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祁临路隧道采空区注浆工程质量检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松[1](2021)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 ——以隧道塌方风险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隧道工程是交通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已经成为道路建设风险管理的焦点问题。风险评估是控制隧道工程建设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但是传统的设计风险评估方法存在主观性强、风险要素间缺乏关联性分析、评估结果比较粗略等缺陷。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高效、经济、可靠的隧道工程建设风险评估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论文以澜沧隧道建设设计过程中塌方风险评估为例,开展隧道工程风险评估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与专家调查归纳总结隧道工程建设风险要素,采用ISM方法分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构建风险链,结合专家调查法建立多要素综合影响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推理模型;然后分析隧道建设设计过程中塌方风险的影响因素,确定各因素对隧道建设的影响程度及其相互关系,建立ISM解释结构模型;最后构建了隧道建设风险动态预测模型,实现对澜沧隧道建设中的塌方风险定量评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价值:(1)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风险预测能够使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清晰明了,风险事件的形成机理得到进一步明晰,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加客观可靠,因此,在隧道设计风险管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由于隧道工程各类风险事件的致因机理是稳定不变的,而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风险评估模型可以重复使用,不断优化,而不需要每次针对不同的隧道重新建模评估。(3)采用贝叶斯网络的隧道设计风险预测模型的正向分析可以迅速求解隧道设计风险,反向分析可以迅速求出隧道设计风险的致险因子,综合分析不同设计优化措施对于降低风险的作用。以此为依据可以实现隧道设计风险的动态预警,并为隧道设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指导。
薛晓辉[2](2020)在《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隧道受开挖卸荷、地表强降雨、农田灌溉、人为活动、沟谷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富水段,导致围岩劣化程度较高,诱发隧道衬砌开裂、剥落、渗漏水、空洞等病害的形成,严重威胁隧道服役性能。为深入研究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研究富水黄土隧道结构劣化规律,建立了修正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并从细观、宏观角度分析了围岩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从围岩-结构相互作用角度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搭建了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提出了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典型富水黄土隧道工程案例,采用多种手段对衬砌裂缝、渗漏水、空洞及层间脱空状况进行现场调研,总结分析裂缝几何形态及分布位置、渗漏水类型及分布位置、空洞及层间脱空的轴向尺寸的基本特征,并定性分析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的表现形式及基本模式,为研究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方法提供基础性资料。(2)基于现有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考虑裂缝宽度w、裂缝深度d、富水体厚度h0、空洞半径r0等参数对衬砌结构荷载分布的影响,建立修正的荷载-结构分析理论模型,并辅以数值模拟手段验算了52种工况,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揭示富水黄土隧道衬砌结构性能劣化规律,为衬砌结构性能劣化处治提供理论支撑。(3)采用高精度μCT扫描系统对不同含水量及浸水时间下黄土孔隙度、各向异性度等细观参数进行测试,并利用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不同浸水时间下黄土黏粒含量、Zeta电位、离子浓度、抗剪强度等宏观参数进行分析,从而从宏细观角度全面揭示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影响因素及规律,进一步诠释了黄土强度随浸水时间呈“勺形”变化并在浸水第5d达到最低值的根本原因,为确定围岩劣化处治最佳时机提供理论支撑。(4)研发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依托实际工程,设计地表水下渗、周边裂隙水入渗、地下水位上升等富水工况,通过量测隧道围岩压力、衬砌结构弯矩、轴力及整体变形等参数,从结构-围岩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规律,并以深埋两车道隧道为例,给出了围岩注浆范围为4m、重点加固拱脚及仰拱部位的劣化控制标准。(5)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分布式光纤”相结合的手段、“洞内有线+洞外无线”的组网方式搭建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依托实际工程,利用该监测系统对隧道围岩、初支、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进行全面监测,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拟合,进一步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规律。(6)在已有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基础上,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基于地下水平衡理论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与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病害快速修复技术,并利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处治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了富水黄土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为制修订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规范提供借鉴。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度高,导致隧道结构受力不均衡,严重威胁服役性能,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处治措施,可为黄土地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李科,杜其益[3](2018)在《大断面公路隧道下穿煤层采空区数值模拟分析及处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芙蓉隧道是三车道大断面隧道,隧道上方存在较广泛的煤层采空区,本文依托芙蓉隧道工程,通过对采空区对隧道影响数值模拟分析,得出采空区对隧道影响区划分范围,并提出采空区治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梁超[4](2017)在《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己将公路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特长公路隧道的建设往往会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且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特长公路隧道大量涌现。特长隧道意味着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与结构受力状态,包含更多的风险因素,且施工难度大、建设过程风险高,施工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如:灰色理论、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等。这些传统评估方法虽然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评估结果有一定的主观性与局限性。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隧道风险评估方法的提出势在必行,为解决隧道施工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专家调查、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方法针对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开展了相关工作。并以云南某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进行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用,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12种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了性能优越、评估结果客观且适用于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径向基神经网络评估方法。并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的风险评估流程。(2)统计分析了 142起隧道施工典型事故,详细分析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以此建立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指标体系和典型施工事故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结合相关的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规范指南,给出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的分级标准;根据规范及文献研究,初步划分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的评判标准。(4)建立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评估模型及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5)应用本文开发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对云南省某特长公路隧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得到该隧道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级,该评估结果与隧道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并针对该隧道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马安震[5](2016)在《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大隧道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带来显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近年,我国隧道施工技术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长大隧道大量涌现。“长”和“大”两个突出属性意味着更复杂的水文和地质条件,更复杂的结构受力状态,包含更多的风险因素,施工难度大,建设过程风险高,施工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专家调查、统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在独立研究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开展了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并以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扩能改造工程MPZQ-2标垭口隧道为依托,进行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用。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统计分析了国内296起隧道施工典型事故,详细总结了各类典型事故的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工程现场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建立了长大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和专项风险(塌方、涌水、瓦斯、近接建构(筑)物施工)评估指标体系。(2)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和专家调查法,建立了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评估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等级;采用专家调查法评估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等级:开展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专家调查问卷工作,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初步评估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等级。(3)基于事故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专家咨询回馈,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两两比较矩阵,并计算矩阵的特征向量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层评估指标的相对权重;结合已有文献研究,采用梯形函数分布确定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隶属函数。(4)结合隧道相关风险评估与管理规范、指南,提出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给出本文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所采用的风险等级标准:初步划分了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判标准;从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总结提出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技术体系。(5)基于SQL Server建立了隧道施工事故数据库,实现事故信息的录入(存储)和查询;应用C#语言开发隧道施工风险评估软件。(6)应用文中建立的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垭口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得到垭口隧道施工初始总体风险等级为“高度”,采取管理与技术双重措施后,再次评估显示其风险等级降低到了“中度”。该评估结果同中国路桥公司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项目经理部组织专家开展的垭口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吻合。
王元[6](2016)在《铁峰山隧道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的建设规模日益巨大,地质水文条件也趋于复杂化。在隧道修建过程中,会穿越多种不良地质段,如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膨胀性围岩等,严重危及施工安全。同时隧道属于半封闭结构,隧道内的污染空气难以排出,特别是特长隧道中更易出现通风不畅,如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隧道修建及后期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有助于针对每一类风险制定精细化的规避措施,以保证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安全性。本文以万开周家坝-浦里城市快速干道铁峰山隧道为依托,采用资料收集、工程调研、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特长隧道初步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铁峰山隧道工程现状,提出了适用于城市快速干道特长隧道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流程与方法。(2)根据专家调查法的结果,对铁峰山隧道的各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和排序,确定铁峰山隧道重大风险源为塌方、突涌水、结构设计风险和通风及火灾风险。(3)根据铁峰山隧道主要风险事件的总体风险等级评价,结合有关资料,对隧道塌方、突涌水进行了风险分析和分段风险评估,并结合风险事件的风险因素,提出精细化的规避措施;采用计算分析软件对Ⅳ级围岩富水段、Ⅴ级围岩紧急停车带衬砌支护形式设计进行了结构安全计算与评估;根据自然风理论和长大隧道通风理论,提出了铁峰山隧道运营通风方案,评估了隧道运营通风及火灾风险,并制订了隧道火灾事故救援预案,以保证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安全性。
侯豪斌[7](2015)在《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机理与处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出行的需要,在近几个五年计划的基础设施大建设下,全国铁路、公路网已基本成型。但由于设计、施工、材料、复杂的隧道围岩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大量隧道存在衬砌裂损、衬砌腐蚀、渗漏水、冻融等病害,“十隧九漏”的说法正说明了隧道渗漏水病害的严峻性。隧道渗漏水病害不仅会导致供电线路漏电或短路,还会造成路面湿滑,在北方冬季结冰,严重影响到隧道运营、行车和结构的安全。目前隧道渗漏水病害处治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多个处治失败的案例,因而山岭隧道渗漏水病害处治仍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国内外隧道防排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调研情况,对造成山岭隧道渗漏水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隧道渗漏水的特点,分析研究了山岭隧道渗漏水形成机理和处治技术。并以大同市台子山隧道渗漏水病害处治工程为依托,对山岭隧道渗漏水处治的设计方案、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施工技术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渗漏水处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价值。
邓宏[8](2015)在《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腾飞伴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路桥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20世纪以来,汽车运输量不断增加,公路路线标准相应提高,公路隧道也逐渐增多。在此背景下,由于隧道受许多因素影响,隧道大量的修建,但有时隧道修建受地质、地形及空间的限制,出现了许多在已修建完成的隧道附近新建隧道即建设既有隧道的复线、新建铁路隧道与既有铁路隧道并行、一次性建成复线等情况,这必然导致大量的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近接或交叉,隧道的近接与交叉将会导致隧道施工难度的增加。本文依托浙江新岭隧道,围岩级别为V级,属于软弱围岩。根据工程提供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调查、理论研究和相关计算,具体成果如下:(1)对新岭隧道右线洞口明洞段开挖进行了施工风险分析,经过综合分析,右线隧道洞口明挖段存在的主要施工风险为围护桩基坑施工,风险等级为高度(Ⅲ级),采空区与煤系地层施工,风险等级为中度(Ⅱ级),支护桩与仰坡施工风险等级均为中度(Ⅱ级)。(2)对新岭隧道暗埋段施工进行了风险分析,根据新岭隧道洞口段地质条件及施工工法,对主要的风险因素塌方、渗漏水、瓦斯风险、衬砌大变形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洞口的施工风险进行了评价,确定新岭隧道洞口施工风险等级并提出了减小本工程洞口施工的风险的措施与建议。(3)根据依托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新建隧道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分析了台阶法施工的隧道对既有隧道的三维建模数值分析,通过计算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围岩、初期支护的局部位置(拱脚处)有应力集中现象,围岩、初期支护受力均低于强度规范值,都满足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围岩、初期支护的位移变化均符合规范要求。最后对爆破进行了分析,得出新建隧道爆破施工时爆破振动振速在安全范围内,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行车影响较小。
丛啸[9](2015)在《新建普吉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汽车运输量不断增加,公路路线标准相应提高,公路隧道也逐渐增多。在此背景下,由于隧道受地质、地形及空间的限制,出现了许多在已修建完成的隧道附近新建隧道即建设既有隧道的复线、新建铁路隧道与既有铁路隧道并行、一次性建成复线等情况,这必然导致大量的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近接或交叉,隧道的近接与交叉将会导致隧道施工难度的增加。本文依托云南普吉隧道,围岩级别为III、IV、V级,属于软弱围岩。根据工程提供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调查、理论研究和相关计算,具体成果如下:(1)对普吉隧道右线洞口明洞段开挖进行了施工风险分析,经过综合分析,右线隧道洞口明挖段存在的主要施工风险为围护桩基坑施工,风险等级为高度(Ⅲ级),采空区与煤系地层施工,风险等级为中度(Ⅱ级),支护桩与仰坡施工风险等级均为中度(Ⅱ级)。(2)对普吉隧道暗埋段施工进行了风险分析,根据普吉隧道洞口段地质条件及施工工法,对主要的风险因素塌方、渗漏水、瓦斯风险、衬砌大变形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洞口的施工风险进行了评价,确定普吉隧道洞口施工风险等级并提出了减小本工程洞口施工的风险的措施与建议。(3)根据依托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新建隧道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分析了台阶法施工的隧道对既有隧道的三维建模数值分析,通过计算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围岩、初期支护的局部位置(拱脚处)有一些应力集中现象,围岩、初期支护受力均低于强度规范值,都满足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围岩、初期支护的位移变化均符合规范要求。最后对爆破进行了分析,得出新建隧道爆破施工时爆破振动振速在安全范围内,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行车影响较小。
胡蓉[10](2012)在《邻近煤矿小窑采空区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铁路隧道难免穿越各类采空区的地层,特别是我的西部地区。小煤窑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极不规则并难以探测,对隧道建设安全构成极大危害,研究采空区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水塘隧道为依托,采用综合调查、现场测试、理论与数值分析等综合手段,对存在采空区地层中隧道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内容有:(1)采用地质雷达与地震散射坡面法对水塘隧道出口多煤矿小窑段进行探测,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探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该隧道周边可能存在的采空区相关参数进行确认。(2)针对该隧道上覆煤矿小窑采空区段,采用MIDAS数值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比分析有无采空区两种工况下,隧道围岩稳定性,可知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存在较大影响。为此补充计算管棚加固对减小隧道稳定性因采空区的影响的效果,计算表明,管棚加固能较好的减小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3)采用现场测试手段,通过隧道支护变形以及受力的测试分析,研究采空区隧道的稳定性,并结合实际施工提出提高采空区隧道稳定性相关措施。(4)以水塘隧道煤矿小窑采空区大小为例,采用MIDAS建立二维模型。考虑上覆采空区、斜上方45°、水平平行采空区、斜下方45°、下伏采空区等五种工况,通过改变采空区与隧道相对距离,采用拱顶沉降、侧墙收敛、塑性区等综合指标,得出煤矿小窑采空区对隧道的强影响区域、弱影响区域以及无影响区域。
二、祁临路隧道采空区注浆工程质量检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临路隧道采空区注浆工程质量检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 ——以隧道塌方风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贝叶斯网络的基本原理与建模方法 |
2.1 贝叶斯网络的基本原理 |
2.2 贝叶斯网络的建模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 |
3.1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的定义和产生机理 |
3.2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
3.3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析步骤 |
3.4 隧道工程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 |
3.5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方法 |
3.6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 |
4.1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形成机理 |
4.2 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设计风险评估 |
5.1 案例背景 |
5.2 规范推荐方法的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 |
5.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 |
5.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设计风险评估与传统设计风险评估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澜沧隧道主要风险事件专家调查表 |
附录 C:节点局部条件概率打分表 |
(2)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研究 |
1.2.2 围岩性状演化机理研究 |
1.2.3 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研究 |
1.2.4 隧道服役性能监测技术研究 |
1.2.5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状况调研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现场调研方案 |
2.2.1 调研范围 |
2.2.2 调研内容及方法 |
2.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3.1 衬砌裂缝几何形态 |
2.3.2 衬砌裂缝分布位置 |
2.3.3 渗漏水类型 |
2.3.4 渗漏水分布位置 |
2.4 围岩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5 服役性能劣化特性分析 |
2.5.1 劣化表现形式 |
2.5.2 劣化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水黄土隧道结构性能劣化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基础 |
3.2.1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3.2.2 衬砌结构计算方法 |
3.2.3 衬砌安全性验算方法 |
3.3 考虑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 |
3.3.1 衬砌裂缝力学计算模型 |
3.3.2 渗漏水力学计算模型 |
3.3.3 衬砌背后空洞力学计算模型 |
3.4 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数值分析 |
3.4.1 模拟方案设计 |
3.4.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黄土微观结构的基本特性 |
4.3 围岩性状劣化的细观机理研究 |
4.3.1 CT扫描技术基本原理 |
4.3.2 CT试验设备 |
4.3.3 试验基本方案 |
4.3.4 试样制作 |
4.3.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围岩性状劣化的宏观机理研究 |
4.4.1 黏粒含量测试 |
4.4.2 Zeta电位测试 |
4.4.3 离子浓度测试 |
4.4.4 抗剪强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5.2.1 相似定理 |
5.2.2 相似常数的基本定义 |
5.2.3 相似条件关系的建立 |
5.2.4 相似关系的建立 |
5.3 围岩相似材料研究 |
5.3.1 围岩相似材料的选择 |
5.3.2 围岩相似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5.4 隧道衬砌模型制作 |
5.4.1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的选择 |
5.4.2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5.4.3 隧道衬砌模型的制作 |
5.5 模型试验箱及监测布设 |
5.5.1 试验模型箱设计方案 |
5.5.2 测试项目及传感器布设 |
5.6 模型试验工况方案 |
5.6.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 |
5.6.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 |
5.6.3 大断面黄土隧道 |
5.6.4 试验具体步骤 |
5.7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7.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3 大断面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4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控制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搭建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围岩及初支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2.1 振弦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
6.2.2 监测方案 |
6.2.3 传感器现场安装 |
6.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3.1 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 |
6.3.2 监测方案 |
6.3.3 传感器现场布设 |
6.4 监测系统搭建技术 |
6.4.1 组网框架结构 |
6.4.2 数据传输原理 |
6.4.3 监测系统软件平台 |
6.4.4 技术优势 |
6.5 工程应用 |
6.5.1 工程概况 |
6.5.2 监测系统布设 |
6.5.3 监测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性能劣化的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现有技术 |
7.2.1 围岩加固 |
7.2.2 衬砌渗漏水处治 |
7.2.3 衬砌结构加固 |
7.3 基于地下水平衡理念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 |
7.3.1 工程背景 |
7.3.2 制定处治方案 |
7.3.3 可控注浆施工工艺 |
7.3.4 处治效果评价 |
7.4 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4.1 工程背景 |
7.4.2 基于性能劣化机理的隧道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5 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公路隧道发展历程及前景 |
1.1.2 我国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现状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分析 |
2.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基本体系 |
2.1.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 |
2.1.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基本流程 |
2.1.3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辨识 |
2.1.4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
2.2 径向基神经网络评估方法简介 |
2.2.1 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兴起 |
2.2.2 径向基函数 |
2.2.3 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 |
2.2.4 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映射关系 |
2.3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
3.1 隧道施工事故统计 |
3.2 隧道施工事故分类及特征统计 |
3.2.1 隧道施工风险事故分类 |
3.2.2 隧道施工风险事故特征统计 |
3.3 特长公路隧道典型施工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塌方 |
3.3.2 涌突水(泥) |
3.3.3 瓦斯 |
3.3.4 岩爆 |
3.3.5 高低温 |
3.3.6 大变形 |
3.4 隧道施工事故分析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及风险评估标准 |
4.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1.1 风险评估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
4.1.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
4.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
4.2.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 |
4.2.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评判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
5.1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评估模型 |
5.1.1 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设计与建立 |
5.1.2 训练样本采集与处理 |
5.1.3 径向基神经网络训练 |
5.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指标权重 |
5.3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评估模型 |
5.3.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分类 |
5.3.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开发及实例应用 |
6.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开发 |
6.1.1 软件开发环境 |
6.1.2 软件程序功能 |
6.1.3 应用程序设计原则 |
6.1.4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设计 |
6.2 实例应用 |
6.2.1 工程概况 |
6.2.2 云南某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主要风险源识别 |
6.2.3 云南某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6.3 风险控制措施 |
6.3.1 工程地质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3.2 设计勘查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3.3 施工技术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3.4 管理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径向基神经网络主要部分的程序代码 |
附录B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损失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
(5)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隧道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外隧道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隧道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3 隧道风险评估有待研究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道风险评估理论及典型施工风险事件分析 |
2.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基本理论 |
2.1.1 风险基本概念 |
2.1.2 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
2.1.3 风险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
2.2 隧道施工风险事件综合分析 |
2.2.1 隧道施工风险事件分类及特征统计 |
2.2.2 隧道典型施工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2.2.3 隧道施工事故分析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3.1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一般流程 |
3.2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方法 |
3.2.2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3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
3.3.1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评估模型 |
3.3.2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评估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大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标准及风险控制研究 |
4.1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 |
4.2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等级划分 |
4.2.1 总体风险指标等级划分 |
4.2.2 专项风险指标等级划分 |
4.3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技术体系 |
4.3.1 风险控制原则及处置对策 |
4.3.2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隧道施工事故数据库及风险评估软件开发 |
5.1 开发环境 |
5.2 应用程序功能 |
5.3 应用程序设计 |
5.3.1 应用程序设计原则 |
5.3.2 施工事故数据库设计 |
5.3.3 施工风险评估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垭口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垭口隧道施工主要风险源识别 |
6.3 垭口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 |
6.4 垭口隧道施工安全塌方风险评估 |
6.4.1 塌方风险因素辨识 |
6.4.2 塌方风险因素权重值的计算 |
6.4.3 塌方风险等级模糊评估 |
6.5 风险对策措施 |
6.5.1 突水突泥风险控制措施 |
6.5.2 塌方风险控制措施 |
6.5.3 出口洞口失稳及危岩落石控制措施 |
6.5.4 既有线下方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
6.5.5 垭口隧道施工安全总体残余风险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基本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大隧道施工风险损失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实践 |
(6)铁峰山隧道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评估方法 |
2.1 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 |
2.1.1 风险的定义 |
2.1.2 风险的分类 |
2.1.3 风险的产生机理 |
2.2 风险分析步骤与流程 |
2.3 风险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 |
2.3.1 专家调查法 |
2.3.2 检查表法 |
2.3.3 事故树法 |
2.3.4 层次分析法 |
2.3.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6 工程类比法 |
2.3.7 风险矩阵法 |
2.4 风险分级及接受标准 |
2.4.1 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
2.4.2 事故发生的结果 |
2.4.3 风险等级和接受准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峰山隧道设计阶段重大风险源 |
3.1 隧道建设条件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隧道设计 |
3.2 隧道重大风险事件的确定 |
3.3 隧道风险评估专家调查结果汇总 |
3.3.1 专家信息统计 |
3.3.2 隧道专家调查风险事件等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峰山隧道设计阶段重大风险事件评估 |
4.1 塌方风险评估 |
4.1.1 塌方风险概述 |
4.1.2 隧道塌方风险分析 |
4.1.3 主洞塌方风险源辨识与排序 |
4.1.4 塌方风险等级分段评估 |
4.2 突涌水风险评估 |
4.2.1 突涌水风险概述 |
4.2.2 突涌水风险分析 |
4.2.3 隧道突涌水风险源辨识与排序 |
4.2.4 突涌水风险等级分段评估 |
4.3 隧道结构风险评估 |
4.3.1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4.3.2 Ⅳ级深埋破碎围岩富水段结构计算 |
4.3.3 Ⅴ级围岩紧急停车带结构计算 |
4.3.4 结构风险分段评估 |
4.4 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 |
4.4.1 运营通风及火灾通风风险概述 |
4.4.2 运营阶段隧道通风风险分析 |
4.4.3 运营期火灾通风风险分析 |
4.4.4 隧道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铁峰山隧道总体风险评估 |
5.1 隧道总体风险等级评估 |
5.1.1 隧道初步设计阶段初始风险等级评估结果 |
5.1.2 隧道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
5.2 隧道初步设计阶段残余风险再评估 |
5.2.1 塌方风险再评估 |
5.2.2 突涌水风险再评估 |
5.2.3 隧道初步设计阶段残余风险评估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机理与处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岭隧道渗漏水形成机理研究 |
1.2.2 山岭隧道渗漏水处治技术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现象及分析 |
2.1 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调研 |
2.1.1 调研范围 |
2.1.2 资料搜集 |
2.1.3 衬砌损伤调研 |
2.1.4 渗漏水调研 |
2.1.5 结构缺陷调研 |
2.2 渗漏水调研成果及分析 |
2.2.1 隧道渗漏水类型 |
2.2.2 隧道渗漏水部位 |
2.3 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成因分析 |
2.3.1 地下水因素 |
2.3.2 围岩因素 |
2.3.3 气候因素 |
2.3.4 设计因素 |
2.3.5 施工因素 |
2.3.6 偶然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山岭隧道渗漏水形成机理 |
3.1 地下水作用机理 |
3.1.1 地下水物理作用 |
3.1.2 地下水化学作用 |
3.1.3 地下水力学作用 |
3.2 矿物质作用机理 |
3.3 地质构造影响 |
3.4 隧道结构影响 |
3.4.1 碱-骨料反应 |
3.4.2 钢筋锈蚀 |
3.4.3 冻害的影响 |
3.5 防排水系统影响 |
3.5.1 防水层失效 |
3.5.2 结构缝止水失效 |
3.5.3 结构自防水失效 |
3.5.4 排水系统失效 |
3.6 应力场影响 |
3.7 环境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山岭隧道渗漏水处治技术 |
4.1 渗漏水处治原则 |
4.2 止水处治技术 |
4.2.1 表面封闭 |
4.2.2 凿缝填充 |
4.2.3 注浆 |
4.2.4 喷涂 |
4.2.5 加设内衬 |
4.3 疏导处治技术 |
4.3.1 导流槽 |
4.3.2 铺管引排 |
4.4 本章小结 |
5 台子山隧道渗漏水病害处治 |
5.1 隧址环境及工程概况 |
5.1.1 隧址环境 |
5.1.2 工程地质 |
5.1.3 工程概况 |
5.2 台子山隧道渗漏水原因分析 |
5.2.1 气候环境 |
5.2.2 地质因素 |
5.2.3 采空区 |
5.2.4 设计因素 |
5.2.5 施工因素 |
5.3 台子山隧道渗漏水处治技术 |
5.3.1 裂缝渗漏 |
5.3.2 三缝渗漏 |
5.3.3 衬砌渗水剥落 |
5.3.4 衬砌开裂变形 |
5.3.5 路面沉降 |
5.4 台子山隧道渗漏水处治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安全风险评估流程与方法 |
2.1 风险分析步骤与方法 |
2.1.1 风险分析步骤 |
2.1.2 风险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 |
2.1.3 风险水平定级方法 |
2.2 风险评估与分析的步骤与流程 |
2.3 本工程风险评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总体安全风险评估及重大风险源 |
3.1 新岭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地质条件 |
3.1.3 风险指标 |
3.1.4 风险等级 |
3.2 工程重大风险源与风险事件 |
3.2.1 建设条件 |
3.2.2 隧道结构风险辨识 |
3.2.3 施工技术风险辨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右线隧道洞口明洞段开挖施工风险分析 |
4.1 概况 |
4.2 风险因素分析 |
4.2.1 围护桩基坑施工风险 |
4.2.2 采空区施工风险 |
4.2.3 其他施工风险 |
4.3 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岭隧道暗埋段施工风险分析 |
5.1 概述 |
5.2 隧道总体施工方法 |
5.3 洞口暗埋段施工风险辨识 |
5.3.1 塌方 |
5.3.2 渗漏水 |
5.3.3 瓦斯 |
5.3.4 大变形 |
5.4 洞口施工风险分析 |
5.4.1 塌方风险分析 |
5.4.2 渗漏水风险分析 |
5.4.3 瓦斯风险分析 |
5.5 洞口施工风险评价 |
5.6 洞口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风险分析 |
6.1 概述 |
6.2 隧道平面布置方案 |
6.3 既有隧道现状 |
6.4 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力学行为研究 |
6.4.1 有限元模型 |
6.5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6.5.1 围岩位移分析 |
6.5.2 初期支护位移分析 |
6.5.3 围岩应力分析 |
6.5.4 初支应力分析 |
6.5.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6.6 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 |
6.6.1 新建隧道施工爆破影响研究 |
6.6.2 爆破振速结果 |
6.6.3 爆破振动风险分析 |
6.7 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
6.7.1 爆破振速影响 |
6.7.2 爆破噪声影响 |
6.8 风险控制措施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监控量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7.1 施工监控量测介绍 |
7.1.1 监控量测的目的 |
7.1.2 监控量测的项目 |
7.1.3 监控量测的流程 |
7.1.4 监控量测的项目控制标准 |
7.2 洞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对比分析 |
7.3 监控量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新建普吉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章 安全风险评估流程与方法 |
2.1 风险分析步骤与方法 |
2.1.1 风险分析步骤 |
2.1.2 风险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 |
2.1.3 风险水平定级方法 |
2.2 风险评估与分析的步骤与流程 |
2.3 本工程风险评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总体安全风险评估及重大风险源 |
3.1 普吉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地质条件 |
3.1.3 风险指标 |
3.1.4 风险等级 |
3.2 工程重大风险源与风险事件 |
3.2.1 建设条件 |
3.2.2 隧道结构风险辨识 |
3.2.3 施工技术风险辨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右线隧道洞口明洞段开挖施工风险分析 |
4.1 概况 |
4.2 风险因素分析 |
4.2.1 围护桩基坑施工风险 |
4.2.2 采空区施工风险 |
4.2.3 其他施工风险 |
4.3 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风险分析 |
5.1 概述 |
5.2 隧道平面布置方案 |
5.3 既有隧道现状 |
5.4 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变形及应力研究 |
5.4.1 有限元模型 |
5.5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5.1 围岩位移分析 |
5.5.2 初期支护位移分析 |
5.5.3 围岩应力分析 |
5.5.4 初支应力分析 |
5.5.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5.6 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 |
5.6.1 新建隧道施工爆破影响研究 |
5.6.2 相关近接施工实例 |
5.6.3 爆破振动风险分析 |
5.7 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
5.7.1 爆破振速影响 |
5.7.2 爆破噪声影响 |
5.8 风险控制措施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监控量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6.1 现场监控量测内容及方案设计 |
6.2 洞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对比分析 |
6.3 监控量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邻近煤矿小窑采空区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空区探测技术 |
1.2.2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
1.2.3 采空区处理技术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塘隧道工程概况 |
2.1 工程与水文地质 |
2.1.1 地层岩性 |
2.1.2 水文地质 |
2.1.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 过采空区段隧道支护方案以及开挖方法 |
2.2.1 支护方案 |
2.2.2 开挖方法 |
2.3 水塘隧道出口采空区特征 |
2.3.1 出口采空区现场调查 |
2.3.2 水塘隧道出口采空区探测 |
2.3.3 水塘隧道出口采空区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覆煤矿小窑采空区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选取 |
3.1.1 MIDAS/GTS简介 |
3.1.2 模型的建立 |
3.1.3 材料参数 |
3.1.4 模拟工况 |
3.2 三维模拟结果分析 |
3.2.1 各工况下结构变形分析 |
3.2.2 各工况下结构受力分析 |
3.3 水塘隧道出口左洞塌方 |
3.3.1 塌方过程 |
3.3.2 塌方原因分析 |
3.3.3 塌方处处理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塘隧道支护变形与受力现场测试 |
4.1 现场测试主要内容及测试方法 |
4.1.1 主要测试内容 |
4.1.2 监测方法 |
4.2 现场监测的成果及其分析 |
4.2.1 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 |
4.2.2 ZK108+855断面内力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位置的小窑采空区对隧道影响研究 |
5.1 研究工况拟定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大小 |
5.2.2 模型参数选取 |
5.2.3 模拟施工步骤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围岩竖向位移分析 |
5.3.2 围岩水平位移分析 |
5.3.3 围岩塑性区分析 |
5.4 采空区对隧道影响区的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采空区隧道处理措施 |
6.1 上覆采空区隧道处理措施 |
6.1.1 上覆采空区治理流程 |
6.1.2 管棚施工 |
6.2 水平平行采空区隧道处理措施 |
6.2.1 水平平行采空区治理流程 |
6.3 下伏采空区隧道处理措施 |
6.3.1 下伏采空区治理流程 |
6.3.2 注浆工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四、祁临路隧道采空区注浆工程质量检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 ——以隧道塌方风险为例[D]. 吴晓松.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D]. 薛晓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3]大断面公路隧道下穿煤层采空区数值模拟分析及处治研究[J]. 李科,杜其益.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08)
- [4]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D]. 梁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5]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研究[D]. 马安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6]铁峰山隧道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D]. 王元. 长安大学, 2016(05)
- [7]山西省山岭隧道渗漏水机理与处治[D]. 侯豪斌. 郑州大学, 2015(03)
- [8]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 邓宏.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9]新建普吉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 丛啸.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10]邻近煤矿小窑采空区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D]. 胡蓉. 中南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