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道微观——香港街道的地志书写(论文文献综述)
李璐佳[1](2021)在《乡土语境中的城边村艺术实践 ——以河北井陉天长镇东关村渔家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渔家乐作为东关村民众在元宵花会期间表演的“乐舞词于一体”的民间小艺,其艺术“亮点”体现在由孩童扮演的不同“家庭角色”的演员队伍、融合井陉拉花的舞蹈形态、反映日常生活的曲谱唱词、华丽的服装道具以及管弦器乐合奏。组织者将十样镜看作宫廷器乐“礼下于庶人”的文化象征,体现了地方民众将国家礼仪为民间所用的礼仪自居心理。“渔家乐离不开霍家”表明了二者的关系。渔家乐最初是由霍家出资主导,仅允许家族内部未成年的男丁参与;历经了政局变动和家族兴衰之后,在表演人员和组织机制上对姓氏、性别不再严格限制,逐步接纳与霍氏有姻亲往来、地缘联系的其他成员,经历了由家族血缘到街道地缘,再到整个村落单元的嬗变过程。其背后的原因,与村落生境条件的改变、家族之间的兴衰演替以及整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家国情怀深深内化于民众的内心世界,构成了渔家乐文化内涵演替的主旋律。人们在不同时空情境下对渔家乐的传承与再创造,体现出地方运作传统文化资源,主动向国家礼仪贴近,构建文化网络和地方权力话语的过程。就乡民艺术的文化象征意义而言,渔家乐还体现了乡土社会中关乎个人价值重塑、礼仪秩序建构、家族权力制衡等民众生存智慧。首先,文化精英期冀通过组织这项艺术表演活动维持乃至提升个体在村落中的文化权威。其次,渔家乐内在强调“家庭和睦”“长幼次序”等儒家“仁爱”的概念,引导民众树立“家天下”语境下团结一心、和睦共处、遵守老幼尊卑秩序的文化心理认同,反映了村落权力网络中彼此竞争、制衡的现象,渔家乐被用作协调与其他街道、家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不平衡的“文化权力工具”。同时,渔家乐展现的“勤劳朴实”“喜获丰收”“年年有余(鱼)”的场景,不仅体现地方民众希望地方政府有所作为,实现政泰民安、家庭富足;也是国家通过引导乡民艺术表演劝导民众勤朴劳动、自给自足的隐喻性表达。
李铃[2](2021)在《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日国力对比发生逆转,中日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发生转变。本论文试图通过游记文本研究,检视游记文本中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如何改变。本论文在统计现存明治时期日本人游记书目和概述近代日本人中国旅行概况的基础上,选取了 1862年“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9部游记、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和《北京纪游》(1875年)、宗方小太郎的《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1887年)、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1900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1907年)作为个案,挖掘这些不同年代文本中的相同主题,发现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共性,也注意分析各旅行者源于各自旅行目的和兴趣的个人关注点。本论文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序章,第二章是先行研究综述。第三章统计了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整体情况并分类,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个案。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细读了明治之前、明治前期和明治后期的游记个案。第七章为终章。通过对明治之前和明治时期游记中中国认识的考察,本论文有以下发现:1)各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既有共同的关注点,也有各自的问题意识。不同时期日本人在游记中的共同关注点是:中国人、中国的外国势力、近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时间较长的旅行,游记中会对中国会有相对全面的观察和记录;而以奔赴名胜古迹或某些固定旅行点为目的的旅行,旅行者较为偏向于把局部事实概括成中国的整体特征。2)整体而言,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中国正在走向衰败,对中国人、中国卫生、中国名胜古迹、中国的鸦片问题等,都是类似评价。在明治以前和明治前期的游记中,部分日本人对中国人和中国的境遇仍怀有同情和理解,日本间谍则始终对中国怀有恶意。明治后期的游记中,日本人以日本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认为中国远不如日本。3)明治之前和明治前期,旅行者以社会上层、某领域的精英人士、间谍和军人居多,他们接触的多是中国下层人士。到了明治后期,普通日本人也能访华。明治维新的成功、近代日本对外武力扩张的阶段性胜利,使日本人国民身份意识加强,他们在游记中常以维新成功国和战胜国国民的心态凭吊、评估中国。随着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的增多,日本人越来越依靠在中国的日本人获取信息,笔谈的作用发生改变,不再只是了解中国的方式,也成了他们向中国人传达中国认识的方式。
黄菲蒂[3](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认为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胡游[4](2020)在《万玛才旦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提出万玛才旦作为“新藏语”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当下的藏族日常生活升华到一种普遍的民族高度,以反映现代语境下中国的现实处境,其电影有着不同以往藏族电影的叙事内容。在视觉文化转向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索亚、福柯和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的交叉结果。万玛才旦电影的空间叙事讨论以地理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为重,分别分析其在5部电影文本中的呈现方式。地理空间方面将寺庙、原始牧区、公路和藏民家屋表现成受到现代化影响的多元混杂存在;物质空间方面,藏区人的交流很多情况下都是在(电视)媒介这一空间下进行的。镜子和玻璃的设置则表明激烈的文化交锋发生在当下,固守传统文化的愿望只是乌托邦。汽车空间的呈现则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并存的实例;精神空间方面呈现出万玛才旦对当下藏区现状反思的逐渐深入,从《老狗》中的传统坚守,到了《撞死了一只羊》中已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影响。但是单一女性心理空间的表达是万玛才旦电影的不足之处。万玛才旦电影文本空间透露出一种民族文化失落的情绪、身份迷失的困惑,但也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影响的态度。最后,万玛才旦电影实际上通过空间叙事,完成了传统与现代文化并存,相互融合的“中庸”取向。
林怀策[5](2020)在《强宗族社会语境下乡村发展机制与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城乡转型和乡村发展是中国推动新型城镇化以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实际问题。二十一世纪以来,如何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长期高度关注,2018年乡村振兴更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作为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我国各地的乡村发展背景差异悬殊,这决定了乡村振兴中不同地域的实施路径差异。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治理结构是探究不同地域间乡村差异的一个重要视角,如何根据各地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及治理结构而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是乡村振兴实现分地域、分类型推进的制度保障和前置条件。当下,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的指引下,各地已如火如荼的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在此背景下聚焦特定地域、特定类型的乡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显得更为紧迫。本研究的核心议题关注宗族这一社会组织形式在当下中国乡村的治理图景是怎样的?及其如何利用宗族的组织优势推动乡村的发展?针对上述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索,研究对象聚焦宗族传统浓厚的汕头南部地区的典型村庄。首先,文章从文献综述着手,对宗族、乡村治理、乡村发展机制等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反思当前乡村普遍面临的“原子化”、“治理内卷化”等困境的成因,肯定了宗族这一社会组织形式的当代价值。进而,梳理了宗族在我国三个时期的乡村治理中的发展脉络,并引入了网络治理理论作为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选取宗族传统浓厚的汕头南部地区(潮南区、潮阳区)和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东仙村作为两个层级的实证分析对象。从对汕头市南部地区乡村发展整体情况的特征解读和针对东仙村这一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揭示宗族社会组织形式下乡村发展的特征。研究基于历史比较、共时比较等多维视角,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组织形式下的乡村发展特征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对典型案例所呈现的特征展开辨证分析,揭示不同社会组织形式、治理结构所引致的乡村发展特征差异。立足当下,研究落脚于宗族社会组织形式下乡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基于网络治理理论建构以乡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驱动、依托国家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宗族乡村制度化治理框架。研究发现,汕头南部地区的乡村呈现出鲜明的宗族聚居特点,村庄普遍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建筑群,村落格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修缮一新的宗祠家庙等宗族社会所独有的公共产品依然在村庄格局和村民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区的物质景观直观地反映了宗族在这一地区的乡村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进而,研究基于宗族社会关系网络视角,进一步对东仙村这一典型个案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宗族乡村以村庄党支部书记、宗族宗长为中心的乡村治理结构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原子化”趋向,乡村发展呈现出显着的地域特点:?宗族社会关系网络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用地获取和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支撑了乡土企业的发展;?宗族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规范了乡村建设,并承担组织和协调功能;?宗族社会关系网络解决了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形成了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宗族社会组织形式下的乡村社会呈现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乡村发展体现了“超稳定结构”的特征,这与一般乡村和公司化乡村比较而言,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宗族乡村也存在如工业化缺乏管制、法治建设不足、宗族等级观念等对乡村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上述对宗族乡村社会治理结构所呈现特征的辨证认识,研究建构了由乡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驱动、依托国家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等制度化治理体系的宗族乡村治理框架,以呼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最后,研究指出,国家的干预政策应当尊重和利用宗族这一“地方性”治理资源,从而更精准、更经济地实现乡村振兴。文章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重要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介绍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对宗族问题的研究、乡村治理的研究以及乡村发展机制的研究等进行分析总结与评述。第二章,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历史演进的脉络梳理与研究理论基础的引入。通过对宗族在农耕社会及民国时期、新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在乡村治理中的变迁进行回顾,进而引入网络治理理论并对其应用于宗族乡村社会治理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第三章,对汕头市南部地区乡村发展的整体特征的总结和针对典型个案—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东仙村的深入剖析。本章是研究的实证观察部分,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从区域视角探究宗族地区乡村发展的整体特征;二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对宗族地区乡村发展的典型个案着手,深入剖析当下宗族社会组织形式下乡村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这三个维度的运作机制。第四章,共时性的比较总结以及对宗族社会组织形式下乡村发展的反思。本章对宗族乡村、公司化乡村和一般乡村这三种不同乡村社会组织形式下的乡村在三个维度的发展绩效差异进行横向比较,同时对宗族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第五章,宗族乡村发展的治理应对。基于网络治理理论,在借鉴海内外宗族乡村社会治理经验以及乡村振兴对乡村治理的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研究构建驱动宗族乡村良性发展的治理框架。第六章,结论与讨论。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对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说明,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正文共约50 000字,图表36幅。
赵跃[6](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云中[7](2020)在《文化自觉与地方社会整合 ——沙镇社会变迁的动力》文中提出本文以晋陕蒙三省交界处的沙镇为田野地点,按照民族学文献梳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沙镇文化自觉的历史场域、现实社会结构场域、社会治理场域、社会关系场域以及最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场域,从而串联起沙镇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然后从蒙汉文化互动、地方性互惠、共同体意识形塑的生活实践中得出文化自觉这一理论主题。并通过经济冲击与文化回应的叙述方法,概括了沙镇基于蒙汉文化互惠的文化自觉推动沙镇社会整合的手段、方式以及运行机制,以期佐证文化自觉是沙镇社会整合的第一推动力,文章论述的出发点是文化自觉来源于沙镇地方文化。首先,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惯习积累和延续。有延续就有源头,沙镇地方文化的源头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梳理。分别是:历史沿革、历史交往、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记忆。从历史沿革的梳理中阐释了沙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分析沙镇这座小镇游牧与农耕文化是如何相遇的;从历史交往中,重点阐释了作为文化的农耕与游牧的互动,其中既有冲突也有协商。历史人物与历史记忆也是遵循互动这一主线来阐释蒙汉文化互动互惠是沙镇的基本社会性格。其次,资源的开发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业进镇造就了为数众多依煤而富的沙镇富裕阶层,沙镇的社会分化不仅包括宏观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分化,也包含居民收入和社会身份的分化。但是,沙镇的社会分化并没有造成贫富的两极分化,更多的还是社会文化的分野。无论是煤炭企业所有权从集体到个人再到集体的转换,还是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的纠葛,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文化的回应。忽略了地方文化的工业进镇,带给沙镇的是短暂开工便停产的工厂,有些工厂甚至一直处于待建状态。与此同时,工业进镇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隐喻、煤炭企业的社会信任危机等等都使沙镇原有的基于蒙汉文化互动的地域共同体意识在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开始式微,弥漫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信任危机、对生活的忧虑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消失。紧接着,矿区移民、生态移民携带着群体文化陆续加入到沙镇开放的大家庭中,围绕移民群体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与调试,满怀憧憬的沙镇居民将重新建构共同体意识的希望寄托于地方政府。但是,随着旗政府的搬迁和开发区的设立,沙镇地方政府在权力运行实施中并没有充分照顾到地方文化的因素,无论是撤乡并镇还是拜年“红火”的消失;无论是黑摩的的整治,又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不是政治学意义中的“强制力”,而是在旗政府搬迁、开发区设立与沙镇居民互动中的行动逻辑;这类互动既有导致社会纠纷的产生,也有促进社会团结的影响。总之,在沙镇的观察中,基层权利不再是独立于地方文化传统的上层影响力,而是身涉其中的地方文化建构者。具体到沙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层面。基于地方性互惠的民间借贷是沙镇近年来遇到的较大社会危机,亲友邻里互帮互助互信的社会关系被借贷者、出借者以及中间人的角色裹挟到民间借贷的漩涡中,从一夜暴富到一夜返贫的故事在沙镇比比皆是。一些年轻人选择了“推对子”“烫料子”;还有一些年轻人选择了依靠教育“向上用力”,不同的选择也暗含了沙镇社会整合的努力。其中,“本地人”身份的建构和维系,对应对民间借贷社会危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应对外来社会危机的时候,文化自觉总是以一种社会交往的形式和本地人身份的建构来推动社会整合。与直接的利益冲突不同,民间借贷的自发性决定了文化自觉的整合性,而民间借贷游离于法律规定与社会道德约束之间的地位,决定了文化自觉得以整合的可能。与此同时,地方文化的容错机制也有效地弥合了来自沙镇内部社会的反感和排斥,使得民间借贷不仅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危机,同时也是一次社会整合的关键时机。具体到行动上,民族关系的维系与婚姻策略的选择都是文化自觉推动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除了上述经济与政治因素外,沙镇的地方文化是决定文化自觉的重要来源。漫瀚调的蒙汉融合,大松树民间信仰的发展以及节日化的物资交流会都强调了文化自觉的来源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漫瀚调民歌提供了地方性互惠的民间艺术,大松树敖包祭祀的民间信仰则提供了蒙汉信仰文化的融合,而“赶交流”则是沙镇公共文化空间的地方再造。无论是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抑或是公共文化空间,实际上都是一种基于蒙汉文化互动的地方性互惠,而地方性互惠作为文化自觉推动地方社会整合的机制之一,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地方社会整合机制。所以,沙镇更多的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从蒙汉文化互惠到地方文化自觉,沙镇的地方文化始终以一种开放包容的状态承载着权力文化、民族文化、群体文化以及个人需求。如此,文化自觉才能成为沙镇地方社会整合的第一推动力。综上,文章的结论是:一个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村镇之所以被知识界所注目,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建筑和灿烂多彩的历史文化,更有基于地方文化所展现的时代烙印。文化自觉的承载者除了宏观层面的国家;中观层面的民族、群体;微观层面的个人以外;地方也应当被纳入到文化自觉承载范围内。以地域为属性的文化自觉,是观察社会整合的一个角度。所以,沙镇的文化自觉为分析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个较为宽广的视角,同时为探讨社会整合中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素材。互联互通、交错影响的社会发展趋势使得地方文化既包含了民族文化也包含了群体文化,地方文化将民族文化、群体文化、信仰文化甚至是意识形态文化都进行解构,并通过地方性互惠实现“地方再造”。这样,地方文化也就成为了民族、群体、个人所通用、共享的。而地方再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自觉推动地方社会整合的运行机制。
姜馥蓉[8](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林青[9](2019)在《万玛才旦电影空间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万玛才旦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藏族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以纯藏语对白和强烈的纪实主义风格为特征。继2005年首部长故事片《静静的嘛呢石》上映之后,他又创作出《寻找智美更登》《老狗》《五彩神箭》《塔洛》等优秀的藏族题材故事片,2019年他的新作品《撞死了一只羊》将艺术与商业融合,以奇幻悬疑的风格对藏族人的宗教信仰展开新的诠释。本文以空间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将万玛才旦已上映的故事片作为研究文本,旨在通过对其电影的空间叙事意象、空间叙事手法、空间叙事结构的研究阐释万玛才旦如何利用空间建构起影片的叙事。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梳理。首先,对藏族题材电影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其次,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对电影空间叙事的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万玛才旦电影的研究现状和电影空间叙事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至第五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章选取万玛才旦电影中的空间叙事场景,如街道空间、酒吧空间、家宅空间、寺院空间。从空间呈现手法、美学特征、文化意义三个角度探究在万玛才旦的电影中空间是如何再现了当下中国藏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经历的变迁,以及藏族人生活与心理的变化。第三章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因果线性叙事结构、交织对比结构、梦幻复调式结构探究空间对万玛才旦电影叙事结构生成所产生的作用。第四章从叙事手法的角度,阐述万玛才旦如何通过镜头调度呈现叙事空间、如何利用蒙太奇组接叙事空间、如何利用演员调度建构情感空间,除此之外从文化学的角度阐述万玛才旦如何利用空间中的文化符号隐喻影片的叙事主题。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万玛才旦在电影作品创作中具有极强烈的空间意识。万玛才旦以一个藏族人的视野对当下藏族人民的生活状态进行深入观察,以纪实主义风格呈现了藏区的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他通过对藏区空间有意识的选择、塑造和呈现揭示了当下藏区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发生的急速变化,并透过这些变化折射出当下藏族人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之间面临的艰难选择。万玛才旦用既彰显纪实主义美学风格又不失诗意的空间建构起以时间为主导,以空间为结构的影片叙事。通过对其电影空间叙事的研究,期望能为当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刘秀珍[10](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二、街道微观——香港街道的地志书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街道微观——香港街道的地志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1)乡土语境中的城边村艺术实践 ——以河北井陉天长镇东关村渔家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乡民艺术”的理论拓展 |
二、乡土语境中的乡民艺术研究 |
三、花会表演中的文化权力网络与象征意义 |
四、地方性知识与意识模型理论 |
五、概念界定与俗语说明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 |
三、文献资料搜集与分析 |
第四节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地域环境与村落日常生活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一、山川与气候 |
二、绵河: 双面“护城河” |
第二节 历史沿革与古城建制 |
第三节 村落日常生活 |
一、城边村的生计方式 |
二、文化的杂糅: 民众信仰与艺术表演 |
三、红事白事 |
四、“礼仪自居”与文人传统 |
第二章 城边村的家族变迁与文化认同 |
第一节 村落中的家族 |
一、晚明名宦:“霍许双璧” |
二、清代“后起之秀”:郝卢两姓 |
三、“抱团取暖”的城背后街 |
第二节 地缘组织与文艺群体 |
一、庙宇修建与庙会运作 |
二、抖音里的“东关文艺团” |
第三章 渔家乐的历史传承与表演过程 |
第一节 历史溯源:“南艺北传”的汝宁小闹 |
一、渔家乐与霍鹏的历史联系 |
二、“南蛮子”卖艺叙事的猜想 |
第二节 渔家乐的表演文本 |
一、地戏的“再加工” |
二、前期组织与准备 |
三、演出时间与表演过程 |
第三节 组织群体的传承脉络 |
一、从家族血缘到街道地缘 |
二、从街道地缘到村落整体 |
三、艺术群体的传承机制分析 |
第四章 渔家乐与村落秩序的调适 |
第一节 渔家乐的精神象征 |
一、礼仪秩序的重建 |
二、重整村落风气 |
三、个体生活的补充与形象重塑 |
第二节 “礼”与“俗”的互动过程 |
一、政治教化与警示廉政的结合 |
二、礼乐地位彰显的圈层互动 |
第三节 村落人际关系的调适 |
一、家族权力的制衡 |
二、文化精英权威的维护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要旨 |
序章 |
第一节 问题意识 |
一、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发生质变 |
二、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旅行热潮 |
三、日本人游记是研究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好材料 |
第二节 本论文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三、本论文的创新、意义和不足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先行研究 |
第一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认识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及统计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 |
第二节 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统计分析及案例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明治时期以前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0-1867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 |
一、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整体情况 |
二、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特点 |
三、“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代表性问题 |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以“千岁丸”一行的中国游记为中心 |
一、旅行目的、各部游记的重心和特点 |
二、完整的个案: 以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为例 |
三、各游记共同的关注点: 以对难民和孔庙的看法为例 |
四、小结: 中国认识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明治前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8-1894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个案一: 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 |
一、小栗栖香顶的第一次中国旅行和《北京纪事》 |
二、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人认识 |
三、对中国的认识 |
四、小栗栖香顶的特别关注点: 宗教 |
五、小结: 日常生活中的对中国人的多面观察 |
第三节 个案二: 宗方小太郎与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
一、宗方小太郎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
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中的中国人、日本人、欧美人和朝鲜人 |
三、对中国的认识 |
四、宗方小太郎的特别关注点: 中国地势和兵力 |
五、小结: 中国作为日本“相机而动”的对象国 |
第六章 明治后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95-1912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个案一: 内藤湖南和《燕山楚水》 |
一、内藤湖南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
二、《燕山楚水》的概况 |
三、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认识 |
四、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一: 名胜古迹 |
五、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二: 以笔谈了解中国时局 |
六、内藤湖南认识中国的方法: 比较与局部代替整体法 |
第三节 个案二: 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 |
一、1906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满韩修学旅行 |
二、游记《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概况 |
三、《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对中国人的认识 |
四、《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中国认识 |
五、《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特别关注点: 旧战场和新经营 |
六、评价中国东北的方式: 与日本作比较 |
七、小结: 落后的中国、胜利者日本、新经营者日本 |
第七章 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 |
一、五个个案的基本情况对比 |
二、中国认识的共性和个性 |
第二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的原因初探 |
一、看中国的视角: 俯视的视角 |
二、信息源的变化 |
三、笔谈作用的转变 |
四、中国认识的二元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4)万玛才旦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万玛才旦电影研究 |
二、电影空间叙事研究 |
三、当前文献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主要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六节 万玛才旦创作简况 |
第一章 关键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空间理论 |
第二节 空间叙事与叙事空间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章 万玛才旦电影的地理空间 |
第一节 寺庙:异托邦 |
第二节 原始牧区:失去原本的面貌 |
第三节 藏区公路:开放的有限视野 |
第四节 藏民家屋:从亲昵到疏离之地 |
第三章 万玛才旦电影的物质空间 |
第一节 电视媒介:消费下的抉择 |
第二节 镜子/玻璃:乌托邦的在场 |
第三节 汽车空间:现代性的接近与疏离 |
第四章 万玛才旦电影的精神空间 |
第一节 男性人物的心理空间 |
第二节 单一的女性心理空间 |
第三节 文本的表意空间 |
一、民族文化的失落 |
二、迷失的身份 |
三、传统文化的复归/民族身份的再认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空间呈现 |
第二节 民族性与现代性空间的汇合 |
第三节 封闭与开放空间的交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强宗族社会语境下乡村发展机制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衰落的普遍趋势 |
1.1.2 乡村振兴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 |
1.1.3 宗族复兴现象及宗族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争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宗族及其社会关系网络 |
1.3.2 治理和乡村治理 |
1.3.3 乡村公共产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关于宗族的研究综述 |
1.6.2 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综述 |
1.6.3 关于乡村发展机制的研究综述 |
1.6.4 研究综述总结与评述 |
第二章 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历史演进与网络治理理论 |
2.1 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历史演进 |
2.1.1 农耕社会及民国时期:宗族组织对乡村治理的全面主导 |
2.1.2 新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乡村宗族治理体系的全面瓦解 |
2.1.3 改革开放以来:宗族复兴及其作为乡村的非正式治理者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理论引入:网络治理理论 |
2.2.2 网络治理理论在宗族乡村治理中的适用性 |
第三章 宗族社会组织形式下的乡村发展特征 |
3.1 汕头南部乡村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
3.1.1 汕头南部乡村的基本情况 |
3.1.2 汕头南部乡村的整体特征 |
3.2 东仙村的基本情况 |
3.2.1 实证研究个案的选择依据 |
3.2.2 东仙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3.2.3 东仙村的历史发展脉络 |
3.2.4 东仙村的治理参与主体分析 |
3.3 产业发展:宗族网络的支撑与串联 |
3.3.1 有机社会的经济资本动员 |
3.3.2 宗族网络的社会资本动员 |
3.4 乡村建设:宗族力量发挥组织、协调与规范作用 |
3.4.1 宗族力量建构了多元的保障结构 |
3.4.2 宗族文化发挥乡村规划的作用 |
3.5 公共产品供给:宗族力量的全过程参与 |
3.5.1 村治权威与热心乡贤的积极参与 |
3.5.2 宗族力量支持下的可持续治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宗族乡村发展的绩效剖析与反思 |
4.1 宗族乡村的发展绩效分析 |
4.2 公司化乡村的发展绩效分析 |
4.3 一般乡村的发展绩效分析 |
4.4 三种类型乡村的发展绩效比较分析 |
4.5 强宗族社会语境下乡村发展的反思 |
4.5.1 亟需推动乡村的法治化进程 |
4.5.2 乡村工业化的负外部性 |
4.5.3 亟待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乡村 |
第五章 宗族乡村发展的治理应对 |
5.1 宗族乡村社会治理的海内外经验借鉴 |
5.1.1 台湾地区的宗族乡村社会治理 |
5.1.2 香港地区的宗族乡村社会治理 |
5.2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对乡村治理的要求 |
5.2.1 乡村“治理有效”的工作要求 |
5.2.2 “自治、法治、德治”并举的乡村治理体系 |
5.3 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的作用辨析 |
5.3.1 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力量 |
5.3.2 村民委员会:乡村基层自治的主要依托 |
5.4 基于网络治理的宗族乡村治理框架建构 |
5.4.1 网络治理目标:宗族乡村善治 |
5.4.2 网络治理结构:动态调整的稳定结构 |
5.4.3 网络治理机制:充分信任与平等协商 |
5.4.4 政府角色:基层党组织的全面领导 |
5.4.5 宗族乡村网络治理的制度框架构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6.3 讨论和有待进一步深化的研究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文化自觉与地方社会整合 ——沙镇社会变迁的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一章 互动与交融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历史交往 |
第三节 历史人物 |
第四节 历史记忆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与社区 |
第一节 政府搬迁 |
第二节 开发区的设立 |
第三节 撤乡并镇 |
小结 |
第三章 财富与分化 |
第一节 依煤而富 |
第二节 工业进镇 |
第三节 社会分化 |
小结 |
第四章 互助与竞争 |
第一节 富裕之后 |
第二节 流动机制 |
第三节 民间借贷 |
小结 |
第五章 心态与秩序 |
第一节 “漫瀚调” |
第二节 “大松树” |
第三节 “交流会” |
小结 |
结语 |
一、何以分化 |
二、何以整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准格尔旗扎萨克世袭表 |
附录二 沙镇常用方言对照表 |
附录三 田野访谈目录 |
附录四 田野掠影 |
(8)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田野点选取 |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一)河西走廊 |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
(三)文化涵化 |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
(五)阶序理论 |
(六)民间信仰 |
(七)社会融入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理论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
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万玛才旦电影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电影空间叙事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万玛才旦电影研究现状 |
1.3.2 电影空间叙事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万玛才旦电影空间叙事场景 |
2.1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镇空间 |
2.1.1 被现代化侵染的街道空间 |
2.1.2 流行文化盛行的酒吧空间 |
2.2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空间 |
2.2.1 坚守传统仪式的家宅空间 |
2.2.2 彰显佛教文化的寺院空间 |
第三章 万玛才旦电影空间叙事结构 |
3.1 因果线性空间叙事结构 |
3.2 交织对比空间叙事结构 |
3.3 梦幻式复调空间叙事结构 |
第四章 万玛才旦电影空间叙事手法 |
4.1 镜头调度与叙事空间呈现 |
4.1.1 长镜头与地理空间呈现 |
4.1.2 固定镜头与生活空间呈现 |
4.1.3 特写镜头与空间细节呈现 |
4.2 交叉蒙太奇与叙事空间建构 |
4.2.1 从城镇空间到乡村空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 |
4.2.2 从虚构空间到现实空间:在断裂与继承中抉择 |
4.2.3 从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在出世与入世间徘徊 |
4.3 演员调度与情感空间建构 |
4.3.1 父子情感空间建构 |
4.3.2 两性情感空间建构 |
第五章 万玛才旦电影空间叙事意象 |
5.1 指涉传统文化危机的空间叙事意象 |
5.1.1 “唐僧喇嘛”和《西游记》 |
5.1.2 录像、迪斯科与藏戏 |
5.1.3 流行歌曲与传统拉伊 |
5.2 隐喻身份认同问题的空间叙事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街道微观——香港街道的地志书写(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土语境中的城边村艺术实践 ——以河北井陉天长镇东关村渔家乐为例[D]. 李璐佳. 山东大学, 2021(12)
- [2]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D]. 李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万玛才旦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D]. 胡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6)
- [5]强宗族社会语境下乡村发展机制与治理研究[D]. 林怀策. 南京大学, 2020(04)
- [6]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7]文化自觉与地方社会整合 ——沙镇社会变迁的动力[D]. 云中. 中南民族大学, 2020
- [8]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9]万玛才旦电影空间叙事研究[D]. 林青. 西北大学, 2019(04)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