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一、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论文文献综述)

程伟[1](2020)在《经筋排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并探讨经筋排刺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到武汉市中医医院黎黄陂路院区门诊部就诊且符合标准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排除脱落、中止者最后以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组运用经筋疗法的思路,取手足少阳经颈项部的筋结灶点,患侧远端取后溪,得气后留针30min。对照组参照教材(王启才主编的《针灸治疗学》教材)取穴颈夹脊(C3-C5双侧),百会,大椎,风池(双侧),后溪(双侧)。得气后,留针30min。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每天一次针灸,一周五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功能评价量表及临床症状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功能评分、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筋排刺法和常规针刺方法均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经筋排刺法较常规针刺方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使用。

王新琳[2](2019)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VBI性眩晕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4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天津市南开医院的140例VBI性眩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伴随症状、中医辨证分型、眩晕程度、病程、既往疾病史以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1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对象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及X线片、TCD、MRA影像学检查等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80例,眩晕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其中眩晕组患者年龄范围2780岁,平均年龄59.91±8.69岁,男性57例,女性83例,男女比例为1:1.46;对照组人群140例,年龄范围3074岁,平均年龄为59.55±8.78岁,男性61例,女性79例,男女比例为1:1.30;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I性眩晕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为恶心(57.14%),其次为视物旋转或模糊(41.43%)、头痛(37.86%)、呕吐(26.43%)。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中阻型比例最大(42.1%),其次是肝阳上亢型(31.4%)、气血亏虚型(12.1%),肾精不足型(10.7%),瘀血阻窍型(3.6%)比例较小;肝阳上亢型以4559岁患者较多,其余中医证型均以≥60岁患者较多(P<0.05);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病程较短,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肾精不足型病程较长(P<0.05)。患者病程时间平均为1.23±0.34年,病程时间多为13年(47.1%),年龄较大者病程相对较长(P<0.05)。患者眩晕程度与年龄段差异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时间与眩晕发作时晕眩程度未显示相关性(P>0.05)。既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47.9%)、颈椎病(27.8%),其次是脑梗死(25.0%)和冠心病(22.1%)。患者临床治疗采用活血化瘀法,总有效率为95.7%,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9.3%和26.5%,不同年龄段和中医证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显着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载脂蛋白A1(Apo A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1);眩晕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5);女性患者TC异常率高于男性(P<0.05),4559岁患者LDL-C异常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眩晕组患者血浆粘度(PV)、血沉(ESR)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X线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X线显示以颈椎退行性变较多(73.6%),其次是骨质增生(48.5%)、椎间隙狭窄(15.0%)。眩晕组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者、病程较长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比例较高(P<0.05);不同证型眩晕患者,痰湿中阻型X线片异常率较高(P<0.05)。TCD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VB)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均低于对照组人群(P<0.001),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眩晕组患者TCD异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两组对象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改变均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P<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病程较短患者以血流加快比例较高(P<0.05);肝阳上亢型以血流速度增快比例较高,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气血亏虚型以血流速度减慢比例较高(P<0.05)。MRA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MRA改变以双侧椎动脉迂曲、移位、受压为主(38.3%),眩晕组患者颈椎MRA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MRA异常比例较高(P<0.01)。结论:VBI性眩晕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VBI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血脂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血管病变等。建议早期预防和控制动脉硬化进展,合理干预危险因素,预防颈椎疾病,减少VBI性眩晕的发生和发展。

陈清清[3](2016)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临床路径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研究,寻求一种规范化的有中医特色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疗方案,进一步优化该病的中医诊疗特色,提高中医药核心竞争力,为临床治疗服务。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我院传统内科眩晕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治疗,连续观察60例。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脑病科病人为对照组,连续观察60例。并收集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情况,观察住院天数、临床疗效,住院费用(包括中医非药物疗法费用、西药费、中成药费、中草药费、检查费、其他费用)、满意度评价等,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路径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为4天,最长住院住院时间为12天,平均住院时间为9.15±2.4天。对照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为6天,最长住院时间为18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1.98±3.54天,临床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路径组治疗期间平均医疗支出7140.16±666.99元,对照组治疗期间平均医疗支出7768.82.82±793.52元,两组患者在医疗费用支出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路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8%,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57%,满意度为81.67%,临床路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医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提高医院满意度。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规范医疗成本,增加中医药治疗参与率,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医疗满意度,达到预期效果。

姜可,牟静,张青山[4](2013)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VBI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尼群地平。检测下列指标:(1)临床疗效改变和眩晕等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2)血液流变学的全血黏度;(3)血浆黏度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峰血流速度(Vm),动脉搏动指数(PI)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有效10例,好转8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7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TCD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m和PI均有提高,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VBI性眩晕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潘正文[5](2011)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大,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椎基底动脉是脑的重要供血动脉,供应营养脑干(延髓、脑桥、中脑)、小脑、枕叶、后颞叶、丘脑[1]。其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呕、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症状。其病症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早期诊治是预防和减少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来,医学界对此病研究日趋深入,对其病因病机、诊断标准、治

王芹[6](2011)在《益气活血汤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应用导师经验方“益气活血汤”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评定,为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80例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汤组(40例)和氟桂利嗪组(40例),两组均治疗3周,3个月后随访。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眩晕临床总疗效、中医证侯积分、主要症状变化、颅脑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TCD)、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进行对比观察,并在3个月随访时观察患者眩晕临床总疗效。研究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在改善中医证侯积分、主要症状变化、颅脑基底动脉TCD、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方面,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3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眩晕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加阿司匹林及氟桂利嗪无论在改善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还是在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且远期疗效好,是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可靠的有效药物,值得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加以探讨。

赵阳,杨家玥,廖辉[7](2011)在《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后循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各级分支组成,主要对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等部位供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20世纪50年代,相对于颈动脉供血不足而提出的概念,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对后循环缺血的相关临床研究的深入,对后循环缺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际上已经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

李冠臻[8](2011)在《针药结合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取穴为百会、风池、内关、足临泣、太冲,留针30分钟,间隔15分钟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方药以天麻钩藤饮,水煎服,每日一剂,250ml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西比灵)10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TCD所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药结合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型有效。2.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眩晕—肝阳上亢型的中医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3.针药结合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型在总有效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4.针药结合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型可以明显改善TCD所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且优于对照组。

万红[9](2011)在《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流变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erebral circulation,PCI)性眩晕(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PCI性眩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PCI性眩晕提供依据和方法;力求建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络型优化治疗方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1从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间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科住院病人中,选择确诊PCI性眩晕(痰瘀阻络型)并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联合口服西比灵胶囊,对照组给予单服西比灵胶囊,疗程为28天。2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中医证侯积分变化。3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上述数据输入与统计学处理,进行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变化、全血高切比粘度、低切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下降,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PCI性眩晕(痰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变指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2%)与对照组(82%)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针刺治疗联合口服西比灵胶囊对防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积极的临床效应,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2针刺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明显改善,说明痰瘀阻络是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常见病机,针刺相应的腧穴可以调节痰瘀阻络患者的临床表现。3针刺治疗可能通过降低全血高切比粘度、低切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等相关指标水平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颈动脉血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崔会青[10](2011)在《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并分析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治疗组30例(针刺加药物组)与常规对照组30例(药物治疗组),治则为平肝潜阳,滋养肝肾。针刺治疗组穴位按照《针灸学》定位,穴取风池,内关,太溪,太冲(双侧取穴),百会,四神聪。每日一次,连续十天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舒血宁20ml加入0.9%Nacl250ml日一次静点。方药用天麻钩藤饮加味,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口服。每十天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常规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方法同治疗组。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观察病例30例中痊愈8例,占26.7%,显效13例,占43.3%,有效5例,占16.7%,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观察病例30例中痊愈3例,占10%,显效10例,占33.3%,有效9例,占30%,无效8例,占26.7%,总有效率73.3%。2.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对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有较好临床疗效,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针灸取穴简单,价格较为便宜,有比较好的临床反应,广大患者也愿意采用。

二、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经筋排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经筋治疗组)
        2.2 对照组(常规针刺组)
        2.3 疗效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估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见表3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比较,见表4
        3.3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评价量表评分比较,见表5
        3.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名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骨性压迫学说
        2.2 颈椎失稳
        2.3 颈部周围软组织病变
        2.4 颈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2.5 体液因子学说
        2.6 血液动力学说
    3.治疗方法
        3.1 针灸
        3.2 推拿疗法
        3.3 针灸配合推拿
        3.4 针刀、刃针疗法
    4.经筋疗法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关系
    5.选穴依据
        5.1 阿是穴(少阳经筋结灶点)
        5.2 远端取穴
    6.研究结果分析
    7.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致谢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 研究现状
        1.1 眩晕研究现状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研究现状
        1.2.1 病因机制研究现状
        1.2.2 临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1.2.3 诊断研究现状
        1.2.4 临床治疗现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 对照组对象纳入标准
        1.1.3 VBI性眩晕诊断标准
        1.1.4 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观察指标
        1.2.3 观察指标分级与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1.1 研究对象年龄分布
        2.1.2 研究对象性别分布
    2.2 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分布情况
        2.2.1 患者伴随临床症状/体征
        2.2.2 眩晕组患者病程及眩晕程度
        2.2.3 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
        2.2.4 既往相关病史
        2.2.5 患者临床治疗及疗效
    2.3 眩晕患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2.3.1 实验室检查结果
        2.3.2 影像学检查结果
3 讨论
    3.1 VBI性患者临床特征及特点
        3.1.1 患者临床特征分布
        3.1.2 既往疾病
        3.1.3 临床治疗及疗效
    3.2 VBI性患者相关因素
        3.2.1 血脂水平异常
        3.2.2 血流动力学改变
        3.2.3 血流速度改变
        3.2.4 颈椎及血管病变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临床路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选择标准
        1.4 退出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路径组的实施方案
        2.2 实施方案的变异及处理方案
        2.3 临床路径组治疗方案
        2.4 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及数据采集
        2.5 观察方法
        2.6 疗效评价指标
        2.7 满意度评价方法
    3.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
    3. 两组患者医疗支出的比较
    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5.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6. 临床路径组变异情况分析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论治
        1.3 中医外治法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2.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认识
    3.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进展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临床路径实施结果分析
        4.2 中医临床路径的优势
    5. 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的标准住院流程
    附表1. 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
    附表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路径评价表
    附表3.中医临床路径的住院表单
    附表4.住院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和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检查
    2.3 两组治疗前后TCD结果比较
3 讨 论
    3.1 VBI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发病机制
    3.2 VBI诊断
    3.3 传统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
    3.4 VBI的药物治疗

(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现代医学的认识
        1.1.1 动脉粥样硬化
        1.1.2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1.1.3 血液流变学改变
        1.1.4 体液因子因素
    1.2 中医的认识
2 诊断标准
    2.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治疗方案
    3.1 西医治疗方法
        3.1.1 对症治疗
        3.1.2 病因治疗
    3.2 中医辨证施治
        3.2.1 气血两虚
        3.2.2 肝阳上亢
        3.2.3 肝肾阴亏
        3.2.4 痰浊中阻
        3.2.5 瘀血阻窍
    3.3 中药静脉制剂治疗
    3.4 针灸疗法
    3.5 针刀疗法
4 小结和展望

(6)益气活血汤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内容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疗效观察指标及方法
    3.3. 安全性指标观察
4. 临床疗效评定
5. 统计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一般资料可比性检测
7. 治疗结果
    7.1. 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
    7.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7.3.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变化比较
    7.4. 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 TCD 收缩末最大流速(cm/s)变化比较
    7.5.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8. 安全性评价
9.结论
10.讨论
    10.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0.2. 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眩晕的机理探讨
    10.3. 气虚不能上荣脑窍是眩晕发病的主要病机
    10.4. 瘀血阻滞、络脉失和是眩晕发病的主要因素
    10.5. 肝肾亏虚、肝阳偏亢是眩晕发病的重要基础
11. 治则治法探讨
    11.1.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11.2. 平肝潜阳
12. 方药分析
    12.1. 组方来源
    12.2. 方药组成
    12.3. 方义剖析
    12.4. 现代药理学研究
    12.5. 全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13. 益气活血汤作用机制探讨
    13.1. 调节颅内血管机能状态
    13.2. 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14. 存在问题
1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针药结合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1.1 眩晕的古代研究
        1.2 眩晕的现代中医学研究
    2. 现代医学对眩晕的认识及研究
        2.1 眩晕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2 临床分类及表现
        2.3 辅助检查
        2.4 治疗
    3. 问题与展望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2 对照组
    3. 观测指标
        3.1 安全性评价
        3.2 中医证候观察
        3.3 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4.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3.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比较
讨论
    1. 针药结合治疗本病的依据
        1.1 针刺治疗眩晕的机理
        1.2 针刺处方依据
        1.3 中药分析
    2. 中医证候量表评价
    3. TCD在眩晕评测中的应用
    4. 结果分析
        4.1 中医证候与证候疗效结果
        4.2 对TCD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9)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流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1 研究 PCI 性眩晕的的意义
    2 现代医学对 PCI 性眩晕的认识
    3 中医学对 PCI 性眩晕的认识
    4 导师学术思想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3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10)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正文
    1 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疗效评定标准
    4.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筋排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D]. 程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D]. 王新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临床路径效果评价[D]. 陈清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02)
  • [4]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 姜可,牟静,张青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02)
  • [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潘正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35)
  • [6]益气活血汤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王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2)
  • [7]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J]. 赵阳,杨家玥,廖辉. 陕西中医, 2011(10)
  • [8]针药结合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研究[D]. 李冠臻.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9]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流变的影响[D]. 万红. 河南中医学院, 2011(01)
  • [10]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观察[D]. 崔会青.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