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盟市旗县机构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志芳,李云,凤志慧[1](2021)在《内蒙古自治区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现状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开展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现状,为完善全区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2015—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开展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的卫生监督机构及人员的基本情况、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职能开展情况和监督机构对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的重视程度,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旗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共115家,其中盟市12家,旗县103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92家,事业单位23家;(2)截至2019年底,承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职能的卫生监督机构共112家,且均已开展工作,有58%的卫生监督机构于2017年以后承担此项工作;(3)全区该专业监督员共305人,旗县占比高于盟市(χ2=15.456,P<0.001);独立成立科室的有15家,盟市高于旗县(P=0.01),科室人员>2人的占比亦高于旗县(P=0.017);(4)该专业监督员年龄构成以41 —50岁、最高学历构成以本科及以上占比最高;非监督相关专业人员占比达41.6%;盟市卫生监督机构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高于旗县(χ2=26.89,P<0.001);(5)2015—2019年该专业零处罚机构有91家,旗县零处罚率高于盟市(P=0.047);办理处罚案件共45件,盟市计划生育案件率高于旗县(χ2=5.94,P=0.015),旗县母婴保健案件率高于盟市(χ2=9.504,P=0.002);(6)未参加过该专业业务培训的机构有28家,旗县未培训率高于盟市(P=0.035);(7)37.5%的监督机构对科室有资金投入;40.2%的科室至今没有相关专业书籍;69.6%的科室专业书籍不能做到人手一册,盟市卫生监督机构专业书籍人手一册率高于旗县(P=0.042)。结论 (1)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监督机构性质以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为主,承担并开展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工作;(2)内蒙古自治区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人员素质尚有待提高;(3)内蒙古自治区盟市卫生监督机构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工作开展效果和人员素质优于旗县。
郝旭东[2](2021)在《“放管服”改革以来内蒙古抗震设防协同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以来,“放管服”改革的工作被各级政府不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抗震设防管理的相关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使得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更加规范,建设工程审批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企业投资成本也相应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抗震设防的事前审批事项,监管方式也自然而然由事前监管的模式转向事中事后监管,监管模式的转变给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再加上2018年机构改革后,市县基层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导致基层抗震设防要求落实与监管部门出现了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加重了抗震设防领域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而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怎么重建抗震设防监管机制,怎么厘清政府各部门职责,是当下自治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抗震设防管理跨部门协同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如何理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抗震设防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重建抗震设防监管机制开展研究,基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原因、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建立研究框架,尝试提出通过跨部门协同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内蒙古自治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指出了管理问题带来的非预期后果,通过分析得出横向、纵向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协同机制不完善就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借鉴了其他省份的管理经验,从跨部门协同的结构性安排、法律法规规制、标准协同、机制运行等几个方面给出了解决建议。
郭如如[3](2021)在《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内蒙古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明确标准化是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工具。在新时期新阶段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常态下,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均积极开展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在探索实践后勤服务标准化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在不断尝试和积累中摸索前进,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诸多矛盾。因此,本文研究如何优化内蒙古自治区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标准化有效助力机关后勤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公共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研究自治区本级和各个盟市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成果,具体介绍了自治区政府办公北区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现状。目前,内蒙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和实施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标准化理论研究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法治化建设不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弱、盟市指导推广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了标准数量不足、各级标准衔接不畅、定额管理不完备、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各地区标准化发展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机关后勤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理论研究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方向、强化实施应用等方面的建设性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体系,为提升内蒙古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保障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邢阅[4](2021)在《内蒙古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自2014年9月国务院第七次足球工作专题会议确定内蒙古为全国第一个足球改革发展试点省区以来,内蒙古足球协会要争做足球改革的“排头兵”积极探索足协脱钩后足协运转机制,规范脱钩后人员的相关工作。明确实体化改革具体工作,使自身造血能力有所提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足球协会在组织构架、人员配备,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对内蒙古足球协会实体化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内蒙足球协会在组织体系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人员规模小、工作人员存在一肩多职的现象,工作人员间的权责划分不清。(2)内蒙古足球协会在经济实体化的工作中存在市场化程度开发较低、组织经费来源渠道少、政府购买服务的占比较高等问题。导致市场开发部门为协会带来的资金不足,依赖于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自身造血”能力不足。(3)内蒙古足球协会训练基地的开放程度较低,大多数的基地不对外开放,仅对举办赛事培训等活动开放。另外协会在举办培训、比赛、集训等一系列活动的食宿问题不能及时提供,需自行解决,降低了协会实体化改革工作的进程。结合内蒙古足球协会的实际情况,对内蒙古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提出以下对策:内蒙古足球协会应优化组织结构,划清部门间权责界限避免出现“一肩多职”的情况;提高吸纳工作人员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使经费来源拥有更为广泛的渠道,使市场陆续开发,增加自身新鲜血液的流入;加强协会基地的开放程度以及完善配套设施;加大打造特色赛事力度和影响力。
王紫雯[5](2021)在《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自治区团委Q平台为例》文中指出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有效探索和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新方式,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践在我国各地广泛开展,借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支持,内蒙古的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得以快速发展。但基于内蒙古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践仍有较大研究空间,但目前学界对相关议题给予的关注不足。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情况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团委在全区范围内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入驻各盟市Q平台项目为具体案例,通过访谈和实际调研具体分析了政府购买服务中存在于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同时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该项购买服务中多个相关主体的访谈资料进行了三级编码,进而识别出影响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运行的因素分别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意识和内蒙古的宏观环境;并据此构建和分析了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结合扎根编码识别出的影响因素和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进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刘海萍[6](2020)在《内蒙古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把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了指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道路,文联工作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文联具有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功能,具有与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不同的独特地位。文联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类非政府组织,它是实现政府和文艺家联系的桥梁。近年来基层文联组织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建设基层文联,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尤其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基层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联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虽然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但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发挥上还存在差距和不足。本文以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需求理论为指导,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切入,选取内蒙古基层文联作为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在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人才、文艺阵地、文艺惠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有效发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政治引导、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加大经济上扶持及建立大文联格局等五个角度研究内蒙古基层文联在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作用,并根据目前内蒙古基层文联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仇煜玮[7](2020)在《乌兰察布市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2019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做出了最新部署: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要让减税降费直达市场主体,政策有效且普惠,影响直接而深刻。本文以乌兰察布市为研究主体,以财政数据、税务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作为基本数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计量原理以及西方供给学派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采用税负高低测量指标、弹性系数和税负痛感指数以及实际税负、减税率等多维度衡量指标作为标尺,从地域、税费种类别、不同规模企业及行业产业类别领域视角着眼,采用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时间序列法、问卷调查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等分析方法,详细地归纳总结了乌兰察布市区域概况、税负概况和减税降费效应概念、我国减税政策的演变;为便于后续研究,作者引入广度深度概念,将减税降费政策量化,从不同视角下着眼,运用多维度指标及量化后的政策指标解析了乌兰察布市减税降费政策现状,并简单的拟合了税负、政策等相关关系趋势线;对不同口径地方税负信度及协调平衡性加以分析;利用面板数据对可能影响地方税负的四类19个参变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拟合实证分析,探讨了乌兰察布市税负的影响因素;针对乌兰察布市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及相关文献,展开了进一步剖析;此外文章最后为促使乌兰察布市更好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出了几点保障性措施及针对落实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性节点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赵慧君[8](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政府投资项目数量逐年增长,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至我国大范围治愈之后,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复工复产任务,内蒙古自治区更需要政府投资项目的支持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质量,保证政府投资项目规范运行,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研究的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主要是指接受发展部门委托,对国家投资的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初步设计调整概算、后评价及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等提出评审、评估意见,为发展改革部门项目决策、审批和下达投资计划服务。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政府投资项目评审职能的政策性改革举措集中在近五年,2016年评审职能权力下放,各盟市开展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工作;2017年国家出台《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明确工程咨询企业可以接受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开展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业务;2018年国家发改委为规范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咨询评估工作,保障咨询评估质量,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2019年从征求稿到施行九年磨一剑的《政府投资条例》出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政府投资项目数量激增,最后到各评审中心即将开始的事业单位改革。可以看出,近几年有关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改革举措多且频繁,改革的背后暴露出很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及挖掘背后的原因,能够为我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本文主要研究参与我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不同主体的评审方式,总结我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部分项目审批决策者一言堂现状,盟市评审中心承担职能作用较弱,工程咨询企业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水平较低,技术力量匮乏及缺乏专项资金等问题。从问题出发分析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有,部分项目审批决策者意识不到位,承担我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职能机构和相关企业起步晚、起点低,人才、经费制度保障力度不足,未建立完善的评审体系等。分析各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工程咨询企业及中咨公司的优劣势、发展机遇及挑战,并以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各方参与主体的发展定位,加强评审专家力量储备三方面,总结了优化我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对策建议。
雅茹[9](2020)在《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机关事务管理职能范围不断扩大,以往在政府治理中承担的后勤服务角色已不能适应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作为政府对内行政事物的管理者,面临新的工作任务,急需实现新的转变,而标准化作为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具,在公共服务及政府治理领域的运用越显突出。因此,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并于2018年将我区列为国家第二批机关事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目前,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国家和内蒙古机关事务十三五规划部署要求,在自治区本级及各地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作机制的建立和标准技术的覆盖运用,但由于内蒙古作为偏远民族地区,情况复杂特殊,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矛盾问题。因此,如何发挥好标准化在我区机关事务活动中的作用,成为本文要研究探索的问题。本文首先依托政府职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公共管理基本理论,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把握我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发展历史进程及目前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明确机关事务标准化概念及其配套理论定义。其次,通过分析内蒙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标准化在自治区本级及盟市、旗县(市、区)的发展现状,挖掘我区在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体系建设滞后、标准零散老化、监督体系不完善、盟市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而剖析出标准化意识滞后、机关事务职能琐碎、标准制定主体不统一、部门协调弱、基层发展不同步等原因。最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从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标准体系、强化监督考评及实施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对策。本论文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我区各级机关事务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要站在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高度上,进一步深化对政府职能转型升级的理解,继续加强对机关事务标准化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中角色定位、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法的研究探寻,有效承担起推进我区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重任。同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聚焦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后勤服务等机关运行保障相关领域,构建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体系,促进标准化与机关事务工作深层次结合,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手段,对政府组织的服务和资源进行整理合并,全面提升机关事务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标准化思想引领内蒙古机关事务工作持续向前发展,以更好的承担起为国家政府机构高效率、高效能运转提供保障的职责任务,为我国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作出贡献。
乔晓燕[10](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增收潜力有限的形势下,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起步于2015年,相对于广东等发达省份,自治区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因如此,非常有必要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并从根本上找到优化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途径,这对于今后开展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构建服务型政府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借鉴了委托-代理理论等管理学、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查阅了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文件,对比分析了广东省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同部门、地区推进工作不均衡,基础保障力度有待加强,各环节管理需要完善,并深度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有:要完善地方性法规、要构建配套的制度体系、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强化“中间环节”工作、要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支撑、要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力度、要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二、盟市旗县机构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盟市旗县机构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放管服”改革以来内蒙古抗震设防协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和方法 |
1.研究思路和内容 |
3.可能的贡献与局限性 |
一、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阐述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1.抗震设防 |
2.地震安全性评价 |
3.地震烈度 |
(二)相关理论 |
1.政府监管理论 |
2.跨部门协同理论 |
二、内蒙古抗震设防管理现状 |
(一)提高抗震设防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
(二)“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管理体制 |
1.“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管理机构设置 |
2.“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管理机构职责 |
3.“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的监管 |
4.“放管服”改革前的抗震设防执法机制 |
(三)“放管服”改革以来的抗震设防管理 |
1.抗震设防管理“放管服”以来行政审批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
2.抗震设防管理“放管服”以来机构改革的主要措施 |
3.抗震设防管理“放管服”改革的成效 |
三、“放管服”改革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
1.抗震设防要求落实监管不到位 |
2.抗震设防工作遭到弱化 |
(二)抗震设防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抗震设防管理部门间政策的横向不协同 |
2.现有跨部门协同架构作用不明显 |
3.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与非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缺乏 |
4.上下级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之间的纵向协同缺乏 |
5.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
四、其他地区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一)其他地区抗震设防管理体制和机制设置模式 |
1.河南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制模式 |
2.河北省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和模式 |
3.河北省基层市县地震部门或者机构设置模式 |
(二)启示 |
1.法律可操作性强可以明确政府和市场边界 |
2.抗震设防联合竣工验收是事中监管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
3.联合发文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法律的缺陷 |
4.有序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推动履职尽责 |
五、抗震设防管理跨部门协同对策建议 |
(一)加强跨部门结构性安排的协同 |
1.优化现有跨部门横向协同机构的运行 |
2.合理设置抗震设防纵向管理机构 |
(二)加强抗震设防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协同 |
1.多部门合作完善现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规章 |
2.加强一般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衔接 |
(三)加强跨部门协同程序性的运行机制建设 |
1.跨部门协同事项的认定 |
2.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启动 |
3.跨部门协同的具体形式 |
(四)完善跨部门协同配套措施 |
1.构建统一的审批监管平台 |
2.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审查系统 |
3.建立监管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
4.培育协同意识 |
5.提升协同能力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内蒙古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机关事务管理 |
2.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
3.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 |
(二)理论基础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效能型政府理论 |
3.公共产品理论 |
二、内蒙古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现状 |
(一)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后勤管理范围 |
(二)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后勤服务标准化体系初具规模 |
(三)内蒙古自治区盟市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 |
(四)内蒙古自治区后勤服务标准化具体案例 |
1.自治区政府办公北区后勤服务标准化体系总体框架 |
2.标准体系内容 |
3.标准化实施效果 |
三、内蒙古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存在的问题 |
1.标准尚未满足业务工作实际需求 |
2.各类标准衔接不畅 |
3.标准化体系中定额管理不完备 |
4.标准化建设区域失衡 |
(二)原因分析 |
1.标准化理论研究起步晚,标准化意识不强 |
2.各层级标准化需求不一,信息化建设滞后 |
3.部门协同弱,法治化建设不完善 |
4.标准运行保障和绩效激励机制不完善 |
5.在基层指导推广力度不足,各地区建设条件有差距 |
四、解决内蒙古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问题的对策 |
(一)推进理论研究,强化顶层设计 |
1.创新应用型研究,加强“智库”合作 |
2.加快标准化的分类体系建设 |
3.合理构建机关后勤服务定额标准 |
(二)坚持“一体两翼”发展,理顺标准化工作机制 |
1.坚持集中统一管理,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
2.推动数字化转型,坚持“两化融合”共同发展 |
3.推进法治化建设,加强部门协同 |
(三)强化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的实施应用 |
1.加强各方协同,形成多元监管格局 |
2.完善评估体系,发挥绩效激励作用 |
3.加快盟市标准化建设 |
4.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
5.提炼模式,宣传推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内蒙古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关于体育社团的概念界定 |
2.1.2 实体化改革 |
2.2 研究现状 |
2.2.1 中国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现状研究 |
2.2.2 关于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存在问题研究 |
2.2.3 关于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
2.2.4 中国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现状研究 |
2.2.5 广州市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现状研究 |
2.2.6 湖北省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的现状研究 |
2.2.7 内蒙古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的现状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田野调查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体化改革下内蒙古足球协会的现状 |
4.1.1 足球协会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现状 |
4.1.2 足球协会内部制度现状 |
4.1.3 足球协会的经费现状 |
4.1.4 足球协会的后勤保障现状 |
4.1.5 足球协会业务现状 |
4.1.6 足球协会宣传现状 |
4.2 内蒙古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职责界限划分不清,工作人员一肩多职 |
4.2.2 政府购买服务占比高,经费来源渠道少 |
4.2.3 协会工作人员薪资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
4.2.4 协会市场化开发程度不高,发展模式滞后 |
4.2.5 协会基地开放程度低,配套设施不完善 |
4.2.6 赛事打造方面距全国特色赛事有一定差距 |
4.3 内蒙古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发展对策研究 |
4.3.1 优化组织结构,划清权责界限 |
4.3.2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市场化开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
4.3.3 加强协会基地开放程度以及配套设施 |
4.3.4 提高打造特色赛事力度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1 内蒙古自治区足球协会实体化开展现状调查研究问卷 |
附件 2 内蒙足协实体化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5)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自治区团委Q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 |
三、研究样本及来源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思路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内蒙古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现状 |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践探索阶段 |
一、探索试点阶段 |
二、提升扩面阶段 |
三、全面推广阶段 |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取得的成效 |
一、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购买制度和环境 |
二、购买服务的模式创新多样 |
三、培育和扶持了大批社会组织 |
第二章 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中的问题检视——以团委Q平台为例 |
第一节 团委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入驻Q平台的项目情况 |
一、项目背景 |
二、项目概况 |
三、项目运行现状及成效 |
第二节 社会组织层面的问题检视 |
一、发展建设水平低,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能力弱 |
二、缺乏政策敏感性,难以主动参与政购服务 |
三、链接资源能力差,过于依赖政府 |
第三节 政府层面的问题检视 |
一、治理意识与能力参差,购买服务观望多操作少 |
二、监管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三、相关公共平台建设不足,信息不畅通 |
第四节 社会层面的问题检视 |
一、疫情给承接服务的社会组织带来的挑战 |
二、社会关系中的差序格局,难以避免 |
三、公众社会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低 |
第三章 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进行扎根理论研究的可行性 |
一、扎根理论概述 |
二、选择扎根理论的理由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思路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对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影响因素的扎根研究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主轴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扎根研究的质量评估 |
一、理论饱和度检验 |
二、信效和效度分析 |
第五节 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影响因素模型 |
第六节 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宏观环境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外部推力 |
二、政府的治理意识与能力是制约购买服务成效的关键条件 |
三、社会组织发展建设水平是制约政购服务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
四、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桥梁 |
第四章 推进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社会组织发展建设 |
一、强化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
二、增强社会组织的政策敏感性 |
三、增强自我造血 |
四、加强社会工作建设 |
五、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 |
第二节 加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一、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和培育平台的打造 |
二、建立统一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信息和资源对接平台 |
第三节 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意识 |
一、提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能力与意识 |
二、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的监督与绩效评估机制 |
三、明晰政府权责增进工作合力 |
第四节 注重和发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宏观环境 |
一、注重环境因素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影响 |
二、后疫情时代的问题解决 |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同意书 |
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访谈提纲(政府部门) |
三、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访谈提纲(社会组织) |
四、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
五、内蒙古自治区团委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
六、开放性编码表 |
致谢 |
(6)内蒙古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必要说明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文联 |
1.1.2 基层文联 |
1.1.3 互联网+文艺 |
1.1.4 新文艺群体 |
1.2 理论基础 |
1.2.1 非政府组织理论 |
1.2.2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 |
1.2.3 需求理论理论 |
1.3 内蒙古基层文联组织情况及其作用 |
1.3.1 内蒙古基层文联建设基本情况 |
1.3.2 基层文联的职能作用 |
二、内蒙古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内蒙古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现状 |
2.1.1 政治引导 |
2.1.2 开展群众性文艺普及活动 |
2.1.3 培养基层文艺人才 |
2.1.4 加强基层文联文化阵地平台建设 |
2.1.5 健全文艺界行业管理,做好评奖评论工作 |
2.2 内蒙古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 |
2.2.1 基层文联对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不强 |
2.2.2 基层文艺人才缺失严重 |
2.2.3 基层文艺品牌创建乏力 |
2.2.4 基层文联文学阵地举步维艰 |
三、内蒙古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文联系统被边缘化现象严重 |
3.2 文艺扶持资金不足 |
3.3 激励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断层 |
3.4 新文艺群体管理缺失 |
3.5 文艺界行风建设机制不健全 |
四、可资借鉴的国内经验 |
4.1 湖北省基层文联建设、北京市基层文联建设 |
4.1.1 湖北省基层文联建设 |
4.1.2 北京市基层文联建设 |
4.2 几点启示 |
4.2.1 基层文联要注重挖掘地区文化特色 |
4.2.2 加大对新文艺群体扶持力度 |
4.2.3 利用新媒体增强文艺品牌宣传效果 |
五、内蒙古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对策与建议 |
5.1 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服务水平 |
5.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
5.3 创新工作机制 |
5.4 加强文艺界行风建设,引导新文艺群体健康发展 |
5.5 继续注重挖掘地区文化特色 |
5.6 延伸工作手臂,建立“大文联”格局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乌兰察布市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理论意义 |
3.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相关研究 |
3.文献评价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五)研究思路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减税降费效应概念 |
2.税负高低测量多维度分析指标 |
3.弹性系数 |
4.税负痛感衡量指标 |
5.协调平衡性差异分析系数 |
(二)理论基础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35] |
3.计量学原理及计量经济学原理理论 |
4.供给学派理论 |
二、乌兰察布市地域税负及减税降费政策概况 |
(一)乌兰察布市区域概况 |
1.地域概况 |
2.税负概况 |
(二)我国减税政策的演变 |
(三)乌兰察布市减税降费政策梳理及量化计量分析 |
1.按时间线进行梳理 |
2.按税种类别进行梳理 |
3.减税降费政策减免广度和深度量化现状分析 |
三、基于多元视角的乌兰察布市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多维度数值分析 |
(一)地域视角下政策效应多维度时空差异性分析 |
1.不同口径地方税负时空差异性分析 |
2.不同口径税负与减免政策广深度相关性影响分析 |
3.乌兰察布市税收财政弹性系数时空差异分析 |
4.乌兰察布市税负痛感指数时空差异性分析 |
5.效应衡量指标信用分析 |
(二)税费种视角下政策效应多维度分析 |
1.数据来源及主要税费种选取 |
2.多维度衡量指标比对分析 |
3.税费种视角下政策效应综合分析 |
(三)不同规模纳税人视角下政策效应多维度分析 |
1.数据来源 |
2.多维度衡量指标比对分析 |
3.不同规模纳税人视角下政策效应分析 |
(四)行业产业视角下政策效应多维度分析 |
1.数据来源及研究对象的选取 |
2.多维度衡量指标比对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1.地区视角多维度衡量指标分析结论 |
2.税费种视角多维度衡量指标分析结论 |
3.不同规模纳税人视角多维度衡量指标分析结论 |
4.行业产业领域视角多维度衡量指标分析结论 |
四、乌兰察布市落实政策成效协调平衡差异性分析 |
(一)协调系数数值分析 |
1.盟市层面协调性分析 |
2.旗县层面协调性 |
(二)区域平衡差异性数值分析 |
1.盟市层面平衡性分析 |
2.旗县层面平衡性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1.地域税负协调性结论 |
2.地域税负平衡差异性结论 |
五、乌兰察布市政策效应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
(一)研究基本设定及变量和模型选取 |
1.基本设定 |
2.变量选取 |
3.模型设计 |
(二)数值计量回归分析 |
1.第一类影响乌兰察布市地域税负因素的回归分析 |
2.第二类影响乌兰察布市地域税负因素的回归分析 |
3.第三类影响乌兰察布市地域税负因素的回归分析 |
4.第四类影响乌兰察布市地域税负因素的回归分析 |
(三)乌兰察布市政策成效综合影响因素探讨综述 |
(四)本章小结 |
六、乌兰察布市实施减税降费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取得成效的研究成果综述 |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1.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 |
2.税务征管执行力力弱 |
3.流程复杂影响减税效果 |
4.降费政策落地困难 |
5.涉税双方人员业务能力较差 |
七、乌兰察布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保障措施及关键点建议 |
(一)政策的保障措施 |
1.调整贫困偏远地区财政收支体系,树立新时代区域民族特色新形象 |
2.革新税务征管体系理念,构建新时代税务征管体系 |
3.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深化税务体制改革 |
4.督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提升纳税人获得感 |
5.提升涉税双方人员业务素养,建立和谐涉税环境 |
(二)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过程中关键点的建议 |
1.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平衡区域政府收入 |
2.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
3.规范非税收入,优化服务资源 |
4.推动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发展优质税源 |
5.重视节能环保行业减税降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调查问卷 |
(8)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政府投资项目 |
2.财政投资项目评审 |
3.政府投资项目评审 |
(二)相关理论依据 |
1.多元治理理论 |
2.决策学理论 |
3.政策过程理论 |
二、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发展现状分析 |
(一)我国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不同方式 |
1.基于主管部门不同 |
2.单位的性质不同 |
3.评审的方式不同 |
4.业务开展类型不同 |
(二)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现状分析 |
1.自治区各级评审中心 |
2.工程咨询企业 |
3.其他行政单位 |
三、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一)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存在的问题 |
1.部分项目审批决策者一言堂 |
2.组织评审各方主体问题 |
3.财政专项资金不足 |
4.评审技术力量匮乏 |
5.低效评审问题 |
6.后评价等优化评审环节发展滞后 |
(二)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项目审批决策者的认识不到位 |
2.组织评审各方主体出现问题的原因 |
3.财政经费制度保障不足 |
4.评审专家人才制度保障不足 |
5.参与评审的各主体水平参差不齐 |
6.未建立完善的评审体系 |
四、优化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对策探讨 |
(一)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的体制机制 |
1.完善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制度规范 |
2.强化带有行政职能评审机构制度保障 |
3.建立完善的政府投资项目评审评价监督体系 |
(二)明确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未来发展定位 |
1.明确各级评审中心的职能定位 |
2.工程咨询机构的评审业务定位 |
3.创新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模式 |
4.拓宽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领域范围 |
(三)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专家储备力量制度安排 |
1.提升自治区专家库资源信息化水平 |
2.对社会专家资源建立激励机制 |
3.加强对评审机构专业评审人才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概况 |
2.国内研究概况 |
3.发展趋势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系统分析法 |
(3)对比分析法 |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1.研究条件 |
2.可能存在的问题 |
(五)预期的结果 |
(六)论文的创新性 |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
(一)基本概念 |
1.政府治理 |
2.标准化 |
3.机关事务管理 |
4.机关事务标准化 |
(二)理论依据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政府职能理论 |
3.效能型政府理论 |
4.公共产品理论 |
二、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现状 |
(一)自治区本级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初具成效 |
1.国家分项试点建设和地标申报工作稳步推进 |
2.后勤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二)盟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正在有序开展 |
三、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存在的问题 |
1.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 |
2.标准数量不足与标准老化现象并存 |
3.既有的标准零散、未形成“标准化” |
4.标准过度注重文本呈现、成果转化乏力 |
5.监督维护体系不完善 |
6.在盟市、旗县(市、区)推广力度不足 |
(二)原因分析 |
1.标准化意识滞后、理论研究起步晚 |
2.机关事务本身繁杂琐碎 |
3.不同主体制定的制度标准不统一 |
4.部门协同机制弱 |
5.基层各地区发展不同步 |
四、国内外经验借鉴 |
(一)国外经验 |
1.美国 |
2.德国 |
3.俄罗斯 |
(二)国内经验借鉴 |
1.中央政府层面 |
2.先进省市地区经验 |
五、解决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问题的对策 |
(一)加强顶层设计 |
1.树立标准化意识、健全组织机构 |
2.以法制化促机关事务标准化 |
3.以信息化促机关事务标准化 |
4.以专业化促机关事务标准化 |
(二)稳步推进、突出重点、急用先行 |
1.汇总现行标准,完善分项体系 |
2.专注研究制定通用型、急需型、重点领域项目 |
3.制定不同层级的地方标准 |
(三)构建标准监督实施体系 |
1.信息的分级公开 |
2.完善财务审计、纪律监督制度 |
3.服务满意度、反馈率 |
(四)强化实施应用 |
1.强化绩效管理 |
2.加快盟市标准化建设步伐 |
3.推动标准体系持续改进 |
4.宣传推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1.可能的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绩效管理 |
2.预算绩效 |
3.预算绩效管理 |
(二)相关理论 |
1.委托-代理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3.尼斯坎南官僚理论 |
4.博弈论 |
三、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 |
1.机构设置情况 |
2.制度建设情况 |
3.工作开展情况 |
(二)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1.不同部门、地区推进工作不均衡 |
2.基础保障力度有待加强 |
3.各环节管理需要完善 |
四、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职能转变缓慢 |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思想观念有待培养 |
(三)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需健全 |
(四)预算绩效管理的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
(五)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仍需完善 |
(六)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 |
(七)机构、人才保障有待加强 |
五、我国其他省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经验借鉴 |
(一)以机构为支撑,用制度作保障 |
1.建立专业的绩效管理机构和队伍 |
2.建立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
(二)完善各项技术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 |
1.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2.完善预算绩效信息化管理 |
(三)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全部环节的管理 |
1.全面推行绩效目标管理 |
2.积极推动绩效目标运行监控 |
3.不断拓展绩效评价覆盖面 |
4.逐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
六、完善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要完善地方性法规 |
(二)要构建配套的制度体系 |
1.完善规章办法 |
2.改变现行政府会计制度 |
(三)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1.预算绩效评价指标 |
2.预算绩效评价标准 |
3.预算绩效评价权重 |
(四)要强化“中间环节”工作 |
1.预算编制环节 |
2.预算执行环节 |
3.决算环节 |
(五)要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支撑 |
1.要加强组织、人才支撑 |
2.要加强文化支撑 |
3.要加强信息系统支撑 |
(六)要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力度 |
1.建立财政资金安排与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关联机制 |
2.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奖惩机制 |
3.建立预算绩效信息定期公开机制 |
(七)要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盟市旗县机构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自治区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监督现状分析[J]. 志芳,李云,凤志慧.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21(03)
- [2]“放管服”改革以来内蒙古抗震设防协同管理研究[D]. 郝旭东.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内蒙古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研究[D]. 郭如如.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内蒙古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现状和对策研究[D]. 邢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内蒙古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自治区团委Q平台为例[D]. 王紫雯.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内蒙古基层文联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研究[D]. 刘海萍.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乌兰察布市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研究[D]. 仇煜玮.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问题与对策研究[D]. 赵慧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内蒙古机关事务标准化问题研究[D]. 雅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D]. 乔晓燕. 内蒙古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