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和硝酸钠混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彦飞[1](2021)在《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含能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对含能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含能化合物分子设计,从而得到目标化合物。本文设计了4种不同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评估了它们的核独立化学位移值(NICS)、拉普拉斯键级和键解离能,筛选出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吡嗪(BDATP)为最优的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含能材料。对BDATP以及它的衍生物进行合成并对它们的结构、性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进行了表征。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表征了BDATP和2,5-双-(3-氨基-4-硝胺基-1,2,4-三唑基)-吡嗪(BANTP)的化学结构。通过单晶射线衍射(SXRD)确定了BDATP硝酸盐(BDATPN),高氯酸盐(BDATPP)和BANTP铵盐的晶体结构。采用原子化法(CBS-4M方法)计算了所有化合物的气相生成焓。然后采用EXPLO5软件计算了它们的能量性能。其中爆轰性能最好的为BANTP羟胺盐(BDATPH),爆速为8811 m·s-1,爆压为30.06 GPa。采用标准BAM技术对它们的撞击感度(IS)和摩擦感度(FS)进行了测试,其中BDATPN感度最低(IS>40J,FS>360 N)。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了所有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其中热稳定性最高的为BDATPP,起始分解温度为374℃,分解峰温为375℃。结合Hirshfeld表面分析和独立梯度模型(IGM)分析研究了BDATPN、BDATPP、BANTPA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采用DSC法研究了三种耐热炸药—BDATP及其硝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热分解机理函数,获得了它们自加速分解温度和临界爆炸温度,对三种耐热炸药的热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田汉文[2](2021)在《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取代顺序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含能化合物是一类在外界刺激下释放出大量能量的化合物,在军事和民品都具有应用。富氮杂环类含能材料因为能量高、感度低而受到广泛关注,1,2,4,5-四嗪类富氮化合物是其中的代表物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对称1,2,4,5-四嗪的反应机制,制备出几种四嗪化合物并对其热行为进行了研究。以合成3-硝基胍-6-氨基-1,2,4,5-四嗪(NAT)为目标化合物,设计了两种合成路线,并用其中一种路线制备出NAT,发现不同的取代基的取代顺序对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成功合成有较大影响。之后,合成出另外两个不对称1,2,4,5-四嗪类有机化合物,分别是3,6-二氨基-1,2,4,5-四嗪(DAT)和6-硝基-1,2,4,5-四嗪-3-酮(NTz O),并制备出NGTz O钾盐、NGTz O铵盐、NAT铵盐和NAT肼盐。通过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FT-IR)和核磁共振(HNMR)对部分物质进行表征。培养出ADT、NGTz O钾盐和DTO的单晶,确定了其空间构型。采用Gaussian16对ADT、3,6-二氨基-1,2,4,5-四嗪(DAT)、NAT、6-硝基胍-1,2,4,5-四嗪-3-酮(NGTz O)、6-氨基-1,2,4,5-四嗪-3-酮(ATO)、NTz O和3-硝基胍-6-(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NDT)七种1,2,4,5-四嗪衍生物进行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计算,获得其优化构型。通过比较不同取代基取代的化合物的前线轨道能量和静电势,研究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四嗪类化合物3,6位取代顺序的影响:当3位单边取代是供电子效应的取代基时,6位上取代反应更容易发生;当3位单边取代是吸电子效应的取代基时,6位上取代很难发生或不能发生。对五种新合成的化合物NAT及其铵盐和肼盐,NGTz O的钾盐及铵盐,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进行热分解行为研究。运用非等温升温速率法研究了这5种化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得到它们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获得三种化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函数,之后计算了这三种化合物在发生热分解过程中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热爆炸临界温度(Tbp)和热点火温度(Tbe),进一步评价了它们的热安全性。
吴攀宇,刘锋,王锡东,魏国[3](2021)在《两种燃料油对乳化炸药基质热分解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利用TG-DSC联用技术测试了汽油和柴油对乳化炸药基质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并用Ozawa法及Satava-sestak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乳化炸药基质及其与汽油、柴油混合物热分解反应的积分形式反应机理函数。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相较于乳化基质,乳化炸药基质与汽油、柴油的混合物起始加速分解温度降低;乳化炸药基质及其与汽油、柴油混合物的活化能分别为94.42 kJ/mol、81.43 kJ/mol、78.50 kJ/mol。研究表明汽油、柴油等有机燃料在热作用下能加快乳化炸药的热反应速度,应避免接触和混合。
方琦[4](2020)在《评价民用炸药耐热性的实验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火区高温爆破作为煤炭资源开采的一项重大技术和安全瓶颈,我国尚没有专门的耐热性炸药和技术来应对。本文针对于现有的科学热分析手段使用药量较少的情况下,提出了模拟高温炮孔及恒温烘箱加热分析方法。用此方法评价和分析了含有不同添加剂的铵油炸药和乳化炸药的耐热行为,实验结果与通用的科学仪器方法有可比性,同时该方法更加符合民用炸药高温的实际状况,实验结果更为可信。本文将通过微热量量热(C80)分析、大药量恒温烘箱热分析、模拟高温炮孔等方法来分析加入不同添加剂后对铵油炸药及乳化炸药热分解的影响并以此说明本文提出的实验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后得到如下结论:(1)运用本文提出的模拟高温炮孔及恒温加热实验方法得到的炸药样品的耐热行为与C80实验结果有可比性。(2)本文提出的恒温加热实验的温度--时间曲线及升温速率可用于样品的耐热性评价。(3)本文的实验方法相比于C80等热分析法具有测试样品量大(数十至数百克级),实验条件接近于高温爆破实际情况的优点,测试结果更为可信。图[16]表[16]参[66]
赵旭东[5](2020)在《氯化石蜡-52对乳化炸药稳定性和爆炸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在煤矿许用乳化炸药中,通常在水相中加入氯化钾、氯化钠或氯化铵等消焰剂,确保在煤矿可燃气-尘环境下使用乳化炸药的安全性。但是这些物质的引入会降低乳化炸药的稳定性和爆炸性能。而氯化石蜡是一种阻燃剂,能与燃料油互熔。通过在油相中添加氯化石蜡,以期提高乳化炸药的爆炸性能,并保证该炸药在煤矿井下使用的安全性。本文分别在炸药组份中添加0、1%、2%、3%的氯化石蜡-52,并与复合蜡、司盘-80混合熔化至95℃制成复合油相。将硝酸铵、硝酸钠与水溶解至110℃制成水相。先将复合油相倒入自制的乳化搅拌罐中,开启搅拌器,转速为1100r·min-1,将水相倒入搅拌罐中,搅拌3分钟即制得乳胶基质。乳胶基质经高低温循后测定硝酸铵的析出量。使用TG-DSC联用技术对含有氯化石蜡-52的乳胶基质试样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运用Ozawa法和Satava-Sestak法处理试验数据,得到试样的动力学参数和机理函数。在乳胶基质中加入化学发泡剂进行敏化制得乳化炸药,通过实验测定不同含量氯化石蜡-52对该炸药的爆热、爆速和猛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低温循环后,随着氯化石蜡-52含量的增加,硝酸铵析出量和溶失率均增大,乳胶基质储存稳定性降低。通过分析乳胶基质的热分解动力学可知,添加氯化石蜡后会降低乳胶基质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并且对硝酸铵的热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当乳胶基质中氯化石蜡-52含量≤2%时,乳胶基质的储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炸药的爆速和猛度高于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这种通过在油相中加入氯化石蜡-52作为含能消焰剂,取代目前在水相中加入氯化钾、氯化钠等惰性消焰剂的办法,对研制一种高安全高威力的煤矿许用炸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图[22]表[10]参考文献[86]
翟皓宇[6](2020)在《典型硝化工艺危险性及安全控制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化学品的需求和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危险化学品生产引发的事故频率和后果也随之愈发严重,而硝化工艺作为危险工艺因近年来事故频发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有必要针对典型硝化工艺展开危险性研究与探索。本文针对硝化工艺的特点选取硝基甲烷合成工艺以及2,4-二硝基氯苯合成工艺展开危险性研究,旨在从工艺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问题出发,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测试获得热风险数据,在综合考虑生产和安全方面的基础上优化工艺条件,优选出处理危险副产物的方法,从而降低副产物的风险性并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通过本文的探索不仅在一定程度填补了硝化工艺的热风险数据的空白,也为研究其他硝化工艺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硝基甲烷工艺的研究,针对硝基甲烷热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利用RSC快速筛选量热仪、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硝基甲烷热稳定性进行实验后得出,硝基甲烷的热分解风险性随着纯度的增加而增加,硝基甲烷起始分解温度为306.3℃,比放热量超过3000J/g,分解后放热量非常大;针对硝基甲烷工艺过程中的高危副产物亚硝酸甲酯,利用C600微量热仪和ARC绝热量热仪对其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后得出,亚硝酸甲酯起始分解温度为141.8℃,比放热量为4300J/g,亚硝酸甲酯的分解受初始压力影响明显,初始压力越高越易引发分解,当初始压力高于0.85Mpa,亚硝酸甲酯起始分解温度明显降低,180℃以上发生分解爆炸的诱导期极短。针对副产物亚硝酸甲酯处理困难的特点,通过设计吸收实验,优选出乙醇作为吸收溶剂,优选吸收温度为-5℃,吸收率高达48.94%,进一步对饱和吸收液进行热稳定性测试后发现,相比于纯亚硝酸甲酯,经过吸收处理后的吸收液分解风险等级从4级降低至1级,热失控风险度从4级降低至2级,证明乙醇吸收亚硝酸甲酯不仅解决了硝基甲烷工艺过程中的副产物吸收问题,降低了副产物热风险性而且可实现副产物的回收再利用。针对硝基甲烷产率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工艺条件优化实验,综合考虑生产和安全效益后,获得最佳实验条件为工艺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2h,搅拌速度为400r/min,根据等温量热实验结果纠正了硫酸二甲酯一次性加入的加料方式,优选后的加料时间为150min,相比于一次加入,控制加料时间为150min时,可使反应风险等级从3级降低至1级,从而解决了作为硝化反应令人诟病的反应过程强放热问题。通过对2,4-二硝基氯苯合成工艺的研究得到,2,4-二硝基氯苯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00.49℃,比放热量为1809.6J/g,属于3级风险度,综合热稳定性实验数据和反应过程热力学数据后得出TP<MTSR<TD24<MTT,对应的工艺过程中反应风险等级为2级,针对2,4-二硝基氯苯工艺危险性特点,建议通过延长加料时间、检测杂质含量、做好腐蚀防护等措施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王华煜[7](2020)在《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TKX-50催化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TKX-50(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胺)作为新型高能离子盐,在混合炸药尤其是推进剂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是有望取代AP(高氯酸铵)成为固体推进剂重要组分的绿色含能材料。氧化石墨烯(grapheme oxide,GO)在石墨烯材料领域中具有特殊地位,既可以直接应用于含能材料中,形成复合含能材料,又可以作为前驱体合成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并应用于含能材料的催化领域中。本文制备了GO,并以此为原料制备了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以GO和FeSO4·7H2O为前驱体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纳米粒子和Fe3O4@rGO复合材料,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上述三种材料对TKX-50热分解的催化作用。首先,采用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了GO,通过XRD、FTIR和SEM对GO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出现了典型的GO特征峰,说明成功制备了目标产物。GO呈现出无序层状结构,其表面和边缘可见清晰的层状褶皱,说明GO片层间和边缘引入大量的含氧官能团,红外光谱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TG-DSC对GO的热分解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GO表现为两段失重过程,热分解气态产物为H2O、CO和CO2,GO在热分解过程中释放热量,可视为一种含能材料。其次,采用喷雾冷冻干燥法制备了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对其结构、形貌和热分解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喷雾冷冻干燥法制备的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具有纳米尺寸三维网络结构,改变GO组分含量,对TKX-50/GO的微观形貌有显着影响。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的两段放热峰均向低温方向移动,GO含量对复合含能材料低温放热峰的促进作用保持在12.012.5℃区间内,GO组分含量的增加对高温放热峰向低温方向移动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直至两段放热峰重叠。与TKX-50相比,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的热分解反应更为剧烈,对比二者TG曲线,TKX-50/GO的第二阶段分解失重提前,450℃时TKX-50质量损失为96.81%,TKX-50/GO1、TKX-50/GO3和TKX-50/GO5质量损失分别为94.68%、93.78%和91.69%。TKX-50/GO的表观活化能较TKX-50提高了16 kJ·mol-1以上,表现出比TKX-50更好的热稳定性。最后,采用水热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rGO、Fe3O4纳米粒子和Fe3O4@rGO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含量下对TKX-50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制得的rGO呈良好的空间立体结构,Fe3O4纳米粒子粒径在2050nm但发生了团聚,Fe3O4@rGO纳米复合材料中Fe3O4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rGO片层上,形成良好的负载。DSC测试结果表明,Fe3O4@rGO纳米复合材料对TKX-50热分解的催化效果最好,TKX-50的两段放热峰温度向低温方向最多移动了44.8℃和48.6℃,表观活化能降低了11.3 kJ·mol-1以上,Fe3O4@rGO纳米复合材料可作为TKX-50基固体推进剂良好的添加剂。
王书嘉[8](2020)在《钌和铯在磷酸三丁酯-硝酸体系中的挥发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在乏燃料后处理工艺产生的放射性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萃取剂TBP(磷酸三丁酯)以及硝酸,并且还含有危害较大的易挥发放射性核素钌和铯,因此在蒸发浓缩法处理放射性废液时,钌和铯在TBP-HNO3体系中的挥发行为受到特别的关注,并且由于TBP-HNO3体系的放热反应可能会加剧钌和铯的挥发,所以该体系的热安全研究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高放废液的组成模拟配制料液,搭建实验室蒸发浓缩装置,主要研究了钌和铯在TBP-HNO3体系中的挥发率,并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挥发率的影响,为后处理厂监测核素、辐射防护提供基础数据参考。同时还研究了TBP-HNO3体系在蒸发浓缩工艺中的放热反应,可以对蒸发浓缩工况的实施条件提供控制和预防措施的指导,对于后处理厂防控爆炸事故以及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钌和铯的含量进行精确分析,本论文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的精确度、检测限进行了比较,最终采用了ICP-MS进行测量。蒸发浓缩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通气量、硝酸浓度、TBP和DBP的浓度以及料液放置时间等因素对钌和铯挥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通气量和硝酸浓度的升高,钌和铯的挥发率均呈增大趋势;TBP和DBP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钌和铯的挥发,并且对钌挥发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着,当TBP投加量为7.5g时,钌的挥发率由6.71×10-3%降至5.17×10-4%,铯的挥发率由6.01×10-3%降至2.53×10-3%;随着料液放置时间的增加,钌的挥发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铯的挥发率几乎没有变化;根据挥发量的测定结果,还对实际后处理厂蒸发浓缩工况下钌和铯的放射性活度进行了计算,得出挥发出的钌放射性活度在4.91×107~1.15×108Bq,铯放射性活度在1.02×107~3.23×107Bq,有利于辐射防护设计。本论文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对TBP-HNO3体系进行了热安全研究。通过A RC实验提供的放热反应过程中的数据,为研究爆炸事故前兆和核素瞬间挥发行为提供了基础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增加硝酸浓度时,TBP-HNO3体系的自放热反应的起始温度更低,从130℃就开始自放热,最终的压升也更大;当TBP-HNO3体系内加入Na N O3后,体系放热反应的放热量最高,为670.95 J/g;还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一步分析了体系反应后的产物,推测出TBP-HNO3体系的放热反应机理。
张阳[9](2020)在《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化炸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爆破作业之中,其主要组成成分为乳胶基质。乳胶基质是具有高内相体积比的W/O型乳状液,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而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乳胶基质会逐渐失稳破乳,从而造成其使用性能的下降。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规律无法完全使用经典的乳状液稳定理论来进行解释,同时现今乳化炸药产品储存期的确定大多是依据经验,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撑,所以对于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乳胶基质的失稳过程,首先从经典的乳状液稳定机理出发,分析了造成乳胶基质失稳的原因,并采用了较为基本的乳胶基质配方进行制样,对其失稳过程的规律及相关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实验研究与规律分析。通过高低温循环法加速了乳胶基质的失稳过程,并结合宏观观测、光学显微镜观测、粒度分析以及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乳胶基质在失稳过程中的现象进行了多角度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分散相过饱和硝酸铵溶液的析晶是造成乳胶基质失稳的主要原因。单个液滴内晶体的形成是相对独立的,其发生的空间位置具有随机性。析出的晶体会在液滴间进行生长,形成析晶团。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未发生析晶的分散相液滴的粒径大小在乳胶基质的失稳过程中并不会发生变化。(2)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结晶动力学研究。依循分散相液滴中硝酸铵析晶的形成方式和过程推导了乳胶基质的老化方程,该方程对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描述。通过实验和文献数据的验证表明,老化方程与乳胶基质及乳化炸药失稳过程中析晶率的变化规律相吻合,因而提供了一种量化乳胶基质老化程度的方法。其中的特征时间表征了某一品种的乳胶基质及其产品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老化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时间,便于直观、定量的评定乳胶基质及其产品在储存性能方面的优劣。(3)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演化。通过结合实验所观测到的现象规律,基于逾渗理论建立了乳胶基质的老化模型,该模型建立在网格上,以格点的占据情况代表分散相液滴是否发生析晶,实现了对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演化。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在达到一定的临界条件时,原先相互独立的析晶团会相互连接,出现跨越整个系统的析晶团。此时系统发生全面破乳,液滴发生析晶的可能性达到最大,通过与老化方程联合,为计算乳胶基质的全面破乳时刻提供了一种方法,对确定乳胶基质及其产品的储存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4)储存直径对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影响。根据重整化理论,乳胶基质内部的析晶团在临界条件附近具有分形的特征,从而设计了不同储存直径下乳胶基质的老化实验,并依据老化模型对实验中所观测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品种的乳胶基质,储存直径越大,该样品发生全面破乳所需的时间越短,样品从全面破乳到完全失效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会越短,这对远程配送方面的工业设计和参数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印佳[10](2019)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热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是生产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由于其强反应性和高毒性,MDI与各类酸碱盐、氧化剂、醇和金属合金共存时会快速反应产生热量或者形成高压。鉴于国内发生过的MDI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伤亡后果及巨大的经济损失,选取MDI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模拟的方法研究MDI的热危险性。选取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对纯MDI和杂质与MDI混合物进行热分解特性实验研究。纯MDI的DSC实验是分别在4、6、8和10℃/min的升温速率和氮气氛围下进行,气氛流量为50 ml/min。随着升温速率β的增大,起始反应温度T0、反应速率最大处温度Tm、反应终止温度Tend和热焓ΔH逐渐升高。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测得MDI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9.0735 k J/mol和22.733 k J/mol。TG研究了MDI在5℃/min和8℃/min的升温速率下的失重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MDI的热分解分为三个阶段,160~250℃为第一阶段的热分解,该阶段MDI损失约55~60%的质量;420~510℃为第二阶段的热分解,该阶段MDI损失的质量比较少,大约10%左右。550~630℃为第三阶段的热分解,该阶段约损失30~35%的质量。根据MDI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等情况下的环境,利用DSC研究了MDI在与水、酸和碱混合后的热分解情况。添加不同质量的水且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实验表明,添加水后提高了MDI的初始反应温度及引发反应所需的能量,但反应过程会产生大量CO2,不及时排出会造成超压爆炸危险;硝酸和MDI混合的DSC实验表明随着硝酸的量增加和p H值的增大,各项热分解特性参数均逐渐升高,硝酸催化MDI发生的反应更加剧烈,反应后产生大量的CO2;氢氧化钠和MDI混合的DSC实验表明,随着氢氧化钠的量增加和p H值的增大,各项热分解特性参数均逐渐升高,氢氧化钠催化MDI发生的反应更加剧烈,反应后产生大量的CO2。MDI的Gaussian模拟选取密度泛函方法(DFT-B3LYP),在6-311++G(D)基组条件下对MDI分子进行结构优化、频率计算及能量计算,得到MDI的稳定构型及单点能等数据,单点能E为-2.2×106 k J/mol。根据键离解能推断分子断键的所有可能情况,并对MDI在热解过程中断键后的自由基进行优化频率计算,通过键离解能的计算和对比找出其热分解断键的路径,最终预测MDI热分解的最可能路径。通过模拟结果进一步计算得到MDI的理论活化能Ea’为34.6566 k J/mol。通过对MDI的热稳定性进行实验和分解机理模拟研究,分析了MDI的热分解性质,研究结果对其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可提供安全指导措施。
二、AN和硝酸钠混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和硝酸钠混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能材料概述 |
1.2 三唑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1 单三唑环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2 双三唑环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3 3,4-二氨基-1,2,4-三唑化合物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与筛选 |
2.1 结构优化及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的合成 |
3.2.1 2,5-二羧基吡嗪的合成路线 |
3.2.2 2,5-二羧基吡嗪的合成步骤 |
3.2.3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BDATP)的合成路线 |
3.2.4 BDATP的合成步骤 |
3.3 BDATP衍生物的合成 |
3.3.1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硝酸盐(BDATPN)的合成 |
3.3.2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高氯酸盐(BDATPP)的合成 |
3.3.3 2,5-双-(3-氨基-4-硝胺基-1,2,4-三唑基)-吡嗪(BANTP)的合成 |
3.3.4 BANTP离子盐的合成 |
3.4 BDATP及其衍生物的表征 |
3.4.1 BDATP和BANTP的结构表征 |
3.4.2 BDATPN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
3.4.3 BDATPP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
3.4.4 BANTPA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性能研究 |
4.1 密度和生成焓 |
4.2 爆轰性能 |
4.3 感度 |
4.4 热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 |
5.1 Hirshfeld表面分析 |
5.2 独立梯度模型(IGM)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种耐热炸药的热分析及热安定性 |
6.1 热分析测试条件 |
6.2 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计算 |
6.2.1 BDATP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
6.2.2 BDATPN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
6.2.3 BDATPP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
6.3 热安定性的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取代顺序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富氮杂环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1 四元氮杂环含能化合物 |
1.2.2 五元氮杂环含能化合物 |
1.2.3 六元氮杂环含能化合物 |
1.3 1,2,4,5-四嗪类含能化合物及其盐的研究进展 |
1.3.1 对称1,2,4,5-四嗪类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
1.3.2 不对称1,2,4,5-四嗪类含能化合物及其盐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合成路线与机理分析 |
2.2.1 反应路线 |
2.2.2 合成路线机理分析 |
2.3 不对称四嗪及其盐的合成 |
2.3.1 目标化合物单体的合成 |
2.3.2 NAT及 NGTzO盐的合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对称1,2,4,5-四嗪取代顺序的研究 |
3.1 理论计算方法 |
3.2 理论计算 |
3.2.1 分子的几何优化 |
3.2.2 前线轨道能量 |
3.2.3 静电势 |
3.2.4 理论解释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种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4.1 ADT的晶体结构 |
4.1.1 ADT(α)晶体的晶胞参数与晶体结构 |
4.1.2 ADT(β)晶体的晶胞参数与晶体结构解析 |
4.2 2K·NGTzO·1/2H_2O的晶体结构 |
4.2.1 2K·NGTzO·1/2H_2O的晶体结构测定 |
4.2.2 2K·NGTzO·1/2H_2O的晶体结构解析 |
4.3 DTO的晶体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AT及 NGTzO和 NAT的盐的热行为研究 |
5.1 含能化合物的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
5.1.1 热分解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计算 |
5.1.2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机理函数的选用原则 |
5.2 NAT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
5.2.1 NAT的热分解行为 |
5.2.2 NAT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
5.3 2K·NGTzO·1/2H_2O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
5.3.1 2K·NGTzO·1/2H_2O的热分解行为 |
5.3.2 2K·NGTzO·1/2H_2O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
5.4 NH_4·NGTzO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
5.4.1 NH_4·NGTzO的热分解行为 |
5.4.2 NH_4·NGTzO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
5.5 N_2H_5·NAT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
5.5.1 N_2H_5·NAT的热分解行为 |
5.5.2 N_2H_5·NAT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
5.6 NH_4·NAT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
5.6.1 NH_4·NAT的热分解行为 |
5.6.2 NH_4·NAT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
5.7 NAT及 NGTzO和 NAT盐的热安全性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两种燃料油对乳化炸药基质热分解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制样及测试 |
1.1 试样制备 |
1.2 测试仪器及条件 |
2 测试结果与讨论 |
2.1 TG-DSC的测试结果分析 |
2.2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
3 结论 |
(4)评价民用炸药耐热性的实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2 评价炸药耐热性的实验方法 |
2.1 C80微量量热仪热分析实验 |
2.2 加速量热仪(ARC)实验 |
2.3 差热分析法(DTA) |
2.4 热重法(TG) |
2.5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6 爆发点实验 |
2.7 绝热杜瓦瓶量热实验 |
2.8 烤燃弹实验 |
3 本文采用的实验方法及测试样品 |
3.1 20g药量恒温加热热分析试验 |
3.2 150g药量高温炮孔模拟实验 |
3.3 评价耐热性所用的民用炸药 |
3.3.1 铵油炸药 |
3.3.2 乳化炸药 |
3.4 炸药的耐热性及其影响因素 |
3.4.1 炸药的耐热性 |
3.4.2 铵油炸药的耐热性影响因素 |
3.4.3 乳化炸药耐热性的影响因素 |
3.5 添加剂的选择 |
4 实验测试 |
4.1 铵油炸药耐热性测试 |
4.1.1 C80热分析实验 |
4.1.2 20g恒温热分析实验 |
4.1.3 150g药量高温炮孔模拟试验 |
4.2 乳化炸药的耐热性测试 |
4.2.1 C80微量量热仪热分析实验 |
4.2.2 20g药量恒温热分析试验 |
4.2.3 150g药量高温炮孔模拟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读研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5)氯化石蜡-52对乳化炸药稳定性和爆炸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乳化炸药的发展历史 |
1.2 乳化炸药的稳定性 |
1.2.1 稳定性定义 |
1.2.2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2.3 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
1.3 乳化炸药的爆炸性能 |
1.3.1 爆速 |
1.3.2 猛度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氯化石蜡-52对乳胶基质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乳胶基质的制备 |
2.1.2 乳胶基质高低温循环实验 |
2.1.3 乳胶基质中硝酸铵析出量测定 |
2.1.4 乳胶基质粒子显微观测 |
2.1.5 乳胶基质热分析实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乳胶基质硝酸铵析出量 |
2.2.2 乳胶基质粒子大小 |
2.2.3 乳胶基质热稳定性分析 |
2.3 小结 |
3 氯化石蜡-52对乳化炸药爆速、猛度和爆热影响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乳化炸药的制备 |
3.1.2 爆热实验 |
3.1.3 爆速实验 |
3.1.4 猛度实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氯化石蜡-52对乳化炸药爆热的影响 |
3.2.2 氯化石蜡-52对乳化炸药爆速的影响 |
3.2.3 氯化石蜡-52对乳化炸药猛度的影响 |
3.3 小结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典型硝化工艺危险性及安全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1.3.1 研究路线 |
1.3.2 创新点 |
2 硝基甲烷工艺的热风险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硝基甲烷工艺风险因素分析以及研究思路 |
2.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试剂 |
2.4 实验步骤 |
2.4.1 快速筛选热稳定性测试 |
2.4.2 差示扫描热稳定性测试 |
2.4.3 等温反应量热测试 |
2.5 硝基甲烷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1 快速筛选热稳定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2 差示扫描热稳定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3 硝基甲烷动力学参数分析 |
2.6 硝基甲烷等温量热实验结果及分析 |
2.7 小结 |
3 亚硝酸甲酯的吸收及热危险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步骤 |
3.3.1 C600测试 |
3.3.2 绝热量热仪测试 |
3.3.3 亚硝酸甲酯的制取与吸收实验 |
3.4 亚硝酸甲酯热危险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C600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2 动力学计算 |
3.4.3 绝热条件下到达最大速率的时间(TMRad) |
3.4.4 ARC测试结果及分析 |
3.5 亚硝酸甲酯的吸收实验 |
3.5.1 实验理论基础 |
3.5.2 甲醇吸收亚硝酸甲酯实验 |
3.5.3 乙醇吸收亚硝酸甲酯实验 |
3.5.4 乙二醇吸收亚硝酸甲酯实验 |
3.5.5 小结 |
3.5.6 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
3.6 亚硝酸甲酯吸收液的热危险性研究 |
3.7 小结 |
4 硝基甲烷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步骤 |
4.3.1 硝基甲烷条件优化实验 |
4.3.2 气相色谱纯度测定实验 |
4.4 实验数据及分析 |
4.4.1 温度对硝基甲烷产率的影响 |
4.4.2 反应时间对硝基甲烷产率的影响 |
4.4.3 搅拌速度对硝基甲烷产率的影响 |
4.4.4 硫酸二甲酯滴加速度对硝基甲烷工艺风险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5 2,4-二硝基氯苯合成工艺的热风险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2,4-二硝基氯苯工艺风险因素分析以及研究思路 |
5.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3.1 实验仪器 |
5.3.2 实验试剂 |
5.4 实验步骤 |
5.4.1 2,4-二硝基氯苯的热稳定性实验 |
5.4.2 2,4-二硝基氯苯合成工艺等温量热实验 |
5.5 实验数据及分析 |
5.5.1 2,4-二硝基氯苯快速筛选量热实验 |
5.5.2 2,4-二硝基氯苯绝热量热实验 |
5.5.3 2,4-二硝基氯苯的合成工艺过程反应热分析 |
5.5.4 建议措施及讨论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士论文目录 |
(7)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TKX-50催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纳米金属粒子催化剂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 |
1.2.2 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 |
1.2.3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4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喷雾冷冻干燥法制备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及其热分解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2.3 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 |
3.2.4 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形貌与形成机理分析 |
3.3.2 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XRD分析 |
3.3.3 TKX-50/GO复合含能材料热分解特性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水热法制备Fe_3O_4@rG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TKX-50 热分解催化作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2.3 Fe_3O_4@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e_3O_4@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 |
4.3.2 Fe_3O_4@rGO纳米复合材料形成凝胶的影响因素 |
4.3.3 Fe_3O_4@rGO纳米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4.3.4 Fe_3O_4@rGO纳米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4.3.5 Fe_3O_4@rGO纳米复合材料对TKX-50 热分解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钌和铯在磷酸三丁酯-硝酸体系中的挥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核燃料后处理概述 |
1.1.1 后处理环节的简介 |
1.1.2 Purex流程的简介 |
1.2 蒸发浓缩法处理后处理厂废液的概述 |
1.2.1 放射性废液的来源及其组成 |
1.2.2 蒸发浓缩法简介 |
1.3 钌和铯的研究概况 |
1.3.1 钌的简介 |
1.3.2 铯的简介 |
1.4 TBP-HNO_3体系的研究概况 |
1.4.1 TBP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2 TBP-HNO_3体系热安全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钌和铯含量的分析方法 |
2.1 钌和铯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溶液中钌的检测 |
2.3.1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
2.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2.4 溶液中铯的检测 |
2.4.1 原子吸收光谱法 |
2.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核素挥发率基础数据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蒸发温度对钌和铯挥发率的影响 |
3.2.2 通气量对钌和铯挥发率的影响 |
3.2.3 硝酸浓度对钌和铯挥发率的影响 |
3.2.4 TBP/DBP加入量对钌和铯挥发率的影响 |
3.2.5 料液放置时间对钌和铯挥发率的影响 |
3.2.6 钌和铯的放射性水平估算 |
3.3 本章小结 |
4 TBP-HNO_3体系的热安全研究 |
4.1 TBP-HNO_3体系热安全研究进展 |
4.2 TBP-HNO_3体系的绝热加速量热(ARC)实验研究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以及实验原理 |
4.2.2 实验步骤与测试条件 |
4.2.3 ARC实验数据处理 |
4.2.4 ARC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乳胶基质稳定性及失稳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经典乳状液理论对乳胶基质稳定性的研究 |
1.2.2 乳胶基质失稳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研究现状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乳胶基质稳定机理的分析与探讨 |
2.1 概述 |
2.2 乳胶基质的密堆积形态分析 |
2.3 乳胶基质分散相液滴间的抗聚结稳定性分析 |
2.4 乳胶基质内在的老化因素探讨 |
2.5 小结 |
3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实验设计与研究 |
3.1 概述 |
3.1.1 材料及仪器 |
3.1.2 乳胶基质样品的制备 |
3.1.3 老化实验方法 |
3.2 失稳过程的宏观及显微观测 |
3.3 失稳过程的粒径变化研究 |
3.4 老化程度的热分析研究 |
3.4.1 TG-DSC实验测试 |
3.4.2 热重曲线特征分析 |
3.4.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 小结 |
4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结晶动力学研究 |
4.1 概述 |
4.2 分散相液滴中硝酸铵晶体的成核与生长 |
4.2.1 熵驱动下的硝酸铵析晶过程分析 |
4.2.2 分散相液滴内的硝酸铵成核速率 |
4.2.3 高低温循环法加速乳胶基质老化的机理 |
4.3 分散相液滴间的析晶过程 |
4.3.1 晶体生长作用下的液滴间聚合 |
4.3.2 分散相液滴直径对硝酸铵析晶的影响 |
4.4 乳胶基质老化方程的推导 |
4.4.1 乳胶基质老化方程中参数的意义 |
4.4.2 乳胶基质老化方程的应用 |
4.5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的析晶率测量实验 |
4.5.1 实验原理 |
4.5.2 实验过程 |
4.5.3 水溶法的实验结果及与DSC法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演化 |
5.1 概述 |
5.2 逾渗的起源与定义 |
5.3 乳胶基质老化模型的建立 |
5.3.1 老化模型的定义 |
5.3.2 析晶团尺寸、形态及其随时间演化的描述 |
5.4 乳胶基质老化模型的在电导率测试分析中的应用 |
5.4.1 电导率的测试结果 |
5.4.2 老化模型的应用 |
5.5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临界现象的定量分析 |
5.6 小结 |
6 储存直径在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的影响研究 |
6.1 概述 |
6.2 乳胶基质在临界时刻下的自相似结构 |
6.2.1 重整化理论 |
6.2.2 乳胶基质析晶团的分形维数 |
6.2.3 乳胶基质析晶团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分析 |
6.3 不同储存直径下乳胶基质的老化实验 |
6.4 不同储存直径下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变化规律分析 |
6.4.1 不同系统尺度下的有效老化阈值 |
6.4.2 不同储存直径下乳胶基质的老化阈值计算 |
6.4.3 乳胶基质储存期的安全裕量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简要概括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在120-135℃范围内的DSC数据 |
附录B 逾渗过程的编程代码 |
附录C 标度律 |
附录D 分形维数的计算数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热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分析技术及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技术路线 |
1.3.3 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热失控理论及危险性评估方法 |
2.1 热失控机理 |
2.1.1 热生成 |
2.1.2 热移出 |
2.1.3 Semenov热温图 |
2.2 热分析动力学 |
2.2.1 概述 |
2.2.2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 |
2.3 热危险性评估方法 |
2.3.1 严重度 |
2.3.2 氧平衡评估 |
2.3.3 γ判断法 |
2.3.4 最大分解热评估 |
2.3.5 风险矩阵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DI热分解研究 |
3.1 MDI的差式扫描量热研究 |
3.1.1 DSC测试原理 |
3.1.2 纯MDI的 DSC实验 |
3.1.3 MDI与水混合的DSC实验 |
3.1.4 MDI与硝酸混合的DSC实验 |
3.1.5 MDI与氢氧化钠混合的DSC实验 |
3.2 MDI的热重分析 |
3.2.1 TG测试原理 |
3.2.2 样品及实验条件 |
3.2.3 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aussian软件的MDI模拟过程与结果分析 |
4.1 量子化学理论 |
4.1.1 量子化学的理论背景 |
4.1.2 量子化学的理论方法 |
4.1.3 量子化学的计算基组 |
4.2 Gaussian软件介绍 |
4.3 MDI热分解模拟研究 |
4.3.1 分子模型的构建 |
4.3.2 几何构型优化 |
4.3.3 单点能计算 |
4.3.4 键离解能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AN和硝酸钠混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程彦飞. 西北大学, 2021(12)
- [2]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取代顺序和性能研究[D]. 田汉文. 西北大学, 2021(12)
- [3]两种燃料油对乳化炸药基质热分解特性的影响[J]. 吴攀宇,刘锋,王锡东,魏国. 火工品, 2021(01)
- [4]评价民用炸药耐热性的实验方法[D]. 方琦.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氯化石蜡-52对乳化炸药稳定性和爆炸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旭东.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6]典型硝化工艺危险性及安全控制措施[D]. 翟皓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TKX-50催化作用的研究[D]. 王华煜. 中北大学, 2020(09)
- [8]钌和铯在磷酸三丁酯-硝酸体系中的挥发特性研究[D]. 王书嘉.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规律研究[D]. 张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1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热危险性分析[D]. 印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