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1](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提出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赵娜[2](2020)在《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当前,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深入地挖掘高校图书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动地发挥和释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的重要类型之一,不仅具有文献信息收集、管理、保存、传递等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还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从这些基础性功能中延伸出来的。高校图书馆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适应时代发展上不谋而合,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历史的变迁,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无论是古代“书院藏书楼”还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实际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未间断。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馆藏资源的价值引领功能;馆舍环境的文化熏陶功能;专业服务的示范激励功能;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功能;引导自学的品格塑造功能。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着育人意识不强;馆藏资源满意度低;服务示范效果不明显;环境熏陶效果欠佳;功能实践不畅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功能认识尚未到位;馆藏资源结构不尽合理;馆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育人合力机制尚未形成。为充分地挖掘和释放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图书馆育人意识;其次,要优化馆藏结构,发挥图书馆育人优势;再次,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第四,要注重文化建设,优化图书馆育人环境;最后,要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图书馆育人合力。该论文有图23幅,表有2幅,参考文献101篇。
秦洁[3](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赵磊[4](2020)在《毛泽东历史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历史观基于深厚的理论渊源以及丰富的实践基础而产生。在早年的私塾教育和新式教育中,毛泽东受到中国传统史学、湖湘文化的影响,早期历史观中有着深厚的内圣外王之道。毛泽东投身社会的实际斗争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影响下,他的历史观从倡导不流血革命的唯心史观彻底转向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唯物史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的阶级史观、人民史观得以形成和发展,加速了革命胜利的进程。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生产力史观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毛泽东指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据此,毛泽东基于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况和革命斗争的实践,发展出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表现为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对统一全党思想、指导革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总结出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完整概念,在理论上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呈现出螺旋前进的特点。在革命中,毛泽东始终坚持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扎根人民群众当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社会的发展形态、历史的发展规律,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指引革命的发展,而要推动革命的顺利进行,就要研究战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根据战争环境的变化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人们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使得实践和认识的内容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是为“实践第一”的辩证实践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人作为驾驭社会矛盾的主体,只有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才能改造中国社会,改造自然界。毛泽东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其历史主体性不容置喙。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强调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并指出只有团结中国最广大的农民阶级,组成工农联盟才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之本,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是推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历史观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通过研究毛泽东的历史观有助于深化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新时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罗琳[5](2020)在《昭通学院图书馆服务新农村浅探》文中认为围绕昭通学院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昭通学院图书馆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昭通学院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唐文思[6](2019)在《《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文中研究表明《新仰光报》(1950-1964)是由缅甸爱国华侨自主创办、经营的一份华文报刊,是20世纪中期缅华文坛作家发表作品的重要园地。本论文将对《新仰光报》副刊群相关的社会背景、期刊面貌、思想内容等方面,做基于史料、文本的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广阔的文学时代背景,探讨缅华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以及中外文学与缅甸华文文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等,从而拓展这一时期的缅华文学研究。全文分为以下五部分:首先是绪论。本部分旨在梳理学术界关于缅甸华文文学现有的研究成果,理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论述范围、研究意义,并指明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新仰光报》及其副刊群简介。本章将结合史料介绍《新仰光报》的诞生背景、创刊始末及其编者的情况,并通过列表统计的方法,梳理《新仰光报》从1950年到1964年间存在的重要文艺性副刊和综合性副刊,继而分析该报副刊群的创作概况。第二章研究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对《新仰光报》副刊群的影响。首先从国族认同和文化传统两方面入手,探讨缅华报刊编辑、缅华作者孜孜不倦地引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原因,同时考察《新仰光报》副刊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与缅甸华文文学的互动和交流;其次结合20世纪中期的冷战背景及其影响下的缅华文坛意识形态,尝试探讨本时期中外文学得以在缅华文坛进行传播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苏联等外国文学被引介及传播的情形。第三章研究缅华文学的创造发展在《新仰光报》副刊群上的体现。首先着眼于受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影响的缅华本土创作,探讨20世纪50—60年代缅华文学在中国文学影响下的某些演变;其次侧重论述本时期缅华作家国家认同的转向,以时间线索为主,辅之以具体作品内容,探讨本时期缅华文学的独特性。最后是结语。本部分主要是对上述研究内容的概括总结,并进一步阐明本论文研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张莹莹[7](2017)在《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深化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种文献是指有特定内容和用途,出版发行渠道特殊的文献类型,包括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和事实数据文献等。特种文献,之所以作为比较特殊的文献类型,主要是因为其形式是介于图书和期刊之间,既似书似刊,又非书非刊。特种文献内容广泛新颖,类型复杂多样,涉及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特种文献资源情报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行业前沿和发展态势等最新热点信息和高端情报,对于科研和生产建设具有极高的指导、引领和参考价值;但是特种文献资源数量多、类型多样、出版方式灵活、出版时间和频率多变,非常不易收藏和利用。特种文献已经与图书和期刊资源并列,成为最为重要的三大信息来源之一。面对需要的特种文献资源,有时,科研院所、生产单位或图书馆欲求之而不得,有时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欲用之而不得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我们对特种文献资源的了解和利用的程度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寻求提高特种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和途径,更好的服务科研人员和生产一线,探索和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生产单位非常需要的新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方式和思路,努力寻找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使特种文献资源发挥其宝贵的情报价值,在需要它们的读者和用户那里发挥他们的光和热。本文首先从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评价、特种文献资源的服务状况及原因、改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途径和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具体方式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文献调研和综述。特种文献资源咨询、使用情况、用户对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期望和满意程度、特种文献服务创造的经济效益是衡量特种文献资源服务情况的重要标准;特种文献资源的服务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短板,馆员自身语言能力、业务能力、对特种文献资源的了解程度、相关学科知识水平,以及图书馆对于特种文献资源开发和宣传的重视程度和用于特种文献资源建设的经费开支多少都对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状况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改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途径包括建立完整和系统的特种文献馆藏、深度、全面和系统的对特种文献资源进行加工揭示、倡导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革新、科学、有序和系统的管理特种文献资源、积极开发特种文献资源检索和服务系统、加强特种文献资源情报人员队伍建设等多个角度和方面;改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具体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了文献调研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SWOT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结合知识转移理论对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状况进行SWOT分析,给出SWOT策略矩阵,得出SO策略(优势、机会组合)、ST策略(优势、威胁组合)、WO策略(劣势、机会组合)和WT策略(劣势、威胁组合)。本文以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对某A图书馆的特种文献资源服务进行问卷调查,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调研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进行SWOT分析,并得出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发展策略,与从知识转移角度对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进行SWOT分析策略模型中的相关策略思路和方向基本吻合。结合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实际情况,对于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开展给出了系统的操作方法,某A图书馆在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SWOT分析策略,促进本单位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顺利开展和不断革新。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对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进一步深化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今后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开展起到启发和促进的作用,同时对于深化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后续仍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敏华[8](2016)在《唐宋时期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从先秦一直到近代,民间结社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敦煌社邑文书的发现,一方面使得学术界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唐宋时期的社邑组织;另一方面可以借用敦煌社邑文书去探讨少数民族社会中还遗留的类似于中古社邑的结社组织。本文就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敦煌社邑的研究现状、研究资料、论文研究视角和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一章探讨敦煌女人结社问题。分析了参与结社女性身份特点、魏晋南北朝到宋不同时段女性结社活动内容的转变及其原因,并且将女人社文书与新疆地区女人“恰依”做了比较研究。第二章对敦煌亲情社、兄弟社文书资料做了归纳整理,试分析亲情社、兄弟社出现的原因,并探讨其与家族关系。论文的第三部分将敦煌社邑组织和西藏民间存在的结社组织“沙尼”、“吉毒”进行比较研究,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甘南藏族地区的“沙泥”组织和卫藏地区的“吉毒”很有可能是敦煌社邑的延续。余论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私社在社会各个阶层流行起来的原因,并对整个论文做总结论述。
梁素琴,韦建芳[9](2009)在《图书馆特色阅览室构建浅探》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及其阅览室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肩负着为社会保存记忆、支撑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构建特色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的深化,对弥补信息资源空白、完善图书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需要、实现图书馆的永续发展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更新理念、优化管理的同时,结合区域特色、加强专题建设、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开发网络信息,配置虚拟馆藏、加强个性化服务,是构建特色阅览室的基本途径和可行性策略。
朱立芸[10](2007)在《“基层图书馆培训”志愿者行动长效机制思考》文中指出文章基于欠发达地区"基层图书馆培训"志愿者行动的开展。指出当前制约我国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县级图书馆,建设欠发达地区"基层图书馆培训"志愿者行动长效机制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四个方面对构建志愿者行动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即完善和构建志愿者服务的法律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建设和援助的长效机制,深化调查研究和编写教材的一体化机制,大力弘扬宣传志愿者服务精神的机制。
二、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2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问题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及其功能 |
2.2 高校图书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2.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考察 |
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应然定位 |
3.1 馆藏资源的价值引领功能 |
3.2 馆舍环境的文化熏陶功能 |
3.3 专业服务的示范激励功能 |
3.4 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功能 |
3.5 引导自学的品格塑造功能 |
4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调查 |
4.1 关于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卷调查 |
4.2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4.3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欠佳的原因分析 |
5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 |
5.1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图书馆育人意识 |
5.2 优化馆藏结构,发挥图书馆育人优势 |
5.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
5.4 注重文化建设,优化图书馆育人环境 |
5.5 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图书馆育人合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案例实证-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书香校园,悦读人生”读书节为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
一、虞氏易例概述 |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
一、生平与易着 |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
二、六艺与易教 |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
余论 |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毛泽东历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创新点以及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
(一)课题来源 |
(二)创新点 |
(三)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分析法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第一章 毛泽东历史观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一、毛泽东历史观的思想基石 |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熏陶 |
(二)湖湘文化的影响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影响 |
二、毛泽东历史观的实践基础 |
(一)亡国灭种的现实危机和天崩地裂的社会剧变 |
(二)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实践 |
第二章 毛泽东的唯物辩证史观 |
一、毛泽东论辩证唯物主义 |
(一)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
(二)实践第一的观点 |
二、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三)阶级和阶级斗争 |
第三章 毛泽东的历史规律论 |
一、毛泽东论中国社会形态 |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
(二)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
二、毛泽东论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
(一)新的进步的东西终究要代替旧的落后的东西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
(三)过渡时期的理论 |
三、毛泽东论中国革命的必然性 |
(一)革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
(二)革命的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 |
四、毛泽东论军事斗争规律 |
(一)战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
(二)根据战争环境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 |
第四章 毛泽东的历史实践论 |
一、知行合一辩证实践论 |
(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三)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二、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
(一)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 |
(二)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
第五章 毛泽东的历史主体论 |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二)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三)正确认识领袖和群众的关系 |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一)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
(二)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
三、无产阶级是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 |
四、工农联盟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之本 |
(一)中国的工农联盟是一种天然的联盟 |
(二)实行土地改革是巩固工农联盟的第一要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昭通学院图书馆服务新农村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昭通学院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昭通学院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 |
(一)缺乏政策制度保障 |
(二)缺乏奉献精神支撑 |
(三)缺乏先进示范,服务模式单一 |
(四)缺乏农民朋友的信息需求 |
三、昭通学院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
(一)制定制度,动员全体馆员参与 |
(二)提倡社会主义奉献精神,实现馆员自身价值 |
(三)成立援助新农村建设专门委员会 |
(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文献资源数据库 |
(五)广交农民朋友,了解农民朋友信息需求 |
(六)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
(七)帮助农村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图书馆 |
(6)《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局限 |
第一章 《新仰光报》及其副刊群简介 |
第一节 《新仰光报》简介 |
一、创办背景 |
二、创刊始末 |
三、编者情况 |
第二节 《新仰光报》副刊群的创作概况 |
一、《语林》、《文化宫》副刊 |
二、《缅华学生》副刊 |
三、《下午茶座》副刊 |
四、《湖畔公园》副刊 |
五、《伊江潮》副刊 |
六、《雅杯》、《小说》副刊 |
七、《麦草》副刊 |
第二章 《新仰光报》副刊群与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 |
第一节 国族认同、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引介和传播 |
一、一脉相承:20世纪50年代缅华作者的国族认同与文化传统 |
二、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引介与解读 |
三、香港新武侠小说的传播与引介 |
第二节 冷战背景、意识形态与中外文学/文化的引介与传播 |
一、冷战中的“中国立场”:缅华左翼文坛的意识形态化 |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引介与传播 |
三、苏联等外国文学的引介与传播 |
第三章 《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华文学的创作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吸纳:缅华文学中的“同根同源” |
一、时代的烙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
二、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学的投射 |
第二节 国家认同的转向与缅华文学创作的本土化 |
一、对缅甸语言及文艺作品的介绍 |
二、对本土风物的描绘 |
三、本土视维:“我”看缅甸 |
结语 |
附录 |
表1: 《下午茶座》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
表2: 《伊江潮》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
表3: 《雅杯》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
表4: 《小说》副刊连载小说篇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深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评价 |
1.2.2 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现状及原因 |
1.2.3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途径 |
1.2.4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的具体方式 |
1.2.5 国内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的区别 |
1.3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研究方法 |
1.5 深化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知识转移理论 |
2.1.1 知识转移的定义 |
2.1.2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2.1.3 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模型 |
2.2 SWOT分析法 |
2.2.1 SWOT分析法的内涵 |
2.2.2 SWOT分析法的分析策略 |
2.3 文献资源服务效益评估方法 |
2.3.1 文献资源服务效益的内涵 |
2.3.2 文献资源服务效益评估方法 |
第3章 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深化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SWOT策略 |
3.1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知识转移评价 |
3.1.1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3.1.2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知识转移评价方法 |
3.2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SWOT分析 |
3.2.1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优势分析 |
3.2.2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劣势分析 |
3.2.3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机会分析 |
3.2.4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威胁分析 |
3.3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的策略 |
第4章 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案例分析 |
4.1 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分析 |
4.2 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问卷分析 |
4.3 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
4.4 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SWOT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效益调查表 |
附件二:某A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服务研究典型用户访谈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唐宋时期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关于唐宋时期敦煌社邑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选题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论文选题 |
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敦煌女人结社 |
第一节 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参与结社女性的身份特点 |
一、参与结社的普通平民女性 |
二、参与结社的特殊身份女性 |
三、参与结社的上层女性 |
第二节 不同时段的结社活动内容 |
一、北朝到隋唐前期女性结社活动从“造像”到“造经”的转变 |
二、安史之乱后女性参与的互助型社邑兴起 |
三、宋代以后女性结社的转变 |
第三节 敦煌“女人社”与维吾尔族妇女“恰依”比较 |
一、敦煌“女人社”与维吾尔族妇女“恰依”的参与成员、组织形式、活动原则比较 |
二、敦煌“女人社”与维吾尔族妇女“恰依”功能比较 |
第二章 唐宋时期敦煌亲情社、兄弟社与家族 |
第一节 亲情社、兄弟社基本资料概述 |
一、亲情社、兄弟社社条 |
二、亲情社、兄弟社转帖 |
三、亲情社纳赠历 |
四、亲情社社祭文 |
五、兄弟社入破历 |
六、兄弟社请宾头卢波罗堕上座疏 |
第二节 唐宋时期敦煌家族 |
一、唐宋时期敦煌边民的构成 |
二、敦煌家族组织原则和家族组织的情况 |
三、魏晋南北朝到唐末五代宋初时期敦煌家族观念的转变 |
四、亲情社、兄弟社的历史源流 |
第三节 亲情社、兄弟社与家族的关系 |
一、亲情社、兄弟社所体现的家族成员关系 |
二、亲情社、兄弟社所体现的家族功能 |
第三章 敦煌社邑与藏族民间互助组织比较 |
第一节 藏族民间互助组织 |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沙尼” |
二、卫藏地区“吉毒” |
第二节 敦煌社邑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沙尼” |
一、“亲情社”、“兄弟社”和“亲房沙尼”组织背景比较 |
二、“亲情社”“兄弟社”和“亲房沙尼”功能比较 |
第三节 敦煌社邑与卫藏地区“吉毒” |
一、参与成员间的关系 |
二、严格的纪律性 |
三、功能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图书馆特色阅览室构建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特色阅览室的作用和构建意义 |
(一) 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
(二) 弥补图书馆信息资源空白 |
(三) 满足读者个性化需要 |
二、特色阅览室构建的基本途径 |
(二) 结合区域特色, 加强专题建设 |
(三) 开发网络信息, 配置虚拟馆藏 |
(四) 加强个性化服务 |
(10)“基层图书馆培训”志愿者行动长效机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县级图书馆的困难及问题 |
2“基层图书馆培训”志愿者行动及其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
2.1“基层图书馆培训”志愿者行动的主要内容 |
2.2 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
2.2.1 县乡图书馆工作人员构成庞杂, 专业水平偏低是普遍现象 |
2.2.2 体现文化权益共享 |
3 建设“基层图书馆培训”志愿者行动长效机制的对策 |
3.1 法律保障体系和精神激励 |
3.1.1 法律保障 |
3.1.2 精神激励 |
3.1.3 系统运作、整合资源、完善管理机制 |
3.2 文化资源的建设和援助 |
3.3 深化调查研究和编写有关教材 |
3.3.1 广泛开展志愿者“与实践对接”活动 |
3.3.2 出版系列教材。面向“基层图书馆培训”必须有一整套切合实际, 体例清晰, 可操作性强的系列教材 |
3.4 大力弘扬宣传志愿者服务精神 |
4 结语 |
四、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2]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赵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4]毛泽东历史观研究[D]. 赵磊. 湘潭大学, 2020(02)
- [5]昭通学院图书馆服务新农村浅探[J]. 罗琳. 昭通学院学报, 2020(01)
- [6]《新仰光报》副刊群与缅甸华文文学(1950-1964)[D]. 唐文思. 厦门大学, 2019(08)
- [7]图书馆特种文献资源深化服务研究[D]. 张莹莹. 南京大学, 2017(02)
- [8]唐宋时期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D]. 李敏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9]图书馆特色阅览室构建浅探[J]. 梁素琴,韦建芳.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 [10]“基层图书馆培训”志愿者行动长效机制思考[J]. 朱立芸. 图书与情报,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