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隔脑膜瘤的类型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鞍隔脑膜瘤的类型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一、鞍隔脑膜瘤的分型及手术方法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曲晓亮[1](2018)在《影响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切除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影响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了我院近5年收治的76例经翼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包括肿瘤质地、肿瘤大小、病程时间,和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的关系等不同因素与肿瘤切除程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切除程度采用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标准,应用SPSS19.0统计学方法进行单因素数据分析。结果:本组中7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均采用翼点入路切除肿瘤,男性22例,女性54例,男女比例:1:2.45。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5.7±9.63岁;肿瘤直径区间:1.66.3cm;病程时间区间:0.396个月;术后病理其中WHOⅠ级72例,WHOⅡ级4例;术后统计肿瘤的切除程度,其中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61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Ⅳ)15例。应用SPSS19.0软件检验得出分析,肿瘤大小,质地,病程时间长短和侵润不同神经血管对手术切除程度均存在影响(P=0.001,0.045,0.010,0.033)。结论:1、鞍结节脑膜瘤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病理以WHOⅠ级为主。2、肿瘤大小,病程时间,肿瘤质地,肿瘤累及视神经,颈内动脉及视交叉都是肿瘤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3、肿瘤单纯累及视神经者全切率最高,其次为累及颈内动脉者,而肿瘤累及视交叉者全切率最低。

郭见,黄国栋,李维平[2](2017)在《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一、背景鞍上区属于中颅底的一部分,其主要鞍结节、蝶骨平台、鞍膈、前床突等,周围由视交叉、双侧颈内动脉、垂体柄、海绵窦等包绕,是颅底较为复杂的区域。鞍结节脑膜瘤,是该区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脑膜瘤的5%10%,临床主要表现为肿瘤侵犯视神经或视交叉引起的视力视野障碍[1],一般先表现为单侧视力受损,其后双侧视力视野下降。单侧视力下降占50%,双眼视力下降占55%,眼底检查可见原发视乳头萎缩。头痛时是本病的另一常见症状,少数可表现为精神障碍,如嗜睡、记忆力下降,可能与肿瘤压迫额叶底面有关。

王承[3](2011)在《鞍上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影响其预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鞍上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和经验,并探讨影响其预后及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袁贤瑞教授自1985年至2010年主刀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47例鞍上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研究。严格使用标准统一随访表记录随访结果,分别对可能影响其预后及复发的因素行单因素卡方及相关性分析。本组男性48例,女性99例,男女比1:2.1,年龄13岁至73岁(平均46岁),病程1天~30年(平均3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95例)、颅高压症状(58例)。肿瘤直径(根据CT或MRI检查所测):15~110mm(平均67mm)。本组147例均为显微手术,共采用5种手术入路,经单侧额下入路95例,经双侧额下入路6例,经颅眶鼻入路20例,经额下联合翼点入路20例,经纵裂-额下入路6例。结果:本组147例全切135例(SimpsonⅠ、Ⅱ级),全切率91.8%,次全切6例(SimpsonⅢ级),部分切除6例(SimpsonⅣ级);手术后死亡1例(6.8%)。122例(83.0%)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0.5~18年(平均69.3月);122例随访病人KPS评分平均为92.1分,复发10例(8.2%),术后4例(2.7%)采取了伽马刀治疗,均未见肿瘤再发。随访病人中术前视力障碍共76例,随访视力较术前改善54例(70.4%),无明显变化13例(17.1%),恶化9例(11.8%)。统计学分析结果示:鞍上脑膜瘤的切除程度以及肿瘤的复发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视力的恢复与术前视力障碍的持续时间呈线性负相关,与肿瘤的大小、病理性质、切除程度、年龄紧密相关。肿瘤的复发与肿瘤的病理性质、肿瘤是否侵犯骨质有关,与术中的切除程度成负相关。结论:1.理性的追求肿瘤全切是鞍上脑膜瘤治疗的首选方案,娴熟的显微手术操作技术是鞍上脑膜瘤预后满意的保证。2.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视力的恢复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3.尽可能全切是预防肿瘤复发的一个重要措施,肿瘤的病理性质、肿瘤是否侵犯骨质与肿瘤的复发有紧密的关系。4.伽马刀治疗是鞍上脑膜瘤可信的手术后补救治疗办法。

崔凯[4](2010)在《扩大经蝶窦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扩大经蝶窦入路进行尸颅显微解剖研究,观察并测量扩大经蝶窦入路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和依据。本实验以6例颅骨标本和15例成人头颅灌注标本为材料,在显微镜下模拟经蝶窦入路,研究影响骨窗扩展因素;通过向海绵窦、向鞍上前颅底和向斜坡方向扩大经蝶窦入路,进行解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蝶窦开口前区对扩大经蝶窦入路术野的显露有直接影响,蝶窦开口前区开窗范围是暴露蝶窦上、下、外侧壁的关键,术中可以根据需要向上外侧或下外侧扩展增大术野显露范围;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海绵窦方向扩展,切开海绵窦内侧壁可以显露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与窦内颅神经等,该区域手术术中容易损伤颈内动脉和外展神经;后组筛窦对扩大经蝶窦入路术野的显露有直接影响,切除筛窦后部,可以增大蝶窦上外侧区的术野显露;扩大经蝶窦入路向鞍上前颅底方向扩展,可以显露视神经及视交叉、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等,鞍结节与筛板后缘的有效安全手术操作范围应小于1.5cm;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斜坡方向扩展,可以显露脑桥、延髓、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等,斜坡骨质磨除宽度在20mm以内可有效保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海绵窦方向扩展,可以用于处理向海绵窦侵袭的病变;扩大经蝶窦入路向鞍上前颅底方向扩展,可以用于处理局限性向鞍上、前颅底生长的病变;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斜坡方向扩展,可以用于处理侵袭上、中斜坡的病变。

罗冬冬[5](2010)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背景:鞍区是颅底病变中常见的疾病发生地,常见的疾病有肿瘤(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胆脂瘤、脑膜瘤、胶质瘤等)、颅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眼动脉瘤等)、感染性疾病(垂体脓肿等)、囊肿(鞍旁蛛网膜囊肿等)等,针对鞍区病变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经额颞翼点入路是常用的入路之一,为了能达到清除病灶,尽能减少损伤,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不断发展,而锁孔技术与神经内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将两种技术相结合已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两种技术优势互补,神经内镜更多用于辅助鞍区病变的显微手术治疗,而应用于锁孔手术,神经内镜更体现出独特的优势。鞍区解剖复杂,为更好地应用于鞍区各种病变的手术,充分了解锁孔技术与神经内镜结合应用于鞍区手术的可行性。了解鞍区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在神经内镜下解剖学的关系,是临床应用的基础。目的:研究翼点锁孔入路鞍区各间隙的神经内镜解剖,确定解剖路标路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例尸头上选择翼点锁孔入路(30mmx25mm),模拟手术过程使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对鞍区Ⅰ、Ⅱ、Ⅲ、Ⅳ、Ⅴ间隙进行解剖学观察,并作测量记录。结果:本研究5例尸头10侧经翼点锁孔入路,先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鞍区各脑池进行解剖,然后用0°、30°硬质神经内镜对鞍区五个间隙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录像。将两者的观察结果对比分析。确立内镜下的解剖学“路标”,交替使用手术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可以显示间隙Ⅰ、Ⅱ、Ⅲ、Ⅳ、Ⅴ及Willis环等显微结构。神经内镜更能广泛清晰地显示鞍区不同间隙的空间解剖结构,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细微结构,如穿支动脉的位置及行径;间隙Ⅰ能观察到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及双侧垂体上动脉,尤其对侧ICA内侧壁发出的眼动脉、穿支及垂体上动脉能较好显示,几乎可以窥见鞍隔的全部;间隙Ⅱ可显示双侧乳头体、双侧大脑脚、脚间窝、丘脑穿动脉。间隙Ⅲ可清晰显示双侧乳头体、丘脑穿动脉、双侧大脑脚、桥脑腹侧、基底动脉(BA)分叉、双侧PcomA及其分支、双侧SCA。间隙Ⅳ可显示双侧ACA的A1段,AcomA,Heubner回返动脉及各穿支,还可显示大脑中动脉M1段和ICA分叉部,以及AcomA下方发出的下丘脑的穿支动脉;间隙Ⅴ显示同侧ICA分叉上间隙结构,包括ICA分叉ACA的A1段及穿支、大脑中动脉M1段及穿支、Heubner回返动脉、视束及颞叶间隙;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是翼点锁孔技术的有效组成部分,它较显微镜更清晰广泛显示鞍区各间隙的空间解剖结构,利用30°的内镜,可以绕过神经、血管观察一些重要的细微解剖结构,对手术暴露减少死角,减少牵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应用解剖“路标”,更能有效地应用神经内镜,减少手术中盲目性,减少损伤,提高手术效率。背景:神经内窥镜应用手术主要分为三类:(1)单纯内窥镜手术(Endoscopic eurosurgery,EN);(2)内窥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Endoscope-assisted Microneurosurgery , EAM );( 3 )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Endoscope-controlled Microneurosurgery,ECM)。其中EN是指单纯使用神经内窥镜进行的手术,如脑积水神经内镜下三脑室造瘘术;EAM是指手术同时使用内窥镜及手术显微镜,用神经内窥镜辅助观察或辅助深部手术操作。它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在显微镜下进行危险及复杂的操作,内窥镜则为整个手术设计提供参考。ECM是指内窥镜控制的显微手术。手术可仅在内窥镜监测下进行而不使用显微镜。1971年Wilson首先提出了”锁孔外科”,利用头皮体表微小切口开颅治疗颅内深部病变。运用这种技术虽然切口和骨窗小,但对颅内深部病变的暴露颇似“门镜”效应,距骨窗越远暴露范围越大,可获得较好的术野暴露和操作空间。神经内镜技术在鞍区病变治疗中的应用首先是在1978年由Bushe等报道的;翼点入路是神经外科最常采用的入路之一,它利用磨除蝶骨嵴后得到的锥形空间及脑的自然间隙获得前、中颅窝及鞍区、上斜坡的良好显露。常规翼点入路是鞍区病变手术成熟的入路之一,近年来被逐步改进为翼点锁孔入路,这得益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神经内镜的使用。神经内镜与锁孔入路相结合鞍区病变已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采用。神经内镜在鞍区病变显微治疗如垂体瘤经鼻蝶切除和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国内外文献近几年已有不少报道,但鞍区其它病变的应用的报道仍较少。目的:研究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可行性。方法:51例鞍区病变采取翼点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其中33例垂体腺瘤进行神经内镜与单纯显微镜辅助手术的比较;7例颅内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4例颅咽管瘤,2例Rathke囊肿,2例鞍区脑膜瘤,2例鞍区蛛网膜囊肿,1例鞍区恶性畸胎瘤。利用神经内镜(0及30°硬质镜)根据“路标”进入术野,观察鞍区的重要神经、血管及病变的关系。动脉瘤手术中观察动脉瘤夹闭是否完全,载瘤动脉是否通畅,如动脉瘤蒂夹闭不全或误夹载瘤动脉,须重新调整动脉瘤夹位置;切除鞍区肿瘤手术时,将神经内镜伸入鞍区观察是否有肿瘤残留,若有残留,则在监视器指导下分离并尽可能切除肿瘤。结果:33例垂体腺瘤术中先用显微镜手术,全切20例,次全切13例。然后13例次全切除肿瘤再联合神经内镜手术全切8例,次全切5例,(P<0.05)。选择翼点锁孔神经内镜辅助垂体腺瘤切除肿瘤残余明显减少,有显着意义。2例蛛网膜囊肿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术后效果良好,随访无复发。7例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无误夹情况;2例Rathke囊肿、2例鞍区脑膜瘤、2例鞍区蛛网膜囊肿、1例鞍区恶性畸胎瘤均获全切除。结论:利用翼点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是可行的,神经内镜辅助垂体腺瘤显微手术,能够克服手术中的死角,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肿瘤残余,保护垂体柄,减少并发症,大大提高手术的效果。

龙浩[6](2010)在《正常鞍上重要结构的解剖、组织及影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垂体柄相关膜性结构的解剖组织学研究一、研究背景人们对神经系统膜性结构的发现较早,但认识较晚。Vinas曾将人们对蛛网膜和脑池的认识归纳为解剖学、神经放射学和显微神经外科学三个阶段。显微神经外科学阶段的进步主要是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比肉眼更加细致清晰的观察到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各部位蛛网膜和脑池的形态和境界,从而开始逐渐领悟到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脑池对肿瘤生长方式、脑脊液循环通路和手术切除技巧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鞍区位于颅底中央部,大脑半球中心的下方,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高发区。鞍区蛛网膜下池是围绕视交叉的众多蛛网膜下池的统称,影像学上通常称为鞍上池,包括视交叉池、外侧裂池、终板池、脚间池和环池等,内容物包括Willis动脉环、视交叉、下丘脑基底部及向下方延续的垂体柄等重要结构。鉴于鞍区手术的危险性和困难程度,Yasargil及后来的多位研究者通过显微解剖和临床手术对鞍上蛛网膜和脑池的构造、分布、分隔和内容物等已作过一些有益的研究,但其中却鲜有论及鞍上池内垂体柄与其周围膜性结构的关系。文献中至今无法解答的疑问有:连续上方下丘脑和下方垂体的垂体柄是如何通过位于鞍隔上的颅底层蛛网膜的?是蛛网膜自身形成一个孔洞,还是像其他神经、血管结构一样蛛网膜在垂体柄通过处形成一个环形包绕?如果形成环形包绕,那么它究竟终止于何处?更为重要的是,文献中至今并未真正明确垂体柄的解剖定位问题,即相对膜性结构层次来说垂体柄究竟属于蛛网膜外位结构还是蛛网膜内位结构?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显微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探索正常鞍上池内垂体柄与其相关膜性结构的关系。三、研究方法本课题收集16例成人新鲜尸头标本,从鼻根点与枕外隆凸点平面以上2cm锯开颅骨,切除脑组织,手术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脑组织与膜性结构的界面而尽量不牵拉破坏其附着的蛛网膜和软膜结构,在临近鞍区结构时尤其注意。逐步剔除垂体柄以上的脑组织,保留颅底膜性结构的完整性,在手术显微镜下各角度观察鞍上池内膜性结构与垂体柄的关系。另5例未灌注的成人新鲜尸头标本则整块切取蝶鞍和鞍上区域,前方至蝶骨平台,后方至斜坡,两侧包括海绵窦,上方含三脑室底,下方含骨性蝶鞍。完整取下的大块鞍区组织包括视交叉、两侧视神经颅内段、下丘脑、垂体柄、垂体、海绵窦、附着的骨性蝶鞍以及鞍上的鞍隔、蛛网膜和软膜等结构。将其依此脱钙、脱水、石蜡包埋等处理后作做矢状位、冠状位或轴位的组织学连续切片,分别以HE染色、Trichrome Masson染色和vimentin免疫组化标记,显微镜下观察垂体柄与膜性结构的关系。四、研究结果鞍上池内的颅底层蛛网膜在垂体柄穿过处,沿垂体柄周围向上方延续,形成“蛛网膜袖套”结构包绕垂体柄。16例尸头标本中,10例的垂体柄下段完全裸露没有膜性结构覆盖,颅底层蛛网膜在垂体柄下段周围形成“芭蕾舞裙”样结构(Ⅰ型)。其中6例可见垂体柄裸露段前后基本相等(Ⅰa型),4例可见垂体柄裸露段前短后长(Ⅰb型)。另外6例标本可见其颅底层蛛网膜在鞍隔开口处接触到垂体上表面,“蛛网膜袖套”由下而上几乎包绕垂体柄的全长(Ⅱ型)。掀起颅底层蛛网膜所有下段垂体柄均可被显露,而蛛网膜与中上段垂体柄结合非常紧密,无法强行分离。12例Liliequist膜间脑叶发育良好,向上延伸附着在乳头体前缘,将视交叉池和脚间池分隔开,其中11例由Liliequist膜上面发出蛛网膜小梁结构附着在上中段垂体柄的后方和外侧,以及视交叉的下外侧面,加强了包绕垂体柄的“蛛网膜袖套”,1例Liliequist膜与垂体柄之间没有蛛网膜小梁结构联系。另外4例Liliequist膜间脑叶缺失,视交叉池与脚间池可相互沟通,在这些标本中未见Liliequist膜与垂体柄之间的蛛网膜小梁结构。呈矢状位走形的颈内动脉内侧膜分隔内侧的视交叉池和外侧的颈内动脉池,但该膜在个体之间及同一个体的两侧之间变异较大。本组5例标本中,其一侧颈内动脉膜缺失。而存在的颈内动脉内侧膜也变异较大,从网孔状小梁到仅有小开口的相对完整的膜。颈内动脉内侧膜起源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后交通动脉下内侧的颅底层蛛网膜,以及Liliequist膜旁中央上表面。其向上方和内侧延伸,附着于视交叉下表面的的软膜及邻近的视神经、漏斗外侧面及包绕垂体柄的蛛网膜袖套的上段。起源于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穿动脉穿过颈内动脉内侧膜给垂体柄、视交叉、视束和下丘脑供血。在垂体柄周围均可见到不同密度的蛛网膜小梁结构,尤其在视交叉下面与垂体柄根部之间密度最大。蛛网膜小梁纤维参与形成包绕垂体柄的蛛网膜袖套,将垂体柄与视交叉、视神经、颅底层蛛网膜和颈内动脉内侧膜联系起来。组织学切片中可见颅底层蛛网膜在鞍隔开口处形成反折沿垂体柄向上延伸,在垂体柄下段,蛛网膜和垂体柄结合较为松弛,到垂体柄中段后,蛛网膜逐渐变薄,与垂体柄各个面均结合非常紧密,二者之间无间隙存在,但仍然可见垂体柄表面有一层完整连续的蛛网膜结构向上延伸。在垂体柄上段,可见蛛网膜终止于垂体结节部的顶端,在漏斗根部、视交叉和下丘脑底面均未见蛛网膜结构。而上方视交叉、下丘脑底面的软膜在紧贴漏斗根部下行后逐渐变薄,同样终止于垂体结节部顶端,在垂体柄中、下段均未见软膜结构。Vimentin免疫组化标记可见阳性表达的蛛网膜向上终止于垂体结节部顶端。五、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显微解剖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等方法,主要研究了鞍上垂体柄相关膜性结构并得出以下结论:1.鞍上池的颅底层蛛网膜在垂体柄通过处向上延伸,包绕垂体柄形成特殊的“蛛网膜袖套”结构;2.“蛛网膜袖套”依据包绕垂体柄长度的不同可分为几种类型,Ⅰ型:“蛛网膜袖套”未包绕垂体柄全长,颅底层蛛网膜在垂体柄下段周围形成“芭蕾舞裙”样结构;Ⅰa型:颅底层蛛网膜与垂体上表面之间的垂体柄裸露段前后基本相等;Ⅰb型:颅底层蛛网膜与垂体上表面之间的垂体柄裸露段前短后长,Ⅱ型:“蛛网膜袖套”几乎包绕垂体柄全长,垂体柄基本完全被“蛛网膜袖套”所封闭;3.多数标本可见颅底层蛛网膜、Liliequist膜和颈内动脉内侧膜发出蛛网膜小梁结构加强包绕垂体柄的“蛛网膜袖套”;4.包绕垂体柄的“蛛网膜袖套”下方起自垂体柄穿颅底层蛛网膜处,上方止于垂体结节部顶端;5.垂体柄的解剖定位:依据与“蛛网膜袖套”的关系,垂体柄自下而上可分为蛛网膜外段、蛛网膜内段和蛛网膜下段。第二部分:正常鞍上结构的影像解剖学研究一、研究背景鞍区结构有着复杂而独特的解剖特征,曾经是神经外科手术的盲区和禁区,因其空间较为狭小,鞍区占位病变与周围的相关神经血管结构常常存在着显着的推挤与限制作用,而这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占位病变实际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由于鞍区结构下方的骨性蝶鞍和垂体组织代偿空间较小,而左右两侧为对称的颞叶内侧面及血管结构,因此,实际上,鞍上空间的可变性因素主要是取决于上方视交叉与下方骨性蝶鞍的相对位置关系。长期以来,神经外科医师获取的大量对于鞍区结构的解剖学数据和经验均来自对尸头的巨微解剖学研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3.0 T高分辨率MRI的应用,如今影像学检查已经可以精确而生动的显示颅内许多精细的解剖结构,从而使得精确的影像解剖学测量成为可能。传统解剖学研究为了显露目标结构,往往需要破坏周围区域的相关结构,使目标结构实际上处于“游离”状态,而且由于尸头经过福尔马林浸泡等处理,以及缺少正常血液、脑脊液等组织间液的充填和支持,一些软组织往往出现皱缩、移位、变形,难以反映出其实际的位置和解剖特点。而影像解剖比传统大体或显微解剖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在于,它可以不破坏正常组织结构,能更加“原位”的反映目标结构,而且可以轻易的实现传统解剖研究难以测量的目标结构之间相对的空间位置关系。经过文献回顾,尽管关于鞍区的影像学研究报道非常多,但多数是鞍区各种病变的影像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而关于正常鞍上空间结构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尚未见到。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影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和探讨正常鞍上空间结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三、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3.0T MRI、图像清晰、正常、T2加权相的标准正中矢状位影像资料。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男/女=1.33,年龄最小1岁,最大80岁,平均36.8岁,包括青少年(<18岁)44例(36.7%),成人(≥18岁)76例(63.3%)。在标准正中矢状位T2加权相上,取前连合与后连合连线AP,视交叉长轴线OC,垂体柄长轴线PS,鞍结节点TS,鞍背点DS, TS与DS连线TD,TS距视交叉前下缘的最短距离TC,DS距视交叉下缘的最短距离DC,颅底骨质与视交叉前下缘的最近点M,最短距离Min。测量指标包括:OC-AP角,PS-AP角,OC-PS角,Min, TC, DC, TD。此外对视交叉位置、垂体柄与鞍背关系、M与TS关系作阅片分型。应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工作站(JW-PACS)进行阅片和各角度、距离的测量,测量结果精确到0.01mm和0.01°。应用计算机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计数资料的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不满足参数检验条件的计量资料比较进行秩和检验,对满足参数检验条件的计量资料比较进行t检验;同时各测量指标与患者年龄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着性水准取α=0.05,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研究结果120例正常鞍区影像测量值(均数±标准差)分别为OC-AP角37.37±5.99°,PS-AP角68.20±10.63°,OC-PS角31.39±10.35。,Min5.05±1.79mm, TC5.33±1.68 mm, DC5.21±2.04mm, TD10.11±2.12mm。视交叉位置分型:前置型14例(11.7%),正常型89例(74.1%),后置型17例(14.2%)。垂体柄与鞍背位置关系分型:A型63例(58.3%):垂体柄与鞍背无接触,B型21例(19.4%):垂体柄与鞍背相接触,但无明显受压、成角或畸形;C型24例(22.2%):垂体柄在鞍背处明显受挤压形成折角或畸形。M与TS的位置关系:M位于TS前方46例(38.3%),M与TS重合73例(61.7%),M位于TS后方1例。统计学比较表明,成人组Min、TC和TD大于青少年组,而OC-AP角、PS-AP角小于青少年组,其余指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男女两种性别人群在各项测量指标中均无显着性差异。青少年组与成人组在视交叉位置分型、垂体柄与鞍背位置关系分型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Min与TC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TC (5.33±1.68)>Min (5.05±1.79), P=0.000。前置型、正常型和后置型视交叉Min的均值分别为2.52mm、5.40mm和7.02mm,三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对120例入选人群的年龄与各测量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in、TC和TD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而OC-AP角、PS-AP角、OC-PS角和DC与年龄无明确相关关系。在正中矢状位上,鞍区占位性病变在鞍上空间前后扩展的限制瓶颈实际上为前方的Min(视交叉前下缘与颅底骨质的最短距离)和后方的DC(鞍背与视交叉下缘的最短距离)。依据Min和DC大小,我们以5mm为分界点将不同鞍上空间划分为四种类型。Ⅰ型(25/120,20.8%):Min<5mm, DC<5mm;Ⅱ型(30/120,25%) Min<5mm, DC≥5mm;Ⅲ型(29/120,24.2%) Min≥5mm, DC<5mm;Ⅳ型(36/120,30%) Min≥5mm,DC≥5mm。五、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120例颅脑标准正中矢状位MRI T2加权相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以TC(视交叉前下缘与鞍结节的距离)来代表视交叉前间隙的大小并不准确,在正中矢状位上,Min(颅底骨质与视交叉前下缘的最短距离)是比TC(视交叉前下缘与鞍结节的距离)更为准确评价视交叉前间隙大小的指标;2. Min(颅底骨质与视交叉前下缘的最短距离)和TC(视交叉前下缘与鞍结节的距离)的大小与传统视交叉位置分型之间并无绝对的对应关系,并不能通过其大小来划分视交叉的位置分型;3.随着年龄的增长,视交叉前间隙与垂体窝上端开口都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4. PS-AP角(垂体柄与前后联合线夹角)反映垂体柄倾斜角度,可以成为鞍区影像分析中一个新的测量指标;5.相当比例的正常人垂体柄后方与鞍背相接触或受挤压成折角状,这提示垂体柄其实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更加容易受到损伤;6.依据Min(颅底骨质与视交叉前下缘的最短距离)与DC(鞍背距视交叉下缘的最短距离)的大小,正常鞍上空间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袁爱梅,徐鹏,肖新兰,龚良庚,尹建华,刘元元,李里香[7](2009)在《少见部位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少见部位脑膜瘤MRI表现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少见部位脑膜瘤患者的MRI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脑实质脑膜瘤3例,侧脑室脑膜瘤2例,嗅沟脑膜瘤2例,颅骨脑膜瘤2例,鞍隔脑膜瘤1例。10例中9例为实质性,仅1例脑实质内肿瘤为囊实性。肿瘤在T1WI、T2WI信号接近脑皮层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均高于脑实质,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对邻近组织无破坏者6例;术中发现肿块血供丰富,6例肿块边界清楚,有较完整包膜,4例呈侵袭性生长。结论充分认识少见部位脑膜瘤的MRI表现对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王传伟[8](2009)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视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和经验,并探讨影响其术后视力改善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至2008年显微手术治疗的47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单眼为研究单位,分别对可能影响视力的因素行卡方或非参数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女性37例,男性10例,年龄23岁~75岁(平均51岁),病程10天~35年(平均34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45例)和颅内压增高症状(26例),其中有视敏度下降者42例,有视野缺损者32例。根据肿瘤基底位置将鞍结节脑膜瘤分为4类5组。全切37例,次全切10例,全切率78.7%。术后单眼视力改善54只(60%),无明显变化24只(26.7%),恶化12只(13.3%)。术后全部病例予以视力检查,32例患者获远期随访,其中78.1%的患者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在70分及以上,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统计学分析与视力预后情况相关(P<0.05)的单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视力下降时间及程度、术前视盘改变、肿瘤与视神经关系、肿瘤侵及方向、肿瘤大小、质地以及切除程度。Logistic回归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视盘改变、肿瘤与视神经关系、肿瘤侵及方向是影响视力预后最主要的因素。结论:①恰当的手术入路与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②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术后视力改善,术前仔细分析影响因素有利于视力预后评估。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主要与视神经受损情况及手术操作因素有关。

杨晓星[9](2008)在《鞍结节脑膜瘤60例临床分析—外科治疗及影响视力预后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齐鲁医院自2002年到2007年此类肿瘤的60个病例,所有病人均进行了手术切除。运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年龄、性别、肿瘤起源部位、切除程度、肿瘤大小、手术方式、视力下降程度、视力症状持续时间、累及单眼或双眼及视野缺损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包括44例女性及16例男性(女:男=3:1),年龄从21岁至74岁(平均49岁);视力损害为其标志症状;平均术前视力下降时间为28.4月;视力损害严重的占45(75%)人,有视野缺损的占34人;60例病人中无死亡病例,其中视力改善的有38例(63%),不变的占20例(33%),恶化的2例(1%);视野缺损的34例病人中,改善的有21例。运用统计学分析年龄、性别、肿瘤起源部位、切除程度、肿瘤大小、手术方式、视力下降程度、视力症状持续时间、累及单眼或双眼及视野缺损各因素对视力预后的影响。病人分年轻组(年龄<55岁)及年长组(年龄≥55岁),肿瘤分大(≥4cm)、小(<4cm)两种,视力损害分严重(<0.2)及中等(≥0.2)。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视力损害严重程度及视力症状持续时间等因素对视力预后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是一个回顾性临床研究。我们总结了60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例并分析了其影响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以下几项因素是我们发现与病人的视力预后相关的:年龄,肿瘤大小,视力下降程度及视力症状持续时间。根据其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话,患者的视力预后将会有很大改善。同时我们可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从而改善视力预后。

陈琰[10](2008)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及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按脑膜瘤切除分级,本组病例SimpsonⅠ级切除21例,Ⅱ级切除29例,Ⅲ级切除4例。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1%,无围手术期死亡。42例病人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7.5年,平均27.7个月,37位病人的视力、视野较出院时均有改善,肿瘤复发2例,无死亡病例。单眼的术后视力与其术前视力呈正相关(B=0.678,P < 0.01),与病程、视神经的受累程度均呈负相关( B = -0.288, P <0.05和B = - 0.333,P <0.05)。视力下降病程不超过2年或单眼视力在0.3以上的术后视力改善效果好。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方式包括经额底、翼点、纵裂、眉弓上入路等;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长方向。合适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手术技巧,提高对邻近下丘脑、垂体、视神经、视交叉及其供血血管等结构的保护,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鞍结节脑膜瘤术后视力情况的恢复主要与视力下降病程、术前的视力和视乳头病变程度水平有关。

二、鞍隔脑膜瘤的分型及手术方法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鞍隔脑膜瘤的分型及手术方法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资料
        2.2.1 一般资料
        2.2.2 临床表现
        2.2.3 影像学资料
    2.3 手术资料
        2.3.1 肿瘤情况
        2.3.2 手术情况
        2.3.3 肿瘤切除程度评价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临床表现
    4.2 相关因素讨论
    4.3 手术入路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二、手术入路
    1. 翼点入路:
    2. 眶上锁孔入路:
    3. 经眼睑入路:
    4. 纵裂入路:
    5. 神经内镜治疗鞍结节脑膜瘤:
三、总结
四、结论

(3)鞍上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影响其预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前言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与相关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影像学检查
        1.4 手术资料
        1.5 生活质量评价
    2 随访资料及相关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 手术结果
        1.1 肿瘤大小与病理分型
        1.2 切除程度
        1.3 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
        1.4 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1.5 术后视力恢复
    2 随访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2.2 随访视力
        2.3 随访复发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扩大经蝶窦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扩大经蝶窦入路的研究进展
    1.2 扩大经蝶窦入路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经蝶窦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海绵窦方向的应用解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扩大经蝶窦入路-向鞍上前颅底方向的应用解剖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扩大经蝶窦入路-向斜坡方向的应用解剖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摘要
第二部分摘要
Abstract part 1
Abstract part 2
1 第一部分 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应用研究
    1.1 前言
    1.2 材料与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综述一
        参考文献
2 第二部分 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病变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典型病例介绍
    2.5 讨论
    2.6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附表3
    2.9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正常鞍上重要结构的解剖、组织及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垂体柄相关膜性结构的解剖组织学研究
    1.引言
        参考文献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5.结论
第二部分:正常鞍上结构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1.引言
        参考文献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5.结论
综述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7)少见部位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视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课题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鞍结节脑膜瘤60例临床分析—外科治疗及影响视力预后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论文:鞍结节脑膜瘤60例临床分析—外科治疗及影响视力预后因素
    前言
    病人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表格
    论文图
    参考文献
综述:鞍结节脑膜瘤
    正文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神经内镜下经鼻内扩大蝶窦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应用进展
致谢

四、鞍隔脑膜瘤的分型及手术方法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D]. 曲晓亮. 中国医科大学, 2018(01)
  • [2]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新进展[J]. 郭见,黄国栋,李维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7(01)
  • [3]鞍上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影响其预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D]. 王承. 中南大学, 2011(05)
  • [4]扩大经蝶窦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D]. 崔凯. 河北大学, 2010(01)
  • [5]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D]. 罗冬冬. 广州医学院, 2010(02)
  • [6]正常鞍上重要结构的解剖、组织及影像学研究[D]. 龙浩. 南方医科大学, 2010(12)
  • [7]少见部位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分析[J]. 袁爱梅,徐鹏,肖新兰,龚良庚,尹建华,刘元元,李里香.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05)
  • [8]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视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王传伟. 山东大学, 2009(05)
  • [9]鞍结节脑膜瘤60例临床分析—外科治疗及影响视力预后因素[D]. 杨晓星. 山东大学, 2008(01)
  • [10]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临床分析[D]. 陈琰. 福建医科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鞍隔脑膜瘤的类型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