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前平阳霉素辅助化疗治疗舌癌77例疗效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张啊会[1](2020)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总结》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行125I粒子植入手术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预后进行评价,及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旨在总结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从而为临床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纳入标准: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2011年10月-2019年10月时间段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2、诊断标准:所有的患者均有CT、多普勒超声或者MRI等影像学诊断,病理科出示的术后常规病理明确诊断为癌性病变,且符合颌面部恶性肿瘤诊断的标准。3、病史采集:记录患者术前现病史、既往史及专科检查,记录患者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出现的症状及症状出现后给予相应措施后症状的转归情况、患者出院后随访情况等。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件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例数或者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或者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向前法),全面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4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顺利的完成经超声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平均植入粒子57.52颗(最少植入为29颗,最多植入81颗)。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25?78岁,平均年龄(54.52±12.29)岁。平均住院时间3.5天。按病理结果所包含的颌面部恶性肿瘤主要是腺癌37例(腺样囊性癌例30例(71.43%)、中分化腺癌1例(2.38%)、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1例(2.38%)、导管癌1例(2.38%)、黏液表皮样癌2例(4.76%)、腺泡细胞癌1例(2.38%)、肌上皮癌1例(2.38%));鳞状细胞癌5例(11.90%)。按病变部位位于腮腺32例(76.19%)、舌部3例(7.14%)、颌下腺3例(7.14%)、口咽部1例(2.38%)、牙龈2例(4.76%)、颊部1例(2.38%)。2、125I粒子植入的42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3.952±4.64个月,随访时间最长为89个月,最短为3个月;其中位生存时间为73.00个月(95%CI:61.08~84.92),三年生存率为87.7%,五年生存率为65.8%。本研究含有腺癌患者37例,平均生存期69.51个月,(95%CI:60.40~78.62),中位生存期73个月;鳞癌5例,平均生存期57.25个月,(95%CI:42.32~72.18),中位生存期61个月。3、年龄≤60岁及无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均高于年龄>60岁及有合并基础性疾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颌面部肿瘤分型、性别、植入粒子数及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上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R=8.646,95%CI:2.208~33.858)和合并基础性疾病(HR=4.965,95%CI:1.065~23.150)是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5、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粒子植入术后出现发热症状患者3例,穿刺部位疼痛者6例,粒子移位2例,神经损伤2例,张口受限1例,口干症状1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1例(其中I度8例、II度共3例);而颌面部腺癌和鳞癌患者在粒子植入后发热、穿刺部位疼痛、粒子移位、神经损伤、张口受限、口干症状和放射性皮肤损伤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手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率,其临床效果显着。2.年龄≤60岁及无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均高于年龄>60岁及有合并基础性疾病者,而在颌面部肿瘤分型、性别、植入粒子数及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上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年龄>60岁与伴有基础性疾病是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4.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平均住院时间短,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较轻,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翟祁瑞[2](2019)在《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气虚痰瘀型食管癌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气虚痰瘀型食管癌患者的中医症候、生活质量、近期疗效、免疫功能、肿瘤异常蛋白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探索益气通络解毒方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中药联合同期放化疗的可行性及优越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0例明确诊断后为气虚痰瘀型中晚期食管癌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方法,放疗全程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疗法,化疗方案采用“5-氟尿嘧啶+顺铂”,放疗第一天开始化疗。治疗组自治疗第一天起同时口服益气通络解毒方,对照组则采用单纯同期放化疗治疗,共治疗2个周期。结果: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变部位、中医症候总积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中医症候总积分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KPS评分对比: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近期疗效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功能对比: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5)肿瘤异常蛋白对比:治疗组TAP水平较对照组可见明显下降(P<0.01)。(6)毒副反应对比:治疗组的放射性食管炎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放射性肺炎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同期放化疗,较单纯同期放化疗能明显改善气虚痰瘀型食管癌患者中医症候、提高生活质量与客观疗效、减轻毒副反应并降低其发生率,为中药联合同期放化疗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临床依据,为下一步相关研究拓展思路。
金剑[3](2016)在《E3泛素连接酶RNF135调控舌癌发生的机制研究及治疗用纳米缓释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肿瘤引起的全球疾病负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寻找治疗效果好、安全性佳的治疗方法应对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科学和社会意义。口腔癌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10种癌症之一,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法予以应对。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口腔肿瘤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很低,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严重影响。舌癌是口腔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目前,舌癌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理解,环境因素、遗传基因以及免疫状态异常都被认为跟舌癌的发生相关。泛素是真核细胞中表达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质,它由76种氨基酸组成。在相关酶的辅助下,泛素可以连接到靶蛋白并使其发生泛素化,从而调节靶蛋白的生物活性,影响靶细胞的稳定性。将泛素连接到底物靶蛋白上的催化过程包括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涉及到三种酶,E1泛素激活酶,E2泛素结合酶和E3泛素连接酶。在哺乳细胞中有UBE1和UBE1L2两种E1泛素激活酶,40种E2泛素结合酶和超过600种E3泛素连接酶。E3泛素连接酶以及它们泛素化修饰底物的异常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很多人类疾病相关。E3泛素连接酶被认为是第二大癌症相关功能家族。泛素化系统可以泛素化修饰包括肿瘤抑制基因在内的与癌症相关的蛋白质使其降解,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白血病在内一些的肿瘤都被确认为与E3泛素连接酶的异常有关。为了寻找与舌癌相关E3泛素连接酶,我们对E3泛素连接酶文库进行了筛选测定,并验证了候选蛋白在舌癌细胞系中的作用。同时,为了研究候选蛋白作为肿瘤生物靶向治疗的用药途径,我们选用纳米粒子和纳米纤维作为递运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的载体,讨论其对癌细胞的作用效果。纳米粒子作为理想的药物载体,常用于提升药物治疗效果。采用天然高分子壳聚糖的水溶性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和溶菌酶混合,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羧甲基壳聚糖-溶菌酶纳米粒子。此外,将层状硅酸盐累托石引入到纳米粒子中研究其对盐酸阿霉素缓释效果的影响。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随着累托石的加入而增加。选区电子衍射和小角X射线衍射的数据显示,纳米粒子中的累托石层间距扩大,表明羧甲基壳聚糖高分子链已经插入到累托石夹层。另外,随着累托石增加,纳米粒子对盐酸阿霉素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显着提升。所以累托石插层纳米粒子可以减小初始突释量从而延长治疗时间,表明该纳米粒子可以作为一种前途广阔的抗癌药物载体。同轴静电纺丝能将不易电纺的药物包裹在核层中,不仅可以保护药物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而且能有效增强药物的缓释效果。论文中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装载有盐酸阿霉素的核壳纳米纤维。制备出的纳米纤维直径小且均匀。同时在壳层纺丝液中引入累托石讨论其对缓释的影响。荧光图片的结果表明盐酸阿霉素-聚环氧乙烷/累托石核壳结构纤维膜48小时后仍能有效杀死HepG2癌细胞。细胞划痕实验表明累托石的加入有助于延长药物对癌细胞的作用时间。
邬利波[4](201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测定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MRP1、GST-π的表达变化,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1.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标本库中2000年-2011年就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石蜡标本77例,其中有效组50例,无效组27例,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化疗前后石蜡标本中P-gp、MRP1、GST-π的表达水平,随访并比较有效组、无效组患者3、5年生存率。2.收集自2013年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33例,其中有效组18例,无效组15例,化疗前后新鲜组织分别行Western Blot检测P-gp、MRP1、GST-π蛋白的表达水平。3.收集自2013年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33例,其中有效组18例,无效组15例,化疗前后新鲜组织分别行RT-qPCR检测P-gp、MRP1、GST-π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有效组、无效组纳入病例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病例具有可比性。2.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64.9%,完全缓解率为9.88%。3.Envision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有效组、无效组P-gp、MRP1、GST-π化疗前后的阳性表达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前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P-gp、MRP1阳性表达上升率较有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ST-π无统计学意义(P>0.05)。4.Envision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有效组、无效组化疗前P-gp、MRP1、GST-π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p>0.05)。5.Western Blot、RT-qPCR检测结果表明:化疗前后有效组、无效组P-gp、MRP1、GST-π表达均呈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效组P-gp、MRP1表达上升量较有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中GST-π表达上升量较有效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6.Kaplan-Meier生存分析化疗有效组、无效组生存时间曲线显示:有效组50%生存率的生存时间为5年,无效组为2.5年;中位生存时间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生存时间长于无效组。有效组与无效组的3、5年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生存率优于无效组。结论:口腔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远期生存率与P-gp、MRP1过表达相关,化疗有效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无效组。
郑艺,汤洪毅,陈京华[5](2014)在《顺铂联合平阳霉素行术前诱导化疗对舌癌患者的疗效探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顺铂联合平阳霉素在舌癌患者术前诱导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需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联合用药组患者术前诱导化疗时应用顺铂+平阳霉素,单一用药组则单用平阳霉素。记录2组患者肿瘤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术前诱导化疗的效果比单一用药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舌癌患者行术前诱导化疗,顺铂联合平阳霉素效果更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黎波,李文敏,项蕾红,秦中平,王洛伟,林尽染,马英,罗荣城,黄正[6](2012)在《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文中认为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或称靶向性的药械联用技术。我国开展光动力疗法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已有逾三十年的历史,收治了大量病种和病例。本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得到1980~2012年期间有关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和非肿瘤疾病的临床文献六百余篇,通过对所报道的疾病类型、治疗病例数、光敏剂和光源、随访时间、疗效和安全性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期全面和客观地分析和总结各类临床资料,了解我国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肿瘤和非肿瘤疾病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篇有指导意义的涉及各科疾病光动力疗法诊治应用情况的参考文献。
白宇航[7](2011)在《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诱导凋亡及转移抑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舌鳞状细胞癌是口腔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根治舌癌的重要环节,但手术对病人的容貌和功能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联合化疗可弥补不足。如术前诱导化疗,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生存率,从而缩小进展性舌癌的手术范围。术后化疗又可巩固手术的效果,还可防止颈部隐匿淋巴结转移造成的治疗失败,但传统化疗常因肿瘤细胞耐药性或药物毒副作用大,患者不能耐受而导致治疗失败。内皮抑素是一种内源性新血管生成抑制剂,能有效阻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游走,还可以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很强的抗肿瘤特性,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内皮抑素可特异性地针对基因稳定的内皮细胞群,治疗肿瘤具有高效性、低毒性、无耐药性等优点,而这些正是放疗和化疗的不足之处。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来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的抑制作用,为今后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并为舌鳞状细胞癌的基因及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体外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生长的抑制效果,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癌Tca-811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细胞用含有不同浓度内皮抑素(10umol/L、20umol/L、30umol/L、40umol/L、50umol/L)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至规定时间终止培养,进行各项指标检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其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基底膜重建实验观察内皮抑素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Survivin、MMp-2基因表达的变化,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随着重组人内皮抑素的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其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生长增殖变慢,细胞形态收缩变圆,脱壁细胞越来越多,漂浮在培养基中。2.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内皮抑素对细胞抑制效应有浓度,时间依赖性。3.随着重组人内皮抑素浓度的升高,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由57.67%上升到76.36%;S期细胞比例由29.07%下降到22.94%。不同浓度的内皮抑素对细胞G1期的阻止作用有明显差异性。4.随着重组人内皮抑素的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凋亡细胞比例逐渐升高,由5.32%上升到27.63%。不同浓度之间、不同时间之间对细胞凋亡率的改变有明显差异性。5.重组人内皮抑素作用Tca-8113细胞后,细胞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MMP-2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urvivin、MMP-2在胞浆的着色减轻,在胞浆的着色减轻,说明内皮抑素能抑制Tca-8113细胞中Survivin和MMP-2的表达。6.基底膜重建实验显示,重组人内皮抑素作用48小时后,浓度30umol/L其对Tca8113细胞迁移抑制率为67.94%;浓度50mol/L迁移抑制率已达95.12%,并且呈剂量浓度依赖关系。结论1.重组人内皮抑素体外能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其抑制效应与内皮抑素浓度、作用时间有依赖关系。2.重组人内皮抑素能改变Tca8113细胞的周期分布,有明显G1期阻滞作用,并随浓度升高,作用愈明显。3.重组人内皮抑素可诱导Tca8113细胞的凋亡,并有量-效、时-效关系。4.重组人内皮抑素可下调Tca8113细胞中Survivin、MMP-2的表达。5.重组人内皮抑素可以抑制Tca8113细胞的迁移,从而抑制肿瘤的转移、生长。
张培影[8](2010)在《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Ki-67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中仅次于乳腺癌的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万,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可能患上子宫颈癌,然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人群集中在相对年轻的45岁至50岁的女性当中。近年来年青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保留生育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势在必行。宫颈癌好发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妇女,可能和性卫生、HPV感染、早婚、吸烟等有关。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而且由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尚未普及,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浸润癌。目前对于宫颈癌早期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对于中晚期以及复发、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多采用放射治疗结合全身化疗的治疗手段。临床发现,不同患者之间,其放化疗敏感性存在差异,导致治疗效果亦有很大不同。提高放化疗的剂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疗效,但是不同患者的耐受性不同,并且毒副作用明显增加,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等功能。现代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主要化学成分有熊果酸、免疫多糖、乌索酸、白花蛇舌草素等,这些主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临床观察发现白花砣舌草对宫颈癌疗效显着。Ki-67是一种核增殖标志基因,在宫颈癌等多种肿瘤高表达,这种高表达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以及对放化疗产生的抵抗性密切相关。研究目的本实验拟利用高表达Ki-67蛋白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为研究对象,利用动物血清学的原理,研究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Ki-67基因的表达,探究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白花蛇舌草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奠定理论基础。实验方法1.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24,36,72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NU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采用RT-PCR检测Ki-67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Ki-67蛋白表达。2.建立裸鼠人宫颈癌细胞移植模型及采用胃内灌药。取Hela细胞接种于雌性、4-6周龄BALB/C/nu裸鼠背部皮下组织内。当肿瘤生长至直径10mm时随机分为两组(n=10),对照组:荷瘤鼠不加以治疗,继续饲养到实验结束;给药组:白花蛇舌草水煎液灌胃,然后处死全部动物,取肿瘤分别称重,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实验结果1.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la肿瘤细胞凋亡(P<0.05),Ki-67mRNA的表达下降(P<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白花蛇舌草对Hela细胞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Ki-67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并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P<0.05)。主要结论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抑制,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Ki-67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与其抑瘤增殖和诱导、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孙传政,陈福进,李晓江,曾宗渊,隋军,邓莅霏,陈艳峰[9](2007)在《中期舌体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及诱导化疗在治疗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在中期舌体鳞癌治疗中的价值,以及影响中期舌体鳞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999年12月间首次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条件的 cTNM 中期(Ⅱ、Ⅲ期,T2-3N0或 T1-3N1)舌体鳞癌患者122例。单纯手术69例,诱导化疗后手术治疗53例,其中顺铂+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 A5(简称 PBF 方案)诱导化疗17例,博来霉素 A5单药诱导化疗36例。Kaplan-Meier 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随访时间为7~177个月,平均随访(79.9±49.8)个月(±s),死亡45例(包括5例失访),失访率4.1%,存活77例中66例随访5年以上。全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9.4%、69.0%,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7%、66.3%;单纯手术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73.1%,PBF 方案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70.1%,博来霉素单药诱导化疗后手术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61.1%,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2,P=0.8106);单纯手术、PBF 诱导化疗后手术、博来霉素诱导化疗后手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0.4%、41.2%和38.9%;单因素分析显示诱导化疗未见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x2=1.148,P=0.563)和远处转移率(x2=2.305,P=0.316);多因素分析显示舌癌复发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舌癌复发是影响中期舌体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诱导化疗未见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PBF 方案和博来霉素单药方案对舌体鳞癌的诱导化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李树玲[10](2004)在《头颈部癌综合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二、术前平阳霉素辅助化疗治疗舌癌77例疗效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术前平阳霉素辅助化疗治疗舌癌77例疗效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仪器设备与方法 |
3.观察指标与变量纳入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气虚痰瘀型食管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病例选择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
4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临床疗效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 |
3 免疫功能及肿瘤异常蛋白与食管癌的关系 |
4 益气通络解毒方的方义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5 疗效分析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附表 |
附录2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3)E3泛素连接酶RNF135调控舌癌发生的机制研究及治疗用纳米缓释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组蛋白修饰与舌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 舌癌化疗药物使用的研究进展 |
1.3 缓释体系的研究进展 |
1.4 生物医用高分子 |
1.5 累托石 |
第二部分 E3泛素连接酶RNF135调控舌癌发生的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累托石插层纳米粒子用于盐酸阿霉素缓释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部分 载药纳米纤维模型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对照 |
攻博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病例纳入标准 |
2.1.3 治疗方案 |
2.1.4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Envision检测P-gp、MRP1、GST-π的表达变化 |
2.3.2 Western Blot检测P- gp、MRP1、GST-π的表达变化 |
2.3.3 RT-qPCR检测P-gp、MRP1、GST-πmRNA的表达变化 |
2.3.4 随访并统计化疗有效组、无效组 3、5 年生存率 |
2.3.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有效组、无效组纳入病例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间差异可比性比较 |
3.2 Envision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1、GST-π表达变化 |
3.3 Western Blot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1、GST-π表达变化 |
3.4 RT-qPCR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1、GST-πmRNA表达变化 |
3.5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组、无效组 3、5 年生存率 |
第4章 讨论 |
4.1 新辅助化疗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
4.2 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与多药耐药 |
4.3 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与患者远期生存率 |
4.3.1 新辅助化疗能否提高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
4.3.2 如何进一步提高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远期生存率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顺铂联合平阳霉素行术前诱导化疗对舌癌患者的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术前诱导化疗效果 |
2.2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
3 讨论 |
(6)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理和技术 |
一、光敏剂 |
二、光源和光传输 |
三、氧合作用 |
四、剂量 |
临床应用 |
一、皮肤肿瘤和癌前病变 |
二、头颈部肿瘤 |
三、脑部肿瘤 |
四、肺部肿瘤 |
五、消化系统肿瘤 |
六、膀胱癌 |
七、妇科肿瘤 |
八、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 |
九、鲜红斑痣 |
十、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
十一、尖锐湿疣 |
十二、痤疮 |
十三、牙周病 |
十四、消化道黏膜血管病变 |
结语和展望 |
(7)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诱导凋亡及转移抑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Ki-67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祖国医学对恶性肿瘤发病的认识源流 |
1.有关恶性肿瘤的发病 |
2.有关恶性肿瘤的治疗 |
2.中医对宫颈癌的理论认识和研究进展 |
1.宫颈癌的病因病机 |
2.宫颈癌的治疗原则 |
3.宫颈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4.中医药对宫颈癌放术后及化疗并发症的治疗 |
5.宫颈癌的中医饮食调养 |
6.中药或其提取物对宫颈癌的实验研究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3.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机制研究 |
1.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
2.干扰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 |
3.抑制端粒酶活性 |
4.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4.1 凋亡相关基因调控 |
4.2 调节凋亡信号传导 |
4.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其他途径 |
参考文献 |
4.现代医学对宫颈癌认识和诊疗研究进展 |
1.宫颈癌的流行病学 |
2.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
3.宫颈癌微生物学致病因素 |
4.宫颈癌相关基因 |
5.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 |
6.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
6.1 宫颈癌的手术治疗 |
6.2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
6.3 宫颈癌的体外放疗 |
6.4 宫颈癌的同步化放疗(CCR)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5.Ki-67与恶性肿瘤 |
1.Ki-67抗原和抗体的特征 |
2.Ki-67的检测方法 |
3.Ki-67与恶性肿瘤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和动物 |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实验条件 |
3.实验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的制备 |
3.3 分组与给药 |
3.4 观察指标 |
3.5 统计学方法 |
4.指标检测和实验结果 |
4.1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4.2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对宫颈癌细胞Ki-67mRNA的影响 |
4.4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对宫颈癌HeLa细胞Ki-67抗原表达的影响 |
5.实验结论 |
2.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体内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实验条件 |
2.1 细胞培养条件 |
2.2 动物饲养条件 |
2.3 实验人员上岗条件 |
3.实验方法 |
3.1 裸鼠宫颈癌移植模型的建立 |
3.2 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3.3 观察指标和检测 |
3.4 统计学方法 |
4.实验结果 |
4.1 白花蛇舌草水煎液对HeLa细胞荷瘤小鼠抑瘤率 |
4.2 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HeLa细胞荷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的影响 |
4.3 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荷瘤小鼠HeLa细胞Ki-67蛋白的表达率 |
4.4 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荷瘤小鼠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
5.实验结论 |
3.讨论 |
1.宫颈癌的目前治疗现状 |
2.祖国医学对宫颈癌治疗的可能机制 |
3.白花蛇舌草对肿瘤细胞有肯定的抑制作用,但具体的抗肿瘤机理尚不明了 |
4.我们的研究证明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
5.抑制Ki-67的表达,能够诱导宫颈癌hela肿瘤细胞凋亡 |
6.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与其抑瘤增殖和诱导、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
6.1.白花蛇舌草通过其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扶正"来实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 |
6.2.白花蛇舌草通过其直接抑瘤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细胞凋亡来实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 |
6.3.白花蛇舌草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和调控抑瘤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实现其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根本机制之一 |
7.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中医药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
附件1 缩略词表 |
附件2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保密证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发表的主要论文 |
2.获得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头颈部癌综合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化疗合并手术综合治疗口腔癌 |
1.1 术前平阳霉素化疗合并手术综合治疗唇癌[8] |
1.1.1 术前用药 |
1.1.2近期疗效 |
1.1.3 化疗全身反应 |
1.1.4 手术治疗 |
1.1.5 病理检查 |
1.1.6 结果 |
1.2 术前平阳霉素化疗合并手术综合治疗舌癌[9] |
1.2.1 术前用药 |
1.2.2 近期疗效 |
1.2.3 化疗全身反应 |
1.2.4 手术治疗 |
1.2.5 病理检查 |
1.2.6 结果 |
2 术前足量放疗合并手术综合治疗上颌窦癌[10] |
2.1 手术合并术后放疗(200KV X线)的综合治疗 |
2.2 单纯60钴放疗[11] |
2.3 术前足量60钴放疗合并改进的全上颌骨切除术[12,13] |
3 放疗合并化疗综合治疗鼻咽癌[14] |
3.1 诱导化疗 |
3.2 同期放化疗 |
3.3 辅助化疗 |
3.4 常用的化疗药物及方案 |
4 结语 |
四、术前平阳霉素辅助化疗治疗舌癌77例疗效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总结[D]. 张啊会.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2]益气通络解毒方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气虚痰瘀型食管癌的临床观察[D]. 翟祁瑞.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E3泛素连接酶RNF135调控舌癌发生的机制研究及治疗用纳米缓释体系的构建[D]. 金剑. 武汉大学, 2016(01)
- [4]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疗效分析[D]. 邬利波. 南昌大学, 2016(03)
- [5]顺铂联合平阳霉素行术前诱导化疗对舌癌患者的疗效探讨[J]. 郑艺,汤洪毅,陈京华. 当代医学, 2014(16)
- [6]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J]. 李黎波,李文敏,项蕾红,秦中平,王洛伟,林尽染,马英,罗荣城,黄正.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2(05)
- [7]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诱导凋亡及转移抑制的实验研究[D]. 白宇航. 河北联合大学, 2011(05)
- [8]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Ki-67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培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5)
- [9]中期舌体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及诱导化疗在治疗中的价值[J]. 孙传政,陈福进,李晓江,曾宗渊,隋军,邓莅霏,陈艳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04)
- [10]头颈部癌综合治疗进展[J]. 李树玲. 中国肿瘤临床,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