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用韵(论文文献综述)
易贞贞[1](2017)在《清代韵语杂字书俗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韵语杂字书是不同於传统“三、百、千”系列蒙学教材的一类民间普及文字以及生活知识的一类书。杂字书的阅读对象广泛到从蒙童到士农工商,其内容庞杂,词汇丰富,在语言学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其中,杂字书的性质决定了其文字的多样性和通俗性,强烈的民间书写色彩使得对其进行归纳梳理性的研究成为可能。汉语俗字研究可谓文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目前研究成果因研究对象的局限而略显单一,笔者认为杂字书所提供的语料恰恰可以填补俗字研究对象单一化的不足,不仅可以丰富俗字字形,还能对现有俗字研究理论进行印证、补充或修正。本文共收集清代17种韵语杂字书,按照具体的标准对俗字进行筛查、收录、统计和归纳,对收录在内的133例俗字进行文字学方面的考据,得出俗字的类型,包括俗字的来源、字形演变及其存在价值,再对比结合以往汉语俗字研究理论,得出较为普遍的关於俗字的理论规律。旨在从汉语俗字研究的角度对清代韵语杂字的性质与存世价值进行传统语言学方面的评估。
叶雪萍[2](2010)在《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文中指出客家方言是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其词汇很有特色,弄清其源流演变,对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和古代汉语词汇研究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客家方言词汇都作过的研究,但在追寻词的历史渊源方面,大多是考本字、寻源头,而对词语的演变和使用情况则重视不够,即使涉及也谈得很简略。鉴于此,本文源流并重,对所选客家方言词语作全面细致的考察。论文主要有两章: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分布,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的原因,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客家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说明本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阐述本论文的写作意义。第二章客家方言词语考察是本论文的主体,详细地考察了22条客家方言词语。内容有以下七个方面:(1)探源。以往的研究虽重在考源,但有的词语并未找到真正的源头,本文追溯到更早的源头;(2)归纳词语的意义,分析客家方言的得义之由及时代;(3)考察客家方言的成词之由;(4)考察词语的义域变化;(5)考察词语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即在古代是通语词还是方言词,什么时候是通语词,什么时候退居为方言词,什么原因促使其成为方言词;(6)词语的使用和语体的关系,即词语在什么语体中多见,在什么语体中少见甚至没有;(7)和现代其他方言比较,指出客家方言词语在现代哪些方言也使用。通过上述研究,展现客家方言词语和古代汉语词汇的关系以及和现代汉语其他方言的关系。最后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作简单小结。
顾月琴[3](2009)在《中国古代识字教材的比较——杂字与“三百千”的不同之处》文中提出杂字与"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两类并行的识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两者相辅而成,它们不但在封建社会流传广泛,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出现了许多改编、新编之作,为我国识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了杂字与"三百千"这两类识字教材在语言表达、内容重点、流传区域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谢永昌[4](2001)在《第四届客家方言研讨会在梅州举行》文中提出 由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和梅州客家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客家方言研讨会于2000年11月15—17日在梅州市举行。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日本、法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0篇,其中有40篇在会上宣读。论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近两年来客方言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下是提交会议的论文目录,按姓氏音序排列。带*号者未出席会议。
研讨会秘书组[5](2001)在《第四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文中研究说明 由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和梅州客家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广东省梅州市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分别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香港、澳门特区以及日本、法国的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大会于11月15日上午在梅州市政协常委会议厅开幕,梅州市政协主席、梅州客家联谊会理事长何万真出席开幕式,市政协及客联会秘书长廖运生致开幕词,广东省语言学会会长詹伯慧教
林建明[6](2000)在《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用韵》文中指出《元初一》的用韵有一定之规,也很有特色。但必须用闽西客家话去念才能琅琅上口,韵律和谐。此可与当今闽西客家话语音相印证。
林建明[7](1998)在《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新《武平县志》版与“马林兰藏板”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1993年9月23日—25日,在福建龙岩,举行了全国首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我有幸应邀出席,提交了《闽西客家话词汇宝库——林梁峰着〈一年使用杂字文〉》一文,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我当时根据的主要是家父收藏的“上杭马林兰藏板”木刻本,并在会上出示了复印件.会后曾送《三明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1993年第2期(10月出版)刊发(见该刊第16—21页),但未附原文.后研讨会要出版论文专集,拙文经修改后送出,编者建议在文后附上原书,这就是《客家纵横》(增刊)《乡音传真情——首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专集》《客家纵横编辑部客家方言研究中心编辑组编辑,闽西客家学研究会出版》发表的拙文和原书
林建明[8](1996)在《闽西客家话的助动词“爱”》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的用例考察了闽西客家话的助动词“爱”。
二、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用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用韵(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韵语杂字书俗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域外汉学新视角 |
二、语言学研究新视野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杂字书研究现状 |
二、汉语俗字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代韵语杂字17种之版本介绍 |
第一节 “杂字书”题解 |
一、类书 |
二、童蒙识字书 |
三、杂字书 |
第二节 版本说明 |
第三章 俗字界说 |
第一节 “俗字”定义——历代“俗字”观念 |
第二节 “俗字”(?)清——与其他概念相比较 |
一、与 “别字”“误字”比较 |
二、与 “异体字”“异文”比较 |
三、与 “通假字”比较 |
第四章 清代韵语杂字17种之俗字例举 |
第一节 俗字133例取用标准 |
第二节 俗字133例正俗释说 |
第三节 俗字133例类型归纳 |
一、字形简省 |
二、行草楷化 |
三、偏旁易位 |
四、增添偏旁 |
五、字形变异 |
六、改换偏旁 |
七、借形表义 |
八、笔画增繁 |
九、形从古字 |
十、合文 |
第五章 杂字书俗字浅论 |
第一节 杂字书俗字特点分析 |
一、通俗性 |
二、随意性 |
三、时代性 |
四、方域性 |
五、相对性 |
第二节 杂字书俗字独特价值 |
一、正为体,俗为用 |
二、以基础词汇为土壤 |
三、分化字多有保留 |
四、古文字有迹可循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词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7本清代韵语杂字版本及内容一览) |
附录二 (杂字书俗字索引·按拉丁字母顺序) |
(2)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分布 |
1.2 客家方言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 本论文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
1.4 文章写作的意义 |
第二章 客家方言词语考察 |
2.1 眠床[min~(11) ts‘o(?)~(11)] |
2.2 面皮[mien~(53)p‘i~1] |
2.3 头尾[theu~(11) mi~(44)] |
2.4 新妇[sim~(44) khiu~(44)] |
2.5 人丁[(?)in~(11) ten~(44)] |
2.6 人客[(?)in~(11) hak~1] |
2.7 邻舍[lin~(11) sa~(53)] |
2.8 日头[(?)i t~1t‘eu~(11)] |
2.9 旧年[k‘iu~(55) (?)ian~(11)] |
2.10 今月[kin~(44) (?)iat~5] |
2.11 今下[kin~(44-35) ha~(53)] |
2.12 朝晨[tsau~(44-35) s(?)n~(11)] |
2.13 下昼[ha~(44-35) tsu~(53)] |
2.14 年寿[(?)ian~(11)su~(53)] |
2.15 食[s(?)t~5] |
2.16 樵[tshiau~(11)] |
2.17 莳[sl~(53)] |
2.18 旧恶[khiu~(53-55) ok~1] |
2.19 闹热[nau~(53) (?)iat~5] |
2.20 自家[tsh(?)~(53) ka~(44)] |
2.21 渠[ki~(11)] |
2.22 几多[ki~(31) to~(44)]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用韵(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韵语杂字书俗字研究[D]. 易贞贞. 厦门大学, 2017(05)
- [2]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D]. 叶雪萍. 西北大学, 2010(10)
- [3]中国古代识字教材的比较——杂字与“三百千”的不同之处[A]. 顾月琴. 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 2009
- [4]第四届客家方言研讨会在梅州举行[J]. 谢永昌. 中国语文, 2001(02)
- [5]第四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J]. 研讨会秘书组. 方言, 2001(01)
- [6]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用韵[J]. 林建明. 三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0(S2)
- [7]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新《武平县志》版与“马林兰藏板”的比较[J]. 林建明. 三明职业大学学报, 1998(S3)
- [8]闽西客家话的助动词“爱”[J]. 林建明. 三明大学学报(综合版), 199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