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产奶牛日粮中苜蓿干草添加多少合适(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梅[1](2020)在《河西走廊主要栽培牧草的品质对肉牛和绵羊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优质牧草短缺是反刍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导致动物生产依赖于粮食,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牧草品质直接影响反刍家畜营养物质利用效率,进而关系到精料的补饲量与饲养成本。提高栽培草地的优质牧草供应能力是促进我国反刍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一。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准确测定对肉羊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在我国牧草引种种植历史最悠久的河西走廊,探索了主要利用方式下3种麦类牧草在肉牛瘤胃内的降解特性,不同品质粗饲料型日粮中苜蓿等量替代精料的对绵羊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影响,和测定了绵羊的维持代谢能需要量,具体研究如下:1)刈割期/刈割茬次对3种麦类牧草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选用8头450±20 kg、3岁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云岭牛与黄牛杂交一代作为试验动物,进行4(4个样品分组)×2(2个试验期)的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试验,研究5个刈割期/刈割茬次对大麦、黑麦和小麦牧草瘤胃降解特征和能氮平衡的影响。与一次刈割相比,多次刈割的牧草干物质(DM)、有机物(OM)、可消化有机物(D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有效降解率(ED)及可发酵有机物(FOM)和瘤胃可降解蛋白(RDP)分别增加了14.9、16.7、15.1、16.1、22.6、13.5、15.1和43.7%。多次刈割中,牧草的DM、OM和DOM的ED和FOM均随着刈割茬次增加而降低;除第二茬受施N肥的影响外,CP的ED和RDP也呈下降趋势;同时,黑麦的DM、OM、DOM、NDF和ADF的ED和FOM最高,但CP的ED和RDP在3个品种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一次刈割处理中,随着生育期的推移,牧草DM、OM、DOM、NDF和ADF的快速降解部分、潜在降解部分、降解速率和ED均是随着收获日期的推迟而降低;三个品种中,大麦的营养物质ED最高。因此,黑麦适合用作多次刈割品种,大麦和小麦适合用作一次刈割品种且最佳收获期是抽穗初期。最佳刈割期后,收获时间每推迟1天,DM的ED降低8 g/kg DM。2)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中苜蓿等量替代精料水平对空怀期母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12只年龄为3岁、体重为32.6±0.68 kg湖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空怀期母羊,进行3×3的拉丁方试验,研究3个苜蓿替代精料水平(苜蓿:精料分别为0:40、15:25和30:10)对空怀期母羊的营养物质消化率、N利用效率、CH4排放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日粮中玉米秸秆为固定的60%DM,3组日粮等DE和CP。增加苜蓿替代精料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DMI)、总能采食(GEI)、消化能采食(DEI)、代谢能采食(MEI)、能量平衡(EB)和氮存留(RN)无显着性影响;显着降低消化率、DE/GE和ME/GE,氮采食(NI)、尿N(UN)、UN/MN及尿中NH4+-N损失量,CH4排放、乙酸和乙/丙。增加苜蓿替代精料水平,增加了瘤胃解蛋白质菌属(Proteiniclasticum)相对丰度,但降低了瘤胃球菌2属(Ruminococcus2)相对丰度。因此,增加苜蓿替代精料水平会减少消化率、CH4排放和UN损失,但能维持同样的DMI。3)黑麦鲜草或干草基础日粮中苜蓿等量替代精料水平对空怀期母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12只年龄为3岁、体重为32.0±0.75 kg湖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空怀期母羊,进行2期的3个苜蓿替代精料水平(苜蓿:精料分别为0:40、15:25和30:10)的试验。日粮中黑麦鲜草或干草为固定的60%DM,3个苜蓿替代精料水平日粮等DE和CP。AH15的消化率显着高于AH0和AH30,同时AH0和AH30之间无显着性差异;随着苜蓿替代精料水平的增加,乙酸和乙/丙比显着增加,但对CH4排放和N及能量利用效率无显着性影响。与干草日粮相比,鲜草日粮能显着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和EB,瘤胃液的p H、乙酸和丙酸;降低丁酸和乙/丙,有减少CH4排放的潜力。苜蓿替代15%的精料和鲜草日粮有显着增加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的相对丰度。因此,15%苜蓿替代精料和饲喂鲜草日粮均能提高消化率,且不会增加CH4排放。4)空怀期母羊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测定和苜蓿替代精料水平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根据3个消化代谢试验的81只空怀期母羊的能量利用效率的数据及45只羊的绝食代谢数据,以测定维持代谢能需要量(MEm)、评估苜蓿替代精料水平对能量利用效率及绝食代谢产热(FHP)是否会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通过EB和MEI数据或FHP数据得到的MEm为0.440或0.511 MJ/kg BW0.75。FHP和EB/MBW、ME/GE、ME/DE、EB/GEI和EB/MEI显着负相关,与CH4-E/GEI、HP/GEI和HP/MEI正相关。相比于AH0,AH15日粮降低了DEI、MEI和HP,但有同样高的EB和能量利用效率。因此,当前使用的饲养标准可能低估了绵羊的MEm。15%苜蓿替代水平和低的FHP挑选有增加能量利用效率的潜力。综上所述,适宜的管理措施能提高麦类牧草的可利用的养分。绵羊玉米秸秆型、黑麦型粗饲料日粮中,苜蓿等量替代精料是可行的,且以15%比例为宜,总的粗饲料比例不宜超过75%。黑麦型粗饲料日粮中,黑麦鲜草日粮能提高营养物利用率,且有减少CH4排放的潜力。研究测得的空怀期母羊的MEm是0.440或0.511 MJ/kg BW0.75,这对指导绵羊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
侯军义[2](2020)在《麦秸粉颗粒替代苜蓿干草饲喂泌乳荷斯坦奶牛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奶牛日粮中需要一定水平的NDF以维持瘤胃正常pH值,粗饲料虽然是NDF的主要来源,但通常会抑制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有研究认为,日粮NDF之所以有维持瘤胃正常pH的作用,主要原因不是传统认为的刺激唾液分泌,而是降低了日粮有机物(OM)的平均瘤胃发酵速度。照此假设,麦秸等低质粗饲料也可以用于降低日粮OM的平均发酵速度,其对DMI的抑制则可以通过降低粒度,如粉碎来克服。检验这一假设,是本研究的目的。在一商品奶牛场选择45头健康、无病泌乳中期荷斯坦牛,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头。基础日粮为奶牛场使用的泌乳中期日粮,用新鲜干麦秸制作的草粉颗粒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苜蓿干草。试验处理为:对照组(Ⅰ组,0%替代)、20%替代组(Ⅱ组,20%替代)和40%替代组(Ⅲ组,40%替代)。试验共进行10周,包括预试期2周和正试期8周,结果如下:(1)麦秸草粉颗粒替代苜蓿干草显着提高了奶牛的DMI(P<0.01),II组和III组每头牛的日均DMI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0.41kg/d和1.62kg/d,各概略养分的采食量也因DMI增加而明显提高。日粮DM及各概略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试验处理对4%标准乳、乳蛋白、乳脂、乳糖产量及乳脂、乳糖、乳尿素氮、总固形物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麦秸草粉颗粒替代有降低乳蛋白含量(P<0.1)的趋势。(3)试验处理对瘤胃液pH值及总VFAs和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正己酸浓度影响不显着(P>0.05)。(4)小麦秸秆颗粒替代提高了日粮氮摄入量和尿氮排除量(P<0.01),乳氮分泌量、粪氮排出量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5)催乳素、胰岛素、IGF-1、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组间差异极显着(P<0.01)。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组间差异显着(P<0.05)。II、III组尿素氮明显高于对Ⅰ组(P<0.01)。Ⅰ组血糖高于II、III组(P<0.01)。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甘油三酯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6)与对照组比较,Ⅱ组、Ⅲ组每头每日去掉饲料费后的原料奶销售收入分别增加0.35元和1.54元。本研究结果总体上支持新鲜干麦秸草粉可用作泌乳奶牛日粮NDF来源的推测,作为应用技术推广尚需进行更大规模和更加系统的试验结果的支持。
张峰,耿香丽,董原,马书林,吴占军,张新同,刘小虎[3](2020)在《非苜蓿日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生产成本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研究非苜蓿日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生产成本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产奶量及泌乳天数接近的泌乳奶牛4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苜蓿日粮、试验组饲喂非苜蓿日粮,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为6个月。结果表明:不同日粮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试验组日粮可降低乳中尿素氮含量;非苜蓿日粮可以降低奶牛的饲养成本,每产1 kg奶降低0.08元;对于产奶量在8.5 t左右的奶牛,可以不使用苜蓿或者少使用苜蓿。
林锦翔[4](2019)在《饲喂构树青贮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试验旨在研究构树青贮与苜蓿干草、苜蓿青贮进行比较对奶牛表观消化率、在瘤胃内的降解规律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牛奶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一:构树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挑选48头2-4胎次,体重(580±30kg)和产奶量(24±1kg/d)相近的泌乳中期的中高产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任意随机地分成3个构树青贮组,每组有16头奶牛,一组中有4个重复组,每个重复4头牛。粗饲料组成苜蓿干草组饲喂3.5kg苜蓿干草加19.5kg全株玉米青贮,苜蓿青贮组用等干物质的苜蓿青贮加全株玉米青贮,构树青贮组饲喂等量干物质的构树青贮加全株玉米青贮,正试期60d。每个组挑取6头奶牛,共18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测定每头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时使用酸不溶灰分法计算,连续三天早晚两次喂料后直肠取粪。此三天中,每天对采食量和剩料量称重并均匀取样。在消化代谢试验第2d早晨饲喂前每头奶牛尾根静脉采血10m L。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三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都无显着性差异,但饲喂构树青贮的构树青贮组产奶量有降低趋势,毛利润最低;三组乳脂、乳蛋、乳糖、乳尿素氮、总固形物、乳体细胞数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饲喂青贮构树后乳脂率有上升趋势,乳蛋白率有下降趋势,乳中体细胞数有上升趋势。三组DM、NDF、ADF、EE、Ca、P消化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饲喂构树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有下降趋势;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构树青贮组显着低于另外两组(P<0.05)。构树青贮组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苜蓿干草组,低于苜蓿青贮组;构树青贮组白蛋白含量高于两组照组;构树青贮组总蛋白含量高于苜蓿干草组,低于苜蓿青贮组;构树青贮组球蛋白含量高于另外两组;构树青贮组白球比含量低于另外两组;各组差异也均不显着(P>0.05)。试验二:构树青贮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一中每个组挑取6头奶牛,共18头进行瘤胃发酵参数试验。在试验进行的最后一天,饲喂3h后进行瘤胃液取样,每头牛取三管样品,直接用p H测试器读出并记录酸碱度。取样管用冰盒和液氮罐保存,用于发酵参数测定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1)三组p H值差异不显着(P>0.05);构树青贮组氨态氮含量显着低于另外两组(p<0.05);有机酸检测,三组有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构树青贮组的乙酸含量有上升趋势。(2)在门水平上三个处理组差异不显着,都是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巴氏杆菌门为优势菌门,而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在门水平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在属水平上三组差异也不显着。说明饲喂苜蓿干草、苜蓿青贮、构树青贮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影响差异不大。
黄桠锋[5](2019)在《春箭筈豌豆四个品种产量与品质评价及对肉羊育肥和甲烷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为优质高产的一年生肥饲兼用作物,在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草地农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关于该作物的研究,或者关注栽培模式,或者关注饲喂家畜的效果,本研究以“牧草-绵羊-甲烷排放”为主线,以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和333/A等4个春箭筈豌豆品种为参试材料,在为期4年的研究中,系统评价了参试品种牧草与种子的产量与品质,饲喂湖羊羔羊的育肥效果及甲烷排放水平,以期为该作物种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牧草与种子的产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表明,随着植物生长与发育,干草产量逐渐增加,盛花期干草产量为2.743.85 t DM ha-1,以兰箭1号的最高,为3.85 t DM ha-1,兰箭2号(3.33 t DM ha-1)和333A(3.11 t DM ha-1)的次之,兰箭3号(2.74 t DM ha-1)最低(P<0.05)。四个品种种子产量为10211491kg DM ha-1,兰箭3号和兰箭2号的最高,分别为1491 kg DM ha-1和1403 kg DM ha-1,兰箭1号(1146 kg DM ha-1)的次之,333/A(1021 kg DM ha-1)最低(P<0.05)。2.牧草与种子的营养成分含量对在结果1中收获的牧草与种子,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了其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4个品种盛花期干草粗蛋白质含量为21.623.2%DM,以兰箭3号和兰箭2号的最高,分别为23.2%DM和22.9%DM。四个品种种子粗蛋白质含量为35.337.0%DM,333/A的最高,为370%DM,兰箭1号(36.0%DM)的次之,兰箭2号(35.4%DM)和兰箭3号(35.3%DM)的最低(P<0.001)。综合产量与粗蛋白质含量,4个品种盛花期干草粗蛋白质产量为549770 kg ha-1,以兰箭1号的最高,为770 kg ha-1(P<0.05)。3.牧草体外消化率与种子体外小肠蛋白质消化率对在夏河县收获的4个春箭筈豌豆品种干草和种子,采用瘤胃液法和改进体外三步法分别测定了牧草体外消化率和种子体外小肠蛋白质消化率。结果表明4个品种生育期内的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为70.1920%DM,成熟期的最低。盛花期干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为81.483.8%DM,品种间无显着差异(P>0.05)。四个品种种子的体外小肠可吸收蛋白质率为14.420.3%CP,以333/A和兰箭1号的最高,分别为20.3%CP和19.4%CP(P<0.001)。4.干草饲喂羔羊的育肥效果以3月龄湖羊羔羊为供试家畜,在日粮中分别添加春箭筈豌豆4个品种的干草,添加量为日粮的20%,以添加同一比例的紫花苜蓿干草为对照,评价了参试品种对羔羊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盛花期兰箭3号和兰箭2号干草的羔羊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3.4%27.7%(P<0.05),而饲喂333/A和兰箭1号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成熟期干草的饲喂效果低于盛花期干草,与对照组相比,饲喂333/A和兰箭3号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19.0%20.6%(P<0.05),饲喂兰箭1号和兰箭2号干草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与苜蓿干草对照组相比,饲喂兰箭3号和兰箭2号干草的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4.2%14.5%和20.2%20.6%(P<0.05),饲喂333/A和兰箭1号干草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成熟期饲粮的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低于盛花期的,与苜蓿干草对照组相比,饲喂兰箭1号和兰箭2号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饲喂333/A和兰箭3号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降低了21.0%22.6%。5.干草饲喂肉羊甲烷排放量采用结果4的日粮配比,以杜泊×小尾寒羊的F1代成年羊为供试家畜,通过体外产气法和气体代谢试验,分别测定了日粮体外甲烷产量和肉羊甲烷排放量。结果表明4个品种盛花期日粮体外发酵12、24和48 h单位有机物甲烷产量分别为28.134.0 mL g-1、42.149.0 mL g-1和49.456.3 mL g-1,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成熟期日粮体外单位有机物甲烷产量低于盛花期,上述3个时段的产量分别为23.027.9 mL g-1、36.441.3 mL g-1和43.348.8 mL g-1。四个品种成熟期日粮体外发酵仅在12 h单位有机物甲烷产量差异显着,其中兰箭1号饲粮最高(27.9 mL g-1)。饲喂4个品种盛花期干草的肉羊甲烷日排放量和单位有机物消化量的甲烷排放量分别为50.755.5 L day-1和53.056.5 L kg-1,组间无显着差异。饲喂4个品种成熟期干草肉羊甲烷日排放量低于盛花期干草,为46.150.0 L day-1,单位有机物消化量的甲烷排放量高于饲喂盛花期的,为57.963.4 L kg-1,各组上述指标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四个品种间以兰箭1号干草产量最高,兰箭3号和兰箭2号的种子产量最高。春箭筈豌豆表现出很高的饲用价值。春箭筈豌豆盛花期干草的饲喂效果高于成熟期干草。兰箭2号和兰箭3号盛花期干草的饲喂效果高于紫花苜蓿干草,兰箭1号和兰箭2号成熟期干草的饲喂效果与紫花苜蓿干草相似。基于以上各项测定指标,四个品种的综合性能依次为兰箭2号、兰箭1号、333/A和兰箭3号。
牟兰[6](2019)在《苎麻的饲用安全性及其肉牛瘤胃降解特性和饲喂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饲草饲料短缺是限制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作物副产物资源较为丰富,饲用潜力较大,但饲料化利用率低。苎麻在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苎麻茎叶作为纤维利用后的剩余物,粗蛋白含量高,动物生长必需氨基酸种类丰富,是一种较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然而目前关于苎麻茎叶的饲用安全性及其在大型反刍动物上的瘤胃降解特性和饲喂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苎麻茎叶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等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大、小鼠对其进行急性毒性和28d亚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通过瘤胃瘘管牛对其主要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云岭牛对其进行150d肉牛饲喂效果研究,并结合我国苎麻种植和发展现状对其进行系统的综合性评价,以期为苎麻茎叶饲用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基于以上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对小鼠给予灌胃苎麻茎叶最大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苎麻茎叶处理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死亡和毒性反应症状;两组小鼠的体重在灌胃期无差异,试验结束后其主要器官组织均无异常病变。本试验条件下,给予小鼠苎麻茎叶最大量为12g/kg·BW,可判定其为无毒物质。2、本研究对大鼠进行苎麻茎叶28天经口灌胃亚急性毒性试验,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2g/kg·BW、1g/kg·BW、0 g/kg·BW)大鼠的行为、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等均未发现异常改变。血液指标和组织病理学虽有个别异常,但程度较轻且同时出现在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中,可判定为常见自发性现象,不具毒理学意义,与苎麻处理无关。本试验条件下,苎麻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2.00g/kg。3、本研究对苎麻饲用化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苎麻茎叶单宁较高,达到0.48%;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分别为31.30%、55.80%。、42.07%;钙磷含量不平衡,钙磷比例达到17.99。青贮可改善苎麻的单宁及纤维含量,但钙磷比例仍超出反刍动物耐受范围。4、本研究对苎麻茎叶进行肉牛瘤胃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其干物质(94.31%)、有机物(87.86%)、粗蛋白(16.61%)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苎麻茎叶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随着在瘤胃内培养时间增加而升高,均在72h达到最高,分别为63.05%、62.68%、83.09%、23.89%、38.93%;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3.87%、42.93%、60.15%、14.72%、20.65%。5、本研究以青贮苎麻替代0%、20%和40%的青贮玉米对云岭牛进行150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替代)相比,20%替代组平均日增重较高为0.81kg,但各组间差异不显着。各组云岭牛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G)、甘油三酯(TRIG)均无显着差异。20%和40%替代处理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其机体蛋白利用率更高。因此青贮苎麻替代20%、40%青贮玉米饲喂肉牛具有一定可行性。综合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并从实际生产效益角度出发,肉牛饲粮中青贮苎麻替代20%青贮玉米饲喂效果较佳。综上所述,苎麻茎叶中存在单宁、纤维以及钙磷比例高等饲用限制性因素。苎麻茎叶无毒,不高于2g/kg·BW的添加对动物无不良影响。其主要营养成分的降解率随着苎麻茎叶在肉牛瘤胃内滞留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青贮苎麻替代20%和40%的青贮玉米饲喂云岭牛,对其生产性能和健康均无不良影响,且青贮对苎麻茎叶的饲用价值具有一定改善作用。苎麻茎叶今后作为大型反刍动物饲料补充料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范金星[7](2019)在《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饲喂试验探究奶牛日粮中使用裹包青贮苜蓿代替50%等量干物质的苜蓿干草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裹包青贮苜蓿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饲喂试验探究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产奶量相近的中产奶牛200头(23.21±3.89),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使用裹包青贮苜蓿代替50%等量干物质的苜蓿干草,试验期40 d,其中预饲期10d。试验期间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品质指标。(2)测定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在试验1两组奶牛中挑选20头健康奶牛。其产奶量为24.21±0.15kg,胎次3胎,泌乳天数为90±19天,每组10头,于试验第25天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3)对试验2所选奶牛进行尾根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研究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1)奶牛日粮中添加裹包青贮苜蓿能显着能够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在30天内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提高了9.7%,差异显着(P<0.05);产奶量30d内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乳脂率和乳蛋白差异显着(P<0.05),分别提高了7.2%和9.3%,其他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2)两组不同的日粮模式下,在瘤胃发酵指标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都在正常范围内,但试验组的瘤胃pH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MCP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LA和NH3-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3)对照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着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尿素氮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球蛋白、血糖、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免疫球蛋白含量在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结论:(1)在奶牛日粮中使用裹包青贮苜蓿代替一部分苜蓿干草能够显着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并对乳品质具有改善作用,但对奶牛的产奶量无明显影响。(2)裹包青贮苜蓿代替苜蓿干草能提高瘤胃pH,有助于瘤胃发酵环境的改善。(3)说明添加裹包青贮苜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氮的利用率,但对奶牛免疫能力无影响。
陈文雪[8](2018)在《中国北方不同区域苜蓿干草营养价值分析与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对我国北方东北平原区、内蒙古高原区、西北荒漠绿洲区、黄土高原区及黄淮海平原区等5大苜蓿种植区域的苜蓿干草进行营养价值分析和安全性评价。试验于2017年6月15日至8月24日在全国44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草品产业化公司生产的苜蓿干草捆采集样品95个,然后在河南农业大学草学实验室和农业部饲料检测中心郑州分中心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一:(1)不同区域苜蓿干草营养成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西北荒漠绿洲区>内蒙古高原区>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黄土高原区。结合聚类分析的处理结果,西北荒漠绿洲区苜蓿干草属于营养价值高的一类;内蒙古高原区、东北平原区和黄淮海平原区属于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类;黄土高原区则属于营养价值低的一类。(2)各区域苜蓿干草CP、Ash、ADF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NDF、EE、DM含量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性差异。全国苜蓿干草营养成分的平均值:CP为16.43%、NDF为44.01%、ADF为33.22%、Ash为10.78%、DM为91.90%,达到二级干草标准。(3)苜蓿干草营养成分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P含量与NDF、ADF含量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P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0.01);NDF与ADF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P含量极显着负相关(P<0.01);ADF与P的含量显着负相关(P<0.05);P与EAA的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其他性状之间无显着相关性。(4)内蒙古高原区苜蓿干草的EAA和TAA含量高于其他4个区域,但差异不显着(P>0.05),ALA和PUF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4个区域(P<0.05),Ca、P、K、Mg、Cu和Zn等矿物质综合来看含量较高。试验二:(1)根据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不同区域苜蓿干草的安全性由高到低表现为:黄土高原区>西北荒漠绿洲区>内蒙古高原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平原区。5个区域苜蓿干草中霉菌毒素(AFB1、DON、ZEN)的污染不超标,均受到微生物(细菌、霉菌)的轻度污染;除受到Cr不同程度的污染外,其他重金属未污染到我国北方的苜蓿干草。(2)5个区域苜蓿干草中的AFB1、ZEN、As、Cd、Pb、Cu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内蒙古高原区苜蓿干草的DON含量显着高于东北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P<0.05),黄土高原区苜蓿干草DON的含量最低,且显着低于内蒙古高原区、黄淮海平原区和西北荒漠绿洲区(P<0.05);东北平原区苜蓿干草Cr含量显着高于其他4个区域(P<0.05)。黄土高原区与黄淮海平原区的苜蓿干草Zn含量显着高于西北荒漠绿洲区(P<0.05),与东北平原区和内蒙古高原区差异不显着(P>0.05)。(3)苜蓿干草中安全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显示:AFB1与TBC和TMC呈显着负相关(P<0.05);Cu与Zn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其他性状之间无显着相关性。(4)北方全部苜蓿干草样品霉菌毒素、微生物、重金属的检出率均为100%,DON超标率为6%,TBC与TMC的超标率分别为66.7%和75.8%,重金属中Cr的超标率高达87.9%。除此之外,其他安全性成分均未超标。综合各区域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来看,西北荒漠绿洲区的苜蓿干草营养价值最高,安全性较高;内蒙古高原区营养价值较高,安全性中等;东北平原区营养价值中等,安全性最低;黄淮海平原区营养价值较低,安全性也较低;黄土高原区营养价值最低,但安全性最高。
刘艳芳[9](2018)在《奶牛主要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瘤胃降解特性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主要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更新并补充《中国奶牛饲料标准》中粗饲料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及其消化率的数据,为科学配制奶牛日粮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采集了3类13种19个粗饲料样品,其中,青贮类包括苜蓿青贮、全株小麦青贮、燕麦青贮、郑单958玉米青贮和京科516玉米青贮,青干草类包括安德森苜蓿、巨人201+z苜蓿、金皇后苜蓿、中苜1号苜蓿、公农1号苜蓿、进口燕麦草、丹燕111燕麦草和羊草,秸秆类包括花生秧、大麦草、莜麦秸秆、谷子秸秆、小麦秸秆和稻草,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样品的常规养分含量,并通过尼龙袋法研究以上粗饲料在奶牛瘤胃的降解规律。苜蓿青贮和巨人201+z苜蓿干草的CP含量分别为20.39%和20.23%,显着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作物秸秆饲料CP含量较低,小麦秸秆仅为3.05%;作物秸秆饲料NDF含量普遍较高,在49.98%~83.62%之间,青贮类和青干草类相对较低,在41.93%~64.97%范围内,以巨人201+z苜蓿干草最低;与NDF的测定结果类似,作物秸秆的ADF含量普遍较高,在35.87%~54.03%之间,青贮饲料的ADF含量较低,在30%左右;2个全株玉米青贮的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郑单958玉米青贮最高,为27.86%。青贮饲料的NDF慢速降解部分最高,DM、CP和ADF的快速降解部分分别为30.76%、38.98%和3.17%,高于其他两类饲料;青干草饲料DM、CP、NDF和ADF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63%、0.069%、0.055%和0.051%,是三类饲料中最高的,DM、NDF和ADF的慢速降解部分最低,分别为41.94%、47.73%和47.32%;作物秸秆饲料的DM、CP、NDF和ADF的快速降解部分和有效降解率最低;5个青贮饲料中,淀粉有效降解率以全株小麦青贮最高,为95.45%,京科516玉米青贮最低,为86.80%。青贮饲料的DM、NDF、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与36 h的降解率呈高度相关,优质青干草的DM、NDF、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与24 h的降解率相关性较高。5个青贮饲料在8 h的淀粉降解率和其有效降解率相关性最强,可用来估测青贮饲料在瘤胃中淀粉的有效降解率。综上所述,青贮类饲料和苜蓿干草的纤维含量低,蛋白含量高,易于消化,是奶牛较为理想的粗饲料。作物秸秆饲料的纤维含量高,粗蛋白含量少,且不易消化,是劣质粗饲料,但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工提高其营养价值。
贾泽统[10](2018)在《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和燕麦干草不同配比的奶牛表观消化率、在瘤胃内的降解规律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牛奶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一:紫花苜蓿和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挑选60头2-3胎次,体重(594.7±22.5kg)和产奶量(26.34±0.86kg/d)相近的泌乳中期中高产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完全随机地分为3组,每组15头,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对照组饲喂5.500kg苜蓿干草,试验A组饲喂4.125kg苜蓿干草和1.419kg燕麦干草,试验B组饲喂2.750kg苜蓿干草和2.839kg燕麦干草,正试期63d。结果显示:(1)试验A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与对照组和试验B组相比显着提高(P<0.05),试验B组的这两个指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A组的乳脂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B组(P<0.05),分别提高了13.61%、12.36%;试验B组的乳脂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A、B组的乳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试验A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试验B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和试验A组(P<0.05);各组乳糖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A组的体细胞数小于对照组,试验B组的体细胞数显着低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2)试验A组经济效益有所增加,B组有所减少,其中A组的净收益最高,为43.17元/d,比对照组增加了1.28元/d。由此可见: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的配比为3:1时,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最高。试验二:紫花苜蓿和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一中每个重复随机挑取1头奶牛,共12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测定每头牛的血液生化指标。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奶牛绑上粪尿袋单独在栏内连续豢养3d,每天24 h全收粪,混合1d所收集的全部粪样称重,用五点法采样并称取总粪量的4%,加入1/4粪重的10%酒石酸,混合均匀,-20℃冷冻保存用以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在此期间,每天测定采食量和剩料量并均匀取样,饲料样品在65℃鼓风干燥箱烘至恒重后,制成风干样以待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在消化代谢试验第3d早晨饲喂前每头奶牛尾根静脉采血10m L,3000g离心10min,吸取血清-20℃冻存,以待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A、B组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A组最高;试验A、B组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三个组之间差异不显着;试验A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A、B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三个组的粗脂肪、钙、磷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2)2个试验组奶牛血液中的血尿素氮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但试验A、B组之间差异不显着;两个试验组的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和总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但只有试验B组达到了差异显着程度(P<0.05)。随着燕麦干草用量的增加,血液中的白蛋白有依次上升的趋势,试验A组的总蛋白和肌酐含量高于其余两组。试验三:尼龙袋法评定苜蓿和燕麦草的组合效应本研究以3只安装永久瘤胃屡管的成年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试验一中苜蓿和燕麦干草3种组合的瘤胃降解率;以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瘤胃有效降解率和粗蛋白(CP)瘤胃非降解蛋白(RUP)作为计算组合效应指数的主要观察测定指标;同时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有效降解率二级观察指标,揭示组合效应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1)72h DM瘤胃消失率随着燕麦干草比例的增大而增大,DM有效降解率:试验A组最大,试验B组次之,对照组最小;(2)随着试验样品中燕麦草比例的增大,3个试验组72h CP瘤胃消失率和CP有效降解率逐渐降低,CP瘤胃非降解蛋白逐渐增大;(3)试验样品的72h NDF瘤胃消失率:试验A组>对照组>试验B组,同样,试验A组的NDF有效降解率最大,对照组次之,试验B组最小;(4)各试验组72h ADF瘤胃消失率随着燕麦干草比例的增大而增大,试验A组的ADF有效降解率最高,对照组次之,试验B组最低。
二、高产奶牛日粮中苜蓿干草添加多少合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奶牛日粮中苜蓿干草添加多少合适(论文提纲范文)
(1)河西走廊主要栽培牧草的品质对肉牛和绵羊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刈割期/刈割茬次对麦类牧草品质的影响 |
1.2.2 精粗比和牧草品质对采食量的影响 |
1.2.3 精粗比和牧草品质对消化率的影响 |
1.2.4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 |
1.3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3.1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刈割期/刈割茬次对麦类牧草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刈割牧草来源 |
2.2.2 瘤胃降解试验设计 |
2.2.3 营养成分测定 |
2.2.4 尼龙袋降解率和降解参数及能氮平衡计算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牧草主要营养成分 |
2.3.2 品种和利用方式对牧草瘤胃降解参数和能氮平衡的影响 |
2.3.3 品种和刈割时间对牧草瘤胃降解参数和能氮平衡的影响 |
2.3.4 不同品种的适宜利用方式和最佳刈割期 |
2.3.5 牧草品质与瘤胃降解参数和能氮平衡的相关性关系 |
2.3.6 用牧草品质预测瘤胃降解参数和能氮平衡 |
2.4 讨论 |
2.4.1 利用方式对牧草有效降解率和能氮平衡值的影响 |
2.4.2 刈割茬次对牧草有效降解率和能氮平衡值的影响 |
2.4.3 刈割期对牧草有效降解率和能氮平衡值的影响 |
2.4.4 牧草品质对其瘤胃降解率和能氮平衡值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中苜蓿等量替代精料水平对空怀期母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和日粮 |
3.2.2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3.2.3 呼吸代谢仓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采食量和消化率 |
3.3.2 能量利用效率 |
3.3.3 氮采食、排泄和利用 |
3.3.4 CH4排放 |
3.3.5 瘤胃发酵参数 |
3.3.6 瘤胃微生物 |
3.4 讨论 |
3.4.1 采食量和全肠道消化率 |
3.4.2 氮利用率 |
3.4.3 CH4排放 |
3.4.4 瘤胃发酵参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黑麦鲜草或干草基础日粮中苜蓿等量替代精料水平对空怀期母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和日粮 |
4.2.2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4.2.3 呼吸代谢仓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采食量和消化率 |
4.3.2 能量利用效率 |
4.3.3 氮采食、排泄和利用 |
4.3.4 CH4排放 |
4.3.5 瘤胃发酵参数 |
4.3.6 瘤胃微生物 |
4.4 讨论 |
4.4.1 苜蓿替代精料水平 |
4.4.2 干草和鲜草 |
4.5 小结 |
第五章 空怀期母羊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测定和苜蓿替代精料水平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动物与日粮 |
5.2.2 代谢仓测定 |
5.2.3 样品收集与样品测定 |
5.2.4 维持代谢能需要量计算方法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数据概况 |
5.3.2 MEm的线性回归方程 |
5.3.3 能量利用效率和FHP的线性相关性关系 |
5.3.4 苜蓿替代精料水平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维持能测定 |
5.4.2 能量利用效率和FHP的线性相关性关系 |
5.4.3 苜蓿替代精料水平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麦秸粉颗粒替代苜蓿干草饲喂泌乳荷斯坦奶牛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粗饲料对泌乳奶牛的影响 |
1.1.1 粗饲料对泌乳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
1.1.2 粗饲料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1.1.3 粗饲料对泌乳奶牛瘤胃pH的影响 |
1.2 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及营养特点 |
1.3 农作物秸秆的利用 |
1.3.1 反刍动物利用农作物秸秆的理论基础 |
1.3.2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1.4 我国苜蓿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日粮 |
2.2.2 小麦秸秆颗粒的制作 |
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1 饲料样品采集与分析测定 |
2.3.2 乳样采集 |
2.3.3 血样采集 |
2.3.4 瘤胃液采集 |
2.3.5 粪样采集 |
2.3.6 尿样采集 |
2.4 样品测定方法 |
2.4.1 日粮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
2.4.2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2.4.3 血清中激素指标检测 |
2.4.4 乳成分分析 |
2.4.5 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检测 |
2.4.6 尿样中尿素氮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日粮采食量和消化率 |
3.2 日粮替代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3.3 日粮替代对奶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
3.4 日粮替代对奶牛氮代谢的影响 |
3.5 日粮替代对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
3.6 日粮替代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7 日粮替代对成本外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养分采食量和表观消化率 |
4.2 泌乳性能 |
4.3 瘤胃发酵 |
4.4 氮代谢与利用 |
4.5 血清激素 |
4.6 血液生化指标 |
4.7 成本外效益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非苜蓿日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生产成本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2 饲养管理 |
1.3 试验期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日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日粮对泌乳奶牛饲养成本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4)饲喂构树青贮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粗饲料的研究进展 |
1.1.1 粗饲料的构成及营养特点 |
1.1.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和特性 |
1.1.3 粗饲料对反刍家畜的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1.1.4 全混日粮粗精比对奶牛的影响 |
1.2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
1.2.1 蛋白质含量较高 |
1.2.2 粗纤维含量较高 |
1.2.3 均衡的氨基酸组成 |
1.2.4 富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 |
1.2.5 富含促生长因子 |
1.2.6 苜蓿饲养奶牛的应用 |
1.3 构树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1.3.1 构树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征 |
1.3.2 构树叶和枝条的营养和化学成分 |
1.3.3 构树果实的营养和化学成分 |
1.3.4 构树根的营养和化学成分 |
1.3.5 构树乳汁的营养和化学成分 |
1.3.6 构树青贮的饲喂应用 |
引言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试验一:构树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饲养管理 |
2.1.4 样品采集 |
2.1.5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1.6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构树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和乳品质的影响 |
2.2.2 构树青贮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3 构树青贮对奶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构树青贮对奶牛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3.2 构树青贮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3 构树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4 构树青贮对乳品质的影响 |
2.4 小结 |
试验二构树青贮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与器材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构树青贮对瘤胃液发酵参数的影响 |
3.3.2 构树青贮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 |
3.3.3 构树青贮对细菌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构树青贮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3.4.2 三种构树青贮对瘤胃微生物丰富度及组成的影响 |
3.4.3 构树青贮对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 |
3.5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5)春箭筈豌豆四个品种产量与品质评价及对肉羊育肥和甲烷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春箭筈豌豆概述 |
2.1.1 起源和分布 |
2.1.2 形态学特征 |
2.1.3 生物与生态学特性 |
2.1.4 利用方式 |
2.1.5 品种选育 |
2.1.6 春箭筈豌豆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研究进展 |
2.2 牧草营养品质评价方法 |
2.2.1 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
2.2.2 体外法 |
2.2.3 半体内法 |
2.2.4 体内法 |
2.3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 |
2.3.1 测定方法 |
2.3.2 减排调控因素 |
2.3.3 预测模型 |
第三章 春箭筈豌豆产量与营养成分含量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设计 |
3.2.4 播种与田间管理 |
3.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气候条件 |
3.3.2 物候和植物生长参数 |
3.3.3 生物量积累与分配 |
3.3.4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
3.3.5 牧草营养成分含量与单位面积粗蛋白质产量 |
3.3.6 种子营养成分含量与单位面积粗蛋白质产量 |
3.3.7 种子粗蛋白质瘤胃降解参数和体外小肠蛋白质消化率及预测 |
3.4 讨论 |
3.4.1 物候和植物生长参数 |
3.4.2 生物量积累与分配 |
3.4.3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
3.4.4 牧草营养成分含量与单位面积粗蛋白质产量 |
3.4.5 种子营养成分含量与单位面积粗蛋白质产量 |
3.4.6 种子粗蛋白质瘤胃降解参数和体外小肠蛋白质消化率及预测 |
3.5 小结 |
第四章 春箭筈豌豆品种对肉羊羔羊的育肥效果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区概况 |
4.2.2 供试材料 |
4.2.3 试验设计 |
4.2.4 试验日粮加工 |
4.2.5 饲养管理 |
4.2.6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春箭筈豌豆干草产量及其和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成分含量 |
4.3.2 肉羊羔羊生长性能 |
4.3.3 肉羊瘤胃发酵参数 |
4.3.4 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
4.3.5 肉羊羔羊日增重、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干草产量与营养成分含量 |
4.4.2 肉羊羔羊生长性能 |
4.4.3 肉羊瘤胃发酵参数 |
4.4.4 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
4.4.5 肉羊羔羊日增重、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春箭筈豌豆品种对肉羊甲烷排放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试验区概况 |
5.2.2 供试材料 |
5.2.3 试验设计 |
5.2.4 试验日粮及加工 |
5.2.5 饲养管理 |
5.2.6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春箭筈豌豆干草和试验日粮的营养成分含量 |
5.3.2 预测肉羊甲烷排放量 |
5.3.3 体外产气参数和甲烷产量 |
5.3.4 肉羊甲烷排放量 |
5.3.5 体外体内甲烷产量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预测肉羊甲烷排放量 |
5.4.2 体外产气参数和甲烷产量 |
5.4.3 肉羊甲烷排放量 |
5.4.4 体外体内甲烷产量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体结论与展望 |
6.1 总体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苎麻的饲用安全性及其肉牛瘤胃降解特性和饲喂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苎麻简介 |
1.1.1 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1.1.2 苎麻起源、传播与分布 |
1.1.3 苎麻发展史 |
1.2 苎麻发展现状 |
1.2.1 苎麻种植现状 |
1.2.2 苎麻主要利用方式 |
1.3 饲料毒理学研究进展 |
1.4 苎麻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
1.5 苎麻饲喂应用进展 |
1.5.1 猪 |
1.5.2 兔 |
1.5.3 鹅 |
1.5.4 鸡 |
1.5.5 鱼 |
1.5.6 反刍动物 |
1.6 研究背景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苎麻茎叶的急性毒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评价标准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2.4 试验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一般行为 |
2.3.2 体重 |
2.3.3 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苎麻茎叶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检测指标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一般行为状况 |
3.3.2 体重 |
3.3.3 摄食量 |
3.3.4 血液学 |
3.3.5 血清生化 |
3.3.6 凝血 |
3.3.7 脏器系数 |
3.3.8 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 |
3.4 讨论 |
3.4.1 一般行为和体重、摄食量 |
3.4.2 血液指标 |
3.4.3 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 |
3.5 小结 |
第四章 苎麻饲用化限制性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1.1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类型 |
4.1.2 苎麻饲用化限制性因素研究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测定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纤维含量 |
4.3.2 单宁含量 |
4.3.3 钙磷比例 |
4.4 讨论 |
4.4.1 纤维 |
4.4.2 单宁 |
4.4.3 钙磷比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苎麻茎叶的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动物与饲喂管理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营养成分 |
5.3.2 降解率 |
5.3.3 降解参数 |
5.4 讨论 |
5.4.1 营养成分 |
5.4.2 降解率 |
5.4.3 降解参数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青贮苎麻茎叶的肉牛饲喂效果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青贮营养成分 |
6.3.2 生长性能 |
6.3.3 试验地气温变化 |
6.3.4 血清生化指标 |
6.4 讨论 |
6.4.1 生长性能 |
6.4.2 血清生化指标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体讨论与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苜蓿及其营养价值 |
2.2 苜蓿的主要调制利用方式 |
2.3 裹包青贮苜蓿与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比较 |
2.4 饲喂苜蓿青贮对奶牛采食量和奶产量的影响 |
2.5 饲喂苜蓿青贮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 |
2.6 饲喂苜蓿青贮对奶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
2.7 饲喂苜蓿青贮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的影响 |
2.8 饲喂苜蓿青贮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
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的时间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1.4 试验奶牛的饲养管理 |
1.5 试验指标的测定及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0 苜蓿干草与裹包青贮苜蓿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2.1 裹包苜蓿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
2.2 裹包苜蓿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2.3 裹包苜蓿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
3.2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3.3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二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样品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
2.2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三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样品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中国北方不同区域苜蓿干草营养价值分析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苜蓿的营养价值 |
1.1.1 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 |
1.1.2 粗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
1.1.3 碳水化合物 |
1.1.4 维生素和矿物质 |
1.1.5 提取物 |
1.2 影响苜蓿干草的安全性因素 |
1.2.1 霉菌毒素 |
1.2.1.1黄曲霉毒素B1 |
1.2.1.2 呕吐毒素 |
1.2.1.3 玉米赤霉烯酮 |
1.2.2 微生物 |
1.2.3 重金属(砷、镉、铅、铬、铜、锌) |
1.3 苜蓿干草在动物上的应用 |
1.3.1 苜蓿干草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 |
1.3.2 苜蓿干草在单胃动物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
1.4 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聚类分析 |
1.4.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1.4.2 聚类分析 |
2 引言 |
3 试验一:中国北方不同区域苜蓿干草营养价值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取样设备及取样方法 |
3.1.3 指标测定与方法 |
3.1.4 灰色关联度法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概略养分的含量 |
3.2.2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 |
3.2.3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氨基酸含量 |
3.2.4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脂肪酸含量 |
3.2.5 苜蓿干草营养成分相关性分析 |
3.2.6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营养价值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7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营养价值系统聚类分析 |
3.2.8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等级分布 |
3.3 讨论 |
3.3.1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概略养分含量分析 |
3.3.2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分析 |
3.3.3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营养价值综合评定 |
3.3.4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等级分布 |
3.4 结论 |
4 试验二:中国北方不同区域苜蓿干草安全性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取样设备及取样方法 |
4.1.3 饲料卫生指标成分测定 |
4.1.4 苜蓿干草污染评价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主要霉菌毒素含量 |
4.2.2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微生物含量 |
4.2.3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重金属的含量 |
4.2.4 苜蓿干草安全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4.2.5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安全性成分污染情况综合评价 |
4.2.6 中国北方苜蓿干草安全性成分污染情况 |
4.3 讨论 |
4.3.1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霉菌毒素含量及污染情况分析 |
4.3.2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微生物含量及污染情况分析 |
4.3.3 不同区域苜蓿干草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情况分析 |
4.3.4 中国北方苜蓿干草安全性成分污染情况综合评价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9)奶牛主要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瘤胃降解特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奶业对优质粗饲料的需求 |
1.1.2 国家的政策支持 |
1.1.3 合理利用作物秸秆 |
1.2 粗饲料与反刍动物营养 |
1.2.1 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
1.2.2 影响粗饲料品质的因素 |
1.2.3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
1.2.4 影响粗饲料瘤胃降解的因素 |
1.3 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率 |
1.3.1 常用反刍动物瘤胃降解率评定方法 |
1.3.2 实时降解率与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 |
1.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比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粗饲料样品的采集与特性描述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粗饲料的DM含量 |
2.3.2 粗饲料的CP含量 |
2.3.3 粗饲料的NDF含量 |
2.3.4 粗饲料的ADF含量 |
2.3.5 青贮饲料的淀粉含量 |
2.3.6 粗饲料的粗灰分、脂肪、Ca、P含量 |
2.4 讨论 |
2.4.1 青贮饲料的含水量 |
2.4.2 粗饲料的CP含量 |
2.4.3 粗饲料的NDF和 ADF含量 |
2.4.4 青贮饲料的淀粉含量 |
2.4.5 粗饲料的粗灰分含量 |
2.5 小结 |
第3章 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3.2.3 试验操作过程与测定指标、方法 |
3.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粗饲料的DM降解特性 |
3.3.2 粗饲料的CP降解特性 |
3.3.3 粗饲料的NDF降解特性 |
3.3.4 粗饲料的ADF降解特性 |
3.3.5 青贮饲料的淀粉降解特性 |
3.3.6 粗饲料有效降解率与实时降解率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粗饲料的DM降解特性 |
3.4.2 粗饲料的CP降解特性 |
3.4.3 粗饲料的NDF和 ADF降解特性 |
3.4.4 青贮饲料的淀粉降解特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论文总体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英文缩写及中文注释 |
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
1.1.1 蛋白质含量较高 |
1.1.2 粗纤维含量高 |
1.1.3 氨基酸组成均衡 |
1.1.4 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
1.1.5 含多种促生长因子 |
1.1.6 紫花苜蓿在奶牛上的应用 |
1.2 燕麦草的营养价值 |
1.2.1 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利用价值高 |
1.2.2 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
1.2.3 燕麦草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
1.3 饲料间的组合效应 |
1.3.1 组合效应的意义 |
1.3.2 组合效应的发生机制 |
1.3.3 评价组合效应的研究方法及常用指标 |
1.3.3.1 体外试验法及常用指标 |
1.3.3.2 半体内法及常用指标 |
1.3.3.3 动物饲养试验法及常用指标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创新点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试验一:紫花苜蓿和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及饲草来源 |
2.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1.3 饲粮营养成分的测定 |
2.1.4 试验设计及分组 |
2.1.5 试验饲粮配方及营养含量 |
2.1.6 饲养管理 |
2.1.7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及经济效益分析 |
2.1.7.1 采食量 |
2.1.7.2 乳成分 |
2.1.8 经济效益 |
2.1.9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
2.2.2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 |
2.2.3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
2.3.2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乳品质的影响 |
2.3.3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经济效益影响 |
2.4 小结 |
试验二:紫花苜蓿和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及饲草来源 |
3.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3.1.3 试验设计及分组 |
3.1.4 试验饲粮配方及营养含量 |
3.1.5 饲养管理 |
3.1.6 样品采集及测定 |
3.1.6.1 奶牛粪样的采集及测定 |
3.1.6.2 奶牛血样的采集及测定 |
3.1.6.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表观消化率及氮利用的影响 |
3.2.2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2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
3.4 小结 |
试验三:尼龙袋法评定苜蓿和燕麦草的组合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1.1 试验动物 |
4.1.1.2 草粉的制备 |
4.1.1.3 尼龙袋的制备 |
4.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4.1.3 试验步骤 |
4.1.3.1 预饲期 |
4.1.3.2 试验期 |
4.1.6 指标的测定及计算 |
4.1.6.1 指标的测定 |
4.1.6.2 指标的计算公式 |
4.1.6.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在奶牛瘤胃内的DM消失率及降解特性 |
4.2.2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在奶牛瘤胃内的CP消失率及降解特性 |
4.2.3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在奶牛瘤胃内的NDF消失率及降解特性 |
4.2.4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在奶牛瘤胃内的ADF消失率及降解特性 |
4.3 讨论 |
4.3.1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在奶牛瘤胃内的DM消失率及降解特性 |
4.3.2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在奶牛瘤胃内的CP消失率及降解特性 |
4.3.3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在奶牛瘤胃内的NDF消失率及降解特性 |
4.2.4 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在奶牛瘤胃内的ADF消失率及降解特性 |
4.4 小结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高产奶牛日粮中苜蓿干草添加多少合适(论文参考文献)
- [1]河西走廊主要栽培牧草的品质对肉牛和绵羊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影响[D]. 王春梅. 兰州大学, 2020(01)
- [2]麦秸粉颗粒替代苜蓿干草饲喂泌乳荷斯坦奶牛的效果研究[D]. 侯军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3]非苜蓿日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生产成本的影响[J]. 张峰,耿香丽,董原,马书林,吴占军,张新同,刘小虎. 天津农业科学, 2020(04)
- [4]饲喂构树青贮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林锦翔.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5]春箭筈豌豆四个品种产量与品质评价及对肉羊育肥和甲烷排放的影响[D]. 黄桠锋. 兰州大学, 2019(02)
- [6]苎麻的饲用安全性及其肉牛瘤胃降解特性和饲喂效果研究[D]. 牟兰. 兰州大学, 2019
- [7]裹包青贮苜蓿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范金星.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8]中国北方不同区域苜蓿干草营养价值分析与安全性评价[D]. 陈文雪.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6)
- [9]奶牛主要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瘤胃降解特性比较研究[D]. 刘艳芳.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10]苜蓿与燕麦干草不同配比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D]. 贾泽统.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