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生态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岐[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郑智恒[2](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是完善石漠化治理的重要途径。对探讨生物结皮与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及补充石漠化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植物功能性状权衡及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协同演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环境修复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生态功能与土壤环境恢复的耦合关系及人工培育技术体系的建立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的毕节撒拉溪、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的关岭-贞丰花江为研究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试验、人工培植实验,实验分析、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探讨四种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影响并在实验室进行外源添加物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影响实验。综合分析苔藓结皮、混生结皮、地衣结皮和藻类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液和保水剂3种外源添加物对植物覆盖度、株高度和株密度的影响,重点阐明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机理,揭示外源添加物对人工培育生物结皮的影响机制,提出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环境改善技术及人工培育的相关技术,为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1)通过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试验,对比藓类结皮样地、混生结皮样地(苔藓、地衣和藻类混生,面积占比分别为5:3:2)、地衣结皮样地、藻类结皮样地下的土壤理化指标,藓类结皮样地和混生结皮样地>地衣结皮样地和藻类结皮样地。生物结皮能有效促进土壤的元素的积累,且对表层土壤影响最大,随着土层加深影响逐渐减小。就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影响而言,各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均有一定改良效用,藓类结皮和混生结皮对土壤中C、N、P、K等元素的影响较大,而地衣结皮和藻类结皮对土壤的理化性低于其它两类结皮。除了土壤的p H值外,土壤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均显着增加(P<0.05)。例如:撒拉溪示范区生物结皮覆盖下样地的土壤有机碳明显增长,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4.98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2.88g·kg-1。全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91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0.52g·kg-1。速效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28.91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21.01 g·kg-1。全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51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0.21g·kg-1。速效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4.85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31mg·kg-1。速效钾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是15.12 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9.12mg·kg-1。(2)通过在花江示范区的试验,对比藓类结皮样地、混生结皮样地(苔藓、地衣和藻类混生,面积占比分别为5:3:2)、地衣结皮样地、藻类结皮样地下的土壤理化指标,藓类结皮样地和混生结皮样地>地衣结皮样地和藻类结皮样地。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变化影响显着,且对表层土壤影响最大,随着土层加深影响逐渐减小。就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影响而言,各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均有一定改良效用,藓类结皮和混生结皮对土壤中C、N、P、K等元素的影响较大,而地衣结皮和藻类结皮对土壤的理化性低于其它两类结皮。除了土壤的p H值外,土壤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均显着增加(P<0.05)。例如:花江示范区生物结皮覆盖下样地的土壤有机碳明显增长,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3.52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82g·kg-1。全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75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0.45g·kg-1。速效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21.53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7.98g·kg-1。全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32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0.16g·kg-1。速效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2.31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78mg·kg-1。速效钾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18.58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6.35mg·kg-1。(3)通过外源添加物对人工培育生物结皮实验证明了合理运用添加剂能有效影响植被的生长发育,本次试验中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模式是最优的搭配方法。利用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外源添加物组合模式能有效提高植被的覆盖度、株高度、株密度等生长指标,其中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组合模式在60天快速培育期中使苔藓结皮的覆盖度达90%,株高度达8.2mm,株密度达135株/cm2以上。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外源添加物组合模式能有效构建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物结皮人工培育方法,形成相对应的人工培育理论与技术体系,丰富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4)根据研究调查已知两个示范区内土生种、石生种等生物结皮分布广泛,其中以藓类结皮与混生结皮为主。通过探索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作用,揭示了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意义。证明了生物结皮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恢复具有良好效用,通过运用人工培植技术构建生物结皮-林-灌-草一体化的技术体系,形成新型的植被修复模式。基于不同石漠化生境条件下利用生物结皮对土壤环境进行改善及修复,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植物群落生态稳定性的构建、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地承载力与抗侵蚀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为植被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石漠化地区这种恶劣生境下,生物结皮依靠其强大的可抗逆性与良好的生态修复功能成为环境治理的新型植物。未来可结合生物结皮与喀斯特岩溶过程的互作机制及生物结皮耐胁迫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稳定机制研究,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徐白鸽[3](202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甘肃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渴望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国共产党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在积极应对需要迫切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过程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为解决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尤其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治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甘肃为例展开论述。甘肃是我国西部地区较大的省份,生态环境比较薄弱,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边疆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甘肃省这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甘肃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为线索展开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目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概述,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征和意义。第三部分对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甘肃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其生态治理刻不容缓。第四部分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甘肃的实践研究。近年来甘肃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最后一部分为甘肃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选择,从道路选择、发展理念、政府作为、公众意识、制度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为今后甘肃生态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对策建议。
管子隆[4](2021)在《变化条件下黄土台塬地区小流域水文生态演变机理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台塬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形破碎、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严重,水文生态问题频发,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对原本脆弱的黄土塬区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以典型小流域为对象揭示黄土台塬地区水文和生态过程在变化环境下的演变机理对支撑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恢复建设的规划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台塬地区典型小流域—油房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1985~2015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以及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对应时期的水文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分别采用实际蒸散发模型和水量平衡结合法、变异系数法、水热耦合平衡方程以及实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ANPP)和潜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PNPP)求差法多种数学模型揭示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的响应过程,定量评估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和生态过程变化的贡献,同时采用区域水文生态模型RHESSys对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进行耦合模拟,从植被生态用水的角度探讨了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流域的水文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1985~2015年流域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值为528.7mm,流域年降水量无显着变化趋势,且不存在突变。流域平均气温为12.8℃,呈显着上升趋势。流域多年平均潜在蒸散发量为887.6mm,研究期内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且未发生明显突变。RCP2.6和RCP8.5情景下,未来不同时期流域降水均有所增加,气温同样存在升高趋势。(2)整个研究期内,农田为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均超过60%,其次为林地、草地和居工地。流域农田面积逐年减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流域土地利用的转移特征主要表现为农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入和转出,2000年之前土地利用变化单一,2000年之后土地利用变化趋于复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政策引导下的退耕还林、流域治理等人类活动。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流域土地利用构成同当前相似,农田仍然为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面积仍呈减少趋势,林地和居工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草地面积先增加后逐渐平稳。(3)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5.8mm,呈极显着性下降趋势(P<0.01),线性下降率达到0.98mm/a;流域植被NPP多年平均值为326.62 g C·m-2·a-1,呈极显着增长趋势(P<0.01)。年径流量同降水呈显着正相关;植被年NPP同气温呈显着正相关,而降水同滞后一年的植被NPP呈显着正相关。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得流域年径流量明显减少,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8.1%和198.1%。2000年前后两个阶段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NPP的影响完全相反,前一阶段会造成植被NPP降低,后一阶段则会造成植被NPP的增加且影响程度高于前一阶段。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2.7%和67.3%,土地利用变化是流域径流和植被NPP变化的主要诱因。(4)RHESSys整体上对月径流的变化模拟较好,模型在率定期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10.01%和0.77,验证期相应为-17.36%和0.71,RHESSys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油房沟流域的水循环过程。植被年NPP模拟值与MODIS NPP变化基本保持一致,纳什效率系数为0.60。模拟得到植被叶面积指数(LAI)空间分布与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基本吻合,RHESSys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油房沟流域的植被生态过程。流域多年平均植被生态用水量为456.0mm,呈显着上升趋势(P<0.05);植被生态用水在降水中所占比例多年平均值为86.5%,呈极显着上升趋势(P<0.01)且在2003年发生突变;生态恢复措施带来了径流量的减少和植被用水量增加的双重效应,流域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情景设置模拟分析得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89.4%和189.4%,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9.8%和70.2%,土地利用变化是流域径流和植被NPP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5)流域未来年径流量在不同情景下存在一定差异,除RCP8.5情景下2040s之外,其它各时期年径流量均有所减少。两种气候情景下未来流域植被年NPP无明显变化趋势,流域植被恢复也逐步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在两种气候情景下,流域植被雨水利用率(RUE)均呈现不显着下降的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0049/a和-0.0040/a,其原因主要与流域当前植被恢复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有关。RCP2.6和RCP8.5情景流域未来年均潜在蒸散发量分别为868.22mm和938.54mm,其中RCP8.5情景下线性倾向率高达9.48mm/a。两种气候情景下,流域干燥度指数(IA)在未来30年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表明油房沟流域在未来干旱状况有一定的加剧趋势。
姚文艺,刘国彬[5](2020)在《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的转变与发展对策》文中认为[目的]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简称"黄河国家战略")赋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使命,分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的重大挑战,旨在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黄河国家战略"的需求,结合长期的野外考察和学术研究成果,对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目标的转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探讨。[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70 a余的持续治理,黄河泥沙显着减少,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1)空间治理不均衡,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2)人工植被系统空间结构雷同化,生态系统不稳定;(3)缺乏景观格局优化配置,难以有效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由"绿"变"稳"的问题;(4)生态治理的功能性机制性问题凸显,影响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水土保持肩负着高质量发展根基的新使命,其本身也面临着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传统理论内涵和理念更新的重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严重制约生态治理效益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促进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对策。[结论]"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必将大大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研究应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生态保护治理的一系列关键科技问题,将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由低标准大面积治理转向精致和精准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袁和第[6](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高田[7](2020)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人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诉求使传统生态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新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形成了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治理、能源工业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研究视域,梳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分析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探析榆林市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能源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脱贫等方面的进展,剖析其绿色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榆林市发展的目标指向。因此,未来榆林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机制改革保障治理成果,坚持技术创新促进能源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通过教育宣传赋予农村发展新动能,积极行动为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促进西部跨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向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更新,为绘就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崭新图景提供有力支持。
张行[8](2020)在《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文中指出在多源风险与多边扰动下,恢复力是维持系统状态和服务的必有特性,生态脆弱区尤为如此。从最具操作性的景观尺度探究该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上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变化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影响机制,实践中提出社会—生态景观的适应性管理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将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格局—过程—尺度”基本理论与方法整合应用到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的研究中,按照“社会—生态景观阶段性特征分析——社会—生态景观扰动因子与适应性因子识别——多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多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间尺度关联性探讨——宏观与微观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与优化策略”的逻辑思路展开,探讨研究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过程与特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化变迁,不同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特征存在显着的差异性。经济体制转换阶段(1980-1990年)属于乡村发展调整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整体特征表现为乡村生态环境逐步变差,社会经济开始发展复苏、农业生产动力开始释放;市场经济起步发展阶段(1990-2000年)属于市场经济起步到“退耕还林”起始阶段,该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特征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生产经济粗放式发展,社会空间分化显现;早期生态治理阶段(2000-2009年),属于米脂县大规模“退耕还林”的核心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始推行,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治理深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2009-2018年)属于第二轮“退耕还林”阶段,该阶段生态环境显着改善,社会经济开始转向稳步发展方向,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构建了宏观层面的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时空演化。研究认为生态脆弱区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系统可分为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生产系统三大核心子维度构成,分析宏观层面米脂县2000-2018年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米脂县2000-2018年生态系统恢复力、社会系统恢复力、生产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着,且均有增强趋势。时间层面上,第一阶段(2000-2009年)三子系统恢复力变化显着,第二阶段(2009-2018年)变化相对缓慢;空间层面上,生态系统恢复力呈东-西走向的带状格局,社会系统恢复力呈北低、南高空间格局,生产系统恢复力呈中部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整体达到中等水平且空间分异显着,呈中间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与生态系统恢复力、社会系统恢复力、生产系统恢复力变化有明显协同关系。总体来说,区域社会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改善对区域整体景观恢复力的维持和提升起到关键的作用。“退耕还林”的实施、城镇化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不断提升的主要动力。并运用OWA方法设置情景,绘制出“不可持续导向型”、“维持现状型”和“可持续导向型”3种情景下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模拟图,从“不可持续导向型”到“维持现状型”、再到“可持续导向型”,预测的恢复力呈增强趋势且中等以上恢复力空间面积明显外扩。可以看出,系统适应性因素的重视更有利于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维持和提升,系统干扰性影响因素的增大更易诱导恢复力的下降。(3)以典型乡镇高渠乡为例,探讨微观层面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演化。与宏观尺度类似,从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生产系统三个层面构建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指标体系,分析高渠乡2012-2018年微观层面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演化。结果表明,微观尺度高渠乡2012-2018年各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着。生态系统恢复力呈东北-西南方向带状相间分布,社会系统恢复力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生产系统恢复力呈中部低、周边高的分布。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总体上升11.44%。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整体呈中部低、周围高的空间格局。三子系统变化与总的景观恢复力变化有正向性关系,三子系统恢复力变化协同关系显着。总的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文化的维系是乡村景观恢复力提升的基础,乡村产业经济的调整与发展是恢复力提升的动力。干扰因子对恢复力演化一直很重要,而适应能力因素对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影响有所提高,但干扰因子和适应能力因子交互有明显协同增强效应。(4)以典型乡镇高渠乡作为研究单元,通过栅格叠加方法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从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大小与恢复力变化趋势两个方面探讨微观与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间的尺度关联性。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关联性性一般,不同尺度恢复力状态不对应关系区域空间占比为48.64%。宏观尺度得出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空间状态分布结果,更有利于认识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空间趋势,而微观尺度空间分异更为复杂、精细。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变化趋势关联性性较好,不同尺度恢复力变化趋势完全对应关系与一般对应关系总的面积占比为76.89%。由于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由于受到的外部扰动因素多样,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差异较大,从而导致两个尺度之间的关联性不显着。此外,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与变化关联耦合性较高,完全耦合关系和较耦合关系的空间面积占比为87.17%。可见,景观系统状态与变化趋势间存在一定的对立与统一关系。(5)基于适应性管理理念提出了不同尺度的社会—生态景观的适应路径与策略。就宏观层面而言,以流域为基本评价尺度,从社会—生态景观子系统恢复力组合层面可以将米脂县流域发展权衡划分为5种类型区域:协同提升区、生态恢复区、社会发展区、生产优化区、综合整治区。就微观层面来说,根据乡村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大小和变化趋势特征,将研究区高渠乡各乡村景观分为优势发展型、优势稳固型、优势衰减型、新兴发展型、敏感脆弱型5大类。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应在充分认识各分区主要障碍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社会—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流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应充分识别微观不同乡村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短期变化评价为及时、适宜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姜凯斯[9](2020)在《生态治理背景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系统发展模式研究 ——以碾庄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黄土丘陵沟壑区多年生态保育工程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优化了区域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增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和服务功能,使区域整体发展趋于生态化、集约化和合理化,深深影响着当地村域系统的演变进程。已往研究中对村域聚落的生态学以及生态乡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从土地利用角度聚焦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复杂脆弱生态区村域系统的微观研究相对不足。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山上退耕还林、山下治沟造地”典型代表区—碾庄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勘察和调研走访的社会经济数据,利用ENVI、Arc GIS等软件技术,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土地利用动态转移特征以及建设用地演化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该流域村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过程及生态治理与村域系统发展的关系,阐明了生态治理对村域系统发展的影响机理,揭示了基于生态治理的乡村地域发展演变的特征与趋势,最后结合碾庄流域村域发展现存问题,关注乡村空间结构优化和拓展乡村空间功能,提出区域生态治理背景下的村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丘陵沟壑区生态型乡村建设提供参考。深入开展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变化和聚落发展规律的研究,探索乡村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重构的乡村转型发展之路,转变乡村地域单纯用于农业生产、向城市提供初级农产品和基础原料的角色,对优化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系统、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Landsat影像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建设用地重心变化来对村域格局演变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分析了碾庄流域2009—2018年10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主要发现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流域高程高、坡度大的坡耕地逐渐被林草地所替代,耕地开始向高程低、坡度缓的区域聚集,沟道坝地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大量的坡耕地及稀疏生态用地转化为林地,林地面积占比由2009年的由32.34%增加至2018年的50.88%,建设用地面积10 a间增加了近75%。另一方面,流域不同地形下的植被类型间转换存在差异,高程高、坡度陡的区域多发生林灌地与草地间的转换,而高程低和坡度缓的区域多发生建设用地和耕地间的转换,其中,流域沟谷川道及邻近水源的土地多转换为建设用地。(2)分析了碾庄流域村域系统时空演化情况。碾庄流域村域系统发展除了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制约更多的受到人为主导的作用,在政策、人口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村域聚落选址具有向土质优越地区趋近性、向沟性、向路性。聚落扩散与迁移呈现向流域东南和西南方向拓展的趋势。聚落建筑形式主要有旧址翻新、乡村“能人”资建以及政府出资盖楼,村民出地享购房优惠三种。(3)探讨了生态治理背景下碾庄流域村域系统发展模式。生态整治与生态治理战略对碾庄村域发展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耕种地更加集聚,为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可能;植被覆被提高,生态景观趋好;聚落规模扩展,为商服区发展提供了条件。根据当前村域发展的障碍因素和实际诉求,结合碾庄流域实际发展现状,提出有助于村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三点建议。建议一:充分利用新造耕地,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建议二:加强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议三:推进区域“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丁新辉[10](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生态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生态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生物结皮与土壤理化性质 |
(二)石漠化生物结皮与土壤理化性质 |
(三)生物结皮与培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一)生物结皮对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影响 |
2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
(二)生物结皮对花江-贞丰中-强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影响 |
2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
四 外源添加物对人工培育生物结皮的影响机制 |
(一)生物结皮的覆盖度变化特征 |
(二)生物结皮的株密度变化特征 |
(三)生物结皮的株高度变化特征 |
五 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环境改善技术研发 |
(一)石漠化地区现有的生物结皮共性技术 |
1 生物结皮培植技术 |
2 植物群落配置技术 |
3 喷播移植混交技术 |
(二)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关键技术研发 |
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物种优化调控技术 |
2 中度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群落配置技术 |
3 强度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物种筛选及培育技术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甘肃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述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
(二)尊重自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依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四)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生态文明 |
(五)共谋全球生态发展大局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 |
(一)整体性 |
(二)人民性 |
(三)实践性 |
(四)协同性 |
(五)时代性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意义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一、甘肃生态环境概况 |
(一)自然条件 |
(二)生态状况 |
二、甘肃进行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
(一)在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
(二)生态环境比较薄弱 |
(三)生态压力依然存在 |
(四)改善民生需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甘肃的实践 |
一、甘肃生态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
(一)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二)突出生态扶贫 |
(三)环保制度不断细化和完善 |
二、甘肃生态治理取得的重要成就 |
(一)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
(二)生态环境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
三、甘肃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部分人员环保意识薄弱 |
(二)生态文明建设受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
(三)政府监管存在不足 |
第四章 甘肃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选择 |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
(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五)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
(一)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
(二)大力推动绿色科技创新 |
(三)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
三、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
(一)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
(二)提高农村居民环保素质 |
(三)鼓励公众进行绿色消费 |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
(二)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 |
(三)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
五、推动生态治理体制机制建设 |
(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法治化 |
(二)严守生态红线 |
(三)将环保制度与生态经济制度相结合 |
(四)继续完善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
(五)切实贯彻公众参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变化条件下黄土台塬地区小流域水文生态演变机理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水文和生态及其相互作用 |
1.2.2 水文生态研究方法 |
1.2.3 流域水文和生态耦合模型 |
1.2.4 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和生态响应研究 |
1.2.5 黄土高原水文生态耦合研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基础数据收集与整编处理 |
2.2.1 地形高程数据 |
2.2.2 水文气象数据 |
2.2.3 植被和土地利用数据 |
2.2.4 MODIS遥感数据 |
第三章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分析 |
3.1 分析方法 |
3.1.1 线性倾向率 |
3.1.2 Mann-Kendall检验法 |
3.1.3 滑动t检验法 |
3.1.4 累积距平曲线 |
3.2 流域降水变化特征 |
3.2.1 降水统计特征 |
3.2.2 降水年际变化 |
3.2.3 降水年内变化 |
3.2.4 降水突变分析 |
3.3 气温变化特征 |
3.3.1 气温年际变化规律 |
3.3.2 气温年内变化规律 |
3.3.3 气温突变分析 |
3.4 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 |
3.4.1 潜在蒸散发年际变化规律 |
3.4.2 潜在蒸散发年内变化规律 |
3.4.3 潜在蒸散发突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预测 |
4.1 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 |
4.2 流域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4.2.1 流域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4.2.2 流域土地利用转移驱动力分析 |
4.3 流域未来土地利用预测 |
4.3.1 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Ca-Markov) |
4.3.2 CA-Markov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4.3.3 未来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域水文生态过程演变及其成因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水量平衡法 |
5.1.2 实际蒸散发计算 |
5.1.3 双累积曲线法 |
5.1.4 变异系数法 |
5.1.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影响的定量评价 |
5.2 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变化规律 |
5.2.1 流域径流变化规律 |
5.2.2 流域植被NPP变化规律 |
5.2.3 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突变分析 |
5.3 突变点前后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变化特征分析 |
5.3.1 突变点前后流域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5.3.2 突变点前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5.3.3 突变点前后流域水文和生态要素变化特征 |
5.4 流域水文生态过程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5.4.1 气象因子与流域水文和生态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5.4.2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的影响 |
5.5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变化的相对贡献 |
5.5.1 基于水热平衡原理的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
5.5.2 基于ANPP和 PNPP求差法的植被NPP变化归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RHESSys模型的油房沟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模拟 |
6.1 区域水文生态模型(RHESSys) |
6.1.1 模型介绍 |
6.1.2 模型空间架构 |
6.1.3 模型原理 |
6.2 输入数据及预处理 |
6.2.1 水文气象数据 |
6.2.2 地形高程数据 |
6.2.3 植被和土地利用数据 |
6.2.4 河网数据 |
6.2.5 土壤数据 |
6.2.6 空间层级图 |
6.2.7 模型数据前处理 |
6.3 RHESSys模型的构建 |
6.3.1 模型运行环境及计算平台 |
6.3.2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6.4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6.4.1 GLUE方法 |
6.4.2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
6.5 流域植被生态用水量的变化 |
6.5.1 植被生态用水量的定义 |
6.5.2 植被生态用水量的计算 |
6.5.3 流域植被生态用水量的变化 |
6.5.4 流域植被生态用水-降水关系分析 |
6.6 基于RHESSys的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和生态变化的贡献分析 |
6.6.1 RHESSys情景设置 |
6.6.2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 |
6.6.3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NPP变化的贡献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变化条件下未来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的响应 |
7.1 流域未来气候情景及土地利用分布 |
7.1.1 未来气候情景数据 |
7.1.2 流域未来气候变化特征 |
7.2 未来环境变化对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的影响 |
7.2.1 未来变化条件下流域径流的响应 |
7.2.2 未来变化条件下流域植被NPP的响应 |
7.3 未来流域水文和生态相互作用 |
7.4 油房沟流域未来干旱评估 |
7.4.1 流域未来潜在蒸散发变化 |
7.4.2 基于干燥度指数的干旱评估 |
7.5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措施建议 |
7.5.1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措施 |
7.5.2 流域生态保护措施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的转变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的关键问题 |
1.1 治理程度空间不均衡 |
1.2 人工植被系统空间结构雷同化 |
1.3 生态系统建设缺乏景观格局优化配置 |
1.4 治理措施功能缺位及定量评估缺失 |
2 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的转变 |
(1) 更新水土保持科学理念。 |
(2) 提升水土保持战略目标。 |
(3) 理清水土保持科技问题。 |
(4) 重构生态治理成效评估。 |
3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重大关键科学技术难题 |
(1) 植被稳定性与功能持续发挥机制。 |
(2) 黄河流域容许水土流失量的合理阈值。 |
(3) 典型区域和特殊情景下的土壤侵蚀规律。 |
(4) 区域尺度治理关键技术与优化布局。 |
(5) 基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
(6) 水土保持效益与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评估关键技术。 |
4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对策 |
(1) 开展高风险低治理区水土流失专项调查。 |
(2) 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顶层设计。 |
(3) 建立高效完善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机制。 |
(4) 建立“黄河国家战略”先行示范区。 |
(5) 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监管水平。 |
(6) 强化水土保持科技支撑作用。 |
5 结 论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成果 |
2.2 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2.2.1 绿色发展的含义 |
2.2.2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 |
2.2.3 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绿色发展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现状 |
3.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 |
3.1.1 生态环境恶劣 |
3.1.2 产业畸形发展 |
3.1.3 地区发展不平衡 |
3.1.4 城市建设落后 |
3.1.5 三农问题严重 |
3.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1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
3.2.2 能源工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3.2.3 居民绿色生活方式逐步推广 |
3.2.4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加强 |
3.2.5 绿色脱贫工作稳步开展 |
第四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4.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 |
4.1.1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短板 |
4.1.2 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困难 |
4.1.3 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滞后 |
4.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对策 |
4.2.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绿色发展目标 |
4.2.2 完善生态治理机制,保障治理成果 |
4.2.3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能源化工经济绿色发展 |
4.2.4 加强教育宣传,赋予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8)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概念的发展 |
1.3.2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评价研究 |
1.3.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尺度关联性研究 |
1.3.4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研究 |
1.4 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 |
1.4.1 相关概念辨析 |
1.4.2 相关基础理论 |
1.4.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理论框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理论框架构建 |
1.5.2 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过程与特征分析 |
1.5.3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及时空演化分析 |
1.5.4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关联 |
1.5.5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适应性管理与路径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1 宏观与微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1.7.2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尺度关联分析 |
1.7.3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及优化路径的探讨 |
第二章 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过程及特征 |
2.1 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农业生产概况 |
2.2 研究区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阶段划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经济体制转换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
2.2.3 市场经济起步发展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
2.2.4 生态治理早期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
2.2.5 生态治理深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 |
3.1 数据来源与空间化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空间化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权重得确定 |
3.2.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模拟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2 社会—生态景观子系统恢复力时空演化 |
3.3.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化 |
3.3.4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与子系统恢复力演化关系 |
3.3.5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情景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
第四章 微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化 |
4.1 数据来源 |
4.1.1 土地利用数据 |
4.1.2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 |
4.1.3 耕地地块权属数据 |
4.1.4 社会经济数据 |
4.2 研究方法 |
4.2.1 典型乡镇确定方法与原则 |
4.2.2 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地理探测器 |
4.3 结果分析 |
4.3.1 典型乡镇的结果确定 |
4.3.2 典型乡镇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及其特征 |
4.3.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化 |
4.3.4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的影响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4.4.1 结论 |
4.4.2 讨论 |
第五章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不同尺度关联性分析 |
5.1 尺度关联的基本原理 |
5.2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尺度关联方法 |
5.2.1 栅格叠加分析法 |
5.2.2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恢复力状态关联性分析 |
5.3.2 恢复力变化关联性分析 |
5.3.3 状态与趋势对应关系叠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第六章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与优化策略 |
6.1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内涵 |
6.2 研究方法 |
6.2.1 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研究方法 |
6.2.2 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研究方法 |
6.2.3 障碍度模型 |
6.3 结果分析 |
6.3.1 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 |
6.3.2 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生态治理背景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系统发展模式研究 ——以碾庄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
1.2.2 村域系统研究进展 |
1.2.3 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村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2.1 研究区域 |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生态治理背景下碾庄流域村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特征 |
3.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及精度验证 |
3.2 村域土地利用演化的总体特征 |
3.3 村域土地利用演化的动态转移特征 |
3.3.1 土地利用转移数量特征 |
3.3.2 土地利用转移维度特征 |
3.4 村域建设用地演化特征 |
3.5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村域系统演变的可行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治理背景下碾庄流域村域系统演化的时空特征 |
4.1 村域聚落空间演变历程 |
4.2 村域聚落空间演变特征 |
4.2.1 村域聚落选址特征 |
4.2.2 村域聚落扩散与迁移特征 |
4.2.3 村域聚落建筑形式特征 |
4.3 影响村域聚落空间演变的因素 |
4.3.1 政策因素 |
4.3.2 人口因素 |
4.3.3 区域产业发展因素 |
4.4 村域聚落空间演变趋势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生态治理背景下碾庄流域村域系统发展模式 |
5.1 生态治理与村域系统发展的关系 |
5.1.1 生态治理与村域生产生活的关系 |
5.1.2 生态治理与村域聚落建设的关系 |
5.1.3 生态治理与村域人口规模的关系 |
5.2 生态治理对村域系统发展的影响及现存问题 |
5.2.1 生态治理对村域系统发展的影响 |
5.2.2 村域系统发展存在问题 |
5.3 生态治理背景下村域系统可持续发展建议 |
5.3.1 可持续发展定义及内涵 |
5.3.2 充分利用新造耕地,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 |
5.3.3 加强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生态化 |
5.3.4 推进区域“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
2.1.1 评价目的 |
2.1.2 被评价对象 |
2.1.3 评价者 |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
2.1.5 权重系数 |
2.1.6 综合评价模型 |
2.1.7 评价结果 |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
2.3.1 事前评价 |
2.3.2 事中评价 |
2.3.3 事后评价 |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
2.4.1 确定研究范围 |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数据分析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
3.3.1 小区布设 |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3.3.3 典型相关分析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
4.1.1 治沙沙障比选 |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
4.3.1 评价对象 |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
4.4 小结 |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指标体系建立 |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
5.4 小结 |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研究方法 |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生态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生态治理研究 ——以延安地区为例[D]. 冯岐. 石河子大学, 2021
- [2]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D]. 郑智恒.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甘肃的实践研究[D]. 徐白鸽.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变化条件下黄土台塬地区小流域水文生态演变机理及保护研究[D]. 管子隆. 长安大学, 2021
- [5]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的转变与发展对策[J]. 姚文艺,刘国彬. 水土保持通报, 2020(05)
- [6]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D]. 高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8]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D]. 张行. 西北大学, 2020(07)
- [9]生态治理背景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系统发展模式研究 ——以碾庄流域为例[D]. 姜凯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土壤改良论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