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的媒体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

跳槽的媒体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

一、跳来跳去的传媒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刘心武[1](2020)在《邮轮碎片》文中研究说明1最近手机"今日头条"上连篇累牍展现许多的肌肉男,特别是腹肌男,但她在生活中却几乎没有见到过一位。在邮轮上她注意观察,甲板躺椅上、泳池中,裸露出身体的男子没有一个近似网络上呈现的,而且,许多臃肿颟顸的肉体总是要跃入她的视野,无从规避。

魏占兴[2](2017)在《20世纪中国文学—新闻“两栖写作”流变论》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新闻“两栖写作”(以下简称“两栖写作”)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新闻学发展相伴生的一种写作活动,它兼及文学与新闻两个领域的专业创作活动与职业写作行为,是一种文学与新闻彼此交融、互动共生的写作现象。它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写作类型,伴随遽变而多质的社会发展进程同步前行。作为“两栖写作”主体的两栖作家,通常为具有职业新闻记者经历的作家或颇具作家气质的新闻记者,他们既有记者对社会变动的敏感又有作家的文情与哲思;他们关注并介入现实生活,并以文字迅速反映社会事件,创作出了大量兼具文学与新闻双重特征的作品。人类的新闻需要和新闻活动古已有之,在报纸诞生之前,新闻囿于封建制度的保守和新闻载体的匮乏,只能隐含或曰孕育于文学母体之中。随着报纸的出现,新闻也加速了孕育过程,并最终脱离文学母体。襁褓中的新闻不可能独立生存,它需要源源不断地向文学母体汲取营养:作家转型为记者,文人演变成报人,为新闻强健了骨骼;文学语言、文本结构和语法修辞等为新闻充实了血肉;甚至文学体裁也在为满足新闻的成长需求不断进行着变型与衍生。20世纪30年代以前,萌生期的“两栖写作”表现为新闻意识渐强的作家以报人角色或身份从事文学-新闻“二象性”文本的写作活动。30年代初,左联根据革命斗争新形势需求,在积极推进文艺大众化的进程中,确立了文学与新闻两大战线密切配合、联合作战的思想,积极开展具有鼓动性与战斗性的报告文学的理论研讨与创作实践。报告文学的勃兴直接推动了作家与记者开展“两栖写作”的热潮。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在抗战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庞大的作家群体开始向战地报道的方向“大迁徙”,使得文学与新闻的交叉地带变得宽阔而丰厚。显然,现代战争生活为两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题材,现代读者也对战地记者提出了艺术性的报道要求,这两种因素充分激发了两栖作家的写作情怀,充分调动了他们进行“文学化新闻报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新中国成立后,两栖作家的写作姿态与写作立场无不以国家提倡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出发点,以国家和民族共同倡导的价值观念与准则作为价值航标。两栖作家在政治语境下所取的单向政治归属,也就从根本上决定其作品歌颂-批判两极模式的生成。然而,随着歌颂的不断升级,部分作家开始走向迷失,对“大跃进”等虚假存在所作出的荒谬的报道与歌颂,使两栖作家原本强调客观真实的文本迅速沦落为失范异化的赝品。这一时期,“干预生活”的特写的出现,可谓知识分子在新体制下履行社会批判职志的一种尝试。尽管这些特写作家在之后到来的政治风暴中悉数遭受致命打击,但它的出现与发展无疑为“问题报告文学”在80年代的回归与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期,随着以开放、多元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文化的建构,作家们开始以自主的姿态进行创作。报告文学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的低谷之后再度走俏中国文坛,并于80年代中后期呈现井喷式发展之势。在这种繁荣背后起推波助澜作用的“生力军”中,曾经或当时正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占了极大的比例。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使报告文学“歌颂与批判”的本性再次凸显。尽管顺应时代潮流,书写改革开放,讴歌主旋律的作品不断涌现,但“干预生活”的作品大有崛起之势,并以其深刻的启蒙意义参与着社会理性精神的重构。“两栖写作”是作家顺应时代潮流而“辗转”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一种写作现象。作品之所以在两个领域皆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作用与价值,是因为它们在选题、立意以及文本写作上皆充分借鉴了文学与新闻两种表现形式之所长,其表现力也体现出文学与新闻的互补与叠加,进而使作品呈现出异于单纯的文学或新闻作品的别样景观。作家在两个写作领域之间的身份变迁绝非偶然的、无意识的职业选择,而是随着不同时代政治与文化生态的演变而产生的一种有其内在规律与明确目的性的价值取向与身份再定位。“两栖写作”不仅参与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学的建构,而且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及民族精神的重铸做出了独特贡献,可谓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张睿[3](2016)在《黑龙江影视频道的专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频道专业化是目前国际电视传播业发展的一种明显倾向。通过影视剧或者娱乐节目观众可以得到极大的放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活动的不断丰富,影视剧频道在电视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由于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介形式的注入,影视频道在媒体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有所降低,但是影视频道也以其自身特点在市场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本文以黑龙江影视频道为例,对其专业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黑龙江影视频道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介绍,分析该频道在具体发展中现在面临频道定位不准确、缺乏创新意识、缺乏专业人才和电影市场单一等综合性问题。其次,对黑龙江影视频道的受众的市场定位进行分析。对黑龙江影视频道与其他频道影视剧频道的收视率、电视剧资源、特色节目等进行分析,提出了黑龙江影视频道在节目的品牌以及节目的外包装两方面的定位策略。最后,本文提出了黑龙江影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不仅要树立全新的频道传播理念,还要创造无可代替的品牌节目。从电视剧、综艺节目、音乐体育类节目以及大型节目这些类别出发,对节目进行策划。再从专业化的角度对节目进行科学的编排和播放安排。通过这些对黑龙江影视剧频道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最大程度的符合现代观众的需求,在丰富的新媒体市场中,提高黑龙江影视频道的竞争力。

邓晓衡[4](2016)在《我国报业集团两个平台转型路径研究 ——兼谈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转型之路》文中认为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以提供纸质新闻为核心的传统报业集团面临着读者流失和广告流失的双重打击,报业转型成为了呼应时代的迫切需要。新闻和经营“两个平台”使命的分化趋势逐渐明朗,也成为越来越多报业集团转型探索的着眼点。如何再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发布平台,以及搭建起能够支撑报业集团生存发展的多元化经营平台,成为当今中国报业集团所面临的难题。在转型改革过程中,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上海报业集团等走在了前列。本文通过分析报业集团两个平台转型路径和突破口,探索适合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发展的转型路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用七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报业集团转型理论的梳理:第一章介绍报业集团转型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为报业转型一般理论分析,第三章阐述了转型中两个平台的功能、地位、演变、现状和难点。第二部分分别阐述了新闻平台和经营平台转型的主要做法,以四个报业集团为例,分析它们的转型突破口和路径布局:第四章是新闻平台转型路径的研究,第五章是经营平台转型路径的研究,第六章是四家报业集团转型路径研究。第三部分即第七章,分析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结合两个平台再造理论和四种路径模式,构设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转型之路。

元灮[5](2015)在《媒体人离职,告别是为了重新出发》文中研究表明编者开头语:对于一批着名媒体人先后离职这一引人瞩目的现象,离职者、坚守者各执一说,我们特邀了着名媒体人与着名学者评说。读者朋友,请您看看他们都在怎么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尽管媒体融合的口号喊得很响,但传统媒体走向衰落似乎不可阻挡,以名记者、名主持人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人纷纷离职,转变轨道,有人说,这是新闻理想主义的

李燕[6](2015)在《电视广告的叙事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典叙事学刚刚开始仅仅局限于对文学的研究,而随着叙事学的发展。经典叙事学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范围得到大大的扩展。电视广告也能有幸进入到叙事学的研究视野中,不得不说它为电视广告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可能。一直以来,对电视广告的叙事学研究都不是特别完整,比较琐碎。特别是缺少对受众方的关注。对于电视广告,由于它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注定了它高度的说服性与诱惑性。目的就是达到受众的内心,使受众按照广告人的意图进行解码。所以,寻找提高电视广告在受众心中传播效果的方式是本文的题中之义。本文通过主要借鉴叙事学理论,同时融入了社会学、电影叙事学等学科理论知识,致力于构建电视广告的叙事学框架。以此希望能对电视广告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

杨海鹰[7](2014)在《转型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劳动 ——以平面媒体新闻从业者身份变迁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转型中国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新闻人在市场经济、新媒体冲击和意识形态控制的压力语境中,新闻记者社会地位已经下行,其自我的身份认同陷入重重困惑。本文以笔者二十年的媒体从业经历和深入的民族志田野考察资料为基础,力图通过梳理媒体弹性雇佣制度、适应“薄报”时代的绩效考核、变化的新闻生产方式、日渐困窘的生存状态等议题,来探索形塑职业新闻人身份变化的多重权力关系。研究发现职业新闻人在褪去职业荣誉和优越社会地位的光环后,苦熬着“新闻民工”的打工岁月,正面临“下岗工人”的生存边缘,并出现了朝着项目经理人转型发展的雏形,职业新闻人的生存和职业前景都带有令人忧患的不确定性。作为在媒体业界从业良久的职业新闻人和传播学的青年学子,笔者非常渴望该研究能够理解信息社会如何为知识产业工人的解放提供动力,而不仅仅是正在渗透和扩张的资本、技术和意识形态控制的领域。

胡正荣[8](2013)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颠覆与重构》文中研究指明我讲的题目叫"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颠覆与重构",涉及几个关键词。其一,全媒体。全媒体时代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但因为它已经是媒介融合后的一个基本形态或常态,所以我们把全媒体时代作为一个大背景来看传统媒介的变化。其二,传统媒体。今天我要讲的重点是在全媒体时代这个环境下传统媒体应该怎么办。其三,颠覆与重构。颠覆这个词

尼松多吉[9](2012)在《西藏传媒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分析了西藏传媒人力资源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强调了发展西藏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针对西藏传媒人力资源开发的不足,为提升西藏传媒业的自身能力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对策。

齐婉竹[10](2012)在《传媒项目管理研究 ——以《“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媒业是信息社会中变动最频繁、反应最活跃的行业,因此,传媒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也是复杂多变的,完全符合项目一次性、独特性的特征。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传媒企业越来越趋于市场化,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在市场竞争中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很多传媒企业在传媒活动的开展中还在沿用传统的、落后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等,这些都极其不利于传媒活动的开展,并可能最终限制了传媒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传媒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广西药用植物园委托广西电视台资讯频道承办的一场专题晚会节目作为一个项目,运用项目集成管理的方法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团队管理、沟通管理等方面对该晚会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与控制阶段以及收尾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进行分析,找出该晚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本文的研究思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本文介绍传媒项目管理研究的选题背景、意义,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资料介绍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提出该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其次,对不同角度的项目定义做罗列汇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给出了作者自己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定义;通过举例分析总结出传媒活动的特点符合项目的定义和特征,因此可以将传媒活动作为项目来进行管理,并指出传媒项目管理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再次,运用与本文相关的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模块,对本文案例“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的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与控制阶段以及收尾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进行分析,运用项目集成管理的方法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团队管理、沟通管理等多个方面总结晚会项目各阶段的成功绩效和经验教训,并针对项目各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指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二、跳来跳去的传媒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跳来跳去的传媒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2)20世纪中国文学—新闻“两栖写作”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蔚为大观的“两栖写作”
    二、“两栖写作”研究现状
    三、“两栖写作”研究试图探索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两栖写作”的“春笋时节”
    第一节 现代报刊催生文本新样态
    第二节 新写实文体的传承与流变
    第三节 作家的新闻意识与叙事张力
第二章“峥嵘岁月”的上下求索
    第一节 政治文化生态催生“两栖写作”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盛行与“两栖写作”
    第三节“战争书写”的生成与流变
第三章 共和国旗帜下的“价值航标”
    第一节 政治归属与写作倾向
    第二节 唱响新中国的主旋律
    第三节 歌颂与批判的变奏曲
第四章“破茧”之后的开新与守正
    第一节 主体回归与记者转场
    第二节 启蒙语境开新求变
    第三节 守正固本和而不同
第五章“两栖写作”的共生与互补
    第一节 和合共生的近缘性
    第二节 新闻内核与文学演绎
    第三节 文学介入与新闻魅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黑龙江影视频道的专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黑龙江影视频道的发展现状
    一、黑龙江影视频道的发展历程
        (一)概述
        (二)立足电视剧
        (三)频道品牌化发展阶段
        (四)频道包装完善阶段
    二、黑龙江影视频道的发展现状
        (一)节目简介
        (二)收视情况
第二章 黑龙江影视频道的市场分析
    一、受众市场定位
        (一)受众行为分析
        (二)受众市场定位
    二、黑龙江影视频道与其他省级电视台影视频道收视特征比较
        (一)收视率比较
        (二)电视剧资源比较
        (三)频道编排特点比较
        (四)特色节目比较
    三、制约黑龙江影视频道发展的现实因素
        (一)制约发展的因素
        (二)频道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黑龙江影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黑龙江影视频道创作思路的策划策略
        (一)树立全新的频道传播理念
        (二)创造无可替代的品牌节目
    二、黑龙江影视频道的节目类型策划策略
        (一)电视剧“精品化”
        (二)影视剧类的综艺节目
    三、黑龙江影视频道的节目的编排策划策略
        (一)节目编排策划前的分析
        (二)制定系统科学的节目安排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我国报业集团两个平台转型路径研究 ——兼谈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转型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报业转型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报业集团
        2.1.2 报业寒冬
        2.1.3 报业转型
        2.1.4 两个平台
    2.2 报业转型的特性
        2.2.1 报业转型首先要坚持党的核心地位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2.2.2 通过转型实现对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经营方针的优化
        2.2.3 转型是为了给受众提供更好的媒体信息服务
    2.3 转型特点
        2.3.1 周期长
        2.3.2 见效慢
        2.3.3 转型结果不确定
第三章 报业转型中两个平台的功能、地位、演变、现状和难点
    3.1 两个平台的功能和地位
    3.2 报业两个平台的演变过程
        3.2.1 布局期:两个平台合一(1996年-2002年)
        3.2.2 改革期:新闻平台和经营平台分开(2003年-2005年)
        3.2.3 分化期:两个平台向多元化发展(2005年至今)
    3.3 我国报业两个平台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3.3.1 传统主营业务占比过高,广告下滑带来报业危机
        3.3.2 向互联网转型较为被动,制度人才资金配套没跟上
        3.3.3 两个平台差异化发展概念模糊
    3.4 两个平台转型的难点和对策
        3.4.1 推行体制改革降低转型阻力
        3.4.2 以互联网思维尽早转型
        3.4.3 不跟风勇于探索转型成功模式
第四章 新闻平台转型路径研究
    4.1 首要解决新闻渠道失灵问题
        4.1.1 新闻公众号运营
        4.1.2 APP新闻移动客户端能不能救报纸?
        4.1.3 如何破解内容同质化问题?
        4.1.4 如何增加用户参与感提高黏度?
    4.2 创新吸引受众的方式
        4.2.1 众筹新闻模式
        4.2.2 阅读分利模式
    4.3 新闻采编流程改革
        4.3.1 为什么要进行采编流程改革
        4.3.2 中央采编厨房的流程再造和适用性
    4.4 记者编辑的转型
        4.4.1 思想先转型,坚守新闻理想
        4.4.2 坚持内容为王,增强优质内容的持续供应
        4.4.3 坚持用户为本,精准了解受众
第五章 报业经营平台转型路径研究
    5.1 报纸保值策略
        5.1.1 挖掘政务合作需求
        5.1.2 以社区为阵地开展读者服务
        5.1.3 报纸的版权保护
    5.2 存量创新策略
        5.2.1 内部创业和项目孵化
        5.2.2 内部创业和项目孵化的难点与对策
    5.3 上市融资策略
第六章 四种报业集团转型路径的突破口剖析
    6.1 以游戏平台为突破口: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转型路径
        6.1.1 体制改革破除壁垒和束缚
        6.1.2 制定发展战略提升转型
        6.1.3 上市融资掌握资本主动权
        6.1.4 收购游戏网络平台获取大量用户
        6.1.5 布局“新闻媒体、数字娱乐、智慧服务、文化产业投资”3+1平台
        6.1.6 投入互联网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交易中心
    6.2 以多元经营为突破口: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转型路径
        6.2.1 借助阿里巴巴、百度贴吧、腾讯技术平台切入互联网
        6.2.2 从单一化、碎片化到多元化经营
        6.2.3 与当地政府合作,获得重大支持
    6.3 以全媒体数据库和智库为突破口: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转型路径分析
    6.4 以客户端为突破口:上海报业集团转型路径分析
        6.4.1 三轮体制和机制改革
        6.4.2 报业集团与创业团队捆绑开发APP
第七章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转型之路
    7.1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两个平台转型战略分析
        7.1.1 两个平台转型基本情况
        7.1.2 制定转型战略目标
    7.2 转型与改制结合,建立高效的管理决策层
        7.2.1 经营性资产清产核资推行公司化管理
        7.2.2 建立平战结合的中央采编厨房
    7.3 上市融资,做大非报经营产业
    7.4 调整人才结构,提高经营和网络技术人员配比
    7.5 加快数据库建设,形成内容和用户数据库
    7.6 新闻产品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7.6.1 增强舆情服务和智库功能
        7.6.2 内容为王和丰富呈现
        7.6.3 打造“生活圈”和电商购物平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媒体人离职,告别是为了重新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离职者说
二、坚守者说
三、专家评说

(6)电视广告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一、叙事学理论及其与电视广告的关联
    (一)叙事学理论阐释
    (二)电视广告叙事的可行性分析
二、电视广告的叙事主体
    (一)广告主
    (二)广告人
三、电视广告的叙事时间
    (一)电视广告叙事时间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
        2.逻辑性
        3.完整性
    (二)时间畸变
        1.时序
        2.时距
        3.频率
四、电视广告的叙事空间
    (一)电视广告叙事空间的基本特征
    (二)形象空间
        1.形象空间的基本特征
        2.故事空间
五、电视广告的叙事画面
    (一)电视广告画面及其特征
        1.时空的运动性
        2.画面的连续性
        3.表意的模糊性
    (二)电视广告画面的叙事功能
        1.表现性蒙太奇
        2.叙述性蒙太奇
六、电视广告的叙事声音
    (一)电视广告声音及其内涵和特征
        1.声音的心理性
        2.声音的表情性
        3.声音的全方位性
    (二)电视广告声音的叙事功能
        1.电视广告声音可以促使事件变得完整
        2.电视广告声音可以塑造人物
        3.电视广告声音可以营造氛围、烘托背景
七、电视广告叙事的深层逻辑
    (一)电视广告生成话语的深层逻辑
    (二)电视广告的深层逻辑探析
八、叙事方式对电视广告功能的影响
    (一)创造品牌神话
    (二)制造符号(意义)消费
    (三)构建群体认同
    (四)加剧话语权力的失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7)转型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劳动 ——以平面媒体新闻从业者身份变迁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动机
        1.1.1 弹性雇佣制和劳工身份的塑造
        1.1.2 国内平面媒体市场化之路和新闻从业者身份变迁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平面媒体从业者的现实困境
    2.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压力
        2.1.1 新媒体技术的冲击
        2.1.2 资本扩张的压力
        2.1.3 意识形态管控
    2.2 转型中国的媒体改革
        2.2.1 被击碎的铁饭碗
        2.2.2 绩效考核对记者的压力
    2.3 报纸衰退带来绩效考核的变化
    2.4 无规律工作导致的生存压力
第三章 新闻生产方式的突变
    3.1 互联网平台重构信息获取渠道
    3.2 新媒体渐成职业新闻人依赖对象
    3.3 产销合一
        3.3.1 单向提供转向双向互动之困
        3.3.2 传统媒体抢道新媒体意识初步形成
    3.4 报道质量的深度诉求
第四章 转型中国“新闻民工”身份的再造
    4.1 从新闻记者到“新闻民工”身份的变迁
        4.1.1 “新闻民工”的出现
        4.1.2 停滞的收入无法应付上涨的生活重负
        4.1.3 困惑的个人地位
        4.1.4 过量信息对职业新闻人造成负面效应
        4.1.5 择业竞争
        4.1.6 从业者个体与单位体制的捆绑
    4.2 “新闻民工”与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
        4.2.1 新闻从业者从“新闻民工”到“下岗工人”
        4.2.2 新闻从业者转型项目经理人的尝试
        4.2.3 记者——专业主义理想还是谋生手段?
        4.2.4 记者素质——必须具备专业素养还是已无门槛?
        4.2.5 新闻专业主义——必须坚守或只是梦想?
结论
附录:访谈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传媒项目管理研究 ——以《“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传媒项目管理概述
    2.1 项目的定义和特点
    2.2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2.3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2.4 传媒项目的特点
    2.5 传媒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管理研究
    3.1 《“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介绍
    3.2 《“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的启动阶段
        3.2.1 项目可行性分析
        3.2.2 项目干系人
        3.2.3 项目审批
        3.2.4 项目管理组织
        3.2.5 项目期限
        3.2.6 项目目标
        3.2.7 项目启动会
    3.3 《“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的计划阶段
        3.3.1 项目工作结构分解图
        3.3.2 项目进度计划
        3.3.3 晚会策划
    3.4 《“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的实施与控制阶段
        3.4.1 晚会表演嘉宾的确定
        3.4.2 晚会舞台设计的变更
        3.4.3 晚会航模创意的实施
        3.4.4 晚会彩排和录制
        3.4.6 项目成本管理
        3.4.7 项目团队管理
    3.5 《“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的收尾阶段
        3.5.1 项目验收
        3.5.2 项目终期绩效考核
        3.5.3 项目后评价
第四章 《“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管理的综合分析
    4.1 《“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项目团队管理方面
        4.1.2 项目沟通管理方面
        4.1.3 项目进度管理方面
        4.1.4 项目成本管理方面
    4.2 《“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管理的改进建议
        4.2.1 项目团队管理方面
        4.2.2 项目沟通管理方面
        4.2.3 项目进度管理方面
        4.2.4 项目成本管理方面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四、跳来跳去的传媒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邮轮碎片[J]. 刘心武. 当代, 2020(04)
  • [2]20世纪中国文学—新闻“两栖写作”流变论[D]. 魏占兴. 兰州大学, 2017(08)
  • [3]黑龙江影视频道的专业化发展研究[D]. 张睿.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5)
  • [4]我国报业集团两个平台转型路径研究 ——兼谈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转型之路[D]. 邓晓衡. 广西大学, 2016(02)
  • [5]媒体人离职,告别是为了重新出发[J]. 元灮. 西部学刊, 2015(01)
  • [6]电视广告的叙事学研究[D]. 李燕. 新疆大学, 2015(04)
  • [7]转型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劳动 ——以平面媒体新闻从业者身份变迁研究为例[D]. 杨海鹰. 复旦大学, 2014(04)
  • [8]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颠覆与重构[J]. 胡正荣. 新媒体与社会, 2013(04)
  • [9]西藏传媒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J]. 尼松多吉. 西藏科技, 2012(12)
  • [10]传媒项目管理研究 ——以《“世界药园健康养生”晚会》项目为例[D]. 齐婉竹. 广西大学, 2012(03)

标签:;  ;  ;  ;  

跳槽的媒体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