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砂砾岩油田上倾尖灭带开发技术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国光[1](2020)在《辽河欢喜岭油田沙四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辽河欢喜岭油田沙四段杜家台油层是该区主力油层,本次研究目的是通过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总结规律,找到潜力区域,提高油气产量。本次研究,通过地层对比以及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准确落实区块构造;通过单井相分析,对全区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储层反演技术,落实储层分布及发育情况;结合油层分布特点,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地质统计学等方法,结合钻井、录井、测井、试油、采油等资料,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欢喜岭油田沙四段的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区沙四段构造复杂,断层较多,主要发育两组断层,并以F1断层被代表的北东向断层和东西向断层,构造形态以单斜构造和断鼻构造为主;(2)沉积体系为扇三角洲-湖相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部、西部、西南部,形成多物源同时供给的沉积特征;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为全区主要的沉积微相带;形成了以“高垒带”为分界两个具有西薄东厚楔状结构特征的沉积带;(3)沙四段储层分布主要是受古地貌形态以及和多期旋回双重控制下形成的,大体上储层从下至上分布范围逐步扩大;(4)研究区油水关系复杂,主要为构造-岩性油气藏,油气层主要分布在高垒带、下台阶区域,各个区块间油水界面均不统一,油水界限从北向南、从西向东逐渐降低,油气成藏受圈闭、断裂、沉积、砂体四个方面控制,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场所,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和遮挡作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油气聚集提供有利的储集空间,砂体厚度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
许卉[2](2020)在《X块蒸汽驱非主力部位注入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X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上台阶中段,被断层所包围,构造面积8.5km2。蒸汽驱开发目的层为H油层,探明含油面积7.8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765×104t,属于高孔、高渗储层,为中~厚层状普通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蒸汽驱开发,X块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该块经历了热连通、驱替和突破阶段,目前处于蒸汽剥蚀调整阶段,产量递减加剧,亟待进行开发调整。在中深层油藏蒸汽驱开发过程中,受储层条件和操作参数的影响,纵向上部分层段或平面上部分方向汽驱动用差,蒸汽驱非主力动用层和方向剩余油仍较为富集,这些部位为蒸汽驱后期开发调整的主要潜力方向,这些部位统称为非主力部位。因此,亟待开展汽驱非主力部位精细描述,制定“非主力部位接替”对策,以实现延长汽驱开发稳产、提高油汽比的目的。本次研究以单井点为单元,通过取心井资料分析量化动用状况,认识非主力层的特点,结合监测及动态分析资料,确定非主力层的划分标准,再由点—面—体确定非主力层部位,形成非主力部位描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以非主力部位的识别为主,依据非主力部位形成的主控因素,初步筛选非主力层,然后利用吸汽、井温和剩余油等资料对初选结果进行补充完善,最后利用连通剖面,追踪注采对应情况,去除不连通层,落实非主力部位分布情况。划分了六种典型的非主力部位分布模式,其中纵向有三种模式:下部动用差非主力型,薄互层非主力型,有采无注非主力型。平面有三种模式:下倾方向非主力型,单一方向非主力型,不对称非主力型。针对不同分布模式制定相应的、可行的调整对策,通过注采参数调整、新井部署等方式提高汽驱非主力部位动用。重建井网结构主要是针对下部动用差非主力部位分布区域开展的部署,多井点采液井主要部署于单一方向型和不对称型非主力部位,行列井网主要针对下倾方向非主力部位开展的调整,重组反九点井网主要部署于有采无注型非主力部位,重组注汽层段是针对薄互层非主力型开展的部署,多介质辅助蒸汽驱技术主要针对不对称及薄互层非主力部位开展的调整。按照“建产与试验同步”的基本原则,优先实施已取得较好效果的多井点采液,同时遵循“易见效、可评价、能推广”的原则,开展细分层系、行列式井网和调整井网试验,后全面推广实施。X块目前处于蒸汽剥蚀调整阶段中后期,根据目前汽驱动用程度,预计经过调整部署后,区块产量可维持40×104t稳产。同时,进一步完善蒸汽驱后期调控技术系列。
王学忠,乔明全[3](2019)在《油水过渡带发现整装油藏的启示——以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西南部排691块为例》文中提出继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规模开发和薄浅层储层预测技术成熟之后,通过老井复查、细分小层、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突破了该区钻遇一个薄油层、南部油水过渡带开发潜力很小的固有认识,形成春风油田西南部地区沙湾组一段物源来自南部的三角洲沉积、储层厚度自南向北厚度减薄、易于形成水进退积上倾尖灭油藏的新认识。在加强地震与地质融合基础上,以沉积相模式为指导,积极寻找单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排691块N1s■完钻了6口探井,3口井蒸汽吞吐后获商业油流,迅速探明一个千万吨级浅层整装稠油油藏。其成藏模式:沙湾凹陷二叠系烃源岩供烃、调整后再聚集、骨架砂岩与不整合面横向输导、断层纵向输导、前缘砂体上倾尖灭成藏,油气富集在远源体系砂体的上倾尖灭带、砂体内部的断层遮挡区和近源体系的扇体中。
廖文婷[4](2018)在《陆相高速薄砂层有效砂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结良好的陆相沉积地层中,砂岩速度通常高于泥岩,有效砂岩速度则介于低速泥岩与高速致密砂岩之间。在复杂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影响下,地震中的有效储层信息往往被更多非储层信息所掩盖。有效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决定着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风险与成本。本文以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戴一段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岩石物理-地质建模-地震正演研究为切入点,从成因出发,研究储层、非储层因素对地震响应的贡献;再以地质成因为指导,去伪存真,从地震中获取有效储层信息,建立了适合陆相沉积盆地的有效砂体地震预测技术系列,成果和认识如下:(1)对影响戴一段地震响应的储层、非储层因素进行宏观排序,按重要性依次为:压实作用与固结史、沉积旋回、岩性、孔隙度、流体——明确了储层的贡献地位。(2)结合岩石物理正演与钻井实测资料,定量分析了岩性、孔隙度、流体、埋深、沉积旋回对岩石弹性参数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砂组的储层参数解释量板。(3)结合地震正演模型与实际地震,分析储层参数与地震振幅、相位、频率、波形的关系,明确了储层地震敏感属性。(4)针对横向相变快、井点分布不均的问题,建立相控-测井约束反演流程,使地震反演成果更符合地质规律。(5)针对纵向沉积旋回多、埋深跨度大、砂岩与泥岩速度叠置的问题,建立岩石物理分步解释技术,剔除非储层信息,实现储层参数定量预测。(6)优化了地质统计学反演流程,使其适用于井控少的勘探区块,有效提高了储层预测纵向分辨率。(7)针对不同地质、地震条件,组建合适的储层预测路线,落实一批隐蔽圈闭,发现了肖15、周64、邵23、黄166等一批隐蔽油藏。
王韶清[5](2017)在《平方王油田沙四下亚段储层精细描述》文中研究指明平方王油田沙四下亚段储层主要分布在平方王油田东部,共包括3个块,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滨169块和滨193块开展工作。本文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录井、测井、试井、岩心、生产动态等资料,确定了上下不整合面,并将两期不整合面间地层划分为5个期次。从砂体的成因入手,进行沉积微相分析,依据录井岩性资料、测井曲线特征和实钻情况开展沉积体系特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平方王油田沙四下5期沉积体均为滨浅湖亚相沉积。以取心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录井岩性、测井曲线资料,在精细小层对比基础上,对储层展布特征、油层发育特征以及非均质性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滨169块储层分布较为稳定,砂体较厚,其中又以中西部最厚;滨193块储层厚度较薄,小于2m储层分布范围最广。滨169块油层主要发育在2砂组,含油面积及储量均最大;滨193块油层主要发育在2砂组,含油面积及储量均最大。层内非均质性较弱,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平面上隔层分布差异较大,滨169块厚度较大隔层主要分布在滨169井区,滨193井区也是隔层最厚区域。
周志军,刘志军[6](2014)在《水力压裂增产技术在上倾尖灭区的应用》文中指出应用数值模拟软件CMG,参照上倾区域的特点建立一个典型地质模型,利用等渗流阻力法对位于上倾尖灭区的油井P1进行了压裂处理,通过对比压裂前后压裂井及整个井组的开发效果,确定压裂技术在解决上倾尖灭区供液不足方面具有显着效果。在此基础上,对裂缝与主流线之间的角度及裂缝半长进行了优化,发现裂缝与主流线垂直,裂缝半长为85m时,压裂开发效果最佳。
石兰亭[7](2012)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隐蔽油气藏研究》文中指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也需要现代勘探技术的有力支持。针对我国陆上油气藏的勘探,前人已经提出了“源控论”和“复式油气聚集带”三角洲前缘相带控油理论、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等。同时当代井筒、地震、钻井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油气藏的发现。本文基于岩心、录井、地震和测井资料,在对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沉积体系和构造体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并对岩性油气藏的识别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该凹陷岩性油气藏的分布明显受到沉积相带和坡折带的控制;所提出的基于模型重构的预测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半深湖-深湖相钙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对深水有效储层预测的干扰;基于不同地质模式,所建立的该凹陷不同沉积相带的测井四性关系图版,可极大提高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成功率。1吉尔嘎朗图凹陷的不同构造位置的沉积体系类型不同,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和湖相等6种沉积相类型;不同类型的砂体控制着隐蔽性油气藏的分布(1)陡坡近岸扇沉积以高密度浊流为主,岩性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并夹在湖相暗色泥岩中,在剖面上构成砂砾岩、砾岩、粉砂岩和泥岩的频繁韵律沉积。陡坡水下扇包括内扇、中扇和外扇三个亚相类型。(2)湖底扇(浊积扇)岩性油气藏:湖底扇是深水重力流成因的扇状碎屑沉积体,在地理位置上多处于深水地区,其成因机制可以使洪水重力流直接注入深水区而形成,也可以是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顺坡滑塌快速堆积而成。湖底扇岩性比较复杂,岩石类型多样,典型岩性特征为深灰色、黑色泥岩夹杂基支撑砂砾岩。(3)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分布范围广,前缘分流水道砂砾岩是重要的储集岩。岩性主要包括杂色块状砾岩、砂砾岩和含砾砂岩,以及灰、深灰色泥岩的不等厚互层。2吉尔嘎朗图凹陷坡折带极为发育,其对断陷湖盆砂岩储层的控制作用非常突出,进而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也非常明显。因其所处的位置、类型不同而有明显的控砂、控藏的差异性该凹陷可以划分为西北部陡坡断裂坡折带和东南部缓坡多级断裂坡折带。陡坡断裂坡折带主要由西北部边界同沉积断层及伴生断层控制,带内发育湖底扇和斜坡扇等,同时存在地层超覆现象,可形成地层、断块、断鼻和岩性尖灭圈闭等。缓坡断裂坡折带包括Ⅰ级断裂坡折带、Ⅱ级断裂坡折带和Ⅲ级挠曲坡折带。Ⅰ级断裂坡折带范围大致在吉17-吉61井以南区域,同时又位于Ⅱ、Ⅲ级坡折的高部位,沉积作用主要受古地形控制,容易形成地层不整合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Ⅱ级断裂坡折带是由多条NE向的正断层所控制,控制断层的断距较大,但不同部位、不同断裂的活动强度有差异,上下盘地层厚度有明显的变化,带内有下切充填现象。由于断裂的发育,圈闭以断块、断鼻为主,同时也存在地层超覆、剥蚀、尖灭等现象,可形成地层超覆、岩性上倾尖灭以及构造-岩性等圈闭。另外,从地震剖面上对油层的标定来看,它们距生油岩较远,之所以能形成油藏,与断至深部的断层和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之一的不整合面关系密切。Ⅲ级挠曲坡折带除与本身所在的沉积古地貌有关外,还与北部同生边界断裂有关。随着边界断裂的不断下沉,斜坡区域则相对抬高,坡度加大,从而形成挠曲坡折。该带内断裂不发育,沉积地貌以较大坡度的斜坡地形为主,主要发育岩性圈闭,以及紧邻Ⅱ级断裂坡折发育的断鼻圈闭。3提出了一套深水储层的预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半深湖-深湖相钙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对深水有效储层预测的干扰吉尔嘎朗图凹陷洼槽部位的腾格尔组一段(尤其是Ⅵ、Ⅶ、Ⅷ砂组)地层沉积时,为深湖和半深湖相环境,钙质泥岩、泥质白云岩非常发育,且分布比较稳定。由于泥岩含钙后,其声波时差值明显减小,有时甚至低于砂岩的声波时差值,如果按常规的波阻抗反演方法对深水储集砂体进行三维空间描述,则势必造成很大的多解性。基于不同类型储层的岩电及地震反射特征的研究,本文经泥岩基线偏移校正、砂砾岩刻度值校正、特殊岩性逐点编辑校正等处理,总结了深湖相环境的储层预测模型建模方法,提出了利用自然伽马反演识别有效储层的方法,解决了单纯利用波阻抗这一个参数区分砂岩、钙质泥岩、泥质白云岩所带来的多解性问题。勘探实践表明,该技术系列对深水湖底扇和近岸水下扇有效储层的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4建立了该凹陷不同沉积相带的测井四性关系图版,极大地提高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成功率地层的电性特征是岩性、物性、含油性的综合响应。由于储集层纵、横向岩性、物性变化大,因此电性特征相应变化也较大。根据砂砾岩和含砾砂岩两种岩相类型,建立了2类储层的测井四性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成功率。
王江[8](2011)在《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格架及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南地区位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箕状断陷南部,东部以近单斜的形式向巴彦山隆起过渡,西部与嵯岗隆起相连。从成藏条件看,乌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有效烃源岩面积445km2,平均厚度365m,乌东斜坡带整体为一单斜,顺向断层发育,同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配合具有形成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条件,成藏条件有利。本论文从乌尔逊断陷勘探的复杂性出发,立足乌南富油洼槽,重点围绕乌东斜坡带,以层序地层学、坡折带分析、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层序地层建立等时格架,应用3D地震解释、3D可视化、波形聚类和储层反演等技术对乌尔逊断陷的复杂构造、沉积特征、岩性体进行精细解释与刻画,总结断块-岩性、岩性油气藏发育特征、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明确了乌南地区油气富集规律,指出勘探主攻方向应由构造油藏向构造-岩性油藏转变,提出一套以层序地层学为基础,纵向细分层、横向精细对比的创新性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扇体刻画与储层精细预测的地质-地球物理联合技术系列。通过系统研究认为:(1)地震资料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层拉平技术实现了三维可视化扇体的变地震时窗和小地震时窗等时刻画,解决了等时窗地震属性刻画的穿时问题,使刻画的地质体具有同时代的地质内涵;(2)通过“坡折带”划分和沉积条件分析,首次建立了乌南地区南屯组沉积、成藏模式,认为乌东斜坡带由三级坡折组成,沿二级坡折带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为最有利油气藏发育区,油源、有利相带以及沟通源岩与储层的运移通道三者间有利匹配是独立复杂生油小洼槽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关键;(3)乌东斜坡带是乌南地区主要的聚油单元,构造-岩性油藏是其主要的油藏类型,油气主要沿“湖泛面、不整合面、断面”分布,既具有“三面”控藏的特征;(4)乌南次凹油气主要通过纵向运移、侧向运移、复式输导三种运移模式由西向东运移,乌东斜坡带主要以侧向运移和复式输导为主;(5)通过对原盆地发育和叠加改造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乌南地区南屯组等层序发育期的古构造格架,认为乌东斜坡带南屯组沉积时期古构造面貌控制着盆地的沉积相带、主要物源体系;南屯组末期构造反转改造形成的古背斜控制着油气分布,即多期构造活动形成叠加改造的古地貌控制着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成果与勘探生产紧密结合,2008-2010年配合部署探井27口中13口获工业油气流,配合部署了17口评价井,整体提交4012.91×104t的石油探明储量,而且还具有剩余3000-4000万吨石油预测储量的潜力。
赵一民[9](2009)在《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地球物理响应与勘探原理》文中研究说明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油气聚集主要受储层岩性、物性等多种因素的控制。查明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的岩性、几何形态、物性参数及含油气性,为地质综合评价、井位部署、储量估算等提供重要依据,是储层地震预测的主要任务。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将地质和地球物理结合起来,没有特别强调地震技术的“新颖”,而是重视地震技术的适用性。认为能否用好地震技术,并最大限度发挥所用技术的作用,首先取决于地球物理人员对研究区地质问题的认识程度,对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否能看准、抓住。第二步,要充分做到地质分析与地球物理技术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形成针对性强的研究思路,建立起应用效果好的地球物理技术系列。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包括:1.研究中根据不同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将其分为河道类、(扇)三角洲类,湖底扇,潜山类,碳酸盐岩生物礁、岩溶类、火成岩类6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地震相特征,以及储层预测的技术和方法。2.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地震勘探的角度分别介绍了东、西部不同含油气盆地的勘探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3.提出基于模型的拟声波储层特征反演技术是预测东部油区薄储层的最有效技术之一,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在储层表现为“泥包砂”的特殊地质条件下,灵活调整储层预测的参数,可以使砂体预测的纵向的分辨率大大提高。4.在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藏的研究过程中,建立了气层预测技术系列和无井目标刻画技术系列,为油田储量计算和井位部署提供合适的地震研究技术方法。5.在预测火山岩气藏的分布过程中,采用方法简单、结果可靠、但分辨率较低的相对速度反演方法,准确地预测出了小于地震数据分辨率的储层空间分布范围,为油田部署水平井轨迹提供了数据体。6.成功利用谱率属性和地震频谱衰减属性预测松辽南部某研究区深层火山岩目标的含气性,有效地改善了该地区含气检测难的局面,大大提高了井位部署的确定性。上述地震储层预测与目标优选方法技术应用于一些地区,取得了显着地成效。
郎静[10](2008)在《歧口凹陷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与预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统调研了前人对隐蔽油气藏的定义、分类及国内外隐蔽油气藏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总结了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成藏条件、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首次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歧口凹陷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系列,指导了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在实际生产中,分别在歧南、歧北斜坡区发现了一批有利圈闭,且取得了显着成效,实现了大港探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新突破。通过歧口凹陷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与预测技术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明确了歧口凹陷演化史是造就隐蔽油气藏的关键;箕状断陷结构是控制隐蔽油气藏类型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层不整合、岩性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地层超覆、成岩圈闭以及构造背景的岩性等是歧口斜坡区主要的隐蔽油气藏类型。2、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岩芯、岩屑等资料,对歧口凹陷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通过层序的识别、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的控制下进行了沙三段内部砂体及沙一下灰岩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确立了沙一下段生物灰岩及沙三段内部的三套砂层组为主要研究单元。3、通过岩心、测井相观察与分析,在歧口凹陷下第三系识别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泊三角洲、滨岸沙坝、重力流、湖泊和碳酸盐台地等七大类型沉积体,其中,扇三角洲体系、近岸水下扇体系在沙三段普遍发育,沙一段少量发育;东营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分析,明确了研究区主要目的层沉积体系展布特征,有效指导了本区隐蔽油气藏储层预测研究。4、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钻井资料,依靠先进的地震特殊处理及解释新技术,包括高精度的层位标定、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相干分析、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分频解释、地震正演模拟等,对隐蔽油气藏目标进行识别、解释和成藏研究,在歧口凹陷斜坡区发现了一批有利岩性体,经钻探实施,相继获得工业油气流,取得了显着成效,实现了歧口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新突破,有利推动了大港探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进程。5、针对歧口斜坡区存在勘探程度低、储层预测难的勘探特点和难点,在成藏模式研究指导下,通过精细研究储层的宏观、微观特征,采用多种储层预测技术且相互验证的研究思路,极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较好地预测了目标区储层的展布特征,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系列。它们是:①高精度三维地震二次采集及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③区域构造分析与构造精细解释技术;④岩心相、测井相与地震相联合分析确定宏观沉积体系的相分析技术;⑤以模型正演、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优化、分频解释、相干分析、三维可视化等为代表的精细储层预测技术。
二、砂砾岩油田上倾尖灭带开发技术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砂砾岩油田上倾尖灭带开发技术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欢喜岭油田沙四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项目研究意义与必要性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 |
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1.1.1 初陷期(始新世中期) |
1.1.2 深陷期(始新世中晚期) |
1.1.3 持续裂陷-衰减期(渐新世早期-中晚期) |
1.2 区域地层特征 |
1.2.1 标志层及岩电组合特征 |
1.2.2 地层旋回等时地层对比 |
1.2.3 地层特征 |
1.3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二章 构造特征 |
2.1 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 |
2.1.1 构造解释采用的技术及方法 |
2.1.2 构造精细解释 |
2.1.3 时深转换与构造成图 |
2.1.4 构造形态特征 |
2.1.5 断裂分布特征 |
2.2 微构造研究 |
2.2.1 微构造形态特征 |
2.2.2 微构造圈闭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特征 |
3.1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
3.2 沉积微相研究 |
3.2.1 岩石相特征分析 |
3.2.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2.3 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展布特征 |
4.1 储层三维地震反演 |
4.1.1 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 |
4.1.2 波阻抗反演的基本流程 |
4.1.3 反演实施及应用 |
4.2 储层展布特征 |
第五章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5.1 油气藏类型 |
5.2 油气分布特征 |
5.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5.3.1 圈闭为油气成藏提供场所 |
5.3.2 断层是油气运移的输导通道和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
5.3.3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油气成藏提供有利的储集空间 |
5.3.4 砂体厚度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X块蒸汽驱非主力部位注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蒸汽驱基本情况 |
1.1 区块概况 |
1.2 开发历程 |
1.3 开发现状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1.1 层组划分 |
2.1.2 对比标志 |
2.1.3 层组划分的结果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形态 |
2.2.2 断裂系统 |
2.3 储层特征 |
2.3.1 储层沉积特征 |
2.3.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3.3 储层粘土矿物 |
2.3.4 储集空间 |
2.3.5 储层物性 |
2.3.6 储层非均质性 |
2.3.7 连通性评价 |
2.3.8 热采储层变化特征 |
2.4 隔夹层特征 |
2.4.1 隔层特征 |
2.4.2 夹层特征(小层内) |
2.4.3 隔夹层成因分类 |
2.5 油层特征 |
2.5.1 油层纵向发育特点及产状 |
2.5.2 油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
2.5.3 油藏类型 |
2.6 油层压力及温度 |
2.7 流体性质 |
2.7.1 原油性质 |
2.7.2 地层水性质 |
第三章 汽驱开发效果评价 |
3.1 蒸汽驱开发阶段划分 |
3.1.1 蒸汽驱开发阶段划分标准 |
3.1.2 蒸汽驱井组突破界限 |
3.1.3 蒸汽驱开发阶段的确定 |
3.2 蒸汽驱开发规律分析 |
3.2.1 X块蒸汽驱符合正常的汽驱开发规律 |
3.2.2 蒸汽腔的形成与扩展符合蒸汽驱驱替特征 |
3.2.3 区块整体处于产量递减阶段,主体部位井组产量下降尤为明显 |
3.3 蒸汽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
3.3.1 蒸汽驱总体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
3.3.2 主体部位及外围42个井组开发指标基本符合方案设计 |
3.3.3 不同区域汽驱开发效果差异较大 |
3.4 汽驱存在主要问题 |
第四章 非主力部位的识别与潜力分析 |
4.1 非主力部位的定义 |
4.2 非主力部位的识别 |
4.2.1 取心井非主力部位的识别 |
4.2.2 先导试验非主力部位的识别 |
4.2.3 规模汽驱非主力部位的识别 |
4.2.4 非主力部位的影响因素 |
4.2.5 非主力部位识别标准的建立 |
4.3 非主力部位的描述 |
4.3.1 非主力部位描述方法 |
4.3.2 非主力部位描述结果 |
4.4 非主力部位分布模式建立 |
4.5 非主力部位潜力评价 |
第五章 非主力部位调整部署 |
5.1 部署思路 |
5.2 部署结果 |
5.3 部署方式 |
5.3.1 重建井网结构优化部署 |
5.3.2 多井点采液井网优化部署 |
5.3.3 行列式井网优化部署 |
5.3.4 重组反九点井网优化部署 |
5.3.5 重组注汽层段优化部署 |
5.3.6 重选注入介质试验部署 |
第六章 实施建议及指标预测 |
6.1 实施建议 |
6.1.1 实施顺序 |
6.1.2 实施要求 |
6.2 开发指标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3)油水过渡带发现整装油藏的启示——以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西南部排691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油水过渡带勘探认识的局限性 |
3 油水过渡带的发现及启示 |
3.1 精细小层划分是取得油水过渡带勘探突破的关键点 |
3.2 沉积体系再认识突破了 “油水过渡带”认识的束缚 |
3.3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进步是勘探取得突破的保障 |
4 沙湾组成藏模式 |
5 结论 |
(4)陆相高速薄砂层有效砂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陆相沉积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现状 |
1.2 陆相高速砂岩地震预测的技术难点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勘探研究概况 |
1.3.2 区域地质概况 |
1.3.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二章 陆相高速砂岩的岩石物理特征 |
2.1 测井储层评价 |
2.1.1 “四性”特征分析 |
2.1.2 测井曲线预处理 |
2.1.3 储层参数解释 |
2.2 岩石物理正演模拟 |
2.2.1 岩石物理理论模型比较 |
2.2.2 技术方法与参数选择 |
2.2.3 正演结果合理性分析 |
2.3 岩石物理影响因素排序 |
2.3.1 埋深变化和固结史对岩石弹性参数的影响 |
2.3.2 沉积旋回对岩石弹性参数的影响 |
2.3.3 储层特征对岩石弹性参数的影响 |
2.4 岩石物理解释量板 |
2.4.1 岩性解释量板 |
2.4.2 孔隙度解释量板 |
2.4.3 流体解释量板 |
第三章 陆相高速砂岩的地震响应特征 |
3.1 地质建模与地震正演 |
3.1.1 储层地质建模 |
3.1.2 地震数值模拟 |
3.1.3 地质-地震反射界面对应关系 |
3.2 地震响应影响因素排序 |
3.2.1 埋深对地震响应的宏观影响掩盖了储层信息 |
3.2.2 沉积旋回是引起E2d1 层间地震反射的主因 |
3.2.3 不同岩性组合引起的地震响应变化 |
3.2.4 物性、流体引起的地震反射变化量较小 |
3.3 储层地震敏感属性分析 |
第四章 陆相高速砂岩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
4.1 常用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
4.2 相控-测井约束反演 |
4.2.1 常规测井约束反演的基本原理 |
4.2.2 相控-测井约束反演的思路与流程 |
4.2.3 应用效果与可信度评估 |
4.3 岩石物理分步解释预测有效砂体 |
4.3.1 岩石物理解释量板的优化 |
4.3.2 储层参数分步解释 |
4.3.3 有效砂体判别 |
4.3.4 技术可行性验证 |
4.4 地质统计反演流程的优化 |
4.4.1 基本思路与技术特点 |
4.4.2 横向变差函数的优化 |
第五章 不同类型砂体的地震预测实例 |
5.1 扇三角洲前缘河道砂体刻画 |
5.1.1 低砂地比区薄互砂体预测 |
5.1.2 高砂地比区岩性圈闭识别 |
5.2 近岸水下扇体有效砂岩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平方王油田沙四下亚段储层精细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1.3.1 技术思路 |
1.3.2 资料收集情况 |
1.3.3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第三章 精细构造解释 |
3.1 断裂系统研究 |
3.1.1 断裂系统研究方法 |
3.1.2 主要断层特征 |
3.2 构造特征研究 |
3.2.1 单井标定及地震剖面特征 |
3.2.2 构造特征 |
3.2.3 构造变化落实 |
第四章 地层对比 |
4.1 地层层序 |
4.2 对比流程 |
4.2.1 地层格架建立 |
4.2.2 旋回划分层序 |
4.2.3 标志层研究 |
4.2.4 井震结合及骨架网格控制对比精度 |
4.2.5 小层对比模式建立 |
4.3 对比结果及认识 |
4.3.1 对比结果 |
4.3.2 对比认识 |
第五章 沉积体系特征研究 |
5.1 单井相分析 |
5.1.1 岩石组分 |
5.1.2 颜色标志 |
5.1.3 厚度特征 |
5.1.4 物源分析 |
5.1.5 粒度分析 |
5.1.6 电性特征 |
5.2 测井相识别标志 |
5.3 剖面相分析 |
5.4 平面相分析 |
第六章 储层特征研究 |
6.1 储层展布特征 |
6.2 油层发育特征 |
6.2.1 砂组含油特征 |
6.2.2 单砂体含油特征 |
6.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6.3.1 层内非均质性 |
6.3.2 层间非均质性 |
6.3.3 平面非均质性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水力压裂增产技术在上倾尖灭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机理模型的建立 |
2 压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2.1 压裂对驱替前缘的影响 |
2.2 压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3 裂缝角度优化 |
3.1 裂缝角度对驱替前缘的影响 |
3.2 裂缝角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4 裂缝半长优化 |
4.1 裂缝半长对驱替前缘的影响 |
4.2 不同裂缝半长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 结论 |
(7)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隐蔽油气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隐蔽油气藏的最新进展 |
1.3 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区勘探与研究现状 |
1.4.1 研究区勘探现状 |
1.4.2 研究现状 |
1.5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概况 |
2.1 自然地理及区域构造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及含油气组合 |
2.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2 生储盖组合 |
2.3 勘探简况 |
第3章 构造及坡折带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3.1 精细构造解释方法 |
3.1.1 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与标定 |
3.1.2 层位精细解释 |
3.1.3 各反射波组特征 |
3.1.4 地震剖面上的地震相特征 |
3.1.5 时深关系转换及构造成图 |
3.2 隐蔽性构造圈闭特征描述 |
3.2.1 构造特征概述 |
3.2.2 局部构造特征分析 |
3.3 断裂体系对隐蔽性构造圈闭的控制作用研究 |
3.3.1 断层解释 |
3.3.2 断层的平面组合 |
3.3.3 断层分布特征 |
3.4 构造发育特征及对隐蔽圈闭的控制作用研究 |
3.4.1 阿尔善组沉积前 |
3.4.2 腾一段沉积前 |
3.4.3 腾二段沉积前 |
3.4.4 赛汉塔拉沉积前 |
3.4.5 腾二段沉积后 |
3.4.6 赛汉塔拉组(K1bs)沉积后 |
3.5 坡折带发育特征及对隐蔽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
3.5.1 坡折带的划分 |
3.5.2 坡折与圈闭的关系 |
第4章 隐蔽性油气藏形成的沉积控制作用 |
4.1 沉积相类型及其沉积学特征 |
4.2 主要沉积体系的地震反射特征 |
4.2.1 扇三角洲地震相特征 |
4.2.2 近岸水下扇地震相特征 |
4.3 吉尔嘎拉图凹陷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1 阿尔善组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2 腾格尔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4.4 沉积相带对隐蔽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4.4.1 阿尔善组 |
4.4.2 腾格尔组 |
第5章 隐蔽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
5.1 隐蔽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 |
5.1.1 储层预测方法分析 |
5.1.2 储层预测软件类型分析 |
5.1.3 波阻抗反演方法试验 |
5.2 隐蔽性油气藏的测井参数反演方法分析 |
5.2.1 岩性反演 |
5.2.2 测井曲线刻度标准化 |
5.2.3 基线偏移校正 |
5.2.4 特殊岩性处理 |
5.2.5 测井曲线标准化 |
5.2.6 岩性参数反演 |
5.3 储层预测效果分析 |
5.3.1 储层预测精度分析 |
5.3.2 林 20 井钻前预测 |
5.4 储层分布特征 |
5.4.1 制作砂岩厚度平面图 |
5.4.2 储层分布分析 |
第6章 隐蔽性油气藏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及油气水识别 |
6.1 基础资料准备 |
6.1.1 测井资料概况 |
6.1.2 钻井取心概况 |
6.1.3 试油资料概况 |
6.1.4 水分析资料概况 |
6.1.5 地温梯度、地层压力梯度 |
6.2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 |
6.2.1 测井数据处理 |
6.2.2 储层参数研究 |
6.2.3 储层参数精度分析 |
6.3 测井解释图版制定及油水关系研究 |
6.4 储层四性关系特征 |
6.4.1 储层岩性及物性 |
6.4.2 储层电性特征与岩性关系 |
6.4.3 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 |
6.4.4 测井解释结果及效果分析 |
第7章 隐蔽性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 |
7.1 油层分布特征 |
7.2 隐蔽性油气藏类型及主控因素 |
7.2.1 岩性圈闭油藏 |
7.2.2 断块油藏 |
7.2.3 断块-岩性油藏 |
7.2.4 断鼻油藏 |
7.3 油气分布规律 |
7.3.1 构造与油气分布分析 |
7.3.2 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
7.3.3 地层组油气分布分析 |
7.4 隐蔽性油气藏含油砂体展布特征 |
7.4.1 吉 108 井区含油砂组 |
7.4.2 林 4 井区含油砂组 |
7.4.3 林 9 井区含油砂组 |
7.4.4 吉 45 井区含油砂组 |
7.4.5 吉 41 井区含油砂体 |
7.4.6 林 5 井区油砂体 |
7.4.7 吉 36 井区油砂体 |
第8章 隐蔽性油气藏勘探部署建议 |
8.1 有利目标优选与评价 |
8.1.1 中洼槽评价 |
8.1.2 吉东地区评价 |
8.1.3 吉西地区评价 |
8.2 勘探部署建议 |
8.2.1 中洼槽部署建议 |
8.2.2 吉东地区部署建议 |
8.2.3 吉西地区部署建议 |
8.2.4 井位部署建议 |
8.2.5 地震资料处理建议 |
8.2.6 试油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格架及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岩性油气藏理论基础--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地质认识及创新点 |
1.5.1 取得的主要地质认识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与油气分布特征 |
2.1 勘探概况 |
2.2 石油地质概况 |
2.2.1 构造单元划分及演化特征 |
2.2.2 地层特征 |
2.2.3 沉积特征 |
2.2.4 烃源岩特征 |
2.2.5 储层特征 |
2.2.6 盖层特征 |
2.2.7 生储盖组合特征 |
2.3 油气分布特征 |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特征 |
3.1 层序划分的原则 |
3.2 层序地层序列 |
3.3 层序界面与层序结构特征 |
3.3.1 全三维多曲线多信息分级层序对比 |
3.3.2 层序界面与层序结构特征 |
3.4 三级层序内的沉积体系域 |
3.4.1 体系域划分 |
3.4.2 南屯组层序地层单元的空间展布特征 |
3.5 沉积体系的沉积构成和时空配置 |
3.5.1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类型 |
3.5.2 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
3.5.3 层序与沉积体系的配置关系 |
3.6 原型盆地的构造作用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
3.6.1 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序列 |
3.6.2 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
3.6.3 原型盆地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
第4章 层序构造格架精细解释与储层预测 |
4.1 地震精细解释 |
4.1.1 厘定地震-地层层序序列,建立等时地震解释格架 |
4.1.2 厘清断裂发育期次和构造形成模式,确定断层三位一体的解释方法 |
4.1.3 以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实现构造精细解释 |
4.1.4 构造变速成图 |
4.2 断裂-构造特征 |
4.2.1 区域构造格局 |
4.2.2 构造样式及形成机制分析 |
4.2.3 断裂特征 |
4.2.4 构造沉积演化 |
4.2.5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4.3 储层预测 |
4.3.1 地质结构研究,发现坡折带 |
4.3.2 层序地层研究,确定有利储层体系域类型 |
4.3.3 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刻画沉积扇体分布 |
4.3.4 层序约束储层重构反演,精细描述有利储层分布 |
4.4 同沉积断裂对砂岩储层的控制 |
4.4.1 坡折带与沉积关系分析 |
4.4.2 坡折带组合样式及控砂作用 |
4.4.3 构造坡折带与岩性油气藏的关系 |
第5章 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区带评价 |
5.1 油藏地质特征 |
5.1.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5.1.2 油气成藏模式 |
5.2 油气藏类型与层序格架的匹配关系 |
5.2.1 油气藏类型 |
5.2.2 与层序界面有关的油气藏类型 |
5.3 油气藏的控制因素 |
5.3.1 主力生油洼槽控制油气藏的分布范围 |
5.3.2 多期断裂组合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 |
5.3.3 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最小湖泛面控制着油气的纵向分布 |
5.3.4 反转构造为油气成藏集聚提供了构造背景 |
5.3.5 有利沉积相带是岩性油气藏赋存的主要场所 |
5.3.6 古构造背景控相、控砂、控藏和控制油气集聚带的形成 |
5.4 有利勘探区带和勘探领域评价 |
5.4.1 乌东斜坡带 |
5.4.2 中部洼槽带 |
5.4.3 西部断阶带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地质认识上的进步 |
6.1.2 技术方法上的创新 |
6.1.3 勘探实践上的进展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地球物理响应与勘探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关键技术 |
1.5 主要进展及认识 |
1.6 创新点 |
2 油气藏类型及地球物理响应 |
2.1 岩性地层构造-层序成藏组合主要类型 |
2.2 地震相分析 |
2.2.1 内部反射结构 |
2.2.2 外部几何形态 |
2.3 各类型油藏储层沉积特点及地震响应 |
2.3.1 河道类型 |
2.3.2 (扇)三角洲类型 |
2.3.3 水下扇类 |
2.3.4 潜山类 |
2.3.5 生物礁与岩溶类 |
2.3.6 火成岩类 |
2.4 小结 |
3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震勘探技术与方法 |
3.1 地震勘探面临的问题与技术对策 |
3.1.1 东部地区 |
3.1.2 西部地区 |
3.2 常规储层预测技术 |
3.2.1 叠后地震反演技术 |
3.2.2 叠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
3.2.3 频谱分解技术 |
3.2.4 古地貌恢复技术 |
3.2.5 AVO 分析技术 |
3.3 前沿储层预测技术 |
3.3.1 叠前岩性参数属性和弹性参数反演技术 |
3.3.2 薄层分析技术 |
3.3.3 基于虚拟现实的储层预测技术 |
3.3.4 地震频谱衰减含气检测技术 |
3.4 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 |
3.4.1 不同类型陆相盆地层序发育模式 |
3.4.2 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 |
4 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带三角洲前缘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实例 |
4.1 扶新隆起带北坡地质概况 |
4.1.1 勘探概况 |
4.1.2 构造特征 |
4.1.3 沉积特征 |
4.2 技术难点 |
4.3 研究思路和技术对策 |
4.3.1 研究思路 |
4.3.2 主要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 |
4.4 地质效果及启示 |
4.4.1 确定了砂组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
4.4.2 确定了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 |
4.4.3 储层物性复杂多样 |
4.4.4 油层分布特征 |
4.4.5 勘探成效 |
4.5 小结 |
5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湖底扇储层预测实例 |
5.1 地质概况 |
5.1.1 勘探概况 |
5.1.2 构造特征 |
5.1.3 层序特征 |
5.1.4 沉积特征 |
5.1.5 储层特征 |
5.2 技术难点 |
5.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5.3.1 研究思路 |
5.3.2 主要技术方法 |
5.4 地质效果与启示 |
5.4.1 开展扇体精细刻画研究,南洼槽腾一段发现规模储量 |
5.4.2 强化侵蚀带研究,阿尔善组勘探取得突破 |
5.4.3 甩开预探乌中洼槽斜坡内带,勘探发现好苗头 |
5.5 小结 |
6 塔里木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预测实例 |
6.1 地质概况 |
6.1.1 构造特征 |
6.1.2 岩性特征 |
6.2 勘探难题 |
6.3 研究思路及技术对策 |
6.4 储层预测的地球物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
6.4.1 复杂岩溶界面识别技术系列 |
6.4.2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 |
6.4.3 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技术 |
6.5 地质效果与启示 |
6.5.1 明确了轮古潜山顶面的形态特征 |
6.5.2 恢复了轮古潜山的古地貌 |
6.5.3 搞清了轮古潜山岩溶储层的发育规律及其机理 |
6.6 小结 |
7 松辽南部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预测 |
7.1 地质概况 |
7.2 技术难题 |
7.3 技术对策 |
7.4 技术应用效果 |
7.4.1 火山岩的磁异常 |
7.4.2 测井研究方法 |
7.4.3 火山岩地震研究技术 |
7.5 地质效果与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歧口凹陷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与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隐蔽油气藏概念及分类 |
1.1.1 隐蔽油气藏概念 |
1.1.2 隐蔽油气藏分类 |
1.2 国内外隐蔽油气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4 基本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 成果与创新 |
2 歧口凹陷区域地质背景及勘探现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勘探研究现状 |
2.3 研究区隐蔽油气藏勘探难点及对策 |
3 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
3.1 歧口凹陷演化史是造就隐蔽油气藏的关键 |
3.1.1 凹陷演化控制生储油岩建造 |
3.1.2 断层、砂体与不整合面是油气长距离运移通道 |
3.2 箕状断陷结构控制隐蔽油气藏的类型与分布 |
3.3 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
3.3.1 地层不整合封堵油气藏 |
3.3.2 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 |
3.3.3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
3.3.4 地层超覆油气藏 |
3.3.5 成岩圈闭油气藏 |
3.3.6 构造岩性油气藏 |
4 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技术研究 |
4.1 地震资料处理及测井数据整理分析 |
4.1.1 高分辨率地震二次采集及三维资料连片处理 |
4.1.2 测井资料数据整理分析 |
4.2 层序地层划分与研究单元确定 |
4.2.1 层序的定义 |
4.2.2 层序识别及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4.2.3 研究单元确定 |
4.3 区域构造分析 |
4.3.1 区域构造格局 |
4.3.2 二级构造带特征 |
4.3.3 区域构造演化 |
4.4 构造精细解释 |
4.4.1 地震资料极性判别 |
4.4.2 精细层位标定 |
4.4.3 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
4.5 相分析方法与技术 |
4.5.1 岩心相、测井相分析确定沉积相的垂向展布规律 |
4.5.2 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4.5.3 波形分类及Stratimagic 相分析技术 |
4.6 储层预测 |
4.6.1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 |
4.6.2 分频解释技术 |
4.6.3 地震属性分析与优化技术 |
4.6.4 正演模型技术 |
4.6.5 三维可视化体雕刻技术 |
4.7 歧口凹陷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体系 |
5 有利勘探目标及勘探成果 |
5.1 歧南凹陷斜坡 |
5.2 歧北凹陷斜坡 |
6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科研经历及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砂砾岩油田上倾尖灭带开发技术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欢喜岭油田沙四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赵国光.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X块蒸汽驱非主力部位注入调整研究[D]. 许卉.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油水过渡带发现整装油藏的启示——以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西南部排691块为例[J]. 王学忠,乔明全. 非常规油气, 2019(05)
- [4]陆相高速薄砂层有效砂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 廖文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平方王油田沙四下亚段储层精细描述[D]. 王韶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水力压裂增产技术在上倾尖灭区的应用[J]. 周志军,刘志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4(06)
- [7]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隐蔽油气藏研究[D]. 石兰亭.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8]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格架及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 王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9]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地球物理响应与勘探原理[D]. 赵一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歧口凹陷斜坡区隐蔽油气藏勘探与预测技术研究[D]. 郎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