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颈鹤的人工育雏及疾病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花,陈丽霞,马天,杨亮亮,郑常明,孙戈,钱法文[1](2020)在《笼养黑颈鹤粪便性激素水平的时间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野外种群数量少,许多动物园以及保护区等机构用迁地保护的方式对黑颈鹤进行保护和繁育,然而长期以来笼养黑颈鹤繁殖率低。本研究运用非损伤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行为观察,对繁殖期黑颈鹤的繁殖生理特征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进入繁殖期黑颈鹤的雌二醇水平显着升高,可作为有效监测雌性黑颈鹤繁殖期生理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繁殖前期雄性黑颈鹤的睾酮水平显着升高,与非繁殖期以及繁殖期的其他阶段差异显着,表明睾酮可有效监测雄性黑颈鹤的繁殖生理状态,为人工采精选择合适的时间提供理论基础;交配成功的雌性黑颈鹤繁殖中期的孕酮水平极显着高于其他阶段,表明该指标可有效监测雌性黑颈鹤的交配状态。综上,通过非损伤性的采样研究手段,遴选合适的生理指标参数可以为黑颈鹤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梁良[2](2020)在《昆明翠湖越冬红嘴鸥日间行为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是亚欧大陆及北美洲东部沿海地带常见的中型候鸟之一。在我国,红嘴鸥广泛分布于各省区,繁殖于东北及西北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及北纬32o以南的几乎所有湖泊、河流及沿海地带越冬。自1985年红嘴鸥进入昆明城区越冬以来,30多年的时间里抵昆越冬红嘴鸥的数量呈现跳跃性增加趋势,翠湖已成为昆明越冬红嘴鸥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为了解红嘴鸥越冬期的日间行为模式,红嘴鸥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情况以及人鸥之间的关系,本文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以及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的两个越冬期,采用瞬时扫描法在翠湖水域对越冬红嘴鸥日间行为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昆明翠湖越冬红嘴鸥的日间行为节律和行为时间分配是对其所处环境的一种适应。翠湖越冬红嘴鸥的日间行为时间分配比例为:觅食行为(44.01±1.70)%、休息行为(18.84±0.93)%、修整行为(9.44±1.00)%、警戒行为(2.45±0.57)%、行走行为(3.01±0.39)%、游泳行为(13.77±1.01)%以及飞行行为(8.47±0.68)%。觅食行为是红嘴鸥越冬期间最主要的行为,在各类行为中发生频次最多;行走行为和飞行行为在日间各时段内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具有明显的日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的日节律变化不显着;觅食行为(F=9.112,P<0.01)、休息行为(F=12.798,P<0.01)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警戒行为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显着差异(F=3.358,P<0.05),具有明显的月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的月节律变化不显着。2.翠湖越冬红嘴鸥在整个越冬期间以补充、积累能量为主,其觅食行为存在上午和下午两个高峰,而休息行为高峰则出现在中午和下午离开城区前,呈现出“上午觅食+中午休息+下午觅食”的行为模式。觅食与休息两种行为间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性(r=-0.750,P<0.01),这种错峰发生的规律以及红嘴鸥在两种行为之间做出的权衡对于红嘴鸥渡过寒冷的越冬期具有重要意义。3.温度和湿度是翠湖越冬红嘴鸥行为时间分配的两个重要影响因子。觅食行为发生的比例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而休息行为、行走行为和飞行行为则相反,其发生比例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湿度对红嘴鸥越冬行为的影响是受彼此影响的,温度和湿度都通过彼此来影响红嘴鸥越冬期的行为时间分配。4.越冬红嘴鸥的数量分布及其表现出的越冬行为在不同人为活动条件下存在较大差异。人为活动多的水域分布着数量更多的越冬红嘴鸥,人为活动少的水域越冬红嘴鸥分布数量较少;人为活动多的水域用于觅食行为、行走行为、游泳行为以及飞行行为的时间明显高于人为活动少的水域;而休息行为、修整行为、警戒行为则反之,在人为活动少的水域发生比例高于人为活动多的水域。昆明翠湖越冬红嘴鸥对于人为活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能够与人类和谐相处,且人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昆明城区越冬红嘴鸥的觅食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陈黎[3](2018)在《笼养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日行为节律与时间分配》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笼养绿尾虹雉的日行为节律、时间分配规律,以及天气和温度对室外活动的影响。实验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及全方位电子监控观察,对宝兴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只(2017年3月10日死亡一只雄性后剩8只)笼养绿尾虹雉全天记录行为类型和行为地点(室内或室外),共记录有效天数329天,扫描8 883次。记录时间是每天6:3019:30。结果表明:日行为节律表现为春季(繁殖季节)无明显的采食高峰,游走高峰时间段明显增长,静栖高峰时间段缩短。夏季、秋季、冬季的游走、采食行为均出现一早一晚两个高峰,而静栖行为高峰与采食、游走行为相反,与天气情况、温度等环境因素有关。雌雄日行为节律有异。日时间分配在非繁殖季节与繁殖季节仍然存在差异,由于繁殖特性的影响,繁殖季节的时间分配主要受繁殖活动影响,采食行为显着少于其他季节,而游走行为却明显多于其他季节,且由于人工饲养条件下雌鸟不再自然孵化也很少接受自然交配,繁殖期与雄鸟的时间分配在各种行为上已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非繁殖季节雌雄间也在不同季节也存在不同差异,笼养绿尾虹雉由于无采食竞争压力、无天敌的威胁,静栖行为成了非繁殖季节最主要的行为,而采食与游走行为比例都相较于野外低。天气情况对笼养绿尾虹雉的室外活动时间的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性别上略有差异,春、夏、秋三个季节,雌雄均与天气晴朗情况呈正相关,天气越晴朗室外活动时间越长,天气情况对笼养绿尾虹雉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对笼养绿尾虹雉的室外活动时间的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性别上也有差异,温度仅在春季与雌雄室外活动时间产生显着性正相关,秋季只与雄性产生显着性产生正相关,其余季节影响不显着,说明温度对笼养绿尾虹雉室外活动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笼养绿尾虹雉的室外活动时间在每个季节都是雄性大于雌性,而且随繁殖季节的影响,室外活动时间总体是春季>夏季>秋季,而冬季为了繁殖季节的到来,室外活动时间又相对秋季增加。笼养绿尾虹雉日行为节律与时间分配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并且都具备一定的周期性。且主要受繁殖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自生内源性因素四大因素的影响。人工环境与自然因素对笼养绿尾虹雉影响最明显,其中可控的人工环境对绿尾虹雉的繁育与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天琦[4](2016)在《人工环境下丹顶鹤自然繁育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于2014年4月至8月,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目标取样法(Focal sampling)以及行为取样法(Behavior Sampling)对沈阳森林动物园丹顶鹤的自然繁育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研究了人工环境下丹顶鹤求偶期、孵化期和育雏期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丹顶鹤繁殖期总体时间分配为:繁殖24%、游走24%、理羽17%,觅食15%,警戒14%,静栖6%。雄性的警戒时间显着多于雌性(P<0.01)。交尾期时间分配为:游走28%、理羽27%、繁殖16%、警戒14%、觅食10%、静栖5%。昼间交尾行为多发生在上午4:00-5:00。孵化期时间分配为:孵化36%、游走25%、理羽14%、觅食11%、警戒10%、静栖4%。孵化期内孵化行为时间分配逐渐升高,游走、理羽、觅食、警戒、静栖行为时间分配都有所下降。育雏期时间分配为:觅食25%、育雏21%、游走19%、警戒18%、理羽10%、静栖7%。随着雏鹤日龄的增长,雏鹤印随行为和静栖行为大幅减少,理羽、游走、警戒行为逐渐增加。成鹤的育雏行为明显减少,理羽、游走、警戒、觅食行为均有所增加。雄性的警戒时间显着多于雌性(P<0.05),雌性的育雏行为始终多于雄性。人工环境下丹顶鹤自然繁育行为呈现一定的昼间活动规律,本实验旨在研究人工环境下丹顶鹤的自然繁育行为,为今后丹顶鹤的保护、野化放归收集资料,为再引入工程打下基础。
袁芳凯[5](2014)在《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于2012年1月-3月和2012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集群大小、生境类型和天气对白鹤越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鹤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有觅食、警戒、理羽、游走、休息和争斗。其中,觅食是鄱阳湖越冬白鹤主要行为,占其昼间活动时间的82.94%,警戒占11.94%,理羽占3.52%,游走占1.88%,休息占0.15%,争斗占0.02%。白鹤在越冬期间的觅食、游走、休息和争斗行为存在明显的昼间节律性,其中游走、觅食和争斗行为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存在一个高峰,休息行为在中午出现一个高峰;警戒和理羽行为则没有显着的昼间节律变化。年龄、集群大小、天气和生境对白鹤的越冬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幼鹤取食的时间显着多于成鹤,而警戒时间则显着的小于成鹤;与家庭鹤中的个体相比,集群鹤中的个体取食和争斗时间显着增加,警戒时间显着减少;在天气晴朗时,白鹤的警戒时间显着大于阴天的警戒时间,取食时间则显着少于阴天时白鹤的取食时间;白鹤在大风天气显着增加理羽行为;在有雾的天气会显着增加取食时间,减少警戒时间。在草洲和浅水两种生境中,白鹤的游走和理羽行为存在显着差异,而觅食和警戒行为没有显着的差异,这可能源于草洲和浅水生境相互毗邻,并且具有相同程度的人为干扰。GLM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集群大小、年龄和生境、集群大小和天气、集群大小和生境、天气和生境对白鹤昼间时间分配模式的影响存在显着交互效应。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白鹤的警戒行为与觅食行为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警戒行为与理羽行为存在显着的正相关。
高志瑾[6](2013)在《中国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变化尚不清楚。鉴于此,本文于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首次大规模对全国动物园(港澳台除外)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及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应用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度、均匀度)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中国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国不同区域动物园迁地保护鸟类共计25目59科483种,其中重点保护鸟类共计21目34科201种,占全国动物园鸟类种数483种的41.7%,有繁殖记录的95种,占重点保护鸟类种数的47.3%。在六个行政区域动物园中,饲养的重点保护鸟类种类整体差异不大,从繁殖种类上来看:华北>西南>中南>华东>西北>东北,且各地区重点保护鸟类繁殖所占比例远远不足50%,饲养的国外物种多数处于非繁殖状态。与历年动物园鸟类种类和数量相比,呈平稳上升趋势。2、不同区域重点保护鸟类优势度等级差异显示:中国不同区域动物园除中南地区无优势种外,其他地区仅有1种优势种,所占比例仅在0.9%-1.4%,;饲养的常见种中具有共性和区域性,稀有种所占比例较大,达68.3%-83.4%。3、不同区域动物园动物种群规模小,难以形成繁殖群体,各动物园内的单寡种、特小种、小种的普遍存在,严重浪费了野生动物资源。此次调查统计,全国范围内鸟类单寡种共计4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14种,所占比例为32.6%,调查还发现42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仅在一家或少数几家动物园形成特小种。4、动物园所饲养鸟类种类数量与本地区野外鸟类种类数量呈正相关;西南地区野外鸟类种类数量最多达1032种,其次是中南、西北、华东、华北,东北地区相对较少;不同区域迁地保护国内鸟类种类占野外鸟类种类的比例还远远不足50%。5、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西南>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Pielou均匀度指数:西南的均匀度最高,其次是东北、西北、中南、华东,华北最低;Simpson优势度指数: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北>西南。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除物种数与均匀度指数不相关外,物种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较高的正相关、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性,均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而优势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呈负相关性,均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6、采用单因素方差LSD分析法检测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物种数及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区域间鸟类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着(p>0.05);华北地区物种数分别与华东地区及东北地区物种数差异显着(p<0.05),其他地区物种数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7、本文通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方法探索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指标与环境因子及人为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与年平均支出及环境丰容所占比例显着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优势度指数与年平均支出呈负相关,均匀度指数与相关因素都没有达到显着相关。环境丰容所占的比例是拟合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关键因素。
张成林,刘燕,贾婷,郑常明,罗毅[7](2012)在《中国鹤类动物发生疾病统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依据已有文献资料记载,分析了中国近25 a来鹤类动物发生的疾病。丹顶鹤、白鹤、黑颈鹤、白枕鹤、灰鹤、蓝鹤、蓑羽鹤、白头鹤,共8种鹤有发病资料,丹顶鹤疾病占统计总数的64.12%。营养因素、寄生虫、细菌是引起鹤发病的主要原因,有机磷中毒是造成野生鹤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球虫病、血液原虫病是造成圈养鹤大批死亡的主要疾病。幼鹤腿部疾病和痛风是主要的营养性疾病,吸虫、球虫、住白细胞原虫是导致发病主要的寄生虫,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是引起发病的主要细菌,有机磷是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新城疫病毒、马立克病毒、疱疹病毒亦可引起鹤发病。加强饲养管理与合作,改善环境条件,提高饲养人员的业务素质,完善保护法律和落实措施,是减少疾病发生和死亡有效措施。
王宇嘉[8](2012)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迁徙期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保护区不仅湿地资源丰富,而且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和植被资源,是诸多禽候鸟的迁徙停栖地,也是水禽的栖息地。鹤被称为湿地之神,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白鹤作为其中的一员,目前在我国的状况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对白鹤春秋两季迁徙行为的研究,揭示白鹤迁徙期各行为特征及时间分配特点,为白鹤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在2010春季(2010年4月上旬至2010年5月下旬)和2010年秋季(2010年10月上旬至2010年11月下旬),以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鹅头泡保护站附近为主要研究区域,对白鹤迁徙期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时间为每日6:00-18:00。春季迁徙期从4月15日左右开始,5月15日左右结束。秋季迁徙期从10月15日左右开始,至11月15日左右结束,十月末达到迁徙高峰期。4月下旬达到迁徙峰值。春季家族组成的概况:孤鹤和两只成鹤组成的家族占总比例的83.8%,其次为两成一幼的家族组成,占总比例的11.4%,其余的家族组成比例比较小;秋季家族组成的大致情况为:两成家族占总体的34.7%为最高;其次是孤鹤家族占总比例的30%;两成一幼占27.9%,这三类构成了家族组成的主体类型,占总比例的92.6%,其余的比例比较小。通过研究得出了在这一时期白鹤的日行为节律以及时间分配比例,其春季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分别为:觅食占64.34%、静栖占4.42%、警戒占13.92%、游走占4.57%、理羽占11.51%、其他(包括打斗、飞行、鸣叫等情况)占2.56%;秋季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分别为:觅食占59.35%、静栖占22.21%、警戒占10.59%、游走占2.35%、理羽占3.83%、其他(包括打斗、飞行、鸣叫等情况)占1.68%。成体与亚成体白鹤、雄鹤与雌鹤在行为时间分配上有差别较显着。
邝粉良[9](2008)在《黑颈鹤越冬初期的觅食行为和产卵前后行为的性别差异》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集群规模和群体中的空间位置对黑颈鹤个体觅食行为的影响,以及大山包黑颈鹤越冬初期的生境利用情况和取食地特征。2007年11月——2008年1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测了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的觅食行为,并利用系统样线法对黑颈鹤觅食地利用和取食地特征进行了调查。大山包黑颈鹤越冬初期的觅食行为约占昼间行为活动的80%。随着集群规模的增大,大山包黑颈鹤越冬初期的平均觅食时间增长,搜寻速度表现为下降趋势。取食强度与集群规模没有线性关系,11-20只群体的取食强度最大,可以控制该觅食群体的数量以减缓由于过度取食而导致的草地退化速度。黑颈鹤越冬初期,集群规模对平均觅食时间(kruskal-walliss test: x2 21.132, df = 3, p=0.000 )和取食强度(feeding intensity)有影响(k-s test: x2 =12.436, df = 3, p=0.006),而对搜寻速度没有影响(k-s test: x2 =2.637, df = 3, p >0.05)。这可能是由于随着集群规模的增大,增高群体的警戒水平(多眼策略),降低了个体的警戒率,使集群觅食个体的觅食时间增加。而鸟类的觅食群体超过一定规模时,鸟类的食物争夺、取食警戒和打斗等行为增加,取食强度下降。空间位置对越冬初期集群黑颈鹤的觅食行为没有影响,而集群形式对觅食行为的差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家庭鹤的平均觅食时间比群体中不同空间位置个体的短,但取食强度和搜寻速度较高。家庭鹤利用加快搜寻速度和提高取食强度获得足够的食物,而群体鹤则试图通过增加觅食时间来获得足够的食物。黑颈鹤越冬期占据领域觅食还是参与集群觅食受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影响。越冬初期,黑颈鹤偏好利用农地和浅水沼泽化草甸2种觅食地(Pw < Pi)(P<0.01),鸭茅三叶草草甸,杂草草甸和早熟禾草甸3种觅食地则显示不喜好利用(Pw>Pi)。在不同的月份中,黑颈鹤对生境的利用偏好不同。11月,黑颈鹤仅喜好利用农地,不喜好利用鸭茅三叶草草甸和杂草草甸2种觅食地,而早熟禾草甸和浅水沼泽化草甸为正常利用的觅食地。12月份,正常利用的早熟禾草甸和浅水沼泽化草甸分别成为了不喜好利用和喜好利用觅食地,其他3种觅食地的偏好没有变化。基于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建立的资源选择函数经验模型通过ROC曲线的检验后,与判别分析的结果相比获得大山包黑颈鹤越冬初期在草地中的取食地主要特征和影响取食斑块选择的因素。干扰距离、水源距离、土壤动物密度、白三叶的盖度、植被的复杂程度和菊科植物的高度影响着大山包黑颈鹤越冬初期在草地斑块中的取食地选择(P<0.01)。与非取食斑块相比,取食斑块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距水源较近(133.00±14.88)(P<0.01),干扰较小(287.56±14.05)(P<0.01),土壤动物密度较丰富(117.03±27.55),菊科植物较矮(1.83±0.86)(P<0.01),以白三叶为优势(0.43±0.05)(P<0.01),植被种数较少(5.8±0.4)(P<0.05)。为了探讨黑颈鹤繁殖期的雌雄行为差异,2006年4-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对藏北那色错湿地产卵前后黑颈鹤的行为进行了观测,并根据齐鸣行为识别雌雄个体。产卵前期,取食行为是主要活动,繁殖行为主要发生在上午(900)和傍晚(1800)。雄鹤昼间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模式是取食41.24%,警戒28.5%,保养16.7%,运动8.04%,杂项4.16%,繁殖1.47%;而雌鹤的是取食44.67%,保养24.31%,警戒16.67%,运动7.15%,杂项4.57%,繁殖2.63%。产卵前,在雌雄鹤的各种行为活动中,仅有警戒行为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雄性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为保证资源的安全而提高警戒,雌鹤则为了获得成功繁殖的能量而增强取食。研究结果支持单配制鸟类的配对债务投资(pair-bond investment)假说。孵化期,繁殖行为和取食行为是主要行为,繁殖行为在各时间段的百分比都是最大,但主要集中在早晨(0800)和下午(1700)。雄鹤昼间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模式是繁殖52.40%取食29.92%,警戒6.54%,保养4.53%,运动4.25%,杂项2.37%;而雌鹤的是繁殖60.49%,取食28.84%,保养3.60%,警戒4.13%,运动2.45%,杂项0.51%。雌雄鹤之间的各种行为活动都没统计学差异(P>0.05)。孵化期的时间分配以满足成功繁殖和维护本身需求为主。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将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奠定了基础:(1)越冬期家庭鹤的利益和代价;(3)基于个体水平研究黑颈鹤以及同域分布的其它鸟类的生境选择;(2)黑颈鹤的婚配制度、性选择、繁殖成功率等生态生物学内容。
何相宝[10](2008)在《笼养丹顶鹤雏鸟行为与生长发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多年来对丹顶鹤笼养繁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纬度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丹顶鹤的人工育雏、雏鸟的行为、生长发育以及体温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目标取样法(Focal sampling)相结合观察了丹顶鹤雏鸟的行为模式,研究了丹顶鹤雏鸟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定期对丹顶鹤雏鸟各生长指标进行测量,总结丹顶鹤雏鸟的生长发育规律,拟合生长曲线和方程;对丹顶鹤雏鸟的体温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丹顶鹤雏鸟的行为和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如下:丹顶鹤人工育雏是丹顶鹤笼养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主要取决于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如育雏温度、湿度、饲料营养成分、运动量、光照情况,以及雏鸟的疾病防治等。丹顶鹤雏鸟生长时期的各种行为中用于游走的时间最多,为24.84%,鸣叫、站立、取食、休息、理羽、蹲伏和警戒行为所占的比例依次为17.36%、16.63%、11.21%、12.26%、9.48%、8.04%和0.28%;丹顶鹤雏鸟行为呈日节律变化,不同生长阶段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显着差异(p<0.01);温度和天气因素对丹顶鹤雏鸟的行为时间分配影响极显着(p<0.01)。丹顶鹤雏鸟各生长指标的发育呈S型,符合Logistic方程。雏鸟体重的增长在生长初期相对缓慢,在3~5日龄内甚至出现负增长;到第七周时体重日增重达最大值为(145.3±12.9)g,此时丹顶鹤雏鸟的体重为(2982.1±114.9)g;此后体重的日增速开始下降,到第17周时基本停止生长。其他外部器官的生长也都是在6~8周时日增长速度达到最大值,而嘴峰的日增长在第3周时即达最大值。雏鸟羽毛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小翼羽的生长顺序为先外后内;初级飞羽的生长顺序是由翅内向翅外;次级飞羽为先中间后两侧;尾羽几乎同时生长,但脱鞘次序由中央向两侧依次进行。丹顶鹤雏鸟的体温随日龄增长不断升高:出雏时雏鸟的体温为(38.6±0.22)℃,至20日龄时体温已达(40.7±0.28)℃,此时体温已接近成鸟;随着恒温能力的不断发育,丹顶鹤雏鸟在30日龄前后体温与成鸟体温基本相同,不再受外界温度变化干扰,体温调节能力完善。此外,各生长指标的发育对行为分配亦产生一定影响,行为与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游走行为与体重、体长、翅长、尾长和跗跖的生长均显着相关(p<0.05);理羽行为与丹顶鹤雏鸟的身体各指标的生长都是极相关的(p<0.01);丹顶鹤雏鸟其他各种行为几乎都与生长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黑颈鹤的人工育雏及疾病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颈鹤的人工育雏及疾病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笼养黑颈鹤粪便性激素水平的时间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粪样采集保存及行为观察 |
1.3 粪便激素提取和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配对个体13F(♀)与13M(♂)的性激素变化特征分析 |
2.2 配对个体296(♀)与Q0009(♂)的性激素变化特征分析 |
3 讨论 |
(2)昆明翠湖越冬红嘴鸥日间行为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概述 |
1.2 国内红嘴鸥研究现状 |
1.2.1 越冬生态研究 |
1.2.2 繁殖生态研究 |
1.2.3 红嘴鸥繁殖地与越冬地生态对比研究 |
1.2.4 迁徙研究 |
1.2.5 疾病防治与其他方面的研究 |
1.2.6 生理和遗传等方面的研究 |
1.3 国外红嘴鸥研究现状 |
1.4 鸟类行为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介绍 |
2.2 观测位点选择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红嘴鸥越冬行为定义 |
3.2 野外观察和数据采集 |
3.2.1 红嘴鸥越冬行为观察及数据采集方法 |
3.2.2 温度、湿度测定方法 |
3.2.3 人流量统计方法 |
3.2.4 越冬红嘴鸥数量统计方法 |
3.3 数据分析 |
3.3.1 行为数据统计分析 |
3.3.2 越冬期影响因子数据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红嘴鸥越冬行为的时间分配统计 |
4.2 越冬红嘴鸥群体日间行为节律 |
4.3 越冬红嘴鸥行为相关性分析 |
4.4 越冬红嘴鸥不同月份的行为时间分配 |
4.5 温度与越冬红嘴鸥行为时间分配的关系 |
4.6 湿度与越冬红嘴鸥行为时间分配的关系 |
4.7 人为活动与越冬红嘴鸥数量分布的关系 |
4.8 人为活动与越冬红嘴鸥行为的关系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越冬红嘴鸥日间行为节律 |
5.1.2 越冬红嘴鸥行为时间分配 |
5.1.3 不同生境下红嘴鸥行为的比较 |
5.1.4 温度、湿度对越冬红嘴鸥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 |
5.1.5 人为活动对红嘴鸥越冬行为的影响 |
5.2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笼养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日行为节律与时间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形态特征 |
1.2 野外研究 |
1.2.1 分布范围 |
1.2.2 生境与习性 |
1.2.3 觅食特性 |
1.2.4 繁殖生态 |
1.3 人工饲养研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笼养绿尾虹雉低繁殖率的原因 |
1.4 绿尾虹雉行为节律研究 |
1.4.1 行为节律 |
1.4.2 鸟的行为节律 |
1.4.3 绿尾虹雉的行为节律 |
1.5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场地 |
2.1.2 研究动物 |
2.1.3 饲养管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观察方法 |
2.2.2 记录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绿尾虹雉春季日行为特性和室外活动情况 |
3.1.1 日行为节律 |
3.1.2 日时间分配 |
3.1.3 天气情况、温度对室外活动时间的影响 |
3.2 绿尾虹雉夏季日行为特性和室外活动情况 |
3.2.1 日行为节律 |
3.2.2 日时间分配 |
3.2.3 天气情况、温度对室外活动时间的影响 |
3.3 绿尾虹雉秋季日行为特性和室外活动情况 |
3.3.1 日行为节律 |
3.3.2 日时间分配 |
3.3.3 天气情况、温度对室外活动时间的影响 |
3.4 绿尾虹雉冬季日行为特性和室外活动情况 |
3.4.1 日行为节律 |
3.4.2 日时间分配 |
3.4.3 天气情况、温度对室外活动时间的影响 |
3.5 不同季节绿尾虹雉雌雄室外活动时间 |
3.6 不同季节绿尾虹雉日行为节律对比分析 |
3.7 绿尾虹雉不同季节时间分配对比分析 |
3.8 相同天气情况下绿尾虹雉不同季节室外活动时间差异 |
第四章 讨论 |
4.1 笼养绿尾虹雉日行为节律 |
4.1.1 相同季节日行为节律 |
4.1.2 不同季节日行为节律 |
4.2 笼绿尾虹雉日时间分配 |
4.2.1 相同季节的日时间分配 |
4.2.2 不同季节的日时间分配 |
4.3 天气情况对笼养绿尾虹雉室外活动时间的影响 |
4.3.1 相同季节室外活动时间 |
4.3.2 不同季节的室外活动时间 |
4.4 温度对笼养绿尾虹雉室外活动时间的影响 |
4.5 结论 |
4.6 笼养绿尾虹雉饲养管理建议 |
4.7 创新与不足之处 |
4.7.1 创新之处 |
4.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4)人工环境下丹顶鹤自然繁育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丹顶鹤的研究现状 |
1.2.1 丹顶鹤数量分布、栖息地及迁徙的研究 |
1.2.2 丹顶鹤行为学的研究 |
1.2.3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行为的研究 |
1.2.4 丹顶鹤的保护及再引入工程 |
1.3 国外丹顶鹤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时间、地点及对象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繁殖期总体时间分配 |
3.2 两性丹顶鹤繁殖期总体时间分配及方差分析 |
3.3 两性丹顶鹤繁殖行为时间分配 |
3.4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交尾期行为研究 |
3.4.1 交尾期求偶交尾行为记录 |
3.4.2 交尾期两性丹顶鹤时间分配 |
3.4.3 交尾期丹顶鹤行为日节律 |
3.5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孵化期行为研究 |
3.5.1 孵化期两性丹顶鹤时间分配比例及方差分析 |
3.5.2 孵化期行为日节律 |
3.5.3 孵化期不同阶段时间分配及方差分析 |
3.6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育雏期行为研究 |
3.6.1 育雏期成鹤行为研究 |
3.6.2 育雏期雏鸟行为研究 |
4 讨论 |
4.1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自然繁育行为与野外丹顶鹤繁育行为对比分析 |
4.2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的自然繁育可行性分析 |
4.3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自然繁育与人工养殖的优劣分析 |
4.4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的自然繁育的雏鸟与人工繁育的雏鸟的对比分析 |
4.5 环境因子对丹顶鹤行为的影响 |
4.6 人工环境下人类活动干扰及保护建议 |
4.7 人工环境下丹顶鹤自然繁育建议 |
4.8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鸟类行为生态学的研究 |
1.2 鹤类的研究概述 |
1.2.1 国际鹤类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鹤类研究现状 |
1.3 白鹤的介绍 |
1.3.1 白鹤的形态特征 |
1.3.2 白鹤的生态习性 |
1.3.3 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
2 研究地概述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 |
2.2.1 气候 |
2.2.2 水位 |
2.2.3 动、植物资源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野外数据采集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白鹤昼间时间分配 |
4.2 白鹤日活动节律 |
4.3 集群大小对白鹤行为的影响 |
4.4 年龄对白鹤时间分配的影响 |
4.5 天气对白鹤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 |
4.6 生境对白鹤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 |
4.7 集群、年龄、天气和生境对白鹤行为影响的交互效应 |
4.8 白鹤越冬行为活动的相关性 |
5 讨论 |
5.1 时间分配 |
5.2 日活动节律 |
5.3 集群大小对白鹤行为的影响 |
5.4 年龄对白鹤行为的影响 |
5.5 天气对越冬白鹤行为的影响 |
5.6 生境对越冬白鹤行为的影响 |
5.7 白鹤越冬行为活动的相关性 |
6 保护与管理建议 |
6.1 降低人为干扰因素 |
6.2 湿地资源恢复 |
6.3 加强宣传和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中国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迁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动物园迁地保护鸟类研究现状 |
1.2.1 迁地保护的重要性 |
1.2.2 中国迁地保护鸟类研究现状 |
1.3 生物多样性 |
1.3.1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1.3.2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 |
2 研究区域、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查询法 |
2.3.2 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
2.3.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组成特征 |
3.1.1 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我国特有种 |
3.1.2 不同区域重点保护鸟类种类和种群数量 |
3.1.3 不同区域重点保护鸟类多度等级 |
3.1.4 历年来迁地保护鸟类种类及数量变化比较 |
3.1.5 迁地保护珍稀鸟类形成的种群规模比较 |
3.2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种类与野外鸟类种类的相关性分析 |
3.2.1 华东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
3.2.2 华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
3.2.3 西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
3.2.4 中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
3.2.5 东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
3.2.6 西北地区各省份之间鸟类分布格局 |
3.3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 |
3.3.1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比较 |
3.3.2 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群落的相似性 |
3.4 鸟类物种多样性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的组成特征讨论 |
4.1.1 迁地保护鸟类的种类和数量 |
4.1.2 迁地保护鸟类的繁殖状况 |
4.1.3 迁地保护鸟类的种群规模 |
4.2 与以往调查结果进行对比讨论 |
4.3 关于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与野外鸟类种类关系的讨论 |
4.4 关于不同区域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讨论 |
4.5 鸟类物种多样性与相关因素关系的讨论 |
4.5.1 环境丰容所占比例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
4.5.2 年平均降水量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
4.5.3 年平均支出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
4.6 关于本文研究方法及取样数量的探讨 |
5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鹤类动物发生疾病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 |
2统计分析方法 |
3统计结果 |
4讨论 |
4.1发生疾病的鹤和疾病数量各不相同 |
4.2饲养水平有待提高 |
4.3饲养管理要加强,设施环境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
4.4加强合作,提高疾病诊断水平 |
4.5亟待加强社会关注度,提高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 |
(8)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迁徙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行为学的研究 |
1.2 鸟类行为生态学的研究 |
1.3 鹤类研究现状 |
1.3.1 国际鹤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鹤类研究现状 |
1.4 白鹤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形与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文 |
2.2.4 土壤 |
2.2.5 植物资源 |
2.2.6 动物资源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地点及时间 |
3.2 研究方法 |
3.3 数据采集 |
3.4 迁徙期行为划分及行为谱定义 |
3.5 数据统计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白鹤停栖时间及数量变化 |
4.1.1 春季白鹤停栖时间及数量变化 |
4.1.2 秋季白鹤停栖时间及数量变化 |
4.2 白鹤各行为时间分配 |
4.2.1 春季白鹤各行为时间分配 |
4.2.2 秋季白鹤各行为时间分配 |
4.3 白鹤各行为随时间变化曲线 |
4.3.1 春季白鹤各行为随时间变化曲线 |
4.3.2 秋季白鹤各行为随时间变化曲线 |
4.4 成体白鹤与亚成体白鹤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4.4.1 春季成体白鹤与亚成体白鹤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4.4.2 秋季成体白鹤与亚成体白鹤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4.5 雌雄白鹤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4.5.1 春季雌雄白鹤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4.5.2 秋季雌雄白鹤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4.6 白鹤群体中家族组成及家族数量 |
4.6.1 春季白鹤群体中家族组成及家族数量 |
4.6.2 秋季白鹤群体中家族组成及家族数量 |
4.7 不同天气对白鹤行为的影响 |
5 白鹤不同季节行为分配比较 |
5.1 白鹤不同季节迁徙数量及停栖时间的比较 |
5.2 白鹤不同季节行为时间分配比例的比较 |
5.3 白鹤不同季节各行为峰值的比较 |
5.4 白鹤不同季节成体与亚成体白鹤行为的比较 |
5.5 雌雄白鹤不同季节行为分配的比较 |
5.6 白鹤不同季节家族数量及家族组成的比较 |
5.7 白鹤不同季节取食成功率的比较 |
结论 |
保护与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黑颈鹤越冬初期的觅食行为和产卵前后行为的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黑颈鹤生态学研究现状 |
1.1.1 地理分布及种群数量 |
1.1.2 生态习性和行为 |
1.1.3 迁徙 |
1.1.4 栖息地选择研究 |
1.2 关于集群觅食的研究 |
1.3 关于栖息地选择的研究 |
1.4 关于单配制鸟类的雌雄行为差异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 |
2.1 越冬期研究地 |
2.2 繁殖期研究地 |
3 研究方法 |
3.1 黑颈鹤越冬初期觅食行为的研究方法 |
3.1.1 动物行为取样方法及记录方法概述 |
3.1.2 本研究所采用的取样方法和记录方法 |
3.2 越冬黑颈鹤觅食地选择和取食地特征的取样设计和取样方法 |
3.2.1 生境选择研究方法概述 |
3.2.2 本研究的野外取样方法 |
3.3 产卵前后雌雄行为观察 |
3.3.1 观察对象及雌雄识别 |
3.3.2 行为类型的划分及取样方法 |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3.4.1 越冬初期的觅食行为 |
3.4.2 越冬初期的觅食地选择与取食地特征 |
3.4.3 雌雄鹤产卵前后的行为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大山包越冬初期黑颈鹤的觅食行为 |
4.1.1 集群形式与大小对黑颈鹤越冬初期觅食行为的影响 |
4.1.2 集群形式与不同空间位置对觅食行为的影响 |
4.2 越冬初期黑颈鹤觅食地选择与取食地特征 |
4.2.1 觅食地类型 |
4.2.2 觅食地(Foraging habitat)选择 |
4.2.3 取食地(Feeding sites)特征 |
4.3 产卵前后雌雄行为的差异 |
4.3.1 产卵前期黑颈鹤昼间行为节律 |
4.3.2 产卵前期雌雄鹤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的比较 |
4.3.3 孵化期黑颈鹤昼间行为活动节律 |
4.3.4 孵化期雌雄鹤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的比较 |
5 讨论 |
5.1 越冬初期黑颈鹤的觅食行为 |
5.1.1 集群大小及群体中的空间位置对觅食行为的影响 |
5.1.2 家庭鹤与集群鹤的觅食行为差异 |
5.2 越冬初期黑颈鹤觅食地利用及取食地特征 |
5.2.1 觅食地利用 |
5.2.2 取食地特征 |
5.3 不同繁殖阶段昼间活动时间分配及雌雄行为的比较 |
5.3.1 藏北那色错黑颈鹤产卵前后的昼间活动节律 |
5.3.2 藏北那色错黑颈鹤产卵前期和孵化期昼间行为的性别差异 |
6 小结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待发表论文 |
(10)笼养丹顶鹤雏鸟行为与生长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丹顶鹤研究进展 |
1.2.1 野生丹顶鹤的分布与数量 |
1.2.2 国内丹顶鹤研究现状 |
1.2.3 国外丹顶鹤研究现状 |
1.3 雏鸟研究现状 |
1.3.1 国内雏鸟研究现状 |
1.3.2 国外雏鸟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时间、地点及对象 |
2.2 行为观察方法 |
2.3 身体生长指标测量方法 |
2.4 羽毛生长观察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丹顶鹤人工育雏 |
3.1.1 育雏温度 |
3.1.2 增加运动量和光照 |
3.1.3 饲料及腿部疾病的防治 |
3.2 丹顶鹤雏鸟行为 |
3.2.1 丹顶鹤雏鸟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及话动规律 |
3.2.2 丹顶鹤雏鸟行为时间分配日节律 |
3.2.3 丹顶鹤雏鸟不同生长阶段各行为时间分配的比较 |
3.2.4 温度及天气情况对丹顶鹤雏鸟各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 |
3.3 丹顶鹤雏鸟生长发育 |
3.3.1 丹顶鹤雏鸟体重增长 |
3.3.2 丹顶鹤雏鸟外部器官生长发育 |
3.3.3 雏鸟羽毛的生长发育 |
3.3.4 其它有关雏鸟生长发育描述 |
3.4 丹顶鹤雏鸟的体温变化 |
3.5 丹顶鹤主要行为及生长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检验 |
4 讨论 |
4.1 雏鸟行为的讨论 |
4.2 雏鸟生长发育的讨论 |
4.3 雏鸟体温变化的讨论 |
4.4 对实验方法的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黑颈鹤的人工育雏及疾病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笼养黑颈鹤粪便性激素水平的时间动态[J]. 王毅花,陈丽霞,马天,杨亮亮,郑常明,孙戈,钱法文. 动物学杂志, 2020(03)
- [2]昆明翠湖越冬红嘴鸥日间行为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研究[D]. 梁良. 云南大学, 2020(08)
- [3]笼养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日行为节律与时间分配[D]. 陈黎.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4]人工环境下丹顶鹤自然繁育行为研究[D]. 徐天琦.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5]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D]. 袁芳凯.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7)
- [6]中国迁地保护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分析[D]. 高志瑾.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7]中国鹤类动物发生疾病统计分析[J]. 张成林,刘燕,贾婷,郑常明,罗毅. 野生动物, 2012(06)
- [8]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迁徙期行为研究[D]. 王宇嘉.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9]黑颈鹤越冬初期的觅食行为和产卵前后行为的性别差异[D]. 邝粉良. 西南林学院, 2008(09)
- [10]笼养丹顶鹤雏鸟行为与生长发育的研究[D]. 何相宝.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