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回收提取黄金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何志强,李栋,田庆华,郭学益,张磊[1](2022)在《湿法提金技术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湿法提金技术由于具有工艺成熟、适应性强、相对于火法能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黄金生产中。介绍了氰化法、硫脲法、氯化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法及石硫合剂法等湿法提金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其优缺点,总结了湿法提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展望了湿法提金技术的发展前景。
李浩宇[2](2021)在《微波场中黄金浸出尾渣选择性氯化的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难处理黄金浸出尾渣产量大,渣中含有金、铜和铅等有价元素,是重要的二次资源。传统氯化焙烧可高效挥发其中的有价元素,然而存在焙烧温度高,且采用天然气或煤作为能源,存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和烟气洗涤困难等弊端。本论文提出了一种低温低排放的微波氯化焙烧新方法。研究了难处理金矿浸出尾渣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分析了尾渣中不同组分的介电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氯化剂对尾渣介电特性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中不同温区各组分对固体氯化剂分解的影响,以及金的选择性氯化过程。系统研究了微波功率、氯化剂种类及用量、气氛和流量等因素对氯化焙烧过程的影响。评估了焙烧渣中氯和氰根等有害组分的脱除率,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原料主要由Si、Fe、Al、O和S等元素构成,同时包含Au、Cu、Pb和Zn等有价元素;矿物粒度微细,脉石矿物组成复杂,尾渣中的金以微细粒单体金、硫化物包裹金和石英包裹金的形态赋存;氰化物含量较高,为危险废弃物。(2)在氯化焙烧过程中四种选定的氯化剂分解为含氯气体,黄金经选择性氯化以AuCl3气体形式逸出。四种氯化剂中Ca Cl2分解反应较易发生,可在黄金包裹体打开的温区下提供足够的含氯气体,强化黄金及氯元素的挥发。常规氯化焙烧中,在Ca Cl2添加量5%、空气流量100L/h、焙烧温度1273K和焙烧时间15min条件下,金和氯的挥发率分别达到81.23%和89.17%。(3)黄金浸出尾渣中主要组分Fe2O3和SiO2等物相的介电特性差异大,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形成微区热点和组分间的微观裂纹,可强化氯化焙烧反应动力学。在微波氯化焙烧优化工艺参数焙烧温度1173K、焙烧时间15min、Ca Cl2添加量5%和空气流量100L/h条件下,金和氯的挥发率分别为81.87%和94.85%。与常规氯化焙烧相比,微波氯化焙烧温度可降低100℃。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过程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0.9k J/mol和27.62k J/mol,相较于常规焙烧过程,微波焙烧过程反应活化能降低了32.47%。(4)经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后,黄金浸出渣中氰根含量由515g/t分别下降至4.00g/t和2.45g/t,微波氯化焙烧渣浸出毒性更低。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渣中氯含量分别为1.2%和0.22%,表明微波氯化焙烧中更多的含氯气体挥发至烟气中,强化Cu、Pb和Zn等元素的氯化挥发。微波氯化焙烧过程中,更高浓度的含氯气体挥发后经烟气洗涤实现氯元素循环利用,可降低Ca Cl2使用量。
何朴强[3](2021)在《改性活性炭及改性壳聚糖用于吸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Au(Ⅰ)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硫代硫酸盐提金方法具有浸出试剂无毒、对环境友好、试剂价格低廉、浸出速率快、浸出率高且对复杂金矿能有效浸出等优点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但与氰化物法相比较,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的金很难被有效地回收,使其工业化应用受到阻碍。本文研究从硫代硫酸盐提金液中有效回收金的方法可推动该提金方法的工业化应用。本文合成了改性活性炭(AC-SH)与改性壳聚糖(CTS-SCN)两种吸附剂并用于吸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的金。对AC-SH与CTS-SCN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当2-巯基苯并恶唑(MBO)与活性炭(AC)的质量比为1:10时,在160℃下加热3 h合成的AC-SH能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当硫氰酸铵(SCN)与壳聚糖(CTS)的质量比为3:10时,在120℃下加热8 h合成的CTS-SCN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影响AC-SH、CTS-SCN的吸附性能的因素如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初始p H、硫代硫酸盐浓度、溶液初始Au(Ⅰ)浓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C-SH、CTS-SCN分别吸附24 h、10 min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AC-SH吸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AC-SH吸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的金是一个吸热过程,而CTS-SCN吸附回收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一个放热过程;AC-SH、CTS-SCN分别在溶液p H为9、6时吸附效果较佳;AC-SH、CTS-SCN对[Au(S2O3)2]3-的吸附率随硫代硫酸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金初始浓度的升高,AC-SH及CTS-SCN的金负载量均增大。利用FT-ⅠR、SEM-EDS、BET及XPS等方法对改性及吸附前后的AC-SH、CTS-SCN进行表征。结果显示,MBO是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附着在活性炭表面,NH4SCN与壳聚糖表面的氨基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N—C(=S)—NH2基团;SEM-EDS分析表明AC-SH及CTS-SCN吸附后出现了金的元素峰,说明AC-SH及CTS-SCN均能吸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的金;BET结果表明AC-SH及CTS-SCN属于介孔材料;XPS谱图分析表明AC-SH是通过其上S—S官能团与金络合吸附金,吸附后Au(Ⅰ)的价态未发生改变,CTS-SCN则先吸附[Au(S2O3)2]3-络离子,然后其上的氨基将Au(Ⅰ)还原为Au(0)。Langmuir等温模型能很好的描述AC-SH和CTS-SCN吸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Au(Ⅰ)的过程,说明吸附是均匀的单层吸附过程,金的吸附回收率取决于吸附位点的数量和AC-SH的材料性质。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的描述AC-SH吸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Au(Ⅰ)的过程,说明AC-SH吸附是一个化学吸附过程。热力学测试表明AC-SH吸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金的ΔGθ<0、ΔHθ=33.46 k J/mol和ΔSθ=120 J/(mol·K),说明反应能自发进行,且是一个吸热和熵增的过程。研究了杂质(如Cu2+、NH3、en、Cu2+-NH3、Cu2+-en等物质)对AC-SH吸附Au(Ⅰ)的影响。发现Cu2+对AC-SH的金吸附性能具有抑制作用,而NH3和en对AC-SH吸附金的速率具有促进作用,且能抑制Cu2+的负面影响。分别探讨了载金AC-SH、CTS-SCN的解吸方法,发现较高浓度的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溶液能将载金AC-SH、CTS-SCN上的大部分金解吸下来,对AC-SH吸附-解吸-吸附循环(解吸后未对AC-SH进行任何再生处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五次吸附-解吸循环后AC-SH仍然具有67%的金回收率。以上研究结果,为硫代硫酸盐提金工艺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参考。
高丰[4](2021)在《AuCl4-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识别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黄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但由于黄金的稀缺属性与高昂的价格使得从各种含金资源中回收黄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通过表面接枝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了接枝材料D301-g-PDMDAAC。制备过程中当DMDAAC用量为10 m L,w(APS)用量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 h时制备出对AuCl4-吸附性能最优的D301-g-PDMDAAC。在25℃,p H=2下,吸附28 h达吸附平衡,对AuCl4-吸附量达到了371.92 mg·g-1。吸附过程遵循Lagergren-first-order动力学模型并且吸附过程属于Freundlich型单层吸附,在AuCl4-与Cu Cl42-二元混合溶液中,D301-g-PDMDAAC对AuCl4-选择性系数k为7.51,当D301-g-PDMDAAC用量为0.025g时的吸附效率为98.7%,此外D301-g-PDMDAAC还拥有良好的重用性能。采用表面接枝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了接枝材料D301-g-PVIM,采用FTIR,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过程中VIM用量8 m L,反应温度40℃,w(APS)用量0.4%,反应时间10 h,制备出对AuCl4-吸附性能最优的D301-g-PVIM。在p H=2,25℃下,吸附36h达吸附平衡,对AuCl4-吸附量达到478 mg·g-1。吸附过程遵循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并且吸附过程属于Freundlich型单层吸附。与Cu Cl42-相比,D301-g-PVIM对AuCl4-的吸附选择性系数k达到了16.43,当D301-g-PVIM的用量为0.045 g时的吸附效率为99.45%,几乎可以全部回收溶液中的AuCl4-,此外D301-g-PVIM还拥有良好的重用性能。采用表面接枝与印迹同步进行的方法,以AuCl4-为模板,DMDAAC为单体,MBA为交联剂制备出表面离子印迹材料D301-g-IIPDMDAAC,制备过程中DMDAAC 5 m L,n(AuCl4-):n(DMDAAC)为0.06%,w(APS)用量1.6%,MBA用量6%,D301用量为0.3 g时制备出对AuCl4-的吸附量最优的D301-g-IIPDMDAAC。在25℃,p H=2下,36 h达到吸附平衡时的吸附量为434.4 mg·g-1,远大于非印迹材料(D301-g-NIPDMDAAC)的吸附量(266.2 mg·g-1)。在AuCl4-/Cu Cl42-、AuCl4-/Fe Cl2二元混合溶液中,D301-g-IIPDMDAAC的吸附选择性系数k分别达到了108.96,63.38,相较于印迹之前的接枝材料D301-g-PDMDAAC,吸附量由印迹前的371.92 mg·g-1提高到434.4 mg·g-1,吸附选择性系数k从7.51提高到108.96,提升了14倍,D301-g-IIPDMDAAC对AuCl4-表现出了优异的吸附选择性。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order模型并且属于Langmuir型单分子层吸附,表明一个AuCl4-分子占据了一个印迹空穴。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且吸热的,另外D301-g-IIPDMDAAC还具有良好的重用性能。采用表面接枝与印迹同步进行的方法,以AuCl4-为模板,VIM为单体,MBA为交联剂制备出表面离子印迹材料D301-g-IIPVIM。在VIM用量6 m L,n(AuCl4-):n(VIM)为0.08%,w(APS)用量0.8%,,MBA用量2.5%,D301用量0.3 g时,制备出了对AuCl4-吸附性能最优的D301-g-IIPVIM。在25℃,p H=2下,吸附48 h达到吸附平衡,对AuCl4-的饱和吸附量可以达到448.5 mg·g-1,比非印迹材料D301-g-NIPVIM(251.6 mg·g-1)有较明显的提升。在AuCl4-/Cu Cl42-、AuCl4-/Fe Cl2二元混合溶液中,D301-g-IIPVIM对AuCl4-的选择性系数k分别达到了183.8与43.47,远大于D301-g-NIPVIM的选择性系数,与之前制备的D301-g-PVIM选择性系数(16.43)相比,选择性系数提高了11倍,说明D301-g-IIPVIM对AuCl4-具有优异的吸附选择性能。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order模型并可以用Langmuir模型来描述,咪唑环上质子化的N原子与印迹空穴对AuCl4-同时作用促进了吸附过程的进行,属于单分子层的吸附,D301-g-IIPVIM表面提供了与AuCl4-相匹配的印迹空穴,另外D301-g-IIPVIM具有良好重用性能。
陈树梁[5](2021)在《表面修饰硅胶和氧化铝及其对Au(S2O3)23-的吸附性能与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非氰提金工艺,是湿法冶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的溶出机理、浸出工艺的改进以及浸液中金的回收三方面。其中,缺乏行之有效且成本低廉的浸液中金的回收方法,是限制该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金的回收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吸附法回收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的金,制备出了能对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金产生吸附的修饰硅胶(SG-SH)和修饰氧化铝(Al2O3-SH)材料,分析了材料表面修饰过程中的键合机理与模式,探讨了修饰硅胶和氧化铝对硫代硫酸盐溶液中对金的吸附性能,阐明了浸金体系中各物种成分影响金吸附的作用机制,并对载金硅胶或氧化铝的解吸-再生及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修饰可以改变硅胶和氧化铝的表面性质,增强硅胶和氧化铝对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金的吸附能力,其中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改性剂时,效果最为明显。所制得的修饰硅胶和修饰氧化铝巯基含量分别为1.1 mmol/g和0.34 mmol/g,载金量分别为13.51 kg/t和13.41 kg/t。硅胶的表面修饰为一个化学键合的过程,改性剂能与硅胶表面的硅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在界面处形成Si-O-Si-C键,并且释放出甲醇,每个巯基底端对应形成1-3个新的Si-O-Si-C键。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体系p H值对修饰材料吸附金的影响较大,吸附过程中会释放出H+,弱碱性条件有利于金的吸附;硫代硫酸根在吸附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并且金的吸附为一个吸热过程。修饰硅胶和氧化铝对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金的吸附为配体交换过程,溶液中的Au(I)吸附在材料表面,材料表面的巯基发生去质子化作用与Au(I)形成金的硫醇盐络合物。吸附液中的浸金试剂会影响修饰硅胶对金的吸附,Cu(II)对金的吸附存在抑制作用,NH3或en(乙二胺)会促进修饰硅胶对溶液中金的吸附,Cu(II)与NH3或en络合形成的Cu(NH3)42+或Cu(en)22+络合物是影响修饰硅胶吸附金的主要物种,修饰硅胶表面的巯基被其氧化成二硫键,使得修饰硅胶对溶液中金的吸附能力下降。在对载金硅胶和载金氧化铝的解吸-再生工艺研究中,发现酸性硫脲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可用于载金硅胶和载金氧化铝的解吸,解吸后的材料可直接用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金的再吸附,循环性能良好。论文还研究了修饰硅胶和修饰氧化铝在实际浸金液中的吸附性能,发现经多段吸附后,修饰硅胶和修饰氧化铝可以实现对Cu(II)-NH3-S2O32-体系和Cu(II)-en-S2O32-体系浸金液中金的回收。最后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Au(S2O3)23-络合物的结构性质和材料表面金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Au(S2O3)23-络合物中的S2O32-是一种亚稳定的配体,在与Au(I)进行配位时,形成的Au-S键的键长为2.42A,S-Au-S键的键角为176.02°,Au(S2O3)23-络合物的结合能为-0.44 hartree,S2O32-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Au(I)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主要是由S2O32-中配位S原子的3s和3p轨道向Au(I)的6s轨道上转移。修饰材料能吸附硫代硫酸盐浸液中金的原因在于表面的巯基和硫醇阴离子与Au(I)的相互作用强于S2O32-,并且硫醇阴离子对Au(I)的结合能力比巯基的结合能力更强,所形成的络合物更稳定,材料表面的巯基在吸附过程中会转换成硫醇盐,释放出H+,使得溶液的p H值下降,Au(I)吸附在材料表面时,Au(I)的6s空轨道会与配体S之间形成σ健,硫原子在吸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论文为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金的回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为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曹赓[6](2021)在《超声耦合臭氧对尾矿中金的浸出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黄金资源不断被开采,高品位易选黄金原矿的资源储备不断降低,难选冶金矿与黄金尾矿的规模占比不断增加,选冶过程中金的损失愈发被人们所重视,对尾矿中残余金的提取回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对尾矿中金进行选矿的工艺主要有浮选法,氯化法包括生物氧化法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缺点以及局限性。针对目前现状,本文利用臭氧作为氧化剂,通过与超声联合作用,对尾矿中金进行浸出,进而研究不同条件下对尾矿中金浸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单超声作用、单臭氧作用、超声耦合臭氧氧化作用浸金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超声和臭氧联合作用对尾矿中金的浸出效果要优于单臭氧浸出以及单超声浸出,超声耦合臭氧氧化作用浸金率在22%-45%左右。通过添加臭氧催化剂后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臭氧通量为5 g·h-1、在温度为40℃、浸出时间为3h、液固比为120/5 mL·g-1、超声强度为0.4 W·M-2、臭氧催化剂质量为6g时浸出效果最好,浸出率可达到54.19%。正交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氧化浸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液固比>温度>时间>臭氧催化剂质量>超声强度。为进一步提高浸出率,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硫脲,在臭氧通量为5 g·h-1、液固比为120/5 mL·g-1、超声强度为0.32 W·cm-2、温度为60℃、时间为3h、臭氧催化剂质量为6g、硫脲浓度为10g/L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最高可以达到88.61%。(2)对反应前后尾矿利用SEM、BET、LPS、XPS、XRD、XRF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对超声耦合臭氧浸金相关机制进行研究。其中SEM结果表明反应后尾矿相比于反应前呈更多细小片状结构,更加蓬松多孔,有明显刻蚀痕迹;LPS结果表明反应后尾矿相比于反应前矿物颗粒的整体粒度略微减小,变化不大;BET结果表明反应后尾矿比表面积相比较反应前尾矿扩大6.4倍,而孔容扩大6.06倍,结合SEM结果可知,尾矿颗粒内部出现了更多的空隙,在臭氧的氧化作用下,打开了脉石对金的包裹。XRD结果表明反应后尾矿衍射峰强度相比于反应前整体上降低,表明矿物结晶度在浸金反应后整体降低,有利于金的浸出。对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的浸金过程进行拟合,浸出过程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浸金反应过程中主要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3)利用浸金过程中得到的实验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超声耦合臭氧氧化浸出过程进行模拟,对金的浸出率进行预测。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单隐藏层14个节点的“7-14-1型”误差逆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所得测试数据的均方误差仅为0.0013,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与训练实验值的线性拟合后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9和0.956,拟合程度较高。神经网络预测值与验证实验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945,线性拟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的预测较为可靠,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结果表明所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对反应过程做出有效的模拟,该模型对其他地区同类型金尾矿也能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王洪君[7](2021)在《含钒碳质金矿氯化焙烧提取钒和金的基础及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碳质金矿在我国金矿储量中占有重要比例,矿石中除含有较高的碳外,钒、钙、铅、砷、钾、镓、磷、硫、铊、钡等伴生元素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当碳质金矿中伴生有价金属时,采用常规氰化浸工艺出无法实现金及伴生有价金属的同步回收。此外,预处理后采用氰化、硫代硫酸盐以及硫脲等提金方法,虽可实现金的提取,但很难同时实现伴生金属的回收。本论文以含钒的碳质金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氯化焙烧方法,通过固体氯化剂的添加实现钒和金的同步提取。在此过程中,利用氯化剂中的金属元素以及氯元素,使金以氯化金的形式挥发,钒转化为相应的可溶性钒酸盐,通过浸出-萃取使钒富集和回收。热力学研究表明,矿物组分的氯化优先顺序为ZnS>FeS2>ZnO>Au>Fe2O3>V2O3>V2O5,相较于氯化反应,FeS2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SO2及相应的铁氧化物。仅在O2参与下,固体氯化剂无法直接热解析出Cl2,同时也无法与金直接进行反应,金的氯化过程需要固体氯化剂与矿石中的物料组分进行造氯反应生成Cl2。矿石中的硫化物、钒氧化物均可促进氯化剂的分解,生成相对应的硫酸盐、钒酸盐以及氯气。研究表明金氯化挥发机理:在低温焙烧(低于600℃)阶段,硫化矿与NaCl的造氯反应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与NaCl反应生成Cl2;二是硫化矿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中间产物SO2,SO2与NaCl反应生成Cl2,二者生成的Cl2与金发生氯化反应。在此温度内,云母晶体结构未被破坏,赋存在其中的钒无法与NaCl接触参与反应。在高温焙烧(高于600℃)阶段,云母晶体结构受到破坏,钒及NaCl被氧化,高价钒与钠结合转化为可溶于水的钒酸钠盐,生成Cl2与完成氯化反应。通过对不同氯化剂(NaCl、CaCl2)的优化工艺对比,确定了以NaCl为添加剂的氯化焙烧-水浸提取金、钒的工艺。氯化焙烧的最优条件NaCl用量10wt%、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4h和空气流量为1 L/min。水浸最优条件液固比10:1、搅拌转速500r/min、浸出温度80℃和浸出时间4h,金的挥发率和钒的浸出率分别为92.01%和85.34%。金氯化挥发动力学研究表明,金氯化挥发受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40.61 kJ/mol;氯化焙烧可实现锌、金的同步挥发。钒浸出动力学研究表明,钒浸出过程为固膜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15.74kJ/mol。通过不同萃取剂的优化工艺对比试验,确定了采用混合萃取剂(P507-N235)协同萃取钒的最优工艺。在萃取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8 min、pH=2、萃取剂浓度为20%(v/v)、N235:P507=1:2(v/v)和O/A比为2:1的最优条件下,经过三段逆流萃取得到负载钒(V)有机相。在H2SO4用量为2mol/L和O/A相比为2:1的条件下,对负载钒(V)有机相进行三段逆流萃取,可以实现98.56%钒(V)的萃取。P507-N235混合萃取剂的最大协同萃取系数R为2.21,即混合萃取剂对钒有协同萃取作用。通过工艺对比和优化条件试验,最终确定了以NaCl为添加剂、P507-N235为混合萃取剂的氯化焙烧提金-水浸-协同萃取提取钒的工艺,有效地实现了金和钒的分离和提取,金的挥发率为92.01%,钒的回收率为84.11%。氯化焙烧法能够克服常规氰化浸出以及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碳氯法等提金工艺,只能单独提取金的缺点。该法能够在提金的同时实现多金属的综合回收,且能够综合利用氯化剂中的阴、阳离子,相较于氰化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氯化焙烧提取含钒碳质金矿中钒和金的工艺,为此类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参考。
吴浩[8](2021)在《含砷难浸金矿碱性加压自浸金机理及工艺研究》文中指出含砷难处理金矿常需采用焙烧氧化、微生物氧化、化学氧化、加压氧化等手段进行预处理,直接进行氰化浸金很难达到理想的浸出效果。在碱性氧气氛围溶液中,含金硫化矿中黄铁矿、砷黄铁矿可被氧化生成具有浸金效应的产物-硫代硫酸盐。因此,在硫化矿碱性加压氧化预处理释放包裹金的同时,利用硫化矿氧化产生的硫代硫酸盐实现金矿溶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含砷难处理浮选金精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加压氧化过程中硫化矿的氧化产物完成自浸金过程,开展了碱性加压自浸金机理及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加压条件下黄铁矿可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根、硫代硫酸根及亚硫酸根。生成的氧化渣主要为氧化铁、氧化亚铁、水合铁氧化物及氢氧化铁胶体。铁以二价和三价两种价态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矿物表面,形成絮状或海绵状钝化层。通过加入碳酸钠可提高黄铁矿氧化过程中铁的溶解度,去除黄铁矿表面铁氧化物钝化层,形成可溶性碳酸铁络合物,增加黄铁矿新鲜面暴露面积,从而促进黄铁矿氧化。同时,碳酸钠作为pH缓冲剂,调节自浸金体系的pH值,减缓硫代硫酸根氧化分解,有效提高硫代硫酸根的生成量与黄铁矿的氧化率。碱性条件下,常规氧化剂氧气易于将砷黄铁矿氧化为硫代硫酸盐、一硫代砷酸盐、砷酸盐及中间产物亚硫酸盐、亚砷酸盐。生成的氧化渣主要为未反应的砷黄铁矿以及氧化铁、氧化亚铁、水合铁氧化物针铁矿等铁氧化物,并含有少量结晶程度差的无定形氢氧化铁胶体。通过硫代硫酸盐无铜、铵溶金电化学研究发现,硫代硫酸盐溶金体系中若存在黄铁矿,可形成腐蚀电偶效应,发生潜在的电流相互作用。在温度热能的影响下,半导体黄铁矿会产生温差电动势电子-空穴对(热电效应)。电荷电子-空穴对的定向移动有助于金氧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使氧气在低电位黄铁矿表面更有效被还原,提高金的溶解速率。黄铁矿的存在促使金电极腐蚀电位负移,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增强了阳极金电极的腐蚀。同时,对比发现在碱性一硫代砷酸盐溶液中金的溶解速率远大于硫代硫酸盐溶液。浸出24 h,一硫代砷酸盐溶液中金溶解量为16 mg/L,而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金溶解量为6.3 mg/L,砷黄铁矿氧化产物一硫代砷酸盐可对金进行有效浸出溶解。优化含砷难浸金矿碱性加压自浸金工艺,在搅拌强度600 rpm,氧气压力0.5 MPa,NaOH用量0.6 M,液固质量比5:1,CMC用量0.1 g/L,浸金温度35℃,碳酸钠用量0.3 M条件下浸出18 h,金的浸出率可达90%以上。碱性加压氧化自浸金工艺具有环境友好、无烟气污染等特点。将预处理、浸出两个阶段合二为一,浸出流程短。利用硫化物自身氧化产物浸金,无需外加浸出剂,可有效降低成本。为含砷难处理金矿资源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陈兰兰,卢东方,王毓华[9](2020)在《黄金矿山尾矿的组成、危害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金矿山尾矿的大量排放与堆积不仅浪费资源和占用土地,还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黄金尾矿中不仅含有金、银、铜和铅等有价成分及石英和长石等非金属矿物,还含有大量的硅铝氧化物和硅酸盐类物质,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和广泛的工业用途。从黄金矿山尾矿的组成及危害入手,综述了黄金尾矿资源化利用的两个方向:一是利用焙烧、浸出和浮选等方法回收尾矿中的有价成分;二是对尾矿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各种工业材料。最后总结了目前黄金尾矿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曾祥荣[10](2020)在《非氰浸出剂—硫氰酸铵浸金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黄金的拥有量是一个国家强盛的代表,传统上黄金主要采用氰化物浸出提取工艺,由于氰化物剧毒,对环境和生物都有严重危害,因此,研究新型取代氰化物提取回收黄金成为了国内外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难处理金矿经生物预处理后的氧化渣,采用硫氰酸铵进行了浸金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矿物学研究表明,该难处理金矿因含砷、硫高,故采用生物氧化进行预处理。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为黄铁矿,并含有毒砂和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硅酸盐矿物。经生物氧化后大部分自然金已解离或暴露出来,理论的氰化金浸出率为86.83%;未裸露的自然金大部分被硫化物(黄铁矿及含砷黄铁矿)包裹,金粒很细,大部分小于10μm,一些次生产物对自然金形成了二次包裹,主要是石膏、黄钾铁矾等,若不考虑二次包裹情况,金的理论浸出率为92.73%。在条件试验研究基础上,获得的氰酸铵浸金最佳条件为:硫酸调pH为2,液固比3:1,氧化剂20g/L,硫氰酸铵40g/L,浸出搅拌转数400r/min,搅拌4小时,获得金浸出率93.60%。通过design expert8.0软件对三因素三水平硫氰酸铵浸金工艺的二次多元线性方程回归拟合,得到硫氰酸铵浓度(A)、氧化剂浓度(B)以及溶液pH(C)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方程。响应曲面优化获得了与条件优化试验一致的最佳工艺参数。热力学研究证明硫氰酸铵浸金体系中氧化剂主要是将Au氧化为Au3+,再与硫氰酸根形成络离子Au(SCN)4-;硫氰酸铵在中性或碱性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因此采用酸性浸出工艺,溶液pH越小越能促进硫氰酸铵浸金反应,溶液pH值保持在02为宜。浸出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最佳浸出条件下,通过拟合模拟表明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得到的表观活化能Ea为43.46kJ/mol,指前因子为11.33,氧化剂反应级数为0.8,浸出剂反应级数为1.1。
二、一种回收提取黄金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回收提取黄金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湿法提金技术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湿法提金技术 |
1.1 氰化提金技术 |
1.1.1 原 理 |
1.1.2 发展历程及工业应用 |
1.1.3 后发展阶段 |
1.2 硫脲提金技术 |
1.2.1 原 理 |
1.2.2 发展历程及应用 |
1.3 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 |
1.3.1 原 理 |
1.3.2 发展历程及应用 |
1.4 氯化提金技术 |
1.4.1 原 理 |
1.4.2 发展历程及应用 |
1.5 多硫化物及石硫合剂提金技术 |
1.5.1 原 理 |
1.5.2 发展历程及应用 |
2 结 语 |
(2)微波场中黄金浸出尾渣选择性氯化的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金的概述 |
1.1.1 黄金的性质及用途 |
1.1.2 黄金资源储量分布 |
1.2 黄金冶炼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1 氰化法 |
1.2.2 非氰化法 |
1.3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的特征及处置 |
1.3.1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概述 |
1.3.2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的矿相特征 |
1.3.3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的分类 |
1.3.4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 |
1.4 难处理金矿浸出渣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5 氯化焙烧产业化应用简述 |
1.6 微波加热原理及在矿冶中的应用 |
1.6.1 微波及微波加热 |
1.6.2 微波加热机理 |
1.6.3 微波加热特点 |
1.6.4 微波在矿冶中的应用简述 |
1.7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1 化学药剂 |
2.2 实验方案与流程 |
2.3 实验设备 |
2.3.1 常规焙烧实验设备 |
2.3.2 微波焙烧实验设备 |
2.4 物料介电特性测试 |
2.4.1 介电特性测试设备 |
2.4.2 介电特性测试原理 |
2.4.3 介电特性测试方法 |
2.5 表征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黄金浸出尾渣物相特征研究 |
3.1 黄金浸出尾渣表征 |
3.1.1 黄金浸出尾渣矿相分析 |
3.1.2 黄金浸出尾渣微区分析 |
3.2 黄金赋存状态分析 |
3.3 黄金包裹体矿物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金浸出尾渣常规氯化焙烧的过程研究 |
4.1 氯化焙烧过程研究 |
4.1.1 氯化剂的分解反应研究 |
4.1.2 目标元素的氯化反应研究 |
4.2 常规氯化焙烧条件实验 |
4.2.1 氯化剂种类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4.2.2 焙烧温度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4.2.3 CaCl_2用量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4.2.4 焙烧气氛及流量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4.3 CaCl_2体系氯化焙烧过程 |
4.3.1 物相分析 |
4.3.2 热重分析 |
4.3.3 残留氰化物含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金浸出尾渣介电特性研究 |
5.1 温度对介电参数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渣中不同物相单元介电特性分析 |
5.2.1 温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 |
5.2.2 温度对介电损耗因子的影响 |
5.2.3 温度对介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 |
5.2.4 温度对穿透深度的影响 |
5.2.5 温度对升温曲线的影响 |
5.2.6 渣中不同物相单元的介电特性分析 |
5.3 CaCl_2的添加对原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5.3.1 CaCl_2的添加对介电常数的影响 |
5.3.2 CaCl_2的添加对介电损耗因子的影响 |
5.3.3 CaCl_2的添加对介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 |
5.3.4 CaCl_2的添加对微波穿透深度的影响 |
5.3.5 CaCl_2的添加对升温行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金浸出尾渣微波氯化焙烧的过程研究 |
6.1 微波氯化焙烧条件实验 |
6.1.1 微波功率对升温行为的影响 |
6.1.2 氯化剂种类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6.1.3 焙烧温度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6.1.4 CaCl_2含量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6.1.5 气氛及流量对金挥发率和氯脱除率的影响 |
6.2 微波焙烧过程分析及包裹体的物相转变 |
6.2.1 微波氯化焙烧过程分析 |
6.2.2 黄金包裹体的物相转变研究 |
6.3 原料及焙烧渣的表征分析 |
6.3.1 原料和微波焙烧渣的表征及对比分析 |
6.3.2 原料焙烧渣和混合料焙烧渣的表征及对比分析 |
6.3.3 微波焙烧渣和常规焙烧渣的表征及对比分析 |
6.4 焙烧渣后处理与指标分析 |
6.4.1 焙烧渣作为建材原料的可行性评估 |
6.4.2 微波强化有害组分的脱除过程分析 |
6.5 动力学分析 |
6.5.1 动力学模型分析 |
6.5.2 常规和微波氯化焙烧动力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改性活性炭及改性壳聚糖用于吸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Au(Ⅰ)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金的性质及用途介绍 |
1.1.1 金的物理性质 |
1.1.2 金的化学性质 |
1.1.3 金的应用 |
1.2 黄金储量 |
1.2.1 黄金的地球储量 |
1.2.2 黄金的地上存量 |
1.3 提金技术的介绍 |
1.3.1 混汞法提金 |
1.3.2 氰化法提金 |
1.3.3 硫脲浸出法提金 |
1.3.4 卤素法提金 |
1.3.5 多硫化物法提金 |
1.3.6 生物制剂法提金 |
1.3.7 硫代硫酸盐法提金 |
1.4 浸出液中金的回收方法 |
1.4.1 金属置换法 |
1.4.2 溶剂萃取法 |
1.4.3 电沉积法 |
1.4.4 吸附法 |
1.5 课题的提出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吸附溶液Au(S_2O_3)_2~(3-)的制备 |
2.2.1 金储备液的制备 |
2.2.2 吸附溶液Au(S_2O_3)_2~(3-)的制备 |
2.3 AC-SH与 CTS-SCN的制备 |
2.3.1 AC-SH的制备 |
2.3.2 CTS-SCN的制备 |
2.4 吸附剂吸附性能实验 |
2.4.1 吸附剂吸附金的实验 |
2.4.2 AC-SH在含不同离子的溶液中的吸附性能 |
2.5 样品分析方法 |
2.5.1 吸附液样品的处理及金浓度的测定 |
2.5.2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溶液样品中的金浓度 |
2.5.3 生物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第三章 AC-SH 的合成及其对金吸附性能研究 |
3.1 AC-SH的合成条件探索 |
3.1.1 改性前后活性炭吸附性能比较 |
3.1.2 沉积温度对 AC-SH 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3 合成时间对AC-SH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4 MBO与 AC的质量比对AC-SH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 吸附条件对AC-SH吸附[Au(S_2O_3)_2]~(3-)性能影响 |
3.2.1 吸附时间对AC-SH吸附金的影响 |
3.2.2 溶液初始p H对 AC-SH吸附金的影响 |
3.2.3 温度对AC-SH吸附金的影响 |
3.2.4 S_2O_3~(2-)浓度对AC-SH吸附金的影响 |
3.2.5 Au(Ⅰ)初始浓度对AC-SH吸附金的影响 |
3.2.6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2.7 吸附等温模型 |
3.2.8 吸附热力学 |
3.3 材料的表征与结果分析 |
3.3.1 FT-IR表征及结果分析 |
3.3.2 SEM-EDS表征及结果分析 |
3.3.3 N_2吸附(脱附)测试及结果分析 |
3.3.4 XPS 表征结果 |
3.3.5 AC-SH 吸附 Au(Ⅰ)的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TS-SCN的制备及其对金吸附性能研究 |
4.1 CTS-SCN合成条件的探索 |
4.1.1 改性前后 CTS 的金吸附性能比较 |
4.1.2 合成温度对CTS-SCN吸附性能的影响 |
4.1.3 SCN用量对CTS-SCN吸附性能的影响 |
4.1.4 合成时间对CTS-SCN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 吸附条件对CTS-SCN吸附[Au(S_2O_3)_2]~(3-)性能影响 |
4.2.1 吸附时间对CTS-SCN吸附金的影响 |
4.2.2 溶液初始p H对 CTS-SCN吸附金的影响 |
4.2.3 温度对CTS-SCN吸附金的影响 |
4.2.4 S_2O_3~(2-)浓度对CTS-SCN吸附金的影响 |
4.2.5 Au(Ⅰ)初始浓度对CTS-SCN吸附金的影响 |
4.2.6 吸附等温模型 |
4.3 材料的表征与结果分析 |
4.3.1 FT-IR表征及结果分析 |
4.3.2 SEM-EDS表征及结果分析 |
4.3.3 N_2吸附(脱附)测试及结果分析 |
4.3.4 TGA表征及结果分析 |
4.3.5 XPS表征结果及CTS-SCN吸附Au(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氨(胺)体系中AC-SH吸附金的性能研究 |
5.1 Cu~(2+)浓度对AC-SH吸附性能的影响 |
5.2 NH_3浓度对AC-SH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 en浓度对AC-SH吸附性能的影响 |
5.4 Cu~(2+)-NH_3浓度比对AC-SH吸附性能的影响 |
5.5 Cu~(2+)-en浓度比对AC-SH吸附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载金AC-SH和 CTS-SCN的解吸-循环方法 |
6.1 载金AC-SH的解吸-循环方法研究 |
6.1.1 解吸试剂的选择 |
6.1.2 硫代硫酸钠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6.1.3 载金AC-SH吸附-解吸-循环使用研究 |
6.2 载金CTS-SCN的解吸方法研究 |
6.2.1 解吸试剂的选择 |
6.2.2 亚硫酸钠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AuCl4-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识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黄金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黄金回收利用现状 |
1.3 离子印迹材料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
2 接枝材料D301-g-DMDAAC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D301-g-PDMDAAC的制备及表征 |
2.2.2 D301-g-PDMDAAC对 AuCl_4~-的吸附性能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过程 |
2.3.2 D301-g-PDMDAAC的表征 |
2.3.3 制备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 |
2.3.4 D301-g-PDMDAAC对 AuCl_4~-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2.3.5 D301-g-PDMDAAC对 AuCl_4~-的吸附等温曲线 |
2.3.6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7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8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率的影响 |
2.3.9 吸附选择性能 |
2.3.10 重复使用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接枝材料D301-g-PVIM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D301-g-PVIM的制备与表征 |
3.2.2 D301-g-PVIM对 AuCl_4~-的吸附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过程 |
3.3.2 D301-g-PVIM的表征 |
3.3.3 制备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 |
3.3.4 D301-g-PVIM 对AuCl_4~-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3.3.5 D301-g-PVIM对 AuCl_4~-的吸附等温曲线 |
3.3.6 p 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7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8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率的影响 |
3.3.9 吸附选择性能 |
3.3.10 重复使用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表面离子印迹材料D301-g-IIPDMDAAC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D301-g-IIPDMDAAC的制备与表征 |
4.2.2 D301-g-IIPDMDAAC对 AuCl_4~-的吸附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过程 |
4.3.2 D301-g-IIPDMDAAC的表征 |
4.3.3 制备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 |
4.3.4 D301-g-IIPDMDAAC对 AuCl_4~-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4.3.5 D301-g-IIPDMDAAC对 AuCl_4~-的吸附等温曲线 |
4.3.6 p 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7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8 吸附选择性能 |
4.3.9 重复使用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表面离子印迹材料D301-g-IIPVIM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D301-g-IIPVIM的制备与表征 |
5.2.2 D301-g-IIPVIM对 AuCl_4~-吸附性能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制备过程 |
5.3.2 D301-g-IIPVIM的表征 |
5.3.3 制备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 |
5.3.4 D301-g-IIPVIM对 AuCl_4~-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5.3.5 D301-g-IIPVIM对 AuCl_4~-的吸附等温曲线 |
5.3.6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7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8 吸附选择性能 |
5.3.9 重复使用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表面修饰硅胶和氧化铝及其对Au(S2O3)23-的吸附性能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的介绍 |
1.1.1 金的性质与用途 |
1.1.2 金矿资源的分布 |
1.2 硫代硫酸盐提金 |
1.2.1 提金方法的叙述 |
1.2.2 硫代硫酸根的结构和性质 |
1.2.3 硫代硫酸盐提金的发展史 |
1.2.4 硫代硫酸盐浸金原理 |
1.2.5 硫代硫酸盐提金法的优缺点 |
1.3 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金的回收 |
1.3.1 置换法 |
1.3.2 活性炭吸附法 |
1.3.3 树脂吸附法 |
1.3.4 硅胶吸附法 |
1.3.5 磁性材料吸附法 |
1.3.6 溶剂萃取法 |
1.3.7 电沉积法 |
1.4 硅胶 |
1.4.1 硅胶的结构与性质 |
1.4.2 硅胶的表面修饰 |
1.4.3 修饰硅胶的应用 |
1.5 氧化铝 |
1.5.1 氧化铝的结构与性质 |
1.5.2 氧化铝的修饰 |
1.5.3 修饰氧化铝的应用 |
1.6 课题的提出 |
1.7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原材料及制备方法 |
2.2.1 Au(S_2O_3)_2~(3-)溶液的制备 |
2.2.2 修饰硅胶和氧化铝的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吸附实验 |
2.3.2 解吸实验 |
2.3.3 实际金矿浸出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吸附液中金含量的分析 |
2.4.2 吸附材料巯基含量的测定 |
2.5 表征方法 |
2.5.1 红外光谱分析 |
2.5.2 扫描电镜分析 |
2.5.3 X射线衍射分析 |
2.5.4 N_2吸附-解吸仪分析 |
2.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5.6 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 |
2.5.7 气相色谱分析 |
2.5.8 拉曼光谱 |
2.6 理论计算方法 |
第三章 硅胶的表面修饰及其对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金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修饰条件的优化实验 |
3.1.1 改性试剂的筛选 |
3.1.2 改性剂用量对金吸附的影响 |
3.1.3 改性温度对金吸附的影响 |
3.1.4 改性时间对金吸附的影响 |
3.2 修饰硅胶的表征 |
3.2.1 FT-IR分析 |
3.2.2 SEM-EDS分析 |
3.2.3 BET分析 |
3.2.4 GC分析 |
3.3 修饰硅胶对金的吸附性能 |
3.3.1 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 |
3.3.2 p H值的影响 |
3.3.3 硫代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
3.3.4 初始金浓度的影响 |
3.3.5 吸附温度的影响 |
3.4 修饰硅胶对溶液中金的吸附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铝的修饰及其对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金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修饰条件的优化实验 |
4.1.1 改性时间对金吸附的影响 |
4.1.2 改性剂用量对金吸附的影响 |
4.1.3 改性温度对金吸附的影响 |
4.2 修饰氧化铝的表征 |
4.2.1 FT-IR分析 |
4.2.2 拉曼光谱分析 |
4.2.3 SEM-EDS分析 |
4.2.4 BET分析 |
4.2.5 XRD分析 |
4.3 修饰氧化铝对金的吸附性能 |
4.3.1 吸附时间与吸附率关系与改性剂多级吸附性能 |
4.3.2 pH值的影响 |
4.3.3 硫代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
4.3.4 初始金浓度的影响 |
4.4 修饰氧化铝对金的吸附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氨(胺)体系中金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Cu(Ⅱ)对金吸附的影响 |
5.2 NH_3对金吸附的影响 |
5.3 en对金吸附的影响 |
5.4 Cu(Ⅱ)在NH_3和en溶液中的物种分布 |
5.4.1 Cu(Ⅱ)在不同浓度NH_3中的物种分布 |
5.4.2 Cu(Ⅱ)在不同浓度en中的物种分布 |
5.5 铜氨络离子对金吸附的影响 |
5.6 铜胺络离子对金吸附的影响 |
5.7 铜氨比对金吸附的影响 |
5.8 铜胺比对金吸附的影响 |
5.9 修饰硅胶失活原因分析 |
5.9.1 SEM-EDS分析 |
5.9.2 拉曼光谱分析 |
5.9.3 XPS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载金硅胶和氧化铝的解吸、再生与实际浸液中的吸附 |
6.1 载金硅胶和氧化铝的解吸和再生 |
6.1.1 硫脲解吸 |
6.1.2 硫代硫酸盐解吸 |
6.2 实际浸金液中金的吸附性能研究 |
6.2.1 Cu(Ⅱ)-NH_3-S_2O_3~(2-)体系浸出液中金的吸附 |
6.2.2 Cu(Ⅱ)-en-S_2O_3~(2-)体系浸出液中金的吸附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在修饰硅胶和氧化铝表面吸附的理论计算 |
7.1 S_2O_3~(2-)的结构性质 |
7.2 Au(S_2O_3)_2~(3-)的结构 |
7.3 MPTMS的结构 |
7.4 金在吸附材料表面的吸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软硬酸碱分类 |
(6)超声耦合臭氧对尾矿中金的浸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黄金概述 |
1.2 金矿分类 |
1.3 冶金方法 |
1.4 超声波辅助冶金技术 |
1.5 臭氧强化浸金进展 |
1.6 超声波和臭氧在冶金领域应用 |
1.7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1.8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8.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图 |
2 超声耦合臭氧氧化浸金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金尾矿制备与分析 |
2.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1.4 浸出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0 超声耦合臭氧浸金热力学分析 |
2.2.1 超声耦合臭氧浸金研究 |
2.2.2 单超声浸金研究 |
2.2.3 单臭氧浸金研究 |
2.2.4 正交实验优化研究 |
2.3 结论 |
3 含金尾矿氧化浸出的动力学与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金尾矿制备与分析 |
3.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3.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
3.1.4 浸出实验 |
3.1.5 表征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浸金剂对超声耦合臭氧浸金的影响 |
3.2.2 反应前后尾矿表征分析 |
3.2.3 缩核模型 |
3.2.4 表观活化能研究 |
3.3 结论 |
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
4.1 人工神经网络数据选取与处理 |
4.2 人工神经网络性能测试和预测结果 |
4.3 不同地区尾矿验证结果 |
4.4 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含钒碳质金矿氯化焙烧提取钒和金的基础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难处理金矿概述 |
2.1.1 难处理金矿矿石特征 |
2.1.2 金矿难处理的原因 |
2.2 碳质金矿特点及处理方法 |
2.2.1 碳质金矿主要特点 |
2.2.2 氰化法处理碳质金矿 |
2.2.3 非氰化法浸出处理碳质金矿 |
2.3 氯化焙烧技术 |
2.3.1 原理概述 |
2.3.2 氯化焙烧技术应用 |
2.4 含钒溶液分离净化技术研究现状 |
2.4.1 化学沉淀法 |
2.4.2 离子交换法 |
2.4.3 溶剂萃取法 |
2.5 小结 |
3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标 |
3.1.1 研究内容 |
3.1.2 研究目标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试验流程 |
3.3.2 含钒碳质金矿氯化焙烧试验 |
3.3.3 焙烧渣钒浸出试验 |
3.3.4 浸出液钒萃取试验 |
3.4 分析测试方法 |
3.5 试验药剂及仪器 |
3.6 试验原料 |
4 氯化焙烧提取钒和金热力学分析 |
4.1 NaCl为添加剂氯化焙烧过程热力学特性 |
4.2 CaCl_2为添加剂氯化焙烧过程热力学特性 |
4.3 温度对含钒碳质金矿氯化焙烧过程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含钒碳质金矿氯化焙烧-浸出工艺研究 |
5.1 含钒碳质金矿NaCl焙烧-水浸试验 |
5.1.1 不同焙烧条件对钒浸出率和金挥发率的影响 |
5.1.2 NaCl焙烧过程中金氯化挥发动力学 |
5.1.3 氯化挥金过程中伴生金属锌的挥发行为 |
5.1.4 NaCl焙烧渣水浸提钒条件试验 |
5.1.5 NaCl焙烧渣钒水浸过程动力学 |
5.2 含钒碳质金矿CaCl_2焙烧-酸浸试验 |
5.2.1 不同焙烧条件对钒浸出率和金挥发率的影响 |
5.2.2 CaCl_2焙烧过程中金氯化挥发动力学 |
5.2.3 CaCl_2焙烧渣酸浸提钒条件试验 |
5.2.4 CaCl_2焙烧渣钒酸浸过程动力学 |
5.3 最优工艺流程的确定 |
5.4 小结 |
6 氯化焙烧过程金的氯化挥发机理研究 |
6.1 氯化焙烧固体产物分析 |
6.1.1 不同焙烧温度下氯化焙烧渣固体产物分析 |
6.1.2 不同焙烧时间下氯化焙烧渣固体产物分析 |
6.2 硫、钒对金氯化挥发的影响 |
6.3 金的氯化挥发过程 |
6.4 小结 |
7 提钒浸出液萃取法回收钒的研究 |
7.1 P507-N235协同萃取钒 |
7.1.1 pH值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7.1.2 萃取剂浓度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7.1.3 N235和P507体积比的影响 |
7.1.4 O/A相比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7.1.5 钒的萃取等温线 |
7.1.6 硫酸浓度对钒反萃率的影响 |
7.1.7 钒的反萃等温线 |
7.1.8 N235-P507协同系数的确定 |
7.1.9 V(V)协同萃取的萃取化学计量数研究 |
7.2 P204萃取钒的研究 |
7.2.1 pH值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7.2.2 O/A相比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7.2.3 P204浓度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7.2.4 钒萃取等温线 |
7.2.5 硫酸浓度对钒反萃取的影响 |
7.2.6 钒的反萃等温线 |
7.3 最优工艺流程的确定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含砷难浸金矿碱性加压自浸金机理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含砷金矿资源概述 |
2.1.1 难处理金矿资源类型特征 |
2.1.2 金矿难处理的原因 |
2.1.3 含砷金矿中砷对金浸出的影响 |
2.2 含砷金矿回收工艺研究及应用 |
2.2.1 含砷金矿预处理技术 |
2.2.2 金矿浸出方法研究现状 |
2.3 硫代硫酸盐浸金研究现状 |
2.3.1 硫代硫酸盐基本性质 |
2.3.2 硫代硫酸盐浸金基本原理 |
2.3.3 硫代硫酸盐浸金工艺的研究进展 |
2.3.4 硫代硫酸盐浸金存在的问题 |
2.3.5 硫代硫酸盐在硫化矿氧化过程中的原位生成 |
2.4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内容 |
3.4 试验原料 |
3.4.1 试验矿石 |
3.4.2 试验药剂及仪器 |
3.5 研究方法 |
4 黄铁矿加压碱性氧化过程及物质转化规律 |
4.1 黄铁矿氧化热力学特征 |
4.2 黄铁矿氧化电化学响应特征 |
4.3 黄铁矿氧化生成产物分析 |
4.4 黄铁矿氧化工艺条件研究 |
4.4.1 粒度对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4.4.2 搅拌速率对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4.4.3 液固比对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4.4.4 氧压对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4.4.5 NaOH浓度对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4.4.6 温度对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4.5 碳酸钠添加对黄铁矿氧化反应过程优化 |
4.5.1 碳酸钠作用机制 |
4.5.2 碳酸钠作用试验研究 |
4.6 小结 |
5 砷黄铁矿加压碱性氧化过程及物质转化规律 |
5.1 砷黄铁矿氧化热力学特征 |
5.2 砷黄铁矿氧化电化学响应特征 |
5.3 砷黄铁矿氧化生成产物分析 |
5.4 砷黄铁矿氧化工艺条件研究 |
5.4.1 粒度对砷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5.4.2 搅拌转速对砷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5.4.3 液固比对砷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5.4.4 氧压对砷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5.4.5 NaOH浓度对砷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5.4.6 温度对砷黄铁矿氧化及生成产物的影响 |
5.5 砷黄铁矿氧化动力学 |
5.5.1 氧化动力学方法基础 |
5.5.2 砷黄铁矿氧化动力学参数确定 |
5.6 砷黄铁矿氧化机理 |
5.7 小结 |
6 碱性加压氧化产物溶金性能研究 |
6.1 硫代硫酸盐碱性加压无铜、铵条件下溶金性能 |
6.1.1 硫代硫酸盐氧化过程 |
6.1.2 硫代硫酸盐稳定性研究 |
6.1.3 硫代硫酸盐无铜、铵溶金电化学 |
6.1.4 硫代硫酸盐碱性加压无铜、铵溶金性能 |
6.1.5 硫代硫酸盐碱性加压无铜、铵溶金机理 |
6.2 一硫代砷酸盐碱性溶液溶金性能 |
6.2.1 金在一硫代砷酸盐溶液中电化学溶解行为 |
6.2.2 金在一硫代砷酸盐溶液中溶解试验 |
6.2.3 金在一硫代砷酸盐溶液中溶解机理 |
6.3 小结 |
7 含砷难处理金矿碱性加压氧化自浸金工艺研究 |
7.1 碱性加压氧化自浸金工艺 |
7.1.1 粒度对含砷金精矿自浸金效率的影响 |
7.1.2 液固比对含砷金精矿自浸金效率的影响 |
7.1.3 氧气压力对含砷金精矿自浸金效率的影响 |
7.1.4 添加剂对含砷金精矿自浸金效率的影响 |
7.1.5 温度对含砷金精矿自浸金效率的影响 |
7.1.6 碱浓度对含砷金精矿自浸金效率的影响 |
7.1.7 碳酸钠对含砷金精矿自浸金效率的影响 |
7.2 含砷难处理金矿氧化产物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黄金矿山尾矿的组成、危害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金矿山尾矿的组成及危害 |
1.1 黄金矿山尾矿的组成 |
1.2 黄金尾矿的危害 |
(1)污染环境 |
(2)危害人类健康 |
(3)占用大量土地 |
2 黄金矿山尾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2.1 回收有价成分 |
2.1.1 回收金属矿物 |
(1)焙烧法 |
(2)浸出法 |
(3)浮选法 |
2.1.2 回收利用非金属矿物 |
2.2 制备工业原料 |
2.2.1 建筑材料 |
(1)制砖 |
(2)生产水泥 |
(3)制备混凝土 |
2.2.2 陶瓷行业 |
(1)作为陶瓷原料 |
(2)生产陶粒 |
(3)制备泡沫陶瓷 |
(4)制备陶瓷釉料 |
2.2.3 生产微晶玻璃 |
3 结语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10)非氰浸出剂—硫氰酸铵浸金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的性质及资源概述 |
1.1.1 金的性质 |
1.1.2 金矿资源分布 |
1.1.3 难处理金矿资源 |
1.2 金矿预处理工艺 |
1.2.1 焙烧预处理 |
1.2.2 生物预处理 |
1.3 浸金工艺 |
1.3.1 氰化浸出工艺 |
1.3.2 非氰浸出工艺 |
1.3.3 非氰浸出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2.1 试样来源 |
2.2 试验用药剂、设备及仪器 |
2.3 分析技术 |
2.3.1 XRD分析 |
2.3.2 X射线荧光衍射分析 |
2.3.3 电子扫描与能谱分析 |
2.4 浸出工艺及优化研究 |
第三章 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原矿分析样品前处理 |
3.2 浸渣物质组成 |
3.3 金的理化性质与嵌布特征 |
3.4 其他主要矿物的理化性质 |
3.5 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氰酸铵浸金实验 |
4.1 硫氰酸铵浸出实验流程图 |
4.2 氧化剂种类试验 |
4.3 磨矿时间试验 |
4.4 PH对浸金的影响 |
4.5 氧化剂用量对浸金的影响 |
4.6 浸出剂用量对浸出的影响 |
4.7 搅拌时间对浸出的影响 |
4.8 液固比对浸出的影响 |
4.9 搅拌速度对浸出的影响 |
4.10 与氰化钠浸出对比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 |
5.1 响应曲面法优化参数的确定 |
5.2 响应曲面优化结果可信度分析 |
5.2.1 方差和显着性分析 |
5.2.2 回归模型的相关性分析 |
5.2.3 预测与实际值 |
5.2.4 残差分布图 |
5.3 黄金浸出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
5.3.1 A、B因素对浸出率的交互作用 |
5.3.2 A、C因素对浸出率的交互作用 |
5.3.3 B、C因素对浸出率的交互作用 |
5.4 最佳工艺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浸金过程理论分析 |
6.1 浸金热力学分析 |
6.1.1 硫氰酸铵浸金可行性分析 |
6.1.2 硫氰酸铵浸金体系Eh-pH图 |
6.2 浸金动力学分析 |
6.2.1 硫氰酸铵浸金动力学基础 |
6.2.2 硫氰酸铵浸金动力学参数 |
6.2.3 硫氰酸铵浸金速率方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一种回收提取黄金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湿法提金技术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J]. 何志强,李栋,田庆华,郭学益,张磊. 黄金, 2022
- [2]微波场中黄金浸出尾渣选择性氯化的工艺及机理研究[D]. 李浩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改性活性炭及改性壳聚糖用于吸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Au(Ⅰ)的性能研究[D]. 何朴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AuCl4-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识别特性研究[D]. 高丰. 中北大学, 2021(09)
- [5]表面修饰硅胶和氧化铝及其对Au(S2O3)23-的吸附性能与机制[D]. 陈树梁.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6]超声耦合臭氧对尾矿中金的浸出机制研究[D]. 曹赓.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7]含钒碳质金矿氯化焙烧提取钒和金的基础及工艺研究[D]. 王洪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8]含砷难浸金矿碱性加压自浸金机理及工艺研究[D]. 吴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9]黄金矿山尾矿的组成、危害及资源化利用技术[J]. 陈兰兰,卢东方,王毓华.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05)
- [10]非氰浸出剂—硫氰酸铵浸金工艺及机理研究[D]. 曾祥荣.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