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2例报告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2例报告

一、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2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肖艳[1](2021)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血流突然中断,使其供血区域肠管骤然缺血而产生以剧烈腹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由于SMAE在临床上不常见,公众对其认识较少,加之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缺少特征性,不易明确诊断。SMAE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可发展成为透壁性肠坏死,大量的误诊漏诊增加了本病的治疗难度,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对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某三甲医院的42例SMAE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归纳总结SMAE的临床特征;同时,通过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疾病史、发病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探讨影响SMAE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某三甲医院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所有诊断为SMAE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筛选最终选取42例作为SMAE组(研究组),其中6例为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确诊,36例为血管CT检查确诊。根据SMAE组的治疗结果,将其分为死亡组(n=10例)与好转组(n=32例),两组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选取同期出院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SMAE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所有病例的住院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烟酒史、既往病史、主要临床症状、血常规、血生化、血脂、凝血常规、肝肾功能、腹部超声、腹部CT、外周血管超声、治疗方法及结果、住院天数等),分析SMAE组、死亡组与好转组相关资料,总结SMAE的临床特征;分别对比SMAE组和对照组、死亡组和好转组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SMAE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1.1 性别、年龄方面,SMAE组中,男性27例(64.3%),女性15例(35.7%),男性多于女性。年龄41~88岁,平均65.8±13.7(岁),44岁以下1例(2.4%),45 至 59 岁 15 例(35.7%),60 至 74 岁 11 例(26.2%),75 岁及以上 15 例(35.7%)。表现出SMAE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SMAE组死亡病例10例(23.8%)。死亡组男性6例(60.0%)、女性4例(40.0%),年龄60~88(岁),平均74.5±9.8(岁),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好转组男性21例(65.6%)、女性11例(34.4%),年龄41~87(岁),平均62.8±13.7(岁)。死亡组年龄明显大于好转组(P<0.05),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疾病史方面,SMAE组患病较多的分别为高血压病22例(52.4%)、动脉硬化16/39例(41.0%)、房颤17例(40.5%)、栓塞史14例(33.3%)、糖尿病9例(21.4%)、腹部手术史8例(19.0%)、冠心病4例(9.5%)。死亡组伴有心脏疾病病例显着多于好转组(P<0.05)。1.3 临床症状方面,SMAE组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腹痛起病,但腹部症状较重而体征相对较轻。死亡组伴有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膜刺激征人数多于好转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 实验室检查方面,SMAE组中指标异常较多的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32例(76.2%)、白细胞升高27例(64.3%)、C-反应蛋白升高29例(69.0%)、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2例(76.2%)、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7例(40.5%)、纤维蛋白原升高22例(52.4%)、D-二聚体升高23例(54.8%)。以炎性指标及凝血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死亡组尿素氮水平显着高于好转组(P<0.05),血小板明显低于好转组(P<0.05)。其余指标死亡组均高于好转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影像学检查方面,SMAE组36例患者经血管CT确诊,均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充盈缺损(36/36,100%)。死亡组中多处血管栓塞(栓塞部位≥2处)(6/10,60%)明显多于好转组(6/32,18.7%)(P<0.05)。1.6 治疗方面,SMAE组患者单纯溶栓治疗25例(59.5%),死亡7例(28.0%);手术取栓治疗12例(28.6%),死亡2例(16.7%);血管内介入治疗5例(11.9%),死亡1例(20%)。单纯溶栓治疗死亡率最高。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2.1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房颤、栓塞史、动脉硬化、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发生SMAE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栓塞史、腹部手术史、动脉硬化、纤维蛋白原与发生SMAE呈正相关(P<0.05)。2.2 影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预后的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示,心脏疾病、多处血管栓塞、年龄与SMAE患者死亡呈正相关(P<0.05),血小板数量与SMAE患者死亡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示,血小板与SMAE患者死亡呈负相关(P<0.05),多处梗阻与SMAE患者死亡呈正相关(0.05<P<0.1)。[结论]1.SMAE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男性多于女性。本研究中SMAE死亡率为23.8%,死亡组年龄大于好转组,死亡患者年龄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性别与死亡率无关。2.SMAE早期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无特异性,但腹部症状较重而体征较轻为其特点之一;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炎性指标升高、凝血功能紊乱最为明显。腹部CTA检查是诊断SMAE的最佳方法。血管内溶栓或取栓,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心脏疾病、血小板显着减少及多处血管栓塞者预后差。3.房颤、栓塞史、腹部手术史、动脉硬化、纤维蛋白原增高是发生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小板减少是SMAE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于国锋,付维利,车秀媛[2](2019)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6例诊断和治疗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友谊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6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断及诊治过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8例,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20例,肠坏死切除术12例,术后短肠综合征3例,死亡2例。24例均能顺利出院,其余均随访3个月。结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手术时机难以把握,应提高外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手术治疗,缩小肠管切除范围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关键。

石吉华[3](2019)在《缺血后适应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缺血后适应对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反应、炎症反应的影响,明确缺血后适应能否减轻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改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1)收集烟台毓璜顶医院自2016-07月至2019-04月54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8例),原位缺血后适应1组(18例)和原位缺血后适应2组(18例)。三组均急诊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空白对照组进行手术操作后关闭腹腔,完成手术。原位缺血后适应1组在恢复肠道血运前行缺血后适应(开放再灌注1min、无损伤镊阻断肠系膜上动脉1min,共3个循环),原位缺血后适应2组在恢复肠道血运前行缺血后适应(开放再灌注3min、损伤镊阻断肠系膜上动脉3min,共3个循环)。(2)入组标准:(1)通过增强CT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栓塞患者。(2)排除肠系膜上动脉部分栓塞患者(患者肠道仍有血流灌注,往往缺血不严重)。(3)排除术中探查取栓失败病历。(4)排除由于缺血时间长、发生全小肠坏死的患者。(5)排除经过院外治疗后的病人。(3)测量指标:肠系膜上动脉再通前,再通后2h,4h,12h各抽取外周静脉血5ml。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质过氧化物(MDA)测定,比较三组手术后血清降钙素原(PCT)、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质过氧化物(MDA)与术前基值的绝对变化值。结果:(1)原位缺血后适应1组肠道血流再通后2h、4h、12h比再通前的血清降钙素原(PCT)、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质过氧化物(MDA)绝对变化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PCT)、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绝对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2)原位缺血后适应2组肠道血流再通后2h、4h、12h比再通前的血清降钙素原(PCT)、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绝对变化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PCT)、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绝对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3)原位缺血后适应1组肠道血流再通后2h、4h、12h于再通前的清降钙素原(PCT)、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绝对变化值和原位缺血后适应2组清降钙素原(PCT)、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绝对变化值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05)。结论:(1)缺血后适应有增加肠道组织的抗氧化反应、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从而减轻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2)缺血后适应(3min,3个循环)与缺血后适应(1min,3个循环)比较,肠道组织的抗氧化反应、降低炎症反应的能力无进一步改善。

潘升权,殷世武,龙海灯[4](2016)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对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治疗经验,结合文献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收治的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中,2例有心房颤动病史,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早期清除血栓后再联合导管溶栓等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起病急促,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能够早期清除血栓,恢复血供,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具有良好的效果。

赵学军[5](2015)在《肠系膜动脉栓塞30例临床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肠系膜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肠系膜动脉栓塞患者术前确诊17例,确诊率为56.7%,13例术前被误诊,误诊率为43.3%。30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3%,其余29例患者对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患有心房纤颤等心脏疾病、动脉硬化及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等肠系膜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患者出现持续剧烈腹痛,应尽早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果断行剖腹探查,尽早切除坏死肠管行Ⅰ期吻合,术中取栓、术后抗凝溶栓及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许春梅,刘波[6](2014)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七例诊治经验与反思》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SMA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避免误诊及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010年1—12月收治的7例SMA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术前均经常规检查、上腹部CT及腹部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为SMAE,3例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2例转血管外科予抗凝溶栓治疗;1例因腹腔穿刺抽出血性积液后转普外科行手术治疗证实为SMAE;1例按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后症状继续加重,剖腹探查确诊SMAE后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7例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后遗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中老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发生剧烈腹痛且症状与体征不相符时,应考虑SMAE的可能,尽早行腹部CTA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孙山[7](2013)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35例的诊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我院近年3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诊治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2月至2012年11月3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病例,对其基础疾病、发病特点、诊断方式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4:3;平均年龄67.31岁。既往合并心脏病史占20例(57.14%),高血压病史15例(42.86%),糖尿病史8例(22.86%),脑血栓病史4例(11.42%),腹部手术史3例(8.57%),腔隙性脑梗2例(5.71%)。35例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其中16例伴有恶心、呕吐;7例出现血便。腹部检查中,发现压痛的29例,肠鸣音减弱4例,腹膜刺激征7例。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者23例,占65.71%。行腹部B超7例,2例明确诊断。腹部X线检查10例,行CT检查18例,其中7例行CTA检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3例,磁共振检查0例。误诊记录12例,误诊率34.28%。本组治疗方式分非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其中给予非手术治疗的患者12例,介入治疗的患者3例,手术治疗20例。其中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3例行小肠部分切除;行取栓治疗有2例,并分别合并行小肠切除、小肠减压;行小肠加右半结肠切除2例;行开关腹手术3例,术后很快死亡。手术后死亡7例,术后死亡率35%。35例患者中,20例治愈后出院,治愈率为57.14%,15例死亡,死亡率为42.86%。结论:1.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属于少见急腹症,病情发展迅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容易延误治疗时机,死亡率高。2.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当出现腹痛症状与腹部体征不相符且有高危因素存在时,应及时考虑到本病,并给以及时的CTA及DSA检查。3.根据病情发展阶段,给予有效的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早期解决肠系膜血管缺血状况,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李德江,马立人[8](2012)在《62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22例(35.5%)。62例患者均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58例患者行坏死肠管切除术,其中35例患者行多次肠管切除术。术后16例患者死亡(25.8%)。术后随访3~24个月。结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误诊率高,病死率高。对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心脏瓣膜病及既往有急性动脉栓塞病史患者突发剧烈腹痛,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能。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缩小肠管切除范围有效方法。

门学博,韩恩昆,杜庆云[9](2010)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误诊原因分析及早期诊断探讨》文中提出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系膜血管急性血流障碍,而导致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AMI发病率相对较低,大多数病例发病时没有

李刚,杨光,崔刚,阴冠程,刘君[10](2010)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误诊及治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总结2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早期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100%)表现为剧烈腹痛而腹部体征轻微,21例(84%)有心房纤颤病史,17例(68%)出现大便带血。全组术前均有误诊,其中11例误诊为腹痛原因待查,3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3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例误诊为出血坏死性肠炎,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3例可疑肠系膜血运障碍。25例均实施了坏死肠管切除。共死亡6例,7例因出现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病死率(死亡及自动出院)为52.0%(13/25)。结论该病起病隐匿,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是导致易于误诊的主要原因。充分掌握疾病早期发病特点,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根本措施。

二、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2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坏死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6例诊断和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症状及体征:
    1.3 辅助检查:
    1.4 诊断及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3)缺血后适应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内容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主要试剂
    2.实验流程
    3.统计学方法
    4.实验数据采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5)肠系膜动脉栓塞30例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诊断
    1.4 误诊情况
    1.5 治疗情况
2 结果
3 讨论

(6)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七例诊治经验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7)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35例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临床资料和结果
    1.一般资料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诊断
    5.治疗与转归
讨论
    1.分类及病因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鉴别诊断
    5.治疗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62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误诊情况
    1.5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误诊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2 结 果
    2.1 误诊情况
    2.2 治疗及预后情况
    2.3 围手术期处理
3 讨 论
    3.1 疾病特点及误诊原因
    3.2 早期诊断
    3.3 治疗

四、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2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肖艳.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6例诊断和治疗分析[J]. 于国锋,付维利,车秀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25)
  • [3]缺血后适应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 石吉华. 青岛大学, 2019(02)
  • [4]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 潘升权,殷世武,龙海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6(07)
  • [5]肠系膜动脉栓塞30例临床诊治分析[J]. 赵学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15(06)
  • [6]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七例诊治经验与反思[J]. 许春梅,刘波. 临床误诊误治, 2014(03)
  • [7]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35例的诊治分析[D]. 孙山.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 [8]62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J]. 李德江,马立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06)
  • [9]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误诊原因分析及早期诊断探讨[J]. 门学博,韩恩昆,杜庆云.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0(10)
  • [10]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误诊及治疗分析[J]. 李刚,杨光,崔刚,阴冠程,刘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06)

标签:;  ;  ;  ;  ;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2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