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大兴安岭林区南坡荒地的保护与植被恢复(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星[1](2021)在《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土地覆盖及生态功能变化研究(1990-2018)》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推动生态质量演变的主要因素,正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林草交错带,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时空波动性强,边缘效应明显,环境的异质性较高,是指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典型区域。本文以1990、2000、2010和2018年(6-8月)四期Landsat影像和实地调查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近30年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类及变化分析。然后,借助气象数据及MODIS图像,采用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推导了研究区NPP的时空变化;还利用了像元二分法估算了1990-2018年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最后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及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对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景观格局和森林破碎化过程进行了评估,并讨论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90年至2018年,研究区森林面积减少63241.11公顷,过火区减少35214.66公顷。两者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1990-2018年发生了多起林火灾,森林被毁而产生过火区,然后逐渐转变为草地。草地面积减少202201.38公顷,草地退化问题依然严重,消失的草地主要转为人工表面和荒地。耕地增加297330.12公顷,主要原因是90年代人们开垦草地而变成耕地。2000年以后,耕地面积减少26122.14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取得良好进展。湿地总共减少52367.13公顷,许多湿地退化为草地及荒地。人工表面28年间增加48737.79公顷,其中草地转为城市用地面积最大。荒地面积虽然总体上有所增加,但先增加后减少,草原荒漠化状况逐渐好转。研究区LUCC类型变化最显着的特征是草地、耕地、人工表面和荒漠之间的大规模转换。2000年至2018年,研究区年NPP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来看,NPP由西南向东北持续增加,东北林区和西部草原显着增加。从1990年到2018年,植被覆盖度先减少后增加,特别是在荒漠和草原地区。不同级别的植被覆盖度类型的转化特点主要是相邻级别之间相互转化,并且以低植被覆盖度向高植被覆盖度转化为主。从1990年到2018年,研究区所有地类的斑块平均面积(MPST)减少,导致研究区景观完整性降低。另外,对于森林破碎化,2010-2018年研究区所有森林破碎化类型(收缩、穿孔、消失和破碎化)比1990-2000和2000-2010两个时段少得多,森林保护逐渐得到加强。1990-2018年间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局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呈现改善和恶化并存的态势。研究区1990-2018年间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之和由1261万公顷(1990年)先减少为1229.24万公顷(2000年),再增加为1229.37万公顷(2010年),最后轻微减少为1229.18万公顷(2018年)。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1990-2018年生态用地比例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轻微降低的变化趋势。2010-2018年生态用地面积的减少主要跟城市的快速发展及道路建设有关。这与1990-2018年植被覆盖度变化及研究区中部林草交错带NPP的变化基本一致。本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建议。政策建议:近些年林草交错带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提高,需要继续落实森林防火,注重火后植被恢复,积极推进退耕还草政策实施,推进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合理科学放牧,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各项专项治理政策,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赵酌[2](2021)在《寒温带多年冻土区植被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高纬度大兴安岭林区火后植被(湿地、森林和灌丛)实地调查,首次通过数值模型模拟和长期野外定位观测、物探、遥感等手段,以“空间换时间”,采取内业调查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火烧后草丛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草类兴安落叶松及杜鹃兴安落叶松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未火烧、中轻度火烧和重度火烧三种情况下死亡状况、更新类型、更新速度等,并通过遥感监测研究区火烧前后植被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等的变化,研究不同恢复阶段不同林型乔、灌、草等群落的更新恢复情况,物种组成的动态变化,以及植被群落多样性。得到结果如下:(1)草丛沼泽湿地火烧后恢复草丛湿地地上草本层植物生物量较未火烧草丛湿地地上草本层植物生物量多。说明火烧后,土壤养分增多。(2)灌丛沼泽湿地火烧灌丛湿地的草本物种与未火烧灌丛湿地草本物种有很大差异,即火烧灌丛湿地的物种,如羊胡子草(Cares callitrichos V.Krecz)、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Thunb.)DC.)、山岩黄花(Hedysarum alpihum I)、毒芹(Cicuta virosa Linn)等比未火烧灌丛湿地的物种,如马兰莺尾(Risensata Thunb)、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ifolium var.sibiricum)等更喜阳光,同时烧灌丛湿地的灌木物种数量少于未火烧灌丛湿地,这说明火烧灌丛湿地的物种还在由火后的偏阳性物种向更多阴性物种演变过程中。(3)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由于火烧导致的林木死亡,林分郁闭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地表植被烧死后,土层裸露,地温升高,生态系统结构随之改变,尤其是受火灾影响,多年冻土层热平衡被打破,冻土减少或消融,土壤特性、水环境受影响发生改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对林分灌、草植被的影响,森林植被在更新中形成新的群落。(4)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火后6年的杜鹃落叶松林仍处于向火前状态演变过程中,特别是重度火烧的杜鹃落叶松林。中/轻度火烧对杜鹃落叶松林乔木层林分组成的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火烧后由于林木死亡导致的林分郁闭度变化和土壤养分的变化是直接导致未火烧、中轻度火烧和重度火烧样地灌木层、草本层物种组成和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火烧促进了林下更新,特别是在重度火烧迹地,但更新幼树的树种组成与火前林分差异很大。
温慧[3](2021)在《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及真菌资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北地区国有林占全国总量近1/3,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本文选取大、小兴安岭地区共1058块样地进行了植物资源和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其中大型真菌是在凉水自然保护区和呼中自然保护区为基地重点调查。本研究分析了两地的植物和大型真菌资源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并对其复杂关系进行了冗余排序。整体比较了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资源和大型真菌资源的区域差异,并讨论了历史差异。结果发现:1、大、小兴安岭优势种的科属构成是相似的,主要差异是优势种构成不同。大兴安岭乔木层前五个优势种是落叶松、白桦、山杨、蒙古栎和樟子松、;灌木层是越橘、兴安杜鹃、榛、欧亚绣线菊及细叶杜香;草本层是小叶章、羊须草、地榆、东方草莓和圆叶鹿蹄草。小兴安岭前五个优势乔木种是落叶松、白桦、山杨、蒙古栎和红松;灌木是毛榛、榛、绣线菊、珍珠梅、山刺玫;草本层是小叶章、皱果薹草、泽薹草、蚊子草、林木贼。2、大兴安岭大型真菌,主要种有细柄丝膜菌、钟形干脐菌、红褶丝膜菌、毛栓菌、褐绒盖牛肝菌等,小兴安岭大型真菌,主要种有木蹄层孔菌、堆金钱菌、云芝、火木层孔菌和洁小菇占比较大。总体来看大兴安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较小兴安岭高。从大型真菌的功能类型方面看,两地占比最高的是食用菌,约为其他类群的2倍,生境类型统计,大兴安岭以林地真菌居多,小兴安岭以活力木型真菌居多。3、大兴安岭较小兴安岭森林密度高(乔木密度比小兴安岭高27.78%,灌木密度高7.19倍,草本的盖度高1.14倍),但是有更多的小树(树高,胸径降低7.99%-24.17%),小灌木(灌木高,盖度降低58.17%-59.61%)及较矮的草本(草高降低44.74%)。大、小兴安岭乔木平均高分别是9.56 m和10.39 m,平均胸径10.98cm和14.48cm,灌木平均高0.64m和1.53m,草本平均高分别是0.21m和0.38m4、大兴安岭乔木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较小兴安岭低,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较小兴安岭高。具体表现为,大兴安岭乔木和灌木物种分布不均且种类较单一(相比小兴安岭,丰富度低9%-74%,均匀度低7%-67%)草本分布更均匀(相比小兴安岭,均匀度高18%)但种类比小兴安岭少(相比小兴安岭,丰富度低31%)。5、大、小兴安岭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是草本覆盖度,其次是灌木和草本优势种。与植物多样性不同,真菌多样性特征差异主要受林上(乔木、灌木)结构和关键种的影响。两个地区影响大型真菌多样性的因子在大兴安岭(乔木密度和灌木高度、越橘和兴安落叶松多度)和小兴安岭(乔木大小、乔木多样性)不同。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植物、大型真菌组成、森林结构及其复杂关系方面,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存在较大的空间和历史差异。上述结果为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精细管理和保护提供新依据。
王福军[4](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霖[5](2020)在《内蒙古毕拉河森林火灾受害程度遥感评价及其早期植被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Landsat OLI卫星遥感影像,使用卫星遥感数据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对识别火烧迹地面积与林火烈度的方法展开研究分析,同时与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以及草地、森林等植被类型因子联系起来对过火区域的火烈度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植被类型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利用多时相的植被指数变化时间序列对过火区域的植被早期恢复过程展开研究。针对2017年5月2日发生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局北大河林场的森林火灾形成的火烧迹地展开研究,通过收集2016年~2019年间每年5月~10月的Landsat 8卫星遥感影像衍生出来的各类火产品数据作为数据源,收集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作为地形因子数据来源,根据K-means聚类算法得出差分归一化燃烧率(differenced Normalized Burn Ratio,d NBR)的阈值范围,利用归一化燃烧率(Normalized Burn Ratio,NBR)、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NDVI)、归一化水汽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M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等遥感指数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对此研究地的火烈度地进行识别,利用ENVI5.3软件将研究地的海拔、坡度与坡向和火烈度逐个叠加进行分析,同时利用ENVI中的监督分类功能划分出森林、草地两个土地类型后也和火烈度逐个叠加进行分析。而后,在NDVI、EVI、NDMI和NBR等不同指数之间对比不同火烈度、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植被指数的恢复情况,最后选出可以更好的反映植被生长恢复特征的指数进行火后植被早期恢复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1)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建立的分类模型整体上看效果较好,对于林火烈度的总体分类精度达到了88.3%,KAPPA系数值是0.857。利用根据K-means聚类算法得出d NBR四个等级:未燃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中度火烧区域和轻度火烧区域的面积较大,分别为2888hm2和2590hm2,分别占总过火面积的40.2%和36%。(2)林火烈度会受到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以及植被类型的影响。在海拔450~550m的区域火烧面积最大,轻度林火烈度主要分布在海拔450~550m的区域,中度与重度火烈度在450~1000m的海拔范围内均有分布;在Ⅱ级坡(2°~6°)的火烧面积最大,坡度在15°以上时几乎没有轻度火烧;在阳坡的火烧面积要相对阴坡大一些。植被类型方面,森林主要受到中度、重度的火烧,而草地主要受到了轻度火烧的影响,受害程度较低。(3)火灾发生后的早期时间内植被恢复在不同强度的林火烈度作用,以及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下具有较大差异性。同时,草地比森林的恢复水平高出很多,大部分草地在火烧当年就可以快速恢复100%水平,而森林因火烧强度较大,需要到第二年才逐渐恢复至火前80%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森林火灾的火烈度等级评价以及火烧迹地中的植被恢复研究提供参考案例。
陈昭地[6](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寒地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寒地城市由于人为活动和地理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由于现有的理论缺乏对寒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专项研究,而实际的公园设计更是存在着盲目模仿、忽略气候影响以及缺少针对性的生态设计等问题。郊野公园作为寒地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和进行修复展示教育与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对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具有补充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修复寒地城市的生态屏障,促进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寒地城市已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寒地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运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归纳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基于每个城市所面临生态问题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取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应用WINAIR分析软件和GIS分析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再进行后续的景观功能布局、服务设施系统和节事活动的营造;最后将探索得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对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文章基于寒地城市的国际化视野,以我国寒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选题背景,以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为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建模分析等方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以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营造低成本、生态可持续的寒地郊野公园为目的,进行策略探索和设计实践;以提高寒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绿色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
陈俊宇[7](2020)在《火干扰下兴安落叶松林直径结构动态》文中认为直径结构对森林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1987年、2003年和2015年火干扰区域和附近未受火干扰区域设置典型样地,基于树轮数据和调查数据重建历史直径结构,结合气候变化背景,探究火干扰对林分直径结构与林分生产力关系的影响,进而为大兴安岭火干扰样地植被生产力恢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火干扰强度增加对直径生长起抑制作用,火干扰恢复时间延长对直径生长起促进作用,且中度火干扰情况相比重度火干扰情况下林分恢复时间更短。中度火干扰促进兴安落叶松直径生长,兴安落叶松直径结构向大、中径级(12-24cm)移动。随火干扰强度的增加为重度,兴安落叶松直径结构则由大径级(20-24cm)向小径级(4-10cm)发生移动。随火干扰恢复时间的增长,兴安落叶松林分直径结构逐渐从大径级(20-24cm)向小径级(4-10cm)移动。2)火干扰改变了兴安落叶松直径生长与气候之间的响应关系,兴安落叶松直径生长对温度和降水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响应”。中度火干扰下兴安落叶松生长与上年冬季温度(11-1月)的响应关系由显着正相关转变为显着负相关(P<0.05);重度火干扰下与当年生长季(5月-8月)、上年生长季(7-9月)和上年冬季(11-12月)降水的响应关系均改变为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随着恢复时间延长,当年生长季(6-8月)温度和上年生长季(5-9月)的降水对落叶松生长促进作用加强,上年冬季(11月-12月)温度和当年冬季(12-1月)降水更加明显地抑制了兴安落叶松生长。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兴安落叶松直径分布可能会向中小径级移动,同时火干扰后的直径生长速度将会大幅度减缓,火干扰恢复进程将会加长且很难恢复到原有自然状态。3)不同火干扰下直径结构与林分生产力关系存在差异,且随着恢复期变化而不同。短期恢复3年后,对照和中度火干扰样地内直径与生产力是呈正相关关系,但在重度火干扰样地内直径结构与生产力则是非线性关系,由火干扰初期随着林分平均直径的增加,生产力出现下降的趋势,而随着时间恢复林分平均直径达到14cm以上,二者又呈现正相关关系;恢复15年后,重度和中度火干扰样地恢直径与生产力均呈正相关关系;恢复31年后,重度火干扰样地直径与生产力转为负相关关系。
付婧婧[8](2020)在《大兴安岭林火烈度空间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指出在北方森林中火干扰是森林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林火烈度作为衡量林火动态的重要指标,较为直观地反映了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林火烈度空间格局深刻地影响着森林景观中的多种生态过程(如树种组成、种子扩散以及植被的恢复)。解释林火烈度空间格局有助于揭示林火干扰后森林景观格局的形成机制,对预测未来林火烈度空间格局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林火管理策略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LandsatTM/ETM遥感影像,将2000-2018年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的42场火的林火烈度划分为未过火、轻度、中度、重度4个等级。采用FRAGSTA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从类型水平上计算了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面积加权边缘面积比、斑块密度5个景观格局指数,以对林火烈度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化描述。并且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模型,分析了气候、地形、植被对林火烈度空间格局的影响及其边际效应。最后,使用历史火灾发生期间的气象数据,预测和比较了在不同火险气象等级条件下潜在林火烈度空间格局。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轻度火烧斑块在火场中所占比例小,总体形状较为规则(偏向矩形)但边缘复杂(边界波动明显);中度火烧斑块在火场中所占比例较大,总体形状较不规则,且边缘复杂;重度火烧斑块在火场中所占比例最大,总体形状较为规则且边缘不复杂。相对于未过火、轻度、以及中度火烧斑块,重度火烧斑块的面积更大、形状更简单。(2)植被覆盖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轻度火烧斑块空间格局最重要的因素。当植被覆盖度大于0.6时,轻度火烧斑块在景观中所占比例增加;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是影响中度火烧斑块空间格局最重要的因素。当相对湿度小于60%时,中度火烧斑块在景观中所占比例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的边际效应值显着增加;海拔对重度火烧斑块的空间格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坡向、坡度、植被覆盖度、相对湿度、温度等;随着海拔的升高,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的边际效应曲线呈上升趋势,而面积加权边缘面积比和斑块密度呈下降趋势。(3)随着火险天气等级的升高,轻度火烧斑块空间格局对气候/气象条件变化的响应不敏感;中度火烧斑块空间格局对高火险天气变化较为敏感。在高火险天气条件下,中度火烧斑块的面积变大,形状变复杂,斑块的数量减少;在高火险天气条件下,重度火烧斑块的边缘和斑块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的并没有增加。(4)总体来看,2000-2018年大兴安岭呼中森林景观中重度火烧斑块与未过火、轻度以及中度火烧斑块存在显着差异性。相对于气候而言,地形和植被对于塑造重度火烧斑块空间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在高火险天气条件下,重度火烧斑块的形状变得简单,不利于森林火烧迹地植被的恢复。因此,应针对重度火烧区域进行可燃物处理,从景观层面上合理配置森林斑块,从而降低高烈度森林大火发生的风险。
杨婧雯[9](2020)在《东北林线偃松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文中提出近几十年以来,东北地区也是我国增温最显着的地区之一,东北林区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全球变化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布,高山林线作为生物地理过渡区对于指示环境变化是一个重要指标。林线几米高度内有许多关键的因子和生态进程突变,因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而被视为全球变化理想的“监测器”。本文利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的9个采样点的1种灌木偃松(Pinus pumila)、2种乔木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差异。研究东北高山林线植被在暖干化气候变化趋势下的响应,对于理解林线植被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北方森林的经营管理以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1)偃松是大兴安岭亚高山林线过渡区的重要灌木,但是这种偏心灌木茎干的不同方向上生长与气候关系是否一致尚不清楚。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小白山林线上采集了 15个偃松圆盘。分析了偃松4个方向半径(A、B:左右垂直半径;C:反向木半径;D:应压木半径)生长-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D方向的灌木年轮宽度为4个方向最宽(0.70±0.14 mm/a),反向木(C)最窄(0.43±0.07 mm/a)。6月的降水量是A和B方向径向生长主要限制因素。然而,C方向的径向生长主要受6月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的影响。D方向的径向生长与当年2月、前一年10月的平均温度和前一年11月最低温度呈正相关。此外,4个方向的径向生长均与当年6月的日照时间呈负相关,这可能与高温导致的干旱胁迫加剧有关。A、B和C方向的径向生长与5月冻融强度和频率呈负相关,春季冻融可能会导致植物叶片和根的损伤。灌木垂直应压木方向半径的生长可能并不包含最多的气候信号,而应压木方向的径向生长似乎可以正常应用于年轮气候学。(2)不同海拔温度、降水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会发生变化,但是不同海拔限制灌木生长的气候因子是否会改变呢?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阿龙山林业局奥克里堆山,分析了不同海拔偃松生长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海拔偃松的径向生长受春季(3-5月)均温的限制,生长季降水对中海拔偃松生长有促进作用。冬季气温促进低海拔和中海拔的偃松的径向生长,但对高海拔偃松有不利影响。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21年滑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气温与中海拔偃松年表的相关关系由不显着负相关转为显着负相关,而与生长季降水的相关关系由正相关转为负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海拔偃松生长对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因此,近几十年来,水分对中海拔偃松的径向生长越来越重要,而变暖则有利于低海拔和高海拔偃松的生长。由于灌木高度较矮,更容易受到微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不同地点的灌木生长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解释偃松在亚高山地区扩张。(3)不同纬度梯度下,环境条件也会发生较大改变,不同纬度的林线灌木生长的限制因素是否一致呢?在我国偃松分布区从北到南(44-52.5°N)的7个高山林线采集偃松径向生长数据,分析其生长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南部采样点的年轮宽度和北部采样点有明显的差异,其中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大白山(DBS)和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阿龙山林业局奥克里堆山(AK)之间的差异最大,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AES)和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M)两个样点之间年轮宽度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年轮宽度沿纬度梯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纬度较高的采样点HM、AK和黑龙江塔河县札林库尔国家森林公园(ZL)多数偃松生长与温度呈正相关,而纬度较低AES和黑龙江桃山国家森林公园平顶山(TS)偃松生长与温度呈负相关。滑动相关的结果显示高纬度的偃松(ZL,AK,HM)和高海拔吉林敦化黄泥河自然保护区老白山(LBS)偃松生长与冬季的气温呈正相关,特别是在1990年之后。而南部的AES偃松与冬季温度由负相关转为不相关。最北部的ZL偃松与夏季温度由负相关转为不相关。如果气温持续升高,我国偃松分布南端可能发生北移。(4)偃松在低海拔地区生长在高大乔木的冠层下方,乔木和灌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的两种植物生活型,偃松与其上层乔木的生长-气候关系是否一致?在黑龙江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ME)、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M)、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YK)和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永安林场(YA)进行采样,比较了偃松和其上层乔木(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生长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同一地点的偃松和上层乔木年表相比,同一树种的年表具有更高的一致性。春季和夏季的温暖条件对乔木径向生长不利,且乔木与温度相关性高于偃松。相比乔木,3-5月较高的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更有利于偃松的径向生长。偃松的径向生长受冬-春季降水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其根系较浅所致。随着时间变化,3月温度对偃松和上层乔木生长的影响从非显着相关变为显着负相关。由于木质部特征和木材形成时间的不同,偃松生长季开始和结束时的温度阈值均高于上层乔木。上层乔木对干旱事件的抵抗力高于偃松,但是恢复力低于偃松。因此,乔木比寒冷地区的灌木更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这不仅解释了灌木在树木无法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的原因,而且也支持了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灌木生长和“全球绿化”的观点。偃松可作为大兴安岭地区潜在气候变化的可靠指标。灌木在树木年轮生态学和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孟超[10](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稳定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分区研究 ——以河北易县为例》文中指出森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森林、土壤环境以及森林所依赖生存的各种环境要素共同组合的自然综合体。森林景观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生态系统为核心,耦合土地利用类型、环境条件等因素,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地域综合体。县域作为联结城市与乡镇功能的基础单元,是实施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营造生态宜居景观的关键层级。针对森林资源结构与功能特征、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性、森林景观格局多功能性,以及森林多层级优化经营需求,开展县域尺度森林资源结构、质量与功能评价研究,对深化森林资源结构、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关系认识,丰富森林经理学理论与范式,提高森林景观经营与管理,权衡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太行山区北端东麓河北易县为研究区,以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DEM、2017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代表性林地调查和县域各级行政单元社会经济资料收集,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下,基于ArcGIS9.3、ERDAS IMAGINE 9.2、IBM SPSS Statistics24、Fragstats3.3等分析软件,综合运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原理、生态稳定性原理和景观等级理论,在分析县域森林资源环境基础、结构与整体质量基础上,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多角度解析了森林景观格局及其等级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辨析出了决定森林资景观格局空间差异的主导因子,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土地开发等方面,应用偏相关分析,系统研究了影响森林资源、景观稳定性经营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在GIS环境中构建框架模型,并评价了县域森林景观格局稳定性,建立了不同分区多层次优化经营分区。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通过地形分析、空间统计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易县森林资源结构特征与质量。研究发现,全域地类以林地为主,森林以乔木、灌木林为主,占森林资源面积的97.07%,树种以杨树类、油松、柞树类、山杏等林分分布最多,占比分别为45.09%、19.09%、11.07%、5.68%和19.02%。西部山区乡镇森林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东部平原乡镇则较小,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300m以下浅山丘陵区和500-800米中山区。森林资源结构相对单一,中幼龄林居多,人工植苗面积大,主要森林经营指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基于等级理论和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表明,在县域景观尺度上,不同组织层次景观变化响应强烈。森林景观分离度(SPLIT)、多样性指数(SHDI)和斑块密度(PD)等变化响应强烈,随着组织层级细化,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斑块面积、数量等特征逐渐增强。森林景观分类组织层级越高,景观蔓延和聚合趋势越明显,组织层次越细,各森林景观类型空间集聚、丛生化程度越明显,景观斑块边缘效应越突出。森林景观与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相互耦合,从山区到平原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增强,森林景观破碎化、斑块形状复杂性及空间差异增大。(3)县域乡镇层级景观特征与立地条件、乡镇社会经济指标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斑块密度(PD)、凝结度(COHESION)对地理环境支配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更大,低破碎化、高连通性、多样化森林景观与高海拔、高起伏度的地形条件关系密切,乡镇耕地和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PCLA,PRCLA)越大,林地景观连通性程度越低。平均坡度(MS)、土层厚度(SD)和高差(ED)作为基础性的控制因素,直接影响耕地、居民建设用地占比(PRCLA)等指标,从而间接作用于森林景观格局。在地形起伏、土壤条件一定下,降低乡镇人口数量(APS)、耕地和居民建设用地占比(PCLA,PRCLA)可降低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提升森林景观连通性。(4)通过构建通径分析模型,探讨了立地条件、乡镇社会经济指标对乡镇层景观特征量化影响。乡镇平均坡度(MS)、土层平均厚度(SD)、耕地面积占比(PCLA)、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PRCLA)等指标对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影响较大,其解释能力达到了54%。乡镇单元内高差(ED)、土层深度(SD)、人口数量(APS)、耕地面积占比(PCLA)、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PRCLA)等指标对森林景观格局连通性空间差异的解释能力更高,达到了60%。(5)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森林景观格局三个维度,明确了森林资源、森林景观经营的主要指标。在县域上,林地面积、森林总蓄积量、每公顷森林蓄积量是主要的目标性经营指标。景观水平上的斑块密度、景观凝结度、聚合度和类型水平上的景观凝结度、核心斑块总面积、独立核心斑块数量、相似邻近百分比是森林景观格局的技术性经营指标。以地形粗糙度(TR)、土层厚度(SD)为控制变量,研究了影响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景观格局的主要调控因子。乡镇人口数量(APS)、居民点及城建用地地块密度(DRAUCL)和面积占比(PRCLA)、工矿用地面积占比(PMLA)与县域森林资源、景观格局相关性较高,应作为县域尺度森林资源经营、景观可持续管理研究与实践关注的重点。(6)综合考虑森林景观稳定性(FLI)、森林生态适应性(FEA)和人为活动干扰(HD),研究构建了森林景观格局稳定性(FLS)评价框架模型,FLS=a·FLI×b·FEA×c·HD-1。通过模型评价和分析得出,不同乡镇单元森林资源对立地条件适应性差异较大。由于人口数量增长和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差异,人为干扰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程度从东部平原区逐步向西部山区降低。森林景观稳定性程度表现与地形、乡镇差异有关。基于此,研究划定了重点优化区、一般优化区、生态恢复区、重点保育区4个管控分区。根据不同分区森林资源质量、生态适应性和景观格局稳定性表现,分区多层级提出了相应的森林资源、景观经营策略,进而科学指导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
二、浅谈大兴安岭林区南坡荒地的保护与植被恢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大兴安岭林区南坡荒地的保护与植被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土地覆盖及生态功能变化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
1.2.2 生态质量变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介绍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介绍 |
2.3 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土地覆盖分类 |
3.1.1 土地覆盖分类系统确立 |
3.1.2 阈值化处理 |
3.1.3 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 |
3.1.4 分类后处理 |
3.1.5 土地覆盖变化率 |
3.2 植被覆盖度提取 |
3.3 净初级生产力制图 |
3.3.1 APAR的估算 |
3.3.2 光能利用率的估算 |
3.4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 |
3.4.1 区域景观格局指数 |
3.4.2 森林破碎化空间过程 |
3.5 精度验证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地类型分类结果 |
4.1.1 分类精度验证结果 |
4.1.2 土地覆盖现状 |
4.1.3 土地覆盖面积及结构变化 |
4.1.4 土地覆盖变化率分析 |
4.1.5 土地覆盖类型转化分析 |
4.2 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
4.2.1 植被覆盖度结果 |
4.2.2 净初级生产力(NPP)制图 |
4.2.3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 |
4.3 土地覆盖的变化对生态质量的影响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落实森林防火职能 |
5.2 注重火后植被恢复 |
5.3 积极推进退耕还草政策实施 |
5.4 推进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合理科学放牧 |
5.5 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各项专项治理政策 |
5.6 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寒温带多年冻土区植被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林火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
1.1.2 林火对植被自然更新的影响 |
1.1.3 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意义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植被 |
2.1.4 森林火灾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样地选择与设置 |
2.2.2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未火烧湿地群落特征 |
3.1.1 草丛沼泽湿地群落特征 |
3.1.2 灌丛沼泽湿地群落特征 |
3.2 火后湿地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2.1 草丛沼泽湿地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2.2 灌丛沼泽湿地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2.3 林火对湿地植被天然更新的影响 |
3.3 未火烧寒温带多年冻土区乔木林群落特征 |
3.3.2 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群落特征 |
3.4 火烧寒温带多年冻土区乔木林群落特征 |
3.4.1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4.2 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
3.4.3 草类-兴安落叶松及杜鹃-落叶松火后植被天然更新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草丛沼泽湿地火后植被更新主要影响因素 |
4.2 灌丛沼泽湿地火后植被恢复主要影响因素 |
4.3 森林沼泽湿地火后植被恢复主要影响因素 |
4.4 良好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模式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及真菌资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1.1.2 大、小兴安岭真菌资源研究进展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植物和真菌样方调查方法和数据采集 |
2.2.2 物种组成分析 |
2.2.3 群落结构特征的计算 |
2.2.4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
2.2.5 大型真菌功能组及多样性指数计算 |
2.3 数据处理 |
3 小兴安岭森林资源 |
3.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
3.1.1 植物组成 |
3.1.2 大型真菌组成 |
3.2 群落结构总体特征 |
3.3 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 |
3.4 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环境分异特征 |
3.5 讨论 |
3.5.1 植物资源变化 |
3.5.2 大型真菌资源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差异 |
4.1 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组成差异 |
4.1.1 植物资源组成差异 |
4.1.2 大型真菌资源组成差异 |
4.2 大小兴安岭植物和大型真菌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特征差异 |
4.2.1 大小兴安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差异 |
4.2.2 大小兴安岭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 |
4.2.3 大小兴安岭大型真菌及多样性差异 |
4.3 植物优势种多度和结构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4.4 森林物种组成及结构与大型真菌多样性组成特征耦合关系 |
4.5 讨论 |
4.5.1 大小兴安岭森林质量:今天和历史的差异 |
4.5.2 森林植物和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及营林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内蒙古毕拉河森林火灾受害程度遥感评价及其早期植被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林火烈度的研究 |
1.2.2.火烧迹地的研究 |
1.2.3.火烧迹地中植被恢复的研究 |
1.3.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研究目标 |
1.3.2.研究内容 |
1.4.技术路线图 |
2.研究区概况 |
2.1.地理位置 |
2.2.气候 |
2.3.地形 |
2.4.水文 |
2.5.土壤 |
2.6.植被 |
3.研究方法 |
3.1.遥感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
3.1.1.遥感数据的选择与收集 |
3.1.2.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3.2.基于遥感的毕拉河森林火烈度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
3.2.1.基于K-means聚类样本提取方法 |
3.2.2.林火烈度通用评价模型建立 |
3.2.3.模型精度评价方法 |
3.3.毕拉河林场林火烈度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
3.3.1.地形因子对林火烈度影响的分析方法 |
3.3.2.植被类型对林火烈度影响的分析方法 |
3.4.基于遥感的毕拉河林场火后植被早期恢复研究方法 |
3.4.1.基于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植被恢复变化研究 |
3.4.2.遥感时间序列概念 |
3.4.3.火后植被早期恢复程度分析方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基于遥感的毕拉河森林火烈度评价模型 |
4.1.1.分类样本提取结果 |
4.1.2.林火烈度模型评价结果 |
4.1.3.林火烈度评价模型精度验证结果 |
4.2.毕拉河林场林火烈度影响因子分析结果 |
4.2.1.地形因子影响分析结果 |
4.2.2.植被类型对林火烈度影响的分析结果 |
4.3.基于遥感的毕拉河林场火后植被早期恢复研究结果 |
4.3.1.不同火烈度下光谱指数恢复变化 |
4.3.2.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光谱指数恢复变化 |
4.3.3.火后植被早期恢复程度结果分析 |
5.结论与讨论 |
5.1.结论 |
5.2.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寒地城市运动的国际化视野 |
1.1.2 我国寒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
1.1.3 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寒地城市 |
2.1.1 寒地城市定义 |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分类 |
2.1.3 寒地城市因气候受到的影响 |
2.2 郊野公园 |
2.2.1 郊野公园的定义 |
2.2.2 郊野公园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
2.2.3 当前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问题 |
2.3 生态修复 |
2.3.1 恢复生态学 |
2.3.2 生态修复 |
2.3.3 寒地城市生态修复 |
2.4 其他理论基础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寒地人群活动行为理论 |
2.4.3 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理念 |
2.5 小结 |
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实践基础 |
3.1 寒地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发展困境 |
3.1.1 自然特征 |
3.1.2 产业特征 |
3.1.3 人文特征 |
3.1.4 寒地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困境 |
3.2 郊野公园对于寒地城市发展的作用 |
3.2.1 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有利影响 |
3.2.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难点 |
3.2.3 郊野公园对寒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
3.3 生态修复为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提供的指导 |
3.3.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需解决的生态问题 |
3.3.2 生态修复与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
3.3.3 生态修复理论在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的指导与应用 |
3.4 小结 |
4 国内外案例分析 |
4.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生态修复策略 |
4.1.3 参考价值 |
4.2 日本国营泷野铃兰丘陵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设计分析 |
4.2.3 参考价值 |
4.3 哈尔滨群力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设计目标 |
4.3.3 生态修复策略 |
4.3.4 参考价值 |
4.4 Valld’en Joan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
4.4.1 项目概况 |
4.4.2 生态修复策略 |
4.4.3 参考价值 |
4.5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
4.5.1 项目概况 |
4.5.2 生态修复策略 |
4.5.3 案例借鉴 |
4.6 阿尔卑斯山高寒生态系统修复 |
4.6.1 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
4.6.2 修复措施 |
4.6.3 借鉴意义 |
4.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 |
4.7.1 区域概况 |
4.7.2 生态问题 |
4.7.3 修复措施 |
4.7.4 借鉴意义 |
4.8 小结 |
5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目标与内容研究 |
5.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1.1 基于寒地自然观的人地协调设计原则 |
5.1.2 基于寒地地域观的气候特色设计原则 |
5.1.3 基于寒地生态观的景观可持续设计原则 |
5.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目标 |
5.2.1 场地生态基底的完善 |
5.2.2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
5.2.3 保护生物提高物种多样性 |
5.2.4 打造宜居的寒地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
5.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内容 |
5.3.1 场地生态修复 |
5.3.2 植被生态修复 |
5.3.3 水体生态修复 |
5.3.4 大气生态修复 |
5.4 小结 |
6 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
6.1.1 构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方法 |
6.1.2 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评价因子 |
6.1.3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
6.1.4 叠加风环境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
6.2 公园骨架梳理——不同斑块生态修复 |
6.2.1 生态高敏感区 |
6.2.2 生态中低敏感区修复 |
6.2.3 生态不敏感区修复 |
6.3 完善公园要素——景观基质功能与布局 |
6.3.1 功能组团营造 |
6.3.2 道路布局优化 |
6.3.3 植物配置优化 |
6.4 配套服务设施系统的营造 |
6.4.1 构筑物设计 |
6.4.2 游步道系统设计 |
6.4.3 基础设施设计 |
6.5 节事活动营造与宣传 |
6.5.1 冰雪节事营造 |
6.5.2 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营造 |
6.5.3 与智慧园林相结合的活动宣传 |
6.6 小结 |
7 项目实践——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
7.1 项目概况 |
7.1.1 区位概况 |
7.1.2 上位规划 |
7.1.3 城市概况 |
7.1.4 周边环境 |
7.1.5 场地分析 |
7.2 设计愿景 |
7.2.1 设计原则 |
7.2.2 设计目标 |
7.2.3 设计依据 |
7.3 总体设计 |
7.3.1 设计策略 |
7.3.2 总平面图 |
7.3.3 功能分区 |
7.3.4 鸟瞰图 |
7.4 分区设计 |
7.4.1 居民运动休闲区 |
7.4.2 中心观赏区 |
7.4.3 森林生态保育区 |
7.4.4 废弃地修复展示区 |
7.4.5 荒地改造入口区 |
7.4.6 深坑花园区 |
7.4.7 郊野景观体验区 |
7.5 专项设计 |
7.5.1 寒地景观专项设计 |
7.5.2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
7.5.3 交通专项设计 |
7.5.4 水系专项设计 |
7.5.5 智慧专项设计 |
7.5.6 节事活动专项设计 |
7.5.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
7.6 经济技术指标 |
7.6.1 用地平衡表 |
8 总结 |
8.1 研究总结 |
8.2 经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7)火干扰下兴安落叶松林直径结构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 立论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直径结构拟合与预测 |
1.2.2 林分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
1.2.3 火干扰与生产力的关系 |
1.2.4 温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
1.2.5 降水与生产力的关系 |
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数据收集 |
3.2.1 样地设置 |
3.2.2 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3 气候数据来源 |
3.3 数据分析 |
3.3.1 直径历史的重建 |
3.3.2 直径结构动态的建立 |
3.3.3 生产力的计算方法 |
3.3.4 气候与直径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
3.3.5 直径生长模型的建立 |
4.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直径结构的影响 |
4.1 不同火干扰强度下直径结构特征 |
4.2 不同火干扰恢复时期间直径结构特征 |
4.3 兴安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兴安落叶松直径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1 火干扰下气候响应的改变 |
5.2 直径生长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
5.3 直径生长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6 兴安落叶松直径生长模型 |
6.1 直径生长模型的建立 |
6.2 模型的预测 |
6.2.1 模型预测火干扰下直径生长的变化趋势 |
6.2.2 气候变化下直径生长的预测变化趋势 |
6.3 本章小结 |
7 兴安落叶松林分生产力动态 |
7.1 林分生长生产力动态 |
7.2 直径结构与生产力动态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大兴安岭林火烈度空间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林火烈度评价研究进展 |
1.2.2 林火烈度的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1.2.3 林火烈度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研究进展 |
1.2.4 林火烈度空间格局变化趋势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气候 |
2.1.3 植被与土壤 |
2.1.4 火干扰历史 |
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图像预处理 |
2.2.3 目视解译 |
2.2.4 林火数据 |
2.3 环境因子数据 |
2.3.1 植被数据 |
2.3.2 地形数据 |
2.3.3 气象数据 |
3 林火烈度空间格局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林火烈度评价 |
3.1.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计算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轻度火烧斑块景观格局 |
3.2.2 中度火烧斑块景观格局 |
3.2.3 重度火烧斑块景观格局 |
3.2.4 不同林火烈度的景观格局差异性 |
3.3 讨论 |
4 林火烈度空间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4.1 研究方法 |
4.1.1 因子相对重要性 |
4.1.2 因子边际效应 |
4.2 结果分析 |
4.2.1 轻度火烧斑块中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及其边际效应 |
4.2.2 中度火烧斑块中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及其边际效应 |
4.2.3 重度火烧斑块中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及其边际效应 |
4.3 讨论 |
5 不同气象条件下林火烈度空间格局预测 |
5.1 研究方法 |
5.1.1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 |
5.1.2 气象预测因子 |
5.2 结果分析 |
5.2.1 轻度火烧斑块空间格局预测 |
5.2.2 中度火烧斑块空间格局预测 |
5.2.3 重度火烧斑块空间格局预测 |
5.3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6.2.1 存在问题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东北林线偃松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线过渡区植物生活型的转换 |
1.2.2 灌木生长与气候关系 |
1.2.3 不同海拔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 |
1.2.4 不同纬度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 |
1.2.5 灌木和上层乔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地貌 |
2.3 气候 |
2.4 土壤条件 |
2.5 植被分布 |
2.6 研究树种特性 |
2.7 采样与样本处理 |
2.8 交叉定年与年表建立 |
2.9 气象数据 |
2.10 统计分析 |
2.10.1 计算每年基底面积增量(BAI) |
2.10.2 利用Gleichlaufigkeit (Glk)统计量检查 |
2.10.3 线性混合模型Linear Mixed Model(LMMs) |
2.10.4 计算乔木和灌木对干旱事件的抵抗力 |
3 林线偃松圆盘不同应力方向生长与气候关系 |
3.1 引言 |
3.2 结果 |
3.2.1 年表统计特征 |
3.2.2 不同应力方向生长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
3.2.3 冻融对偃松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偃松圆盘不同应力方向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 |
3.3.2 不同应力方向偃松生长对冻融事件的响应 |
3.3.3 应力木在树木年轮学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
4.1 引言 |
4.2 结果 |
4.2.1 不同海拔偃松年表特征比较 |
4.2.2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
4.2.3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 |
4.3 讨论 |
4.3.1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4.3.2 不同海拔偃松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 |
4.3.3 高海拔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纬度林线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
5.1 引言 |
5.2 结果 |
5.2.1 不同纬度偃松年表统计特征值比较 |
5.2.2 不同纬度偃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
5.2.3 不同纬度偃松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 |
5.3 讨论 |
5.3.1 不同纬度林线偃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
5.3.2 不同纬度林线偃松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 |
5.3.3 气候变化对林线植被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大兴安岭偃松与上层乔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
6.1 引言 |
6.2 结果 |
6.2.1 乔木和灌木年表主要统计特征值 |
6.2.2 不同乔、灌木的生长-气候关系比较 |
6.2.3 乔灌木生长-气候关系的时间稳定性比较 |
6.2.4 灌木与乔木生长季物候的相关分析 |
6.2.5 乔、灌木对干旱事件的响应差异 |
6.3 讨论 |
6.3.1 偃松和上层乔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
6.3.2 偃松和上层乔木径向生长的阈值温度比较 |
6.3.3 偃松和上层乔木对干旱的响应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景观格局稳定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分区研究 ——以河北易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资源概念与内涵 |
1.2.2 森林资源结构与功能 |
1.2.3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
1.2.4 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 |
1.2.5 森林景观格局层级特征 |
1.2.6 森林资源与景观经营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区代表性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气象 |
2.2.3 土壤 |
2.2.4 植被 |
2.2.5 水文、地质 |
2.3 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县域森林资源环境基础信息处理与数据库构建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1 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处理 |
3.2.2 数理统计分析 |
3.3 森林资源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 |
第四章 县域环境及资源现状分析 |
4.1 森林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
4.1.1 地形地貌条件 |
4.1.2 土壤基础条件 |
4.2 林地及土地利用类型总体分布分析 |
4.2.1 气候资源条件 |
4.3 林地保护与退化类型分析 |
4.4 森林资源结构特征 |
4.4.1 林种结构 |
4.4.2 权属结构 |
4.4.3 功能结构 |
4.4.4 林龄结构 |
4.4.5 起源结构 |
4.5 研究区森林资源总体质量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县域不同层级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5.1 景观类型划分及景观指数选取 |
5.1.1 景观类型与层级划定 |
5.1.2 景观指数选取与分析 |
5.2 景观水平不同层级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5.3 类型水平不同层级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5.4 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对不同层级变化的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乡镇的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
6.1 主要森林景观类型及影响因子的确定 |
6.1.1 森林景观类型划定 |
6.1.2 地貌类型划分 |
6.1.3 景观指数选择 |
6.1.4 主要影响因子的确定 |
6.2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 |
6.3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综合结构特征分异机理 |
6.3.1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形成机理路径解析 |
6.3.2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连通性形成机理路径解析 |
6.3.3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各综合结构特征变异解释度比较 |
6.4 小结 |
第七章 县域森林资源与景观经营调控关系分析 |
7.1 景观格局指标及控制变量梳理 |
7.1.1 景观格局指标梳理 |
7.1.2 影响及控制变量梳理 |
7.2 县域森林资源与景观经营辨析 |
7.2.1 森林资源数量经营指标 |
7.2.2 森林资源质量经营指标 |
7.2.3 景观格局与功能经营指标 |
7.3 基础条件因子相关性与控制变量选择 |
7.4 森林资源和景观格局及功能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
7.4.1 森林资源数量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
7.4.2 森林资源质量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
7.4.3 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
7.5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的经营管理分区 |
8.1 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构建 |
8.1.1 构建思路 |
8.1.2 模型计算 |
8.2 森林景观稳定性要素分析 |
8.2.1 基于森林小班的森林景观完整性分析 |
8.2.2 县域不同乡镇单元森林景观生态适应性评价 |
8.2.3 县域不同乡镇单元森林资源人为干扰影响评价 |
8.3 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与优化分区 |
8.3.1 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 |
8.3.2 县域森林景观经营优化分区 |
8.4 县域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分区多层级经营 |
8.4.1 重点保育区 |
8.4.2 生态恢复区 |
8.4.3 一般优化区 |
8.4.4 重点优化区 |
8.5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9.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编着作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四、浅谈大兴安岭林区南坡荒地的保护与植被恢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土地覆盖及生态功能变化研究(1990-2018)[D]. 刘明星.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寒温带多年冻土区植被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研究[D]. 赵酌.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
- [3]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及真菌资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D]. 温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内蒙古毕拉河森林火灾受害程度遥感评价及其早期植被恢复研究[D]. 张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D]. 陈昭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火干扰下兴安落叶松林直径结构动态[D]. 陈俊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8]大兴安岭林火烈度空间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付婧婧.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9]东北林线偃松径向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D]. 杨婧雯.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景观格局稳定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分区研究 ——以河北易县为例[D]. 孟超.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