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神唤醒了我——一个吸毒女孩子的心理独白(论文文献综述)
沈涛[1](2021)在《论“70后”女作家的成长叙事与身份认同》文中认为
李珂[2](2021)在《泰国短篇小说集《同一条巷》(节选)翻译实践及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泰国文学创作趋向多元化,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家,瓦尼·扎荣吉阿楠((?)便是其中一位,其于1978-1983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同一条巷》((?))因对社会真实的写照、故事内容的丰富多彩、写作手法的新奇独特于1984年斩获东南亚文学奖,后又多次再版重印,至今仍受读者欢迎。为通过翻译展现当时泰国社会真实面貌的同时,向读者介绍多元化的创作手法以及为促进中泰文学交流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笔者选取了《同一条巷》中的三篇小说进行翻译实践,分别为《我们的家在这里……同一条巷》((?)(?))、《四十五铢》((?))与《乌鸦》((?))。结合笔者选取的上述三篇小说以心理描写为主的语言特点,即既要真实地再现原文人物心理,又要将原文人物心理准确地反映给目的语读者,笔者采用了英国着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与“语义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理论来指导本次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报告。“交际翻译”以贴近目的语读者为主,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读者感受到的同样效果;而“语义翻译”以遵循原文语义语境为主,把原文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结合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纽马克对于文本功能的分类方法,笔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结合使用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通过具体实践,笔者主要从心理描写的翻译、对话描写的翻译及专有名词的翻译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本论文由翻译实践和翻译报告两部分组成,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导言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作者简介、翻译目的以及选译章节;第二章为原文和译文的文本对照;第三章主要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基本法则、指导意义及译文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章结语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启示。
李小刚[3](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认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许梦雪[4](2019)在《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表现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倾向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最先出现在绘画和诗歌领域,随后在戏剧中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以恩斯特·托勒尔和格奥尔格·凯泽的创作标志着其发展达到顶峰,并在短时间内影响到整个欧洲,成为最重要的戏剧流派之一。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家们反对将客观世界进行再现的复制,主张突破事物的表象,去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进而展示永恒的真理。他们在创作中力图打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去揭示其内在的灵魂,强调表现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和作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往往会使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外化人物的心理活动。本文首先从宏观历史背景下梳理了德国表现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找出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内倾化追求的外在和内在原因。其次,文章根据表现主义戏剧家“对客观真实的再创造”这一理论核心,分析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中人物非理性的心理活动和消极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剧中对抽象的物体、梦幻的景象、灯光与色彩的独特运用,着重探讨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中人物心理外化的方式。接着,文中探寻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在人物心理外化技巧上的创新,以及阐述了其对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是通过物化戏剧语言、弱化人物外部动作、同化主观情绪等方式来外化人物非理性和消极的心理活动这一结论。
于永妍[5](2019)在《反秩序的阿修罗 ——高桥和巳长篇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战后,日本文坛在先后经历了第一次战后派、第二次战后派和第三新人、个性化作家等的更迭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迎来了《作为人》杂志的诞生。高桥和巳便是集结在《作为人》杂志周边最有名的作家之一。这个作家群体反日本的“私小说”传统,直面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矛盾,对政治、国家、社会和人都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高桥和巳正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他以真诚的态度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当中,从十八岁第一次投稿到三十九岁溘然长逝,在他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写下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评论、研究论文等,同时还有与他人的对话集数本,可以说留下了庞大的作品群,为后人构建了巨大的思想宝库。忧郁像是他的宿命。他的老师埴谷雄高称呼他为“苦恼教始祖”,“忧愁”“破灭”等词语都已经成为了他极具特色的标签。他的这种忧郁和苦恼,来自于他深刻的社会责任感,来自于对60年代日本政坛的不信任感和对日本未来社会的担忧。他将自己比作“终其一生战斗的阿修罗”,希望通过笔端打破日常生活中的限制,对抗人们习以为常的秩序,批判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1970年,河出书房新社在作者生前的最后时光推出了全十卷的作品集,收录了作家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部分中短篇小说、评论集、中国文学论集。鉴于高桥和巳认为只有长篇小说才能够更加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因此本论从作品集中选取六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对文本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考察以下问题:1、作家的反秩序思想和斗争精神源自何处;2、长篇小说是作家对抗社会秩序的主战场,作家通过长篇小说批判了日本战后的哪些问题,触及了社会的哪些痛点,表达了怎样的反秩序精神,即作家的反秩序思想是如何通过长篇文学进行体现并获得时代意义的;3、作家在六部长篇小说当中所进行的思考是如何进行衔接和转换的。要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对日本战后文学在高桥和巳登场之前的脉络进行梳理,确认作家在战后文坛的位置,并大体概括作家的登场和谢幕情况;对现有有关于高桥和巳的先行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主要解读影响高桥和巳作品的几个关键,同时对其战斗和反秩序精神的来源进行解说。少年时代所生活的贫民窟是高桥和巳的“原风景”,这给了他大量的创作来源;战后60年代日本政治的波云诡谲为作家提供了思考的动力和批判的对象;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一方面为作家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创作文体,同时影响了作家社会责任感的生成;埴谷雄高的作品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阅读促使作家对社会进行深入并持久性的思考,同时这两位作家的创作特色部分影响了作家的写作风格。第二章到第七章是针对六部长篇小说所进行的文本分析。其排列是按照作家动笔和创作的顺序进行的,反映了作家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对反秩序的不同侧面所进行的思考顺序。第二章《弃子物语》——反秩序的起点,论证了作为作家处女作的这部作品在其反秩序斗争当中的意义,正是反秩序的起点所在。这部作品混沌的表达风格也表现了作家尚不清晰的斗争思路。作品对于贫民窟温情的描写正是来自于作家本人对故乡的怀念,但也是作家对抗主流空间的一种姿态,进入养父母家的无奈与不安暗合了作家初入文坛时的摇摆情绪。尽管如此,作品中已经透露出对控制了家庭的强权的不满情绪,借助身体表达对抗的表现方式与作家通过静坐表达对日本当局不满的表现方式如出一辙。如果将这部作品与作家自己的“弃子”身份、贫民窟之原风景以及初入精英阶层的不适和默默的初步斗争结合起来看,它几乎囊括了作家从出生到少年再到刚入大学时,自身最初的斗争经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反秩序的起点”。第三章《忧郁的党派》——不能忘却的记忆,论证了作家构思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对时代的思考。从对贫民窟的持续性关注上来说,很像是《弃子物语》的延续,但是作家已经将《弃子物语》当中略显混沌的感情具象化,从对少年的不舍走向了对青春的回忆和感叹。他所希冀的青春不同于“太阳族”的青春,而是思辨的青春,是直面社会问题的理性青春。同时这部作品还对作家长篇小说中大量出现的“罪”进行了明晰的定义,即经历了战争却存活下来的“存活之罪”,作家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承担社会责任并赎罪。无论是青春还是“罪”,都是不能够忘却的记忆,这也是高桥和巳在时代中率先吹响的反秩序号角。无论是少年的经历还是青春的记忆,作家早年的两部作品在写作技巧上都还不够成熟,在反秩序的道路上均呈现出热情和冲动的一面,可以看做是作家打破陈规的初步探索。第四章《悲之器》——关于法与权力的多重思考,走出了少年时代和青春的回忆,作家的思考更加深刻和复杂。这部小说用复调的呈现方式消解了小说主人公只作为观察主体或被观察客体的单一视角,使作品呈现出更为深层次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法律与权力、权威,理想与现实的多重思考。复调的叙事形式包含有大量的对话。其中的大型对话,通过在情节设置上对不同形式转向的对比,讽刺了用法律制约所谓“预防思想犯罪活动”的可笑性,比以往以转向为对象的文学更进一步具有了行动性;微型对话的第一种形式,文中主人公对于两个情人之间的犹疑性独白实际上凸显的是作者内心对社会主义的憧憬和预感最终无法实现的悲哀;另外一种主人公与他人对话的形式,批判了战后日本法律与权力同时走向扭曲的现象。第五章《邪宗门》——日本主体性的寻找,是作家长篇小说中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史诗”般的巨着,是作家对日本战后社会偏离轨道、找不到主体性所进行的集中而深入的一次批判。作家在这部作品当中塑造了一个与日本的自然情感息息相关的、土生土长的宗教教团,对隐喻了日本共产党的“千叶洁”这一与教团无土地牵绊、无宗教联系的单薄形象对教团盲目的引导乃至走向灭亡的过程进行了批判;对宗教教团当中自由实则无奈的各种政策描写,实则暗讽了战后美国对日本打着民主自由旗号的美式改造;对侵华战争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认为这是明治时期开始脱离了日本传统的天皇制所导致的恶果。最后寄希望于“阿贵”这一普通的日本女性形象,希望在战后的发展中能够重新找回属于日本的主体性。中期的两部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写作技巧上来说都日臻成熟,可以看做是作家的代表作。从反秩序的角度来说,内涵丰富深刻,且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第六章的《我心匪石》和第七章的《日本的群魔》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叶日本走向经济高速发展道路之后的作品,描述了稳定和太平背后的潜在问题和危机,比起直接描述政治斗争和矛盾,作家晚年的思考显得更加沉稳。其中《我心匪石》以地方城市为切入口,描述了在新旧对立已经颇为普遍的地区,近代科学理性渐渐占据上风,同时有操之过急之嫌疑,但是与此同时,以工人运动为代表的政治运动,以及普通地方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前近代时期。作品详细叙述了一场工人罢工运动的始末,通过这个事件透露出工人话语权的欠缺。但是小说最后并没有像其他作品一样走向完全的毁灭结局,而是留下了主人公异地重启工作的可能,不断站在工人的一侧为其争取话语权,这正是“我心匪石”的题解意义。第七章《日本的群魔》从题目上看似改装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群魔》的名字,但是内容却并不相同,并不是陀氏作品的日本版。作品以一个嫌疑犯和一个调查嫌疑犯的刑警为视角展开描述,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将两个立场本不同的人放在了同一方阵里,即他们同为因为正义和理想被隔绝在日本共同体之外的人,同时结合作品中其他因为各种原因脱落在政治共同体之外的人物形象,可见作家对于日本共同体排斥异己性的批判,同时揭露了日本“昭和元禄”时期所谓的和平与稳定的虚伪性。作家晚年的这两部长篇小说一改往日多重叙事的风格,内容相对集中,批判的内容也更为犀利,运用的题材比起同期作家更具有现代性,展现出作家在反秩序道路上所具有的前瞻性。反秩序作为贯穿高桥和巳一生的创作主题,是作家穷尽一生的追求。反秩序的具体内容都与时代密切相关,紧扣时代脉搏,同时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及深入性等特色。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高桥和巳对时代的反思更为积极,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力度更大,甚至对敏感问题也绝不迁就和回避,可以说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
周师师[6](2018)在《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关注的是“家庭与1980年代现代化叙事”这一问题式。具体而言,本文旨在研究“家庭”在1980年代的现代化叙事中的具体表征,它可以是“人性”的象征,可以是“私领域”的场域,也可以是“封建”的载体等。家庭在文本中的比喻意是“新时期”政治和现代化意识形态下的产物,理解家庭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不同流派及作家的现代化叙事可以帮助我们还原1980年代现代化的构筑过程,发现被现代化叙事遗漏与遮蔽的历史面相,进而思考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诸多难题。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在对“伤痕-反思”小说中“无人性的问题孩子”和“无人性的’文革’干部”两类叙事的考察中,尝试阐释“伤痕-反思”小说在“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的二元对立修辞批判中遗忘与屏蔽的历史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改革文学”中三种不同群体与象征“私领域”家庭的差异关系暗含着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变与文化规范的更迭;而在农村题材的改革文学中,改革作家肯定了以发展家庭副业为主导方向的“新家庭”/“新人”的历史合法性,但通过剖析“改革新人”理解公/私的内在思维结构,会发现此“新人”身上沉积着“私权结合”的封建色素。第三章通过对“寻根小说”的解读,发现“寻根”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脉络。阿城与莫言等作家在民间/官方的二元对立中寻找非制度化的儒家“父子”认同,它们是“伤痕-反思”小说“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叙事模式的延展;而韩少功和王安忆对“传统家族”两副面孔的描写则折射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主体表述的深层困境。第四章勾勒先锋文学中存在的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指出其与“伤痕-反思”小说中革命/家庭二元对立的一致图景,并重点考察从“暴力型家庭”(历史)中走出来的“去历史化”个人的精神结构及其局限性。第五章以1980年代极具典型性的路遥为研究个案,剖析作家建构“理想现代化家庭”的话语实践方式,而其“理想型家庭”与“现实性家庭”之间的冲突则蕴含了城-乡二元体制下现代化发展中的难题。第六章重点辨析海外新移民女作家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之间的关系,论述其小说中的“新家梦”与“家庭创伤”深深根植于19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土壤中。
王丹丹[7](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鲁小艳[8](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郭盈[9](2016)在《徐訏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文中认为本文试以徐訏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作为研究核心,全面分析徐訏的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内在精神关联、视域融合以及徐訏在中西文化的汲取中所形成的独到的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绪论部分梳理了徐訏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法国浪漫主义文化与徐訏创作的内在精神关联”,介绍法国浪漫派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点、文化心理以及对徐訏的深度影响,探讨徐訏文化心理的基本架构与浪漫精神中注重精神性、内心性和想象传奇的特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构筑了陌生化的异域爱情,具有神秘唯美等特质,反映了作家形而上的抑郁等心智特点。徐訏小说总体来看,呈现出雾里看花般的艺术魅力,注重异质性想象、神秘诡谲的荒诞性,渗透其中的是天才般的悲剧意识。第二章重在论析“徐訏小说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视域融合”,重点围绕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谱系,探讨其艺术精神中超验、诡异和神秘特点,受到这种艺术精神的影响,徐訏小说中也呈现了死亡冥思与自由乌托邦等精神,这显然是神性与人性的融合。无论是梦幻海岛、阿拉伯海或者丰富多姿的吉普赛世界,皆是想象力穿越有限,构筑了纯意识的超越性,反映了于“梦”中求真的价值观。第三章探讨“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存在主义’性向”,主要分析法国浪漫美学中“存在”基质,包含了诸如抑郁的世纪末情绪,以及焦虑悲哀的心灵镜像。在徐訏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描摹虚无的存在、还是罪性担荷、还是爱的道德选择,都反映了存在者的本体论之爱。第四章具体论析“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救赎’主题”,通过反思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对自然暴力和心灵冒险的艺术呈现,审视其审美救赎和自我拯救的深层诉求。徐訏孤独的个性气质,在艺术中构塑了奇情奇恋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性灵之爱的神学奥义,表达了漂泊灵魂对救赎的渴望。第五章探讨“徐訏浪漫艺术风格的博取杂糅”,主要分析徐訏的浪漫主义笔法及域外和本土渊源。他不仅借鉴柏格森直觉主义手法,描摹感性本体的生命美学,而且具有现代派的符码特质。比如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与人性变态、意识流手法等等。徐訏还从深层承传了中国本土的诸多艺术手法,诸如通俗文学的技巧,从而成为出色的文体家。余论总结徐訏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与创新关系,对徐訏融汇中西文化而形成的独特艺术观作出概括和分析。
李晓伟[10](2014)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创作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性进程而流变的,因此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中,对于乡土的书写始终是与这样的两个维度:“切实回到中国的现实问题之上”、“作家自我的生命体验”相契合的。可以说乡土文学(乡土小说)把握住了乡土中国的特质,紧紧扣住中国的现实问题,写出了这一时空进程中的人事繁复,为现代中国的社会进程以及身处于这一进程中的现代中国人的生命体验提供了最为贴切的剪影。因此在乡土小说中就天然地存在着对于乡土经验的“复写”。这样的“复写”最终指向的是中国民众赖以扎根的乡土大地,并呈现出独特的怀旧姿态。而怀旧作为一种人类内心深处不言而喻的心理机制,可谓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有。它不但显示了个体存在的情绪状态,也内化为了一种原型意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之中,传统的“乡愁”逐渐衍化出了不同的向度,不再仅限于直观层面的背井离乡了,而是更多层面上的“流散”。这样的新变也需要重新的解释。现代语境中的“怀旧”理论就强调的是以现代眼光来审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它在道出对于往昔的怀恋的同时也还具有反思的姿态,因此与传统的对于乡土小说“乡愁”情感的解读相比,“怀旧”理论就更为深刻、全面。鉴于此,我们尝试借助现代怀旧理论来对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进行解读,希望能够以此为起点,为百年来的乡土文学流变提出新的考察视野。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章,前两章分别抓住论题的两个关键词“乡土”和“怀旧”来具体分析,试图将二者之间关系做一个清晰的梳理。第三章以“怀旧书写”的一个重要维度:“认同”来作为考察中心,考察乡土怀旧书写中不同的“认同”取向,同时这一“认同”维度也是怀旧书写的一个重要基点所在。第四章则是以作家文本为中心,分析“怀旧书写”具体的审美叙事建构,对乡土作家的怀旧书写的不同审美流向做整体的观照,既注意到群体内部共同的书写倾向,同时又指出作家的个体创作差异。在绪论中首先对该论题的缘起做出了说明,并就当下乡土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明确作为本文研究课题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的具体构成。这一部分就问题的缘起、选题意义、目前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研究设想等几个层面做了整体且充分的说明与阐述。第一章将从现代性的语境入手来分析“乡土”在现代中国语境中的特殊所在。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乡土”是母亲一般的生命源泉,所以每一个个体都是“地之子”。这样的亲密无间实际上遮蔽了乡土的存在,当现代性带来“断裂”时,在现代的视野当中,“乡土”才被再一次的发现。一方面,“乡土”脱离了古典的语境,作为现代审美对象的景物出现。而另一方面,“乡土”又呈现为一个现代意义的文化概念。这样的“发现”成为了乡土经验得到“复写”的前提,也是论题展开讨论的起点。第二章将尝试从理论层面对乡土怀旧诗学做出总结,并试图建构起笔者的理论模型。现代意义上的怀旧,乃是一种精神病理学意义上的心理体验,亦是现代文化场域中个体断零状态引发的文化体验。它所指出的正是人对于周遭世界的一种不适感,因为人(的生活世界)的连续性被切断了。“怀旧”正是来自于身处于无序之中的人们对于稳定秩序的深切渴望,它基于这样三个维度:时间、空间、认同,从而保持了对于“往昔”的诉求。笔者根据具体的研究语境,认为可以依据“怀旧主体如何对待现实和过去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来区分出两种相互不同亦有联系的怀旧姿态,即:“修复回归型”、“反思认同型”,这两种怀旧姿态也是我们解读乡土小说怀旧书写的重要参考。第三章将集中在“怀旧”的重要维度:“认同”之上来考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创作中怀旧认同的不同诉求。在现代中国的驳杂语境之中,不但有着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也有着个体生命体验的焦灼,因此对“连续性”的关注不仅仅是一个个体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于是围绕着“我们是谁”、“我们会成为谁”,乡土怀旧书写就在认同的维度上展开了两方面的话语建构: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民族危机、保证民族认同的集体话语;另一方面则是在现代流动世界中为了维系个体生命连续性的个人话语。第四章着重以前述所提出的两种不同的“怀旧”姿态为考察视角,指出乡土小说中的怀旧书写存在着两种不同流向的审美叙事建构,笔者归纳为“乡土中的怀旧”和“怀旧中的乡土”,这二者有着不同的审美诉求。“乡土中的怀旧”着重在以“祛魅”的眼光来重审乡土,而“怀旧中的乡土”则又是着意于对乡土神性意境的“返魅”。最后在结语部分,我们将对论文所尝试建立的“乡土怀旧书写”这一理论考察模式做出归纳总结和总体性的判断。同时通过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考察,为将这一研究视域提供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
二、死神唤醒了我——一个吸毒女孩子的心理独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死神唤醒了我——一个吸毒女孩子的心理独白(论文提纲范文)
(2)泰国短篇小说集《同一条巷》(节选)翻译实践及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作者简介 |
四、翻译目的 |
五、选译章节 |
第二章 文本对照 |
第三章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指导下的翻译实践 |
一、“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基本法则 |
1.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与联系 |
2. 文本功能与类型 |
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指导意义 |
三、译文分析 |
1. 心理描写的翻译 |
2. 对话描写的翻译 |
3. 专有名词的翻译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内倾化追求的原因 |
(一)表现对象由外向内转 |
(二)剧作家思想及观念的转变 |
二、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活动的特征 |
(一)人物在现状中消极的心理状态 |
(二)非理性的心理活动成为情节主干 |
三、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的方式 |
(一)抽象的物体代表无声的语言 |
(二)梦幻的景象成为现实的参照 |
(三)灯光与色彩的情感寓意 |
四、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的创新 |
(一)运用诗体化语言 |
(二)塑造类型人物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反秩序的阿修罗 ——高桥和巳长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绪论 |
第一节 高桥和巳的登场与谢幕 |
第二节 有关高桥和巳作品的先行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课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解读影响高桥和巳的关键词 |
第一节 少年高桥和巳 |
第二节 时代之于高桥和巳 |
第三节 中国文学研究之于高桥和巳 |
第四节 埴谷雄高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于高桥和巳 |
第二章 《弃子物语》——反秩序的起点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少年的故乡梦 |
第三节 “我”的弱者位置 |
第四节 隐晦的反秩序主题 |
小结 |
第三章 《忧郁的党派》——不能忘却的记忆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思考的青春 |
一、作品的政治背景 |
二、属于他们的思辨青春 |
三、太阳族的另一种战后青春 |
四、青春的逝去 |
第三节 被遗忘的“罪” |
一、重新被定义的“罪” |
二、高桥和巳的赎罪感 |
小结 |
第四章 《悲之器》——对法与权力的多重思考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正木典膳之角色与“复调” |
第三节 大型对话——关于转向 |
第四节 微型对话 |
一、关于共产主义 |
二、法律与权力 |
小结 |
第五章 《邪宗门》——日本主体性的寻找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无望的共产主义 |
一、本土化的宗教 |
二、“千叶洁”的形象意义 |
三、无望的共产主义 |
第三节 无助的自由 |
一、教团中的特殊自由 |
二、自由的反面 |
三、“阿贵”的形象意义 |
第四节 无耻的战争罪行 |
小结 |
第六章 《我心匪石》——扞卫工人的话语权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地方城市的意义 |
第三节 近代科学理性的胜利 |
第四节 工人运动的失败与希望 |
小结 |
第七章 《日本的群魔》——共同体之外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游离在共同体之外的幽灵 |
一、逃亡的村濑 |
二、执着的落合 |
三、马克思的“共同体”学说 |
第三节 共同体的脱落者 |
第四节 和平时代的“日本群魔”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家庭”与“人性” |
第一节 “救救孩子” |
第二节 干部、家庭与现代化 |
第二章 改革文学中的“家国”、“长幼”与“公私” |
第一节 改革文学中的家庭、国家与人群 |
第二节 改革文学中的“长幼”、“新旧”与“公私” |
第三章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家族”和“革命” |
第一节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叙述 |
第二节 韩少功与王安忆:“传统家族”(革命)的两副面孔 |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的“家庭”与“个人” |
第一节 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 |
第二节 马原与积极的“去历史化”个人 |
第五章 路遥的“现代化梦”与“现实性家庭” |
第一节 从“分开的家庭”到“复合的家庭” |
第二节 “自由恋爱”、“奉献型家庭”与“城乡平等” |
第三节 “离家出走”与“家庭幽灵” |
第六章 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谱系 |
第一节 前期叙事中的“新家梦”及其“1980年代”内涵 |
第二节 “新伤痕叙事”:近期作品中的“家庭创伤”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7)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文献评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
四、小结 |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
四、小结 |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
三、本节小结 |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
小结 |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
(五) 当代着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
(六) 国际着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徐訏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法国浪漫主义文化与徐訏创作的内在精神关联 |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化的内质特征 |
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化的心理面向 |
二、徐訏浪漫主义的生成基质 |
第二节 法国浪漫主义小说与徐訏小说的共通特性 |
一、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小说的特性 |
二、徐訏小说的总体特质 |
第二章 徐訏小说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视域融合 |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谱系及特征 |
一、从《阿达拉》《勒内》到《柯丽娜》 |
二、超验·诡异·唯美 |
第二节 徐訏对法国浪漫主义美学精神的接受 |
一、死亡威胁与自由乌托邦 |
二、神性与人性的融合:梦幻海岛、阿拉伯海、吉普赛世界 |
三、异质性想象 |
四、“梦”中的真实人生 |
第三章 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存在主义”性向 |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存在主义”基质 |
一、“存在者”的心灵镜像 |
二、“抑郁”的“世纪末”情绪 |
第二节 徐訏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 |
一、遭遇“虚无”的存在 |
二、罪性渊薮与荒诞 |
三、《彼岸》《江湖行》:无根基的惶惑与流浪 |
四、善恶与主体选择:“存在者”的本体论之爱 |
第四章 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救赎”主题 |
第一节 法国浪漫小说的“救赎”特征 |
一、自然暴力与心灵冒险 |
二、审美救赎 |
第二节 徐訏小说的“救赎”特征 |
一、生死追问与孤独叙事 |
二、奇情奇恋的精致哲理 |
三、性灵之爱的神学奥义 |
四、主体“介入”:漂泊灵魂的救赎 |
第五章 徐訏浪漫艺术风格的博取杂揉 |
第一节 浪漫艺术形式的承继及创新 |
第二节 柏格森直觉主义手法的借鉴 |
第三节 现代派艺术手法的汲取 |
第四节 其它艺术手法的吸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的爬梳 |
三、论文的研究设想 |
第一章 “乡土”的发现 |
第一节 何谓乡土 |
一、“地之子”的大地意识 |
二、现代“风景”的发现 |
第二节 本土的现代性问题 |
第三节 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流变考察 |
一、乡土小说理论溯源 |
二、乡土小说的不同流向 |
第二章 乡土怀旧的诗学 |
第一节 何为“怀旧” |
一、“怀旧”释名 |
二、“怀旧”的两种姿态 |
第二节 “原乡”神话的叙事 |
第三节 “大时代”的风景 |
第三章 乡土怀旧与认同建构 |
第一节 乡土怀旧与民族寓言 |
一、“群体”意象的指归 |
二、革命视阈下的“还乡”叙事 |
第二节 乡土怀旧的个体生命认同维度 |
一、“还乡”与土地之根 |
二、行走于“生命的路” |
第四章 乡土怀旧的审美叙事建构 |
第一节 乡土中的怀旧 |
一、时间的寓言:“生死场” |
二、怀旧与“祛魅” |
第二节 怀旧中的乡土 |
一、梦想的诗学:文学是梦 |
二、内倾化的叙述 |
第三节 “距离”的审美 |
一、“还乡”中的“距离” |
二、在可望与不可及之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死神唤醒了我——一个吸毒女孩子的心理独白(论文参考文献)
- [1]论“70后”女作家的成长叙事与身份认同[D]. 沈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泰国短篇小说集《同一条巷》(节选)翻译实践及翻译报告[D]. 李珂.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研究[D]. 许梦雪.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5]反秩序的阿修罗 ——高桥和巳长篇小说研究[D]. 于永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D]. 周师师. 厦门大学, 2018(07)
- [7]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8]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徐訏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D]. 郭盈. 吉林大学, 2016(03)
- [1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研究[D]. 李晓伟.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