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持应用特征信息的视频序列分层与时域亚采样(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描述编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图像和视频作为主要的信息载体,相关的研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近几年,深度学习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高层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在像素级别的低层视觉领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网络异构性、网络堵塞等都容易导致数据包丢失、传输延迟等问题。因此,研究有限带宽中信息的高效可靠传输技术是图像和视频编码领域的重点。多描述编码(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MDC)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误码传输技术,受到了广泛学者的关注。为了兼容标准编解码器的同时,提升多描述编码的重建质量,本文将传统的基于亚采样的多描述编码算法与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在图像编码方面,提出了多描述图像编码重建网络;在视频编码方面,提出了基于视频插帧和质量增强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提升了单路和中心路重建质量。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1)提出了兼容标准的多描述图像编码重建网络。本方案在基于亚采样的多描述图像编码算法解码端,设计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端到端的重建网络,包括两个单路重建和一个中心路重建子网络,分别用于提升单路和中心路的重建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改进了率失真性能,尤其在比特率较低的情况下效果更明显。(2)提出了基于光流引导的多尺度密集连接网络的视频插帧算法,用于提升多描述视频编码的单路重建质量。本方案首先利用光流估计网络获得初始插帧结果,然后应用所提出的帧插值网络提高插帧质量。对于网络结构设计,本方案采用多尺度密集连接的结构,不仅加快了网络参数的梯度反向传播,而且利用多尺度信息提升了较大运动场景中的视频插帧效果。通过与其它基于光流以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插帧算法对比,所提出方案的插帧结果在主客观质量上均有所提升。(3)提出了视频插帧和帧循环质量增强结合的多描述视频编码算法。在传统的基于时域亚采样的多描述视频编码中,单路重建的损失来源于压缩失真和部分帧丢失,而中心路重建的损失主要来源于视频帧压缩。因此,该方案结合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插帧和视频质量增强算法用于提升单路重建质量,同时将质量增强算法用于提升中心路重建结果。其中,所提出的质量增强算法采用了帧循环处理的结构,保证了时域信息的传递,减少了计算量。实验结果验证了整体方案的有效性。
彭浩浩[2](2013)在《视频抠图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抠图是从整幅图像中提取感兴趣部分的一种技术,在影视制作、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何准确提取图像或者视频中感兴趣的部分一直是抠图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自然图像抠图对图像的背景没有限制,能取得较好的抠图效果,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的自然图像抠图算法需要人工标定复杂的三分图,运行速度很慢。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自然图像抠图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交互量,但很难处理复杂的图像。本文中,我们以提高抠图的效果和效率为目标,改进现有的抠图算法,并尝试将改进的抠图算法运用到视频抠图中。视频抠图是把视频中每一帧中感兴趣部分提取出来,如果单独对每一帧抠图,即先人工标记每一帧再对其抠图,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交互时间,且由于没有用到视频的帧间相关性,很难保证视频抠图结果的时空一致性。本文中,我们重点探讨利用帧间相关性提高视频抠图效果的方法,期望既能减少视频抠图时间,又能保证视频抠图的时空一致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图像的鲁棒抠图算法。利用自适应窗口技巧,设计一种减少需要计算掩膜值的未知像素点数的方法。首先计算未知区域内一个像素点的掩膜估计值和与之相对应的最优前背景样本对及其信度。根据图像的局部平滑性,可以认为该像素点邻域内像素点也对应着该最优样本对,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需要计算掩膜估计值的未知像素点个数,从而提高抠图效率;传统鲁棒抠图算法在求未知像素点掩膜值过程中,只考虑了距离比率和距离权重两个因子,改进算法充分考虑灰度信息对掩膜值估算精度的影响,在原有鲁棒抠图算法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灰度权值。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既保证较高的抠图质量,又缩短抠图的时间。2.研究视频关键帧的求取算法。提出结合运动场能量和二分法求取视频关键帧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二分法将视频分段,通过比较中间帧与关键帧的运动场能量的大小来判断中间帧是否为关键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大大减少关键帧的求取时间,得到的关键帧也能较好地代表整段视频的内容。3.对关键帧的三分图传递进行分析和研究。获取视频的关键帧并得到三分图后,利用视频帧间相关性将关键帧的三分图传递给后续帧。本文中,我们采用一种基于灰度信息的三分图传递策略,通过比较相邻帧相同位置像素点的灰度值间的差异,判断像索点属于三分图的哪个区域,实现三分图向后续帧的传递。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达到效果和效率上较好的平衡。
崔利民[3](2010)在《X波段雷达海浪与海流遥感机理及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X波段雷达能对海表面成像,利用其高时空变化的海杂波图像,并配合相应的反演算法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海浪、表层流等动力学要素。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重大仪器装备研制项目“X波段雷达物理参数测量仪”,研究了X波段雷达提取海浪参数和表面流信息的若干问题。本文简要地回顾了X波段雷达海洋遥感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并介绍了X波段雷达成像原理和调制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入射角下不同极化方式雷达海杂波的回波特性。针对不同极化方式雷达具有的不同成像机制,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双极化方式X波段雷达波浪监测系统。研究了X波段雷达海杂波提取波浪参数和海洋表层流信息的反演算法,对岸基条件下的X波段雷达成像进行了仿真,对可能影响浪、流参数反演的各种海洋环境因素和雷达系统噪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利用仿真图像进行了海浪和海流反演数值实验,分析了影响反演波浪和表面流参数的关键因素。利用双极化X波段雷达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海上观测,获得了大量的图像序列资料和同步海浪和海流观测资料,利用上述理论和数值模拟形成的X波段雷达浪、流参数反演方法,对所有成像资料进行反演,并与传统观测仪器实测的数据做了对比和分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水平极化测量精度有效波高为0.18m,主波波向为21°,平均周期为0.55s,表面流速为0.15m/s,表面流向为21.1°,垂直极化测量精度有效波高为0.18m,主波波向为15°,平均周期为0.49s,表面流速为0.12m/s,表面流向为19.4°。发现垂直极化方式数据在估算海浪参数和表层流速信息略有优势,并证明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另外,提出了基于Radon变换反演波浪参数反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海杂波图像的波浪纹理特征,通过对船载雷达的时序图像执行Radon变换,获取了波向、波速、波长和波周期的波浪参数。基于互相关分析技术消除了Radon变换波向探测的180°模糊现象。利用实例反演结果表明Radon变换算法是可行的,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能满足反演的精度要求而且计算复杂性也要低很多。最后,基于Windows XP平台和Visual C++编译系统开发了“X波段雷达数据采集及物理海洋参数提取”应用软件系统。
白慧慧[4](2008)在《多描述图像/视频编码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像/视频业务在多媒体通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的互联网和无线网络存在网络拥塞、网络异构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数据流实时可靠的传输,因此,设计兼具压缩性和鲁棒性的编码方案成为目前图像/视频编码研究的重点内容。作为一种效率高容错性能强的编码,多描述编码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设计高效的多描述图像视频编码器为主要研究目的,融合现有的差错控制技术,在静止图像编码方面,提出了基于格型矢量量化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案和基于平移格型矢量量化的多描述图像渐进编码方案;在视频编码方面,提出了率失真优化的时域亚采样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和基于优先级传输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所做的工作如下:①提出了基于格型矢量量化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案。该方案将经典的多描述格型矢量量化的理论应用于图像编码中,对方案中的各个模块逐一进行了改善:充分利用不同子带的小波系数的方向相关性,将小波系数组织成矢量;对编码器的两个参数即格型矢量量化的步长和子格的索引值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了索引分配策略和相应的交替传输机制,有效地利用了矢量之间的相关性,使得解码端能够更好地进行错误隐藏。与基于标量量化的多描述图像编码相比,同样比特率下,中心重建质量有0.2-0.7dB的提高,单路重建质量有2-5dB的提高。与基于相关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相比,同样比特率下,中心重建质量提高了近2 dB,单路重建质量提高了近5dB。②提出了基于平移格型矢量量化的多描述图像渐进编码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方面,平移格型矢量量化算法充分利用了格型矢量量化器的几何结构,与传统的多描述格型矢量量化算法相比,不但具有较好的率失真性能,而且有效地减小了中心失真和单路失真之间的差距,SVS方案在子格点索引值为N=7时的落差高达9-11dB,而所提出的多描述平移格型矢量量化算法中,两者落差只在4dB左右;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小波零树编码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格型矢量量化的零树编码,进而实现了中心路和单路的渐进传输。与基于标量量化的多描述渐进编码方案相比,同样比特率下,中心重建质量提高了1-1.5dB,单路重建质量提高了0.2-0.5 dB。③提出了率失真优化的时域亚采样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该方案利用代价函数优化算法对联合的帧内插帧拷贝模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实现了率失真优化的设计目标;同时,该方案也可以很好地兼容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H.26X系列和MPEG-X系列。与传统的时域亚采样方案相比,在同样比特率下,整个视频序列的平均单路重建质量提高了0.4-0.8dB,对于存在运动变化较大的帧,其单路重建质量提高了近8 dB,并且在主观视觉效果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在包丢失网络环境下,所提出的方案比传统方案的重建质量提高0.3-1dB;与一维的空域亚采样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相比,无论是中心重建质量还是单路重建质量,所提出的方案都有明显的改善,分别提高了0.2-1.4dB和0.3-1.2dB;与二维的空域亚采样方案相比,所提出的方案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在同样比特率下,中心重建质量提高了2.5-3dB,单路重建质量提高了2-3dB。④提出了基于优先级传输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该方案突破了传统的基于FEC的多描述编码方法中必须使用可伸缩编码的限制,具备了与现有标准视频编解码器的良好兼容性。在构造消息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原始视频序列的运动变化特征,使得每个消息内部都能够保持较好的时域相关性,有利于恢复丢失的信息;同时,采用灵活的GOP(Group of Picture)组织形式匹配视频序列的运动情况,保证发生显着运动变化的帧被编码为优先级较高的Ⅰ帧,从而使得优先级的分布更为合理。在优先级编码传输方案中,按照数掘段的重要性以及实际的包丢失率,提出了优先级的设定方案。与基于平等保护的方案相比,该方案有效缓解了当包丢失率达到一定程度时重建视频质量直线下降的问题,重建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其性能的最大差距达到了8dB左右。
郭雅翀[5](2007)在《基于国产软硬件的交互式实时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基于IP网的交互式多媒体实时教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实时性、互动性、多媒体化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的实时教学系统一般建立在Wintel(Windows操作系统和Intel CPU)平台之上,大多数只能应用于小范围的环境如校园网,有的则直播延迟过大且无法进行大规模交互,或者需要专门硬件支持,导致成本过高。因此,开发一套基于国产软硬件并且能够在广域网范围内运行的功能较完备的实时教学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论文通过分析基于国产Linux+NC平台下实时教学系统的需求,提出了实时教学系统的功能目标、网络模型和层次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现系统的三项关键技术:一是自适应编/解码技术,能够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调节码率,并且自适应的加入部分冗余数据;二是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技术,负责媒体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主要提出了定值带宽估测的算法;三是多路媒体流的同步解决方案,保证各路媒体流在传输后同步的回显。论文以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十五”攻关项目“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B/S架构多媒体系统”为背景,该系统具有软硬件成本较低、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可靠性和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较好的满足了师生通过IP网进行交互式实时多媒体教学的需求,已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中学等国内12所中小学应用师范,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它对降低开发成本,推动国产软硬件的普及,提高全民素质,特别是对解决师资力量欠缺的边远山区教育问题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陆辉[6](2006)在《具有QoS保障的流媒体服务接入体系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技术是一种从网络上获取连续媒体数据的新技术,它主要研究和解决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问题,客户机端不必等待媒体流完全下载到本地即可播放。流媒体技术吸引人的优势在于:减少了对本地存储空间的占用,保护了知识产权,最重要的是减少了传输的时间,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性。 然而,最初Internet并不是为传输多媒体内容而设计的,它只是用于传输纯文本性的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才加入了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数据形式,所以要在Internet上传输流媒体,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以安防监控作为应用背景,针对安防监控对于数据的实时性需求,将流媒体技术应用到安防监控系统中,建立一个从采集编码经网络传输到接收解码的基于板卡的完整系统,多媒体数据采用MPEG-4编码标准,通过TCP/UDP传输。同时,针对网络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拥塞问题,提出基于应用层的QoS(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江霞[7](2006)在《仓储系统安全及其数字视频监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监控是智能仓储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逐步向着智能化、模块化和网络化发展。这不仅改进了仓储系统的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更将使得整个物流系统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日臻完善。 本文构建了一种仓储安全监控系统的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包括:CAN总线和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应急处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以及可扩展的功能。论文重点着眼于介绍其中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以Intel SA-1110为主控制芯片,实现稳定的网络传输和各种控制功能;以TITMS320C6211为视频编码芯片,采用性能优异的H.263编码算法,图像格式为CIF格式,码率为512Kbps,实现每秒25帧图像的压缩。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深入研究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理论,详细探讨嵌入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视频编码技术,分析了H.263标准的基本算法,对常用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算法进行比较,选择SAD的子块匹配准和钻石搜索法; (2) 分析比较国内外先进的实现方案,采用ARM+DSP为组合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对核心控制芯片进行选型,并设计系统的硬件框架,根据系统功能,可划分为以FPGA为主的视频采集模块,以C6211为主的视频信号编码模块和以SA-1110为主的系统主控制和传输模块; (3) 分析当前各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核心控制芯片SA-1110上移植了ARM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为2.4.20-rmk2,并根据视频监控系统的需要开发其相应的应用软件,包括主控制程序、DSP Boot程序、视频采集模块的I2C控制程序、实时控制程序RTC以及网络传输程序等; (4) 设计基于DSP的视频编码程序,包括帧内编码、帧间编码和码率控制,以及算法的优化等内容。 本研究实现了一种ARM+DSP组合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具有数据传输稳定、视频流畅等特点,是一种嵌入式的图像处理系统。
王君[8](2005)在《基于FPGA的视频压缩IP核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设计和制造复杂电子系统的主要手段已经由“芯片+PCB板”模式发展成为“IP+SOC”模式。系统级芯片(SOC)的设计大多采用以IP核为主的预定制模块,IP核已经成为未来主流芯片设计的核心构件。 随着人们对多媒体需求的日益增长,视频压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种视频压缩标准中,H.263针对低码率通信信道,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压缩效果。 结合视频压缩的理论以及IP核设计中对于仿真验证的要求,本文设计了视频压缩IP核FPGA仿真验证平台。其硬件子平台以Xilinx公司XC2V3000为核心,针对视频压缩IP核应用仿真要求设计外围电路,构建一个视频压缩IP核的硬件仿真原型,采用运行于上位机上的控制和驱动软件作为软件解码子平台。同时还设计了完全独立于硬件之外的ModelSim软件仿真验证平台。 以FPGA仿真验证平台为载体,本文设计了基于H.263协议的视频压缩IP核。经过ModelSim下的软件平台仿真调试与硬件平台调试相结合的手段,作者完成了视频压缩IP核的仿真验证。
朱攀蓉[9](2005)在《飞行数据综合记录分析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飞行数据的日益重要,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成为新一代军用飞机的一项重要支持技术。对飞行数据综合记录分析技术的研究是实现整个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论文结合空装“十五”预研项目“智能化座舱显示控制及飞机数据管理记录技术”,对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关键技术—飞行数据综合记录分析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实现了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飞行数据地面回放系统的方案论证。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一代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发展需求以及系统特征,并着重分析了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数据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组成。 针对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数据量大的特征,飞行数据有进行压缩处理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音、视频数据和雷达图像的压缩处理,本文研究了适合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数据压缩技术:其一,针对音、视频数据,重点研究了MPEG-4压缩技术,解决了音、视频数据存储和处理量大的问题;其二,针对飞机—地面雷达图像信息,研究了适合静态图像的压缩方法,保证了机载图像传输的实时性。 针对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飞行数据具有复杂多样和实时性的特点,本文分析并设计了机载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方法。本文采用了分布式采集和集中记录的结构,对各功能模块进行分布式采集,满足了采集实时性的要求,对数据的集中存储,实现了系统对数据的统一综合管理。 在飞行数据的地面综合分析技术中,本文着重研究飞行数据译码分析原理。并针对地面处理系统在飞行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对数据综合有效管理的飞行数据判据数据库系统技术。在以上技术的基础之上研究了飞行数据应用发展的新方向,着重分析了飞行数据应用的几个发展热点。 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技术研究的难度高、任务量大,本文在对其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飞行数据,主要是音、视频数据进行了地面回放。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对飞行数据综合记录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对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郭阳明[10](2005)在《虚拟现实的实时性研究》文中认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最大特点就是参与者能用人类自然的技能与感知能力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进行自然的交互,因此,要求系统能实时地对各种输入做出反应。 本文基于空装“十五”预研项目“智能座舱显示控制与飞机数据管理记录技术研究”和国防科工委“十五”预研项目“分布式协同综合虚拟试验与测试技术”的需求,针对虚拟现实技术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实时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及实时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虚拟现实系统实时性的主要因素:场景的实时生成和显示,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场景的压缩、实时传输和显示等。对这些实时性因素的深入探讨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实时、逼真的虚拟环境建立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内容。开展虚拟场景实时生成与实时显示支撑技术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以算法形式融合到各虚拟仿真环境中,以进一步实现真实感和临场感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基于图像的场景绘制与显示技术,对序列图像拼接实时生成全景图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一种拼接顶处理算法,加快了场景的生成速度。 为了能够较快地生成各种视景,一般采用多边形网格法生成场景描述,但由于采样精度高,山此建立起的三维模型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当前计算机实时的图形处理能力。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减少图形系统需处理的多边形数目,实现虚拟场景的实时交互,是解决虚拟现实系统实时性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基于图形建模的场景实时生成和显示,本文对多边形网格法生成场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快速实时的边折叠网格简化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虚拟场景的网络应用中,远端的服务器经常需要将场景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虚拟场景数据的压缩是实现网络环境下实现虚拟场景的实时传输和显示的有效途径。VRML是互联网上传输三维模型的主要文件格式。针对于此,本文研究了基于VRML文件的压缩二进制编码技术,简化了文什结构,大大缩小了文件的尺寸,试验比较证明该方法更有利于网络传输。
二、保持应用特征信息的视频序列分层与时域亚采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持应用特征信息的视频序列分层与时域亚采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描述编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多描述编码研究现状 |
1.2.2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深度学习理论基础 |
2.1 人工神经网络 |
2.1.1 神经元 |
2.1.2 前馈神经网络 |
2.1.3 反向传播算法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2.1 卷积层和池化层 |
2.2.2 卷积神经网络经典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兼容标准的多描述图像编码 |
3.1 引言 |
3.2 传统基于空域亚采样的多描述图像编码 |
3.3 多描述图像编码重建网络 |
3.3.1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SRCNN |
3.3.2 总体框图 |
3.3.3 损失函数 |
3.4 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 |
3.4.1 实验数据和参数设置 |
3.4.2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光流引导的多尺度密集连接网络的视频插帧 |
4.1 引言 |
4.2 光流 |
4.2.1 光流定义 |
4.2.2 光流变换 |
4.3 OF_FIMSDN视频插帧方案 |
4.3.1 总体框架 |
4.3.2 损失函数 |
4.4 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 |
4.4.1 实验数据和参数设置 |
4.4.2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帧插值和质量增强的多描述视频编码 |
5.1 引言 |
5.2 视频帧循环质量增强网络 |
5.2.1 网络结构 |
5.2.2 损失函数 |
5.3 所提出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 |
5.3.1 传统的基于时域采样的多描述视频编码 |
5.3.2 总体框图 |
5.4 实验结果 |
5.4.1 VFRQE训练细节和实验结果 |
5.4.2 多描述视频编码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视频抠图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图像抠图研究现状 |
1.3.2 视频抠图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组织 |
1.4.1 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2 本文内容的组织 |
第二章 基于灰度信息与自适应窗口的鲁棒抠图算法 |
2.1 引言 |
2.2 鲁棒抠图算法简介 |
2.3 鲁棒抠图算法的改进 |
2.3.1 鲁棒抠图算法效果的改进 |
2.3.2 鲁棒抠图算法效率的改进 |
2.3.3 改进算法与原算法结果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视频抠图方法简介 |
3.1 引言 |
3.2 基于运动分析与自动绘制前背景的视频抠图方法 |
3.2.1 运动分析 |
3.2.2 重构概率示意图PM |
3.2.3 自动绘制前背景 |
3.2.4 总结 |
3.3 基于四连通域填充的自动绘制前背景的视频抠图技术 |
3.3.1 归一化分割视频帧 |
3.3.2 概率示意图的重构 |
3.3.3 自动绘制前背景 |
3.3.4 总结 |
3.4 贝叶斯视频抠图方法 |
3.4.1 贝叶斯抠图算法简介 |
3.4.2 光流法简介 |
3.4.3 背景估计 |
3.4.4 贝叶斯视频抠图 |
3.4.5 总结 |
3.5 基于泊松方程的视频抠图 |
3.5.1 Trimap帧的生成 |
3.5.2 基于泊松方程的视频抠图 |
3.5.3 泊松视频抠图问题的超大规模方程组求解 |
3.5.4 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MGW算法的视频抠图方法 |
4.1 引言 |
4.2 视频关键帧获取方法简介 |
4.2.1 关键帧提取技术的数学模型 |
4.2.2 基于镜头边界法 |
4.2.3 基于内容分析的方法 |
4.2.4 基于运动分析的方法 |
4.3 本文获取视频关键帧的方法 |
4.3.1 最大运动信息变化熵方法 |
4.3.2 基于运动场能量结合二分法求取视频关键帧的方法 |
4.4 关键帧Trimap的求取和Trimap的传递 |
4.4.1 关键帧基于Strokes的Trimap生成 |
4.4.2 帧间Trimap的传递 |
4.4.3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工作总结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X波段雷达海浪与海流遥感机理及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雷达海表面成像理论 |
1.3.1 Bragg 散射模型 |
1.3.2 二尺度模型 |
1.3.3 雷达成像调制机理 |
1.3.3.1 倾斜调制 |
1.3.3.2 流体动力学调制 |
1.3.3.3 轨道调制 |
1.3.3.4 阴影调制 |
1.3.4 非Bragg 散射机理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X 波段雷达系统组成及浪流信息提取技术 |
2.1 X 波段雷达系统 |
2.1.1 基本概念 |
2.1.1.1 雷达方程 |
2.1.1.2 脉冲长度和脉冲重复频率 |
2.1.1.3 雷达分辨单元 |
2.1.1.4 掠地角 |
2.1.1.5 极化 |
2.1.2 X 波段雷达 |
2.1.3 X 波段雷达波流监测系统组成 |
2.2 表层流参数反演技术 |
2.2.1 近表层流的定义 |
2.2.2 弥散方程 |
2.2.3 谱分析方法 |
2.2.4 表层流参数的反演 |
2.2.4.1 代价函数的构造 |
2.2.4.2 高阶次谐波和混叠效应的影响 |
2.3 海浪参数反演技术 |
2.3.1 有效波高的确定 |
2.3.2 海浪相关参数的确定 |
2.3.2.1 主波波长和主波波向 |
2.3.2.2 平均周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 波段雷达仿真研究 |
3.1 X 波段雷达图像的仿真研究 |
3.1.1 海表面序列的模拟 |
3.1.1.1 海浪模型 |
3.1.1.2 频谱和方向谱的选择 |
3.1.2 倾斜调制的实现 |
3.1.3 阴影调制的实现 |
3.1.4 表面流速的加入 |
3.1.5 雷达系统噪声加入 |
3.2 调制传递函数 |
3.2.1 调制传递函数的定义 |
3.2.2 水平极化调制传递函数的仿真 |
3.2.2.1 仿真条件 |
3.2.2.2 结果分析 |
3.2.3 垂直极化调制传递函数的仿真-积分方程方法 |
3.2.3.1 散射模型 |
3.2.3.2 MOMI 概述 |
3.2.3.3 数值仿真计算 |
3.2.3.4 结果分析 |
3.3 子图像的选取对反演参数结果的影响 |
3.3.1 子图像矩形框大小的仿真 |
3.4 不同流速对流速估算的影响 |
3.4.1 仿真条件 |
3.4.2 结果分析 |
3.5 流向与波向之间的夹角对流速估算的影响 |
3.5.1 仿真条件 |
3.5.2 结果分析 |
3.6 不同海况对流速估算的影响 |
3.6.1 仿真条件 |
3.6.2 结果分析 |
3.7 不同雷达系统噪声对定标参数的影响 |
3.7.1 仿真条件 |
3.7.2 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 波段双极化雷达试验结果分析 |
4.1 X 波段双极化雷达浪流监测系统海上试验 |
4.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4.1.2 试验设备描述 |
4.1.3 方案设计 |
4.2 数据误差分析方法 |
4.3 双极化雷达数据的处理、分析 |
4.3.1 浪、流参数反演流程 |
4.3.2 雷达数据处理分析 |
4.3.3 表层流速、流向的反演 |
4.3.4 有效波高的反演 |
4.3.5 海浪相关参数结果 |
4.3.5.1 平均周期 |
4.3.5.2 主波波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Radon 变换海浪相关参数的探测技术 |
5.1 算法模型 |
5.1.1 图像纹理增强处理 |
5.1.2 Radon 变换 |
5.2 探测方法 |
5.2.1 计算流程 |
5.2.2 波向的计算 |
5.2.3 波长的计算 |
5.2.4 波速的计算 |
5.2.5 波周期的计算 |
5.3 波向不确定性的消除 |
5.3.1 消除原理 |
5.3.2 消除方法 |
5.4 探测实例 |
5.4.1 计算步骤 |
5.4.2 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 波段雷达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设计 |
6.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6.1.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6.1.2 系统结构设计 |
6.1.3 开发平台的选择 |
6.2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6.2.1 系统界面设计实现 |
6.2.2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实现 |
6.3 软件的使用说明 |
6.3.1 雷达数据采集 |
6.3.2 雷达数据处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的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及待发文章目录 |
致谢 |
(4)多描述图像/视频编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动机 |
1.2.2 差错控制技术的分类 |
1.2.3 MPEG-4和H.264/AVC标准中的差错控制 |
1.3 多描述编码的研究现状 |
1.3.1 多描述编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 |
1.3.2 多描述编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2 多描述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 引言 |
2.2 多描述编码的信息论基础 |
2.2.1 传统的率失真函数 |
2.2.2 多描述编码的率失真函数 |
2.3 多描述编码的实现方法 |
2.3.1 基于亚采样的多描述编码 |
2.3.2 基于量化的多描述编码 |
2.3.3 基于相关变换的多描述编码 |
2.3.4 基于FEC的多描述编码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格型矢量量化的多描述图像编码 |
3.1 引言 |
3.2 格型矢量量化器概述 |
3.2.1 格的定义和性质 |
3.2.2 格型矢量量化的算法 |
3.3 经典的MDLVQ方案 |
3.3.1 SVS方案的框架 |
3.3.2 索引分配 |
3.4 改进的MDLVQ方案 |
3.4.1 小波变换编码基础 |
3.4.2 整体框架设计 |
3.4.3 编码端的优化方案 |
3.4.4 解码端的优化方案 |
3.4.5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平移格型矢量量化的多描述图像编码 |
4.1 引言 |
4.2 平移格型矢量量化算法 |
4.2.1 SLVQ算法的原理 |
4.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3 改进的小波零树编码 |
4.3.1 传统的小波树结构 |
4.3.2 基于格型矢量量化的零树编码 |
4.4 基于SLVQ的多描述渐进图像编码 |
4.4.1 设计框架 |
4.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率失真优化的时域亚采样的多描述视频编码 |
5.1 引言 |
5.2 设计框架及实现 |
5.2.1 预处理的理论分析 |
5.2.2 预处理方法 |
5.2.3 运动补偿帧插值算法 |
5.2.4 预处理的率失真优化方法 |
5.2.5 开关信道下的后处理方法 |
5.2.6 包丢失信道下的后处理方法 |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优先级传输的多描述视频编码 |
6.1 引言 |
6.2 优先级编码传输算法 |
6.2.1 纠删码简介 |
6.2.2 数据分割 |
6.2.3 打包算法 |
6.3 所提出的方案 |
6.3.1 设计框架 |
6.3.2 优先级的设定 |
6.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国产软硬件的交互式实时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媒体实时教学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论文来源与本人所做工作 |
1.3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基于国产软硬件的交互式实时教学系统概述 |
2.1 系统的功能目标 |
2.2 系统的网络模型以及组成结构 |
2.3 系统的层次框架 |
2.4 系统的开发运行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实现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
3.1 自适应编/解码技术 |
3.1.1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
3.1.2 自适应视频编/解码的实现流程 |
3.1.3 分层编码算法 |
3.1.4 基于颜色的屏幕分层编码 |
3.1.5 动态自适应FEC容错编码 |
3.2 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技术 |
3.2.1 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 |
3.2.2 定值带宽的估测算法 |
3.3 多路媒体流的同步解决方案 |
3.3.1 考虑优先级的多缓冲队列同步解决方案 |
3.3.2 一种多路媒体同步呈现控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模块组成以及底层实现 |
4.1 系统的模块组成 |
4.2 视频处理模块 |
4.2.1 视频数据的捕获 |
4.2.2 视频帧编 |
4.3 音频处理模块 |
4.3.1 音频数据的捕获与回放 |
4.4 屏幕处理模块 |
4.4.1 屏幕数据的捕获与回放 |
4.5 自适应容错编码模块 |
4.6 数据传输模块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性能评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系统的下一步改进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所做的工作 |
(6)具有QoS保障的流媒体服务接入体系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流媒体技术概述 |
1.2 视频图像监控 |
1.3 本论文的任务与结构 |
第二章 实时流媒体及其QoS |
2.1 流媒体的传输与协议 |
2.1.1 流媒体传输 |
2.1.2 流媒体协议 |
2.2 视频压缩与MPEG标准 |
2.2.1 视频压缩概述 |
2.2.2 JPEG——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
2.2.3 MPEG——运动图像压缩编码 |
2.2.4 MPEG—4视频标准 |
2.3 网络服务质量(QoS) |
2.3.1 QoS概述 |
2.3.2 网络QoS体系的三种服务模型 |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
3.1 整体方案设计 |
3.2 软硬件选择 |
3.3 中小规模组网方案 |
第四章 监控客户端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 |
4.1 上层应用程序设计 |
4.1.1 功能及主要模块 |
4.1.2 网络获取音视频数据的组装 |
4.1.3 播放主函数 |
4.2 DirectShow技术 |
4.2.1 COM接口 |
4.2.2 DirectShow的实现过程 |
4.2.3 DirectShow编译环境的建立 |
4.3 音视频播放动态链接库(DLLforCard.d11) |
4.3.1 RealMagicXcard简介 |
4.3.2 音视频播放动态链接库的实现 |
4.4 OSD动态链接库(OSDD11.d11) |
4.4.1 YUV格式 |
4.4.2 OSD位图的实现 |
4.4.3 OSD字幕的实现 |
第五章 服务器采集压缩端及网络互连的设计与实现 |
5.1 模块构成及主要功能 |
5.1.1 模块构成框图 |
5.1.2 服务器主要功能 |
5.2 音视频的采集 |
5.2.1 采集的硬件部分 |
5.2.2 采集的软件部分——回调函数与消息模式 |
5.3 网络协议的选择与Socket |
5.3.1 TCP协议 |
5.3.2 UDP协议 |
5.3.3 TCP/UDP的比较与选择 |
5.3.4 通信的方式——Socket |
5.4 音视频数据的传输过程 |
5.4.1 数据传输流程图 |
5.4.2 发送缓冲区链表结点的数据结构设计 |
5.4.3 线程设计 |
5.4.4 TCP和UDP的发送 |
5.5 服务器中相关信息的设定 |
5.5.1 用户管理分类 |
5.5.2 消息列表 |
5.5.3 TCP/IP端口指派 |
第六章 网络互连QoS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6.1 在应用层上建立QoS控制机制的基本方法 |
6.1.1 拥塞控制 |
6.1.2 差错控制 |
6.2 建立网络监控服务器QOS机制的意义与两个基本假设 |
6.3 客户端QoS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
6.3.1 开环控制 |
6.3.2 丢包率模型 |
6.3.3 丢包率的取得 |
6.3.4 闭环控制 |
6.3.5 调节Ⅰ帧间隔 |
6.3.6 动态侦测 |
6.4 服务器端QoS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
6.4.1 服务器传输速率的控制 |
6.4.2 服务器分级传输的管理 |
6.5 网络状况评定时间T的确定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客户端解码器测试 |
7.2 服务器视频传输测试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仓储系统安全及其数字视频监控(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仓储系统的安全监控 |
2.1 仓储安全系统的总体框架 |
2.2 视频监控系统 |
2.3 CAN总线和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 |
2.4 应急处理模块 |
2.5 扩展功能 |
2.5.1 音频采集功能 |
2.5.2 自动感光度调节 |
2.5.3 网页式查询管理 |
2.5.4 红外线等特殊需求功能需求 |
2.5.5 视频自动监控报警 |
第3章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
3.1 嵌入式技术 |
3.1.1 嵌入式技术简介 |
3.1.2 嵌入式微处理器与StrongARM1110 |
3.1.3 嵌入式操作系统与ARM Linux |
3.2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
3.2.1 DSP的特点 |
3.2.2 TMS320C6211简介及其开发软件 |
3.2.2.1 TMS320C6211的硬件结构 |
3.2.2.2 外围设备 |
3.2.2.3 内存映射图 |
3.2.2.4 集成开发环境CCS |
3.3 视频编码技术 |
3.3.1 视频编码技术简介 |
3.3.2 H.263标准的编码技术 |
3.3.2.1 H.263视频编码标准的图像帧结构 |
3.3.2.2 H.263标准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介绍 |
3.3.2.3 H.263视频编码标准的附加模式及其升级版本简介 |
第4章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 |
4.1 ARM端 |
4.1.1 主要的外围接口 |
4.1.1.1 I~2C总线 |
4.1.1.2 SA-1110 GP10与C6211 HPI连接 |
4.1.2 Bootloader开发 |
4.1.3 操作系统内核的移植 |
4.1.3.1 交叉编译工具 |
4.1.3.2 内核的选择及移植 |
4.1.4 文件系统及Shell程序的准备 |
4.1.5 ARM端视频应用软件的开发 |
4.1.6 启动DSP |
4.2 DSP端 |
4.2.1 C6211的外围设备 |
4.2.1.1 EMIF与SDRAM的接口设计 |
4.2.1.2 EMIF与FPGA的连接 |
4.2.1.3 HPI口与SA-1110的连接 |
4.2.2 H.263算法的实现 |
4.2.2.1 帧内编码 |
4.2.2.2 帧间编码 |
4.2.2.3 码率的控制 |
4.2.3 代码的优化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FPGA的视频压缩IP核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FPGA设计方法简介及其发展趋势 |
1.1.1 FPGA简介 |
1.1.2 FPGA/CPLD的设计流程 |
1.1.3 FPGA的发展趋势及新器件 |
1.2 SOC与IP集成技术 |
1.2.1 片上系统SOC |
1.2.2 IP核 |
1.2.3 基于IP集成的SOC设计方法 |
1.3 基于FPGA的IP核设计流程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解决方法 |
1.3.3 用ISE工具设计IP核 |
1.4 视频压缩协议概述 |
1.4.1 各种图像压缩标准的应用目标和主要技术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视频压缩IP核FPGA仿真验证平台设计 |
2.1 软硬件协同设计与SOC验证 |
2.2 视频压缩IP核硬件平台设计: |
2.2.1 硬件子平台的特点 |
2.2.2 通用视频压缩IP核FPGA仿真验证板设计 |
2.3 视频压缩IP核软件解码平台设计: |
2.4 ModelSim下的仿真验证平台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视频压缩IP核设计与验证 |
3.1 H.263视频编码标准 |
3.1.1 图像的帧结构 |
3.1.2 图像的编码工具 |
3.1.3 H.263视频编码标准的附加模式 |
3.2 视频编码IP核设计与验证 |
3.2.1 系统设计: |
3.2.2 SDRAM控制器模块设计与验证 |
3.2.3 运动预测(ME)模块设计与验证: |
3.2.4 变长编码模块(VLE)设计与验证 |
3.2.5 编码系统分析 |
3.3 视频解码IP核设计与验证: |
3.3.1 系统框图: |
3.3.2 内部框图与接口 |
3.3.3 变长解码VLD设计与验证: |
3.3.4 解码系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9)飞行数据综合记录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
1.4 本文的工作和内容 |
第二章 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总体分析 |
2.1 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1 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2.1.2 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研究目的 |
2.1.3 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研究意义 |
2.2 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特征分析 |
2.2.1 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数据特征分析 |
2.2.2 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 |
2.2.2.1 基于集中式管理的系统结构 |
2.2.2.2 基于分布式管理的系统结构 |
2.2.2.3 两种系统结构的对比 |
2.3 飞行数据管理记录系统的总体设计 |
2.3.1 系统结构设计 |
2.3.2 系统组成 |
2.3.2.1 机载子系统的组成 |
2.3.2.2 地面管理子系统的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飞行数据的数据压缩技术研究 |
3.1 飞行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压缩的研究目的 |
3.2 飞行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压缩技术研究 |
3.2.1 数据压缩技术简介 |
3.2.1.1 数据压缩的概念 |
3.2.1.2 数据压缩的分类 |
3.2.1.3 适合飞行数据的压缩技术研究 |
3.2.2 机载音、视频压缩技术分析 |
3.2.2.1 几种压缩技术对比 |
3.2.2.2 适合机载音、视频数据的压缩技术分析 |
3.2.3 其他图像信息压缩技术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飞行数据采集存储技术研究 |
4.1 机载子系统实时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
4.1.1 机载子系统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 |
4.1.2 机载子系统数据采集实现方法研究 |
4.1.2.1 机载子系统飞行数据源处理 |
4.1.2.2 分布式飞行参数采集实现方法 |
4.1.2.3 机载音、视频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
4.2 机载数据综合存储管理技术研究 |
4.2.1 传统的飞行数据记录方式 |
4.2.2 机载数据综合存储技术 |
4.2.2.1 适合机载数据的综合存储技术 |
4.2.2.2 机载子系统的飞行数据记录系统组成 |
4.2.3 机载数据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飞行数据地面处理技术研究 |
5.1 飞行数据译码分析技术研究 |
5.1.1 飞行数据的获取 |
5.1.2 飞行数据的译码方法 |
5.1.2.1 飞行数据的记录格式分析 |
5.1.2.2 飞行数据的译码原理研究 |
5.1.3 译码后的数据分析 |
5.2 飞行数据管理判据技术研究 |
5.2.1 建立飞行数据判据数据库的必要性 |
5.2.2 飞行数据判据数据库的设计分析 |
5.2.2.1 飞行数据判据数据库建立考虑的主要内容分析 |
5.2.2.2 飞行数据判据数据库系统功能描述 |
5.2.2.3 飞行数据判据数据库的管理 |
5.3 飞行数据的应用方式探讨 |
5.3.1 飞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功能 |
5.3.2 飞行数据地面综合分析技术 |
5.3.2.1 综合分析系统 |
5.3.2.2 综合分析系统的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飞行数据地面回放的实现及分析 |
6.1 飞行数据地面回放系统的实现 |
6.1.1 机载音、视频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
6.1.2 机载音、视频数据回放系统的实现 |
6.2 飞行数据地面回放系统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虚拟现实的实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虚拟现实实时性研究的现状 |
1.2.1 虚拟场景的实时生成与动态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虚拟场景数据压缩技术研究现状 |
1.3 虚拟现实实时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虚拟现实系统实时性研究关键技术分析 |
2.1 虚拟现实简介 |
2.1.1 虚拟现实概述 |
2.1.2 虚拟现实的技术特征及构成 |
2.1.3 虚拟现实系统的类型 |
2.2 虚拟现实实时性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
2.2.1 实时环境建模技术 |
2.2.2 实时显示技术 |
2.2.3 实时交互技术 |
2.2.4 实时场景数据传输技术 |
2.3 分布式虚拟现实及其实时性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景图实时生成技术研究 |
3.1 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 |
3.1.1 图像绘制的特点和难点 |
3.1.2 全景图生成原理 |
3.2 序列图像的拼接方法 |
3.2.1 重叠区域的确定 |
3.2.1.1 特征点的提取 |
3.2.1.2 对应性求解 |
3.2.2 相邻图像的几何校正 |
3.2.2.1 位置校正 |
3.2.2.2 像点灰度的确定 |
3.2.3 拼接 |
3.3 拼接预处理算法 |
3.3.1 算法原理 |
3.3.2 真彩色图转化为灰度图 |
3.3.3 灰度图的二值化变换 |
3.3.4 二值图投影 |
3.3.5 粗略匹配 |
3.4 实例 |
3.4.1 实例描述 |
3.4.2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场景模型的网格简化算法研究 |
4.1 多分辨率场景模型简介 |
4.2 网格简化算法 |
4.2.1 网格简化的原则 |
4.2.2 网格简化算法的分类 |
4.2.3 简化误差的测度 |
4.2.4 简化误差的估计 |
4.3 实时快速边折叠网格简化算法研究 |
4.3.1 边折叠的基本原理 |
4.3.2 边折叠的条件 |
4.3.2.1 离散曲率的计算 |
4.3.2.2 边折叠代价的计算 |
4.3.3 新点的产生算法 |
4.3.4 边折叠简化算法 |
4.3.5 数据结构 |
4.3.6 实验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虚拟场景实时数据传输中数据压缩技术研究 |
5.1 虚拟场景数据压缩技术研究的目的 |
5.2 数据压缩技术简介 |
5.2.1 数据压缩的概念 |
5.2.2 数据压缩的分类及应用场合 |
5.3 分布式虚拟现实的虚拟场景数据压缩技术研究 |
5.3.1 累进传输编码技术简介 |
5.3.2 数据压缩方法分析 |
5.3.2.1 适合本机绘制的编码压缩技术 |
5.3.2.2 面向远程访问的数据编码压缩技术 |
5.4 基于VRML文件的二进制压缩编码技术 |
5.4.1 VRML简介 |
5.4.1.1 VRML的基本特征 |
5.4.1.2 VRML的文件格式 |
5.4.2 VRML二进制压缩算法 |
5.4.3 VRML压缩二进制算法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保持应用特征信息的视频序列分层与时域亚采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描述编码研究[D]. 张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视频抠图算法的研究[D]. 彭浩浩. 广东工业大学, 2013(10)
- [3]X波段雷达海浪与海流遥感机理及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崔利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10)
- [4]多描述图像/视频编码的研究[D]. 白慧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7)
- [5]基于国产软硬件的交互式实时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郭雅翀. 兰州大学, 2007(04)
- [6]具有QoS保障的流媒体服务接入体系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D]. 陆辉. 浙江大学, 2006(09)
- [7]仓储系统安全及其数字视频监控[D]. 江霞.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8]基于FPGA的视频压缩IP核设计[D]. 王君.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4)
- [9]飞行数据综合记录分析技术研究[D]. 朱攀蓉.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4)
- [10]虚拟现实的实时性研究[D]. 郭阳明.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4)