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东麓临城组介形类化石及其年龄

太行山东麓临城组介形类化石及其年龄

一、太行山东麓临城组介形虫化石及其时代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迪颖[1](2019)在《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侏罗系以陆相沉积为主,青藏地区、华南南部、东北局部发育了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侏罗系地层划分分歧较大,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结论很不一致.侏罗纪时期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塔里木板块已拼接,形成古中国大陆的雏形.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及北方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形成重要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三叠-侏罗系界线(201.3Ma)在中国大致位于准噶尔盆地郝家沟组和八道湾组之间,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自流井组之间.古大别山以北的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普遍缺乏早侏罗世早期沉积,暗示三叠纪晚期中国东部存在明显的隆升,形成广阔的山地及高原.早侏罗世中晚期华北北缘发育了一套磨拉石-火山岩-煤系地层,在京西盆地以杏石口组-南大岭组-窑坡组为代表.永丰阶和硫磺沟阶界线的时代和标志不清.大约在170Ma燕山运动开始影响中国,170~135Ma中国构造体制由近东西向的特提斯构造域或古亚洲洋构造域向北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变.中侏罗世中期燕山运动(A1幕)以海房沟组或龙门组底部的一套同造山砾岩为代表,在燕辽地区形成了另一套磨拉石-火山岩-煤系地层,其底面大致相当于石河子阶的底界.玛纳斯阶的底界为中国北方一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约161Ma,燕山运动火山幕, A2幕).侏罗纪的燕山运动很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向南俯冲造成蒙古-鄂霍茨克洋关闭有关.约在161~153Ma发生了髫髻山期大规模火山活动. 153Ma约为土城子组的底界,中国侏罗系陆相第5阶的底界应稍早于此,以头屯河组顶部的升温事件及生物组合的改变为标志,估计为155Ma.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约145.0Ma)在燕辽地区应位于土城子组一段的上部,在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安定组上部,准噶尔盆地位于齐古组上部,四川盆地位于遂宁组上部.中国陆相侏罗系整体特征是由早中侏罗世温暖湿润的成煤环境向晚侏罗世后期炎热干旱的红层转变.伴随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产生和发展在中侏罗世发育了燕辽生物群,广布于中国古昆仑山-古秦岭-古大别山以北地区,在晚侏罗世早期达到鼎盛,并随着干热气候的到来而逐渐消亡并南迁.

张冠杰[2](2018)在《松辽盆地东岭—梨树断陷热年代学年龄约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东岭—梨树断陷为研究区,以早白垩世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以及梨6等井内20003400 m的沉积地层岩芯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岩石学、锆石裂变径迹年代学、LA-ICPMAS锆石U-Pb年代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旨在查明火石岭组的形成时代、深部沉积地层的时代归属。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对采自火石岭组标准剖面中的安山岩进行测年分析,表明火石岭组底界应大于136±5 Ma,顶界应小于136±5 Ma。本文研究的深部沉积地层岩性变化较显着,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岩段:下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砂砾岩、砾岩夹暗色泥岩岩石组合;中段地层发育一套火山岩岩石组合,岩性以凝灰岩、安山岩、流纹岩为主,含少量玄武岩,为一套溢流相火山岩组合;上段地层岩性为砾岩夹暗色泥岩岩石组合。本文对研究区目的层做岩石序列对比,研究发现单纯的岩石序列对比难以准确地限定深部沉积地层的时代归属。采自深部沉积地层的沉积岩样品中碎屑锆石裂变径迹测年给出14个不调和的混合分布年龄群,首先采用高斯拟合将混合分布的年龄群分解成多个单独的年龄组,再利用P(F)检验,成功分解并获得14个最小池年龄组。样品CL28A1:114.9 Ma;样品CL28A3:119.6 Ma;样品CL28A4:119.8 Ma;样品CL28A5:116.4 Ma;样品CL28A7:121.0 Ma;样品CL28A9:121.1 Ma;样品CL28B2:117.7 Ma;样品CL28B3:122.2 Ma;样品CL28B4:122.6 Ma;样品CL28B6:119.4 Ma;样品CL28B7:114.9Ma;样品CL28B8:125.9 Ma;样品CL28B9:123.7 Ma;样品CL28C1:122.5 Ma。其中,最小的池年龄组114.9 Ma代表了该地层的沉积下限。此外,采自梨6等井深部沉积地层的6个沉积岩样品给出了6个碎屑锆石U-Pb最小年龄值/组:109±2 Ma(单粒),122±3 Ma(2粒),125±3 Ma(单粒),141±3 Ma(单粒),124±5 Ma(7粒)和115±8 Ma(13粒)。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115±8 Ma碎屑锆石年龄组应代表深部沉积地层的沉积下限。综合碎屑锆石的U-Pb年代学研究和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进一步证明深部沉积地层形成于115 Ma之后,即白垩纪晚Aptian期。因此,可以确定松辽盆地南部存在火石岭组,但是断陷盆地内分布的大量原先认为的火石岭组地层,不是建组剖面定义的火石岭组,而是沙河子组顶部-营城组底部的地层。松辽盆地南缘营城组中火山岩以I、A型流纹岩和安山岩为主,其岩石组合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暗示一种伸展环境。结合营城组火山岩Shrimp法加权平均年龄值区间为101.4±1.9 Ma113.8±1.5 Ma,本文认为在早白垩世晚期,研究区处于一种伸展背景。

许欢[3](2016)在《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及其古地理、古生态和构造演化》文中认为以上城子组、后城组和大青山组为代表的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在华北北部及邻区具有广泛的分布,与一系列重大的、极具争议的地质问题存在密切联系,在华北克拉通破坏、生物群演替、区域构造背景等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地层、充填序列、沉积特征、古水流、碎屑组分以及侵入的基性岩墙/脉的综合研究,全面探讨了地层时代、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沉积体系、物源、古地理、古生态环境、盆地演化和大地构造属性,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对辽西朝阳上城子组顶部、冀北围场和北京延庆后城组底部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了137 Ma、154 Ma和153 Ma的谐和年龄。结合近些年来已发表年代学数据,将土城子组/后城组年龄限定在154-137 Ma,为侏罗-白垩过渡期地层。最新的国际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成果指示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存在于土城了组/后城组内部。通过对辽西朝阳-北票盆地、冀西北尚义盆地和阴山-大青山石拐子盆地土城子组、后城组和大青山组共22条实测剖面的分析,识别出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和沙漠五种沉积体系。物源研究结果显示,侏罗-白垩过渡期红层为近源沉积,没有来自兴蒙造山带的物质组分。古水流显示不同地区具有局地汇聚的水系特征,表明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发育一系列相对独立分隔的中-小型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形成的E-W向燕山褶皱逆冲带构成了华北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之间宏伟的山系。太行山在中侏罗世晚期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了两次隆升造山,第二次造山活动更为强烈,构成了华北克拉通中部NNE向山系。华北侏罗-白垩过渡期区域性风成砂的出现与东部高原的形成耦合。极端的古地理、古生态环境制约着生物群的生存与演替。在华北北部、东部和东北地区新发现了大量侵入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中的基性岩墙/脉,获得的年龄集中在144-135 Ma。结合区域性分布的同期裂谷盆地、A型花岗岩、双峰式火山岩和变质核杂岩,本文提出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受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造山后垮塌作用控制。

邓丽君[4](2012)在《准噶尔盆地南部侏罗纪—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及界线探讨》文中认为有关白垩/侏罗纪界线的研究仍然是世界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出露的侏罗纪地层大部分为陆相沉积,并且随着近年来热河生物群的兴起和同位素年龄研究的不断突破,生物地层与同位素年龄的结合,为地质年代的确立及地层的划分提供条件。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南)是侏罗纪重要的沉积中心之一。沙湾红沟剖面是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上侏罗统的重要基准剖面。目前发现的生物化石主要有植物、孢粉、轮藻、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类、昆虫及脊椎动物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早期哺乳类等。此外,在123和126层出露了重要的白色凝灰岩及粉红色凝灰质砂岩,具备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生物地层及界线研究的条件。侏罗纪-白垩纪界线附近的介形类分布,在某些属的种一级上能用于洲际间的对比,,本次研究选择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展开介形类微体化石的研究,并结合项目组研究成果,试图通过微体古生物地层划分与同位素测试年龄结果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准南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地质界线,并取得了以下成果:1.根据齐古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和推算,齐古组的时代应由原来的晚侏罗世改归中侏罗世晚期,喀拉扎组仅占据晚侏罗最早期。其上缺失了喀拉扎组的大部分地层,晚侏罗世晚期存在一个巨大的不整合。2.大多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陆相介形类化石,进行洲际对比上存在一定难度,但是一些较典型的属种,在生物地层划分对比上具有大区域可比性。据推测,齐古组介形类显示其层位时代应属于中侏罗世晚期。齐古组底部介形类化石D.Sarytirmenensis-D.Magna组合是中侏罗世的典型代表,具有明显的中侏罗世的色彩,其上见曾被认为始现于晚侏罗世的Mantelliana属,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Mantelliana属出现层位可能在晚侏罗世以前就有出现。3.清水河组含介形类Cypridea-Rhinocypris-Latonia-Djungarica组合,认为该组合时代应为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至巴列姆期。

龚明权[5](2010)在《新生代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行山地处华北板块西升东降的结合部位,地理位置极其优势,其隆升研究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地貌形成演化基础理论科学,还可以丰富新生代华北板块地质发展历史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与我国一级地貌单元的青藏高原隆升研究遥相辉映、对建立挤压与伸展不同环境下山体形成机制与模式、相互响应,乃至全球地壳演化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对深入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新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演化、地质灾害发生及分布规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华北地区重点工程建设、首都地区的地质安全以及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及其管理提供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太行山整个山区南北绵延数百公里,跨越近四个纬度、两个经度的范围,流经的河流众多,流经太行山南部的十多条河流,研究较少,关于其两条较大的漳河水系和沁河的研究更是匮乏,而且有关夷平面年代数据几乎没有,这无疑对太行山南部的地文期研究及太行山的隆升过程研究影响较大;再者,太行山南部地貌面变形研究也是一个空白。本文以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作为研究目标,对太行山南部进行研究。本文运用以地貌面为主、结合相关沉积盆地沉积为辅的方法研究山体隆升这一传统方法,通过对太行山南段地貌面特征、地貌面分布、地貌面变形、地貌面变形时间以及太行山南段周缘盆地形成活动特别是各个地质时期沉积物厚度分析对比,对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作了详细的研究,获得了如下新的认识与进展:明确了太行山南段新生代以来的隆升过程和隆升幅度。认为太行山南段的隆升成山是在中生代末期至始新世之前整个华北乃至更大范围的北台期夷平面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将太行山南段新生代隆升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提出了太行山南段相对差异隆升成山主要发生时期是在太行期夷平而形成之后至产生“U”形谷之前,即古近纪末至上新世早中期的新认识;明确了太行山南段和中段普遍发育的“U”形谷的形成时代为上新世早期,认为与华北山地“U”形谷的形成时代存在差异;认为太行山南段构造地貌的形成是不同区块差异活动的结果。纵向上中部活动剧烈,南北两端次之。横向上具有东侧强西侧弱的特点。构成一个中间上凸的穹形构造形态。

曹珂[6](2010)在《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文中指出陆地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在陆地上也得到良好的响应。科学界已经认识到:缺乏来自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将很难完整而准确地探索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变化的性质和机制。东亚大陆是白垩纪时期最大的陆地,而中国处于东亚大陆东部边缘,白垩纪地层发育,对研究白垩纪构造体制的转变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白垩纪地层格架的建立是本文的工作基础。本文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地层学数据、生物地层学数据及磁性地层学数据,建立了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格架。早白垩世早期地层只在西部地区发育,而早白垩世晚期地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育;晚白垩世早期,西北地区地层缺失,东北地区除松辽盆地外地层缺失,华北及东南地区地层分布局限,西南及中南地区地层发育;晚白垩世晚期,东南地区及华北地区地层缺失,西北及东北地区零星分布,西南及中南地区地层发育。对不同地区典型剖面进行了岩相、充填序列及沉积相研究,结合白垩纪沉积盆地的性质讨论了不同地区盆地沉积特征在不同盆地演化阶段沉积特征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将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为东北地层区、西北地层区、华北地层区、西南地层区、中南地层区及东南地层区。认为西南地层区及西北地层区盆地具有挠曲盆地的性质,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下形成了以红色碎屑岩系为主的河湖相沉积;而东北地层区、华北地层区、中南地层区及华南地层区形成了巨大的裂谷盆地系统,这些裂谷盆地在不同地层区充填序列的差异受构造活动和气候状况共同控制。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的重建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白垩纪地层数据库的支撑下,本文限定了白垩纪中国的海陆边界,统计了白垩纪恐龙和“特殊沉积”的分布,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资料底图》并最终重建了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盆地主要在西部地区发育,中国的古地理面貌为“东高西低”;早白垩世晚期,沉积盆地遍布全国,大兴安岭-太行山-华蓥山一线及祁连山-秦岭-大别山一线分别构成了中国东、西与南、北的分界线,中国东部进入大规模伸展时期。晚白垩世早期,沉积盆地主要发育在中南及西南地层区,古地理面貌特征为“西高东低”,古亚洲高原形成,华北地层区及东北地层区(除松辽盆地外)隆起剥蚀。晚白垩世晚期,西北地层区及东北地层区局部凹陷接受沉积,沉积盆地主要发育在中南及西南地层区,华北高原及东部山脉扩张。

张路锁[7](2010)在《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河北省煤田构造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动力学、煤田地质与煤炭资源勘查理论,以构造控煤作用研究为核心,深入分析区域构造格局及演化对煤田构造的控制作用,以煤田构造特征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河北省煤田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案。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生产矿井调查,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测试分析方法,详细论述了各赋煤构造带煤田构造特征与成因演化机制,查明不同动力学背景下煤系变形的成因及特征差异,初步建立起河北省控煤构造样式的分类体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各研究区煤系赋存的基本规律。以近年来地质与勘查成果为基础,运用区块预测方法对各赋煤构造带的煤炭资源潜力重新进行预测和潜力评价,为煤炭资源勘查提供依据。

赵俊峰[8](2007)在《鄂尔多斯盆地直罗—安定期原盆恢复》文中认为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为叠加在早、晚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大型盆地之上,历经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克拉通内盆地。有关该盆地中生代原始沉积面貌的探讨,长期以来深受关注但认识不一。侏罗纪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是盆地发展演化的重要阶段,为油气、煤等矿产形成转化的主要时期,但研究程度薄弱。本文在广泛吸收和客观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整体、动态、综合”三项原则和改造型盆地研究理论为指导,从今盆地及邻区残存沉积建造、现今构造格局两方面实际出发,通过系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分析、物源综合分析和对周邻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史的分析,取得对原始盆地沉积面貌的认识。受后期强烈而不均匀剥蚀改造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安定组与周邻同期地层的分布和厚度均发生了较大改观:在今盆地本部,直罗组、安定组呈大范围整体分布,厚度100~750m,呈西厚东薄特点;在盆地周邻山西、河南、内蒙及宁夏贺兰山等地区同期可对比地层零星分布,厚度124~700m不等。在大量露头和钻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旋回对比法为主,结合地区性标志层和岩性、颜色特征等,将盆地本部直罗组划分为上、下2段。分段制图表明,直罗组上、下段厚度展布与全组展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呈西厚东薄。通过露头和钻井沉积相分析、区域剖面对比并结合岩矿鉴定、粒度分析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在今盆地直罗组、安定组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及湖泊等沉积体系类型。平面制图表明,直罗组下段以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河流三角洲相;上段以河流、湖泊和小规模三角洲相为主;安定组延续了直罗组晚期沉积格局,但湖相范围和水深明显加大。直罗-安定期总体构成侏罗纪继富县-延安期之后的第2个沉积旋回,经历了温暖湿润→干旱炎热的古气候转变过程。今盆地直罗组、安定组普遍缺少边缘相、沉积中心靠近剥蚀东界、砂体厚度和砂地比展布规律性强等特点,为追索原始盆地沉积边界提供了依据。对周邻直罗组、安定组同期地层的野外考察和沉积相分析表明,河南义马马凹组以冲积扇沉积体系发育为特征;济源马凹组下段属冲积扇、河流相沉积,上段则属典型的淡水湖泊沉积;大同云岗组下部为冲积扇,向上演化为不同类型的河流相沉积,天池河组为氧化干燥环境下的河流相沉积:宁武静乐盆地云岗组由下向上表现为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的演化序列,天池河组属辫状河为主的氧化环境河流相沉积;晋中榆社和晋南洪洞同期地层以近物源的河流相沉积为主;内蒙石拐长汉沟组湖相沉积发育。贺兰山北段直罗、安定组为河流、湖沼相沉积,南段直罗组为厚层冲积扇沉积。六盘山地区石砚子组为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组合。通过分析平面沉积相变关系、垂向相演化规律、沉积前古构造格局,实测古水流方向、镜下碎屑统计、石英阴极发光观察和稀土、微量及主量元素物源判识等方法,对周邻同期地层和今盆地本部直罗组、安定组进行的物源综合分析表明,山西诸沉积区、贺兰山及六盘山地区与盆地本部关联性强,显示具同一原始沉积盆地的特点:河南义马、济源及内蒙石拐与本部关联性较差。大同、宁武-静乐与今盆地东北部在源区位置、源岩类型等方面共性较大,同时又以火山碎屑含量的增多与本部有所区别,反映有东部物源加入。通过沉积相、古构造格局、裂变径迹测年和盆山耦合关系分析等表明,吕梁山的大规模隆升发生在晚白垩世末至古新世初之后,晋西地区在中侏罗世不存在分隔东西部沉积区的隆起。岩浆岩年龄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太行山在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已始隆升;贺兰山、六盘山的大规模隆升均发生在新生代以来。综合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相特征、物源特征和对周邻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史的分析认为,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原始盆地的沉积边界大致为:东在今太行山脉以西;北在今河套盆地一带;西北部边界在狼山-巴彦浩特盆地-科学山一带;西南部边界在今六盘山西缘;南部边界在今渭河盆地一带。通过对中生代各主要时期沉积、堆积中心分布、迁移规律的剖析和沉降中心的厘定表明,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和演化受太平洋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等周邻板块构造活动随时间发展的消长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影响,盆地的沉降与秦岭造山带会聚造山活动及其在前陆产生的挠曲沉降关系最为密切。

张洪波[9](2006)在《东濮及邻区中生界地层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地震地层、沉积旋回等的综合研究表明,东濮及邻区中生界各层系发育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三叠系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临清坳陷的东濮凹陷北部、莘县凹陷、堂邑凸起、馆陶凸起、冠县凹陷、汤阴地堑、南华北盆地的济源凹陷、中牟凹陷等兰聊断裂以西的地区。侏罗系分布于临清坳陷莘县凹陷、丘县凹陷、汤阴地堑、邯郸凹陷和南华北盆地的济源凹陷、中牟凹陷、黄口凹陷等,东濮凹陷缺失。白垩系分布于临清坳陷的丘县凹陷、邯郸凹陷、莘县凹陷、冠县凹陷和馆陶凸起以及南华北盆地黄口凹陷、鲁西隆起上的成武凹陷等,在济源凹陷少量发育,东濮凹陷缺失。古生物分析和区域地层对比、粘土矿物绝对年龄测试,证明“高阻红”地质年代属于三叠系,其具体地质时代应为早三叠世早期,它与华北地区中—西部广泛分布的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以及和尚沟组的下部可以对比。东濮邻区早-中侏罗世地层下部的暗色含煤碎屑岩地层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下白垩统暗色地层是重要的潜在烃源岩。区内尚未发现可靠的上侏罗统地层。中、下侏罗统与下白垩统之间存在重大区域性不整合面。东濮及邻区中生界碎屑岩总的沉积特征为:岩石矿物成份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偏高;泥质岩以红色为主,暗色较少;沉积构造为牵引流成因;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和二段过渡式,少量单段式和三段式。东濮及邻区中生界的沉积相类型有洪—冲积扇相、河流相和湖泊相等,其中河流相又进一步划分出河道亚相、泛滥平原亚相和泛滥盆地亚相,湖泊相又进一步划分出滨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湖沼亚相等。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沉积相类型不同:三叠系沉积区域较大,只有鲁西隆起区、内黄隆起区、黄口地区无沉积,沉积类型:河流河道沉积、沼泽相;中下侏罗统沉积主要发育在临清坳陷和济源凹陷,沉积类型:河流相、沼泽相、半深湖-浅湖;中侏罗统沉积主要发育在临清坳陷、黄口凹陷和济源凹陷,沉积类型:河流相、湖泊;下白垩统下部沉积主要发育在丘县凹陷、黄口凹陷,沉积类型:河流相、湖泊;下白垩统上部主要发育在丘县凹陷、黄口凹陷,沉积类型:湖泊相、洪—冲积扇相、河流;上

符俊辉,袁凤钿[10](1999)在《甘肃金塔及其附近早白垩世介形类》文中研究表明报道了首次发现于花海-金塔盆地花海凹陷花探9井、湖西新村、阿拉善左旗早白垩世介形类化石。根据它们的组合面貌及其在国内外分布的主要层位,认为:湖西新村原划归为上侏罗统并含有丰富介形化石的这套地层应属下白垩统;花探9井和阿拉善左旗塔塔水沟含化石地层的时代应为早白垩世。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为建立该地区中生代地层层序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认识花海-金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及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资料

二、太行山东麓临城组介形虫化石及其时代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行山东麓临城组介形虫化石及其时代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中国侏罗系研究简史
3 中国陆相侏罗系地层框架
    3.1 永丰阶
    3.2 硫磺沟阶
    3.3 石河子阶
    3.4 玛纳斯阶
    3.5 侏罗系第5阶
    3.6 海相侏罗系
4 中国侏罗系地层对比
    4.1 中国陆相三叠-侏罗系界线
    4.2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
    4.3 燕辽地区侏罗纪地层对比
    4.4 华北和华南侏罗纪地层对比
5 中国侏罗系生物地层
    5.1 叶肢介
    5.2 介形类
    5.3 双壳类
    5.4 植物
    5.5 孢粉
    5.6 菊石
6 侏罗纪燕山运动
7 中国中生代的东部高原和高山
8 燕辽生物群
9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2)松辽盆地东岭—梨树断陷热年代学年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松辽盆地断陷阶段地层研究现状
        1.2.2 东岭-梨树断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岩石学特征与岩石组合序列
    3.1 营城组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3.2 沙河子组、火石岭组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3.3 岩石序列
第4章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4.1 测年原理
    4.2 样品采集与制备
    4.3 测试结果分析
第5章 裂变径迹年代学特征
    5.1 测年原理
    5.2 样品采集与制备
    5.3 测试结果分析
第6章 岩石序列与时代归属
    6.1 岩石序列与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6.1.1 岩石序列对比分析
        6.1.2 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6.2 时代归属
        6.2.1 裂变径迹最小年龄群分析
        6.2.2 综合分析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及其古地理、古生态和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意义和思路
    1.4 研究内容和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华北克拉通演化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地层
    2.4 土城子组/后城组/大青山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沉积体系
    3.2 碎屑物源和古水流
    3.3 SHRIMP锆石U-Pb定年
    3.4 LA-ICP-MS锆石U-Pb定年
第四章 地层时代及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探讨
    4.1 土城子组/后城组生物地层年代
    4.2 土城子组/后城组同位素地层年代
    4.3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沉积体系
    5.1 冲积沉积体系
    5.2 河流沉积体系
    5.3 三角洲沉积体系
    5.4 湖泊沉积体系
    5.5 沙漠沉积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物源
    6.1 碎屑物源和古水流
    6.2 碎屑锆石U-Pb年龄
第七章 华北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地理、古生态环境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
    7.2 古地理
    7.3 生物群与古生态环境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及构造属性
    8.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年代对比
    8.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基性岩墙/脉
    8.3 盆地演化与大地构造属性
    8.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准噶尔盆地南部侏罗纪—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及界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背景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层时代划分现状
        1.3.2 非海相介形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盆地形成与演化
        2.2.1 断陷发育阶段
        2.2.2 断陷、坳陷发育阶段
        2.2.3 坳陷发育阶段
        2.2.4 缩上隆阶段
    2.3 陷层构造特征
    2.4 研究层位及特征
第三章 玛纳斯红沟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 介形类化石组合
        3.2.1 头屯河组化石组合
        3.2.2 齐古组化石组合
        3.2.3 清水河组化石组合
    3.3 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
        3.3.1 头屯河组化石组合特征
        3.3.2 齐古组化石组合特征
        3.3.3 清水河组化石组合特征
    3.4 与其他生物地层研究对比
        3.4.1 头屯河组孢粉类化石Cyathidites-Disacciatrileti-Classopollis(CDC) 组合特征
        3.4.2 清水河组孢粉类化石组合特征
第四章 准南地区陆相侏罗纪-白垩纪界线探讨
    4.1 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现状
    4.2 准噶尔盆地南部陆相J/K界线探讨
        4.2.1 准南地区沉积特征
        4.2.2 生物地层界线探讨
        4.2.3 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5)新生代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太行山形成演化研究进展
    第二节 太行山南段层状地貌面研究进展
    第三节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节 论文工作情况
第二章 太行山南段自然地理概况和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太行山南段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太行山南段区域地质背景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层状地貌面基本概念与层状地貌面测年
    第一节 层状地貌面基本概念
    第二节 层状地貌面测年原理及方法
    第三节 样品的测年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行山南段夷平面的分布特征与形成时代
    第一节 太行山南段夷平面的分布特征
    第二节 太行山南段夷平面的形成时代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行山南段河流阶地研究
    第一节 漳河河流阶地
    第二节 沁河河流阶地
    第三节 子房河河流阶地
    第四节 丹河河流阶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太行山南段活动断裂及耦合盆地
    第一节 太行山南段东缘断裂带与东边耦合盆地
    第二节 太行山南段西缘断裂带及相关盆地
    第三节 太行山南段南缘断裂带及相关盆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白垩纪世界
        1.1.1 岩石圈——高速大洋扩张和大型火成岩省
        1.1.2 水圈——海平面变化和OAEs
        1.1.3 大气圈——"温室气候"
        1.1.4 生物圈——快速生物演替
        1.1.5 白垩纪陆相沉积
    1.2 中国白垩纪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白垩纪地层
        1.2.1.1 生物地层学
        1.2.1.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1.2.1.3 磁性地层学
        1.2.2 白垩纪古地理
    1.3 资料基础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实际工作量
2 中国白垩纪地质背景
    2.1 东亚白垩纪构造格局
    2.2 白垩纪太平洋构造域演化
    2.3 燕山运动
    2.4 郯庐断裂
3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
    3.1 东北地区
        3.1.1 东北东部盆地白垩系
        3.1.2 松辽盆地
        3.1.3 延吉盆地
        3.1.4 嘉荫盆地
        3.1.5 冀北-辽西盆地群
        3.1.6 东北西部盆地群
        3.1.7 东北地区白垩纪地层对比
        3.1.7.1 岩石地层对比
        3.1.7.2 年代地层对比
        3.1.7.3 生物地层对比
        3.1.7.4 磁性地层对比
    3.2 西北地区
        3.2.1 鄂尔多斯盆地
        3.2.2 六盘山盆地
        3.2.3 民和盆地
        3.2.4 走廊盆地群
        3.2.5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
        3.2.6 塔里木盆地
        3.2.7 柴达木盆地
        3.2.8 准噶尔盆地
        3.2.9 吐鲁番-哈密盆地
        3.2.10 小结
    3.3 华北地区
        3.3.1 胶莱盆地及邻区
        3.3.2 合肥盆地及邻区
        3.3.3 苏北-南黄海盆地
    3.4 西南地区
        3.4.1 四川盆地
        3.4.2 楚雄盆地
        3.4.3 兰坪-思茅盆地
        3.4.4 小结
    3.5 中南地区
        3.5.1 湖南
        3.5.2 湖北
        3.5.3 广西
        3.5.4 小结
    3.6 东南地区
        3.6.1 浙江的白垩系
        3.6.2 江西的白垩系
        3.6.3 福建的白垩系
        3.6.4 广东的白垩系
        3.6.4.1 粤东地区
        3.6.4.2 粤中、粤北地区
        3.6.5 海南的白垩系
        3.6.6 小结
    3.7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分区
4 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
    4.1 理论方法
    4.2 东北地层区
        4.2.1 东北东部盆地群
        4.2.2 松辽盆地
        4.2.3 东北西部盆地
        4.2.4 冀北-辽西盆地群
    4.3 西北地层区
        4.3.1 鄂尔多斯盆地
        4.3.2 塔里木盆地
    4.4 西南地层区
    4.5 东南及中南地层区
    4.6 华北地层区
    4.7 盆地性质及充填序列
        4.7.1 盆地性质
        4.7.2 充填序列及其主控因素
        4.7.2.1 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Hauterivian)
        4.7.2.2 早白垩世晚期(Barremian-Albian)
        4.7.2.3 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Santonian)
        4.7.2.4 晚白垩世晚期(Campanian-Maastrichtian)
        4.7.3 讨论
5 边界条件确定
    5.1 海陆分布
    5.2 白垩纪"特殊沉积"
    5.3 恐龙分布
    5.4 资料底图及编图原则
6 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演化
    6.1 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Hauterivian)
    6.2 早白垩世晚期(Barremian-Albian)
    6.3 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Santinian)
    6.4 晚白垩世晚期(Campanian-Maastrichtian)
    6.5 讨论
7 结论及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孢粉古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
附录2 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成果
附录3 中国白垩纪恐龙化石统计表
附录4 海相地层证据分布
附录5 论文发表
附录6 个人简历

(7)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田地质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1.2.2 河北省煤田地质研究和煤炭资源勘查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河北省煤田构造特征与构造分区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1.1 内蒙古-燕山造山带
        2.1.2 太行山构造带
    2.2 深部构造特征
        2.2.1 地球物理场特征
        2.2.2 地壳岩石圈结构与多层次滑脱特征
    2.3 区域构造演化历程
    2.4 河北省赋煤构造单元分区
        2.4.1 太行山东麓赋煤构造带(Ⅰ)
        2.4.2 河北平原赋煤构造带(Ⅱ)
        2.4.3 燕山南麓赋煤构造带(Ⅲ)
        2.4.4 华北北缘赋煤构造带(Ⅳ)
        2.4.5 冀北隆起赋煤构造带(Ⅴ)
    2.5 本章小结
3 太行山东麓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及赋煤规律
    3.1 区域地质背景
    3.2 基底及深部构造特征
    3.3 邯郸-峰峰矿区构造特征
        3.3.1 邯郸-峰峰矿区构造规律
        3.3.2 地质构造发育的统计分析
    3.4 构造成因与演化
        3.4.1 显微构造分析和岩组分析
        3.4.2 沉降史分析和古构造应力场分析
        3.4.3 煤田构造形成与演化
    3.5 邯郸-峰峰矿区构造模式
    3.6 邯郸-峰峰矿区深部构造特征与找煤方向
        3.6.1 深部构造特征
        3.6.2 深部找煤方向
    3.7 本章小结
4 河北平原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4.1 区域地质概况
    4.2 平原区构造格局与构造特征
        4.2.1 平原区主要断裂
        4.2.2 平原区构造单元
        4.2.3 平原区构造特征
        4.2.4 平原区构造组合及变形特征
    4.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C-P煤系变形的控制作用
        4.3.1 石炭-二叠系中生代构造变形
        4.3.2 石炭-二叠系新生代构造形成机制和动力学背景
        4.3.3 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概述
    4.4 煤系赋存有利区段(大城预测区)构造控制及勘查前景
        4.4.1 平原区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4.4.2 平原区煤层赋存状况
        4.4.3 大城预测区煤炭资源勘查前景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燕山南麓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5.1 区域地质背景
    5.2 燕山南麓赋煤构造带构造分区
        5.2.1 蓟玉开平赋煤构造亚带
        5.2.2 蔚县赋煤构造亚带
    5.3 蓟玉开平赋煤构造亚带构造特征
        5.3.1 区域地质背景
        5.3.2 东欢坨矿区构造及赋煤特征
    5.4 蔚县赋煤构造亚带构造特征
        5.4.1 区域构造特征及总体规律
        5.4.2 聚煤期划分及古气候条件
        5.4.3 中生代地层沉积与构造演化
        5.4.4 蔚县煤田构造及赋煤规律
    5.5 本章小结
6 华北北缘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6.1 区域地质概况
    6.2 华北北缘赋煤构造带构造分区
        6.2.1 承德兴平赋煤构造亚带
        6.2.2 宣下赋煤构造亚带
    6.3 承德兴平赋煤构造亚带特征
        6.3.1 含煤地层特征
        6.3.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6.3.3 聚煤作用分析
    6.4 宣下赋煤构造亚带特征
        6.4.1 地层发育
        6.4.2 构造特征
        6.4.3 煤层与煤质
        6.4.4 古构造应力场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冀北隆起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特征及赋煤规律
    7.1 主要煤田煤田地质特征
        7.1.1 康保煤田
        7.1.2 沽源煤田
    7.2 康保煤田构造特征与聚煤规律
        7.2.1 含煤地层概况
        7.2.2 主要构造特征
        7.2.3 控煤构造及构造演化
        7.2.4 聚煤规律与找煤方向
    7.3 本章小结
8 河北省煤田构造演化与控煤构造样式
    8.1 河北省各聚煤期岩相及沉积古地理特征
        8.1.1 中-晚石炭世含煤建造
        8.1.2 早二叠世含煤建造
        8.1.3 早侏罗世含煤建造
        8.1.4 早白垩世含煤建造
        8.1.5 古近纪含煤建造
    8.2 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
        8.2.1 石炭-二叠纪原型盆地形成构造背景
        8.2.2 石炭-二叠系中新生代演化地球动力学背景
    8.3 构造样式与控煤构造样式
        8.3.1 挤压控煤构造样式
        8.3.2 伸展控煤构造样式
        8.3.3 走滑控煤构造样式
        8.3.4 反转控煤构造样式
        8.3.5 滑动控煤构造样式
    8.4 本章小结
9 河北省煤炭资源特点分析与潜力评价
    9.1 河北省煤炭资源特征
        9.1.1 煤田类型及分布概况
        9.1.2 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9.1.3 煤炭资源探明程度
        9.1.4 煤炭资源质量结构
    9.2 河北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9.2.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9.2.2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9.3 河北省煤炭资源预测与潜力评价
        9.3.1 煤炭资源预测
        9.3.2 河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鄂尔多斯盆地直罗—安定期原盆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完成的工作量
    五、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盆地演化特征
    第三节 盆地后期改造特征
第二章 地层分布与划分对比
    第一节 地层分布特征
    第二节 直罗、安定组时代归属
    第三节 直罗组划分对比
    第四节 安定组分段性探讨
第三章 今盆地地层沉积特征
    第一节 沉积相及其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主要沉积特征
    第三节 沉积体系类型
    第四节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节 沉积环境演化与原盆地保存特点
第四章 周邻同期地层沉积特征
    第一节 豫西地区
    第二节 山西中西部地区
    第三节 内蒙古石拐地区
    第四节 贺兰山与六盘山地区
第五章 物源综合分析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二节 区域沉积学分析
    第三节 古水流分析
    第四节 岩石学矿物学分析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第六章 周邻构造单元形成演化
    第一节 吕梁山地区
    第二节 周缘断陷系
    第三节 外围山系
第七章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恢复
    第一节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第二节 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区域构造背景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东濮及邻区中生界地层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0.1 东濮及邻区概况
    0.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0.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0.4 有关中生界地层沉积相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0.5 研究资料基础、完成的工作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 东濮及邻区三叠系
    1.1 中—下三叠统
    1.2 上三叠统
    1.3 与本区三叠系有关的地层划分对比问题讨论
2 东濮及邻区侏罗系
    2.1 临清坳陷侏罗系
    2.2 黄口凹陷侏罗系
    2.3 济源凹陷侏罗系
    2.4 中国北方侏罗系地层发育规律与地层对比
3 东濮及邻区白垩系
    3.1 临清坳陷白垩系
    3.2 鲁西隆起带上各凹陷的白垩系
    3.3 济源凹陷白垩系
    3.4 白垩系地层对比
    3.5 关于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界限的讨论
4 东濮及邻区中生界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
    4.1 基本沉积特征
    4.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5 沉积相空间展布及演化
    5.1 三叠纪沉积展布
    5.2 侏罗系沉积
    5.3 白垩系沉积
    5.4 沉积演化史小结
6 有关石油地质因素分析
    6.1 中生界碎屑岩成岩作用
        6.1.1 成岩作用分析
        6.1.2 成岩阶段划分
    6.2 储层特征
        6.2.1 中生界碎屑岩物性特征
        6.2.2 储层类型及评价
    6.3 生、盖条件及有利探区分析
        6.3.1 中生界生烃条件
        6.3.2 盖层条件
        6.3.3 生储盖组合
        6.3.4 有利勘探区块分析
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太行山东麓临城组介形虫化石及其时代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黄迪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2]松辽盆地东岭—梨树断陷热年代学年龄约束[D]. 张冠杰. 吉林大学, 2018(12)
  • [3]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及其古地理、古生态和构造演化[D]. 许欢.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6(07)
  • [4]准噶尔盆地南部侏罗纪—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及界线探讨[D]. 邓丽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
  • [5]新生代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研究[D]. 龚明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0(05)
  • [6]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D]. 曹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7]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D]. 张路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
  • [8]鄂尔多斯盆地直罗—安定期原盆恢复[D]. 赵俊峰. 西北大学, 2007(04)
  • [9]东濮及邻区中生界地层沉积相研究[D]. 张洪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10]甘肃金塔及其附近早白垩世介形类[J]. 符俊辉,袁凤钿.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2)

标签:;  ;  ;  ;  ;  

太行山东麓临城组介形类化石及其年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