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奶牛频繁努责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叶玮琪,张立梅,朱克成,和凤平,江康峰,王璇,于奇,苏亮飞,李小兵[1](2021)在《一例荷斯坦奶牛双胎难产的处置与护理》文中指出奶牛的双胎难产不仅会导致犊牛窒息死亡,还可能会引起母牛的死亡。临床上对难产奶牛实施助产时,若操作不当,引起产道拉伤还会引发后续的生产性疾病,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为了在临床上解决奶牛双胎难产的问题,实验阐述了1例双胎犊牛同时为倒生的难产奶牛的助产处置和产后护理。结果表明助产处置后,成功产下2头公犊牛,均存活;经过产后护理,双胎难产母牛胎衣正常排出,产后10 d体温正常,血酮值稳定,肝功能指标和能量指标正常,无异常状况。说明正确的助产和有效的产后护理方式,可以减少双胎难产奶牛母畜子畜的死亡,预防母畜产后疾病的发生。
古丽阿托提·阿布都热依木[2](2021)在《奶牛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防控》文中提出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单胃动物相比,奶牛有4个胃室,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和非反刍家畜相比,奶牛瘤胃内不能分泌消化液,但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纤毛虫。奶牛具有这些消化系统结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临床上牛消化系统疾病的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特别是瘤胃臌气、前胃弛缓、瓣胃阻塞等疾病严重危害奶牛生产。对奶牛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正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养殖场(户)的损失。
卢博敏,柳旭伟,阿卜杜热伊木·阿布力孜,杨靖宇,张森,陈星宇[3](2020)在《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文中研究表明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高发性产后疾病,在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分娩过程中,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8%~12%。作者在新疆西部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实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多次遇到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2例典型奶牛胎衣不下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病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等,以期为同行们提供借鉴和指导。
靳爽[4](2020)在《不同体况奶牛分娩生理和行为差异以及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活力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探究了体况对奶牛分娩行为、血浆激素含量及其犊牛初生重、初乳采食量的影响以及产后母牛的舔舐对犊牛的行为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分娩期母牛和新生犊牛的精细化养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由两个试验组成,具体内容如下:试验一: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体况奶牛分娩行为和血浆激素含量的差异并探究奶牛体况对新生犊牛初生重及初乳采食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健康的产母犊的头胎荷斯坦奶牛,依据分娩时的体况评分(BCS)分为体况肥胖组(3.75≤BCS≤4.25)20头、体况正常组(3.25≤BCS≤3.50)16头。录像记录奶牛分娩时的行为,检测奶牛分娩后血浆各激素含量,记录犊牛的初生重和初乳采食量。结果表明:1)体况肥胖组奶牛分娩过程中出现腹部收缩到犊牛产出的时间间隔显着长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羊膜囊可见到犊牛产出时间间隔有长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9),露蹄后至犊牛产出时段里的起卧次数也有多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8)。2)体况肥胖组奶牛血浆催乳素含量显着低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血浆催产素含量有低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6),血浆皮质醇含量显着高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3)体况肥胖组总采食6 L初乳的犊牛比例较体况正常组有减少的趋势(P=0.09)。综上所述,相比体况正常奶牛,分娩时体况肥胖奶牛应激反应较大,产程较长,所产犊牛初乳采食量较低,因此应加强围产期奶牛的体况管理,避免过肥。试验二: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牛的舔舐对新生犊牛行为、应激水平及免疫的影响。试验选取了30头初生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母犊牛,依据其出生后被母牛舔舐的时长分为两组,出生后仅被舔舐几下或没被舔舐为对照组(Con组),出生后被舔舐1520 min(Lick组),每组15头。录像记录犊牛被舔舐之后24 h的行为,检测犊牛被舔舐之后0 h及24 h血清应激激素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1)进入犊牛舍到初次成功站立的时间间隔,Lick组犊牛有短于Con组的趋势(P=0.06),Lick组犊牛在初次尝试站立至实现成功站立期间尝试站立次数有少于Con组的趋势(P=0.09),且尝试站立至成功站立所用时长显着短于Con组(P<0.05)。2)Lick组犊牛采食初乳时站立时长占总采食时长的比例有高于Con组的趋势(P=0.07)。3)采食初乳前后,Lick组犊牛站立时长与次数显着高于Con组(P<0.05,P<0.01);躺卧时长显着低于Con组(P<0.05);行走时长与次数显着高于Con组(P<0.01,P<0.01);探索时长有高于Con组的趋势(P=0.08),探索次数显着高于Con组(P<0.05)。4)被舔舐之后Lick组犊牛血清皮质醇水平显着低于Con组(P<0.05)。在被舔舐后24 h,Lick组犊牛血清白介素-2含量有低于Con组的趋势(P=0.097),白介素-6含量显着低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母牛分娩后对新生犊牛进行1520 min的舔舐可以降低犊牛的应激水平,增强新生犊牛的活力,同时使犊牛更为活跃。
安泓霏[5](2020)在《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组方泡腾栓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宁夏具有适合发展奶产业和肉牛产业的自然条件,但中小型规模牛场和散养户的饲养量基数比较大,饲养水平不高导致产科疾病多发,尤其是牛子宫内膜炎最为常见。为了更好的治疗子宫内膜炎,本研究对宁夏6个市、县(区)开展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对导致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针对性地研制出一种治疗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方泡腾栓,并对该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和临床治疗实验,收到了良好疗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随机调查宁夏33个规模化养殖场和50个散养户,共抽检2 160头牛,结果显示:2016年1月12月宁夏平均发病率约为27.0%,各市、县(区)之间的发病率差异不显着(P>0.05),发病率与季节气候、饲养管理水平和牛年龄有相关性:发病率春秋季节较低,冬夏季节较高;规模养殖场全年发病率为18.5%,显着低于散养户发病率35.5%(P<0.05);随着牛年龄增长,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其中4岁时发病率最低为17.17%,8岁时发病率最高为42.0%;不同品种的牛发病率差异不显着(P>0.05)。2.从宁夏6个市、县(区)抽检的180头份牛子宫内膜炎病料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20种细菌。其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53.3%、50.0%、28.9%和18.3%,其他细菌检出率较小;银川市和利通区以单一感染为主,单一感染率分别为60%和53.3%,其它地区均以混合感染为主;在单一感染的病例中,银川市、利通区、青铜峡市的优势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西吉县、彭阳县的优势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在混合感染的病例中,各地检出的病原菌的种类复杂,不具有规律性;通过药敏实验,测得各市、县(区)分离的主要致病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都产生了耐药性,磺胺类药物耐药率最高,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次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最低。3.选定泡腾栓作为研制药物剂型,对引起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进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采用正交法筛选中药组方和泡腾栓辅料,确定中药组方为:连翘、黄连、黄柏、蒲公英、升麻、红花、柴胡、当归,泡腾栓辅料配比为:酒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混合物(1∶9)∶甘露醇乳糖混合物(1∶10)∶十二烷基硫酸钠∶中药干浸膏粉=0.25∶0.2∶0.15∶0.1∶0.3,确定的制粒工艺为滚压干法制粒,共制备三个批次的中药组方泡腾栓。经过质量检验,该处方及配比组成的颗粒外观合格,硬度大于6kg/cm2,脆碎度在0.5%以下,崩解时限在5min以内,重量差异在±5%以内,最小发泡量大于6mL,泡沫持续时间在5558min之间,变形温度在38.538.9°C,融变时限低于30min,需氧菌数量每克小于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每克小于10cfu,均符合药典规定,满足使用需求。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测得该中药组方泡腾栓的LD50≈5 788.32mg,属于实际无毒物质,家兔阴道大剂量给药后应激反应较小,对家兔眼睛有轻度刺激性,符合黏膜用药要求。经过临床治疗实验,中药组方泡腾栓治疗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均为90%,与抗生素恩诺沙星相比,不但治疗有效率高,还能更快促进牛恢复发情周期,大幅提高受孕率,尤其是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显着,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春海,王晓林,杨行[6](2020)在《奶牛子宫脱的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牛子宫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又称为子宫外翻症。奶牛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轻则导致奶牛失去繁殖能力,严重的会引发奶牛死亡。奶牛子宫脱的发病率较高,会对养殖户利益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针对奶牛子宫脱的发病原因和症状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简要介绍奶牛子宫脱的治疗方法,以期为奶牛子宫脱的治疗提供参考。
韩富鸣[7](2020)在《奶牛子宫脱出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及综合治疗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子宫脱出是指子宫或者整个产道(包括阴道、子宫颈、子宫角以及子宫体)翻转脱至阴门外面的一种疾病,往往发生于分娩结束后且胎衣排出前10 h内。通常是奶牛多发,尤其是老龄、体质瘦弱、经产以及分娩异常奶牛相对更易发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严重伤害并危及生命,给养牛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对奶牛子宫脱出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治疗措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汪士龙[8](2019)在《牛产道脱出整复治疗》文中提出牛产道脱出又被称为阴道脱出,多发生于妊娠中后期。随着牛日龄的身高、胎次的增加,产道脱出症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牛产道脱出的发病原因,然后论述具体诊断要点,最后提出牛产道脱出的整复治疗措施。
朱福全[9](2019)在《奶牛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方案》文中指出奶牛梭菌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腐败梭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B型产气荚膜梭菌协同感染所导致的一类以肠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肠道传染病。因其病菌复杂,感染菌属种类较多,所以,其临床症状也呈现一定的多样性。1发病原因当奶牛从环境中食入大量梭菌时可导致本病发生。夏季泥泞、积水的圈舍环境有利于梭菌大量繁殖,这就是此
赫志敏[10](2019)在《奶牛子宫脱垂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文中研究指明奶牛子宫脱垂是指阴道及子宫脱至阴门外面,可见红色脱垂物,大小接近篮球,导致子宫无法正常收回腹内,从而对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病牛没有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可能会导致外露的子宫感染细菌或者病毒,促使病情加重,轻时会使其无法正常受胎产仔,重时会发生死亡。子宫脱垂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通常是生产结束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现介绍该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整复手术以及预防措施。
二、治疗奶牛频繁努责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疗奶牛频繁努责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一例荷斯坦奶牛双胎难产的处置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基本情况 |
2 难产类型的判定 |
2.1 产道检查 |
2.2 难产类型判定 |
3 助产处置 |
3.1 助产术前准备 |
3.2 助产过程 |
4 术后护理 |
4.1 产道损伤护理 |
4.2 肌肉注射 |
4.3 产后能量补充 |
4.4 体温监测 |
4.5 产后修复情况探查 |
4.6 产后酮病和低钙血症的检测 |
5 讨论 |
(2)奶牛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瘤胃臌气 |
1.1 发病原因 |
1.1.1 原发性瘤胃臌气 |
1.1.2 继发性瘤胃臌气 |
1.2 临床症状 |
1.3 预防 |
1.4 治疗 |
1.4.1 洗胃疗法 |
1.4.2 嗳气排气 |
1.4.3 穿刺放气 |
1.4.4 促进瘤胃蠕动 |
1.4.5 胃管排气 |
1.4.6 中兽医疗法 |
2 前胃迟缓 |
2.1 发病原因 |
2.1.1 原发性前胃迟缓 |
2.1.2 继发或伴发性前胃迟缓 |
2.2 临床症状 |
2.2.1 急性前胃弛缓 |
2.2.2 慢性前胃弛缓 |
2.3 预防 |
2.3.1 粗饲料科学加工调制 |
2.3.2 规范储存饲料和饲料原料 |
2.3.3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
2.3.4 及时治疗原发病 |
2.4 治疗 |
2.4.1 原发性前胃迟缓 |
2.4.2 牛继发和伴发前胃迟缓 |
3 瓣胃阻塞 |
3.1 发病原因 |
3.1.1 原发性瓣胃阻塞 |
3.1.2 继发性瓣胃阻塞 |
3.2 临床症状 |
3.3 预防 |
3.4 治疗 |
3.4.1 缓泻 |
3.4.2 瓣胃注射 |
3.4.3 促进胃肠蠕动 |
3.4.4 温水灌肠,促进肠蠕动 |
3.4.5 中药治疗 |
(3)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
1.1 典型病例一的诊断和治疗 |
1.1.1 发病情况 |
1.1.2 临床症状和表现 |
1.1.3 诊断结果 |
1.1.4 治疗 |
1.1.4.1 手术剥离未能排出的胎衣。 |
1.1.4.2 手术剥离之后的药物治疗。 |
1.2 典型病例二的诊断和治疗 |
1.2.1 发病情况 |
1.2.2 临床症状和表现 |
1.2.3 诊断结果 |
1.2.4 治疗 |
1.2.4.1 催产素注射治疗。 |
1.2.4.2 手术剥离未能排出的胎衣。 |
1.2.4.3 手术剥离之后的药物治疗。 |
2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 |
2.1 奶牛胎盘的原因 |
2.2 奶牛子宫收缩无力的原因 |
3 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措施 |
4 小结 |
(4)不同体况奶牛分娩生理和行为差异以及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活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体况评分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
1.2.1 体况评分评定方法 |
1.2.2 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 |
1.2.3 体况与奶牛繁殖性能 |
1.2.4 体况与奶牛健康 |
1.3 奶牛分娩阶段的行为表现 |
1.4 奶牛的母性行为表达对犊牛的影响 |
1.4.1 奶牛的母性行为 |
1.4.2 奶牛母性行为的表达对犊牛行为及健康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体况对奶牛分娩行为、血浆激素含量及其犊牛初生重、初乳采食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2.2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2.2.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奶牛分娩行为 |
2.3.2 奶牛血浆生殖激素水平 |
2.3.3 奶牛血浆应激激素水平 |
2.3.4 新生犊牛初生重及采食初乳情况 |
2.4 分析讨论 |
2.4.1 体况肥胖对奶牛分娩行为的影响 |
2.4.2 体况肥胖对奶牛血浆生殖激素的影响 |
2.4.3 体况肥胖对奶牛血浆应激激素的影响 |
2.4.4 母牛体况肥胖对新生犊牛初生重及初乳采食量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三章 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行为及血液应激、免疫指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3.2.2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3.2.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新生犊牛第一次站立行为 |
3.3.2 新生犊牛第2次、第3次采食初乳时的行为 |
3.3.3 新生犊牛第2次、第3次采食初乳前、后15min的行为 |
3.3.4 新生犊牛血液指标 |
3.4 分析讨论 |
3.4.1 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初次站立时间的影响 |
3.4.2 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采食初乳期间及前、后行为的影响 |
3.4.3 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应激与免疫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组方泡腾栓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
1 牛子宫内膜炎概述 |
1.1 牛子宫内膜炎的分类 |
1.1.1 产褥期子宫内膜炎 |
1.1.2 临床型子宫内膜炎 |
1.1.3 隐性子宫内膜炎 |
1.2 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
1.2.1 病原微生物感染 |
1.2.2 日粮营养失衡 |
1.2.3 环境因素 |
1.2.4 继发性因素 |
1.2.5 内分泌因素 |
1.2.6 遗传因素 |
1.3 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 |
1.3.1 临床诊断 |
1.3.1.1 直肠检查 |
1.3.1.2 阴道检查 |
1.3.1.3 超声波检查 |
1.3.2 实验室诊断 |
1.3.2.1 子宫分泌物检查 |
1.3.2.2 精液试验 |
1.3.2.3 尿液组胺检查 |
1.3.2.4 乳中孕酮含量检测 |
1.3.2.5 子宫组织与细胞检查 |
1.4 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
1.4.1 子宫内疗法 |
1.4.1.1 子宫冲洗治疗 |
1.4.1.2 子宫灌注治疗 |
1.4.1.3 子宫填塞药物治疗 |
1.4.2 全身抗菌治疗 |
1.4.3 激素治疗 |
1.4.4 激光治疗 |
1.4.5 其它疗法 |
1.5 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 |
1.5.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1.5.2 加强牛产后护理和保健 |
2 泡腾栓剂的研究进展 |
2.1 栓剂简介 |
2.2 中药泡腾栓的研究概况 |
3 宁夏养牛业现状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调查对象 |
1.1.2 采样地点 |
1.1.3 药品与试剂 |
1.1.4 耗材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抽样方法 |
1.2.2 养殖基本情况调查 |
1.2.2.1 选址与布局(20分) |
1.2.2.2 设施与设备(30分) |
1.2.2.3 管理制度与人员配备(30分) |
1.2.2.4 环保要求与生产性能(20分) |
1.2.3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调查 |
1.2.3.1 临床症状检查 |
1.2.3.2 直肠检查 |
1.2.3.3 实验室诊断 |
1.2.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结果 |
2.2 子宫分泌物检查结果 |
2.3 养殖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
2.4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 |
2.5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季节变化的相关性 |
2.6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地域的相关性 |
2.7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饲养模式的相关性 |
2.8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年龄的相关性 |
2.9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品种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养殖基本概况 |
3.2 宁夏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情况 |
3.3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季节变化的相关性 |
3.4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地域的相关性 |
3.5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饲养模式的相关性 |
3.6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年龄的相关性 |
3.7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品种的相关性 |
第三章 宁夏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试剂与药品 |
1.1.3 耗材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分泌物的采集 |
1.2.2 细菌的分离培养 |
1.2.3 高智能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鉴定 |
2 结果 |
2.1 宁夏各县、市(区)分离菌株生化鉴定结果 |
2.2 宁夏各市、县(区)牛子宫内膜炎检出细菌的分布 |
2.3 宁夏各市、县(区)牛子宫内膜炎感染类型 |
2.4 宁夏各市、县(区)细菌的耐药率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分离鉴定 |
3.2 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
第四章 治疗牛子宫内膜炎中药组方泡腾栓的研制 |
实验一 中草药组方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中草药 |
1.1.4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中草药筛选 |
1.2.2 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 |
1.2.3 供试菌液的制备 |
1.2.4 中草药抑菌正交实验 |
1.2.5 中草药组方的确立与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
2 结果 |
2.1 中草药组方筛选正交设计试验结果 |
2.2 中草药组方抑菌试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中药组方泡腾栓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泡腾栓辅料的选择 |
1.2.2 中药和辅料的预处理 |
1.2.3 泡腾栓辅料配比优选实验 |
1.2.4 中药组方泡腾栓制备工艺流程 |
1.2.5 中药组方泡腾栓质量检查 |
2 结果 |
2.1 中药组方泡腾栓辅料配比优选结果 |
2.2 正交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
2.3 中药组方泡腾栓质量检查结果 |
2.3.1 外观检查 |
2.3.2 硬度、脆碎度和崩解时限检查 |
2.3.3 重量差异检查 |
2.3.4 pH值、发泡量、泡沫持续时间测定 |
2.3.5 变形温度、融变时限和微生物限度测定 |
2.3.6 中药组方泡腾栓抑菌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中药组方泡腾栓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器材与药品 |
1.2 方法 |
1.2.1 小鼠腹腔给药急性毒性预实验 |
1.2.2 小鼠腹腔给药急性毒性正式实验 |
1.2.3 家兔阴道给药急性毒性实验 |
1.2.4 家兔Draize眼部刺激试验 |
2 结果 |
2.1 小鼠腹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2.2 家兔阴道给药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2.3 家兔Draize眼部刺激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
3.2 家兔眼部刺激试验结果分析 |
实验四 中药组方泡腾栓对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药品 |
1.1.2 实验器材 |
1.1.3 实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实验分组与设计 |
1.2.2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两种药物对急性、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 |
2.2 两种药物对患病牛发情时间和受孕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6)奶牛子宫脱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原因 |
2 临床观察 |
3 治疗方法 |
3.1 子宫的清洗 |
3.2 子宫还纳 |
3.3 中药治疗 |
4 小结 |
(7)奶牛子宫脱出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及综合治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原因 |
2 临床症状 |
3 治疗措施 |
3.1 清洗消毒 |
3.2 整复操作 |
3.3 防止脱出 |
3.3.1 纽扣状缝合 |
3.3.2 气球法 |
3.3.3 向子宫内注入液体 |
3.4 中药治疗 |
(8)牛产道脱出整复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发病经过 |
2 发病原因 |
3 诊断方法 |
4 整复治疗 |
5 结束语 |
(9)奶牛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原因 |
2 发病机理 |
3 发病症状 |
3.1 急性型 |
3.2 慢性型 |
4 防治方案 |
(10)奶牛子宫脱垂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分析 |
1.1 饲养管理因素 |
1.2 子宫顽固性脱垂 |
2 临床症状 |
3 整复手术 |
3.1 手术材料 |
3.2 保定和准备 |
3.3 手术方法 |
3.4 缝合 |
3.5 术后护理 |
3.6 术后药物治疗 |
3.6.1 西药治疗 |
3.6.2 中药治疗 |
4 预防措施 |
四、治疗奶牛频繁努责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例荷斯坦奶牛双胎难产的处置与护理[J]. 叶玮琪,张立梅,朱克成,和凤平,江康峰,王璇,于奇,苏亮飞,李小兵. 中国牛业科学, 2021
- [2]奶牛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防控[J]. 古丽阿托提·阿布都热依木. 中国乳业, 2021(05)
- [3]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J]. 卢博敏,柳旭伟,阿卜杜热伊木·阿布力孜,杨靖宇,张森,陈星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0(05)
- [4]不同体况奶牛分娩生理和行为差异以及母牛舔舐对新生犊牛活力的影响[D]. 靳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组方泡腾栓的研制[D]. 安泓霏.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6]奶牛子宫脱的治疗[J]. 李春海,王晓林,杨行. 中国畜禽种业, 2020(02)
- [7]奶牛子宫脱出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及综合治疗方法[J]. 韩富鸣. 现代畜牧科技, 2020(01)
- [8]牛产道脱出整复治疗[J]. 汪士龙.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16)
- [9]奶牛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方案[J]. 朱福全. 饲料博览, 2019(04)
- [10]奶牛子宫脱垂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J]. 赫志敏. 现代畜牧科技,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