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作用 自觉贯彻新课改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1](2021)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的现状调查 ——以J市四所乡镇小学为例》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进一步推行。新课改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而学生学习方式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就需要教师转变以往单一、僵化的教学方式以带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选用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是否科学以及如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J市四所乡镇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教师问卷中教师选用讲授、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均高,其中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最高,且教师选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学生问卷中学生反映教师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较高,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较低。结合访谈记录与课堂观察,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选用单一;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少选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再次,教师有意选填非讲授教学方式以掩盖其教育改革理念的不足;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的选用在教龄上有显着差异。综上,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存在以下问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传统讲授教学思维固化、多元教学方式选用形式化、粉饰与掩盖教学实际问题,农村小学生难以适应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学校阻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基于此,本研究从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分别提出改进建议。首先,教师应当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培训学习;反思教学方式选用,落于语文教学实际;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其次,学生应努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努力适应新型语文教学方式。再次,学校要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鼓励语文教师改革;建立教师监督机制,进行多方求证;充实农村师资力量,改善语文教学条件;取得学生家长支持,实现家校高效配合。最后,社会要加强教育改革指导,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改革观念;加强教育部门引导,开设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培训课程。
滕立青[2](2021)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电路与电能中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颁布后,新一轮高中物理课程改革随之启动。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提高了物理实验的地位。为有效促进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在微调目前课堂授课形式的基础上,面向新课改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则,研究小组合作模式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本文前三章为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首先,研究了新版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解释及要求和小组合作模式的发展背景以及当前课改要求和发展需要,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通过对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模式的概念以及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的描述,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接着,对小组合作形式和科学探究中五种能力培养的研究历程做了具体阐述。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了本文所要研究的有关科学探究方面的五个维度,分别是: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按照方案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结果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的能力、针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和评估的能力。然后根据所要研究的维度,设计了五份高二上学期电学教案:测量导体电阻率、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导体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并对教学实践所用的两份教案作了详细阐述。本文的第四章主要是对教学实践后进行的问卷调查、活动后测试和问卷访谈以及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利用问卷和测试题得到的信息均用了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做了分析。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学生实验方案设计完善但不注重细节,操作能力强但仪器使用不熟练,能处理数据但方法单一,能得出实验结论但结论不完善,能进行交流和简单的反思但部分学生反思评价能力不足。详细分析第四章后,本文的第五章提出了培养学生五个维度方面的教学策略。利用问题细化策略,将大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关的小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对所设计的方案及时进行交流总结;通过提前讲解仪器原理和使用方法,小组成员相互指导实验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提前多方面训练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制定交流讨论规则,维持小组秩序,全员参与交流,以及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过程自觉反思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针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本文的最后总结了整个研究过程,点明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表明了笔者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张萍萍[3](2021)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更加注重历史教学的多样性与主体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作为此次课改的理论基础,其“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与理论主张逐渐受到国内的认可。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探索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将给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启迪与方向。本文将理论分析与案例设计相结合,在分析学生、分析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探索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提供借鉴。希望通过本文的阐释与设计,为历史教师开发多样的历史教学方法提供力所能及的贡献。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与意义价值。本文首先梳理了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指导本研究进行,是本研究案例设计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历史课标的基本要求,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新课改的关系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必然性与可行性,明确了本研究展开的价值与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重点探讨了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每一种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灵活的运用:以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试图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与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巧妙融合。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不同特点,笔者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建构主义历史教学方法,为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运用,提供了一份参考。第三部分主要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与展望。针对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对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误解,笔者结合理论本身进行了合理的辨析。同时,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还应考虑到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学校文化等因素,它们是建构主义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此外,要实现历史教学的长远、健康发展,应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历史教学方法的人文性、发展性与主体性。
廖冰心[4](2021)在《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的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例》文中认为201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试行),在高中试行体育模块化教学,确立了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教学目标的高中体育学科体系,在上海、北京等地试行两年之后,2020年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这对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2020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对于高中体育课的教学将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提高高中体育教师基于新课程标准学科素养的教学意识与执教能力是研究的核心命题。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根据教育方针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研究也是新世纪优秀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在当下,贯彻落实好2020版《高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将课标所倡导的核心素养贯穿其中。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以高中篮球课程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围绕尝试性地进行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的研究,具体探讨如何开展基于2020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篮球课教学,以及如何实现标准所要求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下的篮球课教学设计,通过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把握2020版《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理念,立足新课程标准精神和理念,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研究也是新世纪优秀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在当下,贯彻落实好2020版《高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将课标所倡导的核心素养贯穿其中。因此,本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研究中注重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将学科素养全面贯穿到篮球技能教学中,遵循学校体育教学规律,对篮球选项课模块、课时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尝试建构学业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2.篮球课程是2020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中选修内容,本研究将高中篮球全部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模块,模块一和二是基础技术阶段,模块三和四是和提升技术,模块五和六是高阶阶段。鉴于篇幅限制,只进行了高一年级三个模块的教学设计,如在模块一、二中安排移动、反弹传球、单手肩上传球等技术动作以及结合所学技战术介绍有关竞赛规则,在模块三中安排快攻与防守快攻、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等攻防技术以及结合所学技战术介绍有关竞赛规则等内容。3.根据课程领域目标进行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篮球模块教学设计研究和课时教学设计研究。在设计中体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在分目标中按照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体育品格十个维度进行了教学策略和手段的选择。4.教学设计始终贯彻学科核心素养,在健康行为方面,表现为学生乐于参与各种学练活动,表现出良好的求知欲及创作欲等;运动能力方面,表现为掌握篮球学练中的脚步动作、运、传、投、防及战术基础配合的关健,并能较好地完成组合练习;体育品德方面,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体有道德和学习乐趣等。教学重点主要包括篮球文化理念和相关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较好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动作技术要领以及基本战术配合;通过基本技战术的学习能综合运用及在实践中举一反三。5.本研究设计过程遵循体育教学设计程序。模块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背景分析阶段、决策设计阶段和评价反馈阶段。运用传统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学练和同学的帮助找出差异,及时纠正和重建认知结构。在模块设计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建民主、平等与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上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现有的技能认知水平,促进其篮球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具体为提升篮球选项课的趣味性;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组织小型篮球赛,提高篮球技术实际运用能力;制定合理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自主练习。6.为检测教学设计效果,将其在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实施,并采用观察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发现所研究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度、篮球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在氛围良好的篮球专项课中学习会使得效率更高,在教师的科学引导和趣味化的比赛或游戏中篮球变得生动有趣。
王亚[5](2020)在《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指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中学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教学新形式。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教师运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善了教学效果,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目前,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很普遍,对促进教学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通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明显提升,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的知识量更加丰富,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以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但是,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有:学校开展的关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研工作不到位,对教师的相应培训欠缺。教师落实的过程中,形式主义问题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比较严重;教师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不合理;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握不准;对小组的组建缺乏科学性;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不恰当,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杂乱。这些问题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也严重影响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学校方面,表面重视,措施不力,组织的相关教研不深入。教师方面,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到位;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缺乏研究;对合作时间的把握能力不足;缺乏科学建组的技能。学生方面,合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课堂上自制能力有待提高;课堂小组合作技巧缺乏。教学实施方面,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出现偏差。为了切实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解决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这样的策略:在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关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念;重视并选取适合学生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合理调控与把握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帮助学生科学组建合作学习的小组;注意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技能与相关的技巧;坚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原则。以期对当今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促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邹逸[6](2020)在《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保证科学教育改革品质与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面对身份角色转变、文化场域更迭、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全新情境,初任科学教师必然会遭遇不适。他们需要在不适中寻觅新知新途,实现各个面向上的专业成长,以使自身在学校场域中渐渐安顿。那么,初任科学教师究竟会遭遇哪些专业成长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真实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样态内蕴着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对于相关主体而言又有何可为空间?本研究正是旨在对真实、微观、具体情境中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指向聚焦在“教学知能发展”、“学校文化适应”、“身份认同”三个方面。进而以“实践-认知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等观点对上述三大具体指向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S中学11位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进行了观察、调查与访谈,详细描述与呈现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样态,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实然样态背后的实质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的过程。面对不断袭来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不足以有效应对。他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行动、反思、检验、确认,以吸纳与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这些新的知识与能力,经由具体问题解决过程的澄明,因而具有了情境脉络意义与个体具身意义,成为初任科学教师关于教学知能的“真”的信念与行为指南。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切地发现,文化因素对于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浸润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深入人心,向初任科学教师清晰地传达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思维与行动的着眼点与方向。第二,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自我原有文化特征与学校主流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体验着自身与新情境之间的文化差距,进而扬弃性地做出文化适应趋向上的自我选择。尽管每位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情况有所差异,不过,他们每一次对文化差距的感知,可以说都是对自己仍是“局外人”的体认,而他们于相应文化活动中的每一种选择及行为,都至少表达了其成为“局内人”的期待与尝试。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实则就是一种文化比较、选择与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明晰“局内”的文化特征,并逐渐建构起作为“局内人”的自己。当然,初任科学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也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等不同层面,对学校文化带来了不少全新的创生性发展。第三,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对作为“科学教师”的自我的不断寻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感知与体察着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选择与应对中不断重塑着思想理念上认同的自我和行为表现中的自我;他们不断探寻着科学教师群体内部的典型特质及其与不同学科教师群体间的本质差异,从而在参照和比较中体认着作为科学教师群体成员的自我;他们不断理解着学校场域中的多元文化价值导向,以不同的衡量标准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使自己适应不同情境中的文化身份。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场域内外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的整体背景之中,大体表现出渐、摄、融、构的过程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成为促进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而从共同体中汲取养分,则能直接有效地实现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本研究从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养成、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师范生“基本功”的夯实、师范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进行了再思考;从主动规划专业成长、深度理解和落实科学的人文价值、提升教学生成能力、全面建设初任科学教师支持体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后成长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就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继续深入的方向进行了些许探讨。
莫加宇[7](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三动课堂”运用研究 ——以江北学校(淡思校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的转变过程。同时,历经10年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出现,推动学校不得不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因此,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变化,江北学校(淡思校区)结合理论与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动脑、动手、动口”的“三动课堂”的新教学方式。从现在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三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运用并不广泛,且当前大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还是进行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这是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同时也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方面是为更好的向新课改背景下,寻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众多教师,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便大家能更好的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通过本文分析,力求为正在进行“三动教学”的教师减少疑惑,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方向性的引导,为实现高效课堂做铺垫。以此为出发点,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来进行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三动课堂”运用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三动课堂”的基本内涵、运用意义、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阐释;第二部分是以江北学校(淡思校区)为研究对象,对“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展示“三动课堂”的运用成果,并分析“动脑、动手、动口”在道德与法治课的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第三部分则以该校部分学生及政治教师的问卷调查为依据,重点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三动课堂”运用困境出现的原因;最后在第四部分中,结合课改精神、教材变化、研究对象实际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教师、学校提出提升策略,以推动“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
杨陶[8](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让学引思”引领下的“125”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课堂上“示标导入、讨论释疑、成果展示、师生点评、总结提升”这五个环节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新课标相适应,与新高考相符合。本文依据相关的思想政治学科理论,结合本人在江苏省xx中学的教学实践,采取文献资料、课堂观察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125”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前期,通过文献的查找、搜集和整理,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并且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中期,发放、回收和统计调查问卷,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125”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可行性。后期,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发现“125”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尝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五个章节。本文的逻辑结构主要如下:首先概述“125”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再展示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其次对江苏省xx中学部分学生和政治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并进行数据分析,从中了解“125”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尝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地改进意见。最后,通过一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例,形象地展示出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实况,从课例中“以小见大”,汲取经验,反思不足。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夯实和丰富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增强该模式实施的可操作性和适用范围。期望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该模式,使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当然,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发现,“125”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真正的推广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程明喜[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胡呈慧[10](2019)在《高中《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探究”栏目的设置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一大闪光点,同时也是我们当下需要攻克的一个难点。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十来个年头了,目前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虽然一直不被看好,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核心素养的提出,新高考的来临,都与“综合探究”栏目承载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它的开展对贯彻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效果、转变师生观念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导论主要涉及到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指明了“综合探究”的内涵,对《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内容、特点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该课的教学意义:有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有利于适应新一轮高考改革;有利于巩固哲学知识,构建哲学框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第二章,通过本人在湖南省涟源市三所高中的调查研究,了解了老师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总结了《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资源开发不充分;师生位置颠倒。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原因分析:双重评价体制的存在;教学环境的限制;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有限;学生的学习观念、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不足。第三章,根据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原则和教学对策。提出了四个教学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理念贯彻性原则;教学设计有效性原;教学方式多样性原则。重点阐述了解决《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教学对策:以教学评价促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境;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增强哲学素养、提升探究能力。第四章,根据现有的学生学情和《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的特点,本人设计了一套较为固定的教学流程,以便这一新课顺利推广。本人认为该课教学流程应该有以下6个步骤: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熟悉教材;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归纳总结。最后,以《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栏目为示范,作为教学案例展示,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二、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作用 自觉贯彻新课改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作用 自觉贯彻新课改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的现状调查 ——以J市四所乡镇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1.新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要求 |
2.着眼于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式选用现状 |
3.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方式有着直接关联 |
4.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探究的必要性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学方式的研究 |
2.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之处 |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一)教学方式 |
1.教学方式的定义 |
2.教学方式的分类 |
(二)语文教学方式 |
(三)教师教学方式选用 |
二、研究设计 |
(一)提出研究假设 |
(二)选取研究对象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调查对象 |
3.课堂观察对象 |
(三)确定研究内容 |
(四)设计调查问卷 |
1.调查问卷的编制 |
2.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3.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五)编制访谈提纲 |
1.教师访谈提纲 |
2.学生访谈提纲 |
三、调查结果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最高 |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均值得分高 |
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1.学生报告教师选用讲授方式的均值得分最高 |
2.学生报告教师选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均值得分低 |
四、分析与结论 |
(一)分析 |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的频率最高 |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本研究假设不符 |
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选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龄上差异显着 |
(二)结论 |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选用讲授式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选用单一 |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少选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 |
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有意选填非讲授教学方式以掩盖教育理念的不足 |
4.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的选用在教龄上有显着性差异 |
五、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问题分析 |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讲授教学思维固化 |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元教学方式选用形式化 |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粉饰与掩盖教学实际问题 |
(四)农村小学生难以适应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
(五)农村学校阻碍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变革 |
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改进建议 |
(一)教师层面 |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培训学习 |
2.反思教学方式选用,落于语文教学实际 |
3.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二)学生层面 |
1.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
2.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努力适应新型语文教学方式 |
(三)学校层面 |
1.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鼓励语文教师改革 |
2.建立教师监督机制,积极进行多方求证 |
3.充实农村师资力量,改善语文教学条件 |
4.取得学生家长支持,实现家校高效配合 |
(四)社会层面 |
1.加强教育改革指导,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改革观念 |
2.加强教育部门引导,开设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培训课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电路与电能中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科学探究能力的界定 |
二、小组合作学习 |
三、理论基础 |
第六节 总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学策略的研究综述 |
一、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研究综述 |
二、按照方案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研究综述 |
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综述 |
四、基于结果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的能力研究综述 |
五、针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和评估的能力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教学对象 |
第二节 建立学习小组 |
第三节 基于分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教学内容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设计维度分析 |
二、基于分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
第四章 教学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实践 |
一、教学实践对象 |
二、教学实践过程 |
第二节 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实施 |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教学实践后测试 |
一、实践后测试题编制和编制调查对象 |
二、《测量导体电阻率》后测试结果分析 |
三、《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后测试结果分析 |
四、实践后测试结果总体分析 |
第四节 学生访谈分析 |
一、访谈内容 |
二、访谈对象 |
三、访谈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细化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及时总结 |
二、提前讲解实验仪器 |
三、多方面训练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
四、制定讨论秩序,通过评价培养自觉反思的习惯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学设计 |
附录二: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教学设计 |
附录三: 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 |
附录四: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设计 |
附录五: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六: 小组合作实验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七: 测量导体电阻率练习题 |
附录八: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练习题 |
附录九: 访谈提纲 |
附录十: 访谈实录 |
附录十一: 问卷统计 |
附录十二: 教学实践过程 |
致谢 |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建构主义认识论 |
二、建构主义知识观 |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
四、建构主义教学观 |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
一、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 |
二、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高 |
三、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
第二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新课改 |
第一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改精神 |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
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要求 |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符合历史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符合历史新课标的学科要求 |
第三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符合历史教学方法新要求 |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符合历史新课标的方法要求 |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符合历史教学原则的要求 |
第三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及运用 |
第一节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一、支架式教学法的含义 |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支架”的类型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
第二节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一、抛锚式教学法的由来及含义 |
二、初中历史抛锚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
第三节 随机通达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一、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含义 |
二、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工具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
第四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域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
第一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误读 |
一、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是“万金油” |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否定“讲授法” |
三、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为活动而活动 |
四、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否定教师的作用 |
五、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含糊不清 |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挑战 |
一、对教师的挑战 |
二、对学生的挑战 |
三、对教学环境的挑战 |
四、对学校文化的挑战 |
第三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展望 |
一、历史教学方法体现主体性 |
二、历史教学方法体现人文性 |
三、历史教学方法体现发展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的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顺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诉求的需要 |
1.1.2 基于2020 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篮球模块教学设计研究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篮球课程设计的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3 2017 年《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准》试行后关于高中课程设计和篮球课程设计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观察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问卷调查法 |
第三章 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 版)下的篮球课教学研究 |
3.1 解读 2020 版《体育与健康标准》,把握课程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 |
3.1.1 2020 版《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
3.1.2 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解读 |
3.1.3 2020 版《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结构 |
3.2 高中一年级篮球课模块教学内容分析设计 |
3.2.1 新课标下高中篮球课模块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
3.2.2 新课标下高中篮球课教材内容分析 |
3.2.3 高中一年级篮球课模块教学内容分析设计 |
3.3 基于体育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篮球模块教学设计研究 |
3.3.1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设计的学情分析 |
3.3.2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目标设计 |
3.3.3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分析 |
3.3.4 新课标下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设计中教学策略和手段 |
3.3.5 新课标下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一设计案例 |
3.4 基于体育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篮球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
3.4.1 篮球选项课模块1 节选1 课时: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双手头上传球动作技术学习 |
3.4.2 篮球选项课模块2 节选1 课时:单双手反弹传球 |
3.4.3 篮球选项课模块3 节选1 课时: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三步上篮) |
3.5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评价 |
3.5.1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评价思路 |
3.5.2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过程性评价操作方式 |
第四章 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下的篮球选项课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
4.1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体育课教学现状 |
4.2 高中篮球选项课教学实施过程 |
4.2.1 模块教学实践过程 |
4.2.2 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
4.2.3 教学实践反思与完善 |
4.3 高中篮球选项课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
4.3.1 新课标导向下高中篮球体育教学设计的评价方法 |
4.3.2 新课标导向下高中篮球体育教学设计的评价案例 |
4.3.3 落实新课程标准(2020)的效果分析 |
4.3.4 高中篮球选项课学生评价制度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反思 |
5.2.1 研究反思 |
5.2.2 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出现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催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产生 |
第二节 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适用性 |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及过程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归因 |
第一节 学校表面重视,措施不力 |
第二节 实施过程中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三节 学生的合作技能欠缺 |
第四节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出现偏差 |
第四章 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解决策略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
第二节 选取合适的小组讨论内容 |
第三节 调控与把握好小组讨论时间 |
第四节 构建合理有效的学习小组 |
第五节 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
第六节 坚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自我解惑:亲身经历引发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 |
(二)时代回应:社会变革中科学教育改革的应然突破 |
(三)范式转型:实践转向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迫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二)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三)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四)文献综述的反思与启示 |
三、本研究中初任科学教师教授的“科学课程”之特别说明 |
(一)国际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 |
(二)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
四、核心概念 |
(一)初任科学教师 |
(二)专业成长 |
五、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的确定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过程的展开 |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的保证 |
(五)研究伦理的观照 |
六、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七、论文思路 |
第一章 探讨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实践-认知理论 |
(一)古希腊的实践-认知观 |
(二)实践-认知传统的流觞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 |
(四)舍恩的“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一)贝瑞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
(二)沃德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
(三)丹克沃特的“陌生文化适应理论” |
三、身份认同理论 |
(一)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四、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
(一)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分析思路 |
(二)初任科学教师学校文化适应的分析思路 |
(三)初任科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思路 |
第二章 背景的呈现:S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S中学概况 |
二、S中学的微观文化 |
三、S中学的初任教师培养理念与措施 |
四、S中学的科学学科组活动机制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 |
一、守望“科学素养” |
(一)萦绕不去的“科学知识传递”教学 |
(二)迷途中的“科学知识建构”教学 |
二、“学情”掌握的虚妄与真实 |
(一)“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
(二)反思过后的应对 |
(三)学生观的转变探析 |
三、科学课程知识的裂缝与弥合 |
(一)“备”与“现”的差距 |
(二)我们一起学 |
(三)主题式行动研究的力量 |
四、模仿与借鉴:科学教学策略选择 |
(一)以教学师傅为“指路明灯” |
(二)集体备课带来的便利 |
(三)“板书”的日益遗落 |
五、分数线上的“舞蹈” |
(一)超越“依纲据本”的纸笔测验 |
(二)从“空心”到“赋实”的课堂表现评价 |
(三)“闪光”的创新性评价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外与局内: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 |
一、从不满到理解:初任科学教师的物质文化适应 |
(一)“自我预期”的调试 |
(二)“社会空间”意识的逐步确立 |
二、规约中的亦步亦趋:初任科学教师的制度文化适应 |
(一)作息时间制:在“忙于应对”中“提升效率” |
(二)“圆桌制”:从“倾听”走向“对话” |
(三)逐级管理制: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 |
三、“偏利己”的选择:初任科学教师的精神文化适应 |
(一)“以人为本”的再认识 |
(二)“以校为家”的单向体认 |
(三)“以身作则”:他人在与不在两个样 |
四、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初任科学教师的人际关系适应 |
(一)“熟人社会”:趋向闭合的人际关系网络 |
(二)与同事交往:同质相吸 |
(三)与学生交往:从“尊重平等”到“保证权威” |
(四)与家长交往:情感与功利的博弈 |
五、初任科学教师带给学校文化的创生性发展 |
(一)物质文化层面 |
(二)制度文化层面 |
(三)精神文化层面 |
(四)人际关系层面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我的寻求: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 |
一、自我同一性的延续:以教师群体的名义在行为表现上趋同 |
(一)内在自我:我想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二)外在自我:外界期望我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三)“内-外”自我的冲突与选择 |
二、社会群体认同:求同立异 |
(一)群体内的求同 |
(二)群际间的立异 |
三、个体化认同:即体即用 |
(一)为“应试”而教的“工匠”化倾向仍是主流 |
(二)顺应课程改革的“专家”化倾向日渐兴盛 |
(三)追求经济效益的“个人”化倾向开始凸显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发现 |
(一)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 |
(二)渐摄与融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境界演进 |
(三)资本积累: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 |
(四)共同体建设: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未来可能 |
二、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再思考 |
(一)对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思考 |
(二)对科学教师职后成长的思考 |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结语 觉醒着成长与成长着觉醒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7)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三动课堂”运用研究 ——以江北学校(淡思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三动课堂”相关理论阐释 |
一、“三动课堂”的基本内涵 |
(一)动脑——为课堂插起翅膀 |
(二)动手——让课堂百花齐放 |
(三)动口——在互动交流中共赢 |
二、“三动课堂”的理论基础 |
(一)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四)杜威“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三动课堂”的必要性 |
(一)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目标实现的需要 |
(三)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
第三章 “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现状分析 |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过程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过程 |
二、“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成果 |
(一)“三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三动课堂”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
(三)“三动课堂”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
三、“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面临的困境 |
(一)“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动脑”面临的困境 |
(二)“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动手”面临的困境 |
(三)“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动口”面临的困境 |
第四章 “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困境原因分析 |
一、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三动课堂”的学生维度 |
(一)学科占比率低,不重视课程学习 |
(二)学科素养不足,缺乏知识储备 |
(三)学科认识欠缺,理论实践脱节 |
(四)思维方式僵化,创新能力不足 |
二、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三动课堂”的教师维度 |
(一)教学方式滞后,三动课堂体现不足 |
(二)教学能力欠缺,课堂效果不尽人意 |
(三)时政联系不足,政治特色不够鲜明 |
(四)偏重知识教学,实践指导相对薄弱 |
(五)课程育人目标与学校绩效考核存在冲突 |
三、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三动课堂”的学校管理维度 |
(一)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
(二)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
(三)“三动课堂”氛围创设不足 |
第五章 “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提升策略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三动课堂”建设的学生融入策略 |
(一)明确自身定位,彰显主体意识 |
(二)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学科素养 |
(三)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生活实践 |
(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促进“三动课堂”完善的教师提升策略 |
(一)践行课改精神,坚持以生为本 |
(二)提升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
(三)认识课程特点,落实德育目标 |
(四)积累社会素材,融入政治教学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推动“三动课堂”建设的学校管理改进策略 |
(一)重视学科发展,体现学科价值 |
(二)制定弹性的教师评价机制 |
(三)推动“三动课堂”常态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学科核心素养和“125”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述 |
第二节 高中思政课“125”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
第三节 “125”课堂教学模式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
第四节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125”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教师和学生访谈及结果分析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评价与改进 |
第一节 “125”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效果 |
第二节 “125”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125”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改进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例 |
第一节 教学分析 |
第二节 课堂实录 |
第三节 课后反思 |
结语 |
附录 A 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 B 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 C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高中《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概述 |
第一节 “综合探究”的内涵 |
第二节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内容 |
第三节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的特点 |
一、政治导向性 |
二、实践性与综合性 |
三、自主性与合作性 |
四、开放性与灵活性 |
第四节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的教学意义 |
一、有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
二、有利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 |
四、有利于适应新一轮高考改革 |
五、有利于巩固哲学知识,构建哲学框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
第二章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的调查研究和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研究 |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
二、学生调查问卷情况 |
三、教师访谈情况 |
第二节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时间不足 |
二、教学开展形式单一 |
三、课程资源开发不充分 |
四、师生位置颠倒 |
第三节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双重评价体制的存在 |
二、教学环境的限制 |
三、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有限 |
四、学生的学习观念、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不足 |
第三章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的教学原则和教学对策 |
第一节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的教学原则 |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
二、教学理念贯彻性原则 |
三、教学设计有效性原则 |
四、教学方式多样性原则 |
第二节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的教学对策 |
一、以教学评价促教学改革 |
二、优化教学环境 |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 |
四、转变学习观念、增强哲学素养、提升探究能力 |
第四章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的教学流程与案例展示及教学反思 |
第一节 《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的教学流程 |
一、导入新课 |
二、明确学习目标 |
三、自主学习、熟悉教材 |
四、合作学习 |
五、成果展示 |
六、归纳总结 |
第二节 教学案例--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
一、导入新课 |
二、展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
三、自主学习 |
四、合作学习 |
五、成果展示 |
六、归纳总结 |
第三节 案例教学反思 |
一、根据学生特点,合理搭配小组成员 |
二、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 |
三、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效探究 |
四、把握学生探究进度,严格控制探究时间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作用 自觉贯彻新课改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选用的现状调查 ——以J市四所乡镇小学为例[D]. 刘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电路与电能中的教学实践研究[D]. 滕立青.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D]. 张萍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的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例[D]. 廖冰心.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5]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 王亚.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D]. 邹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三动课堂”运用研究 ——以江北学校(淡思校区)为例[D]. 莫加宇.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125”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 杨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高中《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栏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胡呈慧.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