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束CT在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刘顺,刘志强[1](2021)在《64层CT在冠心病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与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病,以胸痛以及胸闷为典型症状,且症状可于活动后加重,目前治疗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尽早明确诊断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是冠心病诊断"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可能会引发操作相关的并发症。64层CT近年来在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广泛,不仅图像清晰,而且空间分辨力高,检查方便安全快捷。文章对近年来64层CT在冠心病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及进展作详细综述。
胡超群[2](2021)在《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评估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采用静息和负荷SPECT检测冠心病确诊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分析冠心病心肌灌注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丰富冠心病中医辨证客观研究。研究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自2013年12月至2021年2月于东直门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同时在东直门医院核医学科行静息和负荷SPECT检查,共纳入分析的共114例,包括冠心病心肌灌注异常组66例,冠心病心肌灌注正常组48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采取五分法半定量评分法计算SRS、SSS、SDS评分,并通过《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诊断标准》判定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对心肌灌注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分析冠心病心肌灌注与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心肌灌注异常组66例,心肌灌注正常组48例,性别、高血压、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在心肌灌注异常组与心肌灌注正常组分布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糖尿病、PCI术方面在二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肌灌注结果:在心肌灌注异常组中,SRS<1分有43例(65.2%),SRS≥1分有 23 例(34.8%)。SSS 0-3 分有 54 例(81.8%),SSS 4-8 分有 9 例(13.6%),SSS 9-13分有 3 例(4.5%)。SDS 0-1 分有 19 例(28.8%),SDS 2-7 分有 33 例(50.0%),SDS≥ 8分有1例(1.5%)。性别、基础疾病、用药史、PCI术在心肌灌注异常分级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灌注异常区域集中分布于右冠脉供血区。3.中医证候分布:冠心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以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为主。心肌灌注异常组中医基本证候分布:气虚证>血瘀证>痰浊证>阳虚证>气滞证>阴虚证>热蕴证,其中气虚证、血瘀证、痰浊证居多。心肌灌注正常组中医基本证候分布:气虚证>血瘀证及阳虚证>热蕴证>痰浊证、阴虚证、气滞证,以气虚证为主。心肌灌注异常组中,性别、年龄在各中医基本证候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灌注正常组中,气虚证在性别上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和痰浊证在心肌灌注异常组和心肌灌注正常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在心肌灌注异常合并高血压和心肌灌注异常不合并高血压在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基本证候在心肌灌注异常分级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基本证候在LAD、LCX、RCA心肌灌注异常区的分布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中冠心病心肌灌注情况以轻-中度心肌缺血为主,主要属于低、中危人群。气虚证、血瘀证是冠心病基本证候类型。心肌灌注异常以气虚证、血瘀证、痰浊证为主;心肌灌注正常以气虚证为主。血瘀证在心肌灌注异常合并高血压人群中的分布较为突出。研究意义:本研究借助可视化心肌缺血的检测技术评估冠心病心肌缺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核素心肌显像评估的冠心病心肌灌注与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气虚证、血瘀证为主要证候,临床治疗上重视益气活血化瘀。同时提示血瘀证在心肌灌注异常患者中的分布较为突出,血瘀证在心肌灌注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同样较为明显,提示这类人群的中医治疗考虑以补气扶正为基础,同时也要重视活血化瘀的应用,从而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
管唯唯[3](2020)在《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在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背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方式,一种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是一项有创检查,需要在专业的导管室经过微创手术才能完成。另一种是冠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是一种无创操作,将造影剂注入体内,观察冠脉血管的形态与走势,确定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具有与DSA相似的效果。CCTA对预测心肌缺血的准确性有限,除了管腔区域狭窄外,其他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和组成参数有助于评估下游心肌缺血的情况。随着CCTA和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的整合,可以在一个程序中获得关于冠状动脉解剖和功能的可靠信息,其良好的清晰度、准确度已经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由于其并发症风险小而广泛用于门诊或病房。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一站式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斑块性质和形态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临床经DSA检查后有冠脉斑块患者。年龄5074岁,平均(62.5±10.5)岁。男40例,女44例。对这些患者连续行冠脉CTA和腺苷负荷心肌CTP扫描,对所有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自动定量分析(定量CTA),获得冠脉血管狭窄的情况。下游心肌缺血通过对静态和负荷CTP图像的视觉分析进行评估。病变的定量CTA参数(有或无下游心肌缺血)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根据具体需要而定。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缺血病变与非缺血之间斑块特征的显着性差异,以缺血作为非缺血是因变量。结果84例患者,共有146条冠状动脉存在一个或多个冠状动脉斑块,其中31条(21%)与缺血有关,其中狭窄率<50%、50%-70%、>70%的病变中,9%(6/67)、18%(9/51)、57%(16/28)为下游缺血。此外,与缺血相关斑块的平均斑块负荷、斑块体积、斑块长度、斑块最大厚度和致密钙体积显着高于非缺血相关的斑块,但只有狭窄严重程度(%)(OR1.06;95%可信区1.02-1.10;P=0.006)和病变长度(mm)(OR1.26;95%可信区间1.02-1.55;P=0.029)是独立的相关关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一站式检查是评价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同时为临床判定左心室功能提供便捷的、具有筛诊潜力的技术。(2)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和病变长度是引起心肌缺血的独立相关性因素。
孙生健[4](2020)在《256层iCT对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及对左心功能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256层i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及对左心功能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诊治各类型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比较冠脉CTA与冠脉造影对血管狭窄的检出情况,比较冠状动脉CTA与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左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肌质量(MM)、左心室肥厚、扩张程度等;同时利用血管软件评价管腔狭窄程度,以分析256层iCT对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及与对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检查,MSCTCA与TTE分别测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IVST、IDLVOT、LVPWT、LVDD、LVSD和ARD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和TTE测得的EDV、ESV、SV、EF、FS等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P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S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结果准确度高、较为可靠,与超声心动图(TTE)一致性较高。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64.78%,特异度为99.71%,阳性预测值为98.77%,阴性预测值为88.63%,准确性为90.40%,其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1.256层CTCA通过观察和测量心室结构相关指标可准确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2.256层CTCA不但可精确检测左心结构,且可定量评估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功能。3.256层iCT评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程度和准确性与CAG检查具有高度一致性,提示256层iCT适用于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潘存雪[5](2016)在《静息态双能量冠状动脉CT造影成像诊断慢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静息态双能量冠状动脉CT造影(Dual Energy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E-CCTA)不同扫描方式及重建方式下,冠脉、心肌成像质量的综合评价及对比分析,寻找冠脉、心肌最优显示的增强扫描时机、低辐射剂量的扫描方式及虚拟单能量水平;通过与磁共振心肌钆造影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成像的对比分析,探讨静息DE-CCTA诊断慢性心肌梗死(Chronic Myocardial Infarction,CMI)的能力,并采用CMR T1mapping技术与DE-CCTA碘图做比较,横向评估DE-CCTA心肌碘值定量评价CMI的能力;方法:1、连续收集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因体检或疑似冠心病于我院影像中心行DE-CCTA检查的患者135例,纳入其中100例并随机均等分至5个不同增强扫描触发阈值(Enhancement scanning triggering threshold,ESTT)组(100 HU、110HU、120HU、130HU、140HU);对5组图像冠脉及心肌的噪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Noise Ratio,CNR)、强化幅度以及心肌碘值、左心室强化幅度进行测量及统计学分析比较;2、连续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影像中心因体检或疑似冠心病行DE-CCTA检查的68例患者,纳入其中的40例并随机分至常规剂量组及降剂量组,两组均采用双能量扫描模式,管电压均为100k V/140k V,管电流高限分别为常规剂量组165 m As/140m As、降剂量组115m As/98m As,全剂量曝光心动周期时间窗分别为常规剂量组30%-70%、降剂量组35%-70%,余心动周期曝光剂量分别为常规剂量组20%剂量曝光、降剂量组4%剂量曝光,图像重建方法分别为常规剂量组滤波反投影法、降剂量组正弦图确认的迭代重建算法,迭代系数选择3;对两组成像的辐射剂量进行比较,测量并比较两组主动脉根部以及左心室外侧壁心肌的图像噪声、SNR、CNR,以及前降支及左心室心肌成像质量的主观评分;3、连续前瞻性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影像中心成功行单源DE-CCTA扫描的患者49例,纳入其中30例;在混合能量及(60-140)ke V(间隔10 ke V)9个单能量水平(结合40%迭代重建)分别测量并比较心肌(左室中部前壁、外侧壁、下壁、间隔壁)和冠脉(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前降支中段、右冠脉根近段)的SNR、CNR,以及心肌射线硬化伪影(Beam-hardening,BH)的客观测量值及主观评分,心肌BH定义为:BH1—基底部下壁相对于中部下壁CT值的减低,BH2—中部间隔壁相对于中部下壁CT值的增高;4、对3只猪CMI梗死模型同期进行静息DE-CCTA单期扫描检查及心脏LGE、对比剂注射前后T1mapping扫描检查;以LGE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并比较DE-CCTA混合能量图像、130ke V图像、最佳CNR单能量图像、碘图、130ke V与最佳CNR单能量联合评价、130ke V与碘图联合评价、对比剂注射前后T1mapping主观诊断CMI的各项效能指标;对心肌碘浓度、标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Density,NID)、对比剂注射前后心肌T1值对CMI的诊断行ROC曲线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1)前降支增强扫描CT值及左心室的增强扫描CT值、增强扫描与平扫CT值的差值在不同ESTT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STT为100HU时增强扫描前降支CT值(404.85±48.98)HU高于ESTT为130HU时(355.16±59.11)HU;ESTT为100HU时增强扫描左心室CT值(436.96±58.56)HU高于ESTT为130HU(386.04±66.40)HU、140HU时(370.34±65.89)HU;ESTT为100HU时左心室增强前后CT值的差值(391.09±62.59)HU高于ESTT为140HU时(328.77±64.33)HU;左心室外侧壁心肌的增强扫描CT值、增强与平扫CT值的差值以及前降支、左心室外侧壁增强扫描的噪声、SNR、CNR比在不同ESTT组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降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4.68±0.86)m Sv较常规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6.69±0.85)m Sv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剂量组CNR较常规剂量组主动脉CNR升高(54.79±10.35、43.66±10.79)、心肌CNR升高(20.58±4.04、16.93±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动脉及心肌的噪声、SNR、主观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混合能量左室壁各节段心肌CT值及DE-CCTA碘图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存在BH现象,其中心尖部前壁的CT值及碘值[(63.86±22.84)HU,(1.46±0.53)mg/ml]、心尖部心肌的CT值及碘值[(60.95±23.88)HU,(1.53±0.38)mg/ml)]、基底部下壁的CT值及碘值[(57.98±22.52)HU,(1.55±0.46)mg/ml]均较左室壁CT值、碘值的均值降低[(73.43±24.52)HU,(1.87±0.57)mg/ml],中部间隔壁的CT值及碘值[(88.71±23.92)HU,(2.31±0.44)mg/ml]均较左室壁均值升高(P均<0.05);与混合能量相比,心肌BH的客观测量值及主观评分均在(90-140)ke V单能量水平得到改善(P均<0.05),其中130 ke V为改善心肌BH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水平(BH1客观测量值:3.77HU vs 11.04HU;BH2客观测量值:2.76HU vs 19.49HU);与混合能量相比心肌及冠脉的噪声在(90-140)ke V+40%ASi R图像得以降低,心肌及冠脉的SNR、CNR均在70 ke V+40%ASi R得以升高(P均<0.05),其中70 ke V+40%ASi R是改善心肌及冠脉SNR、CNR的最佳虚拟单能量图像(左室中部下壁心肌SNR:6.19±2.13 vs3.98±1.38;左室中部下壁心肌CNR:13.32±3.85 vs 10.54±3.06;前降支SNR:15.92±7.50 vs 12.93±5.88;前降支CNR:27.33±6.47 vs 16.79±5.36);(4)在DE-CCTA混合能量图像、最佳CNR单能量图像、130ke V图像及碘图诊断CMI的各项指标中,碘图的灵敏度最高(82.61%),130ke V图像特异度最高(96.43%),最佳CNR单能量图像具有相对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71.74%、87.5%),其诊断符合率(80.39%)、约登指数(0.59)、Kappa值(0.6)均为最高;在最佳CNR单能量图像与130ke V图像二者评价结果同时阳性才算阳性的条件下,CMI的诊断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在心肌碘图与130ke V图像二者评价结果同时阴性才算阴性的条件下,CMI的诊断的灵敏度升高(84.78%);梗死与远离梗死区正常心肌间碘浓度、NID、对比剂注射前后T1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LGE为金标准,心肌碘浓度、NID、对比剂注射前心肌T1值、对比剂注射后心肌T1值鉴别梗死与远离梗死区正常心肌的ROC曲线分析显示:当选择2.45mg/ml为诊断界值时,心肌碘浓度诊断CMI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6.3%,97%,ROC曲线下面积为0.99(95%CI:0.98-1);当选择0.16为诊断界值时,NID诊断CMI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6.3%,97%,ROC曲线下面积为0.99(95%CI:0.96-1);当选择1143.55ms为诊断界值时,对比剂注射前T1值诊断CMI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100%,87.5%,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5%CI:0.95-1);当选择503.4ms为诊断界值时,对比剂注射后心肌T1值诊断CMI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5.2%,83.3%,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84-1)结论:(1)不同扫描触发阈值对于DE-CCTA冠脉及心肌的同时显示具有影响。选择主动脉根部为监测点时,130HU、140HU是DE-CCTA检查同时显示冠脉和心肌的最佳扫描触发阈值;(2)联合应用低管电流、电流自动调节、Minidose及迭代重建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因此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一些心率较慢的患者,我们可以适当采用低剂量的DE-CCTA扫描,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3)BH可影响DECT混合能量及低水平虚拟单能量图像心肌CT值的均匀性及碘图心肌碘值的均匀性,DECT虚拟单能量重建联合迭代重建技术能够显着改善心肌BH,并优化冠脉、心肌显像,其中130 ke V+40%ASi R及70 ke V+40%ASi R可分别提供心肌BH及心肌、冠脉SNR、CNR的最优改善效果;(4)静息态DE-CCTA能够为CMI的诊断提供多种联合评价的手段,DE-CCTA不同虚拟单能量图像及碘图在CMI的主观诊断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多种虚拟单能量图像及碘图的结合分析,能够综合提高CMI的主观诊断水平,心肌碘浓度及NID能够对CMI进行可靠的定量诊断,静息态DE-CCTA是CMI“一站式检查”的一种可行性的方法,并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刘彬[6](2014)在《心电信号特征识别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工作节奏和饮食规律的变化,心脏疾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高发病症,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至关重要。心电图有着数百年应用的历史,随着心电图仪器的发展日趋完善,在心血管疾病的检测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简单、快速、价格低廉,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心电图检测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会因为操作者的手法、电极的位置等不同因素影响其结果,常常造成同一人出现不完全相同的心电图。正因为检测的差异性,病态心电图种类的复杂性,造成了结果判断的差异性和难辨性,需要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及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医师进行分析诊断。对于某些心血管疾病如心瓣膜病和轻度心室肥厚等疾病时,心电图检测通常没有异常改变;对于心血管硬化、部分房颤等心血管疾病,心电图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虽然心电图的变化会随着时间和部位的不同而变化,但其一些内部的变化是有生物学特征的。因此,利用现代计算技术克服传统心电的弱点,对复杂海量的心电图信息进行生物信息学处理,如何系统挖掘与心血管疾病诊断和生物识别相关的信息,使其具有更加准确性,更高实时性,易被识别的特征性,从而实现心电图可自动分类的现代诊断意义,这也是我们寻求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要点,也是以往医学与计算生物学研究无法实现的,是解决并提速解决问题的捷径。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将人体心脏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微弱电信号,既周期平衡的动态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建立不同人、不同时间的心电信号即心电图标准化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能把同一个人的心电图相似化(TEC),不管他们是正常人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而在两个不同个体之间,心电图永远不会相同。研究结果显示:①通过PTB数据库的试验证明,健康人群的心电数据在一定的时段内是动态不变的可以作为身份识别的生理信号;②通过QT数据库91个不同种类心脏疾病患者的身份识别方面的试验证明,大部分人的心电信号,除去某些心脏极不稳定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的时段内保持动态平稳;③试验证明心电归一化算法是心电信号的标准化过程,是心电信号特征提取的重要部分,对心电身份识别算法具有极强的辅助作用;④心电信号因其复杂性、动态唯一特性,我们认为可以作为身份识别的工具,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可以确保其准确性。大规模使用的话,还需要大样板案例的验证;⑤研究反映出了心电生物学特征的复杂性,该方法的建立可在临床案例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准确的生物学特征模板;⑥试验证明:CVB3/MKP株具有心肌毒性,分子进化分析显示CVB3/MKP与武汉分离株CVB3/Macocy(JQ040513)及CVB3分离株HM138916处在同一个簇内,为进一步完善CVB3/MKP病毒进化和种系发育关系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本文在心电信号特征识别的基础上,对单周期归一化心电信号进行身份识别的研究和心电拟合分类研究。采用了PTB、QT两个心电数据库进行分析。在身份识别PTB数据库方面,对52个健康人心电识别正确率可达100%, QT数据库对91个心脏病人心电识别正确率达90.1%。在心电分类方面,对PTB数据库中的50个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和52个健康对照心电图进行单周期归一化的心电信号的疾病分类方法研究,研究发现效果比较好的分类器有贝叶斯网络、多层感知器、随机森林分类器。经试验证明随机森林分类器的分类效果比较优秀,为了防止过拟合现象的产生,我们采用了限制决策树层次的方法,使得分类效果比较理想。我们将心电分类法应用于在心肌梗死诊断、信息安全和疾病分类领域。将心电应用于监控个人健康信息,降低可能出现的疾病风险。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性如下:从心电图的形成机理及结构特性出发,对心电信号特征识别、心电归一化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1)实施了临床不同病历心电图采集和建库。对国外心电据库PTB、MIT-BIH、AFPDB、SVDB、TWADB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明晰心电图标准化需依赖测试心电信号数据库,数据库的适合与否决定测试与算法的优劣。如果数据库中各类疾病心电图图像过于单一,可导致算法具有片面性。(2)研究实现了基于心电图标准化的心电归一化方法及提取特征技术的建立,即分别采用检测算法去测心电信号的QRS波、提取信号的电压振幅、不同时间段电信号特征点如RQ、RS、PQ、PS特征值。(3)利用多种分类器和分析方法如PCA等进行分类。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结合了临床医学的有关诊断技巧,可以更符合人类心脏电生理特点,有效的节省存储空间,并且对各组特征群体进一步优化,减少无用信息,实验结果显示,可达到很高识别率。(4)心电图自动分类方法的准确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运行时间仅用几秒到十几秒。研究提高了心电图分类的速度和准确率,可针对心脏疾病进行快速和准确地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和实用价值。(5)试验证明了心电归一化算法是实现心电信号的标准化必须过程,是心电信号特征提取的重要部分,对心电身份识别具有极强的辅助作用。(6)心电归一化主要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去除心电图测量时的人为误差因素。将心电图标准化,使每位被测量者的心电图不会因为测量者的不同等影响因素而发生变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近年最有发展前景的一项新兴技术,随着社会的需求,研究技术不断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享受生物识别技术的快捷与便利是现代科学的体现,如果能在体格检查或生活必需时进行,将为人类医学的进步提供支撑,生物信息学促进IT、BT(生物技术)双赢,学科交叉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必由之路。
李小虎,高宏,李晓舒,束宏敏,赵韧,刘斌,余长亮,钱银锋,余永强[7](2014)在《20082013年CT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的部分相关论文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8至2013年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心血管CT影像学的论着性文章,从而了解近5年来心血管CT影像论文的发表情况及心血管CT影像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评价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85篇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篇有关心血管CT影像论着性文章,评价每篇文章的摘要及全文的下述指标:文章类型,研究的类型、方法、统计学方法及有无基金资助,样本量大小,CT设备类型、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及低剂量研究的使用方法。结果:5年间共发表心血管CT影像论着105篇,(中放85篇,中心20篇),临床类文章84篇(80%),冠心病研究71篇(68%),先天性心脏病12篇(11%),心血管低剂量应用41篇(39%),其中前瞻性心电触发轴扫17篇(41%),病例数大于50例的有61篇(58%),回顾性研究63篇(60%),87篇文章(83%)有使用统计学方法,28篇(27%)文章是基金资助项目,论着中后64排CT50篇(48%),64排CT45篇(43%)。结论:2008至2013年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心血管CT影像学的论着性文章,可以为从事CT心血管影像的科研人员提供许多有用信息。
李志铭[8](2013)在《320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在冠心病缺血心肌的综合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渐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导致的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健康杀手。据WHO发布的《2011年世界卫生统计》中指出在全球每年因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而死亡人数约有3500万人,占全球人口死亡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中国地区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位列世界第二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才能有效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及降低其死亡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主要检查技术,但其不能直接检测心肌微循环血管损伤和显示病变心肌微观灌注变化情况。因此,要提高冠心病的临床诊治水平,除了要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否并发心肌梗死、继发心肌形态变化等情况以外,还需鉴别心肌活性、掌握心功能变化的状况。这样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和预后的判断均十分重要。心肌灌注是目前临床评价心肌组织微循环功能状况,鉴别心肌活性的主要方法。正常功能的心肌细胞在负荷状态下,心肌灌注量、心肌代谢和心肌收缩功能之间能保持动态平衡;但缺血性心脏病则多表现为心肌灌注量减少,继发心肌代谢、功能、灌注的失衡;CT心肌灌注比较其它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极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能在一次冠状动脉CTA成像的同时,既获得冠状动脉形态学数据,也获取了左心室功能评价的数据。尽管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心肌灌注应用于评价冠心病心肌微循环状态及存活心肌鉴别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缺乏公认的参考依据和标准,甚至还存在诸多的矛盾和争议。本文尝试利用320排螺旋CT心肌灌注结合心肌负荷扫描探讨MSCT心肌灌注技术及结合心肌负荷试验方法在一站式心脏检查,获得心脏综合信息的可行性;即一次心脏扫描,同时获得冠状动脉、心功能评价的数据,甚至还能依据相同的数据资料进行梗死心肌和存活心肌的鉴别,对心肌微循环的功能状态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心肌活性状态。并通过对冠心病缺血心肌的应用分析,了解MSCT心肌灌注技术在冠心病缺血心肌综合应用的价值。1研究目的1.1探讨利用320排螺旋CT心肌灌注技术结合心肌负荷试验在一次心脏检查获得全部心脏影像学资料的可行性;即不仅可获得冠状动脉解剖形态信息,也同时获得左心室功能评价指标的数据,并能对心肌微循环的功能状态进行量化分析。1.2探讨320排螺旋CT心肌灌注技术在评价冠心病缺血心肌的综合应用价值。2研究方法2.1临床资料搜集2011.4~2011.12期间使用本院320排螺旋CT进行心脏灌注扫描的冠心病患者24例,其中男性13人,女性11人;年龄从37~72岁,中位数年龄52.5±3.2岁,以及正常成人对照组13例,男性9人,女性4人;平均年龄43.7岁。24例冠心病人均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证实心肌节段性灌注缺损(均为左心室壁灌注缺损),提示存在可逆性心肌缺血;其中16例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症状,8例出现疑似胸闷不适。13例正常人对照组受检者入选标准是:①既往及当前均无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②既往无高血压临床症状及体征;③既往无其他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器质性病变;④无其他心脏功能性及传导性阻滞相关的病变;⑤无药物过敏史及心肝肺肾等功能衰竭病变;⑥既往心电图检查示正常;⑦心脏体格检查指标均正常;⑧对负荷用药(多巴酚丁胺)无不良反应。实验组与正常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无碘对比剂过敏史、无β受体阻断剂使用禁忌证、无心电传导障碍、无心功能不全或心肾功能障碍、无不可控制的高血压,静息状态下血压≤190/120mmHg;无呼吸运动障碍、意识清醒能配合检查实施。CT扫描前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宣教,告知试验的目的、方法,和相关不良反应以及相应处理措施,并让所有受检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知情同意书内容及格式如表1-1所示。2.2心脏冠状动脉CTA成像及心肌CT灌注扫描前准备检查前受检者需禁食禁水4-6h,检查前12小时内禁止摄入含咖啡因、或可乐的食物,冠心病受检者还需在检查前24h停用p-受体阻滞剂。扫描前常规测量心率,对心率高于80次/min的受检者,使用倍他乐克25~50mg,控制心率在60~75次/min范围内。测量受检者的基础血压、体重、身高,并计算相应BMI数值(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并根据BMI值设定对应的管电压、管电流数值。对所有受检者检查前均进行呼吸指导训练,尽量要求病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浅慢、平静的呼吸状态。受检者采用仰卧位、脚先进,双臂上举于头两侧,连接心电导联线,同时在受检者右臂肘静脉放置18G-20G的静脉内套管针连接注射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左上臂放置血压监测装置,间隔30sec自动测量血压、心率及平均压,设定HR≥150次/min,或者血压>190/120mmHg为阈值,当监测值超出此标准,则显示报警。2.3心脏冠状动脉成像及心肌灌注扫描方法2.3.1心脏冠状动脉CTA成像及静息心肌CT灌注扫描方法。全部检查采用Toshiba Aquilion one320排动态容积CT,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技术靶区间扫描模式(一般设定为心动周期75%),一切准备就绪后进行双定位像扫描,扫描范围为自气管分叉至心脏膈面下1.5cm左右,屏气扫描。首先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平扫,扫描参数:管电压100kV,管电流300~450mAs/rot(具体数值根据受检者相应BMI值及体型设定),层厚0.5mm,间隔0.5mm,视野(FOV)180~220mm。然后采用屏气ECG门控动态容积扫描模式下常规剂量连续采集扫描,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右侧肘前静脉以5ml/s流速注射优维显(370mgI/m1)50~60ml(注射量依据受检者体重指数BMI而定),注射完后再以相同的流率注射30ml生理盐水冲管,设定增强范围与平扫时一致,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0~450mAs/rot。应用Sure Star软件智能触发扫描系统选取胸主动脉近端为CT值监测的感兴趣区,当兴趣区内密度达到预设值(一般设为180Hu)时自动启动冠状动脉及静息心肌灌注扫描,扫描过程中同步记录心电图。分别设定自心肌灌注扫描启动时间起间隔10sec、20sec及30sec行延迟静息扫描,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技术靶区间扫描心脏,扫描参数管电压100kV,管电流300~400mAs/rot。2.3.2心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的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20ml用微泵连接受检者左前臂肘静脉内置管进行滴注,启动滴注速率为15μg/kg·min,每隔3min增加速率5μg/kg·min,最大限值设定为30μg/kg·min;同时每隔1min启动血压监测装置密切观察受检者的血压、心率等监测指标变化以及精神、症状表现;当到达试验监测心率目标值{即0.85x(220-年龄)};或出现心率、血压变动幅度过大(例如心率≥130次/min、收缩压>200mmHg或平均血压变化幅度>20mmHg等)、或者试验过程中受检者出现不能继续耐受负荷的症状(例如: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胸闷、胸痛等不适或出现头晕眼花、口干、面色苍白或四肢乏力等症状)即可终止负荷试验,启动后续的负荷心肌CT灌注扫描。2.3.3负荷心肌CT灌注扫描方法。心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束后,启动负荷后心肌灌注扫描,扫描范围与静息心肌灌注扫描一致;采用屏气ECG门控动态容积扫描模式下常规剂量连续采集扫描,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右侧肘前静脉以5ml/s流速注射优维显(370mgI/ml)30ml,注射完后再以相同的流率注射30ml生理盐水冲管。应用Sure Star软件智能触发扫描系统选取胸主动脉近端为CT值监测的感兴趣区,当兴趣区内密度达到预设值(一般亦设为180Hu)时自动启动负荷心肌灌注扫描,扫描过程中同步记录心电图。然后设定自心肌灌注扫描启动时间起间隔10sec、20sec及30sec行延迟负荷扫描,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技术靶区间扫描全心脏,扫描参数管电压100kV,管电流300-350mAs/rot,其余扫描参数同前。2.4心肌灌注扫描心肌强化CT值的测量采集与评价方法以及心肌时间-密度强化曲线的绘制方法。在副机工作站图像浏览窗浏览工作站自动计算机自动重建10个心动周期图像,选择心动周期中心脏运动伪影最少的时相,使用多平面重建软件(MPR)三维显示心脏及心形态;其中冠心病缺血心肌组受检者对应其心肌核素灌注显像提示心肌异常灌注的影像,选定心肌CT值测量的层面及放置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并记录心肌在静息状态下灌注期、延迟10sec、20sec、30sec以及负荷状态后灌注期、延迟10sec、20sec、30sec图像的心肌CT密度值,同时调节图像的色阶,叠加根据CT值高低的伪彩色阶图于三维平面展示的心脏图像上,以便直观清楚辨认心肌灌注异常区域的分布及相对严重度。另外,分别根据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缺血心肌组各组内静息、负荷后灌注期、延迟10sec、20sec、30sec各期测量的心肌密度CT值绘制心肌时间密度曲线,以扫描时间为横坐标,心肌CT密度测量值为纵坐标;再对比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缺血心肌组对应的静息、负荷的心肌时间密度曲线,观察正常心肌、缺血心肌在不同状态下的强化差别。2.5MSCT心功能分析及测量方法将采集的静息、负荷CT心肌灌注原始资料以层厚1.0mm,重叠0.5mm,间隔10%重建出10组心动周期数据,分别将两组重建数据导入Toshiba Vitreal2工作站,应用心功能分析(Cardial Functional CT)软件包,采用MPR技术获取左心室长、短轴切面图像,选择左心室腔最宽的长轴切面调整心尖方向,使心尖与左心室长轴处于同一直线上,由计算机自动勾画心内膜、外膜轮廓线,然后采用人工手动方法分别调整10个时相左心室壁内、外膜轮廓线(室间隔、肉柱及乳头肌不纳入计算范围)。逐期观察各时相取左心室腔面积最小的设定为收缩末期,面积最大的时相设定为舒张末期,然后输入受检者身高、体重、心率等资料,由计算机根据Simpson公式自动计算出各测量标值,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 EDV)、收缩末容积(end-systolic volume, E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SV=EDV-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EF=(EDV-ESV)/EDV)等数值;记录以上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2.6MSCT静息、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灌注透壁灌注比率(TPR)的测量及其对应冠状动脉病变评价方法在副机工作站图像浏览窗浏览工作站自动计算机自动重建10个心动周期图像,选择心动周期中心脏运动伪影最少的时相,同时排除有否存在运动和射线硬化伪影,在副机工作站Clincal Tools界面启动心肌灌注后处理软件‘"Myocardial Analysis application",分别在静息、负荷数据分析选项导入所选择的心动周期时相数据,分别在静息、负荷图像设定窗中设置左心室感兴趣区范围(Set LV ROI)(如图3-1所示),调整图像使左心室最大切面能恰好对应心脏短轴、垂直长轴和水平长轴方向,确保感兴趣区内能包括静息、负荷的左心室整体;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勾画出左心室内壁和外壁轮廓,(其中心内壁轮廓线呈绿色,心外壁轮廓线呈红色),人工手动法逐层对左心室心内、外壁轮廓线进行修正,确保需灌注分析的左心室心肌壁位于取样范围内,其中心内膜下乳头肌不算入心内壁,以及不包括左心室流出道;确定需纳入计算分析的左心室心肌壁范围(即确定数据分析从心室壁什么地方开始,到哪里结束),最后把选定的心肌范围输入计算机自动分析出左心室壁各节段的透壁灌注比值(transmural perfusion ratio, TPR)图及其自动色阶调整灌注图,在图像颜色管理窗选择黑白灰阶显示,并在Basic Value(HU)的设定上手动输入基础阈值,即心肌在强化前的本底密度值。左心室壁各节段划分参考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标准,将左心室划分为垂直于心室长轴的基底部、中部及心尖部三等份共16个节段显示(心尖部节段可划分为第17段,但一般不纳入数据分析),其中基底部是从二尖瓣延伸至舒张末期乳头肌尖,呈牛眼圈的外环,包括6个肌段:S1(前基底段)、S2(前隔基底段)、S3(下隔基底段)、S4(下基底段)、S5(下侧基底段)、S6(前侧基底段);中部为中环包括乳头肌全长,其包括6个肌段:S7(前中段)、S8(前隔中段)、S9(下隔中段)、S10(下中段)、S11(下侧中段)及S12(前侧中段);心尖部为内环,是乳头肌远端至心腔的末端,其包括4个肌段:S13(前尖段)、S14(隔尖段)、S15(下尖段)及S16(侧尖段)。各肌段与对应冠状动脉各支供血关系如下:①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S1、S2、S7、S8、S13、S14和不纳入分析的S17;②左侧冠状动脉回旋支:S5、S6、S11、S12、S16;③右侧冠状动脉:S3、S4、S9、S10、S15。最后,对照核素心肌灌注提示可逆性灌注异常的区域,并记录相应左心室壁节段透壁灌注比率(TPR)。2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17.0版本的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均以x±s表示,当P<0.05时,认为统计学有差异或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1对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缺血心肌各组内的静息、负荷对应的灌注期、延迟10sec、20sec、30sec各期的心肌密度CT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同时,对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缺血心肌组两组间相对应的静息、负荷下灌注期、延迟10sec、20sec、30sec各期心肌密度CT测量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2对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缺血心肌组内的静息、多巴酚丁胺负荷灌注前后对应ESV、EDV、SV、EF等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对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缺血心肌组间的静息灌注、多巴酚丁胺负荷灌注对应ESV、EDV、SV、EF等测量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3对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缺血心肌组组内静息、多巴酚丁胺负荷后透壁灌注比率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对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缺血心肌组组间对应静息、多巴酚丁胺负荷后透壁灌注比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3研究结果3.1正常人在静息和负荷下各对应点心肌密度CT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未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缺血心肌组在静息和负荷状态下各对应点的心肌密度CT测量值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延迟10sec、20sec和30sec期统计学差异性最为显着。发现冠心病缺血心肌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除了在静息下延迟30sec这两期扫描的心肌密度CT测量值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间静息、负荷下各期的心肌密度CT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2正常组在静息、多巴酚丁胺负荷后心功能指标除EF外,其余(ESV、EDV、SV)值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缺血心肌组除EF值有差异性外,其余心功能指标在静息、负荷下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和冠心缺血心肌组在静息、负荷下各对应心功能指标测量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3发现正常人透壁灌注比率TPR值在静息、负荷后对比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而冠心病缺血心肌组静息、多巴酚丁胺负荷后透壁灌注比率TPR值对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并且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缺血心肌组组间对应静息、多巴酚丁胺负荷后透壁灌注比率TPR值对比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1、多巴酚丁胺负荷的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能应用于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的鉴别,结合心肌时间强化密度曲线更能直观反映冠心病缺血心肌病变范围与程度。2、利用多巴酚丁胺负荷CT心肌灌注扫描不仅可了解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形态学变化及其影响的心肌范围,还能结合射血分数(EF)及其它心功能指标数据综合判断冠心病缺血心肌冠脉及相应心功能受损程度,为下一步的选择治疗方案或动态观察治疗效果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3、应用320排螺旋CT ECG门控动态容积扫描心肌负荷灌注技术,结合心肌透壁灌注比率TPR值不但能通过TPR彩色色阶灌注图直观检测、判断心室壁肌层异常灌注的存在与范围,更可以根据TPR值精确到病变心肌段定量评价异常灌注的心肌病变程度及性质。
金征宇,王怡宁[9](2011)在《循环系统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冠心病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导致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增长趋势,而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目前心血管疾病排在中国病死率前三位。鉴于中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Moran等人[1]应
段慧[10](2009)在《DSCT左心室功能测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对DSCT与超声心动图(ECHO)左心室功能指标的比较,评估DSCT对左心室功能测量的准确性;2.将DSCT冠状动脉狭窄评估及左室功能指标与冠脉病变和临床资料相对照,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缺血和左室功能受损之间的关系;3.探讨DSCT对心肌桥评估及与左心室局部功能改变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健康志愿者29例(正常组)及心血管病患者95例(病变组)在72小时内进行ECHO及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测量所得左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将32例DSCT冠状动脉造影与CAG检查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的差异;将42例DSCT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与LVMM、LVEF、LVSV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临床心肌缺血改变对照分析;DSCT诊断24例心肌桥,对狭窄程度、长度及心肌桥合并斑块的分布情况、心肌桥狭窄程度与左心室局部功能改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正常组两项检查LVEDV、LVESV、LVSV、IVST-ED、LVPWT-ED、LVEVd、IVST运动度相关性高(r=0.939/0.847/0.912/0.866/0.932/0.973/0.781);LVEF、LVFS、LVPWT运动度值相关性中等(r=0.684/0.643/0.607)。病变组两项检查LVEDV、LVESV、LVSV、IVST-ED、LVPWT-ED、IVST运动度、LVPWT运动度和LVEVd相关性高(r=0.963/0.977/0.831/0.862/0.857/0.802/0.854/0.938/0.812);LVEF、LVFS值相关性中等(r=0.607/0.638)。2.正常组LVEF、LVSV、LVFS大于病变组,LVMM小于病变组,两组间LVMM、LVSV有统计学差异(P<0.05),LVFS、LVEF(P>0.05)无统计学差异。3.DSCT与CAG两项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无统计学差异(P>0.05)。DS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与临床证实的心肌缺血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LVMM、LVEF、LVSV的改变在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不同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LVMM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VEF、LVSV经两两比较,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LVEF、SV经两两比较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单支血管中重度狭窄时LVMM、LVEF、SV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39.52/16.74/17.30,P<0.05);LAD病变时心功能损失最大。LAD狭窄程度与室间隔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5.MB发生率为25.26%(24/95),合并壁冠状动脉近端或远端粥样斑块17例(54.8%)。所有MB段壁冠状动脉均未出现动脉粥样斑块。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与心肌桥厚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左室局部功能受损越明显。结论1、DS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一次检查得到形态与功能等多项指标,与ECHO对照所得到的左心功能数据相关性高,可用于临床诊断。2.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血管受累数、受累血管与心肌缺血和左心室局部功能改变有一定的规律。3.DSCT更直观的显示心肌桥及评估心肌桥狭窄程度、长度及心肌桥合并斑块的分布情况及与左心室心肌厚度、运动度改变之间的关系。
二、电子束CT在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束CT在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64层CT在冠心病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64层CT对冠状动脉钙化的评价 |
2.64层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价 |
3.64层CT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评价 |
4.64层CT对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价 |
5.64层CT对心肌梗死的评价 |
6.64层CT对心肌活性的评价 |
7.小结 |
(2)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评估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祖国医学对于冠心病的认识 |
2 冠心病辨证分型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核素心肌显像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临床运用 |
1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冠心病心肌缺血 |
3 冠心病诊断及评价方法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回顾性分析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5 研究方法 |
1.6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冠心病心肌灌注 |
2.3 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
3 讨论 |
3.1 SPECT结果分析 |
3.2 冠心病中医证候 |
4 结论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心肌灌注显像评分 |
附录2 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个人简历 |
(3)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在心肌缺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256层iCT对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及对左心功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三、仪器设备 |
四、冠状动脉CTA检查方法 |
五、图像后处理和计算方法 |
六、冠状动脉各支血管的评价方法 |
七、冠状动脉狭窄的分类及评价 |
八、数据的保存、统计处理和分析 |
结果 |
一、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一般状况 |
二、MSCTCA与 TTE测量心肌病患者心脏结构指标情况的比较 |
三、256层CTCA与 TTE评价左心功能指标对比情况 |
四、MSCTCA与 CAG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估对比 |
讨论 |
一、256层ICT评价冠状动脉管腔及左心室功能的技术指标 |
二、256层ICT与 TTE评价左心结构、功能的相关性及特点 |
三、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
四、MSCT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左心功能方面优势及局限性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心肌病心功能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静息态双能量冠状动脉CT造影成像诊断慢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DE-CCTA成像技术优化的研究 |
1 不同阈值设定对DE-CCTA冠脉及心肌成像效果影响的研究 |
1.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CT扫描方法 |
1.1.3 CT图像分析 |
1.1.4 质量控制 |
1.1.5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2 DE-CCTA成像的低剂量研究 |
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CT扫描方法 |
2.1.3 图像分析 |
2.1.4 质量控制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DE-CCTA虚拟单能量成像及迭代重建算法优化冠脉及心肌显像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CT扫描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静息态DE-CCTA诊断慢性心肌梗死效能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实验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双能量CT在心肌灌注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心电信号特征识别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1章 综述 |
1.1.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
1.1.1. 心电诊断 |
1.1.2. 影像学诊断 |
1.1.3. 生化标志物诊断 |
1.2. 心电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上的应用 |
1.2.1. 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上的应用 |
1.2.2. 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上的应用 |
1.2.3. 心电向量图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上的应用 |
1.2.4. 心率变异性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上的应用 |
1.3. 生物信息学在心血管疾病上的应用 |
1.3.1. 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易感基因 |
1.3.2. 筛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靶标 |
1.3.3. 探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 |
1.3.4. 药物靶基因的预测及研发 |
1.4. 信息安全识别及应用 |
1.4.1. 信息安全识别的应用现状 |
1.4.2. 信息安全识别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第2章 心电信号特征识别及归一化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心电信号数据的采集 |
2.2.2.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 |
2.2.3. 心电信号的特征提取 |
2.2.4. 心电图的特性识别的效果评估 |
2.2.5. 心电信号生物识别的鉴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心电信号降噪预处理 |
2.3.2. 处理的心电周期自相似性 |
2.3.3. 基于心电图的正常人生物特征识别结果 |
2.3.4. 基于心电图的 CVD 患者生物特征识别结果 |
2.3.5. 对正常人与 CVD 患者联合分析结果 |
2.3.6. 更长的信号持续长度增加了识别精度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心电信号特征识别的心血管疾病的分类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信号预处理 |
3.2.3. 归一化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曲线 |
3.2.4. 心电信号拟合算法 |
3.2.5. 心电拟合分类算法 |
3.2.6. 心电拟合疾病分类指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项式拟合结果 |
3.3.2. 心电疾病分类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心电信号归一化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1.1. 心肌梗死概述 |
4.1.2. 心肌梗死部位及定位诊断 |
4.1.3. 心电自动分析技术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信号预处理 |
4.2.3. 心电图多项式拟合算法(PolyFit) |
4.2.4. 基于 PolyFit 的心电图参数化算法(PolyECG) |
4.2.5. 特征选择和分类 |
4.2.6. 分类性能的衡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健康和心肌梗死的心电信号 PolyECG-C |
4.3.2. PolyECG-S 与 PolyECG-C 的比较 |
4.3.3. 优化多项式 PolyECG-S |
4.3.4. 心肌梗死病例的筛选和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致心肌炎性病变的柯萨奇病毒 B3 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CVB3/MKP 对 Swiss 小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
5.2.3. CVB3/MKP 株全基因组的克隆测序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VB3/MKP 对 Swiss 小鼠心肌影响 |
5.3.2. CVB3/MKP 株全基因组序列特点及遗传进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320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在冠心病缺血心肌的综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和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技术及其在心肌密度值测量与绘制心肌密度时间曲线的应用 |
1.1 材料与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参考文献 |
1.5 附图 |
第二章 320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在冠心病缺血心肌心功能整体评价的应用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参考文献 |
2.5 附图 |
第三章 320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在冠心病心肌活性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参考文献 |
3.5 附图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简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9)循环系统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冠心病 |
1多排螺旋CT |
1.1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 |
1.2 CT心肌灌注成像 |
1.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介入治疗术后再造血管的评估 |
2 MRI |
2.1 MR心肌灌注与延迟强化 |
2.2 MR冠脉成像 |
2.3 MRI新技术 |
2.4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 |
1 MSCT先心病检查技术 |
1.1 128层MSCT |
1.2双源CT (DSCT) |
1.3 320排CT |
2 MSCT先心病应用的优势 |
3 X射线剂量控制 |
4 MRI应用 |
第三部分:心脏瓣膜病 |
1 CMR在VHD中的应用和研究 |
2 MDCT在VHD中的应用和研究 |
3总结与展望 |
第四部分:肺栓塞与肺心病 |
1影像学检查 |
1.1螺旋CT |
1.2磁共振成像 |
2现状 |
3展望 |
第五部分:心肌病 |
1定义和分类 |
2分类 |
3影像学检查 |
4心肌疾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
4.1肥厚型心肌病 (HCM) |
4.2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ARVC) |
4.3心肌致密化不全 |
4.4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
4.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4.6结节病 |
4.7心肌淀粉样变 |
4.8血色素沉着病 |
第六部分:主动脉 |
1 MR |
2 CT |
(10)DSCT左心室功能测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论文正文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电子束CT在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64层CT在冠心病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与进展[J]. 杨刘顺,刘志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13)
- [2]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评估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 胡超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在心肌缺血中的应用[D]. 管唯唯.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4]256层iCT对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及对左心功能评价研究[D]. 孙生健.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5]静息态双能量冠状动脉CT造影成像诊断慢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研究[D]. 潘存雪.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3)
- [6]心电信号特征识别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D]. 刘彬. 吉林大学, 2014(01)
- [7]20082013年CT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的部分相关论文分析[J]. 李小虎,高宏,李晓舒,束宏敏,赵韧,刘斌,余长亮,钱银锋,余永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4(01)
- [8]320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在冠心病缺血心肌的综合应用研究[D]. 李志铭.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9]循环系统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J]. 金征宇,王怡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1(08)
- [10]DSCT左心室功能测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D]. 段慧. 昆明医学院, 2009(10)
标签:冠状动脉狭窄论文; 冠状动脉硬化论文; 心电图异常论文; 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论文; 心肌损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