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化验结果的检查方法和最终结果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田方[1](2021)在《4-6岁儿童模式能力发展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发展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被认为是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日后代数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这一结论仍需来自不同文化情境的实证依据进一步支持。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已有较为成熟的模式评估工具,结合我国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形成了我国4-6岁儿童模式能力评估工具。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我国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数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采用与一线教师形成教研共同体的方式,展开了模式教育干预,通过个案观察和后测验证了模式教育干预的有效性。研究一:形成4-6岁儿童模式能力评估工具。首先,针对4-5岁儿童,对国际范围内较为成熟的模式评估工具《基于研究的模式评估(Research-Based Patterning Assessment)》进行了改编和本土适用性验证,形成了以学前儿童重复性模式发展轨迹为基础的测试结构,共包括:模式的复制、填充、延伸、抽象和核心单元识别,5个认知水平,经过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本土适用性。其次,针对5-6岁儿童,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发展性模式,构建了包含两种模式类型的测试结构,其中包括重复性模式延伸、抽象和核心单元识别,发展性模式的填充、线性延伸和空间延伸6种任务水平,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形成的5-6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二:基于已有的模式能力评估工具,结合临床访谈中儿童的自我解释,进一步分析了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4-5岁儿童具有较好的模式复制、填充和延伸能力,但在模式抽象和核心单元识别方面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多数儿童在完成模式抽象任务时主要使用匹配或对应的策略,很难解释模式的内在规律。5-6岁儿童总体具有较高的重复性模式水平,但发展性模式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在发展性模式的延伸方面,尚且很难同时关注元素数量和其它特征的变化,发现模式变化的内在规律。儿童总体在重复性模式的抽象任务和发展性模式的延伸任务上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仅在发展性模式延伸的两个任务中存在地域差异。是否参加校外学习是影响儿童模式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且表现为参加过校外学习的(包括校外辅导班和家中学习两种形式)儿童得分均高于未参加过校外学习的儿童。5-6岁儿童在发展性模式的填充、线性延伸和空间结构延伸等任务上表现出不同的错误类型和认知策略。研究三:基于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深入探讨了模式能力与数能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模式能力与数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4-5岁和5-6岁儿童的模式能力均能独立且显着预测其数能力,包括正式数能力和非正式数能力,4-5岁儿童的模式能力能够预测其5-6岁时的模式能力和数能力。4-5岁儿童空间能力在模式能力与数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模式能力与正式数能力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5-6岁儿童空间能力在模式能力和数能力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其中空间能力在重复性模式和数能力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发展性模式和数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四:为深入理解4-6岁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分析了家庭因素和认知因素对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长数学表现和家庭数学活动及模式活动对儿童模式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家庭数学活动和模式活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儿童模式能力之间均发挥着完全中介效应,家庭数学活动和模式活动在家长数学表现和儿童模式能力之间也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4-6岁儿童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和空间能力(包括空间知觉和空间视觉化两个要素)对模式能力有积极预测作用,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在空间视觉化和发展性模式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五:鉴于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模式教育的困惑,本研究设计了模式教育干预方案,并结合个案观察和后测,验证了干预的有效性。本研究设计的教育干预方案有效地提升了儿童的模式能力和数能力,特别是促进了儿童模式抽象和识别核心单元能力的提升。不同的模式语言表征均有助于儿童模式能力的提升及自我解释,两种语言表征的教育效果并无显着差异,4-5岁能够理解并运用抽象字母标签进行模式解释。综上,本研究进一步澄明了关注儿童早期模式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数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和干预设计能够为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提供实证依据。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在儿童早期数学教育中,应当重视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多方位地支持儿童探究模式,通过家园合作,共建共享,促进儿童模式经验的延伸。
吴岛[2](2020)在《基于滑移率辨识的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道路网络和交通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促使汽车行业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行车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在用汽车的各项指标进行定期安全检测是保障汽车行车安全的主要途径,其中制动性能又是所有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尤其是半挂汽车列车,作为当前公路货运的主体,正在向多轴化、重型化方向发展,其车体较长、结构复杂,制动性能各项指标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路试检验法和台架检验法。路试法须有特定的场地,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且重复性差,一般作为辅助检测手段。台式检验法占地小,不受气候条件影响,重复性较好,是目前汽车检测站和科研机构进行制动性能检测的常用方法。台架检验法主要通过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或平板式制动检验台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出整车制动力和、制动不平衡及阻滞力,满足多数车型的检测。然而,半挂汽车列车由于轴数较多,不同的制动时序会对列车的制动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前轴制动快制动瞬间列车易发生折叠,后轴制动快制动瞬间列车易发生拖拽。台式检验法受台体结构的限制,无法实现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序的检测,从而难以反映整车的制动性能。虽然国家标准GB 18565-2016对汽车列车的制动时序检测方法做出了要求,但受检测设备的成本和结构制约,目前并无相关可行的制动时序检测设备,所以检测方法不具现实意义。因此,研发出一套高精度、智能化的汽车制动时序检测系统势在必行。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的不断推进,在以机器视觉为核心的工业4.0大趋势推动下,汽车检测领域也正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因此,本文以此为契机,立足国家标准和现有技术手段,将视觉技术引入汽车制动时序检测,提出了基于立体视觉的汽车制动时序检测方法,设计和研发了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本文根据半挂汽车列车制动失稳机理及制动时序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明确了引起不同制动时序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汽车制动时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方案设计分析车轮滑移率与路面附着系数间的变化关系,提出视觉检测系统的测量目标:即以制动踏板开关的触发时刻为起始时标,各车轮滑移率分别达到20%的时间次序作为制动时序的检测结果,并分析影响滑移率辨识的关键因素。为准确识别车轮滑移率,以白色圆形标识物作为间接测量物,建立基于视觉测量的车轮滑移率测量模型及列车曲线行驶矫正模型。基于平行双目立体视觉测量原理,推导系统结构模型,对影响系统综合测量误差的关键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最后从检测系统整体布置、检测流程和控制方案三个方面对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进行方案设计。(2)图像处理关键算法研究为得到图像中圆形标识的中心坐标,根据圆形标识的图像特点对相关图像处理算法的适用性进行改进和优化。首先对采集的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包括图像对比度增强、图像去模糊、图像去噪和图像锐化。然后对归一化后的左右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为改善Canny算法对圆形标识的边缘提取效果,对传统Canny算法在梯度方向和自适应阈值方面进行改进研究。为准确提取圆形标识,分析现有椭圆检测理论提出适用于本文的椭圆检测方法,设计边界清除算法清除冗余边缘,以及融合最小二乘理论和Hough变换实现对圆形标识的准确识别和提取。考虑到序列图像进行立体匹配计算量大的问题,基于对极几何约束关系,提出一种归一化互相关(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NCC)快速匹配算法。最后,根据三维重建模型和相机标定参数,对圆形标识中心坐标进行三维重建。(3)视觉检测系统标定与精度检定试验研究根据摄像机坐标系间转换关系,对线性成像模型和非线性成像模型进行论述,以建立本文的摄像机成像模型。分析张正友平面模板标定法的算法原理及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基于PSO-L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与Levenberg-Marquardt)组合优化策略的改进张正友标定方法,实现对标定参数的非线性全局优化,并通过标定对比试验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为验证视觉检测系统对圆形标识的动态识别精度,设计一种模拟车轮制动的精度检定装置及方法,在多个目标速度下分类进行多工况试验,分析每种工况下的试验误差。(4)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实车试验研究为验证检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以及图像处理算法和标定算法的有效性,选取同一辆在用半挂汽车列车进行重复性试验和九辆在用半挂汽车列车进行普适性试验。为分析视觉检测系统的测量误差,利用车轮上的轮速传感器设计一套轮速测量装置,结合非接触式速度测量仪构成校准装置,对比分析两组试验数据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误差,对本检测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及适用性进行验证。同时,在重复性试验中,鉴于测量结果误差存在不确定性,为科学评价本检测系统,对测量结果误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最后,分析和总结视觉检测系统相比于校准装置的试验误差。
龚加有[3](2020)在《基于点云数据的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建设行业快速发展,公路的表面质量会直接影响道路行车的舒适感,因此已经成为公路质量管理领域的焦点问题。传统的高速公路表面质量检测评价以目测、点测、尺测为主,具有以点代线,以线代面的特点,存在精度低、误差大、数据不全面、可靠性差等缺陷。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高效、经济、可靠的质量检验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体系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论文基于3D点云数据,针对高速公路直线路段,以高速公路表面质量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高速公路全区域表面质量相关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介绍了点云数据去噪、抽稀、配准、坐标转换等预处理方法,然后分析了高速公路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公路质量检验评定规范对高速公路表面平整度、坡率、高程等相关要求,构建了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提出了利用体积法进行表面质量评价的精度分析方法,最后利用Vue编程实现了高速公路全区域表面质量智能评价。研究将为高速公路表面质量检验评定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有助于促进我国公路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霍丽斯[4](2019)在《富硒茶叶硒溶出性及其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硒作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促进发育、提高免疫力、抗癌等多种生理和药理作用。缺硒会引发各种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因此,补硒是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截至目前,最方便、最常用的补硒方式是食用富硒食品。一般是通过将富硒无机化肥或饲料经过植物或动物吸收,转化为安全的有机硒,再经过食品工程加工,获得可以满足人体食品安全要求的富硒食品。富硒茶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营养保健饮料,深受人们喜爱。其相关科学研究,如硒营养成分提取、检测、效果评价等,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其中,富硒茶叶浸泡液中硒含量的确定,是衡量富硒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尚缺少对富硒茶叶硒溶出性和其含量检测系统性的研究,而且由于硒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影响水溶液中硒测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磁性碳纳米管富集水溶液中的硒,再经过磁性分离,测试水溶液硒含量。通过对富硒茶叶标准样品硒溶出性及其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得出硒可靠的溶解性以及检测方法。再结合实际工作,以期为富硒茶叶在健康评定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合成的磁性碳纳米管富集水溶液中的硒,再经过磁性分离,测试水溶液硒含量。分别研究了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次数、pH值、活性炭对富硒茶叶中硒的提取量。结果表明,相对活性炭和纯水来讲,磁性碳纳米管在相同条件下对硒有较好的富集能力,有助于提高硒溶出性分析测试的准确性。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水溶液中的硒浓度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富集的硒浓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但继续延长浸泡时间,水溶液中硒含量的增加量变小。随着浸泡次数增多,水溶液中硒浓度呈现下降趋势。改变pH值发现,随着pH值减小,水溶液中硒浓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采用活性炭相对于纯水来讲,硒在水中的溶解度会有一定的增加,但硒难以和活性炭分离,不利于评价硒溶出性,且其回收率相对较低。(2)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硒提取液进行测试,包括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结果表明,五种测试方法在回收率和精密度方面均能满足测试要求,能够作为检测、对比和验证方法。相对非国标方法来讲,国标方法回收率范围较窄、精密度较高,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最窄的回收率范围(98.8%-101.0%)、最高的精密度(RSD最高0.91%),表明该方法测试最为准确和可靠。(3)结合检验机构实际工作和上述实验结果,为了将MCNT-ICP-MS法与国标方法进行对比,采用商品化富硒茶叶,测试了其总硒含量,对比了四种测试方法的硒含量、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表明,MCNT-ICP-MS法表现出最低的相对标准偏差,具有最高的精密度(0.31%-0.40%)和回收率(95.5%-105.2%),表明MCNT-ICP-MS法在测定富硒茶叶硒含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高文清[5](2019)在《质谱数据处理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潜在标志物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针对小流量质谱重复性差的问题,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影响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这一实际问题出发,采用大流量高分辨质谱实验方法,运用非靶向和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质谱原始数据处理算法,对血清中FGF-21目标蛋白及肽段进行相对和绝对定量,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生物标志物发现提供了新的实验策略和数据支持。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如下:(1)色谱重叠峰分离算法的研究。基于色谱峰产生原理,分析色谱重叠峰形成原因,针对色谱峰重叠导致定量分析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后向拟合的色谱重叠峰分离方法。为了验证该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分别设计了不同重叠程度的色谱峰分离仿真实验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测的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分离实验,并与常规的垂线法、交点垂线法、比例分配法三种方法的计算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规方法最大误差达到了29.92%,前后向拟合方法则可以将误差稳定在1.8%范围以内,具有一定的定量分析优势。(2)谱库预检索算法的研究。针对谱库预检索时间长、检索空间大以及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质谱分子离子特征峰和碎片离子特征峰的预检索优化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特征峰选择,模糊定位和精确定位。为了评估所提算法的性能,分别以NIST11的主库和复制库作为参考库和查询库,设计了一系列评估实验,同时,还使用实际应用数据验证FPP方法的性能。与两步谱图库预搜索(TSLP)算法和“十峰法”相比,结果表明FPP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更小的搜索前空间,更短的时间消耗和更少的剩余谱图。(3)基于大流量质谱的血清目标蛋白相对定量。由于疾病特异性蛋白通常在血液中稀释到低至ng/m L的浓度范围,使其不易被检测出来,采用小流量质谱可以对其进行检测,但其重复性不好。基于这一情况,本文以探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子FGF-21在血清中的含量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流量质谱的实验策略,以检测其在大流量情况下的检测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FGF-21蛋白与其所对应的一级质谱的信号强度成线性关系,因此得到了目标蛋白FGF-21在血清中的最低检测限为400 pg/m L。(4)基于平行反应监测技术的血清目标蛋白绝对定量。为了进一步确定FGF-21蛋白在血清中的检测限,本课题合成了该蛋白的另一条非共享重同位素标记肽段,并将等量的重同位素标记肽段溶液加入血清与不同浓度FGF-21蛋白的混合酶解溶液中,采用基于高分辨高准确度的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平行反应监测技术(PRM)进行检测与分析。采用Skyline软件分别对目标肽段的重标与轻标离子色谱峰进行提取,并对其进行积分,根据重同位素标记合成肽段与轻标肽段离子色谱峰的面积,得出相应的FGF-21蛋白轻标肽段的含量,以此确定其最低检测限为400 pg/m L。
张向辉[6](2019)在《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立及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计量主管部门近几年相继发布了最新版的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技术规范,并用数字多用表和多功能标准源校准规范代替了长期使用的检定规程,对交直流数字仪器建标及校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关于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标、不确定度评定等研究资料基本是按照旧版来编写和评定的,存在混乱和分歧,不能适应最新的要求,因此,按照最新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标和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同时该研究结论为考核计量标准的校准能力,判定其作为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可行性,为申请计量标准考核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本文以本单位拟新建的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为研究对象,按照最新颁布的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1587-2016《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JJF1638-2017《多功能标准源校准规范》以及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各种技术规范的要求,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对计量标准的建标过程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实例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方案设计、工作原理分析、稳定性考核、重复性试验以及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与验证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新版计量技术规范来建立计量标准的主要步骤和过程,并归纳出校准数字多用表时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以及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同时认识到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只是各计量专业的通用规则和基本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和分歧,有需要完善和补充之处,针对这些难点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有:总结出计量标准配置方案设计流程图,解决了计量标准如何选择、选型的问题;通过对稳定性考核的分析,得出了稳定性考核中核查标准的技术指标理论上应与被考核标准技术指标相当或更高的结论;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了当计量标准不满足校准规范要求时的校准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作为对校准规范的有效补充等。文章最后探讨和解释了与不确定度评定密切相关的自由度的应用、包含因子取值、分辨力和重复性、以及不确定度来源的取舍等问题,消除了理解上的歧义。使建标和不确定度评定更加规范、完整,便于校准结果的相互交流和比较,达到正确使用新版计量技术规范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其它类似计量标准的建标和不确定度评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孙晓飞[7](2019)在《钢铁化学成分分析ISO国际标准重复性与再现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SO/TC 17/SC 1国际钢标准化委员会钢铁化学成分测试分技术委员会针对ISO 5725系列标准,2016年发布了ISO TR 21074:2016技术报告,正式确定了钢铁化学成分分析的国际标准制定规则。该技术报告首次应用实验室间再现性变动系数确定测量方法定量范围,提出了协同试验结果的正确度判据,规定了精密度参数与含量水平间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的要求。ISO/TC 17/SC 1国内对口单位SAC/TC 183/SC 5钢铁及合金化学成分测定分技术委员会也按此ISO的最新要求进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但在该技术报告的应用过程中发现,拟合实验室间再现性限模型的数据量有限;确定测量方法分析范围的实验室间再现性最大变动系数设置的严谨度不够;对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的要求过于笼统等。本文针对63项现行有效的ISO/TC 17/SC 1标准、技术报告、技术规范,检查了参与统计分析的标准数据的有效性;分析了实验室内重复性限、实验室间再现性限及实验室内再现性限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实验室内重复性限、实验室间再现性限及实验室内再现性限与成分含量间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实验室内重复性、实验室间再现性及实验室内再现性变动系数的范围。根据实验室内重复性、实验室间再现性及实验室内再现性模型开展了以下应用研究:各精密度参数间比值关系、实验室内定量限及准定量限估计、针对分析仪器标准方法及非标方法的目标精度指标及最大精度限值、分析仪器长期稳定性的评定规则、不同测量条件下的测量方法允许差要求、测量不确定度的简便估计、新标准的测量范围的确定、精密度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的要求。最终通过此研究数据提出ISO TR 21074:2016标准的修订草案建议。
王冲[8](2019)在《基于重复性调度法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增加,对铁路、公路等重复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传统的网络计划方法在重复性建设工程上应用时具有不适用性。在此背景下,重复性调度法(Repetitive Scheduling Method,RSM)凭借其在重复性建设工程上应用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认可。本文以铁路建设工程这类重复性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围绕时间-费用权衡问题和资源均衡问题,对基于RSM方法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研究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问题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国内外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基于RSM方法提出了适用于重复性建设工程的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Repetitive Scheduling Method based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Model,RSM-SOM),能够获得重复性建设工程时间-费用权衡问题和资源均衡问题两类优化问题的最优施工计划。同时,为了增强RSM-SOM优化模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模型引入了资源约束,并考虑了逆向施工活动和非典型性施工活动存在的情况,将时间-费用权衡问题和资源均衡问题细化为9类优化问题,使得模型具备能够解决资源约束、逆向施工活动以及非典型性施工活动存在情况下的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的能力。最后,本文采用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个建设工程案例以及乌准铁路建设工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并针对第一个案例设定了7个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优化场景,利用RSM-SOM对这两个案例进行求解,将求解结果与以往模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优化模型相比于以往优化模型更具灵活性、实用性以及有效性。
曹旦夫[9](2018)在《淤浆聚合法油溶性减阻剂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油溶性聚合物减阻剂是油品管道输送过程中的重要化学添加剂。当前我国油品减阻剂的合成以本体聚合为主,该聚合工艺反应可控性差,所合成的高分子减阻剂为粘弹性固体,需要经过复杂的后处理才能注入管道。而目前国外开发的胶囊型油品减阻剂虽然后处理较简单,但合成工艺复杂,且所用部分原料存在毒性。因此,开发后处理工艺简单、对人员/环境友好的高效油溶性减阻剂制备技术及工艺势在必行。本文以硅油为惰性溶剂,创新性的开发了淤浆聚合减阻剂制备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减阻剂制备工艺(包括合成工艺与后处理工艺)与应用效果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⑴成功开发了淤浆聚合减阻剂制备新技术。该技术以硅油为惰性溶剂,利用硅油的反应惰性和润滑特性,可在析出的减阻聚合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降低聚合物颗粒之间发生黏连团聚成块的几率,使最终产物以单一松散的聚合物微粒形式悬浮于硅油体系中。该技术反应放热缓慢,不易发生爆聚;所合成的减阻聚合物以细小颗粒的形式直接分散于硅油中,降低了减阻剂的后处理难度。⑵针对淤浆聚合减阻剂合成工艺开展了优化研究工作。首先,实验研究了主催化剂对所合成减阻剂的分子量与粒度的影响,并根据结果优选了主催化剂的种类与粒度。控制主催化剂粒度不大于10μm时,得到的聚合产物粒径可在190μm以下。然后在主催化剂一定的条件下,考察了助催化剂,外给电子体,聚合温度,体系水分,聚合时间,搅拌条件及不同聚合单体配比对所合成减阻剂性能的影响,发现催化体系(主催化剂+助催化剂)的比例与浓度和反应体系中杂质水的含量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催化剂体系的加注量过高会导致反应生成的活性中心数目过多,最终聚合产物的分子量降低;而催化剂体系含量过低时,虽然最终产物的分子量会有所提高,但是原料单体的转化率会降低;反应体系中水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失活,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转化率均有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优化后的聚合工艺条件,即控制体系水含量小于25 mg/L,在-10℃下,主催化剂为E,助催化剂为TIBA,外给电子体为DCPDMS,并使用n(Al)/n(Ti)=50,n(Si)/n(Ti)=3时,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将不低于400万。⑶开展了淤浆聚合减阻剂后处理工艺优化研究。以异辛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分散介质,乙撑双硬脂酰胺(EBS)为隔离剂,配制了淤浆聚合减阻聚合物的悬浮浆液,研究了异辛醇/DMF质量比、EBS浓度、配制温度、表面活性剂种类与浓度、稳定剂种类与浓度等因素对减阻剂悬浮浆液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淤浆聚合减阻剂后处理工艺中悬浮浆液的组分配比及配制条件,最终可得到减阻聚合物固含量为33%的稳定悬浮浆液,能够保存90天不分层。⑷建立了添加减阻剂后成品油性能的综合评价体系,即首先利用环道模拟成品油管道实际运行工况,配制添加减阻剂的成品油,然后进行加剂前、后成品油的性能指标分析、台架试验和行车试验,最后进行加剂前、后成品油的现场管输试验。利用上述评价体系研究了淤浆聚合减阻剂对成品油性能的影响,发现加入减阻剂后随着时间的增长,柴油的总不溶物逐渐增多,安定性有所变差,而粘度、十六烷值等其它指标变化不大。总的来看,添加减阻剂对柴油性能的影响较小。⑸减阻剂悬浮液加注到输油管线后,只有当减阻剂在油品中充分溶解后才能起到良好减阻效果。研究了油品粘度、减阻剂加剂量、溶解温度等因素对减阻剂在油品中分散溶解时间的影响,揭示了减阻剂在油品中的分散溶解规律:分散溶解时间随着油品粘度和加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溶解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引入时间分散系数这一参数,建立了基于分散溶解时间的减阻剂减阻率预测修正公式。⑹针对短距离输油管道,研发了一种分散列管加剂装置,通过分散列管对减阻剂进行预先分散溶解(即预分散)后加注到输油管道中,可有效缩短减阻剂在输油管道中的分散溶解时间,提高减阻剂的应用效果。在青岛石化柴油管线的应用表明,通过分散列管可以有效实现减阻剂的预分散,对短距离管线增输减阻有明显效果。⑺在中石化原油管道洪荆线开展了淤浆聚合减阻剂(淤浆剂)与进口减阻剂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现场试验结果显示:相同的加剂量下,添加进口剂的增输效果稍好于淤浆剂,比同剂量淤浆剂的增输效果高约10%~20%;随着加剂量的逐步提高,进口剂与淤浆剂的差别逐渐缩小。故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当加剂量需求较大时,加淤浆剂更加经济合理。在管道最大的增输能力范围内,管道添加两种减阻剂所实现的综合收益率均为正值,管道添加114 mg/L的淤浆剂增输至1.2×104 t/d时,折算年可产生的增输经济效益约3500万元/年,增输效益十分显着。
朱成[10](2018)在《电器产品待机功耗测试能力验证关键参数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力验证是根据参加者的关键检测参数比对来判定参加者测试能力的一种活动。待机功耗检测是电器产品能效检测的基础项目,也是评价检测机构能效检测能力的基础项目。本课题研究影响待机功耗检测结果的关键参数,根据这些关键参数设计一种待机功耗检测能力的评价方法。本课题通过研究和比对国内外不同电器产品能效检测标准来确定影响待机功耗检测的关键参数,并基于研究结果设计一种适用于多种电器产品检测标准的待机功耗能力验证物品。随后本课题运用设计出的能力验证物品开展一次能力验证活动,通过研究和分析参加者的反馈结果,确认本次能力验证活动作为待机功耗检测能力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同时本课题利用数据库软件编程开发一套适用于能力验证项目管理系统,一并在本次能力验证活动中予以运用。研究工作表明运用本课题设计开发的待机功耗能力验证物品开展的能力验证活动是一种合适的待机功耗检测能力的评价方法。同时本待机功耗能力验证物品设计思路也为国内能力验证物品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二、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化验结果的检查方法和最终结果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化验结果的检查方法和最终结果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4-6岁儿童模式能力发展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模式能力是儿童早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儿童早期模式能力发展对其数学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三、国内儿童早期模式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付之阙如 |
四、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相关的教学实践困惑颇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一、研究问题 |
二、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 |
三、符号理论(Theory of Semiotics) |
四、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模式(pattern)及模式能力(patterning skills) |
二、数能力(Numerical Ability) |
三、视觉空间工作记忆(visuo-spatial working memory) |
四、空间能力(spatial skills) |
五、自我解释(self-explanation) |
第二节 模式的基本结构及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 |
一、儿童早期数学中模式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
二、儿童早期重复性模式能力的发展 |
三、儿童早期对发展性模式的理解 |
第三节 儿童早期模式能力发展的评估 |
一、基于研究的重复性模式任务(Research Based Pattern Tasks) |
二、早期数学模式评估(Early Mathematical Patterning Assessment) |
三、模式和结构评估(Pattern and Structure Assessment) |
四、两种模式类型的评估 |
五、一般性模式测试(Generated Patterning Test, GPT) |
六、4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Patterning ability measure) |
第四节 儿童早期模式能力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 |
一、早期儿童家庭环境与其模式能力的关系 |
二、儿童早期模式与其它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五节 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干预研究 |
一、模式干预对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 |
二、模式干预对儿童数学能力的影响 |
第六节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
一、已有儿童早期模式能力评估工具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儿童早期模式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思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总体框架 |
第二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评估工具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过程 |
第三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发展及与数能力关系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过程 |
第四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过程 |
第五节 模式教育干预研究的设计 |
一、模式教育干预的框架 |
二、模式教育干预中的个案观察 |
三、模式教育干预的支持性策略 |
第六节 研究伦理规范 |
第四章 4-6岁儿童模式能力评估工具的研究 |
第一节 4-5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的改编及适用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节 5-6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的编制与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五章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及其与数能力的关系 |
第一节 4-5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节 5-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节 4-5岁儿童模式能力与数能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节 5-6岁儿童模式能力与数能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六章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家庭因素对学前模式能力的影响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节 认知因素对学前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七章 4-5岁儿童模式能力的教育干预研究 |
第一节 模式教育干预设计 |
一、干预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
二、准实验程序 |
三、干预设计方案 |
第二节 模式教育干预对儿童模式能力和数能力的影响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节 模式教育干预中的个案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节 模式教育干预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模式教育干预中的支持性策略 |
第八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4-6岁模式能力测试任务的编制与检验 |
一、4-5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的适用性分析 |
二、5-6岁儿童模式能力测试的编制与分析 |
第二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 |
一、4-5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 |
二、5-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 |
第三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与数能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
一、模式能力对数能力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 |
二、空间能力在模式能力和数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四节 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家庭因素对学前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 |
二、认知因素对学前儿童模式能力的影响 |
第五节 模式教育干预的效果和支持性策略 |
一、模式教育干预的有效性 |
二、模式干预的支持性策略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育建议 |
一、自上而下地重视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发展 |
二、在教育教学中多方位地支持儿童探究模式 |
三、家园合作、共建共享,促进儿童模式经验的延伸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滑移率辨识的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制动时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制动时序研究现状 |
1.3 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制动时序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
1.3.2 制动时序检测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制动时序检测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4 立体视觉汽车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立体视觉概述 |
1.4.2 立体视觉在汽车检测技术领域的应用和进展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汽车制动时序检测理论及方案研究 |
2.1 制动时序测量目标的确定 |
2.1.1 滑移率与路面附着系数的关系 |
2.1.2 基于车轮滑移率的制动时序测量目标 |
2.1.3 影响车轮滑移率识别的关键因素 |
2.2 基于视觉测量的车轮滑移率测量模型建立 |
2.2.1 车轮滑移率计算模型 |
2.2.2 圆形标识运动轨迹拟合 |
2.2.3 汽车列车曲线行驶矫正模型 |
2.3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模型 |
2.3.1 平行双目立体视觉测量原理 |
2.3.2 平行双目视觉系统精度分析 |
2.4 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2.4.1 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整体布局 |
2.4.2 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检测流程 |
2.4.3 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控制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
3.1 图像预处理 |
3.1.1 图像对比度增强 |
3.1.2 基于维纳滤波的圆形标识运动模糊复原 |
3.1.3 图像伪中值双边滤波去噪 |
3.1.4 图像拉普拉斯锐化 |
3.2 基于改进Canny算法的圆形标识边缘检测 |
3.2.1 传统Canny边缘检测 |
3.2.2 拓展梯度方向与Otsu自适应阈值的改进Canny算法 |
3.3 基于Hough变换的圆形标识特征提取 |
3.3.1 基于Hough变换的椭圆检测研究进展 |
3.3.2 最小二乘与Hough变换融合的圆形标识特征提取 |
3.4 基于对极几何约束的圆形标识归一化互相关立体匹配 |
3.4.1 立体匹配方法概述 |
3.4.2 对极几何约束 |
3.4.3 基本矩阵和极线方程 |
3.4.4 基于对极几何约束关系的NCC立体匹配算法 |
3.5 圆形标识中心坐标三维重建 |
3.5.1 三维重建模型 |
3.5.2 三维重建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标定与精度检定试验研究 |
4.1 非线性成像模型建立 |
4.1.1 参考坐标系 |
4.1.2 线性成像模型 |
4.1.3 非线性成像模型 |
4.2 视觉检测系统摄像机标定理论及优化 |
4.2.1 张正友平面模板标定法 |
4.2.2 张正友标定法优化理论分析 |
4.2.3 基于PSO-LM组合优化策略的改进张正友标定法 |
4.3 摄像机标定试验及结果对比分析 |
4.3.1 标定试验设备安装及调试 |
4.3.2 标定试验过程及参数误差对比分析 |
4.4 基于车轮动态模拟的视觉系统精度检定试验研究 |
4.4.1 硬件结构组成 |
4.4.2 检定方法及流程 |
4.4.3 动态检定试验及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开发及实车试验 |
5.1 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结构组成 |
5.1.1 检测系统的硬件部分 |
5.1.2 汽车制动时序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5.2 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实车试验研究 |
5.2.1 实车试验目的及试验条件 |
5.2.2 实车试验内容及步骤 |
5.2.3 同一车型重复性试验 |
5.2.4 测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
5.2.5 多种车型普适性试验 |
5.2.6 试验误差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点云数据的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4.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4.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概念简介 |
2.1.1 点云数据 |
2.1.2 表面质量 |
2.1.3 全区域质量 |
2.2 极限理论 |
2.2.1 基本特点 |
2.2.2 基本原理 |
2.2.3 近似替代原理 |
2.3 误差理论 |
2.3.1 基本特点 |
2.3.2 基本内容 |
2.3.3 基本方法 |
2.4 主要研究方法 |
2.4.1 定性分析法 |
2.4.2 定量分析法 |
2.4.3 数值计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点云数据预处理方法 |
3.1 点云数据的配准 |
3.1.1 常见点云数据配准方法 |
3.1.2 高速公路点云数据配准 |
3.2 点云数据的去噪 |
3.2.1 点云数据噪声的来源 |
3.2.2 点云数据噪声的分类 |
3.2.3 高速公路点云数据的去噪处理 |
3.3 点云数据的抽稀 |
3.3.1 点云数据抽稀的原则 |
3.3.2 高速公路点云数据抽稀处理 |
3.4 点云数据坐标转换 |
3.4.1 点云数据坐标转换的概述 |
3.4.2 高速公路点云数据坐标转换 |
3.5 点云数据网格划分 |
3.5.1 网格划分概述 |
3.5.2 网格划分原则 |
3.5.3 高速公路点云数据网格划分 |
3.6 网格节点高程计算 |
3.6.1 内插法的基本原理 |
3.6.2 网格节点高程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 |
4.1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常见的高速公路表面质量差的现象 |
4.1.2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的危害性分析 |
4.1.3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2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主要评价内容 |
4.2.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 基于点云数据的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方法 |
4.3.1 公路表面设计坐标与点云数据坐标同步旋转方法 |
4.3.2 网格高程偏差计算方法 |
4.3.3 网格偏差体积计算方法 |
4.3.4 表面质量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4.3.5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 |
4.4 高速公路全区域表面质量评价方法 |
4.4.1 公路质量评价的演化与发展 |
4.4.2 现行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标准 |
4.4.3 现行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的缺陷 |
4.4.4 高速公路全区域表面质量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点云数据的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精度分析 |
5.1 点云数据精度分析 |
5.1.1 点云数据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2 点云数据的理论精度 |
5.1.3 点云数据的实际精度 |
5.2 网格节点高程精度分析 |
5.2.1 点云数据网格化处理原理 |
5.2.2 网格节点高程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5.2.3 网格节点高程精度的计算 |
5.3 网格偏差体积精度分析 |
5.3.1 网格偏差体积影响因素分析 |
5.3.2 网格偏差体积精度模型推导 |
5.4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精度分析 |
5.4.1 表面质量评价精度指标构建 |
5.4.2 表面质量评价精度列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智能评价程序开发 |
6.1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智能评价系统分析 |
6.1.1 表面质量智能评价系统构成 |
6.1.2 表面质量智能评价程序内容分析 |
6.1.3 表面质量智能评价程序工作原理 |
6.1.4 表面质量智能评价程序工作流程 |
6.2 高速公路表面质量智能评价程序设计 |
6.2.1 编程软件介绍 |
6.2.2 表面质量智能评价程序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创新点 |
7.2.2 不足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专利申请目录 |
附录 C: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 D: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4)富硒茶叶硒溶出性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
1.1.1 硒元素简介 |
1.1.2 硒元素生理作用 |
1.2 硒的摄取 |
1.3 富硒食品概述 |
1.3.1 天然富硒食品 |
1.3.2 人工富硒食品 |
1.4 富硒茶叶概述 |
1.4.1 富硒茶叶硒含量和形态 |
1.4.2 影响富硒茶叶硒含量的因素 |
1.4.3 我国富硒茶叶分布情况 |
1.5 富硒茶叶中硒溶出性研究现状 |
1.5.1 模拟环境硒溶出性研究 |
1.5.2 硒蛋白水溶性研究 |
1.6 硒水溶液中硒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
1.6.1 国标方法 |
1.6.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1.6.3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
1.7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富硒茶叶硒水溶出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磁性碳纳米管表征 |
2.3.2 浸泡温度对硒水溶出性的影响 |
2.3.3 浸泡时间对硒水溶出性的影响 |
2.3.4 浸泡次数对硒水溶出性的影响 |
2.3.5 pH值对硒水溶出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硒茶叶硒水溶液检测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
3.3.2 荧光分光光度法 |
3.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3.3.4 紫外分光光度法 |
3.3.5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性碳纳米管测定富硒茶叶硒含量的实际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CNT-ICP-MS法与国标法测定硒含量和方法精密度对比情况 |
4.3.2 MCNT-ICP-MS法与国标法回收率的对比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4.5 不确定度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质谱数据处理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潜在标志物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蛋白质组学 |
1.3 定量蛋白质组学 |
1.3.1 非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 |
1.3.2 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 |
1.4 质谱技术及数据处理 |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7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色谱重叠峰处理方法研究 |
2.1 重叠峰数学模型 |
2.2 前后向拟合算法 |
2.3 实验部分 |
2.3.1 仪器及试剂 |
2.3.2 实验方法 |
2.3.3 仿真实验设计 |
2.3.4 真实实验设计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仿真结果分析 |
2.4.2 真实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精确定位的谱库预检索算法 |
3.1 质谱特征 |
3.2 谱图特征峰的选择 |
3.3 基于模糊-精确定位的谱库预检索算法 |
3.4 实验结果评价方法 |
3.4.1 算法性能分析 |
3.4.2 算法实际应用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大流量质谱的血清目标蛋白相对定量 |
4.1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血清蛋白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血清蛋白含量测定 |
4.2 血清蛋白酶解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溶液配制 |
4.2.4 血清蛋白酶解流程 |
4.3 多肽与色谱柱的相互作用 |
4.3.1 标准肽 |
4.3.2 液相色谱-质谱方法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血清蛋白酶解溶液的质谱分析 |
4.4.1 样品准备 |
4.4.2 液相色谱-质谱方法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血清蛋白与FGF-21 的质谱分析 |
4.5.1 血清和FGF-21 混合酶解实验流程 |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血清酶解肽段与合成肽段的质谱分析 |
4.6.1 血清蛋白酶解溶液与合成肽段实验流程 |
4.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平行反应监测技术的血清目标蛋白绝对定量 |
5.1 平行反应监测技术 |
5.2 样品前处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案 |
5.3 平行反应监测方法工作流程 |
5.3.1 目标蛋白的选取 |
5.3.2 定量肽段的选取 |
5.3.3 定量肽段的离子对选取 |
5.3.4 液相色谱参数设置 |
5.3.5 质谱方法 |
5.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Abstract of Thesis |
论文摘要 |
(6)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立及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情况 |
1.3.1 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的发展简述 |
1.3.2 不确定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方案设计和校准方法分析 |
2.1 建标的主要内容 |
2.1.1 计量标准的方案设计 |
2.1.2 计量标准计量特性的考核和验证 |
2.2 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方案设计 |
2.2.1 计量标准器的选择和选型 |
2.2.2 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命名 |
2.2.3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
2.3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校准方法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稳定性考核和重复性试验 |
3.1 常用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区别 |
3.2 环境要求 |
3.3 稳定性考核 |
3.3.1 方法与要求 |
3.3.2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的稳定性考核 |
3.3.3 试验数据分析 |
3.4 重复性试验 |
3.4.1 方法与要求 |
3.4.2 数字多用表校准装置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与验证 |
4.1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
4.1.1 不确定度的来源和测量模型 |
4.1.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4.1.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
4.2 数字多用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1 直流电压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2 直流电流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3 直流电阻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4 交流电压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2.5 交流电流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
4.3 验证和分析 |
4.3.1 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 |
4.3.2 校准结果的验证和分析 |
4.3.3 计量标准的验证和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不确定评定中其它问题的探讨 |
5.1 自由度v |
5.2 扩展不确定的包含因子k |
5.3 不确定度分量的取舍 |
5.4 分辨力和重复性 |
5.5 不确定度的报告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钢铁化学成分分析ISO国际标准重复性与再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铁化学成分检测国际标准 |
1.3 重复性、再现性精密度 |
1.4 精密度临界值 |
1.4.1 单项标准精密度限值 |
1.4.2 标准总体精密度限值 |
1.5 本文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分析标准精密度数据汇总及筛查 |
2.1 引言 |
2.2 数据汇总 |
2.3 数据筛查 |
2.3.1 实验室内重复性限筛查 |
2.3.2 实验室间再现性限筛查 |
2.3.3 实验室内再现性限筛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室内重复性研究 |
3.1 实验室内重复性限统计 |
3.1.1 变量赋值 |
3.1.2 数据变换 |
3.1.3 相关分析 |
3.1.4 回归分析 |
3.1.5 实验室内重复性限方程 |
3.2 实验室内重复性限及变异系数范围 |
3.2.1 实验室内重复性上下限估计 |
3.2.2 实验室内重复性变异系数 |
3.2.3 变异系数与Horwitz模型的比较 |
3.2.4 变异系数与ISO/TC102 中规定模型的比较 |
3.3 实验室内定量限估计 |
3.4 分析仪器测量标准偏差限值研究 |
3.4.1 10特定关系式的推导 |
3.4.2 定氢仪的测量标准差限值评估 |
3.4.3 S_(10)通用关系式的推导 |
3.4.4 激光光谱仪的测量标准差限值评估 |
3.4.5 辉光质谱仪的测量标准差限值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室间再现性研究 |
4.1 实验室间再现性限统计 |
4.1.1 变量赋值 |
4.1.2 数据变换 |
4.1.3 相关分析 |
4.1.4 回归分析 |
4.1.5 实验室间再现性限方程 |
4.2 实验室间再现性限及变异系数范围 |
4.2.1 实验室间再现性上下限估计 |
4.2.2 单项标准中临界限值的讨论 |
4.2.3 实验室间再现性变异系数 |
4.2.4 变异系数与ISO TR21074:2016 中规定模型的比较 |
4.2.5 变异系数与Horwitz模型的比较 |
4.2.6 变异系数与ISO/TC102 中规定模型的比较 |
4.3 实验室间标准差估计 |
4.4 单项标准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室内再现性研究 |
5.1 实验室内再现性限统计 |
5.1.1 变量赋值 |
5.1.2 数据变换 |
5.1.3 相关分析 |
5.1.4 回归分析 |
5.1.5 实验室内再现性限方程 |
5.1.6 实验室内再现性限及变异系数范围 |
5.2 室内和室间精密度参数间关系 |
5.2.1 回归直线估计标准误差间显着性检验 |
5.2.2 回归直线斜率间显着性检验 |
5.2.3 精密度参数间的关系 |
5.3 实验室内再现性对仪器长期稳定性的评价 |
5.3.1 长期稳定性测量的本质 |
5.3.2 试验设计及测量 |
5.3.3 时段内数据精密度检验 |
5.3.4 时段内数据正确度检验 |
5.3.5 时段内重复性检验 |
5.3.6 时段间总精密度检验 |
5.3.7 总均值正确度检验 |
5.3.8 长期稳定性时间上限确定 |
5.4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仪长期稳定性试验 |
5.4.1 实验条件 |
5.4.2 测量数据 |
5.4.3 结果讨论 |
5.4.4 长期稳定性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量方法允许差研究 |
6.1 测量方法允许差 |
6.1.1 实验室内重复性允许差 |
6.1.2 实验室间再现性允许差 |
6.1.3 实验室内再现性允许差 |
6.1.4 标样允许差—正确度 |
6.1.5 实验室内偏倚允许差—正确度 |
6.2 测量方法正确度对回收率的推算 |
6.3 测量不确定度的简便估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ISO TR21074:2016 标准修订草案建议 |
7.1 ISO TR21074:2016 标准修订草案内容 |
7.2 T/CSTM00010.2-2017 标准的制定及修订 |
7.2.1 火花光谱测定非合金钢团体标准的制定 |
7.2.2 T/CSTM00010.2-2017 标准数据的重新统计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附录A 本文统计用国际标准及精密度数据 |
附录B 本文所用符号及缩略语 |
致谢 |
(8)基于重复性调度法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1.2.1 论文主要内容 |
1.2.2 论文组织结构 |
2 重复性项目及重复性调度法概述 |
2.1 重复性项目概述 |
2.1.1 重复性项目基本概念 |
2.1.2 重复性项目活动的类型 |
2.1.3 重复性项目活动间的时间隔及时间约束 |
2.2 重复性项目调度方法概述 |
2.2.1 平衡线法 |
2.2.2 重复性调度法 |
2.3 两类经典的建设工程施工计划优化问题 |
2.3.1 时间-费用权衡问题 |
2.3.2 资源均衡问题 |
2.4 基于RSM的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研究现状 |
2.4.1 国内外时间-费用权衡问题研究现状 |
2.4.2 国内外资源均衡问题研究现状 |
2.5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RSM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构建 |
3.1 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构建思路 |
3.2 常量 |
3.3 变量 |
3.4 约束 |
3.4.1 资源约束 |
3.4.2 时间约束 |
3.4.3 施工连续性约束 |
3.4.4 施工方式的选择约束 |
3.4.5 工期约束 |
3.4.6 费用约束 |
3.5 目标函数 |
3.5.1 费用最小目标函数 |
3.5.2 工期最短目标函数 |
3.5.3 资源均衡目标函数 |
3.6 RSM-SOM优化模型能够解决的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4 双向施工活动选取原则及调度优化流程 |
4.1 双向施工活动选取原则 |
4.2 调度优化流程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RSM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的精确算法及求解 |
5.1 基于RSM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精确算法 |
5.1.1 分支定界算法的适用性分析 |
5.1.2 基于分支定界算法的模型求解 |
5.2 基于LINGO的RSM-SOM优化模型求解过程分析 |
5.2.1 LINGO软件描述 |
5.2.2 基于LINGO软件的分支定界算法实现过程 |
5.2.3 基于LINGO的RSM-SOM优化模型求解步骤 |
5.3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案例分析1 |
6.1.1 以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案例分析 |
6.1.2 以工期最短为目标的案例分析 |
6.1.3 资源约束条件下以资源均衡为目标的案例分析 |
6.2 案例分析2 |
6.2.1 乌准铁路工程项目概况 |
6.2.2 求解与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淤浆聚合法油溶性减阻剂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油品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1 减阻剂的作用机理 |
1.2.2 高聚物湍流减阻性能的影响因素 |
1.3 聚α-烯烃减阻剂的制备方法 |
1.3.1 聚α-烯烃的聚合方法 |
1.3.2 减阻剂聚合物催化剂体系的研究 |
1.3.3 减阻剂的后处理 |
1.4 减阻剂的评价 |
1.5 减阻剂的工业应用 |
1.5.1 减阻剂的注入系统 |
1.5.2 分散时间对减阻剂的影响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思路 |
第二章 减阻剂淤浆聚合制备工艺的开发研究 |
2.1 淤浆聚合的理念 |
2.2 减阻剂淤浆聚合工艺优化研究 |
2.2.1 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2.3 主催化剂的影响 |
2.2.4 助催化剂的影响 |
2.2.5 外给电子体的影响 |
2.2.6 硅油种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2.7 搅拌条件的影响 |
2.2.8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2.9 水分的影响 |
2.2.10 聚合时间的影响 |
2.2.11 辛烯/十二烯单体比例的影响 |
2.2.12 优化条件的重复性 |
2.3 淤浆聚合后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
2.3.1 淤浆聚合后处理的理念 |
2.3.2 悬浮浆液的配制 |
2.3.3 异辛醇与DMF质量比对浆液稳定的影响 |
2.3.4 悬浮浆液配制温度的确定 |
2.3.5 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
2.3.6 稳定剂对减阻聚合物悬浮浆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7 最终配方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添加减阻剂成品油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料及来源 |
3.1.2 柴油性能测试内容及方法 |
3.1.3 汽油性能测试内容及方法 |
3.1.4 室内试验环道加剂成品油试验 |
3.1.5 台架及行车试验 |
3.2 添加减阻剂对于柴油性能的影响 |
3.2.1 减阻剂对于市售柴油性能影响的研究 |
3.2.2 过泵剪切对加剂柴油性能的影响 |
3.3 减阻剂对汽油质量的影响 |
3.3.1 汽油机进气阀沉积物模拟试验 |
3.3.2 减阻剂对汽油中胶质的影响 |
3.4 环道加剂模拟试验对成品油性能的影响 |
3.5 加剂成品油的台架及行车试验 |
3.5.1 台架试验 |
3.5.2 加剂柴油的行车试验 |
3.6 添加减阻剂成品油性能的综合评价体系 |
3.6.1 加剂样品的环道配制试验 |
3.6.2 加剂油品物性研究 |
3.6.3 台架及行车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减阻剂分散溶解特性与预分散技术研究 |
4.1 减阻剂在油品中的分散溶解实验 |
4.1.1 不同加剂浓度对减阻剂分散溶解性的影响 |
4.1.2 温度对减阻剂分散溶解性的影响 |
4.1.3 减阻率预测公式的修正 |
4.2 减阻剂预分散技术的研究 |
4.2.1 减阻剂列管分散装置的研发 |
4.2.2 列管分散装置的设计 |
4.2.3 列管分散装置的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减阻剂应用效果的对比 |
5.1 试验背景 |
5.2 加剂试验方案 |
5.3 加剂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电器产品待机功耗测试能力验证关键参数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能力验证的作用 |
1.2 国内能力验证开展状况 |
1.3 目前国内外能力验证组织者水平 |
1.4 待机功耗能力验证项目开发介绍 |
第二章 待机功耗能力验证方案设计和实施 |
2.1 目前国内外不同电器产品检测方法研究比对 |
2.1.1 电器产品能效限定值标准研究汇总 |
2.1.2 电器产品待机功耗测试方法研究 |
2.1.3 输出能力验证物品作业指导书 |
2.2 待机功耗能力验证物品制备过程 |
2.2.1 能力验证物品的设计 |
2.2.2 待机功耗能力验证物品的制备 |
2.3 待机功耗能力验证物品的验证 |
2.3.1 能力验证物品初筛 |
2.3.2 均匀性验证 |
2.3.3 稳定性验证 |
2.3.4 适用性验证 |
2.3.5 通用性验证 |
2.4 待机功耗能力验证实施情况简介 |
2.4.1 参加实验室范围 |
2.4.2 计划测试项目和要求 |
2.4.3 能力验证物品描述 |
2.4.4 结果评价原则 |
2.4.5 结果评价 |
2.4.6 技术建议及分析 |
第三章 软件化能力验证相关管理 |
3.1 能力验证项目过程管理系统的优点 |
3.2 能力验证项目管理系统开法需求 |
3.3 能力验证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3.4 能力验证项目管理系统实现情况 |
第四章 总结 |
4.1 本项目的创新点 |
4.1.1 待机功耗能力验证项目的创新点 |
4.1.2 待机功耗能力验证物品的创新点 |
4.1.3 能力验证数据库的创新点 |
4.2 本项目实施开展后的后续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化验结果的检查方法和最终结果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4-6岁儿童模式能力发展及其干预研究[D]. 田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滑移率辨识的汽车制动时序视觉检测系统研究[D]. 吴岛.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点云数据的高速公路表面质量评价技术研究[D]. 龚加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富硒茶叶硒溶出性及其检测方法研究[D]. 霍丽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质谱数据处理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潜在标志物方面的应用[D]. 高文清. 宁波大学, 2019(06)
- [6]交直流数字仪器计量标准的建立及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D]. 张向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钢铁化学成分分析ISO国际标准重复性与再现性研究[D]. 孙晓飞. 钢铁研究总院, 2019(09)
- [8]基于重复性调度法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研究[D]. 王冲.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淤浆聚合法油溶性减阻剂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D]. 曹旦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10]电器产品待机功耗测试能力验证关键参数评价方法的研究[D]. 朱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