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药的合理配伍和禁忌(论文文献综述)
梁冰清,朱珺,袁雍[1](2021)在《2019—2020年我院中西药联用处方分析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评价2019—2020年该院中成药联用西药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信息系统中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中西药联用处方437份,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评价及通报公示制度》、《医院处方点评规范》(试行)等对中成药联用西药处方是否合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437份处方中,中西药联用不合理50份(11.4%),不合理原因均为化学性配伍禁忌,儿科、呼吸科、耳鼻喉科、肿瘤科不合理处方占比较高。结论我院中西药联用处方存在不合理,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以避免配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朴晶竹[2](2020)在《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文中指出目的:以现代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理念为切入点,以临床医疗核心主体-医、药、护、患为研究对象,开展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情况及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医药护患不同的服务需求、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提出改进中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的思考及建议,以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依托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近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发展与改革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对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为后续调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专家咨询法:咨询临床药学及中药临床药学、医学统计学、中药合理用药方面的专家及医院领导,充分吸收专家及领导的合理建议,制定研究方案及调研体系框架,并修改完善调研问卷相关细节。(3)问卷调研法:基于文献分析、政策梳理、问卷设计、专家论证、预调研等工作,以医、药、护、患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一般情况、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评价、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及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等内容展开调研。医药护问卷以网络问卷星调研的形式发放回收,患者问卷以现场调研的形式发放回收,并将问卷信息录入至Excel 2010,建立Access数据库。(4)数据分析方法:将调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以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回收医药护问卷2469份,其中有效问卷2469份,问卷有效率100%;回收患者问卷1272份,其中有效问卷1125份,问卷有效率88.44%;回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问卷505份,其中有效问卷505份,问卷有效率100%;三套问卷共回收4246份,其中有效问卷4099份。调研发现:(1)中药临床药师专业技能有限,人员配置不足。我国中药临床药师学历普遍较高,但毕业专业以中药学为主,且大多没有经过正规中药临床药师培训而直接从业,缺乏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与思维及临床实践技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有限。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师配备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量,并且根据地区、医院类型和等级呈现不均衡。②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有待加强,缺乏中医药特色。由于中药临床药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公众对中药临床药师认知度不足,我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药学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层次较低,中药特色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也有待加强,并且根据地区、医院类型和等级呈现不均衡。(3)医药护患对中药临床药师认可度高,药学服务需求各有不同。医药护患对中药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需求度高,期望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医疗为其提供指导与帮助。医药护患不同主体对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不同,并且根据不同科室呈现差异性。(4)中药临床药师培训方法与模式尚待规范。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刚刚起步,目前培训效果有所显现,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个别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有待加强,带教组设置有待规范,培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待丰富,临床实践安排不足,没有突出中医药特色等。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现代药学服务理念,结合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相关背景对医、药、护、患展开问卷调研,调研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信息量大,结果具有参考价值,确保了我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及需求调研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基于调研提出的思考与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提升中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提供指导,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
李玥[3](2020)在《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研究》文中认为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表明产品信息的各种表述和指示的统称,对保健食品而言,产品标识应当包括产品名称、原料、辅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保健功能、食用量及食用方法、规格、贮藏方法、保质期、注意事项等内容。随着国民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需求的激增与保健食品市场的扩大是必然趋势,而消费者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要做到正确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产品只能依靠保健食品标识这一途径获取产品信息。因此,保健食品标识的本质就是告知消费者“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果”之间的关系,只有科学合理的保健食品标识才能促使保健食品行业良性发展,为国民健康保驾护航。如今保健食品市场中具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产品数量居所有功能类别首位,故本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梳理功能声称中具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依据国家原卫生部《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客观总结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在标识信息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原因,为建立符合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及应用规范的表征体系与生活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对1996年至2019年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注册的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进行检索,搜集其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类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并进行筛查、汇总、统计。依据《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结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权威书籍,1999版《中华本草》、2006版《中药大辞典》、教科书等工具书以及现代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结果:本论文通过上述方法梳理出CFDA中注册的5434条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的中药原料、功能声称、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以及注意事项等信息并进行了分类汇总、频数统计;整理了政策文件、各类书籍及领域内学术论文中与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各项标识内容相关的规定或记载,均详细列表,发现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1.原料名称术语不规范与安全用量标准缺失问题。2.功能声称的表述忽视中药原料双向调节免疫力的客观效果,功能声称表述及科学检验流程缺乏中医理论指导。3.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定位片面且表述混乱,同时缺少中医理论指导。4.注意事项标识信息缺乏药物配伍禁忌提示及饮食禁忌提示。结论:依据国家政策、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研究,认为应补充如下行业规范:1.对于原料信息表述与安全用量问题,应严格遵循《中国药典》的记载,书写原料名称、限定并书写药物剂量,若所用药材未记录于《中国药典》,则应选择《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教科书等公信力强的工具书,递次引用并于标签中附言说明。2.对于功能声称的书写,有关部门应要求保健食品企业严格梳理原料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文献依据或进行科学实验明确其量-效关系;同时结合方剂学理论制定功能声称规范名词并要求企业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开展人体试食研究,以标注中医类功能声称。3.对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的表述,应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根据所添加药材标准功效属性书写相应的适宜体质标识与禁忌体质标识,并采取制度化措施保障术语正称的规范地位。4.关于“注意事项”则应以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为指导,将中药论着中所载禁忌药物、食物与现代文献、药理学及毒理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展开“地毯式”研究,明确禁忌范围并标于“注意事项”内。保健食品的产品标识是其展示自己、使消费者认识自己的桥梁和纽带;是有关部门规范化管理保健食品行业的核心机制。通过我们对当前市场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的研究,客观总结了诸多问题并结合中医学理论、中医养生学理论以及现代医学理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消费者准确的选择保健食品提供指南,也为相关部门高效的展开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案。
吉建,张虹,吕艳艳[4](2020)在《PDCA管理在提升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提高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中的作用。方法采取等间距抽取处方的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本院中西药联用处方(13 496张)为对照组(管理前),2018年7-12月本院中西药联用处方(13 865张)为观察组(管理后)。成立PDCA管理小组进行干预。比较分析开展PDCA管理前后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不合理情况和医务人员对联合用药知识考核得分情况。结果开展PDCA管理后,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不合格率由7.31%降至2.04%(P<0.01);医务人员对联合用药知识考核得分由(3.60±1.64)分升至(6.45±1.40)分(P<0.01)。结论 PDCA管理可有效提高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阿依努尔·吾布力卡斯木,努尔曼·伊不拉音[5](2019)在《浅谈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文中认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疾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两者配合使用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药效,便于达到良好的治愈目的,但各项新型药物的出现导致波及范围逐渐延伸,不合理或者盲目的中西药配伍导致最终临床疗效欠佳,甚至患者服药期间易发生毒副反应或不良反应,直接威胁生命健康,因此切实分析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时效性很重要,以此对用药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本文分析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配伍禁忌,以供参考。
杨洋,曾卉,李方园,高宇琪,周好好,黄翠萍[6](2018)在《药代动力学过程中的中西药配伍禁忌》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西药联合用于防治疾病的现象日趋增多,但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强等现象多有发生,存在很多配伍禁忌。本文根据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研究存在配伍禁忌的中西药药物组合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变化,揭示其增毒减效的影响因素、可能途径及内在机制,以期为中西药科学配伍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与支持,为中西药配伍禁忌研究提供借鉴和示范。
刘丽芳,李方洲[7](2018)在《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分析与管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管理,并对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进行分析,看处方用药管理后对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6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这600张处方开出的科室分别为儿科、外科、内科及妇产科,另外6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源于该院进行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管理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这600张处方开出的科室也分别为儿科、外科、内科及妇产科,对两次选取的处方进行配伍合理性比较分析。结果管理前6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理化性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药理配伍禁忌等处方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均比管理后600张处方中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用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性有不合理用药、理化性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药理配伍禁忌等,对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管理后,不合理情况发生率降低。
吕小琴,田小明[8](2017)在《处方点评中常见中成药西药联用配伍禁忌的分类与处方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处方点评中常见中成药西药联用配伍禁忌的分类与处方分析,为临床用药处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选自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约1400张处方进行分析点评,对处方点评中的常见中成药西药联用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的三方面配伍禁忌进行分类,对处方进行分析点评。结果:1400张处方中不合格的处方数量达到了102张,占据了总处方数量的7.29%,其中包括了不符合处方规格的情况、处方联用不合理情况、超常的处方;配伍禁忌的处方大约80张,占据了所有调查处方总数量的5.7%,占据了不合格处方数量的54.9%,其中以化学类的联用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的配伍禁忌为主要处方内容。结论:在临床用药中,中药的用药应单独使用,减少与西医用药中的配伍禁忌。加强对处方的点评工作,从而推进处方点评在临床医学中的合理应用。
何鉴洪[9](2017)在《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情况。方法:本次选取的观察对象为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开具的中西药联用处方1500张以及实施干预措施后(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中西药联用处方1500张,分析中西药联用处方的应用情况。结果:在实施干预措施后,中西药联用处方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比干预措施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不合理联用处方类型主要包括理化禁忌性的联用、药理拮抗性的联用、重复用药及同类药物并存、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联用4种。结论:针对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应加强干预措施和处方管理,促使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孙立杰[10](2017)在《中药和西药的合理配伍与配伍禁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中药和西药的合理配伍与配伍禁忌。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期间所收治的850例中西药配伍处方为例,分析中药和西药的合理配伍及其配伍的禁忌等。结果:中药和西药如果出现不合理配伍将会降低药物治疗效果,也会产生毒副作用,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结论:对中西药合理配伍和配伍禁忌的研究,可以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二、中西药的合理配伍和禁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药的合理配伍和禁忌(论文提纲范文)
(1)2019—2020年我院中西药联用处方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 |
2.2 中西药联用不合理配伍用药情况 |
2.3中西药联用不合理处方科室分布 |
3 讨论 |
(2)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临床中药学学科发展基本情况研究 |
1 临床中药学的起源 |
2 临床中药学学科内涵与特征 |
3 临床中药学教育现状 |
4 临床中药学发展中的问题思考 |
综述二、中药药学服务临床现状研究 |
1 中药药学服务内容及现状 |
2 中药药学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思考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方案设计 |
第一节 构建调研指标框架体系 |
第二节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调研问卷设计 |
第二章 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分析 |
第一节 医药护调研结果分析 |
1 医药护的一般情况 |
2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3 医药护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 |
4 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 |
5 医药护对中药临床药师职业的态度 |
第二节 患者调研结果分析 |
1 患者的一般情况 |
2 患者对中药临床药师的认知情况 |
3 患者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接受情况及满意度 |
4 患者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 |
第三节 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调研结果分析 |
1 学员的一般情况 |
2 基地培训现状 |
3 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4 培训需求 |
5 培训能力评估 |
6 培训后工作现状 |
第四节 讨论 |
第三章 提升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的思考 |
1 加强中药临床药学人才队伍建设 |
2 拓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内容 |
3 明确医药护患药学服务需求 |
4 强化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定义 |
1.1 保健食品 |
1.2 保健食品标识 |
2. 研究背景 |
3. 国内外保健食品标识信息规范化研究进展 |
3.1 国内外保健食品标识信息规范化问题研究进展 |
3.2 国内外学者对保健食品标识信息规范化建议 |
3.3 国内外关于保健食品标识标签的法规政策 |
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统计方法 |
2.3 文献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中药原料应用与表述现状 |
3.2 功能声称应用与表述现状 |
3.3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应用与表述现状 |
3.4 注意事项应用与表述现状 |
第三章 问题与原因分析 |
1. 原料信息 |
1.1 名称术语表述不规范问题 |
1.2 安全用量标识问题 |
1.3 原因分析 |
2. 功能声称 |
2.1 功能声称表述问题 |
2.2 原因分析 |
3.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信息 |
3.1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信息表述问题 |
3.2 原因分析 |
4. 注意事项信息 |
4.1 注意事项信息表述问题 |
4.2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对策与思考 |
1. 中药保健食品优势 |
1.1 理论优势 |
1.2 传统功效的优势 |
1.3 现代药理作用的优势 |
1.4 资源优势 |
2. 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类保健食品改进方向 |
2.1 原料信息的规范化表达 |
2.2 功能声称表述与保健功能评价方法 |
2.3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的界定 |
2.4 食用注意事项的提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PDCA管理在提升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抽样方法与判断标准 |
1.3 计划 |
1.3.1 现状调查 |
1.3.2 原因分析 |
1.4 实施 |
1.5 检查 |
1.6 处理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PDCA管理前后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不合理情况比较 |
2.2 医务人员对中西药联用认知情况比较 |
3 讨论 |
(5)浅谈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配伍不当导致临床疗效下降且发生毒副反应 |
2 中西药配伍禁忌 |
2.1 中药与抗生素使用。 |
2.2 酸碱性西药不宜与酸碱性较强的中药使用。 |
2.3 富含机酸中药不宜与磺胺类要碱性较强药物使用。 |
3 中西药合理配伍提高临床疗效措施 |
3.1 重症肝病采用激素治疗。 |
3.2 治疗冠心病药物与中药制剂配伍。 |
3.3 抗肿瘤药物配伍治疗。 |
3.4 神经系统药物治疗。 |
4 结论 |
(6)药代动力学过程中的中西药配伍禁忌(论文提纲范文)
1 吸收 |
2 分布 |
3 代谢 |
4 排泄 |
5 讨论 |
(7)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分析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管理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处方点评中常见中成药西药联用配伍禁忌的分类与处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处方分析结果 |
2.2 配伍禁忌处方分析 |
2.2.1 物理性配伍禁忌处方此种配伍禁忌情况出现在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制剂与抗菌药物合用容易发生安全性问题, 无错开时间服用的处方。 |
2.2.2 化学性配伍禁忌处方 |
2.2.3 药理性配伍禁忌 |
3 讨论 |
3.1 重视中西药配伍禁忌 |
3.2 普及医务人员药物知识 |
3.3 规范中西药联合应用 |
4 体会 |
(9)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中药和西药的合理配伍与配伍禁忌(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判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中西药合理配伍的疗效 |
3.1.1 中西药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 |
3.1.2 中西药配伍的协同作用分析 |
3.2 中药和西药的配伍禁忌表现 |
3.2.1 中药和降糖类西药配伍禁忌 |
3.2.2 中药和铁剂类西药配伍禁忌 |
3.2.3 中药和胃蛋白酶西药配伍禁忌 |
3.2.4 中药与治疗溃疡类疾病西药配伍禁忌 |
3.2.5 中药与抗结核西药配伍禁忌 |
四、中西药的合理配伍和禁忌(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2020年我院中西药联用处方分析评价[J]. 梁冰清,朱珺,袁雍. 中国乡村医药, 2021(18)
- [2]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D]. 朴晶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研究[D]. 李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PDCA管理在提升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中的作用[J]. 吉建,张虹,吕艳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01)
- [5]浅谈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J]. 阿依努尔·吾布力卡斯木,努尔曼·伊不拉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1)
- [6]药代动力学过程中的中西药配伍禁忌[J]. 杨洋,曾卉,李方园,高宇琪,周好好,黄翠萍. 中药与临床, 2018(05)
- [7]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分析与管理[J]. 刘丽芳,李方洲. 中国卫生产业, 2018(18)
- [8]处方点评中常见中成药西药联用配伍禁忌的分类与处方分析[J]. 吕小琴,田小明.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12)
- [9]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J]. 何鉴洪. 内蒙古中医药, 2017(Z1)
- [10]中药和西药的合理配伍与配伍禁忌[J]. 孙立杰. 现代养生,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