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企业竞争力,从容面对WTO(论文文献综述)
傅一苹[1](2021)在《文化产品补贴规则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化是当今最具特色的时代背景,它以一种“全有或全无”的方式作用于国内、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其影响下,文化产品较之其他产品范围更广、程度更深、速度更快地被改造为无形,或者自诞生之初即为无形,愈发呈现为服务。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方式的特殊性、公共物品属性及文化属性,连同其数字化背景下的特殊性,使得国际社会成员产生以下合法政策目标:通过“激励技术进步——增强比较优势——增进贸易、提高文化部门生产率”作用机制来增进文化产品贸易、发展文化产业及数字经济,提供文化领域公共物品,保护和促进文化。补贴由于较少劣势(更少贸易限制)与较多优势为前述合法政策目标所必需。国际法视角下的文化产品补贴规则分为两类:贸易协定中的补贴一般规则;文化公约中的补贴规则,以及贸易协定中专门但不够系统的文化产品补贴规则。既有贸易协定规制文化产品补贴的路径大致分为三条:不特殊对待文化产品补贴;排除文化产业在协定之外;承诺清单中限制文化产品补贴国民待遇。然而,三条路径下的补贴规则皆没有适度关注文化产品特殊性,进而没有适度考虑补贴实施国基于特殊性产生的合法政策目标,只知规制具有贸易扭曲作用的补贴,不知合理豁免追求合法政策目标者,因此皆不适应特殊性,需另辟路径构建适应特殊性的补贴规则。贸易协定适应产品特殊性、关切非贸易价值具有正当性,补贴特殊规则对适应文化产品特殊性有实质贡献且不可替代,加之负面影响可控,使得以补贴特殊规则适应文化产品特殊性成为必要。欧盟、美国分别主导缔结的贸易协定在规制理念上共同趋向文化关切与贸易自由的平衡,在规制路径上共同趋向通过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来平衡,使得以补贴特殊规则适应文化产品特殊性变得可行。“数字”“无形”“服务”皆乃数字化背景下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将其置于数字产品或无形产品这一全新概念之下,并适用全新的数字产品贸易规则似乎更与时俱进。但一方面,目前以电子商务章节为代表的数字产品贸易规则主要规定了贸易自由,几乎不涉及贸易管制,相应地,几乎不存在适用于贸易管制措施(含补贴)的规则,无法从中搜寻文化产品补贴规则并思考其完善;另一方面,既有专门的文化产品补贴规则主要存在于服务贸易规则下,将文化产品置于升级或拓展的服务这一概念之下,便于分析既有补贴规则与文化产品特殊性的不适应,然后借各贸易协定下完善服务补贴规则的契机,构建适应特殊性的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的构建以服务补贴规则的完善为契机并蕴于其中,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综合考虑补贴的贸易扭曲作用与合法政策目标以分类补贴并分别规制,允许那些合法政策目标足以平衡其贸易扭曲作用者例外或豁免;另一方面,以透明度、必要性与合比例性规范补贴的实施。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产品与数字产品存在广泛交集,这种现实映射到法律中,表现为文化产品与数字产品贸易规则的交叉。由于专门的文化产品贸易规则(含本文构建的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主要存在于服务贸易规则下,因此,前述交叉是服务与数字产品贸易规则交叉的一个缩影,需要妥善处理二者的重叠适用问题,明确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优先适用于数字文化产品贸易。长远来看,出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需求,国际社会成员将强化对文化产品“数字”特殊性的考虑、淡化对其文化属性的考虑,要求产品及信息流动的渐进自由化,作为一种贸易管制措施的补贴将逐渐失去用武之地。相应地,文化产品贸易管制与贸易自由规则此消彼长,作为贸易管制规则的一种,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终将消失。与内国推动构建国际层面的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并行的,是利用补贴实现提供文化领域公共物品,保护和促进文化,增进文化产品贸易、发展文化产业及数字经济之后,应该让其逐步退出。在此情形下,补贴内国法历经与既有国际规则的协调、与本文构建的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相一致两个阶段之后,最终应建立补贴逐步退出机制,以从容因应数字化背景下产品及信息流动的渐进自由化。
林明灯[2](2020)在《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指出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曾经是发达经济体跨国企业特有的经济现象,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也以其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然而近十年,中国OFDI呈几何式增长,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持续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仍逆势上扬,并于201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企“走出去”发展轨迹,无法用传统OFDI理论中利益最大化解释: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趋势下,中企留在国内深耕发展才是合理选择,加之中企整体呈现国际化经验匮乏,自主品牌与技术拥有度较低等特征。传统理论无法从微观视域对中企OFDI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究其原因,发达经济体国内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开展跨境投资无“后顾之忧”,无需考虑制度成本与政府寻租,母国制度可视为基本“背景”,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较高,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企OFDI收益更多体现宏观经济利益,而企业微观利益是被兼顾的,其OFDI行为势必受区域制度政策、地方政府治理、国际双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探讨和回应下述核心问题:国际投资领域中,母国制度包含哪些维度?它们间关系是什么?是否都能显着影响企业OFDI?母国制度能否与经典OFDI理论中的资源观、区位观相结合?最后,基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区域间制度体系演化差异大,地方政府调控力度高、范围广,涉外(投资)协议种类多、缔约频繁的特点,区域制度质量和企业OFDI选择是否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梳理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综合中国对外投资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有效评估母国制度影响中企OFDI的有效性。(2)以新制度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基础,解析母国制度的理论内涵与框架结构,并在修订OLI范式基础上构建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3)以2003-2015年上市企业OFDI决策为样本,通过Logit模型实证检验母国制度对中企国际化选择的直接影响与调节效应。(4)为中国政府提升区域OFDI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线索,本文得出结论可归纳为下:(1)母国制度分为国内层面(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国际层面(涉外制度),共三个维度。国内层面:税制结构优化、信贷制度改革、技术市场成熟、知识产权完善,政府干预降低,补助补贴增多、审批效能提升,腐败活动减少,都能激励中企境外投资,呈现对OFDI的“挤入”效应,另一方面,物权保护力度提升,契约机制有效实施,政府支出规模增加,公共品高质量供给,反而会抑制中企“走出去”,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国际层面:避免双重征税制度与双边投资协议多以资本流入国身份签订,中企在“走出去”进程中无法得到缔约国高标准待遇,因而两类协议无法促使中企OFDI,甚至避免双重征税制度更多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与之相反,自由贸易协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投资保护与投资激励态度更为积极、开放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条款更具操作性,激励中企到缔约国投资作用效果更佳。(2)母国制度也能以企业所有权优势(或东道国区位优势)为媒介,间接影响企业OFDI选择。国内层面:物权制度、契约制度、信贷制度、技术交易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以及政府干涉降低,补贴规模增大,寻租行为减少,都能赋予创新型中企更高水平的技术所有权优势,呈现母国制度“强化”技术所有权优势特征;而企业承担税率降低,公共品供给效率提升,研发投入较多企业倾向留在国内发展,呈现母国制度“弱化”创新型企业OFDI意愿特征。国际层面:涉外制度能优化东道国较低的法治质量与营商环境(如双边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东道国沉重的税收负担与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资流入的抑制作用(如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中企到制度区位优势缺失的缔约国OFDI,呈现涉外制度“强化”东道国区位优势特征。(3)从“两个统筹”到“三个统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国内层面,制度环境作为母国制度最为稳定的制度内核,其本身是静态框架,需要政府构建与之适应的执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文考察国内制度的十二个子制度对微观特征异质企业OFDI影响差异,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如何利用中企在OFDI决策上表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精准激励目标企业“走出去”;国际层面,既需要中国研究借鉴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国内制度,为中企培育“走出去”能力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也要求政府调整国内制度政策工具,配合涉外(投资)制度体系效率效能发挥,以争取国际投资领域更大的制度性权力。本文考察中企至签订不同涉外(投资)制度的缔约国OFDI呈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所得结论能帮助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程中更好实现“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从母国制度视角对OFDI研究,建立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OFDI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第二,本文将母国制度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OL优势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投资理论。第三,本文的研究对将从国际规则国内化以及国内规则国际化两条路径着手,推动现有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变革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李鑫[3](2020)在《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出口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经济领域的竞争是国家间综合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各国政府维护自身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时代发展,出口管制政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手段措施不断多样化,因其隐蔽性好,一直被各国所青睐。美国施行出口管制政策经验丰富,除经济领域外,也常将其运用于政治、军事、国防等领域,出口管制政策服务于美国国家战略利益的特点十分鲜明。受国际形势变化及美国自身国家战略调整,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宽严交替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特点在高科技领域更为明显。虽然面临来自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仍取得快速发展和瞩目成绩。因此,探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产品出口的影响机理、具体路径、影响程度,不仅在理论上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出口管制政策的研究边界,还在实践上有助于中国企业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和企业实力。但是,由于美国出口管制的政策公开性不足、在产品层面的精准测度长期缺乏,部分阻碍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使得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定量评估、特别是对企业微观行为研究不足。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根据公开数据构建了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可测度指标,并借鉴工具变量识别策略开展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对我国企业微观绩效的因果评估。首先,本文按照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程度划分了四个等级的标准,通过借鉴巴拉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根据美国在高科技产品层面实际出口的份额差异构建一个衡量出口管制程度的指标,用以测算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国家的出口管制程度,并将与中国同级别国家的管制程度作为对华出口管制的工具变量。其次,收集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经济复杂度实验室,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知识产权局的相关数据,在企业层面开展了对研发创新、产品出口质量和企业增加值出口的实证检验。再次,在上述分析和实证中证明美国对华高科出口管制政策确实存在,且本文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比较确切的发现了对中国企业产品研发和出口的影响效果及机制。最后,根据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产生影响的效果及本文结论,深入分析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产品出口质量和出口增加值率的影响机理、影响程度和政策效果。全文共分八个章节,各章节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根据现实背景和已有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包括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总结已有研究不足,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的问题和研究价值。本章从国际政治竞争格局相关理论入手,探析贸易政策与国家关系之间的联系,重点对中美关系背景下的双边经贸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贸易政策服务于国家战略,而出口管制政策是美国对外战略重要手段之一。最后,分别从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研发、出口质量和出口增加值率三个层面进行文献梳理。第三章,重点对出口管制政策的内涵界定、演化发展及潜在后果进行阐述,明确本文的研究界限,清晰掌握研究内容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趋势。第四章,阐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测度方法和指标设定,介绍了本文的核心变量指标设定的主要思路和检验过程,并对美国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管制程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第五章,从实证角度研究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研发创新的影响,发现出口管制政策的实施并未完全达到美国预期,中国政府和企业会通过选择共克时艰,企业收到相关领域的补贴和加大主动投资,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企业研发水平上的提升。第六章,重点研究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出口管制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出现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受管制政策限制,中间产品投入受阻,企业生产链条受影响,导致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七章,探究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出口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管制政策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出口增加值率,可能的机制是综合了管制政策对研发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得益于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出口增加值率得到提高。第八章,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从不同层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唐叶[4](2020)在《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中国制造业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逐步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束缚中国经济转型和实体经济增长的主要桎梏,而产能过剩便是其中之一。为了抑制产能过剩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对过剩产能进行消化、整合或淘汰,并且更加重视推动过剩产能的国际转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种路径将过剩的优势产品和优势产能转移到其他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然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体制背景下,我国是否可以照搬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能否真正有效地化解我国的产能过剩?如果能够化解产能过剩,那么为什么多年来的外向型经济并未缓解我国的产能过剩程度呢?首先,论述了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演变历程与发展现状。第一,按照时间轴总结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发展历程,文章认为自90年代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轮规模较大的产能过剩,分别是1995—2001年的第一轮产能过剩、2003—2006年的第二轮产能过剩以及2007年至今的第三轮产能过剩;第二,采用比较分析法总结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表现特征的变化,文章指出当前的第三轮产能过剩不同于以往的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过剩,更多地呈现出持续性、全面性、体制性特征,并且渐由内需型产能过剩向外需型产能过剩拓展;第三,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外部需求、技术水平、外资比重、市场集中度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均有影响;第四,以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动态松弛变量模型(DSBM)对我国2007—2016年间的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估计,结果显示:2007—2016年间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现“W”型变化轨迹,整体保持波浪式上升趋势,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9%。分行业看,不少重工业仍然面临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去产能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分规模看,相较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分地区看,除东部地区外,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所有制看,民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最高,而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最低,产能过剩最为严重。其次,从三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现实基础与可能风险:一是从宏观视角分析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时代背景,文章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亟待解决,结构转型迫在眉睫,这一方面使产能国际转移成为中国拓展国际市场,打破经济增长困局,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的的适时选择,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过剩产能的国际转移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二是采用现实数据和案例,从政治环境、工业经济实力、产业技术水平、金融支持力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企业竞争力这六个方面分析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基础优势;三是从宏观层面、行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分析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所面临的风险。再次,在系统梳理经典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产能国际转移思想以及对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可行路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展开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实证分析:第一,分析了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并以2008-2016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PSM-DID)研究了出口贸易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时间持续性,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我国企业的出口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产能利用率,但持续性有限。进一步的分样本考察表明,出口贸易的“产能利用率效应”在不同行业间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与非产能过剩行业相比,产能过剩行业的出口贸易对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更为突出。在改变样本匹配方法的情形下,这一结论仍然是稳健的。第二,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发展现状,并采用2008-2015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基于PSM-DID估计方法所得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经历一年的时滞后,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有递增的趋势,这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和递增性。进一步的分样本考察表明,与非产能过剩行业相比,产能过剩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更为明显,但产能过剩程度越深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可能更低。然后,总结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着重突出对我国转移过剩产能的有益启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能过剩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曾通过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两种路径促进产能国际转移,并借此主导全球价值链分工,推动技术创新,从而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产能过剩。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基础与实证检验,并综合考虑我国的体制机制与产能转移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余寒[5](2019)在《美国碳约束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基于美国征收碳关税的设想》文中认为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均衡复苏引起了发达国家的普遍担忧,从而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的科技与低碳标准在后危机时代更为严格。于2009年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开始对美国进口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这将以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机电产品作为一种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多年来占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比重超过50%,美国碳关税的征收将会给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严重的成本负担。本文针对美国碳关税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可能的影响进行情景分析和拓展研究,并根据美国征收碳关税的设想提出应对策略和措施建议。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美国碳约束发展历程、碳关税的合法性以及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的碳关税博弈。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机电产品的对美贸易现状与中国机电行业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历史变化。贸易现状部分先分析了中国机电产品的六国出口市场,进而厘清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状况,最后根据HS编码将中对美出口机电产品分为9大类,并进行总量、结构与关税分析。中国机电产品在大量出口的同时,也由于其高能耗、高碳排放而受到进口国碳约束注视。第三部分讨论了美国碳关税的征收标准,对碳关税的出口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第四部分首先对中国各类机电产品出口额与美国平均关税税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引入碳关税和完全碳强度计算了出口损失率;然后利用出口损失率进行碳关税下中国机电产品在美国市场的RCA指数与Rely系数变化分析;最后探究了碳关税下中国机电行业的直接碳排放强度与价格调整策略。根据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美国碳关税下,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损失率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与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通用和专用设备,乐器及其零附件存在出口收益率。2.在碳关税下,机电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与依赖度均会下降。3.机电行业为应对碳关税,可从能源、资本与价格的角度优化机电产品的出口结构。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政府、行业协会、行业及产品层面提出了遏制与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对策和建议,如中美对话、中国贸易反制、机电行业开放创新、完善碳交易制度等,认为需要充分协调多方职能,使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有效跨越美国碳关税的绿色贸易壁垒。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任务的共同实现。
潘莹[6](2019)在《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研究 ——基于中国的理论与经验》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人口红利”比较优势,成功参与全球分工,促进了中国贸易发展。贸易自由化进程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加速,进口关税按入世要求在规定的时间线下降至较低水平。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采取差异化地区发展策略,以及地区间自身存在的经济历史、地理位置等差异,最终造成关税经济效应传导的地区差异性。与此同时,国内人力资本结构也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二者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受到部分学者关注,但目前关于此类研究大多集中在出口侧,以贸易开放度的视角研究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很少有从进口贸易自由化的角度展开研究,对进一步的人力资本结构和比较优势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基于Findlay和Kierzkowski(1983)的教育投资函数,结合Melitz(2003)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和Dixit和Grossman(1982)的多阶段连续生产理论,囊括异质性工人技能、个体教育投资决策和全球分工等多个角度,通过数理建模首先考察了贸易自由化进程影响个体教育投资的渠道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待检验的理论假说和推论。进一步的,结合全球分工理论,进一步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从而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研究视角。本文的主要结论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第一,在两国对称的模型下,贸易自由化通过提高国内技能工人的技能溢价,提高了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预期报酬,降低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能力阈值,最终激励个体增加教育投资。利用CHIPs微观调查数据、WITS数据库提供的产品关税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行业就业数据展开经验研究,得到贸易自由化显着提高了个体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并且还存在地区、行业和性别差异。利用二阶段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的结果都表明贸易自由化深化会增加个体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来解构影响机制发现,贸易自由化首先通过提高行业内技能工人的工资溢价,提高了个体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的预期报酬,鼓励个体劳动者增加教育投资;其次贸易自由化增加了技能工人岗位需求,降低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能力阈值,激励个体劳动者继续学校教育。第二,贸易自由化通过鼓励个体进行教育投资,增加个体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推动了人力资本结构由初级向高级演进,并最终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采用了双重差分方法克服潜在的内生性之后,我们发现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削减更多的城市,也就是贸易自由化程度变化更大的城市,关税削减提高城市劳动人口中大学学历人口比重会更多,贸易自由化深化促进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进一步分解劳动者教育结构的回归结果表明,关税削减更多的城市,关税削减降低了高中以下学历劳动比重并提高了大学及以上学历劳动者比重,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在考察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分布的拓展分析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变动越大,或者说,贸易自由化深化的幅度越大,城市教育基尼系数越小,城市人力资本结构分布越趋于均等化。第三,随着贸易成本下降,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深化,企业参与全球分工的生产阶段向上游移动,生产所需技能强度提高,由于技能强度由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人口在总劳动人口中占比表示,生产阶段所代表的比较优势来源逐渐向高等教育学历劳动转变。利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和WIOD数据库子数据库SEA数据库提供的中国行业层面就业技能数据,经验分析结果是,低关税行业(贸易自由化程度相对高行业)劳动者高等教育占比增加对行业比较优势的正向影响比高关税行业(贸易自由化程度相对低的行业)更大。考虑行业技能强度与工人技能需求匹配,将行业进行分类后分析,发现在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内,受高等教育工人占比的增加会显着提升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而受初等教育工人占比增加则会显着提升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利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是稳健的。基于以上的主要结论,我们得到的主要的政策建议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继续深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提升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有研究指出,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是以生产要素的先进性为基础的(张幼文,2015),寻求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持。本文的实证结果证明,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通过提高行业内技能工人的技能溢价和增加技能工作岗位两种途径,有利提升了个体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正向影响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以支撑外贸改革,进而提供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离不开人力资本。党的十九大也指出要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劳动者大军”的科学论断。因此,要继续深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有序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提高个体劳动者受教育年限,最终提供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使用,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本文第五章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变动更大的地区大学及以上学历劳动人口的比重增加的更多,同时降低了城市劳动人口中高中以下劳动人口的比例,有利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实现;并且,贸易自由化还降低了城市的基尼系数,缩小了城市内部人力资本结构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中国“人口红利”比较优势积极推动了中国经济和贸易在改革初期的发展,但目前这一“人口红利”比较优势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周边国家工业发展,正逐渐丧失,实现“人才红利”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重要举措。根据经验分析结果,协调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产业政策,提高个体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的预期报酬,并降低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将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三是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匹配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人才需要。党中央文件多次强调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此后多次重申这一论断,足以说明在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复杂内外环境变化的当下,寻求外贸发展比较优势新来源十分迫切。本文第六章的经验分析表明,平均意义上,行业内高等教育劳动的占比增加显着提高了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并且低关税行业高等教育劳动的占比增加对行业显性比较优势的正向影响比高关税行业更大;而在对技能工人需求更大的知识性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高等教育劳动对行业显性比较优势的正向影响更大。这一结果意味着,人力资本结构改善,提高不同层次人力资本与行业技能需求的匹配度,能更好地促进行业的比较优势发挥,为构建外贸发展竞争新优势提供人才支撑。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除去导论和结论之外,还包括六个章节。导论部分简要地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有关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的文献综述。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基于教育投资函数和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以及全球分工思想的连续生产模型,分析贸易成本下降,或者说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个体教育投资决策影响的机制渠道,得到相应的理论假说;并在已得到的理论假说基础上进一步得到贸易成本下降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关系;最后,在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下嵌入连续生产,在均衡分析中得到贸易成本下降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第三章是中国贸易自由化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的特征和事实。这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关税政策调整及其主要功能变化,其次从数据上对中国贸易自由化、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结构等问题,初步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利用图表关系初探中国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第四章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在第二章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检验第一个和第二个理论假说。利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CHIPs微观调查数据、WITS数据库提供的海关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合并数据,分析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如何影响个体劳动者的教育投资,并从不同样本的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具体分析贸易自由化影响个体劳动者教育投资的机制渠道。第五章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分布的影响。这一章检验了第二章理论分析中的理论推论1。首先利用双重差分的计量模型解决可能存在的潜在内生性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总体和分样本层面考察贸易自由化影响人力资本结构的逻辑关系,并拓展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分布的影响。第六章分析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这一章将检验第二章理论分析的第三个理论假说。利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比安及其子数据库SEA数据库提供的中国行业层面就业、产出、工人技能等信息,经验考察贸易自由化和人力资本结构对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
张熙英(JANG HEE YOUNG)[7](2019)在《中韩政府采购政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采购是指政府以国民征收的税金为主要财源,为提供公共服务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过程。据世界银行和OECD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主要国家的政府采购规模大约在本国GDP的10%至20%左右,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自1978年12月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入和扩大市场经济要素,平均每年保持9%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经济改革不是引入东欧式的全面市场经济,即大爆炸式的改革,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改革。循序渐进的改革适用于价格系统的调整,汇率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此外,各地区依次扩大开放等经济领域的改革方式,对政府采购市场同样适用。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政府采购为统一分配的形式,采购市场并不存在。随着改革开放后政府计划缩小,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必要自行筹集所需物资,从而形成采购市场。但是,尽管市场已初步形成,相应的法律,制度却尚未具备,结果政府采购市场不是根据市场的作用决定价格和数量,而是依靠市场参与者的力量,成为争夺利益的经营场所。盲目采购和重复采购的横行,致使财政支出严重浪费,各种腐败和贿赂行为代替法律和规定来控制市场。中国政府为改革这种无秩序状况而于2003年制定了《政府采购法》,但评价认为,从透明性和规范性方面来看,其内容并不令人满意。如今韩国的政府采购大部分是通过国家综合电子调拨系统(国家集市)进行信息化处理的。国家综合电子采购系统是公共机关等签订物品及劳务购买,设施工程等合同,企业注册,投标公告及投标,招标,中标,合同,付款等所有过程都通过网络进行处理的系统。得益于这种世界级的先进系统,韩国成为电子政府的最佳参考之一。从另一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在各国的GDP中占很大比重,而且是强调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的透明性和效率性的领域,而电子调拨系统是可以同时提高其透明性和效率性的优秀解决方案,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将从中韩政府采购对比角度出发,分析中韩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的差异,希望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寻找中国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具体内容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政府采购政策理论分析。先对政府采购政策相关概念进行阐述,进而从绩效预算,交易成本,规模效应和政府干预市场边界角度讨论了政府采购政策的理论依据。此外,在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理论部分也做了详细分析。第二,中韩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在政府采购政策与相关政策的关系方面,对比分析了两国政府采购政策的组成体系和立法理念,并比较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同两国政府采购政策的衔接情况,进而根据中韩采购规模数据分析中韩政府采购规模的差异。在政府采购政策环境方面,主要从政府采购政策的文化,政治,国际贸易等政策环境对比分析两国政策差异和采购市场成熟度。第三,中韩政府采购预算分析。本章从采购目标体系,组合标准,预算模式和预算规模约束四个角度分别分析了中韩两国的政府采购预算,在此基础上,又对比了两国政府采购预算的差别。第四,中韩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实现机制。在政府采购的实体权责方面,对比两国政府采购的预算单位,采购机构的体系和权责以及其政策实施的能力;在政府采购的实现过程方面,对比分析了两国政府采购的组织模式,采购方式和合同管理;在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方面,对比两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监管体系,监管范围以及监管权责。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韩国在电子采购方面的相关经验,并研究了韩国在海外采购市场的支援事业做法。因此,对于中国政府采购过程的不合理之处,可以参考借鉴韩国政府采购的相关成功经验。具体来说,中国可以从法律体系,采购原则,采购范围,采购方式,采购程序,采购职能部门设置和投诉处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其政府采购市场。本文的研究意义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理论意义,能够拓展政府采购理论研究视野与角度。通过比较研究中韩政府采购政策及其实现与管理制度的异同,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政府采购的认识,丰富政府干预和公共财政改革的理论。另外,将研究视角拓展到国内外政策比较上,可以在更大范围的研究视野下发现政策制定与有效实施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政府采购政策实施有效规模理论的探讨,促进对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深入探讨。第二是现实意义,可以助力政府采购政策的完善。一方面,政府采购是财政管理和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有效节约财政资金,减少腐败行为发生等,另一方面,政府采购对宏观经济起到调节作用。借鉴韩国先进的政府采购政策及其制度,有助于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采购政策。中国现阶段的政府采购政策本身还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通过研究韩国的政府采购政策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些借鉴,帮助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与国际相接轨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有助于中国更顺利地履行加入GPA后的政府采购国际义务。对于韩国来说,也有助于其改进政府采购政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通过对研究内容的深入探究和分析,本论文可能具有以下几点创新:第一,丰富了中韩关于政府采购政策的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的收集和查看发现,本论文研究论题尚未受到学者广泛关注,大多数学者是进行有关各国政府采购政策的研究。作为韩国留学生,不仅对母语掌握得很好,而且对中文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语言的优势可以让笔者将韩国和中国的政策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后进行深入研究。第二,多方位对比中韩两国在政府采购政策上的差异。文章在采购政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中韩政府采购政策体系,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现机制,有利于加强对中韩政府采购政策的认识。第三,为中国完善政府采购政策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详细对比中韩之间的政府采购政策差异,并根据具体案例来研究韩国在政府采购方面的优秀做法,拓展了中国政府采购政策在调整和完善方面的可能做法。本研究的困难在于,两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不一样,两国的发展国情也不一样,这就必然导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存在差异,从而加大比较研究的难度。作为韩国留学生,笔者因水平有限,对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刻,也希望以后的学者可以提出更有深度的建议。
周忠超[8](2019)在《中美贸易摩擦对P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美贸易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一直在摩擦之中前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过剩以及美国钢铁行业的衰落,中美钢铁贸易摩擦越来越多。2018年3月,美国新上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根据“232”和“301”调查结果,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商品加征关税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局面,钢铁行业首当其冲,并以此拉开了贸易战的序幕。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和升级势必会给钢铁行业带来各方面影响,钢铁企业作为钢铁行业的有机构成,势必受到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梳理了贸易战、贸易摩擦、国际贸易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结合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国际、中方、美方三个方面对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再从企业角度入手,根据P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给P企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对策。
张桂豪[9](2019)在《青岛Y外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竞争力评价》文中指出船舶代理行业是伴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船舶代理紧密连接起货物买卖双方和船东,负责船舶在港期间的装卸货和运营业务,加速船舶周转并为船东减少物流费用,是国际物流中的重要一环。船舶代理行业的发展不仅仅能够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是我国运输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船舶代理企业的发展程度和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船舶代理企业想要获得持久的发展,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水平,因此本文将提升船舶代理企业的竞争力作为研究的重点。近些年以来,我国政府对于船舶代理的准入门槛一再放宽,这也就导致国际船舶代理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的获利空间一再被压缩。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下,国际航运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即便到如今也没有能够完全的恢复,这对于船舶代理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发展危机。怎么样才能保持船舶代理企业在这个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更高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是每个船舶代理企业急需考虑的问题。青岛港作为世界大港,具有独特的港口优势和口岸环境。按照企业性质划分,青岛港口船代企业有外轮代理,中海船代,中外运船代等国企船代,以货主为依靠的民营企业船代,以及少数外资企业船代。Y外资船代是进入中国船代市场最早的船代企业之一,并在青岛港等国内各大主要港口设立分公司,但是最近几年业务一直不温不火,企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代表了外资船代在国内的普遍发展状况。通过评价Y外资船代的竞争力,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促进我国整体船代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的概述,详细的阐述了国际船舶代理的概念、业务范围以及我国画际船舶代理的发展历程、企业竞争力以及企业竞争力分析模型。随后对青岛Y外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环境进行分析,并运用VRIO以及波特五力模型对Y外资船代发展现状进行重点分析。再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Y外资船代竞争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对Y外资船代的为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当前Y外资船代的竞争力处于“一般”水平。最后结合企业自身的现状,从提升核心业务能力、业务拓展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三个方面来提升Y外资船代的竞争力。这些建设性方案的提出,对于Y外资船代的长远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和借鉴价值。
陈泰安[10](2018)在《贸易保护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以福耀玻璃为例》文中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作用,纷纷提出了“制造业回归”的战略,并开启起了新一轮贸易保护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企业国际竞争理论为依据,对贸易保护环境下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阐述,接着以福耀玻璃赴美投资建厂为例进行分析,主要介绍其赴美投资历程、遭遇的问题、经营策略和经营业绩,进而分析其目前的国际竞争力和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向那些正在或准备进行海外投资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整理。第二部分阐述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贸易保护环境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情况,指出我国制造业企业整体拥有较强的竞争力,部分高端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第四部分对福耀玻璃赴美投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福耀玻璃的成功之处在于企业进军美国初期选择与行业巨头圣戈班合营,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绕过了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合理运用打赢了反倾销诉讼;优先布局浮法玻璃生产线掌握了上游供应商的主动权,严格控制了原材料成本;妥善处理好与工会、劳工之间的关系,使得企业能够进入平稳生产经营阶段。文章最后建议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时应该全面提升自身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了解投资国投资环境,合理运用国际贸易规则规避或应对贸易保护措施,逐步完善在投资国的产业布局,充分开拓下游客户,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容面对WT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企业竞争力,从容面对WTO(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产品补贴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与补贴 |
第一节 文化产品及其国际贸易的定义 |
一、文化产品的定义 |
二、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现状 |
三、数字化背景下文化产品及其国际贸易新发展 |
第二节 文化产品的特殊性 |
一、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方式的特殊性 |
二、文化产品的文化属性 |
三、文化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 |
四、数字化背景下文化产品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基于特殊性产生的合法政策目标与补贴 |
一、补贴为激励技术进步从而增进贸易所必需 |
二、补贴为保护和促进文化所必需 |
三、补贴为提供文化领域公共物品所必需 |
四、补贴为发展数字经济所必需 |
第二章 既有补贴规则与文化产品特殊性的不适应 |
第一节 文化产品补贴规则的调整对象和范围 |
一、文化产品补贴规则的调整对象 |
二、文化产品补贴规则的范围 |
第二节 既有贸易协定规制文化产品补贴的三条路径 |
一、GATT与 SCM协定不特殊对待文化产品补贴及其发展 |
二、NAFTA排除文化产业在协定之外及其发展 |
三、GATS具体承诺中限制文化产品补贴国民待遇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三条路径下的不适应及其原因分析 |
一、不特殊对待文化产品补贴路径下的不适应 |
二、排除文化产业在协定之外路径下的不适应 |
三、承诺清单中限制文化产品补贴国民待遇路径下的不适应 |
四、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以补贴特殊规则适应文化产品特殊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必要性 |
一、贸易协定适应文化产品特殊性具有正当性 |
二、补贴特殊规则对适应文化产品特殊性有贡献且不可替代 |
三、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的负面影响可控 |
第二节 可行性 |
一、适应产品特殊性的补贴特殊规则实例 |
二、文化产品补贴规制理念与路径趋同 |
三、各贸易协定下服务补贴规则完善的契机 |
四、数字技术发展促进补贴信息交换 |
第四章 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的借鉴与总体设想 |
第一节 对于欧盟国家援助制度的借鉴 |
一、欧盟国家援助制度的规定 |
二、借鉴援助的构成要件 |
三、借鉴援助的分类 |
四、借鉴援助的通知 |
五、借鉴欧盟国家援助制度需注意的其他问题 |
第二节 对于WTO渔业补贴规则的借鉴 |
一、《合并主席案文》附件八的规定 |
二、借鉴渔业补贴的构成要件 |
三、借鉴渔业补贴的分类 |
四、借鉴渔业补贴的通知 |
五、借鉴渔业补贴的救济 |
第三节 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的总体设想 |
一、考虑补贴的合法政策目标并规范补贴的实施 |
二、在服务贸易规则下构建 |
第五章 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的具体构建 |
第一节 明确文化产品补贴的定义 |
一、采用服务补贴一般定义 |
二、补贴主体 |
三、补贴方式 |
四、授予利益的认定和补贴金额的计算 |
第二节 综合考虑文化产品补贴的贸易扭曲作用与合法政策目标 |
一、文化产品补贴的贸易扭曲作用 |
二、文化产品补贴的合法政策目标 |
三、综合考虑以划分补贴类型并分别规制 |
第三节 规范文化产品补贴的实施 |
一、增强文化产品补贴的透明度 |
二、实现文化产品补贴的非歧视待遇 |
三、规范文化产品补贴的合比例性 |
第四节 文化产品补贴的损害与救济 |
一、文化产品补贴的损害 |
二、文化产品补贴的救济 |
第六章 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的影响与应对 |
第一节 对文化产品补贴内国法的影响与应对 |
一、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以贸易协定为载体进入内国法 |
二、内国法与文化产品补贴特殊规则相一致 |
三、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规则和其他领域内国法的互动 |
第二节 最终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应对 |
一、实现文化产品国际贸易领域的法治化 |
二、文化产品补贴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并逐步退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
第二章 理论述评与文献综述 |
2.1 传统OFDI理论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内部化理论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4 比较优势投资论 |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发展中国家OFDI理论 |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2 技术地方理论 |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3 OFDI理论的新发展 |
2.3.1 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观、资源观、制度观 |
2.3.2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2.3.3 新新贸易理论 |
2.4 关于中国OFDI的研究 |
2.5 中国OFDI的竞争优势与来源——制度视角提出 |
2.5.1 传统理论对中国OFDI行为的适用性分析 |
2.5.2 制度因素的提出 |
2.6 制度视角下的OFDI研究 |
2.6.1 东道国视角 |
2.6.2 制度距离视角 |
2.6.3 母国制度视角 |
2.7 理论述评 |
第三章 中国OFDI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 |
3.1 制度视角下中国OFDI发展历程 |
3.2 当前中国OFDI突出问题 |
3.2.1 境内主体结构失衡 |
3.2.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 |
3.2.3 投资区域结构失衡 |
3.3 制度视角下原因分析 |
3.3.1 非国有资本在境外投资重点领域的“母国制度优势”有待提升 |
3.3.2 金融税收制度改革滞后与外企超国民待遇造成大量的返程投资 |
3.3.3 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造成各地投资主体结构分布差异显着 |
第四章 母国制度影响企业OFDI理论模型构建 |
4.1 理论基础 |
4.1.1 母国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
4.1.2 母国制度三个维度的框架构建 |
4.1.3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母国制度安排 |
4.2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理论模型构建 |
4.2.1 前提假设 |
4.2.2 函数设定 |
4.2.3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制度环境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1.1 产权制度 |
5.1.2 经济制度 |
5.1.3 创新制度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5.2.2 计量模型构建 |
5.2.3 变量说明 |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制度环境对中企OFDI行为的直接影响 |
5.3.2 制度环境对东部企业OFDI行为的调节效应 |
5.4 异质性检验 |
5.4.1 所有制差异 |
5.4.2 要素密集度差异 |
5.4.3 产业差异 |
5.4.4 行业集中度 |
5.5 稳健性与内生性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政府治理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1.1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
6.1.2 市场主体激活效率 |
6.1.3 行政权利运行效率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政府治理对中企OFDI决策的直接影响 |
6.3.2 政府治理对东部企业OFDI决策的调节效应 |
6.4 异质性检验 |
6.4.1 所有制异质性 |
6.4.2 要素密集异质性 |
6.4.3 产业异质性 |
6.4.4 行业集中度异质性 |
6.5 稳健性与内生性 |
6.6 母国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异质性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
6.7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
7.1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设 |
7.1.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
7.1.2 国际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与自由贸易协定(FTA) |
7.1.3 境外经贸合作区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2.2 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2.3 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7.3.1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直接影响 |
7.3.2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调节效应 |
7.4 异质性检验 |
7.4.1 以自然资源寻求为动机 |
7.4.2 以战略资源寻求为动机 |
7.4.3 以廉价劳动力寻求为动机 |
7.4.4 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机 |
7.5 稳健性与内生性 |
7.6 制度环境、政府治理、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
7.7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完善母国制度环境 |
8.1.1 契约制度 |
8.1.2 物权制度 |
8.1.3 税收制度 |
8.1.4 信贷制度 |
8.1.5 知识产权制度 |
8.1.6 技术交易市场 |
8.2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
8.2.1 政府支出 |
8.2.2 供给效率 |
8.2.3 政府干预 |
8.2.4 政府补贴 |
8.2.5 行政审批 |
8.2.6 政府腐败 |
8.3 构建涉外(投资)制度体系 |
8.3.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
8.3.2 国际投资协定 |
8.3.3 境外经贸合作区 |
8.4 管理启示 |
8.4.1 对政府的启示 |
8.4.2 对企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二、主持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3)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出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基本研究框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理论研究方法 |
1.3.2 实证研究方法 |
1.3.3 案例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贡献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及贡献 |
1.4.2 仍存在的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经济竞争是大国竞争重要表现形式的相关研究 |
2.1.1 英美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温和轮替的相关研究 |
2.1.2 英德重点在经济领域进行竞争的相关研究 |
2.1.3 美日关系调整与经济领域紧密度的相关研究 |
2.1.4 美苏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冷战的相关研究 |
2.2 贸易政策与国家关系相关理论研究 |
2.2.1 自由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2 贸易管制政策的相关研究 |
2.2.3 国家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4 贸易政策与国家战略的相关研究 |
2.3 出口管制政策对中美双边关系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1 中美双边国际合作背景下的相关研究 |
2.3.2 中美双边竞争格局背景下的相关研究 |
2.3.3 中美双边经贸关系领域的相关研究 |
2.3.4 出口管制政策对中美关系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层面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1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及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2 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研发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3 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4 出口管制政策对产品出口增加值率影响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评价 |
2.5.1 现有研究特点 |
2.5.2 现有研究不足 |
3.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内涵界定、演化发展及潜在后果 |
3.1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内涵界定 |
3.1.1 理论来源 |
3.1.2 基本概念 |
3.1.3 主要内容 |
3.1.4 限制目标 |
3.2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化发展 |
3.2.1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整体趋势趋于放松 |
3.2.2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变小 |
3.2.3 出口管制政策随美国政府对华态度不断调整 |
3.2.4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可能再次趋于严厉 |
3.2.5 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3.3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事实影响及潜在后果 |
3.3.1 审批程序繁琐致使美国企业主动放弃对华出口 |
3.3.2 管制实施国企业创新和研发的积极性受挫 |
3.3.3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国企业科技水平的提升 |
4.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测度方法和指标设定 |
4.1 美国对不同贸易国家分类方法 |
4.2 出口管制政策的测度方法 |
4.2.1 出口管制政策难于测度 |
4.2.2 借鉴经典研究方法设定研究思路 |
4.2.3 主要研究目标 |
4.3 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程度的测定 |
4.3.1 出口管制程度的指标设定 |
4.3.2 美国对中国和其他类别国家出口管制程度的比较 |
4.3.3 检验美国对中国的管制程度水平的测定 |
4.4 美国ATP管制程度的分类测算 |
4.4.1 分类别测算比较美国ATP产品管制程度 |
4.4.2 比较美国对不同种类国家及中国的管制程度水平 |
4.4.3 分类比较美国对不同等级国家十大类ATP管制程度 |
5.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企业产品研发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方法 |
5.3.2 核心变量 |
5.3.3 数据来源 |
5.4 实证结果 |
5.4.1 基准回归结果 |
5.4.2 美国出口管制对企业研发影响的机制检验 |
5.4.3 稳健性检验 |
5.4.4 异质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
6.1 研究背景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方法 |
6.3.2 核心变量 |
6.3.3 数据来源 |
6.4 实证结果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美国出口管制对企业质量影响的机制检验 |
6.4.3 稳健性检验 |
6.4.4 异质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企业产品出口增加值率的影响 |
7.1 研究背景 |
7.2 研究假设 |
7.3 研究设计 |
7.3.1 研究方法 |
7.3.2 核心变量 |
7.3.3 数据来源 |
7.4 实证结果 |
7.4.1 基准回归结果 |
7.4.2 美国出口管制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率影响的机制检验 |
7.4.3 稳健性检验 |
7.4.4 异质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结论及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国家层面 |
8.2.2 产业层面 |
8.2.3 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后记 |
致谢 |
(4)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能过剩问题: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产能过剩内涵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研究 |
一、从市场角度对产能过剩形成原因的研究 |
二、从非市场角度对产能过剩形成原因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产能过剩测度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我国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研究 |
一、出口贸易与产能过剩 |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产能过剩 |
第五节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演变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演变历程 |
一、第一轮产能过剩 |
二、第二轮产能过剩 |
三、第三轮产能过剩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变化特征 |
一、由阶段性向持续性发展 |
二、由结构性向全面性蔓延 |
三、由周期性向体制性转变 |
四、由内需型向外需型拓展 |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需求 |
二、外资比重 |
三、技术水平 |
四、市场集中度 |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 |
一、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 |
二、模型设定、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三、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
四、绝对σ收敛性检验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背景、基础与风险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时代背景 |
一、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产业格局加速调整 |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现实基础 |
一、政治环境持续稳定 |
二、工业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
三、产业技术水平有效提高 |
四、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深化 |
五、金融支持体系逐渐完善 |
六、企业竞争力日渐提升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可能风险 |
一、宏观环境层面 |
二、行业环境层面 |
三、企业内部层面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理论基础与可行路径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国际贸易理论 |
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三、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二节 可行路径 |
一、出口贸易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分析 |
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出口贸易与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波动 |
一、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
二、模型设定 |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四、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波动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
二、模型设定 |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四、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六章 主要发达国家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能国际转移经验 |
一、美国产能国际转移经验 |
二、日本产能转移经验 |
三、德国产能转移经验 |
第二节 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美国碳约束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基于美国征收碳关税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的碳约束与碳关税趋向 |
第一节 美国碳约束的产生与发展 |
一、美国第一部碳法与碳交易市场 |
二、美国的碳税与碳关税 |
第二节 碳关税的发展趋向 |
一、碳关税的法理基础 |
二、碳关税的模拟博弈 |
第二章 中国机电产品对美贸易与碳强度 |
第一节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市场与中美贸易概况 |
一、中国机电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
二、中美机电产品贸易概况 |
第二节 中国九大类机电产品对美出口现状 |
一、中国机电产品的对美出口总额与关税 |
二、中国机电产品的对美出口贸易结构 |
第三节 中国机电行业的完全碳强度现状 |
一、完全碳强度的基本核算方法 |
二、中国机电行业完全碳强度的变化 |
第三章 美国碳关税的标准与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 |
第一节 美国碳关税征收标准的拟定与拓展 |
一、美国碳关税的拟定征收标准 |
二、碳关税标准与工业化累积人均碳排放 |
第二节 美国碳关税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影响机制 |
一、大国关税模型的局部均衡分析 |
二、效用函数与生产成本函数分析 |
第四章 美国碳关税情景下的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分析 |
第一节 美国碳关税下的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成本测算 |
一、指标选取与模型建立 |
二、统计性描述与面板数据回归 |
三、加征碳关税时的机电产品出口损失率 |
第二节 碳关税下中国机电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变化 |
一、中国机电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变化 |
二、中国机电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变化 |
第三节 中国机电行业的碳强度与价格调整策略分析 |
一、中国机电行业直接碳强度的回归分析 |
二、中国出口机电产品的价格应调整幅度估算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美国碳关税将加重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成本 |
二、碳关税降低中输美机电产品的竞争力和依赖度 |
三、中国机电行业的能源与资本结构亟待优化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加强中美对话,深化碳关税谈判 |
二、反制美国碳关税,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 |
三、鼓励机电行业开放创新,管理成本与价格 |
四、借鉴欧美经验,完善我国的碳交易制度 |
五、政府与机电行业协会引导并监管低碳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研究 ——基于中国的理论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解析法 |
二、数理建模法 |
三、计量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主要的不足 |
第一章 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文献述评 |
第一节 贸易自由化对个体教育投资的影响 |
一、个体教育投资的决定因素 |
二、贸易自由化影响教育投资的机制 |
第二节 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本 |
一、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二、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全球分工与比较优势 |
一、比较优势指标的测算 |
二、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
三、全球分工与比较优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二章 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投资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个体教育投资决策 |
一、教育产出函数 |
二、个体教育投资决策函数 |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技能溢价渠道 |
一、需求侧分析 |
二、生产侧分析 |
三、开放经济下的均衡分析 |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就业效应渠道 |
一、贸易自由化的就业创造与破坏效应 |
二、就业机会与人力资本投资 |
第四节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
一、生产成本函数与比较优势 |
二、开放经济下的均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及分布:特征和事实 |
第一节 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
一、关税政策的演进过程 |
二、关税政策实施的经济功能 |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的测度及定量分析 |
一、贸易自由化指标测度 |
二、贸易自由化的特征性事实 |
第三节 中国人力资本结构分布特征 |
一、人力资本积累与教育结构分布 |
二、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分布 |
第四节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投资及结构分布:图形分析 |
一、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二、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分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第一节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
二、变量选取及测度 |
三、数据说明 |
第二节 估计结果及分析 |
一、地区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基准回归 |
二、地区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异质性回归 |
第三节 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 |
一、内生性问题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机制分解——技能溢价与就业效应 |
一、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
二、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一节 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基于DID方法 |
一、计量模型设定和平行趋势检验 |
二、计量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稳健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一、稳健性检验设计 |
二、估计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拓展分析:地区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分布 |
一、计量模型设定和平衡趋势检验 |
二、计量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
第一节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二节 估计结果及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二、内生性问题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改变比较优势定义: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
二、改变比较优势定义:Michaely指数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关于贸易自由化对个体教育投资影响的结论 |
二、关于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结构及其分布影响的结论 |
三、关于贸易自由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比较优势影响的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含义 |
一、继续深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提升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
二、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使用,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
三、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匹配培育外贸竞争优势的人才需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韩政府采购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政府采购政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政府采购政策相关概念 |
一、政府采购 |
二、政府采购政策 |
三、政府采购绩效预算 |
四、政府采购规模 |
第二节 政府采购政策理论依据 |
一、政府采购绩效预算理论 |
二、政府采购交易成本理论 |
三、政府采购规模效应理论 |
四、政府干预市场边界理论 |
第三节 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分析 |
一、减少财政支出 |
二、提升采购资金利用效率 |
三、防止行政腐败 |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
五、扶持民族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
六、促进自主创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韩政府采购政策体系比较 |
第一节 中韩政府采购与相关政策的关系比较 |
一、中韩政府采购政策组成体系比较 |
二、中韩政府采购政策立法理念比较 |
三、中韩政府采购与财政政策衔接的比较 |
四、中韩政府采购与税收政策衔接的比较 |
第二节 中韩政府采购环境比较 |
一、中韩政府采购文化环境比较 |
二、中韩政府采购制度环境比较 |
三、中韩政府采购市场环境比较 |
四、中韩政府采购国际贸易环境比较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韩政府采购预算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政府采购预算分析 |
一、政府采购目标体系 |
二、政府采购目标组合标准 |
三、政府采购综合预算模式 |
四、中国政府采购规模 |
五、政府采购预算规模约束 |
第二节 韩国政府采购预算分析 |
一、政府采购目标体系 |
二、政府采购目标组合标准 |
三、政府采购综合预算模式 |
四、韩国政府采购规模 |
五、政府采购预算规模约束 |
第三节 中韩政府采购预算比较 |
一、政府采购目标体系 |
二、政府采购目标组合标准 |
三、政府采购综合预算模式 |
四、中韩政府采购规模比较 |
五、政府采购预算规模约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韩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现机制比较 |
第一节 中韩政府采购实体权责比较 |
一、中韩政府采购预算单位体系及权责 |
二、中韩政府采购机构体系及权责 |
三、中韩政府采购政策实施能力与职业化 |
第二节 中韩政府采购政策实现过程 |
一、中韩政府采购组织模式 |
二、中韩政府采购方式 |
三、中韩政府采购合同管理 |
第三节 中韩政府采购政策的监督管理比较 |
一、中韩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监管体系 |
二、中韩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监管范围 |
三、中韩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监管权责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韩政府采购相关经验研究 |
第一节 韩国政府采购案例分析 |
一、韩国企业进入东南亚政府采购市场案例 |
二、韩国仁川机场相关案例 |
第二节 中国政府采购案例 |
一、苏州三星电子空调相关案例 |
二、现代华越医疗机械相关案例 |
三、北京市对微软公司进行政府采购的事例 |
第三节 韩国政府采购经验 |
一、免费提供海外招标信息 |
二、免费发放英文业绩证明书 |
三、实施出口战略企业培育事业政策 |
四、相关机构合作奠定进军基础 |
第六章 中国政府采购政策实现措施建议 |
第一节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
第二节 明确政府采购适用范围 |
第三节 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合理化 |
第四节 采购机构设置合理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美贸易摩擦对P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贸易摩擦的类型方面 |
1.2.2 贸易摩擦的成因方面 |
1.2.3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影响方面 |
1.2.4 应对措施方面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贸易摩擦概念综述 |
2.1.1 贸易摩擦与贸易战等相关概念 |
2.1.2 中美贸易摩擦典型形式 |
2.1.2.1 反倾销 |
2.1.2.2 反补贴 |
2.1.2.3 保障措施 |
2.1.2.4 特别保障措施 |
2.2 贸易摩擦相关理论 |
2.2.1 重商主义理论 |
2.2.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2.3 超保护贸易理论 |
2.2.4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
2.3 国际贸易及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资源基础理论 |
2.4 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
2.4.1 PEST分析法 |
2.4.2 SWOT分析法 |
2.4.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3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成因、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成因 |
3.1.1 国际环境因素 |
3.1.1.1 钢铁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
3.1.1.2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3.1.1.3 WTO相关条款的局限性 |
3.1.2 中方原因 |
3.1.2.1 钢铁产能快速扩张,出口量不断增加 |
3.1.2.2 钢铁产品附加值以及出口价格偏低 |
3.1.2.3 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 |
3.1.3 美方原因 |
3.1.3.1 政治因素影响 |
3.1.3.2 美国钢铁产业日渐萎靡,贸易保护主义回流 |
3.2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现状 |
3.2.1 中国钢铁产品对美出口贸易情况 |
3.2.1.1 中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概况 |
3.2.1.2 中国钢铁产品对美出口概况 |
3.2.2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形式 |
3.2.2.1 反倾销 |
3.2.2.2 反补贴 |
3.2.2.3 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 |
3.3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 |
3.3.1 “337调查”开始应用于钢铁产品 |
3.3.2 以国家安全之名启动“232调查” |
3.3.3 再次启动301调查 |
3.3.4 SA8000社会壁垒 |
3.3.5 “碳关税”征收在即 |
4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背景下P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 |
4.1 P企业的基本情况 |
4.2 P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
4.2.1 政治法律环境 |
4.2.2 经济环境 |
4.2.3 社会文化环境 |
4.2.4 技术环境 |
4.2.5 小结 |
4.3 P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3.5 小结 |
4.4 P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
4.4.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4.4.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4.4.3 替代品的威胁情况分析 |
4.4.4 新进入者的威胁情况分析 |
4.4.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分析 |
4.4.6 小结 |
5 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和升级对P企业的影响 |
5.1 消极影响 |
5.1.1 提高进出口贸易的交易成本 |
5.1.2 加剧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造成出口规模萎缩 |
5.1.3 限制企业自身发展,导致企业规模缩减 |
5.2 积极影响 |
5.2.1 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的形成 |
5.2.2 有利于推动企业对外投资 |
5.2.3 有利于实现贸易伙伴的多元化 |
6 P企业应对对策 |
6.1 强化对贸易摩擦的防范意识,提高应对能力 |
6.2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6.3 构建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分散市场风险 |
6.4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国际化经营 |
6.5 择机寻求与其他优势钢企的并购重组,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青岛Y外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竞争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国际船舶代理概述 |
2.1.1 国际船舶代理介绍 |
2.1.2 国际船舶代理业务范围及特点 |
2.1.3 我国国际船舶代理行业的发展历程 |
2.2 企业竞争力概述 |
2.2.1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2.2.2 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
2.2.3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2.3 企业竞争力分析模型介绍 |
2.3.1 波特五力模型 |
2.3.2 VRIO模型 |
3 青岛Y外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 |
3.1 Y外资船代简介 |
3.2 青岛港和青岛国际船代行业发展状况 |
3.2.1 青岛港的发展现状 |
3.2.2 青岛国际船代行业的发展现状 |
3.3 Y外资船代VRIO分析 |
3.3.1 价值性分析 |
3.3.2 稀缺性分析 |
3.3.3 不易复制性分析 |
3.3.4 组织性分析 |
3.4 Y外资船代波特五力分析 |
3.4.1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 |
3.4.2 替代品的威胁 |
3.4.3 现有对手间的竞争 |
3.4.4 买方的议价能力 |
3.4.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 青岛Y外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4.1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 Y外资国际船代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
4.2.1 船代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3 几何平均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3 Y外资国际船代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 |
4.3.1 Y外资船代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3.2 Y外资船代竞争力评价结果 |
4.3.3 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力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 青岛Y外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
5.1 提升企业核心业务能力 |
5.1.1 提升主营船代业务能力 |
5.1.2 提升业务服务的客户满意度 |
5.2 提升企业业务拓展能力 |
5.2.1 培养销售人员 |
5.2.2 拓展新业务的开发能力 |
5.3 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
5.3.1 提升品牌形象 |
5.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3.3 健全公司管理体系 |
5.3.4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
5.3.5 完善企业KPI考核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Y外资船代竞争力分析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贸易保护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以福耀玻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关于福耀玻璃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2.1 企业国际竞争力含义 |
2.2 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新新贸易理论 |
2.3 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
2.3.1 基于国家层面的因素 |
2.3.2 基于产业层面的因素 |
2.3.3 基于企业层面的因素 |
2.4 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
2.4.1 基于国际贸易的视角 |
2.4.2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 |
3 贸易保护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3.1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概述 |
3.1.1 中国制造业总体竞争力 |
3.1.2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竞争力 |
3.2 贸易保护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不利影响 |
3.2.1 关税壁垒削弱产品价格竞争力 |
3.2.2 反倾销抑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
3.2.3 技术性贸易壁垒抬高企业成本 |
3.3 贸易保护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
3.3.1 强调自由贸易立场,加强自贸区的建设 |
3.3.2 支持鼓励企业走出去,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
3.3.3 企业提升自身生产效率,培育核心竞争力 |
3.3.4 建立并完善企业投资风险应对机制 |
4 福耀玻璃案例介绍 |
4.1 福耀玻璃概况 |
4.2 福耀玻璃发展历程 |
4.2.1 第一阶段:企业初步探索阶段(1987-1995) |
4.2.2 第二阶段: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阶段(1996-1999) |
4.2.3 第三阶段:企业全面扩张阶段(2000-2011) |
4.2.4 第四阶段:企业全球投资建厂阶段(2012-至今) |
4.3 福耀玻璃美国投资历程 |
4.4 贸易保护环境下福耀玻璃跨国投资所遇问题 |
4.4.1 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保护壁垒 |
4.4.2 产品遭遇反倾销诉讼,成本优势丧失 |
4.4.3 美国工厂初期产能不足导致运营亏损 |
4.4.4 企业与美国工会冲突并遭OSHA罚款 |
5 福耀玻璃案例分析 |
5.1 贸易保护环境下福耀玻璃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经营策略 |
5.1.1 联姻圣戈班,规避技术性贸易保护壁垒 |
5.1.2 引进国际经营管理机制,增强企业管理竞争力 |
5.1.3 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因地制宜调整经销模式 |
5.1.4 优先布局浮法玻璃生产线,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
5.1.5 妥善协调工会及劳工关系,克服本土化经营阻力 |
5.2 福耀玻璃跨国投资经营业绩评价 |
5.2.1 盈利能力保持增长 |
5.2.2 研发能力逐年增强 |
5.2.3 营运管理能力较强 |
5.3 福耀玻璃国际竞争力分析 |
5.3.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5.3.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5.3.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5.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5.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5.4 福耀玻璃国际竞争力比较 |
5.4.1 经营策略比较 |
5.4.2 国际投资策略比较 |
5.4.3 贸易保护应对策略比较 |
5.5 福耀玻璃竞争优势总结 |
5.5.1 国内产能布局完善 |
5.5.2 专一化经营程度高 |
5.5.3 质量管理良好 |
5.5.4 品牌塑造成功,企业形象较好 |
6 福耀玻璃案例总结 |
6.1 福耀玻璃案例启示 |
6.1.1 深耕主营业务市场,突出产品竞争能力 |
6.1.2 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合理规避贸易保护壁垒 |
6.1.3 完善产业投资布局,提高供应商议价能力 |
6.1.4 充分认识投资国的经营规则,协调好劳资双方的关系 |
6.1.5 拓宽国际投资视野,增强企业国际影响力 |
6.2 福耀玻璃未来投资风险 |
6.2.1 贸易保护环境下的汇率风险 |
6.2.2 海外工厂产能释放不足风险 |
6.2.3 劳资关系不稳定风险 |
6.3 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建议 |
6.3.1 全面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
6.3.2 成立专业团队应对国际贸易保护手段 |
6.3.3 全面了解投资国投资环境,完善产业布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从容面对WTO(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产品补贴规则研究[D]. 傅一苹.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林明灯. 苏州大学, 2020(06)
- [3]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出口的影响[D]. 李鑫.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唐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美国碳约束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基于美国征收碳关税的设想[D]. 余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贸易自由化、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研究 ——基于中国的理论与经验[D]. 潘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中韩政府采购政策比较研究[D]. 张熙英(JANG HEE YOUNG).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中美贸易摩擦对P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D]. 周忠超. 云南大学, 2019(03)
- [9]青岛Y外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竞争力评价[D]. 张桂豪.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10]贸易保护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以福耀玻璃为例[D]. 陈泰安.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