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质体研究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蔡晓璇,吕应年,戚怡[1](2022)在《长循环脂质体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机制》文中指出背景:目前,脂质体已被应用于药物载体的研究,其中长循环脂质体可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目的:从长循环脂质体的分类、应用领域和作用机制等几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输入"脂质体,长循环,高血压,多肽,PEG,antihypertensive,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diabetes,tumour,virus,peptide"等关键词,利用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Pub 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主题相关度低的文献,最终共纳入57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1)长循环脂质体不容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因此在抗高血压、抗肿瘤、糖尿病,抗病毒等疾病领域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2)用于脂质体表面修饰的各种材料的开发取得了显着进展,如聚乙二醇脂类;(3)脂质体最新制备方法微流体技术、超临界流体、乙醇注射法等弥补了传统制备方法的不足。
郑淇予[2](2021)在《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癌活性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为了提高人参皂苷Rg3(Ginsenoside Rg3,Gs-Rg3)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完成对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工艺的优化。(2)通过网络药理学梳理人参皂苷Rg3的靶点,并分析其对肝癌细胞生命进程、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3)揭示人参皂苷Rg3抗肝癌活性及其分子机制。(4)评价人参皂苷Rg3脂质体抗肝癌的活性。方法:(1)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制备;首先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脂质体中人参皂苷Rg3含量检测,通过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等实验进行方法学考察。进而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利用超滤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通过单因素考察法以包封率为检测指标优化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而对脂质体的外观性状、粒径和Zeta电位等表征进行质量评价。(2)网络药理学分析人参皂苷Rg3抑制肝癌增殖的机制;检索相关数据库,确定人参皂苷Rg3和肝癌相关的重叠蛋白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生成组分-靶点和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PPI),拓扑分析来确定后者中高度连接的节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目标蛋白基因本体(GO)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注释,并通过Bioconductor平台对京都百科全书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3)以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HCCLM3为研究对象,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进而结合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实验揭示人参皂苷Rg3对Sirtuin 2(SIRT2)蛋白水平以及催化靶点H3K18和H4K16乙酰化修饰的调控作用。(4)通过细胞摄取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对细胞的摄取情况,并用MTT法比较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和单体这两者之间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1)首先人参皂苷Rg3在线性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保留时间内未见其他干扰峰,并且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较好。其次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确定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及最佳工艺条件为脂药比为15:1,膜材比为4:1,水相PBS的p H=6.8。最后通过最佳工艺制得的脂质体具有明显的蓝乳光现象,粒径为93.95 nm,较为均一;Zeta电位为-2.42 m V,包封率为94.57±1.15%。(2)网络药理学分析人参皂苷Rg3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发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梳理涉及到的相关细胞通路及靶点蛋白。(3)通过MTT法实验证实人参皂苷Rg3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和HCCLM3)的增殖,揭示人参皂苷Rg3处理后诱导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抑制Cyclin D1及CDK2/4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实验揭示人参皂苷Rg3抑制SIRT2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诱导全细胞组蛋白H3K18ac与H4K16ac的修饰水平上升。(4)细胞摄取实验揭示脂质体中的人参皂苷Rg3可以进入细胞,结合MTT法证实与人参皂苷Rg3相比,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对于Bel-7402的抑制作用明显增高,证实了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帮助人参皂苷Rg3跨膜转运。结论:明确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处方,并制备得到具有较小粒径、分布均一、体系稳定和较高包封率的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网络药理学分析总结人参皂苷Rg3作用靶点,并探讨人参皂苷Rg3协同作用于多种与HCC发病相关途径,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等。体外实验证实人参皂苷Rg3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G1期细胞周期阻滞,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4,并且人参皂苷Rg3可以抑制SIRT2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全细胞H3K18ac和H4K16ac修饰水平。这些发现为进一步开展人参皂苷Rg3的安全性和抗肝癌分子机制的临床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持。明确制备得到的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抗肝癌活性有所提高。
孙照欢[3](2021)在《白屈菜红碱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及脂质体的制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过度应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中草药因其来源广,成分丰富,抗菌多机制、多靶点等优点,已在新抗菌药源开发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抑菌药物已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分析白屈菜红碱对这两种菌的抗菌和抗生物被膜活性。通过分析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转录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潜在的抗菌分子机制。并开展了白屈菜红碱脂质体的制备研究。研究结果将为人们开发基于白屈菜红碱为活性成分的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分为4部分:1.筛选抗菌作用较好的植物有效成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单双菌培养物作为受试对象,提取黄芩、白屈菜和艾叶的有效成分,利用纸片扩散法分析3种中药粗提液对单双菌培养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确定白屈菜为较好的抑菌中药。再利用柱层析、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分离鉴定其有效活性成分,确定白屈菜红碱为有效的抗菌活性成分。2.分析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单双菌培养物及其生物被膜的抑菌作用机制。利用琼脂扩散法分析白屈菜红碱对单双菌培养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分析目标药物对单双菌培养物生物被膜的影响,包括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对多糖、蛋白和eDNA等生物被膜基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对生物被膜中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屈菜红碱对单菌培养物和双菌培养物的MIC分别为4 μg/mL和8μg/mL;通过CLSM和ESEM观察可知,1/2 MIC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菌培养物和双菌培养物生物被膜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1/4 MIC的白屈菜红碱能够有效抑制路邓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及其基质的形成;对于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当浓度为32 MIC时,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单菌培养物和双菌培养物有清除效果,而对路邓葡萄球菌的清除作用需要对应的16 MIC。上述结果表明白屈菜红碱对单双菌培养物的生物被膜有明显的抑制和清除作用。3.运用RNA测序技术探讨了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转录的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对比显示,共有43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90个,下调基因243个。为了进一步研究白屈菜红碱的抑菌机制,本文对其功能和通路富集进行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双组分系统、氧化磷酸化、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代谢、群体感应、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代谢途径。此外,白屈菜红碱主要通过下调金黄色葡萄球菌脂肪酸流出MMPL转运蛋白FarE和脂肪酸外排泵转录调节因子FarR相关基因、CocE/NonD家族水解酶相关基因、膜蛋白相关基因以及细菌耐药蛋白等相关基因,从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发挥抑制作用。4.应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白屈菜红碱脂质体。以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方法优化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白屈菜红碱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膜材比为3.2:1:1、药脂比10.3:1、硫酸铵浓度207 mM。所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93.8%,平均粒径为119±3 nm,且分布均一,电位为-44.21±0.57 mV,PDI值为0.21±0.02,且其稳定性较好。
李爽[4](2020)在《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症的药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门静脉高压(PH)是临床慢性肝病的常见难治并发症,以门脉的血流增多与阻力升高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汇管区巨噬细胞氧化亢进,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活性降低,引起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等舒张物生物利用度降低,是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因素。本课题前期建立了恒流测压大鼠门脉离体灌流系统,发现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可有效降低门脉压力,缓解PH。因此,在前期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四氯化碳(CC14)诱导复制大鼠PH模型,以氯膦酸二钠脂质体清除肝脏巨噬细胞,与未清除巨噬细胞大鼠配对比较,确定巨噬细胞激活参与PH。在离体灌流门脉系统上,以盐酸氨基胍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塞来昔布抑制2型环氧合酶(COX-2),观察舒张物生物利用度,并通过检测SOD3酶活性等,探索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防治PH的药理机制。1.巨噬细胞参与大鼠门脉高压症[目的]观察巨噬细胞激活在大鼠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橄榄油(3mL/kg),模型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l4(3mL/kg);d70-105,将模型大鼠分为2亚组,巨噬细胞未清除与清除组,半数动物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PBS脂质体(0.3mL/kg),另半数动物尾静脉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15mg/kg)。d105,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在体门脉压力,单核细胞数量,血清sCD163和趋化因子2(CCL2)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脏CD163阳性表达。[结果]PBS脂质体组内,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门脉压力升高,单核细胞个数和百分比升高,血清CD163和CCL2含量增加,汇管区CD163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量升高:氯膦酸二钠脂质体组内,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单核细胞个数和百分比升高,门脉压力升高,血清CD163和CCL2含量增加,汇管区CD163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量升高;各组大鼠配对比较,对照大鼠中,巨噬细胞清除组较未清除组血浆单核细胞个数和百分比降低,血清CD163含量降低和CCL2含量,模型大鼠中,巨噬细胞清除组较未清除组单核细胞个数和百分比降低,门脉压力降低,血清CD163含量、CCL2含量、CD163阳性表达量均下降。[结论]巨噬细胞参与大鼠门脉高压。2.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防治大鼠门脉高压药效[目的]观察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防治大鼠门脉高压的药效。[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32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丹酚酸B组、甘草酸二铵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橄榄油(3mL/kg),模型组和治疗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14(3mL/kg);d56,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0.01%CMC(5mL/kg),各治疗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5mL/kg)灌胃,d70,将各组大鼠再分为2亚组,巨噬细胞未清除与清除组,每周1次分别尾静脉注射PBS脂质体(0.3mL/kg)或氯膦酸二钠脂质体(15mg/kg)。d105,称量大鼠体重,麻醉后,收集腹水,检测在体门静脉压力,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肝功,称量肝脏、脾脏重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及胶原沉积,形态计量假小叶个数及体积比和胶原纤维构成比。[结果]治疗各组较模型组比较,可显着减少腹水量,缓解肝脏病理变化,减少假小叶形成及胶原纤维沉积,降低在体门静脉压力,改善肝功能;巨噬细胞清除同未清除组配对比较,阳性药、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和联合组巨噬细胞清除组大鼠假小叶个数减少,平均体积增加,胶原纤维沉积比减少。[结论]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能有效治疗大鼠门脉高压,且疗效具有巨噬细胞依赖趋势。3.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药理[目的]探索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抑制汇管区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大鼠门脉高压的药理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44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丹酚酸B组、甘草酸二铵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橄榄油(3mL/kg),模型组和治疗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14(3mL/kg);d56,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0.01%CMC(5mL/kg),各治疗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丹酚酸B+甘草酸二铵(5mL/kg)灌胃治疗,d70,将各组大鼠分为2亚组,巨噬细胞未清除与清除组,每周1次分别尾静脉注射PBS脂质体(0.3mL/kg),另半数动物尾静脉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15mg/kg)。d105,大鼠麻醉后,测量在体门脉压力,进行离体门脉灌流,测量NO和PGI2利用度,取左叶肝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脏NADPH氧化酶2(NOX2),SOD3,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阳性表达量,肝脏匀浆,检测SOD3酶活性,NOX2和SOD3蛋白表达量。[结果]单体各组较模型组比较,门脉压力下降,NOX2和iNOS表达减少,eNOS和SOD3表达增加,SOD3酶活性升高,舒张物NO和PGI2利用度升高;巨噬细胞清除后同未清除组配对比较,模型组门脉压力下降,NOX2和iNOS表达减少,eNOS和SOD3表达增加,SOD3酶活性升高,舒张物NO和PGI2利用度升高;各中药单体组门脉压力下降,NOX2、iNOS和eNOS表达量下降,丹酚酸B和联合组NO和PGI2利用度升高,甘草酸二铵组NO和PGI2利用度降低。[结论]巨噬细胞参与门脉高压发生与发展,丹酚酸B和甘草酸二铵提高舒张物利用度,保护抗氧化酶活性,回降门脉压,防治门脉高压,巨噬细胞为丹酚酸B治疗门脉高压作用靶点之一。
吕希坤[5](2020)在《皮肤修复用美洲大蠊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表明皮肤覆盖在人体外表,并作为最大的器官起到维持与保护的作用。然而皮肤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创伤,一些应用于创伤修复的药物主要活性物质多为易溶于水的极性大分子,这些大分子很难穿透皮肤表层抵达创伤处,其效果受到了限制与阻碍。脂质体(liposome,LIP),其膜由磷脂分子等构成并与人体细胞膜相似,由于这一特性脂质体与皮肤角质层相较于其他药物载体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包裹药物时能够很好地透过角质层,使被包载的药物到达真皮层附近后在创伤处蓄积,达到持续释药、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本论文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脂质体(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liposome,PAE-LIP)制备,探讨工艺条件及组分配方对包封率的影响,进一步将载药脂质体制成凝胶制剂,对凝胶制剂的皮肤透过性能和抗炎性能进行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乙醇注入法,以乙醇为有机相,美洲大蠊提取物溶液为水相,制备美洲大蠊提取物脂质体(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liposome,PAE-LIP)。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了温度(T)、搅拌强度、卵磷脂(EPC)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mEPC:mCHO)、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Qa:Qw)对美洲大蠊提取物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规律。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40℃、搅拌强度:750 r/min、卵磷脂浓度:45 mg/mL、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7.5:1、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1:1,包封率为41.60%。进一步,制备了美洲大蠊提取物柔性脂质体(PAE-ULIP),以增强脂质体变形能力,提高皮肤透过能力。通过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及相关性质,选择以吐温-20(Tween-20)为柔性剂,考察了吐温-20的用量对包封率的影响,当吐温-20与EPC的质量比为1:10时包封率达46.2%;(2)制备了 PAE凝胶、PAE-LIP凝胶、PAE-ULIP凝胶。首先对这三种凝胶的体外释放性能进行表征,三者24 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60.4%、52.10%、61.8%;对三种凝胶的体外透皮性能进行测量,24 h的PAE-ULIP凝胶的单位面积累积释放量为(690±38)μg/cm2,PAE-LIP凝胶的单位面积累积释放量为(550±36)μg/cm2,PAE凝胶几乎没能透过Strat-M膜。表明脂质体凝胶显着增强药物透皮性,柔性脂质体凝胶具有更好的皮肤透过性能。(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AE-ULIP凝胶的抗炎性能,通过测量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的浓度表征药物的抗炎性能。未加药物时,RAW264.7细胞模型实验中的TNF-α浓度为1181.6 ng/mL,分别加入PAE药液与PAE-ULIP凝胶后,细胞上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667.7 ng/mL、862.6ng/mL,炎症因子的释放均得到了抑制;加入脂多糖(LPS)刺激后,细胞上清中的TNF-α浓度为1529.3 ng/mL,分别加入两种剂型的药物后,细胞上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1153.6ng/mL、1095.9 ng/mL,炎症因子的释放也得到了抑制。说明本研究中的PAE-ULIP凝胶剂型对PAE的有效成分的抗炎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同样具有抗炎活性。
普梦笛[6](2020)在《PEG3000,PEG6000修饰的脂质体作为流感疫苗佐剂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冻融-冻干法探索聚乙二醇3000(PEG3000)修饰的脂质体作为流感疫苗佐剂和聚乙二醇6000(PEG6000)修饰的脂质体作为流感疫苗佐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免疫原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冻融-冻干法制备PEG3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采用MTT法以刺激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处方。最佳处方制备的目标产品,通过腹腔免疫小鼠7、14和28天后,采用MTT法和表面标记法以刺激指数(SI)和CD4+/CD8+、CD3+CD8+、CD3+CD4+、CD3+为评价指标进行细胞免疫原性研究,采用微量血凝抑制法和表面标记法以抗体滴度比和CD3-CD45R+为评价指标进行体液免疫原性研究。采用碳廓清法和表面标记法以吞噬指数和CD3-CD49b+为评价指标进行非特异免疫原性研究。将通过以上最优工艺制得PEG3000修饰的脂质体冻干粉、PEG3000修饰的脂质体混悬液、PEG6000修饰的脂质体冻干粉、PEG6000修饰的脂质体混悬液置于4℃、25±2℃和37±2℃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试验,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其物理学稳定性,以抗体滴度比和脏器指数为指标考察其生物学稳定性。[结果]PEG3000和PEG6000占卵磷脂的百分摩尔比为4%时,脂质体成膜后加入PEG3000和PEG6000制备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为最佳处方。用最佳处方制备的PEG3000(或PEG6000)修饰脂质体冻干粉、无修饰中性脂质体冻干粉、非脂质体疫苗原液和PBS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免疫小鼠,在免疫一个免疫周期里,其中细胞免疫原性的脾脏T淋巴细胞中PEG3000修饰脂质体冻干粉组中的SI值、CD4+/CD 8+、CD3+CD4+、CD3+与其他各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高于无修饰中性脂质体组,说明PEG3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增强细胞免疫原性;PEG3000修饰脂质体组的CD3+CD8+与其他组间无显着性差异,说明PEG3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不刺激细胞毒性的T细胞亚群增加;PEG6000修饰脂质体冻干粉组中的Sl值、CD4+/CD8+、CD3+CD4+、CD3+CD8+、CD3+与其他各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高于无修饰中性脂质体组,说明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增强细胞免疫原性。胸腺T淋巴细胞中PEG3000和PEG6000修饰脂质体冻干粉组中的CD3+CD4+与其他各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高于无修饰中性脂质体组,说明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刺激T辅助细胞亚群增加;PEG3000和PEG6000修饰脂质体组的CD3+CD8+、CD3+与其他组间无显着性差异,说明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不刺激T细胞亚群增加。体液免疫原性中PEG3000和PEG6000修饰脂质体的冻干粉组中始终HI≥4且优于其他组,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CD3-CD45R+与其他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高于无修饰中性脂质体组,说明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增强体液免疫原性;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原性中PEG3000和PEG6000修饰脂质体组的PI值与PBS阴性对照无显着性差异,说明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CD3-CD49b+与其他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高于无修饰中性脂质体组,说明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刺激NK细胞亚群增加。用最佳处方制备的PEG3000和PEG6000修饰脂质体冻干粉、无修饰中性脂质体冻干粉、非脂质体疫苗原液和PBS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免疫小鼠后,在免疫一个免疫周期里,在细胞免疫中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组的Sl值与其他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优于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组,说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细胞免疫原性增强;体液免疫原性中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组与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组没有显着性差异;非特异免疫原性中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组与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冻干粉体物理稳定性的考察,在4℃、25±2℃和37±2℃贮存条件下时,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在贮存6 month内的包封率下降相对于其混悬液低,且4℃贮存条件下的包封率高于25±2℃和37±2℃贮存条件下,表明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的物理学稳定性较好。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生物学稳定性的考察中,在4℃贮存条件下时,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在贮存3 month内的HI≥4;25±2℃贮存条件下时,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在贮存3 month内的HI≥4,且4℃贮存条件下的抗体滴度比高于25±2℃贮存条件下的,表明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的生物学稳定性良好,且4℃为最佳存贮条件。[结论]PEG3000和PEG6000占卵磷脂的百分摩尔比为4%时,脂质体成膜后加入PEG3000和PEG6000制备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为最佳处方。上述两种目标产品能产生较好免疫原性;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细胞免疫原性优于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体液免疫原性和非特异免疫原性中,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其具有体液免疫原性但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延长血液中的滞留时间。且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和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冻干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张海冉[7](2020)在《离子液体基共负载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有效解决了常规拉曼光谱在结构分析中存在的灵敏度低、选择性差等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人们对SERS技术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的热点内容主要集中在增强机理,基底构建以及SERS检测应用等方面。本论文基于离子液体基功能材料的优异性能,通过共负载方式,致力于新型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高灵敏SERS检测。第二章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型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结合离子液体的反应性以及脂质体各向同性的表面结构,制备了一种兼具稳定性与超灵敏检测性能的SERS基底:离子液体修饰的脂质体-金纳米复合材料(liposome-Au)。为增强脂质体的结构稳定性,利用脂质单体长链尾部C=C键的热引发聚合,将脂质体球形囊泡结构有效冻结,获得了稳定性显着提高的脂质体,为金纳米粒子(Au NPs)和探针分子的负载奠定基础。基于离子液体的配位效应,Au NPs在基底表面得以均匀稳定生长,粒子间由于电磁耦合而形成热点。脂质体结构的各向同性,促使Au NPs在基底表面形成均匀而密集的无机修饰层,这种有序组装体进一步促使强而一致热点区域的产生,并覆盖于基底表面。此外,系统探究了脂质体负载Au NPs对基底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u NPs在脂质体表面的修饰不影响基底的反应性。同时,无机Au NPs修饰层在反应过程中得以完好保存,说明基底对Au NPs的配位效应具有足够强度,为拉曼探针的负载奠定了结构基础。基于此,初步探究liposome-Au基底对MO的SERS检测性能。结果显示,该SERS基底在对MO的检测中表现出优异的信号放大效果,从而展现liposome-Au基底在SERS检测方面的应用潜力。第三章系统考察了liposome-Au基底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性能。首次利用共负载(co-assembly)合成策略构建得到新型SERS检测体系liposome-Au/probes。区别于常规SERS体系,该共负载SERS体系具有以下优点。(1)共组装模式打破了传统巯基等键合的SERS分析模式的束缚,加快了SERS技术在检测与等离子体表面无特定亲和力的分子方面的发展。(2)脂质体表面的各向同性,使Au NPs在基底表面均匀密集生长。相邻粒子局域电磁场的耦合形成热点,对可重复性和稳定性SERS信号的获取具有重要意义。(3)得益于离子液体组分对阴离子的选择性诱导作用,实现阴离子型拉曼探针在热点区域的定向、定点“锚合”。这种热点驱动与热点定位协同作用下的SERS检测模式,对有机阴离子探针表现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性。此外,离子交换反应性还赋予脂质体SERS基底普适性、电荷选择性以及固相微萃取等优异性能。第四章在新型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拉曼应用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利用聚合离子液体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Poly[ViEtIm]Br)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之间π-π结合的特异性,对rGO进行表面改性,得到rGO-Poly[ViEtIm]Br。经过Au NPs的原位修饰进一步制备了SERS增强基底rGO-Poly[ViEtIm]-Au。利用Poly[ViEtIm]Br对阴离子型拉曼探针的反应性,通过共负载方式构建得到高灵敏SERS检测体系rGO-Poly[ViEtIm]-Au/probes。这种多元一体化SERS检测体系具有以下优势:(1)Poly[ViEtIm]Br在rGO表面的修饰一方面封闭了基底裸露的大π键,纯化基底静电吸附的高选择性。另一方面,赋予基底优异的反应性和选择识别能力,有利于基底在复杂体系中对特定阴离子探针的识别检测。(2)极性Poly[ViEt Im]Br的配位效应使Au NPs在基底密集生长的同时,保持了rGO-Poly[ViEt Im]Br良好的分散状态,从而造成宏观上稳定分散,微观上Au NPs堆积形成热点。(3)基底的离子交换性将阴离子探针定向富集在热点区域,赋予SERS基底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能力,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普适性以及电荷选择性。此外,rGO二维开放的比表面积以及Poly[ViEtIm]Br的离子交换性赋予SERS基底优异的固相微萃取性能,痕量阴离子探针在基底表面得以富集浓缩。这种样品前处理有利于超灵敏SERS检测体系的构建。基于此,rGO-Poly[ViEt Im]-Au基底对MB的检出限低至1.0×10-14 M。第五章系统考察了rGO-Poly[ViEt Im]Br作为光盘式可擦写基底在SERS检测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SERS基底的重复性与稳定性是获取高品质SERS信号的基础,也是制约SERS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聚合离子液体(PILs)优异的共组装、可逆离子交换、选择吸附性能,结合rGO二维开放结构,构建一种“固相萃取-SERS检测-基底更新”三位一体的可重复使用、高灵敏SERS基底,确保稳定地获取高品质SERS信号。即通过π-π作用,将Poly[ViEtIm]Br组装到rGO上,通过顺次离子交换和还原,实现Au NPs在石墨烯上的原位生长以及均匀排列;通过Poly[ViEtIm]Br的离子交换性,将阴离子探针定向、定点“锚合”,实现探针分子在基底上的富集和定向排列;利用Poly[ViEt Im]Br离子交换的可逆性,用卤离子将探针分子擦除,实现基底更新;再重新通过离子交换写入新探针分子。这种新型光盘式可擦写基底的构建赋予SERS基底以重复使用性,可实现在相同基底上对不同探针分子的选择性负载和高灵敏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在擦写过程中基底存储的信息发生变化,而存储性能并未改变。此外,经过五次循环擦写,基底依然保持优异的擦写能力。这种光盘式可逆存储性能,为SERS检测体系的灵活设计提供新思路,在功能材料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应用潜力。
周军[8](2020)在《多功能肽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建立及心肌靶向性的研究》文中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成为目前全球导致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胺碘酮(Amiodarone,AMD)是Ⅲ类(钾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但是,该药长期使用很容易引起非靶器官部位的药物蓄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制约了胺碘酮的临床应用。纳米脂质体(Nanoliposome,NLPs)具有类细胞结构,能够改变包封药物的体内分布,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目前,在心血管领域中应用的主要为普通胺碘酮脂质体(AMD-NLPs)或单靶头修饰的纳米脂质体载药系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①药物包封率不够理想,缓释过快;②组织器官的特异选择性不强,其在提高药物心脏内导入的同时,也可能增加其他组织器官的药物分布;③药物导入心脏后,往往难以进一步导向至病灶部位,使治疗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不能长久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因此,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和研制新的药物载体,并对载体进行靶头修饰,从而使得药物的靶向性更强,疗效更好。本研究拟构建一个双重靶向的纳米脂质体系统,即将两种不同靶向作用的功能纳米材料PCM-1(W L S EAGPVVTVRA L R G T G S W,心肌细胞特异性靶向肽)和TAT(YGRKKRRQRRR,细胞穿膜肽)组合在普通纳米脂质体系统中构建成具有双重靶向效果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PCM-1/TAT AMD-NLPs,简称PTA-NLPs)系统,选用胺碘酮作为药物,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了PCM-1和TAT双重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采用心肌细胞(Myocardial Cells,MCs)评价PTA-NLPs的细胞毒性和摄取能力,通过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将双重靶头的AMD纳米脂质体缓慢尾静脉注射,检测模型大鼠的心电图ST段数据,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等,评价双重靶头是否比单靶头修饰的胺碘酮脂质体具有更强的心肌靶向性,更易富集于心肌部位。第一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目的:构建PCM-1和TAT双重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PTA-NLPs)并对PTA-NLPs进行表征分析。方法:1、称取大豆磷脂60mg、胆固醇30mg、DSPE-PEG2000-PCM-1 3mg和DSPE-PEG2000-TAT 2mg于烧瓶中,加入三氯甲烷5mL溶解;另称取处方量的胺碘酮2mg于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醇2mL溶解,于50℃恒温磁力搅拌条件下,将乙醇溶液以注射器缓慢滴加至三氯甲烷溶液中,得到粗纳米混悬液。再于冰浴条件下以一定功率(工作4s,间歇2s)进行超声分散,得均匀纳米脂质体溶液,后经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均匀薄膜,真空干燥2h后,加入2mLPBS(Phosphate Buffer Saline,磷酸缓冲盐)进行水化,后经冻干,得胺碘酮纳米脂质体。2、用激光散射粒度仪分别测定纳米脂质体的光散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前样品用双蒸水3mL稀释。取纳米脂质体溶液0.5mL,应用2%磷钨酸1mL负染色制备样品,混匀后将铜网有Formavar支持膜的一面盖于染液液滴上,正染色15~30min,铜网自然晾干后于透射电镜下观察纳米脂质体的形态。3、将所制备的PTA-NLPs冻干粉放置于无菌西林瓶中,密闭保存于0~4℃冰箱冷藏,分别于放置后的1、2和3月后取样10mg,测定PTA-NLPs的粒径与包封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稳定性。结果:1、所制备的 PTA-NLPs 粒径为(124.31±13.62)nm,PDI(Polydispersity Index,多分散指数)为 0.21,包封率为(88.61±4.23)%,Zeta 电位为(-17.53±1.91)mV。2、使用单因素考察方法筛选出优化的处方为:胺碘酮2mg、大豆磷脂60mg、胆固醇 30mg、DSPE-PEG2000-PCM-1 3mg、DSPE-PEG2000-TAT2mg 和水化介质 2mL。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本品外观呈类球型,表面光滑,无相互聚集现象,分散均匀;将PTA-NLPs于冷藏条件下避光保存3个月后,粒径、zeta电位等基本特征不变,表明其稳定性良好。结论:1、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PCM-1和TAT双重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并通过单因素观察方法筛选出优化的处方配比。2、根据优化的处方配比所制备的PTA-NLPs粒径为(124.31±13.62)nm,PDI为 0.21,包封率(88.61±4.23)%,Zeta 电位(-17.53±1.91)mV。3、根据优化的处方配比所制备的PTA-NLPs,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外观呈类球型,表面光滑,无相互聚集现象,在冷藏条件下保存3个月后基本特征不变,稳定性良好。第二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体外评价目的:通过体外方法评价PCM-1和TAT双重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PTA-NLPs)的体外释放度、对MCs生长抑制情况及MCs对PTA-NLPs的摄取能力。方法:1、采用透析袋方法评价PTA-NLPs的体外释放行为。称取PTA-NLPs 100mg置于截留分子量8000~12000的透析袋中,扎紧袋口,放入装有200mL PBS(pH=7.4)释放介质中,于37℃恒温水浴中、200转/分振荡下进行释放试验,在释放开始后的0.5、1、2、3、4、6、8、10和12h抽取介质1mL,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同时,用相同剂量的 free AMD、A-NLPs(AMD-NLPs)、PA-NLPs(PCM-1 AMD-NLPs)和 TA-NLPs(TAT AMD-NLPs)作为对照;用 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各样品在各时间点介质中药物的实际测定浓度C测,按公式c校=c测+1/200(?)c测 算得校正浓度,以校正浓度计算累积释放百分率。2、用96孔培养板将MCs在37℃和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丢弃培养液,用PBS仔细洗涤细胞两次,然后加入不同的AMD制剂(free AMD、A-NLPs、PA-NLPs(PCM-1 AMD-NLPs)、TA-NLPs 和 PTA-NLPs),剂量从5μg/mL 到 50μg/mL,加入60μL噻唑蓝溶液(5mg/mL)和1mL的培养液,在培养箱中孵育4小时,检测胺碘酮纳米脂质体对MCs生长的抑制作用。将上清液吸出并丢弃,每个孔加入150μL的DMSO(Dimethyl Sulfoxide,二甲基亚砜),置平坦摇床上震荡5分钟,在570nm处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A),计算细胞抑制率=[(A空白对照组-A给药组)/A空白对照组]×100%。3、采用绿色荧光的香豆素-6(C6,浓度为100mg/mL)为荧光探针,按AMD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结合薄膜水化法将C6包埋于纳米脂质体的亲脂性内核中,即可获得带绿色荧光的AMD相关纳米脂质体。在12孔培养板中接种MCs,培养液为含10%牛血清的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含各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培养基),控制细胞密度为4.0×105个/孔,培养时间为24小时,然后将各组AMD制剂(free AMD、A-NLPs、PA-NLPs、TA-NLPs 和 PTA-NLPs),分别与 MCs 共同孵育2小时后,用PBS溶液(pH 7.4)洗涤细胞3次,尽可能清除细胞外残留的荧光物质,最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香豆素-6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同时,用胰酶消化MCs为单细胞悬液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定量检测,测定荧光强度。结果:1、PTA-NLPs在pH=7.4的PBS溶液中进行体外释放12h,累积释放百分率仅为(53.3±0.3)%,具有较强的缓释性能,PTA-NLPs的缓慢释放特性有利于系统在体内的稳定性从而改变药物本身的体内分布行为。2、通过 MTT(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噻唑蓝)实验,比较了 free AMD 组、A-NLPs 组、PA-NLPs 组、TA-NLPs 组和 PTA-NLPs组的细胞毒性,直至当浓度达到50μg/mL时,各组制剂都明显抑制了心肌细胞的生长,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当浓度小于50μg/mL时,各组制剂均对心肌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影响(p>0.05)。3、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对PTA-NLPs摄取的计数为102~103个,明显优于对PA-NLPs和TA-NLPs的摄取,表明PCM-1和TAT共同修饰后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增加AMD药物进入心肌细胞的能力。结论:1、PTA-NLPs体外释放12h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仅为(53.3±0.3)%,表明PTA-NLPs具有较强的缓释性能,有利于载药系统在体内的稳定性,从而改变药物本身的体内分布行为。2、PTA-NLPs浓度小于50 μg/mL时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3、MCs对PTA-NLPs的摄取能力明显优于PA-NLPs和TA-NLPs,表明PCM-1和TAT共同修饰后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增加AMD药物进入心肌细胞的能力。第三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目的:探讨PTA-NLPs系统在实验动物中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方法:1、采用HPLC检测方法检测AMD在体内的药物浓度。取空白血浆0.3mL分别加入不同量的AMD贮备液,制备成浓度为50 ng/mL、500ng/mL和2500ng/mL的标准血样,每种浓度重复3次,以药物峰面积比值(A)对药物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A=7.276C-1.283)。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进行HPLC测定药物峰面积,由标准曲线计算AMD在体内的药物浓度。2、将30只健康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各组(AMD溶液剂、A-NLPs、PA-NLPs、TA-NLPs和PTA-NLPs)分别通过尾部静脉给予5mg/kg,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的0.5、1、2、4、6、8、10、12和24 h通过眼部静脉采血0.6mL,收集于加有肝素的聚丙烯离心管内,12000r/min离心1 min,分离血浆并于-18℃冰箱中储存,待作血药浓度分析。3、将18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每组每个时间点重复6只小鼠。各组(AMD 溶液剂、A-NLPs、PA-NLPs、TA-NLPs 和 PTA-NLPs)分别通过尾部静脉给予5mg/kg,分别在给药后的0.5、1、2、4、8和12h摘眼球取血约0.6mL,置于事前加过肝素的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0min后分离血浆,于-20℃保存待测药物浓度。同时,断颈处死小鼠,取出心、肝、脾、肺和肾,用适量生理盐水清洗,经滤纸吸干血浆,用于组织药物浓度的测定和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HPLC测定显示AMD峰形对称,陡尖,分离度良好,主峰附近无杂质峰干扰。不同浓度(50ng/mL、500 ng/mL和2500ng/mL)血浆和组织样品的方法回收率在90~105%之间,提取回收率均>(70±3)%,日内及日间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相对标准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D溶液剂组给药后的药物浓度是几组中最高的(313.3ng/mL),但随后浓度迅速下降(消除半衰期为2.6h),10h时已完全代谢。当AMD以NLPs形式进入体内后其达峰的血药浓度显着下降,维持在130~160ng/mL,但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双重修饰的AMD-NLPs消除半衰期可达到7.2h,10h时浓度为30.70ng/mL,24h时血药浓度为11.16ng/mL。3、在实验组(PTA-NLPs)药物在不同组织中分布有明显差异,特别是在心脏,PTA-NLPs组小鼠心脏1h时的胺碘酮浓度达到354ng/g,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和血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切片观察发现PTA-NLPs组小鼠在给药12h后各个脏器未见明显组织学变化。结论:1、建立HPLC方法用于AMD浓度的测定,验证了血浆样品和组织样品的AMD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具有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和简单等特点。2、PTA-NLPs系统的药动学和组织学分布研究表明PTA-NLPs系统不仅能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起到长循环效应,而且更多地富集于心脏且无器官的组织学变化,为后续的临床疗效研究打下了基础。第四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药效学研究目的: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进行AMD纳米脂质体的药效学评价。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9组,每组1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MD组、A-NLPs 组、PA-NLPs 组、TA-NLPs 组、PTA-NLPs(低剂量)组、PTA-NLPs(中剂量)组和PTA-NLPs(高剂量)组。将SD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行腹腔注射,麻醉后仰卧固定在动物手术台上,气管插管后连接动物呼吸机,采用标准Ⅱ导联记录大鼠心电图,沿胸骨左缘第2~4肋间隙开胸,暴露心脏,剪开心包膜,采用无创缝合丝线在左心耳下距主动脉根部2-3mm处用6-0线穿过一小束心肌并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心电图Ⅱ导联ST段抬高作标志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成功。根据分组,在冠状动脉结扎后5min缓慢尾静脉注射不同的制剂。采用大鼠心电图机监测心电图,记录各组给药后30、60、90和120min的ST段变化情况。注射给药120min后解剖大鼠,打开腹腔,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腹主动脉血约5mL,静置5min后离心分离血清,测定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抽取腹主动脉血液后迅速剪开胸腔摘取心脏,用PBS冲洗心脏去除血迹,沿冠状沟切除右心室,保留左心室,沿心尖到心基底部方向平行在结扎线以下将心室切成4-5 片,置 0.1%NBT(Nitro-Blue Tetrazolium,氮蓝四唑)染液中 37℃孵育10min 后取出,用滤纸吸尽水分,用Image Pro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处理图像,求算心肌梗死区面积和左心室面积,按两者之比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比(心肌梗死面积比=梗死区面积/左心室面积)。结果:1、ST段的变化:在120min的观察期内模型组大鼠ST段抬高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没有下降趋势;接受不同AMD制剂大鼠的ST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双重靶头AMD纳米脂质体高剂量组的ST段下降最为显着,达到(0.09±0.07)mV,与其他几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指标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各AMD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中的CK、LDH、AST和MDA水平均下降,双重靶头修饰的纳米脂质体效果明显优于单靶头纳米脂质体,以PTA-NLPs在的下降幅度最大(CK:(3289.50±1102.90)U/L;LDH:(1854.60±191.30)U/L;AST:(583.50±142.70)U/L;MDA:(8.20±2.10)U/L;P<0.05)。3、心肌梗死面积:模型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比在38%左右,给予不同AMD制剂后,各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中低三个剂量的双靶头AMD纳米脂质体组均显着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比,PTA-NLPs高剂量组(13%)的心肌梗死面积比下降最为显着。结论:1、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各AMD组的ST段抬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高剂量PTA-NLPs组下降幅度最显着,表明双重靶头胺碘酮脂质体(尤其高剂量)比单靶头胺碘酮脂质体更明显地降低模型大鼠的ST段。2、双重靶头胺碘酮脂质体AMD(尤其高剂量)比单靶头胺碘酮脂质体显着降低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中的CK、LDH、AST和MDA水平。3、不同AMD制剂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高剂量PTA-NLPs组的下降幅度最显着,表明双重靶头脂质体(尤其高剂量)比单靶头脂质体能使模型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更明显。
邹荣[9](2020)在《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对大鼠肝纤维化预防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突变、抗菌、抗炎、抗氧化、诱导细胞凋亡及雌激素调节物质,是中药虎杖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肝纤维化是肝脏病更严重的一个显着特征,一般是有多种致病原因导致的较慢速度的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若肝纤维化长久存在并继续发展,可能最后会严重变为肝硬化、肝癌。按理肝纤维化是能够逆转的,但如果致病因素一直存在,最终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白藜芦醇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通过它能够抑制急性肝损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来对这些可以逆转的早期肝病进行治疗,防止最终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近代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故早期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可有效逆转这一过程,成为研究热点。方法:(1)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包封率为衡量指标,选择磷胆比、药脂比、超声功率三个关键因素来优化处方和超声处理技术参数,选用最优处方进行制备肝靶向脂质体,普通脂质体,以及游离溶液。并对制备的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进行表征实验。(2)在体外靶向性验证实验中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摄取定性研究,采用CCK-8法来检测细胞活性。(3)在体内靶向性验证实验中采用小动物成像仪来验证不同时间点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的分布。(4)采用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验证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的预防作用。分别采用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游离白藜芦醇溶液在造模过程中尾静脉注射给药。选择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P,ALB,GLOB,A/G),SOD,MDA,HYP,肝纤四项(HA,LN,PCⅢ,C-IV)为考察指标,以及三组不同给药溶液的病理切片。对比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游离白藜芦醇溶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结果:确定的最优处方为药脂比1:25,磷胆比10:1,采用150W的超声功率超声10min,所得的靶向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20nm左右,平均包封率83%以上。白藜芦醇脂质体无溶血性,符合药典要求,可用于静脉注射。在体外靶向性研究中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的荧光强度最高,说明靶头修饰的脂质体相比另外两组确实增加了细胞的摄取。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实验中,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中由于修饰了半乳糖苷的脂质体故而能有效结合细胞,脂质体剂型缓慢释放药物,发挥白藜芦醇的长期有效抑制HSC-T6细胞的作用。在体内靶向性验证实验中,利用小动物成像仪清楚看到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其中观察到注射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大鼠其荧光信号延续时间最长,观察到注射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大鼠肝脏其荧光强度相对于另外两组来说荧光强度最高,说明其位于肝组织的白藜芦醇含量最多。在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预防作用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成功。在肝功能指标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P,GLOB,AST,ALT明显升高(p<0.05);ALB,A/G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组,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组,游离白藜芦醇组TP,GLOB,AST,ALT,明显降低(p<0.05)ALB,A/G明显升高(p<0.05)。与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组相比,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组AST,ALT,明显升高(p<0.05)。GLOB,TP无显着性差异,ALB,A/G明显降低(p<0.05)。游离白藜芦醇组GLOB,AST,ALT,明显升高(p<0.05),TP无显着性差异,ALB,A/G明显降低(p<0.05)。与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相比,游离白藜芦醇组AST,ALT明显升高(p<0.05);ALB明显降低(p<0.05)。TP,A/G,GLOB无显着性差异。整体来看,各组肝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之内。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OD明显降低(p<0.05),MDA,HYP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组,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组,游离白藜芦醇组SOD明显升高(p<0.05)MDA,HYP明显降低(p<0.05)。与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组相比,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组SOD明显降低(p<0.05),HYP明显升高(p<0.05),而MDA无显着性差异;游离白藜芦醇组SOD明显降低(p<0.05),MDA,HYP明显升高(p<0.05)。与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组相比,游离白藜芦醇组MDA,HYP明显升高(p<0.05),而SOD无显着性差异。模型组大鼠血浆中肝纤四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A,LN,PCⅢ,CI-Ⅴ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组,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组,游离白藜芦醇组HA,LN,PCⅢ,CI-Ⅴ明显降低(p<0.05)。与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组相比,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组HA,LN明显升高(p<0.05)PCⅢ,CI-Ⅴ无明显差异;游离白藜芦醇组HA,PCⅢ,LN,CI-Ⅴ明显升高(p<0.05)。与白藜芦醇普通脂质体组相比,游离白藜芦醇组HA,LN,PCⅢ,CI-Ⅴ均无明显差异。肝组织中,组织学切片显示,白藜芦醇可减少胶原纤维沉积,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中尤以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的效果最为显着。结论:该制备工艺成功制备了均匀且具有肝靶向的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包封率及载药量良好,无溶血性。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预防作用。
周美美[10](2019)在《葫芦[n]脲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功能的实现需要依赖细胞膜特殊的分子结构。生物体中的物质平衡依赖细胞膜来实现,是因为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骨架结构阻止了细胞内外物质的自由进出,但是磷脂双分子层中结合的膜蛋白、受体和酶等分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等将细胞内外信号传导、物质和能量的进行交换。由于细胞膜的结构复杂,使得对其性质和功能的研究产生许多限制,基于这一实际情况,许多结构简单的模拟生物膜作为细胞膜或生物膜的模型被广泛地加以研究,这些生物膜包括固体支撑磷脂双层膜、脂质体、囊泡等。葫芦脲是超分子化学中第四类主体化合物,葫芦[n]脲(n=5,6,7,8)已经在各种分子组装,传感器,药物输送和纳米材料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在瓜环化合物葫芦[n]脲(n=5,6,7,8)上的化学修饰比较困难,限制了其在药物传递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本文将葫芦[n]脲(n=5,6,7,8)与模拟生物膜相结合,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葫芦[n]脲(n=5,6,7,8)两端的羰基基团很容易与磷脂双层膜的亲水端相结合,从而破坏磷脂层骨架结构并形成离子通道,达到对药物的针对性输送。方法:以磷脂酰胆,胆固醇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脂质体,将葫芦[n]脲与羧基荧光素包埋在脂质体中,葫芦[n]脲(n=5,6,7,8)能够与脂质体相互作用,破坏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羧基荧光素从脂质体中释放出来,从而被荧光光谱检测到。以铂电极支撑的磷脂双层膜作为生物膜的模型,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葫芦脲与支撑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1.葫芦[n]脲(n=5,6,7,8)与脂质体通过薄膜分散-冻融法制备葫芦脲与脂质体的自组装体,通过荧光光谱法来研究葫芦[n]脲(n=5,6,7,8)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葫芦[n]脲(n=5,6,7,8)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后与标准脂质体相比稳定性减弱,并且与葫芦[7,8]脲相互作用后的脂质体的荧光强度大量增加,并且探究了自组装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发现升高温度导致自组装体稳定性减弱,而且在酸性环境下荧光强度增强较快,易裂解。2.选择铂电极作为基底,在铂电极上制备出支撑磷脂膜,并借助电化学手段证明了这种磷脂膜是双层膜。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支撑双层膜与葫芦[n]脲(n=5,6,7,8)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葫芦[n]脲(n=5,6,7,8)能够在双层膜上产生一些孔洞,探针分子[Fe(CN)6]3-/4-可以经过这些孔洞到达电极表面,实验结果表明葫芦[n]脲(n=5,6,7,8)可以和固体支撑磷脂双层膜发生相互作用,诱发其产生离子通道。结论:葫芦[n]脲(n=5,6,7,8)对脂质体和固体支撑磷脂双层膜产生响应行为,并且能在模拟生物膜上产生离子通道。
二、脂质体研究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质体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长循环脂质体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提取 |
1.4 质量评估 |
2结果Results |
2.1 长循环脂质体的应用领域 |
2.1.1 抗肿瘤 |
2.1.2 抗高血压 |
2.1.3 抗病毒 |
2.1.4 抗糖尿病 |
2.2 长循环脂质体 |
2.2.1 分类 |
2.2.2 制备 |
2.3 新型长循环脂质体分类 |
2.3.1 长循环磁性脂质体 |
2.3.2长循环热敏脂质体 |
2.3.3 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 |
2.3.4 免疫脂质体 |
2.4 脂质体制备技术 |
2.4.1 微流体技术 |
2.4.2 超临界流体技术 |
2.4.3 乙醇注射技术 |
3 总结与展望Summary and prospects |
(2)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癌活性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肝癌的研究现状 |
2 人参的研究进展 |
3 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
4 人参皂苷Rg3的研究进展 |
5 药理作用 |
5.1 抗肿瘤作用 |
5.2 抗糖尿病 |
5.3 抗炎 |
5.4 抗病毒 |
6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
6.1 脂质体的结构 |
6.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6.2.1 薄膜分散法 |
6.2.2 乙醇注入法 |
6.2.3 逆向蒸发法 |
6.3 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研究现状 |
7 结语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脂质体中人参皂苷Rg3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1 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制备 |
2.1.2 配制溶液 |
2.1.3 色谱条件的建立 |
2.1.4 专属性实验 |
2.1.5 线性关系 |
2.1.6 精密度实验 |
2.1.7 稳定性实验 |
2.1.8 加样回收率实验 |
2.2 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 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筛选 |
2.4 人参皂苷Rg3脂质体质量评价 |
3 实验结果 |
3.1 脂质体中人参皂苷Rg3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1.1 专属性的实验结果 |
3.1.2 线性关系的实验结果 |
3.1.3 精密度实验结果 |
3.1.4 稳定性实验结果 |
3.1.5 加样回收实验结果 |
3.2 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筛选 |
3.2.1 磷脂与药物质量比对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3.2.2 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对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3.2.3 水相不同pH对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3.2.4 验证性实验结果 |
3.3 人参皂苷Rg3脂质体质量评价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网络药理学分析人参皂苷Rg3抑制肝癌增殖的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预测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 |
1.3 网络模型的建设和分析 |
1.4 基因本体论(GO)和基因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 |
2.2 疾病-靶点-药物的网络构建 |
2.3 GO分析结果 |
2.4 KEGG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人参皂苷Rg3体外抗肝癌活性及分子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细胞培养 |
2.3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
2.4 检测人参皂苷Rg3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变化 |
2.5 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
2.6 免疫荧光实验检测SIRT2蛋白表达的变化 |
2.7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人参皂苷Rg3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人参皂苷Rg3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 免疫荧光检测人参皂苷Rg3对肝癌细胞SIRT2蛋白表达水平 |
3.4 免疫印迹检测人参皂苷Rg3对肝癌细胞SIRT2蛋白表达水平及其靶点乙酰化修饰水平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人参皂苷Rg3脂质体抗肝癌活性评价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DIR-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制备 |
2.2 细胞摄取实验 |
2.3 通过MTT的方法比较人参皂苷Rg3单体与脂质体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
3 实验结果 |
3.1 细胞摄取实验结果 |
3.2 比较人参皂苷Rg3单体与脂质体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白屈菜红碱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及脂质体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概述 |
1.1.1 致病性 |
1.1.2 临床危害 |
1.2 生物被膜概况 |
1.3 抑菌中草药研究进展 |
1.3.1 黄芩、艾叶和白屈菜概述 |
1.3.2 白屈菜红碱研究进展 |
1.4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
1.4.1 概述 |
1.4.2 载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1.4.3 脂质体的优点 |
1.5 立题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6.1 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筛选及鉴定 |
1.6.2 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单双菌培养物及其生物被膜的作用机制 |
1.6.3 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4 白屈菜红碱脂质体的制备 |
2 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筛选及鉴定 |
2.1 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中药材 |
2.1.3 主要试剂 |
2.1.4 药敏纸片 |
2.1.5 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中药粗提液的制备 |
2.2.2 中药粗提液的抑菌活性 |
2.2.3 候选抗菌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及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三种中药的抗菌活性 |
2.3.2 候选活性成分的鉴定 |
2.4 讨论与小结 |
3 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单双菌培养物及其生物被膜的作用机制 |
3.1 材料 |
3.1.1 受试菌株及药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纸片扩散法 |
3.2.2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3.2.3 生物被膜粘附实验 |
3.2.4 生物被膜抑制实验 |
3.2.5 生物被膜基质中多糖、蛋白和eDNA的分析 |
3.2.6 生物被膜中的细胞活性的评价 |
3.2.7 生物被膜清除实验 |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白屈菜红碱抑菌圈直径 |
3.3.2 白屈菜红碱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单双菌培养物的MIC |
3.3.3 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单双菌培养物生物被膜粘附的影响 |
3.3.4 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单双菌培养物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3.3.5 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单双菌培养物生物被膜组分的影响 |
3.3.6 白屈菜红碱对单双菌培养物生物被膜中细胞活性的影响 |
3.3.7 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单双菌培养物成熟生物被膜的影响 |
3.4 讨论与小结 |
4 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实验菌株及药物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 方法 |
4.2.1 转录样品的准备 |
4.2.2 建库测序 |
4.2.3 测序信息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转录组数据质量 |
4.3.2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4.3.3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
4.3.4 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表达的影响 |
4.3.5 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基因的影响 |
4.4 讨论与小结 |
5 白屈菜红碱脂质体的制备 |
5.1 材料 |
5.1.1 主要试剂及耗材 |
5.1.2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硫酸铵梯度法 |
5.2.2 方法学的建立 |
5.2.3 包封率的测定 |
5.2.4 单因素考察 |
5.2.5 响应面法 |
5.2.6 脂质体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
5.2.7 脂质体的稳定性考察 |
5.2.8 脂质体的微观形态观察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白屈菜红碱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
5.3.2 白屈菜红碱标准曲线的绘制 |
5.3.3 单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5.3.4 Design-Expert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5.3.5 白屈菜红碱脂质体的粒径及ZETA电位 |
5.3.6 白屈菜红碱脂质体的稳定性 |
5.3.7 白屈菜红碱脂质体的形貌特征 |
5.4 讨论与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4)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症的药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巨噬细胞参与大鼠门脉高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果 |
5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防治门脉高压的药效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药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文献综述一 脂质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三 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防治门脉高压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皮肤修复用美洲大蠊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皮肤修复 |
1.1.1 皮肤功能及创伤 |
1.1.2 皮肤创伤的修复 |
1.1.3 皮肤创伤修复用药研究进展 |
1.2 纳米脂质体 |
1.2.1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
1.2.2 脂质体的性能评价 |
1.2.3 脂质体的作用特点 |
1.2.4 脂质体在皮肤透过给药中的应用 |
1.3 美洲大蠊 |
1.3.1 美洲大蠊的药理作用 |
1.3.2 美洲大蠊用药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脂质体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脂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
2.3.2 脂质体制备的进一步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柔性脂质体凝胶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美洲大蠊提取物柔性脂质体的制备 |
3.3.2 美洲大蠊提取物柔性脂质体凝胶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柔性脂质体凝胶体外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体外透皮实验 |
4.3.2 体外释药试验 |
4.3.3 细胞毒性 |
4.3.4 抗炎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PEG3000,PEG6000修饰的脂质体作为流感疫苗佐剂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流感疫苗原液的理化性质研究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流感疫苗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1 四价流感疫苗的配制 |
2.2 四价流感疫苗原液血凝素含量测定 |
2.2.1 实验试剂的配制 |
2.2.2 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凝素含量 |
2.3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2 Folin-酚测定流感疫苗原液蛋白含量 |
3. 实验结果 |
3.1 血凝素含量测定 |
3.2 流感疫苗的蛋白含量测定 |
4. 讨论 |
第二章 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脂质体作为流感疫苗佐剂的研究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流感疫苗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1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用量筛选 |
2.1.1 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 |
2.1.2 冻融法制备PEG3000(或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 |
2.1.3 冷冻干燥法制备PEG3000(或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 |
2.1.4 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PEG剂量筛选 |
2.2 不同阶段加入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处方筛选 |
2.3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考察 |
2.3.1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粒径和外观形态 |
2.3.2 Lowry法测定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包封率 |
2.4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免疫原性 |
2.4.1 细胞免疫原性 |
2.4.2 体液免疫原性 |
2.4.3 非特异性免疫原性 |
3. 实验结果 |
3.1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用量筛选 |
3.1.1 PEG3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用量筛选 |
3.1.2 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用量筛选 |
3.2 不同阶段加入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处方筛选 |
3.2.1 不同阶段加人PEG3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处方筛选 |
3.2.2 不同阶段加入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处方筛选 |
3.3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考察 |
3.3.1 PEG3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考察 |
3.3.2 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考察 |
3.4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免疫原性 |
3.4.1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细胞免疫原性 |
3.4.2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体液免疫原性 |
3.4.3 PEG3000和PEG6000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非特异免疫原性 |
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分子量的PEG修饰的脂质体对免疫原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流感疫苗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1 细胞免疫原性 |
2.2 体液免疫原性 |
2.3 非特异性免疫原性 |
2.4 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稳定性考察 |
2.4.1 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物理学稳定性考察 |
2.4.2 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生物学稳定性考察 |
3. 结果 |
3.1 细胞免疫原性 |
3.2 体液免疫原性 |
3.3 非特异性原性 |
3.4 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稳定性考察 |
3.4.1 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物理学稳定性考察 |
3.4.2 PEG3000和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生物学稳定性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离子液体基共负载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拉曼散射 |
1.1.1 拉曼散射基本原理 |
1.1.2 共振拉曼散射 |
1.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1.3.1 SERS增强机理 |
1.1.3.2 SERS基底的制备 |
1.1.3.3 SERS技术的应用 |
1.2 脂质体 |
1.2.1 脂质体概述 |
1.2.2 脂质体的类型 |
1.2.3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1.2.3.1 超声波分散法 |
1.2.3.2 薄膜法 |
1.2.3.3 膜挤压法 |
1.2.3.4 微乳化法 |
1.2.4 提高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2.5 脂质体的应用 |
1.2.5.1 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1.2.5.2 作为生物相容性SERS基底 |
1.3 石墨烯及其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 |
1.3.1 石墨烯材料概述 |
1.3.2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 |
1.3.3 石墨烯材料制备方法 |
1.3.3.1 机械剥离法 |
1.3.3.2 氧化还原法 |
1.3.3.3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3.4 取向附生法 |
1.3.4 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
1.3.4.1 石墨烯的共价修饰功能化 |
1.3.4.2 石墨烯的非共价修饰功能化 |
1.3.4.3 功能化石墨烯的应用 |
1.4 离子液体 |
1.4.1 离子液体概述 |
1.4.2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分类 |
1.4.3 离子液体的性质与应用 |
1.4.3.1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4.3.2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4.4 聚合离子液体的制备与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离子液体基脂质体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2.2 SERS基底liposome-Au的构建方法 |
2.2.3 离子液体基脂质体的制备 |
2.2.4 热引发聚合制备聚合脂质体 |
2.2.5 SERS基底liposome-Au的合成 |
2.2.6 基于liposome-Au的一体化SERS检测模式的构建 |
2.2.7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离子液体基脂质单体的结构表征 |
2.3.2 SERS基底liposome-Au的形貌表征 |
2.3.3 SERS基底liposome-Au的结构表征 |
2.3.4 SERS基底liposome-Au的反应性表征 |
2.3.5 SERS基底liposome-Au在复杂体系中的稳定性 |
2.3.6 SERS基底liposome-Au对 MO的拉曼检测性能 |
2.4 小结 |
第3章 脂质体基三元共负载SERS体系的构建及其检测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3.2.2 一体化SERS检测体系liposome-Au/probes制备 |
3.2.3 liposome-Au/probes对探针分子的SERS检测性能 |
3.2.4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ERS基底liposome-Au对 EBA的反应性检测 |
3.3.2 SERS检测体系liposome-Au/EBA的形貌表征 |
3.3.3 SERS检测体系liposome-Au/EBA的结构表征 |
3.3.4 liposome-Au/EBA的拉曼增强性能研究 |
3.3.5 共组装SERS检测体系的普适性研究 |
3.3.6 SERS基底liposome-Au对 MO检测的均匀性 |
3.3.7 SERS基底liposome-Au对 MO的检出限及其固相微萃取性能探究 |
3.3.8 SERS基底liposome-Au的电荷选择性检测 |
3.4 小结 |
第4章 聚合离子液体石墨烯基SERS体系的构建及其检测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4.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4.2.3 聚合离子液体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Poly[ViEtIm]Br的制备 |
4.2.4 聚合离子液体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Poly[ViEtIm]Br)的制备 |
4.2.5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合成 |
4.2.6 拉曼探针分子在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上的共负载 |
4.2.7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oly[ViEtIm]Br对 rGO基底π-π相互作用的屏蔽效应 |
4.3.2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形貌表征 |
4.3.3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结构表征 |
4.3.4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表面元素表征 |
4.3.5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表面性质表征 |
4.3.6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反应性检测 |
4.3.7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拉曼光谱 |
4.3.8 共负载SERS体系rGO-Poly[ViEtIm]-Au/EBA的形貌结构表征 |
4.3.9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 EBA检测的增强机理研究 |
4.3.10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普适性研究 |
4.3.11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MB检测的重现性 |
4.3.12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电荷选择性 |
4.3.13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的固相微萃取性能探究 |
4.4 小结 |
第5章 光盘式可擦写基底在SERS检测及燃油催化脱硫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5.2.2 不同阴离子拉曼探针在rGO-Poly[ViEtIm]-Au基底上的擦写过程 |
5.2.2.1 拉曼探针EBA的写入过程 |
5.2.2.2 拉曼探针EBA的擦去过程 |
5.2.2.3 不同拉曼探针MB的重新写入 |
5.2.3 不同酸根阴离子修饰的rGO-Poly[ViEtIm]Br纳米片的合成 |
5.2.4 不同酸性阴离子在rGO-Poly[ViEtIm]Br基底的擦写过程 |
5.2.4.1 酸性阴离子[PW_(12)O_(40)]~(3-)的写入过程 |
5.2.4.2 酸性阴离子[PW_(12)O_(40)]~(3-)的擦去过程 |
5.2.4.3 不同杂多酸阴离子[PMo_(12)O_(40)]~(3-)的重新写入 |
5.2.5 模型油的配制 |
5.2.6 不同酸根阴离子修饰的rGO-Poly[ViEtIm]Br纳米片在燃油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具有可擦写性能的rGO-Poly[ViEtIm]-Au基底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 |
5.3.1.1 EBA探针阴离子在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上的擦写过程 |
5.3.1.2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 EBA擦写前后的拉曼检测 |
5.3.1.3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 EBA擦写过程的循环性检测 |
5.3.1.4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同质阴离子擦写的普适性探究 |
5.3.1.5 SERS基底rGO-Poly[ViEtIm]-Au对不同类型阴离子探针的擦写性能研究 |
5.3.2 具有可擦写性能的rGO-Poly[ViEtIm]Br在燃油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
5.3.2.1 rGO-Poly[ViEtIm]Br基底对酸性阴离子的擦写性能及其在燃油脱硫体系中的应用 |
5.3.2.2 可擦写rGO-Poly[ViEtIm]Br催化基底对不同底物的脱硫性能研究 |
5.3.2.3 可擦写催化剂rGO-Poly[ViEtIm]/[PW_(12)O_(40)]的循环利用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多功能肽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建立及心肌靶向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体外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药效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纳米载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对大鼠肝纤维化预防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前言 |
第一部分 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
1 仪器与试剂 |
1.1 实验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方法和结果 |
2.1 白藜芦醇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2.2 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建立 |
2.3 脂质体处方工艺单因素考察 |
2.4 脂质体正交实验优化 |
2.5 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外靶向性检测 |
1 仪器与试剂 |
1.1 实验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1.3 实验细胞 |
1.4 实验动物 |
1.5 溶液配制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外靶向性检测及毒性研究 |
2.2 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靶向性研究 |
3 小结 |
第三部分 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预防作用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溶液配制 |
2 方法和结果 |
2.1 动物分组 |
2.2 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给药方案 |
2.3 实验取材及标本收集 |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2.6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语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葫芦[n]脲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液配制 |
2.2.2 荧光检测方法 |
2.2.3 电化学方法 |
2.2.4 实验条件 |
2.3 实验步骤 |
2.3.1 制备脂质体 |
2.3.2 脂质体表征实验 |
2.3.3 荧光光谱实验 |
2.3.4 不同葫芦脲与脂质体相互作用实验 |
2.3.5 在不同温度下脂质体的稳定性实验 |
2.3.6 在不同p H下脂质体的稳定性实验 |
2.3.7 固体支撑磷脂膜的制备 |
2.3.8 裸铂电极以及修饰了磷脂双分子层的铂电极的循环伏安研究 |
2.3.9 反应条件对CB[6]作用后的s-BLM的影响 |
2.3.10 与葫芦[n]脲作用后的s-BLM的循环伏安研究实验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脂质体表征 |
3.2 5-(6)羧基荧光素的荧光检测 |
3.3 不同葫芦脲与脂质体相互作用 |
3.4 不同储存环境下脂质体与葫芦脲的相互作用 |
3.4.1 在不同温度下脂质体的稳定性 |
3.4.2 在不同p H下脂质体的稳定性 |
3.5 葫芦脲与支撑磷脂膜的响应行为 |
3.5.1 裸铂电极以及修饰了磷脂双分子层的铂电极的循环伏安研究 |
3.5.2 与CB[6]作用后的s-BLM的循环伏安研究 |
3.5.3 与不同葫芦脲作用后的s-BLM的循环伏安研究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脂质体研究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循环脂质体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机制[J]. 蔡晓璇,吕应年,戚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16)
- [2]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癌活性与机制研究[D]. 郑淇予.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白屈菜红碱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及脂质体的制备研究[D]. 孙照欢.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4]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氧化亢进,防治门脉高压症的药理研究[D]. 李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皮肤修复用美洲大蠊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D]. 吕希坤.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PEG3000,PEG6000修饰的脂质体作为流感疫苗佐剂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D]. 普梦笛.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离子液体基共负载SERS基底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张海冉. 辽宁大学, 2020(01)
- [8]多功能肽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建立及心肌靶向性的研究[D]. 周军. 苏州大学, 2020(06)
- [9]白藜芦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对大鼠肝纤维化预防作用的研究[D]. 邹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葫芦[n]脲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D]. 周美美.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