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在锁国时期为何仍与西方的荷兰保持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孙婉璐[2](2021)在《从“和制汉语”看近代日本人对汉字的认知 ——基于对“和制汉语”释译西学新概念的考察》文中提出中日同属汉字文化圈,自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密切。汉字东渐日本后,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之上创制了平假名与片假名,并且根据汉字的造字法创制了日本国字,日本古代对汉字的改造与创新体现出了日本人对汉字认知的逐渐深入。幕末时期开始日本人接触西方新概念并以此为契机译制出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日本学界将这类词称为「新汉语」、「翻訳语」、「和制汉语」,中国学界称之为“日制汉语”。本文以“和制汉语”为考察对象,通过历史考察与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文化交流史及接触语言学视角,梳理早期汉译西书和晚期汉译西书中西学新概念译词对日本和制汉语的影响,分析汉译西书的译词类型、译制方法以及日本知识分子对这些译词的吸收情况。阐述幕末至明治初期,日本知识分子利用汉字构词法译制和制汉语释译西学新概念的过程,辨析在和制汉语创制过程中近代日本人对于汉字的认知。经过考察和分析,认为在创制和制汉语并释译西学新概念过程中,近代日本人对于汉字的认知体现在:1.以汉字表达西学抽象新概念的创新性;2.汉字作为他者之淡化意识;3.以汉字为载体的多元文化的融合性;4.以汉字为手段的日本文化主体性。
李家辉[3](2021)在《试论幕末日本人中国观的转变》文中研究指明江户幕府开幕后,朱子学作为日本幕府官方指定显学,始终在日本思想文化层面占据主导地位。在江户中前期,出现了林罗山、中江藤树等众多崇尚中国儒学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政治上以中国为楷模,思想上以儒学为标杆,同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到了“海禁时代”,西川如见、新井白石、荻生徂徕等人则成为日本当世儒学研究的执牛耳者,他们普遍对中国以及中华文明有着崇拜之情,但是已经开始主动批判“华夷秩序”,并将目光投向日本自身文化优势的发掘,从而寻求自身的“特殊性”。明清交替后,“华夷变态”的概念开始在日本流行,这一时期出现的以朱子学为思想核心的儒学家,如熊泽蕃山、雨森芳州等人虽表面以儒学为外衣,但实质上他们学术探讨的重心更加偏向于追求日本文化的“独特性”甚至“优越性”,从而“变夷为华”,摆脱一直处于东亚文化圈边缘的地位。虽然江户时期的儒学家一直没有放弃对本国文化独立性的阐述,但始终未能突破东亚国际秩序中的“华夷框架”来叙述问题。而后起之秀“阳明学”,融合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内核,发展为“水户学”,其“尊皇”、“务实”的特点被幕末众多藩国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而在其思想指导下成立的“后期水户学”更是为“尊王攘夷运动”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来源。西方势力染指亚洲,给予中日两国空前的冲击。面对屡屡战败,被迫开港的中国,日本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江户幕府中后期,阳明学逐渐取代朱子学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幕末运动的发展。这一时期,除唐船风说书及南蛮学以及后来的兰学传入日本外,《海国图志》作为近代以来日本人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的又一重要途径,对日本社会的变革与日本人思想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考察,其中1862年日本“千岁丸”号驶抵上海,对中国进行了记录与观察这一事件最为典型。而其他诸如思想家、维新志士、诗人等也将在中国的见闻写成游记或诗文,传入日本国内,使得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产生了由崇敬到蔑视的剧变。明治政府建立后,日本国权思想空前膨胀,民族意识扭曲发展,出现了以福泽谕吉“脱亚入欧”为代表的一系列思潮。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民族扩张”、“征韩论”等一系列对外扩张思想。这一系列的变化为东亚格局重组拉开了序幕。
冯丽红[4](2021)在《江户早期唐船贸易及唐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因为西方国家的介入,东亚海域原有的贸易格局被打破,东亚海域贸易的新时代随之开启,17世纪的东亚海洋贸易被纳入逐步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并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亚海洋贸易中最主要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日本在17世纪经历了国内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晚明倭寇对中国沿海的劫掠,明清鼎革之际台湾郑氏集团的崛起以及稍后清政府厉行的海禁政策;17世纪初日本江户幕府的建立以及葡萄牙澳(门)日(本)贸易的终结,都对中日之间的传统贸易形成巨大冲击与深刻影响。由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中日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以唐船为载体,以唐商为主体展开,因此,通过考察该时期的唐船贸易及唐商管理制度,分析唐船贸易制度的变迁和唐商管理模式的变化,可以了解当时的中日贸易的真实状况,探析中日贸易是如何从以中国政府主导的“朝贡贸易”,走向以中国民间商人赴日贸易为主的贸易形式。绪论主要对先行研究进行了回顾,阐述本文的基本构思及框架的同时,解释了江户时代初期唐船贸易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第一章主要以唐船贸易制度的变迁为主线,考察了丝割符制度时期、自由贸易时期、货物市法时期及定额贸易制度时期,四个时段内贸易展开的形式、盈利、规模等状况。通过以上考察,可以发现唐船贸易主要是在江户幕府主导下展开,江户幕府不停地调整贸易制度,管理制度趋向严格,最后上升至完全由官方垄断。第二章则以唐船贸易管理的两大机构——“长崎奉行”和“唐通事”为考察对象。长崎奉行作为幕府的官僚人员,其政治地位和职务伴随着长崎贸易的发展而变化;唐通事作为在日本的华侨团体,是幕府管理长崎贸易相关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其岗位及职能也是为了适应长崎贸易的需要而设置的。第三章则主要以幕府对唐商在日本期间的管理为主线。唐商在日本经历了从“散居”到“半自由居住”,再最后到入住唐人屋敷,行为受到完全管制的过程,这也是幕府根据不同时期贸易总体方针逐步调整唐商管理方法的历史过程。结语部分总结了唐船贸易的形式,并提出了基本结论以及今后需要深代的研究方向。
郝雪[5](2021)在《日本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结束地方割据,实现中央集权,武士阶级统治的封建社会达到顶峰的时代。与此同时,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东渐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封建统治逐渐动摇,因此,江户时代又是日本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过渡时代。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户时代的教育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日本江户时代的教育机构包括幕府直辖学校、藩校、寺子屋、乡校和私塾。其中私塾作为私立教育机构,因其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更明显地体现了时代变化的特征。日本的私塾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儒学传入日本后学者针对贵族子弟开展的私学教育,后在圣德太子(574-622)的提倡下逐渐兴旺。历经奈良、平安、吉野、室町等几个朝代得以延续并一直成为日本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但直到江户时代之前日本私塾并未形成大发展的局面,且始终未能突破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培养上层统治阶级接班人为培养目标;二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三是经营者往往自任教师。进入江户时代,特别是到了江户时代中后期,伴随社会发展对教育需求的扩大,日本私塾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不但数量空前增长,其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江户时代私塾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江户早期的汉学塾一元化发展的阶段。中央集权的实现使政治相对安定,经济随之发展,加之元禄文化的兴起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为源于中国的汉学在日本的进一步推行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了汉学塾的兴盛。第二个阶段是江户中期的汉学塾、国学塾和兰学塾多样化发展的阶段。享保改革使幕府统治步入极盛时期,随后,商业资本的发展促使农民阶级开始分化,富裕庶民兴起,贫困农民不满剥削频繁暴动,幕府统治基础开始动摇。阶级矛盾的激化使思想领域不再满足于朱子学独尊的局面,日本本土产生的国学开始抬头。加上享保改革放宽了“闭关锁国”政策,兰学开始大量传入。这些因素促使国学塾和兰学塾大量涌现。第三个阶段是江户后期私塾发生激烈变革和洋学塾快速兴盛的阶段。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国内外矛盾日益加剧,武士阶层生活困苦,对幕府统治日益不满,西南强藩加快学习西方的改革步伐并形成倒幕力量,水户学兴起成为尊皇攘夷势力,加上西方列强频频扣关,使日本各种思想日益活跃和矛盾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传播汉学、国学、兰学和洋学的私塾日益明显地带上政治色彩,特别是代表先进科技和革命色彩的洋学塾快速兴盛起来。整个江户时代,日本私塾不但数量上空前增加,办学类型和办学特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私塾类型在单一的汉学塾基础上增加了国学塾、兰学塾和洋学塾,教育对象由武士阶级向庶民阶级扩展,培养目标由统治阶级接班人向政治、经济、科技等多类型人才转变,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国学和洋学。具备了这些新式特征的私塾,为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在日本的交流融合与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还为明治维新的改革成功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许多私塾在明治维新后更是直接被改造成为近代教育机构。
陈姬文[6](2021)在《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与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91-2020)》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至今,在日本与周边国家的三处领土争端,即中日钓鱼岛争端、韩日独岛争端和日俄北方四岛争端中,日本的态度有强硬和宽和之别。总体来说,日本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态度最强硬,在日俄北方四岛争端中态度最宽和,在韩日独岛争端中态度介于两者之间。从前景理论的角度来看,日本之所以在三处领土争端中态度有强硬和宽和之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日本对钓鱼岛实际占有、对北方四岛和独岛没有实际占有,依据前景理论损失厌恶的观点,日本对争端领土的心理参照点因为实际占有而更高,因此在面临领土争端时更倾向于为了实际占有的争端岛屿而投入更多的力量,否则就会进入损失区间,降低到心理参照点以下,因此日本必然会表现出更强硬的态度;二是日本对钓鱼岛争端的对象国中国要比独岛争端的对象国韩国和北方四岛争端的对象国俄罗斯存在更强的实力焦虑,依据前景理论战略框定的观点,日本在面对存在高焦虑的领土争端对象国时会更为看重争端领土,将其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外交牌,因而必然会表现出更为强硬的态度,以期在两国外交中取得更多的外溢效果。同时,从前景理论的视角来看,基于确定性效应的日美同盟、基于风险偏好的历史压抑、基于有限理性的民族性格对日本在三处领土争端中的态度也有深刻的影响。冷战后,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态度遵循着“宽和(1991年)-次强硬(2004年)-强硬(2012年)-次强硬(今)”的轨迹演变。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日本对中国的战略性框定发生变化,实力焦虑使得日本大大提高了钓鱼岛争端在中日关系中的地位,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态度愈加强硬,直至2012年达到强硬的巅峰;中国从2012年开始对钓鱼岛常态化巡航,使得日本的损失厌恶区间发生重大改变,心理参照点从“不能失去钓鱼岛”向“不能继续恶化钓鱼岛局势”变化,态度开始不再强硬,开始变的宽和;而美国对钓鱼岛争端的介入,以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对美日同盟的依赖性程度加强,基于确定性效应,日本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确定性收益,在钓鱼岛争端中也要参照美国的态度。冷战后,日本在独岛争端中的态度遵循着“宽和(1991年)-强硬(2012年)-宽和(今)”的轨迹演变。由于90年代日本对韩经济外交的需要,日本将韩国框定为“竞争性盟友”,在独岛争端中态度逐步强硬;随着对抗中国的需要,日本将韩国框定为“可拉拢的盟友”,日本在独岛争端中态度逐步宽和。基于确定性效应,日本在处理独岛争端时不能不考虑美国的利益,而美国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不希望看到日韩关系恶化,因此日本在韩国升级独岛争端时一直保持克制,保持宽和姿态,逐步将独岛争端搁置。冷战后,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的态度遵循着“宽和(1991年)-强硬(2000年)-次强硬(2012年)-宽和(今)”的轨迹演变。由于冷战后日本对俄罗斯战略框定为“衰落的国家”,于是想通过经济援助和合作来换取北方四岛的返还,因此在北方四岛中持宽和之态;在小泉纯一郎上台后日本重新对俄罗斯进行战略框定,认为俄罗斯实力已经恢复,经济手段已经无法推进北方四岛争端的解决,因此一改之前的宽和之态,逐渐强硬;安倍晋三上台后,日本再次对俄罗斯重新进行战略框定,认为俄罗斯仍需要日本的经济合作,于是企图重新通过经济手段作为北方四岛领土争端谈判的突破口,态度再次转为宽和。日本对俄罗斯存在根深蒂固的历史记忆,基于恐惧风险偏好,在俄罗斯重视北方四岛时,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日本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威慑,在俄罗斯强硬的回击下,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束手无策,态度软弱,只能对北方四岛争端予以搁置。
李铃[7](2021)在《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日国力对比发生逆转,中日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发生转变。本论文试图通过游记文本研究,检视游记文本中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如何改变。本论文在统计现存明治时期日本人游记书目和概述近代日本人中国旅行概况的基础上,选取了 1862年“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9部游记、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和《北京纪游》(1875年)、宗方小太郎的《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1887年)、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1900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1907年)作为个案,挖掘这些不同年代文本中的相同主题,发现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共性,也注意分析各旅行者源于各自旅行目的和兴趣的个人关注点。本论文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序章,第二章是先行研究综述。第三章统计了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整体情况并分类,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个案。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细读了明治之前、明治前期和明治后期的游记个案。第七章为终章。通过对明治之前和明治时期游记中中国认识的考察,本论文有以下发现:1)各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既有共同的关注点,也有各自的问题意识。不同时期日本人在游记中的共同关注点是:中国人、中国的外国势力、近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时间较长的旅行,游记中会对中国会有相对全面的观察和记录;而以奔赴名胜古迹或某些固定旅行点为目的的旅行,旅行者较为偏向于把局部事实概括成中国的整体特征。2)整体而言,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中国正在走向衰败,对中国人、中国卫生、中国名胜古迹、中国的鸦片问题等,都是类似评价。在明治以前和明治前期的游记中,部分日本人对中国人和中国的境遇仍怀有同情和理解,日本间谍则始终对中国怀有恶意。明治后期的游记中,日本人以日本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认为中国远不如日本。3)明治之前和明治前期,旅行者以社会上层、某领域的精英人士、间谍和军人居多,他们接触的多是中国下层人士。到了明治后期,普通日本人也能访华。明治维新的成功、近代日本对外武力扩张的阶段性胜利,使日本人国民身份意识加强,他们在游记中常以维新成功国和战胜国国民的心态凭吊、评估中国。随着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的增多,日本人越来越依靠在中国的日本人获取信息,笔谈的作用发生改变,不再只是了解中国的方式,也成了他们向中国人传达中国认识的方式。
石晶晶[8](2021)在《明代双屿港与十六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网络的形成》文中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以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来到东亚寻找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东亚海洋上出现了四大矛盾。一,明代朝贡贸易体系与其他亚洲国家大量获取中国商品的矛盾;二,明代海禁政策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海外贸易传统的矛盾;三,明代海禁政策与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对外发展内在需求的矛盾;四,以葡西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向东进行殖民拓展和以明朝为代表的东亚国家之间的矛盾。双屿港就是这四种矛盾下的产物。双屿港位于今浙江舟山西南部六横岛周边,是十六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东南亚国家、葡萄牙、日本等多国海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国际私人海上贸易据点。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廷派遣朱纨向双屿港发动军事攻击。双屿港从此湮没,辉煌不再。本文先从明代朝贡贸易和海禁实施的具体情况入手对明代的对外政策进行了讨论,并以中外双视角对东亚地区的海洋贸易网络进行了概述。其次,通过宏观和微观视角的结合,笔者分别对双屿港兴盛和衰落的过程、具体内容及影响等进行了探究。最后,笔者以澳门、月港和长崎港三个与双屿港相关但不同类型的国际对外贸易港口为例,结合中外史料记载对双屿港衰落之后的东亚地区贸易经济网络进行简要论述。虽然双屿港的消失使得东亚地区的海上贸易遭受冲击,但东亚海洋贸易网络的发展趋势不会随之消失。本篇论文以双屿港为突破口,参考中、英、法、葡、西、日等多国相关文献,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发掘十六世纪东亚海洋贸易网络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笔者也欲借此尝试在全球史语境中重新定位东亚海洋在世界海上贸易网络中存在的意义和影响。
何岸[9](2020)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主题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以这个主题为核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资源极为缺乏的岛国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何忽视了极其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保护,从而导致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以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由于研究主题属于战略研究领域中关于战争失败的研究范围,所以本文根据战争失败研究的代表性着作《军事灾难:战争失败的剖析》一书提出的导致战争失败的“军事灾难”产生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首先确认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属于战争失败中的典型“军事灾难”,而这种“军事灾难”的产生绝非单一因素所导致。其次,分别从纵向层次与横向领域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其中,纵向的研究主要分为国家、军队、战区/舰队、部队四个层次,分别对应战略研究中的大战略、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次。横向的研究则分为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领域,并按照这四个领域依次探寻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导致其失败的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原因,总结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于当今海洋战略的启示。
曲晓燕[10](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二、日本在锁国时期为何仍与西方的荷兰保持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在锁国时期为何仍与西方的荷兰保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从“和制汉语”看近代日本人对汉字的认知 ——基于对“和制汉语”释译西学新概念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与述评 |
一、先行研究状况 |
(一)中国学者研究 |
(二)日本学者研究 |
二、先行研究的遗留问题及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对汉字的接受与认知 |
第一节 汉字传入日本 |
第二节 汉字的日本化 |
1.2.1 汉字的日本化过程——从万叶假名到平假名、片假名 |
1.2.2 国字的产生与造字法的类型划分 |
第三节 古代日本人对汉字的认知 |
第二章 日本对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译西书中译词的吸收 |
第一节 传教士来华传教情况 |
第二节 传教士汉译西书中的汉语新词类型 |
2.2.1 前期汉译西书中的汉语新词类型 |
2.2.2 后期汉译西书中的汉语新词类型 |
第三节 日本对传教士译词的吸收 |
2.3.1 日本对早期汉译西书译词的吸收情况 |
2.3.2 日本对晚期汉译西书译词的吸收情况 |
第三章 日本幕末至明治初期的和制汉语类型及译制过程 |
第一节 和制汉语译制的社会文化语境 |
第二节 和制汉语的翻译原则 |
第三节 和制汉语的译制方法 |
3.3.1 取用中国典籍词汇并赋予新义 |
3.3.2 模仿汉语构词法译制新词 |
第四节 和制汉语译制的特点 |
3.4.1 构词法方面的创新 |
3.4.2 利用汉字的表意功能译制新词 |
第四章 和制汉语释译西学新概念过程看近代日本人的汉字认知 |
第一节 体现以汉字表达西学抽象新概念的创新性 |
第二节 汉字作为他者之淡化意识 |
第三节 体现以汉字为载体的多元文化融合性 |
第四节 体现以汉字为手段的日本文化主体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试论幕末日本人中国观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华夷秩序下中国思想对幕末日本的各方面影响 |
2.1 华夷秩序下儒学对日本的影响 |
2.1.1 江户前期日本儒学家的中国认识 |
2.1.2 海禁时期日本儒学家的中国认识 |
2.1.3 “华夷变态”思潮下日本儒学家的中国认识 |
2.1.4 阳明学的传入与发展 |
2.2 《海国图志》的传入与影响 |
2.2.1 《海国图志》传入前日本的世界观 |
2.2.2 《海国图志》对日本各方面的影响 |
第三章 面对西方势力染指东亚日本人中国观的转变 |
3.1 中国被迫开国后日本的应对 |
3.1.1 围绕开国与否日本国内的主要论争 |
3.1.2 日本近代化中坚力量的转变 |
3.1.3 “千岁丸”出使上海 |
3.2 以在华日人的游记为线索窥探日本人中国观的转变 |
3.2.1 “千岁丸”同行日本人的游记及其中国观的变化 |
3.2.2 中国之行对西南强藩改革的影响——以高杉晋作为例 |
3.3 幕末思想家的世界观与中国观 |
3.3.1 佐久间象山与横井小楠的开国论 |
3.3.2 吉田松阴对外思想的转变 |
第四章 幕末日本人中国观转变的影响 |
4.1 国权思想的膨胀与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新审视 |
4.1.1 中国对日本国民国家主权意识的影响 |
4.1.2 “华夷变态”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再讨论 |
4.2 极端民族优越主义的出现 |
4.2.1 何谓“民族主义” |
4.2.2 日本近代“民族优越主义” |
4.3 对外扩张思想及其论调的出现 |
4.3.1 日本狭隘的民族使命观形成 |
4.3.2 “大陆政策”的初步形成及其思想来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江户早期唐船贸易及唐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片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先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原始文献概述 |
第一章 时代背景及“唐船”概念 |
第一节 江户初期的时代特点 |
第二节 “唐船”的定义 |
第二章 唐船贸易法的变迁 |
第一节 初期丝割符 |
第二节 自由贸易时期 |
第三节 货物市法 |
第四节 定额贸易制度 |
第三章 唐船贸易的管理机构 |
第一节 长崎奉行 |
第二节 唐通事 |
第四章 唐商管理制度的变化 |
第一节 唐商主体的变化 |
第二节 住宿制度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引证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日本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江户时代 |
(二)私塾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私塾教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汉学、佛教的传入与日本早期私塾教育的产生和扩展 |
一、汉学的传入与私塾教育的初现 |
二、佛教的传播对私塾教育的促进 |
第二节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私塾教育的变迁 |
一、奈良时代的私塾教育 |
二、平安时代的私塾教育 |
三、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时代的私塾教育 |
第三节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私塾教育的主要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江户时代早期汉学塾的一元化发展及其办学活动(1603-1716) |
第一节 江户时代早期日本私塾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江户时代封建政治秩序的建立 |
二、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政策的实施 |
三、禁教锁国政策的施行 |
四、元禄文化的繁荣与庶民意识的觉醒 |
五、儒家学说的广泛传播和正统地位的确立 |
六、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
第二节 江户时代早期汉学塾的一元化发展 |
一、朱子学派的教育思想及忍冈塾的办学活动 |
二、阳明学派的教育思想及藤树书院的办学活动 |
三、古学派的教育思想及古义堂的办学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户时代中期私塾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办学活动(1716-1789) |
第一节 江户时代中期私塾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幕藩政治体制的巩固 |
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
三、教育领域的空前发展 |
第二节 江户时代中期汉学塾的发展及其教育活动 |
一、忍冈塾等既有汉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
二、町人学问所的创办——怀德堂 |
第三节 江户时代中期国学塾的创设及其教育活动 |
一、国学的诞生与确立 |
二、融入庶民阶级的国学塾 |
三、扎根市井的国学塾——铃之屋 |
第四节 江户时代中期兰学塾的创设及其教育活动 |
一、兰学塾的创设 |
二、初创期的兰学塾——杉田玄白的天真楼塾 |
三、自由开放的兰学塾——大槻玄泽的芝兰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户时代后期私塾教育的激烈变革及其办学活动(1789-1867) |
第一节 江户时代后期私塾教育激烈变革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激烈社会矛盾下的政治改革 |
二、西南强藩的改革与倒幕力量的形成 |
三、国民意识的觉醒和对西方教育的摄取 |
四、江户诸校的快速发展 |
五、水户学中近代国家主义的萌发 |
第二节 江户时代后期汉学塾实用主义和政治色彩的加强 |
一、忍冈塾和怀德堂等既有汉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
二、能力主义汉学塾的代表——咸宜园 |
三、政治型汉学塾的代表——松下村塾 |
第三节 江户时代后期国学塾内尊皇思想的发酵 |
一、铃之屋等既有国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
二、平田笃胤与気吹舍的创办 |
第四节 江户时代后期洋学塾的兴盛与科技人才的培养 |
一、洋学的兴盛 |
二、天真楼塾和芝兰堂等既有兰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
三、西医教育的先驱——鸣泷塾的创办及其教育活动 |
四、西医教育的壮大——适塾的创办及其教育活动 |
五、兵学热与洋式兵学塾的兴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
第一节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特点 |
一、私塾教育的自由性 |
二、私塾塾主往往自任教师 |
三、私塾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就学形态 |
五、以汉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
六、缺乏统一的学费管理制度 |
第二节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历史影响 |
一、对提升民众文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
二、促进了东西文化的融合和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三、奠定了日本近代化的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 |
四、成为了明治时期近代学校体系的组成部分 |
五、提供了日本军国主义毒素产生的“温床” |
附录 |
附录一 私塾和寺子屋的开办数量一览表 |
附录二 江户时代日本学校性质的书院情况表 |
附录三 江户时代着名兰学塾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与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9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约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 创新点和难点 |
四 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前景理论与外交决策分析 |
第一节 前景理论概述及决策过程 |
一、前景理论的提出 |
二、前景理论的决策过程 |
第二节 前景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参照依赖 |
二、框定效应 |
三、损失厌恶 |
四、风险偏好 |
五、三大效应 |
第三节 前景理论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应用综述 |
一、风险均衡理论 |
二、外交政策变化理论 |
三、国际谈判理论 |
四、威慑理论 |
五、其他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在领土争端中的态度成因 |
第一节 理论假定 |
一、国家在领土争端中是有限理性的行为体 |
二、国家在领土争端中有心理参照点且存在损失厌恶 |
三、国家在领土争端中存在风险偏好 |
四、领土争端对象国之间存在框定效应且会相互进行战略性框定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一、基于参照依赖和损失厌恶的实际占有 |
二、基于框定效应的实力焦虑 |
三、基于确定性效应的日美同盟 |
四、基于风险偏好的历史压抑 |
五、基于有限理性的日本民族性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前景理论视角下的中日钓鱼岛争端 |
第一节 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政策和表现 |
一、冷战后日本的钓鱼岛政策 |
二、冷战后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态度演变 |
一、从“搁置争议”到“法理”钓鱼岛:宽和-次强硬 |
二、从“法理”钓鱼岛到“国有化“钓鱼岛:次强硬-强硬 |
三、从“国有化”钓鱼岛到“同盟依赖”:强硬-次强硬 |
第三节 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态度演变的原因 |
一、基于参照依赖和损失厌恶:日本实际占有钓鱼岛局面的改变 |
二、基于框定效应:日本对钓鱼岛争端在中日关系中地位认识的转变 |
三、基于确定性效应: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介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前景理论视角下的韩日独岛争端 |
第一节 日本在独岛争端中的政策和表现 |
一、冷战后日本的独岛政策 |
二、冷战后日本在独岛争端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日本在独岛争端中的态度演变 |
一、从冷战结束至李明博登岛:宽和-强硬 |
二、从李明博登岛至今:强硬-宽和 |
第三节 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在独岛争端中态度演变的原因 |
一、基于战略框定:日本对韩国国家定位的转变 |
二、基于确定性效应:美国对东北亚“小北约”的推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前景理论视角下的日俄北方四岛争端 |
第一节 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的政策和表现 |
一、冷战后日本的北方四岛政策 |
二、冷战后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的态度演变 |
一、从“经济援助”到“零接触”:宽和-强硬 |
二、从“零接触”到“口水仗”:强硬-次强硬 |
三、从“经济合作”到再次“搁置”:宽和-软弱 |
第三节 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在北方四岛争端中态度演变的原因 |
一、基于框定效应:日本对俄罗斯国家实力认识的改变 |
二、基于恐惧风险偏好的风险规避: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重视程度提高 |
三、基于有限理性和参照依赖:日本对俄罗斯的历史记忆和日本的民族性格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7)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要旨 |
序章 |
第一节 问题意识 |
一、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发生质变 |
二、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旅行热潮 |
三、日本人游记是研究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好材料 |
第二节 本论文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三、本论文的创新、意义和不足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先行研究 |
第一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认识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及统计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 |
第二节 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统计分析及案例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明治时期以前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0-1867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 |
一、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整体情况 |
二、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特点 |
三、“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代表性问题 |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以“千岁丸”一行的中国游记为中心 |
一、旅行目的、各部游记的重心和特点 |
二、完整的个案: 以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为例 |
三、各游记共同的关注点: 以对难民和孔庙的看法为例 |
四、小结: 中国认识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明治前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8-1894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个案一: 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 |
一、小栗栖香顶的第一次中国旅行和《北京纪事》 |
二、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人认识 |
三、对中国的认识 |
四、小栗栖香顶的特别关注点: 宗教 |
五、小结: 日常生活中的对中国人的多面观察 |
第三节 个案二: 宗方小太郎与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
一、宗方小太郎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
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中的中国人、日本人、欧美人和朝鲜人 |
三、对中国的认识 |
四、宗方小太郎的特别关注点: 中国地势和兵力 |
五、小结: 中国作为日本“相机而动”的对象国 |
第六章 明治后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95-1912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个案一: 内藤湖南和《燕山楚水》 |
一、内藤湖南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
二、《燕山楚水》的概况 |
三、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认识 |
四、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一: 名胜古迹 |
五、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二: 以笔谈了解中国时局 |
六、内藤湖南认识中国的方法: 比较与局部代替整体法 |
第三节 个案二: 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 |
一、1906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满韩修学旅行 |
二、游记《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概况 |
三、《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对中国人的认识 |
四、《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中国认识 |
五、《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特别关注点: 旧战场和新经营 |
六、评价中国东北的方式: 与日本作比较 |
七、小结: 落后的中国、胜利者日本、新经营者日本 |
第七章 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 |
一、五个个案的基本情况对比 |
二、中国认识的共性和个性 |
第二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的原因初探 |
一、看中国的视角: 俯视的视角 |
二、信息源的变化 |
三、笔谈作用的转变 |
四、中国认识的二元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明代双屿港与十六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网络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十六世纪东亚海洋形态与海上贸易网络 |
第一节 明代朝贡体系及海禁政策实施情况 |
一 朝贡体系与海禁制度的初步形成(吴元年-宣德八年) |
二 朝贡体系渐弱而海禁政策逐渐加强(宣德八年-成化年间) |
三 朝贡体系与海禁政策的式微与破灭(成化年间-崇祯年间) |
第二节 十六世纪东亚地区海洋贸易网络的初步形成 |
一 正德、嘉靖、隆庆时期的中国海商 |
二 日本地区的对外贸易情况 |
三 朝鲜半岛对外贸易情况 |
四 屯门、漳州、双屿、澳门的葡萄牙商人 |
五 十六世纪东南亚各国的对外贸易 |
第三节 小结:十六世纪的东亚海域 |
第二章 明代双屿港的兴盛 |
第一节 双屿港地理位置辨析及其兴盛条件 |
一 有关双屿港地理位置的讨论 |
二六 横岛内部区位分析 |
第二节 双屿港兴盛的原因和过程 |
一 双屿港兴盛的原因 |
二 双屿港兴盛的过程 |
第三节 双屿港的贸易情况 |
一 从海贼陈瑞和胡胜供词看双屿港贸易 |
二 外文文献中有关双屿港贸易情况的记述 |
第四节 小结:从双屿港贸易看东亚地区贸易变化 |
第三章 双屿港的衰落 |
第一节 双屿之战的基本过程 |
一 朱纨剿灭双屿港前的准备措施 |
二 双屿之战的基本过程 |
第二节 双屿之战的原因 |
一 由邸报分析双屿之战的原因 |
二 北方边境形势的间或缓和 |
第三节 小结:政府力量的介入对东亚贸易网络的影响 |
第四章 双屿港衰落后的东亚海上贸易网络 |
第一节 葡萄牙与澳门 |
一 葡萄牙势力的东扩与西移 |
二 以澳门为中心的葡萄牙人东亚贸易圈 |
第二节 月港的发展及中国沿海港口发展趋势 |
一 月港的发展 |
二 中国沿海对外贸易港口的北移趋势 |
第三节 日本与长崎港 |
一 长崎港的初步发展 |
二 锁国时期的长崎港贸易发展 |
三 日本与东亚贸易圈 |
第四节 小结:双屿衰落后的东亚海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任务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任务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战争失败研究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 |
三、研究综述小结与既有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核心论点、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论点 |
二、研究架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价值与论文结构 |
一、论文价值 |
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上交通线与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况 |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基本情况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分布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构成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特点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战争的影响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重要性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本战争经济的影响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军作战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述 |
一、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1-1942 |
二、太平洋战争中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2-1943 |
三、太平洋战争后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3-1944 |
四、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4-194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政治原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日本的地缘环境、国家角色定位以及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一、地缘政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的地缘环境与国家角色定位 |
三、近代日本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四、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政治因素: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转换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同盟体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演进与转换 |
三、国际政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保交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 |
第一节 海军战略因素:日本海军战略理论的僵化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海军战略理论中的海上交通线 |
二、海上交通线保护在日本海军战略理论中的角色与地位 |
三、日本海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研究及其影响: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四、海军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海军战术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缺陷 |
一、海军战术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战时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演变与缺陷 |
三、海军战术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情报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一、海军情报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三、海军情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组织原因 |
第一节 国家组织因素:政府与军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统帅权独立与军政二元化体制 |
二、政府与军部分立 |
三、国家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军队组织因素:陆海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军政与军令并立 |
二、陆军与海军对立 |
三、军队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组织因素:海军各单位之间无法有效协凋 |
一、海军省与军令部 |
二、舰队与镇守府 |
三、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
四、海军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对手原因 |
第一节 误判因素:战前美国海军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态度与日本海军的误判 |
一、无限制潜艇战与国际法 |
二、战前美国海军对日战略——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三、误判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误导因素: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一、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三、误导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打击因素: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一、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三、打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凡例 |
附录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运输船队的名称与类型 |
参考文献 |
(10)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
一、芝罘的兴衰 |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
五、士兵“土匪”论 |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 |
致谢 |
四、日本在锁国时期为何仍与西方的荷兰保持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从“和制汉语”看近代日本人对汉字的认知 ——基于对“和制汉语”释译西学新概念的考察[D]. 孙婉璐.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试论幕末日本人中国观的转变[D]. 李家辉. 延边大学, 2021(02)
- [4]江户早期唐船贸易及唐商管理研究[D]. 冯丽红. 浙江大学, 2021(02)
- [5]日本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研究[D]. 郝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6]前景理论视角下日本与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91-2020)[D]. 陈姬文. 外交学院, 2021(11)
- [7]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D]. 李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8]明代双屿港与十六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网络的形成[D]. 石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D]. 何岸. 北京大学, 2020(03)
- [10]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