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定县高陂镇村民文化生活与教育事业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坤[1](2020)在《江西万安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现如今,以民俗活动为圆心的创意产业是文化市场的重要运行模式和艺术品产生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挖掘自身文化价值,开展城市文化活动。创意开发者从主体创意、群落整合以及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入手,对可创造性的传统民俗产品进行策划、包装、宣传,进而转变为更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共享的节庆文化产品,不仅是一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同时也营造了城市文化氛围,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人类学称其为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变迁的形象体现,是民俗文化在当代的再诠释,它构建了民族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桥梁。因此,民俗文化涉足于节庆活动已经是城市振兴发展的重要议题。“儿郎灯会”是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具有千年底蕴的民俗活动,属于江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习俗保存着丰富的传统演艺习俗和民间工艺,且形态完整、仪式古朴、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在节日上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傩舞、龙灯、虾蚣灯以及麒麟狮象灯等艺术展演,也可以欣赏到年画、纸扎等造型类艺术,是融音乐、舞蹈、美术和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艺术活动。20世纪60年代,受政治影响该活动被迫中断,为了应时代之需,万安“儿郎灯会”被开发为城市文化艺术节,成为创意文化产业的代表。但是,由于各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和政府以及管理开发人员采取的策略不同,各地对于民俗文化开发的现状参差不齐,多数地区的艺术节仍然处于千篇一律的复制模式,缺乏地方特色。本文通过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的民俗活动“儿郎灯会”为个案对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以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的管理机制和成功经验作为重点研究方向,提出对于民俗文化艺术节的开发要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民俗文化的本体研究。历史渊源、开发现状以及民俗文化中的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态艺术进行细致区分,着重分析艺术节表演内容的文化价值和开发意义。如是否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否有利于开发,是否开发的过程会损坏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等等。另一方面是对于文化艺术节的管理机制和开发策略研究。主要对于演艺内容、演艺流程管理策划的基本要素、传播推广要素以及资金的来源、组织的管理和开发策略等几个要素着重分析。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运用历史思维,对民俗“儿郎灯会”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内在逻辑进行思考,对其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其次,对于儿郎文化艺术节中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表演内容进行论述,把握艺术节与民俗文化、艺术节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以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的管理机制进行分析。最后,运用辩证思维法,对于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进行论述,并作出前瞻性思考。第一章节是绪论部分,主要对民俗活动儿郎灯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研究的重难点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等问题进行论述,该章是研究万安儿郎文化艺术节的基础工作。第二章节首先介绍了儿郎文化产生的文化语境,主要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进行简要论述;其次,介绍了儿郎文化艺术节的缘起,对儿郎文化艺术节的核心内容“儿郎灯会”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最后对两届儿郎文化艺术节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章主要通过前期晚会内容和仪式内容两个方面介绍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的演出内容。第四章介绍了演出活动策划的基本要素,演出活动的宣传媒介,并对于演出的筹资形式和营销方式做了简要论述。第五章主要提出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优势进行简要论述,最后对万安儿郎文化艺术节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辛萌[2](2017)在《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革命根据地(中共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社会教育是在抗战与中共革命的大背景下实施的,具有鲜明的战时性和工具性特点,即社会教育必须为全民抗战和中共革命的现实服务。社会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生活教育三大方面。其不仅传授知识于根据地民众,亦通过社会教育改变民众的精神文化面貌,进而推动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革。研究其内在组织机理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我们观察根据地社会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全景,亦可为当代社会教育提供某些历史启示。本文遵循“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宗旨,通过分析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力图展现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之原貌,试图跳出以往“政策——效果”的传统研究范式,将更多关注点聚焦于基层社会教育在根据地乡村的具体运行、社会教育对普通群众的施教效果、群众对社会教育接受过程等方面,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使研究有“筋骨”有“血肉”。本文正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第一章概述了抗战之前中国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脉络,梳理了战前山西社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形。第二章考察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背景。在山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苏区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已取得显着效果并形成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苏区与陕甘宁边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其教育思想核心是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办学。苏区社会教育经验为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三章阐释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制度安排,主要围绕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行政机构、组织机理三方面展开论述。第四章检视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运行实践,重点分析了识字教育的相关方针政策、运行措施,冬学运动发起、组织机构、目标任务、教学方法、教育内容、实施效果,以及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中共在敌占区的社会教育等,其中既有对创新模式——儿童冬学的个案研究,亦有对其他社会教育施教机构如民众学校、民族革命室、民教馆、俱乐部、大众黑板报,以及以往研究中鲜少论及的人民文化馆、文化合作社、冬学运输队、五台山喇嘛社会教育、学习站等的探讨。第五章研究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义务教员和教材。教师和教材是社会教育的基本要素,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教师称之为义务教员,其是教师存在于根据地时期的一种特殊形式。本章从义务教员的选拔培训、学历水平、阶级成分、模范教员评选标准及奖励、师资培训班等方面对社会教育的义务教员进行了分析。社会教育教材是社会教育目标及任务的文字化展现,笔者对教材的篇章安排、内容选定、编排方法、课后练习题、以及讲授方法等方面做了详尽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即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乡村民众日常生活;篇章安排逐级递进,符合认知规律;运用唱词、插图等形式丰富教材内容;宣传中共方针政策与紧密配合根据地中心工作等。第六章阐述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即从农村戏剧团和女性社会教育两方面展开论述。农村戏剧团是通俗化、大众化的重要社教机构,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农村戏剧团通过演出教育群众,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戏剧团宣传中,演出剧目丰富多彩,农村戏剧团深受群众喜爱,剧团数量迅速增加。女性社会教育通过对妇女进行教育,使得女性获得解放,社会和家庭地位得到提升;关注女性婚姻,鼓励女性婚姻自主;对妇女进行生产、拥军和优抗教育,取得极好效果。第七章剖析了影响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因素。努力突破学界传统的研究视角,从山西革命根据地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心工作的转化、群众团体配合、学员自身努力、“精兵简政”和“三查三整”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考察了其对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影响,探究了各因素与根据地社会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田光辉[3](2016)在《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文中认为瓦乡人,是指居住在湖南省沅水中游及其支流流域,以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和古丈等县交界地带为主要分布区域且具有独特文化和语言“乡话”的族群。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瓦乡人人口达50多万人,其中沅陵县瓦乡人人口最多,达30多万人。瓦乡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族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瓦乡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族群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族群文化。根据湖南省《关于沅陵县民族成分遗留问题的批复》(湘族[1994]27号)文件,沅陵瓦乡人分别归属到苗族、土家族和汉族等民族之中。尽管大部分瓦乡人获得了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身份,有的瓦乡人家庭甚至存在汉族、苗族、土家族三种民族成分。但是,瓦乡人依然认同以独特文化和语言“乡话”为标志的瓦乡人族群身份,族群认同意识依然强烈。瓦乡人是一个曾在民族识别中存在广泛争议的族群,也是置身于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民族间的边缘族群。长时间的边缘族群身份使得瓦乡人淡化了民族身份意识,这让瓦乡人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成为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重要推力。瓦乡人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积淀着瓦乡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瓦乡人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瓦乡人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包括:抵御外侮、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安土重迁、热爱家乡的族群自尊意识;诚实守信、情义为本的为人处世规范;团结和睦、互助协作的社会关系法则;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族群自立之道等等。瓦乡人传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全力推进“四个全面”建设背景下,加强瓦乡人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有利于增强瓦乡人凝聚力,激发瓦乡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促进瓦乡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变迁是当今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有关瓦乡人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对瓦乡人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领域,有关瓦乡人传统文化变迁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也缺乏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事业的不断推进,原本相对封闭的瓦乡人社会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瓦乡人传统文化也正在发生变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等相关知识作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瓦乡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及其变迁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反思其得失,以期通过对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研究,可以弥补瓦乡人文化研究方面的缺失,同时,也为那些具备相似经历的边缘族群的文化研究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七个部分。导言部分阐明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并介绍了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采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等。第一章对瓦乡人历史源流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进行了系统地介绍。第二章通过对田野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分析,详细分析了瓦乡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及其当代变迁。第三章详细分析了瓦乡人政治、经济、婚丧寿诞、家庭与教育等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第四章重点分析了瓦乡人宗教信仰、节日文化、生产生活习俗、口头文学与表演艺术、思想观念等精神文化的当代变迁。第五章分析了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并从历史地理环境、教育、民族通婚、社会变革等方面分析了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视阈下瓦乡人的文化适应、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等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瓦乡人文化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文化的自我扬弃,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实现异质文化互动,从而形成新的进步的瓦乡人文化,实现瓦乡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罗金满[4](2016)在《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具有时间和空间两重属性。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文化空间现象、空间过程及规律的科学。以文化区域地理、文化发源、文化扩散、空间分布、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以及文化分区差异为主要研究主题和对象。戏曲文化地理是文化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大腔戏是明代弋阳腔入闽后与地域方言、民间宗教、民间音乐、歌舞以及木偶戏等相关因素融合形成的古老声腔剧种,流布于福建中北部的永安、大田、尤溪、沙县、南平、三明等县市,其历史悠久、渊源复杂、积淀丰厚、形态独特,至今仍为福建乃至全国戏曲保存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大腔戏的形成、发展、生存及分布与地域自然环境、行政区划、人口迁移、经济交通、宗族社会、地域方言、民间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在文化地理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戏曲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运用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音乐学、文献学等多门科学知识,采用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从大腔戏流行区的地理背景,大腔戏的发展历史与分布,大腔戏艺术形态的文化整合,大腔戏发展的文化生态,大腔戏发展的文化景观,以及大腔戏发展的分区差异等方面,对大腔戏发展的文化地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挖掘其丰富的文化蕴涵,探究其内在联系及规律,不仅是对大腔戏文化遗产进行及时抢救、挖掘和整理、研究,为其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经验与思考,而且是对戏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进行新的探索与开拓,从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借鉴。
毛敏[5](2016)在《文化遗产学视角下的土楼研究》文中提出土楼是一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巨构,以往学术界从建筑学、历史学等角度所展开的研究因为种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认为“文化遗产生命体”理论,可以指引我们对土楼展开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本文正是以“文化遗产生命体”的视角,以现状、时间、空间、结构、功能、定义和动力这“七大要素”为抓手,将历史学、建筑学、民族学、语言学、地理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和知识整合起来,进而真实还原土楼这一“文化遗产生命体”的完整发展历程。在土楼的现状分析中,我们先了解了作为世界遗产的46座土楼的基本面貌,以便对土楼的基本概念、面貌、特征有一个基本认识。然后我们在广泛收集材料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能看到的所有土楼按区县分别进行介绍,这一繁琐却基础的工作为我们后面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对土楼展开更为宏观也更为客观的研究,我们还对闽粤赣结合地带以福建土堡、五凤楼、围屋和围龙屋为代表的其它大型聚居性民居建筑进行了现状分析。在土楼的空间分析中,我们先进行了分布空间密度的分级,这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让我们从复杂的土楼分布情况中发现了规律性的结论,即土楼密集分布区很可能是土楼的起源区域。然后我们分别对土楼展开了地理、方言和行政空间的探讨,地理空间的探讨让我们得出土楼是一种“喜山”的建筑;方言空间的探讨让我们了解土楼居民更多的是客家人;行政空间的探讨提示我们土楼产生时代很可能介于南宋与明中期之间。在土楼的结构分析中,我们先对土楼的建造过程进行介绍,然后将土楼的结构分为防御、居住、生产和文化四大空间进行了解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土楼存在“同心圆模式”的结构布局。我们还分别对土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展开探讨,一方面我们认为土楼按外部形态可以分为方楼、圆楼和其它形式土楼三大类,其中圆楼和方楼并无先后之分,而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土楼按内部结构可以分为通廊式、单元式和通廊单元结合式三大类,其中通廊式和单元式并无地域或文化差异,而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在土楼的功能分析中,我们认为土楼主要具备居住、防御和文化三大功能,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我们还将土楼的各大功能与福建土堡、五凤楼、围屋和围龙屋进行比较,进而提出土楼既非防御功能最佳者,也非居住功能最佳者。最后我们对闽粤赣结合地带的大型聚居性民居建筑展开模式探讨,提出土楼属于“居防融合式”建筑。在土楼的定义分析中,我们先对土楼的不同定义、土楼不同的子概念及土楼的其它称谓展开辨析,然后对土楼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土楼是指那些防御空间和居住空间相融合,居住空间呈平等格局且以夯土墙和木结构共同承重的多层民居建筑。最后提出五凤楼以及非封闭式建筑不符合土楼定义,应当排除出土楼范畴。对土楼的起源和演变分析中,我们先对土楼起源相关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介绍和分析,又对当前学术界所流行的“唐宋起源说”和“明中叶起源说”展开辨析,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进而从明嘉靖年间土楼已经完全成熟、明嘉靖年间土楼已遍布闽西南、已有明代早期土楼的蛛丝马迹、行政空间演变给我们的暗示四个方面,提出土楼至迟在明早期就已产生,我们还认为土楼起源的原因是对防御功能的追求,土楼起源的地域是土楼密集分布区,最后我们呼吁土楼起源课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开展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对土楼的演变与动力分析中,我们认为可以将土楼这一“文化遗产生命体”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明早期~清雍正是土楼的生成期,其动力是对防御功能的追求;清乾隆~民国是土楼的高潮期,其动力是对适居功能的追求;新中国~改革开放是土楼的转型期,其动力是对聚居功能的追求。
吴卫[6](2014)在《福建小水电的第一次建设高潮(1949-196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比较全面地梳理了1949年至1965年期间福建省小水电第一次建设高潮前后的相关着述和文献资料,并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学、环境学、农学、林学、水电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福建小水电第一次建设高潮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过程特征以及对当时福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短短17年间,一大批小水电在全省各地建成并广泛服务于农村的生产生活,不仅深刻改变了福建农村的社会经济面貌,而且促成了福建小水电南北两个发展中心并立局面的确立。这场小水电建设高潮还令福建的小水电从此跻身全国领先的行列,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在研究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有三个重点必须明确。首先,必须重视民国时期福建水电事业的历史贡献,作为福建小水电事业的先驱者,它为当时福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不可磨灭,其留下的水电站、水文勘测资料、技术经验、人才队伍以及管理模式等等,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次,必须明确这场小水电建设高潮是由三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有机整体。第一阶段处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这段时期,以小水电的复苏和准备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处于“大跃进”时期,以小水电的普及和推广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以小水电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为主要特征;最后,必须认识到这一时期福建小水电的成就和教训也证明了小水电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必须继续坚持自建、自有、自管的兴办方针,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予以科学的规划和指导。
向华[7](2013)在《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交界处的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的民歌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旋律音调结构为切入点,对不同种类、不同区域的土家族民歌进行了整理收集。在对每一类土家族民歌的分析研究中,主要选取局内人认可的代表曲目进行分析,力图协调文化承载者和研究者的不同视角,以理论联系实际、田野调查综合已有文献的态度面对课题的每项工作,同时注重其音乐变迁的环节,力图客观地透过音乐形态对土家族民歌的功能、族性特征、形成缘由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加以阐释。本论文分八章予以论述:第一章土家族概况,第二章土家族古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三章土家语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四章西南官话土家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五章土家族儿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六章土家族劳动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七章土家族丧葬歌曲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八章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综合分析及其形成缘由之研究。本课题研究土家族旋律音调结构,旨在对纷繁多样的土家族音乐事象、多种多样的土家族民歌进行一个抽丝剥茧、逐层深入的研究,继而提炼出土家族民歌的族性特征。希望对特色渐失的土家族民歌的传承略尽绵薄,也希望对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有所贡献。
李俊杰[8](2013)在《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福建土楼中开发最早的永定土楼世遗地受到世人的瞩目,这里除了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土楼之外,更有蕴含在土楼以及土楼聚落里浓郁的客家文化。永定作为纯客家县,其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不仅仅是对土楼建筑景观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然而,如今人们对世遗地中的土楼,这种独特的民居建筑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正面临着扭曲、淡化甚至消失的危险。永定土楼是客家文化的具体表现,没有了客家文化的凝结,土楼本身也便失去了灵魂,因而对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加强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此背景,对永定土楼世遗地开展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针对如何在对土楼世遗地景观进行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既展示其独特的建筑魅力,又能够反映出其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提升永定土楼世遗地整体景观内涵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深入调查了解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体现及其保护现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及实地考察,对永定土楼世遗地的相关概念及基本概况进行阐述。(2)对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出客家文化的基本内涵“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内化,以及特殊的移民文化”,对客家文化的特征及保护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主要特征包括显着的社会性、鲜明的时空性、历史的传承性、内容的广博性四点,其保护价值在于其具有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景观价值五个方面。(3)通过对永定土楼世遗地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理论指导,深入剖析客家文化在土楼聚落景观中的表现,总结出永定土楼世遗地聚落景观的四大特点顺风顺水的聚落选址、提升品质的风水林营造、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聚落景观及朴实自然的聚落景观色彩,展现了客家文化对土楼聚落建设的指导和影响。深入剖析客家文化在土楼建筑景观中的体现,从奇特的聚居方式、天人合一的建筑形制、朴实完美的建筑细节处理、坚固的防卫系统及催人奋进的匾额楹联五个方面全面展示客家文化在土楼建筑中的蕴含,证实了永定土楼与客家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此外还对客家文化在宗教信仰、民俗活动、饮食文化、语言歌谣等对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丰富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进一步强调了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保护与客家文化保护传承相辅相成的重要性。(4)在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景观设计学、景观生态学、园林工程、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提出了基于客家文化背景下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五大保护原则,即就地保护原则、整体保护原则、生态优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及合理开发原则。通过对实地调研过程中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保护现状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客家文化在永定土楼世遗地的留存问题进行思考。(5)对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保护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分析例举出了在世遗地景观中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七条相应的保护实施途径,具体包括:恢复生态,保存土楼聚落格局;修旧如旧,恢复土楼建筑原貌;与时俱进,改善土楼基础设施;深入挖掘,营造客家文化氛围;提炼符号,树立品牌景观形象;拓展渠道,完善解说宣传系统;互动开发,增加文化交流途径。并以永定洪坑民俗文化村景观规划为案例对客家文化在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的传承进行研究,为基于客家文化背景下的土楼世遗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也为其他世遗地及其背景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高雅玲[9](2012)在《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保护研究 ——以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无数古村落,他们不仅包括构成村落本身的建筑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还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生活积淀,反映了村落形成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古村落景观记录着人类发展前进的足迹,承载着村落文明的根源,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加剧,这种田园般的古朴生活被不平衡的生产活动打破,古村落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经济发展的时代,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而且有利于文化的积淀和文脉的传承。本论文选定“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进行调查研究。福建土楼村落不仅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建筑”,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福建土楼村落景观的特色,以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同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和智慧。福建土楼村落在同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同时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山区民居,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古朴的乡村景观,是人们利用自然建设家园的高超智慧和丰富经验的体现,对现代的城市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福建土楼古村落的保护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土楼村落各景观要素类型和特点的挖掘,有利于土楼村落景观的更新延续,对土楼村落的保护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阅读,探究福建土楼村落在福建省的分布,以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针对福建土楼的具体情况,从“文化因素、地理因素、历史因素”三方面分析福建土楼聚落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2)以土楼古村落景观的内涵为主线,在对福建土楼古村落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福建土楼村落的基本构成要素,概括为: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历史人文要素等。同时通过图解分析的方式,深入分析土楼村落景观的特色,以及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特征。另外,总结分析土楼古村落景观的内涵和土楼古村落的营建理念。(3)在概括分析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其潜在的生态设计手法和地域性景观的营建手法,及其对当代园林设计的意义。(4)在景观设计学、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园林工程技术、景观生态学、环境容量学、遗产类景观保护与开发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提出了古村落景观保护设计原则:还其本色、整体保护、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脉传承、合理开发。在对福建土楼古村落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其保护现状和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并针对各类景观要素提出保护设计的思路。(5)在上述关于土楼古村落景观基础研究和保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保护规划案例”进行分析。
黄荣英,傅献群[10](2007)在《完善村民自治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福建省龙岩市村民自治现状及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深入福建省龙岩市市、县、乡、村四级有关组织及干部、村民,采取座谈访谈、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等多种调查方法,在分析福建省龙岩市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村民自治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对策思考。
二、永定县高陂镇村民文化生活与教育事业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定县高陂镇村民文化生活与教育事业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万安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1.5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章 儿郎文化艺术节的形成 |
2.1 儿郎文化艺术节的文化语境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历史人文环境 |
2.2 儿郎文化艺术节的缘起与基本概况 |
2.2.1 儿郎文化艺术节的缘起 |
2.2.2 儿郎文化艺术节的发展现状 |
2.2.3 儿郎文化艺术节的开发模式 |
2.3 两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的比较分析 |
第3章 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的演出内容 |
3.1 前期的晚会策划及表演内容 |
3.1.1 晚会活动策划 |
3.1.2 晚会表演内容 |
3.2 节日仪式流程与表演内容 |
3.2.1 仪式流程 |
3.2.2 仪式表演内容 |
第4章 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的管理机制分析 |
4.1 演出活动策划的基本要素 |
4.1.1 宗旨的拟定与主题的选择 |
4.1.2 剧目与演出团队 |
4.1.3 活动选址与商务合作 |
4.1.4 筹资 |
4.2 活动的传播媒介 |
4.2.1 内部宣传 |
4.2.2 媒体宣传 |
4.2.3 政府宣传 |
4.3 儿郎文化艺术节的组织管理 |
4.3.1 组织架构设置 |
4.3.2 民间组织、演出团队与服务组织 |
第5章 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管理机制的创新思考 |
5.1 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2 万安儿郎文化艺术节的发展建议 |
5.2.1 完善并优化相关体制 |
5.2.2 通过名家名作效应促进品牌化 |
5.2.3 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集群 |
5.2.4 保护与开发并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节目单 |
附件2 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部分道具使用情况 |
附件3 万安“儿郎灯会”传承人概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架构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抗战之前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脉络 |
二、战前山西社会教育鸟瞰 |
第二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背景 |
一、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解放区的发展 |
二、苏区经验的传承与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诉求 |
第三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制度安排 |
一、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 |
二、社会教育的行政机构 |
三、社会教育的组织机理 |
第四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运行实践 |
一、识字教育的实施 |
二、冬学运动的开展 |
三、民众教育机构的设立 |
四、学校兼办社会教育 |
五、中共在敌占区的社会教育 |
第五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教学装备 |
一、义务教员 |
二、教材 |
第六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两个“特点” |
一、农村戏剧团的主体作用 |
二、女性社会教育的广泛开展 |
第七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影响因素 |
一、战争形势的变化 |
二、中心工作的转换 |
三、群众团体配合 |
四、学员自身努力 |
五、“精兵简政”和“三查三整”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化变迁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化变迁研究现状综述 |
(三)瓦乡人文化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采用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采用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五、关键概念界定、主要观点、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关键概念界定 |
(二)主要观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四)不足 |
六、田野点概貌、田野调查情况和有关事项说明 |
(一)田野点概貌 |
(二)田野调查情况 |
(三)有关事项说明 |
第一章 瓦乡人历史源流及其传统文化植根的环境 |
一、瓦乡人历史源流 |
(一)瓦乡人的族源 |
(二)瓦乡人的族称与族属 |
(三)瓦乡人的族群意识 |
(四)瓦乡人主要聚居区域隶属沿革 |
(五)新中国成立后瓦乡人的人口与分布 |
二、瓦乡人传统文化植根的环境 |
(一)瓦乡人传统文化 |
(二)瓦乡人传统文化植根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三)瓦乡人传统文化植根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瓦乡人物质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服饰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服饰的特点 |
(二)瓦乡人服饰文化的当代变迁 |
二、饮食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饮食习俗 |
(二)瓦乡人饮食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三、居住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传统住房的式样与建造 |
(二)居住文化的当代变迁 |
四、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的当代变迁 |
(一)传统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 |
(二)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的当代变迁 |
五、生产生活用具的当代变迁 |
(一)生产生活传统用具 |
(二)生产生活用具的当代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瓦乡人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政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地区传统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 |
(二)瓦乡人政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二、经济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地区传统的经济制度概况 |
(二)瓦乡人经济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三、婚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婚姻制度文化 |
(二)瓦乡人婚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四、家庭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家庭制度文化 |
(二)瓦乡人家庭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五、丧葬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丧葬习俗 |
(二)瓦乡人丧葬习俗的当代变迁 |
六、寿诞礼仪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寿诞礼仪 |
(二)瓦乡人寿诞礼仪的当代变迁 |
七、教育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教育 |
(二)瓦乡人传统教育的功能 |
(三)瓦乡人教育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瓦乡人精神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宗教信仰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信仰 |
(二)瓦乡人地区外来宗教 |
(三)瓦乡人宗教信仰的当代变迁 |
二、节日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节日文化 |
(二)瓦乡人节日文化的当代变迁 |
三、生产生活习俗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生产生活传统习俗 |
(二)瓦乡人生产生活习俗的当代变迁 |
四、口头文学与表演艺术的当代变迁 |
(一)瓦乡人传统口头文学 |
(二)瓦乡人传统表演艺术 |
(三)瓦乡人口头文学与表演艺术的当代变迁 |
五、思想观念的当代变迁 |
(一)价值观念转变 |
(二)维权意识增强 |
(三)健康观念增强 |
(四)审美观念转变 |
(五)思维方式转变 |
(六)文化意识增强 |
(七)族群认同强化 |
(八)国家认同强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影响因素与模式 |
一、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 |
(一)国家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 |
(二)积极吸收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其他文化 |
(三)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巨大变化 |
(四)族群语言传承面临极大挑战 |
(五)不和谐文化因素增多 |
(六)变迁程度不平衡 |
(七)同质化倾向明显 |
(八)具有不可逆与可引导性 |
(九)按由外到内的层次递进 |
二、影响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因素 |
(一)地理环境 |
(二)教育 |
(三)大众传媒 |
(四)族际通婚 |
(五)社会变革 |
(六)国家政策 |
(七)经济与技术发展 |
三、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模式 |
(一)文化涵化 |
(二)文化传播 |
本章小结 |
思考与讨论 |
一、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视阈下瓦乡人的文化适应与文化自觉 |
(一)瓦乡人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适应 |
(二)瓦乡人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文化自觉 |
二、瓦乡人文化的未来——在调适中发展 |
(一)瓦乡人的文化发展 |
(二)在文化调适中寻求社会发展 |
三、瓦乡人的族群认同及其对族群理论的启示 |
(一)瓦乡人是一个多民族复合体 |
(二)瓦乡人的族群认同 |
(三)瓦乡人族群认同对族群理论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B 调查问卷(节选) |
(4)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大腔戏流行区的地理背景 |
第一节 政区概况 |
第二节 自然地理 |
第三节 人口迁移 |
第四节 社会经济与交通 |
第二章 大腔戏的发展历史与分布 |
第一节 大腔戏的文化渊源 |
第二节 大腔戏的发源与形成 |
第三节 大腔戏的兴衰与扩散、萎缩 |
第四节 永安一路大腔戏的分布 |
第五节 南平一路大腔戏的分布 |
第六节 大腔戏的分布特征 |
第三章 大腔戏艺术形态的文化整合 |
第一节 声腔音乐整合 |
第二节 演出剧目整合 |
第三节 舞台艺术整合 |
第四节 大腔戏的艺术形态 |
第四章 大腔戏发展的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地域方言生态 |
第二节 宗族社会生态 |
第三节 民间宗教信仰生态 |
第五章 大腔戏发展的文化景观 |
第一节 演艺民俗景观 |
第二节 演出场所景观 |
第三节 文化遗产景观 |
第六章 大腔戏发展的分区差异 |
第一节 大腔戏不同文化区的划分 |
第二节 大腔戏的区域差异 |
第三节 区域差异缘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任务及研究成果 |
致谢语 |
个人简历 |
(5)文化遗产学视角下的土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本课题学术史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构成 |
第一章 土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世遗土楼的现状介绍 |
第二节 其它土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三节 土楼周边其它大型聚居性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 |
第二章 土楼分布空间的多元探讨 |
第一节 土楼分布区的空间密度分级 |
第二节 土楼分布区的地理空间分析 |
第三节 土楼分布区的方言空间分析 |
第四节 土楼分布区的行政空间分析 |
第三章 土楼的解构分析与专题探讨 |
第一节 土楼的修建过程 |
第二节 土楼的解构分析 |
第三节 方楼与圆楼共生共存 |
第四节 通廊式与单元式前后相继 |
第四章 土楼功能的分析与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土楼的三大功能 |
第二节 与周边其它大型聚居性民居建筑的功能比较 |
第三节 土楼功能的模式探讨 |
第五章 土楼定义的辨析与再认识 |
第一节 土楼相关定义的辨析 |
第二节 土楼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三节 两种不应纳入土楼范畴的建筑类型 |
第六章 土楼起源和演变新探 |
第一节 起源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对“唐宋起源说”和“明中叶起源说”的辨析 |
第三节 对土楼起源的推断 |
第四节 土楼的演变与动力 |
结语 |
附表:典型土楼信息一览表(按时代排序)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6)福建小水电的第一次建设高潮(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福建水电事业的奠基(1921——1949) |
第一节 20世纪2、30年代水电事业的萌发 |
第二节 抗战时期水电事业的新趋势 |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水电事业的继续发展 |
第四节 民办水电与公办水电的特点和关系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福建水电在全国的地位和特点 |
结语 |
第二章 福建小水电的复苏和兴起(1949——1957) |
第一节 从复苏走向兴起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小水电的复苏情况 |
二、福建小水电迅速走向兴起 |
第二节 福建小水电迅速兴起的原因 |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积淀是重要前提 |
二、中央政府对小水电的关注和引导是决定性因素 |
三、福建省委对小水电的积极推动是重要原因 |
四、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兴办小水电的热情是直接原因 |
第三节 面临的困难及克服办法 |
第四节 福建历史上首个小水电发展中心的形成 |
结语 |
第三章 福建小水电的建设高潮(1958——1960) |
第一节 “水主火辅”与水利、电力两部合并及其影响 |
第二节 “大跃进”推动下的福建小水电建设 |
一、“全民办电”和“小土群”方针的提出 |
二、福建省对“全民办电”和“小土群”方针予以积极响应 |
三、“全民办电”和“小土群”在福建小水电建设中的体现 |
第三节 福建小水电的建设高潮 |
一、小水电在全省各县遍地开花 |
二、小水电人才培训体制的“大跃进” |
第四节 小水电大大推动了福建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 |
第五节 问题与反思 |
结语 |
第四章 福建小水电发展中心南北并立局面的形成 |
第一节 以永春县为代表的福建南部小水电发展中心继续发展 |
一、对“大跃进”时期永春县小水电发展情况的考察 |
二、“大跃进”时期晋江专区其他各县的小水电发展成果 |
第二节 以建瓯县为代表的福建北部小水电发展中心的兴起 |
一、对“大跃进”时期建瓯县小水电发展情况的考察 |
二、福建北部小水电发展中心形成的原因 |
第三节 福建南、北两个小水电发展中心的差异比较 |
结语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福建小水电(1961——1965) |
第一节 福建小水电在调整中继续发展 |
一、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福建小水电的发展情况 |
二、福建小水电发展的新机遇 |
三、福建小水电发展的新特点 |
第二节 福建小水电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原因 |
一、中共中央和水电部对小水电建设方针进行了适时调整 |
二、福建省委和水电厅对小水电的整顿取得了成效 |
结语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7)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已完成的田野调查工作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局限 |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几点说明 |
第一章 土家族的历史及居地 |
第一节 土家族的居地 |
一、土家族居地与顽强团结的土家人 |
二、土家族居地的河流与开朗的土家人 |
第二节 土家族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家族古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梯玛神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尚氏老坛演唱之梯玛神歌 |
二、向氏老坛演唱之梯玛神歌 |
三、彭氏老坛演唱之梯玛神歌 |
第二节 摆手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土家摆手的“舞” |
二、土家摆手的“乐” |
三、土家摆手的“歌” |
第三节 茅古斯中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家语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龙山县土家语山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有梯玛调元素的土家语山歌 |
二、一般土家语山歌 |
第二节 永顺县土家语山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其他地区土家语山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湖北来凤县土家语山歌 |
二、湖南张家界市土家语山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南官话土家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湖南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湘西自治州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 |
二、张家界地区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 |
第二节 湖北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宣恩土家族高腔山歌 |
二、鹤峰土家族山歌 |
三、松滋县土家族山歌 |
第三节 贵州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第四节 重庆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家族儿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摇篮歌与哄儿歌 |
第二节 咚咚喹歌调儿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家族劳动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土家族劳动号子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土家族船工号子 |
二、土家族石工号子 |
第二节 土家族薅草锣鼓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一、鄂西南土家族薅草锣鼓 |
二、湘西北土家族薅草锣鼓 |
三、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薅草锣鼓 |
四、贵州土家族薅草锣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家族丧葬歌曲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
第一节 撒叶儿嗬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其他土家族丧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结构综合分析 |
第一节 土家族民歌之旋律音调结构族性特征总结 |
一、旋律音调结构上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和动态变迁性 |
二、旋律音调结构在多样性基础上仍体现出较明显的族性特征 |
第二节 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之形成缘由研究 |
一、旋律音调结构与语言 |
二、旋律音调结构与地理 |
三、旋律音调结构与习俗 |
四、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性格素质 |
五、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审美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申遗”成为了热潮,世遗地备受关注 |
1.1.2 “福建土楼”顺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发的“土楼热” |
1.1.3 客家文化在福建本土文化中的独特性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为永定土楼及客家文化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1.2.2 为客家文化在土楼世遗地景观中的表达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
1.2.3 为世遗地景观的保护与营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模式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世遗地保护及客家文化保护传承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4.3 永定土楼研究现状 |
1.4.4 客家文化及其保护传承的研究 |
2 永定土楼世遗地研究基础 |
2.1 永定土楼世遗地相关概念 |
2.1.1 世界遗产 |
2.1.2 世界文化遗产 |
2.1.3 福建土楼 |
2.2 永定土楼相关概况 |
2.2.1 地理环境 |
2.2.2 分布概况 |
3 客家文化源流及保护价值 |
3.1 客家文化形成及发展 |
3.1.1 客家及客家文化 |
3.1.2 客家民系迁移历史 |
3.1.3 客家文化形成及发展 |
3.2 客家文化特征分析 |
3.2.1 显着的社会性 |
3.2.2 鲜明的时空性 |
3.2.3 历史的传承性 |
3.2.4 内容的广博性 |
3.3 客家文化的保护价值 |
3.3.1 社会价值 |
3.3.2 生态价值 |
3.3.3 经济价值 |
3.3.4 人文价值 |
3.3.5 景观价值 |
4 客家文化在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的体现 |
4.1 客家文化在土楼聚落景观中的体现 |
4.1.1 顺风顺水的聚落选址 |
4.1.2 提升品质的风水林营造 |
4.1.3 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聚落景观 |
4.1.4 朴实自然的聚落景观色彩 |
4.2 客家文化在土楼建筑景观中的体现 |
4.2.1 奇特的聚居方式 |
4.2.2 天人合一的建筑形制 |
4.2.3 朴实完美的建筑细节处理 |
4.2.4 坚固的防卫系统 |
4.2.5 催人奋进的匾额楹联 |
4.3 客家文化在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的其他体现 |
4.3.1 宗教信仰 |
4.3.2 民俗活动 |
4.3.3 饮食文化 |
4.3.4 语言歌谣 |
5 客家文化在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的保护和传承 |
5.1 客家文化及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保护现状 |
5.1.1 客家文化及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保护内容 |
5.1.2 客家文化及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保护现状 |
5.2 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施理论依据 |
5.2.1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 |
5.2.2 景观设计学相关理论 |
5.2.3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
5.2.4 园林工程相关理论 |
5.2.5 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 |
5.3 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施原则 |
5.3.1 就地保护原则 |
5.3.2 整体保护原则 |
5.3.3 生态优先原则 |
5.3.4 以人为本原则 |
5.3.5 合理开发原则 |
5.4 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施途径 |
5.4.1 恢复生态,保存土楼聚落格局 |
5.4.2 修旧如旧,恢复土楼建筑原貌 |
5.4.3 与时俱进,改善土楼基础设施 |
5.4.4 深入挖掘,营造客家文化氛围 |
5.4.5 提炼符号,树立品牌景观形象 |
5.4.6 拓展渠道,完善解说宣传系统 |
5.4.7 互动开发,增加文化交流途径 |
5.5 案例分析:以永定洪坑民俗文化村景观规划为例 |
5.5.1 项目背景 |
5.5.2 规划思路 |
5.5.3 规划定位 |
5.5.4 规划策略 |
5.5.5 分区规划 |
6 结论、创新及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保护研究 ——以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范畴 |
1.4 古村落保护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4.3 土楼古村落景观保护研究概况 |
2. 福建土楼古村落基础研究 |
2.1 古村落景观的相关概念 |
2.1.1 村落 |
2.1.2 古村落 |
2.1.3 古村落景观 |
2.1.4 土楼 |
2.2 福建土楼相关概况 |
2.2.1 地理环境 |
2.2.2 分布概况 |
2.3 福建土楼聚落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分析 |
2.3.1 文化因素 |
2.3.2 地理因素 |
2.3.3 历史因素 |
3. 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研究 |
3.1 土楼古村落的基本构成要素 |
3.1.1 自然环境要素 |
3.1.2 人工环境要素 |
3.1.3 历史人文要素 |
3.2 土楼古村落景观特色分析 |
3.2.1 自然环境景观特色分析 |
3.2.2 人工环境景观特色分析 |
3.2.3 历史人文景观特色分析 |
3.3 土楼古村落景观空间形态及特色研究 |
3.3.1 生态的选址布局 |
3.3.2 丰富的街巷空间 |
3.3.3 宜人的水系景观 |
3.3.4 巧妙的厅井空间 |
3.3.5 变幻的台地景观 |
3.4 土楼古村落景观的内涵分析 |
3.4.1 生态意义 |
3.4.2 建筑意义 |
3.4.3 社会意义 |
3.4.4 人文意义 |
3.5 土楼古村落营建理念分析 |
3.5.1 风水术数 |
3.5.2 宗族礼制 |
3.5.3 宗教信仰 |
3.5.4 人文情感 |
3.5.5 安全意识 |
3.6 土楼古村落景观的营建对当代园林设计的意义 |
3.6.1 潜在的生态设计手法 |
3.6.2 地域性景观的营建手法 |
4. 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保护研究 |
4.1 古村落景观保护理论基础 |
4.1.1 景观设计学中古村落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4.1.2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基础 |
4.1.3 园林工程技术的相关理论 |
4.1.4 景观生态设计的相关理论 |
4.1.5 环境容量学理论 |
4.1.6 遗产类景观保护与开发理论 |
4.2 土楼古村落景观保护设计原则 |
4.2.1 还其本色原则 |
4.2.2 整体保护原则 |
4.2.3 以人为本原则 |
4.2.4 生态优先原则 |
4.2.5 文脉传承原则 |
4.2.6 合理开发原则 |
4.3 土楼古村落景观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 |
4.3.1 乡土建筑景观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 |
4.3.2 绿化环境景观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 |
4.3.3 人文环境景观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 |
4.4 土楼古村落景观分类保护设计思路 |
4.4.1 乡土建筑景观保护设计思路 |
4.4.2 绿化环境景观保护设计思路 |
4.4.3 人文环境景观保护设计思路 |
5. 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景观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
5.1 土楼民俗村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 |
5.1.1 地理环境 |
5.1.2 历史沿革 |
5.2 土楼民俗村景观资源现状 |
5.2.1 自然环境景观 |
5.2.2 人工环境景观 |
5.2.3 历史人文景观 |
5.3 土楼民俗村景观总体特色 |
5.3.1 山、水、村,景观层次丰富 |
5.3.2 山水萦绕,碧水青山 |
5.3.3 乡村野趣,民风淳朴 |
5.4 土楼民俗村保护规划目标与原则 |
5.4.1 规划目标 |
5.4.2 规划原则 |
5.5 土楼民俗村保护规划 |
5.5.1 保护内容与层次 |
5.5.2 保护规划框架 |
5.5.3 保护范围确定 |
5.5.4 景观保护规划 |
6. 结论、创新及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永定县高陂镇村民文化生活与教育事业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万安第二届儿郎文化艺术节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D]. 李玉坤.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2]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 辛萌. 山西大学, 2017(02)
- [3]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D]. 田光辉.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5)
- [4]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D]. 罗金满.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5]文化遗产学视角下的土楼研究[D]. 毛敏. 南京大学, 2016(05)
- [6]福建小水电的第一次建设高潮(1949-1965)[D]. 吴卫.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7]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D]. 向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8]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 李俊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9]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保护研究 ——以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为例[D]. 高雅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10]完善村民自治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福建省龙岩市村民自治现状及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A]. 黄荣英,傅献群. 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