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涉农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
黄鑫权[2](2020)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面系统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既是一项开启乡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创世之举,也是百年乡村建设运动中最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时代回答。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尝试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所关涉的主要理论问题作出考察、分析和探索,力争为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问题缘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析并阐述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就核心概念、可能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理论切入点。本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进行梳理,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其重要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发展的本质是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乡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三是乡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发力的过程,也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四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即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本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乡村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具体历史时段的生动体现。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乡村现代化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历经70余年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基础,而推进乡村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从中观层面论述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继承既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两种性质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状态,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既表现为现代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又表现为现代从传统中生发、传统映射出现代的不足,还表现为现代以渐进方式将传统融入现代。其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也需要输入外源动力。这两种动力是推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矛盾体中,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其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过程。推动乡村振兴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其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目标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好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将这一原则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根本尺度。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为视域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为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阐清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其二,系统阐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三大关系;其三,深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提升对乡村振兴的反作用。
傅伟娟[3](2020)在《乡村治理中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基于A市B镇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在中国,乡村治理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影响深远的问题。随着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相继召开,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国家治理相交融的乡村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资源配置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乡村治理中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增进人民福祉。本文以“乡村治理中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基于A市B镇的案例分析”作为论文题目,目的有三:一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所学所思,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国家治理的决策部署。二是立足实践,以小见大,深入挖掘和剖析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不平衡不科学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三是探索创新,对乡村治理中一些习以为常的思路和做法,换一种角度加以探讨和分析,以期为乡村治理各主体更好开展乡村治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坚持文献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等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现状、存在问题及造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本文认为,A市B镇乡村治理资源配置工作在配置公平性、乡镇被动性、农民主体地位、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建议,要以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为导向,以国内外乡村治理研究成果为支撑,立足A市B镇实际,在加强乡村治理顶层设计、强化资源配置制度权威、明晰资源配置政府角色、唤醒农民群众主体意识、推动资源配置公平公正、挖掘补充乡土有益资源、科学合理安排项目进村等方面加强改进,努力推动A市B镇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
周晓荷[4](2020)在《淮安市P街道信访工作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矛盾的产生与持续演进往往是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化或者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当前国际局势与我国国情的改变,相较于过去,社会矛盾也变得更加复杂激化。以缓和社会矛盾为初衷,信访作为一种沟通信息与承载诉求的渠道,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与作用,可以说信访是我国特有的民意诉求渠道,它的存在是合理且科学的,但是由于处理过程中群众和政府的沟通存在不足,所以导致我国的信访工作比较尖锐敏感,其中基层信访更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应该非常重视基层信访问题。因此,针对淮安P街道信访工作进行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信访工作的研究,联合实际,深入剖析P街道信访工作的现状,从现状中捕捉其表现出来的或者潜在的漏洞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个击破,以期为提升P街道的信访工作质量与效率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为铺垫基础与分析手段,采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借鉴国内外信访工作的经验教训,从而针对P街道信访工作开展的现状制定适宜的问题解决之道。本文主要从五方面进行研究解读:首先是绪论,在这一部分主要阐述前期的研究意义界定与研究价值表述,并且对研究的背景与优缺点进行分析,再根据环境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进行理论认知的搜集与铺垫,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词汇与概念来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比如说信访的概念界定,信访制度的演变过程与调整部分,以及集群行为理论和政治参与理论等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于淮安市P街道信访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工作概况,和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成因剖析。第四部分则主要聚焦于国内外的信访工作案例,从中提取优秀的有效信息,例如日本、德国信访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内恩施、山东、石景山区等地区的经验,都是非常有助于街道汲取与借鉴的渠道。最后一部分则是立足于经验之后的延伸对策,是最具实践价值的部分与意义,从健全工作规章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全面提升信访工作的三个方面,探讨了信访工作提升的有效途径。
朱炳琪[5](2020)在《基层涉农信访工作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T县为例》文中提出信访工作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纽带,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这给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不断涌现,农村群众对于自身利益诉求也不断增多,基层涉农信访的发生率持续攀升,涉农信访形势和种类均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因拆迁补偿、土地流转、村务管理、干部检举、涉法涉诉、历史遗留等方面激发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导致信访总量居高不下、非正常上访逐步增多、缠访闹访时有发生,造成基层涉农信访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因此,对我国基层信访制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深入探寻现阶段基层涉农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不断健全完善基层涉农信访工作思路和举措,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信访工作的突出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对于巩固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T县涉农信访工作为切入点,认真梳理现有的工作情况、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借助问题类型和典型案例分析,深入查找T县涉农信访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从而提出完善和改进基层涉农信访工作的对策措施。一是在组织建设层面,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完善基层队伍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二是在工作机制层面,完善涉农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思路;三是在制度保障层面,推动涉农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不断提升涉农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四是在社会环境层面,营造依法信访社会氛围,大力倡导依法逐级理性信访。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索,能够为基层做好涉农信访工作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刘亚雯[6](2020)在《中国“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社会本质是乡土性的,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1]在快速发展的短视频领域中,农民成为使用短视频的主体,他们创作的“三农”题材的短视频承载了中国社会对乡村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的普遍共鸣与审美需求。作为一种以乡村为本体、以农民为主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形式,“三农”题材的短视频对中国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三农”题材短视频记录农民的日常生活,通过研究“三农”题材短视频,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农村的社情民意,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其次,“三农”题材短视频能够充分展现农村淳朴仁厚的民俗风气、稳定安详的生活,展现农民守望互助的邻里感情、平静淡然的人生态度,改变长久以来社会对农村“落后”“脏乱差”的刻板印象,缓解农民“被代言”“被传播”的尴尬。最后,“三农”题材短视频背后的经济效益及文化效益不容小觑,它的流量变现效用、产品宣传效用可以为农民直接或间接的带来收益,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它记录的中国农民的乡间生活,实际上正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村文化,对于实现中国乡村的文化振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三农”题材短视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助力农村经济、文化全方面发展。本文第一章主要研究“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探究“三农”题材短视频倍受欢迎、蓬勃发展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三农”题材短视频继承了短视频“短、平、快”的技术特性,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中国丰富的乡土资源文化背景、农民渴望表达自我的社会心理背景下蓬勃发展。它的生产平台主要集中于“快手”“西瓜短视频”“火山小视频”三个短视频平台,创作群体由农民、自媒体运营者等组成,内容题材丰富多样,具体可分为日常生活类、情景表演类、技术技艺类、民俗风貌类、标新立异类等。第二章侧重分析“三农”题材短视频的用户使用情况,包括基本情况、接触与使用动机、使用行为、内容偏好四个维度。指出其观众具有男女比例均衡、年龄跨度大、文化教育程度偏低、收入情况各异等特征。这些观众观看“三农”题材短视频通常基于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缓解压力、愉悦心情的需求;他们观看的时间较长,且具有规律性。此外,“三农”题材短视频的观众更倾向于观看美食分享类短视频,但也有部分观众对猎奇向短视频有兴趣。对于四个维度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三农”题材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外因作出了补充,也为下文分析“三农”题材短视频发展问题,寻求“三农”题材短视频发展策略提供依据。第三章为“三农”题材短视频经典案例分析章节。本章中,笔者在经过资料收集及筛选后,分别选择了“山东商河自媒体村”“侗家七仙女”两个农民自媒体作为典型的案例。原因是,山东商河自媒体村最初帮助村民致富,被外界称为“自媒体王国”,如今却淡出了公众视野,发展面临多重阻碍,如内容生态畸形、商业气息过于浓厚等;“侗家七仙女”带动贵州盖宝村脱贫致富、传播侗族文化,但综合来看,他们所发布的“三农”题材短视频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视频平台单一化、消解现实真实等。第四章为问题分析章节。通过对“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三个平台的“三农”题材短视频的综合分析,笔者指出了“三农”题材短视频当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视频内容本身的同质化与盲目追求视觉奇观的倾向。其次,指出了此类短视频负面的传播效果,包括造成观众思维惰性与认知偏差等。然后,笔者关注了“三农”题材短视频本身之外的运营管理层面,探讨了相关自媒体运营者及传播平台存在的问题,包括运营推广工作的效率低下以及平台赋权下滋生的矛盾与冲突等。总而言之,“三农”题材短视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长远发展,还会扰乱网络公共空间秩序,进而对社会秩序、社会文化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在本文的第五章,笔者根据“三农”题材短视频在传播内容、效果、策略、平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针对视频内容而言,认为创作者应多收集优质内容,同时也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第二个层面涉及运营推广层面,认为自媒体运营者应对运营推广工作予以重视,积极搭建新媒体矩阵、制定差异化的传播战略、并通过粉丝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最后一个层面针对短视频平台监管工作缺位的问题,希望平台能够努力建构良好的公共空间秩序,包括提高准入门槛、细化审核机制、创新治理手段、搭建综合评价体系等。笔者期望这些策略可供“三农”题材短视频领域参考,以促进“三农”题材短视频走上优质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贾晓琳[7](2020)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始终是宣传报道“三农”的重要渠道。中国农业电视节目在发轫之初,就是为了推动解决“三农”问题诞生的,具有其鲜明的专业定位。随着中国社会改革进程的愈加深刻和全面,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也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并在创作和传播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理论突破和实践成果,但是相对于整个电视行业优质作品的大量涌现和传播环境的不断融合,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和传播仍然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中国农业电视节目需要用有力的创作与传播实践来践行初心,乡村振兴、全面小康也对其作为与地位提出了更多的时代要求。因此,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节目的创作和传播策略,是中国农业电视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实现自身发展与壮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本文采用了访谈法、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农业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面对当前的现实情况,探讨了不同受众或创作者的所思所想,为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和传播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创作和传播两个侧重点出发,系统梳理了中国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剖析了农业电视节目在创作和传播的如下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内容编选的问题、创作主体的问题、媒体融合的手段单一、融合层次的浅薄、创作者、受众和传播手段之间的隔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中国国情特别是联系中国电视实际提出农业电视节目今后努力的原则、方向及有关具体措施:叙事手法多元化、节目形式多样化、创作主体复合化、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创作积极性;三网融合打造区域性传播平台、启动微信小程序拓展农业节目信息渠道,培养意见领袖加强农业节目的影响力,坚守责任以保持媒介传播的公信力,打造专门的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融媒体系。理论研究是实践发展的凝练与升华,反过来又能给实践发展提供强大指导,成为推动实践的重要动力支持。与实践发展相似,农业电视节目的研究也曾是电视理论研究的弱项和偏门,但在举国上下更加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三农电视理论的热度也在不断升高。农业电视节目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内容定位和受众定位,该如何拓展自己的传播渠道与平台,如何从技术进步中获取传播的新手段、新动力,如何通过创作与传播的改进来实现更好的媒体服务以提高中国农业电视的影响与地位?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业内人士甚至整个社会深入思考和探讨的,也应受到相关决策层的关注,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电视节目发展有其独特的先天优势,但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而且,由于早期节目未能吸引非农收视群体,甚至是被该群体刻意忽略和无视,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也没能稳固自己的收视基础。笔者今后将会持续关注媒体融合发展下的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与传播,广泛了解受众需求,拓展个人视野,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将理论学习与研究的收获与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
黄凤玲[8](2019)在《国道X线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道改建工程项目,是城镇化发展对原有交通规划存在实际影响下必然存在的项目。这种实际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原来的道路路面宽度不够,随着车辆不断增多造成交通不顺畅;二是原来的线路走向很多都横穿城镇,对城镇建设和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三是原来的道路路面陈旧,坑坑洼洼,缺乏美观大气。新丰X线国道改建项目,是众多国道改建项目的一个缩影。国道X线新丰县城段改建工程项目于2010年形成可研报告,2011年动工改建,设计工期至2012年底,但实际施工至2017年7月份才正式通车。至目前为止,仍有部分工程因拆迁矛盾无法全面完工。总投资也由原预算的1.4亿元,新增为目前的2.2亿元。不论是工期增加时间,还是投资增加幅度,都大比率增加。类似国道X线新丰县城段改建工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有很多,这些项目存在的问题应该也有普遍相似性。选择对国道X线新丰县城段改建工程项目分析,是因为该项目从立项到竣工中间过程存在着较多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政府项目的投资及管理过程中,项目后评估有助于政府提升决策和管理水平,强化其对建设项目的监管和管控。政府投资项目的后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我国有必要对政府投资的公路及改建项目开展研究,从而促进公路投资建设项目的规划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律化。本研究以X线为例,运用后评估方法分析出造成X这些矛盾问题在可行性研究不够全面、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和项目施工管理不严谨等方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可行性研究应结合现状做好科学规划、资金筹集支付应充分考虑政策因素调整、涉农问题的处理处置应依法依规等几个方面合理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对类似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可行性报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加强项目施工管理的严谨性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工程项目从可研报告的形成到建成通车全过程的研究分析,发现该工程项目从资金投入,施工工期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政府、施工方、群众等多方利益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类似工程项目必须在规划设计及项目管理上做到更加的科学合理。
刘立文[9](2019)在《民革涉农参政议政工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民革涉农参政议政工作为分析对象,首先对民革选择涉农参政议政方向进行了理论思考,接着阐述了当前民革巡行涉农参政议政工作重点,最后论述了民革涉农参政议政做法,以便可以使民革进一步加强对于涉农议题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崔素娟[10](2019)在《乡村振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以人民为中心”,清除贫困,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当前来说,我国部分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单一、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村集体力量不强,乡村文化建设比较薄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基层自治还不成熟,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上形成的,有的是发展中出现的,还需要通过农村社会发展来解决。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和支持,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乡村振兴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着重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切入。通过产业兴民,质量兴民,多样化兴民实现产业振兴;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社会人才,营造人才发展的环境实现人才振兴;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实现文化振兴;通过农业绿色发展道路,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建设农村生态保护红线实现生态振兴;通过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实现组织振兴。通过以上举措,做到乡村振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涉农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涉农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
五、问题评析与研究启示 |
(一)研究问题评析 |
(二)问题研究启示 |
六、核心概念 |
(一)农村与乡村的辨析 |
(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 |
(三)核心话语转变的内涵 |
七、创新之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作为研究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 |
一、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思想的确立 |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苏俄化”改造 |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
一、乡村发展的本质: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二、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
三、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的共同发力 |
四、城乡关系的新趋向:城乡发展由对立走向融合 |
五、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课题 |
二、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的新突破和新变化 |
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振兴乡村提出新要求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振兴乡村提出新任务 |
三、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对振兴乡村作出新部署 |
第三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 |
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
三、乡村现代化进程总趋势:由传统性主导向现代性主导转变 |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路: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现代型乡村 |
一、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质是“三农”的现代化之路 |
二、消除阻滞乡村振兴进程的传统性因素 |
三、合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
四、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完成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
一、继承乡村传统人文精神与形塑乡村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乡村现代文化体系的统一 |
三、利用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建设现代美丽乡村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 |
第一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 |
一、经验借鉴:推进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 |
二、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力量 |
三、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
四、科技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
五、人才引进: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
一、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源泉 |
二、发掘资源:发挥参与乡村振兴的本土优势 |
三、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
四、深化改革: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
第三节 乡村振兴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 |
一、实现乡村振兴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的辩证统一 |
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
第一节 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 |
一、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脉络 |
二、新时代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关口”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提供历史契机 |
第二节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
一、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能力和辐射作用 |
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事关乡村振兴事业全局 |
三、构建城乡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三、推进城乡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
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
五、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 |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 |
一、实现人的解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 |
三、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 |
第二节 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
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
二、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评价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乡村治理中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基于A市B镇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研究支撑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资源 |
2.1.2 乡村治理资源 |
2.1.3 资源配置 |
2.2 相关理论 |
2.2.1 善治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有限政府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
3.1 A市B镇乡村治理基本概况 |
3.2 资源配置在A市B镇乡村治理中的地位 |
3.2.1 资源配置对乡村社会维稳调控的影响 |
3.2.2 资源配置对乡村社会村民自治的影响 |
3.2.3 资源配置对乡土社会文明传承的影响 |
3.2.4 资源配置对国家治理项目下乡的影响 |
3.3 A市B镇乡村治理中主要资源内容 |
3.4 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方式 |
3.5 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结果 |
3.6 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影响 |
3.7 对A市B镇资源配置的认识和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 |
4.1.1 乡村治理资源配置公平性问题 |
4.1.2 乡镇在资源配置中被动性问题 |
4.1.3 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地位问题 |
4.1.4 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方式问题 |
4.2 造成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 |
4.2.1 资源配置中产生目标替代 |
4.2.2 科学指引和人才支撑欠缺 |
4.2.3 现阶段体制运行不够顺畅 |
4.2.4 乡村治理机制仍不够完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治理中资源优化配置的借鉴启示 |
5.1 国外乡村治理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
5.1.1 日本的“造村运动”理念 |
5.1.2 加拿大的平等协作模式 |
5.1.3 韩国的自主协同新模式 |
5.2 国内部分地区乡村治理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
5.2.1 浙江省乡村治理资源配置方式 |
5.2.2 广东省清远市的资源配置方式 |
5.2.3 四会市江谷镇的资源配置方式 |
5.2.4 江阴市华西村的资源配置方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进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工作的建议 |
6.1 加强乡村治理顶层设计 |
6.2 强化资源配置制度权威 |
6.3 明晰资源配置政府角色 |
6.4 唤醒农民群众主体意识 |
6.5 推动资源配置公平公正 |
6.6 科学合理安排项目进村 |
6.7 挖掘补充乡土有益资源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A市B镇乡村治理中资源配置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2019年度B镇村(社区)“两委”领导班子工作综合考评方案(节选) |
附录4 四着妙棋走活乡村振兴困局——四会市江谷镇乡村振兴经验 |
附录5 A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职责清单(节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淮安市P街道信访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信访 |
2.1.2 信访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集群行为理论 |
2.2.3 政治参与理论 |
3 淮安市P街道信访工作的探讨 |
3.1 P街道信访工作现状 |
3.1.1 P街道概况 |
3.1.2 P街道信访工作概况 |
3.2 P街道信访情况实地调研数据分析 |
3.2.1 频率分析 |
3.2.2 相关性分析 |
3.3 P街道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
3.3.1 信访积案较多 |
3.3.2 拆迁信访案件重复率高 |
3.3.3 信访应访力弱 |
3.3.4 信访群众经常性聚集 |
3.4 P街道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社会转型期城市化步伐加快 |
3.4.2 重接访轻处理 |
3.4.3 信访服务力量薄弱 |
3.4.4 群众信访诉求渠道有限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信访工作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信访工作概况 |
4.1.1 加拿大: 公民投诉机制 |
4.1.2 日本: 苦情制度 |
4.1.3 德国: 公民申诉制度 |
4.2 国内其他地区信访工作经验借鉴 |
4.2.1 恩施: 化解信访难题的“恩施经验” |
4.2.2 山东: 不断向现代信访工作模式转型升级 |
4.2.3 石景山区: 信访代理排忧解难暖民心 |
5 进一步提升淮安市P街道信访工作的对策分析 |
5.1 健全基层信访工作规章制度 |
5.1.1 健全信访工作规章流程 |
5.1.2 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
5.1.3 建立领导责任制 |
5.2 从源头减少信访事件的发生 |
5.2.1 总结经验抓住源头治理 |
5.2.2 推进街道民生建设与发展 |
5.2.3 在基层搭建矛盾纠纷解决平台 |
5.3 建立合理的诉求表达机制以拓宽民众渠道 |
5.3.1 大力发展网上信访工作 |
5.3.2 加强各部门联系沟通 |
5.3.3 发挥律师等专业人士的顾问作用 |
5.3.4 设立信访专项资金 |
5.3.5 拓宽相关信访问题的救急渠道 |
5.4 提高P街道整体的信访知识素养 |
5.4.1 提升街道信访工作人员的整体意识 |
5.4.2 做好信访知识的大众化普及 |
5.5 创新信访接待形式 |
5.5.1 基层单位设置信访接待日 |
5.5.2 开展领导走访式信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关于P街道信访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调研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基层涉农信访工作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T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涉农信访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涉农信访的主要概念 |
一、信访 |
二、涉农信访 |
三、基层信访 |
第二节 涉农信访的功能 |
一、政治参与功能 |
二、权力监督功能 |
三、矛盾化解功能 |
四、权利救济功能 |
第三节 涉农信访相关理论 |
一、人民主权理论 |
二、社会冲突理论 |
第三章 山东省T县涉农信访工作情况 |
第一节 T县涉农信访工作现状 |
一、涉农信访工作面临的难题 |
二、涉农信访工作采取的举措 |
三、涉农信访工作流程 |
四、涉农信访工作机制 |
第二节 T县涉农信访问题类型 |
一、农村干部问题 |
二、农村土地问题 |
三、征地拆迁问题 |
四、涉法涉诉问题 |
五、信访老户和历史遗留问题 |
第三节 T县涉农信访呈现的特点 |
一、信访对象多元化 |
二、信访内容复杂化 |
三、信访形式多样化 |
四、信访规模集体化 |
五、信访目的谋利化 |
第四节 T县典型涉农信访案例分析 |
一、复合型涉农信访问题 |
二、群体性涉农信访问题 |
三、案例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T县涉农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T县涉农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信访总量居高不下 |
二、多头重复信访突出 |
三、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
四、诉求方式较为激进 |
五、纪检监察类案件激增 |
六、涉法涉诉问题相对集中 |
第二节 T县涉农信访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不健全 |
二、涉农信访工作机制不完善 |
三、涉农信访法治化进程滞后 |
四、基层依法信访氛围缺失 |
第五章 完善和改进基层涉农信访工作的对策措施 |
第一节 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
二、加强制度规范化建设 |
三、健全财务监督管理 |
四、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 |
第二节 完善涉农信访工作机制 |
一、落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 |
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
三、制定科学有效考核办法 |
四、建立涉农问题风险评估机制 |
五、健全多元联动调处机制 |
第三节 推动涉农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 |
一、健全信访法律体系 |
二、完善法律救济途径 |
三、厘清涉农信访工作范围 |
四、落实信访终结机制 |
第四节 营造依法信访社会氛围 |
一、树立司法权威 |
二、依法规范涉农信访秩序 |
三、加强信访法治宣传教育 |
四、强化涉农信访舆论引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理论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
第一节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背景 |
一、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 |
二、丰富的乡土文化为“三农”题材短视频提供了无限资源 |
三、农民表达自我的需求 |
第二节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传播平台 |
一、西瓜视频 |
二、火山小视频 |
三、快手 |
第三节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创作群体 |
一、农民 |
二、自媒体运营者 |
第四节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内容分类 |
一、日常生活类 |
二、技术技艺类 |
三、民俗风貌类 |
四、情景表演类 |
五、标新立异类 |
第二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使用情况 |
第一节 用户基本情况 |
一、男女比例较为平衡 |
二、年龄跨度大 |
三、文化教育水平偏低 |
四、收入结构多元 |
第二节 用户的接触与使用动机 |
一、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
二、缓解压力,愉悦心情 |
第三节 用户的使用行为 |
一、使用时长较长 |
二、使用时间具有规律性 |
三、使用消费率较低 |
第四节 用户的内容偏好 |
一、美食分享类短视频倍受关注 |
二、标新立异类短视频占据一定市场 |
第三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经典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山东商河自媒体村 |
一、生产内容 |
二、“自媒体王国”的运作模式 |
三、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贵州“浪漫侗家七仙女” |
一、发展历程 |
二、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 |
三、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视频内容:同质化与猎奇化 |
一、内容偏向同质化 |
二、追求“视觉奇观” |
第二节 传播效果:思维惰性与认知偏差 |
一、热媒介下的思维惰性 |
二、拟态环境”下的认知偏差 |
第三节 运营推广:策略单一,效率低下 |
一、发布频率缺少规律性 |
二、平台选择的单一化 |
三、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 |
第四节 传播平台:赋权的双重性 |
一、便捷性与仪式感的冲突 |
二、放权与管理的冲突 |
第五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创作者:打造优质内容 |
一、追求内容新颖 |
二、提高媒介素养 |
第二节 自媒体运营者:注重运营推广 |
一、搭建新媒体矩阵 |
二、制定差异化的传播战略 |
三、粉丝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
第三节 平台:建构良好的平台秩序 |
一、提高准入标准,细化审核机制 |
二、明确各项制度规约,创新治理手段 |
三、多指标共存,搭建综合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理论基础 |
第一章 农业电视节目创作与传播概述 |
第一节 农业电视节目概念界定及分类 |
第二节 农业电视节目创作与传播现状 |
第三节 农业电视节目创作困境与问题 |
第四节 农业电视节目传播困境与问题 |
第二章 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策略 |
第一节 内容贴近受众需求 |
第二节 叙事手法合理化 |
第三节 节目样态多样化 |
第四节 创作主体复合化 |
第三章 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充分合理利用多元的传播手段 |
第二节 打造专门农业电视节目融媒传播体系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飞防达人》导演阐述 |
《中国原产递——崂山绿茶》的导演阐述 |
《中国原产递——莱阳梨膏》的导演阐述 |
视频网盘地址与提取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拍摄作品及发表论文 |
一、拍摄作品 |
二、学位论文 |
致谢 |
(8)国道X线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与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道路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相关理论研究 |
2.1 研究文献综述 |
2.1.1 项目后评估研究综述 |
2.1.2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估研究综述 |
2.1.3 研究综述总结 |
2.2 项目后评估 |
2.2.1 项目后评估的定义 |
2.2.2 项目后评估的基本内容 |
2.2.3 项目后评估的流程 |
2.2.4 项目后评估的特色 |
2.3 项目后评估的理论基础 |
2.3.1 全生命周期理论 |
2.3.2 成本效益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国道改建项目后评估的基本方法 |
2.4.1 逻辑框架法 |
2.4.2 对比法 |
2.4.3 层次分析法 |
2.4.4 统计预测法 |
2.4.5 成功度评价法 |
2.4.6 各评估方法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道X线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 |
3.1 国道X线项目概况 |
3.2 国道X线改建项目后评估的内涵与内容 |
3.2.1 国道X线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估的内涵 |
3.2.2 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估的内容 |
3.3 国道X线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国道X线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2 国道X线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3.3.3 国道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3.3.4 国道项目建设后评估体系权重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道X线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研究 |
4.1 项目目标后评估 |
4.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4.1.2 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
4.1.3 预期效果达成情况 |
4.2 项目效益后评估 |
4.2.1 国民经济后评估 |
4.2.2 财务经济后评估 |
4.3 项目影响后评估 |
4.3.1 经济影响后评估 |
4.3.2 环境影响后评估 |
4.3.3 社会影响后评估 |
4.4 项目持续性后评估 |
4.4.1 外部条件对项目目标持续性的影响 |
4.4.2 内部条件对项目目标持续性的影响 |
4.5 项目过程管理后评估 |
4.5.1 组织机构管理 |
4.5.2 施工设计和可行性研究 |
4.5.3 质量评价 |
4.5.4 进度评价 |
4.5.5 费用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民革涉农参政议政工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革参政议政工作的理论思考 |
二、民革形成涉农参政议政工作重点 |
三、民革涉农参政议政工作重点的做法 |
(10)乡村振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创新尝试 |
2 乡村振兴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重要意义 |
2.1 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凸显了人民主体地位 |
2.2 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农村社会实际 |
2.3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
3 产业振兴: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切实改善农村民生 |
3.1 产业兴民,大力培植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
3.2 质量兴民,推动农业由增产型向提质型转变 |
3.3 多样化兴民,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 |
4 人才振兴: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农民全面发展 |
4.1 积极培育乡村多层次人才,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 |
4.2 吸引社会人才向农村流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
4.3 营造人才发展的环境氛围,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
5 文化振兴:繁荣乡村文化,提高农民文明素养 |
5.1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精神内涵 |
5.2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提升农民文化修养 |
5.3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民乡土文化情节 |
5.4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精神产品 |
6 生态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6.1 走农业绿色发展的道路,打造农民满意美丽宜居农村 |
6.2 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回应农民对卫生健康的诉求 |
6.3 建设农村生态保护红线,保障农民在青山绿水中生活 |
7 组织振兴: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农村社会和谐 |
7.1 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7.2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实现农村社会有序管理 |
7.3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涉农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D]. 黄鑫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乡村治理中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基于A市B镇的案例分析[D]. 傅伟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淮安市P街道信访工作研究[D]. 周晓荷.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基层涉农信访工作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T县为例[D]. 朱炳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6]中国“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D]. 刘亚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媒体融合环境下农业电视节目的创作与传播研究[D]. 贾晓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国道X线改建工程项目后评估研究[D]. 黄凤玲.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9]民革涉农参政议政工作的研究[J]. 刘立文. 祖国, 2019(15)
- [10]乡村振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路径研究[D]. 崔素娟.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标签:三农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信访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