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嘉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军,崔发周[1](2021)在《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启示》文中提出陈嘉庚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集企业家与教育家于一身,在产业界和教育界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使得陈嘉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思想。注意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支持教育发展,注重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倡导知行一致、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是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突出特征。我国当前要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应该从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中汲取丰富营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全面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不断创新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庄敏琦[2](2021)在《嘉庚教育思想视阈下厦门中职教育发展路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厦门市被纳入教育部"职教高地"建设试点城市的大背景,分析了当前厦门中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厦门中职教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嘉庚教育思想,建设"中职高地"的路径:明确中职教育定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大招生规模,夯实职业教育基础(做大);深化校企合作,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升级厦门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做特);深化"三教改革",提升厦门中职的比较优势,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使"人人出彩"(做优)。
石林[3](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任江辉[4](2020)在《中国学界陈嘉庚研究的现状、特点与展望——以期刊论文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近现代华侨领袖的杰出代表陈嘉庚,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教育事业、新中国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中国学界对其的研究和关注一直方兴未艾。从目前期刊论文的研究现状观之,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领域范畴上的研究。但是由于文献资料、学术理论系统性的制约,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要客观地揭示陈嘉庚研究的真实内涵,需采用系统的学术理论和崭新的学术视野,以拓宽陈嘉庚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孙永青[5](2020)在《闽南高校石砌建筑保护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建筑保护、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和经济分析四个方面对闽南高校石砌建筑进行研究,构建一套关于闽南高校石砌建筑保护改造设计较为全面的框架体系,从工程设计角度展示了保护改造的整体思路和一般方法。闽南高校石砌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我国建筑从传统建造方式向现代建造方式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时期重要建筑类型,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价值,应予以保护使其存续。在保护的前提下,可通过对内部空间和布置进行调整、空间采用共享使用、主要延续原有使用功能、少量改变原功能等方式,对石砌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并能适当提高石砌建筑的使用强度;可通对石砌墙、钢筋混凝土梁为主的建筑构件进行加固以及消防、节能、无障碍、智能化设施进行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石砌建筑的抗震性能、舒适性和现代化、智能化程度。石砌建筑保护改造后可以满足高校近期使用需求,提高教学科研办公条件,并使高校校园文化得以传承。石砌建筑保护改造模式同拆除新建模式相比,狭义经济效益略差(案例差值约为2%),但具有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朱波[6](2019)在《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降,在区域社会变迁与西学主动宣行的过程中,福建幼儿教育演绎着百年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福建近代幼儿教育萌芽于晚清时期,流变于北洋时期,发展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式微于抗战时期,衰落于战后时期。西方教会幼儿教育藉以其附带殖民色彩的操作工具,并揭开了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序幕。由此,近代福建区域社会变迁则促使本土近代幼儿教育的西学东渐,进而展现出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中国化、本土化、科学化”的实践过程。同时,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演变的不同时期,呈现出福建幼儿教育近代化转型与区域社会转型交锋中的不同价值导向。晚清时期,伴随着传教士在近代福建创办最早的一批幼儿教育机构的出现,福建近代国人自办幼儿教育在西方殖民工具理性的驱使下,逐渐从传统伦理理性的价值导向走出,并形成了具有日本模式的鲜明色彩。北洋政府时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这一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加速西学东渐的发展进程,促使其伦理理性的价值导向进一步走向衰落。同时,由于怀德幼师和协和幼师的独立出现,早期福建幼儿教师群开始以专业化的职业者角色,促使这一时期福建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趋势,且其办学更加凸显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现代性特质和内涵,但是在国民党实施党化教育政策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具有明显的工具理性的价值导向。抗战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事业开始处于凋零状态,尽管临时省会永安创办各类儿童教育设施,但受战时局势的影响,福建近代幼儿教育事业不可避免地成为战时国家和政治的附属品。战后时期,福建政府当局及教会试图展开幼儿教育复员工作,却不得不遭遇现实困境与危机,进而导致福建近代幼儿教育事业在国民党政府垮台前处于衰落的境地。历史表明,无论对国民党政府还是西方教会而言,福建近代幼儿教育都成为他们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为此,它由盛转衰最终走向消亡是必然结果。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历经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既反映出福建区域社会变迁的轨迹,又展现出其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是福建教育发展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幼儿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刘晓川[7](2019)在《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京赶考”是毛泽东在1949年3月23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时,在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对话中提出的、用以比喻我们党的执政实践的一个比喻性的重要思想论断。这一思想的提出,赋予了“赶考”的本意以政治的寓意,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文化中的“赶考”术语由文化语境向政党政治语境的转化。政党政治视域下的“赶考”,既表现为一种鲜明的实践形态和内涵,也表现为一种鲜明的精神形态和内涵,即既表现为我们党执政的一种实践进程,也表现为我们执政所彰显出了的一种精神风貌。因此,论文主张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突出史论结合、阐释与建构并举,围绕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础理论、“进京赶考”思想所蕴含的精神品格、党“赶考”七十年的基本历程及取得的优异成绩、中国共产党“赶考”七十年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四个基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这一课题展开系统研究。从整体结构上看,论文主要分为六章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所呈现的是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这一选题的绪论和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础理论。论文首先阐明了研究这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等基本问题,对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不同视角下“赶考”的基本内涵与系统阐释政党及政党政治的相关理论相结合,从内在契合的层面论述了我们党将“赶考”的文化本意转化为执政寓意的可行性,进而对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本内涵做出了基本界定。第二部分,所呈现的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思想的提出背景以及我们党在“赶考”实践中所面临的“考纲”。论文从陈嘉庚之问、郭沫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两个务必”的思想动员和“进京赶考”的正式提出几个方面论述了“进京赶考”思想的提出背景;同时又从如何避免陷入历史周期率、如何巩固执政合法性、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等三个方面对我们党“赶考”的“考纲”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所呈现的是在“进京赶考”思想中所蕴含的我们党丰富的精神品格。在文化视域下,“进京赶考”中“赶考”,体现的是一种“追赶”、“接续推进”、“引领”、直面问题、迎接考验的精神风貌和坚强意志。我们党将这一词汇比作自己的执政实践,深刻彰显了其面对即将到来的长期执政实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进取精神、敢于直面问题、迎接考验的坚强意志、永葆执政地位的高度自觉、执政为民的价值情怀、发展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第四部分,所呈现的是我们党“赶考”的七十年历史进程以及我们党向人民交出的优异答卷。在“历史进程”方面,以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提出“两个务必”、“决不当李自成”为第一个标志,我们党在建国之前就表明了永葆执政地位、巩固人民政权的坚定决心;以我们党在“文革”之后提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为第二个标志,赋予了执政实践以全新内涵,开创了治国理政新实践;以我们党在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的背景下重提“两个务必”为第三个标志,科学回答了在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的时代背景下,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执政心态的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赶考’远未结束”的动员令为标志,昭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永远在路上”的执政态度。在优异答卷方面,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维度,具体表现为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路、创立了一套先进的理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引领和发展了一种先进文化。第五部分,所呈现的是我们党七十年“赶考”的基本经验。纵观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七十年,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透过七十年“赶考”成就,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推动自身执政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宝贵经验。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不忘执政初心、弘扬“赶考”精神、把握“赶考”方法、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四个宏观维度。
唐宁,林晓玲,郭常斐[8](2018)在《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陈嘉庚的职业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并逐步形成一套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在现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回顾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重点对办学的服务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师资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发现四者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且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应用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这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宋强[9](2016)在《集美学村体育研究》文中提出集美学村是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华人华侨为改变落后中国面貌,促进中国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作出的积极的教育实践探索。集美学村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典范,同时也是我国近现代体育人才的成长摇篮,为近现代福建体育发展以及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集美学村体育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其对于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对历史地段下的集美学村进行研究,分析了集美学村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历史价值,梳理了集美学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色。集美学村是学村文化的空间载体,百年发展形成了特色的文化生态和蕴藏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当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次,结合百年集美学村发展历程与学村的体育实践发展情况,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分为嘉庚时期体育(简称嘉庚体育)与后嘉庚时期体育两个历史时期,考察了嘉庚体育的实践情况,阐述了嘉庚体育的实践特色、历史成就、发展经验、体育遗产与现代意义,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在我国近代现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比如促进了福建学校体育的近现代化发展;推动了闽南女子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促进闽南体育权收回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新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弘扬传统体育,促进了我国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等等。梳理了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与实践特色,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呈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特征;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展现了其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学村社区体育等方面的特色,突出了其在闽台体育交流、与华人华侨体育互动中的社会功能,塑造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最后,契合当前体育文化强国建设,挖掘集美学村体育历史文化资源,阐述“学村体育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探讨了新时期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与实践策略。研究认为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对当前的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和发展策略,应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为路径,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坚持以弘扬嘉庚精神、继承“诚毅”精神为核心,以学习和内化嘉庚体育思想为主要内容;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村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弘扬集美龙舟运动文化,打造学村体育文化品牌;提升集美学村体育竞技水平,建设国家级体育竞赛训练基地;创新学村体育发展特色,营造特色的“学校--社区”街区式体育发展融合共享模式,服务学村全民健身;加强集美学村与闽台体育交流、海外华人互动,传播嘉庚精神等;构建特色学村体育文化,以促进体育文化强国建设。
徐浩真[10](2016)在《邓萃英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邓萃英(1886-1972),我国近代着名的教育家,曾任福建督学,教育部参事,教育部次长,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河南大学校长等职务。他学识渊博,博采众长,早年受闽学思想影响,后留学日本、美国兼采西方先进文化,他的思想“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内涵丰富,纷繁庞杂,在师范教育、动的教授法、人格教育、女子教育、义务教育几个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邓萃英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为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这样一位学者本不应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所以本文试图全面地对邓萃英的教育思想进行解析,以重新在近代中国教育界为其找到一个公正合理的定位。本文基于已掌握的史料,首先以邓萃英的生平和教育活动为依据,将其一生划分为六个阶段,并进行详细梳理,剖析其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原因。之后,对邓萃英的师范教育、动的教授法、人格教育、女子教育、义务教育的思想逐一论述,这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体部分。最后分析了他教育思想的特点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包括导论、正文第一到第五章以及结语。绪论由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可行性、研究思路方法、研究重难点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把邓萃英的生平和教育活动划分了六个阶段,分别是由闽学以承洙泗,撷东西以观会同;执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留下不解之缘;初长厦门大学,期间颇受争议;长校河南中山大学,心系豫州教育;时局动荡不安,闭门教子大隐于世;客居台湾,倡九年义务教育,这部分全面地介绍了邓萃英教育思想产生以及变化发展的背景和原因。第二部分,从师范教育的阶段划分,师范生的养成,师范生的实习、教学和服务观以及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解析邓萃英的师范教育思想。第三部分,从动的教授的内涵、特点、目的、培养目标几个方面阐述邓萃英关于教授法的观点。第四部分,其他教育思想涉及邓萃英在女子教育、人格教育、义务教育三个方面的思想。第五部分,概括总结了邓萃英教育思想的特点以及影响、启示。结语部分,总述了邓萃英教育思想。
二、陈嘉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嘉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注意从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支持教育发展 |
(二)注重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 |
(三)倡导知行一致、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 |
(四)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
(五)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科技文化的双重影响 |
二、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二)大力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 |
(三)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
(四)深入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 |
(五)不断创新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模式 |
(2)嘉庚教育思想视阈下厦门中职教育发展路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厦门中职教育的现状 |
二、厦门中职教育的困难与机遇 |
(一)困难 |
(二)机遇 |
三、厦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一)构建厦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大 |
1.丰富办学层次,破解体制上的困难 |
2.提升办学规格,破解机制上的困难 |
3.稳定培养质量,确保持续发展 |
4.先行先试,助力破解“学位不足”难题 |
5.助力教育扶贫,成就职教新亮点 |
(二)升级现代学徒制1.0版本为2.0版本——做特 |
1.人才培养规格提升,更加契合企业需求 |
2.企业参与度提升,办学模式更加灵活 |
3.学生更加安心,企业积极性更高 |
4.省去中间环节,能提升效率 |
5.引入信息化手段,提升治理能力 |
(三)深化“三教改革”力促人人出彩——做优 |
1.勤于反思,有利于把工作做得更好 |
2.树立信心,增强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 |
3.以生为本,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4.更新理念,按照职教的类型模式办职教 |
5.立德树人,打造一支“德技双馨”的教师队伍 |
6.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厦门胸怀”的职业教育 |
四、结束语 |
(3)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
1.3.6 总结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
2.2.1 厦门的开埠 |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
2.4 近代城市建设 |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
2.5.2 洋楼民居建筑 |
2.5.3 嘉庚建筑 |
2.5.4 骑楼建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
4.1.1 山花 |
4.1.2 柱 |
4.1.3 檐口 |
4.1.4 窗 |
4.1.5 栏杆 |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
4.2.1 女儿墙 |
4.2.2 檐口 |
4.2.3 窗 |
4.2.4 壁柱 |
4.2.5 墙面 |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2.1 等级中心秩序 |
6.2.2 视觉中心秩序 |
6.2.3 风格中心秩序 |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3.1 横向结构秩序 |
6.3.2 纵向结构秩序 |
6.3.3 混合结构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
(4)中国学界陈嘉庚研究的现状、特点与展望——以期刊论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学界陈嘉庚研究的现状 |
(一)教育学视域中的陈嘉庚研究 |
(二)历史学视域中的陈嘉庚研究 |
(三)哲学视域中的陈嘉庚研究 |
二、中国学界陈嘉庚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
三、中国学界陈嘉庚研究的展望 |
四、结语 |
(5)闽南高校石砌建筑保护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建筑保护、改造和再利用的历史和发展 |
1.4.2 国外高校砖石建筑改造利用案例 |
1.4.3 国外高校建筑改造利用概述 |
1.5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2章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的历史和现状 |
2.1 闽南高校和石砌建筑简述 |
2.1.1 闽南高校简介 |
2.1.2 闽南石砌建筑简述 |
2.1.3 闽南大规模石砌建筑的成因 |
2.2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的历史沿革 |
2.2.1 民国时期的石砌建筑 |
2.2.2 新中国成立~1970年的石砌建筑 |
2.2.3 1970~1990年的石砌建筑 |
2.2.4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的不同境遇 |
2.3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的现状 |
2.3.1 华侨大学石砌建筑现状 |
2.3.2 其它闽南高校石砌建筑现状 |
2.3.3 闽南高校石砌建筑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石砌建筑的保护与使用功能研究 |
3.1 石砌建筑的价值与保护 |
3.1.1 群体价值 |
3.1.2 工艺美学价值 |
3.1.3 历史与文化价值 |
3.1.4 其它价值 |
3.1.5 石砌建筑的保护 |
3.2 石砌建筑使用需求预测与改造方式 |
3.2.1 学生规模预测 |
3.2.2 校舍面积需求与缺口 |
3.2.3 使用需求预测结论与对策 |
3.2.4 保护改造方式 |
3.3 石砌建筑保护改造功能设计的主要策略 |
3.3.1 分区和流线清晰 |
3.3.2 室内布置调整 |
3.3.3 空间共享使用 |
3.3.4 信息化与智能化 |
3.4 石砌建筑保护改造的功能设计 |
3.4.1 交通空间和厕所改造的功能设计 |
3.4.2 教室改造的功能设计 |
3.4.3 办公室改造的功能设计 |
3.4.4 学生宿舍、图书馆和其它校舍改造的功能设计 |
第4章 石砌建筑保护改造的工程技术研究 |
4.1 工程技术设计的主要策略 |
4.1.1 建筑结构鉴定 |
4.1.2 使用功能主导与建筑价值保护 |
4.1.3 科研成果指导与应用 |
4.1.4 施工破坏部分再设计 |
4.2 清水外墙保护与加固 |
4.2.1 修复与清洗 |
4.2.2 外墙加固 |
4.2.3 石柱加固 |
4.3 主要结构构件加固 |
4.3.1 墙与柱、梁加固 |
4.3.2 楼板与屋盖加固 |
4.3.3 基础加固 |
4.4 消防、节能与相关设施改造 |
4.4.1 消防改造 |
4.4.2 节能改造 |
4.4.3 相关设施建设与改造 |
第5章 石砌建筑保护改造案例及其经济分析 |
5.1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数学楼保护改造工程设计 |
5.1.1 工程概况与背景 |
5.1.2 建筑保护与使用功能设计 |
5.1.3 加固工程设计 |
5.1.4 其它工程设计 |
5.2 案例经济分析 |
5.2.1 项目成本与费用 |
5.2.2 项目效益 |
5.2.3 效益对比分析 |
5.3 案例反馈与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概念的界定、辨析与发展阶段划分 |
三、研究现状和评价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晚清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萌发 |
第一节 福建近代幼儿教育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福建商业社会的形成 |
二、侯官新学的兴起 |
三、福建社会风气初显新元素 |
第二节 传教士与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发端 |
一、早期幼儿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 |
二、传教士在闽创办的最早幼稚园:福州毓英幼稚园 |
三、中国近代幼儿教育之先声:厦门鼓浪屿怀德幼稚园 |
第三节 福建近代国人自办幼儿教育的肇始 |
一、福建古代传统蒙学教育 |
二、近代国人自办幼儿教育的社会活动 |
三、近代国人自办幼儿教育对福建早期幼儿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洋政府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流变 |
第一节 北洋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办学活动 |
一、各类幼儿教育的办学活动 |
二、华侨办学的典范:陈嘉庚与集美幼稚园 |
第二节 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演变 |
一、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传播 |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化 |
三、各种办学力量的调整及变化 |
第三节 独立幼儿教师群的出现:区域社会下福建幼稚师范 |
一、早期幼儿教师群的形成 |
二、福建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怀德幼稚师范与协和幼稚师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初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体系的展开 |
一、幼儿教育的整顿与发展 |
二、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初期福建幼儿教育的办学发展 |
一、幼儿教育的办学概况 |
二、近代国人自办幼儿教育机构:三个办学实例 |
第三节 国民政府初期幼儿教育的特点、缺陷及社会意义 |
一、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幼儿教育存在的缺陷 |
三、幼儿教育的社会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战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式微 |
第一节 战时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变迁 |
一、幼儿教育的办学概况 |
二、幼儿教育的实践内容 |
第二节 临时省会永安教育的亮点:战时的幼儿教育机构 |
一、永安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二、永安幼儿教育机构的两个典型:闽省示范托儿所与永安省立儿童教育馆 |
第三节 近代幼儿教育在战时福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后时期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恢复与衰落 |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的战后福建近代幼儿教育 |
一、幼儿教育的整顿与恢复 |
二、幼儿教育的困境及衰落 |
三、公办幼儿教育机构:南靖县立幼稚园 |
第二节 寻求“复兴”:战后福建教会幼儿教育 |
一、幼儿教育复员的开展及结局 |
二、战后教会办幼儿教育机构:晋江私立华英幼稚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历史分析与启示 |
第一节 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影响因素与基本脉络 |
一、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 |
第二节 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从全国的比较来看:地位较为凸显 |
二、从内涵与形式来看:带有较强的现代性特征 |
三、从办学力量影响来看:以教会办力量为主,国人自办力量为辅 |
四、从区域文化特性来看:具有多样性特征 |
第三节 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的现代启示 |
一、促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
二、推进幼儿教育中国化的改造 |
三、实施多方办园的参与机制 |
四、重视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结论 |
附录1 福建近代幼儿教育纪事简录 |
附录2 闽侯县幼稚园暨幼稚班设置施行细则 |
附录3 民国卅七年度晋江县私立华英幼稚园课程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重点及难点 |
1.3.1 论文架构 |
1.3.2 研究重点 |
1.3.3 研究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尝试性创新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 “赶考”内涵的一般性解读 |
2.1.1 文化词源学视角下的“赶考” |
2.1.2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赶考” |
2.1.3 “赶考”要素视角下的“赶考” |
2.1.4 表现形态视角下的“赶考” |
2.2 政党政治视域下“赶考”的基础理论阐释 |
2.2.1 “政党”的基础理论分析 |
2.2.2 “政党政治”的基础理论分析 |
2.2.3 “赶考”与政党政治的契合之处 |
2.2.4 政党政治视域下“赶考”的内涵分析 |
2.3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理论源头及概念界定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赶考”的理论阐释 |
2.3.2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概念解析 |
第3章 “进京赶考”的提出背景及其“考纲” |
3.1 “进京赶考”的提出背景 |
3.1.1 陈嘉庚之问 |
3.1.2 郭沫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 |
3.1.3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 |
3.1.4 “两个务必”的思想动员和“进京赶考”的正式提出 |
3.2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基本“考纲” |
3.2.1 避免陷入历史周期率 |
3.2.2 巩固执政合法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 |
3.2.3 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 |
第4章 “进京赶考”:蕴含了党丰富的精神品格 |
4.1 “赶考”:彰显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进取精神 |
4.1.1 彰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使命担当 |
4.1.2 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
4.1.3 彰显党执政的接续性和继承性 |
4.2 “赶考”:体现党直面问题、迎接考验的坚强意志 |
4.2.1 体现于我们党破解“考题”的艰巨性上 |
4.2.2 体现于执政过程对于我们党的深刻历练之中 |
4.2.3 体现于人民群众对党执政要求的严格程度上 |
4.3 “赶考”:彰显党永葆执政地位的高度自觉 |
4.3.1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有品质 |
4.3.2 彰显于党的执政实践全过程 |
4.4 “赶考”:彰显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 |
4.4.1 强调根本宗旨不能变:明确执政为民的初心 |
4.4.2 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是否继续坚持为人民执政的问题 |
4.4.3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执政为民更加深刻的内涵 |
4.4.4 提出“以人为本”:“赶考”理念进一步向人民群众聚焦 |
4.4.5 提出新时代奋斗目标:吹响继续为人民执政的时代号角 |
4.5 “赶考”:蕴含党发展人类进步事业的高尚境界 |
4.5.1 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理想 |
4.5.2 代表了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学说 |
4.5.3 代表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实践 |
4.5.4 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赶考”的历史进程及优异答卷 |
5.1 中国共产党接续推进治国理政伟大实践 |
5.1.1 提出“决不当李自成”:表明巩固人民政权的坚定决心 |
5.1.2 提出改革开放新决策:开创“赶考”新阶段 |
5.1.3 重提“两个务必”:强调苏东剧变之后保持良好执政心态 |
5.1.4 “‘赶考’远未结束”:昭示“永远在路上”的执政态度 |
5.2 中国共产党“赶考”七十年交出优异答卷 |
5.2.1 道路维度: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 |
5.2.2 理论维度:创立和发展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 |
5.2.3 制度维度:确立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 |
5.2.4 文化维度:引领和发展了一种先进文化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性“赶考”积淀宝贵经验 |
6.1 坚守执政初心:始终把人民当作“主考官” |
6.1.1 始终牢记“我是谁” |
6.1.2 始终牢记“为谁执政” |
6.1.3 始终牢记“靠谁执政” |
6.2 永葆“赶考”精神: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
6.2.1 坚持在自我革命中推进执政实践 |
6.2.2 坚持在强化“四个意识”中推进执政实践 |
6.2.3 坚持在推进伟大斗争推进执政实践 |
6.3 把握“赶考”之方:聚焦“三个统一” |
6.3.1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
6.3.2 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
6.3.3 坚持历史、现实、未来的辩证统一 |
6.4 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6.4.1 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目标要求 |
6.4.2 始终把握党的建设科学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陈嘉庚职业教育相关的文献分析 |
(一) 研究主体方面 |
(二) 研究时间分布方面 |
(三) 研究的学科分布方面 |
(四) 研究内容方面 |
二、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回顾 |
(一) 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观综述 |
1. 职业教育理念 |
2. 职业教育的师资 |
3. 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保障 |
4. 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 |
5. 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 |
(二) 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 |
三、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展望 |
(一) 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基本原则 |
1. 系统性和整体性 |
2. 应用性和时代性 |
(二) 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方向 |
1. 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 |
2. 与同时代其他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3. 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4. 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应用性研究 |
5. 陈嘉庚对厦门职业教育发展影响力的研究 |
(9)集美学村体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对象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体育历史地段研究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集美学村与学村文化 |
第一节 历史地段下集美学村的文化地理 |
一、集美学村的区域自然地理 |
二、集美学村的区域历史文化地理 |
第二节 集美学村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一、集美学村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 |
二、集美学村的百年发展历程划分 |
三、集美学村百年变迁的发展特色 |
第三节 集美学村的文化集聚与学村文化 |
一、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阐释 |
二、集美学村的文化形态集聚与文化生态 |
三、对学村文化的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集美学村的文化遗产与精神弘扬 |
一、集美学村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集美学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弘扬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华人华侨与民国初期厦门体育的发展 |
一、厦门近代体育的萌芽与发展机制 |
二、华人华侨与厦门近现代体育发展 |
第二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历程 |
一、嘉庚体育的兴起阶段(1913-1926年) |
二、嘉庚体育的快速发展阶段(1926-1936年) |
三、嘉庚体育的峥嵘阶段(1937-1949年) |
四、嘉庚体育的新生阶段(1950-1965年) |
第三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实践特征 |
一、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实践考察 |
二、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实践特征 |
第四节 嘉庚时期学村体育发展的历史价值 |
一、促进体育权收回,推动了厦门城市体育的繁荣发展 |
二、促进闽南女子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
三、促进闽南学校体育的现代化快速发展 |
四、弘扬传统体育,促进我国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 |
第五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一、教育化体育 |
二、科学化体育 |
三、生活化体育 |
四、职教化体育 |
五、普遍化体育 |
第六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的体育遗产与现代意义 |
一、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思想遗产 |
二、嘉庚时期集美学村的体育人才遗产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发展历程 |
一、磨难阶段(1966-1976年) |
二、振兴阶段(1977-1994年) |
三、跨越与新局阶段(1995--) |
第二节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实践发展与特色 |
一、学校体育 |
二、竞技体育 |
三、学村社区体育 |
第三节 学村体育与闽台体育发展 |
一、闽台体育交流与发展概况 |
二、闽台体育交流的作用与价值 |
三、集美学村与闽台体育交流发展 |
第四节 集美学村与海外华人华侨体育互动 |
一、华人华侨与我国体育发展 |
二、集美学村与华人华侨体育互动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概念建构、特征与内涵 |
一、体育文化与学村体育文化 |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特征 |
三、学村体育文化的内涵 |
第二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机制与当代价值 |
一、学村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
第三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
一、学村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强国 |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与实践创新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邓萃英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可行性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 |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
(一)由闽学以承洙泗,撷东西以观会同 |
(二)执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留下不解之缘 |
(三)初长厦门大学,期间颇受争议 |
(四)长校河南中山大学,心系豫州教育 |
(五)时局动荡不安,闭门教子大隐于世 |
(六)客居台湾,倡九年义务教育 |
二、师范教育思想 |
(一)师范教育三阶段理论 |
(二)论师范生的养成 |
(三)论师范生的实习、教学和服务观 |
(四)论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三、动的教授法思想 |
(一)论动的教授法的性质与特点 |
(二)论动的教授法的目的 |
(三)论动的教授法的培养目标 |
四、其他教育思想 |
(一)论人格教育 |
(二)论女子教育 |
(三)论义务教育 |
五、邓萃英教育思想的特点 |
(一)反对静态教育,主张教育观的动态性 |
(二)主张人格感化,构建学生健全人格 |
(三)重视教师作用,强调师范生培养 |
(四)倡导教育普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陈嘉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启示[J]. 张建军,崔发周. 教育与职业, 2021(13)
- [2]嘉庚教育思想视阈下厦门中职教育发展路径思考[J]. 庄敏琦.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1(01)
- [3]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4]中国学界陈嘉庚研究的现状、特点与展望——以期刊论文为中心[J]. 任江辉. 皖西学院学报, 2020(03)
- [5]闽南高校石砌建筑保护改造设计研究[D]. 孙永青. 华侨大学, 2020(01)
- [6]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研究[D]. 朱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7]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研究[D]. 刘晓川. 湖南大学, 2019(07)
- [8]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回顾与展望[J]. 唐宁,林晓玲,郭常斐.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8(02)
- [9]集美学村体育研究[D]. 宋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10]邓萃英教育思想研究[D]. 徐浩真. 西南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