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简单适用的帐户分类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蒲诗璐[1](2021)在《印度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及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提出毋庸讳言,政府债务已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融资手段或者调控工具,无论是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还是为调整经济结构、熨平经济周期,抑或改善融资渠道,政府债务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政府债务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累积水平过高以致于超过政府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可能成为引爆经济动荡甚至债务危机的导火索。据国际金融协会报告,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达到281万亿美元的新高,全球债务与GDP之比超过355%,这表明债务高企已成为困扰全球经济的重大问题,Covid-2019疫情却又使全球债务问题雪上加霜,全球经济正在债务上走钢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组织纷纷预测,爆发世界性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印度是新兴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其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经济增长明显提速。但是,伴随工业化的急速推进,印度政府债务规模也在持续攀升,在当前全球债务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印度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印度政府债务究竟有没有风险,其可持续性状况到底如何?是否真正潜伏着危机?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加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加强财政管理和债务管理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印度政府债务的演变、风险及可持续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弄清印度政府债务演变的特征、问题及其成因。更重要的是试图探讨印度政府债务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一般性规律,以期为中国政府如何防范债务风险、增强债务可持续性、提升债务资金的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绪论部分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明确指出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研究边界和研究意义。在全球债务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以印度政府债务的风险及可持续性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丰富经济学和财政学中有关政府债务风险及可持续性问题的理论探索,还可以在实践上为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和债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第二章从政府债务的内涵、特征、分类与功能,政府债务与国家财政的关系,政府债务的经济效应,政府债务风险理论,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等几个方面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了文献梳理。逻辑上层层递进,既明确了本文关于印度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范围,也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任务和目标,为全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思路引导、以及方法(论)指导。第三章从宏观上对印度政府治理体制、财政分权关系、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演进进行了详细梳理,同时还对印度近年来的财政收支情况和莫迪政府财税改革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剖析,旨在为本文关于印度政府债务风险及可持续性演变特征提供制度维度的解释。研究认为,财权和事权不断从中央向地方分散;政府债务积累是长期推行扩张性投资政策、快速增加非生产性支出、对各邦援助、以及国内外非债务性资源动员不足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融资管制不断放松;为防范债务危机政府也加强了关于财政和债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第四章研究了两方面内容,一是从总量和结构上对印度内债和外债分别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分别揭示了印度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变化特征;二是采用债务评估单一指标法分别对印度政府内债和外债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论认为:(1)内债。快速增长开始于8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达到峰值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内债始终是拉动政府债务变化的主导力量;主要原因可能有经济增长缓慢、税收和非税收入的拓展空间有限、五年发展计划对资金的需求过大、财政支出中非发展性支出占比过高等等;内债风险主要集中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2003年前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三个时段。(2)外债。快速增长集中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峰值16.3%出现在1991年);外债增长不仅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而且跟对外贸易状况有直接关系;主权外债占比较低、多边主权债务占比较高、币种安排较为分散表明印度外债的潜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数样本年份里外债风险相对较小,而外债风险相对较大年份主要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即印度债务危机爆发时期。第五章以Romer(2005)跨期预算约束理论为基础,构建政府内债动态方程(35)b(28)pd-s(10)b(r-g)和政府外债动态方程Df(28)z(10)(ex-i)*e,分别从“质”和“量”的维度对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1)内债的不可持续性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从“质”来看,经济增速慢于债务利率导致内债的不可持续;从“量”来看,财政赤字规模的持续扩大导致内债的不可持续。(2)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较好和可持续性较差的年份大体相当,可持续性较差的时段集中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90年代末到2003年前后两个时段。(3)外债的不可持续也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从“质”来看,外贸出口增长率(外债资金的出口创汇能力)小于美元外债的利率;从“量”来看,外贸处于进口大于出口的逆差状态。(4)1970-2018年间大多数年份里印度外债可持续性较差,而80年代初到1992年前后又是印度外债可持续性最差的时段,导致印度外债可持续性较差的主要因素是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第六章依据“财政疲劳”理论构建印度财政反应函数,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测算出印度政府债务负担率的上限及财政空间,进而设计四种研究情境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研究结论认为:(1)印度政府负债率的理论上限为80.3%,历年实际负债率处于37.7%-82.1%之间,多数年份实际负债率低于负债率的理论上限,这表明印度政府债务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1990年前后和2003年前后两个时段,实际债务率超过债务率理论上限的年份较多,表明这两个时段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最差。(2)采用工具变量数值情境模拟方法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缺口、债务偿付利率与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之间成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率、经济产出缺口与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根据前文研究得出五点结论,即印度财权和事权分权趋势明显但监管力度加大,债务扩张导致其风险放大但态势总体可控,债务规模和资金效率共同作用债务可持续性,经济增长、财政支出规模、债务利率水平等因素及其波动情况等宏观变量对债务可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据此提出对中国的启示或建议:加强财政支出和赤字管理,合理确定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或危机;防范政府债务因经济下滑而出现较大风险;推动金融和债务管理改革,降低政府债务成本和风险;在印度的中资企业当以防范政治风险而非债务风险为主。本文的创新工作主要表现在:第一,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认为债务可持续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单一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无法对一国债务可持续性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本文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研究,既有描述性分析,也有单一指标评估,还通过自建模型对其可持续性进行测度,此外还从相关政策或制度维度对其可持续性的演变特征进行解释,这种研究视角有助于研究任务同时发力和研究结论相互佐证,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第二,使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全新的政府内债可持续性动态测度模型:(35)b(28)pd-s(10)b(r-g)和外债可持续性动态测度模型:Df(28)z(10)(ex-i)*e,从“质”和“量”的维度对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又以跨期预算约束理论、财政反应函数理论、“疲劳财政”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上限阈值测度和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识别的实证模型,是对债务可持续性指标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第三,得出了新的研究结论。如,本文认为带给印度政府债务风险最大的是外债而不是内债;又如,本文认为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较好与较差的年份大体相当,目前印度政府债务具有一定可持续性,风险总体可控,但政府进一步提高债务水平的财政空间越来越小。
胡腾[2](2021)在《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环境安全威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也已经扩展到金融、医疗、政府、文化、艺术、物联网、软件工程等领域,因而区块链也常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但是,区块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共识算法机制、系统性能与运行效率、存储方法、匿名与可信的矛盾以及监管问题等,安全威胁也始终相随相伴。目前针对区块链系统、合约和应用的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对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环境面临的安全威胁展开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开展了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环境安全威胁及其应对方法的研究,针对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安全、账户与私钥安全、数据与隐私安全和管理问题,进行了面向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的数据分析研究、面向智能合约的数据分析与检测方法研究、面向区块链的身份识别方法研究、以及面向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与溯源方法研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缓解了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的合约安全威胁、账户安全威胁和数据安全威胁,为后续的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去中心化应用)的数据及其现象,以此来调研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的应用程序现状,从而发现区块链面临的安全威胁。因此本文进行了面向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的数据分析研究,具体方法是:首先收集了较全的DApp数据集,包括总共21类2,565个DApp,及其从2015年7月30日至2020年5月4日(约1000万区块高度)的相关数据;然后从数量、时间、类型以及智能合约这四个角度对DApp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该研究内容能够为DApp开发者、使用者与研究者提供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安全与性能方面的参考,同时也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了研究需求和数据支持。第二,针对如何缓解智能合约安全威胁,本文深入研究了智能合约中的数据行为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易的Ethereum(以太坊)智能合约分类和检测方法,从而实现了对恶意合约及脆弱性合约的识别和检测。具体方法是:首先收集了Ethereum的10,000多份智能合约,并聚焦于研究智能合约和用户产生的数据行为,通过人工分析,从交易中发现了四种行为模式,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类型合约的差异。然后根据这四种行为模式构建出智能合约的14个基本特征。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数据切片算法来构建实验数据集,对收集到的智能合约交易数据进行切片,最后使用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及其改进的GRU(Gated Recurrent Unit Networks,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型来训练和测试我们的数据集。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合约,并且可以应用于异常检测和恶意合约识别,其精度、召回率和F1值都令人满意。第三,基于鼠标生物行为特征和深度学习提出了一种连续身份识别方法,可以准确、高效地对当前区块链用户进行连续的身份认证,从而可缓解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环境面临的账户安全威胁,与现有方法相比,它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更低的验证时间。具体方法是:首先,本文采用了一个包含用户鼠标行为的开源数据集,并将数据集中的鼠标行为特征映射为图片数据集,再构建了一个7层的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卷积神经网络)网络来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约每7秒就可以完成一次身份认证任务,FAR(False Accept Rate,误接受率)和FRR(False Reject Rate,误拒绝率)分别为2.94%和2.28%。然后,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了区块链钱包的私钥保护中,可以实时保护区块链钱包中用户的私钥安全。一旦钱包检测到用户身份不符,可以立即退出或阻止交易的进行,从而可有效缓解用户私钥泄漏的风险。对已有的7层CNN网络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每1秒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平均FAR和FRR分别为6.92%和6.18%。第四,本文开展了面向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与溯源方法研究,缓解了联盟链和私有链中既要保证区块链中数据的私密性,又要满足数据和用户行为的可追溯性这一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区块链系统,能够兼顾溯源数据的完整性与敏感信息的隐私保护,从而有效缓解了当前区块链中面临的隐私问题、溯源问题和管理问题。本文还将该系统在真实的安全威胁场景(内部威胁)中应用,建立了内部威胁模型并分析了该系统如何在内部威胁发生后跟踪攻击者并获取证据。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评估了该区块链系统的性能与有效性。
陈新立[3](2020)在《关于保险公司偿二代下风险管理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偿一代及偿一代下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和保险行业监督监管体系已无法适应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要求,也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2016年,风险导向的偿二代正式实施,给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本文将介绍和分析中国偿付能力发展的历程,偿二代及其下阶段的完善,偿二代与其它国际偿付能力监管方法的比较,偿二代的影响及保险公司的转型,偿二代下的资本和资本收益优化,着重研究了偿二代下的风险管理和实务,以及偿二代下的偿付能力不足管理。研究发现在偿二代下对保险公司在资产端的风险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重点在于管理资产配置、降低资本需求、有效管理利率和市场风险、充分与负债端联动、优化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率;负债端的风险管理则是充分优化利润、资本和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着力于优化并调整产品结构,平衡投资能力和风险,提高股东的资本效率;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则应该加强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和治理结构,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以实现更效率的资本利用效率。在偿二代下风险管理已经完全不同于偿一代,其大大提高了在治理架构、风险偏好、风险限额、风险流程、内部控制、自有偿付能力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另外偿二代的实施对不同规模保险公司的影响也是非常不一样的,因此需要更加差异化的保险公司经营,包括差异化的行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资本管理能力、投资能力等,特别是过去处于事后的风险管理,更应走向事前、事中,包括深入到保险公司的战略规划、预算等领域,更具体的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制度和流程、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研究同样发现偿二代的实施不是一个孤立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性的管理,本文也分析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以及如何就偿付能力管理与中国的会计准则等有效结合以提高监管效率。
李凤营[4](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邵成成[5](2018)在《在线社会网络中虚假信息传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线社会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然而,谣言、诽谤、阴谋论等虚假信息的泛滥给社交网络与现实世界带来极大危害。其所引导的错误舆论不仅会损害个人形象、公司利益、政府公信力,甚至会扰乱社会正常秩序、造成社会恐慌。当前,虚假信息泛滥已成为全球社会主要威胁之一。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是如何竞争传播的?虚假信息在传播上有何特征,特别是异常特征?机器帐户在虚假信息传播中有何作用?如何有效对抗虚假信息的传播?当前,来自各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以上问题,研究虚假信息传播的复杂机制;而如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也正在采取一些对抗手段。但是,我们发现很少有系统的、基于数据的研究来指导上述工作。本文将通过构建合适的系统而采集海量数据,如千万量级的推文数据,来对虚假信息传播作出系统的、定量的研究。主要贡献有以下四点。(1)提出了一种基于新闻源的虚假信息采集与追踪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进行了数据采集,从而为构建虚假信息传播数据集提供了有效方法。在虚假信息传播的实证研究中,首先面临内容验证的难题。面对海量信息,单纯的人工收集与验证的方式显然是不足的,因而急需自动化系统的辅助。而现有系统功能有限,或依赖于人工标注而不具扩展性、或依赖于内容验证算法而难以保证准确性。我们首次提出了基于新闻源的解决方案,即采集与追踪那些携带来自特定新闻源的URL链接的推文。与其它的系统相比,我们的系统具备可扩展性和高准确性,所收集的推文集具有完整性;所得到的具有约100万虚假信息文章和5000万相关推文的数据集,是当前研究虚假信息传播最大数据集之一。(2)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网络k-核分解的虚假信息传播分析方法,能有效识别虚假信息传播关键节点,发现了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节点存在竞争传播的关系。受限于内容验证的难度,对于虚假信息传播的研究,或仅限于模型分析,或基于个例与少量数据的分析。得益于Hoaxy系统,我们能够第一次对大规模的虚假信息传播,尤其是其与核实信息之间的竞争,进行实证研究。特别的,我们使用k-核分解的方法,对2016年美国大选前后社交媒体上出现的大量虚假信息与揭露它们的核实信息之间的竞争传播网络进行了剖析。我们发现,当从网络边缘向网络中心移动的过程中,核实信息所占比率不断下降,直至几乎消失,但机器帐户的表现程度却不断加强。主核集用户数量在大选日左右达到均衡状态;随后的网络演化中,主核集用户很少发生变更,但它们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最后,我们通过网络渗透理论,对网络的鲁棒性进行量化评估。基于以上结果,我们首次提供了一个大型虚假信息传播网络的剖析图。(3)提出了一种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传播过程的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可有效对比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的传播过程。我们以信息核实网站Snopes(snopes.com)为案例分析,发现:(a)约70%的虚假新闻会在一周内被曝光,而要达到这个曝光率,虚假新闻平均至少会出现800条推文;(b)虚假信息和与其竞争的核实信息的推文分享活动存在相关性;(c)转发类型推文是主要的传播推文,但对于核实信息的传播,回复类型的推文亦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比率。以上结果表明,人工核实者在努力对抗着虚假信息传播,但人工方式并不足够有效,大量虚假信息在被核实前已大范围传播了;社交平台上,核实信息与虚假信息存在竞争关系,具有活动相关性;且社交平台上,信息的核实更具有“对话”属性。其后,我们对海量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了虚假信息传播的一些异常特征:(a)存在一些对同一文章进行高达上千次推送的“超级传播者”;(b)这些超级传播者即使在同一篇文章的推文分享中所占比重也异常高;(c)对比超级传播者和随机帐户的似机器性分值,超级传播者的分值明显偏高。基于以上结果,我们从多个维度对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的竞争传播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首次系统地、量化地分析了虚假信息传播中由机器帐户所导致的异常特征。我们的结果暗示着,在虚假信息的传播中,机器帐户很可能起着重要作用。(4)围绕机器帐户的信息传播作用开展相关研究,获得了两个重要发现,揭示了机器账户放大虚假信息传播的特殊作用,为监控虚假信息传播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机器帐户会采用大量重复宣传、变换与劫持Hashtag,以及插入“对话讨论”等策略来传播虚假信息。在统计分析中,我们进一步发现:(a)在虚假信息能够大规模传播前,机器帐户已活跃在其早期传播之中,从而达到扩大传播的目的;(b)机器帐户以拥有众多关注者的用户为目标,以回复和提及的方式来向目标用户投放虚假信息内容;(c)真人帐户很容易受到机器帐户的操纵,轻易再分享由机器帐户所发布的内容。通过以上结果,我们首次揭示了机器帐户是如何放大虚假信息传播的;并表明,如果要减少社交网络上虚假信息的传播,采用遏制机器帐户的方式,应该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艾伟强[6](2011)在《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核算原理与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了热点问题,中国也到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但一个争论不休的世界性难题始终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建立一个更为科学的医疗卫生体制,全面而合理地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使医疗卫生体制更符合公平、可及和高效的原则?曾负责美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她的回忆录中写到:“这个难题犹如人类社会政策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到医院的改革与管理、卫生政策研究、医疗保障模式的转变等多个方面,开展上述论证的基础是如何建立一套可行的医疗卫生核算理论和测度方法体系。因为要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相关要素及各个环节做出准确的测度,对医疗卫生体系在各国或一国各个地区的发展阶段等给予准确的定位,要说明整个社会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与产出等方面情况,了解一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展状况,这一切均建立在对医疗卫生活动的科学测度的基础之上,它是从事医疗卫生研究、预测、评价和管理的前提。显然,离开了科学的医疗卫生测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相关核算将无法进行,对医疗卫生的研究、改革与管理就缺乏数据基础。因此,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测度理论和方法等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是一项重要且紧迫的工作。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现阶段的医疗卫生行业又有了新的、更深的内涵,ISIC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已经不能够全面反映医疗卫生体系的全部内容,例如,随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医疗模式更加注重医疗设备的使用,这使得医疗器械生产部门在医疗卫生体系之中的重要程度日益提升,但是,现阶段医疗器械生产部门并没有被纳入医疗卫生行业的范围之内,类似的部门还有很多。医疗卫生行业分类范围覆盖不全面势必会产生诸多弊端。因此,本文以现阶段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为依据,以ISIC4.0为基础,并参照由OECD出版的SHA1.0,以及由OECD、Eurostat和WB联合出版的SHA2.0草案,提出了全口径医疗医疗卫生行业的概念,并确定了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分类体系,规范了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分类结构。在明确了医疗卫生行业口径的基础上,本文从生产和使用两个角度重点研究了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生产核算和使用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生产核算是增加值核算,使用核算是服务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进出口核算。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医疗卫生行业的产出核算遵循SNA的生产范围,基于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生产范围与现行SNA的生产范围差别很大,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生产核算和使用核算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再界定、再研究。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论。在引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问题的国内外文献,确定了全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同时点明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本文的主要缺陷。除导论外,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七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二章,现行医疗卫生行业分类体系的评介及比较。本章以及第三章是全文的基础。医疗卫生行业分类决定了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生产范围,因此,明确医疗卫生行业分类的主体是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基础。目前,涵盖医疗卫生行业的国际分类体系包括ISIC和ICHA-HP两种,但二者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划分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章在明确上述差异的基础上,探寻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三章,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提出及分类体系。本章承接第二章,首先提出了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概念,并对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提出的背景、范围、分类及意义进行概述,然后介绍了SNA界定的医疗卫生行业的生产范围,并对其进行评析,指出现阶段SNA界定的医疗卫生行业生产范围的局限,进而界定了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生产范围。第四章,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费用核算及帐户体系。本章是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起点,主要研究医疗卫生行业的使用核算。本章首先从医疗卫生服务的使用角度阐释了医疗卫生费用的含义,以及现行医疗卫生费用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然后介绍了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国际分类体系,研究了此分类的三维轴心系统,即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分类、医疗卫生服务供方分类和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机构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医疗卫生费用核算的帐户体系,最后明确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核心费用核算体系和扩展费用核算体系。第五章,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价格及物量核算。本章承接第四章,研究医疗卫生行业的生产核算,价格和物量核算是生产核算的核心,本章在参考了OECD出版的SHA1.0及教育与医疗卫生物量产出核算指导手册(2007)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指标,提出了完整治疗是计量医疗卫生服务物量产出的最佳方法,并对完整治疗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的计算加以说明。此外,本章还纳入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整方法的选择、产出汇总权数的选择等问题,并对这两个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第六章,医疗卫生行业产出的国际比较。在世界各国医疗卫生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卫生行业产出及增加值的国际比较日益重要,但此领域研究方法的发展却很缓慢。本章首先介绍了现阶段医疗卫生行业产出的国际比较方法,包括投入法卫生行业PPPs法和支出法卫生行业PPPs法两种,并解释了这两种方法不能够反映医疗卫生行业劳动生产率的缺陷。鉴于此,本章提出了生产法卫生行业PPPs法,并对此方法的前提、计算思路、应用的可行性与前景等问题进行了阐释。第七章,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国际经验。对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研究最早始于OECD国家,OECD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他国家在发展、完善本国的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体系时,势必要吸收、借鉴OECD国家的经验,中国也不例外,因此,本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总结、归纳OECD国家在开展该问题研究与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另外,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也会产生偏差,所以,本章也引入了其他非OECD国家在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体系时的经验。第八章,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现状及展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最初所使用的概念和方法多是引自OECD国家,但随着近年来对该问题认识的逐渐深入,目前,中国也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并融入了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特殊性的核算体系,因此,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国开展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设想,并对现阶段中国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以及需要完善的方面做出了分析。
裴辉儒[7](2007)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过渡消耗和环境急剧退化。这些已对各国的经济与生活产生瓶颈作用,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福利水平。迫于这样一种严峻的矛盾局面,各国开始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此同时,国内近30年的粗放式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日益恶化的矛盾也促使资源环境问题备受关怀。在各类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中,价值评估又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和剖析自然资源与经济间互动关系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研究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来衡量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无论对SEEA的改革,还是对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意义非凡。已有的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技术主要来自环境经济学和国民核算两大学科体系。但这二者不仅各自存在缺陷,而且还在分类、计量标准、统计规则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影响了资源环境价值的评估质量。因此,二者的衔接问题需要亟待解决。从国民核算体系自身来看,SEEA虽然针对SNA无法全面反映福利水平的缺陷,通过附属帐户将资源环境价值引入到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来,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但还处在摸索和完善阶段,不仅需要完善原有的体系,还需要注入新鲜的方法论血液。因此,我们还必须要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吸取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中关于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精华,采用演绎和归纳、总分量分析、动静态分析等方法来完善和丰富资源环境评估技术,促使我们的评估视角由静止的独木延伸到动感的森林,也使我们在评估技术层面上完善了规矩,在制度操作层面上设计了方圆。本项研究的基本内容框架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目的、依据和意义,回顾了相关理论与文献,介绍了本文架构和方法以及难点、创新;第二章从希克斯效用出发,通过拉格朗日方法和边际均衡条件分析了资源环境价值与经济间的辩证关系;第三章主要确定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主题内容。第四章探讨了资源环境在国民核算中的方法和应用;第五章对资源环境具体价值指标的统计方法和具体应用做了相关研究;第六章介绍并分析了价值动态化的方法和具体应用;第七章主要对资源环境价值的制度补偿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环境管理建议;第八章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提出了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中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部分和今后继续研究创新的思路。纵观全文,本项研究以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为核心,紧密围绕经济核算(尤其是资源环境核算)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化的环境与经济核算综合体系。具体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从福利入手界定了资源环境价值的内涵、核算原则和范围,区分了资源环境核算总量和个量指标的价值评估体系,补充完善了价值补偿的制度路径。最终形成了综合核算技术与制度手段的动态化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体系。其中,还对SEEA下的EDP和PFA(残余物)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其次,在梳理SEEA的基础上吸纳了谱分析、灰色系统、价值预测和周期波动等方法,综合评价了资源环境的价值。从核算的周期性波动和预测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价值动态化的思路。最后,站在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讨论了环境税问题。从产权理论出发,设计了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构想。另外,提出了通过发行环境债券对资源环境价值进行补偿的设想,以期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价值补偿机制。希望这些工作有助于完善和补充现有的资源环境价值核算。限于笔者的能力,本文所做的工作难免存在若干不足之处,这些还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吕耀明[8](2002)在《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文中认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创新理论为基点,将交易费用、博弈论、制度变迁,以及进化论等经济和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研究之中,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通过归纳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创建模型等方式,概括描述了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阐明了商业银行渐进式、结构式和突变式三种基本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渐进基础上的突变和在突变引导下的渐进。这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使深奥的商业银行创新理论更加易于为读者接受,也是对商业银行创新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文章剖析了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界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义及其职能作用与业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由此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工商企业或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信贷、存款与结算以及各种金融商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一表述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涵,提出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满足社会和自身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创造或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等。这一界定既涵盖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容,又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创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中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业务创新。文章全面剖析与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创造各种新的金融商品和新的交易手段的实践过程。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商业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和功能多样化。这种趋势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生机勃勃,更添无穷魅力。 卜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文章运用大量的实证和演绎分析,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业务创新活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就与不足,以客观事实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发展趋势,并恰如其分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深入探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理论根源,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中间业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意在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其实际操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与主要特征;在考察与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实践过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发端于体制创新、深化于业务创新。这与西方商业银行创新主要是由业务创新推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监管制度向更高层次创新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特殊表现形式还将持续一定的时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组织创新及其体制转换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推动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弱,商业银行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等创新活动,其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创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分析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发现和挖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商品,创新和实践金融商品的交换。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在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管理改良转变为外部适应性的变革;从强调内部的权力制衡到追求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从注重质的规定性分析发展到质、量并重的规定性分析;从仅注重宏观层面的纯理论性研究,发展为更强调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研究;从集中于金融领域的研究转变为以金融领域为基础,逐步向科技、信息工程领域,以及其它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研究领域迈进。这预示着商业银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业务功能含于金融又不局限于余融的客观实际,将使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经营智慧的特殊企业。亦?
张建华[9](2002)在《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许多研究成果都以充分的证据说明,人类在环境和发展方面的某些政策之所以失败,造成日益严重的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主要是因为忽略了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制定环境与经济计划和政策的过程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综合考察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为此,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纷纷把其工具应用到另一领域,形成了环境统计学的两个研究方向:环境经济核算和环境指标体系。环境经济核算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要属联合国统计署等于1993年开发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它以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环境估价为核心,以环境调整的宏观总量指标为综合目标,借助内部卫星帐户和外部卫星帐户,对环境资产进行全面核算,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性的实物型和货币型数据支持。建立环境指标体系,需要先确定基本的理论框架,依据不同的环境统计框架,可以得到不同的环境指标体系。目前各国使用的环境指标体系框架,主要有两种:一是联合国统计署(UNSD)开发的环境统计开发框架(FDES),二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发的压力-状态-反应框架(PSR)。通过环境指标体系,研究人员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实物型数据和有关的综合信息。尽管指标和核算都是统计学研究的范畴,但对环境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需要较多的环境科学、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对环境核算进行深入研究,则需要深厚的经济学和国民经济核算的知识。笔者多年来主要学习和研究经济统计,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选定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作为本文研究的主题。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3SEEA出版之后,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纷纷投入到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中来,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但近年来,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似乎处于停滞状态,主要研究成果只是集中在对环境调整的宏观总量指标核算内容的争论和投入产出核算两方面,不仅研究范围有限,而且缺乏更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热度亦有所下降。然而,笔者深知,“不畏艰苦、迎难而上”是取得更有价值科研成果的前提。本文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意在对有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考察和研究,阐明笔者个人‘’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问题研究观点,并希望对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领域的研究有所推进,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本文共分七章,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一 第一章首先回顾国内外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然后,从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环境功能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现阶段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的意义。最后,论述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所具有的特点。 第H章考察分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首先对SNA和S6BA中环境资产的定义、范围及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巳A研究的对象。然后,就国内学者经常用到和讨论的环境调整的宏现总量指标—一绿色mP和mP做了辨析,指出即P是符合国民经济核算原则的 SEEA宏观总量指标。 固为 皿P核算的环境调整通常涉及到防护性支出、环境资产耗减和环境质量恶化,所以在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研究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产估价和环境恶化估价。此三章除具有独立的研究意义外,还构成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研究环境保护核算问题,焦点在于讨论如何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变 前 言 * 量从传统的国民经济帐户中分离出来,以利于考察一国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 关系。首先探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分类问题,然后探索如何利用国 民经济核算的原则分析环境保护活动,并尝试编制环境保护产品供给和使用表, 核算环境保护国民支出。 第四章研究环境资产估价技术,借此可以了解环境资产存量的货币价值, 分析环境资产的耗减。首先阐述理论界有关环境估价的争论,并表明笔者观点。 其次,分析一般环境资产估价枝术,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地下资产、森林资 源和其他环境资产存量估价技术。考虑到地下资产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研究 其估价技术的同时,提出了分解其存量变化的方法。 第五章研究环境质量恶化估价技术。首先探讨环境恶化估价相关问题,包 括估价的意义、估价的对象以及估价中存在的困难。然后依次分析以成本为基 础的定价技术和以破坏为基础的定价技术,指出各种方法的实用性及存在的局 限。这些研究为宏观总量指标的恶化调整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第六章研究对宏观总量指标做耗减、防护性支出和恶化调整的问题。首先 把资源收益分解为自然资源耗减和使用自然资源所得收入,通过对收入形成帐户 进行耗减调整;得到耗减调整的NDP。然后明确防护性支出的概念,通过防护性
张天民[10](2002)在《失去衡平法的信托 ——信托观念的扩张与中国《信托法》的机遇和挑战》文中指出本论文试图运用比较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信托制度在普通法系和民法法系中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结构变迁,对正在剧烈发展和变化中的信托法进行一个历史性的考察和评价,并为中国《信托法》的实施和信托制度的正确发展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全文除前言、导论和结论部分外,论文的主体共分五章,第一章“信托观念的控制机制”,第二章为“信托观念与民法传统的冲突和融合”,第三章为“信托观念的滥用和处分自由的限制”,第四章为“信托制度的价值分析”,第五章为“中国《信托法》的机遇和挑战”。 序言部分:重申了普通法系的信托观念的扩张所导致的信托多样性对于民法法系学者提出的挑战,以及民法学者研究信托制度可能经常陷入的误区,鉴于中国《信托法》颁布和实施的重大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首先指出了理解普通法系信托首要需要的澄清的几个问题,期望通过非典型地这种直截了当式的列举能够将本文的分析建立在更为客观和真实的基础上。 导论部分: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民法法系学者研究信托制度的比较方法提出置疑,指出纯粹的功能的比较方法对于研究信托制度本身是不适宜的,甚至可能歪曲信托的本来面目,进而导致不良的效果,信托的灵活性更需要结构性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充分介绍和比较和分析了普通法系学者和大陆法系学者对于比较法上信托的结构要素的定义,进而提出需要重新思考普通法系的信托观念和信托制度的一些想法。 第一章“信托观念的控制机制”:特别选取了几个民法学者容易忽视或者研究不够深入但又对于理解普通法系信托必不可少的领域论述了衡平法在信托中重要地位,包括衡平法理念产生的基础、USE的产生和演变、受益人权利的性质、信托在衡平法中扩张和运用以及社会变革中的信托法等五个方面,意图从不同的视角充分展示普通法系信托独特的历史价值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超凡能力,进而夯实认识普通法系信托性质的基础。 第二章“信托观念与民法传统的冲突和融合”:这一主题一直是民法学者探讨的核心问题,本部分采取了历史考察的方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在考察罗马法中的信托观念的发展和变迁的基础上,探讨了为什么民法传统没有发展出如普通法系一样的信托的若干原因,同时一广泛地涉猎了民法法系各国继受和发展信托观念的不同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包括深受普通法系影响的混合法系(苏格兰和魁北克)在民法传统的物权法匡架中发展信托的独特经验,而且考察了纯粹民法传统的国家(列支敦士登、日本和拉丁美洲国家〕以法典继受信托的不同的效果,以及在1984年《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和承认的公约卜V发展国内信托例证—一荷兰和意大利,更包括了对于没有接受普通法系信托而在民法典中挖掘信托观念的德国、法国@和瑞十的经验和问题,并意图勾画民法传统中的信托与普通法系的信托相竞争的全景,介刑”析众多经验和教训I的基础上为我国《信托法》的发展提供借鉴。 第三寞上信托观怠的尴用和处分直由的腥制”;本章重点介纳和分析财;。‘。-保护信托和离-岸信托的发展和运用,意图勾画出作为财产保护}二之一的离岸信托所导致的滥门/秆乙观念的后果和不同的规制手段的意义,重点选取了美国的财产保护计划中对于信托的规范以及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包括税法上的待遇、反欺诈法和破产法中的问题以及*A4诉讼法方佣的制裁,特别是详细介绍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对“庞鼎文”的判决,跳对我!自们吉托法》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第四喜上值托制度的r:主要运川了经济学分析方法,试图进一步阐明信托法对于信托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信托内部关系和信托外部关系中权利竞合阐秆信托财产独立性的重要意义以及信托的合同属性,什抬出信托法对了提升交易计划人的效率卫公性,构成信托制度价值分析的另一重要的领域就是税法上对于信托的认定和处理,信托剃山性所体现出的效率如何与税法相协调,为此特别选取并详细介绍了美国IRS97-24公告,信托制度的价值更准确地反映在适应于商业领域的内在本质,在比较商事信托和传统信托的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特别分析了信托与公司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以及现代商事信托的发展对于传统信托法规则的修正以及对于信托法完整体系的挑战。 第旦喜二庄③_创盾托廷且窟枷眉呸盼俄二:在此前所进行的考察和分析基础之上,期为中国《信托法》的正确实施提出一些建议,为此本部分通过分析中国《信托法》的目标和价值判断和《信托法》的结构,提出中国需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信托法体系的构想,为此选择了对于中国《信托炫》实施具有关键意义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地分析《信托法》中的信托定义、信托的成立和生效、信托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分配,籍此希望能够真实和有效地继受信托制度,并在信托法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信托制度,并最终使信托法在中国的私法体系中占有应有的地位,为此特意结合英美信托法的发展的最新趋势前瞻性地指出了中国《信托法》实施后所将面对的挑战。
二、一种简单适用的帐户分类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简单适用的帐户分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及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政府债务的内涵、特征、分类与功能 |
2.1.1 政府债务的内涵 |
2.1.2 政府债务的特征 |
2.1.3 政府债务的类型 |
2.1.4 政府债务的功能 |
2.2 政府债务与财政的关系 |
2.2.1 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 |
2.2.2 政府债务与财政的关系以及“财政疲劳”理论 |
2.3 政府债务的经济效应 |
2.3.1 政府债务有害论 |
2.3.2 政府债务中性论 |
2.3.3 政府债务有益论 |
2.3.4 政府债务的非线性效应论 |
2.4 政府债务风险理论 |
2.4.1 政府支出扩张及预算约束理论 |
2.4.2 债务危机风险 |
2.4.3 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 |
2.5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 |
2.5.1 政府债务可持续的内涵 |
2.5.2 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理论 |
2.5.3 一般均衡条件下政府债务跨期预算理论 |
2.5.4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测度 |
2.5.5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
2.6 文献综述 |
2.6.1 政府债务理论沿革综述 |
2.6.2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研究综述 |
2.6.3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研究综述 |
2.6.4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
2.6.5 文献评析 |
2.7 核心概念界定 |
2.7.1 财政赤字 |
2.7.2 赤字财政政策 |
2.7.3 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
2.7.4 发展性支出与非发展性支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印度财政体制及债务管理制度的变迁 |
3.1 印度国家治理体系 |
3.1.1 宪法及政治体制 |
3.1.2 国家权力三权分治 |
3.2 印度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
3.2.1 央、地事权划分 |
3.2.2 央、地财政支出责任划分 |
3.2.3 央、地税收权力划分 |
3.3 财政收支运行状况 |
3.3.1 央、地财政收入情况 |
3.3.2 央、地政府财政支出状况 |
3.3.3 财政盈余/赤字及债务状况 |
3.4 印度政府债务管理 |
3.4.1 政府债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能 |
3.4.2 政府债务管理的目标 |
3.4.3 印度国债市场的演变 |
3.4.4 《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法(2003)》 |
3.5 莫迪政府财税改革 |
3.5.1 财税改革背景 |
3.5.2 财税改革目标 |
3.5.3 财税政策及改革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印度政府债务、演变趋势及风险描述性分析 |
4.1 印度政府内债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 |
4.1.1 印度政府内债的规模分析 |
4.1.2 印度政府内债的结构分析 |
4.2 印度政府外债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 |
4.2.1 印度政府外债规模分析 |
4.2.2 印度政府对外债务结构分析 |
4.3 印度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
4.3.1 印度内债风险分析 |
4.3.2 印度外债风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测度与分析 |
5.1 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5.1.1 理论分析框架 |
5.1.2 政府内债可持续性测度方法 |
5.1.3 政府外债可持续性测度方法 |
5.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测度与分析 |
5.2.1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测度 |
5.2.2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分析 |
5.2.3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测度与分析 |
5.3.1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测度 |
5.3.2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分析 |
5.3.3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分析 |
6.1 “财政疲劳”及政府债务上限问题研究 |
6.1.1 “财政疲劳”与政府债务可持续 |
6.1.2 基于“财政疲劳”理论的债务上限问题研究 |
6.2 研究模型构建 |
6.2.1 理论模型构建与推导 |
6.2.2 实证模型构建及标准设定 |
6.3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检验 |
6.3.1 变量、样本与数据说明 |
6.3.2 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3 政府债务上限测度 |
6.4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子识别 |
6.4.1 研究情境设计 |
6.4.2 影响因子识别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1.1 财权和事权分权趋势明显但监管力度加大 |
7.1.2 债务扩张导致其风险放大但态势总体可控 |
7.1.3 债务规模和资金效率共同作用债务可持续性 |
7.1.4 宏观经济变量与债务可持续性的关联 |
7.2 对中国的几点启示或建议 |
7.2.1 加强财政支出和赤字管理 |
7.2.2 防范政府债务因经济下滑而出现较大风险 |
7.2.3 推动金融和债务管理改革 |
7.2.4 在印度的中资企业应主要防范和规避政治风险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环境安全威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面向区块链的数据获取方法研究 |
1.2.2 面向区块链的实证性研究 |
1.2.3 面向区块链的性能和安全研究 |
1.2.4 面向区块链的分类和预测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研究基础 |
2.1 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
2.2 以太坊 |
2.2.1 账户和智能合约 |
2.2.2 交易 |
2.2.3 加密货币和代币 |
2.2.4 Gas |
2.2.5 DApp |
2.3 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环境面临的安全威胁 |
2.3.1 智能合约安全 |
2.3.2 账户与私钥安全 |
2.3.3 数据与隐私安全 |
2.3.4 管理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的数据分析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据收集 |
3.2.1 DApp和智能合约的信息收集 |
3.2.2 交易数据收集 |
3.2.3 账户信息收集 |
3.3 分析结果与结论 |
3.3.1 DApp的数量分布 |
3.3.2 DApp的时间分布 |
3.3.3 DApp的类型分布 |
3.3.4 DApp中的智能合约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智能合约的数据分析与检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交易行为的智能合约分析方法 |
4.2.1 数据收集 |
4.2.2 合约中余额的变化 |
4.2.3 以太币的流入和流出关系 |
4.2.4 交易的统计特征 |
4.2.5 账户的活动特征 |
4.2.6 基于交易的行为特征 |
4.3 数据预处理和模型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模型和训练参数 |
4.4 实验和结果分析 |
4.4.1 评价指标 |
4.4.2 实验1:评估不同类型合约之间的差异 |
4.4.3 实验2:应用于异常检测 |
4.4.4 实验3:恶意合约识别 |
4.5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区块链的身份识别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方法概述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模型结构 |
5.3 实验和结果分析 |
5.3.1 实验1:身份认证 |
5.3.2 实验2:身份认证的时间 |
5.3.3 实验 3:仿真应用实验 |
5.3.4 与以往工作的比较 |
5.4 保护区块链钱包中的私钥安全 |
5.4.1 数据采集 |
5.4.2 数据集生成 |
5.4.3 CNN模型构建 |
5.4.4 实验4:方法在区块链钱包中的实际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与溯源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面向区块链数据隐私保护与溯源的双区块链系统 |
6.2.1 系统总体框架 |
6.2.2 溯源数据结构 |
6.2.3 交易和区块结构 |
6.2.4 差分隐私 |
6.2.5 共识算法 |
6.2.6 双链同步算法 |
6.2.7 溯源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
6.3 应用于缓解内部威胁 |
6.3.1 内部威胁简介 |
6.3.2 内部威胁模型 |
6.3.3 实验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关于保险公司偿二代下风险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偿二代及风险管理监管体系发展 |
第一节 偿付能力监管的历史和发展 |
第二节 偿二代的介绍 |
一、偿二代体系整体框架 |
二、偿二代下的各项主要监管指标 |
三、偿二代的最新发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偿二代与国外监管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主要市场偿付能力监管概述 |
一、资本制度的总览 |
二、技术规格比较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偿二代对公司的影响和最新发展 |
第一节 偿一代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偿二代对行业的影响 |
一、偿二代对寿险产品的影响和预期 |
二、偿二代对渠道发展的影响和预期 |
三、偿二代对财产险和再保险的影响 |
四、偿二代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和预期 |
五、偿二代下对投资方面的风险管理的影响 |
六、偿二代下对保险公司资产流动性管理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偿二代下的资本和资本收益优化 |
第一节 资本管理框架和方法 |
一、构建全面的资本管理框架 |
二、保险资金优化方法 |
三、偿二代下偿付能力监管如何做到和保险会计准则之间的协同 |
四、偿二代下资本占用最低和收益率目标的结构调整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分位数回归 |
二、实证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偿二代下的风险管理 |
第一节 风险管理策略和框架 |
一、风险管理策略和框架 |
二、公司风险偏好及考虑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偿付能力不足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 |
第一节 偿付能力不足的管理 |
一、自有风险和偿付能力评估(ORSA)最佳实践 |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最佳实践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第八章 论文总结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在线社会网络中虚假信息传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虚假信息的定义 |
1.1.2 在线社会网络与自媒体时代 |
1.1.3 虚假信息泛滥与网络舆情 |
1.1.4 面临的挑战 |
1.1.5 研究意义 |
1.2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 |
1.2.1 数据收集 |
1.2.2 数据分析 |
1.2.3 主要方法 |
1.2.4 创新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现状及相关工作 |
2.1 传播的参与者 |
2.1.1 社会影响力 |
2.1.2 灰色帐户 |
2.2 传播内容 |
2.2.1 模因的概念 |
2.2.2 话题检测与跟踪 |
2.2.3 虚假信息检测 |
2.2.4 情感分析 |
2.3 传播的网络与模型 |
2.3.1 网络演化模型 |
2.3.2 社会网络的特征 |
2.3.3 传播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新闻源的虚假信息采集与追踪方法 |
3.1 引言 |
3.2 原理 |
3.2.1 现有事实 |
3.2.2 系统可行性的前提假设 |
3.3 系统模型与实现 |
3.3.1 Twitter与推文 |
3.3.2 系统后端 |
3.3.3 系统前端 |
3.4 系统可行性的再验证 |
3.4.1 核实信息类新闻源 |
3.4.2 虚假信息类新闻源 |
3.4.3 来自虚假信息类新闻源文章的验证 |
3.5 系统部署与数据统计 |
3.5.1 系统后端 |
3.5.2 系统前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k-核的虚假信息传播网络剖析 |
4.1 引言 |
4.2 方法与数据 |
4.2.1 k-核分解 |
4.2.2 Botometer工具 |
4.2.3 推文转发网络与数据集描述 |
4.3 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的竞争传播 |
4.4 主核用户的剖析 |
4.4.1 动力学分析 |
4.4.2 用户成员分析 |
4.5 网络的鲁棒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传播的特征分析 |
5.1 引言 |
5.2 方法与数据 |
5.2.1 案例分析 |
5.2.2 统计分析 |
5.3 案例分析 |
5.3.1 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竞争传播的表现 |
5.3.2 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竞争传播的特征 |
5.4 统计分析 |
5.4.1 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竞争传播的特征 |
5.4.2 虚假信息传播的异常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虚假信息传播中机器帐户的分析 |
6.1 引言 |
6.2 方法与数据 |
6.2.1 案例分析 |
6.2.2 统计分析 |
6.3 虚假信息传播的异常特征与机器帐户的关系 |
6.3.1 文章传播成功程度的极不均衡性 |
6.3.2 回顾虚假信息传播的异常性由机器帐户所致 |
6.3.3 Botometer的鲁棒性分析 |
6.4 机器帐户传播虚假信息的策略:案例分析 |
6.4.1 案例Ⅰ:大量重复宣传 |
6.4.2 案例Ⅱ:变换与劫持Hashtag |
6.4.3 案例Ⅲ:插入“对话讨论” |
6.5 机器帐户传播虚假信息的特征:统计分析 |
6.5.1 时间特征 |
6.5.2 目标特征 |
6.5.3 与真人帐户的交互特征 |
6.5.4 网络特征 |
6.5.5 地理特征 |
6.5.6 新闻源特征 |
6.6 补充实验 |
6.6.1 似机器性分值的校准 |
6.6.2 机器帐户的放大作用 |
6.6.3 新闻源选择标准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虚假信息类新闻源详表 |
附录 B 虚假信息与核实信息的竞争传播案例 |
附录 C 机器帐户分析之新闻源选择标准 |
(6)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核算原理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说明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分类及生产范围的研究 |
1.3.2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费用核算及帐户体系的研究 |
1.3.3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物量核算的研究 |
1.4 结构安排 |
1.5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与不足之处 |
2 现行医疗卫生行业分类体系的评介及比较 |
2.1 ISIC中医疗卫生行业分类的演变 |
2.1.1 ISIC1.0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2.1.2 ISIC2.0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2.1.3 ISIC3.0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2.1.4 ISIC3.1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2.2 ISIC4.0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2.3 ICHA-HP分类的演变 |
2.3.1 SHA1.0版中的ICHA-HP分类 |
2.3.2 NHA中的ICHA-HP分类 |
2.4 ICHA-HP2.0分类 |
2.5 医疗卫生行业国际分类的比较 |
2.5.1 ICHA-HP2.0与ICHA-HP1.0的比较 |
2.5.2 ICHA-HP2.0与ISIC4.0的比较 |
2.6 小结 |
3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提出及分类体系 |
3.1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提出的背景 |
3.1.1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演变 |
3.1.2 医疗卫生行业口径的扩大化、层次化是大势所趋 |
3.2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的目的和原则 |
3.3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提出 |
3.3.1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提出的必要性 |
3.3.2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概念 |
3.4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的内容 |
3.4.1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核心层 |
3.4.2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外围层 |
3.4.3 相关医疗卫生行业 |
3.4.4 此分类体系的不足与有待完善之处 |
3.5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生产范围 |
3.5.1 SNA界定的生产 |
3.5.2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对GDP生产范围的突破 |
3.6 小结 |
4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费用核算及帐户体系 |
4.1 医疗卫生行业的费用核算 |
4.1.1 卫生费用 |
4.1.2 卫生费用核算 |
4.2 卫生帐户的国际分类体系(ICHA) |
4.2.1 卫生服务功能分类(ICHA-HC) |
4.2.2 卫生服务筹资机构分类(ICHA-HF) |
4.3 卫生帐户体系(SHA) |
4.3.1 卫生帐户体系(SHA)的概念 |
4.3.2 SHA的建立对SNA的意义 |
4.3.3 SHA的帐户序列 |
4.4 卫生帐户体系的范畴 |
4.4.1 SHA的修订 |
4.4.2 核心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
4.4.3 扩展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
4.5 小结 |
5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价格及物量核算 |
5.1 医疗卫生服务的结果 |
5.1.1 对医疗卫生服务结果的辨析 |
5.1.2 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产出和结果 |
5.2 医疗卫生行业生产核算的现状 |
5.2.1 对非市场服务产出的诠释 |
5.2.2 医疗卫生行业物量产出的现行核算方法 |
5.2.3 医疗卫生行业物量产出现行核算方法的不足 |
5.2.4 医疗卫生行业物量产出核算的改进思路 |
5.3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数量指标 |
5.3.1 完整治疗的含义 |
5.3.2 完整治疗的应用 |
5.3.3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数量指标 |
5.4 完整治疗的物量指数 |
5.4.1 完整治疗物量指数的计算原理 |
5.4.2 质量变化对物量指数的影响 |
5.4.3 包括质量变化的物量指数 |
5.5 医疗卫生服务物量产出的质量调整 |
5.5.1 质量变化、新产品的加入和老产品的退出 |
5.5.2 常规的质量调整方法 |
5.5.3 质量调整的新方法—基于质量指标的调整 |
5.5.4 应用新方法的局限及展望 |
5.6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汇总 |
5.6.1 医疗卫生服务的定价 |
5.6.2 疾病成本帐户 |
5.6.3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汇总的结论 |
5.7 小结 |
6 医疗卫生行业产出的国际比较 |
6.1 关于购买力平价(PPPs) |
6.2 基于投入替代法的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与其局限性 |
6.2.1 投入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理论依据与计算思路 |
6.2.2 投入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局限性 |
6.3 基于GDP支出法的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与其局限性 |
6.3.1 支出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理论依据与计算思路 |
6.3.2 支出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局限性 |
6.4 基于GDP生产法的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 |
6.4.1 产出和生产率的国际比较方法 |
6.4.2 生产法PPPs法与支出法PPPs法的比较 |
6.4.3 生产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提出 |
6.4.4 生产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可行性 |
6.4.5 生产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前提与货币转换因子的计算 |
6.4.6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若干问题与展望 |
6.5 小结 |
7 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国际经验 |
7.1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费用核算的国际经验 |
7.1.1 国家间卫生费用核算的口径不一致 |
7.1.2 核心分类体系(ICHA)面临挑战 |
7.2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物量核算的国际经验 |
7.2.1 英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物量核算 |
7.2.2 荷兰医疗卫生行业的物量核算 |
7.2.3 挪威医疗卫生行业的物量核算 |
7.3 国际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研究方法的特点 |
7.3.1 加强SHA与SNA的关联性 |
7.3.2 注重物量指数的计算 |
7.3.3 时间序列分析与截面分析并存 |
7.3.4 确保市场和非市场核算的一致性 |
7.4 小结 |
8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现状及展望 |
8.1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现状 |
8.1.1 产出核算的现行方法 |
8.1.2 增加值核算的现行方法 |
8.2 关于产出和增加值现行核算方法的讨论 |
8.2.1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核算的范围 |
8.2.2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核算的内容 |
8.2.3 现行核算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
8.3 产出核算的新途径:卫生帐户体系 |
8.3.1 国民卫生帐户体系 |
8.3.2 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的现状 |
8.4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的建立 |
8.4.1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的核算原则 |
8.4.2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的结构 |
8.4.3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与国际标准的比较 |
8.5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的发展方向 |
8.5.1 完善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分类体系 |
8.5.2 建立中国的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体系 |
8.5.3 扩展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核算体系 |
8.6 小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资源环境价值研究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资源环境价值的主要依据和目的 |
二、环境资源价值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一、资源环境价值研究的经济哲学理论回顾与进展 |
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资源环境价值统计方法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
四、资源环境价值补偿和保值、增值的政策设计研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 |
一、本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 |
二、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
三、本研究的难点 |
四、本研究的创新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二章 资源环境价值内涵及其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资源环境价值的经济学概念 |
一、资源环境价值内涵 |
二、资源环境价值的特性 |
第二节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 |
第三节 环境价值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 |
一、经济发展对环境价值的影响 |
二、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
三、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经典理论 |
第三章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主题内容 |
第一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原则 |
第二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范围 |
一、资源环境的范围划分 |
二、GDP核算缺陷的分析 |
三、GDP核算的改进 |
四、EDP核算的完善与发展 |
五、资源环境的物质价值与服务价值 |
六、资源环境价值的可持续力问题 |
七、经济租金的评估 |
第三节 残余物的估价问题 |
一、残余物的属性及决定因素 |
二、对残余物核算的改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领域 |
一、经济域中的资源环境价值评估 |
二、非经济域的资源环境价值评估 |
第五节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程序与量化 |
一、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程序 |
二、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量化 |
第四章 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原则与分类 |
一、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原则 |
二、资源环境价值分类 |
第二节 资源环境价值投入产出核算基本原理 |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演变 |
二、IO模型基本框架 |
三、对IO模型的评价 |
第三节 资源—经济—环境物质循环流模型 |
一、模型的基本原理 |
二、模型的改进 |
第四节 投入产出的具体应用 |
一、中国绿色投入产出核算 |
二、世界各国所作的具体估算 |
第五节 Hybird模型 |
一、基本模型 |
二、模型的具体应用 |
第六节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帐户方法 |
一、帐户体系的设立依据与分类 |
二、资源环境帐户 |
第五章 资源环境价值具体指标评估研究 |
第一节 环境经济价值具体指标的主要评估方法 |
一、间接评估方法 |
二、环境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三、内涵价值评价法 |
四、旅行费用法 |
五、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具体应用 |
六、资源环境制度价值的度量问题 |
第二节 SEEA中的资源环境价值具体指标的估价 |
一、资源的耗减估价 |
二、环境退化的估价 |
第三节 不同评价方法间的关系 |
一、实物估计与价值估计 |
二、国民核算与经济估计方法的比较 |
第四节 资源环境价值的指标体系 |
一、关于资源环境指标的争论 |
二、SEEA指标体系框架 |
三、本文的指标框架 |
第六章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动态化研究 |
第一节 资源价值动态化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
一、资源环境价值核评估动态化的必要性 |
二、资源环境价值评估动态化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资源环境价值的周期波动分析 |
一、资源环境价值的谱分析原理及其应用 |
二、资源环境价值的指数分析及其应用 |
第三节 资源环境价值的预测分析 |
一、资源环境价值预测的自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
二、资源环境价值的灰色系统及其应用 |
第四节 资源环境价值动态化的新技术 |
一、小波与分形分析在时间序列中的应用 |
二、混沌理论在时间序列中的应用 |
第七章 资源环境价值的补偿及管理体系研究 |
第一节 环境税收管理 |
一、环境征税论来源与缺陷 |
二、环境征税下的企业博弈行为 |
三、环境征税论在我国的改进 |
第二节 排污权的交易 |
一、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原理 |
二、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方式 |
第三节 环境债券的特质与运行框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环境债券的特质 |
三、实行环境债券运行的具体框架 |
第八章 结语—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一节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体会与领悟 |
第二节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不足之处 |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三、 文章架构及主要内容 |
四、 本文主要学术观点与结论 |
第一章 商业银行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在信用经济中的运用 |
(二) 创新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
(三) 创新与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 |
(四) 商业银行的职能演变及其界定 |
(五) 商业银行创新涵义的剖析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激发与管理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的变革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流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周期与创新周期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形式与方法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形式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 |
四、 商业银行创新形成过程的管理 |
(一) 创意或构思的产生 |
(二) 创意或构思的筛选 |
(三) 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四) 创新项目的测试与修正 |
(五) 总结与推广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 |
(一) 影响面广、作用力大 |
(二) 易模仿性 |
(三) 无形性 |
(四) 多样性 |
(五) 高风险性 |
(六) 持续性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
(二)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
(四)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五) 商业银行技术创新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动因 |
一、 社会经济环境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决定因素 |
二、 科技进步是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推动力 |
三、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 |
四、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外在压力 |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积极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效益和效率 |
(二) 商业银行创新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负面影响 |
(一) 商业银行创新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到很大影响 |
(二) 商业银行创新带来新风险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引起社会资源浪费和社会经济秩序不稳定 |
三、 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认识与判断 |
第五节 小结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是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性贡献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 创新是商业银行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定义与特征 |
(一) 产品的无形性 |
(二) 质量的差异性 |
(三) 产品的同质性 |
(四) 价值的可变性 |
(五) 无存货性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分类 |
(一) 按业务范围分类 |
(二) 按创新的内容分类 |
(三) 按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形式分类 |
(四) 按期限长短分类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市场的规范 |
一、 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意义 |
二、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发展的现状 |
三、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问题的分析 |
(一) 金融市场人为分割 |
(二) 金融市场与社会投融资者的分离 |
(三) 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的功能作用不够完善 |
(四) 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单一,缺乏市场传导机制 |
(五) 信息系统相对滞后,市场透明度差,交易率低 |
四、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规范 |
(一) 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市场,并将其有机结合 |
(二) 塑造和培育多样化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市场交易 |
(三) 丰富金融商品,满足市场需求 |
(四)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 |
(五) 吸收西方创新成果,规范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
(六) 提高金融交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
第三节 负债业务创新及其借鉴 |
一、 客户存款业务(被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客户存款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 |
二、 借入负债业务(主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借入负债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借入负债业务创新的意义 |
第四节 贷款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多种选择贷款的创新 |
二、 票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票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创新票据贷款新业务的意义与作用 |
(三)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贷款的创新 |
三、 贷款销售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贷款销售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销售的创新实践 |
四、 风险投资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风险投资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的创新实践 |
五、 项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项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贷款的借鉴与创新 |
六、 国际合作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国际合作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国际合作贷款的创新实践 |
第五节 投资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投资业务创新的概念 |
二、 债券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垃圾债券 |
(二) 离岸债券和欧洲债券 |
(三) 浮动利率债券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直接参与债券发行承销、包销和分销等活动 |
(二) 代理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
(三) 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扩大业务范周 |
(四) 债券回购是商业银行最佳的证券投资形式 |
(五) 不断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债券新品种 |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又一重要形式 |
一、 资产证券化概述 |
二、 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
(二) 汽车贷款证券化 |
(三) 信用卡贷款证券化 |
(四) 应收帐款证券化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二) 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设想 |
第七节 个人金融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里程碑 |
一、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 |
(一) 个人消费贷款 |
(二) 个人理财业务 |
二、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状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金融业务的机遇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
(一)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二) 强化个人金融业务市场调查与发展规划 |
(三) 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个人金融商品 |
(四) 丰富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方式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征 |
(一) 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 |
(二) 由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变 |
(三) 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 |
(四)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实现了对传统中间业务的突破 |
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 |
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
(一)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 |
(二) 按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的身份分类 |
(三) 按中间业务是否与银行信用直接有关分类 |
(四) 按中间业务的风险性分类 |
(五) 按中间业务的审批与备案的形式分类 |
(六) 按中间业务功能和形式分类 |
第二节 不断丰富传统中间业务的内涵是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 |
一、 代理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代理收付款业务 |
(二) 代保管业务 |
(三) 代理保险业务 |
(四) 代理清欠、代理监督和代购代销业务 |
(五) 代理证券业务 |
二、 信托和租赁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托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二) 租赁业务创新的种类与实践 |
三、 结算业务自动化和电子化创新 |
(一) 支付系统的创新 |
(二) 清算系统的创新 |
四、 担保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备用信用证 |
(二) 保证付款 |
(三) 监督付款 |
(四) 履约担保 |
(五) 投标担保 |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战场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的概述 |
二、 证券承销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三、 证券交易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证券经纪业务 |
(二) 证券自营业务 |
四、 其它收费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息咨询业务 |
(二) 财务顾问业务 |
(三) 资产管理业务 |
第四节 金融衍生产品是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新领域 |
一、 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
二、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及风险防范 |
(一)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 |
(二)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 |
三、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实践 |
(一) 传统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二) 现代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研究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 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紧密结合的原则 |
(二) 渐进式发展的原则 |
(三) 创新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
(四) 讲效益的原则 |
(五) 以优质服务取胜的原则 |
三、 创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好运行环境 |
(一) 培育和创造中间业务的市场需求 |
(二) 加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定位的研究 |
(三) 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电子化含量 |
(四) 构建中间业务考核指标体系 |
(五) 建立健全中间业务法规制度 |
四、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
(一) 创新与发展我国传统中间业务的设想 |
(二) 开拓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思 |
(三)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现实选择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演变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回顾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 |
(二)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四) 20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轨迹 |
(一) 中国古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中国近代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的类型 |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比较 |
一、 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英格兰银行的创立是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
(二) 贴现银行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一大特色 |
(三) 承兑行是世界商人银行的鼻祖 |
(四) 总分行管理模式是世界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样板 |
(五) 专业化管理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点 |
(六)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国际化发端于英国 |
二、 美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双轨制”和“单一银行制”体现了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特征 |
(二) 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银行持股公司是其最富特色的组织创新 |
(四) 组织机构多样化是其组织创新的特点 |
(五) 组织创新国际化在美国得到高度的发展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综合化是其组织创新最大的特色 |
(二) 高度集中的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密度高且国有化程度高 |
(四) 国际化是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重要特征 |
四、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发展过程 |
(二)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征 |
五、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总体特征 |
(一) 并购促进了商业银行大型化 |
(二) 组织结构综合化 |
(三) 竞争形成银行非中介化的趋势 |
(四) 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
(五) 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虚拟化 |
第三节 从分业经营到合业经营是历史的必然 |
一、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一) 投资银行的定义 |
(二) 当代投资银行的功能作用和特征 |
(三) 西方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四) 中国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二、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比较 |
(一) 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影响 |
(二) 不同的职能作用 |
(三) 不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方式 |
(四) 不同的资金和利润来源 |
(五) 不同的竞争力 |
三、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 分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二) 合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三)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
(四)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探究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选择 |
一、 运用并购等创新手段构造中国的航空母舰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意义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原则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
二、 以组织结构多元化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多元化的必要性 |
(二) 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为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
(三) 大力创新与发展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积极推进组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
(二)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途径思考 |
(三)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捷径--分拆改制上市 |
(四) 国有商业银行分析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
四、 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创新 |
(一) 按照扁平化和集约化的要求改造内部组织架构 |
(二) 强化商业银行组织的活力 |
五、 加快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步伐 |
(一) 中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与发展的概况 |
(二) 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策略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实践 |
一、 资产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商业贷款管理 |
(二) 可转换性管理 |
(三) 预期收入理论 |
二、 负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传统负债管理 |
(二) 当代负债管理 |
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涵义 |
(二)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原则 |
四、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五、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实践与借鉴 |
一、 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商业银行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三、 商业银行营销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
(二) 商业银行营销因素组合 |
(三)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
(四) 实现商业银行营销目标的基本策略 |
四、 两方商业银行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崇尚战略眼光 |
(二) 强调准确定位 |
(三) 注重形象塑造 |
(四) 强化情感管理 |
(五) 追逐金融人才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商业银行文化 |
一、 商业银行文化定义与意义 |
二、 商业银行文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商业银行文化的核心 |
四、 构建商业银行文化的关键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
五、 职业道德是商业银行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历史追溯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实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 |
(二) 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创新的力度 |
(三) 塑造我国商业银行的优秀文化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一般分析 |
一、 商业银行监管的概念 |
二、 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 |
(一) 一元化监管模式 |
(二) 多元化监管模式 |
(三) 跨国化监管模式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初始时期 |
(二)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成熟期 |
(三)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实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初始阶段(1978-1984)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长阶段(1984-1995)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熟阶段(1995-) |
三、 商业银行创新与金融管制创新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商业银行监管体制 |
(一) 明确银行监管体系的法律地位,强化监管的法制建设 |
(二) 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
(三) 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
二、 构造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
(一) 重构内控组织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
(二)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
(三)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激励制度 |
(四) 提高内控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五) 注意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相互衔接 |
三、 充分发挥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
(一)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 |
(二) 加快配套改革,为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创造条件 |
四、 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
(一) 采取综合性和国际性的监管策略 |
(二) 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协调与合作 |
五、 提高商业银行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当代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自由化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国际化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电子化 |
四、 商业银行创新的综合化 |
五、 商业银行创新的多样化 |
六、 商业银行创新的持续化 |
七、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强化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一)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三) 现代企业制度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四) 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五) 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六) 国际化程度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分析 |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提供了必要条件 |
(二) 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造就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力量 |
(三) 市场机制的确立产生了强大的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动力 |
(四)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扩大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应以提高效率为基本目标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路径和要求 |
(一) 商业银行创新应适应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的特色 |
(二) 以渐进式创新为基础,积极追求突变式创新 |
(三) 以需求适应型创新为基点,增强商业银行创新供给能力 |
(四) 以智能化改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 |
(五) 坚持放松管制和完善监管同时并举的方针 |
(六) 抓住加入WTO机遇,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步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概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状况 |
国外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状况 |
我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回顾 |
值得研究的问题 |
第二节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的意义 |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功能 |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的特点 |
系统庞大而复杂 |
跨界(时、空)性 |
跨学科性 |
第二章 基本问题研究 |
第一节 SNA与SEEA的环境资产比较分析 |
资产和收益 |
1993SNA的环境资产 |
SEEA与SNA的环境资产比较 |
第二节 绿色GDP和EDP辨析 |
国内学者的相关观点 |
辨析绿色GDP和EDP |
造成困惑的误区 |
第三章 环境保护核算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分类问题探讨 |
环境保护活动范围及分类 |
环境保护产业的内涵及分类 |
环境保护产品分类 |
第二节 分离环境保护活动产出的探索 |
浅析环境保护产品、活动目的和产业之间的关系 |
根据活动性质分离环境保护活动产出 |
第三节 编制环境保护产品供给和使用表的尝试 |
编制供给表的考虑 |
编制使用表的考虑 |
供给表和使用表的合并 |
第四节 环境保护国民支出核算的思考 |
环境保护支出分类 |
环境保护国民支出的推算 |
第四章 环境资产估价技术研究 |
第一节 有关环境估价的争论 |
经济学家的观点 |
环境保护论者的观点 |
国民核算专家的观点 |
环境估价问题的国际反映 |
第二节 一般环境资产估价技术分析 |
SNA中的资产估价 |
非生产资产估价因素的决定 |
估计资源存量水平的价值 |
第三节 地下资产存量价值变化的的因素分解 |
净现值法估价地下资产存量水平 |
存量水平价值变化的因素分解 |
地下资产价值变化因素分解实例 |
第四节 森林资源估价技术研究 |
森林财产估价方法 |
林地估价方法 |
树木估价方法 |
第五节 其他环境资产存量估价技术研究 |
渔业资源估价技术 |
土地资源估价的讨论 |
水资源估价方法分析 |
生态系统估价的思考 |
第五章 环境恶化估价技术研究 |
第一节 环境恶化估价相关问题的探讨 |
坏境恶化估价的意义 |
估价对象的确定 |
估价的切入点--成本和破坏 |
环境恶化估价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技术 |
避免成本法 |
消除成本法 |
恢复成本法 |
不同成本方法使用的选择 |
第三节 以破坏(收益)为基础的定价技术 |
剂量反应函数 |
显示偏好法 |
陈述偏好法 |
成果转移法 |
对不同收益(破坏)定价技术的评述 |
第四节 环境恶化估价技术的综合评价 |
方法的质疑 |
定价技术的实用性 |
数据限制 |
第六章 宏观总量指标的环境调整 |
第一节 宏观总量指标的耗减调整 |
经济收益和资源收益 |
对收入形成帐户的耗减调整 |
耗减调整的NDP |
第二节 总量调整中处理防护性支出的思考 |
防护性支出的概念 |
资本支出和经常性支出 |
防护性支出资本化对NDP的影响分析 |
国内相关观点的评述 |
第三节 不同估价方法对宏观总量指标的影响 |
不同方法的效应分析 |
不同方法对宏观总量指标的影响 |
探讨中得到的启示 |
第四节 利用以破坏为基础的方法推导总量指标 |
受破坏影响的交易 |
以破坏为基础的估价调整 |
对人类健康的破坏 |
破坏调整的NDP |
第七章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帐户及其应用研究 |
第一节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帐户及其应用 |
SEEA资产帐户的处理 |
环境调整的指标的应用 |
第二节 环境保护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
环境保护指标序列 |
环境保护指标的应用 |
第三节 资源租金估计和分配的应用 |
资源租金的估计与分配 |
资源租金估计和分配应用的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的局限及未来方向 |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的局限 |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的未来方向 |
附 录 |
附录Ⅰ: SEEA环境资产分类 |
附录Ⅱ: 环境保护活动分类(CEPA 2000) |
附录Ⅲ: 环境保护产业的分类(欧盟) |
附录Ⅳ: 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1SIC)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10)失去衡平法的信托 ——信托观念的扩张与中国《信托法》的机遇和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信托的观念扩张——多样化的信托 |
二、 几个不可避免的障碍 |
三、 中国继受信托法的机遇和挑战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 有必要首先澄清的几个观点 |
导论 |
第一节 信托作为比较法课题的基础和内容——是否存在比较的意义? |
一、 比较法的前提和内容 |
二、 信托在比较法中的意义:功能还是结构? |
三、 信托的特性:多变的制度与类似制度的比较的意义 |
第二节 是否存在一个统一信托的定义 |
一、 D.W.M.Waters对于信托必需要素的归纳 |
二、 Maurizio Lupoi对于信托特征的归纳 |
三、 David Hayton在《欧洲信托法原则》中的信托的特征描述 |
四、 《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和其承认的公约》(《海牙公约》)中的定义 |
五、 信托观念与信托制度的再思考:普通法信托的基本理论及理解上的困难 |
第一章 信托观念的控制机制——衡平法 |
第一节 衡平法理念产生的基础 |
一、 衡平法产生的社会背景:良心的基础 |
二、 衡平法与普通法的“竞争”:如何理解“衡平法遵循普通法” |
三、 衡平法适用的领域(家庭和贸易):规则的体系思想基础 |
第二节 USE的产生和演变——现代信托制度的形成 |
一、 USE的历史意义和USE盛行的原因 |
二、 私权与王权的较量:作为政治上妥协产物的USE法典 |
三、 未被《用益法典》执行的USE和现代信托 |
第三节 受益人权利的性质——衡平法对于信托意义 |
一、 受益人权利的理论依据 |
二、 衡平法对于受益人权利的意义:right in rem还是real right |
三、 税法上的意义——Baker v. Archer-Shee案 |
四、 受益人权利的分析 |
第四节 信托在衡平法中扩张和运用 |
一、 结果信托 |
二、 推定信托 |
三、 结果信托和推定信托在衡平法体系中价值 |
四、 衡平法救济的主题和逻辑:信托的价值和功能 |
第五节 社会变革中的信托法:受托人权力的变迁的实质 |
一、 受托人权力的扩张及实质 |
二、 受托人忠实、谨慎义务研究 |
三、 受托人义务的合同基础分析 |
第二章 信托观念与民法传统的冲突和融合——民法系统中的信托制度 |
第一节 民法传统中是否存在信托的观念?——诚实信用原则与“良心” |
一、 罗马法中的信托制度:fideicommissum和fiducia |
二、 民法传统国家为何没有产生普通法的信托制度? |
三、 民法传统是否足以提供了处分财产的自由——法定继承和婚姻财产制度 |
第二节 混合法系对信托制度的理解和运用:苏格兰/魁北克 |
一、 苏格兰信托制度:是否真正产生于罗马法 |
二、 魁北克对信托制度的理解和运用 |
第三节 纯粹大陆法系国家对信托的继受——以列支敦士登/日本为例 |
一、 纯粹的商业需求:列支敦士登的信托法 |
二、 来源于混合法系的信托:以日本为例(台湾/韩国) |
三、 拉丁美洲的信托制度(fideicomiso) |
第四节 “海牙公约”的接受——以意大利、荷兰为例 |
一、 《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及其承认的公约》的背景和起草的思路评价 |
二、 批准海牙公约的现实意义:以意大利为例 |
三、 能否以国内的制度融合信托:荷兰的bewind |
第五节 没有接受信托的国家的经验——德国、法国和瑞士 |
一、 没有必要继受信托法:以德国为例 |
二、 引进信托制度的法律障碍:以法国为例 |
三、 商事信托的独特魅力:以瑞士银行法为例 |
第三章 信托观念的滥用与规制——财产保护信托和离岸信托的发展和运用 |
第一节 传统的财产保护计划:以美国法为例 |
一、 豁免计划 |
二、 国内信托 |
三、 国外信托(离岸信托) |
第二节 离岸信托在税法上的考虑之一——以“庞鼎文案”为例 |
一、 Mr Litton PJ的观点 |
二、 Sir Anthony Mason NPJ的观点 |
第三节 离岸信托在税法上的考虑之二——外国信托的认定 |
一、 授予人信托 |
二、 外国信托的认定 |
第四节 反欺诈法和破产法中的离岸信托 |
一、 反欺诈转法中的定义和救济 |
二、 破产法中的优惠转让条款 |
三、 破产法中的欺诈转让条款 |
四、 是否隐蔽了离岸信托的利益? |
第五节 虚假的信托和藐视法庭的问题 |
一、 虚假信托(sham trust) |
二、 藐视法庭:遣返信托财产不能的后果 |
三、 几点思考 |
第四章 信托制度的价值分析——信托的经济学分析:以商事信托为例 |
第一节 信托财产上权利的分配——固有财产(PATRIMONY)的观念 |
一、 受托人在信托基金上的权利和义务 |
二、 信托基金上受益人的权利的内容 |
三、 委托人在信托基金上的权力与限制 |
第二节 信托内部关系——合同的安排 |
一、 委托人和受托人 |
二、 受托人和受益人 |
三、 受益人与委托人 |
第三节 信托的外部关系——权利的竟合和权力分配 |
一、 委托人的债权人 |
二、 受托人的债权人 |
三、 受益人的债权人 |
四、 信托财产的债权人 |
五、 被管理的财产的购买人和受赠人之间的关系 |
六、 继续性的和转换的受益人 |
第四节 税法上对信托的规范——处分自由的限制 |
一、 税法上对信托的界定:按照信托的属性给予不同的待遇——美国为例 |
二、 信托的灵活性所导致的避税功能——关于IRS97-24公告的理解和运用 |
三、 关于商业信托的观点——纯粹的合同权利 |
第五节 信托制度的灵活性和其他制度的冲突——商事信托的发展和运用 |
一、 为交易手段的信托:信托适用于商业领域的内在本质 |
二、 商事信托与传统信托的比较分析:赠与和交易 |
三、 信托与公司体制的比较:互动和冲突 |
四、 商事信托的发展和运用: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托? |
第五章 中国《信托法》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制度的需求和法律的创新——中国《信托法》的特色 |
一、 中国信托法的目标和价值判断 |
二、 中国《信托法》的结构分析 |
三、 信托法自身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信托法的解释规则 |
第二节 信托的定义分析 |
一、 “信任”——受托人信赖义务(FIDUCIARY DUTY)的实质 |
二、 “财产权”与信托财产——信托结构的基础 |
三、 “委托给”与转让——信托生效的必要条件 |
四、 “委托人的意愿”——委托人在信托中的地位 |
五、 “信托……行为”的定义模式——信托关系 |
第三节 信托的成立和生效和法律后果 |
一、 完全设定的信托——信托财产的转让的法律意义 |
二、 无效信托的法律后果 |
第四节 信托当事人的权利分配——《信托法》中的潜在隐患和克服 |
一、 委托人在信托中的地位:值得深思的问题! |
二、 受益人的权利——衡平法的意义 |
三、 受托人的权力——建立有效率的财产管理体制的紧迫性 |
第五节 中国信托法将面临的挑战 |
一、 设立信托的权利能力(capacity) |
二、 信托的有效性 |
三、 可撤销信托的性质和待遇 |
四、 信托“死手”控制问题 |
五、 信托的变更和终止 |
六、 作为法律实体的信托 |
结论 |
一、 对信托性质认识的理论变迁 |
(一) 财产法上的观点 |
(二) 信托人格化 |
(三) 日益增强的信托合同性质 |
二、 信托当事人的关系——中国《信托法》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
(一) 信托的法律结构 |
(二) 固有财产的观念 |
(三) 受托人义务和权力 |
(四) 受益人在信托的地位 |
三、 二十一世纪的信托法——信托制度的价值判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一种简单适用的帐户分类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及可持续性研究[D]. 蒲诗璐. 四川大学, 2021(12)
- [2]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环境安全威胁研究[D]. 胡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关于保险公司偿二代下风险管理的研究[D]. 陈新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0)
- [4]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在线社会网络中虚假信息传播的研究[D]. 邵成成. 国防科技大学, 2018(12)
- [6]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核算原理与方法[D]. 艾伟强.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7]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D]. 裴辉儒. 厦门大学, 2007(08)
- [8]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 吕耀明. 厦门大学, 2002(02)
- [9]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问题研究[D]. 张建华. 厦门大学, 2002(02)
- [10]失去衡平法的信托 ——信托观念的扩张与中国《信托法》的机遇和挑战[D]. 张天民. 中国政法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