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与污染源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义松,闫洁[1](2021)在《论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证据效力》文中指出污染源监测数据反映了企业的排污行为以及排污对企业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时也是行政机关进行环境监督管理、环境案件中司法机关认定当事人是否违法排污的关键证据。而在实践中,由于监测机构与监测人员资质问题、监管不力导致监测数据造假严重以及监测数据作为孤证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等原因,导致污染源监测数据在作为认定企业违法排污证据时的证据效力受到质疑。因此,要充分发挥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证据效力,需要完善立法,在立法中明确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规范,实现对污染源环境监测的全过程监管,同时加大对污染源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使污染源监测数据更好地为行政机关管理企业排污行为以及司法机关处理环境案件服务。
袁方,钱敏[2](2021)在《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多年以来,面对急剧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我国乃至世界都越发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将环境监测和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环境保护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是要获得污染源、污染程度等基本信息,只有在可靠的污染源监测方面所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才是最为有效的。因此,污染源监测将是关系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重点探析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对实际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晓庆[3](2021)在《污染源自动监测动态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污染源是环境治理的症结所在,在其自动监测过程中,数据是显示污染物浓度的重要依据,更是有关部门征收排污费、污染源企业之间进行碳排放权等金钱交易的主要参考。因此监测数据的质量尤为重要。但是部分企业在法律、政策等多重压力以及排污处罚和金钱交易等诱惑下,在监测过程中通过隐匿运行状态、篡改工作参数、植入数据造假软件等各种手段弄虚作假,使数据异常、缺失,严重影响了准确性处罚和合法化交易,让环保人员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排污情况。虽然传统的监测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数据报表等基本业务模块,但是存在功能单一、数据异常检测不足、数据缺失补遗不全等问题。本文针对污染源监测过程中数据造假、异常、缺失等问题以及传统监测系统中的不足,研究并实现了污染源自动监测动态管控系统。该系统是一套综合性的软件系统,实现了“一平台、一监测、一地图、一管控、一套数”5个“一”的构建。系统对污染源进行广覆盖、多功能、全方面的自动监测,能够有效检测异常数据,有效补遗缺失数据,有效监测不法企业的部分作假手段,有效进行动态管控,能够为环保人员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数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污染源数据异常问题,分别分析了传统的检测方式及新传输标准中提出的检测方法的不足和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多种异常形式的数据异常检测模型。本模型中除标准中新增的检测方法外,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Fuzzy C-mean,FCM)的智能检测方法,设计应用实验并进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检测不足、效率低等问题,且能对多种异常进行有效检测,并将该模型在系统功能中实现。(2)针对污染源数据缺失等问题,分析了传统补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技术规范修约方法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了适用于多种缺失、无效的数据修约模型。本模型除国家技术规范文件提出的两种修约方法外,提出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模型)进行智能化数据预测补缺,进行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实验分析表明本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修约不全面、脱离实际应用等问题,且能对多种缺失进行有效补遗,并在系统功能中实现。(3)通过对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调研,将此监测系统的设计规模趋向于省域级监控。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解决了监控中接入点多、数据量多、通信负载大等问题。同时分别设计不同的服务器,构建数据存储模型,建立35张数据库表,设计并实现了污染源管理、地图展示、“三同时”的动态管控、数据异常检测、数据修约补遗等24个功能模块。系统达到了多功能、多角度、多方面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该系统在项目组实际运行四个多月,表明系统的稳定性好、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陈杰[4](2020)在《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实施使环境责任主体得到新的界定。但是,排污单位对自行监测的法律认识不足,忽略作为义务主体的责任;责任主体划分标准模糊,相关规范缺失,自行监测数据得不到合理应用,浪费资源;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监管也不到位,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屡禁不止;自行监测的信息公开不充分,公众参与受限。这些问题导致了排污单位的环境监测质量问题比较严重,难以支撑环境监管的有效性和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因此,为了保证自行监测数据的合法有效,提高自行监测数据的质量,要从法律程序上使其得到切实规范。如何对排污单位的自行监测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如实的向社会公开污染物排放情况,并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整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是对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概述。主要阐述了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概念、内容以及相关分类,并进一步论述了实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存在自行监测主体划分标准模糊、相关规范缺失、专业程度低、监测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自行监测数据应用不充分、监管不到位、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程度低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域外国家如美国与日本在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面的制度及借鉴。域外国家在相关的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对监测主体的地位进行明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有效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内部监督机制和加强培训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第四部分就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完善建议。主要包括提升排污单位对自行监测的法律认识、优化解决自行监测的相关法律问题、加强自行监测数据的应用、落实自行监测行为的监管以及完善信息公开、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以期进一步健全和提升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有效性。
童英华[5](2020)在《物联网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文中提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物联网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物联网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遍及各行各业,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慧农业、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到智能的物联网雾霾监测系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由此带来的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因此,如何保证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着物联网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问题进行,以基于物联网的雾霾重点污染源监测系统为背景,以实现物联网监测系统中感知层的可靠性为研究目标,以感知数据为基础,设计可靠的拓扑结构,研究关键节点的容错机制,提出了数据的可靠性反演与修正模型,对物联网监测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与应用。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内外验证模块化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可靠拓扑部署方案。监测系统拓扑结构的可靠性是保障远程监测系统可靠的一个重要方面,以雾霾重点污染源远程监测的需求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内外验证模块化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可靠拓扑部署方案,并重点对相关参数以及约束条件进行量化分析,并探寻拓扑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规律。可靠性是物联网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可靠性框图模型,给出了多级簇结构的可靠性量化计算公式。针对不稳定的远程传输主干系统,给出了不同冗余方式下可靠度、系统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的量化值。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提出均匀分簇的节点部署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网络部署和维护的成本。在感知节点可靠性确定的情况下,随着基本监测体的个数增加,多级簇结构的可靠性降低,在感知节点可靠性较低的情况下更明显。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主干传输部分选择由三个单元组成的并联冗余方式,既可以延长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又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2)提出了一种簇头节点静态备份与动态定时监控相结合的容错机制(Static Backup and Dynamic Timing Monitoring,SBDTM)。在物联网监测系统中,通过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数据,来满足物联网的特定应用。分簇的路由协议,能有效维持传感器节点消耗的能量。为降低节点消耗的能量,大多采取分簇的路由协议。在该路由协议中,簇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种有效的簇头节点容错机制,可保证物联网监测系统获取数据的可靠性。为实现物联网监测系统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能耗之间的优化,提出了一种簇头节点静态备份与动态定时监控相结合的容错机制;构建基于Markov模型的簇头节点可靠性模型,在给定可靠性需求下,可求得所需簇头节点静态备份的个数;分析数据结构和容错机制;量化分析该机制下能耗和恢复时延。提出的SBDTM机制,能有效降低簇中所有节点消耗的总能量,以及簇中每个节点消耗的平均能量;同时降低了恢复时延。最后,通过实验评估所提出的SBDTM机制的性能。实验表明,与LEACH和NCHG相比,SBDTM能有效降低网络总能耗和丢包率,提高网络寿命和吞吐量。(3)提出一种多属性条件下物联网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反演与修正模型。由于人为故意干扰和破坏,以及系统自身的故障,基于物联网的雾霾重点污染源监测会出现系统中断或监测数据异常。针对此问题,在内外验证模块化可靠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基于监测企业内部污染源和周围环境污染相关监测数据反演和修正的有效模型。对感知源数据,首先构建了可用传感器测量的反演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转化为标准证据值;其次基于权重相对熵最小优化模型,组合主、客观权重获得最优权重,从而以量化的方式给出了污染源的污染等级,保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然后根据污染源监测数据的总先验概率,导致发生的各个分属性先验概率、联合概率分布以及其条件概率,实现了雾霾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反演与修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理论分析和系统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4)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可靠性评估机制。物联网监测系统功能模块和层次较多,且功能属性、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不一。另外,物联网监测系统结构和运行机理复杂性、现实条件的限制,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某些部件的功能或者整个系统的真实状态不可测或无法精确量化。因此,很多时候复杂功能层次系统的可靠性综合评价也等效于系统的性能评价。结合传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物联网监测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因素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多层次综合评判。运用上述评估计算方法和模型,对河北省某火力发电厂现有的基于物联网的雾霾重点污染源监测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评估。案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和模型能有效评估物联网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刘杨[6](2019)在《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对环境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管理部门对企业污染源监测的频次、范围也逐年增大。目前我国存在环境监测管理压力增大与人员不足、监管能力不够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建立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进行污染源监测管理。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并遏制自动监控设备数据造假、偷排偷放的环境违法行为,是环保部门面临的难题之一。本论文针对镇江市国控污染源的水质监测管理,首先对镇江市国控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构建了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并用于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监测,以为我国城市污染源自动采样监测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镇江市国控污染源进行了调查。镇江市国控污染源企业共有29家,其中污水处理厂21家,其它生产型企业8家。29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为重点污染源企业,其中征润州污水处理厂、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污水处理厂及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是典型的代表性企业。2.基于镇江市国控污染源的现状,构建了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自动采样系统,二是自动监测系统。3.对镇江市29家国控污染源企业安装了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家企业(征润州污水处理厂、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污水处理厂及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采用传统的手动采样、手动监测方法和构建的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监测分析出水水质,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该系统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四家企业处理设施出口COD在5-50mg/L之间,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0%,对于COD,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征润州污水处理厂、大港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氨氮均为0.1-1.0mg/L,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小于15%,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出水口氨氮的浓度均大于1.0mg/L,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对于氨氮,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四家企业出水口总磷的浓度范围均在0.025-0.6mg/L之间,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对于总磷,自动采样监测系统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四家企业出水口pH值监测分析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分析精度较高,能满足采样分析的精度要求;对于四家企业出水口石油类,采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监测时相对误差偏大,其中大港污水处理厂石油类和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排口石油类的相对误差均超过40%。所建立的自动采样监测系统不适于对石油类进行自动采样监测。
郑晓红[7](2019)在《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在废水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文中指出分析了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在废水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在废水污染源监测中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王宏伟[8](2019)在《H公司面向环保水监测市场转型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环保力度加强对高耗能的企业进行了严格的管控,H公司主要的客户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着市场萎缩的威胁,与此同时,水质监测行业供应商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加上H公司自身产品线单一,企业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状况。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潜在目标市场进行分析,对新的目标市场客户进行调研,结合企业自身优势,从而为H公司构建新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以实现H公司持续稳定增长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对H公司主要客户所在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描述,对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公司的经营现状,得出H公司业绩增速放缓,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接下来通过对水质监测行业新市场机会环境的分析,评估水质监测行业各细分市场的潜力,通过使用五力模型对细分市场结构吸引力进行评估,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最后,对未来潜在用户进行了调研,主要针对新潜伏用户的需求特点、品牌偏好等方面进行调研,将调研数据与相关理论相结合,从而得出结论,为H公司构建进入新市场的营销策略提供支持。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基于H公司所在水质监测行业的现状,通过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行业现状,评估新目标市场的潜力,从而为H公司构建新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与此同时,文中的对于H公司所处行业的数据分析结果与一些相关理论,也可以为处于同样背景下的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钟志乾,李慧欣[9](2019)在《探讨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需要注重自动化监测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以便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建设。本文主要围绕环境保护中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具体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建设环境污染源监测系统,从而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张文娟[10](2019)在《JG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越发展,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致命因素,因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2017年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环保红利,对环保行业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大众资金对环保行业的青睐,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环保行业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再次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机遇。环保行业包含三个层面:(1)是环保机械仪器(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主要指大气和水污染治理设备、环保药剂、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等的生产经营。(2)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废气、废液(水)、废渣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3)是环境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技术、管理与专业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种服务。环境监测行业则属于环保行业中的第一个细分领域。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先行。环境监测是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眼睛”,是治理环境的基础。JG科技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仪器仪表于一体的企业。公司不仅为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实验室仪器等领域提供仪器,而且是国内先进的城市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国内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先驱之一。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环境与安全监测管理、环境治理、智慧水利水务、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同时,专注于为各行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技术应用服务和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公司作为监测行业的龙头,顺势而为、精耕于环境监测领域。本文对JG科技公司进行发展战略研究运用了研究战略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模型。首先,运用PEST法对公司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进行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结果显示:(1)政治上,国家今年相继推出了多项环保相关政策;(2)经济上,国家和社会投资大量资金进入环保领域,尤其是环境监测、治理领域;(3)文化上,社会大众对生态环保的关注度持续提高;(4)技术上,相关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创新,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其次,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公司所处的环境监测行业进行剖析,结果显示:(1)行业由于技术门槛高,行业新进入者威胁小;(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强;(3)购买者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议价能力强的政府部门,另一部分是工业企业,受益于环保税,工业环保监测需求增多,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强;(4)环境监测目前没有什么其他的产品可以替代;(5)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比较强。然后,对公司的资源、优势、财务、存在的内部问题等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紧接着,根据分析出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进行SWOT模型分析,通过战略匹配,得出适合公司的发展战略:SO增长型战略,并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出公司层面的战略:多元经营战略和一体化战略。公司效仿“丹纳赫”扩张之路,通过一体化战略不断地自主研发、兼并和收购,完善公司产业链的前后端。多元经营战略同样以收购兼并的方式不断涉足新的领域,获得新的技术支持,将公司核心业务不断延伸。通过实施战略将公司业务由监测向“监测+治理”转换,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集“检测/监测大数据+云计算+咨询+治理+运维”于一体的综合环境服务供应商。最后,对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战略实施措施。
二、环境与污染源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与污染源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证据效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证据属性与证据效力 |
1.污染源手工监测数据 |
(1)证据属性 |
(2)证据效力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将书证的证据力分为形式证据力与实质证据力。形式证据力即指书证是否被伪造,文书成立是否真实。实质证据力则是指文书在确定没被伪造的情况下,其所记载的内容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关联性。其中,形式证据力是书证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前提与基础[3]。因此,手工监测数据的证据效力由以下几种因素决定: |
2.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 |
(1)证据属性 |
(2)证据效力 |
三、污染源监测数据证据效力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 |
1.监测机构与监测人员的资质问题导致监测数据合法性受质疑 |
2.监测数据被篡改致使其真实性受质疑 |
(1)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不力 |
(2)违法监测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
3.未形成证据链仅以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证明违法行为 |
四、对策建议 |
1.完善现有立法,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与监测人员资质认定透明化 |
2.建立污染源监测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机制 |
(1)实现对污染源监测全过程全方位监管 |
(2)确保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可追溯性 |
(3)完善违法监测责任追究机制 |
3.形成完善的证据链 |
五、结 语 |
(2)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概述 |
2.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监测需求分析 |
3.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构成及功能分析 |
(1)系统构成 |
(2)系统功能 |
①现场监测功能 |
②视频监控功能 |
③运行监控功能 |
④数据分析功能 |
⑤报警功能 |
4.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
(1)硬件设施 |
(2)污染源监控系统 |
(3)自动监测软件 |
(4)监控内容 |
5.结束语 |
(3)污染源自动监测动态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污染源数据异常检测模型研究 |
2.1 传统的数据异常检测 |
2.2 数据异常的表现形式 |
2.3 数据异常检测模型 |
2.3.1 运行状态检测方式 |
2.3.2 工作参数检测方式 |
2.4 FCM算法检测数据异常 |
2.4.1 FCM算法原理 |
2.4.2 FCM算法应用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污染源数据修约模型研究 |
3.1 数据缺失原因 |
3.2 数据修约模型 |
3.2.1 技术规范修约 |
3.3 ARIMA模型原理 |
3.3.1 ARIMA模型结构 |
3.3.2 ARIMA模型性质 |
3.3.3 ARIMA模型建模步骤 |
3.4 ARIMA模型应用与分析 |
3.4.1 ARIMA模型应用 |
3.4.2 ARIMA模型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污染源自动监测动态管控系统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平台管理模块 |
4.2.2 自动监测模块 |
4.2.3 动态管控模块 |
4.2.4 数据异常检测模块 |
4.2.5 数据修约模块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污染源自动监测动态管控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实现 |
5.1.1 平台管理模块 |
5.1.2 自动监测模块 |
5.1.3 动态管控模块 |
5.1.4 数据异常检测模块 |
5.1.5 数据修约模块 |
5.2 系统测试 |
5.2.1 测试环境与配置 |
5.2.2 测试方案与规划 |
5.2.3 功能测试 |
5.2.4 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4)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与动态 |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本文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概述 |
一、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概念及分类 |
(一)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概念 |
(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分类 |
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必要性 |
三、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合理性 |
第二章 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现状 |
(一)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立法现状 |
(二)我国关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实践情况 |
二、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排污单位对自行监测的法律认识不足 |
(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主体相关问题 |
(三)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法律地位低,得不到充分应用 |
(四)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管不到位,违法成本低 |
(五)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程度低 |
第三章 国外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立法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与启示 |
(一)美国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 |
(二)美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启示 |
二、日本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与启示 |
(一)日本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 |
(二)日本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提升排污单位对自行监测的法律认识 |
(一)做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主体责任的宣传 |
(二)厘清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负责人的事权 |
二、优化解决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各类别相关法律问题 |
(一)细化重点排污单位标准 |
(二)完善非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规范要求 |
(三)提升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业化程度 |
(四)降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成本 |
(五)提高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违法成本 |
(六)大力培育社会化监测市场并加强监管 |
三、充分应用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 |
(一)提高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质量 |
(二)提高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法律地位 |
(三)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法律效力认定 |
四、加强环境管理部门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监管 |
五、完善信息公开、推动公众参与 |
(一)完善信息公开平台 |
(二)科学设计信息公开内容和形式 |
(三)推动公众参与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物联网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物联网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
1.1.2 物联网系统面临的可靠性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机 |
1.4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5 论文组织 |
1.6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
2.1.2 可靠性的定义 |
2.1.3 可靠性分析方法 |
2.2 物联网系统可靠性 |
2.2.1 定义 |
2.2.2 物联网系统可靠性相关研究 |
2.3 物联网系统可靠性保障机制研究 |
2.3.1 感知层容错机制研究 |
2.3.2 网络层容错机制研究 |
2.3.3 应用层容错机制研究 |
2.4 感知数据的可靠性保障机制研究 |
2.4.1 基于监督的机制 |
2.4.2 无监督的机制 |
2.5 讨论和总结 |
第三章 物联网监测系统节点的优化部署及可靠性量化分析 |
3.1 本章引论 |
3.2 问题描述 |
3.3 内外验证模块化的节点部署机制与理论量化分析 |
3.3.1 监测区域内部全覆盖的分析与计算 |
3.3.2 监测区域内部簇结构的可靠性量化分析 |
3.3.3 监测区域外围节点部署的分析与计算 |
3.4 不同冗余结构的远程传输主干可靠性保障机制与量化分析 |
3.4.1 不同冗余结构的可靠性量化分析 |
3.4.2 不同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比较 |
3.5 仿真及结果分析 |
3.5.1 不同的节点部署机制下的总层数和总的簇头节点数 |
3.5.2 基本监测体的个数和多级簇结构的可靠性关系 |
3.5.3 不同冗余系统的可靠度和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联网监测系统簇头节点的容错机制研究 |
4.1 本章引论 |
4.2 系统模型 |
4.2.1 网络模型 |
4.2.2 故障模型 |
4.3 容错机制和簇头可靠性模型 |
4.3.1 SBDTM容错机制 |
4.3.2 SBDTM算法 |
4.3.3 基于Markov模型的簇头节点可靠性建模 |
4.4 性能分析 |
4.4.1 能耗分析 |
4.4.2 恢复时延分析 |
4.5 性能评估 |
4.5.1 仿真环境设置 |
4.5.2 簇头节点的可靠性 |
4.5.3 不同可靠性保障机制下能耗的比较 |
4.5.4 不同可靠性保障机制下恢复时延的比较 |
4.5.5 网络消耗的总能量 |
4.5.6 死亡节点数比较 |
4.5.7 吞吐量比较 |
4.5.8 丢包率比较 |
4.5.9 复杂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联网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反演与修正模型 |
5.1 本章引论 |
5.2 贝叶斯网络概述 |
5.2.1 基本概念 |
5.2.2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
5.3 反演的准确度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反演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2 反演指标的预处理 |
5.3.3 反演指标最优权重的获取 |
5.4 多属性条件下物联网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反演 |
5.4.1 不同分属性污染源量化值的计算 |
5.4.2 不同分属性污染源排放等级划分和说明 |
5.4.3 物联网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反演 |
5.5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5.1 数据采集和处理 |
5.5.2 污染源排放数据的反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物联网监测系统可靠性评估与应用 |
6.1 本章引论 |
6.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6.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因素权重确定 |
6.2.2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 |
6.3 实例分析 |
6.3.1 权重计算 |
6.3.2 基于物联网雾霾重点污染源监测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现状 |
1.2.1 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简介 |
1.2.2 国内现状 |
1.2.3 国外现状 |
1.3 镇江市水质监测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镇江市国控污染源调查 |
2.1 镇江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
2.2 镇江市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排序 |
2.3 镇江市工业废水处置情况 |
2.4 镇江市国控污染源 |
第三章 镇江市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 |
3.1 自动采样系统 |
3.1.1 软件部分 |
3.1.2 硬件部分 |
3.1.3 水质采样器的安装 |
3.2 自动监测系统 |
3.2.1 化学需氧量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
3.2.2 氨氮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
3.2.3 总磷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
3.2.4 在线水中油分析仪 |
3.2.5 sc200 哈希在线pH计 |
第四章 镇江市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采样及监测方法 |
4.1.3 相对偏差的计算方法 |
4.2 监测结果及分析 |
4.2.1 COD监测结果 |
4.2.2 氨氮监测结果 |
4.2.3 总磷监测结果 |
4.2.4 pH值监测结果 |
4.2.5 石油类监测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在废水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重金属在线监测仪监测技术 |
2 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在废水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 缺乏统一的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 |
2.2 重金属在线监测仪的技术指标有待进一步提高 |
2.3 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的产品质量和运行维护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3 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在废水污染源监测中的发展前景 |
4 建议和对策 |
(8)H公司面向环保水监测市场转型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质监测仪在火力发电新建项目中的需求在萎缩 |
1.1.2 水质监测仪行业竞争加剧 |
1.1.3 H公司面向火力发电厂的水质监测业务面临挑战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的营销理论 |
1.4.1 营销组合理论 |
1.4.2 目标市场战略理论 |
第2章 H公司在火力发电市场萎缩下的生存困局 |
2.1 H公司经营概况 |
2.1.1 公司简介及发展历程 |
2.1.2 H公司的业务架构图 |
2.1.3 核心产品与目标客户 |
2.1.4 目标客户与需求特征 |
2.2 核心业务现状与增长趋势 |
2.2.1 营业收入增速放缓H公司核心业务增长乏力 |
2.2.2 产品线单一市场空间狭小 |
2.2.3 技术革新缓慢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
2.3 依托于火力发电市场的核心业务前景堪忧 |
2.3.1 国家政策下火力发电市场日趋萎缩 |
2.3.2 行业竞争加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公司进入新市场的环境机会与可行性分析 |
3.1 水质监测市场的环境机会 |
3.1.1 水质监测仪市场构成与特征 |
3.1.2 环保水质监测领域前景广阔 |
3.2 环保水质监测的细分领域及其市场潜力 |
3.2.1 三大细分市场及其特征 |
3.2.2 三大细分市场潜力评估 |
3.3 基于五力模型的三大细分市场的结构吸引力评估 |
3.3.1 竞争者 |
3.3.2 替代品 |
3.3.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3.5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4 H公司进入三大细分市场的资源条件与竞争优势 |
3.4.1 资源条件 |
3.4.2 竞争优势 |
3.5 H公司基于三大细分市场的SWOT分析 |
3.6 针对三大细分市场需求的营销调研 |
3.6.1 调研设计 |
3.6.2 调研的实施 |
3.6.3 调研结果分析与主要发现 |
3.6.4 三大细分市场需求特征与差异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H公司面向环保水质监测市场的营销策略 |
4.1 基本思路 |
4.2 营销策略的构建 |
4.2.1 提升产品品质鼓励研发创新 |
4.2.2 巩固老客户发展新需求 |
4.2.3 增加新的销售模式扩大市场范围 |
4.2.4 控制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
4.2.5 加强市场调研力度及时掌握行业动态 |
4.2.6 增强市场宣传力度增加客户了解度 |
4.3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致谢 |
(9)探讨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现状 |
2 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具体应用 |
2.1 硬件设施 |
2.2 监控系统 |
2.3 监控内容 |
2.4 应用软件 |
3 自动监测管理建议 |
3.1 明确污染源监测系统工作要点 |
3.2 优化布置监测点 |
3.3 设立代运营公司 |
4 应用实例 |
5 结论 |
(10)JG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2 理论依据 |
2.1 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1 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
2.1.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2 PEST分析法基本理论 |
2.2.1 PEST分析法定义 |
2.2.2 PEST四个层面分析 |
2.3 波特五力模型基本理论 |
2.3.1 波特五力模型定义 |
2.3.2 波特五力模型五个层面介绍 |
2.4 SWOT分析法 |
2.4.1 SWOT分析法定义 |
2.4.2 SWOT分析法四个层面具体内容 |
3 JG科技公司现状与现存问题 |
3.1 JG科技公司概况 |
3.2 JG科技有限公司现存问题 |
3.2.1 技术风险问题 |
3.2.2 财务管理风险 |
3.2.3 规模扩张问题 |
3.2.4 并购整合问题 |
3.2.5 人力资源问题 |
3.2.6 产业布局问题 |
4 JG科技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JG科技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1.1 JG科技公司PEST分析 |
4.1.2 国外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国内监测行业发展现状 |
4.1.3 JG公司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环境监测行业现状 |
4.2 JG科技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2.1 JG科技公司资源、能力 |
4.2.2 企业文化 |
4.2.3 公司财务状况 |
4.2.4 JG科技公司产业布局 |
4.2.5 JG科技公司产业发展与公司扩张 |
5 公司SWOT分析以及战略选择 |
5.1 JG科技公司SWOT分析 |
5.1.1 Strengths |
5.1.2 Weaknesses |
5.1.3 Opportunities |
5.1.4 Threats |
5.2 JG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
5.3 JG公司发展战略匹配及选择 |
5.3.1 JG科技公司战略的匹配 |
5.3.2 JG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
6 JG科技公司战略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 |
6.1 JG科技公司战略实施策略 |
6.1.1 技术研发能力策略 |
6.1.2 财务管理策略 |
6.1.3 业务、规模扩张策略 |
6.1.4 并购整合策略 |
6.1.5 人力资源策略 |
6.1.6 产业布局策略 |
6.2 JG科技公司战略保障措施 |
6.2.1 人力方面的保障措施 |
6.2.2 物力方面的保障措施 |
6.2.3 财力方面的保障措施 |
6.2.4 战略风险的保障措施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环境与污染源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证据效力[J]. 李义松,闫洁.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袁方,钱敏. 当代化工研究, 2021(18)
- [3]污染源自动监测动态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赵晓庆. 山东工商学院, 2021(12)
- [4]我国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 陈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物联网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D]. 童英华. 青海师范大学, 2020
- [6]镇江市国控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 刘杨. 江苏大学, 2019(05)
- [7]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在废水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 郑晓红.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19(03)
- [8]H公司面向环保水监测市场转型的营销策略研究[D]. 王宏伟.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4)
- [9]探讨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的运用[J]. 钟志乾,李慧欣. 低碳世界, 2019(04)
- [10]JG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文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