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办公家具系列(论文文献综述)
程倩[1](2021)在《基于用户体验的组合式智能会议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于润湉[2](2021)在《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研究 ——以90后人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国民对生命质量的需求也经历了升级,广泛地关注起健康问题。2020年新冠疫情的威胁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迫切地寻求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饮食健康是人们格外重视的一环。冰箱担当着存储食品、保持鲜度的重要工作,是饮食生活的重要一环。为了满足用户们的健康需求,冰箱厂商也从健康场景出发,对冰箱基础的保鲜功能进行优化升级,推出食材监测、杀菌除味等健康功能。但冰箱内始终不能杜绝细菌的存在和繁衍,用户在使用冰箱时的不良行为依旧可能导致食物变质、细菌污染等不良后果,也因此引发过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所以在设计冰箱时,也要考虑对用户使用冰箱的行为进行引导,避免使用行为带给健康的不良影响。行为改变理论已被证明能有效地引导人们的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在设计学科也得到了部分应用。因此本课题希望以行为改变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针对90后用户、旨在促进健康使用行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策略。论文首先对于行为改变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行为改变理论是对个体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干预和引导的行为学和心理学研究,经历了若干年的发展和实践,衍生出了多种理论和模型。在设计学领域,Fogg教授提出了Fogg行为模型,并以此创立了行为设计学。在Fogg模型的基础上,CREATE行为模型引入了用户直觉、时间紧迫性等行为影响因素,用于解释和引导用户的行为。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可以对用户行为触发机制进行设计,进一步干预和引导用户行为。在用户调研阶段,通过入户观察、定性和定量调研,对于90后人群的生活状态、冰箱使用场景和行为进行观察、分析、总结,提炼出用户的健康行为特征和对冰箱的需求。基于CREATE行为模型和调研结果,能得出90后人群使用冰箱行为的健康干预模型。并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相应的冰箱产品设计策略。最后将干预策略和设计策略投入设计实践,得到设计产出,来验证前期研究的有效性。本课题提出了基于行为改变的冰箱产品设计策略,希望能拓展行为改变理论在设计领域的研究,为面向行为的智能冰箱产品设计和健康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田云飞[3](2021)在《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办公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办公家具无法适应现代与未来的办公生活,也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办公人员需求。因此本研究以智能化相关技术理论与未来办公形态特点为依据,探讨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特征,建立其体系,提出一套智能化办公家具设计指导理论。本文以智能化与办公家具的关系以及办公形态的发展为基础。首先,以智能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为背景,得到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定义、结构、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并从办公形态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办公条件。分析新旧办公形式的变化,总结出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在明确办公形态与办公家具的关系后,使智能化办公家具和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相适应。归纳出智能化办公家具交互化、复合化、高效化、弹性化、技术化五大特征,为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要素和设计原则提供依据。然后,以构建体系目标为前提,对智能化办公家具在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控制层、云层五个方面的体系进行分析,为实现智能化办公家具奠定了可能性。最后从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特征细分中提取出12个需求,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再结合构成体系的实现。通过功能要素、结构要素、造型要素、环境要素四方面的设计要素,以及安全性原则、高效性原则、生活性原则三方面的设计原则,详细描述了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具体做法和规则,为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手段。
樊姝婷[4](2019)在《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办公家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办公家具的智能化与人性化设计成为家具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智能办公家具设计从用户体验角度考虑的较少,如何将用户的真实需求转化为产品的实际功能等研究较缺乏。本文运用竞品分析、情境访谈、卡片分类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结合用户体验相关理论,从智能办公家具的交互模式出发,对其用户体验要素进行研究并构建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用户体验与智能办公家具相关理论,对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办公家具创新设计流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了智能办公家具创新设计流程的关键是明确用户体验的需求与目标、研究交互模式与开展测试评估。(2)通过对现有智能办公家具的市场调研,对交互对象、交互方式展开分析,得到智能办公家具可分为硬交互模块和软交互模块,且硬交互模块是软交互模块的基础,软交互模块是整个交互模块的关键,每个模块相互协作为用户提供服务体验。(3)通过竞品分析法、用户访谈法、卡片分类法来收集与归纳用户体验要素,建立了兼顾硬、软交互模块的Eager用户体验要素模型。该模型将智能办公家具的用户体验过程分为期许、交互、目标、实现、反思5个一级要素,且基于一级要素确定了二、三级要素,并提出Eager模型实际应用于智能办公家具的创新设计流程。(4)基于Eager模型的智能办公家具创新流程,开展“诺亚”联合办公智能会议桌的设计实践。以Eager模型要素为洞察点来明确联合办公用户的需求与目标,将其转化为产品的硬、软交互模块功能,随后展开整体造型与联合办公会议软件设计,最后以自制Eager测评表进行评估与验证了 Eager模型的可行性。
徐青[5](2019)在《基于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就业结构产生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办公职员从事脑力劳动。在数字信息时代,使用电子设备处理事务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但是相对固定并且长时间的坐姿办公已成为影响办公室白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家具行业都为此做出了努力与实践,各种健康办公家具也相继问世。但是纵观这些产品,其交互方式依旧以按钮和屏幕交互为主,缺乏创新性。科技的进步带来许多新的交互方式,语音识别、多通道输入等交互方式给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设计思路。本文主要从交互设计的角度来探索健康办公家具的设计方法。将实体交互应用在健康办公家具设计之中,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人机体验,引导用户养成健康的工作方式,预防和减轻在使用办公家具时造成的机体疲劳损伤,进而拥有健康的办公生活。本文首先对实体交互及交互式办公家具进行相关文献研究,了解其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论文切入点。其次,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采用定性用户访谈与定量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探索办公人群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挖掘用户需求,总结产品设计概念点。之后,借助层次分析法对产品功能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产品目标功能。再后,根据用户需求及文献研究总结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并构建实体交互设计理论模型,并使用卡诺模型对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提高用户满意度。最后,通过设计实践对文中提出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实体交互作为充分整合数字世界和物理环境的范例,具有充分发挥人类触觉优势的特点。应用实体交互,能从交互的角度为健康办公家具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让用户在享受科技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操作物理实体带来的真实体验及乐趣。
阮丽毓,邓嵘[6](2019)在《以行为改变为导向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以办公家具为载体,为办公健康问题提供解决途径。通过对健康办公家具的现状分析,总结了传统办公家具在解决方式和产品定位及形态方面的局限性,引入行为改变理论对设计的价值和启示。提出以行为改变为导向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策略,包含姿态约束、多功能、动态自适应和智能化四个方向。该设计策略为提高办公家具对白领的健康价值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
张笑影,陈哲,戴向东[7](2019)在《新中式实木办公家具的产品市场现状分析》文中指出国人对实木的偏爱和中式文化的回归,使得新中式实木办公家具在高端办公家具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大。本文以新中式风格的实木办公家具为研究对象,调研分析了2019年主要的办公家具品牌,分别从其文化内涵、空间品类分布、共性特征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为新中式实木办公家具的设计研发提供参考。
沈伟功[8](2019)在《基于互动理念的众创空间办公设施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社会、人民对大众创新创业重视程度的提高,作为承载创新创业的主要场所——众创空间也越来越重要。办公设施是众创空间的必备设施,是重要的基础设备。众创空间的办公设施为创客们提供了硬件条件,创客们基于此进行创业活动。众创空间的办公设施不仅为创客提供基础使用功能,也要给创客带来办公效率的提升和情感体验的提升。本文研究的是互动理念在众创空间办公设施上的应用问题,需要对互动理念、创客、办公设施进行分析研究。如何有效改进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设计,从而提升创客个人办公效率、沟通效率、情感体验,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在理论建设方面,本文基于互动理念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得出基于互动理念的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设计原则,并将其应用于设计方案评估中;基于调查研究,总结得出用户在众创空间内的互动模式及影响因素,并基于此归纳出用户的主要需求方向和需求点;在实践应用方面,产出设计方案,不断验证、迭代,最终设计出一款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经过对前人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找到本文研究的方向,即基于互动理念进行众创空间办公设施的研究与设计。(2)结合互动设计原则,对9款市面产品的功能、设计点进行实证研究,并借助用户的判断,从而总结出众创空间办公设施的设计原则包括4类15项。(3)通过对创客人群及其办公情况进行深度访谈和外部观察,总结归纳出用户在众创空间内的互动模式分为人与人互动模式、人与物互动模式等2类4种;互动理念对用户参与众创空间互动表达的影响因素包括感官、行为、情感等3方面。(4)经过调查分析得出,创客主要分为学生创客、自由创客、企业内部创客等3种;创客的主要行为特征包括主动性、合目的性、参与性、持久性等4点,主要思维特征主要包括兴趣性、成长性、理性、灵活性等4点;创客对于办公设施的需求包括3个方向、14个子项。(5)将以上分析研究结果,应用于设计实践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需求点的优先级排序;将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设计原则与可用性原则相结合,并通过KANO模型过滤,得出针对众创空间办公设施的设计方案评价标准。(6)开始进行设计实践,产出2件产品4个方案,并逐一进行设计验证,并进行优化方案的设计。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评价标准评估以及SUS量表评估,得出最终的Z2方案符合用户需求;该方案应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支持多种用户场景切换,用户满意度较高。最后,总结得出:(1)基于互动理念进行众创空间办公设施的设计需要遵从互动性、灵活性、共享性、趣味性等4个方面15个点的原则;(2)进行实践时,需要按照优先级顺序对14个需求点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其中优先级较高的需求点包括迅速组织沟通、支持模式切换、支持调节、整体模块化设计、造型要有趣等5点;(3)基于互动理念进行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创客个人办公效率、沟通效率、情感体验。
唐剑宇[9](2018)在《模块化百利办公家具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2015年,由执政者层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一些鼓励创业的政策的出台,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微创型企业。各大办公家具企业为了迎合这一市场的变化,都纷纷将对办公家具的研究热点转移到了适应微创型企业办公需求当中。这一研究热点的转变,将会大大提高国内办公家具设计的发展。本文以百利办公家具的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以微创型企业为目标用户人群。从模块化相关的理念以及办公空间和办公家具两者之间的联系等角度出发,将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引入到办公家具的设计当中。在设计前期,通过多方面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研究了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概念、模块化设计的方法以及流程,同时,从办公家具的空间形态角度出发,将办公家具划分为开放式办公家具、半开放式办公家以及封闭式办公家具三个系列,并分别进行了阐述。并且在对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和产品族理念的研究基础上,得到了模块化办公家具相关的设计方法,分别是全新办公家具产品族的模块设计、办公家具产品族的扩展设计、办公家具产品族再设计或改进设计。接着,通过对办公空间和办公家具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了办公家具的设计要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满足工作形态的变化需求、满足空间成长的需求、遵循和空间一致性三项基本设计原则。最后通过对目标用户人群的需求分析和总结,进行了产品的功能定位、造型定位以及产品品牌形象定位。之后又运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完成了三个系列7套办公家具方案的设计。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要总结归纳出模块化办公家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以此来促进办公家具设计的发展。帮助企业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办公家具产品,以此来满足市场上不同人群的需求。
张俊超[10](2017)在《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办公家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产生了一系列关系到整个人类发展的世界性问题,直接威胁我们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伴随着人类自身的反省,绿色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环保、节能、低碳成为了人类追求的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绿色设计理念也由此产生。绿色设计强调以人为根本,妥善的对待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办公家具的设计之中引入绿色设计理念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对绿色办公家具的国内外现状进行归纳分析,了解绿色设计理念的发展历史及衍生,阐述了绿色设计的概念,总结绿色设计理念的主要特征及设计原则。通过与传统设计在设计目的、设计依据、设计人员、设计技术或工艺、产品特性方面进行对比,总结绿色设计理念的优势。然后从绿色消费、科学发展观、绿色贸易壁垒三方面叙述办公家具中引入绿色设计理念的研究意义及其重要性。本课题叙述了办公家具的概念及分类,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阐述了影响办公形态的因素,提出了绿色办公家具的设计要求。通过绿色办公家具选用材料探讨,从天然材料、合成材料和其他材料三方面阐述了材料的种类,提出材料合理使用的方法。通过绿色办公家具的结构分析,阐述了绿色办公家具可拆卸的相关特征,经过其初步探讨总结出绿色办公家具可拆卸结构设计要点。通过绿色办公家具可回收性分析,介绍了办公家具回收的重要性,总结出了可回收性设计的要点。本课题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出发,阐述了绿色办公家具设计是从摇篮到再生的过程,找到绿色办公家具的需求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访问法分别对使用人群和办公家具的生产制造商进行分析,找到他们的需求。通过需求分析,提出了绿色办公家具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最后应用到绿色办公家具的实例设计验证其是否可行。
二、江南办公家具系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南办公家具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研究 ——以90后人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个体行为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
1.1.2 智能化是健康促进的有效手段 |
1.1.3 健康是冰箱当前主要设计趋势之一 |
1.2 研究现状 |
1.2.1 行为改变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冰箱的研究现状综述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综述 |
2.1 健康行为概述 |
2.1.1 健康行为的定义 |
2.1.2 冰箱使用的健康行为 |
2.2 健康设计概述 |
2.3 行为改变相关理论的研究 |
2.3.1 典型理论和模型 |
2.3.2 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 |
2.3.3 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
2.4 改变行为的设计 |
2.4.1 行为设计学和Fogg行为模型 |
2.4.2 改变行为的设计阶段 |
2.4.3 CREATE动作漏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90 后人群的冰箱使用行为研究 |
3.1 目标对象选取 |
3.2 课题调研策略 |
3.2.1 调研目标 |
3.2.2 调研思路 |
3.2.3 调研方法和工具 |
3.3 90 后人群冰箱使用场景和使用行为研究 |
3.3.1 典型用户冰箱使用场景调研 |
3.3.2 典型用户冰箱使用行为调研 |
3.4 90 后人群用户定量研究 |
3.4.1 用户调查问卷的设计 |
3.4.2 用户调查问卷的数据采集 |
3.4.3 用户调查问卷的总结与分析 |
3.5 智能冰箱用户定性研究 |
3.5.1 用户访谈量表设计 |
3.5.2 用户访谈的数据采集 |
3.5.3 用户访谈的分析与总结 |
3.6 调研结果总结和分析 |
3.6.1 典型角色创建 |
3.6.2 基于 CREATE 行动漏斗的典型用户行为分析 |
3.6.3 典型用户需求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策略 |
4.1 健康行为干预策略 |
4.1.1 意向培养族的行为干预方案 |
4.1.2 行为改变族的行为干预方案 |
4.1.3 健康行为族的行为干预方案 |
4.1.4 基于CREATE行动漏斗的干预模型 |
4.2 智能冰箱产品设计策略 |
4.2.1 完善产品基本结构和功能 |
4.2.2 优化空间结构提高使用效率 |
4.2.3 情感化设计提升产品体验 |
4.2.4 基于健康场景的智能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实践 |
5.1 冰箱产品现状研究 |
5.1.1 冰箱的基础结构和工作原理 |
5.1.2 冰箱市场竞品调研 |
5.2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产品定义 |
5.2.1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产品设计定义 |
5.2.2 设计任务和架构分析 |
5.2.3 应用技术分析 |
5.3 方案构思 |
5.3.1 产品意象版 |
5.3.2 设计创新点 |
5.3.3 方案尺寸分析 |
5.4 最终设计方案 |
5.4.1 产品建模图 |
5.4.2 交互效果图 |
5.4.3 最终效果图 |
5.5 设计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总结 |
6.2 课题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6.2.1 课题局限性 |
6.2.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90 后用户的冰箱使用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及报告 |
附录三 图片来源 |
附录四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办公形态与办公家具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化与办公家具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智能化办公家具理论概述与技术基础 |
2.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概念 |
2.1.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相关概念 |
2.1.2 智能化办公家具在智能化领域中的从属关系 |
2.1.3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定义 |
2.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组成结构与控制系统 |
2.2.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组成结构 |
2.2.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控制系统 |
2.2.2.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控制理论 |
2.2.2.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嵌入式系统 |
2.3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应用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与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特征 |
3.1 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 |
3.1.1 办公形态的影响因素 |
3.1.2 限于影响因素下的办公形态变化 |
3.1.3 未来办公形态的特点分析 |
3.1.3.1 办公结构扁平化 |
3.1.3.2 办公形式虚拟化 |
3.1.3.3 办公模式互动化 |
3.1.3.4 办公职位细分化 |
3.1.3.5 办公空间灵活化 |
3.1.3.6 办公生活一体化 |
3.2 基于未来办公形态的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特征 |
3.2.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交互化 |
3.2.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弹性化 |
3.2.3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复合化 |
3.2.4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高效化 |
3.2.5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技术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体系 |
4.1 构建智能化办公家具体系的核心目标 |
4.2 智能化办公家具构成体系的实现 |
4.2.1 感知层的实现 |
4.2.2 网络层的实现 |
4.2.3 应用层的实现 |
4.2.4 控制层的实现 |
4.2.5 云层的实现 |
4.2.6 各层级之间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5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要素与设计原则 |
5.1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需求与要素和原则的联系 |
5.2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功能要素分析 |
5.2.1 办公家具构建办公人员之间的交互功能 |
5.2.2 办公家具对办公人员的服务功能 |
5.2.2.1 信息采集功能 |
5.2.2.2 信息编辑功能 |
5.2.2.3 信息输出功能 |
5.2.3 办公人员与办公家具的交流功能 |
5.2.4 办公家具之间的交流功能 |
5.3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结构要素分析 |
5.3.1 办公家具结构对团队的适应 |
5.3.2 办公家具结构对个人的适应 |
5.3.3 办公家具结构对职业的适应 |
5.4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造型要素分析 |
5.4.1 功能因素对办公家具造型的影响 |
5.4.2 结构因素对办公家具造型的影响 |
5.4.3 其他因素对办公家具造型的影响 |
5.5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环境要素分析 |
5.6 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原则 |
5.6.1 安全性原则 |
5.6.2 高效性原则 |
5.6.3 生活性原则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文献研究 |
1.2.2 实践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智能办公家具与用户体验相关理论 |
2.1 用户体验与智能办公家具 |
2.1.1 用户体验 |
2.1.2 智能办公家具 |
2.1.3 用户体验对智能办公家具设计的意义 |
2.2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办公家具设计方法 |
2.2.1 明确用户体验需求与目标 |
2.2.2 研究智能办公家具交互模式 |
2.2.3 构建合理的智能办公家具映射原型 |
2.2.4 开展智能办公家具测试评估分析 |
2.3 智能办公家具的用户体验需求目标 |
2.3.1 一般性用户体验需求目标 |
2.3.2 特殊性用户体验需求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办公交互模式研究 |
3.1 智能办公家具交互模式研究 |
3.2 智能办公家具交互对象研究 |
3.2.1 智能办公家具 |
3.2.2 办公设备 |
3.2.3 可移动设备 |
3.2.4 办公空间 |
3.3 智能办公家具用户交互方式研究 |
3.3.1 触摸交互体验 |
3.3.2 语音交互体验 |
3.3.3 信息交互体验 |
3.4 本章小结 |
4 智能办公家具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研究 |
4.1 智能办公家具影响要素分析 |
4.1.1 研究方法与步骤 |
4.1.2 硬、软交互模块用户体验要素分析 |
4.1.3 软交互模块用户体验要素分析 |
4.1.4 智能办公家具用户体验要素定量分析 |
4.1.5 用户体验影响要素的分类与归纳 |
4.2 EAGER用户体验要素模型构建 |
4.2.1 用户体验要素提炼 |
4.2.2 用户体验要素模型 |
4.3 基于EAGER模型的智能办公家具创新设计流程 |
4.3.1 Eager用户体验要素测评表 |
4.3.2 基于Eager模型的创新设计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联合办公智能会议桌设计实践与验证 |
5.1 产品定位 |
5.2 基于EAGER模型的设计展开 |
5.2.1 明确用户体验需求与目标 |
5.2.2 研究交互模式 |
5.2.3 构建映射原型 |
5.2.4 产品设计效果展示 |
5.3 基于EAGER模型的产品评估 |
5.3.1 测评过程 |
5.3.2 测评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基于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办公人群的健康状况 |
1.1.2 新科技带来新兴交互方式 |
1.1.3 对“屏幕统治生活”的反思设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交互式办公家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实体交互研究现状 |
1.2.3 健康设计理念发展概述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用户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5 论文组织框架 |
第2章 健康办公家具与实体交互概述 |
2.1 健康办公家具综述 |
2.1.1 健康理念引入办公家具 |
2.1.2 人性化的办公家具设计 |
2.1.3 人机工程学与办公家具 |
2.1.4 设计心理学与办公家具 |
2.1.5 办公家具设计国家标准 |
2.2 实体交互综述 |
2.2.1 实体交互的源起 |
2.2.2 实体交互的定义 |
2.2.3 实体交互的框架 |
2.2.4 实体交互的理论模型 |
2.2.5 实体交互的应用程序域 |
2.2.6 实体交互的优势和局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办公人群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办公人群健康状况调研分析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 |
3.1.4 目标用户访谈 |
3.1.5 问卷调查 |
3.2 办公人群健康问题影响因素总结 |
3.2.1 环境因素 |
3.2.2 人机因素 |
3.2.3 工作因素 |
3.3 办公人群面临职业病危害及改善措施 |
3.3.1 视觉功能疾病 |
3.3.2 神经系统疾病 |
3.3.3 消化系统疾病 |
3.3.4 肌肉骨骼疾病 |
3.4 产品设计概念点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健康办公家具功能分析 |
4.1 质量功能展开 |
4.2 层次分析法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单层次权向量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4.2.4 综合层次权向量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4.3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健康办公家具功能权重排序 |
4.3.1 产品功能预选 |
4.3.2 构建健康办公家具层次结构模型 |
4.3.3 准则层权值计算 |
4.3.4 措施层权值计算 |
4.3.5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构建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及实体交互设计理论模型 |
5.1 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 |
5.1.1 动态可调原则 |
5.1.2 交互宜人原则 |
5.1.3 友好智能原则 |
5.2 基于卡诺模型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分析 |
5.2.1 卡诺模型简述 |
5.2.2 用户需求归类识别方法 |
5.2.3 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分析过程 |
5.3 构建实体交互FCABM设计理论模型 |
5.3.1 确定产品目标功能(Function) |
5.3.2 功能使用语境分析(Context) |
5.3.3 功能实现动作分析(Action) |
5.3.4 建立目标行为库(Behavior) |
5.3.5 动作功能映射(Mapping) |
5.4 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健康办公桌设计实践 |
6.1 健康办公桌产品功能 |
6.2 功能设计过程 |
6.2.1 灯光功能 |
6.2.2 久坐提醒功能 |
6.2.3 规划工作任务功能 |
6.2.4 桌面可调节功能 |
6.3 健康办公桌实践结果 |
6.3.1 产品设计模型 |
6.3.2 功能介绍 |
6.3.3 健康办公桌尺寸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1 访谈记录表 |
附件2 调查问卷设计 |
附录3 健康办公家具功能重要度评价表 |
(6)以行为改变为导向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健康办公家具的现状分析 |
(一)传统人机工程学办公家具的局限性 |
(二)产品定位和形态的局限性 |
二、行为改变理论对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的价值 |
(一)行为改变理论在健康办公家具设计中的适应性 |
1. 行为改变理论概述 |
2. 健康办公家具的设计目标 |
(二)行为改变理论对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的启示性 |
1. 预期 |
2. 过程 |
三、以行为改变为导向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策略 |
(一)姿态约束设计策略 |
(二)多功能设计策略 |
1. 可调节 |
2. 轻健身 |
3. 空间再定义 |
(三)动态自适应设计策略 |
(四)智能化设计策略 |
结语 |
(7)新中式实木办公家具的产品市场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分析 |
1.1 空间品类分析 |
1.2 风格分析 |
1.3 材质分析 |
2 品牌分析观 |
2.1“和砚”—淳朴雅致 |
2.2“大匠星河”—格调优雅 |
2.3“绅造”—多风格融合的轻奢感 |
2.4“唐韵”——大气内敛、庄重沉稳 |
3 产品总结 |
3.1 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 |
3.2设计与技术的协同发展 |
4 结语 |
(8)基于互动理念的众创空间办公设施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政策背景 |
1.1.2 社会文化背景 |
1.1.3 经济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众创空间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众创空间设计方面当前问题 |
1.3.4 互动理念应用于众创空间办公设施的必要性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互动理念发展研究与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设计 |
2.1 互动理念 |
2.1.1 互动理念定义确认 |
2.1.2 互动理念研究与发展 |
2.1.3 互动理念在相关设计领域的应用 |
2.1.4 互动理念设计原则归纳总结 |
2.2 众创空间办公设施 |
2.2.1 众创空间办公设施的概念 |
2.2.2 众创空间办公设施发展概况 |
2.3 众创空间办公设施实证研究 |
2.3.1 选择实证研究对象 |
2.3.2 案例研究分析 |
2.3.3 基于互动理念的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设计原则总结 |
第三章 用户在众创空间互动模式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用户调研 |
3.1.1 创客概念阐述 |
3.1.2 明确调研背景和目的 |
3.1.3 选择目标用户 |
3.1.4 前置用户研究 |
3.1.5 准备调研内容 |
3.1.6 现场调研 |
3.1.7 总结报告 |
3.2 用户在众创空间内的互动模式分析 |
3.2.1 人与人互动模式 |
3.2.2 人与物互动模式 |
3.3 互动理念对用户参与众创空间互动表达的影响因素 |
3.3.1 感官的互动所造成的感觉的变化 |
3.3.2 行为的互动所造成的感觉的变化 |
3.3.3 情感的互动所造成的感觉的变化 |
3.4 创客人群分析和需求归纳 |
3.4.1 人群分类 |
3.4.2 创客行为特征与思维特征 |
3.4.3 用户需求归纳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互动理念的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设计实践 |
4.1 设计决策目标 |
4.2 用户需求层次分析 |
4.2.1 用户需求点整理 |
4.2.2 层次分析法应用于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设计 |
4.2.3 设计层次结构模型 |
4.2.4 进行判断矩阵构建与一致性检验 |
4.2.5 确定需求点优先级排序 |
4.3 建立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评价标准 |
4.3.1 可用性设计原则 |
4.3.2 将可用性与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设计原则相结合的必要性 |
4.3.3 评价指标第一次筛选 |
4.3.4 卡诺模型二次筛选 |
4.3.5 确定评价指标及其定义 |
4.4 产品设计 |
4.4.1 解决思路 |
4.4.2 确定产品定义 |
4.4.3 个人办公设施&协作型办公设施设计 |
4.4.4 评估4款设计方案 |
4.4.5 优化设计方案——互动式协作办公设施设计 |
4.4.6 评估优化后的2款设计方案 |
4.4.7 用户故事描述 |
4.4.8 产品方案实现介绍 |
4.5 实践成果 |
第五章 总结 |
5.1 对于众创空间互动参与者 |
5.2 对于个人研究与设计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众创空间用户访谈问题集 |
附录2 众创空间用户观察事项表 |
附录3 办公设施评价指标二维量表 |
附录4 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评价指标测量 |
附录5 众创空间办公设施评估SUS量表 |
致谢 |
(9)模块化百利办公家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模块化办公家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模块化办公家具研究现状 |
1.2.3 模块化办公家具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设计依托单位 |
第二章 办公家具与空间关系的研究 |
2.1 办公家具的定义 |
2.2 办公家具的分类 |
2.2.1 开放式办公家具系列 |
2.2.2 半开放式办公家具系列 |
2.2.3 封闭式系列办公家具 |
2.3 办公家具与空间的关系 |
2.3.1 办公空间对办公家具的影响 |
2.3.2 办公空间与办公家具存在的问题 |
2.4 基于办公空间的模块化办公家具整体化设计原则 |
2.4.1 满足工作形态变化的需求 |
2.4.2 满足办公空间的成长性需求 |
2.4.3 遵循与办公环境一致性的原则 |
第三章 模块化办公家具设计方法 |
3.1 模块化理念概述 |
3.1.1 模块化理念定义 |
3.1.2 模块化设计的优势 |
3.1.3 模块化办公家具的组合方式 |
3.2 办公家具模块化设计的流程 |
3.3 模块化办公家具与产品族 |
3.3.1 产品族的定义 |
3.3.2 办公家具产品族的设计 |
3.4 面向办公家具产品族的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
3.4.1 全新办公家具产品族的模块设计 |
3.4.2 办公家具产品族扩展设计 |
3.4.3 办公家具产品族再设计或改进设计 |
第四章 市场调查与设计定位 |
4.1 国内外品牌调研 |
4.1.1 国外办公家具品牌调研 |
4.1.2 国内办公家具品牌调研 |
4.2 办公家具设计趋势分析 |
4.3 用户研究 |
4.3.1 用户的人机尺度分析 |
4.3.2 用户需求分析 |
4.4 设计定位 |
4.4.1 功能定位 |
4.4.2 造型定位 |
4.4.3 产品品牌形象定位 |
第五章 设计实践 |
5.1 开放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 |
5.1.1 开放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一 |
5.1.2 开放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二 |
5.2 半开放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 |
5.2.1 半开放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一 |
5.2.2 半开放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方案 |
5.2.3 半开放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方案三 |
5.3 封闭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 |
5.3.1 封闭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方案一 |
5.3.2 封闭式办公家具系列设计方案二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10)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3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办公家具的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内绿色办公家具的现状 |
1.3.2 国外绿色办公家具的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绿色设计理念分析研究 |
2.1 绿色设计的历史与衍生 |
2.1.1 绿色设计的历史 |
2.1.2 绿色设计的衍生 |
2.2 绿色设计理念的概述 |
2.2.1 绿色设计的概念 |
2.2.2 绿色设计的主要特征 |
2.2.3 绿色设计的原则 |
2.3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意义 |
2.3.1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是绿色消费的必然结果 |
2.3.2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2.3.3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是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最有效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绿色办公家具构成设计研究 |
3.1 办公家具概述 |
3.2 影响办公形态的因素 |
3.2.1 外在因素 |
3.2.2 内在因素 |
3.3 绿色办公家具的设计要求 |
3.3.1 设计氛围要求 |
3.3.2 负荷减损要求 |
3.3.3 环境融合要求 |
3.4 绿色办公家具材料的选择分析 |
3.4.1 天然材料 |
3.4.2 合成材料 |
3.4.3 其他材料 |
3.5 绿色办公家具的结构设计分析 |
3.5.1 绿色办公家具的可拆卸性特征 |
3.5.2 绿色办公家具可拆卸性设计的要点 |
3.5.3 对绿色办公家具可拆卸性设计的探讨 |
3.6 绿色办公家具的可回收设计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方法研究 |
4.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4.2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需求对象分析 |
4.2.1 使用人群分需求分析 |
4.2.2 生产制造商需求分析 |
4.3 绿色办公家具的设计原则 |
4.3.1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全生命周期原则 |
4.3.2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通用互换原则 |
4.3.3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空间适用原则 |
4.3.4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灵活自由化原则 |
4.4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方法 |
4.4.1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空间一体设计方法 |
4.4.2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模块功能设计方法 |
4.4.3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拆装改良设计方法 |
4.4.4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的通用部件互换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绿色办公家具设计实践 |
5.1 设计背景分析 |
5.2 产品定位 |
5.3 纸质材料调研分析 |
5.4 设计实例展示一 |
5.4.1 设计评价 |
5.4.2 产品尺寸图 |
5.5 设计实例展示二 |
5.5.1 设计评价 |
5.5.2 产品尺寸图 |
5.6 设计实例总结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及创新点 |
6.2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和参与项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四、江南办公家具系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用户体验的组合式智能会议桌设计研究[D]. 程倩.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研究 ——以90后人群为例[D]. 于润湉. 江南大学, 2021(01)
- [3]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研究[D]. 田云飞.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4]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办公家具设计研究[D]. 樊姝婷.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基于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D]. 徐青.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6]以行为改变为导向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J]. 阮丽毓,邓嵘. 设计, 2019(15)
- [7]新中式实木办公家具的产品市场现状分析[J]. 张笑影,陈哲,戴向东.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08)
- [8]基于互动理念的众创空间办公设施研究与设计[D]. 沈伟功.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9]模块化百利办公家具设计[D]. 唐剑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10]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办公家具设计研究[D]. 张俊超.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