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天文知识

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天文知识

一、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天文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邹建英[1](2021)在《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文中提出

赫学佳[2](2021)在《《文心雕龙》多重文化价值的译介探索与国际中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心雕龙》是一部蕴含着中国人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典故的文化宝库,透过《文心雕龙》我们可以体会到“龙学”研究百年而不衰的缘由,正是因为其极大的文化价值,也是国际中文教师感悟中国文化本质的指南针。刘勰在构建古代文论的理论体系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提及到民间文艺价值,正是这些“无意识”,使得在刘勰历时四年完成的《文心雕龙》中字里行间都浸满了民间文化的美。笔者将《文心雕龙》中的多重文化价值进行归类与译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际中文老师对中国文化的外译的水平,同时在与外国友人对话中让“龙学术语”更易理解。《文心雕龙》中的文化价值所含甚广,本文分别从民间文艺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英译分析与探讨。将结合译介理论对《文心雕龙》进行剖析,选择《文心雕龙》中符合这三个方面的关键句的英译,探究其文化内涵以及最适合的英文翻译,促进国际中文老师在教学备课、教材选择、语言操练中选择最合适的文化教学点,提高英文口语的文化英译能力,以期为国际中文教学做出贡献。本文将在国际中文视角下,选出《文心雕龙》中较为重要的关键句的英译,(全文选择的关键句整合成文后附录二,由于篇幅较长,附录二对关键句的选取更为清晰)以三个全译本,以及七个节译本为参照,总共十个译本,(对译本的概述整合成文后的附录一)中文底本的参考工具是由中华书局出版,周振甫主编的《文心雕龙词典》以及《文心雕龙今译》。

闫咚婉[3](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认为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高欣[4](2021)在《“六陵冬青”事件考述及相关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六陵冬青”事件是宋元易代之际,因前代帝陵被盗而引发的一场遗民自发组织的陵骨收葬运动。由史事而文学,自元代以来,文人笔记、小说、传奇戏剧、诗歌等相关文学领域对此事多有涉及,因此本文立足于原始文献,从叙事与抒情两个维度,对“六陵冬青”事件在文学领域的发展流变予以考察。第一部分重在发掘杨髡发陵的历史动机、具体表现及其特殊性。考察史上前代帝陵被盗现象,其原因不外乎求宝、政治报复与风水破坏。但在宋、元异代的特殊历史语境下,除上述一般性的原因外,杨髡发陵的动机之中更掺杂了诸多政治因素,本文拟将之置于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特殊背景下,结合对金、元、清三朝的对比进一步发掘其特殊性。第二部分以理清“六陵冬青”事件叙事的文本生成、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为要。首先,元代是“六陵冬青”叙事的形成期,因此需单列一章加以论述,其重点在于对元末之际形成的几个早期叙事文本予以对比分析。其次,明清两代是“六陵冬青”叙事的发展演变期。因早期叙事文本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以至于明清两代笔记杂着类作品对此事的考证盛极一时,不仅推动了“六陵冬青”叙事的发展,更促使其最终被正史叙事所接纳。且在明代中后期以后,随着小说、传奇历史剧等俗文学文体的蓬勃发展,“六陵冬青”叙事的重构也因此而进入鼎盛期,期间“六陵冬青”叙事又有新的发展。第三部分则以“六陵冬青”事件在诗歌领域的创作与批评为研究重点。经梳理发现与之相关的诗歌创作尤以明清两代最盛,其中明代的“六陵冬青”题咏多以咏事之作为主,且主要围绕明初理宗头骨之失而复得、陵骨收葬、歌颂冬青义士三大主题而进行,清代则是以“冬青”为意象的咏怀之作更为普遍。而在文学批评领域则以“六陵冬青”事件在《乐府补题》词作批评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后世对唐、林诸人所作冬青诗的批评讨论为重点。

郑腾尧[5](2021)在《艾轩学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是理学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在学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理学家。这些理学家多以集团或学派的形式出现,他们创作的诗词、散文等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理学精神,如北宋“程朱理学”和南宋“浙东学派”“金华学派”等。艾轩学派也是南宋别具特色的理学学派之一,“终宋之世别为源流”[1],主要代表人物共有四人,为林光朝、陈藻、林亦之、林希逸,主要活动于南宋高宗至理宗时期,第一代学者林光朝生于政和四年(1114年),最后一代学者林希逸卒于咸淳七年(1271年),时间跨越一百五十多年。据《全宋文》统计,四人共有散文作品六百七十一篇,其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有较为深刻的文化意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部分讨论艾轩学派的背景和选题意义与价值,并综述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首先对南宋理学大环境进行介绍,明确艾轩学派散文作品的大致情况。其次,对艾轩学派四个代表人物进行整体介绍,使学者对这一学派有整体的认识。对他们的作品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明确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目的。同时,对论文写作中拟突破的难点和创新点进行说明。最后,对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艾轩学派的散文内容。将其散文分为“谈经论道阐发性理”“直陈政事关心百姓”和“交游唱和吟咏性情”三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使读者对艾轩学派散文的内容有大体的认识,并为后面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二章介绍艾轩学派的散文理论。主要从复古宗经、实用功能、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等方面对艾轩学派文学理论进行详细分类解读,探讨他们散文创作理论的深刻内涵,与下文所论的具体的文学创作相呼应。第三章着眼于艾轩学派散文的特色。重点关注散文作品的节奏、语言和创作手段等方面的特色,论述他们散文以文为戏的创作手法、纡徐和缓的节奏以及具有的中和之美等特点。第四章探讨艾轩学派散文内容、散文理论和创作特色产生背后的深层文化意蕴,将文本与多个领域相结合,从文本单纯表现的内容上升到价值层面的分析。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从学术思想、各个学术流派、闽地的地域特征等方面对艾轩学派的散文进行深一层的研究。第五章主要概述艾轩学派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影响。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民俗价值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拟将论述由单纯的文本关注上升到价值层面的分析,对艾轩学派文学作品进行深一层的研究。

张诏宣[6](2021)在《《诗经》物候叙写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倾向于写实的先秦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意象大都具有现实意义。由此,《诗经》中那些与物候有关的意象便有了更深层的含义,成为先秦社会制度、习俗等人文社科的另一种佐证。《诗经》囊括各地民歌,反映了广阔时空范围内的社会现实,描绘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谱写了绚丽多姿的先秦民俗乐章。在对《诗经》物候意象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本文尊重了物候的时序性,用不同物候意象所代表的时间跨度作为分类依据,杂以其它天气物候意象和部分特殊物候意象,共将其划分为五类:十二时辰物候意象、十二月份物候意象、特殊时间物候意象、四季物候意象、天气物候意象。十二时辰物候意象表达短时间内人的思想感受,更多倾注了先秦人民对于生命、时间的认知。这些诗或表达生命短暂及时行乐的生死观,或描述游子思妇在难熬时光中的焦灼心态。十二月份物候意象体现先秦时期人们参考自然界各月份的物候,对不同月份赋予不同的人文色彩,婚嫁兵戎各有其时,独居中国特色。特殊时间物候意象则记录了先秦许多历史事件,或日食引爆了人们对于苛政的不满,或利用特殊时间的星象准确判断方位,其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并将之与社会活动结合。四季物候意象展现了先秦时期四季的不同人文风貌,表达了华夏民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意识,并由此生发的人文习俗。天气类物候意象集中体现了先秦人们对于雨的执念,此类物候意象都与将水情况有关。深究此类物候意象在诗中的引申义,除了《蝃蝀》中的“虹”采用了双重内涵,其隐晦的内涵“违礼、淫乱”与雨无关外,其余物候意象都是对天气的白描。《诗经》物候叙写对其同时代作品及其后世文学都产生深远影响,但其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先秦,除先秦儒家典籍常引《诗经》来解说、证明其观点,其余诸子散文少有引用《诗经》来证明其观点。而且,除儒家外的其余诸家,就算是在其着述中有所引诗,所引的诗句在传世本《诗经》中也无迹可寻,这也可视为孔子整理《诗经》的佐证之一。从对后世的影响看,《诗经》物候叙写包含着人们无意识中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为后世山水诗的兴起埋下伏笔。后世文人延续这种用山水比兴的手法,随着文学意识的觉醒,山水田园在魏晋成为有意识的主要描摹对象,成为文人放松自我的新天地。

陈曦[7](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田语[8](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提出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姚姗姗[9](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习得文化的过程。语文与文化是一对关系密切的好兄弟,语文教育的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培育全面的人,这就包括培育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思维逻辑水平,审美鉴赏能力等,实现人类文化的代际传递。从过去到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深不见底,向远方流去。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而又厚重的传统文化内容。在祖国发展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的今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智慧,古人气度和文化神韵。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在语文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体会文以载道的魅力,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增强担当的责任意识,涵养学生报效祖国的情怀,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社会能够充分吸收和有效的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成果,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与时俱进的文化强人。本文首先梳理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篇目,并对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通过问卷对当前高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现状做调研,发现了当前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说,有客观的时代差距引起的隔阂,学习兴趣不浓厚的问题;也有主观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正确认识,学习功利心强,文化积淀不足的问题。在教师方面,问题体现在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学习能力不足。教学要求贯行的教育理念没有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语文课程的形式也不是多种多样的。此外,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点都找出来,这造成了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实践活动不精彩,学生学习就不会投入。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受学生自身水平和教师专业水平的限制,以及应试教育影响。根据存在的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师生问题的对策。通过趣味的课堂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建立学习成效评价机制,改变学生功利化学习的现状;通过阅读积累和写作训练加强学生文化积淀;利用学校组织的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设计多种多样的课程形式,丰富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最后,提出深入挖掘课内外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见得更多,会的更广,领悟更透彻。

王晓斌[10](2017)在《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文中认为本研究是自选项目“重建西方近代语言学史”的子课题之一。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欧洲学界素来引以为的自豪,然而对其学术史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对18世纪末以前的沿革,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筚路蓝缕,做过一些开拓性研究。至于中国学界转述的,仍是此前西方学者的“局限式研究”,对一些新成果迟迟未能吸收。学术史研究需要大量文献,在纸质文本时代难免存在若干盲点和误区,甚至扭曲学术史。就印欧语系的发现和比较方法论的创立而言,囿于当时知识,先后受“德国民族主义”“英美民族主义”的驱动,误解尤为严重。坎农(1958,1990)、霍凯特(1964)、罗宾斯(1967,1987)等尚未认识到,只有查阅了威廉·琼斯(1786)之前语言比较的主要论着,在对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给琼斯演讲中的“相似-同源讲辞”以合适的定位。本专题首先对以往史家的比较语言学史论述加以梳理和剖析。其次,基于文献钩稽和参考已有成果,钩稽琼斯之前(18世纪末)语言历史比较的总体面貌,重点阐述以伯克斯洪为代表的荷兰学派所创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及其价值。然后,基于琼斯演讲(1784-1794)中的相关内容,揭示称其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不符合史实。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最早创立印欧语系假说(斯基泰假说,包括梵语)和比较方法论的是荷兰伯克斯洪(1647,1654);最早提出日耳曼音变定律的是荷兰凯特(1723);最早实地调研阿尔泰语、芬兰-乌戈尔语的是荷兰威特森(1692)、瑞典斯塔伦贝尔(1730)以及匈牙利沙伊诺维奇(1770);最早提出闪米特语族雏形的是德国莱布尼茨(1710),最早提出其谱系树模式的是荷兰斯库尔腾(1706-1738)。最早推测马达加斯加、东印度群岛和科科斯群岛诸语同源的是荷兰雷兰德(1708)。开启非洲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的是法国普罗亚特(1776);开启南美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是意大利杰里伊(1782);开启北美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是美国爱德华兹(1787)。2.《三周年演讲》(1786)是一位东方学家关于亚洲人种和民族的演讲,语言只是其研究工具之一。其中第10节(5句话)提及“相似-同源”(其他演讲中也有语言关系的论述),琼斯既未标榜此为首创,也未做过历史比较的任何实践,其讲辞依托的是此前的语言比较和梵文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核查可见:凡琼斯周年演讲(11次)中大体说对了的(如印欧语、芬兰-乌戈尔语等),都是前人已经提出的;凡琼斯周年演讲中大体说错了的(如藏语和汉语关系等),都是他臆想的,即前人尚未进一步研究的。由此考定:(1)不管对错与否,琼斯的这些说法一定参考了前人论着,尽管未列参考文献;(2)琼斯对语言比较并无具体实践,只是基于所见资料加上一些主观化理解,包括误解、曲解;(3)琼斯在语言比较理论方法上无任何原创性建树。3.采取鸟瞰式俯视,语言历史比较萌芽于威尔士(坎布伦西斯1194)、西班牙(罗德里库斯1243)、意大利(但丁 1305)和荷兰(阿格里科拉1479),经过早期探索,进入第二阶段词语和谐说(杰勒纽斯1537)。再进入第三阶段成熟期(本体论、方法论和音变定律),形成了语言历史比较的荷兰学派,尤其是伯克斯洪(1647,1654)创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凯特(1723)发现了日耳曼历史音变定律。第四阶段即19世纪的德国学派,只是在研究规模上的拓展化和过程上的精细化,在理论方法上没有重大的原创性建树。4.语言历史比较的崛起,主要在于日耳曼(凯尔特)等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寻根意识。在发现塔西陀(55-120)和帕特尔库鲁斯(约前19-后31)的论着后,当他们第一次读到其伟大领袖阿尔米纽斯(前18-后21)的事迹时,对自己的祖先越发敬重,更加热爱其本族语。他们要知道其祖先来自哪里,于是根据语言证据,参照历史和考古,推定其祖先来自黑海的斯基泰故乡。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成熟,并非像通常臆想的那样,基于大航海时代的语言大发现,更非18世纪后期多种词汇集的编撰或梵语的发现,而是源于欧洲学术发展的内在趋势,即文艺复兴前后的人文主义兴起,对古老欧洲民族文化(日耳曼/凯尔特)的重现发现。5.由于琼斯将语言关系置于《圣经》框架内,而符合当时一些学者的信念(先入为主),19世纪中期的三位英国学者(缪勒1851;匿名1866;法勒1869)为反对德国学者垄断历史比较而鼓吹琼斯的成就(三人成虎),再加上德国语言学史家(本费1869)的自吹自擂与对荷兰学者的诋毁(光环效应),以至于20世纪的一些学者将“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琼斯”奉为定论,并且反复夸大(从众效应),从而掩盖了荷兰学派的巨大成就,扭曲了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进程(定势效应)。然而,学术史就是学术史!凡模糊不清的务必彻底澄清,凡是非颠倒的务必正本清源。关键在于,研究学术史要克服主观信念(盲从陈说,排斥新论),坚持基于客观史实(依据新发现资料修正陈说)。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 18世纪末之前的欧洲比较语言学学术史,揭示了其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重点阐述了荷兰学派(伯克斯洪),为重建西方近代语言学史打下了基础。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可以推进语言学史、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天文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天文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2)《文心雕龙》多重文化价值的译介探索与国际中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现状
    四、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海外研究现状
        (三)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典籍英译的研究动态
    五、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心雕龙》的译介研究
    1.1 译介研究
        1.1.1 创作性叛逆下的译介学
        1.1.2 译介视角下的“误读”概念
    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心雕龙》民间文化价值
    2.1 占卜祭祀
    2.2 神话传说
    2.3 人生仪礼
    2.4 图腾崇拜
    2.5 民间信仰
    2.6 语言民俗
    2.7 物质生活民俗
    2.8 物质生产民俗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心雕龙》文学艺术价值
    3.1 汉字文化教学
    3.2 哲学思辨
    3.3 选士用人
    3.4 文学创作
    3.5 诸子百家
    3.6 四书五经
    3.7 声律音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心雕龙》历史地理价值
    4.1 文人历史人物
    4.2 历史文化
    4.3 山川地理
    4.4 战争文化
    4.5 四大发明
    4.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心雕龙》海外译本概述
附录二 教学设计
附录三 本文关键句整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资料来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小结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3.3.1 问道求业
        3.3.2 黄帝尊师
        3.3.3 神仙考验
        3.3.4 神授法术
        3.3.5 黄帝造物
        3.3.6 升天成仙
        3.3.7 黄帝时人
        小结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小结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小结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小结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六陵冬青”事件考述及相关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
    2.研究现状
    3.研究内容与方法
    4.选题意义
第一章 事件缘起之杨髡发陵
    1.1 帝陵被盗之动机初探
        1.1.1 帝陵被盗与厚葬之风
        1.1.2 帝陵盗毁与风水厌胜
    1.2 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下的宋陵被盗
        1.2.1 金人治下的北宋皇陵
        1.2.2 蒙元治下的宋六陵
第二章 “六陵冬青”事件早期叙事文本的生成与传播
    2.1 史实基础
    2.2 早期版本
        2.2.1 周密《癸辛杂识》
        2.2.2 罗有开《唐义士传》
        2.2.3 郑元佑《遂昌杂录》
        2.2.4 章祖程《白石樵唱注》
    2.3 初步传播
        2.3.1 口耳相传
        2.3.2 文本传播
第三章 “六陵冬青”事件在明清两代的发展与演变
    3.1 笔记杂着类作品对“冬青义士”的考证
        3.1.1 唯一人论
        3.1.2 唐、林并举
        3.1.3 群体规模的扩充
        3.1.4 诸人共谋
    3.2 “六陵冬青”事件在正史叙事中的演进
        3.2.1 仅论及“杨髡发陵”之事
        3.2.2 对“义士收骨”之事的初步引用
        3.2.3 在考证基础上的吸收与调整
    3.3 “六陵冬青”事件在俗文学叙事中的整合与重构
        3.3.1 明代短篇小说
        3.3.2 传奇历史剧
第四章 “六陵冬青”事件相关的诗歌创作与评论
    4.1 与“六陵冬青”事件相关的诗歌题咏
        4.1.1 咏事诗:歌咏六陵遗事
        4.1.2 咏怀诗:缅怀旧朝心绪
    4.2 与“六陵冬青”相关的文学批评
        4.2.1 对唐、林二人所作冬青诗的批评
        4.2.2 以“发陵说”阐释《乐府补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艾轩学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背景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艾轩学派的散文内容
    第一节 谈经论道阐发性理
        一、对经典的讨论
        二、阐述理学观点
        三、宣扬自身的佛道观点
    第二节 直陈政事关心百姓
        一、战争军事
        二、社会民生
        三、科举及官员任免
    第三节 交游唱和吟咏性情
        一、醉心山水之文
        二、诗文品评
        三、涉佛类篇章
第二章 艾轩学派的散文理论
    第一节 复古宗经的散文理论
        一、回归圣人经典
        二、学习儒家以外的诸子经典
        三、学习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
    第二节 关注散文作品的实用功能
        一、文道并重
        二、重内容而轻形式
        三、作文要关注现实
    第三节 关注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
        一、强调“心悟理”的过程
        二、追求“自然”的心理状态
        三、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
第三章 艾轩学派的散文特色
    第一节 “以文为戏”的创作手法
        一、“以文为戏”的表现
        二、“以文为戏”的原因
        三、艾轩学派散文“以文为戏”的实质
    第二节 节奏纡徐和缓
        一、运用虚词减缓节奏
        二、夹叙夹议,放缓语势
        三、文章结构的层层深入
    第三节 以才学为文
        一、着重关注天文、地理知识
        二、广泛引用史学材料
    第四节 散文力求中和之美
        一、恰到好处的典故运用
        二、简易明了的佛语使用
        三、雅中有俗的表达
第四章 艾轩学派散文的深层文化意蕴
    第一节 散文中对不同时代学术思想的呈现
        一、散文中表现出的学术继承与创新
        二、散文中表现出的对佛道思想的认同
    第二节 散文呈现了各个学术流派间的交流
        一、艾轩学派对复古派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二、艾轩学派对道学派理论的改造和完善
        三、对事功派观点的深入论述
    第三节 散文中对闽地独特地域特征的反映
        一、展现了闽地兴学重教之风
        二、承载了闽地独特的士林风气
第五章 艾轩学派散文的价值和影响
    第一节 艾轩学派散文的文学价值
        一、散文成为表达理学思想的载体
    第二节 艾轩学派散文的民俗价值
        一、对民间祭祀礼仪的表现
        二、对婚礼仪式的描写
        三、对丧葬礼俗的表现
    第三节 艾轩学派散文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诗经》物候叙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诗经》物候叙写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物候叙写分类及其意蕴
    第一节 特定时节物候意象与时间观
        一、十二时辰物候意象与写“时”传情
        二、十二月份物候意象与季节感表达
        三、特殊时间物候意象与“得其时”的文化内核
    第二节 四季物候意象与诗化的周礼
        一、春季物候意象与脉脉温情的表达
        二、夏季物候意象与整齐万物的讽颂
        三、秋季物候意象与杀害敛藏的悲喜
        四、冬季物候意象与休养生息的渴望
    第三节 天气物候意象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一、降雨物候意象与先民生活的关系
        二、降雪物候意象与农业丰收的关系
        三、旱灾物候意象与社会治安的关系
第二章 物候叙写与《诗经》体类
    第一节 物候叙写反映的审美倾向差异
        一、温柔敦厚与“二南”
        二、哀厉为美与《邶风》
    第二节 物候叙写表达的人文风俗差异
        一、表达爱慕与《郑风》
        二、庆祝婚姻与《周南》
        三、发泄不安与《邶风》
        四、社会写照与“二雅”
第三章 《诗经》物候叙写渊源
    第一节 对神话内容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社会习俗、制度的继承
        二、对集体意识的发展
        三、灾异谴告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对审美内涵的扩充与追求
        一、典雅含蓄的兴象美之发掘
        二、对美的懵懂、不懈追求
    第三节 对“法天地”自然观的接受
        一、三才思想指导下的物候叙写
        二、和谐生态观生发的“得其时”哲学观
    第四节 对现实主义的文学性表达
        一、物候叙写中的务实心理
        二、物候叙写对农业活动的如实反应
    第五节 对生活环境的隐晦表述
        一、星土与物候意象的选择与表述
        二、个人活动范围对物候意象的选择
第四章 《诗经》物候叙写的影响
    第一节 由先秦文献引诗看其影响
        一、《左传》中的歌诗外交
        二、《论语》中的内涵阐释
        三、《孟子》中的直接引用
        四、《大学》中的鸣琴而治
    第二节 由后世文学思想看其影响
        一、对自然之美自觉追求的萌芽
        二、山水田园意识的引导
    第三节 由后世文学内容看其影响
        一、文本典故价值
        二、意象的丰富
        三、后世诗文的引用状况
        四、伤时之作对时间概念的凸显
    第四节 由后世文学艺术看其影响
        一、由景语到“景语皆情语”的发展
        二、以三叠艺术描摹自然景物的延续
        三、物候叙写的句式、格式之继承
    第五节 由后世价值取向看其影响
        一、对民间文化的重视
        二、关注现实的民族心理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一)明清研究状况
        (二)现代成果评述
        (三)当代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一)桃园结义
        (二)怒鞭督邮
        (三)千里独行
        (四)三顾茅庐
        (五)草船借箭
        (六)华容放曹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9)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内容阐述
    第一节 统编高中教材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梳理
    第二节 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内容分析
        一、文化知识
        二、精神内涵
第二章 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学习情况调查
        一、调查目标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
        四、学生方面分析
    第二节 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情况调查
        一、调查目标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
        四、教师方面分析
第三章 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归因
    第一节 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存在问题归因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二、学生文化素养不高
        三、教师专业素养欠缺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策略
    第一节 设计趣味课堂教学环节
        一、朗读诗文,情感共鸣
        二、课堂提问,激发探索
        三、丰富活动,寓教于乐
    第二节 建立学习成效评价机制
        一、设置多元评价主体
        二、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第三节 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培养
        一、大量阅读,增加知识积累
        二、写作训练,促进思维积淀
    第四节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一、组织专题讲座、集体学习,加强理论学习
        二、组织集体备课、教研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第五节 设计多种多样课程形式
        一、主题学习课,拓宽优秀传统文化视野
        二、比较学习课,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三、专题学习课,系统把握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节 挖掘教材文化资源深度
        一、深度挖掘文本文化知识
        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主要旨趣
    第二节 研究框架及主要方法
第一章 国外“局限式”学术史研究的述评
    第一节 汤姆逊(1902)《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
        一、19世纪以前
        二、19世纪
        三、正本清源
    第二节 裴特生(1924)《十九世纪的欧洲语言科学》
        一、引论
        二、印度和伊朗古代文学语言的发现
        三、比较语言学方法论
        四、正本清源
    第三节 邵尔(1938)《语言学说史梗概》
        一、从起源到古典语文学
        二、新语文学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三、正本清源
    第四节 康德拉绍夫(1979)《语言学说史》
        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间的语言学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三、正本清源
    第五节 罗宾斯(1967)《语言学简史》
        一、与历史比较有关的早期研究
        二、现代时期的前夕
        三、19世纪
        四、正本清源
    第六节 艾希霍恩(1807)《现代语言学史》
        一、引论
        二、亚洲语言学史
        三、总评
    第七节 本费(1869)《德国语言学史》
        一、内容梗概
        二、诋毁荷兰学派
        三、把鲁道夫捧为“第一位比较语言学家”
        四、鼓吹德意志精神天空中的最灿烂明星
第二章 18世纪末之前的学术史一片盲区
    第一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对照汇总
    第二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史主要盲区列举
第三章 国外“完整式”学术史探索的述评
    第一节 彭梵得(1953)首论12-18世纪欧洲语言亲属关系的观念
        一、述评
        二、剖析
    第二节 费尔曼(1974)定位的“第一位历史语言学家”
        一、述评
        二、剖析
    第三节 梅特卡夫(1953-2013)的专题研究及文集
        一、荷德早期历史语言学家专题研究
        二、从比布连德尔到阿德隆
        三、伯克斯洪以及所谓“前比较”
    第四节 迪瓦科斯(1978-2007)论语言学和历史的诉诸
    第五节 穆勒(1984)论基本词汇概念的历史
    第六节 哈尔(2010)论艾利奇曼酝酿的和谐考古学
        一、萨马修斯的推介
        二、友人信件的提及
        三、和谐考古学和波斯语假说
    第七节 坎贝尔(2002-2008)的比较语言学史研究
        一、语言学的历史(2002)
        二、为何威廉·琼斯爵士全错(2006)
        三、比较语言学的开端(2008)
    第八节 新探索的回溯与拓展
        一、三种路径
        二、存在问题
        三、深入开拓
第四章 以伯克斯洪为代表的荷兰学派
    第一节 荷兰学派的群星璀璨
        一、早期学者的探索(希一拉一日关系说)
        二、斯基泰理论的创立(语系起源说)
        三、斯基泰传统的延续(音变定律说)
        四、18世纪的荷兰学派(斯库尔腾+赫姆斯特赫斯)
    第二节 伯克斯洪的生平与学术
        一、争取独立的成功时代
        二、尼泽隆(1751)的词条
        三、维杰尔(1876)的词条
        四、霍夫曼(1998)的研究
        五、丘布拉(2000)的介绍
        六、瓦因堡(2004)的评价
        七、纽乌斯特拉滕(2004)的专着
        八、关于伯克斯洪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伯克斯洪的呕心沥血
        一、尼哈兰尼亚之谜
        二、语言关系探索的氛围
        三、伯克斯洪的灵感
        四、伯克斯洪的论着
        五、伯克斯洪的双簧
        六、《高卢的起源》梗概
        七、伯克斯洪的独特之处
    第四节 比较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
        一、伯克斯洪首创语系起源理论
        二、伯克斯洪首创历史比较方法论
    第五节 斯基泰理论方法的传播
        一、同期学者毁誉参半
        二、17世纪在德国的传播
        三、莱布尼茨的模棱两可
        四、18世纪传教士的发现
        五、18世纪在英国的传播
    第六节 19世纪的比较语法植根于荷兰学派
        一、史勒格耳的方法:仿效伯克斯洪
        二、所谓格里姆定律:当称凯特定律
        三、拉斯克理论方法的直接来源
        四、赫姆斯特赫斯学派的影响
第五章 结束比较语言学创始人的“琼斯神话”
    第一节 着名东方学家威廉·琼斯
    第二节 琼斯十一次演讲述评
        一、第一讲 学会成立演讲
        二、第二讲 具体研究任务
        三、第三讲 关于印度人
        四、第四讲 关于阿拉伯人
        五、第五讲 关于鞑靼人
        六、第六讲 关于波斯人
        七、第七讲 关于中国人
        八、第八讲 关于亚洲的边民、山民和岛民
        九、第九讲 关于民族的起源和家族
        十、第十讲 关于亚洲民事和自然的史志
        十一、第十一讲 关于亚洲人的哲学
    第三节 琼斯相似-同源说讲辞剖析
        一、感想式演讲中的“相似-同源”:5句话141个单词
        二、遗稿中无任何同源对应词例
        三、琼斯讲辞与之类似的两段论述
    第四节 琼斯对斯基泰理论的看法
        一、琼斯给波兰亲王的回信
        二、《三周年演讲》提及的斯基泰
        三、琼斯与“莱顿的朋友”
        四、蒙博多对晚辈琼斯的影响
    第五节 “琼斯神话”的形成及其终结
        一、三人成虎:比较语言学的伽利略
        二、先驱:基于琼斯后学术史的评价
        三、拔高:错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
        四、清醒:基于琼斯前学术史的评价
        五、定位:琼斯演讲在学术史上的影响
结论
附表一 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沿革(1122-1822) 一览表
附表二 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五家(外国学者)对照表
附表三 比较语言学史关键点六家(中国学者)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中译文献
    三、未刊中译
    四、外文文献

四、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天文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D]. 邹建英.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文心雕龙》多重文化价值的译介探索与国际中文教学研究[D]. 赫学佳. 山西大学, 2021
  • [3]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4]“六陵冬青”事件考述及相关文学创作研究[D]. 高欣. 山西大学, 2021(12)
  • [5]艾轩学派散文研究[D]. 郑腾尧.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6]《诗经》物候叙写研究[D]. 张诏宣.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8]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9]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研究[D]. 姚姗姗.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欧洲比较语言学史探索:17-18世纪[D]. 王晓斌.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天文知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