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河段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南通河段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一、南通河段事故频发原因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希[1](2020)在《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文中指出本文是对水利政策影响下的社会史考察。选取经历运河停漕这一历史事件后的鲁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一个具有与众不同背景的区域,为探索考察社会的经济变迁、文化生活和生态环境诸多方面内容,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和开放的研究平台。通过将运河放置在社会发展的脉络中进行审视,利用视角转换、脉络梳理和史料挖掘,多方面考察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运河停漕折射出的鲁西区域社会发展景象,探究山东运河区域社会与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相吻合的共有时代趋势,以及在运河兴衰影响作用下呈现出的独特变迁过程。试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填充运河停漕与区域社会研究的学术体系,以及探究由此形成的区域社会独特的历史发展路径。本文分为七章,加上绪论与结语共分九个部分,每一部分既独立成篇,同时又与其他章节存在逻辑关系,共同构成了整篇论文的主体。绪论部分主要是学术史回顾,对此前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探讨,同时对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范围和写作方法进行说明与介绍。第一章,将鲁西社会经济的变迁置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导致漕粮河运结束的内外部要素,从多角度立体透视和分析运河停漕的动议及实施过程。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运河停漕前后,为应对运河停漕这一宏大国家政策的时代转折,从中央到地方的水利管理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第三章,通过地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了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以及山东运河工程局围绕地方实际展开的水利治理活动,肯定现代科学技术为水利事业带来的崭新理念。第四章,通过剖析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之间的关系,将水利纠纷放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展示村际、县际、省际相邻利害关系群体之间的博弈,对环境变迁、资源整合、民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对解决水利纠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主要叙述了在自然灾害及兵匪变乱因素的影响下,当社会平衡被打破之后,对鲁西民众的社会心理和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第六章,在新式交通工具兴起的背景下,对运河停漕、航运发展、铁路开通、公路兴筑后的区域社会做出分析,希望以此勾勒出乡村与城市、中心与边缘、鲁西地区与其他地区各层次的动态轨迹,探索鲁西地区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实施路径。第七章,通过士绅活动、民众生活、风俗改良等作为切入点,梳理鲁西地方社会治理中传统与现代并行的应对举措,其中既有政府行政的强制力量,也有士绅民众的自觉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民众信仰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

崔志华[2](2019)在《长江挖入式港池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长江流域港口经济持续发展,沿江深水岸线几近枯竭,急需开发新的岸线资源。挖入式港池作为新颖的港口开发形式,在长江流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安全事故发生率也大大增加。因此,开展长江挖入式港池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很有意义。本文结合如皋港挖入式港池现状和事故险情情况,对影响通航安全的主要风险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挖入式港池水域综合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如皋港为例,分析公用以及企业自用的挖入式港池概况、设计船型和泊位布置等,研究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及风险,包括航道、自然环境、船舶交通流、港口保障措施、通航安全信息等。在此基础上,评估了设计船型港池航道适应性。对于部分大吃水设计船型,采取拖轮协助的方式,并选择合适潮位进出港池,可满足单向通航的需求。(2)通过对港池事故的历史数据分析,对事故分布规律及影响港池通航安全的因素进行归纳,建立挖入式港池水域风险评价系统结构,构建挖入式港池水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对挖入式港池水域进行模糊风险评价,对船舶通航区域的通航风险进行量化评估。(3)针对以如皋港为代表的长江沿线挖入式港池存在的通航安全风险,提出港池管理协调委员会的概念,构建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制定港池管理方法,完善船舶航行规则,通过港池船舶调度中心调度船舶进出港池的秩序,并完善港池安全和防污染的配套设备。

李小庆[3](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张雅芝[4](2019)在《地方政府水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 ——以成都市温江区“河长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镇不断融合,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总量大,资源消耗量增大,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水污染现象呈现于公众面前,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自十八大以来,国家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新高度,水环境治理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在水环境治理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存在部门职责划分不明、治理沟通不畅、治理成效不佳、治理成果难以维持等。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河长制”。“河长”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并对管辖区域的河湖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直接负责。“河长制”主要利用各级党政领导的行政权威,调动各级政府的治水积极性,有效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治理河流水问题,希冀在短时期内取得显着成效。在河长制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管理的碎片化和河湖的环境整体性矛盾,地方政府需要采取跨部门协同推进河湖的综合治理,更好地实现治理目的。本文选取温江区“河长制”跨部门协同案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案例研究等方法,通过使用整体政府理论,去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河长制中的跨部门协同,如何进一步提升水治理的成效。本文细致地分析温江区“河长制”中跨部门协同的运作现状,探讨跨部门协同的成效。并从中河长制协同现状中,总结温江区河长制跨部门协同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深藏于现象背后的实质。得出以下结论:(1)温江区河长制的跨部门协同主要呈现出三种协同方式,横向上协同表现为同级政府不同涉水职能部门间沟通与联动,纵向上协同体现为四级河长上下协作,内外协同展现为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个人的合作治水。(2)温江区河长制的跨部门协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改善“九龙治水”的乱象,整合资源并提升治理效率,有效地减轻公众与政府间的距离感。(3)温江区河长制的跨部门协同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协同主体能力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陷入“责任困境”、协同浮于表面,自利倾向行为导致协同效果不佳等。再通过对全国范围内河长制实施经验介绍,提取其中值得借鉴的跨部门协同做法,有针对性的提出经验借鉴的改进方法,以便更好的实现河长制中的跨部门协同,实现河长制的治理目标,为其他地区的河长制的跨部门协同寻求更好的实施办法,为行政管理碎片化寻找解决途径。

曹玮[5](2017)在《长江下游航道突发事件处置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道突发事件会对航道及通航条件、人员安全、航行船舶安全等带来严重影响。做好航道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应急处置及后续处置方案,能有效减少事故灾害带来的危害,是船舶安全通航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统计调查,研究长江下游航道突发事件处置方案,主要成果如下:1、以长江下游航段为研究背景,研究了水上突发事件的国内外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定义了航道突发事件。根据统计的长江下游航道自然条件、航道近期演变情况及航道维护特点,总结了长江下游航段自然条件复杂、航道易淤浅、航道维护难度大等特点。2、统计分析了近年来长江下游航道典型突发事件各类事故原因所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长江下游航道突发事件特点;并根据长江下游航道维护对象的特点,将航道突发事件分为航标突发事件、水上交通事故引发通航问题类突发事件、航道维护突发事件、整治建筑物突发事件等四类。3、根据长江下游航道环境,以及下游航道突发事件的特点,依据应急和风险管理理论,结合航道维护硬件设标和软件设备的调研结果,对靠泊基地和配套设备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提出了优化靠泊基地布局方案,航标船、测量船的配备数量和性能要求,并结合现有科技航道平台功能提出了发展建议。4、基于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长江下游航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原则,制定了长江下游航道四类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处置流程和处置方法。从消除延伸影响、保障航道安全畅通、维护航道部门形象等角度出发,为了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后续工作,分析制定了事后六项工作。本文研究成果对长江下游航道有序通航的维持,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玉军[6](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刘小芳[7](2016)在《长江南通段船舶锚泊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长江航运业的快速发展,长江南通段到港和过境船舶逐渐增多,日益增长的船舶锚泊需求与锚地容量的不足、锚泊管理滞后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导致船舶大量积压,延长了船舶货物运输周期,制约了地方港口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船舶碰撞、泄漏等事故的发生,危及到水上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对长江水域环境造成污染。海事管理机构作为船舶锚泊安全监督管理的主管单位,在锚泊安全管理工作上面临巨大监管风险和压力。为进一步加强长江南通段水域锚泊安全管理,维护正常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的安全,保护水域环境,及时发现和有效应对长江南通段锚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船舶锚泊安全管理水平,开展长江南通段水域船舶锚泊安全管理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调研长江南通段水域锚泊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影响船舶锚泊安全的因素出发,深入剖析当前锚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航运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港口锚泊安全管理经验,结合长江南通段辖区锚泊安全管理现状、面临的压力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公共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从建立锚泊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锚泊安全管理、事故防范及水上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苏文明[8](2015)在《温州侨区水域通航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长江江苏段航道运输能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是运输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尽管相关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通航安全事故还是频繁发生。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改善航道通航安全状况,减少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在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长江江苏段航道船舶通航安全评价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利用评价模型对江苏段水域的四个河段进行安全评价。首先,研究长江江苏段航道船舶通航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规律及特点,对事故主要类型,事故发生与时间和天气的原因进行归纳,然后用系统工程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将长江航道通航安全系统分为地理环境子系统、物理状态子系统和人类行为子系统,并从环境、船舶、人和管理4个方面全面研究影响长江航江苏段道船舶通航安全的各种因素。其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将长江江苏段航道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为6类29个,并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随后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建立长江江苏段航道船舶通航安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评价模型对长江江苏段的4个河段船舶通航安全进行评价,得出4个河段安全状况均处于较高风险等级和高风险等级之间。分析风险等级较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解决该水域船舶通航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凌华[9](2015)在《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稳定的河漫滩沉积中含有丰富的流域洪水事件和环境污染信息,为开展河漫滩环境沉积学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长江南京-镇江段地处长江下游,沿岸发育了较大面积的河漫滩。本文在长江南京段采集NB1孔、NB2孔(露头剖面)和GB88孔3个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在镇江段采集ZR99孔和ZH51孔2个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岩芯,综合运用地貌与沉积学的调查与方法,结合实验室137Cs测年、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系统分析长江下游感潮河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及环境意义,探讨河漫滩沉积记录的洪水事件,评价现代河漫滩沉积环境质量并重建长江下游南京段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以灰色、棕色为主;沉积物颗粒较细,主要包括粘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和少量的砂。河漫滩露头发育厚为20-30 cm的泥样加积层,泥样加积层间发育几厘米厚的砂层。泥样沉积层内包含许多毫米级的薄层理,主要为粗细交互层理,这些层理以水平层理为主,局部发育波状层理。滩面泥裂构造广布。2)长江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径偏细,沉积水动力较弱,其中南京段NB1孔和镇江段ZR99孔所在河漫滩的沉积水动力最大。在垂向上,南京段NB1孔的砂含量在部分层位较高,对应洪水沉积事件;镇江段ZR99孔的砂含量和平均粒径由底层向表层增加,反映了不断增强的沉积水动力;镇江段ZH51孔分选性具有明显阶段性。河流比降、河势、分汊河床演变以及滩面植被是影响长江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的重要因素。3)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磁化率较高,频率磁化率较低,其中磁化率与沉积物粒度的相关性不明显,频率磁化率与沉积物粒度的相关性相对明显。南京段NB1孔沉积物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频率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较为明显。沉积物来源、有机质/植物残体含量、氧化还原环境是影响现代河漫滩沉积物磁化率的重要因素。4)除CaO外,沉积物各元素符合“元素的粒度控制规律”。流域地质背景、风化作用、沉积水动力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河漫滩沉积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NB1孔微量元素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反映了流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污染历史。5)现代河漫滩沉积物中的砂含量可以指示流域的洪水事件。现代河漫滩沉积常量元素含量也可以指示流域洪水事件:洪水规模越大,Al2O3、Fe2O3、K2O、MgO、MnO、P5O2、TiO2含量越少,SiO2、Na2O的含量越多;反之则反。NB1孔沉积物粒度和常量元素含量变化清晰指示了 1954年和1983年两次流域特大洪水事件。6)运用长江干流沉积物质量分级标准、沉积物质量生物效应范围法(FDEP泥沙质量准则)、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现代河漫滩沉积NB1孔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认为现代河漫滩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长江巨量来水来沙的稀释作用是河漫滩沉积环境污染并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根据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长江下游南京段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54年,沉积物没有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第二个阶段为1954年到80年代早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随沿江地区农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大。第三个阶段为1983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因大规模洪水的稀释作用而降低。第4个特征阶段为80年代中后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上升。第五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到2003年,随着沿江地区农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为严重,但受高频率、大规模洪水的稀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没有明显上升。第六个阶段是2003年至2012年,可能受三峡大坝蓄水和环境监管力度增强的综合影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下降。研究发现,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物以粗细交替的含砂或者黏土的粉砂沉积为主,局部有薄砂层或者粒度较粗的层位,对应流域大洪水事件的沉积。根据长江下游南京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年代学、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的研究,分析了河漫滩沉积特征,恢复了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洪水事件,评价了现代河漫滩沉积环境质量并重建了河漫滩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长江下游现代河漫滩记录的现代洪水沉积事件研究为河漫滩、阶地和古洪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参考。

袁博[10](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二、南通河段事故频发原因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通河段事故频发原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三、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复故还是从新:积重难返下的停漕改折
    第一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外部因素
        一、黄河铜瓦厢改道的冲击
        二、漕粮海运的日渐活跃
        三、各方博弈后开出的“救时方”
    第二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自身原因
        一、日渐衰败的管理制度
        二、吏蠹民瘼的漕粮弊政
        三、难以维系的济运保运
    第三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深远影响
        一、政府治水预算大幅削减
        二、民众生存空间受到侵蚀
        三、经济发展重心逐渐转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中央到地方:运河停漕前后管理规制的演替
    第一节 管理制度的时空对比与分析
        一、管理机构的调整
        二、管理方式的变化
    第二节 社会秩序控制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一、卫所裁撤后的屯田处置
        二、水域秩序的管理变革
        三、因时调整下的因地制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民国山东运河的地方治理
    第一节 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的治水思路及实施
        一、以施工测量为先导的治水策略
        二、以涸复地亩为目标的工程建设
    第二节 山东运河工程局的治水思路及实施
        一、整理前人文献成果
        二、运河治理前期查勘
        三、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第三节 民国山东水利工程的成效与不足
        一、水利工程取得的明显成效
        二、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邻为壑: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秩序互动
    第一节 水利治理体系引发社会关注
        一、山东水利问题的多方表达
        二、政策调整背后的经济因素
    第二节 堤内堤外:以武城县甘泉郑口两村案为例
        一、甘泉郑口两村诉讼案件始末
        二、堤内堤外水利纠纷案件分析
        三、“避水纠纷”呈现出的类型特征
    第三节 33.6公尺与35.1公尺之争:由来已久的苏鲁运河纷争
        一、山东疏浚运河引起江苏抗议
        二、江苏修建大堤引发山东不满
        三、难以调和的区域矛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患与内乱:水环境系统变迁与地方动乱
    第一节 运河区域灾害频仍
        一、多重交织的自然灾害
        二、迁徙逃离的无奈之举
    第二节 土匪叛乱中民众的应对
        一、土匪聚集的社会根源
        二、匪患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官民应对的策略措施
    第三节 兵燹带给民众的深重灾难
        一、兵与匪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对地方社会造成的破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运河之外: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
    第一节 新式交通工具的驱动作用
        一、艰难生存的航运业
        二、铁路运输业的勃兴
        三、新式公路的建设与管理
    第二节 寻求经济增长新的发展路径
        一、谋求贸易方式的转变
        二、夹缝中求生的工商业者
        三、依托优势产业寻找生机
    第三节 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的新模式
        一、科学技术指导下的新型棉花种植
        二、棉花运销带动下的花行产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因时而异: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秩序整合
    第一节 但得蜜成甘众口:热心家乡发展的士绅阶层
        一、关注参与日常事务
        二、积极推动各项事业
    第二节 现代化的压力:乡村危机下的民众生活水平分析
        一、乡村民众面临的诸多挑战
        二、鲁西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
    第三节 被动改变与主动选择:新生活下的老风俗
        一、延续多年的传统民间信仰
        二、民国祀神之风仍大有市场
        三、政府改良风俗的多种手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长江挖入式港池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如皋港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风险评价基本理论及方法
    2.1 系统工程学
    2.2 风险评价方法介绍
        2.2.1 事故树分析法
        2.2.2 FSA评价方法
        2.2.3 模糊综合评价
        2.2.4 挖入式港池水域风险评价方法的确定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辖区通航环境及风险因素
    3.1 如皋港挖入式港池概况
        3.1.1 公用挖入式港池
        3.1.2 企业自用挖入式港池
    3.2 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
        3.2.1 航道
        3.2.2 气象水文条件
        3.2.3 船舶交通流
        3.2.4 港口保障设施
        3.2.5 通航安全信息
    3.3 设计船型港池航道适应性
        3.3.1 进港池航道轴线
        3.3.2 航道水深
        3.3.3 港池宽度
        3.3.4 港池水域航道宽度
        3.3.5 风险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挖入式港池水域综合风险评价研究
    4.1 近5 年事故险情统计分析
    4.2 挖入式港池通航安全主要风险
    4.3 挖入式港池水域风险系统结构
    4.4 挖入式港池水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4.2 评价指标选取的阐述
        4.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5 挖入式港池水域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4.5.1 因素集及评价集的构建
        4.5.2 权重的确定
        4.5.3 隶属度的确定
        4.5.4 评价模型的建立
        4.5.5 评价向量的清晰化
        4.5.6 决策建议
    4.6 挖入式港池水域模糊风险评价
        4.6.1 各个层次事故影响因素权重
        4.6.2 评价矩阵和评价向量
        4.6.3 确定评价向量
    4.7 风险评价结果及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挖入式港池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5.1 港池管理协调委员会概念的提出
    5.2 明确港池安全管理责任主体
    5.3 构建港池安全管理模式
        5.3.1 港池管理协调委员会工作职责
        5.3.2 港池管理协调委员会组织结构
        5.3.3 港池管理协调委员会各岗位及部门职责
    5.4 通航安全监管措施
        5.4.1 制定实施港池管理办法
        5.4.2 明确港池水域船舶航行规则
        5.4.3 建立港池船舶调度中心
        5.4.4 完善港池安全和防污染设施配备
        5.4.5 优化港池水域通航安全信息服务
        5.4.6 强化港池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挖入式港池水域风险评价调查表
附录二 如皋港挖入式港池管理办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论文摘要

(3)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地方政府水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 ——以成都市温江区“河长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评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本文的研究空间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跨部门协同的概念界定与基本阐述
        2.1.1 跨部门协同的概念界定
        2.1.2 跨部门协同的基本阐述
    2.2 理论基础
        2.2.1 整体政府理论
        2.2.2 理论在本文的运用
3.温江区河长制的跨部门协同案例
    3.1 温江区河长制的跨部门协同背景介绍
        3.1.1 水环境复杂性需要跨部门协同
        3.1.2 温江区推行河长制的背景简介
    3.2 温江区河长制推行与跨部门协同体现
        3.2.1 温江区河长制的推行过程
        3.2.2 温江区河长制中协同平台的搭建工作
    3.3 温江区“河长制”中的跨部门协同现状
        3.3.1 温江区河长制中的横向部门间协同现状
        3.3.2 温江区“河长制”中的纵向协同现状
        3.3.3 温江区“河长制”中的内外协同现状
    3.4 温江区“河长制”跨部门协同的成效
        3.4.1 改善“九龙治水”的乱象
        3.4.2 整合资源提升效率
        3.4.3 缩短政府与公众的距离感
4.温江区水治理中跨部门协同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协同沟通不畅源于协同领导能力缺失
    4.2 协同浮于表面源于“责任困境”
    4.3 协同效果不佳源于自利倾向行为
    4.4 社会参与度不高源于缺乏授权和资源不足
5.完善“河长制”跨部门协同的经验介绍与对策建议
    5.1 河长制推行现状和经验介绍
        5.1.1 河长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情况
        5.1.2 具有代表性的省市河长制协同实施经验
        5.1.3 全国各地河长制中的跨部门协同经验
    5.2 借鉴国内外水治理跨部门协同的管理经验
        5.2.1 借鉴英国泰晤士河污染治理经验
        5.2.2 借鉴江苏省南通市河长制协同经验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长江下游航道突发事件处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
        1.2.2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过程研究
        1.2.3 突发事件应急设施的配布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1.2.4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的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航道突发事件相关概念
        2.1.1 航道突发事件定义
        2.1.2 航道突发事件分类
        2.1.3 航道突发事件基本应急属性
    2.2 突发事件处置的理论基础
        2.2.1 危机管理理论
        2.2.2 应急管理理论
        2.2.3 风险管理理论
        2.2.4 突发事件演化过程控制的关键要素识别
    2.3 小结
第三章 长江下游航道通航条件及维护情况
    3.1 研究范围
    3.2 通航环境
        3.2.1 自然条件
        3.2.2 与通航有关设施
    3.3 河床演变及航道条件
        3.3.1 白茆沙水道
        3.3.2 通州沙水道
        3.3.3 南通水道
        3.3.4 浏海沙水道
        3.3.5 福姜沙水道
        3.3.6 长江下游航道特点
    3.4 航道的维护情况
        3.4.1 航道维护管理对象
        3.4.2 维护工作内容
        3.4.3 维护工作的难点
    3.5 小结
第四章 长江下游航道突发事件调查与分析
    4.1 长江下游航道典型突发事件调查
    4.2 辖区突发事件统计分析
    4.3 长江下游航道突发事件特点
        4.3.1 事发船舶大型化
        4.3.2 引发航道不畅的比例上升
        4.3.3 事故类型复杂,处理难度加大
        4.3.4 事故后果严重、损失呈增大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配套设施研究
    5.1 配套硬件设施基本情况
    5.2 配套硬件设施突发事件处置的适应性分析
        5.2.1 航标船与突发事件处置的适应性分析
        5.2.2 测量船与突发事件处置的适应性分析
    5.3 靠泊基地与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适应性分析
        5.3.1 靠泊基地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5.3.2 靠泊基地设置
        5.3.3 靠泊基地优化分析
    5.4 配套软件设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适应性分析
        5.4.1 南浏段数字航道
        5.4.2 电子航道图3.0版本
        5.4.3 上浏段数字航道
    5.5 小结
第六章 航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
    6.1 航道突发事件风险因子分析与控制要素识别
        6.1.1 航道突发事件风险因子分析
        6.1.2 航道突发事件控制要素识别
    6.2 应急处置原则
    6.3 应急处置机构的设置
    6.4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6.4.1 航标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
        6.4.2 航道维护尺度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应急处置
        6.4.3 水上交通事故引发通航问题的现场应急处置
        6.4.4 整治建筑物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
    6.5 事故信息传递和报告
    6.6 小结
第七章 突发事件处置后继跟踪
    7.1 突发事件原因及后果分析
    7.2 消除事故对航道的后续影响
    7.3 开展航道索赔工作
    7.4 信息发布
    7.5 后评估和资料汇总
    7.6 问责或奖励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长江南通段船舶锚泊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实地研究法
        (四)经验总结法
第一章 船舶锚泊安全管理相关概念界定与本研究运用的理论工具
    一、概念界定
        (一)锚地概念与分类
        (二)船舶锚泊概念与方式
        (三)船舶锚泊安全管理
    二、本研究运用的相关理论
        (一)公共管理理论
        (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三)应急管理理论
第二章 长江南通段船舶锚泊安全管理现状
    一、锚地基本情况
        (一)锚地和停泊区概况
        (二)锚地附近水域通航环境
        (三)锚地水域水文气象
    二、锚地管理现状
        (一)锚地建设与维护体制
        (二)锚地监督管理现状
        (三)锚地使用和审批原则
    三、锚泊船舶安全管理现状
        (一)锚泊船舶日常安全监管
        (二)锚泊船舶事故处置
        (三)锚泊船舶突发事件应对
第三章 长江南通段锚泊安全管理面临的压力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船舶锚泊安全管理面临的压力
        (一)锚地资源紧缺带来的压力
        (二)水上工程建设带来的压力
        (三)恶劣自然条件带来的压力
        (四)航运业不景气带来的压力
    二、当前船舶锚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锚地规划和建设滞后
        (二)锚地安全监督管理方面
        (三)航运参与者安全意识不强
        (四)锚泊船舶事故险情频发
        (五)水上应急反应能力不足
        (六)锚泊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加强长江南通段船舶锚泊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锚地规划与建设
        (一)科学规划锚地
        (二)合理建设锚地
        (三)动态维护锚地
    二、建立锚泊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定船舶锚泊安全管理规定
        (二)建立锚泊申请制度
        (三)探索锚地分类管理
        (四)明确锚泊审批原则
        (五)建立锚泊管理台帐
    四、规范船舶锚泊安全管理要求
        (一)对驾引人员的要求
        (二)对锚泊船舶船长要求
        (三)对航运企业的要求
        (四)对海事管理部门的要求
    五、强化船舶锚泊期间的安全监管
        (一)锚泊船舶安全监管基本要求
        (二)特种船舶监管要求
        (三)恶劣天气下锚泊船舶监管要求
        (四)特殊时段锚泊船监管要求
    六、锚泊船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锚泊船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二)锚泊船舶险情处置
        (三)锚泊船舶事故处置
    七、加强水上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一)强化水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二)充实和壮大水上应急反应队伍
        (三)合理部署应急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温州侨区水域通航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航道通航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航道通航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长江江苏段航道通航现状及事故致因分析
    2.1 长江江苏段船舶通航安全状况
        2.1.1 航道自然环境
        2.1.2 水文气象
        2.1.3 交通环境
        2.1.4 船舶及船员
        2.1.5 管理状况
    2.2 长江江苏段航道通航安全事故规律性分析
    2.3 长江江苏段通航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2.3.1 地理环境因素
        2.3.2 物理状态因素
        2.3.3 直接行为人因素
        2.3.4 间接行为人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江江苏段航道通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长江江苏段通航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
        3.1.1 指标的选取原则
        3.1.2 指标的筛选
    3.2 长江江苏段通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指标体系及其功能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长江江苏段通航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常用赋权方法
        3.3.2 层次分析赋权方法
        3.3.3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
        3.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长江江苏段通航安全评价标准的选取
        3.4.1 标准的选取原则
        3.4.2 评价标准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江苏段航道通航安全评价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
    4.1 长江江苏段航道通航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4.1.1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2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2 长江江苏段船舶通航安全综合评价
        4.2.1 评价样本数据
        4.2.2 综合评价值计算
    4.3 评价结果验证及原因分析
        4.3.1 结果验证
        4.3.2 原因分析
    4.4 相关对策及建议
        4.4.1 四个河段的共性对策及建议
        4.4.2 四个河段的差异性对策及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四个河段专家评价样本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9)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漫滩沉积特征
        1.2.2 河漫滩沉积多环境指标的应用和意义
        1.2.3 河漫滩沉积在恢复古洪水事件中的应用
        1.2.4 河漫滩沉积对流域环境污染的响应
        1.2.5 河漫滩沉积与环境研究展望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和样品采集
    2.1 长江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2 长江入海水沙特征与变化
        2.1.3 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
        2.1.4 流域人类活动
    2.2 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段概况
        2.2.1 河漫滩分布
        2.2.3 河道演变
        2.2.4 河岸崩塌与防护
    2.3 野外调查和和样品采集
        2.3.1 长江南京段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
        2.3.2 长江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
        2.3.3 沉积岩芯分样及工作量
第三章 环境指标及实验分析
    3.1 粒度分析
        3.1.1 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3.1.2 粒度分析方法
    3.2 磁化率分析
        3.2.1 磁化率的环境意义
        3.2.2 磁化率的实验方法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3.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意义
        3.3.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3.3.3 X射线荧光光谱岩芯扫描分析
    3.4 ~(137)Cs时标计年原理及其实验分析
        3.4.1 ~(137)Cs时标计年原理
        3.4.2 ~(137)Cs比活度测定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
        4.1.1 河漫滩沉积岩性特征
        4.1.2 河漫滩沉积构造
        4.1.3 河漫滩沉积特征的环境意义
        4.1.4 小结
    4.2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4.2.1 南京段河漫滩沉积的粒度特征
        4.2.2 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的粒度特征
        4.2.3 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对比
        4.2.4 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的影响因素
        4.2.5 现代河漫滩沉积粒度与洪水
        4.2.6 小结
    4.3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磁化率特征与沉积环境
        4.3.1 河漫滩沉积的磁化率特征
        4.3.2 河漫滩沉积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性
        4.3.3 河漫滩沉积磁化率与重金属的相关性
        4.3.4 河漫滩沉积磁化率特征的影响因素
        4.3.5 现代河漫滩沉积磁化率指示洪水事件和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
        4.3.6 小结
    4.4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4.4.1 河漫滩沉积元素及其与粒度的相关性
        4.4.2 河漫滩沉积元素分布的影响因素
        4.4.3 河漫滩沉积地球化学元素指示洪水事件和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
        4.4.4 小结
    4.5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微层理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5.1 河漫滩沉积微层理元素分布特征
        4.5.2 河漫滩沉积微层理元素与粒度的相关性
        4.5.3 河漫滩沉积微相分析
        4.5.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流域洪水事件
        5.1.1 河漫滩沉积年代序列
        5.1.2 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记录的流域洪水事件
        5.1.3 河漫滩沉积元素特征记录的流域洪水事件
        5.1.4 河漫滩沉积的洪水标志
        5.1.5 小结
    5.2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
        5.2.1 河漫滩沉积环境质量评价
        5.2.2 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
        5.2.3 河漫滩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污染
        5.2.4 小结
第六章 论文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论文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发表及完成论文

(10)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四、南通河段事故频发原因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D]. 张希. 山东大学, 2020(01)
  • [2]长江挖入式港池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 崔志华.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2)
  • [3]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地方政府水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 ——以成都市温江区“河长制”为例[D]. 张雅芝.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长江下游航道突发事件处置方法研究[D]. 曹玮. 东南大学, 2017(04)
  • [6]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长江南通段船舶锚泊安全管理研究[D]. 刘小芳. 苏州大学, 2016(12)
  • [8]温州侨区水域通航安全评价研究[D]. 苏文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7)
  • [9]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D]. 张凌华. 南京大学, 2015(05)
  • [10]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南通河段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