遭受淹水胁迫而导致减产,因此,探究淹水胁迫下水稻种子耐淹萌发及成苗性状对直播稻增产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6份材料从生理生化角度解析低氧萌发性状,并结合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包含275个株系的CHA-1/H335的RIL群体开展水稻种子耐淹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份材料在淹水萌发期测定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和AMS酶活性随缺氧时间的增长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无明显规律,但SOD和POD酶活性变化趋势大致相同。(2)在10 cm淹水条件下,CHA-1/H335的RIL群体F6和F7世代定位到耐淹相关QTL共33个,其中耐淹萌发期定位到21个,耐淹芽期12个。分布于第2、3、4、6、7、8、和第10号染色体,通过比对物理位置发现共有19个QTL位点,其中有6个与前人定位在相同或邻近区域,余下13个还未见报道。(3)q SSD-2、q CD-4-1、q CSA-8和q CV-8在两个环境中都能被定位到,其中,q CSA-8和q CV-8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4.41~4.80%和4.09~4.97%,且这两个QTL在同一个位点上,该位点同时控制芽鞘表面积和体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这些QTL的表达较为稳定,对环境影响不敏感,对于水稻直播育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共有9个位点表现出QTL位点的多效性,其中的4个未见报道,是新的QTL位点。在第2号染色体上的Block3943-3970和Block3988-3998同时定位到控制淹水萌发期和芽期的QTL(Block3943-3970定位到q CD-2-1和q SSD-2,Block3988-3998定位到q CD-2-2和q SFW-2),表型贡献率分别为6.77~10.89%和7.46~11.28%,这两个位点对耐淹萌发期和芽期都存在影响;在第10号染色体上Block16658-16661的QTL位点同时控制芽长(q SH-10)和根表面积(q RSA-10),表型贡献率分别为5.68%和4.05%。该位点同时控制地上部和地下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可继续进行后续研究。综上,本研究对水稻种子耐淹成苗性状的遗传表现进行解析,利用GBS技术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并鉴定出一批尚未报道的重要QTL。为后期培育水稻耐淹品种提供基础用于聚合育种实践,对于提升直播稻育种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中南[8](2019)在《黄河稻区稻-麦两熟耕作技术集成优化及应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秸秆还田成为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田生态污染的重要举措,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自十三五以来,我国立志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如何促进作物秸秆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成为培肥地力、储粮于田的重要发展方向,而黄河稻区位于北方一熟稻区和南方稻麦两熟稻区过渡地带,耕作制度(主要包括翻耕、旋耕以及打浆等)和种植模式(主要包括:稻麦两熟、春稻冬闲等)多样,导致稻田土壤耕层结构不良以及稻田耕作培肥技术落后。因此,本试验采用大田种植模式,设计了耕作技术优化、栽培技术优化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三个试验,通过在黄河稻区筛选适合的土壤培肥和耕作关键技术,结合水肥管理措施的优化,剖析黄河稻区稻田土壤培肥与耕作技术在生产应用中的瓶颈问题,从而为建立适合黄河稻区稻田土壤培肥和耕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技术优化在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改变耕作方式对作物的千粒重并没有影响;FT4(小麦季采用免耕直播、水稻季采用翻耕+旋耕)和FT5(小麦季增密减氮+深旋耕、水稻季增密减氮+翻耕)的耕作处理能够通过提高作物的有效穗数从而显着提高稻麦两熟小麦和水稻的产量达8.17%-24.27%,而常规耕作并不能显着增加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并且会出现减产的情况。常规耕作对作物的干物积累、叶面积指数、花后群体增长以及植株的养分积累方面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本试验的FT4和FT5处理能显着增加小麦和水稻的群体质量指标以及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提高氮农学利用率和氮偏生产力,因此更能促进作物的生长。秸秆还田改变耕作方式均能显着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秸秆还田常规耕作较秸秆不还田更能促进黄河稻区20-40 cm土壤的全氮含量增加,以FT4和FT5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促进作用更高于其他秸秆还田耕作处理。虽然FT4和FT5处理在产量、植株群体质量指标、养分吸收、土壤养分方面的效益基本相同,但是FT5处理的经济效益比FT4每公顷多收益0.27-0.29万元,因此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还田更适宜采用小麦季增密减氮+深旋耕、水稻季增密减氮+翻耕(FT5)的耕作方式进行耕作处理,应予推广。2.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栽培技术优化在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改变栽培方式,小麦和水稻的综合产量相对不施氮处理虽表现为显着增产,但不同栽培处理间没有差异。对当季作物的产量影响表现不同,增密常规水肥处理(CT3)相对于常规栽培措施(CT2)对小麦季的产量增产19.78%,产量构成要素要优于其他处理;而增密减氮处理(CT5)和常规水肥前期控水处理(CT6)对水稻季的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优于其他处理。CT4(稻麦双季减氮常规密度)和CT(稻麦双季增氮常规密度)处理对小麦和水稻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花后群体增长、植株养分利用、氮农学利用率和氮偏生产力以及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影响与常规耕作(CT2)相比基本没有差别;作物群体质量指标、植株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土壤养分等方面以增密常规水肥处理(CT3)对小麦季的影响优于其他处理、增密减氮处理(CT5)和常规水肥前期控水处理(CT6)对水稻季的影响优于其他处理。经济效益方面则以最高经济效益处理在本试验的两年阶段里2017年以CT5最高,2018年以CT6最高。因此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小麦季更适宜使用增加播种密度常规水肥管理的栽培方式,水稻更适宜使用增密减氮处理或常规水肥前期控水处理的栽培方式,而本试验未设置该优势栽培处理的稻麦两熟衔接式处理方式,因此最适宜黄河稻区秸秆还田稻麦两熟水旱轮作的栽培方式有待进一步确定。3.稻麦两熟条件下稻田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研究在黄河稻区稻麦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改变有机肥料和无机化肥配比,随着有机肥的施入比例越高,对水稻有效穗数的增加越显着,采用有机无机配施均能增加水稻产量,其中以50%有机肥施入量(OT4)和100%有机肥施入量(OT5)两个处理增产28.47%最显着;土壤养分同样随有机肥的施入比例增加在不同土层中土壤全氮和有机质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植株养分吸收利用、氮农学利用率情况、以及氮偏生产力、经济效益等方面同样随有机肥施入比例增加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显着高于常规化肥施用处理,其中以OT4处理的表现最优。因此黄河稻区稻麦两熟有机无机配施更适宜采用50%有机肥+50%化肥配合施用。
周颖怡[9](2018)在《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种植在广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得益于避雨栽培技术和芽休眠化学解除技术的应用,葡萄产业在南方得以迅猛发展。在广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和消费者的需求上升,鲜食葡萄的种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在葡萄品种选择方面,既要考虑各引进的葡萄品种对广州气候的适应性,又要兼顾葡萄的丰产性和品质,同时还要关注葡萄的抗虫、抗病性。因此,对不同葡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合广州种植的鲜食葡萄品种,对广州乃至华南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十三个避雨栽培的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包括‘夏黑’、‘醉金香’、‘阳光玫瑰’、‘藤玉’、‘超级女皇’、‘京蜜’、‘宝满’、‘紫甜’、‘京艳’、‘金桂’、‘京香玉’、‘雄宝’和‘天晴’。尝试一年两收栽培处理,分别对各品种两季果的物候期、生长势、成花结果习性调查,测定这些品种的光合速率,比较它们的品质性状,以及膨大处理的效应和对果实的品质影响。生长势方面,‘紫甜’、‘京蜜’、‘京艳’和‘京香玉’等品种显着弱于其他品种。光合速率方面,‘宝满’的光合速率在供试品种中最强,而‘超级女皇’、‘雄宝’、‘京蜜’的光合速率显着低于其他品种。秋冬季节,‘阳光玫瑰’落叶最慢,自然进入休眠最晚;其次是‘宝满’;‘超级女皇’落叶最快,进入自然休眠最早,其次是‘夏黑’和‘金桂’。从成花和结果习性看,‘夏黑’、‘金桂’和‘京香玉’具有较强的成花坐果能力,两季果生产相对容易;而‘超级女皇’和‘雄宝’两季果生产能力都较弱;果实品质方面,各品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花后5d施用膨大剂(8mg/L GA3+4 mg/L CPPU)处理果穗可显着提高‘夏黑’、‘醉金香’、‘阳光玫瑰’、‘超级女皇’、‘宝满’、‘京艳’、‘京香玉’和‘雄宝’的单果重,显着拉长‘京艳’的果形,果形指数显着上升,但对‘雄宝’有显着的拉宽效应,果形指数显着下降。从各品种的果实感官特性方面,‘阳光玫瑰’表现最好,其次是‘夏黑’和‘藤玉’。在病虫害发生方面,‘藤玉’、‘夏黑’和‘紫甜’受各种病害影响最轻,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性;‘金桂’、‘醉金香’受白粉病影响最为严重;‘京蜜’、‘京艳’、‘京香玉’、‘天晴’、‘雄宝’灰霉病和裂果病比较严重。此外,本实验结果还表明,在广州避雨栽培条件下,各品种二次果(冬果)发育进程均比一次果(夏果)快。对各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分排序,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推荐在广州种植的品种包括:‘夏黑’、‘阳光玫瑰’、‘藤玉’‘宝满’和‘紫甜’。
路超[10](2017)在《不同板栗种质资源的评价分析与筛选》文中指出板栗(Castanea nollissima Blume)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是重要的木本粮食和干果,有丰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出口产品。我国板栗种质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经济性状良莠混杂,收集并调查板栗种质资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102份板栗种质资源的花、叶、坚果、总苞和主要营养品质等相关30个性状指标进行分析,采用隶属函数-因子分析结合的方法和权重赋值法,得出102份板栗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排名,对板栗进行优质选种、目的选种。同时,还探讨了板栗叶片及坚果表型形态特征在同一种群以及不同种群间的差异、11份板栗种质光合差异和4个南方板栗品种与’燕山早丰’杂交授粉后的结实情况,以期为今后板栗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以及板栗高光效育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隶属函数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板栗雌雄花序评价的数学模型:Fy=(58.116F1+32.634F2)/100;板栗叶片评价的数学模型:Fy=(41.145F1+30.671F2+14.434F3)/100;板栗坚果评价的数学模型:Fy=(72.225F1+18.111F2)/100;板栗总苞评价的数学模型:Fy=(81.079F1)/100(F1、F2、F3为公共因子);通过权重赋值法建立板栗主要营养品质评价的数学模型(X为营养评价指标):Fy=0.23*X24+0.08*X25+0.32*X26+0.32*X27+0.1 0*X28+0.025*X29+0.04*X30。依据模型计算相应综合得分,既而得出102份板栗种质的综合排名。(2)’昌黎1 0号’、’昌黎3号’和’东陵明珠’的雄花序数量多。’遵玉’、’鲁岳早丰’、’迁西5号’和’迁西3 1号’的雌雄比大,雄花序数量少。’短花’、’罗田中迟栗’、’二道关1号’为短雄种质。’遵玉’的雌花数量多,较特殊。(3)’崔家堡子2399’、’昌黎3号’、’峪沟1号’为高可溶性糖种质;’燕昌’、’昌黎3号’、’迁西4号’为低脂肪种质;’石丰’、’短花’、’小水峪1号’为高直链淀粉种质;’京暑红’、’昌黎8号’、’王厂沟’为高支链淀粉种质;’昌黎1号’、’昌黎3号’、’昌黎7号’为高蛋白种质;’黄棚’、’玉丰’、’峪沟2号’为高P种质;’怀黄’、’闭口红’、’燕山短枝’为高K种质,’东丰’、’闭口红’、’长安灰拣栗’为高含水量种质。(4)板栗叶片及坚果的表型形态特征,在同一种群不同种质间(以河北种群的10份种质为例)和不同种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5)板栗叶片形态特征、生物量、叶片结构的多个指标与基本均与净光合速率存在一定的关系,除株高外。’燕山早丰’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京暑红’最低。(6)4个南方品种作为父本与迁西乡土品种——’燕山早丰’进行远缘杂交授粉,结果显示:’湘栗1号’较佳,’花桥2号’和’湘栗4号’一般,’湘栗3号’较差。
二、85—007桃及其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5—007桃及其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幼果发育的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 |
1.2.2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叶片蒸腾的影响规律 |
1.2.3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花粉活力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 |
1.2.4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幼果生长的影响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光合参数的测定 |
2.2.2 花粉活力的测定 |
2.2.3 果实横纵径的测定 |
2.2.4 果形指数的测定 |
2.2.5 内源激素的测定 |
2.2.6 水势的测定 |
2.2.7 根冠比的测定 |
2.2.8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2.9 光响应模型 |
2.2.10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 |
3.1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 高温和湿度下设施番茄光合参数的模拟与模型评价 |
3.3 高温和湿度下设施番茄光合参数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结果 |
3.4.2 讨论 |
第四章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叶片蒸腾的影响 |
4.1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叶片水势的影响 |
4.2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根冠比的影响 |
4.3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根系活力的影响 |
4.4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气孔导度的影响 |
4.5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蒸腾速率的影响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结果 |
4.6.2 讨论 |
第五章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花粉活力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 |
5.1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开花率和落花率的影响 |
5.2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花粉活力的影响 |
5.3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花粉管萌发的影响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结果 |
5.4.2 讨论 |
第六章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幼果生长的影响 |
6.1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横纵径的影响 |
6.2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果形指数的影响 |
6.3 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内源激素的影响 |
6.3.1 高温和湿度交互处理对设施番茄幼果内源生长素(IAA)的影响 |
6.3.2 高温和湿度交互处理对设施番茄幼果内源赤霉素(GA_3)的影响 |
6.3.3 高温和湿度交互处理对设施番茄幼果内源脱落酸(ABA)的影响 |
6.3.4 高温和湿度交互处理对设施番茄幼果内源反玉米素(ZT)的影响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结果 |
6.4.2 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高温和湿度交互处理对设施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 |
7.1.2 高温和湿度交互处理对设施番茄蒸腾的影响规律 |
7.1.3 高温和湿度交互处理对设施番茄花粉活力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 |
7.1.4 高温和湿度交互处理对设施番茄幼果生长的影响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不同种源蒙古莸形态学与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蒙古莸生物学特性 |
1.2 蒙古莸研究进展 |
1.2.1 蒙古莸的地理分布研究 |
1.2.2 蒙古莸的生殖生物学特征研究 |
1.2.3 蒙古莸化学成分研究 |
1.2.4 蒙古莸抗旱性研究 |
1.3 植物抗寒性研究概况 |
1.3.1 冷害对植物的影响 |
1.3.2 膜代谢产物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3 相对电导率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4 保护酶活性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5 叶绿素含量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6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3.7 叶绿素荧光特性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1.4 表观形态学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形态多样性实验 |
2.1.1 形态多样性实验材料处理 |
2.1.2 形态多样性实验方法 |
2.2 抗寒性实验 |
2.2.1 抗寒性实验材料 |
2.2.2 抗寒性实验方法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不同种源蒙古莸形态学分析 |
3.1 蒙古莸物候统计 |
3.2 蒙古莸种子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
3.3 蒙古莸枝系构型差异分析 |
3.4 蒙古莸花朵与叶片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
3.5 蒙古莸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
4 不同种源蒙古莸抗寒性分析 |
4.1 低温胁迫对不同种源蒙古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4.1.1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变化 |
4.1.2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变化 |
4.1.3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光化学淬灭系数(qp )变化 |
4.1.4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变化 |
4.1.5 低温胁迫后不同光强下PSⅠ和PSⅡ光系统间激发能不平衡系数(β/α-1)变化 |
4.1.6 低温胁迫后各种源蒙古莸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 |
4.2 低温胁迫下不同种源蒙古莸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4.2.1 低温胁迫下MDA含 量的变化与分析 |
4.2.2 低温胁迫下SOD含 量的变化与分析 |
4.2.3 低温胁迫下POD活 性的变化与分析 |
4.2.4 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与分析 |
4.2.5 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分析 |
4.2.6 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4.2.7 抗寒性综合分析 |
4.2.8 蒙古莸抗寒性指标与形态学特征相关性 |
5 结论 |
6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中国玉米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贡献份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
1.2.2 玉米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因素研究 |
1.2.3 玉米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方法 |
1.2.4 玉米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因素研究方法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测算方法 |
2.1 理论依据 |
2.1.1 生产布局理论 |
2.1.2 比较优势理论 |
2.1.3 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经验模态分解模型 |
2.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2.2.3 比较优势分析 |
2.2.4 埃塔平方法 |
2.2.5 域值法 |
第三章 我国玉米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3.1 玉米生产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3.2 玉米生产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3.2.1 全国玉米空间格局 |
3.2.2 三大主产区玉米空间格局 |
3.2.3 全局自相关分析 |
3.2.4 局部自相关分析 |
3.3 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3.3.1 规模优势分析 |
3.3.2 效率优势分析 |
3.3.3 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玉米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因素及其贡献份额分析 |
4.1 玉米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因素 |
4.1.1 自然气象因素 |
4.1.2 生产投入因素 |
4.1.3 社会经济因素 |
4.1.4 技术进步因素 |
4.1.5 政策因素 |
4.2 基于埃塔平方法的玉米生产驱动因素贡献份额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数据说明 |
4.2.3 模型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域值法的玉米生产驱动因素贡献份额分析 |
4.3.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4.3.2 模型结果与分析 |
4.4 模型结果讨论 |
4.4.1 全国全时段模型结果讨论 |
4.4.2 全国分时段模型结果讨论 |
4.4.3 分区域全时段模型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埃塔平方法和域值法方法和结果对比分析 |
5.1 研究方法对比 |
5.2 模型结果对比 |
5.3 研究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把握玉米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 |
6.2.2 提高玉米生产投入和技术水平,提升其综合生产能力 |
6.2.3 充分利用自然要素禀赋优势,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6.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6.3.1 创新点 |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移栽密度和氮肥对ERF2不同表达水平水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栽培措施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1.1 氮肥对水稻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1.2 移栽密度对水稻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 栽培措施对水稻元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水稻穗型对产量的影响 |
1.4 水稻穗型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1 水稻穗的基本结构及发育过程 |
1.4.2 参与调控侧生分生组织活性的基因 |
1.4.3 参与调控水稻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基因 |
1.4.4 参与调控花序分生组织向小穗分生组织转变的基因 |
1.4.5 参与调控小穗分生组织向小花分生组织转变的基因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2.1 茎蘖动态 |
2.2.2 株髙、地上部干重测量 |
2.2.3 SPAD值及叶面积测定 |
2.2.4 产量及构成因子的测定 |
2.2.5 植物养分吸收的测定 |
2.2.6 RT-qPCR |
2.3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ERF2的表达模式 |
3.2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4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1 对水稻叶长、叶宽及SPAD值的影响 |
3.4.2 对水稻叶面积系数及粒叶比的影响 |
3.5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3.5.1 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经济系数的影响 |
3.5.2 对水稻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6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产量及穗型结构的影响 |
3.6.1 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6.2 对穗长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
3.6.3 对一、二次枝梗籽粒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 |
3.6.4 对一、二次枝梗颖花数及籽粒产量构成的影响 |
3.7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1 对水稻抽穗期含氮率、吸氮量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
3.7.2 对水稻成熟期含氮率、吸氮量的影响 |
3.7.3 对水稻成熟期氮素分配及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
3.7.4 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3.8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8.1 对磷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3.8.2 对磷素转运及生产效率影响 |
3.9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钾素吸收的影响 |
3.9.1 对钾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3.9.2 对钾素转运及生产效率影响 |
3.10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成熟期各部位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0.1 对水稻成熟期茎部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0.2 对水稻成熟期穗部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0.3 对水稻成熟期叶部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0.4 对水稻成熟期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1 移栽密度和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各部位氮与磷、钾、钙、镁、硫含量关系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穗型的影响 |
4.3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4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5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6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咖啡渣基料的生防菌剂发酵及其在连作障碍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碍问题及其修复途径 |
1.1.1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
1.1.2 连作障碍的修复途径 |
1.2 咖啡渣资源利用 |
1.2.1 咖啡渣的化学成分 |
1.2.2 咖啡渣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咖啡渣的生防菌发酵配方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来源 |
2.1.2 供试材料 |
2.1.3 培养基与发酵配方 |
2.1.4 接种与培养 |
2.1.5 含孢量测定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发酵基料配方对生防菌孢子产量的影响 |
2.2.2 优化配方发酵生防菌的产孢动态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青菜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青菜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盐分土壤条件下青菜生物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复合生防菌剂处理对土壤理化的影响 |
3.3.2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处理影响作物生长的机制分析 |
3.3.3 秸秆+复合生防菌剂施用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氮代谢功能基因及木霉丰度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土样 |
4.1.2 土壤DNA提取 |
4.1.3 扩增引物 |
4.1.4 荧光定量PCR |
4.1.5 标准曲线的制备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 |
4.2.2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的影响 |
4.2.3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硝化反硝化基因丰度的影响 |
4.2.4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木霉丰度的影响 |
4.2.5 硝化、反硝化基因和木霉相对丰度与土壤理化因子关系分析 |
4.3 讨论 |
4.3.1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硝化反硝化基因丰度的影响 |
4.3.2 复合生防菌剂对土壤木霉相对丰度及细菌真菌比的影响 |
第五章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测定样本 |
5.1.2 测序方法 |
5.1.3 分析流程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样本测序数据统计 |
5.2.2 不同处理土壤样本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分析 |
5.2.3 不同处理土壤样本细菌优势物种组成分析 |
5.2.4 复合生防菌剂处理对土壤细菌代谢功能的潜在影响 |
5.2.5 复合生防菌驱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演化的土壤理化因子分析 |
5.3 讨论 |
5.3.1 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3.2.复合生防菌剂施用对土壤细菌代谢功能的影响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生理生化及黄酮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三叶青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及有效成分研究 |
1.1.1 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 |
1.1.2 三叶青有效成分及研究现状 |
1.2 不同光对植物的影响及研究现状 |
1.3 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及相关酶的研究 |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与进展 |
1.5 本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处理 |
2.1.2 技术路线图 |
2.1.3 仪器与试剂 |
2.1.4 三叶青生长特性测定 |
2.1.5 三叶青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2.1.6 三叶青渗透调节物质测定 |
2.1.7 数据整理及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可见光对三叶青生长特性影响的比较分析 |
2.2.2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光合色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
2.2.3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渗透调节物质的比较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可见光影响下三叶青生长特性的讨论 |
2.3.2 短波长光质影响下三叶青光合色素含量的讨论 |
2.3.3 短波光影响下三叶青渗透调节物质差异的讨论 |
3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抗逆性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处理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3.1.4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3.1.5 数据整理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比较分析 |
3.2.2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丙二醛含量影响比较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短波长光质影响下三叶青抗氧化酶活性的讨论 |
3.3.2 短波长光质影响下三叶青丙二醛含量的讨论 |
4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黄酮合成酶活性及黄酮含量影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处理 |
4.1.2 仪器与试剂 |
4.1.3 黄酮合成酶活性测定 |
4.1.4 总黄酮含量测定 |
4.1.5 黄酮类化合物单体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黄酮合成酶活性影响的比较分析 |
4.2.2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总黄酮含量影响的比较分析 |
4.2.3 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黄酮单体影响的比较分析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短波长光质影响下三叶青黄酮合成酶活性的讨论 |
4.3.2 短波光影响下三叶青总黄酮含量的讨论 |
4.3.3 短波长光质影响下三叶青黄酮单体差异的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水稻种子耐淹成苗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直播将成为未来趋势 |
1.1.1 国外直播稻的发展状况 |
1.1.2 国内直播稻的发展状况 |
1.2 淹涝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2.1 水稻萌发期及苗期淹水的生理变化 |
1.2.2 淹涝限制直播稻发展 |
1.2.3 高活力种子可抵御直播低氧影响 |
1.3 水稻耐低氧相关QTL定位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耐淹成苗筛选 |
2.1.2 种子低氧萌发生理物质变化 |
2.1.3 种子耐淹成苗相关性状QTL定位 |
2.2 试验技术路线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材料田间种植 |
2.3.2 田间抽穗期调查及收获 |
2.3.3 耐淹成苗筛选 |
2.3.4 种子低氧萌发生理物质变化测定 |
2.3.5 水稻种子耐淹成苗相关表型调查 |
2.3.6 RIL群体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2.3.7 QTL定位和分析 |
2.4 表型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耐淹成苗筛选 |
3.2 低氧胁迫下6份材料的生理变化 |
3.2.1 低氧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2 低氧胁迫对SOD酶活性的影响 |
3.2.3 低氧胁迫对POD酶活性的影响 |
3.2.4 低氧胁迫对CAT酶活性的影响 |
3.2.5 低氧胁迫对AMS酶活性的影响 |
3.3 RIL群体耐淹成苗QTL定位 |
3.3.1 RIL群体遗传连锁图谱 |
3.3.2 RIL群体耐淹相关表型变异分析 |
3.3.3 RIL群体低氧环境表型相关分析 |
3.3.4 RIL群体耐低氧QTL定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淹水胁迫下种子萌发期生理物质变化 |
4.1.2 耐淹QTL定位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耐淹成苗试验材料 |
附录B 早造耐淹萌发期及芽期表型数据 |
附录C 晚造耐淹萌发期及芽期表型数据 |
(8)黄河稻区稻-麦两熟耕作技术集成优化及应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秸秆的利用现状 |
1.1.1 我国秸秆的资源量 |
1.1.2 我国秸秆的利用情况 |
1.1.3 我国秸秆还田的必要性及应对方式 |
1.2 我国主要作物种植区种植模式及耕作现状 |
1.2.1 我国主要作物种植区土壤类型 |
1.2.2 我国主要作物种植区作物种植模式 |
1.2.3 我国主要作物种植区土壤耕作方式 |
1.3 秸秆还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秸秆还田对环境的影响 |
1.3.2 秸秆还田对作物的影响 |
1.3.2.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2.2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影响 |
1.3.3.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3.3.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4 秸秆还田对黄淮流域地区的影响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与田间基本情况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
3.2 试验方案 |
3.2.1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优化技术 |
3.2.2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栽培优化技术 |
3.2.3 稻麦两熟条件下稻田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 |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1 试前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 |
3.3.2 土壤肥力的测定 |
3.3.3 植株群体质量及植株养分指标 |
3.3.4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优化技术研究 |
4.1.1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4.1.2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群体指标的影响 |
4.1.2.1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2.2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4.1.2.3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花后群体增长的影响 |
4.1.3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3.1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植株全氮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4.1.3.2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作物植株全磷和全钾的影响 |
4.1.4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4.1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4.1.4.2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4.3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全碳氮比的影响 |
4.1.5 稻麦两熟不同耕作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4.2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
4.2.1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4.2.2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群体指标的影响 |
4.2.2.1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2.2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4.2.2.3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花后群体增长的影响 |
4.2.3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3.1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植株全氮及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 |
4.2.3.2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植株全磷和全钾的影响 |
4.2.4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4.1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土壤全氮的影响 |
4.2.4.2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2.4.3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作物土壤全碳氮比的影响 |
4.2.5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稻麦两熟条件下稻田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研究 |
4.3.1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4.3.2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群体指标的影响 |
4.3.2.1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3.2.2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4.3.2.3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花后群体增长的影响 |
4.3.3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4.3.3.1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植株全氮及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 |
4.3.3.2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作物植株全磷和全钾的影响 |
4.3.4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4.1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4.3.4.2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3.4.3 稻麦两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
4.3.5 稻麦两熟不同栽培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讨论与结论 |
5.1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优化技术研究 |
5.1.1 稻麦两熟条件下的耕作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关系 |
5.1.2 稻麦两熟条件下的耕作方式对植株群体质量及植株养分的影响 |
5.1.3 稻麦两熟条件下的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 稻麦两熟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的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
5.2.1 稻麦两熟条件下栽培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及经济效益的关系 |
5.2.2 稻麦两熟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植株群体质量指标和养分的影响 |
5.2.3 稻麦两熟条件下栽培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3 稻麦两熟条件下稻田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技术研究 |
5.3.1 稻麦两熟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及经济效益的关系 |
5.3.2 稻麦两熟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植株群体质量指标和养分的影响 |
5.3.3 稻麦两熟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9)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种植在广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我国鲜食葡萄种植历史与现状 |
1.2.2 广东鲜食葡萄种植现状 |
1.2.3 目前华南地区葡萄应用所遇主要问题及今后趋势 |
1.3 部分供试品种概况介绍 |
1.3.1 夏黑 |
1.3.2 醉金香 |
1.3.3 阳光玫瑰 |
1.3.4 藤玉 |
1.3.5 宝满 |
1.3.6 紫甜 |
1.3.7 京蜜 |
1.3.8 京艳 |
1.3.9 京香玉 |
1.3.10 天晴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调查 |
2.2.1 各品种物候期调查 |
2.2.2 各品种葡萄一年植株生长势调查 |
2.2.3 光合特性测定 |
2.2.4 各品种葡萄的生长、开花与结果习性调查 |
2.2.5 各品种葡萄落叶情况调查 |
2.2.6 葡萄夏季果膨大处理 |
2.2.7 果实品质参数的测定 |
2.2.8 果实感官品尝鉴定 |
2.2.9 病虫为害调查 |
2.3 数据统计及作图分析 |
2.4 主成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品种长势及光合作用比较 |
3.1.1 供试品种长势比较 |
3.1.2 供试品种光合作用参数比较 |
3.1.3 供试品种冬季落叶情况 |
3.2 不同品种物候期及萌芽、成花结果习性比较 |
3.2.1 供试品种春夏季物候期观察及萌芽、成花结果习性 |
3.2.2 供试品种第二茬果诱导及物候期观察 |
3.3 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比较 |
3.3.1 果穗与果实外观品质 |
3.3.2 果实内在品质 |
3.4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1 生长调节剂对各品种果穗的影响 |
3.4.2 生长调节剂对各品种单果重的影响 |
3.4.3 膨大剂对各品种果形指数的影响 |
3.4.4 膨大剂对各品种TSS的影响 |
3.4.5 膨大剂对各品种可滴定酸(TA)的影响 |
3.4.6 膨大剂对各品种果实和果肉硬度的影响 |
3.5 不同品种葡萄不同处理的果实感官评价 |
3.6 各品种病虫发生情况 |
3.7 供试品种生物学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3.7.1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7.2 各供试品种生物学特性主成分分析 |
3.7.3 供试品种生物学特性主成分值及综合主成分值 |
4 讨论 |
4.1 不同品种长势与光合速率 |
4.2 不同品种的萌芽与成花能力 |
4.3 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与报道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4.4 不同品种的病害发生情况 |
4.5 不同品种对膨大剂处理的响应差异 |
4.6 不同品种综合性状比较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不同板栗种质资源的评价分析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2.1 板栗种质资源评价现状 |
1.2.2 种质资源评价方法 |
1.2.3 高光效育种研究 |
1.2.4 叶片结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 |
1.2.5 测定花粉活性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板栗种质综合评价 |
3.1.1 不同板栗种质农艺性状评价 |
3.1.1.1 不同板栗种质花特征评价 |
3.1.1.2 不同板栗种质叶特征评价 |
3.1.1.3 不同板栗种质坚果特征评价 |
3.1.1.4 不同板栗种质总苞特征评价 |
3.1.2 不同板栗种质主要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3.1.3 不同板栗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与排名 |
3.2 不同板栗种质聚类分析 |
3.2.1 不同板栗种质花聚类分析 |
3.2.2 不同板栗种质叶片聚类分析 |
3.2.3 不同板栗种质坚果聚类分析 |
3.2.4 不同板栗种质总苞聚类分析 |
3.2.5 不同板栗种质主要营养品质聚类分析 |
3.3 板栗叶片及坚果种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
3.3.1 同一种群不同种质间叶片及坚果表型形态特征变异 |
3.3.2 不同种群间叶片及坚果表型形态特征变异 |
3.4 部分板栗种质光合作用差异比较 |
3.4.1 不同板栗种质形态特征指标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
3.4.2 不同板栗种质生物量指标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
3.4.3 不同板栗种质叶片结构指标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
3.5 板栗种质亲本选择—南北品种杂交授粉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板栗种质资源评价与分析方法的采用 |
4.1.2 不同板栗种质资源评价及分析结果与生产实践的联系 |
4.1.3 部分板栗种质光合作用差异比较 |
4.1.4 南北板栗种质远缘杂交授粉研究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1 不同板栗种质农艺性状和主要营养品质的调查结果 |
附录2 不同板栗种质农艺性状和主要营养品质的聚类分析 |
附录3 不同板栗种质叶片的展示图 |
附录4 不同板栗种质坚果和总苞的展示图 |
四、85—007桃及其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温和湿度对设施番茄幼果发育的影响机理[D]. 丁宇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不同种源蒙古莸形态学与抗寒性研究[D]. 曲乘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中国玉米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贡献份额研究[D]. 李婷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移栽密度和氮肥对ERF2不同表达水平水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D]. 刘畅. 扬州大学, 2021
- [5]基于咖啡渣基料的生防菌剂发酵及其在连作障碍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黄欣. 扬州大学, 2020(04)
- [6]短波长光质对三叶青生理生化及黄酮含量的影响[D]. 韩敏琪.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7)
- [7]水稻种子耐淹成苗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D]. 李冬秀.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8]黄河稻区稻-麦两熟耕作技术集成优化及应用效应研究[D]. 张中南.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种植在广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D]. 周颖怡.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不同板栗种质资源的评价分析与筛选[D]. 路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