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航空科学充满热情的伟大科学家

对航空科学充满热情的伟大科学家

一、热心航空科普的大科学家(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王文华[2](2018)在《钱学森科普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钱学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热心传播科学新知识的科普大师。他认为,科学普及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是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科学的普及往往会开创一个崭新的领域;号召把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有更好的科普作品问世;研究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规律,大力加强科普工作。

刘丹[3](2018)在《新浪微博中的科学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微博的广泛运用,使它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微博利用自身的优势,使科学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新浪微博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注册用户最多的微博平台,在科学传播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它以内容丰富、形式多元、传受一体、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科学传播影响力更大,受众参与程度更高,传播效果更好,是新媒介背景下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尽管新浪科学传播优势突出,然而,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一方面,传播主体力量薄弱、传播能力和传播技巧缺失,另一方面,科学传播的原创性不足、贴近性不强、生动性不够、科学性不高,此外,国内受众的科学传播素养不高,谣言和虚假科学信息泛滥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浪微博科学传播健康有序发展。在当今时代,科学传播意义重大,公众需要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去认识和改造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整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科学技术来促进现代化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此,需要针对现存的科学传播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一是吸引职业科学家参与,提高传播主体的传播能力和技巧,二是增强科学传播内容的原创性、贴近性、生动性和科学性,三是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加强对科学传播各主体的监管,发挥好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提升科学传播效率,扩大科学传播影响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全社会协同参与,营造全民传播科学、全民理解科学的氛围。

李嘉南[4](2017)在《《科学画报》的科普研究(1933-1937)》文中研究指明新文化运动后,科学在中国的地位急速上升。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由政府中知识分子官员及各个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发起了“中国科学化运动”,力图将科学普及给广大群众。为了积极响应“科学化运动”,中国科学社决定创立《科学画报》,专门向民众传播科学及开展科学普及教育。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对《科学画报》的科普特色进行论述。在科学化运动期间诞生的《科学画报》,着眼于广大基层民众,实现了超越常识、超越科学的科普特色,力图转变民众对于科学的误解,并把握科学的精神内涵,避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短视,帮助民众完成对科学从器物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过渡,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眼光使生活科学化。第二章主要探讨了《科学画报》在当时的影响。作为科学化运动时期中国科学社科学普及的主阵地,《科学画报》依靠中国科学社的优质人才资源,创建了一个高水平的编作者团队,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创刊不久便获得读者的青睐,当代不少科学家都曾受该刊启蒙。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广大青年热爱科学、投身于科学的事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三章准备好赶快论述了《科学画报》的历史地位。在近代中国科学普及类期刊中,《科学画报》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可谓后起之秀。《科学画报》作为民众读物之一,与科学馆、电影、广播等其他科普媒介共同构建起了近代社会教育体系,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科学社在这一时期科学普及的主阵地,《科学画报》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成为了近代中国科普期刊中的后起之秀。

侯蓉英[5](2016)在《穿越边界 ——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科学社交作为切入点,汲取国际语境中科学传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分别对科学社交的传播形态、科学社交的传播舆论领袖、科学社交的传播结构、科学社交的传播资本、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控制,以及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模式等作深入研究,由表及里地分析科学社交的传播历程,探析科学与其他领域在交往过程中的边界传播机制,进而建设性地为我国的科学传播提出参考建议。本文总共分为九章,以总—分-总的形式进行论证,从概念的界定,到史料的例举,再借助理论上的成果分析,到最后总结出科学社交边界传播模式类型,提出中国科学传播的建议。该篇首先借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厘清科学社交的概念,进而归纳出不同历史时期科学社交的发展过程,从史料中挖据过往历史中已有的科学社交传播形态,如飨宴社交、广场社交、家邸私密社交、科学风尚社交、政治社交、公共社交等丰富多彩的科学社交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例证来展现科学人士或科学共同体在不同形式的科学社会交往中推动科学的发展进程。同时进一步阐明统治者、主教、贵族、大家族、银行家、官绅、资本家等社会阶层在与科学人士的交往中,都曾给予科学极大的帮助,并且成为最有力的科学传播舆论领袖。本文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场域理论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结构,提出科学与其他领域社交边界的矩阵形式。与此同时,揭示出科学社交边界流动的传播资本,如国家元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促生科学边界贸易区的产生,从而有利地推动科学发展。结合国际现实,本文指出,为了有利于国家统治,历代统治阶层与科学共同体的交往采取既亲近又远离的交往方式,对科学边界传播进行适度控制。另外,本文针对中国科学社交进行个案研究,并指出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本文总结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模式类型,为中国的科学传播提出相关建议。在未来21世纪新的科技变革中,本文的初探希望能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走向及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高月[6](2016)在《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职能,大众传媒对公众的科学启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奠基作的延安《解放日报》,置身于落后、贫穷、闭塞的农村传播生态和战乱频仍的传播语境,高度重视科学传播,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因而对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传播结构的五大环节,对报纸科学传播的传者、内容、受众、传播策略以及传播效果进行系统分析,试图廓清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基本线索。同时,结合科学传播模式的相关观点,分析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结构模式和功能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历史价值及现实启发。研究结果发现,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是陕甘宁边区的经济背景、自然环境、社会背景、文化教育背景和媒介背景等社会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内容主要为自然科学知识,具体体现为理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医疗卫生知识、农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知识等诸多方面。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内容具有不同倾向和不同侧重点,在传播过程中也呈现出独特的结构模式,具体表现为整体以线性模式为主,局部向非线性模式过渡的一种科学传播模式。其中,以“缺失模型”为代表的线性传播贯穿于报纸科学传播的始终,在经历了党的整风运动以及报纸改版之后,以“民主模型”为代表的非线性传播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就延安《解放日报》产生的社会功能来看,主要体现为宣传鼓动功能、组织传播功能以及科学启蒙功能。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它开创了中国农村科学传播的新局面,凸显了科学传播的目的和宗旨,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传统,推动了科学与进步的社会革命。此外,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卓尔不群的传播理念和丰富有效的传播技巧对当今科学传播尤其是农村科学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戴红[7](2014)在《师昌绪 蜡炬燃尽 光耀人间》文中研究指明在他心里,祖国就意味着一切。他会因为祖国的需要选择自己的未来,也会为了祖国的需要贡献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成长与奉献经历的典型代表2014年11月10日7时7分,94岁的师昌绪院士生命蜡炬燃尽,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杰出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他不仅是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家,为中国的材料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佳鹏[8](2014)在《高师开展科普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重要性显而易见,而科普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活动,更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可促进国家自主创新力的提升高等院校,尤其是高师院校,有承担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高师院校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普意识、科普程度和科普成效等决定着未来人才成长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速度。同时,高师院校强大的教育优势地位有利于其探索和推动高校科普教育工作;尚亟待系统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科普教育。论文简要论证科普教育与科技进步的辩证关系,梳理我国科普教育的艰难历史演进,并探讨科普政策规划中的政府角色。探讨了科普教育多样性的特点并从四个主要方面介绍多样性现状。论文主要论证了高等院校,尤其是高师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责无旁贷。并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从湖南师大和化学化工学院的至善讲堂、麓山论坛、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三下乡”、化趣文化艺术节以及化学风文化节、化学兴趣发掘及“化学奥赛湘军”和创办《科学启蒙》七个方面为例的学术活动或文化活动中挖掘了特色科普教育实践的内涵,细致考察该校科普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不同科普活动的科普功能和学生参入科普的意识,分析了湖南师范大学科普教育活动的系统性特征,对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实践模式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提升科普效能的对策,探讨了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工作模式对于其它高校加强科普工作的积极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两方面创造性地对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实践模式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提升科普效能、更好发展科普教育的对策:一是把握科普教育工作的“三个要点”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效能;一是促发科普教育工作的“三种效应”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效能。

尹传红[9](2013)在《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品牌的传承与创新——访李远涛、洪星范》文中研究指明李远涛简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洪星范简介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赵小平[10](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提出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二、热心航空科普的大科学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心航空科普的大科学家(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钱学森科普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科学普及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 是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三、把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
四、科学技术的普及往往会开创一个崭新的领域
五、希望有更好的科普作品问世
六、研究科技普及工作的规律, 大力加强科普工作

(3)新浪微博中的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0.1.1 问题的提出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综述
        0.2.2 国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点
第1章 基于新浪微博的科学传播要素分析
    1.1 科学传播主体
        1.1.1 科学传播主体构成
        1.1.2 科学传播主体的影响力和活跃度
    1.2 科学传播受众
        1.2.1 科学传播受众构成
        1.2.2 受众的基本情况
    1.3 科学传播内容
        1.3.1 科学传播内容构成
        1.3.2 科学传播内容的统计与梳理
    1.4 科学传播效果
        1.4.1 微博的影响力与科学传播效果呈正相关
        1.4.2 受众的认知及态度影响科学传播效果
第2章 新浪微博中科学传播的特点
    2.1 内容特点:丰富多元化
        2.1.1 媒体形式,多维创新
        2.1.2 选材多样,涉及面广
        2.1.3 热点科普,扩散效应
    2.2 过程特点:实时互动性
        2.2.1 传受一体,增加向度
        2.2.2 互动性强,扩大参与度
        2.2.3 整合传播,拓展广度
第3章 新浪微博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3.1 传播主体力量薄弱
        3.1.1 科学家缺失
        3.1.2 传播能力和传播技巧缺失
    3.2 传播内容专业性过强
        3.2.1 原创性不足
        3.2.2 贴近性不强
        3.2.3 生动性不够
        3.2.4 科学性不够
    3.3 传播受众科学素养偏低
        3.3.1 接受意识不强
        3.3.2 媒介素养不高
    3.4 传播效果正效果有待加强
        3.4.1 负效果时有显现
        3.4.2 正效果不够强大
第4章 新浪微博科学传播发展对策
    4.1 扩大传播主体提升传播技巧
        4.1.1 吸引职业科学家参与
        4.1.2 提高传播能力和技巧
    4.2 创新传播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4.2.1 增加原创性
        4.2.2 增强贴近性
        4.2.3 加强生动性
        4.2.4 提高科学性
    4.3 提升受众素养创新传播格局
        4.3.1 增强受众接受意识
        4.3.2 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4.3.3 构建“分众化”传播格局
    4.4 降低传播负效果提升传播正效果
        4.4.1 依法依规,强化自律,防止负效果
        4.4.2 理论引领,多措并举,放大正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调查问卷

(4)《科学画报》的科普研究(1933-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
    二、学术前史回顾
    三、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科学画报》的科普特点
    一、从常识到科学
    二、从科学到人生
    三、普及民防应对时需
第二章 《科学画报》的当时影响
    一、《科学画报》的发行状况
    二、《科学画报》的民众反响
第三章 《科学画报》在近代科普史中的地位
    一、近代科普期刊的后起之秀
    二、近代社会教育的重要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穿越边界 ——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科学社交的研究背景
        1.1.2 “科学社交”研究动因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科学传播学术研究现状
        1.2.1 科学传播的学科基础
        1.2.2 国外科学传播的研究进程
        1.2.3 国内科学传播的研究格局与流派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关键
        1.3.1 本文的创新
        1.3.2 研究价值
        1.3.3 本文的研究关键
    1.4 问题的提出
        1.4.1 “科学社交”概念的厘清
        1.4.2 “科学社交”的时空范畴
    1.5 研究目标与突破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进路及重要问题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科学社交的传播形态变迁
    2.1 古代科学社交的起源
        2.1.1 科学“广场式社交”
        2.1.2 科学“飨宴”社交
    2.2 15 -17 世纪私人家宅性科学社交
        2.2.1 伽利略等学者流连往返于“家邸科学社交”
        2.2.2 切西公爵、美第奇家族私宅庇护下的科学社交
    2.3 17 -18 世纪的科学风尚社交
        2.3.1 英国皇家学会的时尚社交
        2.3.2 沙龙派对式的科学社交
    2.4 18 -21 世纪科学权力的政治社交
        2.4.1 共济会、宇宙俱乐部、波西米亚俱乐部
        2.4.2 科学的旋转门机制
    2.5 21 世纪数字媒体的科学公共社交
        2.5.1 Resarchgate:跨越时空的科学社交网站
        2.5.2 Star walk:科学移动社交APP
第3章 科学社交“舆论领袖”的传播推动
    3.1 科学政治家
        3.1.1 国王的科学供给
        3.1.2 红衣主教、贵族的科学初期支持
        3.1.3 拿破仑、富兰克林的科学推动
    3.2 科学赞助者
        3.2.1 美第奇、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大家族的经济支持
        3.2.2 贵族、乡绅
        3.2.3 科学商人
    3.3 科学代言人、科学外交家
        3.3.1 万尼瓦尔·布什
        3.3.2 卡尔·爱德华·萨根
        3.3.3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科学外交家
第4章 科学社交的传播结构:边界交融
    4.1 科学社交的边界形成
        4.1.1 科学社交的边界
        4.1.2 边界构成:时间、空间
    4.2 科学社交边界的交融:创新力
        4.2.1 科学社交边界跨越
        4.2.2 科学社交边界的混合体:创新力
    4.3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结构
        4.3.1 科学社交的边界思想
        4.3.2 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结构
第5章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资本:场域的贸易兑换
    5.1 科学社交边界的场域资本兑换
        5.1.1 科学社交边界形成的场域
        5.1.2 科学社交场域中的贸易兑换
    5.2 国家元资本
        5.2.1 国家元资本至高无上的权力
        5.2.2 赋予科学的合法性权力
    5.3 经济资本
        5.3.1 科学运营
        5.3.2 科学半商业化体制
    5.4 社会资本
        5.4.1 科学社交中的社会网络
        5.4.2 万尼瓦尔·布什的社会资本运用
第6章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控制研究
    6.1 科学意识形态与科学距离
        6.1.1 科学社交的意识形态传播
        6.1.2 科学与政治社交的边界力
        6.1.3 科学的边界距离
    6.2 党派竞争下的科学控制
        6.2.1 小布什总统对科学家的控制
        6.2.2 奥巴马、小布什政府的执政轮换竞争:科学沦为战利品
    6.3 科学社交的数据边界与数据控制
        6.3.1 科学社交数据边界
        6.3.2 数据控制
第7章 中国现当代科学社交传播个案及问题研究
    7.1 钱学森的科学军事社交
        7.1.1 钱学森参与美国军事研究
        7.1.2 钱学森受到中国国防部领导热情接见
    7.2 .罗沛霖的红色科学社交
        7.2.1 罗沛霖的科学社交统战工作
        7.2.2 罗沛霖上书党中央建立“中国工程学院”
        7.2.3 罗沛霖推动科学传播:电子应与文化产业结合
    7.3 李政道与政界伟人、艺术名流的科学社交
        7.3.1 向毛主席、周总理提出科学建议
        7.3.2 邓小平采纳其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会制度的设想
        7.3.3 李政道与艺术家的交往: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7.4 路甬祥的科学思想库社交
        7.4.1 知识创新工程得到江泽民的支持
        7.4.2 倡导科学思想库社交
    7.5 果壳网的科学生活公共社交
        7.5.1 科学公共娱乐消费
        7.5.2 科学公共文化
        7.5.3 科学公共创业
    7.6 当前中国科学社交存在的问题
        7.6.1 局限于同类小圈子的交往
        7.6.2 缺乏自由流通的社会交往机制
第8章 科学社交边界传播模式及中国科学传播建议
    8.1 科学社交边界线性传播模式
        8.1.1 科学边界求实效益的线性模式
        8.1.2 戈斯顿委托代理机制
        8.1.3 中国科学传播建议:科学共同体在政治中的传播角色定位
    8.2 科学社交国际边界模式
        8.2.1 二轨制下的国际科学社交
        8.2.2 科学国际边界的超组织
        8.2.3 中国科学社交的国际传播建议
    8.3 科学社交边界生态系统传播模式
        8.3.1 科学边界生态系统的循环开放模式
        8.3.2 科学边界的生态流通
        8.3.3 建立中国科学生态圈的传播机制
    8.4 科学社交边界的生活传播模式
        8.4.1 科学社交边界的生活传播
        8.4.2 孕育中国科学社交生活广场的传播氛围
第9章 结语
    9.1 本文结论
    9.2 创新成果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6)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背景
    二、社会环境
    三、经济环境
    四、文化教育背景
    五、媒介背景
第二章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结构体系
    一、传者分析
        (一) 社会精英
        (二) 基层民众
    二、内容分析
        (一) 历史分期
        (二) 传播阵地
        (三) 传播内容
    三、受众分析
        (一) 延安《解放日报》的一般受众
        (二)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目标受众
    四、传播策略分析
        (一) 传播宗旨
        (二) 传播技巧
        (三) 传播途径
    五、传播效果分析
        (一) 个人效果
        (二) 社会效果
第三章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模式及社会功能
    一、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模式
        (一) 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式
        (二)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模式
    二、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 宣传鼓动功能
        (二) 组织传播功能
        (三) 科学启蒙功能
第四章 延安《解放日报》科学传播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发
    一、历史价值
        (一) 开创农村科学传播的新局面
        (二) 凸显科学传播的目的与宗旨
        (三) 形成重知识、重人才的传统
        (四) 推动科学与进步的社会革命
    二、现实启发
        (一) 适应历史变化,扣合传播环境
        (二) 因地制宜利用,继承综合创新
        (三) 尊重受众主体,凸显科学启蒙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报纸
    二、学术着作
    三、学术论文
    四、学位论文
    五、电子文献
附录
    表一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理学知识刊文材料
    表二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工程技术知识刊文材料
    表三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农学知识刊文材料
    表四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医疗卫生知识刊文材料
    表五 延安《解放日报》传播其他科学知识刊文材料
插图和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高师开展科普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范围
        1.3.1 “科普”名词的引入
        1.3.2 “科普”的学术内涵
        1.3.3 “科普”与“科普教育”之别
        1.3.4 科普教育与科技进步
        1.3.4.1 科普教育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1.3.4.2 科普教育之路
        1.3.4.3 科普政策规划中的政府角色
        1.3.5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科普教育的多样性
    2.1 科普教育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2.2 科普教育多样性现状分析
        2.2.1 科普教育之殇——公众科普
        2.2.2 科普教育之惑——高校科普
        2.2.3 科普教育之渴——精英科普
        2.2.4 科普教育之冀——少年科普
3. 高师开展科普教育的多样性实践——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
    3.1 高校开展科普教育的义不容辞
    3.2 高师开展科普教育更责无旁贷——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
    3.3 湖南师大开展科普教育的系统性特征
        3.3.1 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工作体系的总体布局
        3.3.2 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工作的针对对象
        3.3.3 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工作的主要实践
        3.3.3.1 全方位听众的科普教育——“至善讲堂”
        3.3.3.2 全方位面向研究生的科普教育——“麓山论坛”
        3.3.3.3 以本科生在校内为主角的科普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3.3.3.4 以全校本科生辐射社会的科普教育服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3.3.3.5 学院本科生科普活动之葩——化学化工学院化趣文化艺术节以及化学风文化节
        3.3.3.6 服务中学生的科普活动——化学兴趣发掘及“化学奥赛湘军”
        3.3.3.7 服务社会各层各界的科普教育——创办《科学启蒙》
    3.4 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实践模式的分析和提升效能的对策探讨
        3.4.1 科普教育工作的要点及提升科普工作效能的对策思考
        3.4.1.1 湖南师大开展科普教育工作需把握的工作要点
        3.4.1.2 关于进一步提升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工作效能的对策
        3.4.2 三种效应下提升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工作效能对策思考
        3.4.2.1 科普教育工作在校园内的交流效应
        3.4.2.2 科普教育工作的公众示范效应
        3.4.2.3 科普教育工作在基层的普及效应
        3.4.2.4 促发三种效应有益于提升科普教育工作的效能
        3.4.3 关于师大模式是否可以输出的思考
4. 结语
    4.1 研究成果
        4.1.1 主要研究内容
        4.1.2 研究结论
    4.2 关于湖南师大科普教育工作未来发展的思考
        4.2.1 进一步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4.2.1.1 建议设立湖南师大科普教育论坛
        4.2.1.2 将科普教育与学制教育相结合的思考
        4.2.2 进一步创新科普教育模式
        4.2.3 进一步提高科普活动水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品牌的传承与创新——访李远涛、洪星范(论文提纲范文)

“声势”从来没这么大过
构建开放性的体系架构
编纂过程中科普理念的转变
打造全媒体科普产业链

(10)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热心航空科普的大科学家(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2]钱学森科普思想研究[A]. 王文华. 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新时代公众科学素质评估评价专题论坛暨第二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3]新浪微博中的科学传播研究[D]. 刘丹. 湘潭大学, 2018(02)
  • [4]《科学画报》的科普研究(1933-1937)[D]. 李嘉南. 武汉大学, 2017(08)
  • [5]穿越边界 ——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D]. 侯蓉英.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延安《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研究[D]. 高月. 兰州大学, 2016(03)
  • [7]师昌绪 蜡炬燃尽 光耀人间[J]. 戴红. 中华儿女, 2014(23)
  • [8]高师开展科普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D]. 张佳鹏.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9]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品牌的传承与创新——访李远涛、洪星范[J]. 尹传红. 科普研究, 2013(04)
  • [10]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对航空科学充满热情的伟大科学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