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网推出短信增值新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轶舟[1](2020)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动能,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产业自身还存在着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完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中美贸易战更突显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因此如何维护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产业安全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理论,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的概念,尝试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考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通过实证分析,探明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按照发现问题-理论准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存在哪些产业安全问题”、“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处于何种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趋势、市场绩效整体下降趋势、管理主体分散、资源供给不足、均衡产业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安全问题;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产业同构化和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等安全问题;在产业控制力方面存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依赖外国资本、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和利用外资政策偏差等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安全问题。(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并且在2007-2017年间其安全度呈小幅上升态势,主因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所致,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外资对技术控制导致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削弱竞争力三方面的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3)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4)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来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和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互联网安全也是产业安全重要内容的论述,认为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占据网络中心节点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主导全球各产业链延伸是引发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产业安全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拓展。第二,从互联网产业安全内涵实质、互联网产业特征和互联网产业要素环境的变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五大因素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这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建立以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和网络安全环境评价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得出我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安全程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结论,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李康桥[2](2020)在《数字赋能和价值共创视角下电信运营商能力开放策略演化分析 ——以中国移动为例》文中提出随着4G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信息化、智能化已经遍布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式IT服务层出不穷,全球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趋势。ICT技术的发达促进了产业链横向拓宽和纵向延长,从价值链角度看,企业生产模式已从过去的链状关系演变成现在的网络状关系,产业链复杂而专业分工程度高。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企业可以独自完成全产业链各个模块的任务,必须通过跨公司甚至跨行业合作才能完成产品价值的创造,能力开放便成为了未来企业发展重要的业务模式。面对技术和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电信运营商必须准确评估自身特色优势,牢牢把握价值网络的某一环节,在促进信息社会发展的同时,赢得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本文以中国移动为案例,从数字赋能和价值共创视角分析其能力开放演化历程,并构建分析模型。研究发现,中国移动能力开放的三个阶段其产业链复杂度不断提升,新的参与主体不断加入,运营商在价值链中的定位也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数字赋能方式逐渐从以结构赋能为主转向资源赋能。同时随着电信运营商能力开放产业链的发展,参与主体的价值共创模式由服务主导逻辑向顾客主导逻辑迁移,价值创造由加法效益逐渐转变为乘法效益,在受益主体范围和受益程度上都有所体现。另一方面,ICT技术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电信运营商过去拥有着网络通信能力与用户大数据等关键资源,在未来ICT技术继续升级、产业链维度继续拓宽拓深的趋势下,中国移动应以网络大连接能力和用户大数据、万物互联大数据等关键资源为抓手,深入参与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电信运营商不应盲目追求绝对的主导,唯有发挥自身独有能力融入价值链的某一环节,才能实现自身与整体产业链条的价值最大化。
王百娣[3](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艾承宏[4](2017)在《NH交易中心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产能过剩、盈利下滑,化工行业也面临这些问题。但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行业。B2B垂直电商继综合电商之后快速崛起,化工行业B2B电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NH交易中心作为专注于化工行业的B2B交易平台,在行业内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NH交易中心需要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发展战略,从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本文采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 NH交易中心的发展环境和竞争能力,并提出了发展战略。首先,用PEST法分析了 B2B电商发展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总结了发展历程、市场特征、服务模式等。其次,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 B2B垂直电商的竞争环境,包括电商产业链分析、同业竞争者、替代者等。最后,采用SWOT模型分析了 B2B垂直电商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措施等。NH交易中心的战略定位是搭建亚太最大的石化产品现货交易中心。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原油、成品油现货电子交易平台,重点发展现货交易服务,成为国内竞争力前三的石化行业垂直B2B电商;到2025年建成综合的石化产品交易平台,重点完善金融服务和供应链服务,成为国内最大的石化行业垂直B2B电商;到2030年建成石化全产业链电子交易平台,重点拓展大数据服务,基本实现亚太地区石化资源智能化配置,成为世界前三、亚太地区最大的石化行业垂直B2B电商。NH交易中心的发展策略包括先入策略、免费策略、门户拉动策略、买家拉动策略,以信息服务吸引会员、促进会员交易获得佣金、完善金融和供应链服务提高竞争力。NH交易中心应该的发展战略对策包括:完善信息服务、增加会费收入,丰富交易服务、增加佣金收入,拓展金融服务、增加利息收入,探索大数据服务、提高平台竞争力。
尚明洲[5](2016)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文中认为当下,4G、WIFI等无线宽带技术日臻成熟,加速升级换代的无线网络技术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场景,高性能、多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引发移动互联网的新热潮。小巧轻便的移动终端让用户接入网络更加简单便利,信息交互轻松,展现形式丰富,突破时空限制。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和满足人的各种感官体验,使信息交换变得更加直观、智能,富有人性化。移动数字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持续升级,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模式,培育了新的媒体形态,生成了新的传媒业态。本论文关注催生了新的传媒业态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聚焦在“移动互联网的业态发展现状和产业优化”,主要以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传媒业态发展和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业态的演变。为了深入剖析这种演变,本论文使用媒介进化论,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以及它是如何促进媒介演进的,研究其规律与特征。本论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相关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并走访产业生态各个领域、环节的相关人员,借鉴跨学科交叉和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对移动互联网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做出一种逻辑上的理论推导和经验性预测,并对其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继承延续、融合创新等关系进行尝试性阐述。本文将使用媒介进化论,重点从产业构成、组织形态、内容特色等多个层面,对移动互联网新业态进行全局性的剖析,分析它的突出优势和潜在负面影响,研究其对社会文化、产业经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等多个方面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革。由于移动数字媒体还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本文希望能结合当前的发展态势,对其未来演化进行合理性预测,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移动数字媒体的优势与长处,规避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在规范管理层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实现扬其长避其短,推动传媒业态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主要在于从媒介进化论视角来理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采取质化研究的方法,在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的业态发展和产业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的移动数字媒体产品、平台、机构不断涌现,传播的方式、方法和模式也在优化升级,其运营体系也与以往差异很大,这种形式新颖、数量繁多又处于快速进化的媒体形态,构建起全新的传媒业态,与此同时也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将其既有的优势延伸到移动数字媒体平台,甚至自我革新,变身或衍生成新的移动数字媒体,以适应媒体发展规律的要求,成为新的传媒业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李倩[6](2015)在《结构,行为还是绩效: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新媒体产业作为一种新生的产业形态,在短短二十年的发展时间里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一方面产业高速发展并快速向其他行业渗透;另一方面在“新常态”经济运行模式下,新媒体产业被列入国家支柱产业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媒体产业自身发展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指导工具,其经济行为的发生多是本能、自发、尝试性的,风险极高且易出现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媒体产业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和逻辑的分析,在理论层面上找出指导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理论工具,并在实践层面为新媒体产业发展提供战略,策略建议。本研究选择了产业组织理论经典理论范式——哈佛学派SCP范式和芝加哥学派PCS范式做研究工具。开创于上世纪30-50年代的SCP理论范式作为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美国九个主要传统产业进行深入实证研究,构建了(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半世纪以来,SCP以及相关和修正观点,一直引导着美国产业的发展并为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指导。该理论及相关理论从上市80年代其进入中国后,各产业领域都曾出现一批研究成果,新媒体产业也不例外。但大部分成果并未对新媒体产业实践产生实质影响,更没有提出创新理论或方法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西方理论权威的盲目迷信,假设西方理论先天的正确性,其研究目的看似是利用西方理论研究本国问题,实则只是变相找方法印证这些理论;另一方面是对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本质、特点、创新、发展、趋势等预估不足,尤其考虑到新媒体产业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没有实践经验的学者确实有可能缺乏理论建构上的难度。鉴于此,本研究即便在确定对SCP理论使用的前提下,仍对该理论的研究适用性做了很大的保留。而研究结果证明了笔者的推断:运用哈佛SCP理论和芝加哥学派的PCS理论解释新媒体产业时,均出现了预热和结果不符合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笔者调整了预设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一方面积极考察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尝试对传统经典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本研究的逻辑如下:第一部分做资料整理收集,基本了解我国新媒体产业研究目前的现状和不足,确定本研究目标对象的范畴,研究立足点,研究成果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上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而确定研究思路,框架,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等。研究的第二部分对我们新媒体产业的整体现状,其结构,行为和绩效做了系统,全面的梳理;第三部分则指出传统产业理论在新研究对象情况下,解释力不足以及不足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提出新的研究范式并通过实际案例对范式进行推导;第五部分,用新的理论范式来检验新媒体产业的六大子行业,验证范式的合理性。在二零一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将新媒体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将以互联网为底层平台的新媒体产业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产业生态,这种生态涉及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个层面,是一种本质上的产业升级换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合理的理论,模型了解新媒体产业,知道其在行为,绩效,产业结构甚至和其他相关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关系,并基于此为国家宏观政策和企业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就当务之急。本研究的建构目的正是如此。
郑凡[7](2015)在《M运营商移动互联网流量经营战略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电信行业的核心力量,电信运营商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了整个通信行业的价值链,牢牢把控着终端用户的价值。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业务流量爆增,基础网络相应增加投入,而净利润却未增反降。为扭转局面,运营商竞相制定流量经营战略,开发流量产品,希望借此来重新获得竞争优势。本文对M运营商现有的流量经营战略进行剖析,研究其战略的定位与商业模式,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经营战略的调整方案以及相应商业模式的设计思路。按照移动互联网思维方式,创新的设计其流量经营产品,来重新赢得消费者。案例以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M运营商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是M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经营战略,其战略实质是帮助运营商在竞争不利的局面下实施转型。通过案例研究,指导我国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实现综合运营,在大数据、智能管道等新技术支撑下,创新商业模式,重新获得市场有利竞争地位。
金巍[8](2015)在《电信产业投资决策的智能评价模型分析》文中提出近几年,电信运营商面临着收入增速放缓、利润率下降、竞争日趋激烈、基础业务增长乏力、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的冲击以及电信运营商逐渐被边缘化等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主动求变以应对挑战和变局,纷纷提出了战略转型的目标。投资并购是电信运营商拓增收入、应对挑战和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横向投资收购进入潜在市场,实现电信运营商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提升企业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纵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领域,获取企业所需资源和能力,建立除语音和传统数据业务之外的内容与服务优势,布局移动互联网,丰富用户体验。电信运营企业属于产业更新换代比较快速的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提供支持。在互联网时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的电信行业正由传统通信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下,电信行业的投资形势更为复杂,既包括对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投资,又包括产业扩张方面的投资。其中,2013年全国电信业务固定资产投资已达3721.9亿元。借鉴国外电信企业运营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投资评价流程和制度,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科学决策、提升投资水平和国有资本的管理能力,满足创新的需求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流程完整的投资评估体系有利于督促投资管理部门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避免低效率投资造成的损失。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电信投资理论、投资智能模型、投资决策模型、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进行梳理,对现有理论和研究的不足进行整理。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理论一是按照分析思路逐步展开,主要针对系统的业务流程改造进行的,具体执行并没有做详细分析;二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只研究单向模型,针对反馈模型方面并没有细化研究分析;从研究方法来看,大部分参照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假说,而对于各省份的数据研究尚待深入。另一方面,研究的角度过于雷同,基本上都是对电信投资的当下状况进行模型研究,没有做详细的电信投资趋势分析和投资案例分析,对电信企业的下一步投资没有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因此,充分、深入研究电信投资决策问题对于电信科学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在经济学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整体分析了电信投资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Vodafone、日本DoCoMo、AT&T并购等全球电信企业投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外典型电信行业投资并购情况,分析投资并购动向和具体案例,研究相关趋势,分析了投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总结了横向、纵向等投资趋势,为公司投资机会拓展提供支撑。进而通过对亚太运营商、北美运营商、西欧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新领域案例分析,以指引电信企业未来投资方向,并为投资过程中如何科学评估提供研究基础。再次,为了使电信投资项目前评估后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本文以模糊数学方法为基础建构了电信投资项目前评估后评价体系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创新性的解决了项目评估前和执行后评价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并提供不断修正的过程,根据反复实践数据使得评价模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保障。本文还创新性地建立了适合电信行业投资分析的博弈模型,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模型分析得出,单个电信企业通过投资增加自身发展的同时,如果不能够充分考虑行业的博弈反应,一己的强大不仅引发行业的重复投资,也可能导致行业整体负效应。最后,为了使本文对投资决策的研究工作更具系统性,本文对电信投资的宏观决策与区域均衡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入分析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电信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系统结构方程,分区域考察了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价值,在肯定电信投资对经济发展价值的同时,为电信投资的宏观决策提供了辅助的支撑观点。综上,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数据和模型分析为手段,以电信行业投资评价为切入点,将电信行业市场结构变化作为影响因素,分析论证了电信运营商投资决策行为,力图实现建立科学的投资增长点的发现模型、对电信投资的项目进行跟踪评价以及建立既定市场结构的期权博弈分析方法等三方面目标。
邵爱萍[9](2014)在《中国移动微博业务商业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应用,Web2.0业务风靡全球,微博作为web2.0应用的典型代表,以其信息即时、快捷、简洁、开放等特性获得大众青睐,已成为继博客、IM、BBS、Email之后的第五种网络交流方式,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互联网最热门应用之一。截止到2013年,中国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5亿,每天在微博上活跃的用户超过1亿。然而与微博业务迅速发展的速度及日益高涨的人气不相符的是,微博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困扰中国微博行业及微博运营企业的难题。随着国内网络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使用微博,真正的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的发布消息和分享互动。移动端微博(简称移动微博)将移动终端和互联网进行了无缝连接,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的明星。这让中国的微博商业化探索又提供了一种可能。本文从分析中国微博行业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微博发展历程追溯、PEST环境分析、国内微博行业竞争情况分析,再结合微博用户的特征、需求,总结和探索了中国微博目前发展的情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以国内最大的微博运营商——新浪微博和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微博业务进行实例研究,总结和分析了两家微博运营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与不足,最后结合移动互联网新时代下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特征提出了移动微博的商业模式优化建议并对未来盈利模式进行了拓展与展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期望能够对中国微博业务商业化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徐政健[10](2014)在《通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主导作用变化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语音和短信为主要标志的2G移动通信,在2009年开始演进为以高速无线传输、多元化智能终端、应用丰富和便捷支付为标志的3G移动通信;运营商持续大规模的网络部署和定制智能终端,极大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在2G时代,运营商坐拥海量用户和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收费手段,形成了“用户入口+收费分成”的“围墙花园”模式,完全主导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3G通信技术革命性地拓展了无线带宽和终端处理能力,二者结合所产生的移动性和身份识别效应,促使产业环境深刻变革;应用开发者与推广平台、终端厂商、金融服务商和通信运营商聚焦终端用户的博弈更加复杂。苹果公司开创了“终端+APP商店”模式;iOS与Android统一了手机应用基础环境;智能终端使移动支付方便且高效,不再依赖运营商代收费来实现支付的业务闭环业已构成;产业本身从用户入口和支付两个环节旁路运营商入口,由此运营商丧失了对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主导,沦为通信“管道”;产业链中各主体向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稳固和提升自身产业地位;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通信技术的进步。本文从技术进步角度研究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关键变化与演进趋势,从而得出结论:(1)通信技术和移动金融的进步是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变化的根本原因;(2)应用服务提供商及其IM/SNS应用将主导产业价值链,运营商被边缘化主导权旁落。同时给出依托自身固有优势资源的对策:(1)为改变被管道化不利局面,运营商必须全面系统性建设智能管道,将用户和应用分等级计费;(2)开放自有平台能力和移动用户群的LBS+海量行为数据给应用开发商,利用大数据理念打造面向精准营销的新商业模式,将数据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3)运营商应依托移动通信网络开展云计算、近场支付等优势业务、激活网下营业渠道、利用固有资源优势,主动构建互利生态环境、与其他产业参与主体形成共赢发展的新型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二、万网推出短信增值新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网推出短信增值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产业已是发展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生力军 |
1.1.2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
1.1.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发展实践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保护论 |
2.1.2 产业控制论 |
2.1.3 产业国际竞争论 |
2.1.4 产业安全理论 |
2.2 产业安全的分类与评价体系 |
2.2.1 产业安全的分类 |
2.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3 互联网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网络经济和网络产业 |
2.3.2 互联网产业 |
2.3.3 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安全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 |
3.1 互联网产业相关概念 |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界定 |
3.1.2 互联网产业经济特征 |
3.2 对产业安全的再思考 |
3.2.1 产业安全观的形成及演变 |
3.2.2 互联网安全观的形成 |
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界定 |
3.3.1 互联网产业安全概念提出 |
3.3.2 互联网产业安全特点 |
3.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类型 |
3.4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4.1 互联网产业安全形成的系统论分析 |
3.4.2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
4.1 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
4.1.1 垄断性市场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
4.1.2 市场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 |
4.1.3 管理主体分散 |
4.1.4 资源供给不足 |
4.1.5 非均衡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
4.2 产业竞争力现状 |
4.2.1 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 |
4.2.2 区域产业同构化 |
4.2.3 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 |
4.3 产业控制力现状 |
4.3.1 企业融资依赖外国资本 |
4.3.2 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 |
4.3.3 利用外资政策偏差 |
4.4 网络安全现状 |
4.4.1 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 |
4.4.2 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
5.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
5.1.1 基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基于产业经济学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2.1 对既有研究的再思考 |
5.2.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 |
5.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 |
6.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6.1.1 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步骤 |
6.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1 指标设计思路 |
6.2.2 指标体系建立 |
6.3 数据、权重及结果分析 |
6.3.1 数据说明 |
6.3.2 指标权重设置及计算方法 |
6.3.3 计算结果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互联网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国外经验 |
7.1.1 以技术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
7.1.2 强化网络安全促进产业安全的英国经验 |
7.1.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安全的德国经验 |
7.1.4 增强产业控制力促进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
7.2 对我国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启示 |
7.2.1 建立保护互联网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7.2.2 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安全 |
7.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
7.3 本章小结 |
8 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
8.1 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
8.1.1 优化管理体制 |
8.1.2 完善支持互联网业发展的资本市场 |
8.1.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8.1.4 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 |
8.2 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
8.2.1 建立并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
8.2.2 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8.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
8.3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
8.3.1 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
8.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数字赋能和价值共创视角下电信运营商能力开放策略演化分析 ——以中国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信能力开放平台 |
2.1.1 平台 |
2.1.2 开放平台 |
2.2 价值共创 |
2.2.1 价值共创的概念研究 |
2.2.2 价值共创的实证研究 |
2.3 数字赋能 |
2.3.1 赋能理论 |
2.3.2 数字赋能 |
第三章 案例描述 |
3.1 中国移动能力开放平台介绍 |
3.2 1.0阶段(2000-2009): 移动梦网——2G时期的能力开放 |
3.3 2.0阶段(2009-2016): 移动应用商场——3G时代的能力开放 |
3.4 3.0阶段(2017—):能力开放商店——4G时代的能力开放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数字赋能视角下的移动能力开放演化 |
4.2 价值共创视角下的移动能力开放演化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5.1 结论与实践意义 |
5.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NH交易中心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战略理论与电商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战略管理理论 |
第二节 战略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
第三章 石化产品B2B的发展环境 |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宏观发展环境 |
第二节 B2B电商的行业发展环境 |
第三节 NH交易中心的公司竞争环境 |
第四章 NH交易中心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NH交易中心的概况 |
第二节 NH交易中心的业务模式 |
第三节 NH交易中心的竞争优势 |
第四节 NH交易中心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NH交易中心的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
第二节 NH交易中心的战略选择 |
第六章 NH交易中心的发展战略实施 |
第一节 完善信息服务,增加会费收入 |
第二节 丰富交易服务,增加佣金收入 |
第三节 拓展金融服务,增加利息收入 |
第四节 探索大数据服务,增强平台竞争力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概念界定 |
1.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的概念界定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重点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2 媒介进化论与媒介技术发展 |
2.1 媒介进化论的基本内涵 |
2.1.1 媒介进化论的理论基础 |
2.1.2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体及信息 |
2.1.3 保罗·莱文森的修正:人驾驭移动数字媒体 |
2.1.4 移动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进化 |
2.1.5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传媒业态的变化 |
2.2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媒介发展 |
2.2.1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 |
2.2.2 传媒业态的历史变革 |
2.3 媒介进化与媒介技术的关系 |
2.3.1 媒介技术对传播遗传基因突变的影响 |
2.3.2 技术对大众传播时空特性的影响 |
3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移动互联网发展 |
3.1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实因素 |
3.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因素 |
3.1.2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社会需求 |
3.1.3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市场支持 |
3.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传媒业态 |
3.2.1 移动数字媒体产生的基础条件 |
3.2.2 移动数字媒体的发展过程 |
3.2.3 移动数字媒体重塑传媒新业态 |
3.2.4 移动数字媒体新业态的全景考察 |
3.2.5 移动数字媒体的优势特征 |
3.3 移动互联网推动下的媒体业态发展趋势 |
3.3.1 移动数字媒体发展空间不断扩展 |
3.3.2 移动数字媒体技术革命快速发展 |
3.3.3 移动数字媒体加速媒体轻化 |
3.3.4 移动数字媒体加速产业化 |
4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生态与社会影响 |
4.1 移动互联网对传播生态的影响 |
4.1.1 移动数字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 |
4.1.2 移动数字技术驱动新型媒体生态圈形成 |
4.2 移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生态的影响 |
4.2.1 构建新型舆论传播体系 |
4.2.2 众声喧哗的复杂舆论场 |
4.2.3 不可忽略的舆论引导局限性 |
4.3 移动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4.3.1 更加智慧的民生信息服务 |
4.3.2 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 |
4.3.3 强调用户价值的粉丝经济 |
4.3.4 颠覆传统模式的精准营销 |
4.4 移动互联网对精神文化的影响 |
4.4.1 快节奏、浅层次的阅读习惯 |
4.4.2 个体化、草根性的网络共欢 |
5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优化与引导 |
5.1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优化 |
5.2 移动互联网的政策引导 |
5.2.1 移动数字媒体当前管理现状分析 |
5.2.2 关于移动数字媒体引导和规范的建议 |
5.3 移动互联网的媒体自律与用户自律 |
5.3.1 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用户中心时代的媒体责任 |
5.3.2 媒体责任:自律基础上的自由 |
5.3.3 移动数字媒体的社会责任:自律与把关人角色的强化 |
5.3.4 用户的社会责任:基于自律的个性化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6)结构,行为还是绩效: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范畴与目标 |
1.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1.2 研究的对象与范畴 |
1.1.3 研究的主要目标 |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所使用的主要理论资源 |
1.3.1 西方新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
1.3.2 我国新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
1.3.3 产业组织理论中西方演进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整体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整体研究框架 |
1.5 研究力图实现的创新 |
2 我国新媒体产业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研究 |
2.1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2.1.1 市场结构分析概述 |
2.1.2 我国新媒体产业生态环境和格局研究 |
2.1.3 我国新媒体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2.1.4 我国新媒体产业行业壁垒研究 |
2.1.5 我国新媒体产业差异化策略研究 |
2.2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2.2.1 我国新媒体产业投融资行为研究 |
2.2.2 新媒体产业的并购行为研究 |
2.2.3 新媒体产业资本运作的特点和趋势 |
2.2.4 我国新媒体产业创新行为研究 |
2.2.5 我国新媒体产业产业融合研究 |
2.3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绩效分析 |
2.3.1 传统产业绩效研究的基本方法 |
2.3.2 传统框架下新媒体产业绩效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新媒体产业市场分析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拷问 |
3.1 SCP分析范式及其基本命题 |
3.2 从SCP到PCS |
3.3 我国新媒体产业现实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冲突 |
3.3.1 哈佛学派SCP理论在新媒体产业研究中的局限性 |
3.3.2 芝加哥学派PCS理论在新媒体产业研究中的局限性 |
3.3.3 其他学派范式在新媒体产业研究中的局限性 |
4 —种新的分析范式:行为-绩效-结构 |
4.1 新媒体产业的特征与传统分析范式的修正 |
4.1.1 新媒体经济的特征与特性 |
4.1.2 新媒体产业的特征和特性 |
4.1.3 新媒体产业发展环境的特殊性 |
4.2 新媒体产业“市场行为”的重新定义 |
4.2.1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行为”的局限性 |
4.2.2 新媒体产业中对“市场行为”的新分类 |
4.3 基于“市场行为”的市场绩效分析 |
4.3.1 新媒体企业创新行为数量和绩效具有强依附关系 |
4.3.2 新媒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绩效具有强依附关系 |
4.4 基于“市场行为“的市场结构分析 |
4.4.1 新媒体企业行为导致改产业相对复杂垄断竞争结构 |
4.4.2 新媒体企业行为如何导致寡头垄断产业结构 |
4.4.3 创新型企业的大量涌入导致产业竞争结构 |
4.5 “行为-绩效-结构“分析范式的提出 |
4.5.1 以腾讯发展模式为例 |
4.5.2 修正后的CSP理论框架 |
5 行业分析和案例研究——运用CSP理论研究新媒体产业各子行业及案例分析 |
5.1 运用CSP理论研究互联网媒体行业 |
5.1.1 中国互联网媒体现状综述 |
5.1.2 互联网媒体行业市场行为对绩效的影响 |
5.1.3 案例对比分析:凤凰新媒体和央视新媒体CSP解释 |
5.2 运用CSP理论研究网络游戏产业 |
5.2.1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现状综述 |
5.2.2 网络游戏行业的行为对绩效,产业结构的影响 |
5.2.3 案例分析:腾讯游戏的市场行为及绩效研究 |
5.3 运用CSP理论研究在线视频业务 |
5.3.1 中国在线视频行业现状 |
5.3.2 在线视频行业行为对绩效,产业结构的影响 |
5.3.3 案例分析:爱奇艺市场行为及绩效研究 |
5.4 运用CSP理论研究电子商务 |
5.4.1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现状综述 |
5.4.2 电子商务行业行为对绩效,产业结构的影响 |
5.4.3 阿里巴巴市场行为对绩效和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运用CSP理论研究即时通讯 |
5.5.1 我国即时通讯行业现状概述 |
5.5.2 用CSP理论研究腾讯QQ和微信 |
6 我国新媒体产业CSP研究总结 |
6.1 CSP理论得以成立的原因 |
6.2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行为 |
6.3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绩效 |
6.4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结构 |
6.5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7)M运营商移动互联网流量经营战略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M运营商的发展历史与经营现状 |
2.1 M运营商发展历史 |
2.2 M运营商近年经营现状 |
2.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行业融合 |
2.4 M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遇的挑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运营商的流量经营战略 |
3.1 M运营商流量经营战略的定位-构建智能信息管道 |
3.2 M运营商流量经营战略主要商业模式 |
3.3 后付费流量产品的开发及市场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运营商移动互联网流量经营战略分析 |
4.1 现有流量经营战略的积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
4.2 M运营商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4.3 M运营商在流量经营方面的SWOT分析 |
4.4 M运营商流量经营战略创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运营商流量经营商业模式创新 |
5.1 移动互联时代商业模式的定位 |
5.2 M运营商流量经营商业模式创新 |
5.3 M运营商创新商业模式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运营商流量经营战略创新的启示 |
6.1 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身定位与转型 |
6.2 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战略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
6.3 移动互联流量商业模式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
6.4 案例启示-运营商的去电信化之路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电信产业投资决策的智能评价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价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框架及逻辑结构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重点和创新 |
1.4.3 研究的关键难点 |
第2章 电信投资决策相关理论、方法与模型研究 |
2.1 投资项目决策理论 |
2.1.1 概述 |
2.1.2 投资项目决策的基本要求 |
2.1.3 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 |
2.1.4 投资项目决策的方法 |
2.1.5 投资项目决策的保证体系 |
2.2 实物期权理论 |
2.2.1 概述 |
2.2.2 利用实物期权方法进行企业投资决策的一般分析方法 |
2.2.3 实物期权与企业的战略投资决策 |
2.2.4 应用实物期权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
2.2.5 建立灵活的投资决策系统 |
2.3 博弈论及其应用 |
2.4 帕累托最优理论、模型及应用 |
2.5 纳什均衡模型 |
2.6 电信投资决策方法 |
2.6.1 现金流折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 |
2.6.2 投资决策分析基本要素 |
2.6.3 项目投资前评价的基本方法 |
2.6.4 项目投资后评价的基本方法 |
2.7 智能分析评价及模型 |
第3章 国内外电信业投资发展及趋势分析 |
3.1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及其经济效应 |
3.2 典型电信企业投资决策案例分析 |
3.2.1 英国沃达丰电信公司 |
3.2.2 日本 NTT DoCoMo |
3.2.3 美国 AT&T |
3.3 电信行业投资并购趋势分析 |
3.3.1 电信行业发展态势 |
3.3.2 电信运营商通过投资并购实现战略转型 |
3.3.3 国际电信运营商横向投资趋势 |
3.3.4 国际电信运营商纵向投资趋势 |
3.3.5 大型互联网公司投资并购趋势 |
第4章 电信投资项目决策评估、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引入模糊组理论完善电信投资决策 |
4.1.1 模糊理论 |
4.1.2 模糊组理论 |
4.1.3 实例分析 |
4.2 评估评价体系中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投资前评估,投资后评价体系 |
4.2.2 评价模型设计 |
4.2.3 实例验证 |
4.3 小结 |
第5章 电信投资中博弈模型及其应用 |
5.1 实证分析模型 |
5.1.1 企业博弈模型 |
5.1.2 专家系统 |
5.2 实例验证 |
5.3 投资优化案例 |
5.4 小结 |
第6章 电信投资与区域均衡发展 |
6.1 计量经济模型及数据、变量的选取 |
6.1.1 理论模型设定 |
6.1.2 计量模型设定 |
6.1.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6.2 实证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9)中国移动微博业务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关于国外微博的研究 |
1.2.2 关于国内微博的研究 |
1.3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微博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2.1 微博的定义及特点 |
2.1.1 微博与移动微博的定义 |
2.1.2 微博的功能及特点 |
2.1.3 移动微博的功能及特点 |
2.2 微博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
2.3 微博在国内的发展环境分析(PEST分析) |
2.3.1 政治环境 |
2.3.2 经济环境 |
2.3.3 社会文化环境 |
2.3.4 科技环境 |
2.3.5 环境分析小结 |
2.4 国内微博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
2.4.1 从行业内竞争来看 |
2.4.2 从供应方和购买者看 |
2.4.3 潜在新进入者 |
2.4.4 替代品 |
2.4.5 竞争分析小结 |
2.5 中国微博用户的特征及需求分析 |
2.5.1 微博用户的特征分析 |
2.5.2 用户分类及产品需求分析 |
2.5.3 用户分析小结 |
第三章 微博商业模式标杆研究 |
3.1 商业模式定义及包含要素 |
3.2 商业模式的创新 |
3.3 国外微博典型商业模式借鉴——以Twitter为例 |
3.4 国内重点微博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
3.4.1 新浪微博 |
3.4.2 移动电信运营商微博 |
3.5 本章分析小结 |
第四章 移动端微博商业模式设计建议 |
4.1 新时代下有哪些新技术和新应用 |
4.1.1 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趋势 |
4.1.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热门应用 |
4.2 新形势下的移动微博商业模式设计建议 |
4.2.1 移动微博业务未来的定位设想 |
4.2.2 移动微博产品服务优化建议 |
4.2.3 移动微博运营优化建议 |
4.2.4 移动微博营销推广创新建议 |
4.2.5 移动微博盈利模式拓展建议 |
4.3 移动微博商业模式优化的实施保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通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主导作用变化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逻辑框架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链基础理论综述 |
2.1.1 价值、价值链及价值创造 |
2.1.2 产业链 |
2.1.3 产业链与价值链 |
2.1.4 产业链论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应用 |
2.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3 移动互联网发展及产业链分析 |
3.1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分类与概述 |
3.2 移动互联网产业参与主体分析 |
3.2.1 通信运营商 |
3.2.2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商/提供商 |
3.2.3 应用商店/平台及其核心能力 |
3.2.4 移动终端用户与用户体验 |
3.3 移动互联网发展特点 |
3.3.1 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快速膨胀 |
3.3.2 移动互联网产业分工更加细化 |
3.3.3 移动互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快速变化 |
3.3.4 移动互联网产品边界相互渗透融合 |
3.4 第二代移动通信时期通信技术与产业特点 |
3.5 2G 时代通信运营商占据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关键位置 |
3.6 2G 时代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形成分析 |
3.7 从 2G 到 3G 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环境的变化 |
3.7.1 从 2G 到 3G 的网络数据传输技术的飞跃 |
3.7.2 从 2G 到 3G 的终端处理能力的飞跃 |
3.7.3 从 2G 到 3G 的整体支付环境的极大改善 |
3.7.4 3G 时代应用推广平台功能强大而丰富 |
3.8 3G 时代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与形成 |
3.8.1 3G 时代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驱动要素分析 |
3.8.2 3G 时代移动互联网产业环境变化分析 |
3.8.3 3G 时代移动互联网产业能力开放分析 |
3.8.4 3G 时代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形成 |
4 移动通信运营商产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
4.1 移动通信运营商拥有的主要优势资源分析 |
4.1.1 移动通信网络及其多种功能 |
4.1.2 用户信息与入口及其衍生用户数据 |
4.1.3 强大的云计算与服务能力 |
4.1.4 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络与销售体系 |
4.1.5 成熟的商业模式与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 |
4.2 其他市场参与主体优势分析 |
4.2.1 灵活的市场化机制 |
4.2.2 不断试错随时修改的研发体系 |
4.2.3 扁平化的管理体系与灵敏的反应机制 |
4.2.4 灵活的投资与分配机制 |
4.3 通信运营商与市场化主体的竞争分析 |
4.4 通信运营商产业链定位回归 |
5 通信运营商避免被管道化对策分析 |
5.1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
5.2 通信运营商发展智能通信网络才能不被管道化 |
5.2.1 “流量经营”的困惑 |
5.2.2 反思运营商现有经营措施 |
5.3 发挥自身固有优势的应对之策 |
5.3.1 按照用户等级与流量 QOS 等级化收费 |
5.3.2 有偿合法开放位置服务(LBS)接口 |
5.3.3 有偿合法开放用户网络行为数据 |
5.3.4 大力发展基于运营商网络的移动云计算业务 |
5.3.5 积极发展移动近场支付 |
5.3.6 移动运营商营业厅转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展望 |
6.2 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积极变化 |
6.2.1 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拟成立国家基站公司 |
6.2.2 移动通信运营商积极与虚拟运营商合作 |
6.2.3 电信联通发售理财产品 |
6.2.4 中国移动推出自有品牌手机 |
6.3 展望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6.3.1 移动运营商的业务发展前景分析 |
6.3.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万网推出短信增值新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郭轶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数字赋能和价值共创视角下电信运营商能力开放策略演化分析 ——以中国移动为例[D]. 李康桥.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4]NH交易中心发展战略研究[D]. 艾承宏. 厦门大学, 2017(05)
- [5]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D]. 尚明洲. 武汉大学, 2016(01)
- [6]结构,行为还是绩效: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D]. 李倩. 武汉大学, 2015(03)
- [7]M运营商移动互联网流量经营战略的案例研究[D]. 郑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5)
- [8]电信产业投资决策的智能评价模型分析[D]. 金巍. 吉林大学, 2015(08)
- [9]中国移动微博业务商业模式研究[D]. 邵爱萍.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8)
- [10]通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主导作用变化及其对策研究[D]. 徐政健. 宁波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