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的经济形势与2001年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莉姿(CHANTHANILEUTH VILATPHORN)[1](2020)在《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老挝实行经济开放以来,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得益于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不断完善。当前,老挝政府在为继续积极吸引外资作出努力,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老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相关制度变革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作用于老挝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挤入效应非常明显,在间接促进了老挝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老挝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就业率的提升。当然,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挤出效应,包括对老挝本土企业竞争力的削弱以及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本文结合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与制度经济学理论,基于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与老挝经济发展现实,探讨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产生与变迁历程,剖析制度理论框架下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特征与动因,进而对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展开研究,分析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功能与效应,研究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产生的效应机理与路径依赖及其经济效应。根据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效应理论,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制度安排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具有促进作用。在戴维·菲尼的理论框架下,影响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因素代表了建立制度变化实证模型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在对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时,需要把有关影响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重要因素考虑在内。在老挝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逐渐转变的过程当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制度内容的“介入”,不断作用于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和效应。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产生了一个基本命题,即:制度是内生的,它对经济增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制度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作为一个庞大的制度分支体系,其影响过程必然不是由一种FDI数据值来反映的,而是由多种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倾向的数据指标集展现的(即FDI制度因子),鉴于这种多对一评价值模型具有较高系数的分散性,本文以准入制度、审批制度、管理制度和鼓励制度为FDI制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4个一级维度指标,并分别从4个不同制度视角选取维度变量,借助MATLAB软件,对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和老挝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老挝短期的政策鼓励并不能完全刺激外商直接投资比例的增加。从长期发展看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与老挝经济增长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影响,且这种正相关以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FDI综合制度值,老挝GDP将会增加0.7259%。且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对老挝的经济增长(GDP)的影响相对较小,即FDI波动1个百分点,那么经济增长将同向变化0.391628个百分点,且GDP的调整系数为-2.093457。整体来看,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与老挝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相关的互作关系,其中管理制度、准入制度及鼓励制度是促进老挝经济增长和FDI投入的主要影响因子,由此得证老挝的FDI制度体系及其变迁总值可以刺激和促进老挝的经济增长,且拥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基于此,本文在最后通过对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战略目标与定位的分析,给出了提升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效应以及规避挤出效应的制度完善对策与建议,认为在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时应注重老挝与外国投资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协调,应结合老挝社会与经济发展实际建立动态管理模式。注重对制度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与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护并充分发挥政府中介引导作用。
李波[2](2020)在《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气候治理在治理主体、谈判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经日益完善,尤其是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使得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中国对于《巴黎协定》的通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及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式微。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全球事务参与的深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引领者”的角色越来越突出,这引起了我们对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思考,在过往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中,中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角色是怎样发生转变的?影响这一转变的因素是什么?在未来的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这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通过引进角色理论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力求搭建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更为准确地分析中国的角色。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可以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过程分为拒绝角色、承认角色和接受角色,并通过三个变量来分析造成不同阶段角色的原因,分别是国家的利益认知,国家的身份认知和国际体系因素,三个变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单独或共同影响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从20世纪70年代到1994年,中国对于国家利益的认知是摆脱贫困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刚刚起步的全球气候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还仅仅停留在科学研究层面,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利益需求,国家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去参与气候治理,而仅仅将其作为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手段。这一阶段正值美苏两强争霸阶段,中国作为后起者认识到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取得发展,在党的十三大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被正式提出,随着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加深,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也明确了此时自己的身份定位,那就是“和平的发展者”。此时的国际环境也较为复杂,日本经济崛起和亚洲“四小龙”腾飞,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发展经济的愿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挫,中国希望通过气候治理这一平台融入国际社会,改变不利的国际环境,而石油价格的下跌,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提供了好的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国际能源环境。这三方面因素造成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被动的参与,表现为拒绝角色。1995-2005年,中国逐渐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范围,此时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变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注重发展质量,但本质上来说,这一阶段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还是服务于发展速度这一目标。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想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苏联解体,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担当作用,这些因素明确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国际体系方面,面对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开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状况,并且科学评估中国的环境问题所带给外部的影响。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者的角色开始出现缺失,这也客观上减轻了中国的减排压力,给中国经济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条件,中国和欧盟提升了在气候变化中的合作水平,加强了中国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这一时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成本较高,因此中国还是倾向于采用煤炭和天然气作为替代,这就使得中国参与气候治理表现出两面性。这三个因素使得中国对于气候治理的参与相对于前一个阶段不再消极,但整体呈现出谨慎而保守的态度,表现为承认角色。2006到2015年阶段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经过改革开放将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到“十五”规划末期中国还未摆脱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大规模的资源消耗和高资本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国家的首要利益认知。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逐步加强,尤其是中国成功的抵御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进一步强化。在国际上与中国一起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了新兴国家群体,新兴国家群体为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原先由欧美所主导的世界格局。而这一时期,全球石油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煤炭消费的增长也十分有限,新能源的使用量开始出现较大增长,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能源结构开始向绿色能源方向发展,这也影响了中国的气候治理参与。因此,基于中国对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认知和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以及受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和油价大幅度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影响,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表现为对角色的接受,开始了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巴黎协定》开创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局面,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自下而上”的减排方式降低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抗性,提高了各国的履约积极性。但美国的退出和欧盟影响力的式微又给“后巴黎”时代蒙上了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的角色开始逐渐突出。而促成中国成为“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角色的,包括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利益认知,“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以及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此时又恰逢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解决全球治理困境的“中国方案”,这与气候治理存在天然的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理念支撑,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积极提供国际气候公共产品,践行“引领者”这一角色。基于上述对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首先,中国的自身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是决定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最根本因素,而将物质因素和观念因素相结合,区别于现实主义“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也区别于建构主义“国家利益是国际体系的建构”,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在面对利益时的主观认知。面对欧美发达国家所搭建的全球气候治理平台,中国更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和身份出发,基于自身的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增强适应自身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最终更有效和积极的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其次,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变化,是世界权力格局转变的一种表征,也是中国逐步崛起的过程。这明确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形成的基本机制,也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参与气候外交。
吕玉环[3](2020)在《《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以下简称《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是由山口大学大学院东亚研究科成员编着的国际经营管理类书籍,于2018年3月23日由日本中央经济社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国际视角出发,分三部分共14个章节阐述了以东亚国家为主的医疗福利制度的构建及医疗经营现状,主要介绍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基本情况、医疗经营及地区医疗福利状况。其中,第一部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简介”主要从六个视角介绍了日本、韩国、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介绍了英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与之进行比较;第二部分“医疗经营”主要从三个视角分别介绍了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影响护士离职的因素、老后所需资金的推测分析;第三部分“地区医疗养老”则从五个视角分析了日本各地区预防医疗的动向、医疗地域变迁及其可持续性、地区全民医疗的公私协作及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必要医疗合作。本书属于企业管理专业类书籍,其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医疗·福利系统的构建与相关设施的有效经营。以日本为首,从经营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东亚医疗与养老的可持续性方案。本翻译报告通过分析原文,将专业术语和长句分为经济、医疗、护理3类。文中专业词汇表述严谨、准确,需要准确充分的把握原文信息,避免漏译、错译。为此,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中文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例如直译、变译、加注解释法等。此外,由于中日语言上的差异,且日语文章的逻辑性与汉语不同,因此翻译时语言的逻辑转换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文的逻辑性如果直接套用在译文上,原文的本意可能会有所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翻译时需要通过逻辑补充、逻辑转换、逻辑重构等翻译方法来保障译文的逻辑性。此外,该文本由不同作者共同编着而成,所以各章节之间的语言表达存在差异,所以本翻译报告在保证译文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尽力还原作者的语境语气及写作风格?只有把握医疗、养老类书籍的文体特征,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其语言结构特色,并做到有的放矢,翻译出更为地道、专业的译文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参考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所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文本中所出现的专有名词、复杂长句等翻译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对原文要遵守“信”,对译文要保证“达”,对译文表达要追求“雅”。原文主要是以医疗为研究目的的着作,在本次翻译中对“信、达、雅”的理解为:“信”是对原文的理解;“达”是译文与原文的契合度;“雅”是译文表述的可接受度。在实际进行翻译工作时,针对专业词汇采用了直译、变译及加注解释的翻译方法;针对文本翻译采用了逻辑增补、逻辑转换与逻辑重组的翻译策略。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保证行文流畅,处理好译文与原文的关系,结合上下文语境探究文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进而翻译出译文读者所能接受的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对笔者所选文本的执笔机关、文本特点及在翻译过程中所参考的翻译理论进行简单介绍;第二章:主要从词语和句子两个方面结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进行分析,简析医疗经营类文本的翻译特点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第三章: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及感想。随着现代医疗、福利制度的快速发展,为促进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完善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医疗、福利制度相关书籍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翻译报告的目的是了解东亚各国的医疗及福利制度,分析原文语言的特征和表达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以编写专业且易懂的译文为目标。
李若杨[4](2020)在《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一国政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是有效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一个基本前提,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政府部门可以对经济进行反周期操作,避免经济的过度繁荣和萧条,减少产出和投资波动,维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传统研究认为,汇率制度是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其中,具有代表性理论是三元悖论。该理论认为,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随着全球资本流动的不断加快,这一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二元悖论认为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当资本自由流动时,即使是浮动汇率也无法使经济体免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只有在资本账户受到直接或间接管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才有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之间的三难选择,变成了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之间的两难选择。若二元悖论成立,则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除非进行资本账户管制,否则货币政策独立性无法维持,这会对一国货币政策制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个层面对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一个是全球层面,另一个是中国层面。其中,全球层面分析主要是通过大样本数据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表现进行分析,以考察在全球层面下三元悖论是否还普遍成立;中国层面分析目的是研究三元悖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以便为中国未来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于全球样本,本文首先按照汇率制度和资本管制的不同类型将其进行分类,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还着重考虑了中间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部分管制的情况,分类完成后本文再对其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在资本账户完全管制或汇率制度完全浮动这两种情况下,本国利率不受外国利率变动的影响,货币政策保持独立,而在固定汇率、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本国利率受外国利率影响,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上述结论与三元悖论相一致。对于三元悖论未考虑到的中间情况,本文研究认为,在中间汇率制度下,本国利率不受外国利率变动的影响,但是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样本中的外国利率却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资本账户部分管制无法提供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中间汇率制度可以。为了探究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差异性,本文还将样本分成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再次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发达国家样本以浮动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为主,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强;新兴市场国家更倾向于采用中间汇率和资本账户完全管制,虽然在资本账户完全管制和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完全独立,但是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且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对于中国样本,本文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回归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估计,其中,资本账户开放度采用的是法定资本账户开放度,人民币汇率制度采用的是事实汇率制度。分析显示,中国的资本账户总体是呈不断开放趋势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在朝着弹性增加的方向前进,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汇率制度曾重新钉住美元。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汇率制度弹性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其提高程度还会受到资本账户开放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三元悖论仍是有效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维持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于中国而言,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是未来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后顺序,前者要先于后者进行;同时要采用更加谨慎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实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平衡转换;此外,由于目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仍相对较重,因此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仍是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国应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力度,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以此来防范投机性货币冲击的发生。
潘晓婷[5](2020)在《1973年以来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军人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队是泰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至今在本国的多元化政治力量斗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在1973年民主运动以前,国家政权基本掌握在军人手中,宪政体制徒有其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新阶层力量的崛起,军人的威权统治开始受到民主因素的制约,其干政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包括与王室结成非正式联盟、与文人技术官僚共同执政、通过组建或支持政党参政和以“司法政变”打击敌对政党等,以维持自身的执政合法性。由于时代的变化和民主力量冲击的不断加剧,军人的主要政治角色也越发保守,由威权政治转型时期政党政治的主导者逐渐转变为文人政治时期的民主中断者,再转变为新旧政治力量对决时期的秩序保卫者与民主机制的破坏者。军人角色的复杂性也对泰国政治民主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既包括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调节政党纠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包括破坏民主机制、中断民主进程等方面的不良影响。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低度的民主制度化水平和军方的自身优势等因素,民主政治难以稳定而持续地发展,军人对泰国政治也产生了持久性的影响。这种政治困境的根源在于泰国未考虑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而过度依赖和效仿西方民主模式,国内各方政治力量只是将“民主”作为政权夺利的手段而非公平竞争、共商国是的基本原则。只有立足本国国情,并与民主的根本原则相结合,泰国才能走出一条稳妥有效的民主康庄大道。
KEABETSWE BASIMANE[6](2020)在《博茨瓦纳经济转型研究199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40年里、博茨瓦纳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这一切得益于其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良好的治理。在1966年独立时、博茨瓦纳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然而、政府制定了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执行了良好的治理方案使其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转型为中上收入国家之一。1965/66年到2005/06年之间、博茨瓦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仔细观察博茨瓦纳的成功故事就会发现一些令人不安的趋势。尽管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但博茨瓦纳的增长并没有转化为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本文研究分析了博茨瓦纳从1998年至2018年的经济转型、对其独立以来的发展做了概述、强调了良好的治理在经济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指出高失业率(特别是在青年之中)、经济结构体系的不足、贫困率和不平等是这个中等收入水平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来加强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本文还探索了博茨瓦纳经济转型及其结构体系的不足、并根据其发展前景、提出许多相应的建议。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在国际关系领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可追溯到冷战时期。本文还运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青年失业率、多样化指数等经济变量和理论进行了解释。国际关系领域的统计工作已与先进的经验认识联系在一起、并已确定可以克服理论界限。本文分析了博茨瓦纳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生产增长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博茨瓦纳作为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这有助于我们参照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了解博茨瓦纳目前的经济情况。国际关系理论和经济理论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为治理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博茨瓦纳良好的治理记录在其经济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值得关注。
杜宇[7](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之一,其转移、流动,是劳动力因素随着空间、地位、结构的变化而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是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各项难题的起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基础。本文以31个省市为基本核算单位,估算农村劳动力可输出及输入量,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将其分为内外两大类,因内部动力的人力资本提升属于长期投资效应,现期应大力提升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时,更应为农村劳动力有量有质地转移提供良好的外部动力。因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按农村劳动力转移地不同模式,评价社会公平推动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外部动力以及考核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综合动力,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1)构建乡村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可输出农村劳动力数量,构建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输入农村劳动力数量。这两个劳动力平衡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求数量,通过比较了学术界主要的估算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采用工日法估算该变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 31个省市2009~2016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区域的划分整合数据,与《农民工监测报告》中相应区域的农民工输出、输入量进行比较,验证估算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净输入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了基本类别:高度净输入区域、中度净输入区域以及净输出区域。(2)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31个省市估算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量、输入量、净输入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为五类模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净输入(或净输出)对每类转移模式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贡献。(3)首先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内外动力,通过实证分析确定这两类动力所应包含的关键因素。内部动力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其关键因素有思想观念、受教育水平、劳动素质与能力、敬业精神与就业收入水平五项,但因城乡人力资本的投资差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农村教育投资困境导致我国现期农村劳动力能力禀赋低,因此应建立良好的外部动力环境,激励农村劳动力自发的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外部动力包括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其中社会公平推动包括就业收入公平、教育文化公平、医疗卫生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四个关键因素。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中,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有显着贡献的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所各自包含的区域面临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和经济潜力四项因素;确定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口集聚和技术集聚四项因素;确定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城乡基础实力、城乡关联强度、城乡统筹能力和城乡竞争潜力四项因素。(4)考虑到教育本身为长期投资效应,以及我国现期农村教育困境,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在短期内没有详实的数据做论证评价,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做评价分析。首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26项指标,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次,我国市场经济确立是1992年,从这以后农村劳动力成规模性的开始流动,因此对1992~2016年的社会公平状态进行评价。最后,对31个省市和农村劳动力有显着经济贡献的三类转移模式分别作了社会公平状态的评价。其中,包含第I类超大规模与超强人口集聚模式的北京、上海、天津,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与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中的山东这8个省市的社会公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余23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值,可见我国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经济发展好的区域。(5)经济发展拉动评价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三类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中,第II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45个指标、第III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7个指标、第IV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3个指标。②对三个模式各自的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进行评价,外来人口导出模式中除经济结构外,其余三个维度对经济起正向效应;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模式,人口集聚和资本集聚发展相对缓慢,资本集聚在四个维度中先下降在缓慢上升,近几年趋于平稳,产业集聚变化幅度最大;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四个维度的指数都有增长,但都没有超过0.5,涨幅有限。③对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增长潜力分析中,从4个维度中选取关键变量构建模型,对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明显上升。对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区域进行经济增长潜力分析,考虑要素集聚具有空间相关性,因此构建三个空间计量模型;又因该模式中8个省份差别较大,因此继续细分了四个小模式,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四个要素集聚都对经济产生增长效应;海南山西体现为资本集聚和人口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该模式中其余5个省份体现为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对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潜力分析中,首先对33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6个公因子,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6个公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经济、社会共同推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二者之间的发展度、协调度的耦合关系来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根据发展度和协调度的不同组合划分出耦合程度的四种状态,即(高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系统相悖、(低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低水平耦合、(低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虚假耦合、(高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协调耦合。分析表明,外来人口导入模式从1992~2003年的(高发展-高协调)的协调耦合发展至(高发展-低协调)的系统相悖状态;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型模式从(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发展到(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状态。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则从(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变化为(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状态。
段涛[8](2019)在《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5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逐步成为普遍接受的国际理念。其中,“战略对接”的表述也逐步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普遍认同的重要途径。但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对接”的理论阐释和概念化建构。无论是权力核心的现实主义、制度崇拜的自由主义还是观念认同的建构主义,均专注于对国际社会以及国家间行为关系的阐释与解释,却忽视了国家间互动和国际关系“应然”的发展目标之共识,以及实现该共识和目标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当代全球化危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不应停留在理论分析工具层面,更应从目标和路径方面,提供能形成共识和实现共赢的解决方案。本论文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主权管辖权涉及区域合作领域,国家相互间通过主动磨合和主动调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形成互利和稳定状态的一种“高阶”合作。从阶段过程方面,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可划分为战略评估与决策、战略实施与反馈、战略互动与调适等不同的三个阶段,以及主动型、联动型和关联型等三类战略对接阶段的不同类别。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动力因素,要在考量保障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以国家间利益合作并创造增量为主要目标,兼顾国家文化交流与规则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和可持续战略对接动力体系。在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机理模型方面,分类分析硬资源和软资源不同对接机理,进而归纳战略对接高和低的两层次模型,提出竞争、中性、合作与共生四类基本关系,总结出战略对接中利益合作竞争的实质就是资源整合,核心是通过对接与合作,克服国际秩序无政府状态导致的“零和博弈”趋势,克服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影响,并由资源整合产生战略对接的增量收益,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合作形式的“高阶性”、合作行为的主动性、合作原则的共商共建共享、地区主义的开放性、对接过程的磨合调适性、对接实质的利益创造和分配性等方面,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建构。本论文初步提出了“战略对接”理论分析框架体系,但理论支撑度、逻辑严密性、考量覆盖面以及运用操作性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形成国际关系“对接”理论的渊源支撑;论证“战略对接”理论单列发展可行性;基于“战略对接”理论体系,提出新型国际规范、机制、制度和体系等国际关系协调新工具。
李卓琦[9](2019)在《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文中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些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无法解决,而使其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和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脉络中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了“中国何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可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既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中国为什么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二是关于中国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三是关于研究习近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整体研究框架从问题剖析、理论阐释、解决路径、未来展望、重大意义五个层面具体展开。绪论主要阐明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总结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主要特点,阐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并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及其相关重要概念进行说明。第一章阐述习近平对中国必须而且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判断和现实依据。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新的战略目标。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但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备稳定的国家体制和治理体制,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动力,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这是我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从发展进程和发展要求看,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基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从发展大国走向发展强国的必要前提。第二章到第六章针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矛盾和困境,全面深入地阐述并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国如何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基本思路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方式。一是关于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发展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而解决发展质量不高和动力不足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二是关于通过推进协调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与对策问题。三是关于通过实行绿色发展来破解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思路和对策问题。四是关于通过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之路避免封闭僵化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五是关于通过共享发展以破解发展不公和贫富悬殊的思路和对策问题。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继续发展以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路。主要分析未来30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论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结语部分阐述了对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阐明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既是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科学指引,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途径。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与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开辟了一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顺利实现现代化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世界现代化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左荣全[10](2018)在《越南“国家战略”的内涵结构及其特点》文中研究说明在越南,"国家战略"一词是一条重要的军事术语。"国家战略"和"战略"在现代社会被宽泛地使用,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战争领域,它们不仅包含军事力量,也包含经济、政治、心理力量的运筹。在越南,国家战略有着自己的内涵表述和层次结构。越南对于"战略"概念,自古已有所了解,到了现代,在抗日、抗法、抗美的军事斗争中,战略逐渐发展成为军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革新开放以后,战略这个概念突破了传统军事领域的限制,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形成包括"全球战略"、"国家战略"和"专业战略"三项内容的完善表述。其中,"国家战略"在越南的普及和运用大体与革新开放同步,尽管起步较晚,但在近期被广泛运用。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先后制定了《新形势下卫国战略》、《至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和《至2020年融入国际总体战略及至2030年展望》等多个"国家战略"文件,今年年初又通过了《越南国防战略》,《越南国家边界保卫战略》也即将被通过,内容涵盖建国与卫国、国防安全、外交等各领域,并逐渐形成战略体系。这些"国家战略",已成为越南精准规划和管理各领域的利器,也是我们管窥越南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评价越南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视角和一项重要依据。
二、2000年的经济形势与2001年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的经济形势与2001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外商直接投资(FDI) |
2.1.2 FDI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
2.2.1 制度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制度变迁中的产权理论 |
2.3 制度效率理论 |
2.3.1 检验制度效率的交易费用理论 |
2.3.2 以制度效率为核心的契约理论 |
2.4 制度经济效应理论 |
2.4.1 制度经济效应 |
2.4.2 制度意义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效应 |
2.4.3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效应的发生机理 |
2.4.4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效应的路径依赖 |
第3章 老挝经济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3.1 老挝经济发展现状 |
3.1.1 老挝GDP发展水平 |
3.1.2 老挝经济产业结构 |
3.1.3 老挝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
3.1.4 老挝劳动力就业率 |
3.1.5 老挝经济发展优势与劣势 |
3.2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
3.2.1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规模 |
3.2.2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源 |
3.2.3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
3.2.4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模式 |
3.3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 |
3.3.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政策 |
3.3.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聚集效应 |
3.3.3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 |
第4章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历史变迁 |
4.1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三阶段模型 |
4.1.1 三阶段模型 |
4.1.2 老挝引进外商投资的不同阶段 |
4.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历程 |
4.2.1 开国时期 |
4.2.2 开放时期 |
4.2.3 21世纪以后 |
4.3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特征 |
4.3.1 呈“渐进式”特征 |
4.3.2 呈独资化趋势 |
4.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动因解析 |
4.4.1 政治制度因素 |
4.4.2 社会经济因素 |
第5章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内容、功能与效应分析 |
5.1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
5.1.1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准入制度 |
5.1.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审批制度 |
5.1.3 老挝外商投资经营管理制度 |
5.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功能 |
5.2.1 强制与调节性功能 |
5.2.2 引导与开放性功能 |
5.3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效应分析 |
5.3.1 FDI对流入国的挤入效应 |
5.3.2 FDI对流入国的挤出效应 |
5.3.3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挤入效应 |
5.3.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挤出效应 |
5.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问题与缺陷 |
5.4.1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执行力度差 |
5.4.2 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不健全 |
5.4.3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效应不明显 |
5.4.4 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实施机制不完善 |
第6章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假设 |
6.2 变量选取 |
6.2.1 准入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2.2 审批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2.3 管理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2.4 鼓励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3 数据来源 |
6.4 老挝FDI制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1 数据质量分析及预处理 |
6.4.2 变量筛选 |
6.4.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6.4.4 综合值计算步骤 |
6.5 老挝FDI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
6.5.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6.5.2 协整性检验 |
6.5.3 老挝FDI制度体系经济效应的回归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7.1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战略目标与定位 |
7.1.1 外商直接投资在老挝的经济战略目标 |
7.1.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战略目标 |
7.1.3 老挝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战略利益冲突 |
7.1.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战略定位 |
7.2 促进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完善的对策建议 |
7.2.1 健全老挝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体系 |
7.2.2 构建“互利、互益、长期绿色”的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环境 |
7.2.3 加强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韧性化”管理 |
7.2.4 转变政府职能、构筑宏观引资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对研究现状的评价及本文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理论框架与变量组合 |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论析 |
一、气候变化问题 |
二、全球气候治理 |
第二节 国家角色的论析 |
一、角色理论论析 |
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角色论析 |
第三节 国家利益、身份认知、国际体系:变量设置与研究假设 |
一、选取利益、身份和国际体系作为变量的理论依据 |
二、国家利益、身份认知与国际体系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意义 |
三、研究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拒绝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被动参与(20世纪70年代-1994) |
第一节 基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利益观 |
一、气候问题的“非经济”认知 |
二、经济高速增长认知产生的背景 |
三、基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利益认知下的国家发展策略 |
第二节 “后起和平发展者”的身份认知 |
第三节 紧张的国际环境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
一、周边及国际环境 |
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
第四节 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国际参与 |
一、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
二、拒绝角色的环境治理国际参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承认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谨慎而保守参与(1995-2005) |
第一节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
一、对气候问题的“经济”认知 |
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利益认知的背景 |
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认知下的发展 |
第二节 “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 |
一、“负责任大国”的文化渊源 |
二、“负责任大国”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气候治理主体转变与油价大幅上升的国际体系 |
一、“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兴起 |
二、全球气候治理主体的变化 |
三、全球油价大幅上涨的能源体系 |
第四节 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
一、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
二、承认角色的气候治理国际参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接受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2006-2015) |
第一节 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
第二节 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 |
一、中国新兴国家身份认知的产生 |
二、低碳经济:新兴国家身份认知下的气候治理路径 |
第三节 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与国际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
一、新兴国家群体的兴起与气候治理参与 |
二、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
第四节 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
一、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
二、接受角色下中国的气候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巴黎”时代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 |
第一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者 |
一、经济“新常态”的国家利益认知 |
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 |
三、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 |
第二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实践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 |
二、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论文中所用图 |
附录二 论文中所用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3)《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任务の绍介 |
1.1 原书の绍介 |
1.2 原书の特徴 |
1.3 厳复の翻訳理论 |
第二章 翻訳事例の分析 |
2.1 语汇の翻訳 |
2.1.1 医疗?福祉専门用语 |
2.1.2 组织名称 |
2.1.3 その他の语汇 |
2.2 文の翻訳 |
2.2.1 论理补完 |
2.2.2 论理変换 |
2.2.3 论理再构成 |
第三章 翻訳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
3.1 翻訳実践のまとめ |
3.2 翻訳についての心得 |
参考文献 |
付録Ⅰ:原文 |
付録Ⅱ:訳文 |
谢辞 |
(4)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二、三元悖论 |
三、扩展的三元悖论 |
四、二元悖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汇率制度选择 |
二、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
三、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的争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 |
第一节 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下的多种汇率制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层面下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
第一节 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开放度 |
一、汇率制度分类 |
二、资本账户开放度 |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 |
一、全样本3×3分类回归 |
二、不同类型国家异质性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 |
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
二、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 |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历程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制度估计 |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结构变动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回顾 |
一、1999年~2002年:基本稳健的货币政策 |
二、2004年~2007年:稳健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
三、2008年~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四、2011年至今:稳健的货币政策 |
第二节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
一、TVP-VAR模型建立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模型估计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其他国家汇率制度改革经验和教训 |
第一节 日本汇率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泰国汇率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印度汇率制度改革 |
第四节 波兰汇率制度改革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发达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
附录2 新兴市场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
附录3 汇率系数变动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1973年以来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军人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相关理论 |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1973年以来泰国政治民主化历程 |
第一节 “开放政治”时期(1973-1976) |
一、学生与军人的对抗 |
二、“民主试验”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过渡型军人政权时期(1976-1988) |
一、文人代理政府的“倒退” |
二、温和军人政权的“半民主政治” |
第三节 文人政治时代(1988-2001) |
一、民主的重启与军人的负隅顽抗 |
二、文人政府的频繁更替 |
第四节 新资本集团与传统势力的对抗时期(2001至今) |
一、他信文人政府的惠民施政 |
二、后他信时代新旧势力的对决 |
第二章 泰国民主化进程中的军人干政及其特点 |
第一节 1973年以来的军事政变 |
一、1976年军事政变 |
二、1991年军事政变 |
三、2006年和2014年军事政变 |
第二节 1973年以来的军人执政 |
一、炳·廷素拉暖政权(1980-1988) |
二、巴育·占奥差政权(2014-2019) |
第三节 军人干政的行为特点 |
一、与王室建立非正式联盟 |
二、利用政党身份参政 |
三、军文共治 |
四、以“司法政变”夺权 |
五、军人干政的周期性 |
第三章 军队在泰国民主化进程中的角色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军队在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角色变化 |
一、政治转型时期:政党政治的主导者 |
二、文人政治时期:民主进程的中断者 |
三、新旧集团对抗时期:政治秩序的保卫者与民主机制的破坏者 |
第二节 军队在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积极影响 |
一、维持政治社会秩序稳定 |
二、促进经济现代化 |
三、调节政党纠纷 |
四、缓冲民主化速度 |
第三节 军队在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消极影响 |
一、军人威权破坏民主机制 |
二、军事政变影响泰国国际形象 |
三、军人干政难以解决城乡对立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博茨瓦纳经济转型研究19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资料概况 |
三、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博茨瓦纳经济发展回顾 |
第一节 塞莱茨·卡马爵士 |
第二节 总统奎特·凯图米莱·琼尼·马西雷 |
第三节 费斯图斯·莫哈埃(1998-2008) |
第四节 塞雷茨·卡马·伊恩·卡马 |
第二章 博茨瓦纳经济为何转型 |
第一节 经济结失衡 |
第二节 高失业率 |
第三节 高度的贫穷和不平等 |
第三章 博茨瓦纳经济如何转型 |
第一节 多元化政策 |
第二节 主要行业的转型举措 |
一、制造业 |
二、矿业 |
三、服务行业(含旅游业) |
四、农业 |
第四章 博茨瓦纳经济转型的评估 |
第一节 博茨瓦纳经济转型的成就 |
一、国内生产总值趋势 |
二、经济结构转变 |
第二节 经济转型的不足 |
一、技术的落后 |
二、农业技术在经济转型中的缺乏 |
三、研究和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的落后 |
第三节 博茨瓦纳经济转型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 |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述评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转移劳动力 |
2.1.2 农村劳动力转移 |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研究综述 |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数量研究 |
2.2.2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 |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综述 |
2.3.1 国别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2.3.2 城市化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2.3.3 个体选择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研究综述 |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体动力 |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 |
2.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评价研究 |
2.5 现有研究述评 |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 |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 |
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同方法 |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
3.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
3.2.1 我国各地区农业实际劳动力需求数量估算 |
3.2.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
3.3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 |
3.3.1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方法 |
3.3.2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过程 |
3.3.3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 |
3.3.4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科学性论证 |
3.4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净输入分布 |
3.4.1 净输入估算方法 |
3.4.2 净输入估算过程 |
3.4.3 净输入估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
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
4.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
4.2 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4.2.1 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
4.2.2 聚类分析的结果 |
4.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类模式 |
4.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不同模式区域的比较分析 |
4.3.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比较 |
4.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
4.4.1 模型构建 |
4.4.2 模型检验 |
4.4.3 分析结果 |
4.5 五类转移模式选择三类进行重点分析的说明 |
4.6 本章小结 |
5.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分析 |
5.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构成要素 |
5.1.1 内部动力 |
5.1.2 外部动力 |
5.2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动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
5.2.1 内部动力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分析 |
5.2.2 外部动力的社会公平推动现状分析 |
5.2.3 外部动力的经济发展拉动现状分析 |
5.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不同动力的关键因素 |
5.3.1 内部动力农村劳动力能力的关键要素 |
5.3.2 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的关键要素 |
5.3.3 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的关键要素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公平推动评价 |
6.1 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数据的来源与指标处理 |
6.1.4 指标体系的权重 |
6.1.5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 社会公平推动状态评价 |
6.2.1 社会公平推动系统评价 |
6.2.2 三种模式社会公平推动的状态评价结果及比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拉动评价 |
7.1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1.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
7.1.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1.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
7.2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2.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
7.2.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2.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
7.3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推动状态评价 |
7.3.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
7.3.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
7.3.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
8.1 测算综合动力的模型与方法 |
8.2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
8.3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
8.4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
8.5 不同模式下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比较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
9.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9.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 |
9.2 政策建议 |
9.2.1 提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 |
9.2.2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9.2.3 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入地的社会公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8)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与意义 |
二、概念辨析 |
三、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不足 |
第一章 战略对接概念辨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战略对接基本内涵 |
一、主体是主权国家 |
二、客体是国家间的经贸竞争与合作 |
三、支撑客体是政治、安全与文化等领域 |
四、目标是实现国家发展收益最大化 |
五、支撑目标是实现世界发展收益最大化 |
第二节 战略对接类型与形式 |
一、主要类型 |
二、具体形式 |
第三节 战略对接基础与条件 |
一、合作共赢是重要基础 |
二、大国推动是核心关键 |
三、早期收获是先期动力 |
四、制度机制是保障 |
第四节 战略对接相关理论辨析 |
一、管理学合作竞争领域中的理论渊源 |
二、国际分工中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支撑 |
三、全球价值链及生产网络的理论动能 |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拓展 |
五、国际关系学中战略竞合应用 |
第五节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反思 |
一、现实主义理论反思 |
二、自由主义理论反思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反思 |
四、安全范式理论反思 |
小结:国际新秩序需要竞争中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章 战略对接理论框架与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内涵界定 |
一、对接属于竞争中合作的“高阶“形式 |
二、对接是主动合作的行为 |
三、对接贯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
四、对接属于开放地区主义 |
五、对接是磨合调适的动态过程 |
六、对接的动力来自于共同利益的创造和合理分配 |
第二节 阶段划分 |
一、战略评估与决策 |
二、战略实施与反馈 |
三、战略互动与调适 |
第三节 动力因素 |
一、国家安全 |
二、国家利益 |
三、观念文化 |
第四节 机理模型 |
一、机理分析 |
二、两层次模型 |
三、推演模型 |
第三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历史推演 |
第一节 历史渊源及地缘捆绑 |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二、中国与东盟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三、地缘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四、地缘次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第二节 政治互信 |
一、1949-1955年初步奠定基础阶段 |
二、1955-1965年快速发展阶段 |
三、1965-1980年徘徊发展阶段 |
四、1980-1997年反弹突破阶段 |
五、1997年-今全方位合作新时期 |
第三节 安全合作 |
一、军事顾虑担忧与合作意愿并存 |
二、非传统安全合作具备广泛共同利益 |
第四节 经贸与互联互通 |
一、经贸投资合作快速增长 |
二、对接机制不断加强 |
三、互联互通合作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 |
四、互联互通对接机制与平台不断完善 |
第五节 文化观念 |
一、文化温和型 |
二、文化多样性 |
三、文化约束型 |
四、文化自然性 |
小结:基于竞争合作发展历史与动力体系 |
第四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践分析 |
第一节 评估与决策分析 |
第二节 实施与反馈分析 |
一、国家元首引领 |
二、国家外交引导 |
三、智库技术推进 |
四、市场合作实施 |
第三节 互动与调适分析 |
一、国家间达成开放包容共识与共建共商共享渠道 |
二、构建企业间合法务实共赢合作的市场机制 |
三、全领域推进形成全面互动支撑保障体系 |
四、联合制定并提升可持续的双多边规则体系 |
第四节 外部应对分析 |
一、政治和安全领域 |
二、经济和贸易领域 |
三、区域合作领域 |
四、文化等其他领域 |
第五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趋势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发展趋势 |
一、回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应对全球普遍危机与挑战的共同努力 |
三、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国家互动模式 |
四、顺应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互共生共存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发展挑战 |
一、各国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 |
二、国家间包容与合作 |
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节 |
四、外部介入与影响 |
第三节 政策思考 |
一、增强战略意图错位协同,提升对接动力因素契合度 |
二、增强信息表达传递效率,提升对接互动信息对称度 |
三、共商共创收益增量,培育良性和可持续对接主动力 |
四、拓展对接利益结合点,提升内部对接动力 |
五、有效应对影响因素,降低对接的外部干扰 |
六、建立平等互信关系,加强对接高层级稳定性 |
七、强化国际规则塑造,构建开放地区主义秩序环境 |
八、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向命运共同体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若干问题的说明 |
一、关于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 |
(一)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 |
(二)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决策 |
二、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思路的重大意义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三、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 |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与原因 |
(二)国际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四、若干重要概念说明 |
(一)中等收入陷阱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现代化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全面小康 |
(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共同富裕 |
第一章 中国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一、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 |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 |
(二)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目标 |
二、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要前提 |
三、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 |
(一)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 |
(三)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
四、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 |
(一)稳定的领导体制和治理体制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保障 |
(二)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基础 |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动力 |
(四)抵御风险的强大能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保证 |
第二章 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低质的困境 |
一、创新水平是关系能否“爬坡过坎”的根本 |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二)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发展动能的根本性转换 |
(三)创新发展是主导国家命运的一场深刻变革 |
二、中国创新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二)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
(三)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四)科技开放合作力度不够 |
三、通过创新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赶超创新:以“非对称”路径实现引领式发展 |
(二)协同创新:以“政产学研用”模式构建高效创新体系 |
(三)系统创新:以“两轮驱动”释放最大创新活力 |
(四)开放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站位 |
第三章 协调发展:跨越发展失衡的困境 |
一、协调发展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关键 |
(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 |
(二)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补齐短板与激发潜力的统一 |
(三)协调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支撑 |
二、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
(一)区域发展不协调 |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 |
(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
三、通过协调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三)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
第四章 绿色发展:跨越环境污染的困境 |
一、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
(一)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
(二)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
(三)绿色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 |
二、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资源消耗增大 |
(二)环境污染严重 |
(三)生态破坏明显 |
三、通过绿色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
(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加快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
(三)用系统工程思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第五章 开放发展:跨越封闭僵化的困境 |
一、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出路 |
(二)开放发展的实质是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三)开放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 |
二、中国全面开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一)世界经济增长复苏乏力 |
(二)贸易霸凌主义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 |
(三)全球经济治理滞后 |
三、通过开放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构建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体制 |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拓展发展新空间 |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
第六章 共享发展:跨越贫富悬殊的困境 |
一、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
(一)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二)共享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 |
(三)共享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和归宿 |
二、我国共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
(三)社会保障公平性不足 |
三、通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
(一)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三)完善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 |
第七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继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一、未来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 |
(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进入富有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
(二)进入和谐有序美好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
(三)进入两个文明并重发展的行稳致远阶段 |
(四)进入发展地位跃升与世界强国地位确立阶段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构想 |
(一)发展阶段:开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二)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
(三)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进 |
(一)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项部署 |
(二)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 |
(三)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结语 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二、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
三、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伟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2000年的经济形势与2001年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莉姿(CHANTHANILEUTH VILATPHORN).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 李波. 山东大学, 2020(02)
- [3]《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D]. 吕玉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 李若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1973年以来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军人因素研究[D]. 潘晓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7)
- [6]博茨瓦纳经济转型研究1998-2018[D]. KEABETSWE BASIMANE.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D]. 杜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D]. 段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9]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D]. 李卓琦.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10]越南“国家战略”的内涵结构及其特点[J]. 左荣全.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